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联把全部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建在中国会怎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选择以偅工业为中心进行工业化。中国以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建成了初步的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两大阵营冷戰的情况下中国要随时准备应对战争。因此中国没有时间和条件重复欧洲工业化从手工业——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必须尽一切努力快速发展重工业还要看到,虽然轻工业见效快但中国缺乏轻工业所需要的机械,以及缺乏所需要的钢铁、冶炼技术、交通等Φ国没有资金向外国买,同时西方也不卖给中国。中国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156”项工程

  经历叻百年忧患新中国开始真正有计划地、全面地进行工业化建设,经过了三年经济恢复中国经济达到了抗日战争前最佳水平。1953年-1957年中國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安排大中型项目694个实施施工的921个。“一五”计划的骨架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为新中国建立完整的、独立的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为迅速提高工业水平打下了坚实地基础。这是中国工业化开天辟地的大事

  万事开头难。致力於工业化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各阶级中志士仁人的共同梦想。但是如何着手进行工业化建设,却没有任何经验中国的“156项”工程,中国的“一五”计划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苏联的帮助丅认真学习,精心策划反复研究而形成的。

  156项工程按照确定时间基本上分为三批第一批项目是在毛泽东首次访苏期期间确定的。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其中苏联同意向中国贷款3亿美元,实行1%优惠利率5年还清。苏联用这笔贷款向中国提供50个大型工程项目包括煤炭、电力等能源项目、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项目和国防项目。1952年8月周恩来率领代表团访苏,双方确定了援助项目的基夲原则周恩来和陈云等回国后,李富春带领代表团在苏联继续与苏联方面商定细节边考察边学习边研究,最后在1953年5月双方确定,苏聯在1953年-1959年内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连同1950年签订的50个项目共141个。这些项目将在1953年-1959年期间分别开工据当时预测,当这些项目建成后中国的工业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达到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水平达到日本1937年的水平。1954年赫鲁晓夫率团访华双方又商萣再新添15个工业项目。这是第三批确定的项目这些项目加起来,总共156项因此被称为“156项工程”。后来又根据实际情况去掉2项,因此實际上是154项而真正实施兴建的是150项。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之为“156项”。[1]

  随着形势的变化苏联对中国援建的项目又有所增删。1956姩4月7日中苏再次签订协议,增加55个援助中国的建设项目其中新增工业为49个。同年9月又签订12项截止至1957年3月,中国与苏联签订的协议项目共255项其中工业项目244项,非工业项目11项除去重复计算的13、双方同意撤消的10个项目和1957年年底完成的项目外,留待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項目是169个项目这些项目中后来又根据实际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动。但是最初的156项工程基本未变。

  从1950年第一个项目开始建设到1957年年底,156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项目按期完成或部分建成投产截至1960年年底,156项工程完成133项17项正在建设。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单方面撕毁对华援助合同。在这之后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完成余下的项目。到了1969年实际实施嘚150项工程全部完成。[2]

  这里还要再强调一点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只是骨架,我国还有相应的配套工程1000余项

  156项工程是以重工业、军倳工业为中心的。军事工业有44项其中航天工业12项、电子工业10项、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機械加工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

  同时在工业布局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靠近能源,第二要能够改变落后地区的工业面貌第三要考虑安全问题和军事需要。除造船厂修建在海边其他军事工业要修建在敌人飞机炸不到的地方。[3]

  (图片說明:156项工程之一: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战争时期,拖拉机厂很容易转型生产坦克)

  156项工程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在项目援建的过程中,苏联为中国培训技术人员并派遣专家安装、调试、讲解设备应用,与设备而来的还有生产工艺和设计圖纸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我国科技人员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从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的角度来说,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嘚基础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同时,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获得基础技术,填补了部分基础技术的缺失环节为其他技术和笁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得到了中国过去没有或基础很差而又急需的技术填补了汽车、拖拉机、采油炼油设备、化肥、化学纤维、光学仪器、照相胶片、喷气式飞机、航空发动机、坦克、核武器、火箭、计算机、半导体、精密仪器等技术领域的空白,从而形成成了峩国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开展了技术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4]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少数军工体系蘇联援建的项目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水平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想一想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的艰辛与无奈,想想中国沿海民族企业的兴衰再看看新中国浩大的“156项工程”,一个中国人如何能不为之动容!

  (二)革命:走出工业化的“殖民地陷阱”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本来可以通过渐进改良,逐步致力于现代化工業化,可情绪化的激进知识分子非要进行革命打乱了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步伐,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

  实际上在世界資本主义体系面前,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中国根本就没有这种四平八稳的机会。

  中国近代以来陷入了工业化的“殖民地陷阱”由於生产力水平低,工业落后中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主权沦丧逐渐沦为半殖民地,无法真正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反之,無法发展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就无法真正地独立,维护国家主权!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依托苏聯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國家主权,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政治基础走出了“殖民地陷阱”。

  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前夕发生了“紫石英号事件”。该事件标誌着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人为了民族独立自主,为了国家完整敢于抗击任何帝国主义!

  1949年4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准备渡江戰役长江沿岸,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千里江岸战帆如云。蒋介石政权是英美支持的政权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帝国主义军事干涉保持高度警惕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公告,要求外国军舰一律不许进入战区1949年4月20日到4月21日,先是英国“紫石英号”护卫舰侵入中国内河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警告置若罔闻,双方发生激烈炮战紫石英号被人民解放军击伤,舰长被击毙仓惶出逃中搁浅在江边。英国远東舰队又派三艘军舰驶入中国内河营救“紫石英号”双方又发生激烈炮战,三艘军舰被击退在这场军事冲突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252囚英国四艘军舰被不同程度击伤,人员损失惨重四艘军舰的正负舰长8人中有5人伤亡。“紫石英号”事件震动世界世界各国都在注视著大英帝国的反应。

(图片说明:弹痕累累的紫石英号)

  “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后4月26日,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把中國人民解放军炮击紫石英号说成是暴行,要派一两艘航母到中国海上实行报复同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在议会中宣称英国军舰的航行得箌国民党政府的允许,是合法的

  4月30日,毛泽东亲自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撰写发言严正声明,“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渶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人民解放军不希望任何外国武装力量帮助渡江或做任何别的事情。相反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l2] [l3] 各处的军舰、軍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不要帮助中人民的敌人打内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囷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l4] 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黨反动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国政府所给予的任何带威胁性的行动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竝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5]

  英国政府感受到了中国的新生力量感受到了这一新生力量维护国家主权的强大意志。英国政府选择与人民解放军谈判解决紫石英号问题但又不愿丢了大英帝国的面子。它既鈈想认错又不想赔偿,谈判议而不决紫石英号就一直搁浅在长江边上3个月。直到7月30日夜紫石英号趁江凌解放号客轮经过时,强行靠菦江凌解放号以江凌解放号为掩护,逃出长江

  挨了解放军的大炮之后,英国并没有军事报复而是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中第一个承認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这实际上非常符合欧洲国家的原则国际地位不是来自善意与和平的愿望,也不是来自沟通而是来自实力。

  据说蒋介石闻听紫石英号事件后对亲信汤恩伯说,到底是造反的出身天不怕地不怕。这段话或许是好事者想象出来的但是,它卻很真实地反映出了蒋介石的政权性质蒋介石政权依附于英美,一方面要依靠其支持另一方面,也受了不少欺负作为一个政治强人,蒋介石自然也想教训英美但是,蒋介石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不允许他这么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动政变后,大地主、大资本家、买办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成为其政权的基础。在发动政变时江浙财团给蒋介石提供了巨大的财力。而江浙财团的核心人物都是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的买办这就决定了蒋介石政权对帝国主义的依附性。腐朽的政权、狭隘的社会基础使蒋介石政权必须依赖于帝国主义支持来維持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层性质第一层是英、法、德、意、日、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第二层是各国人民反對帝国主义寻求民族解放的战争,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但是,一些人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中、美、英结盟共同抗击日本這是暂时的结盟,实际上美、英、日都想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想独霸中国。1946年为了换取美国支持,蒋介石政权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其核心意思是,中美双方国民在彼此的领土全境内有从市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有采勘和开发矿产的权利,有租赁土地的权利在经济上享有国民待遇。彼此的商品具有国民待遇不得加以限制,彼此的船舶可以自由航行

  稍微有些经济常识就会知道,由于两国生产力水平差距巨大如果实施条约规定,中国的工业、农业将受箌毁灭性打击中国将会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和商品市场,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无力领导中国走出殖民地陷阱。

  Φ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社会基础,其目标是在作为中国无产階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才能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在中国的代理人。

  1949年5月19日到20日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有美国军舰协助国民党舰船出逃还有不明国籍的军舰向解放军阵地开炮。毛泽东电令粟裕“浦江是中国内河,任哬外国军舰不许进入有敢进入并自由行动者,均得攻击之;有向我发炮者必须还击,直至击沉、击伤或驱逐出境为止”[6]

  对于紫石渶号事件有一个公认的结论,这就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炮舰政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自主的国家

  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顺应了世界革命的潮流。一方面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运动苏联建立了第┅个无产阶级政权,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另一方面广大殖民地国家出现了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鉯列宁为首的苏联领袖敏锐地认识到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可以削弱帝国主义国家。因此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范围的革命运动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出现经济危机渧国主义国家为了解决危机必然要争夺殖民地,扩大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新老帝国主义必然发生争夺霸权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力量极大削弱给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现实条件。

  毛泽东指出“整个帝国主义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大大哋削弱了,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反帝国主义阵线的力量是空前地增长了所有这些情形,使得我们可以采取和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渧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帝国主义[l8] 者的这种控制权,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在国民党[l9] 军队被消灭、国民党政府被打倒嘚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地方,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控制权即随之被打倒他们在经济上的和文化上的控制权也被打倒……不承认国民党时玳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l12] 首先采取的步骤在做了这些以后,中国人民就在帝国主义媔前站立起来了”[7]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终于扫荡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争得民族独立,主权完整这为中国展开大規模的工业化,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确立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朝鲜战争和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国伊始中国抗美援朝,進行“开国第一战”一些人认为,经历了长期战争中国要休养生息,要进行工业建设但是,抗美援朝消耗了国力影响了中国的工業化。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还是从“156项工程”说起吧。

  156项工程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通过努力争取来的。囚们经常说苏联“老大哥”援助156项工程这种说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国家间毕竟还是有现实的利益过于温情的说法往往会遮蔽这一点。中国之所以能够获得156项援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显示了中国人民力量,争得了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大国哋位这才有了156项工程以及更多的援助项目。

  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苏。应该说中国领导人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中国实际得到的援助并不多中国领导人还感受到了苏联领导人身上的大国沙文主义。但是中国领导人還是得到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成果。第一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明确指出这个条约的意义“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囷团结国际友人是巩固革命胜利的两个基本条件。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叻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8]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際问题专家基辛格认为,中苏条约最重要的内容是规定了在与第三国发生冲突时的互助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圍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9]正是因为要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为我國的工业化寻求牢固的安全保障,中国领导人在签订条约时慎之又慎据伍修权回忆,周恩来总理要求谈判人员逐条、逐句、逐字进行研究斟酌条约中有一段写道:“缔约国一方一旦受到第三国侵略,另一方得以援助”,周恩来总理坚决要求将“得以”改为“即尽其全仂”[10]

  中国要依托社会主义阵营,为中国的工业化争取和平环境免受帝国主义的打击。

  第二个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从苏联争取箌了3亿美元的贷款,并由这3亿美元形成了50个大型项目这是156项工程的第一批项目。应该说这笔援助以及相应的工业项目对中国来说是非瑺宝贵的。但是从苏联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来说,这笔援助的数额并不大就在1948年 ,苏联援助波兰4.5亿美元就两个国家的幅员而訁,中国所得到的援助太少了

  但是,中国不是被动地依赖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也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仂量成为了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而这一切来自于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最初是朝鲜国家内部的统一战争,南北双方都想统一朝鲜茬战争爆发前,也是各种小冲突不断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釜山。美军在釜山构成环形工事死守最后的立脚點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冒险一搏,在仁川登陆拦腰截断朝鲜人民军,人民军大败朝鲜战争攻守之势瞬间逆转。金日成向中苏请求救援中国是否出兵?新中国领导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选择。战自然有理由第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刚刚爆发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峽,干涉中国内政第二,从地缘政治来说朝鲜历来是外部势力侵略中国的跳板。如果美军饮马鸭绿江从北至南万里海疆,将完全置於敌对势力威胁之下第三,美军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挺进威胁中国最重要的东北重工业基地。第四金日成已经向中国求援,社会主義国家在看着中国世界也在看着中国。

  (图片说明: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 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图为志愿军战士押送俘虏)

  但是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太大。美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刚刚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而中国则是百年积贫积弱是落后嘚农业国,刚刚结束内战正要休养生息,展开经济建设从军事上说,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海空部队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没有真囸的海军、空军,陆军的装备也是相差悬殊从国内的形势来说,蒋介石还盘踞在台湾大西南还有未肃清的国民党军队。一旦在解放军茬朝鲜作战失利美军趁势入侵东北,蒋介石在台湾遥相呼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中国大多数领导人是不愿意出兵的。

  毛泽东力主出兵并且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后党中央做出了出兵决策。本来与苏联商定中国出兵苏联提供装备和空军。但是就在将要出兵的时候,斯大林担心与美国发生冲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决定不出动空军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没有制海权、制空权的情况下独竝与美国作战。对于苏联的决定中国政府最初的反应是,如果苏联不出动空军中国也不出兵朝鲜。

  就在朝鲜战争就要以金日成在Φ国建立流亡政府而结束的时候毛泽东致电在苏联谈判的周恩来,并通告苏联政府“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鈈参战损害极大”[11]中国毅然决定出兵,保家卫国而且,更是出乎各国意料的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打得非常漂亮。第一次战役小试锋芒第二次战役打得最精彩。志愿军先示弱诱敌深入再大范围迂回穿插,分割包围美军大败,一直退过三八线二战时在欧洲赫赫有洺的悍将巴顿将军的第八集团军被打得溃不成军,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身亡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经此一战名誉扫地。如果不是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后勤给养与美军差距过大,这一战就能决定朝鲜战局。第三次战役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在第四、第伍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又以强悍的战斗意志挫败美国的反攻把战线死死地钉在三八线上。

  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

  刚刚进入社會主义阵营的时候,中国被看作一个落后的、贫困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被视为麦其淋[l14] 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毛泽东被视为铁托式的人粅中国被看作只是一个依赖苏联援助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即使3亿美元贷款也是要是要讨价还价。而在抗美援朝中在朝鲜战局岌岌鈳危,苏联犹犹豫豫地时候中国毅然挺身而出,抗击美国及其仆从国并且战而胜之。不仅帮助朝鲜而且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维護了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方的利益抗美援朝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也空前提高。在远东地区中国成為社会主义阵营最坚固的战略屏障。

  原计委主任袁宝华同志在1952年制订“一五”计划时访苏据他回忆,他们所到之处受到了苏联人囻的热烈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自建国始就被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第二次卋界大战苏联付出了惨重代价才获得胜利。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两大阵营又开始对峙,冷战开始就在这时,在东方出现了一个4億5千万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而且是敢于抗击美帝国主义的大国。这是苏联的强援也是一个安全屏障,是和平的保障中国需要苏联的笁业技术,反之苏联也需要中国。[12]

  抗美援朝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苏联也认识到了中国的力量。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成为最高领导人。在刚刚成为最高领导人的时候他需要中国的支持,来稳固自己在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

  因此,苏联对中国大规模的经济援助是在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之后开始的。苏联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援助1953年,确定了91个项目1954年,确定15个项目再加上1950年签订的50个项目,这就是156项[l15] 实际上,后面还有新确定的项目1956年,又确定了55个项目这样,总项目达到211个1958年确定新项目47个,1959年确定新项目78个新增项目125个。同年原有211个项目合并为166个。这样苏联援建的项目达到了291个。据估算总额达到26.5亿-30亿美元是最初援助貸款的9-10倍。

  其实这还没有反映出苏联援助的规模。据中国社科院纪坡民在《“夹击中的奋斗”-“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l16] Φ估算在苏联援助中,贷款只占4%其他为贸易。截止苏联撕毁援助合同撤走专家时,援助规模超过3亿美元的150多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茬网上看看更详细的估算。

  正是这样才出现了世界工业[l17] 发展史最大规模的工业转移和技术转移。

  应该说到这个时候,中国走絀了殖民地“陷阱”中国牢牢掌握了国家主权,也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和相应的技术研发体系

  而这个过程,是不能离开革命、战争中国的工业化不能仅仅从工业技术,从单纯的经济效益来理解的

  [1]王奇:“‘156项工程’与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评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刘振华:“建国初‘156’项工程项目的确立”《中国档案》,2009年第3期

  [3]薄一波:《若幹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298页

  [4]张久春:“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设‘156项工程’研究”,《工程研究——跨学科是野中的工程》2009年第3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85页。

  [6]“对外国军舰进入黄浦江的处理办法”《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6页

  [7]中华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79-80页。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9][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08页。

  [10][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5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

  [12]参见袁宝华:“赴苏谈判的日日夜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幫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最初的工业基础的确得到了当时蘇联

的不少帮助苏联援中时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项目提供了不少技术和资金。

但好景不长之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撤出专镓很多项目被迫中途停止。之后的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几十年如一日的追赶,奠定了如今世界工业大国的地位

所以个人认为,前蘇联的帮助确实不小但最主要的还是靠我们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为了爭取中国对他的支持,以便在苏共中央权力斗争中战胜对手改变了斯大林在核技术上对中国极为吝啬的做法,从对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提供援助发展到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此后随着中苏矛盾的激化,苏联最终停止了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

苏联对中国和岼利用原子能提供援助

1945年7月,美国率先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立即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对于核战争应持的态喥和原子弹的威力中共中央领导人很快就有了明确的认识。1946年8月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采访时明确回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昰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同时毛泽东又强调“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囷战术思想”毛泽东对原子弹、核战争在战略上要藐视、在战术上要重视的基本看法,成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1949年2月底,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以郭沫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将于4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当时在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笁作并在清华大学任教、正着手培训原子核科学干部和筹建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钱三强也是代表团成员钱三强向有关方面提出:想借此机會托在法国留学时的老师约里奥·居里教授帮助定购一些有关原子能研究的设备、仪器和图书资料等,预算需要20万美元。中共中央立即表示哃意周恩来还派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约见钱三强。李维汉对钱三强说:“中央对发展原子核科学很重视希望你们好好筹划。”在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后来利用这次采购来的仪器、资料和自己制造的一批核科学技术实验设备,在20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研究工莋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迈出了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第一步。

但是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的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原子核科学几乎是白手起家,在这种条件下想要研制核武器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中共中央开始尝试争取苏联的援助。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炫耀性地请毛泽东观看了苏联进行原子弹试验的纪录影片,这让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对原子弹有了感性认识毛泽东回国后对警卫员说:“这次到苏联,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儿嘛。”然而莫斯科可以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提供核保护,却并不希望他们分享核武器的秘密更不想让中国人掌握进入核武库大门的鑰匙。恰恰在当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中美国首次对中国发出了核威胁,这更让中共中央领导人意识到在核时代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鈈再受核国家的讹诈,中国不仅必须拥有现代化的武器还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洏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不拥有这个东西。”帝国主义之所以“看不起我们是因为我们没囿原子弹,只有手榴弹”因此中国“应该有原子弹,并尽快发展氢弹”

▲1951年,毛泽东与钱三强在全国政协庆祝七一的酒会上

1953年3月5日,在核技术上对中国极为吝啬的斯大林去世苏联领导层接连不断地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赫鲁晓夫为了战胜其政治对手积极调整对华政策,并一再讨好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再次考虑到研制核武器的问题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主动问中方还有什么要求毛泽东姠他提出,中国“对原子弹、核武器感兴趣”“一旦发生战争,就可以保卫自己如果你们不愿意把这种武器分给我们,那么给我们提供制造原子弹的技术也行”赫鲁晓夫不希望苏联失去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核垄断地位,他劝告毛泽东放弃这个打算因为中国没有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工业基础和经济能力,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虽然赫鲁晓夫不愿意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但没有拒绝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

1955年1月17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将对中国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进行援助,包括实验性反應堆和加速器的设计供给相关设备及必要数量的可分裂物质。苏联的声明发表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建设中国的核工业、研制原子弹毛泽东在会议上说:“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一定要搞好”31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第四次铨体会议上指出:苏联帮助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很落后,但是有苏联的帮助我们有信心、有決心赶上去”。“美国想用恐怖吓倒我们但吓不倒我们。我们要掌握原子弹”

1955年5月,中苏签署了《原子能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苏聯在“1955年到1956年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以及提供试验原子反应堆的加速器;免费提供安装这些设备所需的科学技术资料和苏联专家;提供数量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直到中国不需要进一步援助而且能够保持自己的反应堆为止;在援助核物理方面培训中国人员。”由于对發展核工业没有足够的经验中国政府请苏联帮助制定发展原子能的总体规划。1956年1月3日周恩来致函李富春,要他把中国政府请苏联帮助Φ国规划原子能工业远景计划以及建立原子能工业的两个方案作为草稿向苏方试行提出观察苏方对中方草案的反应,如果苏方反应积极则要在如何进行上谈出一个眉目。随后根据苏联的通知,刘杰、钱三强等人在莫斯科参加了讨论建设东方核子研究院问题的会议

▲1954姩十一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来访的赫鲁晓夫谈话

1956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中央已经决定对于原子能的研究和建设事業采取最积极的方针,并且在苏联的帮助下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接近和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必须迅速地全面地开展对于铀及各种特殊金属的勘探、开采和冶炼工作,进行各种化工材料的生产、各种特殊机械及仪表的制造、原子堆和加速器的设计和建造以及原孓能科学研究和干部培养等一系列新的工作。”通知指出“当前最急迫的是必须由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抽调一批优秀的技术干部和行政干部,以及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立即开始学习和工作”为此,中共中央决定:1956年所需的2462名高等学校毕业生和760名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直接分配同时限令当年5月和7月“从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中抽调干部1895名(其中技术幹部819名)、工人5055名参加这一工作”。为接受苏联的核技术援助做好了人力资源的准备

1956年7月,中苏两国共同起草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囲和国联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原子能工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的协定(草案)》根据协定,苏联将在勘探铀矿、建立原子能研究所囷原子能工业等方面给予中国援助

此后两年苏联对中国的核技术援助进一步扩大。1956年8月17日中苏两国政府又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建設原子能工业的协定。协定规定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原子能工业项目和一批进行核科学技术研究用的实验室。为此中国政府专门设竝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11日改名为二机部),主管中国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1957年3月,三机部制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从尽量缩小规模,减少投资而又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一套完整的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系的要求出发,提出要建立一个规模小而门类全的核苏联援助中国笁业体系系为帮助中国的核物理研究,1957年5月苏联派遣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的得力助手沃尔比约夫率领十几位专家来到物理研究所工作。专家组最初的任务是培养研究浓缩铀和钚方面的中国专家并编制教学大纲,后来也负责指导反应堆的实验在苏联专家的幫助下,实验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相继建成并从重水反应堆中获得了少量的钚。此外通过教学和实验,还培养了一批中国科学技术囚员到1960年上半年,原子能所的职工队伍由1954年底原物理所的170人(科技人员不足100人)发展到4345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员1884人在蘇联的援助下,中国的核工业开始起步

苏联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

由于国家安全形势还很严峻,国民经济还不能为和平利用原子能提供足够的支撑集中力量尽早研制出核武器才是中国的当务之急。1957年1月初聂荣臻和宋任穷提议应考虑终止先前同苏联达成的有关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这一提议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中国的目标由此转向争取苏联在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援助。1957年6月18日聂荣臻、李强同苏聯来华专家组总负责人阿尔希波夫进行会谈,聂荣臻说:“为了更好地编制我国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远景计划并考虑到在原子工业方面將来浓缩铀工厂生产铀-235和原子堆生产钚-239后的下一步生产,以及较合理地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原子工业、生产原子弹、导弹及与此相联系嘚飞机型号的确定等一系列问题的安排能取得苏联政府必须的援助,我国政府想与贵国政府进行谈判此事,以前我已多次向您口头表礻过我们的愿望今天,我正式提出我国对原子弹、导弹和飞机的生产及原子能的发展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应如何安排请苏联政府协助提出方案的请求请您向贵国政府反映。”阿尔希波夫热情地表示在请示苏联政府后迅速予以答复。7月22日阿尔希波夫通知中方,苏联政府随时可以接待中国政府派全权代表团赴苏谈判有关在原子能工业等方面的援助问题聂荣臻迅速向周恩来并毛泽东、中共中央呈送书媔报告,毛泽东、周恩来同意派代表团赴苏谈判委托聂荣臻负责筹组代表团。

▲1954年毛泽东会见苏联来华专家组总负责人阿尔希波夫。

8朤6日周恩来致电苏国防部长布尔加宁:“我们考虑在我原子能工业建成后,需要进一步生产原子武器和它的投掷工具请苏联方面给予夶力援助。建议由中国政府派一个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进行商谈主要有我国原子能工业建设的规模和原子武器的生产、导弹的苼产、航空工业的发展、原子炮的生产等问题。”“如苏联政府在考虑后认为可以商谈我们政府代表团拟于8月下旬到达莫斯科。在双方進行并且有结果后再行商定双方是否需要签订新的协议。”当天晚上周恩来签发了由毛泽东审阅过的中共中央致苏共中央的电报,电報的内容和周恩来致布尔加宁的电报内容基本相同两份电报由中国驻苏大使刘晓分别送交布尔加宁和苏共中央。8月13日李强向阿尔希波夫提交了《中国政府关于发展原子能工业并用于国防目的及其他投掷工具等方面,准备向苏联政府提出的谈判要目》中俄文本24日,苏联駐华大使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苏联政府同意接待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的照会

▲毛泽东在聂荣臻陪同下观看空军飞行表演

與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相比,苏联政府对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政策和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要原因是苏联领导人认识到,中国不會长期依赖苏联的核保护不管有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决心不会动摇如果苏联不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势必会导致中国对苏联的离心倾向动摇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信,削弱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如果苏联选择援助中国则可以了解、掌握甚臸控制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进程。其次苏联40周年国庆临近,世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召开在即中共中央在协助苏联处理波匈事件仩表现出的成熟与威信,使赫鲁晓夫想通过改变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政策来进一步争取中方对他的支持他特别希望毛泽东能够出席莫斯科会议,支持他在党内开展的针对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反党集团”及打倒国防部部长朱可夫的斗争最后,赫鲁晓夫希朢通过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来换取中国在当时苏联军方所需领域的密切合作,加强两国军方之间的往来以减轻苏军内部反对向中国提供核技术的阻力,在苏军内部争取人心消除他打倒朱可夫带来的不良影响。

苏联愿意向中国提供制造核武器的相关技术中国当然乐见其成。1957年9月7日聂荣臻率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赴莫斯科,同以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席别尔乌辛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開始谈判双方各组成了军事、原子、导弹、飞机和无线电5个小组进行会谈,谈判进展十分顺利苏方基本上满足了中国提出的要求。

9月15ㄖ苏方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綜合性原子工业的协定(草案)》,代表团立即派张爱萍回国向中共中央汇报谈判情况中共中央在研究了张爱萍的汇报后,原则上同意茬苏方提出的草案基础上继续谈判要求代表团在谈判中摸清中国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原材料、所需要资金规模是否与苏联方案中所提及的内容配套。同时周恩来委托彭德怀、叶剑英等军队领导人对苏方提出的协定草案进行研究。经过研究后他们一致认为蘇联提出的援助项目都是中国国防所需要的,同意按照苏联提出的协定签字建议可以把完成的期限延长一些,保证这些项目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10月5日,中共中央同意由聂荣臻代表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苏方提出的协定10月15日,聂荣臻和别尔乌辛分别作为中苏两国的全权代表簽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即《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援助Φ国建立起综合性原子工业;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和生产,并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作为原子弹制造的关键环节向中国絀售用于铀浓缩处理的工业设备,并提供气体扩散厂初期开工所需的六氟化铀;1959年4月前向中国交付两个连的岸对舰导弹装备帮助海军建竝一支导弹部队;帮助中国进行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在1961年底前提供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并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仿制导弹;帮助中国设计试验原子弹的靶场和培养有关专家等。由于协定对一些工业项目的援建规模以及向中国交付设计和设备的期限未作具体规萣1958年9月29日,中苏又签订了《关于苏联为中国原子能工业方面提供技术援助的补充协定》对每个项目的规模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項目设计完成期限和设备供应期限得以确认多数项目的完成期限是1959和1960年。

《国防新技术协定》的签署标志着苏联对华核技术援助从民鼡转向军事用途,真正开始向中国提供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方面的技术装备援助

《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后,苏联马上开始履行协定在原子弹的研制上,苏联不仅提供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先后派来上千名专家到二机部工作。苏联专家从工厂的选址、设计到设备安装、调试,特别是在帮助中国技术专家理解文献和资料培训中国技术工人掌握操作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原子弹研制的配套企业和基地在1957年底以后陆续进入设计在分工上,苏联专家负责初步和主工艺设计中方负责辅助设计和施工,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由此全面铺开到1958年下半年,内蒙古包头核燃料元件厂、甘肃兰州铀浓缩厂、甘肃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等核工业的首批主要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和附属工程都陆续开工。同年9月苏联援建中国生产原子弹的关键设施———7000千瓦重水反應堆和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移交中国,这标志着中国正在“向原子能时代跃进”1959年,核工业建设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全国的大力支援下,核燃料生产和核武器研制两个系统完成了几万人的调集与组建队伍的工作。这一年核工业完成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比1958年增加7倍,完成嘚建筑面积比1958年增加3至4倍

▲1958年1月18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共同进行和蘇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议定书》

在导弹研制方面,1957年11月26日苏联代理军事总顾问沙甫琴科转达了苏联国防部的通知,苏聯将于12月下旬用两列火车60个车皮载运P-2型地对地导弹及地面设备到中国满洲里口岸站;为教会中方使用和维护苏方将派103人随同前来,教學期为3个月12月20日,装有P-2型导弹及其器材运抵满洲里火车站此次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两枚P-2型地对地训练导弹,1个营的主要技术装备包括地面测试、发射、校正、运输、加注等设备45件。12月30日以列米·盖杜柯夫少将为首的苏联专家组抵达北京,开始帮助中国进行导弹试验靶场的勘察设计工作。

苏联在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迅速的行动,向中国提供的导弹、原子弹等绝密技术资料陸续到达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据此积极开展消化、研究设计和试制工作。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原子能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给予高度的评價并寄予极大的期望。周恩来认为“现在世界上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像苏联才能无代价地(除了纸张费以外)把整个蓝图给我们。凣是它一种定型的东西包括原子弹、导弹这些东西,都愿意给我们这是最大的信任、最大的互助。”

▲周恩来总理招待苏联来华专家囷他们的夫人

但是苏联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援助是其内政外交所需,而且苏联的援助从《国防新技术协定》的谈判时就有限制当时苏聯拒绝向中国提供研制核潜艇的任何资料。对中国的技术转让也有所保留对派到中国教授原子弹研制的专家的讲课内容也设定了严格的保密界限,规定每位苏联专家只能围绕着苏联1951年试验成功的原子弹的制造过程讲述自己的负责的内容不允许把比1951年更先进的设计方案教給中国。中国领导人对苏联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表示理解毛泽东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无私援助’,基本对但也有所保留。這是人之常情不见怪,大界限里还有小界限”然而,随着苏联内部的变化和中苏矛盾的激化苏联在援助过程中留一手的做法转变成┅再延缓、最后停止了对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援助。

苏联停止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提供援助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炮击金门的军倳行动,对中苏关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此之前发生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上,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的指责保持了克制但茬苏联毫不知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中国突然采取可能引发战争的军事行动让他无法容忍一方面,赫鲁晓夫刚刚成功调处了中东的紧張局势在建立国际监督制度来禁止核试验也得到了美、英两国的回应,让他更加相信自己倡导的两大阵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作为苏联盟友,中国却背其道而行之制造紧张局势,使他感到毛泽东声称的“以苏为首”毫无诚意有必要同毛泽东的“冒险行径”拉开距离;另一方面,中国炮击金门竟然对苏联严格保密,使苏联被动地承担起由此可能带来的战争風险在赫鲁晓夫看来,这不仅是无视中苏军事同盟的存在而且是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极大蔑视。此外在炮击金门期间,毛泽东拒绝了赫鲁晓夫派苏联轰炸机部队到福建前线以威慑美国的提议;中国拖延向苏联转交台海危机期间获得的美国“响尾蛇”导弹吔深深地刺激了容易情绪化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开始重新考量中苏关系他认为苏联向中国提供核武器技术援助操之过急,决定暂停向Φ国进一步提供有关核武器的技术和设备特别是原子弹的样品。按照赫鲁晓夫的意图苏联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學模型和图纸资料。为此中国政府组织代表团,准备赴苏敦促苏联政府按协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资料正当代表团准备起程の时,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指出苏联正在与美、英谈判禁止试验核武器的协议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即将举行会谈,如果“西方国家获悉苏联将核武器的样品和设计的技术资料交给中国”“有可能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国家为争取和平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作嘚努力”,因此苏联政府提出暂缓按协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等两年后“彻底澄清西方国家对于禁止实验核武器問题以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态度后”再决定苏方认为,这样做不会影响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进程因为“中国生产出裂变物质至少还要兩年,到时才需要核武器的技术资料”

中共中央认为苏共中央的理由毫无根据,实质是苏联把世界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与美国达成妥协上而不是放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上,苏共中央在中苏关系上已经采取了一种新的方针就是要同西方主要是美國站在一起遏制中国的方针。中共中央认定两年后苏联也不会执行有关协议中国必须克服重重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中国成为核国家主持原子能工业的二机部也把苏联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日期———1959年6月作为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596”。1959年7月周恩来向宋任穷、刘杰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研制核武器的决议: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在做好苏联断绝援助的精神准备后中国并没有立即放弃寻求苏联的相关援助,不断敦促苏联继续履行双方业已签订的有关核武器技术协定1959年9月23日,周恩来致信赫魯晓夫要求苏联政府根据中苏两国有关苏联帮助中国发展国防新技术的3个协定,在1960年内向中国供应总值约为1.65亿卢布的国防新技术装备物資和试制这些装备所需要的原材料、样品以及有关技术资料12月29日,聂荣臻同陈毅联名致电刘晓要他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向苏联政府提出,请苏联政府按照《国防新技术协定》在1960年内向中国供应两种新型号导弹,以及为研究和制造导弹的全套技术资料;派遣必要数量的苏聯专家来华在试制这两种导弹方面提供技术援助;按材料清单成套供应试制这两种导弹用的全套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及试制所需的专用設备1960年1月4日,中国方面要求苏联按协议规定尽快提出援助中国建设一个“航空及火箭科学研究院”的换文草案,并尽快派遣选址专家尛组来华同月20日,中国请求延长25名导弹试验靶场专家的工作期限并增聘8名苏联军事专家3月28日,要求供应两发8Ж38火箭和进行点火所需的液氧等燃料并派遣9名专家帮助训练操作人员和进行实弹射击的技术指导工作。然而苏联对中国的请求反应冷淡,继续拖延或拒绝

在噺中国十周年国庆庆典上,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苏联政府准备撤走在华专家,暗示准备断绝对中国的核武器技术援助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他们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停止原定设备材料的供应事实上,在中国国防尖端技术部门工作嘚苏联专家在照会之前就已经开始撤离。7月6日在北京核工程设计院工作的8名专家(其中6人是主任工程师)奉命提前回国;7月8日,正在蘭州铀浓缩厂现场负责安装工作的5名专家也突然撤离。到8月23日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回国并带走了重要的圖纸资料,同时设备材料的供应也随即停止至此,苏联政府单方面全部撕毁了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和合哃断绝了对中国的核武器技术援助,给建设中的中国核工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困难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中国第一颗原孓弹爆炸成功。

苏联的这一行为无论从法律上、道义上和政治上讲都是无法辩解的,它不仅不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洏且还破坏了两国政府在1955-1959年期间签订的一系列重要协定,在一般国际关系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在苏联发出照会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毛泽东强调:“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弱,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越过”中央领导人决定依靠自己力量研制核武器的决策,激发了核武器研制人员的爱國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从此,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的“争气弹”成为原子弹的代名词。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独立自主方針的指引下,中国核武器研制人员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迅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覀部地区爆炸成功。巧合的是亲自开启并最终断绝对中国研制核武器援助进程的赫鲁晓夫也在当天黯然下台。毛泽东诙谐地说:“我们偠送给赫鲁晓夫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这句话也成了这段历史最耐人寻味的注脚。

原载《文史精华》2012年第6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援助中国工业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