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西兰奶粉品牌现在就紧张,怎么老是问题

  前段时间,网络消息铺天盖地:新西兰部分奶粉被检出双氰胺。   “好,新西兰奶粉出事了,现在国产奶粉要翻身了。”很多人一见到我,就掩饰不住兴奋。   我无语。新西兰奶粉真的不好吗?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硝酸盐污染地下水,新西兰牧场小面积喷洒双氰胺(一种硝化抑制剂),这是事实。但这种硝化抑制剂在全球使用至今,已到而立之年,美国、日本和我国都批准其作为化肥使用,欧盟在风险和收益间权衡再三,未批准双氰胺作为化肥使用。注意到没有?我国也在使用,谁能保证我国奶粉就没有双氰胺?   根据新西兰畜牧产业部介绍,新西兰已于去年9月开始不再使用双氰胺。恒天然是基于过去使用双氰胺牧场奶源残留双氰胺检测做说明,属于自接家丑的做法。请问,国内奶粉有几人能做到自揭家丑?   根据我的了解,新西兰对于奶粉的质量控制相当严格。尤其是大型奶粉企业,实验室都有留置观察奶粉,在保质期内有任何问题,新西兰奶粉生产商都会通知国内奶粉进口企业,都会实行招回制度。   根据我的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奶粉加强了监督管理,对进口乳企进行备案登记审核,对进口奶粉生产商进行资质审验,不合格奶粉进不了过门。进口奶粉进国门后,启用了可追溯系统。进口奶粉门槛,比国产奶粉要高得多。   根据《人民网》日评论文章,《洋奶粉出事,国内乳企莫窃喜》,“洋奶粉似乎正在走下神坛。在这种关口,国内乳制品企业切莫幸灾乐祸,毕竟三聚氰胺等事件是无法抹去的‘前科’。洋奶粉声誉受损,并不意味着国产奶粉的口碑就会自动变佳,就能自动抢占份额,笑傲市场。近期的市场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国内乳企该思考的是,如何重塑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进而一步步收复‘失地’”?   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产奶粉要想取代进口奶粉,仍然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要被媒体误导
  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正宝纤维水泥电缆管
  新西兰对中国的购买都开始限购了。由于中国人大量购买导致新西兰奶粉价格大涨本国人民很不开心,于是出限购政策一中国人最多只能买四罐。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这是在有意吓阻中国人购买吧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点击再看10条
凤凰争鸣 微信公众号:blogifeng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凤凰号-凤凰争鸣官方微博新西兰奶粉被指双重标准:对内禁售 对外称安全-中新网
新西兰奶粉被指双重标准:对内禁售 对外称安全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三聚氰胺的噩梦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人们对国产奶粉心有余悸,所以产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奶粉现在已经成为一些人的首选。不过当人们感叹还是外国奶粉健康安全时,来自新西兰的奶粉也被检测出有毒物质双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下午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已与新西兰有关部门联系,并约见了新西兰驻华大使,要求对方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并且将对新西兰奶粉含毒事件继续予以关注和调查。同样是在昨天,新西兰大使因停用双氰胺引起的疑惑向消费者道歉。
  但是新西兰方面并不认为奶粉有毒,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发表声明说,所有的新西兰乳制品都是安全的,奶粉中残留的双氰胺的毒性比食盐还要小。不过,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网站上,24号就已经出现了一则停止使用双氰胺的通知。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对此作出评论。
  调查过程相对复杂 需新西兰配合
  针对新西兰奶粉中出现有毒物质双氰胺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示将“继续予以关注和调查”。赵萍认为,这个调查过程相对较复杂,同时也需要新西兰配合。
  赵萍:这个调查肯定是相对较复杂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新西兰配合。整个调查过程肯定是依据我国《进口食品管理办法》,也就是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144号令的规定,根据这个规定,我们对进口食品的管理用这个流程。首先,国家质检总局会对境外进口到中国的食品实施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同时对于这些食品进入进入中国的进口商或收货人以及国外的出口商以及国外代理人在中国质检总局要做相应的架设机构也就是检验检疫机构要进行备案。同时,进口的食品也必须有出口国,比如新西兰签发官方的卫生证书,只有符合这样相关的规定才能够进行报检,报检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到中国。
  根据这个流程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双氰胺事件,质检总局的相应评估,首先对整个新西兰生产的环境以及食品的总体状况做评估,要看新西兰国家是不是出现了全国性或危害我们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可能我们就会停止进口所有新西兰进口的乳制品。
  另外,如果不是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就要对可能进口到中国或者已经进口到中国的奶粉生产企业以及进口商、出口商、相应收货人、代理人等等再次进行备案制审查。所以这个工作肯定涉及到中国的进口商、收货人,也涉及到新西兰的生产企业以及新西兰的出口商或者代理人。因此,整个备案工作需要新西兰有关方面配合,还有中国进口商以及相应的收货人进行相应配合才能完成整个调查。但是对新西兰整个食品质量安全,尤其是涉及奶粉食品质量安全的评估,更多信息需要新西兰官方提供。
  新西兰对外和对内使用双重标准
  双氰胺是一种硝化抑制剂,农民将双氰胺喷洒在牧草上,可以阻止硝酸盐流入河流湖泊,目前全球都没有双氰胺的食品限量值。现在的情况是,新西兰一方面对此道歉,另一方面又发表声明说,所有的新西兰乳制品都是安全的,奶粉中残留的双氰胺的毒性比食盐还要小。但是,我们同时又看到,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网站上,已经发布停止使用双氰胺的通知。赵萍认为,新西兰对外和对内使用双重标准。
  赵萍:新西兰对外和对内使用了双重标准。对内停用双氰胺相关初级产品。最主要的考虑可能双氰胺本身是不是存在更多潜在风险。根据现在人们的医学常识,人们认为双氰胺微量的含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的危害,甚至还宣称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它潜在的一些威胁和危险也许人们并不知道,所以新西兰的这种举动主要为避免潜在威胁产生,所以可能会针对双氰胺相关产品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看看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然后再进一步放开市场。
  而对于其他国家,它更多考虑是本国企业的利益,比如出口到中国,首先出口商利益不能受损,其次国家品牌形象,尤其是奶粉生产大国的品牌形象,尽可能不受损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对于双氰胺本身危害没有明确结论,所以它对中国宣称或答复也有道理,但是它对国内和国外使用双重标准,国外不考虑潜在风险,只根据已知的知识给人们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
  针对新西兰进口商品适当调整检疫检验标准
  双氰胺现在并没有通行的国际标准。对于乳制品行业来说,我们现在是否有必要率先将双氰胺含量纳入国家标准?赵萍认为,没有必要频繁修改国家标准,但是有必要针对新西兰进口的商品适当调整以前的检疫检验标准,使我们的检疫检验标准能够真正为国人把好食品质量关。
  赵萍:可能不用立即采取行动。因为在食品检疫检测过程中会发现各种我们本来不需要检验的微含量有害物质,但是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对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还有必要做进一步评估。如果认为双氰胺确实对人体危害很大,也许现在的危害不大,但是长期积累的效果很危险,就有必要列入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但是如果评估结果可能对人体危害并没有那么大,而且这个问题可能是偶发或及其偶然的,也没有必要修改国家标准。
  对于进口食品来说,我们国家对于进口食品管理办法中也有一些规定,比如第七条就规定我们国家要依据中国法律,对向国家出口食品的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我们的检疫检验标准。
  新西兰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国家出产的奶粉进行确定相应的检验目标中涵盖这一个指标,但是没有必要对全国所有商品以及其他国家进口商品也检测这个指标。
  第八条也规定,符合中国食品国家标准的产品才可以进入到中国,但是中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像双氰胺这些。但是如果在食品安全过程中检测出一个问题就要修改国家标准,那国家标准一直都在制定和修改过程中。所以没有必要频繁修改国家标准,但是有必要针对新西兰进口的商品适当调整以前的检疫检验标准,使我们的检疫检验标准能够真正为国人把好食品质量关。
  经过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于国内乳品信心不足,这一次新西兰奶粉让我们对洋奶粉也有一些失望。在赵萍看来,这个事件再次证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不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会出现,发达国家也同样会出现。同时再次证明,不是洋奶粉才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小孩的需求和来确定合适的奶粉。
【编辑:李金磊】
>相关新闻:
>经济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新西兰奶粉检获肉毒杆菌 市县居民购买需谨慎
  国内4乳企“感染”肉毒杆菌海口未发现问题批次奶粉
红城湖路一进口食品超市仍在销售可瑞康奶粉大润发超市未下架多美滋奶粉并非问题批次  继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过后,近日奶粉界又爆“大冷炮”。国家质检总局4日通报涉及进口可能感染肉毒杆菌产品的企业中4家为中国企业,其中奶粉品牌多美滋、可瑞康分别“中箭”。昨日,商报记者走访海口市各超市,暂未发现有涉事批次的多美滋在架销售,被采访的全部商家均未销售过涉事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市民在购买奶粉时应注意查看生产批号及有效保质期。
  紧急通报4乳制品企业产品或受肉毒杆菌污染
  8月2日,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
  针对新西兰企业在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出肉毒杆菌一事,中国国家质检总局2日晚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据了解,中国有70%的进口奶粉都来源于新西兰,而这些几乎全部出自恒天然集团。
  国家质检总局在接到新西兰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后,称新西兰纽迪西亚公司发布召回公告,召回其在新西兰市场上销售的3个批号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被召回的产品为Karicare(市场译作“可瑞康”)InfantFormulaStage1(适用于0至6月龄,批号为,保质期至日和日)和KaricareGold+FollowOnFormulaStage2(适用于6至12月龄,批号为D3183,保质期至日),产品的批号和保质期标于罐底。召回公告称,此次召回不涉及该公司的其他产品。
  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进口企业名单: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00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0吨。
  企业回应多美滋共召回12个批次婴幼儿奶粉
  可口可乐公司称,国内外科研专家及其公司科研人员一致认为,该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优并不存在危险。
  娃哈哈方面也称,根据美国FDA和新西兰食品安全局NZFSA的相关资料,肉毒梭状杆菌为严格厌氧菌,不能在pH值4.6以下的环境中生长。使用乳清蛋白的产品pH值在4.1&#之间,肉毒梭状杆菌不可能在高酸性环境中生长,娃哈哈产品中不可能产生肉毒毒素。娃哈哈方面还表示,肉毒梭状杆菌其致病性在于它所产生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系蛋白质类毒素,对热敏感。按照娃哈哈产品的生产工艺,加工过程需经过多次杀菌,即使存在肉毒毒素,经高温杀菌,也不存在残留风险。
  可瑞康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经过一个昼夜的紧张排查,我们最终确定了此次恒天然原料污染事件没有涉及到任何中国大陆市场官方销售的Karicare可瑞康产品。目前中国官方渠道在售的可瑞康金装全系列产品未使用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原料。”
  多美滋在8月2日,就恒天然涉嫌污染原料事件发表声明称,多美滋部分优阶贝护和多领加二阶段产品可能受到影响,共涉及12个批次。
  本地调查海口超市尚未发现问题批次奶粉
  昨日,记者在金龙路家乐福看到,超市的工作人员正在将货架上的多美滋奶粉全部撤出,而货架上所陈列的多美滋奶粉均非此次涉事批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多美滋品牌涉及感染肉毒杆菌,为了安全起见,超市决定将多美滋系列的所有产品全部下架。而大润发超市经过检查后也尚未发现问题批号奶粉,该超市张经理告诉记者,在超市工作人员检查问题奶粉时,有不少市民对此十分关心。
  一些由于之前一直购买了多美滋、可瑞康奶粉的市民在看到新闻之后,开始担心手中的奶粉有问题。商报记者在大润发看到,一位妈妈用购物车推着宝宝选购一盒多美滋二段奶粉。当被告知多美滋目前部分产品被曝光有问题后,市民无奈地表示,现在奶粉都有毒,都不知道买哪个才是安全的,希望国家可以立法保护奶粉质量安全。
  随后,记者走访海口市国贸婴幼童生活馆、金龙路的“河马宝贝”、“妈咪宝贝”、琪琦妇婴用品专卖店等多家奶粉专卖店获知,多美滋奶粉均陈列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进行销售。记者看到,这些都不是涉及感染肉毒杆菌的批次。此外,在红城湖路一家进口食品超市记者发现,可瑞康1段、3段、4段奶粉正在销售,但并未发现有问题批次的奶粉。
  新西兰乳品含致命毒素,涉事中国企业纷纷声明紧急措施。奶粉安全不容瑕疵,任何一点消极怠慢,对积谤已久的中国乳制品都是毁灭性打击。奶粉安全也没有国界,洋奶粉照样会出事,关键是要有零容忍态度和百分百责任心。用心制造,用力救赎,方可破解国产奶粉困境。(国际旅游岛商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西兰a2奶粉已下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