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中的精准扶贫的含义计划是什么含义

中国应该如何开展精准医学计划
我的图书馆
中国应该如何开展精准医学计划
精准医学还仅仅是一个计划,其实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
人类健康是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每一种疾病针对个体病人的具体情况又有不同表现。面对复杂的生命,不同专业的单个医生很难仅依靠自己的医学知识去攻克某种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密切合作,更需要强大的专业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和应用实践。
我们必须明白,对于许多尚未攻克的疾病(例如癌症,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全世界也都还在探索阶段,创新是每个医学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面向未来,我们应当如何开展中国的精准医学计划?
一、国家顶层设计与科学决策
让新药或新的医疗方法走向国际,光靠经济实力还不够,更主要的是要有科学基础作支持。有了基础,还要经过多次的科学检验才能成功,但成功的概率依然很低。
进行医学创新,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级的研究和评估机构。
技术,我们要有一流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技术体系来实现对所有环节的管理,其中包括基因测试产品(仪器、耗材、服务),DNA测试技术(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反应,即PCR、DNA测序、DNA微阵列),新技术的各领域应用(诊断、新药研发、学术研究、动物研究、个性化医疗等),以及各种研究试验的结果分析、信息处理。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各种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若不从根本上掌握,就不会有创新的精准医学。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精准医学计划须借由举国之力,有足够的科学家团队参与,通过长久的计划实施、足够的经费支持有序开展。
(1)整合医学科研体系
从表面上看,中国有不少国家级的研究院所,但在彼此分散的科研活动模式下,很难加以整合利用,发挥好综合优势。
过去,有国家级医学机构拿到大量国家科研经费,然后美其名曰“平台建设”,大批购买国外新设备、试剂、实验动物等,进而发表大量跟踪性论文。
这些所谓的“高水平论文”,如果最终没有创新的应用发明,对国家的贡献是有限的。
现在的医学科研市场中,虽然也有国产试剂和设备,但从研究所需而言,其水平都非常低端。
因此,我国的许多医学研究工作已经无法离开进口设备和试剂。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基础条件如科研设备和材料同样具有战略价值,我们必须把这些基础条件建设好。
回顾美国近年来的医学发展,众多研究计划都由NIH牵头实施。日,奥巴马曾对NIH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了赢得未来,美国需要超越世界其他国家的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创新,一流的基础建设。”
随后,NIH提出2012年的四大任务规划:通过技术更新加速发明创造;推进转化科学;提高以循证为基础的健康保护的决策机制;鼓励新研究人员和新思想。
同时,在政府主导的经费直接支持下,成立了美国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其目的是:为推进转化医学学科的发展,针对广泛的人类疾病加速发展诊断和治疗新技术。
对此,如果中国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是仍然沿用传统上分散的课题模式申请经费、定向承担国家大战略,这样是难以完成使命的。
过去几年,我国各地重复建设的所谓转化医学中心,事实上造成了科研浪费的乱象。要知道,如果没有创新的基础,建设再多的转化中心也无法回答“转化什么”的问题。
(2)成功的关键在人才
如果没有人才作支撑,我国便无法推动精准医学。其中,首要问题是如何遴选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为我们所用,同时又培养出自己本土的人才。
重视基础教育,形成创新人才梯队的培养体系,我国才有可能进行精准医学的创新。
除此,我国目前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科学素养的科学项目综合管理人才,以及医学伦理人才。我们知道,从事转化医学的必须是综合性人才,既要对科学敏感,又要懂技术。
再以美国为例,为推动转化科学发展,2012年9月,建立了国家转化科学发展中心(NCATS),并任命克里斯多夫.奥斯丁为首位主任。
奥斯丁就是一位综合型人才,他既有临床医学的经验,又有参加基础研究的经历,更有在著名的默克制药公司从事研究的经历。这样的综合型人才,才有整合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眼光。
NCATS是美国NIH近10年来唯一新成立的发展中心。2013年,该中心获得5.75亿美元经费,资助了美国60多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并帮助他们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转化医学研究者。他们没有把钱花在建设新的中心,而是真正资助已有的机构去从事项目研究。
中国目前的科研体制和人才机制,是否能够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值得思考。特别是,我国能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平台,同时又有年轻人才愿意奉献于这样的科研事业,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3)法规化的国家科学管理体系
前不久,生物学杂志《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的研究:他们利用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多个人类三原核受精卵中编码血红蛋白beta亚基的基因HBB,结果在国际上引起强烈争论。
我们必须考虑,这项研究为何会受到质疑?为什么我们的科学家,能够如此容易地在人类胚胎中开展研究?相关科学研究有伦理审评和约束吗?
科学技术在发展,任何简单的限制和无监管的开放,都会造成危害。“法规化的国家科学管理体系(Regulatory Science)”考量一个国家对新事物的监管能力。
这样一个新概念,看起来抽象,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对科学发展的敬畏和尊重,是国家法律跟上科学发展步伐的监管制度。
我国必须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国家科学管理体系,以保证中国的科学研究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走向国际。在这个体系的建立中,核心问题是管理工作一定要包含如下两个基本方面:
第一,“最佳可及的科学(Best Available Science)”。中国能否掌握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我们的工作是世界最先进的吗?而不是被国外笑话的“C2C(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
第二,以评价指标系统来评估按照最佳可及科学原则产生的新技术和发明(Metrics for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Claims)。任何一项发明,必须具备可考核的质量标准,才能推广使用。
对于创新来说,建立标准是最困难的事情。创新实际上就是建立起更为先进的、超过现在所使用的标准的新体系,让其他国家认可并愿意来使用。
特别是对于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新方法,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经过试验后证明稳定可靠,最终才可以推广使用。
实际上,所谓科学强国,就是它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审批程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是成功的例子,这也是为何国际上出现的新药大多由美国批准的原因。
二 精准医学计划中的两个问题
(1)科研与临床应用的区别
科研只是发明的第一步,研究成果的推广则是另一项复杂的巨大工程,推广一项新技术或新方法,必须通过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合作才能实现。笔者认为,针对任何一种疾病的精准医学计划,都需要大范围的国际合作,正如“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成就,源于各国通过协作建立了人类的“平均”基因组一样。
精准的治疗,就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分析具有某种特质的群体,找出与此有关的特殊基因,从而了解个体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手段。这个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和精神,不能造假。一项标准化的治疗方法,也许是一代人或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应当看到,所有的慢性病都属于复杂性疾病,所有的复杂性疾病都不是由单独一个因素导致的。肿瘤被普遍认为是来自多基因突变的结果。一项运用当前最新的DNA测序技术进行的肺癌细胞基因组研究结果揭示,仅在一种肺癌细胞里就存在着2万多个碱基突变。现在经常看到报道说,某某科学家找到了一个基因突变,从而对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是,这实际上应该理解为,该发现只是为对付肿瘤复杂性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已。因为任何一种复杂性疾病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复杂性疾病之所以“复杂”,远不止是因为具有多因素特点,还表现为机体内多器官、多系统的参与。慢性病通常不单单是身体的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也不单单是体内某个组织出了问题,而可能是整个体内的多系统出了问题。以常见的糖尿病为例,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糖尿病,然而虽然都叫做糖尿病,但根据不同的机制,可以表现为I型糖尿病,或II型糖尿病,治疗它们的方法也会随之不同。
精准医疗就是要根据个体特征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现在对癌症的研究很多,但是能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的极少。其原因在于,研究的结果往往不能外推。例如,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发现,癌症患者肿瘤中的许多基因突变实际上与癌症并无关联,它们是所谓的生殖系突变,即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正常组织中也有这些突变。
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韦尔库列斯库等人的新研究中,他们比较了815例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这些人患有乳腺癌、肺癌、白血病等15种不同的癌症。结果发现,所检测的三分之二的基因突变是假阳性结果,与癌症无关,正常组织中也有它们的存在。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可作为癌症药物治疗靶点的基因,结果发现其中的一半突变是假阳性结果。
面对如此复杂的生命系统,笔者认为,精准医学要解决人类疾病,如今还仅仅是“梦的开始”。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美好的,但是它能否实现,目前很难说。如今,已经有医生在推广基因检测,然后据此给患者进行个体医疗指导。实际上,其中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在中国,更有人希望让这种技术快速进入医疗系统进行商业收费。这些行为,我们都理应禁止。
(2)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关联
过去几年,中国最火的医学概念应为“转化医学”。很多人以此申请到大量的国家经费。国内许多医学院校都设立了时髦的“转化医学”专业。实际上,转化医学不是一个学科、一门学问,而是一种实践、一个行动,偏偏有许多研究院所把转化医学变成为一种时尚。
笔者认为,美国的“转化医学”仅仅是一个管理科学上的概念。他们提出转化医学的理由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不够畅通,一方面基础研究成果很多,但另一方面临床研究发现的问题成堆,却又没有具体手段来解决。所以,NIH提出这个概念,希望能强强联合,在基础和临床“两座大山”之间,建立转化医学这座便捷的大桥,让最好的新药和诊疗技术,以最快的速度用到最适宜的病人身上。
我们还要看到,精准医学实际是创新医学。在我们的转化研究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受制于国外的跨国公司,那么我国的精准医学又从何说起呢?结果可能是,我们又成为国际上科学研究消费的大市场。过去这些年,我们的研究机构,实际上是成了跨国公司的消费客户,我们除了产出科研论文,少有领先的创新发现。我们的医学创新,一定要在医学科研的所有环节中掌控质量标准、尽量实现自主创新。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科学综合实力的体现。
笔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过分纠结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区别。过去的“转化医学”概念推广,可以作为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教育,让大家认识到必须去创新。因此,从科学的本质来说,今天提出的精准医学,实际上可以作为中国转化医学的“梦幻版”。如果中国有了基因分子水平上的任何突破,为这项技术和发明的推广建立起中国标准,并能应用于全世界,那么,我们就对精准医学有了真正的了解,也实现了中国的精准医学梦。那时,中国可以自豪地被称为医学强国。
没有创新和思辨能力的学者,只能模仿和继承别人或古人的学术思想。
因为历史原因,中国的医学发展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才获得了些许发展。但是当下的中国医学,其发展似乎落入了让人无所适从的境地:一边是大力提倡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医学;另一边则是欧美出现什么新的医学概念,我们就去追求模仿,还要竭力阐释那些新名词。
这种矛盾中的继承和模仿,让我们不时陷入迷茫。在此背景下,我们亟需廓清医学与科学的本质。
以“精准医学”为例,这个概念和名词在一些学术会议中早有出现。但是,自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美国要启动“精准医学计划”起,中国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现了一种新型医学,国内学者纷纷著文阐述。不仅如此,更有院士声称,中医个性化治疗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真的是这样吗?
三 前世:精准医学与“个性化治疗”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精准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中所谓的“个性化治疗”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现代医学中所讲的个性化治疗,同中国古代的“个性化用药”也没有关联。现代医学的个性化治疗指的是,对于通过技术手段诊断出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群,可以给予他们已知的、标准化的、经证明有效的治疗。因此,现代医学的个性化治疗对象实际上是某一个小众群体,他们患有同样的疾病,并且有已知的标准化治疗方法。举例来说,我们知道人的血型可分为A、B、AB、O型共4种类型,相同血型的人可以互相输血,不同血型的人则不能,这就是现代医学的个性化思想。
然而,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个性化”思想,是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他/她的身体状况随时空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用药要因时因地“个体化”。我们的古代医者认为,病人不同时间的阴阳不同,治疗也不同。如果医学仅仅是因为阴阳平衡关系发展出个性化治疗,那么根本不可能成为医学科学。任何经验治疗的发展,必须经过验证、证实、标准化,才能上升为医学科学。过去,我们的民间医学有各大中医门派相互竞争,似乎人人有理有据,但实际上没有医学科学,只有经验。
科学是具有高度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体系,它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具有尽可能的、严密的逻辑性,最好是能公理化,其次是能运用数学模型,至少也要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2)能够直接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基于以上定义,现代医学应为科学,不能把医学独立成其他特殊的学科。医学作为科学,在治疗疾病时应该有科学精神,不应有国界、语言文字障碍,以及宗教方面的区别。当然,医生在使用医学科学治疗病人时,应该有人道主义精神,不能只看到病人的疾病本身。在治疗病人时,我们要有人文关怀,特别要考虑宗教、文化,以及人文精神、患者的经济能力等诸多因素。
讨论精准医学,我们必须首先达成上述关于科学精神的共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同意:精准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中所谓的“个性化治疗”无半点关系。
精准医学的出现,是作为科学的医学与相关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得以实施后的必然产物。美国提倡的“精准医学”概念,是基于“人类发现了某些基因的改变可以导致某种疾病发生的机制,并且,如果人们改变此基因,那么又可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或对其进行治疗”而提出。
“精准医学”概念实际上也是此前描述21世纪的医疗模式时各种提法的升级版。之前有人提出“4P医疗模式”——预测(Prediction)、预防(Prevention)、个性化(Personalization)、参与(Participation),以及TIDEST模式——找靶点(Targeted)、整合(Integrated)、以数据为基础(Data-based)、循证为基础(Evidence-based)、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精准医学”概念是对4P模式和TIDEST模式的兼收并蓄。
美国版“精准医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日美国医学研究院发表的《迈向精准医学》报告,它首次对“精准医学”做了全面、详细地阐述,其要点是对疾病进行重新“分类”基础上的“对症用药”,并且以创建生物医学的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分型为基础。
四 今生:建立全新的诊疗体系
“为更进一步治愈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获得我们所需的个性化信息来保持个人及家人的健康,我们启动了新项目:精准医学计划。”这是奥巴马于日喊出的口号。呼声极高的精准医学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怎样的革命性变化?为这个极为困难的问题给出答案为时尚早。
生命科学的发展,不是凭借某位总统的口号或决心就能取得成功。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我们也只能暂且把它当作人类向攻克某些疾病吹响了号角。必须承认,任何有关生命健康的科学发展都是极为困难和复杂的。
上世纪6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执政期间曾制定“攻克癌症计划”和“登月计划”。结果,人类利用科学技术登上了月球,但他制定的攻克癌症计划,却在15年内花费了250亿美元的巨额投入后,最终以癌症发病率上升7%、5年生存率仅提高4%的结果而不得不宣告失败。近30年,中国同样在新药和医学创新方面投入巨资,然而收获甚微。这迫使我们去直面发展医学科学之艰难,并非炒作概念就会有结果。因此,清晰理解“精准医学”的概念便极为重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Francies S. Collins曾发文阐述“精准医学”计划的概念,描述了其主要研究内容、未来工作以及发展策略。该计划的核心目标是要整合人类基因组学及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计算机生物学分析、医学信息学、临床信息学、疾病特异性动态标志物和网络、精准药物研发、毒性敏感监测、疗效依赖性治疗以及预测预后,从而精准促进个体健康。例如肺癌的精准医学,它需要掌握并理解肺癌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以及肺癌患者临床表型(包括宿主、症状、体征、生化、影像及计算程序)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要验证药物治疗的机制、效果,制定出标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推广应用。分子靶向治疗肺癌,可能成为精准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个案例。
精准医学需要目前的医疗体系发生一次革命性变化,建立起一套新的诊疗体系。这套诊疗体系可以对个体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进而进行干预,以达到保护个体健康的目标,其中包含干预疾病的正确时间节点。只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干预,才能起到真正有用的疗效。如奥巴马所言,“要保证我们建立的这一体系能够预防疾病、保证健康,而不只是仅仅依赖发病后的治疗”。
综上所述,精准医学的提出,仅仅是为攻克当前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提出的医学方向,特别是面对21世纪的医学发展,要整合各种高精尖技术,去解决人类需要面对的医学问题。能否成功?全靠我们自己去实现创新。
五 未来:迎接复杂工程
精准医学还仅仅是一个计划,其实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人类健康是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每一种疾病针对个体病人的具体情况又有不同表现。面对复杂的生命,不同专业的单个医生很难仅依靠自己的医学知识去攻克某种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密切合作,更需要强大的专业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和应用实践。我们必须明白,对于许多尚未攻克的疾病(例如癌症,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全世界也都还在探索阶段,创新是每个医学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六 面向未来,我们应当如何开展中国的精准医学计划?
国家顶层设计与科学决策
让新药或新的医疗方法走向国际,光靠经济实力还不够,更主要的是要有科学基础作支持。有了基础,还要经过多次的科学检验才能成功,但成功的概率依然很低。
进行医学创新,中国必须建立国家级的研究和评估机构。技术,我们要有一流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技术体系来实现对所有环节的管理,其中包括基因测试产品(仪器、耗材、服务),DNA测试技术(核酸提取、聚合酶链反应,即PCR、DNA测序、DNA微阵列),新技术的各领域应用(诊断、新药研发、学术研究、动物研究、个性化医疗等),以及各种研究试验的结果分析、信息处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各种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若不从根本上掌握,就不会有创新的精准医学。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精准医学计划须借由举国之力,有足够的科学家团队参与,通过长久的计划实施、足够的经费支持有序开展。
馆藏&99439
TA的最新馆藏精准扶贫的中国交建计划-中青在线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往期回顾 &&
精准扶贫的中国交建计划
田恬/文 王慧奇/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的村民
&&&&扶危济困、深度践行社会责任,是对文明及高尚价值观的敬重和推崇,也是我们投身国家建设的庄严承诺,需要我们用双手和善意汇集成强大能量。
&&&&“十三五”公司扶贫攻坚任务是要协助云南怒江泸水、兰坪、福贡、贡山、新疆喀什英吉沙五县市脱贫摘帽,推动上述五县市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中交式扶贫”将焕发公司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结合扶贫州、县的资源等特色条件,着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提供多元扶贫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提高“造血”功能;二是将“扶贫”与“开发”相结合,将扶贫项目与促进当地发展紧密结合;三是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积极探索参与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配合地方政府重点抓好安居房建设扶贫、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工作,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扶得起、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为做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十三五”期间,中国交建将每年集中总部及相关单位不少于1000万元的扶贫资金,向定点扶贫区域派驻10名以上的扶贫挂职干部。
&&&&帮建美好家园
&&&&“居者有其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扶贫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中国交建将整合资金,弥补国家政策和农户自筹的不足,以定点扶贫示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安居房建设扶贫切入点,先行先试,逐步为定点扶贫地区贫困人口住上安全、舒适、体面的居所提供条件。针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协助进行危房改造,提供设计建议并帮助农户树立文明生活习惯。根据地方政府易地搬迁规划,帮助农户做好搬迁工作,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现实问题,帮助农户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十三五”期间,中国交建每年在安居房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将在300万元以上,每年帮助80户以上的贫困户完成住房改造或住房建设,其中,受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将不少于60户。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摸索积累的朴素经验。中国交建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将着重参与并推动与公司业务相关性高、对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作用大、长期受益的项目,对接地方交通发展规划,对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维护提供指导,同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公厕、人畜混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地方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奉上“中国交建”的人文关怀。“十三五”期间,中国交建每年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投入的资金将不少于150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在100户以上。
&&&&重建个人能力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保持稳定收入的主要途径。中国交建将探索产业扶贫新思路,引入“互联网+”模式,支持建立具有农业科技咨询、供销交易服务等功能的网络信息平台。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在产业扶贫方面走出新路子,提高定点扶贫地区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参股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推动对贫苦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再扶持。以培育种养大户、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方式,引领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中国交建每年在产业扶贫方面投入资金将在400万元以上,受益农户将不少于500户,支持带动不少于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劳务输出扶贫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机会、帮助提高劳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的重要方式。中国交建将发挥主业优势,根据“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原则,支持劳务人员所在家庭保持稳定收入并逐步迈向小康。在项目实施策划阶段,根据所承包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劳务输出扶贫用工方式、用工规模、用工地点、工作内容、技能及培训需求、工作量及报酬支付方式、管理注意事项及管理重点等的前期策划。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劳务人员业务技能和安全操作培训,强化现场工作过程监督指导,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确保劳务人员安全有保障、技能有提高、报酬有保证。“十三五”期间,中国交建每年为定点扶贫地区提供不少于100人的劳务输出名额,其中,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劳务人员将不少于50人,保证劳务人员人均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
&&&&教育扶贫是更能拔“穷根”的扶贫工作。中国交建将为扶贫点的适龄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家庭孩子实现学习改变命运的愿望。公司将对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站或网络教室建设等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计划设立“中国交建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提供学费补助、生活费补助等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每年挑选对口扶贫地区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到公司相关单位工作,或引导和支持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十三五”期间,中国交建每年教育扶贫投入资金将不少于100万元,受益贫困家庭学生将不少于100人。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田恬/文 王慧奇/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省政府文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年)》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  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  (年)》的通知  湘政发〔2015〕43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  日  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  五年行动计划(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1274"行动,着力巩固提升领先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拓展放大潜在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打造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充分发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主力军作用,加快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始终把自主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人才为本,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促进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有机对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两型引领,提质增效。坚持两型引领发展,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两型化、两型产业化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坚持优势优先,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龙头产业和企业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和产品发展。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支撑,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切实提高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  强化质量,夯实基础。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内核,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统筹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加强品牌创建,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湖南制造整体形象。  深化融合,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间广泛对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和军民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全面推进"1274"行动,即加快发展12大重点产业,大力实施7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制造强省4大标志性工程,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实现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制造强省建设的新突破。  湖南制造强省建设"1274"行动  --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等领先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产业不断加速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等潜在优势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形成一批产业竞争高地和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构建多点支撑、多极发展产业格局,制造强省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到2020年,12个重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带动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增加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达8%。  --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产业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全省宽带普及率7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2%。建成50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创新体系加快完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形成1-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30个左右区域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28%以上,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0.73件。  --绿色制造加快推广,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能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部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  --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变进一步加速。制造强省四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在12个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形成湖南制造强省建设20个标志性产业集群、20个标志性产业基地、50家标志性领军企业、50个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标志性品牌产品,制造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向中高端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主要任务  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任务和制造强省战略目标,结合湖南发展实际,突出重点,凝聚合力,系统推进。  (一)加快成果转化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专项行动,充分发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突出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源链,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湖南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1、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和发布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和导向目录,引导企业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打通产业链。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整合省内外创新资源,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大力实施"315"创新计划,即每年组织开展3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1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和100项专利技术转化,对50项首台(套)重大装备和50项首批新材料进行奖励补助。通过示范引领,构筑从专利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化通道。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体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支持省内先进制造企业建立创新孵化产业园区、专业众创空间,建设一批从事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基地。  2、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一是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区域、地方、企业等多层次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发展,鼓励省级中心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通过新建、入股、并购等方式建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到2020年,培育形成1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促进协同创新,深化省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围绕制造业关键领域,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专项。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础作用,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建成国家中部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规范相关服务标准,提高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重点制造领域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式共享服务平台。  3、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不断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驱动、企业协同创新的工业设计发展体系。支持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单独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专业设计单位共建工业设计中心。紧密结合我省产业优势和特色,着力推动工业设计与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与工业设计服务相关单位对接,形成一批优秀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鼓励传统代工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拥有自主设计品牌转变。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网络。以市场化机制建设可持续运营的工业设计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培育壮大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湖南)等设计创新平台。进一步扩大"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影响力,推进制造业企业与境内外优秀工业设计机构、人才交流对接。到2020年,培育形成5-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左右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4、加大标准制定和知识产权运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动新材料制造、智能制造、成套技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与修订,鼓励和支持企业、学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制定社会团体标准或联盟标准,促进我省工业技术标准化和标准产业化。加大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重点关键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培育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开展专利收购、转让、质押、运营等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渠道,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  (二)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深化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专项行动,围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关键环节,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着力实现全省智能制造重点突破、面上提升,加快智能制造发展。  1、提升智能装备和产品水平。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机研究所、中联重科、三一集团等核心企业,将湖南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和智能工程机械技术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依托衡阳特变、湘电集团、远大科技、永清环保等核心企业将我省智能电力装备、智能环保装备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依托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和长泰机器人、长沙华恒、株洲天一、千山药机、楚天科技等企业大力开发面向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医药装备、民爆烟花、物流等产业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依托宇环数控、中大创远、哈量凯帅、长沙机床、衡泰机械、湖大海捷、长沙一派等重点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基础上不断扩大我省在数控机床相关领域的优势品种及市场;依托华曙高科等企业加快建设增材制造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激光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3D数字化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打造湖南省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增材制造在汽车制造、航空产业等领域扩大工业级应用。  2、加大智能制造示范推广。重点选择在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纺织、国防军工与民爆烟花等领域推广智能制造,采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改造提升一批中厚板焊接生产线/单元、无人化柔性焊装车间、民爆物品智能生产线、无人化铸造车间、高端医药制造自动化生产线、鞭炮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物流车间等生产系统,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全面开展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创建,到2020年,创建50个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支持长沙市建设"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每年举办一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与推广活动。  3、推动智能服务创新。大力发展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推动风电、环保、节能等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改造业务流程,积极应用新型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实现装备产品的适时定位、远程监控、在线诊断等服务系统创新。大力培育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营维护等新模式新业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向具有系统总集成、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能力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4、加快智能制造推广平台建设。推进中小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和培育3-5个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智能制造的咨询体验、软件产品应用、机器换人、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数字工厂(车间)、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提供技术咨询、方案设计、流程改造、装备开发、安装维护等专业服务。加快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制造的创客空间项目,积极探索通过众筹模式发展智能制造。  5、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数字湖南"建设,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光纤网络和无线城市,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优化宽带网络性能和服务水平,建设覆盖全省的高效信息高速公路。加快产业园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部署和建设,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为建设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提供支撑。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三)发挥整机带动作用,夯实制造产业基础。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专项行动,着力实现制约我省制造业特别是重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的工程化、产业化突破,构建整机牵引与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1、强化整机牵引。注重需求侧激励,明确我省工业强基示范应用方向,鼓励整机企业、"四基"企业和重点用户开展合作研发和协同攻关,加快自主产品和技术产业化,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共同体。围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着力突破整机发展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制约,促进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产学研用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创新。  2、加强联合攻关。发挥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机械装备等领域的学术优势和研发支撑能力,着力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产品性能和稳定性问题。组织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及高端装备的联合攻关,引领企业开展生产系统改进和工艺创新。加大基础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  3、加大示范应用。开展"四基"示范应用推广,充分运用国家工业强基网、湖南湘品出湘网等网络平台和各种对接合作平台,提升我省"四基"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先进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技术水平。坚持质量为先,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着力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促进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稳步提升,努力实现湖南速度向湖南质量转变。  1、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以及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广应用质量诊断、质量改进和效益提升方法,普及卓越绩效、精益生产、质量诊断、数据管理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组织实施质量标杆示范应用工程,鼓励企业创建全国"工业质量标杆企业"和 "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遴选"湖南省工业质量标杆企业",为推动全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提供指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创建一批国家级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质量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以及对外服务能力。  2、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等基础领域的制造技术攻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一批重点产品重要指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能耗等有关标准。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在制造业重点优势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平台。  3、加强质量监管。围绕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以保障国防工业、食品、药品等消费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推广应用物联网等智能化的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伪劣行为的打击与惩处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自律规范、信誉承诺活动,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切实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强化持续发展能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投入低、消耗少、污染轻、产出高、效益好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制造业两型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1、加快制造业两型化。进一步推动全省制造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子,广泛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等传统制造业两型化改造。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非电中央空调、高效电机等重大节能技术装备,推进环卫、餐厨垃圾处理、工业厂房内环境治理、脱硝脱硫除尘、废渣废水废气治理及土壤修复等环保技术装备的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利用。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大力推进住宅工厂化制造,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  2、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高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以尾矿有价金属组分高效分离提取和利用、生产高附加值大宗建筑材料为重点,推进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实施钢渣、粉煤灰、电石渣、脱硫石膏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推动冶金、建材、化工、酿酒等行业余热余压及废气综合利用,重点推进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推进工程机械、电机等机电设备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发推广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废液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促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和再生利用,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固废资源化、无害化收集和处理产业发展。  3、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理念,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社会采购绿色产品,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加快试点园区重点用能行业低碳化改造,培育一批低碳企业,实现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紧密结合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以长株潭及湘江流域为重点区域,以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排放较大行业为重点对象,全面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六)不断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推进以标志性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创建为主要内容的"湖南制造强省标志性工程"建设,以集聚发展为导向,以重点园区为平台,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抓手,建立完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和配套政策,持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湖南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变。  1、着力发展一批标志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整体行业国内领先地位,大力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在细分领域的竞争能力,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装备等产业化步伐。到2020年,形成20个左右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品牌声誉好、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打造1-2个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2、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基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促进产业园区建设。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依托现有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省级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省市共建、加大投入、完善服务等措施,促进产业、知识技术、人才和服务向基地集聚。到2020年,打造20个左右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服务功能完善、承载重点产业发展能力强的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园)。&  3、着力壮大一批标志性领军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做强一批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壮大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打造50家左右能够参与全球竞争和区域竞争、行业领先的产业领军企业,形成2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大企业。  4、着力培育一批标志性品牌产品。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大力开展"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开展工业品牌建设试点示范,每年培训50名品牌经理、培育10家左右"湖南省工业品牌建设示范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支持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推动湖南产品向湖南品牌转变。围绕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力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50个产品质量性能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美誉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标志性品牌产品。  5、着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程专项行动,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整合资源能力。加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攻关和产业技术转化力度,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开展"腾飞杯"管理升级活动,推进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6、着力优化产业区域发展布局。结合区域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优势,推动制造业区域差异发展,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产业协同的制造业发展布局。各地区在结合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紧紧围绕全省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协同推进全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长株潭地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的资本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将长株潭地区打造成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高端工程机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中小航空等为重点的全国一流、世界先进的制造业集聚地。以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等为重点,推动湘南地区以电子信息、电工电器等产业为重点,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自主创新,形成一批链条完整的优势产业集群。以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为重点,积极对接长江开放经济带战略,以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医药、船舶、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打造环洞庭生态经济圈。以邵阳市、娄底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为重点,推动湘中及大湘西地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制造业发展格局。  (七)统筹推进协同发展,推动制造服务转型。积极适应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大力实施"制造+互联网+服务"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入对接,不断推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1、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引导和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电力、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势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2、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无缝对接制造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精准营销服务。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创建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3、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经济预警预测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及时规避化解市场风险。以服务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创新、创业、投融资、信息、技术、物流、市场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和工业产品出口公共服务平台,每年重点支持5-10家工业领域"走出去"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服务机构,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联盟。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帮助湖南名企名品拓展网络市场。着力激发社团活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  (八)深入开展对接合作,扩大产业对外开放。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合作水平和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  1、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与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对接合作、协同发展,促使优势产业更优、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推动物联网产业与智能制造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良好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统筹军民产业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技术相互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努力发现和培育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医融合等跨界融合催生的新产业和新业态,拓展发展空间。  2、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特色优势装备为主,引导和组织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工程总包、BOT等形式承接海外业务,建立合作开发园区和原料基地。支持中车株机、五矿有色、中联重科、华菱集团、三一集团、泰富重装和农友机械等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和区域影响力的优势品牌,形成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跨国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企业由产品、技术出口向资本、管理输出转变,在全球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基地,加快我省高端装备产业全球化步伐。支持省内优势企业根据目标国家的需求进行产能输出,积极参与PPP项目,建立中国企业园区或湖南企业园区,促进更多的湖南企业走向海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更多的湖南企业落户生根、抱团发展。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市场营销网络和资源能源基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组建"走出去"联盟,带动省内配套中小企业以及省产工业品、技术及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整体"走出去"。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债券,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3、提高内联外引水平。加大部省合作力度,争取更多央企重大项目在湖南布局落地。深化区域合作,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企业来湘投资兴业,建设区域总部。深化对外开放,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来湘设立研发、结算、数据、采购中心。  (九)突出放大特色优势,加快重点领域突破。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重点,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分业施策,有序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专项行动,着力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带动制造业加快发展。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等为重点,巩固提升领先优势,并在若干领域方面进一步发挥全球影响和引领作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大力提升竞争能力的同时,加快规模扩张,打造新的增长点;以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等为重点,拓展挖掘潜在优势,科学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在强化创新、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同时,加快产业化步伐,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挥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能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加快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重载货运机车、客运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有轨电车、无轨电车、轨道工程机械,着力突破中低速磁浮系统、牵引传动及网络控制系统、永磁同步电传动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牵引电机和变压器、高性能环保新型先进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  2、工程机械。依托我省工程机械产业整体优势,以长株潭为重点,以产品技术高端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完善工程机械全产业链配套能力,打造引领世界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研发制造基地,加快形成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重点发展新型土石方机械、水上工程机械、物流成套设备、大型起重机械、大型路面施工机械、大型露天矿综采设备、节能环保型工程机械、军事工程机械和重卡底盘、配套动力、高压大流量液压件、电子元件和大型轴承等整机和关键部件产品,着力突破高端功能性基础件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技术,加速工程机械成套装备的智能化、高端化、两型化、轻量化,大力发展工程机械再制造,加快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步伐。  3、新材料。利用省内科研、产业和有色金属资源等优势,着力完善20条产业链,加快建立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军民融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打造领先全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材料产业集群,在若干子领域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重点发展先进电池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3D打印金属、高分子尼龙和陶瓷粉末材料,加强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基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研发。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湖南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成国家集成电路特色集聚区、中部地区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创意"梦工厂"。重点发展导航、工控等特色集成电路芯片,新型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离子注入机,电子功能玻璃,触控面板,新型电子元器件,二代光纤,国产自主可控整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传感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产品,移动互联网服务等。  5、航空航天装备。抢抓国家大力推进航空航天装备国产化、军民融合和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湖南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的比较优势,以军用产品和整机制造为引领,关联民用产品为突破,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为支撑,航空服务业为拓展,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航空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和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基地,力争将长沙建成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飞机机轮及刹车系统制造核心基地。重点发展轻型飞机、直升机、小型公务机、先进无人机等整机产品并逐步系列化。加快发展系留飞艇、平流层飞艇及新概念太阳能飞行器等临近空间飞行器产品设计与集成制造,着力突破高质量中小航空发动机和各型起落系统、核心芯片设计与制造、北斗卫星导航应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应用等关键技术。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立足比较优势,重点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节能汽车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生产。加快研发和掌握一批最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续航里程的纯电动大巴、纯电动乘用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种,初步建立完善配套产业链,使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汽车智能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面向全国行业配套。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与节能汽车产业形成具有特色产品的重点企业6-8家,产业整体规模进入全国行业前8名。  7、电力装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提升基础部件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由制造环节向研发与服务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建设国际先进的高端电力装备产业基地,增强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重点发展3.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组、500kv及以上超(特)高压新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电流及电压互感、110-500kv封闭式组合电器、智能型变压器、智能配电系统、智能计量系统、智能用电终端、智能型高低压成套电器装置、地埋式变电站成套设备、高温超导传输电缆等,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装备及供配电与控制系统。  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突出自主创新,深化两化融合,加快突破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创制重大关键技术和工艺,大力推进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培育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拳头品种。重点发展原创、首仿、特色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分子诊断,加快生物转化中药产业化,加大干细胞产品检测、血细胞组分制品、新型疫苗、治疗性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创制,推动高性能诊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端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新产品开发,实现生物3D打印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现代化制药装备研发制造,加快向大健康产业和精准医疗领域拓展。  9、节能环保。围绕绿色发展,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大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研发制造,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先导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重点发展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装备、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两型住宅产品,培育壮大运营服务为重点的节能环保服务业。  10.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把握产业智能化大趋势,着眼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巨大需求和我省的现实基础条件,大力推动核心技术、软件开发、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材料等研发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核心技术、软件开发、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材料。  11、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对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结合国际国内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发展方向,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内陆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大型海上桩基设备、大型海上吊装设备、海上钻探系统、航道疏浚装备、船舶动力、海上石油钻井电机、高端游艇、公务执法艇、特种内河船舶、深海探测、深海机器人、海底工程机械、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及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等产品。  12、农业机械。紧密结合湖南产业特色,以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机械需求为牵引,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和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重点,加快建设全国特色农机制造大省的步伐。大力发展水稻全程生产机械、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果蔬采摘机械、农副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设备,重点突破水稻育插秧技术、油菜少耕精量直播技术等新一代的农机制造技术,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水平,建设全国特色农机制造强省和应用大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在湖南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的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履责,形成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各类智库作用,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持续、高水平的决策咨询。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做好制造业发展与相关产业发展规划间的衔接,针对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研究具体指导和推进的政策意见。建立制造强省战略任务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产业运行监测与形势分析,强化工作督导考核。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制造业发展工作。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是落实制造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要以12个重点领域规划的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围绕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大投入,每年滚动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户湖南。对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优先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给予全方位支持。加强对制造强省重点项目的调度监控,搞好协调服务,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确保投资实效。  (三)扩大财税金融支持。建立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形成财政投入稳步增长机制。设立省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突出支持制造强省重点产业发展。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专项、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专项等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对制造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完善和落实促进制造业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的政府采购政策。整合相关产业扶持资金,创新支持方式。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积极探索产业投融资PPP模式,推动天使投资基金、小微企业互助担保、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工作在全省开展。落实产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四)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围绕制造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135"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创业项目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  (五)深化产业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授权、众包众创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由重点引进技术、资金、设备向合资合作开发、对外并购及引进领军人才转变。完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协调机制,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联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法律、政策、国情、商机和预警等资讯服务。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预警协调机制。  (六)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注重中外合作、部省合作和校企合作,配合中央做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工程,深入实施我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百人计划",建设领军人才示范区。在重点产业领域,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打造大批"工匠湘军"。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流动和使用制度。  (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锐意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快简政放权,提高产业治理水平。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压缩审批事项,缩小审批范围,整合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推行网上政务与网上服务。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行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实施收费清单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附件: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相关附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通车精准匹配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