唐诗宋词中描写月亮与情感的作文分别代表什么情感?急

您的位置: &
浅析唐诗宋词中的月亮意象的多重意蕴
优质期刊推荐楼上的有些回复真是让人无语。&br&&br&比如“柳永除了一首八声甘州,就再没出过有气势的曲子”,真是神论。&br&&br&第一神在神特么的“有气势的曲子”,你当写词是吵架,谁有气势谁就赢呢?远了不说,就说问题里面的同叔自己最得意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气势在哪?&br&&br&&br&第二神在“除一首八声甘州就再没有…”,先不说有多少著名的词人连一首能从你说的“气势”上比过八声甘州的作品都没有,就说这句话本身。希望你用“再也没…”这种词汇评论人的时候最好能对人稍微多了解那么一丁点,不求你买本乐章集校注,能先把三百首里的耆卿词读一读都行。《曲玉管》《玉蝴蝶》《夜半乐》《竹马子》,甚至《采莲令》《蝶恋花》《戚氏》,更甚至小学生都会背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你敢说没“气势”?&br&&br&&br&我还真没见过几个写情诗能比耆卿更有“气势”的。随手举个例子。《曲玉管》里,首句就是“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有气势吗?“忍凝眸”前是“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你能背几首比这更有气势的?“盈盈仙子”前先叹“杳杳神京”,“思悠悠”前先写“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不够气势吗?哦一定要老夫聊发少年狂才有气势?&br&&br&另外针对问题本身。&br&&br&首先关于收不收,在我看来这主要是政治问题,耆卿被仁宗亲自gank过,这种人谁敢收过去。次要肯定也有耆卿词的问题。毕竟自古至今鄙视耆卿词以提升逼格就是政治正确,甚至黑耆卿词都成了梗。&br&&br&比如著名的“子以柳词为不佳,盍自为一篇示我乎”事件,若不是有个老头子跳出来放了个你行你上啊的大招,历史上的贬柳会就又多了一场,又比如著名的东坡明损少游暗损耆卿事件,“少游啊士才别三日,没想到你就学了柳永作词”“便宜姐夫别黑我,我虽不才,也不会学柳永”,特么寥寥几句把耆卿损成狗。当然我觉得东坡私下里还是爱耆卿的,只是柳永这种能随手拿来黑人的名梗不用不舒服。&br&&br&总的来说,总觉得多情人从来被看轻,比如以前答的一个印象极深的,后主一句“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都被翻来覆去轮了多少遍了。究其根本,我个人总结两点,一是风流常为腐儒妒,一是多情总被无情恼吧。&br&&br&其次关于艳不艳俗不俗,单看这句确实还凑合,但原词在我看来确实就是典型给人民大众写的艳词…啥“暖酥消腻云亸”看着就很艳了,“无那”“音书无个”“早知恁么”简直就是俗语口语大全,最后还要约一发炮:“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br&&br&&br&其实爱恋缠绵闺中心情,大家都写,主要看你怎么写。并不是写这些大家就觉得艳了俗了。&br&&br&像这首全词大意基本就是哎呀我好想他想死我了想得我的皮肤头发都失去光泽了呜呜呜也不给人家打打电话哼早知道不让他出门了嘤嘤嘤嘤好讨厌啊早知道他走那天我就把他的马鞍锁起来嘿嘿这样他就能在我身边每天给我按摩泡脚读诗给我听每天啪啪啪就好了。&br&&br&你想想唐人怎么写这些的?王昌龄说“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寥寥数字可见风骨。你又想想同叔是怎么写分手的?“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这明显就不是一个画风的,估计他的想法大概是耆卿这首定风波,简直就是不堪入目有伤风化完全不登大雅之堂,我堂堂一个尚书、大学士,怎么能跟他做同事?更何况上面都已经决定了不能让这个姓柳来当官。&br&&br&&br&所以柳永最后只能等仁宗死了才去做屯田,用他那不可预料的戏剧化的人生,向我们证明了,人的一生,不光要靠自我奋斗,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楼上的有些回复真是让人无语。 比如“柳永除了一首八声甘州,就再没出过有气势的曲子”,真是神论。 第一神在神特么的“有气势的曲子”,你当写词是吵架,谁有气势谁就赢呢?远了不说,就说问题里面的同叔自己最得意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是这样背的。手头有《唐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一页页的翻,一首一首的读,遇到喜欢的就多读几遍,找个本子抄下来,两本书看完也抄了几个本子,然后就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不用当做是任务,读诗是很美妙的体验。多读几遍,好多诗自然而然的就背过了,就是这样神奇。
我是这样背的。手头有《唐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一页页的翻,一首一首的读,遇到喜欢的就多读几遍,找个本子抄下来,两本书看完也抄了几个本子,然后就经常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不用当做是任务,读诗是很美妙的体验。多读几遍,好多诗自然而然…
几乎不可能 南唐充其量一南方小国(虽然在南方诸国中较为强大) 但毕竟跟中原王朝国力相差较大 中原还是后周时李煜他爸就已经吓得不得了割地称臣兼迁都了。&br&再者,北宋灭南唐之前已灭了武平、后蜀、南汉,荆南归顺,吴越一直都明哲保身不与北宋作对。此时北宋国力更为强大,灭亡南唐也就顺理成章了。&br&&br&贴一段百科【北宋统一战争】:&br&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平周保权(公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公元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公元968年);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公元970年);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公元975年);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主动投降归顺(公元978年);宋太宗率军平定北汉刘继元(公元979年)。&br&可见,北宋是把南唐放在倒数第二个灭亡的,倒数第一个的北汉放在最后是因为它跟北宋是死对头仇怨最大而且跟辽国有牵连。而在北宋灭南唐之前几个政权时,南唐一直在退让,从未有反抗(其实是反抗无力)。&br&因此,个人意见,李煜无论怎么做南唐都会灭亡的,哪怕他再"明哲保身",再自降身份,北宋也不会放过他(能统一天下干嘛留个后患啊)。国力上讲,南唐远不如北宋。个人能力上讲,赵匡胤甩李煜九条街(写词除外),如此。。。。
几乎不可能 南唐充其量一南方小国(虽然在南方诸国中较为强大) 但毕竟跟中原王朝国力相差较大 中原还是后周时李煜他爸就已经吓得不得了割地称臣兼迁都了。 再者,北宋灭南唐之前已灭了武平、后蜀、南汉,荆南归顺,吴越一直都明哲保身不与北宋作对。此时北…
建议不要读蒋勋,他的作品中硬伤很多,常常为了佐证自己的阐发或为了标新立异信口开河,了解不深的朋友很容易受到误导!建议读读江弱水的几篇用文学历史常识揭穿蒋勋的文章。&a href=&///?target=http%3A///12/VHU6TAA00923INC.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12/0420/15&/span&&span class=&invisible&&/7VHU6TAA00923INC.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是其一,撕扇记还有其二其三。&br&&br&关于王尔德和李商隐,说实在的两个人的诗集我都全本读过,不论是二人关注的命题、组织诗句的方式还是象征的手法,都没有很像啊!蒋勋实在是太爱发感慨、说大话。&br&&br&建议大家如果不是单纯为了消遣,就少读这种野鸡“学者”的作品。相信题主问出这个问题一定是因为对阅读有所思索和追求,那就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阅读的文本,并逐渐提高甄别能力和阅读质量。
建议不要读蒋勋,他的作品中硬伤很多,常常为了佐证自己的阐发或为了标新立异信口开河,了解不深的朋友很容易受到误导!建议读读江弱水的几篇用文学历史常识揭穿蒋勋的文章。 这是其一,撕扇记还有其二其三。 关于王尔德和李商隐,说实…
在我看来,&br&诗三百楚辞离骚魏晋风骨了解不多&br&
可用雅一言以蔽之。&br&唐诗为博,诗必盛唐。&br&宋词为韵,留香唇齿。&br&元曲为俗,市井可读。&br&明清小说奇字可用,峰回路转&br&情节曲折离奇。&br&&br&如上。
在我看来, 诗三百楚辞离骚魏晋风骨了解不多 可用雅一言以蔽之。 唐诗为博,诗必盛唐。 宋词为韵,留香唇齿。 元曲为俗,市井可读。 明清小说奇字可用,峰回路转 情节曲折离奇。 如上。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br&&br&至于具体的用处吗,好像确实没什么。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至于具体的用处吗,好像…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将其稍微阐发下,我想题主的问题等价于:假设历史上在相近的时代内出现了同名的人物,或是作为相近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流传到后代,是否会被人混为一谈?&br&我猜很有可能,尤其是在文献不足、史料混乱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许多个李白合成一个李白”的现象。具体到李白此人,他的名声很大,生前就得到了相当的关注,各种文献又比较充足,所以倒不太会出现混淆的情况。&br&不过历史上确实有过几个人的被后人合为一体的事,著名的如老子。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就是一篇和稀泥的文章,他说:&br&&i&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i&&br&短短的一篇里面,实际上是三个“老子”,第一个是周史李耳;第二个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第三个是面见献公的周太史儋。而且年龄也是忽而一百多岁,忽而二百多岁,恍恍惚惚如五里雾中。后世没有司马迁的谨慎,干脆就连三个人名字也不分了,一概称为“老子”。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将其稍微阐发下,我想题主的问题等价于:假设历史上在相近的时代内出现了同名的人物,或是作为相近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流传到后代,是否会被人混为一谈? 我猜很有可能,尤其是在文献不足、史料混乱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许多个李白…
没法评,简单说写诗词是有门槛的,是要下功夫学的,至少要遵守格律规则,一定水准之上再来求评价吧。&br&&br&讽刺是容易的,但没有建设性,我主张宽容对人,题主有此心就值得鼓励了。&br&&br&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喜欢诗词,喜欢看,也想写,但大多数人接受过的语文教学中这一块完全不重视,所以导致想看也看不懂,想写也入不了门,一篇归有光的“亭亭如盖”在知乎是不是被转烂了?说明大家有爱美之心但中华几千年美文又岂止一篇,过宝山而不得其门,岂不惜哉!&br&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建议中学设立古代文学或诗词选修课,就比较好了,同样适用于理工科大学……&br&&br&见过太多“文学青年”,写的“诗词”和题主类似,只能自娱自乐,自学效率低要走弯路,如果她们哪怕有机会听几次课能入门,写的东西也会好得多。
没法评,简单说写诗词是有门槛的,是要下功夫学的,至少要遵守格律规则,一定水准之上再来求评价吧。 讽刺是容易的,但没有建设性,我主张宽容对人,题主有此心就值得鼓励了。 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喜欢诗词,喜欢看,也想写,但大多数人接…
余秋雨写过关于苏轼的一篇文章。题主不妨看一下。想必会有收获。&br&&br&&blockquote&苏东坡突围 &br&作者:余秋雨 &br&一 &br&&br&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 &br&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br&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br&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br&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br&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br&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br&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 &br&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br&&br&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 &br&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br&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br&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br&&br&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 &br&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br&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br&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br&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br&谓对错。 &br&&br&于是我还是去了。 &br&&br&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 &br&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br&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br&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br&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br&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br&&br&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 &br&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 &br&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br&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br&&br&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 &br&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br&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br&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br&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br&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br&&br&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 &br&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br&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br&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br&&br&二 &br&&br&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 &br&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br&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br&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br&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br&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br&氛围南辕北辙。 &br&&br&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这个案件的具 &br&体内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国社会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说一说。搞清了这&br&个案件中各种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苏东坡到黄州来究竟是突破了一个什么样的包围圈。 &br&&br&为了不使读者把注意力耗费在案件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来。即 &br&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说苏&br&东坡在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方法是对他诗中的词句和意象作上纲上线的推&br&断和诠释,搞了半天连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将信将疑之间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 &br&罪。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绝对是不算坏的,在他内心并没有迫害苏东坡的任何企 &br&图,他深知苏东坡的才华,他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护苏东坡,而他又是非常尊&br&重祖母意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不是非常安全吗?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br&后的意志为转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苏东坡还是下了大狱。这一股强大而邪恶的力量,&br&就很值得研究了。 &br&&br&这件事说来话长。在专制制度下的统治者也常常会摆出一种重视舆论的姿态,有时甚至 &br&还设立专门在各级官员中找岔子、寻毛病的所谓谏官,充当朝廷的耳目和喉舌。乍一看这是&br&一件好事,但实际上弊端甚多。这些具有舆论形象的谏官所说的话,别人无法声辨,也不存&br&在调查机制和仲裁机制,一切都要赖仗于他们的私人品质,但对私人品质的考察机制同样也&br&不具备,因而所谓舆论云云常常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会灾难。这就像现代的报&br&纸如果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信马由缰,随意褒贬,受伤害者无处可&br&以说话,不知情者却误以为白纸黑字是舆论所在,这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混乱!苏东坡早&br&就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种不受任何制约的所谓舆论和批评,足以改变朝廷决策者&br&的心态,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杀伤力(“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 &br&罪”),必须予以警惕,但神宗皇帝由于自身地位的不同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没想到,正是&br&苏东坡自己尝到了他预言过的苦果,而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br&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br&&br&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 &br&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br&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br&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br&&br&例如舒[dan3](应为澶字去掉氵--输入者注)。这人可称之为“检举揭发专业 &br&户”,在揭发苏东坡的同时他还揭发了另一个人,那人正是以前推荐他做官的大恩人。这位&br&大恩人给他写了一封信,拿了女婿的课业请他提意见、辅导,这本是朋友间非常正常的小事&br&往来,没想到他竟然忘恩负义地给皇帝写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检举揭发信,说我们两人都是官&br&员,我又在舆论领域,他让我辅导他女婿总不大妥当。皇帝看了他的检举揭发,也就降了那&br&个人的职。这简直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恶心的人,与何正臣等人相呼&br&应,写文章告诉皇帝,苏东坡到湖州上任后写给皇帝的感谢信中“有讥切时事之言”。苏东&br&坡的这封感谢信皇帝早已看过,没发现问题,舒[dan3]却苦口婆心地一款一款分析给皇帝 &br&听,苏东坡正在反您呢,反得可凶呢,而且已经反到了“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br&无不愤惋”的程度!“愤”是愤苏东坡,“惋”是惋皇上。有多少忠义之士在“愤惋”呢?&br&他说是“无不”,也就是百分之百,无一遗漏。这种数量统计完全无法验证,却能使注重社&br&会名声的神宗皇帝心头一咯噔。 &br&&br&又如李定。这是一个曾因母丧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们唾骂的高官,对苏东坡的攻击最 &br&凶。他归纳了苏东坡的许多罪名,但我仔细鉴别后发现,他特别关注的是苏东坡早年的贫寒&br&出身、现今在文化界的地位和社会名声。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范畴,但他似乎压抑不住地&br&对这几点表示出最大的愤慨。说苏东坡“起于草野垢贱之余”,“初无学术,滥得时名”,&br&“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等等。苏东坡的出身引起他的不服且不去说 &br&它,硬说苏东坡不学无术、文辞不好,实在使我惊讶不已。但他不这么说也就无法断言苏东&br&坡的社会名声和世俗鼓动力是“滥得”。总而言之,李定的攻击在种种表层动机下显然埋藏&br&着一个最深秘的原素:妒忌。无论如何,诋毁苏东坡的学问和文采毕竟是太愚蠢了,这在当&br&时加不了苏东坡的罪,而在以后却成了千年笑柄。但是妒忌一深就会失控,他只会找自己最&br&痛恨的部位来攻击,已顾不得哪怕是装装样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br&&br&又如王[王圭]。这是一个跋扈和虚伪的老人。他凭着资格和地位自认为文章天下第 &br&一,实际上他写诗作文绕来绕去都离不开“金玉锦绣”这些字眼,大家暗暗掩口而笑,他还&br&自我感觉良好。现在,一个后起之秀苏东坡名震文坛,他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付。有一&br&次他对皇帝说:“苏东坡对皇上确实有二心。”皇帝问:“何以见得?”他举出苏东坡一首&br&写桧树的诗中有“蛰龙”二字为证,皇帝不解,说:“诗人写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他&br&说:“写到了龙还不是写皇帝吗?”皇帝倒是头脑清醒,反驳道:“未必,人家叫诸葛亮还&br&叫卧龙呢!”这个王[王圭]用心如此低下,文章能好到哪儿去呢?更不必说与苏东坡来较&br&量了。几缕白发有时能够冒充师长、掩饰邪恶,却欺骗不了历史。历史最终也没有因为年龄&br&把他的名字排列在苏东坡的前面。 &br&&br&又如李宜之。这又是另一种特例,做着一个芝麻绿豆小官,在安徽灵璧县听说苏东坡以 &br&前为当地一个园林写的一篇园记中有劝人不必热衷于做官的词句,竟也写信给皇帝检举揭 &br&发,并分析说这种思想会使人们缺少进取心,也会影响取士。看来这位李宜之除了心术不正&br&之外,智力也大成问题,你看他连诬陷的口子都找得不伦不类。但是,在没有理性法庭的情&br&况下,再愚蠢的指控也能成立,因此对散落全国各地的李宜之们构成了一个鼓励。为什么档&br&次这样低下的人也会挤进来围攻苏东坡?当代苏东坡研究者李一冰先生说得很好:“他也来&br&插上一手,无他,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若能参加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足使自己增重。”&br&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这种目的确实也部分地达到了,例如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竟然还会写到&br&李宜之这个名字,便完全是因为他参与了对苏东坡的围攻,否则他没有任何理由被哪怕是同&br&一时代的人写在印刷品里。我的一些青年朋友根据他们对当今世俗心理的多方位体察,觉得&br&李宜之这样的人未必是为了留名于历史,而是出于一种可称作“砸窗了”的恶作剧心理。晚&br&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楼前指指点点,看谁家的窗子亮就拣一块石子扔过去,谈不上什么&br&目的,只图在几个小朋友中间出点风头而已。我觉得我的青年朋友们把李宜之看得过于现代&br&派、也过于城市化了。李宜之的行为主要出于一种政治投机,听说苏东坡有点麻烦,就把麻&br&烦闹得大一点,反正对内不会负道义责任,对外不会负法律责任,乐得投井下石,撑顺风 &br&船。这样的人倒是没有胆量像李定、舒[dan3]和王[王圭]那样首先向一位文化名人&br&发难,说不定前两天还在到处吹嘘在什么地方有幸见过苏东坡、硬把苏东坡说成是自己的朋&br&友甚至老师呢。 &br&&br&又如——我真不想写出这个名字,但再一想又没有讳避的理由,还是写出来吧:沈括。 &br&这位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学家也因忌妒而陷害过苏东坡,用的手法仍&br&然是检举揭发苏东坡诗中有讥讽政府的倾向。如果他与苏东坡是政敌,那倒也罢了,问题是&br&他们曾是好朋友,他所检举揭发的诗句,正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作送给他留作纪念 &br&的。这实在太不是味道了。历史学家们分析,这大概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苏东坡的好话有&br&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他&br&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边。但王安石毕竟也是一个讲究人品&br&的文化大师,重视过沈括,但最终却得出这是一个不可亲近的小人的结论。当然,在人格人&br&品上的不可亲近,并不影响我们对沈括科学成就的肯定。 &br&&br&围攻者还有一些,我想举出这几个也就差不多了,苏东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经可以 &br&大致看清,我们也领略了一组有可能超越时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br&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 &br&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br&舆论,结果连神宗皇帝也对苏东坡疑惑起来,下旨说查查清楚,而去查的正是李定这些人。&br&&br&苏东坡开始很不在意。有人偷偷告诉他,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他先是一怔,后来还潇 &br&洒、幽默地说:“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但事态的发展却越来越不潇洒,107&br&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来逮捕苏东坡,苏东坡事先得知风声,立即不知所&br&措。文人终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从气势汹汹的样子看,估计会处死,&br&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朋友说躲着不是办法,人家已在前面等着了,要躲也躲不&br&过。正要出来他又犹豫了,出来该穿什么服装呢?已经犯了罪,还能穿官服吗?朋友说,什&br&么罪还不知道,还是穿官服吧。苏东坡终于穿着官服出来了,朝廷派来的差官装模作样地半&br&天不说话,故意要演一个压得人气都透不过来的场面出来。苏东坡越来越慌张,说:“我大&br&概把朝廷惹恼了,看来总得死,请允许我回家与家人告别。”差官说“还不至于这样”,便&br&叫两个差人用绳子捆扎了苏东坡,像驱赶鸡犬一样上路了。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br&市民也在路边流泪。 &br&&br&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 &br&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br&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br&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苏东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 &br&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末,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br&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br&差境地的则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br&&br&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 &br&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br&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br&&br&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 &br&&br&怎么审?打! &br&&br&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 &br&&br&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br&&br&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 &br&坡! &br&&br&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几 &br&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br&召力也构不成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 &br&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它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br&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这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br&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他一定变得非常笨拙,无法调动起码的言语,无法完成简单的逻 &br&辑。他在牢房里的应对,绝对比不过一个普通的盗贼。因此审问者们愤怒了也高兴了,原来&br&这么个大名人竟是草包一个,你平日的滔滔文辞被狗吃掉了?看你这副熊样还能写诗作词?&br&纯粹是抄人家的吧?接着就是轮番扑打,诗人用纯银般的嗓子哀号着,哀号到嘶哑。这本是&br&一个只需要哀号的地方,你写那么美丽的诗就已荒唐透顶了,还不该打?打,打得你淡妆浓&br&抹,打得你乘风归去,打得你密州出猎! &br&&br&开始,苏东坡还视图拿点儿正常逻辑顶几句嘴,审问者咬定他的诗里有讥讽朝廷的意 &br&思,他说:“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这种意思来。”一切诬陷者都喜欢把&br&自己打扮成某种“险恶用心”的发现者,苏东坡指出,他们不是发现者而是制造者。那也就&br&是说,诬陷者所推断出来的“险恶用心”,可以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内心,因此应该由他们自&br&己来承担。我想一切遭受诬陷的人都会或迟或早想到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能在中&br&国普及,诬陷的事情一定会大大减少。但是,在牢房里,苏东坡的这一思路招来了更凶猛的&br&侮辱和折磨,当诬陷者和办案人完全合成一体、串成一气时,只能这样。终于,苏东坡经受&br&不住了,经受不住日复一日、通宵达旦的连续逼供,他想闭闭眼,喘口气,唯一的办法就是&br&承认。于是,他以前的诗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说自己不被朝廷重视;诗中有“小人”字&br&样,是讽刺当朝大人;特别是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兴冲冲去看钱塘潮,回来写了咏弄潮儿&br&的诗“吴儿生长狎涛渊”,据说竟是在影射皇帝兴修水利!这种大胆联想,连苏东坡这位浪&br&漫诗人都觉得实在不容易跳跃过去,因此在承认时还不容易“一步到位”,审问者有本事耗&br&时间一点点逼过去。案卷记录上经常出现的句子是:“逐次隐讳,不说情实,再勘方招。”&br&苏东坡全招了,同时他也就知道必死无疑了。试想,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br&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竟一心想着写反诗,那还能活? &br&&br&他一心想着死。他觉得连累了家人,对不起老妻,又特别想念弟弟。他请一位善良的狱 &br&卒带了两首诗给苏辙,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br&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埋骨的地点,他希望是杭州西湖。 &br&&br&不是别的,是诗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铁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诗 &br&文。没想到,就在这时,隐隐约约地,一种散落四处的文化良知开始汇集起来了,他的诗文&br&竟然在这危难时分产生了正面回应,他的读者们慢慢抬起了头,要说几句对得起自己内心的&br&话了。很多人不敢说,但毕竟还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毕竟还有侠义人。 &br&&br&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种种美好行迹,在他入狱后公开做了解厄道场, &br&求告神明保佑他;狱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审问人员离开时尽力照顾生活,连每天晚上&br&的洗脚热水都准备了;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镇、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br&学上“实天下之奇才”,希望宽大;他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帝说:&br&“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如果严厉处罚了苏东坡,“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br&最有趣的是那位我们上文提到过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来为她&br&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最直截了当的是当&br&朝左相吴充,有次他与皇帝谈起曹操,皇帝对曹操评价不高,吴充立即接口说:“曹操猜忌&br&心那么重还容得下祢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个苏东坡呢?” &br&&br&对这些人,不管是狱卒还是太后,我们都要深深感谢。他们比研究者们更懂得苏东坡的 &br&价值,就连那盆洗脚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br&&br&据王巩《甲申杂记》记载,那个带头诬陷、调查、审问苏东坡的李定,整日得意洋洋, &br&有一天与满朝官员一起在崇政殿的殿门外等候早朝时向大家叙述审问苏东坡的情况,他说:&br&“苏东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诗文,审问起来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以为,对这么一个&br&轰传朝野的著名大案,一定会有不少官员感兴趣,但奇怪的是,他说了这番引逗别人提问的&br&话之后,没有一个人搭腔,没有一个人提问,崇政殿外一片静默。他有点慌神,故作感慨 &br&状,叹息几声,回应他的仍是一片静默。这静默算不得抗争,也算不得舆论,但着实透着点&br&儿高贵。相比之下,历来许多诬陷者周围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热闹,以嘈杂助长了诬&br&陷。 &br&&br&就在这种情势下,皇帝释放了苏东坡,贬谪黄州。黄州对苏东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br&&br&三 &br&&br&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 &br&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br&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br&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br&&br&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br&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br&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br&&br&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 &br&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br&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 &br&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br&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br&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br&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 &br&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br&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br&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br&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br&&br&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 &br&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br&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br&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br&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br&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br&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br&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br&&br&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土 &br&禀]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br&&br&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 &br&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br&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br&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br&&br&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 &br&“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br&&br&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br&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br&&br&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 &br&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br&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br&&br&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 &br&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br&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br&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br&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br&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br&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br&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 &br&&br&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 &br&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br&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 &br&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br&生命的原始意味。 &br&&br&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 &br&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br&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br&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br&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br&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br&&br&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 &br&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br&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br&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br&&br&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 &br&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blockquote&高中语文读本里就有这篇文章。读了之后很喜欢。文章来自百度,复制粘贴。
余秋雨写过关于苏轼的一篇文章。题主不妨看一下。想必会有收获。 苏东坡突围 作者:余秋雨 一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 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
动辄隔与不隔,实在是不知道诗之趣味在何处。&br&&br&王静安词话多主观论断,个人色彩极其浓烈(其实诗话词话就是个人审美的体现罢了),拿这种论断做准绳,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学诗要有主见,主见如何而来,通过拾人牙慧反正是来不了的。
动辄隔与不隔,实在是不知道诗之趣味在何处。 王静安词话多主观论断,个人色彩极其浓烈(其实诗话词话就是个人审美的体现罢了),拿这种论断做准绳,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学诗要有主见,主见如何而来,通过拾人牙慧反正是来不了的。
轉貼一下我在臉書粉絲專頁的貼文,以供參考。想此地是看不到的。&br&&br&李白〈月下獨酌〉第一首「&b&醉後各分散&/b&」&br&其實,他們都想偏了,我也曾(見所分享原貼文可知);只是我不輕信爾。總覺得怪,好問爾。好像是胡適之先生說的吧:&b&學問正在不疑處置疑,何況其有疑呢&/b&?今之學子多不好問,陳陳相因,人云亦云,如何恢復、成就「元好問」的水平呢?&br&民主時代,懂得上街爭取權益,這等事卻不懂得上街抗議?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和黑箱作業、「國防布」有何兩樣。守真沒別的,&b&金鍼度人爾&/b&。我怎麼成就破解的,好像電腦DIY 一樣,也一步一步傳給你聽。&br&&b&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啊&/b&!&br&我不喜寫也不寫學術論文也在於此,可是敝帚自珍,自信內容實質不比所謂一級學術論文貧。&b&眾看官可貨比三家不吃悶虧。要心開意解啊,別再悶了!&/b&&br&&br&為何是「醉後分散」,「醉」了怎麼「分散」?&br&必有蹊蹺也&br&在我有所疑惑,又有靈感時(當然還好,我用自己教人的方法、第十個&b&用典&/b&,去推)&br&終於&br&鍥而不捨&br&才知道果然還是用典&br&他們沒想到罷了。憑自己的臆見臆測罷了&br&&br&我的靈感來自高中補習班思考派數學張耀元先生啟發的「&b&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b&」先抓關鍵字「醉」「分散」&br&再&b&單字想複詞&/b&&br&想到好像學過、聽過一句「&b&我醉欲眠卿且去&/b&....」(當然這是個人知識累積出來的,也是&b&第十個方法&/b&。參見我國文教學網誌右邊欄所附的圖表)&br&&a href=&///?target=http%3A//sunschinese.blogspot.t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unschinese.blogspot.tw&/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結果一查,不得了,就是李白自己的句子,這不就中特獎了嗎?(你們自己google一下吧)&br&&br&本來以為是李白自說自話,那就不算用典了,沒想到好奇下一查「我醉欲眠卿且去」,先是看到此站&br&&a href=&///?target=http%3A//tw.18dao.net/%25E6%E8%25AA%259E%25E8%25A9%259E%25E5%/%25E6%E9%E6%25AC%25B2%25E7%259C%25A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成語詞典/我醉欲眠 - 實用查詢&i class=&icon-external&&&/i&&/a&&br&「&b&我醉欲眠&/b&」竟成了成語了&br&再查查《國語辭典》,終於,果然:&br&「我醉欲眠」典出&b&陶潛&/b&&br&&a href=&///?target=http%3A//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3Fo%3Ddcbdic%26searchid%3DZ&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ict.revised.moe.edu.tw&/span&&span class=&invisible&&/cgi-bin/cbdic/gsweb.cgi?o=dcbdic&searchid=Z&/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而且細看前引之成語詞典「刀」站,它在陶淵明下接著就引出李白此句了嘛!《國語辭典》還沒有呢~&br&&br&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用此典,不就很明白了。再回頭來看這句為什麼反而是在「醒時同交歡」,醉後就要各分散,不就分外明白了。&br&原來都是為了「&b&任真&/b&」「&b&守真&/b&」啊!&br&還要我再明講嗎?&br&難怪下句要接「永結『「&b&無情&/b&」&b&遊&/b&』」了&br&無情才不會有情感的羈絆,搞一些人情世故禮來禮去的,禮數不周還要被人怪來怪去,猜忌詬病...(&b&代回二作&/b&,李白不就醉後得罪了楊貴妃、唐明皇嗎?【好像是高力士才是,或三人行吧。Google一下吧】那時如果可以「醉後各分散」也不見怪,歷史不就又改寫了)&br&&b&醉了,月沉了,影子也倒了。&br&月走不拜辭,我不怪。我醉不送月,月也不怪。影子呢?和我一起呼呼大睡,各得其樂,何其任真,何其坦率!&/b&這不才通通順順、合情順理嗎?什麼醉時是醒,醒時是醉,又什麼夢啊夢的,都兜圈子去了~想歪了,不是嗎?&br&&br&&b&無有機心猜來猜&/b&&br&不就正是「我醉欲眠卿且去」&br&不就是五柳先生我醉欲眠之「&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b&」了嗎?&br&&br&&b&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b&&br&這應才是為什麼是「醉後各分散」,而不是「醒了各分散」。照常理,醒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要上班,有家室,有別的事,都得分散。可這卻是醉了反而散。醉了怎麼散?醉了也就散了,又有什麼好說的?寫到詩裡不是很小白嗎?....&br&不就像我剛才說的,&b&我醉倒了,不送月,月趁我醉時離開了(天亮了),我也不怪。這樣,才有弦外音,言外意,有深意,有內涵,為詩才,當詩仙啊,成名作啊!&/b&&br&&b&各走各的,率真直樸,心心相印。不客套,不虛應。沒有人世的虛假,沒有世故的做作...褒孰貶誰,不就很是明白了。&/b&詩,沒有深意嗎?那是淺人詩,不會是詩人詩的。&br&&b&罵人、罵人世、罵人類的世界,不帶一個髒字、怨字、恨字、愁字,不就像我們解讀「青青河邊草」的「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時的領悟,只有人不知,麻木不仁不如枯桑與海水了啊。&/b&(參見:&a href=&///?target=https%3A//doc.co/TqBFi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說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這樣想想,還有什麼月在天上或什麼醉時是醒、醒時是醉的推想了嗎?&br&在還沒勘破悟入此中機逗時,我還不是也一樣,囫圇兩可呢。&br&只不過我不安於被欺,我不甘於混過而已矣&br&&br&學無止境啊!&br&學海無涯勤為岸啊!&br&&br&因此,&b&用典&/b&,&b&用了陶潛故事&/b&,才是「醉後各分散」的正解才是,也才啟了下句「&b&無情遊&/b&」,即率真、直樸的順當啊&br&&br&雖說詩無達詁,作者已死,然終有優劣深淺,供後人讀者比較,會心之處,豈在遠哉!&br&&br&餘未盡者,詳我自編的教材講義,&b&一切共享共產,不屑智慧財產&/b&。&br&&a href=&///?target=https%3A//doc.co/pBEni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doc.co/pBEni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u&真智慧者,其無量也,豈有涯涘?&/u&&/b&&br&今日此見,明又別出,直至無上正等正覺,是真智慧者之源泉也。&br&故佛教我們,開智慧,離情識。此皆自性本能,無量光壽也!&br&&br&南無阿彌陀佛&br&&br&&a href=&///?target=https%3A///ChineseAndMe/posts/771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hineseAnd&/span&&span class=&invisible&&Me/posts/771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轉貼一下我在臉書粉絲專頁的貼文,以供參考。想此地是看不到的。 李白〈月下獨酌〉第一首「醉後各分散」 其實,他們都想偏了,我也曾(見所分享原貼文可知);只是我不輕信爾。總覺得怪,好問爾。好像是胡適之先生說的吧:學問正在不疑處置疑,何況其有疑呢…
楼主这水平还是可以的。楼主,来,我给你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很好。真的。好多志同道合者呢。知乎的人大多很虚伪,看不懂好的作品,也不会写。一天只会叫什么理论,谈什么格律,根本不懂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也不懂只有没有束缚的抒发感情才是硬道理。去我给的两个链接,能找到一大堆一大堆的同好。据说我们知乎诗词话题的某大神,恩,就是莫离,也在那个52诗词玩的。其他人的话你不必在意,夜小紫说的话就当空气。他们都不怎么懂,一天到晚装来装去。&br&&a href=&///?target=http%3A//bbs.zhsc.net/forum.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华诗词论坛&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index.ph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ndex.ph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楼主这水平还是可以的。楼主,来,我给你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很好。真的。好多志同道合者呢。知乎的人大多很虚伪,看不懂好的作品,也不会写。一天只会叫什么理论,谈什么格律,根本不懂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也不懂只有没有束缚的抒发感情才是硬道理。去我给…
虽然我没有对于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研究,但是我觉得 &a data-hash=&992f552cfebd5ed6f2a2488e7ced7285& href=&///people/992f552cfebd5ed6f2a2488e7ced728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restraint& data-hovercard=&p$b$992f552cfebd5ed6f2a2488e7ced7285&&@restraint&/a& 说的应该是可能性比较高的&br&&img src=&/ccac3aa1e81e_b.jp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ccac3aa1e81e_r.jpg&&日语中借用的“床” ,表示的就是地基的意思,现在泛指地板。&br&&br&唐朝是中日交流借鉴最密集的时代,所以中日的用法应该差不多。
虽然我没有对于这个问题有过深入研究,但是我觉得
说的应该是可能性比较高的 日语中借用的“床” ,表示的就是地基的意思,现在泛指地板。 唐朝是中日交流借鉴最密集的时代,所以中日的用法应该差不多。
看人论词是要有鉴赏能力的。称号也不过是一个戏称,概括词人的特点。比如词佛黄庭坚,是因为黄庭坚笃信佛教,词奴姜夔是因为他填词要涂改旬月,反复润色,也算刻苦了,词俊朱敦儒是古人给的称号,可不是我封的。没称号不代表不厉害,有称号也不是就是说很厉害。有些人词都没看几首,还是宋词一百五十首的水平,就别乱说话了,不懂可以问,赞同不赞同就算了,你连赞同的资格都没有。&br&--------------------------------&br&词仙张炎,词圣周邦彦,词佛黄庭坚,词豪张孝祥,词鬼吴文英,词奴姜夔,词俊朱敦儒&br&&br&不妨继续脑洞一下&br&&br&初宋四杰:欧阳修,张先,林逋,潘阆,&br&&br&柳晏:柳永,晏殊&br&&br&秦韵苏气:秦观,苏轼&br&&br&周张:周邦彦,张孝祥&br&小周张:周密,张炎&br&(这是以年龄算的,与水平无关)&br&&br&绍兴十才子:辛弃疾,范成大,叶梦得,戴复古,陈人杰,刘过,张元干,汪藻,韩元吉,黄公度。&br&(这个绍兴是宋高宗第二个年号------绍兴)
看人论词是要有鉴赏能力的。称号也不过是一个戏称,概括词人的特点。比如词佛黄庭坚,是因为黄庭坚笃信佛教,词奴姜夔是因为他填词要涂改旬月,反复润色,也算刻苦了,词俊朱敦儒是古人给的称号,可不是我封的。没称号不代表不厉害,有称号也不是就是说很厉…
1.“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一个月亮普遍出现在一切水流中,一切水流中的月影都归属于同一个月亮。在地球黑天的这一半,月亮在天上,江河湖海都有月影。无数月影都是同一个月亮的影子。&br&2.“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比喻佛性存在于一切众生心中,一切众生的心都有同一个佛性。佛性像月亮,众生像江河湖海。
1.“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一个月亮普遍出现在一切水流中,一切水流中的月影都归属于同一个月亮。在地球黑天的这一半,月亮在天上,江河湖海都有月影。无数月影都是同一个月亮的影子。 2.“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比喻佛性存在…
我们先来看看背景。&br&&br&绍圣年间,苏轼在被贬惠州后,画了幅雪雀图,好友郭功甫知道了,便寄诗给苏轼云:&br&&br&&blockquote&&b&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b&&br&&b&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br&&/b&&/blockquote&&br&到了元符四年,哲宗崩,徽宗即位,苏轼得赦。《宋史·列传第九十七》&br&&br&&blockquote&&b&微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徒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br&&/b&&/blockquote&&br&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苏轼度过南岭北归。这个时候郭功甫又用前韵寄了一首诗给苏轼。&br&&br&&br&&blockquote&&b&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从海外归。&br&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br&&/b&&/blockquote&&br&&img src=&/dc1fcdccba6d57dc3044f1b_b.png& data-rawwidth=&106& data-rawheight=&8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6&&&img src=&/4ea07eaa3eac580_b.pn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8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据中华书局82年苏轼诗集本,苏轼北归后,四月曾特地到过当涂。而郭祥正在元祐四年就乞骸骨归隐当涂青山,所以苏轼应该是跟郭功甫见过面了。很可能就是在那段时间里,苏轼次韵了两首回复给郭功甫,题目所提就是其中一首。&br&&img src=&/440dfb85c97fed7a0acccf_b.png& data-rawwidth=&80& data-rawheight=&8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80&&&br&&blockquote&&b&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br&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b&&b&今悔不卑飞。&/b&&/blockquote&还有一首是&br&&blockquote&&b&可怜倦鸟不知时,空羡骑鲸得所归。&br&玉局西南天一角,万人沙苑看孤飞。&/b&&/blockquote&&br&我们还应该清楚当年的七月,苏轼就病逝于常州。也就是说这两首诗其实是写于苏轼最后的两三个月里,这很重要。&br&&br&好了,背景交代完毕,接下来理解这首诗。&br&&br&要理解苏轼的诗就必须要先理解郭功甫的两首诗。郭诗很好理解。&br&&br&&blockquote&&b&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b&&br&&b&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b&&br&&br&&br&&b&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从海外归。&br&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br&&/b&&/blockquote&&br&第一首是惋惜东坡不得志,说你再牛逼,在穷旮旯也没辙。第二首其实就是十个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br&这两首诗呢,不咋地,但就是朋友之间的问候关心。&br&&br&然后我们来看东坡的两首诗。&br&次韵嘛,总要牵连着原玉的意思,所以这二绝就是依着原玉展开的。&br&&br&&blockquote&&b&早知臭腐即神奇,海北天南总是归。&br&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b&&b&今悔不卑飞。&/b&&/blockquote&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br&&blockquote&&b&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br&&/b&&/blockquote&重点就在于“万物一也”,世间万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有时候是能转换的。郭说东坡遭际太惨,东坡宽慰说,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祸兮福之所倚嘛。苏轼这种态度早在元丰六年赠友人歌姬柔奴的词中就用柔奴的话总结了&br&&br&&blockquote&&b&此心安处是吾乡&/b&(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blockquote&&br&所以后来我们才能见到在一次次被贬途中的苏轼写出那种超脱的句子。&br&&br&&blockquote&&b&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b&(六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br&&br&&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b&(惠州一绝)&br&&br&&b&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b&(六月二十日夜渡海)&br&&br&&b&他年谁与作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b&(九疑吟)&br&&br&&b&······&/b&&/blockquote&然而这种旷达很大程度上只能算作是文人的自我沉醉,就好像伤病的人们注射吗啡,当生命已无法延展时,只是心理安慰了。好比魏晋风流,看似风流,实则是用多少内心的悲痛构筑起来的啊。&br&&blockquote&&b&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b&&br&&br&&br&&b&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b&&br&&br&&br&&b&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b&&br&&b&······&/b&&/blockquote&对此倘若真能沉浸“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之中,相信“采药石”之效,那还算了,但却仍要发一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正是他们明白他们所追求的超脱都是虚幻的啊。&br&&br&在不可改变的人生困境里,苏轼选择用豁达来排遣苦闷,但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真的达到欺骗自己的境地呢?&br&&br&&blockquote&&b&九万里风安税驾,云鹏&/b&&b&今悔不卑飞。&br&&/b&&/blockquote&&br&这二句倘若只作寻常理语看自是平平。安,何处;税,解脱也;税驾,休息。意指高飞的大鹏哪有学鸠、斥?那样生活在低处的鸟儿闲适呢。&br&&br&但东坡本是该飞于九万里之上的大鹏啊!&br&&br&一只小小的雪雀,作为旁观者的郭功甫看到的是好友的困顿,而苏轼看到的是自己浮沉的一生。&br&&br&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倔强了一辈子,在他最后的几个月时光里,在寄给好友的诗里,终于提到了一个“悔”字。&br&&br&悔麽?&br&&br&如果让时光倒回到嘉祐二年的那个春天,那个兄弟同登科的春风晴日,一切就会改变吗?&br&&br&&blockquote&&b&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br&&/b&&/blockquote&&br&知子莫若父啊。
我们先来看看背景。 绍圣年间,苏轼在被贬惠州后,画了幅雪雀图,好友郭功甫知道了,便寄诗给苏轼云: 平生才力信瑰奇,今在穷荒岂易归。 正似雪林枝上画,羽翰虽好不能飞。
到了元符四年,哲宗崩,徽宗即位,苏轼得赦。《宋史·列传第九十七》 微宗立,移…
诗我不知道,只知道个名言警句。&br&&img src=&/7c9ccc94ef08f367ee30b9d4_b.png&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5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
诗我不知道,只知道个名言警句。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p&不邀自来。&/p&&p&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答。&/p&&p&先说苏东坡。苏东坡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那类人,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在为人处世上,取宋人的《石林诗话》的一句,就叫:&b&“口快笔锐”&/b&。&/p&&br&&p&做错了事,还不让别人说了么?这就是他的逻辑。&/p&&br&&p&举个例子,苏东坡在政治上,是支持变法的,他曾经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写了《进策》25篇。这个进策,有点类似于我们高考政治的“怎么做”,帮国家出主意。而且话也不大好听,概括就是“再不变法,赵家人药丸”。等到赵家人拜托王相公变法的时候,苏东坡又开始写文章给王安石,说变法虐民,希望王安石能缓一缓。他这种文章写了很多,全部被王安石拿去垫了桌脚。然后苏东坡一气之下,离开了东京。&/p&&br&&p&不听我的,我就不干了。这也是他的逻辑。&/p&&br&&p&他离开东京去江南一代做地方官。江南一代也在变法,有些官吏变法的措施不当,他看不惯,明明不是言官,却最好发言,在文章里放刺,“托事以讽”,哪壶不开提哪壶,恨得同事牙痒。&/p&&p&一个小故事很好形容苏东坡,他有一次问自己的姬妾,自己的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大家都猜是墨水,只有红颜知己王拂云猜对了,那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在北宋后期激烈的政治漩涡中,苏东坡“危身触讳以游其间”,用他的好朋友毕士安的话说,就是:&b&&i&抱石而救溺也&/i&&/b&。&/p&&p&再说苏子由。其实这两兄弟很像,苏子由说话也不好听,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他哥哥。苏子由当年考试的试卷一拿到阅卷场,阅卷老师就炸了。他当时就两个问题谈了意见,一个是边患,一个是女宠。他的意见,总的来说就是:&/p&&p&皇上您干不过周边的国家,就只知道趴在床上干女人。所以我希望您改一改。&/p&
宋仁宗哭笑不得,但毕竟是一代圣天子,说:“我因为说实话招了苏辙,又要因为他说了实话罢了他的官,天下人该怎么想我啊。”(&b&以直言招之,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b&)阻止了阅卷老师给他打零分的决定。不过群臣围绕苏辙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王安石认为他口出狂言,不应该做官,韩琦却认为话丑理端,还是可以做的。政治的奥妙在于妥协,于是最后降了苏辙的名词,但还是给个官做,才结束了这次的风波。&br&&p&&i&&u&苏门兄弟都非常耿直啊&/u&&/i&,哥哥辞了王安石的官,弟弟也是。苏辙最为坚定的旧党,上书王安石,力陈变法不可行,王安石大怒,结果苏辙也不高兴,不等王安石罢他的官,自己把乌纱一丢辞职了。&/p&&p&再说这个境遇。&/p&&p&&i&&u&兄弟两人的境遇,大体上是差不多的&/u&&/i&,从考试一鸣惊人,到卷入熙宁变法,再到罢官,流放,最后不问政治,老死他乡。不过,苏轼经历了比较痛苦一段经历,就是宋代历史上很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p&&p&乌台诗案太有名了,高中读本有余秋雨很富&/p&&p&有感情的叙述,但余秋雨先生关注苏东坡感情太多,忽略了乌台诗案的一些细节,我这里讲一下。&/p&&p&当时事发的文章,叫《湖州谢上表》,这是苏东坡调任时候写给皇帝的公文,大意是说我很好皇上放心,谢谢皇上让我当官。但是,最后苏东坡“口快笔锐”的毛病就漏出来了。&/p&&br&&p&他是这么说的:&/p&&p&&b&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b&。&/p&&br&&p&就是说陛下你知道我很笨,没办法关照朝廷的“新”人,我很老了,又不喜欢“生事“,所以我要求管老百姓当地方官了。&/p&&p&这有个冷知识。司马光曾经给王安石写过信,说王安石“生事”,然后在司马文豪的带领下,旧党就经常用“生事”来攻击新党。当时的北宋政坛,生事简直成了政治黑话,所以苏东坡的这两句,就成为了罪证。&/p&&p&这种罪证当然不能完全说服皇帝,所以新党御史何正臣就玩了一个逻辑:&/p&&p&苏东坡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文坛人物,如果不查一查这件事,难保以后有什么反政府文章被大家传阅。&/p&&p&对于这件事,苏子由有非常精妙的评论:“&b&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b&。”&/p&&p&苏子由的经历跟东坡稍稍有点不同。苏子由的政治技能比他哥哥好,乌台诗案的时候,苏子由也被贬谪,但六年后的元丰八年,高太后又把苏辙召回了朝廷。史书上说他“五年而位居副相,与闻国政”,这个升迁的经历,是苏东坡没有的。&/p&&p&再说最后一个性格和经历的关系。&/p&&p&个人意见,关系有,但绝不是因果关系。&/p&&br&&p&&u&&i&苏东坡和苏子由两个人的性格,都是健康积极的,放哪儿都招人喜欢&/i&&/u&&i&。&/i&苏东坡虽然说话不好听,但骂人的时候少,只是切中了要害。比他说话难听的多了去了,刘禹锡叫嘴贱,骂人很狠毒,什么“尽是刘郎去后栽”,可是刘禹锡的境遇不见得比苏东坡差多少。而且刘禹锡还没有像苏东坡那样被拉到监狱里去折磨一番。这能和性格有关系么?&/p&&br&&p&苏子由的例子也很好说明这个问题。他其实人缘很好的,在当时的朝堂上,他是少数几个“&b&常做持平之论&/b&”的人,他说话很公道,大家都服气。王安石落马了,大家都在捶破鼓,他在反思新法,晚年想明白了,在《与滕达道书》里还说自己“&b&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b&”;新党的吕大防要开边,他反对,司马光要废王安石的科举,他也觉得不妥,所以《宋史》上称赞他:&b&“君子不党,于辙见之&/b&”。&/p&&p&结果呢?元祐八年,新党又起来了,秉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心理,把苏辙贬到了雷州,简直就是想置他于死地。七年后宋徽宗即位了,才赦免了他莫须有的罪过。&/p&&p&这人啊,得看命,遇到元佑党争这种政治风暴,你再好的性格,都要扑街。&/p&
不邀自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答。先说苏东坡。苏东坡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那类人,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在为人处世上,取宋人的《石林诗话》的一句,就叫:“口快笔锐”。 做错了事,还不让别人说了么?这就是他的逻辑。 举个例子,苏东坡在政治上,是支持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亮代表诗人什么情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