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 955433-2是什么意思

手机 广东省情网 | 手机书籍内容显示页
《惠阳县志(上)》
第一篇 建置 区划
第一章&& 建置&&
第一节& 位置
惠阳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位于东江中下游南岸。
古时称属斗、牛、女星分野。[注:《周礼》认为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一、明朝时期
县地境域:(据《嘉靖惠州府志》)
东至黄竹涌海丰界145华里。
西至崖山东莞界150华里。
南至上下淮都墩头海岸110华里。
北至大江(即今东江)博罗县界11华里。
东西距离250华里。
南北距离140华里。
东南至西北距380华里。
西南至东北距370华里。&&&&&&&&&&&&&&&&&&&&
二、 清朝时期
据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测得当时归善县县城的位置是:北平中线西经2度16分,即格林威治为本初子午线东经114度17分,北纬23度3分。
县境域范围(据《康熙归善县志》)
东至平政、黄涌170里接海丰县;
&&& 东南至平海200里临海;
南至敦头120里抵海港;
西南至梧桐山170里与新安(今宝安县)交界;
西至白浊湖100里与东莞县毗邻;
西北至永平溪80里与东莞县东岸隔界;
北至大江(东江)心5里和博罗县隔水相望;
东北至磜头山约400里与永安(今紫金)县接壤;
(注:清朝各种府志、县志记载大体相同)
三、 中华民国时期
据有关记载,省府、县府分别于民国21年(1932)、民国32年(1943)和民国38年(1949)对惠阳县的总面积进行约测,但所测数字出入很大,且与实际相差甚远。现将几个比较数字列出如下:
民国23年(1934)《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一册)记载:惠阳县,东邻海丰,西界东莞,北接博罗,南滨南海,东北突入紫金与海丰之间,西南连宝安。全县14区,面积17961方里(即4490.25平方公里)。
(二)民国30年(1941)10月《广东省各县概况》记载:惠阳县全县面积5517平方公里。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一)1951年9月县长王舒在土改队代表会议的报告《关于划小区小乡的决定》中提到:惠阳县当时的人口727836人;土地面积5517平方公里(承袭民国30年的提法);人口密度132人/平方公里。
(二)1952年12月据全县23区354乡镇汇报累计:全县总面积9520395亩,折合相当于6347平方公里。
1959年从惠阳县分出惠东县和惠城区,同年12月重新合并回惠阳县,据《惠阳新志》记载,当时全县面积6638.9平方公里。
(三)1965年自分出惠城区、惠东县后,县境范围无变化。对县境和总面积的记述不少,但也有出入。1980年10月,全县正式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惠阳是第一批普查县。县委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由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担任“农业区划委员会”的正副主任,有关部委负责人担任委员,同时抽调69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各项工作,并且有省和地区有关业务部门的具体帮助和指导。全县总面积由省控制。据此,其工作结果写出《惠阳农业区划报告集》,应该比较可信,摘出如下:
惠阳县位于广东省南部,东江中下游南岸,东经114°7ˊ6&至114°47ˊ,北纬22°27ˊ至23°25ˊ之间。东北毗邻惠东、紫金,西面是东莞,西南与深圳接壤,南临南海大亚湾,北与博罗隔江相望。
全县面积为2178.2平方公里。有陆地海岸线55公里,还有488平方公里的大亚湾内海,内有岛屿、礁石共200个。
第二节 沿革
惠阳县的建制沿革变化比较复杂,又是历朝上一级建制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旧称府治、郡治、州或路治),有关的记载颇多,但所记的建制称谓和始置时间都不尽相同。对古人的分歧,编者取证据充分之说,并将考证和诸说附上。
秦统一中国之前,我国传说中的夏、商、周三代,行政区域共有冀州、兖(音yan)州(今河北、山东省一带)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统称九州。我国东南地区包括今天的大珠江三角洲均属扬州。
春秋战国时,广东属百越(粤)地。百越之中有一支叫南越(粤)部族,主要分布在今广东境内,西周时期称“仓吾”、“南蛮”、“南瓯”“南海”等,指分布在今两广境内的越人居住地,主要是珠江流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三十三年(前214)统一了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惠阳属南海郡地。
  汉高祖元年(前206)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惠阳县属南越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至西晋,惠阳属南海郡博罗县地。
惠阳县的前身——归善县,县地曾有4个被历史湮没的古县:欣乐、酉平、安怀、怀安。
欣乐县,东晋置。属南海郡,南朝宋末划归东官郡。其境域大致是今惠阳县、惠东县西枝江以南的范围。属第六等,男相,按南朝宋时,东官郡六县平均数,全县约222户,2612人。[注:据《宋书州郡志》,东官郡辖六县,宝安(今东莞、深圳)、安怀(今惠阳)、兴宁、海丰、海安、欣乐(今惠阳)共有1332户,15696人。]县治在“旧县潭”,目前尚未有足够资料考证“潭”在何处。[注:《博罗县志》(张友仁著)断言就是现今平潭镇,但距离与史料不符,实地考察当地无此传说,另一说在今惠阳(实是惠州市惠城区)西北下角镇《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惠州博物馆亦无法找到根据。]
酉平县,嘉庆《大清一统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地名大辞典》、《宋书·州郡志》、清同治三年重版的《广东通志》、清道光《广东通志》等都说南朝永初元年(420)已有;《广东历史地图集》、《广东政区演变》认为是东晋所置。府志与县志则不提酉平县。据多数说法,酉平应是南朝宋所置。酉平县在原归善县西面,约在梁陈间废,一直属南海郡所辖。治所无法考知。[注:《博罗县志》(张友仁著)认为“即明代建归善县城之地”今惠城区桥东东平一带。有人怀疑是永平之误:一是今潼湖永平管理区,二是明万历二十九年《广东通志》(郭篚纂)云:南朝宋增置永平郡领兴宁一邑,齐因之。梁废永平郡。]
安怀县、怀安县 ,南朝宋时置安怀县 ,属东官郡所辖;南齐改安怀县为怀安县。[注:大多数志书持此说,雍正八年《广东通志》认为是东晋置,姑从众说。]县境大约是现惠东县、惠阳市境内西枝江以北地区及紫金县和龙川县一部分。[注:《惠州府志》(光绪版)沿革表:南齐,析怀安置陆安县(今龙川地)。以此推论,怀安县境应在县北。]县治一说在今东莞大朗镇水口村【(《广东史志》 1997年第三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岭南建筑》,但与地理位置不符,因大朗在县南面;)另一说在今惠东县梁化镇(《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考:清雍正十二年(1734)将欣乐司巡检官移驻三栋圩,建国前有欣乐驿(今惠州下角)、建国初有欣乐乡(即今沥林镇),均在县的南面,欣乐似应在县南面。怀安当在县之北面。而大朗村虽曾作郡城和侯国封地,与县行政区划是另一回事,故其县治应取在梁化较为合理。]怀安县于梁天监六年(507)省入欣乐县(清雍正八年版《广东通志》,鲁曾煜编)、清康熙版《归善县志》如是说。另一种意见认为至隋朝才省入归善县,《大清一统志》、《广东政区演变》、《珠江三角洲行政区划》等持此说。】
归善县是隋开皇九年(589)由欣乐改名而来。[注:多数史志持此说,且又有梁天监六年(507)省怀安入欣乐之说(清雍正《广东通志·沿革表》,故取之。)明陈芳绩《历史地理沿革表》、清嘉庆《大清一统志》、民国26年李景新编著《广东研究参考资料叙录史地篇》、明嘉靖《惠州府志》、清光绪《惠州府志》(两种府志沿革表言是欣乐改名,位释文却言由怀安改,互相矛盾)却认为是由怀安县改名。时间上说法纷争虽多,但相差不远,有开皇十一年、开皇十年等。但当时有一个很大的事件,即“隋平陈”那一年,故取其说。]据《隋书·地理志》,循州龙川郡辖归善、河源、博罗、兴宁、海丰五县,共有64420户,平均每县才12884户。归善县至元朝有9575户,45410人;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6458户,31900人。
归善县之名一直到民国元年(1912)九月才易名为惠阳县,历时长达1323年。取名归善县后的境域相对稳定,只是明朝隆庆三年(1569)刈出宽得、古名二都和长乐县(今五华)的琴江都合在一起置建永安(今紫金)县。《紫金县志》持此说,但清光绪版《惠州府志》说是隆庆元年(1567年)立紫金县。【宽得,古名二都之地域即现今紫金县的苦竹、青溪、义容、临江、柏埔、黄圹、南圹、凤安、好义、上义、九和、瓦溪、九寿、附城等乡镇。】
  民国元年(1912),废府。将惠州府与其附廓归善县合并为惠阳县。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时,属惠潮嘉道;不久又改属潮循道所辖。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打通广九线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为了便于领导,曾于民国31—35年()间在惠阳县境内设立路东县和惠东县,并建立了党政区乡组织。民国35年(1946)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两个县的党政组织因失去人民武装的支撑而自然消失。
  解放战争时期,惠阳境内曾出现过三个县级政权组织:惠(阳)紫(金)边行政委员会[民国37年(月)];惠阳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1949年5月)];惠东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1949年5月)]。
建国后,1949年12月,惠阳、惠东两县合并成惠阳县。1958年4月间,从惠阳县划出惠东县和惠州市(县级)。同年底重新合回,但将高潭、小漠划归海丰县;将柏寿小乡划归紫金县;龙岗、坪山、横岗、大鹏、葵沙、南平等乡划归宝安县。
日,惠州镇再次从惠阳县分出,恢复市建制(县级),以原惠州镇的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
日,恢复惠东县建制,从惠阳县划分出平山、梁化、白花、稔山、港口、平海、大洲、吉隆、多祝、新庵、安墩、高潭公社划归惠东县管辖。
1978年5月,三栋公社从惠阳县划归惠州市管辖。
日,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成立“惠州市大亚湾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关,统一领导和管理大亚湾工业区的各项工作,将澳头、霞涌和淡水镇西侧一部分划归该区管辖。1991年6月,改名为“大亚湾规划区”。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范围是:东以渡头至禾里把为界;南以渡头沿淡澳河至新屋仔、横山沥、茶头山山脚为界;西以茶头山山脚至磨岭、水口至水保站为界;北以磨岭至水口、淡澳公路、新桥水库尾至禾里把为界。面积为9.98平方公里。
?日,国家民政部批准撤销惠阳县,设立惠阳市(县级)。同年6月18日,惠阳市正式挂牌。
惠阳县建制沿革一览表
& &第三节 县城
东晋至隋朝前的欣乐、安怀、怀安、酉平等四个古县城(古称县治),已被远久的历史所湮没。能找到一鳞半爪的有关史料又互相矛盾,至目前为止,尚未有足够的资料能辩清是非。尽管未能盖棺定论,但可以肯定梁化、惠州应该是当时的古县县治,许多史志都忽略了这一点。如光绪版《惠州府志》、民国《博罗县志》(张友仁编)都说:“梁天监年间,博罗徙治浮碇岗。”这显然有误会。从南朝刘宋至南朝梁,博罗县一直属南海郡。在后来归善县的范围内,早已有上述四个古县,南朝宋至南朝齐属东官郡;梁陈朝属梁化郡。此时,博罗县不应拥有梁化之地。换言之,当时博罗县不会在别个郡县的范围内设立自己的县城。究竟从何处迁往浮碇岗,那就应该作进一步的考证了。
归善县的县城,其早期变迁亦不甚清晰,但主要脉络还有史料记载。
隋朝,以欣乐县改名归善,移治于今城东五里处白鹤峰南面(《读史方舆纪要》)。白鹤峰即今惠州市桥东惠阳卫生学校处。
宋绍兴二年(1132),劫匪谢达陷惠州,民居官宅焚荡无遗,只留下建在白鹤峰的苏东坡故居当作致奠而去。
五代十国时南汉迁城于今所(注:即府城。《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因避盗徒入府治左边小门内非常简陋的傍舍。(清乾隆版《归善县志》)
明朝前,县署曾设在河南岸(今惠城区河南岸镇),后迁水东白鹤峰下,无城池。明洪武元年(1368)县丞程监将县署徙建于郡城(即府城)谯楼左侧。
明永乐正统、正德年间对府治侧县署分别进行了重修和改造;嘉靖十二年(1533),知县何世稘作了增修;三十四年(1555)知县胡位重建。县衙规模:中间为正堂,后为后堂,左为幕厅,右边是耳房库厅,左幕厅侧是知县住宅,次为主簿住宅,右耳房侧为县丞宅,次为典史宅。东西依次各有6个房,祠狱俱备。大门外有申明、旌善2亭子。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盗贼烽起,秀才刘确、乡民黎俸等请求在东平建民城防守,经近10年努力,于万历三年(1575)建成。(清雍正四年《职方典.方舆汇编》)
明万历六年(1578)知县林民止将县署由府城迁入东平,将民城变成官城。城高一丈六尺(1尺=33cm,1丈=10尺,下同),周围阔1千零五十丈.雉堞1565个,有4个城门:东门辅阳、南门龙兴、西门通海、北门娱江。另有2个关口,2个便门,9个窝铺。县衙中为正堂,挂扁名维新。左为幕厅,右为耳房。后为穿堂,次为后堂,再后为知县宅。正堂右边辟西夹道,进去是县丞宅;左边辟车夹道,入通主簿宅;东西两边依序有六个房。堂前为甬路树坊,其名曰戒铭;再往前是仪门,门侧为别院。院左是典史住宅,宅东南有土地祠,其南面是县吏住所,仪门右面也是吏宅,再往外是监狱。衙正中是大门,门左有申明亭,门右有旌善亭。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知县林守有、知县邓镳迁南门(龙兴)于水东。
明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王孙惠增高城墙3尺,重修城楼4座,建更楼2座,窝铺6间。
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十三年(1674)、二十三年(1684)均对县城作了重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丈量城垣:周围九百四丈五尺,高一丈九尺、雉堞1565个。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欧斝(音jia,通稼),捐修城垣八十二丈并南北城楼。雍正元年(1723)、七年(1729),屡修。清乾隆四十年(1775),城里士绅呈请捐修县城,改复南门旧址。
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县章寿彭详准,借项修葺,在於养亷内扣解归项。修葺后,中间为正堂,堂之下为甬道,戒牌坊,上书扁额“戒铬”。甬道左右为12间书吏房。堂左为监库房,右为门役房。戒牌坊前有2个门。门外右边为监狱,左边为收管所。前面临街为大门。正堂后面为宅门,左右为门房,中间为捲蓬,为二堂,额扁是“无倦堂”。右为花厅,额扁书名“鹤邻轩”。甬道后是书房、二堂。左边是厨堂,后有三重为内宅。左边皆为亲朋书房,公署后面为土地祠、箭道。
乾隆四十八年(1783),修成与府城相连的浮桥。(同治三年重版《广东通志》)
民国元年(1912)11月,县署毁,迁入府城参将署(今中山东路附近)。
民国30年(1941)5月,县署被日军炸毁,转移到南坛医院(今惠阳印刷厂附近)办公,不久又迁至长寿庵(今惠州市公安局附近)。
民国35年(1946),抗日战争胜利国共和谈期间,将孔庙(今老县府中山东1号)修饰辟作县署。同年县长任颖辉曾作增修。
民国38年(1949)5月,惠阳(路东)县、惠东县建立的人民政府基本上随军行动,
没有固定地址。同年12月15日,惠阳、惠东两县合并为惠阳县,县署设在淡水镇桥头的奕新楼。
1950年4月,县署迁回惠州府城东新桥头(今中山东1号)。
日,为适改革开放第二浪潮大发展的形势,县城南迁回淡水镇,办公地点设在开城大道中原县劳动局所建成的二幢厂房内。搬迁前对二幢厂房作简单装修,增设大门和一座干部饭堂(即今市公安局)。
日,县委、县政府搬进新落成的行政办公大楼。新建的行政办公大楼地处石坑仔人民路与金惠大道交接处附近。大楼于1992年动工兴建,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主楼每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9层共21600平方米。另有4幢分楼(外经、经委、财办与财政局、计委与劳动局)及饭堂、小宾馆、干部餐厅等配套设施。总投资约8000万元人民币。
第二章 区划
第一节&& 明朝时期
全县行政区划有13都44里。
13都(注:明清时县级以下的一级行政区划,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1.在城都(府城内)& 2.关厢都& 3.东关厢& 4.南关厢& 5.西关厢& 6.东里厢(在东面)& 7.都乐厢(在南面)& 8.外水里(在西面)&
9.驯雉里(在东北)& 10.内外管(在东面)& 11.上下淮(在都乐厢南面)& 12.古名都(在内外管西北面)& 13.宽得都(在古名都北面)
44里(注:古时户籍管理组织,有25、72、100等不同户数为一里,因朝代而不同)在各都内的数字如下:在城3、关厢1、东关1、西关1、南关1、东里7、上下淮4、驯雉7、古名3、宽得2、都乐5、外水7、内外管2。
第二节&&&&&&&
&&清朝时期
一、康熙十四年(1675)的疆界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归善县志》关于县区划的记载一致。
全县分为11都37里。
都里如下:
  在城都(乾隆版县志称“在城坊”,即府城内),有3个里。名一、二、三图(图即里)。主要街坊有:元辅、名儒、桂华、宣化、万石、惠安、丰湖、丰隅、三山、都督、武安、七贤、景贤、会源
关厢(方,通坊)都(据<>注:厢,宋代划分京城为若干地区叫厢,相当于今日的区。后来,把靠近城的地方叫厢。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有1个里,名一图(康熙版<>为三图)主要街坊有:亚元、登云、云衢、龙座岗。
  东关厢(坊),有1个里,名三图。主要街坊有:东平一、东平二、东平三、东平四、东平五
  西关厢(坊),有1个里,名六图。主要街坊有:黄塘社新村、大岭、半迳。
  南关(坊)厢(乾隆版<>误重“关厢都”)有一个里,名五图.主要街坊有银锋、河南岸。
  东里社在东面,有7个里,名一、二、三、四、六、七、八图。主要村庄有兴塘、土
厚、沿村、源塘、柏田、松塘、黎洞(乾隆版《归善县志》称东里都,康熙版称东里社。社,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元代以后以50至100家为社,不及50家与近村合为一社。据此推断社是乡村的区划。故取康熙版的《归善县志》为准。)
驯雉社,在东北,有5个里,名一、三、四、五、七图。主要村庄有:水东、蓬瀛、小螺、柘埔、凌湖、下岚。
外水社,在西面,有7个里,名一、三、四、五、六、七、八图。主要村落有:梅湖、南坑、大江、源头、三洲、护田、永平、玳瑁、榄洲、黄凿木。
都乐社, 在西面,有5个里,名一、三、八、九、十一图.主要村落有宁塘、观田、塘田、沥林、清塘、丁村。
  上下淮社,在南面,有4个里,名一、二、四、五
图。主要村落有何村、黄洞、东角、丹竹洋、三峰、下蚌、上蚌、蒋田、下蒋田、椽峒、沙澳、郁头。
  内外管社,在东面,有2个里,名一、六图,主要村落有:梁化、下田坑、上田坑、六田、河峒、平山、下黄森、上黄森、平政、大坑、沙桥、洋洲、磜头、碧甲、鹧鸪。
圩市有:             &&&&&&&&&&&&&&&&&&&&&&&&&&&&&&&&&&&&
有十字街(在府城内)、水门(在府城),水东街(县城)、东新桥(县城)、永平(在外水社)、淡水(在上下淮社)、蕉坑(在上淮)、黄埇、客子陂、陈田、阳口新村(俱在外管社)、蒲田(在上淮)。
  &二、清同治九年(1870)
& &(一)属县丞(1员)管理的乡村:
 1、马鞍约堡(相当于乡,下同)(在城东南35华里),内有小村11个,其中7个属县丞:马鞍,白龙塘、鹿颈、官桥、沙凹、瑶草湖、淡塘。其余属典史。马鞍圩汛(汛:古称军队驻防地段,下同)有往来大道。
  2、长兴约堡(城南5华里),内有2个小村:马庄、河南岸。
  3、四围社约堡(城南30华里)内有4个小村:三栋、黄洞、麻溪、镇龙(即镇隆)。镇龙圩、三栋圩汛有往来大道。
  4、望助社约堡(城南40华里)内有10个小村:到园(疑是今稻园)、凤嘴、李溪、禾谷洞、观田、良井、上洋围、永湖、湖尾、蚌壳地。永湖圩汛有往来大道。
5、堡良约堡(城南70华里),内有7个小村:坦湖、高围、黄茅岭、西山月、后觉塘、鹤薮(音:Su,多草的湖)白芒花。白芒花圩汛有往来大道。
  6、丁村约堡(城西南40华里),有9个小村:聚和、宏村、何岗、东角、沥林、东楼庄、黄邓孙、广和、永平。有聚和圩、广和圩、东角汛、永平汛。
(二)属碧甲司巡检(1员,驻淡水圩)管理的乡村:
1、圣堂约堡(城东南80华里)内有21个小村:淡水、打禾冈、菜溪、鸡公田、周田、莲塘面、顺箕窝、沙坑、铁门扇、牛陇径、望牛冈、蒲芦围、坑子、鸡公田、长兴、西湖塘、岳湖冈、四方埔、洗马湖、小桂、隔沥。淡水圩汛、小桂汛有往来大道。
  2、龙冈约堡(城南110华里),内有8个小村:荷凹、龙冈、椽洞、土湖、亲睦、塘尾、坪山、坪地。龙冈圩、坪山圩有往来大道。
(三)属内外管理司巡检(1员,驻梁化圩)管理的乡村:
  1、联安社堡(城东60华里)内有6个小村:梁化、曾福楼、叶厝楼、山角、黎光岭、石屋寮。有梁化圩汛。
2、庆安社堡(城东70华里)内有11个小村,洗米塘、孙洞、梁化水、新埔塘、大小禾洞、沙陂、白沙布、塘角、塗村、七星墩、白薯。塘角圩、新埔塘汛有往来大道。
3、升平社堡(城东北180华里)内有44个小村,其中属内外管理司的有8个:松坑,大河潭,小沥,烟墩,九洲、羊乌潭、黄砂、左坑,有烟墩圩汛。其余属平山司及典史。
(四)属平山司巡检(1员,驻平山圩)管理的乡村:
1、升平社堡(城东140华里)44个小村中的21个小村:谭公、茶亭、洋口、碧山、增光、三多祝、黄泥排、田心、田坑、双金、芋坑、黄沙潭、黄坑、鹅刀埔、七斗种、布心、高潭、黄锦滩、明溪、中塘、白马。(其余属内外管司及典史)谭公圩、增光圩、三多祝汛、双金汛、白马汛有往来大道。
2、&&&&&&&&&&&&&
安约堡(城东南70里)内有8个小村:平山、青龙潭、卢姑嶂、青河、三角湖、高桥水、楼下、鲤麻灞。平山圩汛、三角湖圩汛有往来大道。
(五)属平政司巡检(1员,驻范和岗村)管理的乡村:
和平约堡(城东南130华里)内49个小村中的25个,村名如下:稔山、范和冈、芙蓉、长排、大墩、海洲、水门寮、火烧寮、骆村、盐灶背、平政、轿岭、吉隆、黄埠、大洲、霞坑、园墩、霞涌、白云、旺官、盘沿、小漠、石井、老子坑、赤沙。其余属平海司。有平政圩、旺官圩、稔山圩汛、黄埠圩汛、客子圩汛、吉头汛、盘沿汛、白云汛、小漠汛。
(六)属平海司巡检(驻平海)管理的乡村:
和平约堡(城东南180华里)49个小村中24个村,村名如下:平海所、油麻园、鹧鸪峒、松园、松坑、碧甲、古灶、坑口、港尾、大漠、暗街、溪尾、溪背、赤岸、河潭、贵到、铁涌、大岭背、田螺角、横龙、永和、巽寮、永兴围、葵坑。其余属平政司。有平海所城、永和圩汛、大星汛、海关、龙泉寺。
& ( 七)属典史(1员,驻县城内)管理的乡村:
1、马鞍约堡(城东20华里)11个小村中的4个,村名如下:龙郁、柏田、林村、鹿游岗。其余属县丞。
2、保和社约堡(城东北20华里),内有10个小村:青塘、南津、青边、万年、洛塘、枫园塘、水口、樟村、源塘、蓬瀛。水口圩汛有往来大道。
3、升平约堡(城东北50里)44个小村中的15个,村名:横沥、大连冈、上村、潭头、水东、翟村、麦园、矮陂、森百洞、蓝派、瘦狗陇、横岗、下曾、大岚、蔗埔。其余属内外管理司和平山司。横沥圩、瘦狗陇汛有往来大道。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
一、民初沿清制,民国20年(1931)8月开始划分区域。惠阳县共14区,384乡,32镇。有28名参议员名额。区乡镇如下(据民国21年即1932年《广东省地方自治工作概况汇编》是34镇,382乡):1932年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颁布县自治条例规定县以下设区公所,作为县政府辅助机关。
(一)县城第一区
14镇:梌东镇、元桂镇、秀水镇、鹅湖镇、会源镇、方山镇、金鸡镇、银岗镇、平一镇、平二镇、鹤峰镇、花源镇、学前镇、龙岗镇。
9乡:龙峰、厦廓、梅湖、黄洞、合和、东平、南津、龙冲、河南岸。
(二)淡水第二区
6镇:淡水第一镇、淡水第二镇、淡水第三镇、淡水第四镇、淡水第五镇、淡水第六镇。
67乡:圣堂、长潭南、长潭中、澳头、义安、秋溪西、秋溪中、长兴、新圩、坑梓、坪山中、坪山东、治安、均平、万年东、万年西、坝光、小桂、亲睦西、嶂下、十围、寮湖云、鹤山、东白、长兴南、长兴北、新圩东、坪山西、龙环、段坡、秀梨、盘松、长隆、金斗沥、田脚、佛岭、埔梓、蒋埔、员雷、白石、角塘、西湖、黄埔、围白、公晃、茶鹅、顺居、沙坑、象山、麻田、保安、牛郎、大岑、荣庭、莲塘、塘梓、滩头、盛初、庄穆、祝长、椽洞、高布龙、大和、小碧、产径、菜溪、昼民。&&
(三) 多祝第三区
34乡:良安、三达、碗窑、村棠、松杭、三坑、靖安、河北、安墩、均和、守望、潭公、东路、南七、李坑屯、佐坑、黄沙、三盛、永平、增光、四和、新庵、共和、佑安、公安、马山、高潭、皇沙洋、南八、百寿、沐化、双金、宝溪、禾多布。
(四) 白芒花第四区
1镇:白花镇
27乡:良塘东、良塘西、良安黄洞、良安时化、良安通福、良安大白、良安龙沥、良安松元、良安彩光、良井、潭安南、潭安北、晓径东、晓径西、霞涌、义成、长安西、长安东、莆田一、莆田二、莆田三、莆田四、莆田五、船澳、盐灶背、凌坑西、凌坑东。
(五)平海第五区
2镇 :平海镇、港口镇。
18乡:佛径、保和、石桥、赤沙、巽寮、人和、咸台、油麻园、鹧鸪洞、榄涌、松园、六乡、庆平、联和、磜头、六社、上渡、下渡。
(六)平山第六区
1镇:平山镇
24乡:五福、蕉田、厚石、高尧、过凹、陈塘、白云、高水、碧山、卜崖、陈竹、坡头坝、大文、老祖坑、黄铺、河头、尧名、大山口、鼎新、西安、元庆、青云、高朱、老埕。
(七)横沥第七区
13乡:长兴、响义、六岚(原件如此,疑是大岚)、凌湖、升平、水口、横沥、东埔、芦村、三洲下、三洲上、协和、下岚。
(八)龙岗第八区
1镇:坪山镇
62乡:平治、克治、向治、万治、晋治、公治、能治、达治、民治、主治、乐治、嘉治、德治、善治、翼治、安治、孚治、悦治、求治、永治、洪治、道治、文治、成治、彰治、渡头、梨园、龙和、黄竹、石桥、约场、吓坑、横岗、茂龙、西坑、长光、埔深、排贤、吉溪、胜平、塘坑、保安、康福、康禄、康寿、三和、南坑、盛平、升平、南约、荷澳、仙溪、庆辐、和安、幸福、均和、澳头、元浪、义社、湖溪、西湖、石埔。
(九)甲子步第九区
3镇:甲子步镇、镇隆镇、井隆镇。
51乡:中兴、洋松、平乐北、昌盛、龙珠、硕俊、安兴、和兴、平乐南、平定、平远、平安、和平、广模、欣乐、守望、上安、西坑、莲麻、黄沙、同安、同和、和安、大平、新葵、莲梧、云埔、欣守、东安、中阁、泮沥、仁里、楼下、大山下、牛仔坑、矮岗垄、塘下、凤凰岗、沙碓、四大围、塘角、青年、联安、和睦、中堡、三和、新民、维安、广和、广规、广安。
(十)梁化第十区
1镇:梁化镇。
23乡:彭白、增城墩、上洞胡、坑新塘、洋坑角、葸茅田、石屋寮、增万兴、黎光岭(黄姓)、洗米塘、上洞、济时社、马安岭、铁场社、万松头、横坑、黎光岭(钟姓)、济昌约、伴岗、陂桥角、红球岭、梁化屯、白沙布。
(十一)大洲第十一区
4个乡:大洲、吉平、黄埠、小漠
(十二)稔山第十二区
1镇:稔山镇
11乡:范和、长排、好招楼、蟹洲、西寮、石井、芙蓉、大墩、萃文楼、大埔屯、小屯。&
(十三)永湖第十三区
1镇:永湖镇。
25乡:葵湖、木沥、同善、南坑、凤嘴、莲塘、莲塘布、上洞、三栋、福长岭、冷水坑、河村、稻园、香缘、联治、升平、虎爪、老龙口、鹿颈、大坑、淡坑、福权、淡塘、湖美、蝦喇塘。
(十四)平潭第十四区
2镇:马安镇、平潭镇。
14乡:龙塘、东盛、联和、湖丝潭、文园、同和、河南、新北、新南、乌鹤、仙洞、白石、川龙、新石。
二、民国26年(1937)调整后区乡镇情况如下表:
民国26年(日惠阳县各区所辖乡镇情况表
注:方里即平方华里
三、民国29年(1940)4月起,省施行新县制,同时亦进行调整乡镇。惠阳县于民国31年(日起实行,全县仍分6区。每区规定15至30乡镇,区分为甲乙丙三种。 全县99乡,其中甲等19,乙等80。(另每乡由6至10保组成,全县共1210保,12027甲)
&&民国32年(1943)2月惠阳县各区乡镇情况表
四、民国36年(1947),广东各县进行缩并乡镇。惠阳原定将54个乡镇缩并成33个,但因是游击区,人民武装力量发展迅速,未能付之实施。全县设6区辖54个乡镇。
民国36年(1947)惠阳县各区所辖乡镇情况表
五、中共惠阳地方党组织在革命战争中创建的区划
(一)、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为配合民国16年(1927)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惠阳地方组织领导了平山、淡水、镇隆等多处武装暴动,建立区、县革命政权,但区域小而不固定,时间很短。在惠阳县主要有高潭、多祝、镇隆等处的苏维埃政权。
(二)、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33年(1944)秋,日军再次扩通广九铁路线后,抗日战争形势使惠阳县分为路东县和惠东县。两县先后从区乡建立党组织和乡政权,并于次年5月建立了县级政权——路东区行政委员会和惠东区行政督导处。
1.& 惠东宝路东行区行政委员会下辖[民国34年(1945)4月——民国35年(1946)6月]6个区。
(1) 新一区6个乡:桂岗、鹏一、王母、南平、沙溪、葵华。
(2) 新二区8个乡:坪山、定南、坑梓、南强、龙岗、沙湾、东和、坪地。
(3) 新三区8个乡:青溪、塘沥、凤岗、石马、约场、塘厦、樟木头、泮田。此区除约场乡外,其余各乡在解放战争时期均属东莞县。
(4) 新四区:解放战争时期全部划归东莞县。
(5) 新五区5个乡:三维、甲子、欣乐、镇隆、同和。
(6) 新六区6个乡:新圩、长兴、秋溪、麻溪、三栋、永平。
2.& 惠东宝惠东区行政督导处[民国34年(1945)4月——民国35年(1946)6月]下辖5个区:
(1)&&&&&&&
新一区7个乡:永湖、长安、澳万、淡环、良井、马安。
(2)&&&&&&&
新二区5个乡:白花、高河、忠信、海安、凌坑。
(3)&&&&&&&
新三区5个乡:河南、河北、永东、永西、多祝镇。
(4)&&&&&&&
新四区6个乡:铁涌、东和、西乡、吉隆、平海镇、暗街镇。
(5)&&&&&&&
新五区(今属惠东县)下辖梁化乡。
(三)、解放战争时期
东江纵队北撤后,在恢复和发展武装斗争过程中,随着游击根据地的形成和扩大,民国38年(月间,地方党开始了区乡政权的重建工作。同年5月,惠阳县和惠东县成立了人民政权。10月8日,粤赣湘边区东江人民行政委员会指令两县合并,恢复惠阳县。同期成立的区级政权有:大鹏、吉隆、潼湖、横沥。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一、1950年6月全县共设9区1镇,下设69个乡镇
日惠阳县区乡镇情况表
二、日,中共惠阳县委和惠阳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划小区小乡的工作一律于月底完成。全县划分为23区后,共有368个乡镇。其中第七(王母)、八(澳头)、十六(稔山)、十七(吉平)、十八(平海)五个区为海防区,第二十三区(水口)为防洪区。
1951年12月惠阳县区乡情况表
三、 1957年12月,惠阳县开始撤区并大乡,将全县划分为50个乡镇。
1958年1月& 惠阳县乡镇情况表
四、1958年9月17日,惠阳县第一个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后分为陈江、镇隆、潼湖3个人民公社)成立后,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热潮。全县实现公社化时,共有18个农村人民公社,以后又陆续将人民公社进行调整。
&&&&&&&&1958年12月30日 惠阳县人民公社情况表
&&&&&& 表1-8&& &&&&&&&&&&&&&&&&&&&&&&&&&&&&&&&&&&&&&&&&&&&&&&&&&&&&&&&&&&&&&&&&&&&&&&&&&&&&&&&&&&&&&&&&&&&&&&&&&&&&&&&&&&&&&&&&&&&&&&&&&&&
五、 日,县委发出《关于成立区和公社划分的通知》,全县成立9个区和1个渔盐工委,划分如下:横沥区下辖芦岚、芦洲、梁化、马安岭、黎光、东江、矮陂、大岚、横沥等9个公社;淡水区辖澳头、霞涌、秋溪、长兴、新圩、约场、沙田、石桥、古屋、淡水镇等10个公社;平潭区辖山井、良井、永湖、麻溪、三栋、群乐、新光、平潭、马安等9个公社;稔山区辖稔山、平海镇、和平、铁冲、吉隆、黄埠、平海、稔山农场等8个社场;多祝区辖多祝、河南、永东、河北、明溪、布心、李横、新庵等8个公社;安墩区辖安墩、松坑、热汤、珠湖、柏树等5个公社;潼湖区辖皇后、陈江、青春、镇隆、广和、潼湖、沥林等7个公社;平山区辖白花、田屋、蒲田、大岭、潭公、碧山、平山、平山农场等8个公社;附城区辖马安、甘蔗场、惠阳农场、财贸农场、东江林场、潼湖农场、惠环公社;渔盐工委辖港口、平海、稔山、大洲4个渔盐公社。
同年10月7日,县委对区社体制作了调整:将附城区改为马安区,辖包括原来附城区的河南岸、蓬陵、骆塘、水口公社和马安蔗场,原平潭区的马安、群乐、新光、平潭公社划归马安区;将平潭区改为永湖区,辖包括原来平潭区的山井、良井、永湖、麻溪、三栋等5个公社;原来的横沥区分为横沥、芦洲2个区。芦洲区辖芦洲、芦岚公社;横沥区辖梁化、马安岭、黎光、东江、矮陂、大岚、横沥公社;将安墩公社分为安墩、黄沙、大埔3个公社;将澳头渔农公社分为渔业和农业2个公社;将原附城区的惠环、财贸农场、示范场、东江林场划归惠州镇[惠州镇撤并,(见表1-10后注)]领导。
调整后的惠阳县共有65个农村人民公社,4个城镇人民公社,5个渔盐公社,6个国营农场。隶属关系基本情况如下:
(注:《中共惠阳市组织史资料》载有11个区,78个人民公社,多一个区4个农村人民公社。误。此时无高潭区及其下辖的4个人民公社。高潭区于年间从惠阳县划出归海丰县,1963年始回归惠阳县。)
1962年4月惠阳县区社情况表
六、日,惠阳县人民委员会由县长邓华章签发《关于撤区、调整公社、大队规模的布告》[(63)惠总字第44号]。
1963年2月惠阳县各公社规模情况表
注:由于1958年4月惠州镇从惠阳县划出成立惠州市,同年11月又并回惠阳县,归属混乱造成字据无从寻找。表中惠州镇的数据是1964年2月,即再次成立惠州市前的数据。
1963年惠阳县国营场一览表
七、1964年10月,从惠阳县分出惠州镇、惠环公社,划归惠州市(今惠城区)管理。1965年7月,惠阳县分出平山、梁化、白花、稔山、港口、平海、大洲、吉隆、多祝、新庵、安墩、高潭等12个公社划归惠东县。
1965年6月惠阳县13个公社3个农场基本情况表:
八、1966年3月,从横沥分出大岚公社;11月从平潭分出马安公社;从淡水分出秋长公社。
1968年惠阳县16个公社情况表
九、1973年5月,将永湖公社分为永湖公社和三栋公社。
1975年5月,三栋公社划出惠阳县,归入惠州市(今惠城区)管辖。
1977年月1月,经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淡水公社划分为沙田、石桥、淡水镇三个公社:沙田公社辖肖屋、全学、振新、东明、金桔、新桥、古屋、洋纳、十围、大埔等10个大队;石桥公社(1979年4月经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改名淡水公社)辖东华、寮湖、石桥、塘尾、河畲、塘横、新畬等7个大队:淡水镇辖城区和淡环、桥背2个大队。
1978年5月,经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芦洲公社划分为芦洲、芦岚2个公社。芦洲公社社址设在三洲圩,辖:上青、横江、联群、三洲5个大队,2156户,10836人,耕地15076亩,山地47000亩;芦岚公社社址设在芦岚,辖岚派、岚中、岚石、军田、芦村、东风6个大队和1个国营林场,1853户,10225人,耕地14043亩,山地170000亩。
1979年,经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澳头公社分为澳头公社和霞涌公社。此时全县共有20个公社和镇。
1984年1月,根据省委1983年55号文件精神,惠阳县进行了社改区的工作,将全县19个公社和1个镇改建成19个区和1个镇。下设123个乡和2个乡级镇。
1984年惠阳县区、乡、镇情况表
十、1987年1月,省人民政府同意惠阳县撤销18个区118个乡建制,设置13个镇和5个乡,保留2个镇。这时惠阳县共有15个镇5个乡。
1987年1月惠阳县乡、镇
日,中共惠阳县委决定:从横沥镇分出中洞、蔗布、南门、增湖、新荣、马岭、观音山、泰安、洋圳、矮陂、黄沙洞、沙光、大利、霞塱、土桥、大岭等16个村委(即管理区),设立矮陂镇。
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沙田乡建制,设置沙田镇。
日,省民政厅批复,大岚、芦洲、芦岚等3个乡改设镇的建制。
至此,惠阳县下各区乡全部改为镇的建制。
第三章&&&&
一、地理环境
淡水镇,位于惠阳东南部,面积83平方公里。南临大亚湾,东至惠东县平山镇37公里,南距澳头港12公里,经澳头港至香港中港码头47海里,西与深圳接壤,离市区60公里,北至惠州市37公里。
淡水镇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地带。淡水河横贯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843.7毫米。年均气温21.7℃,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零下1.9℃。全年无霜期达360——364天。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有金、银、铝、锌、锡、铁、锰、硫铁、磁铁矿、白钒土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还有大量的石灰石,含钙达49%,含镁不超过2%。
淡(水)澳(头)分洪工程经过全县人民以及相邻兄弟县市的支持用10年时间(年和年)建成完工。共完成土石方900多万立方米,投入259.5万劳动日,近1.2亿元的资金。使淡水河3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降低2.3米,基本解除了洪涝威胁。
淡水镇是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相传宋末年,这里是个小墟,叫“上墟”,后改锅笃墟。明朝为警卫海疆,设淡水卫城,以保大亚湾沿海区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加上水运及陆路便利,到清朝乾隆初,这里已形成较大的集镇,改为淡水墟,并设有“司署”等行政管理机构。鸦片战争后,这里又成为惠阳和香港贸易进出口之地,商业贸易发展较快,已形成“大鱼街”、“猪行街”、“灯笼街”和“米街”等商品交换专业街道。
明朝至清朝光绪七年(1881年)前属上下淮都。
清同治九年(1870)属圣堂约堡,内有小村21个,其中淡水墟、小桂驻有守军,另有盐场和洋药厂。
民国20年(1931)属第二区所辖,淡水墟分为第一镇、第二镇、第三镇、第四镇、第五镇、第六镇共6个镇。
民国26年(1937)9月,惠阳县政府第二区区署设在淡水镇,下辖22个乡镇。
民国36年(1947),第二区公所设在淡水镇,下辖12个乡镇。
日,县委县政府设在淡水,次年4月迁往惠州。
1950年6月,第三区区府设在淡水,下辖1镇6乡。日,第六区区府设在淡水,下辖1镇20乡。1957年12月,淡水镇辖淡水、桥背、淡环3乡。1958年10月,淡水人民公社成立,社址设在淡水墟,下辖原来的定南、长安、淡水镇。
1961年6月,淡水区设在淡水墟,下辖1镇9个公社。
1963年2月,将原来的淡水镇、秋溪公社、长兴公社、沙田公社、石桥公社、古屋公社合并为淡水公社,下辖28个大队。
1966年11月从淡水公社分出秋长公社,此时,淡水公社下辖19个大队。
1977年1月,淡水公社划分为沙田、石桥、淡水3个公社。
1984年1月,撤销淡水人民公社,设立淡水区。淡水区辖8乡19个大队,淡水镇辖2个管理区4个居委会。
1987年1月,全县设镇建乡,淡水保持镇建制。同年12月,石桥乡并入淡水镇,下辖8个居民委员会和18个农村管理区。
日,惠阳县城从惠州市区迁到淡水镇。
1991年12月,将新寮、新畲、上田、樟布、老畲、荷茶、塘横、塘尾8个农村管理区(原属石桥乡)划归大亚湾规划区。
1994年5月惠阳县改惠阳市,市府设在淡水。1994年淡水镇下辖拾围、新桥、桥背、土湖、洋纳、古屋、石桥、淡环、东华9个农村管理区和万顺、东风、张屋、前进、桥东、河背、松岭、上塘、上圩、南四、坝尾、排坊、草洋、司前、红星15个居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全镇人口有2人。其中,第一产业4816人,第二产业3441人,第三产业4792人。农业人口23796人,占人口总数的28.5%;非农业人口59613人,占人口总数的71.5%。此外,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胞3037户共19468人。
淡水镇的大姓有:邓、詹、黄、李、陈、古等姓,都是汉族,讲客家话。
四、市政建设
建国初期,镇周围只筑有8公里的城墙。1978年,城区面积有所扩展,但仍然交通不便,通讯落后,镇上仅有几条麻石铺筑的小街,居民住房主要是平房或砖瓦结构的两层小楼。
1992年,建成10万千瓦的燃油发电厂和22万伏、11万伏2座变电站,可以满足民用和工业用电。三太子(地名)水厂日供水量10万吨。
淡水镇已开通程控电话和与珠江三角洲、惠州地区联网的无线传呼、移动通信系统。
淡水镇已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航空:扩建的惠阳机场可起降大型喷气式客机,从淡水乘车经永湖、良井、平潭可直达机场,全程30多公里。铁路:广梅汕铁路樟木头至惠州段已通车。从淡新路接惠深线经新圩、镇隆可达陈江火车站,全长路程33.8公里。水路:澳头港至香港相距47海里的客运已开航。陆路:惠澳公路的淡澳路段12.4公里,可直达澳头港和惠州深水港,亦可北通惠州、惠城区和广汕公路相联。公路市际交通干道——深(圳)汕(头)高速公路穿越城区,与城区主干道相连接,距深圳城区59公里。
五、经济概况
建国前,淡水的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几乎是空白。1978年,淡水全年农业总产值72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6万元,占总产值的77.8%。牧业产值15万元,占总产值的20.9%,有少量林业、渔业生产。工业共有企业20家(镇办企业12家),镇办企业主要从事藤、竹器编织、缝纫、刺绣、工业性修理等简单的手工生产。
1991年末,全镇已建成工业加工区20多个,厂房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拥有工业企业437个,其中外向型工业企业185个,工业总产值3.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6%,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84.7%,比1985年增长4.7倍,年递增33.7%。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4862万元,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25240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1101万元。在整个工业中,外向型工业产值1.9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1.3%。
1991年,镇内有商、饮、服务业机构4700多个,从业人员2530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亿元,比1985年增长4.1倍。农贸市场7个,占地2.7万平方米。农贸集市成交额7800多万元,比1985年增长4倍多。第三产业产值由1985年的4100万元增加到2.7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6.7%上升为53.8%。1992年底,全镇工商个体户4581户,社会商品零售额达41000万元。
1991年淡水镇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126万元,比1985年增长90.4%,年递增11.3%。其中种植业产值3733万元,占60.9%;林牧副渔业产值2393万元,占38.1%。
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为10321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7000万元,农业总产值8159万元,建筑业总产值5878万元。邮电、运输业总产值2874万元,商业、饮食业总产值9306万元;
国民生产总值49206万元,国民收入44049万元,人均国民收入5082元。是年全镇已拥有食品、饮料、纺织、缝纫、皮革、家具、塑料、机械、电子等24个工业行业。
1994年,淡水镇耕地面积为1.04万亩,其中水田0.6万亩,旱地0.4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13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为1.4万亩,粮食总产量为3849吨,稻谷产量为3394吨,花生总产量为128吨,水果产量为4452吨,蔬菜除自给外,还大量销往深圳、香港。全镇蔬菜面积达7284亩,总产量达22719吨。1994年全镇造林面积为6015亩。生猪饲养量为1.3万头,出售和自宰三鸟61.2万只。农民人均收入3515元。
特产有淡水沙梨、桔朗绿茶、金钩菜脯(详见“农业”、“供销”)。
六、文化教育
淡水文化在县内历来居风气之先。清末,较著名的举人有邓承修、黄心泉、欧榘甲、古家鹏、廖燕翔、杨少康。淡水镇内有秀才20多人。1889年邓承修创办了“崇雅书院”。
1978年,淡水有中学2所,小学25所(其中有11所小学1991年12月划入大亚湾规划区),幼儿园1所。校舍大多数是较残旧的平房,有的小学只有1至2个教学班。
年,县、镇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000多万元,新办了六小和群力小学、又一村小学;并对一小、三小、四小、五小、和县一中、镇一中等其他学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建和改建,使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楼房化。镇委、镇府鼓励私人或单位创办幼儿园,并加强成人的教育工作。1994年有普通中学4所,在校学生5396人;小学19所,在校学生13249人;幼儿园18所(包括私立),入园儿童3006人;全镇教职员工共1208人。政府支持鼓励个体户兴办电影院、卡拉OK歌厅等文化娱乐场所。有较大型的电影院2个,电视转播台1座,增设镇卫生院门诊和科室,完善医疗设施。建有工人文化宫、叶挺纪念馆、离退休干部之家、敬老院。
淡水的旅游景点有叶挺纪念馆、祖庙、玉虚宫、文昌宫、魁星楼、昙华庵、“牛地”、古井、淡水公园中华文化碑廊等。
七、历史事件
民国9年(1920),孙中山发动援闽粤军四师讨伐桂系军阀,叶挺奉命率先锋队伍兵分两路进攻淡水黄皮径,击溃敌军,乘胜取淡水,克惠州。
民国14年(日,东征军与陈炯明属下的熊略、叶举、洪兆麟等部队约1万余人在淡水城展开了第一次东征以来第一次大决斗。东征军(黄埔军校学生军和粤军)总指挥蒋介石、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和叶剑英等驻进崇雅中学。周恩来曾在商会和望牛岗召开军民联欢会。
民国27年(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乘日寇退兵进入淡水,建立了东江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区政府。
一、地理环境
沙田镇位于惠阳县东南部,东经114°30ˊ—114°34ˊ,北纬22°50ˊ—22°55ˊ。面积85平方公里。南与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霞涌办事处(即原霞涌镇)毗邻,西南与县城淡水镇相连,东与惠东县接壤,北临永湖镇,西南经淡水可往深圳。
沙田镇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岭连绵。受东北季风气候影响。年均气温21.9℃, 最高气温约39℃,最低气温约-2℃。年均降雨量为2382.8毫米,全年无霜期达360天。
主要地下资源有金、汞、银、硫等矿藏。镇西南有一个未开发的天然温泉。
沙田原称“隔水洞”。沙田水库兴建以前,库内有一小村叫“沙田肚”,水库建成后取名沙田水库。
民国36年(1947)属第二区长安乡;1949年改称洋塘乡;1950年改称长安乡;1951年属惠阳县第6区;1957年全县撤区划分为50个乡镇时,沙田属长安乡;1958年属淡水公社;1961年,划小公社时取名沙田公社;1965年重归淡水公社;1977年1月再次从淡水划出为沙田公社;1984年1月改为沙田区;1987年1月改为沙田乡;1988年3月改为沙田镇。1994年行政辖肖屋、田头、全坑、鹤山、东明、东澳、集成、花塘、金桔9个管理区和1个居民委员会,36个村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全镇总人口人,其中,第一产业3808人,第二产业894人,第三产业1601人。农业人口11120人,占人口总数的91.7%。非农业人口1006人,占人口总数的8.3%。此外,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数量众多。
沙田镇内均是汉族,讲客家话,主要大姓有张、黄、肖、赖、巫。
四、市政建设
1970年以前,沙田农村住宅全都是泥砖瓦屋。
1992年底,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1994年,有主要道路9条,总长2.7公里。有储水量1420万立方米、可供20万人用水的沙田水库。有11万伏变电站一座。开通程控电话2600门。
沙田镇总体规划以初具雏型的沙田城区为依托,由居民区、工业区、旅游区和高级别墅区3大部分组成。以发展大型工业企业为目标,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旅游业为辅,并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新城镇。
沙田镇毗邻港澳,距县城淡水仅10公里,南临大亚湾深水港23公里,北距惠州机场38公里,深汕一级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区并有出口站1个,沿平蛇公路行26公里直达惠东县城平山。
五、经济概况
建国初期,沙田只有几间路边小店。70年代,才办起了一间木材加工厂。
1991年,全镇有工业企业248家,其中“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39家,村办及个体、合营工业企业228家。工业总产值达271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78%,比1985年增长4.1倍,年递增31.2%。全镇形成毛织、制衣、家私、表带、电子、塑料、五金、手袋、家电、制鞋、涂料、果品加工等行业,共有企业45家。有农贸市场2个,个体商户220多户。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80多万元。
沙田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199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528万元,比1985年增长77.1%,年递增10%,其中种植业产值15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0.5%,林业产值413万元,占16%,牧业产值305万元,占12.0%,副业产值240万元,占9.5%,渔业产值40万元,占2%。
1994年,全镇的社会生产总值为1980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364万元,农业产值4489万元,建筑业产值1217万元,邮电、运输业总值317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417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2019万元。国民收入9153万元,人均国民收入7530元。。
1994年,沙田镇耕地面积为1.6万亩,其中水田1万亩,旱地0.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30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为2.3万亩,粮食总产量为5682吨,稻谷产量为5288吨,花生总产量为428吨,蔬菜产量为1584吨,水果产量为2018吨。1994年全镇造林面积为1600亩,生猪饲养量为4300头,出售和自宰三鸟70.11万只。农民人均收入2697元。
特产有沙田“桔朗”茶。
六、文化教育
建国前,沙田的教育、医疗落后,文化设施少,农村缺医少药,求学无处的现象严重。
建国后,沙田镇的中小学校设施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和升学率均达到上级要求。1994年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478人;小学10所,在校学生1662人;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61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1994年中学教职工42人,小学教职工99人。全镇有文化娱乐场所38个。其中,电影院1个,录像场4个,文化室33个。有卫生院1所,医疗站10所。
一、地理环境
秋长镇位于惠阳县南部大亚湾畔,东经114°32ˊ,北纬22°45ˊ。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东南与县城淡水镇相连,离惠州港14公里,北距惠州市区35公里,东北靠永湖、良井镇及惠州机场,西与新圩相邻,西南与深圳特区接壤,西北连陈江、镇隆镇。
镇内地势东北高,山岭连绵,中部、西南低,有小块平地,属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4℃,全年无霜期360—364天。
全镇有5个中小型水库,分别是鸡心石、正径、石门潭、白水寨、锡坑,总库量2248万立方米。其中鸡心石水库,总库容量132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2万亩,装有2台发电机,年发电量25万千瓦时。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年供水量39万立方米。
二、沿革&&
秋长之名,是由秋溪和长兴两地名称各取一字而成。
明清朝代属上下淮社(都)。清同治九年(1870)属圣堂约堡。
民国20—36年()属第二区。
1950年属淡水区(三区);1951年11月属第五区;1957年12月称秋长乡;1958年10月属新圩公社;1962年4月属淡水区所辖的称秋溪公社和长兴公社;1963年2月属淡水公社;1966年3月从淡水公社分出秋长公社;1984年1月称秋长区;1987年4月设置秋长镇。
镇政府所在地方为棚下岭。
1994年全镇辖维布、高岭、新塘、西湖、白石、岭湖、茶园、周田、官山、双田、铁门扇、象岭、莲塘面13个管理区和1个居民委员会、57个村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全镇总人口人(不含2—6万外来人口),其中,第一产业4403人,第二产业2383人,第三产业7290人。农业人口22039人,占人口总数的81.8%;非农业人口4886人,占人口总数的18.2%。全镇有48个革命老区村庄。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8万人。
秋长镇内上千人的大姓有叶、李、赖、曾、吴等,均为汉族,讲客家话。
四、市政建设
建国以前,秋长是“路不通、灯不明、信不灵、水不到”的落后状况。
1987年秋长镇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卫星镇之一,纳入县城规划。根据近期、远期的人口规模、居民区和工业区的发展以及交通、能源、电讯、教育、卫生、金融商贸、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的配套,对市政建设作出了科学规划。
1992年,规划65平方公里丘陵地为大工业用地,分为北面区、南面区、东面区、中心区4工业区。中心区面积4.3平方公里。投资3200万元兴建新镇府办公大楼。中心区有主要道路7条,总长18公里。距圩镇6公里外的鸡心石水库集水面积22.2平方公里,总库容量达1321万立方米,有供水量180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供水管网总长21公里。有1座容量22万千伏安的变电站。建起了容量3万门程控电话的通讯大楼1座。圩镇绿化面积4.36万平方米。圩镇人均住房面积15.5平方米。
秋长镇有新淡、惠淡公路纵贯全镇,深(圳)高速公路亦途经秋长镇,将军路、秋湖路、秋宝路(均为32米宽水泥路面)横贯全境,外接深圳宝安。1994年成立秋长邮电分局,开通4万门程控电话,镇内13个管理区、5个自然村均可通话。
五、经济概况
建国初期,秋长镇仅有一间石灰厂和一间铁木社。改革开放后的1979年,引进港商办起了全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秋长胶花厂。年10年间,秋长共引进“三来一补”、“三资”工业企业67家。
199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7077万元,比1985年增长11.4倍,年递增150%,其中“三来一补”企业工业产值4246万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0%。累计利用外资达850万美元,来料加工装配工缴费收入154万美元。全镇有村镇工业企业227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共85家,厂房面积19.5万平方米,工人8000多人,引进项目主要有毛织、丝花、塑料、玩具、五金、制衣、宝石、手袋、表带、家具、假发等1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秋长镇属丘陵地区,农业以水稻、花生、甘蔗为主,是闻名海外的“淡水沙梨”的原产地。1991年农业总产值达541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3%,比1985年增长68.6%,年递增9.1%。其中种植业产值271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1%,林、牧、副、渔业产值2698万元,占49.9%。
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5825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3990万元,农业产值7638万元,建筑业产值5723万元,邮电、运输业产值328万元,饮食业产值572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906万元,国民收入26475万元,人均国民收入9881元。
1994年,全镇有耕地面积3.5万亩,其中水田2.1万亩,旱地1.4万亩。1994年粮食总产量10209吨,其中稻谷产量8934吨。花生总产量605吨。1994年水果面积1.5万亩,总产量3744吨。生猪饲养量达1.07万头,三鸟饲养达70.05万只。造林面积5000亩。农民人均收入2723元。全镇拥有农用汽车210台,大中型拖拉机20台,手扶拖拉机154台。镇内每月有集市,逢新历三、六、九为圩日。
六、文化教育
秋长教育的兴起较早,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就建有挺秀书院(即今象山中学,1994年9月停办),是当时县内以书院代替儒学的几间书院之一。
1994年,秋长镇有中学1所,小学17所,幼儿园4所。校舍全部楼房化,在校学生56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1994年有中学教职员工77人,小学教职员工243人。全镇有文化娱乐场所31个,其中影剧院1座,录像场8个,文化室16个,公园1个,老人活动室3个。有文学创作、摄影、舞狮、琴、棋、书画等。
文物古迹有叶挺故居、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和路东农抗总会旧址。
一、地理环境
新圩镇是惠州的南大门,位于惠阳县西南部,东经114°46ˊ,北纬26°5ˊ。面积158.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7万亩,耕地面积2万亩。东与县城淡水相距18公里;南与深圳市坪地镇相接;西与东莞市青溪镇隔山相望。
新圩镇内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7℃,1月份平均气温13.1℃,7月份平均气温28.3℃。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8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达350—360天。有广阔山林资源待开发。
二、沿革&&&&&&
新圩镇原址在打禾岗圩,位于佛祖坳下,原来只有10多间小店,清朝后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原有狭窄的交易所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农贸集市的需要,因此集市逐渐南移至距打禾岗1公里处,形成一个新的交易市场,称新圩。
明、清朝代属上下淮社(都)。
清同治九年(1870)属圣堂约堡。
民国20—36年()属淡水第二区。
1950年属龙岗区(二区)的约场乡和新圩乡;1951年11月属第三区(区府设在龙岗);1957年12月称新圩乡;1958年成立新圩人民公社;1962年4月属淡水区新圩公社和约场公社;1963年称新圩公社;1984年1月改名新圩区;1987年1月设置新圩镇。
日经省政府批准为重点工业卫星镇,享受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行政辖新联、花果、长布、元洞、新丰、产径、东风、约场、红田、红卫、南坑11个管理区和1个居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新圩全镇总人口人(不含外来工2万多人)。其中,第一产业4736人,第二产业2068人,第三产业2227人。农业人口16298人,占人口总数的80.4%;非农业人口3976人,占人口总数的19.6%。还有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
新圩镇较大的姓有张、曾、李、黄,均为汉族,讲客家话。
四、市政建设
1979年以前,新圩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差,常常三天停电,两天停水。只有一条狭窄零乱的小街。
1992年底,圩镇面积约6平方公里,惠深公路从圩镇中心地区穿过。8条主要街道东西走向,井然有序。全镇有装机容量2000门的程控电话大楼、日供水量8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供电量达11万伏的变电站、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可容1000多人的新圩人民会堂。根据近期、远期的人口规模、居民区和工业的扩建以及设施配套,规划出10个开发区,总面积200万平方米。
惠深公路和惠淡公路在此相交;往东经新淡公路至淡水约17.9公里;往南走惠深高速公路或惠淡公路约49公里可直达深圳;往北经镇隆、陈江至惠州共约29.3公里;往西面有塘青公路约走25公里通东莞青溪,亦可经上下南坑至龙岗约5.3公里。惠深高速公路、惠淡公路从新圩穿过,每日开往深圳、惠州、淡水等地的车辆无以计数。距惠州港35公里,距陈江火车站20公里,距惠州机场35公里。
五、经济概况
年,新圩镇“以粮为纲”,不能解决温饱。工业仅有供销社、石灰厂、农机站、松香厂、碾米厂矿和铁木社。年,累计农业产值4520多万元,工业产值5000多万元。这10年间引进外资历企业共20家。
199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4689万元,比1985年增长7倍,年递增41.1%。全镇有外向企业215家,其中镇办21家、管理区和村办52家、部门办57家、个体办85家。主要有成衣、毛织等40多个行业。内地企业98家,产值4010万元。其中有年产6万吨的白云和双新水泥厂。1992年,新圩镇工农业总产值和城乡人民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社会总产值1.6亿元。
1991年,农业总产值441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8.5%,比1985年增长67.7%,年递增9%。其中,种植业产值163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0%;林、牧、副、渔产值2782万元,占63%。1991年农业人均纯收入1238元,比1985年增长2.4倍,年递增22.8%。
1994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5509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1200万元,农业产值6735万元,建筑业产值5001万元,运输、邮电业产值863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130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9109万元。国民收入25050万元,人均国民收入12328元。
1994年耕地面积2.1万亩,其中水田1.7万亩,旱地0.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2亩。适宜发展水稻和林果生产。1994年全镇粮食产量5580吨,其中稻谷产量5301吨。花生总产量为248吨,蔬菜产量为6302吨,水果面积1.5万亩,总产量1031吨;生猪饲养量为4620头,出售和自宰三鸟30.54万只。全镇造林面积为3730亩。农民人均收入2901元。镇内每月有集市,逢农历三、六、九为圩日,此外,该镇的约场每月也有集市,逢农历二、五、八为圩日。
六、文化教育
年,全镇17所小学,全是破烂的平房,设施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仅占83%,小学升初中仅为33%。1994年新圩镇有职中1所,中学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416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994年,中学教职员工825人;小学教职员工172人。1992年影剧院4座,文化室12个,文化站1个。医疗保健设施有投资200万元,建有门诊大楼、住院部、职工宿舍的新圩人民医院。1989年以来,荣获“计划先进标兵”、“拥军先进单位”、“国防建设先进单位”。
文物古迹有盘古宫、十三烈士纪念碑。
七、历史事件
新圩镇是革命老区。民国16年(1927),新联大岭下就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民国20年(1931)农历八月十三,莲塘面村赤卫队的高珠仔组织赤卫队骨干四五十人进行了新圩乡之战,缴获了一批步枪及手摇电话机。
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在新圩约场召开了著名的路东国事座谈会。
一、地理环境
镇隆位于惠阳县的西南部,东经114°04ˊ,北纬22°09ˊ,面积115.3平方公里。西北与沥林接界,北连陈江,东邻永湖,东南连秋长等镇,东北毗邻惠州市的惠环镇,南接新圩镇,西通东莞市。
镇隆背倚海拔1003米高的白云嶂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小平原地带。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5℃,年平均降雨量2262毫米,无霜期350天左右。镇有大小水库13个,农田基本上旱涝保收。有石灰石、硫磺、钨、银等矿藏。
据说,镇隆镇因附近祁龙径山,山势起伏,形状似龙,“龙”与“隆”同音,故名镇隆。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编纂的《归善县志》疆域图中有镇龙圩标注,并画有圩场。
清同治九年(1870)属四围社约堡。
民国20年(1931)属第九区。
民国26—36年()属第一区。
1950年属潼湖(一区)镇隆乡;1951年属第二区(区府设在镇隆);1957年改名镇隆乡;日属第一个人民公社——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春从东风公社分出,成立镇隆公社;1961年属潼湖区皇后公社和镇隆公社;1963年称镇隆公社;1984年1月改名镇隆区;1987年1月,镇隆撤区设镇。
1994年行政辖山顶、长龙、大光、高田、陂角、井龙、塘角、楼寨、黄洞、甘陂、皇后、联溪13个管理区和1个圩镇居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全镇总人口人。其中,第一产业7385人,第二产业1397人,第三产业1051人。农业人口20621人,占人口总数的88.9%,非农业人口2568人,占人口总数的11.1%。此外,尚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同胞4220人。
镇隆较大的姓氏有李、黄、叶、吴、张,均为汉族,讲客家话(黄姓高田村有180多人讲畲话)。
四、市政建设
建国初期,镇隆全镇仅有一条穿镇而过的黄泥公路。镇内无供电网络,家家户户靠煤油灯照明。
1994年底,城区总体规划8平方公里,已建城区面积3.4平方公里,有主要街道48条,总长33公里。大、小水库13个,总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以上。有自来水厂2个,日产水量5万吨,可满足10万人以上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供水管网40公里。有3.5万伏和11万伏变电站各1座。城区绿化面积25.7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面积20.5平方米。镇隆镇有专业市场2个,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正在兴建中的农贸市场有3个,4000平方米的青草窝市场、6000平方米的岗子坳市场、3000平方米的高田市场。程控电话2000门,扩容8000门。
镇隆镇陆路交通便利,惠深公路、惠深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向南经新圩镇可直达深圳约56.8公里;向东至县城淡水约25.1公里,至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惠州港约37公里;向北至惠州约10公里;向东沿永太公路从大路背经永湖、良井至平潭机场约28公里;向西经镇(隆)沥(林)公路可达东莞。
五、经济概况
建国初期,镇隆仅几家个体手工企业,年工业产值才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8%。50年代末,建起铁器社、木器社、竹器社、煤厂、石灰厂、火力发电厂6家社办企业,年工业产值增至18万元。80年代初期,镇隆便引进“三来一补”企业14家,实现工业产值10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1%。
镇隆1987年后为广东省工业卫星镇,工业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16家,主要产品有电子、制衣、胶花、五金、宝石、针织、录音带、纸品、制鞋、手袋、印刷、工艺等10多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199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9862万元,比上年增加14001万元,增长23%。其中,镇办工业产值7266万元,村办工业产值5812万元,部门办工业产值3137万元,其它工业产值3647万元。商业户1100户,其中集体13户,个体1087户。1994年社会商品零售额8429万元,比上年增加145.2万元,增长1.75%。镇内每月有集市,逢新历二、五、八为圩日。
199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4582万元。比上年增加14976万元,增长56.7%;工农业总产值26392万元,比上年增加15196万元,增长135.7%;其中,农业总产值6530万元,工业总产值19862万元;第三产业产值8190万元,比上年增加2520万元,增长44.4%。国民生产总值17792万元。
镇隆镇盛产水稻、花生、水果、生猪、三鸟等,是惠阳县“四大粮仓”之一。闻名遐迩的优质荔枝“糯米糍”、“桂味”等享有盛名,并以“荔枝之乡”著称。镇隆荔枝具有果大核小、肉厚味醇、色泽鲜红、清甜爽口、食后甜而不腻,剥开果皮而不易溢汁等特点,种植面积2.7万亩,人均1亩以上。镇隆荔枝还具有迟熟性,时间延至七月下旬。荔枝是镇隆镇农村经济重要收入,每年创值1500多万元,人均近千元。
1994年,镇隆镇耕地面积为2.1万亩,其中水田1.7万亩,旱地0.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1亩。全镇粮食播种面积为4.4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4万吨,稻谷产量为13590吨;花生总产量为440吨,甘蔗总产量700吨;蔬菜产量为3104吨,水果产量为6245吨。生猪饲养量为1.9万头,出售和自宰三鸟2400万只。全镇造林面积为2500亩。农民人均收入2673元。
六、文化教育
1949年在校学生人数为1540人,教师人数为51人。1994年镇隆镇有中学1所,小学18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人数5572人,教师人数256人。适龄儿童入学达99.7%。全镇有文化娱乐场所21个,其中,影剧院1个,录像场4个,文化室15个,公园1个。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舞狮、客家山歌、灯谜、琴、棋、书、画等。每年春节都举行一次农民运动会,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象棋、羽毛球等。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所,卫生诊室卫生站14个。
七、历史事件
大革命时期,中共党代表恽代英等曾在镇隆的沙堆、连湖、四大半围建立红色苏区。从民国14—17年(),在镇隆四大半围先后建立了区、乡农民协会、中共区委、总支、支部、中共惠阳县委会、中共惠(阳)紫(金)、河(源)、博(罗)地委(又称特委)、惠阳起义临时军事委员会、惠阳县苏维埃政府等党、政、军组织和革命团体。
四大半围农民暴动:民国17年(1928)1月下旬,中共惠阳县委书记黄居仁等率农民军在惠阳四大半围举行武装暴动。以四大半围300余名赤卫队员为主力,攻打镇隆大山下反动地主武装,围困地主民团20多天。3月,林道文等率四大围农民武装转移到山区坚持游击战争。
大路背战斗:民国34年(日,驻惠阳陈江、布仔、凤凰岗、畔沥等地日本侵略军400余人进犯镇隆。东纵二支队在镇隆常备队60余人配合下,与日本激战6个多小时,毙伤日本20余人,缴获步枪10支,逼使日军溃退。
镇隆圩战斗:民国34年(日,上午9时,驻惠阳陈江的日本侵略军50余人进入镇隆圩抢粮。东纵二支队直属独立中队出击,敌负隅顽抗,龟缩待援,战斗持续至黄昏,此役毙敌4人,伤10余人。
1973年10月,阿尔巴尼亚以国防部长库尔为团长的国家高级军事代表团,在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张才迁、广州军区政委任思忠、惠阳军分区、惠阳县党、政、军领导陪同下,参观访问镇隆大光民兵武装连射击表演和当地驻军军民“双拥演练”。
一、地理环境
陈江镇位于惠阳县西部,东经114°18ˊ,北纬23°。面积83平方公里。东北与惠州市区接壤,西南连沥林镇,南与镇隆相接。东与永湖隔山相望,西邻潼湖华侨农场,潼湖军垦场、潼湖镇。全镇地域分布在惠樟公路和惠淡公路两旁。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属丘陵地带。境内腹地广阔,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4℃。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无霜期达350—360天。陈江河贯通全境,境内建有黄沙、幸福、梧村、石颈4座水库,灌溉面积达3万余亩。土地肥沃,镇内农田旱涝保收,是传统产粮区。
陈江是由流经甲子圩的陈江河得名。
明、清朝属都乐社(都)。
陈江地区开发较早且较发达,清乾隆年间(年)境内已有甲子圩、东角圩。
清同治九年(1870)属丁村约堡。
民国20年(1931)属第九区。
民国26—36年()属第一区。
1950年属潼湖区(一区);1951年称属第一区甲子乡;1957年称甲子乡;1958年9月属第一个成立的东风人民公社;次年春从东风公社分出陈江人民公社;1962年4月属潼湖区青春公社和陈江公社;1963年2月称陈江公社;1984年1月改名陈江区;1987年1月陈江撤区设镇。
行政辖陈江、胜利、五一、观田、石圳、社溪、幸福、东升、青春、澄海、东江11个管理区和1个甲子居民委员会,150个自然村。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全镇人口人,(另有外来人口3.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300人,第二产业4228人,第三产业3414人。农业人口23881人,占人口总数的87.4%;非农业人口3447人,占人口总数的12.6%。此外,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胞1.8万人。
陈江镇常住人口的姓氏共有114姓,其中以黄、罗、冯、陈、张、何等人数较多。这曾是南迁的汉人与畲人杂居之地,故当地操畲话、客家话、潮州话居多。但现今仅存3名瑶族人。
四、市政建设
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市区设在甲子圩,现在的城区当时还是一块荒地,镇内只一条黄泥路。
1994年城区有水泥道路11条,总长35公里。有自来水厂1座,11万伏超高输变电站1个。城内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1.7平方米。程控电话5500门。陈江镇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工业卫星镇已于1993年初经批准正式实施。
惠深高速公路和惠(州)樟(木头)、惠(州)深(圳)、惠(州)淡(水)等公路干线在镇内交叉,南通深圳66公里,西南至樟木头约33公里;东经镇隆、新圩、秋长至淡水33.6公里,至惠州深水港53公里。从潼甲公路经华侨农场、军垦场至潼湖广和19公里。广梅汕铁路横卧陈江全境,在陈江设有铁路客货运站。已开通了北京、杭州等多条航线的惠州机场,距离陈江仅26公里。
陈江邮电支局是惠州市内第一个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万门的镇。全镇12个管理区全部通电话,每11人拥有一部电话。邮电支局还开设了特快专递、手提移动电话及传呼机业务。
五、经济概况
陈江从建国后到1984年前都纯属一个农业镇,全镇仅有10多家碾米房、刀铁店之类的小集体企业。直到60年代末,工业企业年产值10多万元。1979年,全镇工业产值也只有35万元。1984年,陈江工业总产值421万元。1989年,陈江引进工业企业达43家,工业产值升至2636万元。
199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4650万元,农贸集市成交额2006万元;镇财政收入302万元,墟镇居民及农民储蓄存款余额1465万元。
1991年全年农业总产值413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9.8%,比1985年增长21.5%,年递增3.3%。其中种植业产值216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4%,林、牧、副业产值1963万元,占47.6%。1991年以后,全镇区、乡、村和个体私营企业的生产项目有砖、窑瓷、腐竹、糖饼、手袋、海绵、宝石、鞋、电子、注塑、玩具、制衣、建筑等。镇境内外资独资企业主要生产项目有:模具、运动器材、灯饰、五金配件、食品、机械、收音机、音响、电子、家俱、天那水、变压器、电脑、显示器等。
陈江镇有专业市场5个,总面积1.14万平方米。集市贸易成交额5523万元。1992年有商业户1580户。
1994年,陈江镇的社会总产值7241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2000万元,农业产值6639万元,建筑业产值821万元,邮电、运输业总产值1388万元,商业、饮食业总产值1568万元。国民生产总值37544万元。国民收入32827万元,人均国民收入11937元。
陈江镇在农业生产方面摸索出以发展城效型、外向型的“三高”农业为主、向基地化、专业化、集约化、商业化发展。经济上以股份制形式,管理程式基地化、技术化、推销战术联营化。各管理区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东升的鸡、苦瓜、幸福的冬瓜、沙溪的黄瓜、石圳的慈菇、澄海的青菜甜椒等逐渐发展。
1994年,耕地面积2万亩,其中水田1.9万亩,旱地0.1万亩。是惠阳县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花生、蔬菜、水果和畜牧业产区之一。1994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5万亩,总产量1.8万吨;花生种植面积2900亩,总产量413吨;蔬菜面积11037亩,总产量达1.4万吨;水果面积1.2万亩,水果产量646吨,以糯米糍、桂味等优质荔枝及柑、橙、桔为主。1994年,生猪饲养量1.83万头,出栏量1.80万头,出售和自宰三鸟41.64万只。镇内每月有集市,逢新历一、四、七为圩日。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
六、文化教育
民国12至37年()镇境内有17个村先后办起小学,其中甲子的白岗和石圳两所为完全小学。1994年镇内有中学1所,成人学校1所,小学20所,幼儿园2所。1994年,在校学生650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有中学教职员工90人,小学教职员工253人。全镇文化娱乐场所17个,其中影剧院3座,录像场5个,卡拉OK歌舞厅5间,文化室4个,建有广播电视站,全镇有线电视联网。1991年被省评为“广东省创建精神文明村镇先进单位”。有医疗站11个,卫生院1间。
一、地理环境
沥林镇位于惠阳县西南部,东经114°30ˊ,北纬22°48ˊ。全镇面积49平方公里。北邻潼湖镇,东与陈江镇交界,经陈江通往惠州市区。西南与东莞市谢岗镇相连,东南连镇隆镇、新圩镇。全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属丘陵地带,西北属沿湖(潼湖)低洼地带。埔仔河横贯全镇东南部。附近有惠阳和东莞合建的石鼓水库;有效库容595万立方米。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0℃,年均降雨量为2260毫米,无霜期350天。盛产稻谷,鹅、鸭、淡水鱼,素有“渔米之乡”之称。
明景泰三年(1452年)得名,据说当时沥林的东南有一条沥(渠)流经村庄,沥边长满林木,故称沥林。
明、清朝代属都乐社。
清同治九年(1870)属县丞管辖的丁村约堡。
民国20年(1931)属第九区。
民国26—36年()属第一区。
1950年属潼湖区(一区)欣乐乡;1951年11月属第二区沥林乡;1957年属惠阳县甲子乡;1958年冬属东风人民公社;1960年属镇隆人民公社;1961年从镇隆人民公社分出一部分成立沥林人民公社,社址设在沥林老圩;1984年撤社设沥林区;1987年1月撤区建镇。1990年4月,沥林镇办公地点迁至惠樟公路埔心路口。
1994年辖泮沥、埔仔、君子营、企岭、迭石龙、埔心、沥林、罗村、英光、山陂10个管理区和1个居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全镇总人口有人,除1人是畲族外,其余全部是汉族。讲客家话占36%,讲畲话占45%,讲东莞话占14%。其中第一产业5050人,第二产业2065人,第三产业1560人。农业人口17584人,占总人口的93.1%,非农业人口1311人,占人口总数的6.9%。
全镇10个管理区的村民都是清代以前迁来定居,共有37种姓氏,300人以上的有张、邓、翟、杨、温、谢、黄、朱、罗、莫。
四、市政建设
年,沥林镇政府所在地设在沥林村。房屋低矮、杂乱无章,街道狭窄,凹凸不平。1990年,镇政府移到惠樟公路旁后,于1992年下半年,对全镇24平方公里作了总体规划,对近期、远期的人口规模、居民区和工业区的扩建及交通、能源、电讯、教育卫生、商业服务、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的配套,作出了科学的规划。1992年底,圩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主要有道路25条,总长15公里,总面积14.5万平方米。1994年,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长达12公里的石鼓水库引水工程,日供水量1万立方。镇内有35千伏变电站1座,设计容量8300千伏安,装机330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镇内设有邮电支局1个,开设有邮政储蓄,安装程控电话1000门。
沥林位于惠州——樟木头公路交通走廊中段,北距离惠州市区仅22公里,南距樟木头21公里,转广深铁路离广州市125公里,距离深圳市56公里。经陈江镇转惠淡公路至淡水共56.6公里。与这些大中城市有公路或铁路相通,交通便捷。每天有大量车流、货流、客流、信息流经过镇区,因而容易接受这些城市多层次的经济辐射。广梅汕铁路横穿全镇至惠州,进一步加强了沥林镇在惠樟经济走廊的地位。镇内沥林至镇隆、埔仔至君子营、埔仔至泮沥均有公路可通车。
五、经济概况
1978年前,全镇只有小型手工业企业21间,年产值30多万元。1980年,沥林引进第一家外商企业。1991年有工业企业240家,其中“三来一补”和“独资”企业34家。199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979万元,比1985年增长4.3倍,年均递增31.9%。其中来料加工装配工缴费收入37万美元,出口产品产值333万元。1994年外资企业总数达97家,利用厂房面积10.6万平方米,就业人数6800人。其中,由台商独资的自行车厂规模较大,年产自行车40万辆。沥林镇工业行业主要有自行车、制衣、塑料、玩具、毛织、五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
1994年全镇有516户个体工商户,其中商业314户、饮食业84户,修理业49户,工业39户、工商企业32户。有综合市场2个,新老市场面积共1.6万平方米,固定档位180多个,税收41万元。乡镇财政收入85万元,墟镇居民和农民储蓄存款2396万元。镇内每月有集市,逢新历一、四、七为圩日。
1994年,社会总产值4187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3435万元,农业产值4549万元,建筑业产值2887万元,邮电、运输业产值427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574万元。国民生产总值20768万元。国民收入18278万元。人均国民收入9628元。全镇有工业企业308家,其中,国营2家,集体85家,个体221家。
沥林镇地处潼湖边,土地肥沃,雨水充足,适宜水稻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是惠阳的粮产区之一。1973年,镇内黄村生产队单造水田亩产平均800斤,是全县第一个跨纲要的生产队。此后,沥林镇一直是省、市、县农业试点镇,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全镇共有农用汽车86台、中拖6台、手扶拖拉机230台。199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775万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73.9%,比1985年增长8.5%,年递增1.6%。其中,种植业产值169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9%,林牧副渔业产值1084万元,占39.1%。
1994年,沥林镇有耕地面积1.38万亩,其中水田1.25万亩,旱地0.1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1994年,粮食总产量为 1.4万吨,稻谷产量为13869吨,年花生总产量338吨,单产172公斤,是全县花生单产最高的镇。甘蔗总产量430吨;蔬菜产量为11310吨,有水果面积3656亩,全年产量587吨。全镇有鱼塘3200亩,年产优质鱼9800吨。除满足本地区外,还销往深圳及港澳。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出售和自宰三鸟15.45万只。农民人均收入2467元。
六、文化教育
建国初期,沥林镇教育比较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比较低。医疗卫生差,经常缺医少药,经常发生传染性疾病。
1994年沥林镇有中学1所,小学15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504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有中学教职员工55人,小学教职员工166人。全镇文化娱乐场所21个,其中影剧院1个,录像放映点9个,歌舞厅6个,音乐茶座5个。医疗保健设施有卫生院1所,拥有医务人员54人,病床30张。全镇订阅各种报刊、杂志2400户,其中农村2000户。
一、地理环境
潼湖位于惠阳县西部,北部与博罗县龙溪镇隔江相望,西部与东莞市桥头镇相连。东经114°,北纬23°15ˊ。面积112.5平方公里。圩镇东距惠州市区28公里,东南至深圳82公里,东离陈江火车站15公里,南连沥林镇。
潼湖镇地处东江中游南岸,是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1℃至22.2℃,年平均降雨量1945.2——1989.4毫米,无霜期达350——360天。镇内有较大的盆地,土地肥沃,有中型的观洞水库,集雨面积41.6平方公里,灌溉水田面积5500亩。
潼湖因处潼湖边沿而得名。据文物部门考证,约在1万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是惠州地区最早有人类聚居的地方之一。
明清朝代属外水社(都)。
清同治九年(1870)属丁村约堡。
民国20年(1931)属第九区。
民国26—36年()属第一区。
1950年属潼湖区(一区);1951年属第一区(区府设在甲子);1957年称潼湖乡;1958年9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春从东风人民公社划出潼湖人民公社;1962年属潼湖区广和公社和潼湖公社;1963年称潼湖公社;1984年1月改为潼湖区;1987年1月潼湖撤区设镇。
1994年行政辖永平、赤岗、黄屋、五村、三和、新光、岗里、琥珀、玳瑁、广和10个管理区和广和居民委员会。
三、人口、姓氏
1994年底,潼湖镇总人口为人。其中,第一产业7793人,第二产业851人,第三产业1486人。农业人口19882人,占人口总数的83.4%,非农业人口3955人,占16.6%。另外,有侨居海外的华侨及港、澳、台胞3500人左右。
潼湖镇人数较多的姓氏主要有杨、黄、李、唐等姓,除少数几个移民村操客家话外,大部分人都讲畲话,均为汉族。
四、市政建设
建国初期,潼湖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80年代后,潼湖镇根据近期、远期的人口规模、工业区和商住区的扩建以及交通、能源、电讯、教育卫生、旅游、度假等公共设施的配套,邀请了交通部第四航运设计院,对市政建设作了全面的规划。
1992年底,圩镇面积1.5平方公里(含新区),主要道路6条,总长4.1公里。有日供有量3.5吨的自来水厂1座,供水管网总长20公里,正在兴建供水量为10万吨的观洞供水工程。有3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正在兴建。在东江设客运和货运码头8个。堤防长6公里。人均住房面积25.3平方米。开通程控电话500门。
潼湖处于东江中游南岸边沿,水陆交通便利。水路逆东江而上可直达博罗、惠州、河源,顺流而下可直达石龙、广州,入珠江。陈潼公路从广和出三和村、军垦场、华侨农场共约19公里至陈江后,东接惠(州)深(圳)和惠(州)樟(木头)公路,直达惠州、大亚湾、深圳、东莞;广永公路从广和圩经永平管理区约共8.7公里直达东莞桥头镇。全镇有运输单位4家,陆路汽车客运线5条,客货汽车106部,东江货运船舶38艘。惠州、淡水、深圳、东莞等地的客运车辆每天往返潼湖数10趟。
从1990年起,镇内已实现电话程控化,安装电话机达2000门,村村可通电话。
五、经济概况
建国前,潼湖工业属于空白。1987年后潼湖镇为广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1991年有村镇工业企业50家,工业总产值465万元,比1985年增长118.4%,年递增13.9%。其中,镇办工业产值119万元,占25.6%,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346万元。占74.6%。另外,还有大中型砖厂40多家,碎石场15个,沙场8个,年产红砖9000万块,碎石6.5万立方米,沙120万立方米。红砖主要销往惠州、大亚湾、东莞、深圳等地,碎石主要销往东莞、石龙、广州等地,河沙主要销往陈江、侨场、新圩、沥林、樟木头等地。
潼湖是惠阳县主要产粮区之一。镇内鱼塘、滩涂多,各乡村鱼塘遍布,盛产淡水鱼类,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1991年农业总产值为265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5.1%,比1985年增长13.3%,年增2.1%。其中种植业产值138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2%;林业产值94万元,占3.5%;牧业产值676万元,占25.5%;副业产值111万元,占4.2%;渔业产值339万元,占12.8%。
1994年,社会总产值1101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675万元,农业产值4100万元,建筑业产值2794万元,邮电、运输业总产值283万元,商业、饮食业总产值163万元。国民生产总值7200万元。国民收入5724万元,人均国民收入2249元。全镇有工业共230家,其中国营2家,集体30家,个体200家。在工业方面,有轧钢、丝花、食品加工及制糖、缝纫、制衣、五金机械、建材等行业。
1994年,全镇耕地面积1.9万亩,其中水田1.6万亩,旱地0.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5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万亩,总产量1.1万吨,稻谷产量为10999吨;花生总产量为188吨,甘蔗总产量330吨;蔬菜产量为7936吨,水果面积1.4万亩,总产量2071吨;生猪饲养量1.3万头,出售和自宰三鸟18.97万只。农民人均收入2196元。镇内每月有集市,逢新历二、五、八为圩日。
六、文化教育
建国初期,潼湖教育落后,失学儿童多。卫生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时有发生。
1994年潼湖镇有中学1所,小学13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4344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学教职员工42人,小学教职员工170人。全镇有文化娱乐场23个,其中,电影院1个,录像场4个,卡拉OK歌舞厅4个,文化室12个,老人活动室2个。医疗保健设施,有医院和敬老院各1所。
&&&&&&&&永湖镇
一、地理环境
永湖镇位于惠阳县西部,东经114°30ˊ,北纬22°57ˊ。面积130平方公里。永湖镇处于惠州、大亚湾、平山(惠东县城)三角形的中心,距深圳市70公里。西邻陈江、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5543是什么快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