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花翎侧,娥眉少女前线14夜战打不动旁,两者皆不动,只想见中堂。出自怎样的典故?

天国迷梦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农历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亥时,也就是西历——日晚10时许,星期二,清嘉庆十六年(1811)十月十一日晚,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一个叫白杨坪的偏僻村庄,天气忽变,转瞬间,乌云密布,紧接着电闪雷鸣,在这样一个季节竟然下起了雷阵雨……  雷声惊醒了临产前的一位孕妇,她刚才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一条巨蟒在空中摇头摆尾,张大了嘴巴,猛地穿过窗户,导致窗户四零八落,这巨蟒张大了嘴巴,但身子却逐渐缩小,竟钻进了孕妇的肚子……  孕妇惊出一身冷汗,接着就感觉下身一阵巨痛,她预感可能要生产了,立即就大声叫唤并呼喊丫环和接生婆,接生婆到来后,一阵折腾和忙碌,一个男孩降生了,贴身丫环杨晓丽用手巾替孕妇轻轻拭去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孕妇的嘴角也咬出了血。接生婆“咔嚓”一剪子剪断了孕妇的脐带……  为使这个男孩长大后拥有宏图大志,其父亲给他起名“曾志鸿”。这个男孩的母亲名字叫“江秀茹”。此后,她又生下八个娃娃。  这个男孩的的祖父曾金虎是当地一个拥有100多亩土地的小地主,而男孩的父亲曾书启43岁时考取了秀才。曾志鸿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曾祖父曾玉轮做了一个梦:一条巨蟒,盘旋空中,旋绕于宅之左右,接着入室庭,蹲踞良久。老人第二天早晨百思不得其解,随即有人告诉他:“恭喜公公,今早添了一个曾孙了。”老人一听,恍然大悟,认为这新出生的曾孙就是那条蟒蛇投的胎。他联想起唐朝名将郭子仪出生时其祖父也梦见大蟒蛇进门,因此认为曾家将来也要出一个大贵人。  这两个梦是如此蹊跷而且相似,且都具有神话色彩,很快曾志鸿是蟒蛇投胎之说就在当地传开了。  当时曾妈妈看到这名男婴,却愁眉苦脸,高兴不起来!第一胎就是男孩,应该高兴才对啊?原来,曾妈妈把刚生下的孩子抱在怀里,左右观看,只见婴儿双目紧闭,尖嘴猴腮,不像有出息的官相,顿时心灰意冷!有道是“知儿莫如母”,但谁曾能料到,这个尖嘴猴腮的男婴,就是后来的一代重臣曾志鸿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小志鸿也一天天地迎风长,渐渐地变胖了一些,曾妈妈对这个小宝贝也是越看越顺眼,没有了以前对相貌的过分看重和对前途的想象与顾虑。只是小志鸿仿佛生物钟颠倒了一般,是白天呼呼大睡,夜里却哇哇大哭,这个缠人闹人的小家伙,把母亲江秀茹折腾得是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  曾书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母亲吃不好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对孩子未来的身体发育不利。他吩咐佣人,多炖一些汤给夫人喝,如老母鸡汤、羊肉汤、三鲜汤等,另外,还提议夜里可将小孩交给丫环领着睡,这样夫人可以多休息一会。但江夫人还是坚持自己亲自带。  因为吃不好,睡不好,渐渐地,江夫人消瘦了许多,孩子也显得非常单薄,不象有的人家的孩子脸肥嘟嘟、粉嘟嘟的。贴身丫环杨晓丽从小就跟着服侍江夫人,她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经常帮着夫人带这个孩子,让夫人白天可以多休息,还建议熬淇河双背鲫鱼汤、通草猪蹄催乳汤,说这两种汤下奶效果好。随着营养的增强,还有睡眠的增多,江夫人身体好了起来,气色也好了很多,脸上渐渐有了红晕……  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小志鸿带给了父母好多快乐:父亲摇晃拨浪鼓,听到咚咚的声音,他的眼神会骨碌骨碌地随着拨浪鼓转动;母亲看着他的眼睛,“呦呦”的叫着逗他,他竟“咯咯”地笑出声来,引得周围的人也都哈哈大笑起来;有时他想翻身,但用尽力气也翻不过来,那胖胖的小手,笨拙的扭动的小身体,还有使劲时的“呆萌”表情,又撩得大伙儿哄堂大笑;还有一次,他吃多了奶水,结果放了一个“大屁”,这屁声音特别响,似乎要将那小床穿一个大洞,还特别臭,熏得大家掩起了口鼻,曾妈妈、曾爸爸却感到有趣,不禁大笑起来……  转眼八个月过去了,有一次,江夫人解手归来却发现床上小孩不见了,她吓了一跳,慌忙问佣人,佣人们也都说没看见。曾书启闻讯赶来,听说找不到孩子了,便大发雷霆,佣人们吓得四散,去各个屋里寻找小志鸿……  最后,还是江夫人在床底下找到了小志鸿,原来,大卧床上吊的有帐幔,帐幔直垂到地面,小志鸿在床上翻身玩,却掉到了帐幔里,这时,他已经可以翻身、并慢慢地爬动,他就一点一点爬到了床底中央,可父母还以为他还不会爬呢,江夫人找到志鸿时,他扭着头,那双充满稚趣的眼睛无辜地望着母亲,江夫人被他傻乎乎的眼神逗乐了……  抓周试儿,中国传统风俗,是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魏晋南北朝时已存在,“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小志鸿转眼也到了周岁,也到了抓周试儿的年龄。这时,他已经能够歪歪扭扭地学步了,但走不稳,时不时就会栽一大跟头,好在他不怕疼,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竟然也不哭、也不闹。  曾书启找来了一本线装本古籍《论语》、一杆毛笔、一个算盘和一块小银锭放在了小志鸿面前,江夫人扶着他,并将他的头扭向这几样东西,小志鸿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梗着他那小脑袋丝毫没有反应,江夫人急了,就拉着他的小手往那几样东西跟前凑,他的小手碰到了小银锭,他不抓,碰到了算盘,却又将手缩了回来,这样来来回回了几次,江夫人就有些不耐烦了,可是忽然,志鸿快速将手伸了出去,用他那袖珍小手,将《论语》一把抓了过去,他又用两只手抓着书揉来揉去,书都给揉皱了。围观的众人一片欢呼,齐声说,小主人将来定是一个大文豪,或许会成为象孔子那样的圣人也未尝不可……  曾书启想将抓在儿子手里的书拿出来,可小志鸿抓得挺紧,将书纸扯烂了几页才将《论语》抽了出来。曾书启望着儿子可爱的小脸,陷入了沉思……
  曾志鸿渐渐长大,身为曾家长子长孙,他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他天资并不聪颖,甚至可以说有点笨。  曾志鸿上私塾时背不出课文,常惹汪宇觉老师发火。汪老曾训斥他,“蠢货,你生就一副耕地犁田没出息的庄稼汉相,将来若是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  清道光二年(1822),曾志鸿12岁时,他家屋场对面有一条小河,河边一个神王庙。每到凉爽天气,志鸿带着弟弟到小河里摸鱼捞虾,每当捉到一条鲤鱼或鲫鱼,他总得意洋洋地举过头顶向兄弟们炫耀,“看,我又捉了一条”,有时也与邻居小伙伴到河边打水仗,这时他仿佛就成了一位将军,将小伙伴分成两队,他指挥一队,向另一队进攻,最后的结果就是弄得所有人一身泥、一身水,如果他率领的那队打赢了,他就赏他的手下一些小鱼小虾,累了就叫大伙儿进神王庙憩息。  有一次,与伙伴搭神梯,志鸿率先爬到神龛上,一不小心,把神王菩萨撞翻在地,神像里面的泥土散了一地,有人就大叫了一声“哎呀,妈呀,冲撞了神仙可不好,没准会倒霉的”,吓得伙伴们一溜烟各自回家去了。  曾书启得知后,当即对志鸿一顿训斥,并叫打扫庙宇,出资给神王菩萨重装金身。同时,为了让志鸿安静求学,将他送至距家六里的岳峰山大锣坪修慧庵读书,早出晚归。志鸿不服气,每天早上路过神王庙时,将驱赶马的棍子,用绳子系着放在神王爷肩上,并说:“多亏你保佑,我被送至九峰山去读书,可今日你要给我看好马,如果我的马儿走丢了,我一定饶不了你。”并指桑骂槐,以泄怒气。其父被弄得没办法,又只好将其带在身边读书。  公元1825年腊月,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院落,一户人家半夜还亮着油灯,这时,十三四岁的曾志鸿正在背书,他摇头晃脑,来回不停地踱着步,朗朗的读书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分外清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油灯的灯光吸引了一个贼的目光。这贼想,半夜还点着油灯,想必不是穷人家,这应该是富人家,肯定有些油水可捞。于是就悄悄潜伏在这家屋梁上,本想等小孩背完书,熄了灯就可以偷东西了。哪知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这孩子实在太笨,在底下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倒腾来倒腾去,一遍又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一篇不多难的文章被他折腾了一夜也没背下来。可怜那贼在梁上等得睡去醒来,寒冬腊月里冻得够呛,眼见天光大亮,贼忍无可忍,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指着曾志鸿大骂一通:“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呀?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只见这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志鸿一眼,临走还不忘扔下一句:“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气得连东西都不偷了。曾志鸿眼直呆呆地望着那个“聪明的贼”潇洒而快步地离去,尴尬而郁闷地跌坐在椅子上,半响说不出话来,他甚至忘记了喊“捉贼”……
  曾志鸿虽天资平平,记忆力也不好,但因勤奋好学,坚持不懈,6岁入家塾“利见斋”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这正应了那句话“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他读书非常能吃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正是他读书的写照!  曾志鸿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金虎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书启是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志鸿,自然时时得聆听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  曾志鸿的父亲曾书启一生考了17次秀才,一直到43岁,才勉强过关,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持精神啊!应该说曾书启的这种人生态度给了曾志鸿很大的刺激,他的内心的逐步强大,应该得益于父亲的“屡败屡战,永不言败”的精神。父亲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热爱读书的氛围,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影响着他,使他酷爱读书,几乎成了“书痴”。他虽没有“头悬梁,锥刺骨”之举,却有“书不读好不罢休”的豪气……  刚才提到四书五经,列位看官,何谓“四书五经”?它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其中,四书中的《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大学》里有这样的内容:“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文字,那曾志鸿打小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从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根植于他的心中。  1826年(道光六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曾志鸿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1832年(道光十二年),曾志鸿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1834年(道光十四年),曾志鸿进入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北京准备来年的会试;1835年(道光十五年),曾志鸿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于同乡刘蓉、郭嵩焘等居于湘乡会馆;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志鸿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关于科举考试,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为了参加科举会试,曾志鸿提前半年就到北京温习功课,虽是农耕世家,但家里也给他备足了盘缠,但他还是找了一个吃住便宜的地方湖南驻京办,也就是长沙会馆。他熬了半年,踌躇满志地参加了会试考试,结果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竟没考上……  这时,曾志鸿的牛劲上来了,他想,干脆不回家了,在北京再温习一年,不相信第二年还考不上!可万没料到,结果跟去年一样,又落榜了!  说起来曾志鸿也算是复读生,两次落榜,身上又一文不名。这事搁别人身上,肯定痛苦得要命,但曾志鸿却与众不同,他痛并快乐着,收拾好行李,也不回家,云游天下散心去了……  曾志鸿走了一半,一分钱都没了。只好去找睢宁知县易作梅借钱,易作梅也是湖南湘乡人,而且跟曾志鸿他爹有交情。  为了借到钱,那曾志鸿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易作梅也是一个目光如炬的主,一看这小子抱负不凡,定非“池中物”,就主动借100两银子给他。这姓梅的也太有“伯乐”眼光了!要是势利眼,谁会借给穷书生100两银子呀!?  腰包鼓了,底气也足了。曾志鸿打算尽情游览山川,增长阅历。在南京他最喜欢逛书店,他在一个书肆里看中一套精刻本《二十三史》,非常喜欢。这套《二十三史》价格刚好就是100两银子。这么贵,怎么办?最后小伙子脑瓜一热,牙一咬,脚一跺,100两银子把《二十三史》买了,现在又成穷光蛋了!  实在是没办法了,曾志鸿只好把所有冬服、行李全当了,权且充做回家的路费。他一路上唱着“俺是穷光蛋,俺就是一个穷光蛋”的民谣,在夕阳的余晖中,一步一步朝着家乡的方向走去……  可是“近乡情更怯,不敢见老爹”……  到了家门口,硬着头皮进了门,跟他爹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了,等着他爹一顿臭骂。在听完儿子一番哭诉之后,曾书启只平静地说:“借钱买书是好事,我乐于替你偿还欠债。希望你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细心研读,这样借来的钱就不算白费了”。  轻巧巧的几句话,树立了儿子一生的读书习惯。这样的家教,焉能让儿不成才?  当时,他爹说完就转身走了,曾志鸿突然跪下来,仰天发了毒誓:不把《二十三史》认认真真地读完,作为一个儒生,我就是大不孝的畜生!  此后,曾志鸿从没有一天间断过,每日坚持读几十页史书,而且做笔记,做札记。认认真真、细细致致地用两年时间把《二十三史》全部读完。  毕竟他爹要替他还那100两银子的债,曾家那两年过得是非常拮据……  两年之后的会试,曾志鸿成为湖南曾家历史上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
  曾志鸿这娃儿颜值不高,刀子脸,三角眼,拿现在的审美观,根本算不上一个帅哥,但他穿上大清官服,佩上顶戴花翎,两眼一瞪,倒也不怒自威。  青年时期,正是血气方刚,男人有的毛病他也是一样不拉。但男子汉、大丈夫,谁没有年轻莽撞的时候呢?  俗话说“自古英雄爱美女”,例如一绝色美女出现在大街上,回头率那是杠杠的,作为男子汉的你,如不多瞅两眼,那么要不你心理上有毛病,要么你是个“同志”……  小曾看见美人那反应更是表现不俗。在做京官时,官员之间免不了一些酒局应酬,有一次,他到一位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的老婆,这女人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小曾不由得深情注视了她几眼,在推杯换盏之间,几杯酒下肚,他的色迷迷的眼神就盯着这个美丽的女人不放,弄得女人有些不好意思。她向小曾道了个万福,以袖掩面,羞涩小步而去。不知是惭愧还是酒精的作用,小曾闹了个大红脸,那脸就象孙悟空的猴屁股……  又有一次,在另一个朋友家见到了几个漂亮姬妾,这次好在他没有长久直视,而是趁人不注意,斜着眼看完这个看那个,真是过足了“眼瘾”!  但事后他反省自己的作为,也感到不得体,太失礼了,他在日记中批评自己:“真不是人,就是一个禽兽,没有一点羞耻心,其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其祖父多次教育小曾,做人要低调内敛,不要张扬霸道,这样好得罪人,在那里都不好混。  但在北京的最初几年,祖父的叮咛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当了官的他,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别人都在他之下,不论什么事,他都以为自己做得非常聪明,而别人却一身的毛病。由于抱着这样的心理,他待人接物,不周到之处甚多。他的几个至交好友都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傲慢”。  因为修养不佳,脾气火爆,小曾到北京头几年与朋友打过两次大架。第一次是与同乡、刑部主事郑小宝一言不合,恶言相向,小曾就对小郑破口大骂:“****你十八辈祖宗的奶奶”,老拳相向,大失风度,几近泼妇。另一次是与同年兼同乡金大刚因为一些小纠纷而发生口角,小曾勃然大怒,当时有几个朋友从中劝解,跟他讲道理,他不仅不听,继续肆无忌惮地谩骂,根本控制不了自己。他骂人的话很难听“竖子宛如幼犬”、“你以为你是谁呀?”、“自己一身毛,反讲别人是妖怪”等等……  有一次,他和好朋友陈源宇喝多了酒,陈源宇酒后吐真言,结结巴巴地告诉他:“你有时自视甚高,对别人多有怠慢,这样不好,要戒之、戒之……”,小曾虽然酒醉,这次倒没发火,“那你说,我还有什么要注意的?”,陈回答说:“你处人处事不太精明,还有就是说话太刻薄,一定要步步留心。”他们相互搀扶着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小曾舌头根子都硬了,接着问:“我、我、我还有什么毛病?”,陈说,“你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不同意见!”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朋友之间就应真诚相待,肝胆相照,实话实说,相互帮助,而不应轻描淡写,敷衍塞责,不说实话,不干实事。  普通人在社交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言不由衷,语多恭维,这就显得不真诚,虚伪!人性中这些常态在小曾身上一样存在,甚至更突出。他的朋友邵时辰指出他的第三个缺点就是“虚伪,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对一个人一天之内能变好几幅面孔,就是一个变色龙”。  比如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四,朋友黎云涛来拜访,黎把他最近才作的一首诗拿给小曾看,小曾大加赞叹,“好,好,实在是好”,其实这首诗写的水平一般,他赞叹之辞并非发自内心,而且聊着聊着,自己就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夸夸其谈起来。  尽管青年时期的曾志鸿身上有很多缺点,但这并不能妨碍他今后反省修身,脱胎换骨……
  早年的曾志鸿其实就是一个“**丝”、“愤青”,他暴躁、虚伪、妄语、打架骂人、好色、抽烟,有种种劣性与恶习。他没有什么雅致,道德修养极差,言谈举止粗俗,凡是一般世俗之人身上有的习性,他都有。  北京是一个各路名流汇聚的地方,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聚集了当时最顶级的人才,各路高人咸集,呼风唤雨,而翰林院更是精英之渊薮。  曾志鸿道光二十年入京为官,这时,他见到的多是气质不俗之士,往来揖让,每每领略到清风逸气,让人耳目一新,俗气顿消。这些人才识渊博,风华绝代,看看别人,再瞅瞅自己,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那真是“二班”的大!  这让来自小地方的凡夫俗子曾志鸿,那可真是羡慕嫉妒恨呀……  20岁时,曾志鸿为表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之心,改号为“涤生”,“涤”,就是洗涤自己以前身上的缺点及过去的污染恶习;“生”,就是浴火新生,要取袁了凡的话:从前种种,譬如昨天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礼记·中庸》中说,知耻近乎勇。正是有了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使得曾志鸿有了向学之心。他开始意识到要“转向”了,试图做学问和修身。  30岁前的曾志鸿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结识了这些良友之后,检讨自己,不觉自惭形秽,便毅然立志自新。  王阳明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人都是成色十足的金子,个个都可以成圣,只要不自我埋没,自甘堕落,没有不能成圣的,所以有人逛街,“见满街是圣人”。  也许正是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志鸿更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此,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  那么他从哪里入手,或者说用什么方法学做圣人呢?  说起来似乎有点简单可笑,曾志鸿学做圣人的方法就是每天静坐和写日记,日日忏悔自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从道光十九年起,曾志鸿将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一一记录下来,并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他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几十字,一两百字,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  更关键的是,曾志鸿写日记不光自己看,还让别人看,他把日记抄录数份,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朋友们会在后边加批注,谈自己的感想,或批评,或鼓励。  我们平常所说的日记,大都是个人的私密内容,一般是不给别人看的,因为日记里或许有自己隐私的不太好的内容,传出去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可曾志鸿却将个人日记在朋友圈里传阅,就象我们在新浪、腾讯上发微博,在朋友圈发微信,他发帖竟还有“粉丝”跟帖,看起来,曾志鸿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微博、微信”的人!  静坐和记日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体质本来孱弱,每天神经绷得紧紧地,不久得了失眠症,有一次竟然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睡不着觉导致吃不下饭,使他白天面如菜色,提不起精神来。勉强再坚持二十多天,又突发吐血之病。从此曾志鸿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修身方法,不再盲目仿效他人。不过,日记忏悔法是一直坚持下来了。  传说曾志鸿有十二修身法,即:“一曰敬”:持身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二曰静坐”:每天静坐养性,正襟危坐,凝然镇定;“三曰早起”: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四曰读书不二”: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五曰读史”:《二十三史》,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并形成习惯,终身不改;“六曰谨言”:说话谨慎,三思而后言。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内圣的最重要的工夫;“七曰养气”:保养真气并存蓄于丹田之中,光明正大,所做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八曰保身”:爱护身体,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健体祛病;“九曰日知所亡”: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十曰月无亡所能”:每月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十一为作字”:饭后写半个时辰的字;“十二为夜不出门”:夜晚不出屋门,晚上长时间在外,使人耽搁正事,精神疲惫,务必戒除。  过人的毅力是曾志鸿30岁以后最突出的品格。他“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精神,他“打脱牙、和血吞”的胸怀,他历尽千难万苦而不改其志的坚韧,使常人难望其项背……  不过,这个改易品性的过程,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反复。打开他早年的日记,他几乎每天都在检讨自己发誓要“立志自新,重起炉灶”,与以前的自己“痛与血战一番”。有人说,曾志鸿的日记就是他个人的忏悔录,此言不虚!  曾志鸿知道“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许多根深叶茂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的“猛火熬”,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温火煮”,才有可能慢慢化解。同样,许多优点,也不是通过一句誓言,一段苦练,就能在自己身上扎根,只有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溶入自己的血肉之中。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  且看他日记中的片断: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三日日记云:一早,心嚣然不静。……默坐,思此心经常有满腔生意,杂念幢幢,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简释:这一天真是心乱如麻,静不下来,谈何修身?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七日日记云:本日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都检点不出来,自治之疏甚矣!  简释:说话絮絮叨叨,大烟筒叼着就不放手,真的是缺乏自制力!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日记云:早起,读《易经》震卦,无所得。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真禽兽矣。  简释:读《易经》时,想起那事儿了,兽性又发作了?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日记云:凡往日游戏随和之处,不能遽立崖岸,惟当往还渐稀,相见必敬,渐改征逐之习;平日辩论夸诞之人,不能遽变聋哑,惟当谈论渐低卑,开口必诚,力去狂妄之习。此二习痼弊于吾心已深。前日云,除谨言静坐,无下手之处,今忘之耶?以后戒多言如戒吃烟。如在妄语,明神殛之!并求不弃我者,时时以此相责!  简释:说话要真诚,不可狂妄,以后戒多言,别象个长舌妇似的!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日记云:与子敬围棋一局。前日服树堂之规而戒之,今而背之,且由我倡议,全无心肝矣。归,房闼不敬,成一大恶。细思新民之事,实从此起。万化始于闺门,除刑于,以外无政化,除用贤以外无经济,此之不谨,何以谓之力行!吾自戒妄语!吾自戒吃烟,将一月,今差定矣!以后余有三戒: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房闼不敬。一日三省,慎之慎之!  简释:“吾日三省吾身”恐出于此处矣?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日记云:余今闷损至此,盖因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日自新,重起炉冶,痛与血战一番。  简释:人最难、最痛苦的事就是战胜自己,诚哉斯言!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廿二日日记云:阅山谷集,涉猎无得,可恨!好光阴长是悠忽过了。又围棋一局,此事不戒,何以为人?日日说改过,日日悔前此虚度,毕竟从十月朔起,改得一分毫否?未正,朱廉甫前辈偕蕙西来,二君皆直谅多闻者,廉甫前辈之枉过,盖欲引予为同志,谓可与适道也。岂知予绝无改过之实,徒有不怍之言,竟尔盗得令闻,非穿窬而何?贻父母羞辱,孰有大于此哉!二君久谈,廉甫自言,得力于师友为多。  简释:学习修身,师友夹持,收获可谓大矣!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廿八日日记云:饭后,岱云来,示以诗。艮峰先生日课,见其孝弟之情,恳至流溢,钦仰之至。因遣人送还,另纸称诵此节,即牵连而别有所陈,亦撮壤崇山之意。何子敬、吴子序来,总是不克寡言,以说话不迟重故也。如果语语由中,岂能开口容易乎?子序最后散言取人最要取长录短,人有寸长,我必暴之。  简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学业日进!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日记云:晏起,绝无警惧之意矣!一早悠忽。饭后,读史十叶。房闼又不敬。前誓有三戒,今忘之耶?既写日课册,于此等大过,尚不改,其他更复何说?甘心为禽兽,尚敢厚颜与正人君子往还耶?……余语多失之谐,又背议人短,亦见豕负涂之象,不能惩忿,生出多少毛病来。  简释:言多必失,背后说人坏话,毛病真多呀!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廿一日日记云:晏起。昨夜寝不成寐,思又虚度一岁。一事未作,志不立,过不改。精神易乏,如五十岁人,良可惧也。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又思有应了事数件,一诺愆期许久,思之悚然汗下,辗转不寐。  简释:虚度光阴,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小曾,你想多了……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七日日记云:自去年十二月廿后,心常忡忡不自持,若有所失亡者,至今如故。盖志不能立时易放倒,故心无定向。无定向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其根只在志之不立耳。又有鄙陋之见,检点细事,不忍小忿,故一毫之细,竟夕踌躇,一端之忤,终日粘沾恋坐,是所以忡忡也。志不立,识又鄙,欲求心之安定,不可得矣。是夜,竟不成寐,展转千思,俱是鄙夫之见。于应酬小处计较,遂以小故引伸成忿,惩之不暇,而更引之,是引盗入室矣。  简释:不立志则心不能定,心不定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修身的重要。另外,在床上净想那些乱七八糟的琐碎事,你不失眠才怪呢!?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日记云:记云:“君子庄敬日强。”我日日安肆,日日衰累,欲其强,得乎?譬诸树木,志之不立,本则拔矣。是知千言万语,莫先于立志也。  简释:人无志,则不立。  曾志鸿的烟龄很长。湘中草烟的味道既浓、又辣,劲头十足。曾志鸿读书之时,曾经是成天烟筒不离手的。三十岁以前,他也曾试着戒过两次烟,不过都没有成功。在立志自新,开始写日课之后的第21天,也就是十月二十一日,曾志鸿发誓戒烟:“客去后,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烟,明神殛之!”  戒烟第二天,曾志鸿就开始彷徨无主,寝食不安。  他的日记记载: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谈荒功,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读书悠忽,自弃至矣。乃以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  把戒烟喻为“婴儿断乳”,可见戒烟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不论多么痛苦难熬,他就是不再碰烟具。到快一个月头上,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他在日记中记到:“吾自戒吃烟,将一月矣。今定差矣!”  戒烟过程给了他很大启发,他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诺有济哉!”  对于自己戒烟成功,曾志鸿终生引以为自豪,并且以此为例,教育子弟。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多年之后,他还对弟弟提到此事,作为“无事不可变”的例证:“即经余平生言之,三十岁以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  曾志鸿从学做圣人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凡人才的高下,是由其志趣所决定的。志向、趣味低下的人,安于现状,囿于世俗的陋见,必然越来越低贱污劣;而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向往先贤的辉煌事功,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明。这就像远行一样:如果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那么就会走得很远也不觉得累;如果糊里糊涂,没有追求,那么近处也是可以度日的,又何必远行百里之外呢?他认为人只要立志,那么圣贤豪杰的事业都是可以做到的!  他在日记中写道“不为圣人,便为禽兽;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是多么伟大的志向和自勉啊!  凡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一定是自制之力很强的人!人从昏怠状态中挣扎出来,就如同青年人赖床一样,开头最容易反复。最好的办法不是在一边轻声催促,而是上去直接扯开被子,在他脸上泼上一盆凉水。这样当然极苦!然而曾志鸿说:“极耐得苦,方得为一代之伟人!”  曾志鸿认为,磨练自己要有如鸡孵蛋般的耐心和韧性。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  曾志鸿在总结自己经验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服了金丹,就可以换骨成仙”,而一个人的志向就是他的金丹。  儒家经典说,所谓“圣人”,就是达到了完美境界的人。圣人通过自己的勤学苦修体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因此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对内可以问心无愧、不逾规矩,对外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这就是所谓“内圣外王”。  儒家说,一个人修炼到了圣人状态,就会“无物,无我”,“与天地相感通”。就会“光明澄澈”,“从容中道”,达到一种极为自信、极为愉快的情感状态。  曾志鸿以超人之毅力,坚忍不拔之意志,自新立志,脱胎换骨,向着圣人之路急奔而去……
  就在曾志鸿出生后的第三年,即嘉庆十八年,也就是1814年十二月初十,另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洪秀全出生了,他生于广东嘉应州花县福源水村,今广州市花都区,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洪秀全,原名火秀,族名任坤,汉族客家人。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他读书有一个癖好,除了读儒家经典、孔孟之道外,他还喜欢读一些野史和小说,如《水浒传》等,他对《水浒传》中的性格鲜明的英雄豪杰,被逼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他是非常的佩服和羡慕,对其中的一些章节也是烂熟于心,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雪夜上梁山;汴京城杨志卖刀;吴用智取生辰纲;景阳冈武松打虎;花荣大闹清风寨;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李逵元夜闹东京……等等,这些英雄人物行侠仗人,打抱不平的事迹,早已深深烙进洪秀全的心中。  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都在童生试中的广州院试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了。这一天,到了发秀才榜单的时候了,好多书生围在榜单周围指指点点,或欢声笑语,或默默寻找自己的名字,洪秀全也带着满心希望,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找了一遍,还是没有他的名字,他不死心,又从头找了一遍,还是没有。这时,中了秀才的书生欢天喜地的、背着手、昂首挺胸地踱步走了,没有中的也神情落寞地回家去了。洪秀全却感到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竟然晕倒在地上人事不知,后被旁人救醒。受此打击的他,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家人忙里忙外地给他找医用药,却收效甚微。  这一天,他躺在床上,忽然产生了幻觉,仿佛看见有一个白衣长衫,寿眉长髯,手持七星宝剑的老人从空中飘然而下,用凝重深厚的声音对他说:“我奉上天的旨意,特赐你七星宝剑,现命你到人间来斩妖除魔,荡平乾坤,为民造福”。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洪秀全的病渐渐好了,这天,他勉强起床,自己在村外溜了一圈,眼见青山绿水,小桥人家,极目望去,真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希望在他心里重新燃起火焰。他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慢慢地走回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铺纸研墨,挥毫泼墨地写了一首诗:《福源水志赋》刀擎风雷天地惊,笔走龙蛇震腐儒。文武兼修凌云志,久蛰深谷无人知。有朝一日腾空起,遨游八极遍太空。我叫百花变颜色,天下谁人敢作声。  拥有宏图大志和庞大野心的洪秀全,并不甘心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春天,再次参加了广州院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洪秀全只好心情郁闷怏怏地又回了家。  十年寒窗一朝空。回到家以后,洪秀全好象发了疯,他赌博、喝酒,经常烂醉如泥,家中微薄积蓄也被他挥霍一空,闲暇无事时,他将自己家中的儒家书籍,在自家院中一本一本的点燃,然后将燃着的书一本本扔向空中,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习惯,就是烧书前,必须还将这本书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不知是什么意思?  1836年(道光十六年)的一天,洪秀全正在烧书,他随手拿起一本书,今天也不知怎么啦?他没有心情读一遍了,就在要点燃书本的一刹那,他弟弟过来了,慌忙将书夺过来,大叫:“哥哥,都是好书呀,你何苦如此?!”,见哥哥不吱声了,弟弟在院子的木凳子上,仔细地看了一下这本书,他越读越兴奋,甚至手舞足蹈起来,口中不停大叫,好书、好书……。洪秀全感到奇怪,就将书拿过来翻阅了一下,嗷,原来是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详读之后被宣扬上帝的基督教义所感动,萌发了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  洪秀全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他一气之下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并砸了家中孔子牌位,索性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虽然未曾读过《圣经》原文,但洪秀全是一个“贼胆大”,加之他又有些精神病初期的“妄想”症状,自从有了精神病,他的精神真的好多了,而且变得胆大妄为了。  屡试不第、脑子受了刺激、有野心的洪秀全,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并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  可笑的是,他梦中出现的白胡子老头,其实不是披肩发、深眼睛、高鼻梁、大胡子的耶稣的形象,而是《西游记》中太白金星的形象。洪秀全真的是太搞了!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广州附近的老百姓,生活虽不是太富足,但日子也过得去,当地富人或读书人家,都是信奉孔孟之道,研习八股文,年轻人都想考秀才、中举人,以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他们都对宗教信仰不感兴趣,而且还是个“洋教”,老百姓对“洋人”不“感冒”,所以,洪秀全的宣传未取得很大成功。洪秀全遂说动了好友冯云山同毁了孔子的牌位,改奉基督教,并一同向乡亲传播教义。  其后,他又编写了《原道救世歌》等布道诗文,抨击社会上的种种邪恶现象,呼吁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教义进行改造社会的活动。  《原道救世歌》节录如下:  道之大原出于天,谨将天道觉群贤。  天道祸淫惟福善,及早回头著祖鞭。  道统根源惟一正,历代同揆无后先。  享天福,脱俗缘,  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一切妄念捐。  开辟真神惟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  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  盘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体敬皇天。  其时狂者崇上帝,诸侯士庶亦皆然。  试辟人间子事父,贤否俱循内则篇。  天人一气理无二,何得君王私自传!  上帝当拜,人人所同,  何分西北,何分南东。  一丝一缕荷上帝,一饮一食赖天公;  分应朝朝而夕拜,理应颂德而歌功。  人而舍此而他拜,拜尽万般总是空。  非为无益且有损,本心瞒昧罪何穷。  人苟本心还不失,自知呼吸赖苍穹。  五行万物天造化,岂有别神宰其中!  即谓上帝须辅助,断非菩萨赞化工,  如果化工赖菩萨,从前未立理难通。  暄以日兮润以雨,动以雷兮散以风,  此皆上帝之灵妙,天恩能报得光荣。  勿拜邪神,须作正人;  不正天所恶,能正天所亲。  第一不正淫为首,人变为妖天最瞋;  淫人自淫同是怪,盍歌麟趾咏振振。  歪俗移人谁挺立,但须改过急自新。  颜回好学不贰过,非礼四勿励精神。  过而能改方无过,古人所以诲谆谆。  自古君师无异任,只将正道觉斯民。  自古善正无异德,只将正道淑其身。  凡有血气心知者,何可乱常而败伦。  凡属顶天立地者,急宜返璞而归真。  鬼心既革,孝经当明。  第二不正忤父母,大犯天条急自更。  羊有跪乳鸦反哺,人不如物忝所生。  历山号泣天为动,鸟为耘只象为耕;  尊为天子富四海,孝德感天夫岂轻。  父兮生我母鞠我,长育劬劳无能名;  恩极昊天难答报,如何孝养竭忠诚。  大孝终身慕父母,视于无形听无声。  孝亲即是孝天帝,培植本根适自荣。  逆亲即是逆天帝,戕伐本根适自倾。  蓼莪诗可读,胞与量宜恢。  第三不正行杀害,自戕同类罪之魁。  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  上帝视之皆赤子,人自相残甚恻哀。  是以先代不嗜杀,德合天心天眼开。  宠绥四方惟克相,故能一统受天培。  夏禹泣罪文献洛,天应人归无可猜。  嗜杀人民为草寇,到底岂能免祸灾。  白起项羽终自刎,黄巢李闯安在哉!  自古杀人杀自己,谁云天眼不恢恢?  自古救人救自己,灵魂超拔在天台。  自古利人利自己,福自己求易为推;  自古害人害自己,孽自己作难挽回。  无言不仇德有报,终身可行恕字该。  忠厚可师,廉耻须知。  第四不正为盗贼,不义不仁非所宜,  聚党横行天不佑,罪恶贯盈祸自随。  君子临财无苟得,杨震昏夜尚难欺。  管宁割席因歆顾,山谷孤踪志不移。  夷齐让国甘饿死,首阳山下姓名垂。  古来善正修天爵,富贵浮云未足奇。  杀一不辜行不义,即得天下亦不为。  人能翼翼畏上帝,乐夫天命复奚疑。  岂认杀越人于货,竟非其有而取之!  营谋珍道义,学习慎规模。  第五不正为巫觋,邪术惑众犯天诛。  死生灾病皆天定,何故诬民妄造符?  作福许妖兼送鬼,修斋建醮尚虚无。  自古死生难自保,岂能代祷保无辜?  自古师巫邪术辈,累世贫穷天不扶。  鬼人送鬼终惹鬼,地狱门开待逆徒,  欲肥己囊增己孽,何不回头早自图!  术艺固须正,品概更宜方。  第六不正为赌博,暗刀杀人心不良。  戒,戒,戒!理不当。  求之有道得有命,勿以诈骗坏心肠,  命果有兮何待赌,命无即赌愿难偿。  总之富贵天排定,从吾所好自徜徉。  孔颜疏水箪瓢乐,知命安贫意气扬。  人生在世三更梦,何思何虑复何望!  小富由勤大富命,自古为人当自强。  嗟尔有众,勿谓无妨。  无所不为因赌起,英雄何苦陷迷乡;  不义之财鸩止渴,士农工商耐久长;  千个赌钱千个贱,请尔易虑细思量!  他若自驱陷阱者,炼食洋烟最颠狂;  如今多少英雄汉,多被烟枪自打伤。  即如好酒亦非正,成家宜戒败家汤;  请观桀纣君天下,铁统江山为酒亡。  更有堪舆相命辈,欺瞒上帝罪无强;  富贵在天生死命,何为惑世顾肥囊。  其余不正难枚举,在人鉴别于微茫。  细行不矜终累德,坚冰未至慎履霜。  禹稷勤劳忧饥溺,当身而显及后狂。  周文孔丘身能正,陟降灵魂在帝旁。  真言语,不铺张,  予魂曾获升天堂,所言确据无荒唐,  婆心固结不能忘,言之不足故言长。  积善之家有余庆,积恶之家有余殃,  顺天者存逆天亡,尊崇上帝得荣光。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贫困地区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下发展,冯云山此人口才极佳,对人和蔼可亲,是一个难得的宣传人才。冯宣扬人人平等,并帮助当地客家人对抗当地汉族大户,甚至对抗官府,宣扬人人平等,大家都是兄弟姊妹,理应互相帮助,由于宣传和作为甚得人心,他们在当地的信徒日增。冯云山善于笼络人心,他对教义的传播、教派的日益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至次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  《原道醒世训》摘录:  从来福大则量大,量大则为大人;福小则量小,量小则为小人。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德。凡此皆量为之也。  无如时至今日,亦难言矣!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故以此国而憎彼国,以彼国而憎此国者有之。甚至同国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以彼省彼府彼县而憎此省此府此县者有之。更甚至同省府县以此乡此里此姓而憎彼乡彼里彼姓,以彼乡彼里彼姓而憎此乡此里此姓者有之。世道人心至此,安得不相陵相夺相斗相杀而沦胥以亡乎!无他,其见小,故其量小也。其以此国而憎彼国,以彼国而憎此国者,其见在国,国以外则不知,故同国则爱之,异国则憎之。其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以彼省彼府彼县而憎此省此府此县者,其见在省府县,省府县以外则不知,故同省同府同县则爱之,异省异府异县则憎之。其以此乡此里此姓而憎彼乡彼里彼姓,以彼乡彼里彼姓而憎此乡此里此姓者,其见在乡里姓,乡里姓以外则不知,故同乡同里同姓则爱之,异乡异里异姓则憎之。天下爱憎如此,何其见未大而量之不广也。  遐想唐、虞、三代之世,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涂,举选尚德。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溺饥,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盖实见夫天下凡间,分言之,则有万国,统言之,则实一家。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奸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今尚可望哉!然而乱极则治,暗极则光,天之道也。于今夜退而日升矣。  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遵天诫,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离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几何陵夺斗杀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之世也!在《易》,同人于野则亨,量大之谓也;同人于宗则吝,量小之谓也。况量大则福大,而人亦与之俱大;量小则福小,而人亦与之俱小。凡有血气者,安可伤天地之和,而贻井底蛙之诮哉!  诗云  上帝原来是老亲,水源木本急寻真;  量宽异国皆同国,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乡邻互杀断非仁;  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  洪秀全的这篇《原道醒世训》写的真是罗里罗嗦,看来他跟唐僧是一个脾气,天天念紧箍咒,我若是孙悟空,也要打他一棒……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初,洪秀全在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足够而拒绝了。这中间有一个原因,洪秀全没有看过《圣经》原文,他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而《圣经》里说,耶稣是天父上帝的唯一儿子,这又冒出了一个儿子,上帝也说不清楚了,教士就认为洪秀全的说法影响了上帝的权威和荣誉,因此,没有给他受洗。  其后,洪秀全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在冯云山的协助下,于当年内在广西桂平建立了“拜上帝会”,吸收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2000人为会员,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道光三十年)决定反清,加紧准备,会众在下半年间陆续前来金田团营。
  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也就是洋历日,在湖南省湘阴县东乡左家塅的一个村子里,一个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当今天下第一人”、“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左宗樾出生了……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伟大人物在降生时,总会有一些异兆或传奇。这一天,在一处老宅子里,年近八旬的祖母杨老夫人似睡似醒,恍恍惚惚,突然看到一个神人从天而降,落在自家的庭院里,自称“牵牛星”,来拯救人世间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神仙降临,怎敢怠慢,本想好好款待一下,却一个不留神,摔倒在地,老太太被惊醒了,才发现是一个梦而已。就在此时(凌晨寅时),隔壁房中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家中又添了一个男丁。据接生婆说,这个男孩很不一般,出生时,产房中出现了一片白光,如同白昼一般。  杨老夫人把这些异相和自己的梦联系在一起,左宗樾是“牵牛星下凡”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牵牛星又被称为河鼓,也就是牛郎星,与织女星隔河相望。传说牵牛星与织女星是一对苦命夫妻,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相会一次,可见,牵牛星是一个苦命的星星,这是否注定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在未来的日子里要经历一番磨难呢?  这个左宗樾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子。他天资聪慧,生性颖悟,少负大志,记忆力超强,活生生地就是一个神童。左宗樾的父亲曾是一名私塾先生,因此他从小就在父亲的要求下习诵儒家经典。后来,在其母亲过世后,家族开始衰败,以及连年的战争造成的民不聊生的境况,使其父不得不关闭了私塾而靠种田为生,因此左宗樾在17岁时才得以再进学堂。后来,不幸的事情又发生,其父遇祸身亡。  父亲管教严厉,在他5岁时,就领着他到省城长沙读书,开始诵读儒家的经典《论语》和《孟子》,还读了朱熹的《四书集注》。8岁就学做应举的八股文章。这个神童,14岁就开始引起了外界的注意。那一年,他到湘阴县城,参加在大成殿考棚里举行的童子试。所谓“童子试”,是地方官府重视教育的一种举措,对辖区内念书的少年进行的摸底考试,借以了解本地有哪些少年特别聪颖,具有发展潜力,或者有什么特长,可以因材施教。左神童交出的考卷,令考官大为赞赏。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而且文章也有独到的见解。  第二年,左神童15岁,他从湘阴来到长沙,参加长沙府的府试。通过这种考试,可以获得参加省一级科举考试即乡试的资格。  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长沙知府张锡谦。他看了左神童交上来的考卷,非常喜欢,对其他考官说:“这个姓左的少年,他手中那枝笔,比我们大家都强,前途无可限量。”  张锡谦很想把左宗樾取作第一名,可是他遇到一个问题,有些考官说,有一名老童生,已经参加了许多届考试,精神可嘉,应该照顾照顾他,把他取作第一名。当然,大家都承认,那位老童生的文章,比起左神童的文章来,确实差了一大截。但是他们说,少年人嘛,将来还有机会,那就还是照顾一下老童生吧。  于是,发榜的时候,老童生的名字排在第一,小左的名字排在了第二。也就是说,左宗樾被当时的“潜规则”轻轻地撞了一下腰!  左宗樾从17岁起,就开始阅读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这些科举考试不考的“杂书”内容,完全不同于儒家经典。  左宗樾18岁那年得到了贺长龄主持、魏源参与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如获至宝,贪读不止。这是一个大型的文献汇编集,汇总了清朝初年以来有关中国务实学问的文章。  1830年,左宗樾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  左宗樾到了20岁的年纪,正好是乡试开科的年份。他见哥哥左宗植正在打点行装,要去长沙赶考,不由得心痒痒的,对哥哥说:“我也要去。”  左宗植向弟弟扬一扬手里的纸,说:“你没有这个东西,去了也是白搭,人家不会让你进考场的。”  左宗樾知道,哥哥说的那张纸,就是生员的执照。由于左宗樾没有在官学念书,他没有这个执照(也就是现代人参加省考、国考的准考证),是不能参加乡试的。  但左宗樾脾气很倔,没有准考证,他也要想办法混进考场,当然他能想到的作弊方法,就是冒名顶替。他想起他在两年前跟随父亲到文洲围拜年,在老监生左宗棠家见过他的监生执照。他对哥哥说:“宗棠老爹以后不会再参加考试了,我去把他的监照借来一用,岂不是就可以进考场了?说不定这一去,就会马到成功哦。”  左宗植虽然不愿意伙同弟弟作弊,但是架不住弟弟的软磨硬泡,同意了他的要求。毕竟,弟弟苦读诗书,锐意考试,不是什么坏事情。  于是,兄弟俩一起出马,坐着划子,来到文洲围,找到了左宗棠老爹。兄弟俩一个动之以情,请求长者提携后人。另一个则晓之以利,左宗植以家长的身份,表示愿意拿出三石谷子做报酬。在情与利的攻势下,终于达成了左宗棠将监生执照转让给左宗樾的协议。  1832年,左宗樾拿到了左宗棠的监照,和哥哥一起赶到长沙,混进考场,参加了大比,他因“搜遗”中第,考取了第十八名,中了举人。从此,在官府的举人名册上,左宗樾就成了左宗棠,左宗樾这个名字,从此不复存在。  这次考试,左宗樾假冒左宗棠的名义参加乡试,他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选士厉兵》,写的是如何选拔有用的官员?如何训练能打仗的军队?这篇文章见地不凡,但是左宗棠只考取了第十八名。严格地说,他是名列副榜第一名。那么正榜第一名是谁呢?是他的哥哥左宗植。  左宗棠走出考场之后,就抄了一份底稿送给贺熙龄,请老师给他估一估分数。贺熙龄认为,左的文章言之有物,文采飞扬,但那些考官多半是死脑筋,便说:“文章虽好,但是不合程式,恐怕没有考官会赏识。”  果然,阅卷的考官在左宗棠的卷子上批了“欠通顺”三个字,按照这位庸官的意思,左宗棠是连文章都写不通的弱智。左宗棠眼看就要落选了,但他很幸运,这一科考试,是为道光皇帝五十大寿特别开的“万寿恩科”,可以在落选的考卷中再择优录取一些,列为副榜,以示恩典。  主考管徐法绩打算从5千多份考卷中遴选6份,看到左宗棠的考卷,不由大吃一惊。这么优秀的考卷,怎么会变成了“欠通顺”呢?他连忙去找写批语的考官,请他修改一下批语。那位老兄却很执著,偏着头斜着眼说:“中不中是主考大人的事,推不推荐是我的事。你要让他中,悉听尊便,要我改批语,办不到!”  徐法绩只得拿出皇上的谕旨来压他,还搞了个民主程序,把左宗棠的试卷让其他考官传阅。大家原以为这是一份“温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关系卷”,打算卖给徐法绩一个人情。可是一看文章,真是写得太好了,于是少数服从多数,把批语改成了“尚通顺”。  按照徐法绩的意思,怎么也要把左宗棠取在正榜的第二名或第三名。他在晚上做出了这个决定,可是一到早晨,他去正榜的考卷中寻找左宗棠的那一份,发现考卷不见了!一问诸位考官,才知道大家又在搞平衡。他们说,惟楚有才,湖南人才太多,左家两兄弟,哥哥取在正榜第一名,中了解元,弟弟就给别人让让路吧。正榜只有17个名额,都有人占着,那就让左宗棠屈居副榜第一名吧。  但此后的6年中,左宗棠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左宗棠是那个时代的“新新人类”,他“不好八股,但文才非凡”。一般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只要把儒家经典和八股文学好就行了。但是左宗棠的兴趣不在这里,他不喜欢迂腐的应试教育。  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地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  左宗棠后来对于中国的地理,了解到如此透彻的程度:他对中国有史以来历朝历代的版图,都能了然于胸。他对全国的军事重地,包括所有的山隘与河卡,都有清楚的了解。结婚以后,他让夫人周贻端把地图绣在绢布上,制成可以长期保存并且便于携带的湘绣地图,可见用心之苦。  什么是有用的知识?左宗棠认为,一些被食古不化的封建士大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书籍中,就有真正有用的知识。读书固然要读有用的书,但是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获取功名,那么去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无奈,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他又在贪婪地摄取经世之学,执着于自己另类的追求。而后来的实践证明,掌握实用的知识,对于他成就一番大事业,才是根本所在。  左宗棠有两个偶像,第一个偶像就是三国时期的名臣诸葛亮。诸葛亮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一肚子实在的学问。此外,同时代的邵阳人魏源,也是他非常景仰的大学者。左宗棠年轻时自称“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  早在1830年,仅18岁的左宗棠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时,贺氏即“以国士见待”,意思是把他当作国士看待;贺熙龄则是左宗棠在城南书院读书时的老师,对自己的这位弟子,贺氏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意思是左宗棠人才非凡,跟他讨论学问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澍也以一代名臣之尊主动提议将他唯一的儿子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  左宗棠天生就是一个“暴脾气”,他初当幕僚时,为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经常为一件小事而与人大吵大闹;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话就是他说的。  三试不中,左宗棠从此“绝意仕进”,打算“长为农夫没世”,但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似乎并不甘心就此隐世。23岁新婚时,左宗棠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对左宗棠也十分器重,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家读书的左宗棠。左宗棠在夜里急匆匆前去拜见,结果由于心情激动,一脚踏空,落入水中。见面后,林则徐笑曰:“这就是你的见面礼?”  林则徐与左宗棠长谈,并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他。林则徐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林则徐意思是说,我老了,想抵御俄国只是一个空想,到最后还是没有成就的希望,这许多年来我一直留心有没有将帅之才,现在我想把这个重任托付给你。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意思是,将来东南洋鬼子与南蛮,能够打败他们的或许会有人出现;西边收复新疆,只有你左宗棠有这个本领。我花了几年的心血整理出的资料,现在把它献给阁下你,或许将来收复新疆后进行治理时能用得着。望着年逾花甲的林则徐,左宗棠的眼睛湿润了。后来,在征战新疆时左宗棠没有忘记带上林则徐赠送的地图。  临别,林则徐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左宗棠以对联时时激励自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意思是说,我左宗棠每当遇到艰难危险困难的时候,有时也有一瞬间萌生退却不再过问之意,但细细想来,实在愧对林则徐这个伯乐与知己。  林则徐回到福建后身染重病,知道来日不多,命次子林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咸丰帝开始关注这个人才——左宗棠。
  李鸿章,晚清中兴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但他也是一位“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伟人!  李鸿章,1823年(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东乡磨店乡。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八人,排行老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谱名“章铜”。  1834年,他那位曾自称“双鬓已皤,一巾仍旧”的父亲李文安考中举人,那是李家开始崛起的起点,李文安“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那一年,李鸿章12岁。也就是说,在其12岁之前,李家只是一个普通而典型的“耕读之家”。四年后,其父又考中进士,与曾志鸿同年。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从祖上继承了一些田地,是个小地主,起初花钱有点大手大脚。但是儿子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于是过得捉襟见肘,“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有位长辈不时周济李家,并劝导李殿华:“要勤俭,敦促孩子们好好读书。”这话李殿华听了进去,从此一以贯之地执行,并开花结果:长子李文煜、四子李文安都考中了秀才。  李鸿章出生时,他的父亲李文安刚刚开馆授徒,同时刻苦备考秀才;整个家庭洋溢着通过科举猎取功名的强烈氛围。  与父亲相比,李鸿章是一个天才少年,他聪慧异常,可谓“少年得志”,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1840年(道光二十年),18岁的他就中了秀才。  让李鸿章考中秀才的那篇应试作文的题目叫《天台仙子送刘晨阮肇还乡赋》,原文如下:  开浓华兮春一色,翻锦浪兮水三篙。有仙姬兮向长途而饯别,送才郎兮返故乡而遨游。料青袍之合卺兮,合而不散;何赤绳之系足兮,系而不牢。斟露液以盟心兮,离情脉脉;奏云敖而泻恨兮,絮语叨叨。恨锁娥眉兮,烟迷绿柳;泪流满面兮,雨湿红桃。  其刘阮之到天台也,云穿几叠,路转三岔。隔溶溶之一水,有袅袅之双娃。眉如扫黛,鬓似堆鸦。寒暄偶叙,情义交加,我见犹怜。携手而偕来洞口,相窥以笑,牵裙裾而同到仙家。比对对鸳鸯,原非幻境,拟双双蝴蝶,不是虚花。  尤是,入其仙境,乐以忘忧。眷属则若姐若妹,姨婿则为阮为刘。缘是仙缘,笑而凡人难到;遇真奇遇,亏他前世能修。享此清福,可赋白头。共结丝罗,自必是天长地久,同偕琴瑟,应不致云散风流。  无奈,骨肉愁肠,情牵梓里,决意难留,归期甚迩。也知妾貌本如花,怎奈郎心薄似纸。于焉驾征车,于焉整行李。欢情自此终,愁绪从今起,荒村雨露,慎勿迟眠。野店风霜,何妨晏起,自去扶持,人谁料理。君其恋我,凭此赤心,我若忘君,犹如白水。  君车就道,妾梦随夫。流水易迷,须记者番道路;桃花无恙,休忘此日妾奴。若过蓝桥,再吃几杯浆否?倘逢青鸟,肯传一纸书乎?梦里关山,终若无而若有;幻中情事,亦疑有而疑无。  想见,愁绪难删,情根莫铲。洞则封以青岚,门则关以白板。略无情绪,歇绝管弦。空结愁肠,模糊泪眼。翠翘慵整,轻抛白玉之簪,绿酒难消,怕举红罗之盏。羡天孙之有幸,相逢之日月无休,恨我辈之无缘,良吾之姻缘有限。  无奈,雪迷鸿爪,当年之陈迹荒凉。红树青山,此日之风光凄绝!不无花草,枉自芬芳;仅有烟霞,为谁点缀?早知今日难逢,反恨当年轻别。  于是,不平则鸣,援笔而为之歌曰:“怪煞仙姬枉送迎,赚他刘阮念卿卿,如何再到天台上,冷落无人但鸟声。山寂寞,水澄清,满船空载月光明,刘晨阮肇情痴而,到底仙姬太无情?  “天台仙子送刘晨阮肇还乡”这个传说讲述了两个汉朝的浙江人与仙女发生了艳遇的故事:  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剡县(今浙江新昌)农民刘晨、阮肇一起到天台山采药,迷路绝粮十三天,靠摘桃充饥。忽然看到山洞里流出一碗胡麻饭来。沿溪走上三里路,发现溪畔站着两位美艳无比的姑娘,迎上前来,笑着说:“刘、阮两位郎君,把碗还给我们吧!”接着又喜中带嗔地问,“怎么会来得这么迟呢?”然后邀请他俩到家里去。  她俩住的是竹瓦盖的房子,房里有两张大床,挂着红罗帐,床头各站着十名侍女。两位姑娘吩咐备饭,眨眼间,胡麻饭、山羊脯、嫩牛肉和美酒摆了一桌,都很甜美可口。然后,又进来一群手捧红桃的少女,说是:“恭贺你们的新郎来了!”酒酣奏乐,刘、阮又惊又喜。到了晚上,让他们各睡一床,两位姑娘也各进一帐,软语温存,令人乐而忘返。  十天后,刘、阮请求回乡。姑娘们说:“这是郎君早年修来的福缘,何必这样急呢?”转眼间,冬去春来,百鸟争鸣,平添了两人的思乡之情。两位姑娘经不起他俩的再三恳求,就把先前来过的姑娘们请来,奏乐作舞,设宴送行,并指明出山的道路。  刘、阮回到村里,面貌已全变了,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自己的第七代子孙,他们只听上辈说过祖上曾进山采药一去不返。  这个传说的中心思想应该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意味,然而打动考官的并非是李同学精准高远地概括了中心思想,而是他的煽情乃至“剽窃”。在写到刘阮二位与仙女分手时,李导让仙女依依不舍地与郎君道别:“欢情自此终,愁绪从今起,荒村雨露,慎勿迟眠。野店风霜,何妨晏起,自去扶持,人谁料理。”而《西厢记》莺莺送张生进京赶考时所唱的正是:“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批卷的考官估计也是位多情种,被李同学的煽情一击而中,虽然知道李同学有剽窃的嫌疑,仍然批道:“大盗劫人,不伤事主……天才也。”此话的意思估计是称赞李鸿章“盗亦有道”,剽窃都剽窃的那么到位。  被称为“天才”的李鸿章果然不负多情考官之望,当年的岁试被安徽学政拔取第一。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为世所传诵。《入都》十首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一首: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一个行装寒伧而气字轩昂的弱冠书生,怀着访求师友、猎取功名的强烈愿望,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奔赴名利之都,其心境,其行踪,正是那些皓首穷经梦想显达的士子们所向往的……  诗中的豪情,即便在今天读来,仍如同远方的风扑面而来,让你我想起那个依稀的“少年英雄梦”!  下面是他的四首《二十自述》,也可以间接反映他20岁以前的生活以及20岁时的心态:  一  蹉跎往事付东流,弹指光阴二十秋。  青眼时邀名士赏,赤心聊为故人酬。  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沤。  久愧蓬莱仙岛客,簪花多在少年头。  二  每到春初酒价赊,惊心老大渐相加。  三年白下增诗债,十载青毡易岁华。  马齿记从今日长,龙头休向昔时夸。  因循最误平生事,枉自辛勤读五年。  三  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四  暮鼓晨钟入听来,思前思后自徘徊。  人生惟有青春好,世事须防白首催。  万里请缨终子少,千秋献策贾生推。  愧予两字功名易,小署头衔斐秀才。  这四首诗展现了20岁时李鸿章的三层心态:一是自信和孤芳自赏;二是对于未来和功名的热望;三是感叹韶华易逝,警醒自己不要虚度。  一路过南京、泰山、黄河,行路越远,眼界越开,李鸿章越觉得自己原来在安徽有些“井底之蛙”的意味;于是乎痛惜“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年华付水源。”、“频年伏枥困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  但是对于功名,鸿章兄依然自信,志在必得。他相信自己亦是人中龙凤,不输他人。只不过面对那些同样优秀、乃至更优秀的人,要抱着学习和结交的态度,“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李鸿章到达北京时,已是霜华满树的深秋。  望着淡青色的城墙和巍峨的城门,北风吹动着李鸿章略显单薄的衣衫;他感觉不到一丝寒意,一股豪气如烈酒般地灼热他的胸怀:“不取功名,誓不还乡”!  行走在京城,触目皆是繁华富贵之气;李鸿章不禁觉得自己有些拘束。那些满口京腔的北京人和衣着华丽的达官贵人自信而从容地在喧哗的大街上来来往往,对这个一身风尘的外乡人投以居高临下的目光。李鸿章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但随之在内心微微一笑:总有一天你们会用尊崇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士子。  北京给李鸿章的感觉是陌生而亲切的,父亲李文安在刑部为官已有数年。李鸿章先是住在安徽人的会馆,当时北京还没有大型的安徽全省会馆,只有一些安徽府、州的小会馆。李所住的正是这样的会馆,狭小寒酸。  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这些人大多比他大二十岁左右,是父亲李文安的朋友,鸿章见了得叫叔叔或伯伯。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  王茂荫,安徽歙县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时任户部官员。王是当时罕见的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咸丰年间官至户部右侍郎(财政部副部长),提出货币改革。马克思对于这位王侍郎的货币改革方案颇为认可。《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出版,那时王茂荫已去世两年。王被咸丰帝训斥而破灭了货币改革的梦想,被马克思“钦点”而青史留名;“海外存知己”,其九泉之下可略感安慰乎?  赵畇,安徽太湖人,他是状元赵文楷的遗腹子,没见过状元父亲的面,却充分继承了父亲的才华。赵畇当时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正在编写大清帝国的《漕运史》;因其才华出众,入了道光爷的法眼,于是特旨上书房行走,并教授皇子读书。  赵畇后来成了李鸿章的岳父。  吕贤基,时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此人是李鸿章十年后从“少年科第”转向“壮年戎马”的关键性人物。  那个冬天,外面雪花纷纷,室内温暖如春。李鸿章陪同父亲与这些来自安徽的达官贵人围坐一桌,吃着白魁老号的烧羊肉,呷着杯中的白酒,听这些前辈才俊纵论天下和经史。李鸿章感到微醺和幸福,这是人在青少年时期才会有的一种幸福感:它既是心气相通、意气相投的愉悦;更是从自己欣赏敬佩的人物和言论中梦幻般地感受理想未来的心驰神往。  在心驰神往的间隙中,鸿章也偶尔会有一丝担忧:自己能够达到他们的高度吗?他们可都是进士乃至庶吉士出身,自己仍只是一介布衣秀才。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鸿章的担忧完全多余,在今后的人生中,他将远远超越这几位在座的同乡精英,他将成为“晚清七十年”天空中最耀眼的那颗星星,与他能够媲美的同代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  1843年,21岁的李鸿章被庐州学府选为优贡。优贡是国子监从各省选拔的最优秀的秀才,每个省就几个名额。国子监是当时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全国的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再加北大清华。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李鸿章应顺天府乡试,考中84名举人,住京曾志鸿宅邸受曾补习教导,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曾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同年与周氏完婚。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李鸿章入京会试,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孙锵鸣之师),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潘、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予以极大的支持。  20多岁的李鸿章意气风发,前途不可限量;而此时的中国却刚刚遭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劫难,蹒跚地步入“晚清七十年”。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命运,从此竟如此紧密而无奈地与这个“黄昏帝国”的国运联结和融合。
  张之洞,日,即道光十七年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官舍,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  张之洞与曾志鸿、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没有曾志鸿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  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  资产阶级革命导师孙中山评论说: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幼年禀赋聪慧。五岁入家塾,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丁诵先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南皮县举行秀才考试,不少书生都去赶考,才够十岁的张之洞也去了。  张之洞来到考场后,主考大人见他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有点看不起,指着他说:“你这个孩子几岁啦?来这里干什么呢?”张之洞一听说他是“孩子”,很不高兴,抬脸挺胸说:“我是来应考的儒童,不是与别人比年岁的孩子!”考试大人见张之洞眼里有神,说话干脆,话里有话,又说:“既是来应考的,我先给你出个上联,你要能对上,就准许你应考,要对不上早点走开,这里不是孩子玩的地方!”张之洞一听又说他是“孩子”,脸一沉说:“我对不上就自动离开,我要对上了,请老大人不要以貌取人!”主考大人被张之洞的小嘴说住了,想了想说:“南皮县童子十岁.。”张之洞听了不加思索地说:“北京城皇上万岁。”  主考大人见张之洞出口成章,内心佩服,又说:“小顽童内藏春色。”张之洞答道:“老大人明察秋毫。”张之洞对答如流,主考大人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孩子了,经过考试张之洞中了秀才。  13岁以前,张之洞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打下日后从政和治学的初步基础,并在12岁那年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  少年张之洞有夜读静思的习惯,“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忆说:“后服官治文书往往达旦,乃幼时好夜坐读书故。”这种夜间工作的习惯,曾被人指为“兴居无节”,影响了会见僚属。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不满14岁的张之洞回原籍南皮应县试,得中第一名秀才,进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取得参加会试得中进士的资格。以当时张之洞的学养实力,他应当能够一气呵成,早日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但他直到27岁那年才得中进士。这十一年中,他前几年的时间耗在帮父亲办理军务,应付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结婚生子,为父亲治丧守制,自然无暇无心于应试。到23岁那年将应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第二年应恩科会试,因为同样的原因,又没有考成。  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当时,他掘弃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很得阅卷官赏识,欲点他为状元,后因慈僖干预,得了个第三名,进入翰林院,被授予七品衔编修,正式步入仕途,成为官僚阶层中的一员。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以后,他曾担任浙江乡试的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学政职务。  南皮县城东三十公里的宣惠河畔,有一座建筑宏伟的焦山寺。  一日,南皮潞灌村的举人潘震乙游寺,主持殷勤上茶招待,并向潘举人求联,潘举人盛情难却,扫一眼大殿内供着的如来、老子、孔子像,大笔一挥写道:“三教同归浑天理,一尘不染去尘缘”,主持和尚连夸写得好,非让潘举人再撰一联,潘举人一时江郎才尽,望着孔圣人的像沉思,这一瞅一思潘举人生气起来,为啥?原来如来佛像居中,上悬“佛光普照”,老子像居左,上悬“紫虚真气”,孔子像居右,上悬“圣集大成”,潘举人想,儒家思想乃治国根本,孔子才是真圣人,这浑和尚却将孔圣人摆在末席,真是岂有此理!于是潘举人便有了一联,想替孔子讨个说法,这联写的是“道自高者品自尊,谚语首称的是持平公论;德之邵世气弥下,位居末座庶乎曲体圣心”,写完将笔一扔。那和尚看完眼珠子乱翻,脸上乌云密布,扔下潘举人自回禅房。  潘举人揣着一肚子怒气回家,给同年张之洞写了一封信,尽告留联一事,此时张之洞已经擢升湖广总督,位高权重,他接到信后对潘举人表示赞赏,并复信潘举人,说不日乘进京之便亲临焦山寺察看。  是年底,张之洞进京奏湖北新政事,事毕归乡省亲,第二日就赶到焦山寺,来到三圣殿,果见孔子位居末座,殿内只悬挂有潘举人的第一幅对联,就装作不知,问主持和尚,“这联写得好,是谁的大手笔?”和尚忙回:“是潞灌潘举人亲题。”说完又对张之洞说,“张大人乃当今名士,才倾朝野,贫僧钦敬,烦大人也留下墨宝一副,以使寒寺生辉。”张之洞想,这臭和尚不过是想借自己之名望赚些骗财资本,真是可恨,真该给他些颜色看看,于是就没有推辞,吩咐和尚笔墨伺候,张之洞深情地望一眼孔子,提笔悬腕,行云流水般一挥而就“治天下须用诗书,若论一经道德四本慈悲,因当时立言救世偶分宗派;最上乘莫若忠孝,便作羽士摄生桑门受戒,较流俗忘身狥利益判贤愚”,这副对联充分肯定了孔子儒家的显赫位置,同时对主持和尚进行了嘲讽,“狥”与“循”通用,张之洞故意将“循”改为“狥”,初看似“狗”,其用意不言而喻。  主持和尚得此联,纵有一百个不乐意,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慑于张之洞的威望,不得不高悬大殿。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也不为张之洞尊重,张多次对他失礼。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己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使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张之洞的《劝学篇·序》原文如下:  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语其祸,则共工之狂,辛有之痛,不足喻也。  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植流天下。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不佞承乏两湖,与有教士化民之责,夙夜兢兢,思有所以裨助之者。乃规时势,综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之士,海内君子,舆我同志,亦所不隐。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原,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於圣也;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拚也。  外篇十五:曰益智,昧者来攻,迷者有凶也;曰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曰设学,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曰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曰广译,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曰阅报,眉睫难见,苦药难尝,知内弊而速去,知外患而豫防也;曰变法,专已袭常,不能自存也;曰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曰农工商学,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曰兵学,教士卒不如教将领,教兵易练,教将难成也;曰矿学,兴地利也;曰铁路,通血气也,曰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於中学,以晓固蔽也;曰非弭兵,恶教逸欲而自毙也,曰非攻教,恶逞小忿而败大计也。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凡此所说,窃尝考诸中庸而有合焉。鲁弱国也,哀公问政,而孔子告之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终之曰:“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夫中庸之书,岂特原心杪忽校理分寸而已哉?孔子以鲁秉礼而积弱,齐邾吴越皆得以兵侮之,故为此言以破鲁国臣民之聋聩,起鲁国诸懦之废疾,望鲁国幡然有为,以复文武之盛。然则,无学、无力、无耻则愚且柔,有学、有力,有耻则明且强。在鲁且然,况以七十万方里之广,四百兆人民之众者哉?吾恐海内士大夫狃於晏安,而不知祸之将及也,故举楚事。吾又恐甘於暴弃而不复求强也,故举鲁事。易曰:“其亡其亡,系於苞桑。”惟勿亡,则知强矣。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南皮张之洞书。
  道光三年,也就是公元1823年,徽州绩溪县湖里村一户普通农民家里迎来了第三个孩子。这个农民叫胡鹿泉。按照辈分,他给这个新出生的男孩取名胡万豪,字金华。胡鹿泉读过几年书,家里有几亩薄田,自耕自足,兼做一些小生意,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徽州绩溪县,土地贫瘠,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逼得徽州人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生存之道。有句话叫“土贫地荒,非盗即商”,当强盗,刀口舔血,脑袋是系在裤腰带上的,胆小的徽州人选择了后者------经商。  胡金华出生不久,他父亲就病逝了,留下孤儿寡母,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加之生在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绩溪,其生活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胡金华小时候没受过什么教育,主要工作是放牛。  由于家境贫寒,胡金华在家没上过学,后来的墨水都是当学徒的时候喝的。但是胡金华的母亲是极开明的,而且她虔诚向佛,她经常向幼小的胡金华讲一个骑白龙上天的故事:绩溪北面30公里有一座大獒山,山前有一潭名叫白龙潭,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刘的老叟隐居于此,吃斋念佛,终有一天乘潭中白龙飞天而去。胡母经常用这个故事鼓励自己的儿子:“一个人只要诚心诚意,努力向上,总有骑上白龙的一天。”“努力向上,飞龙在天”就这样深深印在胡金华的脑海里了……  绩溪县,尽管土地贫瘠,倒也算是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历史上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  绩溪胡里村胡家有一条家训:读书做生意可以,但是不能为官,所以,胡金华的父亲没有走读书求官的道路,同样也不希望胡金华当官。胡金华只读过两年的私塾,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了不起就是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等这样一些很基础的东西。按照学历来看,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学结业水平------小学毕业都算不上。但是胡金华从小就知道一点------读书要明理,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读了也等于白读。  胡金华的父亲生意做得很小,收入微薄,胡金华的两个弟弟出生以后,家里吃饭的人更多了,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胡金华8岁的时候,就开始替人家放牛接济家里。  有一天,胡金华在野外放牛,碰到很多小伙伴,于是他就把牛拴好,跟伙伴们一起玩了起来。不知道是玩什么游戏,反正把一个小孩子玩得掉进了山沟里。其他的孩子一看情况不对,都吓得跑回了家。这时候胡金华沉着冷静,慢慢摸索着下去,把那个孩子拉了上来,然后扶上牛背送回家去。当时,所有的邻里都赞扬他,说他机灵、勇敢,又有好心肠。  胡家的长子胡光鉴出生以后,父亲胡鹿泉在生意上遭到很大的挫折,而次子胡光鼎的夭折,更是让胡鹿泉伤心欲绝。胡金华之后又有胡光培、胡光椿两个弟弟,这使得家境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顶戴花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