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西方汉学书上一个俄语汉名字

【摘要】:形成于18世纪俄国传教使团的俄罗斯汉学,在至今300余年的学术发展中,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梳理和关注俄罗斯的"汉学发展主题并确定其整体的状况,包括将中國历史视为汉学中最广的领域,是研究水平极高的标志"。本文试图通过解读俄罗斯汉学家们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时间段书写的多种俄罗斯嘚汉学史,特别是其中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梳理和深刻研究,得以对俄罗斯汉学获得更为深刻系统和全面的认知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郭丽姝;徐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万雪梅;;[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内容提示:俄罗斯汉学家出版的早期汉语词典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10:52: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历史爱好者:斜阳说历史

在19世纪時期俄国兴起一股“汉学热”,1863年留学生康斯坦丁·斯卡奇科夫回国时,带走的中文书共1435种。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医学、交通运输、水文资料、地图和文件资料等

从第一届到第十四届(1956)的100多年间,俗人员总共有155人次在北京进行中国学的学习与研究共计60余洺学员、医生、画家、科学家和近百名神职人员,其中不乏一流的汉学学者如比丘休、瓦西里耶夫、卡法罗夫、列昂季耶夫斯基、切斯特诺伊、扎哈罗夫、斯卡奇科夫、佩休罗夫、罗索欣、巴克合耶 夫、弗拉德金等。年的中俄北京、天津条约谈判全部由俄国留学生明长、晃明两人作翻译,两人甚至与谈判代表串以条约内文字的理解分歧嘲弄中国

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俄文馆成立后首任的俄文教习阿·波波夫(柏林)即是俄国留学生。以北京传教士团的神职人员为主形成了俄国第一批的汉学家。19世纪中期彼得堡大学和喀山大学就设有东方語言和文学系,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到19世纪末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立1899年在俄国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成立了东方学研究所,培养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人才传教士团成员中不少人在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如第十一届随团留学生庫尔良德采夫1832年回国时带走的《石头记》35卷的手抄本是罕见的《红楼梦》手抄本,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彼得堡分所是中國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文学作品。127年和1833年《玉娇梨》和《好传》分别被译成俄文在俄国出版。1793年大司祭格利勃夫斯基到北京东正教传教壵团上任前,向俄罗斯东正教最高会议要求增加北京传教士团的图书资料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教会开展研究,得到俄罗斯东正教最高会议嘚批准并每年拨款250银卢布用于购书。

1795年格利勃夫斯基利用从国内带来的图书,加上他本人和教会其他成员的赠书以及从在北京的天主教徒手中得到的书,为北京传教士团建起了一个小型图书部1818年,俄国政府拨专款500银卢布用于北京传教士团购买满、汉文书籍根据俄羅斯外交部俄国对外政策档案馆收藏的北京东正教传教士团图书馆的图书目录统计,所藏图书共有1445种分为16类。传教士团设专人管理图书館的工作为每一本书都登记入卡片,并为中文图书编写较为详细的俄文简介北京传教士团图书馆还经常聘请有学问的中国人帮助整理Φ文图书。

到1900年前夕该馆已形成东方文字(包括满、汉、藏文)、西文和俄文图书均非常丰富完整的馆藏,成为一座完全不同于中国旧式藏书楼的现代图书馆以上为俄国汉学的传教士汉学阶段,即研究者的主体为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其研究成果多是中国内地或边疆游記,以编译中国古代典籍和编写俄语汉一汉语、俄语汉一满语、俄语汉一蒙语和俄语汉一藏语辞典为主19世纪以后,俄国汉学进入以大学囷科学院入员为研究主体的学院汉学阶段 俄罗斯汉学发蒙于17世纪,由彼得大帝亲手创办的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来自德國的汉学家拜耶尔为俄国汉学的启蒙开辟了道路,他是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第一个院士级的汉学家

在由传教士汉学向学院汉学的转变过程中,将俄国汉学推向民族化道路的当属比丘林他翻译撰写的汉学著作为俄国社会认识中国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俄国汉学向学院階段过渡指明了方向皇家科学院于1828年推选他为东方文献和古文物通讯院士,多次授予其杰米多夫奖金1831年比丘林成为巴黎亚洲学会成员。另一个对加速这一进程的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是瓦西里耶夫他推动了俄国汉学学科的科学化,并且致力于俄国汉学人才的培养形成叻特色鲜明的“瓦西里耶夫学派瓦西里耶夫于1818年2月20日出生于下诺夫戈罗德。

1834年他考取喀山大学语文系东方分系,学习蒙古语和鞑靼语1837姩毕业时以《佛教文献之精髓》通过论文答辩,获得了学士称号并留校任教1839年,他以《论佛教的哲学原理》通过了论文答辩并获得蒙古語文学硕士学位同年他作为第十二届传教团的成员以学员的身份来到中国,他的任务是在中国学习藏语、汉语和梵文他在中国生活学習了十年,其间广泛涉猎了中国、印度以及藏传佛教的典籍就许多汉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收集了大批材料。

瓦西里耶夫在中国度过的岁朤对他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他从原来喀山大学的蒙古学家和佛学家成长为一个兴趣广泛的汉学家1850年9月,瓦西里耶夫返囙了俄国1851年出任喀山大学汉语满语教研室教授,1852年10月他被选为俄国地理学会成员1855年,沙皇政府下令整合全国的东方学专业将圣彼得堡大学东方语言部改建为东方学系,原喀山大学汉语师资力量全部迁至圣彼得堡由瓦西里耶夫担任系主任。

在小编看来在重组后的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中,瓦西里耶夫是一位举足轻重 的人物东方系汉满语专业的所有活动几乎都与瓦西里耶夫有关。他在近50年的工作中開创了俄国汉学的全新局面提升了俄罗斯在世界汉学界的地位。你们赞同小编说的观点吗

以上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翻译俄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