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甘露元年时,曹髦赏赐给司马昭怎么死的什么东西

《三国志13》历史事件及战役年表一览_攻略秘籍_新浪游戏_新浪网
《三国志13》历史事件及战役年表一览
16:12:25& &来源:
  汉延康元年
  魏黄初元年
  东汉王朝改年号延康1月曹操过世,曹丕继位7月蜀将猛打降曹10月曹丕称帝,改国号魏12月魏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221年魏黄初二年
  蜀章武元年曹丕
  刘备4月刘备即帝位,为昭烈帝,诸葛亮任丞相,首都成都10月刘备报关羽仇仇伐吴,张飞遭部下范疆、张达杀害身亡222年魏黄初三年
  蜀章武二年
  吴黄武元年曹丕
  刘备6月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逃至白帝城(夷陵之战)8月黄忠战死12月马超卒223年魏黄初四年
  蜀章武三年
  蜀建兴元年
  吴黄武二年曹丕
  孙权1月陆逊任东吴大都督,孙权自称吴王,建年号黄武。蜀雍闿叛乱8月曹丕五路伐蜀11月邓芝出使吴国,蜀吴重修旧好224年魏黄初五年
  蜀建兴二年
  吴黄武三年曹丕
  孙权刘禅继位后主,诸葛亮为丞相225年魏黄初六年
  蜀建兴三年
  吴黄武四年曹丕
  孙权诸葛亮南征,灭雍闿、高定,七擒七纵南蛮王孟获。226年魏黄初七年
  蜀建兴四年
  吴黄武五年曹丕
  孙权曹丕病亡,曹叡继位。为魏明帝,建年号太和227年魏太和元年
  蜀建兴五年
  吴黄武六年曹叡
  孙权曹叡任司马懿为都督诸葛亮上<前出师表>,率大军驻汉中228年魏太和二年
  蜀建兴六年
  吴黄武七年曹叡
  孙权蜀国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被斩,诸葛亮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职务。赵云过世姜维降蜀蜀国二次北伐229年魏太和三年
  蜀建兴七年
  吴黄龙元年曹叡
  孙权刘禅擢升诸葛亮恢复丞相,三伐中原孙权称帝,为吴大帝,改年号黄龙,建东吴帝国,定都武昌,后来迁都建业230年魏太和四年
  蜀建兴八年
  吴黄龙二年曹叡
  孙权司马懿、曹真兵分两路攻击蜀魏,遇大雨退兵231年魏太和五年
  蜀建兴九年
  孙权曹真病逝,曹叡命大将军司马懿进驻长安张郃中箭身亡诸葛亮向曹魏发动第四次征伐李严假皇帝之名,要诸葛亮班师回成都232年魏太和六年
  蜀建兴十年
  吴家禾元年曹叡
  孙权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向吴称臣234年魏青龙二年
  蜀建兴十二年
  吴家禾三年曹叡
  孙权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并联合东吴向曹魏发动第五次攻击。
  蜀军和魏军在五丈原僵持百日。
  满宠大败东吴,东吴撤军。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营逝世235年魏青龙三年
  蜀建兴十三年
  吴嘉禾四年曹叡
  孙权曹叡擢升司马懿为太傅,司马懿权力被架空237年魏青龙五年
  魏景初元年
  吴嘉禾六年
  绍汉元年(公孙渊)曹叡
  孙权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238年魏景初二年
  蜀延熙元年
  吴嘉禾七年
  吴赤乌元年曹叡
  孙权6月日本邪马台卑弥呼遣使到魏8月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12月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239年魏景初三年
  蜀延熙二年
  吴赤乌二年曹芳
  孙权1月曹叡去世将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249年魏正始十年
  魏嘉平元年
  蜀延熙十二年
  吴赤乌十二年曹芳
  孙权1月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及其三族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250年魏嘉平二年
  蜀延熙十三年
  吴赤乌十三年曹芳
  孙权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姜维攻魏西平失败251年魏嘉平三年
  蜀延熙十四年
  吴太元元年曹芳
  孙权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7月司马懿亡252年魏嘉平四年
  蜀延熙十五年
  吴建兴元年曹芳
  孙权司马师兴兵讨伐吴国,但遭诸葛及丁奉击退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统筹政事253年魏嘉平五年
  蜀延熙十六年
  吴建兴二年曹芳
  孙亮姜维进行第二次北伐,虽于陇西大败,但讨伐了郭淮(铁笼山之战)吴之孙峻诛杀诸葛恪而受任为丞相254年魏天正元年
  蜀延熙十七年
  吴五凤元年曹髦
  孙亮魏国夏侯玄,张緝,李丰密谋诛灭司马一党,但因事迹败露而遭斩司马师废曹芳,曹髦即位为魏国皇帝255年魏天正二年
  蜀延熙十八年
  吴五凤二年曹髦
  孙亮魏丘俭,文钦反抗司马师发动叛乱,但遭镇压(丘俭,文钦之乱)姜维第三次北伐,虽进攻狄道城但败退256年魏甘露元年
  蜀延熙十九年
  吴太平元年曹髦
  孙亮姜维进行第四次北伐,于段谷为邓艾所击溃孙峻逝世,由其弟孙琳全权继任257年魏甘露二年
  蜀延熙二十年
  吴太平二年曹髦
  孙亮魏诸葛诞为反抗司马师与孙琳结盟叛乱(诸葛诞之乱)姜维进行第五次北伐,乘诸葛诞叛乱时进攻魏国258年魏甘露三年
  蜀景耀元年
  吴永安元年曹髦
  孙休诸葛诞在寿春进行笼城,但兵败身亡孙亮因诛杀孙琳一事失败遭废,孙休继位为吴国皇帝(景帝)孙休与丁奉,张布合谋诛杀孙琳姜维进行第六次北伐,虽于祁山击破邓艾,但因受宦官黄皓谗言而返回成都260年魏景元元年
  蜀景耀三年
  吴永安三年曹奂
  孙休曹髦因反抗司马昭遭杀害。曹奂即位为魏国皇帝(元帝)(曹髦决起)姜维进行第七次北伐,虽于祁山击破邓艾,但因兵粮不足撤回汉中262年魏景元三年
  蜀景耀五年
  吴永安五年曹奂
  孙休吴之濮阳兴受任为丞相,与张布一同极尽专横跋扈之能事姜维进行第八次北伐,虽于祁山击破邓艾,但再度受宦官之谗言返乡成都姜维进行第九次北伐,于沓中实行屯田263年魏景元四年
  蜀炎与元年
  吴永安六年曹奂
  孙休司马昭受封为晋公魏之钟会,邓艾对蜀进攻,姜维对剑阁进行笼城(蜀讨伐战)刘禅降服于魏,蜀灭亡264年魏咸熙元年
  吴元与元年曹奂
  孙休邓艾背负谋反之冤名,于遣回洛阳途中遭杀害姜维及钟会对魏发动叛乱,但兵败身亡(姜维,钟会之乱)司马昭受封为晋王孙休逝世,孙皓即位为吴国皇帝,并罢免了濮阳兴与张布而实行暴政265年晋泰始元年
  吴甘露元年司马炎
  孙皓司马昭逝世,司马炎即位为晋王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行登基(武帝)建国为晋273年晋泰始九年
  吴凤凰二年司马炎
  孙皓此时晋的羊祜与吴的陆抗于荆州对峙(羊祜与陆抗)276年晋咸宁二年
  吴凤凰五年司马炎
  孙皓羊祜上奏讨伐吴国,但遭贾充等人反对279年晋咸宁五年
  吴天纪三年司马炎
  孙皓司马炎命杜预,王睿等人伐吴国280年晋太康元年司马炎孙皓降服于晋,吴灭亡,晋国遂得以达成统一大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三国志13》游戏中娶妻结拜送礼刷好感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其中有何技巧可言呢?今天小编带来“jiejie0107”分享的《三国志...
来自:攻略秘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玩家分享的《三国志13》以少胜多战术方法介绍,我们就是要刚正面!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自:攻略秘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玩家分享的《三国志13》笼络武将技巧心得,不知道怎么笼络武将的玩家,快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自:攻略秘籍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玩家分享的《三国志13》斗志豪壮攻城猥琐用法,不知道斗志豪壮攻城怎么用的玩家,快跟小编一起来...
来自:攻略秘籍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2010至今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是新浪游戏为全球手游玩家量身打造的一款手游攻略大全及专业游戏问答社区APP。“全民手游攻略”涵盖Apple Store游戏畅销榜前150名手游,网罗最新手游通关秘籍,帮助玩家畅玩手游;打造最全手游攻略资料站,帮助你用最省钱的方式吊打土豪。最火爆专业的游戏问答,让众多游戏大神带你开启不
同的手游人生,寻找和你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并肩作战。
新浪游戏大事记
16年01月14日
16年01月14日
15年12月15日
15年11月19日
15年11月16日
15年01月08日
14年12月27日
14年12月17日
14年03月27日
14年01月09日
13年12月27日
13年12月07日
13年10月11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sī-mǎ-zhāo
司馬昭&字子上&211-265(55岁)
籍贯:司隶河内郡温(河南焦作市温县西)
主效魏势力&曾效力过:魏&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大将军&晋王&追文皇帝&庙号太祖&
历史简介  司马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谴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自称晋公。后加晋王。咸熙二年,薨。昭死数月,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演义简介涉及章节共19回涉及年代共22年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专揽国政,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责戏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咸熙二年,昭中风猝死。数月后,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演义个人数据演义单挑数据演义战争数据演义谋略数据演义关系数据
历史年表▓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昭受封新城乡侯。
▓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迁洛阳典农中郎将。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转散骑常侍。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司马昭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林夜袭帝营,昭坚卧不动。林退,帝谓玄曰:“费祎以据险距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旋军,以为后图。”爽等引旋,祎果驰兵趣三岭,争险乃得过。遂还,拜议郎。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诛曹爽,昭帅众卫二宫,以功增邑千户。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蜀将姜维之寇陇右也,征西将军郭淮自长安距之。进司马昭安西将军、持节,屯关中,为诸军节度。淮攻维别将句安于麹,久而不决。司马昭乃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维退保南郑,安军绝援,帅众来降。转安东将军、持节,镇许昌。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昭大军讨王凌,督淮北诸军事,帅师会于项。增邑三百户,假金印紫绶。寻进号都督。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司马昭统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伐吴,战于东关。二军败绩,坐失侯。
▓嘉平五年【公元253年】,蜀将姜维又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以昭行征西将军,次长安。雍州刺史陈泰欲先贼据狄道,昭曰:“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谷作邸阁讫,而复转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诸羌,为后年之资耳。若实向狄道,安肯宣露,令外人知?今扬声言出,此欲归也。”维果烧营而去。会新平羌胡叛,帝击破之,遂耀兵灵州,北虏震詟,叛者悉降。以功复封新城乡侯。
▓正元元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之立也,以参定策,进封昭高都侯,增封二千户。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之乱,大军东征,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及景帝疾笃,昭自京都省疾,拜卫将军。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景帝崩,天子命司马昭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昭用嘏及钟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昭固辞不受。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春正月,加大都督,奏事不名。夏六月,进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九锡,假斧钺,进号大都督,剑履上殿。又固辞不受。秋八月庚申,加假黄钺,增封三县。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夏五月辛未,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乐綝,以淮南作乱,遣子靓为质于吴以请救。议者请速伐之,昭曰:“诞以毌丘俭轻疾倾覆,今必外连吴寇,此为变大而迟。吾当与四方同力,以全胜制之。”乃表曰:“昔黥布叛逆,汉祖亲征;隗嚣违戾,光武西伐;烈祖明皇帝乘舆仍出: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陛下宜暂临戎,使将士得凭天威。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秋七月,司马昭奉天子及皇太后东征,征兵青、徐、荆、豫,分取关中游军,皆会淮北。师次于项,假廷尉何桢节,使淮南,宣慰将士,申明逆顺,示以诛赏。甲戌,帝进军丘头。吴使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余人来救诞,诸将逆击,不能御。将军李广临敌不进,泰山太守常时称疾不出,并斩之以徇。八月,吴将硃异帅兵万余人,留辎重于都陆,轻兵至黎浆。监军石苞、衮州刺史州泰御之,异退。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袭都陆,焚其粮运。苞、泰复进击异,大破之。异之余卒馁甚,食葛叶而遁,吴人杀异。昭曰:“异不得至寿春,非其罪也,而吴人杀之,适以谢寿春而坚诞意,使其犹望救耳。若其不尔,彼当突围,决一旦之命。或谓大军不能久,省食减口,冀有他变。料贼之情,不出此三者。今当多方以乱之,备其越逸,此胜计也。”因命合围,分遣羸疾就谷淮北,禀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诞等益宽恣食,俄而城中乏粮。石苞、王基并请攻之,昭曰:“诞之逆谋,非一朝一夕也,聚粮完守,外结吴人,自谓足据淮南。钦既同恶相济,必不便走。今若急攻之,损游军之力。外寇卒至,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戮。吾当以长策縻之,但坚守三面。若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外贼。外贼破,钦等必成擒矣。”全怿母,孙权女也,得罪于吴,全端兄子祎及仪奉其母来奔。仪兄静时在寿春,用钟会计,作祎、仪书以谲静。静兄弟五人帅其众来降,城中大骇。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春正月壬寅,诞、钦等出攻长围,诸军逆击,走之。初,诞、钦内不相协,及至穷蹙,转相疑贰。会钦计事与诞忤,诞手刃杀钦。钦子鸯攻诞,不克,逾城降。以为将军,封侯,使鸯巡城而呼。帝见城上持弓者不发,谓诸将曰:“可攻矣!”二月乙酉,攻而拔之,斩诞,夷三族。吴将唐咨、孙弥、徐韶等帅其属皆降,表加爵位,禀其馁疾。或言吴兵必不为用,请坑之。昭曰:“就令亡还,适见中国之弘耳。”于是徙之三河。夏四月,归于京师,魏帝命改丘头曰武丘,以旌武功。五月,天子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昭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于是增邑万户,食三县,诸子之无爵者皆封列侯。秋七月,奏录先世名臣元功大勋之子了,随才叙用。
▓甘露四年【公元259年】,夏六月,昭分荆州置二都督,王基镇新野,州泰镇襄阳。使石苞都督扬州,陈骞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钧监青州诸军事。
▓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夏四月,天子复命帝爵秩如前,又让不受。天子既以昭三世宰辅,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将临轩召百僚而行放黜。五月戊子夜,使冗从仆射李昭等发甲于陵云台,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戒严俟旦。沈、业驰告于昭,帝召护军贾充等为之备。天子知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帝召百僚谋其故,仆射陈泰不至。昭遣其舅荀顗舆致之,延于曲室,谓曰:“玄伯,天下其如我何?”泰曰:“惟腰斩贾充,微以谢天下。”
昭曰:“卿更思其次。”泰曰:“但见其上。不见其次。”于是归罪成济而斩之。太后令曰:“昔汉昌邑王以罪发为庶人,此兒亦宜以庶人礼葬之,使外内咸知其所行也。”杀尚书王经,贰于我也。庚寅,昭奏曰:“故高贵乡公帅从驾人兵,拔刃鸣鼓向臣所,臣惧兵刃相接,即敕将士不得有所伤害,违令者以军法从事。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入兵阵,伤公至陨。臣闻人臣之节,有死无贰,事上之义,不敢逃难。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惟命所裁。然惟本谋,乃欲上危皇太后,倾覆宗庙。臣忝当元辅,义在安国,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舆辇。而济妄入阵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济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太后从之,夷济三族。与公卿议,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为帝。
▓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六月,改元。丙辰,天子进昭为相国,封晋公,增十郡,加九锡如初,群从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固让,乃止。冬十一月,吴吉阳督萧慎以书诣镇东将军石苞伪降,求迎。昭知其诈也,使苞外示迎之,而内为之备。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秋八月甲寅,天子使太尉高柔授帝相国印绶,司空郑冲致晋公茅土九锡,固辞。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夏四月,肃慎来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天子命归于大将军府。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春二月,天子复命昭如前,又固让。三月,诏大将军府增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舍人十人。夏,昭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昭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于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军于武街,绝维归路,镇西将军钟会帅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自骆谷袭汉中。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昭斩以徇。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九月,昭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颀趣甘松。钟会分为二队,入自斜谷,使李辅围王含于乐城,又使步将易恺攻蒋斌于汉城。会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强川。维与张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进军雒县,刘禅降。天子命晋公以相国总百揆,于是上节传,去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之号焉。表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会潜谋叛逆,因密使谮艾。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春正月,槛车征艾。乙丑,昭奉天子西征,次于长安。是时魏诸王侯悉在鄴城,命从事中郎山涛行军司事,镇于鄴,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汉中。钟会遂反于蜀,监军卫瓘、右将军胡烈攻会,斩之。初,会之伐蜀也,西曹属邵悌言于昭曰:“钟会难信,不可令行。”
昭笑曰:“取蜀如指掌,而众人皆言不可,唯会与吾意同。灭蜀之后,中国将士,人自思归,蜀之遗黎,犹怀震恐,纵有异志,无能为也。”卒如所量。丙辰,帝至自长安。三月己卯,进昭爵为王,增封并前二十郡。夏五月癸未,天子追加舞阳宣文侯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为晋景王。冬十月丙午,天子命中抚军新昌乡侯炎为晋世子。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天子命昭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悬,位在燕王上。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皆如帝者之仪。诸禁网烦苛及法式不便于时者,昭皆奏除之。晋国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秋八月辛卯,昭卒于露寝,时年五十五。九月癸酉,葬崇阳陵,谥曰文王。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
历史评价▓史臣:世宗以睿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事殷之迹空存,翦商之志弥远,三分天下,功业在焉。及逾剑销氛,浮淮静乱,桐宫胥怨,或所不堪。若乃体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连于此岁,魏武得意于兹日。轩悬之乐,大启南阳,师挚之图,于焉北面。壮矣哉,包举天人者也!为帝之主,不亦难乎。&&《晋书》& ▓房玄龄:世宗继文,邦权未分。三千之士,其从如云。世祖无外,灵关静氛。反虽讨贼,终为弑君。&&《晋书》 ▓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三国志·魏书四》
父亲:司马懿
母亲:张春华
兄弟:&&&&&&&&&&
太史慈是一诺千金的义士,孙策则是胸怀宽大的明主。太史慈,果真信义可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千载之下的今天,这段历史成为影视文学创作的重镇,不少当年的英雄事迹又成...&[太史慈]&[孙策]&[孔融]&[刘繇]&[刘备]&[曹操]&邓艾是攻破蜀汉的第一功臣,可是在灭蜀不久,却被以谋反罪名抓捕,以至于被冤杀。在多年之后,邓艾是被冤杀,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了。可是,对于邓艾,晋武帝司马炎却一直没有公开给邓艾平反。这...&[邓艾]&[钟会]&[司马昭]&[姜维]&[田续]&[卫瓘]&1.天府之国,雄关壁垒&蜀为西郡,古号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它北有秦岭巴山,东有巫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南是云贵高原。整个四川盆地被重山峻岭环绕。古人说&l...&[邓艾]&[姜维]&[钟会]&[诸葛绪]&[刘禅]&[司马昭]&古人没电视看,没手机玩,一定无聊极了,靠什么打发闲暇时间?可别小看了祖先的智慧!古代也有许多种类的&桌游&,形式丰富,玩法也十分有趣。许多我们常玩的游戏,早...&[文武]&[司马昭]&[曹丕]&[刘禅]&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称中国古代最受赞誉崇拜,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还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其兢兢业业、鞠...&[诸葛亮]&[刘备]&[千万]&[曹丕]&[刘禅]&[邓艾]&只要我们拭去尘埃,用心观察,许多事情或许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板上钉钉。历史的另外一副面容值得我们探究、深思。说起三国,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奸臣形象,除了曹操,大概就是司马懿了。司马懿挨...&[司马懿]&[曹爽]&[曹叡]&[曹操]&[李胜]&[曹宇]&一个人是释道安,还有&半个人&是谁呢?叫习凿齿,并不是说他水平只有释道安的一半,而是他脚患病,瘸着走路,是个残疾人,所以称他&半个&...&[习凿齿]&[刘备]&[诸葛亮]&[张俨]&[陈寿]&[司马氏[荀霬妻]]&呵呵被定义成新兴网络语言,在一些规范性文本被禁用。其实,呵呵的除了引申为不用搭讪了不想搭理你这点新意之外,在故纸堆里一扒拉就是一串,从大雅之堂到江湖流浪,给文字世界增添许多意趣和姿...&[马良]&[石韬]&[司马昭]&宋徽宗特别能够虚心纳谏,听取不同意见。当时的宰相张商英对宋徽宗说,陛下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要奢侈,奢侈就会亡国。宋徽宗听后,夸赞宰相的建议非常好。有一次宫里整修殿宇,宋徽宗视察工地时...&[司马昭]&顾雍不饮酒,少言语,考虑问题全面周到,处理问题稳妥细致。他常常访察民间疾苦,遇到贤才,往往不动声色,回来后就悄悄地向孙权推荐。若此人被任用,他就归功于孙权;不用,则始终不泄露出来。...&[顾雍]&[孙权]&[张昭[吴]]&[千万]&[司马昭]&[诸葛亮]&
创建: 22:24:00
制作:赤壁周郎&
校对:木村信渊&
更新: 11:55:00
if (_url.indexOf("culture")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game") > 0 || _url.indexOf("news") > 0 || _url.indexOf("flash") > 0 || _url.indexOf("zq")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vote")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audio")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replace(_url_i, "") == "" || _url.replace(_url_i, "") == "/" || _url.replace(_url_i, "") == "/index.html")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portrait")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biography")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library")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download")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magazine")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video")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picture")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search") > 0 || (location.search).indexOf("k=")>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cartoon")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bbs") > 0 && _url.indexOf("forum") > 0 ||
_url.indexOf("thread") > 0 && _url.indexOf("html") > 0) {
document.write("");
} else if (_url.indexOf("bbs") > 0 && _url.indexOf("forum") == -1 || _url.indexOf("bbs") > 0 && _url.indexOf("thread") ==-1) {
document.write("");
function ad(){
baidu_inc.innerHTML=baidu_view.innerHTML;
google_inc.innerHTML=google_view.innerHTML; 您现在的位置:&&>>&&>>&&>>&司马昭正文
作者/编辑:佚名 https://www.unjs.com
三国后期政治家、曹魏权臣司马昭(三国后期政治家、曹魏权臣)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宣帝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走向代魏之。甘露五年,魏帝曹髦死后,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封晋公。咸熙元年三月丁丑加为晋王。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数个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目录生平历史家庭成员艺术形象 收缩展开人物生平早年公元239年(景年),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公元240年(正始初年),为洛阳典农中郎将。当时正值魏明帝大兴奢侈之风以后,司马昭免除苛捐杂税,不误农时,百姓大为喜悦。后转为散骑常侍。 公元244(正始五年),大将军曹爽伐蜀时,以司马昭为征蜀将军,作为夏侯玄的副手,率军出骆谷,驻扎在兴势。蜀将王林夜间偷袭司马昭军营,司马昭按兵不动。王林终于退走。事后,司马昭对夏侯玄说:“费t占据险要之地而固守,我军前进得不到作战的机会,攻坚而不能下,应赶快撤退,以后再作。”曹爽等引军撤退,费t果然率兵急奔三岭,截其归路,魏军夺得险道才得通过。回到京都,拜为议郎。攻蜀战吴公元249年(嘉平元年),司马懿杀曹爽,开始专权国政,司马昭率众保卫二宫,因功增加封邑一千户。蜀将姜维侵扰陇右一带,征西将军郭淮从长安出发抗拒蜀军,司马昭晋位为安西将军、持节,屯兵关中,调度诸军。郭淮在麴攻打姜维别将句安,长期不能决胜负。司马昭即进军占据长城,南向骆谷设置疑兵。姜维害怕,退保南郑,句安的军队断绝后援,率众投降。司马昭转为安东将军、持节,镇守许昌。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大军讨伐王凌时,司马昭都督淮北诸军事,率军会师于项。增加封邑三百户,赐给金印紫绶。不久又晋号都督。同年,司马懿去世,他的兄长司马师抚以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 公元252年(嘉平四年),司马师对吴国发动南征,司马昭统率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伐吴,战于东关。胡遵、诸葛诞军大败,司马昭因此削去侯爵。 蜀将姜维又侵扰陇右,扬言要攻狄道。魏帝曹芳任命司马昭征西将军,驻军长安。雍州刺史陈泰想走在蜀军前面占据狄道,司马昭说:“姜维攻羌人收取了他们的人质,屯聚粮食,建造粮仓,而又转道至此,正是想完成征服塞外诸羌的,为后年攻魏作准备。若真的要攻狄道,怎肯事先泄露,让外人知道?今扬言进攻,正是准备回师。”姜维果然烧了营垒而离去。遇上新平羌胡叛乱,司马昭率军将他们击破,随即在灵州陈兵示威,北边胡虏被震慑,原来叛变的又来投降了。司马昭因这次军功,又封为新城乡侯。继其兄位公元254年(嘉平六年)二月,曹芳打算令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欲发动政变。废除司马师,欲改立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可惜泄露,三人被司马师诛杀。同年,司马师对曹芳有所猜疑,废曹芳;立曹髦为帝;贬曹芳为齐王,司马昭参与谋划定策,晋封为高都侯,增加封邑二千户。 公元255年(正元二年),鸺蟆⑽那盏仍诨茨戏⑵鹎谕酰韭硎β蚀缶鳎韭碚鸭嫒沃辛炀粽蚵逖簟F诩洌难齑韭硎殴龋偌由媳纠囱劬ι暇陀辛黾玻A髋В率寡劬φ鸪鲅劭簦≈厥保韭碚炎跃┒嫉叫聿∥剩菸澜K韭硎λ溃旱鄄荀置韭碚颜蚴匦聿钌惺楦地怕柿鼐┦ΑK韭碚延酶地偶爸踊岬募颇保约郝示鼐5铰逖艉螅晃蠼邮讨校级街型庵罹⒙忌惺槭拢ㄖ4┞纳系睿韭碚汛侨貌皇堋寿春之战公元256年(甘露元年)正月,加大都督职衔,奏事不提自己的名字。六月,晋封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晋号为大都督,带剑穿履上殿。又辞让不受。八月十六日,加赐黄钺,增加封邑三县。 公元257年(甘露二年)五月初一,镇东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乐D,占据淮南起兵,送儿子诸葛靓作人质请求吴国援救。议论此事的人请求立即讨伐淮南军,司马昭说:“诸葛诞认为毋丘俭举事轻率急速而导致失败,今天他必然外连吴寇,这样一来,叛变的规模大而行动迟缓。我可以与四方将领联合起来,以全胜之策来制服他。”于是向天子上表说:“昔日黥布叛逆,汉高祖亲征;隗嚣违抗,光武帝西伐;烈祖明皇帝多次御驾亲征,都是为了振奋士气,耀武扬威。陛下应暂时亲临军旅,使将士得以借助天威。今讨贼诸军约五十万,以众击寡,没有不胜的。” 同年七月,护卫着天子与皇太后一起东征,征发青、徐、荆、豫四州兵马,并从关中分部分军队,共同会师淮北。大军至项,让廷尉何桢持符节出使淮南,劝慰叛军将士,申明朝廷逆诛赏顺的政策,初五,司马昭进军丘头。吴国使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余人来救诸葛诞,魏诸将迎击,不能抵御。将军李广临敌畏缩不前,泰山太守常时声称有疾不出兵,都斩首示众。 八月,吴将朱异率兵万余人,将辎重留在都陆,军队轻装到黎浆。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抗拒朱异军,朱异退走。泰山太守胡烈用奇兵袭击都陆,烧毁朱异的粮草辎重,石苞、州泰又进击朱异,大破其军。朱异残兵饥饿无粮,吃葛叶而逃窜,吴人杀了朱异。司马昭说:“朱异不能到达寿春,不是他自己的罪过,而吴人杀了他,只不过是向据守寿春的诸葛诞道歉,坚定他的意志,使他还指望救兵的到来。如不这样,诸葛诞就会突围,拼命于一旦。或者认为我大军不能持久,他们就会节省粮食,坚持下去,等待其他变故发生。预料吴贼的出路,不会超出以上三种。如今我们应当采取多种行动,扰乱他们的视听,防备他们窜逃,这是取胜之计。”因而命令军队完成包围圈,遣送一些老弱残兵到淮北就地取食,前线士兵每人发给三升大豆。文钦听说这种,果然十分高兴。司马昭更让士兵装作饥饿瘦弱的样子给淮南军看,又放出很多间谍到淮南军,扬言吴国救兵就要来到。诸葛诞等就让士兵放宽标准,尽情吃喝,城中粮食很快短缺起来。石苞、王基都请求进攻,司马昭说:“诸葛诞图谋叛逆,并非一朝一夕,屯聚粮食,完善城池守具,自认为足以占据淮南。文钦与诸葛诞同恶相济,必不会随便突围出走。今若紧急攻城,必然损伤我方兵力。如外面援军突然到来,内外受敌,那是很危险的做法。如今三个叛贼同在一个孤城之中,天意或许会让他们同时灭亡。我们应从长远计议,制服他们,只须三面包围,坚守阵地。若贼救兵从陆路来,军粮必少,我们用游兵轻骑断绝其粮草,救兵可不战而破。外贼已破,文钦等必然束手就擒了。”全怿的是孙权的女儿,在吴获罪,全端哥哥的儿子全t、全仪护卫其母投奔魏军。全仪兄全静当时在寿春,司马昭帝用钟会的计谋,代全t、全仪写信劝全静投降,全静兄弟五人率领部下来降。城中大为恐慌。 公元258年(甘露三年)正月初七,诸葛诞、文钦等出来攻击军,被诸军击退。当初,诸葛诞与文钦内部不和,到紧急的时候,二人相互猜疑。遇到文钦计议军事时与诸葛诞的意见相抵触,诸葛诞便亲手杀了文钦。文钦之子文鸯进攻诸葛诞,不能取胜,跳下城墙投降魏军,魏任他为将军,封为侯,并让他绕城喊话劝降。司马昭看到城上守军持弓而不发箭,对诸将说:“可以攻城了。”二月二十日,魏军攻城,当天城被攻破,杀了诸葛诞,夷灭三族。吴将唐咨、孙曼、孙弥、徐韶等都率部下投降,司马昭上表给他们加封爵,士卒饥饿有病的,供给粮食医药,《》()。有人说吴兵必然不肯为我们效力,请求把他们活埋了。司马昭说:“放他们回去,才显示出大魏的宽宏大度。”后来将他们迁徙到三河。四月,回到京师,魏帝把丘头改为武丘,以彰显武功。司马之心公元258年(甘露三年)五月,天子增加司马昭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封为列侯。七月,司马昭上奏录用前世名臣元勋之子孙,量才任职。 公元259年(甘露四年)六月,将荆州分为两部分,置二都督,王基镇守新野,州泰镇守襄阳。使石苞都督扬州,陈骞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均监青州诸军事。 公元260年(甘露五年)四月,曹髦见威权日去,国家政事天子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忧虑被废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废黜文帝。五月初六夜里,使冗从仆射李昭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召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我不能坐受被废之辱,如今亲自率领你们去讨伐他。”王沈、王业急速将此事告知司马昭,司马昭召护军贾充等作戒备。曹髦知道事情泄露,率领左右进攻司马昭所在的府邸,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骚动抵抗者灭族。相府中的兵将都不敢迎战,贾充呵斥诸将说:“司马公平时养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啊!”太子舍人成济拿起戈向曹髦车驾进攻,刺中曹髦,戈刃从背上穿出,曹髦在车中驾崩。 事后,司马昭召集百官商议事变的原委,仆射陈泰不到。司马昭派遣其舅荀岂页用车子把他请来,司马昭又将他请到一个幽静的房间,对他说:“玄伯,现在天下人是怎样看待我呢?”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谢意。”司马昭说:“你再想一想退一步的办法。”陈泰说:“我只有此上策,未有其次。”于是司马昭归罪于成济兄弟,成济兄弟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逆贼,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司马昭又杀尚书王经,认为他和自己不一心。四月二十六日,司马昭向太后上奏说:“故高贵乡公率领护驾士卒,拔刀鸣鼓冲向臣的住处,臣怕双方交兵,即命令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人,违令者以军法处置。骑督成亻卒之弟太子舍人成济进入兵阵,伤害高贵乡公以致丧命。我听说做人臣的应当守人臣的节义,至死也不能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能躲避祸难。那次变故突然发生,灾祸像机关发动一样迅速到来,臣的确想舍弃此身,等待一死,听候天子裁决。然臣考虑到这次变故的谋划,意在危害太后,倾覆社稷宗庙。臣枉充宰辅之位,有安定国家的义务,即连续发命,不得迫近天子辇车。而成济私自闯入兵阵,以致发生这样的大事故,臣悲哀痛恨,五脏摧裂。成济违犯国家法纪,死不足以抵其罪,应逮捕成济家属,交付廷尉治罪。”太后听了这个意见,诛灭了成济三族。与公卿们商议,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改元景元。攻灭蜀汉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夏,司马昭准备伐蜀,与众人商量说:“自在寿春平定叛乱以来,士兵已经六年没有战事,制造兵器,修缮盔甲,准备对付吴蜀二虏。如果灭吴,大略计算一下,造战船,开道,得用千余万个工日,这就要十万人一百几十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必然会发生疾疫。当今应先取蜀,灭蜀三年之后,借巴蜀可以顺流而下的有利地势,水陆并进,这就像历史上晋灭虞定虢,秦吞韩并魏那样容易了。蜀战士据统计有九万,驻守成都及守备后方诸郡的不下四万,余下的不过五万。如今将姜维拖在沓中,使他不能东顾,然后大军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击汉中。蜀军若各自据城守险,必然兵力分散,首尾隔绝。我们可以调集大军破其城池,派遣散兵占据村野,剑阁无暇守其险,关头无自保之力。以刘禅之昏庸,外面陷落,内部士女震惊,其灭亡是可以预料的。”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尚无祸乱之机可乘,屡次提出不同意见。司马昭感到忧虑,派主簿师纂到邓艾军作司马,机会劝说,邓艾这才奉命。于是征发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从狄道到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从祁山出发驻军武街,断绝姜维的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从骆谷进攻汉中。 八月,大军从洛阳出发,大赏将士,列阵誓师。将军邓敦提出蜀不可伐,文帝将他斩首示众。九月,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姜维营,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截击,金城太守杨欣进军甘松。钟会所率军队分为二队,一队由李辅率领,经过斜谷,将蜀将王含包围于乐城,又使部将易恺在汉城进攻蒋斌。钟会率一队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讯后率军退回,王颀追击姜维,在强川打败蜀军。姜维与张翼、廖化合并共守剑阁,钟会进攻剑阁。十月,因各路军频繁报捷,曹奂以春秋晋故地十郡方七百里封文帝为晋公,晋位为相国,加九锡。 十一月,邓艾率万余人从阴平越过绝险的大山进至江油,在绵竹大破蜀军,杀了诸葛瞻,首级传往京师。又进军雒县,蜀主刘禅投降。天子命司马昭以相国身份统摄朝政,于是送上新职符节,去掉侍中、大都督、录尚书的称号。司马昭上表让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钟会暗地谋划叛逆,因而秘密派使者诬陷邓艾。 公元264年(咸熙元年)正月,用运囚犯的槛车召邓艾入京。初四,司马昭西征,驻军长安。当时,魏诸侯都在邺城,命从事中郎山涛兼管军司事,镇守邺城,派遣护军贾充持节、督诸军,据守汉中。不久钟会在蜀中谋反,监军卫⒂医夜ブ踊幔⑸绷怂 当初,钟会将要伐蜀,西曹属邵悌对司马昭说:“钟会很难让人放心,不能使他伐蜀。”司马昭笑道:“取蜀易如反掌,而众人都说不可,只有钟会与我意见一致。灭蜀之后,中原将士人人思归,蜀之遗民尚有恐惧之心,钟会即使有叛逆之心,也不会实现的。”事情最后果如司马昭所料。追尊文帝魏元帝于公元264年5月2日(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公元265年(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死后葬在崇阳陵,数月后司马昭被谥为文王。他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建立后他被追封为文帝,庙号太祖。历史评价房玄龄:“世宗以睿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事殷之迹空存,翦商之志弥远,三分天下,功业在焉。及逾剑销氛,浮淮静乱,桐宫胥怨,或所不堪。若乃体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连于此岁,魏武得意于兹日。轩悬之乐,大启南阳,师挚之图,于焉北面。壮矣哉,包举天人者也!为帝之主,不亦难乎。” 赞曰:“世宗继文,邦权未分。三千之士,其从如云。世祖无外,灵关静氛。反虽讨贼,终为弑君。” 鸺蟆⑽那眨骸爸宜嗫砻鳎稚坪檬浚懈呤谰又龋页衔! 王经:“朝廷四方皆为之效死。” 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张悌:“摧坚敌如折枯,荡异同如反掌,任贤使能,各尽其心,非智勇兼人,孰能如之?” 羊祜:“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不一大举扫灭,则役无时得安。亦所以隆先帝之勋,成无为之化也。” 习凿齿:“自是天下畏威怀德矣。君子谓司马大将军於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夫建业者异矣,各有所尚,而不能兼并也。故穷武之雄毙于不仁,存义之国丧于懦退,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而未及安坐,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土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是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虞世南:“克宁祸乱,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时,厥功为重。及高贵纂位,聪明夙智,朝野欣欣,方之文武,不能竭忠叶赞,拟迹伊周,遂乃伪杀彦士,委罪成济,自贻逆节,终享恶名。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王应麟:“司马师引二败以为己过,司马昭怒王仪责在元帅之言。昭之恶,甚于师。” 王夫之:“使司马昭杀贾充以谢天下,天下其可谢,而天其弗亟绝之邪?己谋逆而人成之,事成而恶其人,心之不昧者也。” 赵翼:“司马氏当魏室未衰,乘机窃权,废一帝、弑一帝而夺其位,比之于操,其功罪不可同日语矣!” 罗贯中:“①假意投身强哭尸,公然弑主待推谁?欲诛成济瞒天下,天下人人已尽知!”“②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却将成济夷三族,欲使军民耳尽聋!”家庭成员父亲:晋宣帝司马懿 母亲:宣穆皇后张春华兄弟晋景帝司马师 平原王司马干 汝南文成王司马亮 琅邪武王司马 清惠亭侯司马京 扶风武王司马骏 梁孝王司马肜 赵王司马伦妻子皇后王元姬子女儿子 晋武帝司马炎,文明皇后所生 齐献王司马攸,文明皇后所生 城阳哀王司马兆,文明皇后所生 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文明皇后所生 广汉殇王司马广德,文明皇后所生 乐安平王司马鉴,母不详 燕王司马机,母不详,出继叔父清惠亭侯司马京 司马永祚,母不详,早亡 乐平王司马延祚,母不详 女儿 京兆,文明皇后所生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在小说《》中,司马昭生平与正史相差不大,早年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专揽国政,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戏责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咸熙二年,昭中风猝死。数月后,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影视形象1994年《三国演义》:李赤尤饰演司马昭,高兰村饰演中年司马昭; 2010年《三国》:刘国光饰演司马昭。 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人物司马昭(游戏《真三国无双》系列人物)桌游《三国杀》人物司马昭(桌游《三国杀》人物)
司马昭2    〖预览〗司马法司马法(司马法)《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司马穰苴所写,但到了西汉后渐失传。目录作品内容残存篇章另一版本后世评论 收缩展开作品内容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宋元丰中(公元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迄至清代,姚际恒、龚自珍等人,疑为伪书。但对他们所质疑的问题,详加考查,显然根据不足。(参见兰永蔚著《春秋时期的步兵?〈司马法〉书考》中华书局出版) 《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司马昭3    〖预览〗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目录人物生平成就贡献历史评价后世纪念 收缩展开人物生平景帝时期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另一说据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为蜀郡(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用钱换了个官职,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武帝赏识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
  〔司马昭〕
  司马昭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司马昭”相关:
  〖〗链接地址:
  全科知识提供的司马昭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司马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https://www.unjs.com
上一个文摘: 下一个文摘:
司马昭相关文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昭之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