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陶醉在风光秀丽的景色色中想到的诗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二十四桥何在吴锡平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作《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可以说,在所有歌咏扬州的诗词文赋中,要数这一首最为脍炙人口,也最广为人知。尤其是后两句简直成了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事实上,很多人也正是从这两句诗出发,溯源而上,认识二十四桥,认识瘦西湖,继而认识扬州的。可是,在那些纷至沓来徜佯陶醉二十四桥景区美妙优雅的景色中的天南海北客中,又有谁知道,杜牧这首几成绝唱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悬疑千古的谜题:二十四桥所指为何?位居何处?岁月流转 ,和世间许多事物不知所终一样,事实上的二十四桥已经湮没在历史烟云的深处。如今来探究它的身世,只能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检索那些历朝历代留下的关于扬州的诗词文章,二十四桥的身影频繁闪现,这其中对其的记载、理解自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盼之间,就和春日里的扬州一样“乱花渐欲迷人眼”了。细细梳理这些隐藏在纸本册页里的文字,大体可将其归纳为这样几种:一桥说。最有力的佐证莫过于白石道人姜夔的那首著名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细细品味词中意境,当指一座桥无疑。与白石道人同处宋代的另外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可认为是指一座桥。如韩琦“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赵公豫“桥在大业间,今已倾圮”;吴文英“二十四桥南北,罗存香分”,等等。二十四座桥说。这一看法最开始由北宋沈括提出。沈括作为我国北宋时杰出的科学家,以科学的方法、务实态度,在其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之《补笔谈》中,对扬州的二十四桥逐一进行了落实,详细记载了二十四桥的桥名和地理位置。但有人指出,沈括列举出的桥,实际只有二十三座,其中下马桥出现两次。对一座规模并不太大的城市来说,有两座桥异地同名,可能性似乎不大,文中的两座下马桥,当是指同一座桥。因此,沈括的这一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姑且存疑。编号说。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编号为二十四的一座桥。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编号桥梁,比如杜甫的诗句“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姜夔的诗句“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等。而在关于扬州的诗词中,此类的例子也确实不少,如唐代诗人施肩吾“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张乔《寄扬州故人》“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明人林章《送人诗》“不知今夜秦淮水,关到扬州第几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的友人姚世鲸也有“记取扬州郭,寻君第几桥”的诗句。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推测,或许当时的扬州有对桥梁进行编号的做法,但要说二十四桥是编号二十四的桥 还需要直接的证据。泛指说。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数字有一种虚指、泛指的用法,如“三生有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百六十行”、“七十二变”、“弱水三千”等等,这里面的数字并非确指,那么,二十四桥是不是也是用来泛指扬州的桥梁之多呢?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与编号说一样缺乏直接而确凿的证据。只是有人以杜牧好以数字入诗的事实提供了一个并不晓白的旁证。的确,杜牧的很多诗作中都出现了具体的数字,如《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邱。”诸如此类,都是泛指和约数,扬州的二十四桥也极有可能如此。以上几种说法各自自圆其说,谁也没有压倒对方的说服力,谁也无法推翻另一方的观点,因此二十四桥之谜也就一直无从定论。但身世的悬疑未决终不影响人们对二十四桥赋予众多绮丽的想象。小题1:对“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诗作中最出色的诗句,历来“脍炙人口”。B.“徽章”说恰如其分地描画出二十四桥拱形的特征。C.诗句描绘的形象、意境是扬州风景秀丽的最典型的代表。D.这是人们认识二十四桥、瘦西湖等扬州风景的真正原因。小题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杜牧的几乎成为绝唱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千古难解之谜。B.只有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才有可能对二十四桥的身世进行探索、研究。C.梳理诗词文章中的文字,可以看到对“二十四桥”大体有四种解说。D.“一桥说”“二十四桥说”“泛指说”还是有直接证据的。“编号说”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小题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石道人姜夔的诗句比宋代另外几位诗人的诗句更能证明“二十四桥”原本是一座桥。B.对二十四桥身世的记载理解众说纷纭,从侧面表明杜牧诗作的巨大影响力。C.二十四桥之谜悬疑未决,各种论争尘埃未定,说明我们的考证学尚欠科学性和权威性。D.千古而来,人们对二十四桥赋予众多绮丽想象,正是其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反映。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无锡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二十四桥何在吴锡平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作《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可以说,在所有歌咏扬州的诗词文赋中,要数这一首最为脍炙人口,也最广为人知。尤其是后两句简直成了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事实上,很多人也正是从这两句诗出发,溯源而上,认识二十四桥,认识瘦西湖,继而认识扬州的。可是,在那些纷至沓来徜佯陶醉二十四桥景区美妙优雅的景色中的天南海北客中,又有谁知道,杜牧这首几成绝唱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悬疑千古的谜题:二十四桥所指为何?位居何处?岁月流转 ,和世间许多事物不知所终一样,事实上的二十四桥已经湮没在历史烟云的深处。如今来探究它的身世,只能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检索那些历朝历代留下的关于扬州的诗词文章,二十四桥的身影频繁闪现,这其中对其的记载、理解自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盼之间,就和春日里的扬州一样“乱花渐欲迷人眼”了。细细梳理这些隐藏在纸本册页里的文字,大体可将其归纳为这样几种:一桥说。最有力的佐证莫过于白石道人姜夔的那首著名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细细品味词中意境,当指一座桥无疑。与白石道人同处宋代的另外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可认为是指一座桥。如韩琦“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赵公豫“桥在大业间,今已倾圮”;吴文英“二十四桥南北,罗存香分”,等等。二十四座桥说。这一看法最开始由北宋沈括提出。沈括作为我国北宋时杰出的科学家,以科学的方法、务实态度,在其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之《补笔谈》中,对扬州的二十四桥逐一进行了落实,详细记载了二十四桥的桥名和地理位置。但有人指出,沈括列举出的桥,实际只有二十三座,其中下马桥出现两次。对一座规模并不太大的城市来说,有两座桥异地同名,可能性似乎不大,文中的两座下马桥,当是指同一座桥。因此,沈括的这一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姑且存疑。编号说。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编号为二十四的一座桥。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编号桥梁,比如杜甫的诗句“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姜夔的诗句“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等。而在关于扬州的诗词中,此类的例子也确实不少,如唐代诗人施肩吾“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张乔《寄扬州故人》“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明人林章《送人诗》“不知今夜秦淮水,关到扬州第几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的友人姚世鲸也有“记取扬州郭,寻君第几桥”的诗句。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推测,或许当时的扬州有对桥梁进行编号的做法,但要说二十四桥是编号二十四的桥 还需要直接的证据。泛指说。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数字有一种虚指、泛指的用法,如“三生有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百六十行”、“七十二变”、“弱水三千”等等,这里面的数字并非确指,那么,二十四桥是不是也是用来泛指扬州的桥梁之多呢?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与编号说一样缺乏直接而确凿的证据。只是有人以杜牧好以数字入诗的事实提供了一个并不晓白的旁证。的确,杜牧的很多诗作中都出现了具体的数字,如《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邱。”诸如此类,都是泛指和约数,扬州的二十四桥也极有可能如此。以上几种说法各自自圆其说,谁也没有压倒对方的说服力,谁也无法推翻另一方的观点,因此二十四桥之谜也就一直无从定论。但身世的悬疑未决终不影响人们对二十四桥赋予众多绮丽的想象。小题1:对“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诗作中最出色的诗句,历来“脍炙人口”。B.“徽章”说恰如其分地描画出二十四桥拱形的特征。C.诗句描绘的形象、意境是扬州风景秀丽的最典型的代表。D.这是人们认识二十四桥、瘦西湖等扬州风景的真正原因。小题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杜牧的几乎成为绝唱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千古难解之谜。B.只有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才有可能对二十四桥的身世进行探索、研究。C.梳理诗词文章中的文字,可以看到对“二十四桥”大体有四种解说。D.“一桥说”“二十四桥说”“泛指说”还是有直接证据的。“编号说”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小题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石道人姜夔的诗句比宋代另外几位诗人的诗句更能证明“二十四桥”原本是一座桥。B.对二十四桥身世的记载理解众说纷纭,从侧面表明杜牧诗作的巨大影响力。C.二十四桥之谜悬疑未决,各种论争尘埃未定,说明我们的考证学尚欠科学性和权威性。D.千古而来,人们对二十四桥赋予众多绮丽想象,正是其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反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二十四桥何在吴锡平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名作《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可以说,在所有歌咏扬州的诗词文赋中,要数这一首最为脍炙人口,也最广为人知。尤其是后两句简直成了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事实上,很多人也正是从这两句诗出发,溯源而上,认识二十四桥,认识瘦西湖,继而认识扬州的。可是,在那些纷至沓来徜佯陶醉二十四桥景区美妙优雅的景色中的天南海北客中,又有谁知道,杜牧这首几成绝唱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悬疑千古的谜题:二十四桥所指为何?位居何处?岁月流转 ,和世间许多事物不知所终一样,事实上的二十四桥已经湮没在历史烟云的深处。如今来探究它的身世,只能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检索那些历朝历代留下的关于扬州的诗词文章,二十四桥的身影频繁闪现,这其中对其的记载、理解自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盼之间,就和春日里的扬州一样“乱花渐欲迷人眼”了。细细梳理这些隐藏在纸本册页里的文字,大体可将其归纳为这样几种:一桥说。最有力的佐证莫过于白石道人姜夔的那首著名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细细品味词中意境,当指一座桥无疑。与白石道人同处宋代的另外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可认为是指一座桥。如韩琦“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赵公豫“桥在大业间,今已倾圮”;吴文英“二十四桥南北,罗存香分”,等等。二十四座桥说。这一看法最开始由北宋沈括提出。沈括作为我国北宋时杰出的科学家,以科学的方法、务实态度,在其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之《补笔谈》中,对扬州的二十四桥逐一进行了落实,详细记载了二十四桥的桥名和地理位置。但有人指出,沈括列举出的桥,实际只有二十三座,其中下马桥出现两次。对一座规模并不太大的城市来说,有两座桥异地同名,可能性似乎不大,文中的两座下马桥,当是指同一座桥。因此,沈括的这一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姑且存疑。编号说。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编号为二十四的一座桥。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编号桥梁,比如杜甫的诗句“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姜夔的诗句“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等。而在关于扬州的诗词中,此类的例子也确实不少,如唐代诗人施肩吾“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张乔《寄扬州故人》“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明人林章《送人诗》“不知今夜秦淮水,关到扬州第几桥?”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的友人姚世鲸也有“记取扬州郭,寻君第几桥”的诗句。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推测,或许当时的扬州有对桥梁进行编号的做法,但要说二十四桥是编号二十四的桥 还需要直接的证据。泛指说。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数字有一种虚指、泛指的用法,如“三生有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三百六十行”、“七十二变”、“弱水三千”等等,这里面的数字并非确指,那么,二十四桥是不是也是用来泛指扬州的桥梁之多呢?只能说有这种可能,与编号说一样缺乏直接而确凿的证据。只是有人以杜牧好以数字入诗的事实提供了一个并不晓白的旁证。的确,杜牧的很多诗作中都出现了具体的数字,如《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村舍燕》“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邱。”诸如此类,都是泛指和约数,扬州的二十四桥也极有可能如此。以上几种说法各自自圆其说,谁也没有压倒对方的说服力,谁也无法推翻另一方的观点,因此二十四桥之谜也就一直无从定论。但身世的悬疑未决终不影响人们对二十四桥赋予众多绮丽的想象。小题1:对“扬州秀丽风景的一枚经典徽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杜牧诗作中最出色的诗句,历来“脍炙人口”。B.“徽章”说恰如其分地描画出二十四桥拱形的特征。C.诗句描绘的形象、意境是扬州风景秀丽的最典型的代表。D.这是人们认识二十四桥、瘦西湖等扬州风景的真正原因。小题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杜牧的几乎成为绝唱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千古难解之谜。B.只有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字记载,才有可能对二十四桥的身世进行探索、研究。C.梳理诗词文章中的文字,可以看到对“二十四桥”大体有四种解说。D.“一桥说”“二十四桥说”“泛指说”还是有直接证据的。“编号说”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小题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石道人姜夔的诗句比宋代另外几位诗人的诗句更能证明“二十四桥”原本是一座桥。B.对二十四桥身世的记载理解众说纷纭,从侧面表明杜牧诗作的巨大影响力。C.二十四桥之谜悬疑未决,各种论争尘埃未定,说明我们的考证学尚欠科学性和权威性。D.千古而来,人们对二十四桥赋予众多绮丽想象,正是其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反映。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略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猜你感兴趣
&热门经典语句诗圣:杜陵野老(二)
我的图书馆
诗圣:杜陵野老(二)
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正式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虽然前一年他曾北渡黄河,但那主要是逃难(水灾)。他自己也说,浪迹天涯“实自弱冠之年”(《进三大礼赋表》),而他漫游的第一站是吴越。吴越风景如画自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有他的亲戚,一位姑父在常熟当主簿,一位叔叔在武康(浙江德清)当县尉。初出茅庐的书生,需要照顾与提携。不过,此时的杜甫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新奇,至于声名与仕途的要求还不迫切。他一路走来,关注的是当地的风流人物与风土人情: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壮游》)
  诗人到过哪些地方呢?当时他已经到了姑苏,即现在的苏州地区,甚至在江边做好了渡海东上的准备,可惜没有能够成行。诗人说,中老年以后他一直为此遗憾,错失了一次到当时的扶桑即现在的日本去漫游的机会。到如今,我们依然为诗人感到遗憾,如果他能成行,又该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在苏州,他曾去虎丘山探寻阖闾荒凉的坟墓,去石壁探访峭拔幽深的剑池,去长洲苑观赏亭亭玉立的荷花,去嵯峨的阊门拜谒肃穆的太庙。后来,诗人又沿着当年秦始皇东巡的路线,渡过钱塘江,登上会稽山,游览鉴湖,泛舟剡溪。
&&&&&& 这次漫游,江南给诗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青春做伴,意气风发,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如何能不陶醉在秀丽的景色中呢?很多年后,想起阳光灿烂的岁月,他就会忆起这次江南之行;想到江南,他就会怦然心动。遗憾的是,他只有在梦中温习这江南秀色,终其一生,他再也没有机会故地重游。二十出头的诗人,只是一颗稚嫩的小树苗,诗歌水平还远没有成熟,此次江南之行,虽然亦有诗篇留存,但显得稚气未脱。秀丽的江南,没能等到诗人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这是诗人的遗憾,也是江南的损失,不然,在诗圣的笔下,江南又会是怎样的袅娜呢?
  开元二十二年(734),二十三岁的杜甫回到故乡巩县,准备参加来年的科举考试。当时的选拔途径主要有生徒、乡贡与制举三种。第一种是由学馆选拔,第二种是乡里举荐,第三种则是皇帝直接挑选。杜甫通过了乡里保荐、州里甄选,作为“贡品”即乡贡进献到中央,接受礼部的挑选。年轻的杜甫心高气傲,在《壮游》里说他此时“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意思是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样的文学大家都没有眼里——这可能是受到了祖父杜审言的影响,可惜无情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这年的主考官是名士孙逖,以知人善任著称于世,因选拔了颜真卿、李华等人而享誉朝廷内外。此次登第的二十七名进士中,也有不少人是中唐时期文坛上的风雨人物,如贾至、李頎、萧颖士等。他的失利,还是客观地反应出他当时的实力与影响。
  杜甫此时毕竟很年轻,对这样的挫折他还没有放在心上,至于考试的艰辛与仕进的困顿也还很遥远,未来的道路那样漫长,何必早早地烦躁不安呢。落第的诗人虽然懊恼,却不沮丧,他很快兴高采烈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漫游,《壮游》云: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放歌丛台,狩猎青丘,驰马逐售,放鹰捕鸟,何等快意。这次漫游地点选择在齐赵,原因之一还是省亲,他的父亲杜闲正在兖州司马任上;漫游的时间远远长于第一次,开元二十九年(741),诗人才意犹未尽地回到老家;至于漫游心情与状态,诗人用了五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裘马颇清狂”,“裘马清狂”后来多次为研究者引用,成为杜甫青春的写照。这也让我们感觉几分诧异。我们所熟知的是“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杜甫,是“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的杜甫,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骑马射箭、狂歌轻狂、跌宕豪放的杜甫却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前人对这样的杜甫也很陌生,王嗣奭在读完杜甫的《壮游》诗后说道:“此乃公自为传,其行径大都似李太白。然李一味豪放,公却豪中有细。”他还说:“观其吴越、齐赵之游,壮岁诗文,遗逸多矣,岂晚岁诗律转细,自弃前鱼耶?”王嗣奭肯定地指出,早年的杜甫与李太白行径相似,豪放张扬。他还进一步推测说,杜甫早年的诗风可能也属于粗放型的。
  4.李杜
  杜甫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与李太白行径相似,但诗风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一致之处。杜甫曾经写过一首《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 重与细论文?
  诗歌前半部分对李白推崇备至,把他比喻为六朝最杰出的文学家庾信与鲍照,称颂李太白诗风清新、俊逸。最后畅想道:何时再能相聚,举杯相邀,讨论有关文学问题呢?对于这首诗,历来人们都把它作为两位最优秀诗人交流沟通乃至相互信任的证据。《杜律详解》说,当年杜老夫子与李太白周游齐鲁大地,彼此赠答唱和,曾经非常详细地讨论交流了对文学艺术的有关看法。杜甫回到老家后,慢慢寻思,却发现再也找不到谈话的对象,煞是寂寞,不仅思念其远方的友人,大有“微斯人,吾谁与归”之感。《杜律详解》还特别指出,有人认为杜甫诗中“细论文”之“细”实际上是在嘲讽李白诗歌写得太粗放了,这种看法是对两位伟大诗人友谊的亵渎。
&&&&&& 谁在亵渎两位诗人之间的友谊呢?这样的读者似乎比较多。宋人葛立芳的《韵语阳秋》说:杜甫、李白以诗齐名,正如韩愈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确实难分伯仲。但“杜诗思而语奇,李诗思疾而语豪”。杜甫集中谈到李白的诗篇很多,如“李白一斗诗百篇”,如“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之句,这些诗句似乎在暗示李白诗歌写得太快了,不够缜密。而李太白谈到杜甫,则说“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戏赠杜甫》),似乎在嘲笑他写诗太费神劳力,“太愁肝肾也”。
  这段话引起了好事者的浓厚兴趣。大家检阅李、杜二人的诗集,发现杜甫思念李白的诗篇较多,情感显得颇为真挚,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他似乎无私无刻不在牵挂着对方。李太白写给杜甫的是也就是那么两三首,其中一首还存在着争议,那就是葛立芳提到的《戏赠杜甫》。唐人孟棨《本事诗》首次收录此诗,并确认是李白所作,后来《唐摭言》、《唐诗纪事》、《旧唐书》等都正式将它列为李白作品。孟棨认为李白这这里讥刺杜甫“拘束”迟钝,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它是李白的“戏谐”之作,嘲讽之意自然也是有的,所以《旧唐书·文苑传》说:“天宝末诗人,(杜)甫与李白齐名,而(李)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两大伟人之间的不和谐,是许多正直善良的读者所不愿意面对的,即使是无伤大雅的玩笑也不行。宋代以后,不断有人怀疑它是赝作,如洪迈认为“所谓‘饭颗山’之嘲,好事者为之耳”(《容斋随笔》);仇兆鳌则说,“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句庸俗,一望而知赝作也”(《杜诗详注》)等。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正表现出了李白对于杜甫的深厚友谊,因为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他“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因此诗的最后一句体现出了李白对杜甫的关心。不过,这样的关心,听起来还是很别扭。
  李、杜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是毋庸置疑的,这友谊的不对称也是理所当然的。当时李太白已经名满天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而初出茅庐的杜甫还未写出让我们震撼的作品,思想与风格远没有成熟。其实,即使在杜甫创造出大量优秀作品乃至死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他依然不被人们所熟知。唐人最著名的选集《河岳英灵集》(753年)所选作品的诗人达二十四位之多,李白入选的作品位居第三,有十三首,杜甫的作品一首未选。肃宗、代宗时代是杜甫创作的最旺盛阶段,但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也没有选录杜诗。杜甫逝世后不久,润州刺史樊晃编《杜工部小集》六卷,在序里也是惋惜地说杜甫的诗歌只在江汉一带流传,甚至连江东一带都还不知道他。
  在与李白见面之前,杜甫最闪亮的作品,似乎就是那首《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前后,初见李白则是在天宝三载(744)。开元二十九年,杜甫结束了他的第二次漫游,回到了偃师(今属河南),同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成亲。天宝三载春夏之间,杜甫回到洛阳,结识了名满天下的李太白,这是杜甫三十三岁,李太白四十四岁。他们是如何相识的呢?今天读者一般会认为是以诗为媒,这自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聚在一起也的确是出于共同的爱好,不过从杜甫写给李白的第一首诗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当时两个人他们对求贤访道的兴趣更高: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杜甫在诗歌中主要介绍了自己经历,这与诗歌的题目很不匹配,清人说这样才体现出了杜甫的高超之处,“自叙反详,叙李反略。则似翻宾作主,翻主作宾矣”。细细想来,似乎也没有这么高深。这首诗虽然是“赠给李白”的,但对方是大名士,自己是个文学青年,只有先多自我介绍了。杜甫先发了一通牢骚,说自己在洛阳上上下下整整活动了两年,算是见识了世态炎凉。为什么要把满腹牢骚都告诉对方呢?显然杜甫注意到了李太白此时的心情与处境。这位天仙诗人刚刚被皇上从京城放归,心里自然不痛快,需要招人发泄与倾诉。这样,两个落魄的人同病相怜,才会有共同语言。接下来的杜甫更让我们吃惊,他向李白介绍了自己学仙求道的经历,并邀请对方一同去去求仙访道“拾瑶草”。这显然也搔到了李白的痒出,求仙放道,正是李白所喜欢的事情,虽然我们不能就此判定作为文学青年的杜甫有迎合李白或者投其所好的动机,但至少他在努力寻找两人的共同点,因为我们很少看到杜老夫子谈到游仙的事情,也很难找到他求仙炼丹之类的证据。
  据说这年秋天,有着共同爱好的两个人结伴而行,越过黄河,去王屋山寻找著名地道士华盖君。谁知走到小有清虚洞天,竟然得到华道士已经仙逝的消息,两个人只好惆怅而返。既然失去了共同的目标,两个人只得分道扬镳,李白去了陈留,杜甫到了梁宋。
  不久,李白又赶到梁宋,此时高适也来到这里。三个人的共同爱好是什么呢?那就是呼鹰逐兔,打猎喝酒。李白夸耀说“鹰豪鲁草白,狐兔多鲜肥”(《秋猎孟诸夜归》),这真让人垂涎三尺。晚年的杜甫想起往日的壮举,不免有些黯然,羞愧地说:“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昔游》)。
  第二年,高适要南行,李、杜要北上,三人就此分手。这时,李白要到齐州紫极宫领受高天师的“道箓”。杜甫这次没有勉强自己,年轻的他经历的挫折还很少,他要继续在仕途上奋进,为此,杜甫独自到齐州去拜谒当时的名人北海太守李邕,继续营造声势,为考试做准备。秋天的时候,杜甫到了兖州,李白从任城而来,两人第三次相聚,感情也愈发浓烈了。杜甫深情地写道: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感情亲密无间了,有了深厚的友谊,年轻的杜甫不再仰视对方,觉得自己有义务也有资格规劝对方了,于是他郑重其事地说: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诗歌前两句是他对李太白生活状态的全面总结与的回顾,后两句则是杜甫对大诗人的殷勤希望与认真的规劝。《杜诗镜铨》注云:“是白一生肖像。公赠白诗最多,此诗最简,而足以尽之。”在杜甫看来,他的规劝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方没有理由不接受、不感动。但也有读者说,李太白固然不了解杜甫——因为他还没有成长起来,而杜甫似乎也不怎么理解李白,他并没有真正体察到李白的那份潜藏在佯狂超脱表象下的沉痛与悲凉,这也就是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评价所说的“有那么一点疏远之感”(《中国诗史·李白与杜甫》)。冬天的时候,李白要重游江东,而杜甫则要西去长安。两人在兖州城东石门分手,从此一别,音容渺茫。李白在沙丘(山东临清)记起杜甫,写了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之后,再也没有提起杜甫。杜甫经常得知李白的消息,一再在梦见他,也写过很多诗来表达自己的牵挂,如《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杀,吾独怜其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诗歌情感虽然浓烈真挚,但让很多喜欢李白的读者很不服气,觉得杜甫的态度变化实在太大,从费尽心机结交,投其所好,仰慕到平等的规劝,到如今的哀怜同情,似乎过于势利,有违交友之道。在这些读者看来,李太白那样飘逸的诗人,晚年即使落魄,政治上有了污点,也没有谁有资格去怜悯他,杜甫也不行。
馆藏&19722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里景色秀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