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渴完退烧药孩子立马喝水很多还是口渴就没效果了

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喝过退烧药直接让孩子喝奶会不会影响退烧
匿名用户&&&&
| &&&&浏览7374次 &&&&| &&&&提问时间: 09:12:47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喝过退烧药直接让孩子喝奶会不会影响退烧效果呢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建议:对于你家孩子的发烧等,检查主要是支原体感染,需要用阿奇霉素抗支原体感染,另外用复方锌布颗粒降温治疗。
病情分析:
建议:一般正常喝奶影响不大的,这个时间的孩子只能是喝奶,还要多饮水的的。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为什么孩子服用了退烧药后,捂热退烧后会口渴?
孩子平时是很不喜欢喝水的,今天早上给她吃了退烧药后就捂热降温,然后发现她的嘴唇都甘了,喂水给她就喝了,为什么会这样?
提问题 回答问题 查找答案
温馨提示:
1.仅能上传一张图片,且图片大小不超过2M
2.支持jpg、jpeg、gif、bmp格式图片
对不起,服务器不能正确处理您的页面请求
请勿频繁提问,两分钟内只能提一个问题
你的账号已被禁用或审核未通过!
通行证登录
免注册登录
记住登录状态
其他账号登录:
还没有注册太平洋通行证?点击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正确的图形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还能再输入3次如果宝宝发烧一定要马上吃退烧药吗?其实这样的办法更有效!
如果宝宝发烧一定要马上吃退烧药吗?其实这样的办法更有效!
旦宝宝发烧,很多父母都会担心宝宝“烧坏脑子”、“烧出肺炎”,但其实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温度在38.5℃以下,父母大可不用过于担心,发烧是宝宝生病的一种表现,它本身并不是病,也不必急于吃退烧药。退烧药唯一的作用就是减轻症状,让宝宝舒服一点罢了!最安全的退热方式即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原理只有一个,即让宝宝的身体快速散热,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父母要清楚的一点是:降温不是在治病,只是让宝宝更舒服一些。8种家中实用物理降温法1.洗温水澡:洗温水澡更有利于宝宝散热,水温应调节在27~37℃左右。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2.热水泡脚:可用温度在40℃左右的温水给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3.温湿敷:即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4.温水擦拭降温:用小毛巾蘸温水,擦宝宝的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5.捂住囟门:宝宝一岁半以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父母可在宝宝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宝宝的前囟门,至到宝宝的头微微出汗。一般来说,捂15~30分钟左右宝宝就会出汗。6.搓脚心和四肢:先搓脚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后背,最后将宝宝两只小耳朵搓搓热,再搓搓百会穴。一会儿宝宝就出汗了,体温也就降下来了。7.冰枕降温:可去医院给宝宝买个冰袋。把冰块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后,装入冰袋,袋子里的水加到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用毛巾包好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但应注意,新生儿禁用。8.退热贴:退热贴功能主要是物理降温,跟敷毛巾、枕冰袋等方法类似,但其使用起来更方便。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时,可以不用。需要注意的是,要给发烧中的宝宝穿轻薄衣服,有利于散热。千万给宝宝“捂汗”,否则可能加速宝宝体温上升。保证宝宝充分休息,多给宝宝喝水。可以喝点淡盐水,有利于“下火”。可开空调帮助宝宝降温,但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每隔1~2个小时应开窗通风一次,每次通风时间至少保证在10~30分钟。另外,空调温度也不能开得太低。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这里有很多涨姿势的文章,还有很多睡前故事
作者最新文章退烧药可以混着吃吗?专家全面解读小儿发烧
感染性发热一般指小孩体内受到病毒、细菌或其它支原体、病原体的感染后,身体自我产生抵抗的防御反应。病毒细菌易感染的部位是鼻烟部,常见症状有感冒、发热、发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等。
小儿发热时家长总是非常着急,但是往往不太清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别急,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专家简介:
何丽雅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内科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普儿科门诊主任。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在儿童贫血、出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异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对小儿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诊断和治疗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咳嗽、腹泻等 )以及儿童血液方面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的诊断,营养性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嗜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诊断和治疗)。参与多个儿科科研项目,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一、儿童发热如何判别
1、可能导致发热的病因有哪些?
答:对于发热的原因,常见医学上的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一般指小孩体内受到病毒、细菌或其它支原体、病原体的感染后,身体自我产生抵抗的防御反应。病毒细菌易感染的部位是鼻烟部,常见症状有感冒、发热、发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等。
非感染性发热一般指非由病毒、细菌等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发热,导致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有结缔组织变风湿热红斑狼疮等。发热症状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断断续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还有脱水热、药物热。脱水热指小孩在夏天里出汗多,喝水少,易产生发热。药物热指服用药物后,身体内发生反应引起发热。另外还有肿瘤、白血病,甚至颅脑外伤,中枢无法调节而引起的发热都是非感染性发热。
2、儿童的发热如何判断和分级?
答: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约有200多种疾病可引起小儿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人体正常体温是36度和37.4度,低于37.4度以下一般不属于发烧。三岁以下小孩一天里体温最低出现在凌晨,傍晚时相对较高,体温还会受到一些外界的因素影响。比如,一岁以上的婴儿吃奶或大便时候体温会升高,此时测体温不太准确。体温在37.5-38度之间为低热,中度发烧是38.5-38.9度,家长应为小孩做适量的物理降温,不需马上送急诊或者太担心。高热是39?-40度,超高热是40度以上。小孩体表温度的测量可以一般腋探即可。
3、儿童发热的表现有哪些?
答:低龄小孩子不舒服通常难以表达,但会有异常表现。小孩发烧症状常表现为体温不均匀,手脚会冰凉一些,头会烫一些。还有的小孩会烦躁不安,哭哭啼啼,全身乏力,或起鸡皮、寒颤、打颤,出汗量增加,口干口渴等,家长需要留意观察,及时拿体温计测量温度。
4、哪些症状提示孩子的发热还伴有严重疾病呢?
答:小婴儿没办法说法,所以嗜睡、精神不好、抽搐、脸色苍白、哭闹不安、拒绝玩耍,甚至呻吟就是小婴儿的表达难受的方式。另外还有小孩表现很虚弱、凝视、无力,睡醒后不理别人,大一点的小孩表现不肯听话,不配合,跟平常完全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就是疾病比较严重了。生病的孩子爱睡觉很多家长都知道,但睡得很深或一动不动,家长要及早地注意。如果是三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吃奶或吐奶,也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
5、什么情况下要看急诊?
在100天以下的,体温超过38度,宝宝从脸蛋、肤色、眼神表现的症状不明显,家长不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建议超过38度立马带宝宝就诊。另外小孩表现为烦躁不安、不可安抚或特别疲倦,比平时爱流口水,不肯吞咽,可能是由于咽喉出现疱疹或溃疡,表现为脖子僵硬、头痛要注意中枢神经的感染,以上情况需要尽快就诊。
幼儿急疹,是小儿发热病情的收尾,并不一定要就医。但小孩在发烧的过程中出现了皮疹,甚至在出皮疹后体温继续升高,那需要到医院就诊,让医生做身体评估。还有因为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比如1岁以内的婴儿,鼻塞得很严重,又没有办法处理,就会引起呼吸疲劳,家长要注意。
若小孩发热出现意识不正常、幻觉,或者第一次发热抽筋,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小孩发热超过38度并持续三天以上也需要到医院就诊,做一个血常规、肌反应蛋白检查身体情况。如果发烧还伴有一些耳痛、咽喉痛、尿痛或者频繁地咳嗽,这也是到医院就诊的指标。
二、儿童发热家长怎样护理?
1、宝宝发热了怎么护理?
答: 小孩出现发烧的症状,但精神状态很好,热度低于38.5度,也没有其它明显异常的症状,建议家长不用着急送小孩到医院,可以在家多休息,避免奔波劳累。此外还要注意多喝水,或稀释果汁,如鲜榨橙汁、苹果汁等,果汁添加适合在刚开始发烧,不明显咳嗽的时候适量补充。也可以提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水。在生病期间家长要注意小孩水份的补充。
2、为什么孩子发烧时要清淡饮食?
答:小孩生病的时候,家长适合提供富含营养又比较清淡的食物,可避免增加小孩肠胃的负担,额外增加大量营养食物,反而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小儿发热生病的时间较短,饮食不用太过于讲究,建议给小孩吃淡粥,青菜,牛奶,鸡蛋,少量多餐。
3、孩子发烧时应该保持房子通风还是要注意保暖?
答:孩子发烧时居室环境一定要保持通风,特别是冬天,切记把门窗都密闭起来,空气流通对气体的交换很重要,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流通,若室内感觉干燥可以添加加湿器。夏天在空调环境里,室温以小孩被捂有微汗为标准。小孩手脚冰凉则反应室内温度偏低,容易受凉。建议空调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6度左右,小孩睡觉的时候可以温度升高到28-29度,不能以大人的感受作为小朋友的感受。
另外室内要保持清洁,小孩服用退烧药后要勤补水,发汗才能促进退烧。出汗后要勤换衣服,以棉质柔软的服饰更适宜。口腔要保持清洁,吃完东西要漱漱口。发烧时家长常见的误区就是注重保暖,觉得需要多穿衣服捂住他,让他多出汗。其实有时候越捂有时候体温就越高,不利于降温。第二个就是要适当减少衣物,补充水分。
4、孩子发烧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
答:低热一般都不要用退烧药,低烧是在37.5到38.5度,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喝水、松解衣服去散热,不要捂太多被子。中度发烧的时候,超过38.5就可以看情况吃退烧药。如果小孩精神状态好,家长又有精力,还是尽量去给他做一些物理降温,但是超过38.5的就可以吃退烧药。另外高烧的时候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使用,物理降温是尽量以温水擦浴为主。酒精擦浴现在已经不主张。
5、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答:给孩子物理降温的方法,首先就是松解过多的包被、衣服,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不需要脱得一丝不挂,松解衣服而不是发烧时候添衣捂汗。使用温水擦浴,用湿毛巾擦一下手和脚,也可以给他洗澡,水温控制在38、39度比较合适。要是在温水浴过程中出现发抖,或者是嘴巴有点发紫,要马上停止洗澡,这是在体温差异很大的时候会出现的异常反应,家长要立刻把孩子包起来。不要用酒精擦身,酒精可以经皮肤吸收,所以现在是不主张。
6、高热抽搐怎样紧急处理?
答:宝宝在家里发高烧的时候突然出现瞪眼睛、两眼发直、凝视、眼珠不转动,然后四肢硬硬的,嘴唇有一些会发紫,甚至发黑,家长要立马按压他的人中,要刺激的穴位,并把他的头偏向一侧,预防他呕吐反过来吸入造成窒息。抽搐时,最好能用包好的纱布压舌,不要让他要咬到舌头,有的家长就把自己的手指伸进去就是不要让他咬到自己的舌头。高热惊厥持续时长大概是3到5分钟,第一次出现高热惊厥后,家长要送小孩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三、儿童发热的治疗方法
1、什么药物用于儿童退烧比较好?
答:使用药物降温对于婴幼儿来说还是相对较安全,目前主要是使用的药物美林或者泰诺林或是退热栓。打退热针降温的方式要淘汰,因为小朋友臀部的肌肉较少,而且神经也很丰富,口服基本上能达到打针的效用,所以很少再注射退热针。
2、孩子吃了退烧药后还是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使用退烧药的常见识。家长给孩子吃退烧药后还是会反复发烧,其实这不能说是反复发烧,只是退烧药的临时退烧效果,因为病原体还在体内没有完全消退,服用退烧药过了4到6个小时,8到12个小时后还是出现发烧症状,说明他病还没有好,退烧药的作用就是缓解体温上升过高或持续太长的作用。
3、退烧药可以混着吃吗?
答:这是很多家长会问的一个问题,美林和泰诺林交替吃会不会好一点?其实也没必要,它们成分是差不多的,所以只吃一种就可以了。但要间隔6到8小时再吃第二次,而且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剂量要根据小孩公斤体重来调整,不能完全根据原理或者推荐表使用。临床上一般发现超量使用退烧药的情况较少,常见为用量不足量,所以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退烧药不起作用。另外家长要在家里必备体温计,发烧期间要多给小孩测体温,注意观察体温上升的变化。
4、宝宝发热了要用抗生素治疗吗?
答:有的家长看到小孩一直反复发热没有完全退烧,主动要求打点滴或者就是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是很少情况下需要选用。首先非感染性发烧是绝对不需要抗生素,如:脱水热、肿瘤热。感染性发热的病毒感染也不主张用抗生素。如果提早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有影响。所以在适当的病人、疾病和时机去用抗生素,才能发挥最理想的药效。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宝宝发热来到医生都会要求做血常规检查和CRP,就是要判断一下小朋友要不要使用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而这个血常规、CRP是小孩每一次生病都会发生变化,随着身体的内环境改变,早上和晚上,活动后、哭闹后都会有波动。
给家长一个提示,就是家里必备一支体温计。如果小孩出现精神不好或者脸发红或者脸发白,呼吸加快、额头发热等症状,就给小孩测体温。第二就是家长常备退烧药,常备不光指在家里,带发烧的宝宝外出,或者已经准备去医院,都要备在身上。还有一些辅助退烧的用品,比如退热贴、退热凝胶,都很常用到。
5、孩子发烧后怎样喂水?
答:家长都知道在孩子发烧时要吃药,要多喝水,但是喂水也要有方法。有家长反映一喂水孩子就吐,他吐了之后也不知道该不该补,其实医生也不清楚怎么回答。不知道是完全吐出来了,还是吐了一半?这个是很难衡量。建议家长一般喂药的时候可以不喂很多水,过了半小时胃排空后,可以多喝水,然后还要密切地给小孩量体温、擦汗。
6、孩子发烧时多久如何监测体温?
答:在刚发热时,一般隔30分钟测一下体温,等孩子开始降温了,就可以逐渐延长量体温的频率,这是家长在家监测孩子是否持续高烧不退的最有效方法。然后就是配合药物的使用,一般4到6小时,甚至是6到8小时再升高才去按照药物说明再使用一次。此外华南地区如果是患有蚕豆病的小孩,在吃退烧药要比较慎重。
7、为什么宝宝打完针还会发烧?
答:小孩发热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特别是严重的细菌感染,打了抗生素后体温会升更高,因为用药后,体内正在杀菌,这个过程会释放很多热能,所以此时小孩体温升高并是病情加重,在打完退烧针或用完退烧药后,下一次体温升高会出现在不打针的情况下,小孩发烧热峰和间隔时间才是一个衡量病情的重要指标。
四、发热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1、发烧对孩子大脑有没有影响?
答:小孩发烧一般低于41度都不会烧坏脑子,除非它本身的发烧是由于中枢系统的疾病导致,比如脑膜炎、脑炎,这种情况下是本身脑部疾病引起。另外发烧过程中,家长做好物理或者药物降温,一般不会引起抽搐。发烧引起抽搐的机率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常常是在5个月到5岁以内的年龄段,六岁以下的儿童多见,六岁以上就少了。高发年龄段是一岁到三岁,通常来说这种高热惊厥对小朋友来说是没有害的,但要及时地处理。抽搐通常在体温上升期,还没到最高峰的时候就出现了抽搐,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一般来说短暂的抽搐就不引起脑部的损伤,第一次抽搐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排查一些本身是中枢系统的疾病,比如脑炎。
2、发烧对孩子有好处吗?
答:发烧对孩子来说很大的好处没有,这是小孩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说明免疫功能正常,在细菌病毒感染时机体做出了一个正常的自身反应。
另外,体温升高了会抑制一些致病因子的生长,就是说我们正常37度的体温或者36的体温适合我们体内的某一些病原菌的生长,当你体温升高了,环境变了,它会抑制这些细菌或者病毒再生的酶,它的再生能力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体温升高了,它对疾病也有一个遏制作用。这种情况常见于咳嗽几天的小孩出现烧不咳了,有经验的家长也会发现有喘的小孩一发烧就不喘了。这种机理尚不是非常明确,但可以确定发烧是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免疫是一种平衡状态。
发烧其实是提醒家长孩子病了,但不至于病原菌感染到体内。所以总体来说发烧对人体也不完全是坏的影响。那么是不是发烧越高病情越重呢?其实体温和病情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关系,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小孩的温度,还有注意他的精神状况。有些小朋友他不发烧,但出现脸色苍白,精神不好,或者是嗜睡状态,这种病情比发烧严重。另外有些小朋友发烧38-39度但他活动正常,声音依然洪亮,眼睛有神,这也不能说他病情严重,所以不能用温度去衡量病情。衡量病情最重要的是小朋友的精神状态。
五、网友提问
1、如何判断吃的退烧药后孩子病情是否好转?
答:家长对小孩退烧的误区,常见为服用退烧药后没有马上退烧,或到医院就诊、打针后第二天还继续发烧,感觉治疗没有效果,或担心小孩潜在更严重的疾病没有发现,产生焦虑。其实发烧是需要康复过程,家长要注意热峰间隔的时间和高度去衡量疾病的情况。
热峰高度指用就治疗前体温最高值和治疗后体温最高值来做对比,如患者在治疗前最高体温值是40度,服药后,再发烧时体温值是39.5或者39度,热峰值呈下降趋势,说明疾病朝着好的方向恢复。另外,家长也可以注意孩子发热的时间间隔,如小孩服用美林6小时后,体温还高于38.5度,需要服用第二次,若服药间隔变为一天吃两次,或者只吃一次,说明热峰间隔时间延长,身体正在逐渐恢复,家长不需要频繁地带小孩到医院,建议在家好好休息,观察孩子精神状况,继续服药,直到精神状态和进食出现改善,体温下降说明病情好转。
若在退烧过程中,精神状况出现了异常,退烧后比高烧时精神还差,爱嗜睡、不想进食,也不愿玩耍,甚至出现并发症,家长要马上送小孩去医院。
2、出牙会导致发热吗?
答:孩子出牙时会发热,这是很多家长的经验,但是如果他烧到39、40度,就不要想当然说是出牙引起,并不是所有出牙都会发烧。
3、麻疹引起的发烧有什么表现?
答:发烧时出皮疹,而且出了皮疹之后体温升得更高,小孩还出现流鼻涕、眼红、嘴唇红,有可能是麻疹。但退烧后身体出现一些玫瑰斑疹,这不是麻疹,是幼儿急疹。退烧后孩子出现一些疹子,精神状态较好,家长不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在24到72小时疹子会消退。若伴随其他症状,如哭闹、精神差,建议家长带小孩到医院就诊。
4、哪些情况下的发热可以不用去医院?
答:孩子出现发热,精神状态较好,如:小朋友能自言自语玩耍,眼睛有神,逗乐会笑,会伸手取东西等,通过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体温能控制在39度以下,这种情况属于比较正常,建议家长让小孩在家里多休息,不用急需送医院。对于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抱着走路时会四周看东西,会自己伸手拿东西,这种状态也属于比较正常,家长不需太焦虑,可以在家里面物理降温。
5、宝宝退热后,连续几天有腹泻怎么办?
答:宝宝退热后出现腹泻,要考虑是否由其它疾病引起胃肠道反应,比如呼吸道疾病对胃肠道会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功能性紊乱的大便稀。若孩子生病前三天服用中成药,有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性紊乱,还有可能是药物的正常的副反应,此外就是呼吸道的病毒、病原菌感染到胃肠引起了胃肠道继发的感染的症状,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若孩子退热后几天的大便是形状稀一点,没有粘液没有血或者像水一样,属于正常。孩子生病期间,家长清淡饮食,发热也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消化酶活性,所以有一些消化道的伴随状况是不奇怪的。
小儿发烧的常用药品:
布洛芬混悬滴剂
用于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也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牙痛。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
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早查早治,消灭丙肝!
限时抢2000元礼包!更有0元治丙肝!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渴喝水不解渴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