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援和进曹营一言不发将领中谁是亲戚

谁人的汉末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袁绍于官渡之战败北,逃回冀州之后,曹操心中大定,雄心勃勃,傲气十足。曹操当着群臣的面,“今岁败袁绍,明岁定当败刘表。”遂欲南下,乘势进攻与袁绍交好的刘表。  荀彧则劝谏道,“袁绍刚刚历经新败,他的河北四庭柱都不在手下,部下可谓是离心离德。此时最好乘着他虚弱之时,派大军攻伐他,或可一战定北方之宏图。若如今,曹公您转而远征江、汉之地,讨伐刘表孙权之辈。在曹公您劳师远征之时,袁绍收拢聚集残余部队,趁曹公您虚弱之时攻击您,那么您大事休矣。”曹操这才放弃南下讨伐刘表的计划,转过头来继续消灭袁绍的政策。  而袁绍于官渡被曹操击败,十数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袁绍元气大伤。逢纪告诉袁绍,田丰于牢中笑您不用其计,以致兵败如山倒。袁绍便下令杀了田丰。  袁绍深感挫败,但并不畏惧曹操。因为他依旧可以重来,而曹操一旦失败,重来的机会是渺茫的。所以,当袁绍退回河北以后,会合其子袁谭、袁熙、袁尚以及外甥高干,聚四州之声势,又开始养精蓄锐,以图再次南下,消灭曹操。  当时,袁绍重振旗鼓之后,从部下处听得田丰临死前,说过一句话,“袁公胜,或可高兴之下释放我,袁公败,气必极,我必不可活。”并留给袁公一句话,“勿重蹈复撤。”袁绍惜之并铭记之。  当时,袁绍以为田丰讲的是勿要高傲自满,以为倍于敌,就可以抢占先机,当徐徐图之。其实田丰讲的则是勿战,勿要为了胜曹操一筹再战,而至自家新募之士兵死于非命,当以经年累月拖垮曹操。可惜,袁绍脑子反应不过来。  河北不愧是人口众多之地,经数月准备之后,袁绍于建安六年――仅仅一年之后――袁绍再度拥兵八九万,也显示出袁绍四世三公的久远影响力。  当时,沮授身在曹营心在袁,面对曹操的苦口婆心,荀彧的衷心规劝,“兄弟啊,你没看到田丰田元皓都挂了么?”他回答只一句,“袁公对我有知遇之恩。不以我等(指他自己和田丰)之计,实小人作祟。”,曹操没有再令人劝阻,只是让他在许都享受好的待遇。  结果沮授欲以偷偷返回袁绍地盘,而被杀害。相比于关羽身在曹营心在备,有些混的残了些,毕竟你不是关羽恩义无双,曹操很欣赏,何况关羽解白马之围,斩颜良文丑以功绩报恩曹操,才书信离开,而沮授完完全全是作死。  同年冬,重新聚集八万兵马的袁绍,一展愁容,我袁绍死了十数万兵马,不过一年,便再振雄风。袁绍亲率大军在平丘渡河,驻扎于仓亭,意图袭取陈留,再攻占许昌,击败曹操。这回袁绍学乖了,听从田丰遗言,虽然自己兵力依旧比曹操多,但吸取了上次官渡一战的教训。不好斗,不争强,步步为营,不急于进攻,慢慢逼近曹操,以寻找有利战机。  而恰在此时,许都之中,郭嘉准确判断出了袁绍军的意图,于是建议曹操主动北上迎击袁绍。曹操遂举兵于河上,于仓亭遇上袁绍。袁绍以一年,重聚四州重兵,集结仓亭,而此时曹操拥兵不过三万,和一年前无甚差别。曹操遂假天子诏书,骗袁绍聚拢五万皇家声援部队。袁绍只是一笑了之,你曹操想多了,诸侯谁会借你兵马?  袁绍磨磨蹭蹭地打着消耗战,一点点消磨曹操的钱粮和部队,曹操心里那个焦急,召集文武议事。东平相国程昱献上“十面埋伏”之计。程昱将十面埋伏之计,详细阐述给丞相府文武群臣。如下:  左右各分五队:左一队夏侯敦,左二队张辽(五子良将),左三队李典,左四队乐进(五子良将),左五队夏侯渊;右一队曹洪,右二队张郃(袁绍旧部将,五子良将),右三队徐晃(五子良将),右四队于禁(五子良将),右五队高览(袁绍旧部将)。中军许褚(曹操保镖)为先锋。许褚引诱袁绍兵马,“背水一战”,以建奇功。左右十只队伍轮番加入战场,以援声威。再以人伪称,奉皇帝诏令谁谁谁率兵马救援曹大将军。  如此之计,曹操拜服。简而言之,其策分为二:第一条是“十面埋伏”,另外一条则是“背水一战”。曹操照着程昱的计谋,先用了“背水一战”规划队列阵法,全军主动撤退到黄河边,并用许褚引诱袁军发动攻击,轮番截杀借此来削弱袁绍军队的主力。又用了“十面埋伏”,袁绍败退时,十支伏兵依次杀出,袁军开始崩溃性的溃散,使得袁绍以为曹操人马还甚多。袁绍当时带着几个儿子侄子想去强行突围,可是没有成功,最后跪在地上哭喊:我军征战数十载,从未向今日这样不堪过。于是,袁绍最终含恨退兵。至此曹操再一次击败袁绍,将袁绍的元气彻底击散。不久之后,袁绍吐血而亡,河北再无袁绍。  同年九月,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曹操,未果。仓亭之战后,曹操亲率大军向占据汝南郡的刘备发动进攻。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自知不敌再度败走。曹操放走刘备,一放成了祸害,如今杀刘备确实那般无能为力。败刘备依旧容易的无法让人直视。  在孙乾等人的劝说下,刘备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刘表亲至郊外迎接,待以上宾之礼,又给刘备补充军队使其驻屯新野。刘备遂暂栖于荆州。于是,刘备在曹操手下做豫州牧,如今成了曹公的逃犯,刘表手下的一介新野县令。据说,刘备这一辈子当县令当得时间够长的。  刘备在荆州,安逸数年,而荆州之外,战火咆哮。曹操时在统一北方,征袁谭,讨袁尚,攻乌丸,废马腾,忙的不可开交,孙权则在整理三世之底蕴和三世之基业,对付山越草寇和湖泊水寇,可谓是劳心费力。而刘备在荆州数年,享受百姓爱戴,美食佳肴,闲情雅致亦可油生。可惜,刘备有大志,竭力平生,愿戎马不下,为得统一天下。于是乎,刘备只得流泪叹息,“几年安稳,宁教髀里生肉乎?”
    官渡之战时,孙策与袁绍私下书信中,提到自己将率军轻装袭击许都,抢夺汉献帝,破坏曹操后方。袁绍大呼,孙伯符,好样的。  然而,孙策恰如郭嘉所料,孙策恃勇好斗,必将丧于刺客之手。当孙策遭遇刺杀,经治无效,月余身亡。郭嘉神一般的预测,震惊华夏。当时,郭嘉都被称为死神的预言家。颇为众人忌惮。  孙策遇刺,遂袭击许都之事不了了之。谁人继之,又如何能够继之?成为了孙策逝后,当前的巨大问题。  孙策在临终前把家族大旗交给了孙权,并派人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孙策将死,只求保境安民,不失基业有失。欲图天下,暂时无能为力也。当时,张昭等人以为他说的是他三弟,欣然称是。  结果,孙策又命人叫来二弟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后来,一语成谶。  孙权把持江东四十多年,却未能有多少建树,几乎是啃着父亲和大哥的三世基业存活。主要孙权的班底太复杂,父孙坚的程普、朱冶一帮旧吏,兄孙策的周瑜、张昭一帮臣子,自己的一帮新晋臣子,还好孙权活了六七十年,把这三代官僚搞成一代基业。  张昭等大臣重臣以孙翊有长兄孙策之风而希望孙策将兵权交给三弟孙翊,但出乎意料的孙策让二弟孙权来继承。而因为孙策把权力交给孙权,不少支持孙翊成为继承者的势力纷纷反叛。约在同年四月四日夜里因重伤而过世,享年二十六岁。  孙策死后,他的余威尚在,江东大族对于孙权态度模棱两可。当年,江东之中,孙策十分强势连占三郡,速夺江东,击败刘表。孙策的功勋卓著,使得众大家族畏惧于孙策,使得他们不得不屈服于强权。然而,孙权初立,威势不足,试探孙权的底蕴和城府,是这帮大家族与孙家两代臣子的必为。  于是乎,孙策死后,庐江太守李术第一个开始不听孙权的命令,李术背后站着的是庐江大世家陆家。  同时,在江东六郡,孙策手下的太守,吴景,朱冶,孙贲,孙辅,李术,周瑜。三个亲戚,一个旧部长者,一个兄弟,唯有李术是部下。所以,李术被江东各大家族推上前台,成为代言人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况庐江陆家与孙策有世仇,当年袁术打仗没钱,四处要钱,命时任庐江太守陆康给点钱粮,陆康没给。当孙策去拜谒陆康的时候,陆康把他当做一介小辈,孙策恼之。后来袁术令孙策攻讨庐江,陆康死,刘勋继任庐江太守。后来孙策击败刘勋,也不敢自居庐江,遂使李术居之。  然孙策亡,李术便成了孙权上位的第一个难题。年仅十七岁的孙权,仅仅做过一县之长,在此大局之下,如何作为,江东都在观望。孙权是否可以继承孙策的事业,还是成为洪荒历史下的一粒尘土,且看周瑜、张昭、孙权之作为?  孙权谨奉孙策遗言,“外事不明问周瑜,内事措理问张昭”,问计张昭。张昭对曰,“如今先主新亡,而江东大局未定,蠢蠢欲动者众多。您又新上任,执掌江东,不肯奉您为主的必然很多。李术,则是众人推举的代言人。我们当与之交好,令其追杀其他‘亡叛’之徒。一试其心,二诛他害。”  孙权听从张昭之建议,为了摸清楚李术的意图,孙权首先并没有采取强硬的行动,而是致信李术,要求他扣留“亡叛”者。这一招非常沉着镇定,李术时是臣子,勿要逼迫其反,要为了谋最大利益而奋斗。能用且用。  当李术与陆家收到书信之后,庐江世族纷纷静待李术和陆家命令。李术很犹豫,是做陆家的马前卒,联合其他州郡反叛孙权,还是帮助孙权平叛,做一大功臣。李术犹豫彷徨,而陆家家主陆纡,陆康之弟则逼着他速做决断。  李术一看,没办法,自己两边得罪不起,只好公开表示“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端的是浩然正气,江东之主,有德者居之。你孙权有德行,老子跟你干。你不行,别管我们反叛你。  孙权一看,这又该怎么办,李术摆明瞧不起他,要么孙权退出,不做孙策继承人,要么你孙权就拿出本事证明自己。孙权又问计于周瑜,手握重兵的周瑜一脸轻松惬意地说道,“当年,我和伯符,杀的他们不敢说话。如今,我一人,亦可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至于李术之徒,不过试探之石而已,随手可覆灭。仲谋,好好看家,且待你姐夫凯旋归来!”  周瑜临行前,命人首先致信曹操,将严象之死推罪于李术,以此名义进攻皖城。在周瑜派人写给曹操的信中说:严刺史,清廉高洁,素有雅望,深得民心。昔为曹公所举,君主下诏,官任扬州刺史,统戍扬州兵马。而庐陵败类李术,穷凶极恶之徒,公然冒犯法制,杀害刺史严象,自以为有功,而今李术,居庐江太守之职,不思悔改。  交代李术杀刺史严象以谋私利的事件经过、原因之后,请求曹公上表,君主下诏,令孙权剿灭李术这等无道之人。“宜速诛灭,以惩丑类。”  并且于文末提到,“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如果李术向曹公您求救,千万不可施于援手,成为罪恶的帮凶。草攻伐您可是上达天听,下至文武,朝廷之中,四海之内,莫不瞻仰您的英姿气节,您可不能变成帮凶啊。以语言舆论而杜绝曹操来救,其实曹操抽不开身。  是岁,周瑜率领以自家亲兵为主的周家军进攻皖城李术。时隔一年有余,战火又波及此城。周瑜心中感慨万千。“昔日伯符灭庐江陆康于此,不久又逐庐江刘勋,今日伯符在此,何人敢复战乎?”(孙策若在,不要说庐江,就算江东,都会一派安稳,许都就不复在曹操手里了,历史将会改写。然,历史就是这般凑巧)  面对于周瑜的亲兵,李术怕了,闭门自守,求救于曹公。李术发现,原来孙策与周瑜才是江东的核心,孙策不在,周瑜依旧可以大杀四方。把陆家等世家请去喝酒,意味着他――李术――就这样,完了。  李术希冀北方霸主来帮助自己剿灭孙贼,不肯投降,投降自己必然不能被放过,首恶必诛,也是为了捧起新一代江东雄主孙权。时曹操被袁绍这个大祸害束缚在北方,南方来不得,来了则后有失,全军尽将毁于袁绍之手。又如何会救一小小庐江太守哉?  月余,李术自刎,举城投降。高喊道,“江东孙郎虽死,还有周郎复在,今(或是说的‘君’,当时记载未言确凿)何苦叛之,何苦叛之?!”李术临死前一句话点醒了江东六郡,遂无大家族再与孙权对抗。但山越草寇依旧不断,你江东小霸王孙策,不照样死于穷寇之手乎?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蜀道,自古艰难,进入着实困难。而恰恰如此,守御则非难事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而,据蜀立足于天下,易也。遂有与世隔绝之行,千里丘陵,锦城云乐,一派祥和。李白却对天道,“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再好的山河,不是你的家,你也占据不了。  汉末群雄尚未逐鹿中原,灵帝尚未驾鹤西去,黄巾之乱亦未曾开始。刘焉便上表刺史无权,州郡多生乱事,刺史难行职权,请兴州牧之治,立汉室宗族有德之士。于是乎,汉灵帝下诏,命刘焉、刘虞两位宗室之中素来享有贤良之称的人,率先成为了两大州牧,益州牧、幽州牧。  刘焉到任后,励精图治,平叛丘陵匪患。刘焉建立了自己的益州大军――“东州兵”。“东州兵”,聚离散之众而精加训练,成为刘焉的私人军队,经血与火所打造出的一支强劲部队。益州多次平叛扫寇,“东州兵”一度展现出强横的实力,使得蜀中地方势力惧怕东州兵。刘焉趁机压制蜀中势力的作为。  此时的刘焉气韵悠长,仙风道骨,尽显个人魅力。刘焉有着绝佳的人气,霸占了五斗米教教主张鲁之母,遂与张鲁有父子之谊。刘焉更是早做打算的第一批诸侯,成为汉末第一个谋划地盘的人,比辽东公孙度还要早,占据的地盘也是最大的一个州。并据蜀中之险,以扼他人进犯。实乃对付之角色。  刘焉在群雄尚在剿灭黄巾之乱,已进入蜀中。当时蜀中倒也不算安逸,五斗米教伴随黄巾起义兴风作浪。五斗米教张鲁和益州牧刘焉有父子之谊,然权力熏心。在张鲁得到汉中之后,虽未与刘焉决裂,但已有自立之心。一系列变故之后,便造成当时刘焉和张鲁便坐分蜀中和汉中。  同时,刘焉则把握住眼前机会,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刘焉更是有称帝之心,然遭封天灾,所造车马尽毁。  刘焉有子四人,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三子刘瑁,四子刘璋。早时四子尽在朝中为质,刘焉身边无子,遂告称病,李傕等人便将刘璋作为信使和传话人送归他父亲刘焉身边。  而其他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却因参与联合马腾谋反未遂而被诛,鉴于刘焉不知情,李傕将其孙辈送入蜀中,以示友好。刘焉则因子之丧,又遭天灾,迁治CD,不久而病。  在刘焉病重之时,益州百官为乱,各结团伙勾连防备,坐捞利益。而蜀中世家又有复起之势,谋主法正更是从中作梗,而刘璋、张鲁在蜀中与汉中互质子,以为盟友。刘焉方安心,并将东州兵尽数交给刘璋。刘焉知道,这也不能完全保得了儿子刘璋上位。  刘璋,刘焉的三儿子,是一个性格柔弱,没有谋略的人,做不到审时度势,也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所以刘璋继位后,很多有能力的部将都纷纷反叛,自立门户。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赵韪等希望利用刘璋温仁,于是上书推举他继掌益州刺史,得朝廷诏为益州牧,同时任命赵韪为征束中郎将。  不久,刘表采用刘阖之建议,图谋益州。欲以以荆州交连益州,而控一方,进可长安退可江东,所图恰与诸葛亮立蜀汉政权一般。刘表派别驾刘阖前去策反刘璋的手下,刘阖何许人也,卧龙岗人氏。刘阖的神秘起来,诸葛孔明隆中对一事或是刘阖所教。  待刘阖到了益州,益州权臣赵韪得知,命人封锁州治绵竹,抓捕荆州密探。刘阖匆忙之间,逃出绵竹,勾结俾将沈弥、绵竹令娄发、巴郡郡丞甘宁(后来投奔扬州孙权,成为一代强将甘兴霸)等刘璋部将里应外合在益州造反。甘宁等人遂起事反对刘璋。  不久,刘阖的匆忙兵变,被赵韪成功覆灭,刘阖等奔荆州而去。因此战,使得刘表进拒益州失败,赵韪则威名远播,成为了一介权臣。当时蜀中谋主法正、蜀中大将张任、汉中张鲁都掩盖在他的威名之下。  刘璋继父任益州牧后,因性格懦弱,待下宽厚无威,众臣皆为家族复起而努力。当时,东州兵常常倚势欺凌当地土著居民,刘璋不能约束。这样一来,刘璋威望下降,导致权臣趁机坐大,被刘焉打压下去的世家纷纷重新划分益州这块大蛋糕。权臣赵韪不满足于自己分得的利益,认为自己当时益州的老大,而不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  刘璋确实很无能,以致在位期间,益州多发叛乱。这权臣赵韪亦不免俗,于建安五年起兵,讨伐暗弱无能的刘璋。这一年,官渡之战刚刚开始。赵韪起兵反叛,拥兵数万,民心归附者众多。蜀郡、广汉、犍为等地纷纷响应,势力甚盛。赵韪当时都有称霸益州的十里。  然而,法正等蜀中望族对于刘焉还是给面子的,刘璋虽然暗弱但易于控制,身份又是汉室宗亲,稍加利用会是蜀中望族发展的助力。而赵韪,素有威望,却是反臣、罪臣、不臣之臣。帮助这样的聪明人,蜀中不太平也。但是坐山观虎斗也不免是一件乐事。  建安六年,巴郡太守赵韪忍不住围攻CD,此战最终便是刘璋带领老爹的遗产,东州兵奋力反扑,这一帮原本是流浪失落之人,在他们不惧死亡、奋勇力战之下,赵韪败退江州。不久,赵韪被追兵杀死。  赵韪一死,蜀中望族的代言人――益州谋主法正代行刘璋州牧之权,掌控益州大小之事。令张鲁守汉中,张任守西川。而刘璋依旧做个扶不起的阿斗。相比于阿斗的无能尚可安蜀,而刘璋的暗弱蜀中多叛来说,真应该说是扶不起的刘璋。
    为人为八俊,诸侯只一人。景升刘表是,北伐在明春。  荆州刘表,人称守成之主,据荆州多年,恩威并著,招诱有方,政令如一,百姓爱戴,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护得家庭安稳,荆州安康。刘表之白手起家,破落一人,独行荆州,再到手握大权,结连荆州蔡氏,互为助力。最后,刘表坐得荆州,却得迁州治于襄阳,南阳时为袁术所占。可谓是一波三折,然刘表渐强,无可争也。  不久之后,刘表娶蔡瑁之姊,携手建立如铁一般坚固的联盟。关东联盟先锋、杀得董卓心惊胆战的孙坚折于其手,董卓四大部将之一张济亦折于其手。未与诸公争天下,却得诸公献人头?刘表之强,可知矣。  久而久之,蔡氏坐大,高居襄阳之上。刘表已无力控制,甚有屈服之姿。然,刘表贵为荆州之主,影响力颇大。襄阳书院更是收纳士子无数,百姓更是乐意跟随,故刘表在时蔡氏第二,刘表亡后,蔡氏、刘琮皆为一体,何其悲乎?  昔日,袁术屯于南阳,却不敢侵襄阳,追名逐利之时,刘表倾力将其逐出荆州,袁术徒知张狂徐州,何其甚也?!孙策攻占江东六郡,进驻江夏,虽胜,亦不敢为报父仇,而深入荆州也。张绣之叔父死矣,却为其驻守北方,屯宛城拒曹操。袁绍四世三公,据北方以争天下,蹴尔曹操却使其变色,借刘表之手北伐曹操,曹操不敢南下也。刘备与曹操论天下英雄,刘备、曹操奠定王朝霸业,却因骄傲繁华毁于一旦,命丧悲合之手。刘表之一生何不如其,却未得半点傲心,焉知刘表不如英雄之辈哉?  皆说刘表守成之主,然刘表之攻伐,何其聪明哉?益州刘焉经营数载,刘表趁其丧葬,联刘焉之徒发动兵变,欲得益州之府,虽未成功却使得益州多生乱事,刘璋不能作主益州。曹操、袁绍官渡之战,刘表坐看成败,待袁绍败退,遂举兵北伐讨曹,许都一时慌乱。借此为由,荆州数年而无战事。刘表又染指交州,历年作战,得以而得交州之半壁,开扩土地。  刘表内修治世之仁政,外连诸侯而染指荆州南北,何其智者。凭借十九年的时光,专心将基业好好打造,荆州刘表,终成强者。然,刘表却因早丧,而使曹操趁机攻伐,襄阳人人自危,蔡氏甘愿献城屈居人下,刘琮遂降也。曹操遂得荆州,未免可笑乎?得之一州,还之一州刺史,刘表若知身后事,不复居棺中也。  刘焉、刘虞、刘岱、刘表、刘繇、刘备,汉末之刘姓有名之诸侯,据州牧、刺史之位,以汉室宗亲之血,立足于四海之内,九州之上据有一地。当时,汉室宗亲多不胜数,可谓是不值钱的汉室血统。越至后来,英雄倍起,汉室宗亲凋亡殆尽。刘表便成为汉室宗亲最出众最杰出的人,屹立于大汉王朝的南方,水陆军队相加,拥兵近十万。雄居北方的袁绍、曹操一一不敢相抗,刘表,何不为杰出俊杰哉?  官渡之战后,刘备来降,刘表纳之。汉室宗亲,当为一体。不久,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刘表举兵北伐。刘备任先锋大将,担任袭取许都的重要人物。刘备在曹操前线征战,后方吃紧的情况之下,从南阳新野出发,一路高歌,打到叶县。叶县,距离许都已是极近,严重威胁到曹操政权,刚刚反应过来的曹操,急命手下大将曹仁(时驻守许昌)迎战。  刘备于此之时,兵马略微不足,本是奉刘表快速、轻装袭击许都之意。也是利用微不足道的刘备试探曹操许都的深浅。如今遭遇阻拦,刘备兵力不占优,便陷险地。而出兵北方的曹操,在郭嘉劝说下坐山观虎斗,回师许都,并命曹仁趁势率军南下,佯攻刘表。  时许都军由曹仁任主帅,手下有于禁、李典等人,举兵万余人,出兵抵御刘备。面对荆州刘表的先遣军摆出大阵仗。  时新野军由刘备任主帅,徐庶任军师,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兵二千余,出兵进攻许都。严阵以待,轻兵出马,唯恐有失。  时两军对峙于叶县,不敢轻动。然而,因刘表拒绝出兵相助,刘备兵弱将少,画风瞬间因此改变,转瞬变成刘备抵御曹仁。刘备可怜巴巴的意识到,刘表要借刀杀人。在刘表让他担任荆州北伐运动的先遣军时,刘备早已意识到刘表要让自己试水,却没想到刘表宁折自己这个盟友,而使曹操坐大。所以,略有心理准备的刘备将阵线后撤,选择博望与曹军对峙。  曹仁看到刘备撤军,便知刘表要借刀杀人。遂放声大笑,“刘景升送上来的大礼,曹公与军师所说的心腹大患,我曹仁既得逢此,我何能不杀?刘备小儿,授首来!”  刘备则在博野徘徊,愁眉不展,派人求援刘表,争取存活下去,哪怕只有一分希望。这时,军师徐庶施施然地看着一筹莫展的刘备,“将军,庶有一计。”如今曹仁兵再多,也不过守卫许都之数。且诈他一诈。不来,则回师新野。来,则必败他。”刘备急问道,“是何计策?”  徐庶接着道,“火攻。其一,放火烧寨,佯装退兵,其为将军而跟随至此,必随;其二,派关羽、张飞、赵云等领兵埋伏以待曹军追兵;其三,以熊熊焰火泯灭他们。”刘备道,“妙计。”  于是,刘备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并故意败退,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刘备火烧自营退却,种种迹象表明刘备无力再战,曹仁最终决定决定予以追击。  这时,曹军之中,素以谨慎小心著称的李典李将军,上前劝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狭,草木深,不可追也。”,然曹仁为刘备才从许都奔赴叶县,才从叶县转至博野,如今不追,何故也?如今胆小怕事,何能立大功?这便是富贵险中求。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认为是李典判断有误,故与于禁追击,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  然而,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恰如李典预言的那样,关羽、赵云、张飞纷纷从三面包抄,突然杀出。曹仁应对不及,遭伏兵攻击。最后,曹仁被刘备伏兵所败。不久,殿后的李典指挥自军人马前往接应,救出了曹仁等人。之后,两军撤退。  日后曹操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刘表亦不愿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陷入了数年的和平。
    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匈奴犯边,侵入中原的记载。至赵国李牧戍边,北击匈奴,长城始建,李牧之名,更是震慑匈奴一时。转至春秋,战国又继,八百周朝气数已尽,恰秦王嬴政扫六合,统一天下。嬴政始称皇帝,三公九卿,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重新修缮长城,并令蒙恬驻军边塞,以震慑匈奴,并将其赶出河套地区。  至暴秦覆灭,楚汉相争,汉武帝上任,穷其一生,放注于北击匈奴的霸业之上。遂有李广等名将,卫青、霍去病等王侯。军功卓著,升迁在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容易也十分不容易。题外之话,卫霍世家凭此显赫一时,帝王之下,百官之上,试问其人地位,谁人可比?  后有光武中兴,北伐匈奴,以彰君臣之卑崇。不久,匈奴内乱又继,匈奴遂一分为二。其北部之匈奴迁居离去,而南部之匈奴,则留在这块生养他们的地区,甘做大汉的陪臣。我们称呼他们为南、北匈奴。北匈奴的离去,离大汉越来越远,随着交集甚少,逐渐泯灭于大汉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位于大汉北部的南匈奴则一直与大汉若即若离,相叛相亲。  到如今,乱世又起,南匈奴趁势进犯汉朝边关。而公孙瓒举“白马义从”,战的匈奴昏天黑地,屡战屡胜。以至于后匈奴闻之,胆战心惊,不敢秋毫相犯。后公孙瓒龟缩易京,匈奴转犯司隶,交连关中诸将。  建安七年,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联合袁绍之子袁尚,欲以搅乱关中太平。同时,也是为了策反附属于曹操的司州诸将,让仅仅勉强据有兖州、司州、豫州、徐州的曹操受到严重打击。  而当时在担任司隶校尉的是钟繇,后来的丞相府前军师。钟繇,很神奇的一个人。能文能武能书法,军师刺史大文豪。兴平年间,李傕时执政长安,钟繇就与许都曹操交好,并劝谏李傕交好各诸侯,名誉的分封示好,不值一提,李傕从之。当时,钟繇威望便很高。  到了曹操迎立献帝,钟繇又帮曹操骗了杨奉,遂能定都于许昌。至曹操拿下徐州,荀彧举荐钟繇担任一方大员――司隶校尉,驻守曹操的大后方。钟繇打理的司隶井井有条,并造成司隶之中,唯钟繇一人独大的声威。钟繇的声威更是让关中诸将、凉雍势力感到畏惧。比起荀彧在许都的声望,钟繇更高,以至于后来做到曹操的相国。  转笔再提,这一次,钟繇与袁尚的对决。袁尚为解决前方战事的吃紧,曹操的打压,欲以再次讨伐曹操的后方关中。当时,袁尚命令河东太守郭援(钟繇之外甥)、并州刺史高干(袁尚之姊父)联合南匈奴单于攻取平阳。同时,又派遣使者与关中的军阀势力马腾、韩遂等再次联合,然而韩遂、马腾二人又不理他。  上次曹袁北方决战前,韩遂、马腾二人就跟钟繇勾搭到一起,并质子入许都,和曹操的许都政权绑在一起,还送给曹操二千匹战马。他们的作为,极大的左右了官渡之战前期战局的发展。这一次,韩遂、马腾再度抛弃袁尚,这如何胜得了?注定又是袁尚的一场败亡,覆其父之辙。  平阳有乱,钟繇得闻,率兵马几千余,进剿平阳。钟繇围城,久攻不下。又听闻,袁尚的军队又要来,约有万余,领军的是河东太守郭援,郭援是钟繇的外甥。  营帐之中,钟繇得知郭援被袁尚弄到前线后,内心有些许纠结。毕竟是自己妹妹的儿子,咋办?钟繇手执墨笔,书写诸侯,默念名字,挥洒自如,飘逸地文字飞起,令人赏心悦目。诸将坐在席位之上,忍不住上前出言,“钟校尉?”钟繇不动声色,依旧执笔书写飞舞的文字。  “钟校尉,我们撤退,让出……。”钟繇摆摆手道,“我清楚你们想要做什么,我已布好了一切,不必担心,接下来便是请君入瓮的乐章。”  钟繇一边写字一边说道,“袁氏如今大不如初,曹公在前方征战,我等何惧外敌。何况我外甥现在到来,就算有关中诸将暗中与他勾结,在我的威望之下,以及韩遂、马腾和我的关系,他又能翻出什么花来?”  钟繇手抚髯须,把写好的纸张叠好,交给身为手下的张既(一直跟着钟繇混,后来官至凉州刺史),“再言之,关中这帮将领还没有全部反叛,假如下诏放弃向他们示弱,这里所有的势力,那个不会趁机倒打一耙,将我苦心维持的司隶版图毁之一炬。如今曹公虽无法派兵相援,但凭借我的手谕,韩遂马腾照样为我所用。只要这俩个关中大旗在握,袁氏何惧?张既,接好,务必送到马腾手里。”  深知郭援秉性的钟繇――这个名义上的舅舅最后又说道,“并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必定轻敌冒进,如果他们渡汾河扎营,我们趁他们渡未渡之时打击他们,可以大获全胜。”  钟繇置笔饮归客,酒入觥斛,将校无不从。散宴后,钟繇遂派出手下张既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往韩遂、马腾所部。畏惧钟繇声望的马腾便派自己的儿子马超率领精锐部队前来相援。  一切都如钟繇预料的那样,郭援到了以后,果然轻率地要渡过汾河。部下劝止,不听。未渡河央,钟繇半渡而击之。这一战,大败郭军,庞德(时为马腾裨将)斩杀了郭援,而南匈奴单于畏惧而投降。  当时,钟繇见郭援首级后哭泣,庞德向他谢罪,钟繇说:“郭援虽是我的外甥,但他是国贼,你何须谢罪呢?”钟繇深明大义,令得关中诸将又敬又畏,曹操却更是多疑担忧。钟繇宛如一方诸侯的势力,受到曹操忌惮。但中原未定,许都唯托荀彧,关中唯托钟繇,曹操不可轻动其位。在钟繇担任司隶校尉十二年后,曹操将钟繇调回许都,任丞相府五大军师之一的前军师。不过,每逢钟繇至关中,关中诸将尽皆失措。甚至于,钟繇任主帅征讨汉中之时,张鲁都没动手,关中马超、韩遂等人便举兵反叛。  后曹操一纸诏书,南匈奴且封为五部,方便大汉治理。每部择立贵族为帅,另选汉人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同时,曹操还把并州的中下层匈奴人编入汉族。这样,南匈奴上下完全编入曹魏政权,中国北方完成了实际的统一。
    建安七年,历经白马之战、官渡之战、苍亭之战三战三败的袁绍忧愤而死。一代豪雄袁绍的离去,仿佛在宣告着南北方袁氏时代的结束,大汉朝四世三公的影响力也渐渐不能在乱世博得筹码。  而冀州治所中,因袁绍身死,未指定继承人,于是,世子之争遂起。或许,袁绍指定过继承人,但是毕竟托孤之臣非是帐下手握重兵或是重权的大臣。谋主荀谌不知所踪,田丰、沮授、颜良、文丑,威望仅次于袁绍,却已丧命白马官渡,逢纪、郭图之类,谁又能靠得住?  时长子袁谭,幼子袁尚各执一方,高干、袁煕则态度不明。逢纪、审配拥立袁尚,辛评、郭图欲迎立袁谭。两子相争,必有一伤。袁尚当时在亡人袁绍身边,哭哭啼啼对着审配说道,“我身无尺寸之功,唯赖卿也。”审配说道,“不必担心,逢纪会拥立您。而你大哥袁谭曾为长子,如今不过是你伯父袁基的继子罢了。至于你二哥袁煕,不足为虑。倒是你姐夫高干,是个变数。不过,大权、臣子尽在你我掌握之中,你必是袁公的继承者。”  袁谭时在外,驻守青州,对着天感慨,“叔治(王修字叔治,时任青州别驾,后官至大司农),想我当年,被我父亲流放到青州,不过平原之地。你我二人携手,一年之内,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尽得一州。如今七年已过,父亲却已然逝去。而袁谭恐怕要继位了,而我还不过徒据青州。”  不久,逢纪做主笼络一帮部下,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或许不是假托,袁绍活着时,就非常喜爱和亲近袁尚。至于袁谭,不过挂着长子头衔罢了。但是,谁又能证明是真正的托付?承认便是袁绍真嘱,不承认便是假命。  待到袁尚继任袁绍的位子以后,第一时间不是巩固民生,一致对外,共拒曹操。而是打压袁谭,巩固地位,时袁谭面对袁尚被捧上尊崇的位置,不甘心,便自号车骑将军,兵驻黎阳。袁尚念在手足之情,允他车骑将军之职。不过派逢纪(逢纪之所以为监军,是被有旧怨的审配抛弃掉了。拥立袁尚,却不能侍奉新主,可怜可怜啊)做监军,兵力也给的相当之少。袁尚则任由二哥袁煕、姐夫高干则依旧驻守一方,打压大哥袁谭却是毫不手软。  面对袁尚给了将军头衔,却又派人监视自己,袁谭心里不爽。派人写信给袁尚,“如今黎阳兵不足万,不可拒敌曹贼,望贵弟予我更多的兵马,以镇曹贼。”面对袁谭的请求,纨绔二世祖袁尚命审配计议。审配(可以算是袁尚的恩师,与逢纪有仇,与袁谭不和,把袁谭过继给袁绍兄长袁基就是他的主意)主张不给,袁谭一旦坐大,便有崩解发难之机。袁谭发怒,一怒之下杀了逢纪,逢纪临死前叹曰,“审配决计让我死矣,吾不可活。”  不久,在郭嘉立主北伐之下,曹操召集群臣议事,聚拢兵力再讨袁氏势力。得到曹操渡过黄河的消息,袁谭向袁尚告急,请求支援。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于是留审配把守邺县,自己亲自率军队援助袁谭,与曹操在黎阳对峙。同时,袁尚派出高干和郭援进攻曹操部将――时在关中的钟繇,以求毕竞其功。  建安八年,正式点燃黎阳战火,曹操进攻,袁尚袁谭不敌,退守邺城。曹操第四次克袁胜利,面对曹操连战连捷,袁尚心生灰败之感,心生与袁谭和好之意。  与此同时,曹营之中,诸将皆欲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他为曹操仔细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虽是长子,但袁绍更喜欢袁尚。袁绍一直为传位给哪个而犹豫,以至于在撒手人寰之际,才被群臣草草决定让时常伴其身边的袁尚接位,因此袁谭对此一直心存不满,何况袁谭、郭图、逢纪等人与审配有隙,袁谭得不到驻军,逢纪扶立新主却遇害。如果我们攻打,他们一定会联合抗击,如果暂缓用兵,他们一定会爆发内讧。”  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曹操抚掌大笑曰,“本初兄,生了两个好儿子。奉孝,你说是也不是?”郭嘉不理曹操,一味饮酒,宛如酒中恶鬼。曹操笑道,“公与志才,皆是酒中仙,人中龙也。”  同年五月,袁谭请求其弟袁尚增加所部兵员,更新军仗铠甲,乘曹操退兵之际,率军追击。袁尚疑袁谭有二心,遂拒绝所求。怒不可遏地袁谭把爆发点倾注于袁尚,“兄弟,这就是所谓的兄弟!!!来人,全军出击。”,遂起兵攻打袁尚。  在曹操退兵佯攻刘表时,这一反目上演。当时刘表命人相劝袁尚、袁谭两兄弟,和睦为重,携手共进,重建袁本初时代,以防曹操啊。结果,袁谭不理他,还劝刘表注意眼前交战的曹操,不要管他们袁氏家事。刘表无语,命刘备抵挡一二。  二人交战于邺城,袁谭兵败,退保南皮小县。在审配的建议下,袁尚命人修书与袁谭,“你我本为兄弟,何必相残,眼前许都曹贼,荆州刘表,关中马腾、韩遂,汉中张鲁都是大敌,我们何必因为家事,而让他人趁虚而入。”袁谭看后,讥笑不已,派人通知袁尚,谭答应为袁尚镇守一方。  然而不久,袁尚撕毁协议,交连刘表,以制曹贼。又率军火速收割,将青州大半收入囊中。此时,袁谭只剩得当年老子所给的平原一代了。袁尚派人劝降袁谭,“都是亲兄弟,江山一起打可好?”  困守平原的袁谭,一时胸中抑郁难解,“当年便是从平原起家,如今落得只唯平原。可笑我袁谭,领兵戎马八九年,却最终落得如此田地。”郭图此时建议,联合曹操,攻伐袁尚,以坐收鱼翁之利。袁谭长叹道,“罢了,随你们去吧。”  于是,郭图派谋士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收到信很痛快,郭嘉更是祝贺曹操已得袁氏江山。曹操在收到书信二十天后,终于出发,率军往救平原。袁尚闻讯撤围还邺,时袁尚部将吕旷、吕翔投降曹操。袁谭偷刻将军印给吕旷、吕翔以事笼络。  曹操知袁谭非真心投降,佯作不知。并与袁谭把酒言欢,席间还互定婚约,以示盟好。曹操为儿子曹整(曹操第二十子)娶袁谭之女为妻,对袁谭抚慰有加,随即率军还许。
    建安八年,孙权舅父吴景骤逝,年仅二十一的孙权感慨世事变迁,如今父亲、长兄、舅父纷纷亡却,二叔孙静隐居故乡。孙翊(孙权三弟)也该加点担子去为我镇守一方,吴景的丹杨且让他去纵横闯荡;吴奋(吴景之子)还是太年轻,毕竟是将门之后,且封侯,去建立军功,不行就安乐一时;孙暠(孙静长子)夺权未遂,但毕竟故乡也要他来看守,不忍二叔白发人送黑发人,且让他暂居一时。  不久,孙权授封吴奋为将,封新亭侯,吴奋对孙权道,“主公,吾父与臣之功,不足以封侯。”,孙权笑道,“贤兄何意,没有舅父,何来我坐镇江东哉?”,时孙权不过为一吴侯。  孙权其弟孙翊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孙权告诫孙翊,“如今在外镇守一方,收敛秉性,磨砺一番。待到明年江东大定,要与为兄一同打下荆州。”孙翊称是。  孙翊颇有其兄孙策遗风,身不离刀,射猎独行,对待大臣更是优厚善待。当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盛宪以前的同僚孝廉妫览、戴员逃亡匿藏于山中。孙翊到了丹杨上任后,以礼罗致妫览为大都督督兵,戴员为郡丞。孙翊如此诚恳相待,却惹得后来兵变突生,甚至于杀身之祸。  妫览、戴员握有兵权之后,对于孙翊不是那般亲近,故主又本是被孙权所杀,其弟又多责难他们这帮故僚。于是,这两人狼狈为奸,密谋叛变。并勾结时为孙翊家臣的边鸿,谋划杀害孙翊,等待最佳的时机发难。然后,另立他人抗争孙权。  同年,孙权举兵出征江夏太守黄祖,江东鄱阳等地山越趁势大起,而妫览、戴员也欲趁机发难。乱中求胜,谁可得之。  黄祖看着孙权撤兵而去,只是叹气,我与孙策孙权结仇已久,我终要死在孙氏手中,只不过何时而已。黄祖长叹,刘表啊,不是我不放下,而是孙家不肯放下这段愁怨啊。黄祖固守江夏,与孙氏家族交手无数,败无大伤,胜唯小胜。黄祖老矣,志气败矣,后遂被杀害。  孙权还军平定山越。孙权命征虏中郎将吕范、荡寇中郎将程普、建昌都尉太史慈分头进讨山越,又派别部司马黄盖、韩当等人扼守山越经常出没的郡县。在四方各处尽皆派人把守的情况下,山越翻不起大浪,又迫于生存物资的压力和官军的机动化,不久投降孙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孙权在平定山越之时,建安、汉兴、南平等三县百姓起义,各聚众数万人。得到来报的孙权,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小打小闹而已。谁的管辖区谁去平定就好,于是命令会稽南部都尉贺齐率兵进讨。  贺齐使属县各出兵五千人,由各县县令率领,由自己统一调遣。贺齐凭借官军的严整,连破农民起义军这些乌合之众,并斩杀了贼首洪明以及六千多人。贺齐得胜后,农民军其他首领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人皆投降。贺齐挑选收降的农民军中强壮者为兵,共得万余人。贺齐因功拜平东校尉,三县起义就此被平定。孙权平定山越,讨平建安等地起义军,安定了东吴。  建安九年正月,丹杨郡诸县令前往郡守府述职,一齐会见孙翊。孙翊命妻子徐氏(善卜卦,颇有男儿之风)为他作宴卜卦,徐氏说卦相不佳有凶卦,劝孙翊不要作宴了。孙翊想了想,都是下属,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对于妻子的卦象,吉凶祸福预测的一般很准。罢了,且去相见,带上短刀,堂堂太守,孙家儿郎,一生何惧?再说,长兄孙策遇刺身亡的事情,总不会又发生在我的身上吧。  孙翊遂宴请诸县令,并统计丹阳各地的情况,派人书信送往会稽孙权处。是宴欢,妫览趁机将孙翊的短刀收了起来,交给孙翊的侍卫边鸿。而身为郡丞的戴员,则命令侍卫全部去府外,将街道清场,护卫府外左右,保障各县和孙翊的安全。宴毕,醉意阑珊的孙翊出门送客,时任护卫的边鸿手中捧着孙翊的短刀恭敬色站在他的身后。边鸿瞅准时机,趁机杀害醉醺醺的孙翊。在一众县令不敢相信的醉眼之下,边鸿逃走了,在深山荒野之中暂居。  孙翊之妻徐氏,祈求抓捕边鸿,妫览和戴员两人便派人把边鸿杀掉,传告丹杨各县,以正二人之名。然而没什么用,妫览和戴员又强占了孙翊的财产和家里的一切。这使得丹杨尽知二人之罪。  时任庐江太守的孙河(本名俞河,孙策赐姓孙)得知孙翊被杀后赶到宛陵,义正言辞的责骂妫览和戴员办事不力令孙翊被杀,你们俩太没出息,上司一个个死去,都是你们办事不利。妫览和戴员干脆和孙权不在虚与委蛇,光明正大的杀掉孙河,派人北上迎接扬州刺史刘馥(汉室宗亲,曹操所表,把荒芜的合肥变成了后来的军事战略要地),要刘馥领兵到历阳,他们就在丹杨接应。讨伐侵占汉室江山的孙氏一族。  而徐氏惨戚戚地去联合孙家旧将孙高、傅婴(皆是孙翊亲信),“先夫在时,常说二位将军乃忠义之人。妫览、戴员二贼谋杀先夫,不但将我家资、奴仆全部分发下去,还想霸占妾身。我假意答应,让他不做防备。请二位将军速派人去报知吴侯。我有一计欲擒二贼,还求二位将军相助。”孙高、傅婴则道,“平日府君对我们不薄,我们也正想为府君报仇。夫人所说之事,正是我们日夜所盼,岂有不从之理。”  于是,二人与徐氏合谋,于孙翊晦日,假意嫁给妫览,新衣红服,娇颜无比。并设宴招待妫览,孙高、傅婴二人埋伏两侧,暴起发难,妫览身死。不久,又设计杀害戴员。时在合肥的刘馥迎兵而来,孙权亦从会稽率军赶来,发现孙高驻守丹杨,双方撤兵各自还会稽、合肥,而孙高便成为了新任丹杨太守。
    曹营中,郭嘉坐在主位之上,曹操时坐在一旁,程昱、贾诩、荀彧、荀攸、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曹休、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许褚、文聘、曹丕、曹植、曹彰则各列一席。五大谋士,家族兄弟,众多将领齐聚一堂。  郭嘉一边饮酒,一边说道,“如今,袁尚出兵攻打袁谭,袁谭必不能有所谓。十有八九会来屈尊投降,自今日且让他坚持月余,试试他有没有用处,我军再出发,可好?”曹操低头思索不语。  荀攸笑着说道,“奉孝此言不虚,袁谭实在是太弱了,要他不能固守一方,还要浪费地盘和粮食。如果他有几分本事,能够坚持一月有余,那我们就帮他灭掉袁尚,让他苟延残喘一时,诸位以为如何?”曹操依旧思索不语。  夏侯惇则严肃道,“两位谋士高见,渊不能为。如今何必去救,且让他拼个你死我活,再行战事?救回来,若是再反咬一口,岂不哀哉?岂不痛乎?”曹操依旧思索不语。  贾诩这是开口说道,“谁说我们是去救袁谭,我们是去杀袁氏一族。先诛首恶袁尚,再讨袁谭,趁势攻灭袁煕,进剿高干。进而,我们可雄居北方。”曹操这时说道,“是的。我们是趁势灭掉袁尚的部队,侵占袁谭的部旅,再诛袁氏余孽。但是,本初是我的好兄弟,不忍与其后代交恶啊,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曹操深深感慨,“昔日我与本初,从少年玩耍开始,到长大各自任官,再同入西园为八校尉,讨伐董卓相誓于关中,可谓是关系亲近,而后各自发家,共举义旗,废袁术,灭公孙,征吕布,携手北方。却要生死一战,三战三捷,本初抑郁不堪,吐血身亡。如今教我如何下的去手?”  曹丕上前一步,“父亲,当断则断,国家大事为重。各人私情且放一边,另做他选。”心里则腹诽道,况曹袁不两立,只要不诛杀袁氏的后代,天下谁人会不感怀您的恩德,装模作样有意思么。不过,贾先生让我如此说,如此时机去说,必然有道理。  曹操摆摆手,“旧事重提,尽惹伤感,诸位将军、参军,这一战,曹某不亲自出马了,奉孝、丕儿你们代劳吧,我在许都等着你的好消息。”  建安九年二月,曹丕乘袁尚不在冀州,尚在出兵攻打袁谭之时,亲率大军直逼邺城。时袁尚谋士审配镇守邺城,见曹军来攻,指挥将士固守待援。审配写书信与袁尚,希望袁尚在前线拿下袁谭部旅,然后一鼓作气强势返回。  当时,袁尚大军围袁谭月余,曹丕大军始围审配,袁尚和审配低估了袁谭的实力,一个多月打不下来,但要不了多久,便可以拿下来。于是,面对曹丕的袭击,袁尚只是交代审配固守城池。曹丕面对袁尚再次两线作战,只是徒怒无法,如今强曹当道,袁尚竖子岂敢?命人起土山、挖地道、备投石车,向邺城发动猛攻。同时,袁尚意在努力攻讨。  然而留在邺城之中的除了谋士审配,还有将领苏由,一政一军,合理分工。然而苏由觉得自己挺聪明,便与曹丕互通密信,以求里应外合。然而第三天,事情就告发了,审配和他就打了起来,按理说苏由的影响力在邺城是不低的,然而审配执法素严,袁绍袁尚出门征战,留守邺城的必有审配(跟荀彧地位基本一样,谋略不算顶尖,都是忠义之士、恪守律法之人)。  于是,苏由也只能被大败,仅仅几十人仓皇投靠曹丕,曹丕只是象征性地抚慰一下,苏由不禁落泪,里应外合不成,反倒沦落为无命小卒,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事实上也是如此,苏由自此战后,就彻底没有再露过脸了。  两个月后,曹丕未能拿下邺城,曹操觉得曹丕是不是太无能了,但鉴于对身为军师祭酒的郭嘉有着盲目的推崇,还是任凭曹丕去疯去浪。曹营中,曹丕望着郭嘉,一揖到底,“还请军师救我。”郭嘉说道,“文和自有诡策,你去找他。鉴于你来为我送酒,给你个提示,破城不是只用兵而已。”  曹丕一脸阴霾走出郭嘉的营帐,气愤的去找贾诩,贾诩一见曹丕,“公子何故如此?”曹丕答道,“还不是奉孝那个酒鬼,说的酒气话。”曹丕一出口,便知不对,“那个,先生,我误言。”贾诩根本不管地冷冷道,“先去酒鬼之所,再来我这里,不觉得跌了我的份么?没有下次。”  曹丕不敢应,纠结是否说句话缓解气氛。贾诩继续说道,“攻城者,当无所不用其极。粮道必切,有水必灌,有土必掘,有火必焚,有将必搠,有兵必围,有礼必劝,有利必诱。无所不用其极,万法不离其根,方是用兵之道。丕儿,好好学着,十年之后,你必贵为王侯。”  曹丕出了贾诩的营帐,便派人召来曹洪,告诉他这位叔叔,继续率大军攻城,“叔叔,您统帅兵马时日已久,坐镇邺城不可推阻,而小侄则去劫粮道。对了,叔叔,漳水便在附近,可以一用。不过,先绝粮草,困他一困。以水灌城,百姓受难。叔叔,我走了,三军交给您了。”,曹洪应是,嘱托许褚保护好曹丕安危。  曹丕遂率兵攻破毛城的尹楷和邯郸县的沮鹄守军,切断从并州向邺城运送粮食的通道。不久,曹洪命士兵在邺城城外挖掘濠堑,周围四十里,深、宽各二丈,引漳水灌城。邺城已无外粮,内耗严重,形势极为危急,审配指挥将士竭力防守。审配只能企盼于袁尚回来,否则再以邺城的粮草备足,城破也不过时间问题。  一月有余,袁尚放弃了袁谭,袁谭已经进入了曹操的怀抱,曹操率军去救,而自己后方却陷入危机。袁尚一时间感慨万分,明明马上灭掉袁谭,却有曹操相救,而自己的邺城却因许久无援,如今摇摇欲坠,不知自己回去,邺城还能回到自己手中么?袁尚已是一颗颓心。  不管如何,尽人事,知天命。袁尚亲率兵万余人回救邺城,至离邺城十七里之处,临泾水为营,点火以示城中。审配见袁尚救兵来到,点火相应,出兵城外,欲以袁尚里应外合,冲出重围。然而,只是奢望,审配已然无兵,曹丕就大大方方的派兵迎头截击,将审配赶回城中。审配气的突出一口血,“邺城,破矣。”  曹洪与袁尚相战,袁尚奔走时日已久,曹洪以逸待劳,袁尚是夜大败。面对冀州的沦陷,袁尚自知已然无能为力。遂遣使求降,曹丕不许。袁尚嘴角一抽,袁谭投降你就接受,轮到我就这样?袁尚心里是那个受伤。于是,欲率军奔并州而去,投靠高干。毕竟袁尚不是袁谭,有袁绍的继承人这个大面子。虽丢邺城,亦可重头再来。  然而,曹洪率军追袭,马延、张凯等临阵投降曹操,军队溃散,根本让袁尚无法施行自己的计划。袁尚见大势已去,并州与冀州的粮道都被切断了,城池都在曹操手里,袁尚怎么去?袁尚深感无路可去,遂就近独自率领百余人逃奔中山郡,蜷缩卢奴。  曹丕大获全胜,尽得袁尚辎重、印绶、节钺等物。于是使人拿袁尚印绶以示城内,城内守军崩溃。审荣(审配之侄)开城门迎纳曹军,曹丕遂占领邺城,审配如陈宫般,士为知己者死,不降遂死。曹丕攻入袁府后,看一女子貌美,问之,袁煕之妻,遂纳之。  至此,曹操平定冀州。九月,曹操自辞兖州牧,任冀州牧,冀州从此成为曹操的政治中心。
    曹操平定邺城时,名士辛毗(后官至九卿之一的卫尉)可是难过到了极点。哥哥辛评一家被杀,全因自己的劝降所至,内疚不安。进城鞭打审配也不减心中恨意,审配只是说,“背主求荣之士,我恨不得全部杀光。至于你,除了能羞辱我,可能杀我么?”  曹操平定冀州后,许攸时常言语疯癫,阿瞒阿瞒,竖子竖子,随口道来,自以功绩为功,到处夸耀。不久,许攸便因“如不是我,如何进得此城?”而死。当然,明面上,则是许攸因贪财小事,便命丧曹操之手。同时,曹操也是以此事告天下卖主求荣之士,不要张狂。(许攸因为贪财家人获罪,便卖了主子袁绍,给曹操献计,偷袭乌巢曹操得此而据北方。像许攸这种公私不分的人,很容易被主子“弃置逦迤,亦不甚惜。”)  与此同时,曹丕纳甄姬,曹操遂为其大婚之,占据冀州为国喜,曹丕娶妻为家喜,双喜临门,军民欢庆。军旅获胜是为真欢,百姓战败是为敷衍。乱世之中,百姓左右不了天下,振臂高呼,又有几人哉?  贾诩府上,故人求见。年近不惑的白面打扮的男子缓缓来到贾诩前面,坐在客位。贾诩看到男子几多感慨,“曹宏,数年未见,徐州如今还是握在你的手中,主子倒了千万手,你却如一。”曹宏(徐州世家的代言人)却自嘲道,“若不是张飞杀了我弟弟,我岂会把徐州让与曹操,曹操又如何翦除内患,可得官渡一战,遂据北方乎?要不是如此,如今,我又怎么会见到你。文和。”  时袁尚在卢奴(中山国治所)兴风作浪,醉酒日夜,中山国王爷刘震也是束手无策。当时身为袁尚部将的牵招,自请去向并州刺史高干请求援助。  牵招见到高干,便说道,“将军,忠义之士也。如今袁公在外,身为部下当迎立之。况并州,左有恒山作为天险,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又拥兵五万,北边有强大的胡人,何愁不可再图大业。还望将军三思。”然而,高干听得,只是说了一句,“再说吧。”牵招一看,高干有自立之心,五万精兵,又有险地可守,何愁大业不成,我提这些干嘛呀,牵招骂了句娘。  是夜,牵招,认为高干肯定会杀人灭口,偷偷潜去。因道路被阻,牵招不能回到袁尚处,转而投奔曹操。牵招,后成为曹魏名将,爵至关内侯。  袁谭则趁曹操在邺城享受战果,曹丕成婚之时,背叛曹操,趁机抄掠攻占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闲等地。曹操也没理他,安定冀州,儿子婚事才是当前大事,至于袁氏兄弟,在曹操如今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袁谭扩张地盘之后,复又起兵进攻时在中山国的袁尚。趁你病要你命,战场之上无兄弟。自我放弃的袁尚又一次战败,无处可去,跟着部下跑到了故安,投奔二哥袁熙。  当时,袁煕也不好受,一是老婆被人抢了,心里难受;二是袁尚被端了大本营冀州――袁绍地盘的核心――北方的政治中心,袁氏兄弟的覆灭也将不远了。现在,袁氏兄弟不过是苟延残喘了。至于并州刺史高干,则是要自立的男人,懒得管他们三兄弟了。袁煕对于袁尚过来,恨不得杀了袁尚,以解心头之恨。  建安九年十二月,平定冀州的曹操,以背约为名,向袁谭发动进攻。袁谭好不容易打败了袁尚,却要遭受来自曹操的怒火。袁谭自知不敌,退保南皮。曹操进军平原,复谭所占据的属县,彻底端了袁谭的老窝。  此时,北方局面赫然成为了冀州牧曹操的天下,当时,袁氏之土,袁谭据守于南皮县,高干坐拥数年的并州已然自立,袁煕、袁尚的幽州则关系微妙。而关中钟繇是曹操的人,汉中张鲁是刘璋的人。  袁谭则抱守南皮,整天提心吊胆,夜不能寐,派人小心防备,都想投降曹操。袁煕则爱莫能助,幽州多生乱事,三弟袁尚还来自己地盘分一杯羹。大哥你好自为之吧,为了权力抛弃兄弟情义,落得如今这般下场,活该。  曹操率领进军南皮,袁谭不愿坐以待毙,遂出兵迎敌,战后曹军伤亡甚多,士卒死伤累累。袁尚、袁煕此时得知,袁谭大败曹操,遂“不计前嫌”,率军相助,共拒曹操。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曹操因袁谭死战,袁煕、袁尚两兄弟又来援助,意欲暂缓进攻。议郎曹纯(曹仁之弟)劝曹操说,“曹公,如今我方千里奔袭,为的是杀敌破敌,消灭袁氏。如今不过小败,却要放虎归山,实不知也。一来匆匆退兵,必会折损军威,二来袁氏未灭,必有后患。”曹操道,“子和有何良策?”曹纯道,“未有。”  郭嘉醉酒吟诗,缓缓步入帐中,“奉孝出师多少载,沙场醉卧逐三袁。司空只欲争河北,千里奔袭为哪般?”,曹操笑道,“为破袁氏。”郭嘉继续道,“匆匆退兵,折损军威,倒是小事。如若袁谭与袁煕、袁尚携手,共聚讨曹大旗,以袁氏四世三公的威望,跟随者必然不少,刘表、孙权等便会诛曹。”  郭嘉躺在案上,继续道,“大军深入,有进无退……”曹操一听,没了下文,知郭嘉又醉了。这时,曹纯一拍脑门,拿出郭嘉事先给的锦囊,念道,“如今若是孤军深入,受到袁谭的殊死一搏,疯狂反扑,不要畏惧,事实会证明,不过是飞蛾扑火,一瞬间的伤害罢了。如今敌人因为暂时的胜利,而开始骄傲大意。骄兵必败,这是有利于我军的战机啊。我军则因进攻受挫,而变得谨慎小心,这是我军前进的动力啊。谨慎与骄傲,再加上实力上难以逾越的沟壑,一切自有定论。我军必胜,去吧,子和!”  于是,曹操、曹纯看了眼倒在一旁的郭嘉,命人将他扶下去后,曹操、曹纯相视一笑。曹纯笑道,“接下来,该我曹纯大展身手了。”曹操接道,“那么,我来为你击鼓,我军必胜,去吧,子和!”曹操亲自擂鼓,曹纯指挥将士冲击,一时间,血染沙场,不可视物。只见一身亮银色铠甲的曹彰,冲战于沙场,并追向大败而逃跑的袁谭,将袁谭斩于马下。  战后,曹操一脸严肃,命人把曹彰带来。曹操严厉地说道,“知不知道,刀剑无言,任你是谁的儿子,战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活着与死亡,还有苟且偷生之徒。你还记得你大哥么,昂儿死在战场的事情么?”曹彰面对曹操的厉语相向,勇敢的抬起头,噙着泪道,“父亲,你还有脸提大哥么?我曹彰一生,是必是要成为统帅三军、驰骋疆场的男人,以军功凌驾世人、官至大将军的男人!!你,拦我不得。”曹操看向曹彰,眼中柔和与厉色、愁情与喜悦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是那般的无奈,甩下衣袖,走了。过了多久,不知道是谁开口说道,“来人,看好三公子,不要让他再踏上沙场一步。”  当时,青州别驾王修正在乐安,负责后方粮食供应。听说袁谭危急,率领他带去的士兵和属下急忙赶去。然而,不过数十人的兵马,无异于炮灰。待王修急匆匆地到了高密县后,却得知袁谭已死,王修下马放声大哭,说道:“没有您,我回到哪里去啊?”做不成袁谭的炮灰,王修也很难过,可怕了。  于是,王修去了曹操那里,“曹公,请让我为我主子收殓尸身,葬于他地。”曹操沉默不语。王修又说:“想我当年,受袁氏厚恩,更受长公子抬爱,如今却不能为其殓尸,深感惋惜。如果,曹公愿意,让我收殓袁谭尸体,就算让我当场死去,我也不会后悔。”曹操称赞道,“公,真高义之士也。我曹操,何有反驳之礼哉?去吧,本初的儿子也是我侄子,来人厚葬之。”  王修安葬袁谭后,投身于曹操麾下,并帮忙招抚青州各郡,并趁着回军督粮的契机,将唯一不肯投降的管统给抓了起来。管统,曾舍弃妻子,让妻子葬身于贼人之手,千里奔袭只为护卫袁谭周全。管统,可谓是舍家为国的高尚典范模范。  次年春,袁熙退守幽州,其部将焦触、张南趁势兵变,焦触自立为幽州刺史,张南为幽州别驾,率军进攻袁氏兄弟。袁煕、袁尚二人被人打跑,焦触率幽州之众投降曹操。袁熙兄弟二人则逃奔辽西乌桓。
    袁煕,袁尚投奔乌桓之后,高干率并州一众降于曹操,曹操仍以其为并州刺史。高干,人如其名,十分能干。在袁绍任人唯亲下,四个儿子驻守在外却只有老大袁谭、老二袁煕,其次便是高干这个非子嗣。可见,高干之能力。尤以在官渡之战、苍亭之战、关中征战后,溃败的袁绍军团中以高干的军队保持得最为完整,精锐部队仍有五万人,作战能力很强。当时,袁谭,袁尚,袁煕谁又打的过他,自立是必然。  建安十年四月,继高干投降以后,势力盛于一时的黑山军首领张燕亦率其众十余万人投降曹操。曹操封其为安国亭侯。黑山军说强不强,说弱不至于。自黄巾起义爆发至今已有二十一年,黑山军前身便是黄巾军,生存能力可见一斑。董卓未能剿灭,公孙瓒未能剿灭,袁绍未能剿灭,曹操未能剿灭。反而,黑山军与各势力处于一种合作与对抗的微妙状态。  曹操在得到黑山军后,便感怀十三年前收编青州黄巾军时,实力爆涨的时候。那时,曹操三十七岁,凭借青州军刚刚发家。而如今十数年已过,曹操已然半百知天命的年纪,坐拥北方大半。  在张燕投降后,曹操特意叫来张燕,问他今后这帮兄弟交给谁?十余万黑山军的安置,曹操也是很难有所决定。想当年收编青州军七万,遣散三十万余万,三十多万人的安置,仅仅据有兖州的曹操当年是任自离去。如今北方都是曹操的,任自离去不可能。  黑山军首领张燕只是说道,“这帮兄弟对我很仁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更像一伙土匪,背离人德,无人相投,便会一步步走向末路。当然,走向末路还很遥远,这个时间还很早。但就如今黑山军中,十数万的兄弟和他们的家人,我不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不说,也不能保证他们的生活物资。我什么都做不到,在如今北方,曹公必将代表朝廷统一北方,所以我愿投降于你。”  曹操表面夸赞道,“真义士也。”心里则道,不是你张燕势力不够大,而是你落草为寇,倍受排挤。因为你不是世家子弟,上不得政治台面,追随你的不过是乌合之众。因为你不是世家子弟,占据城池,却无能治理,最后只不过昙花一现。终要投靠世家,借此洗白自己的贼兵身份。不尽让人唏嘘那个时代,军阀是世家的走向,贼寇才是百姓的命运。  当时,袁煕、袁尚委身于乌桓之中后,希望借助乌桓的实力,“复图中原”。而乌桓首领蹋顿亦希望借助二人的声势,笼络汉族民众。当时,袁尚、袁熙兵败后,胁迫冀、幽二州军民十余万户投奔蹋顿。蹋顿得以指挥乌桓和汉族人口多达30余万,史称蹋顿“以雄百蛮”。  同年夏,幽州动乱,乌桓来袭。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攻略犷平,围攻左度辽将军鲜于辅(原幽州牧刘虞从事,后官至辅国将军)。鲜于辅不敌,请求曹操派兵相助。然而曹操还没来,幽州涿郡人赵犊、霍奴等聚众起事。时任幽州刺史的焦触,不敌被杀。  是秋,接到急报的曹操亲自率军进讨,击斩赵犊、霍奴等人。接着,渡潞河,援救犷平。鲜于辅与曹操里应外合,乌桓不敌,逃奔出塞。这年十月,高干乘曹操征讨乌桓之机反叛,执押上党太守,派兵屯守于上党郡治所壶关,防备曹操。曹操欲追击乌桓,却得到后方生变的消息,高干反了,曹操率军返回许都。  同时,河内太守张晟,率众万余人,起兵以应高干,并屯兵渑间,交连刘表,弘农太守张琰亦起兵以应。为防止河东继而生变,河东太守王邑被调往许都,原西平太守杜畿接掌河东,然河东郡掾卫固率兵以应高干,杜畿不能上任。关西生变,司隶校尉钟繇上书,“曹公勿忧,关中有我一人足矣。”同年,钟繇率领马腾等军阀,十分顺利的剿灭三人叛乱。  可见,钟繇镇关中,为曹操省了多大的心,换任何人也做不到,帐下五大谋士程昱、荀彧、郭嘉、荀攸、贾诩,只是谋士。领出来镇守一方,程昱可守一地,荀彧可安民心,郭嘉则不能治,荀攸则会是诸侯,贾诩则是自保不能治。若叫他们震慑关中,实无力也。只有钟繇,才是司隶的老大。  而面对此次反叛的主力――高干,曹操遣大将乐进、李典进击。高干拒壶关而守,曹军不能进。壶关,据太行而设险,南有天井关,东有壶关口和壶口关,地理形势十分优越。面对这种天然的守关优势,乐进也是叫苦不迭。虽然,连搠高干,连斩了高干几名大将,依旧攻不破关口。  高干据关退守以后,乐进、李典二人更是毫无办法。任凭叫嚣辱骂,就是不出关。任曹军筑土城居高而攻,还是挖地道以潜攻,高干自是岿然不动。三月以来,久攻不下,曹军疲惫。而高干的并州军势气依旧旺盛,有充足的粮草接应,何惧久战?曹军都生出退意,奈何后方曹司空严命,只得相持于壶关口,双方尽皆按兵不动。  壶关围而不下的消息使曹操很是焦急,曹操问计郭嘉如何,郭嘉说道高干必须铲除,否则无法进军乌桓,进而攻灭袁氏,统一北方。曹操听之。遂于建安十一年春节过后,曹操便亲率大军北上太行山,决心攻下壶关这个堡垒,拔掉高干这个横在他统一北方道路上的这颗钉子。  曹操从邺城起兵,途中要经过太行山的羊肠坂,道路十分艰险。他的乐府诗——《苦寒行》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一路艰难,一路悲苦,尽在诗中展现。待曹操到了壶关口,命人叫来乐进,“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攻不破壶关么?”乐进道,“不知。”曹操接着道,“你不会用计,只会听命行事,驰骋沙场。于是,我便来了,早知道应该让奉孝或是公达跟着你们,就不会如此之久,破不得壶关。”  不久,曹操召集文武于壶关,“他高干不是厉害么,臧霸、钟繇都败过他,投降了又反复,真是找死。待城破之时,尽皆坑之!”曹仁连忙进谏说:“围城,一定要给敌人留下一道活门,以表示他们还有生路。而现在,明公下令城破后,他们一定得死。他们被您逼得没有退路,人人都会拼死防守。加上壶关城池坚固,城中粮草尚多,壶关易守难攻。况我军奔袭千里,以疲惫之师去攻,恐怕我军胜了也是惨胜,更多的可能是僵持不休。明公,三思啊。”  曹操闻言猛醒,随即收加成命,又问计于荀攸,荀攸献了诈降之计。曹操采用了荀攸的计策,命降将吕旷、吕翔诈开城门,入城后对高干说:“我们原来也是袁公旧将,不得已而降曹。现曹操新到,军心未定。我等愿助将军一臂之力,今夜前去劫营,曹军不防,定可成功。当然,事后我二人也要扩土自立,还望将军成全。”高干听了以后,以为这两人与自己一般,想要自立遂同意联手。当时自己再灭了这两人,毁了他们的白日梦。  然而高干没想到,这是曹操的计策。是夜,高干亲率精兵万余前去劫营,却发现是空营。高干大呼上当,面对曹军的包围,高干当机立断,临阵斩杀吕旷、吕翔二个诈降之人,以震军心。然而在绝对实力面前,高干所做的不过是铲除了两个人,对于大局毫无影响。高干叹气道,估计壶关也被人夺取了,高干只好率军冲出重围,投奔匈奴而去。于是,曹操攻破壶关,势如破竹拿下并州大部。  而投奔匈奴的高干,被匈奴拒之门外。高干,你不记得,你当年把南匈奴单于给坑了么?高干只得另投荆州刘表,半路上被上洛都尉王琰所杀,王琰将高干的首级献于曹操,曹封王琰为列侯。  建安十一年三月,曹操平定并州后,以别部司马梁习为并州刺史。梁习,面对时经战火,残破不堪的并州,首先解决拥兵自重,对于朝廷不服从的少数民族势力。梁习学习钟繇处理关中诸将的办法,仿用其策。先以礼待之,再以兵讨之。招募各族豪强,担任朝廷职务,征召勇士入伍,建立军队。待政事与军事全部走上正轨,便开始利用兵力威逼,遣各族豪强之家属入邺城为质。有不从命者,则发兵征讨,前后斩首千余级,招降万余人。  在梁习刺史的“礼与兵”的处理下,并州境内的少数族问题得以解决,各单于无不拱手服从,其部落民众尽从事生产,形同汉人一般躬耕农桑。于是,并州形势大为改观,百姓安居乐业、境内清平、秩序井然,并州大治。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安十一年,曹操为征讨三郡乌桓,开凿平虏、泉州二渠以通水运。二渠开通以后,黄河以南的物资可以通过白沟,以此二渠入海,然后经海运直达辽东。  在物资运送渠道建成以后,曹操商议进讨辽东的计划。曹操提出自己的打算后,右军师毛玠提出,“袁尚、袁煕不过丧家之犬,乌桓不过蛮夷,但攻击他们就会相互驰援。如不管他们,袁尚、袁煕又有何能耐?偏远之地,劳师远征,实为不智。况且,此时远征,荆州必有变。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诸将纷纷附议。  此时,刘备在荆州,经过六七年的休养生息后,积聚了一定的实力。虽不能颠覆刘表,却可建立奇功。凭借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有理由担心自己孤军远征之际,刘备会在背后发难。于是曹操陷入深思当中。  这时,军祭酒郭嘉又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我料定刘备来不了,完全不必担忧。”  面对郭嘉的说辞,以右军师毛玠为首的许多人纷纷不信,然而都知道,军祭酒向来说的都是实话。当年官渡预言,孙策来不了,必命丧贼人之手。结果,孙策便真没来成,遇刺了,以致江东生变,继承人孙权更是无暇顾及中原之争。所以,面对神一般的郭嘉,没人出言反驳,只听着郭嘉出言解释。  郭嘉一看众人的表情,哈哈大笑,又继续道,“不是刘备不想来,不甘于人下的他很想来。然而,刘表会出手,帮您压住刘备这股邪风。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先把刘备,扔在新野据守我曹军,以耗其实,便是证明。其后,明公率众亲征袁氏,荆襄安稳,刘备又被刘表调到襄阳附近,以作监视。”众人叹服。  郭嘉看着效果相当不错,于是接着又说道,“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况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助袁氏卷土重来。错过了这个良机,等袁尚、袁熙兄弟在乌桓那里成了气候,到时必将成为北方的一个大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郭嘉的观点一针见血,曹操听罢茅塞顿开,郭嘉的中心思想依如原来一般,“袁氏不灭,不可南征,必有生变。”曹操也觉得袁氏的威胁不亚于许都发生內变。所以,听从军祭酒郭嘉建议,曹操倾巢而出,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辽西进发了。次年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兵柳城。  在无终,曹操经历了连日大雨,导致行军的运输河道线陷入危机,洪水频发,道路泥泞异常,而且乌桓人还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致使行军受阻。这使曹操原本打算将无终作为据点,直捣乌桓老巢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曹操十分忧虑,向田畴(军事向导)询问对策。田畴说:“明公,从无终向柳城的这条道路,每逢夏秋两季常常积水。浅不能通车马,深不能载舟船。这件事,在天为,不可避免。不过,我想起来一条废弃的官路。”曹操问道,“何路?可能去得柳城?”  田畴继续道,“原右北平郡府设在平冈,道路通过卢龙塞,到达柳城。自从光武帝建武以来,道路陷坏,无人行走,已将近二百年,但仍留有道路的残迹可循。我们可以走这条路,不过此路行进艰难,恐难以速达。”  军祭酒郭嘉道,“正好,将计就计。如今乌桓人以为无终是我们大军的必经之路,大军不能前进,只好撤退。我们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假意率军退去,让他们放松戒备。”曹操说接着说道,“很好!奉孝你继续说。”  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慢则有变,又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潜力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回军之后,自举奇兵,从卢龙塞口越过白檀险阻,进到他们没有设防的区域,路近而行动方便,攻其不备,可以不战而捉住蹋顿。”  于是,曹操率军从无终撤退,并依照郭嘉所言,留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乌桓人的侦察骑兵看到后,当真以为曹军已经离去,袁尚、袁煕收到消息后也养尊处优起来。这时,张绣在随曹操远征乌桓的路上病死,贾诩为之痛哭。张绣可是贾诩唯一一直控制在手里的将军。  曹操命令田畴率领他的部众作向导,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上徐无山,凿山填谷,行进五百余里,经过白檀、平冈,又穿过鲜卑部落的王庭,向东直指柳城。  曹操率军突然出现在乌桓的背后,距离二百余里时,乌桓人才知道。袁尚、袁熙与蹋顿以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仓促间率领数万名骑兵迎击曹军。  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与乌桓军相遇,而乌桓军军力强盛。曹军轻兵带甲而来,数量远远比不得乌桓,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惧。然曹操找到了当年为曹仁击鼓的感觉,命张辽为先锋,迅速进攻乌桓之军。错过时机,则会被动挨打。  张辽不负众望,面对数万大军,带着三千精骑来回穿梭于战场之上,破坏乌桓军团本就仓促集合的数万兵力的阵势。张辽的冲阵,乌桓不能应对,使得单于蹋顿亲身面对张辽的长枪,并命丧战场,乌桓军因此无人指挥,陷入大乱,乌桓兵死者遍野。曹操挥军追击,收降胡、汉人口。而袁尚、袁煕却再次偷得性命,跑到了辽东王公孙康(公孙度之子,却无公孙度之威势)的地盘。  在从柳城返回途中,一代传奇、军祭酒郭嘉逝去。郭嘉离世前,则劝曹操不要追击袁尚、袁煕。急追讨之,公孙康必与二人联合携手,不追,袁尚和公孙康必要角逐辽东。一为卷土重来,一为偏隅自治。郭嘉逝世,曹操垂泪,命厚葬之。并跟中军师荀攸说道,“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袁尚、袁煕投靠公孙康时带有数千兵马,袁尚计议趁机夺取公孙康的地盘。而公孙康作为地主之谊,则摆了一席鸿门宴。临死前,袁煕笑道,“三弟,你时常说你二哥太谨慎,懦弱,而如今落魄不堪,仍要自大,却落得死前无饭,岂不可笑?”袁尚落寞不语。  公孙康一听,便欲请二人稍坐,供给饮食,来一顿最后的宴请。然而,袁煕却又说道,“一切,都,不必了。”转眼闭目说道,“头颅且远行万里,要席何用?”不久,公孙康将袁尚、袁煕人头送往许都。袁氏再无人可推翻曹操霸业也。
    史称“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是事实,也是巧合。建安十三年,郭嘉病逝,曹操为之痛哭流涕,遗计定辽东。建安十三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出山,定计争巴蜀。然而将一场巧合,搬上台面,巧合便成了必然。如此一来,则是将二人放在了同一地位,同样的台阶之上,作为汉末杰出的谋士代表。  曹操的一生――宏图霸业,以郭嘉的身前身后作为结点,身前则是从曹操发家直至统一北方,身后则是曹操败走赤壁,三国分立,无力统一全国。最后发出一声哀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而刘备的人生,则是以诸葛出师前后作为转折点。诸葛亮出师前,刘备毫无人生规划,投靠他人麾下谋生存,诸葛亮出师后,隆中对一出,天下三分,刘备得以称帝,偏安蜀中。  其实东吴也有一人,鲁肃与孙权的榻上策与隆中对,便是一般无二。更有人说,这隆中对,是借用鲁肃之谋划所致。但东吴并不以鲁肃分前后,而是小霸王孙策身前身后为转折点,孙策身前扩张地盘,雄踞江东,“决机于两阵之间”,孙策身殒,孙权保守江东,“退保江东之能”。  建安六年,刘备逃离袁绍地盘,投靠刘表。时值曹操大胜,刘表惧之,将刘备被调到新野任县令。抵御北方曹操,时徐庶投奔之。徐庶的到来,使得刘备有了谋主,据新野而治。新野大治,引起刘表疑忌。  时,庞统之名,早已闻名荆襄九郡,士子学生们尊称其为庞大学士。然刘备见过后,以其丑陋,而未求为谋士。庞统后来成为都督周瑜的功曹。庞统和周瑜关系极度融洽,二人仿佛亲兄弟一般。周瑜对于庞统评价很高,临死前曾与孙权说过,用此人则西川唾手可得,不用此人则必杀之。然而,孙权瞧不起庞统,太丑了,闻名荆襄的人怎么会是这么一个丑家伙?又因庞统是名士,遂遣返了庞统。  后刘备被调往襄阳,徐庶曾劝刘备求卧龙出山,刘备未有所动,认为徐庶太过夸耀卧龙凤雏之辈,小小晚辈而已。不过对于倍受荆襄学士推崇的庞德公、水镜先生、黄承彦,刘备则是屡踏其门。刘备通过黄承彦,缓解与刘表的关系。通过与水镜先生、庞德公二人攀关系谈交情,竭力拉拢荆襄士子。(当时刘表兴学,无论南北方学子,尽皆来到大兴文治的襄阳之中。水镜先生曾身为北方颖川学子的老师,庞德公身为南方襄阳书院的老师,南北二儒,更是闻名全国。)  此时,刘备想要敦请司马徽出山,颖川学子大都出师于其下。然水镜先生以年老无能,而未跟随。司马徽向刘备推荐时潜居卧龙岗的诸葛亮。  在徐庶、水镜先生的推崇中,刘备遂与见一见卧龙其人,是否如传言般神奇。建安十二年,刘备前往襄阳隆中,欲以与诸葛亮见上一面。然,孔明非常人也,架子颇大。三顾茅庐,才得以一见。  期间,刘备气愤的都想把诸葛亮抓起来,一个小年轻,还摆这么大的架子。然而在刘表眼底下,挖人已是可矣,但抓人,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一定会杀了刘备,黄承彦与刘表乃是连襟。一想到这里,刘备遂未施行。乖乖地三顾茅庐,并极尽谦卑之礼,博取黄承彦与诸葛亮的好感,以此削弱刘表的监视与掌控。  三顾茅庐得来的便是苦尽甘来,畅谈天下大事。“大梦谁先醒,平生我自知。”诸葛亮的《梁父吟》极尽夸耀自己,引得刘备称赞之。四十六岁的刘备说道,自己的半载年华,荒废无数,不得一地而居。年仅而立的诸葛孔明二十六岁,则说道自己“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刘备说道了辗转的一生,在县令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做了二三十年。在徐州风光过,在徐州落魄过,家眷丢失,兄弟分离,孤家寡人之苦,刘备也受过。而身为孤儿的诸葛孔明身世凄苦,也是如一。两人相见恨晚,是夜畅聊达旦。  刘备求计,诸葛亮则馈之以画饼,后世称之为隆中对。毫无头绪的刘备却因画饼,而得以充饥,并以此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建议刘备乘机夺取荆州、益州二地以为基业,据险而守,然后成就霸业。刘备闻听大喜,遂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任军师中郎将,仅次于刘备、徐庶之下。此后诸葛亮出任刘备的主要谋士,成为刘备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次会面,也为刘备集团的未来发展打下了严重的标签氏进军,以致为了这个计划,进驻西川后,落凤坡上庞统首先身死。之后,好不容易安定蜀中,却又多生蛮夷之乱。看着刘备集团的眼界困守蜀中,谋主法正等人的以险而守,加上蜀道之难,蜀中本土未有征战平原之将帅。以致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九伐中原唯姜维一人也。  而当时的荆州,以蔡瑁兵力最多,蔡氏家族最盛,而刘备人缘最好,黄承彦、庞德公、水镜先生三位大儒友好相交。而刘表时身体微恙,遂有立世子之祸。蔡瑁支持姐姐刘蔡氏之子刘瑁,而刘备则支持长子刘琦。  刘琦、刘瑁为争世子之位,可谓是大打出手。刘琦被蔡瑁诋毁,刘瑁被刘备冠以纨绔头衔。刘表当时有恙,面对荆州的局面,他深知,自己在时,刘备、蔡瑁断然不会出手。刘表不想把权力交给蔡氏,蔡氏本就权力极大,如若刘瑁继位,荆州必不复刘表二十年之繁华也。而刘琦继位,刘备必与蔡氏有一争斗,不敌,则刘琦无处可安。刘表很纠结,自己当年为了震慑荆襄九郡,与盛极一时的蔡氏和亲,结果,到头来蔡氏坐大,刘表则陷入一种微妙的困境。  这种困境,最终成全了蔡氏,养肥了刘备,荆州最终又拱手让与了雄踞北方的曹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