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层面上看,为什么互联网历史是"新媒体

史上最全,万字新媒体运营实操干货
这是我在一个微信群做过的分享,这么多文字,感谢那些能耐着性子读完的朋友!感恩有你们!
特别鸣谢:笔记侠,感谢笔记侠的热心、耐心翻译及整理!
演讲笔记完整版&&
新媒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1、基本条件
大家想一下:自己微信好友有多少人?你的微博加V了吗?这是做新媒体的基本条件。
如果你微信好友只有几百个,想做新媒体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较弱势。我到目前为止,微信好友+通讯录大概有6000名。我带新媒体团队时,尤其要求他们都加V。
你的微信好友如果只有200~300人,和人,做新媒体的话差别就特别大。这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判断你的人脉、活跃度、关系、用户等。200跟2000人,差距可不是10倍,可能是N倍。目前,微博、微信是新媒体里两个最重要的媒介,也是目前为止很多公司都在做的,但可能在贴吧、QQ空间的探索不是很到位。
2、个人知识面:社交网站、APP
有没有玩社交网站或当下流行APP的?我觉得这体现个人的知识面。玩社交网站,需要注册账号,不能只是简单地看,在里面要发帖子、回帖子,跟很多用户接触,甚至加入用户圈子,才能慢慢了解整个社交网站发展的脉络、趋势。比如APP,当前最火的是什么?国外哪些APP比较流行?这属于知识面,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光是做新媒体,包括做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都会比别人更顺手一些。
3、你有跟用户聊天吗?
你有没有跟用户真正聊过天?你有多少KOL?(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上有话语权的那些人&&笔记侠注)这是比较基本的。交心就是以诚相待,跟用户以心交心地聊,这是基本诉求。做新媒体,不是每天发完文章,你就什么都不管了。要考虑用户感受,考虑他们为什么会参与到你的文章。如果没有很多KOL,你会发现自己做的很多工作特别困难。实际上,无论你是做新媒体还是社区,KOL都是平时必须做的工作。多认识网上的知名大V,也许他只是小众圈的知名人士,但你也一定要积累比较好的用户跟人脉。
对新媒体运营的理解
1、注重实操:勿迷信理论
我在2009年接触新媒体,到目前为止玩了5、6年,可能比很多人时间都稍微长一些。我的很多办法属于土办法、野路子,跟大家听到所谓新媒体运营大师、营销大师的思路比较不一样,他们思路偏营销、市场,我偏运营,跟他们的用户角度比较不一样。运营确实讲实操,不要过多迷信理论,多实践、学习,补充自己某一方面不足。
2、形神合一:招对运营人
做新媒体,大家会发现,一个公众号或微博,换不同的人做,有可能效果差距特别大。大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个人气质、喜好展现在账号上,这告诉我们什么?平时一定要释放个性。体现跟同类型帐号不同的鲜明个性,这样别人才能关注你。比如搞笑类,冷兔为什么火起来?它们确实有自己独到之处。需要适当把自己个性发掘出来,去找能用心体会、懂得和帐号融为一体的人,通过文章与用户交流,体现特殊性格。因此,招人一般比较困难。比如做搞笑类或美食内容,结果招到平时性格木讷、很呆的,就不太合适。因此,要把自己个性体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好多东西结合。
3、花钱,但不是堆钱
做新媒体肯定要花钱,但不是靠花钱堆起来得,关键看怎么靠小成本出大效果。不是说你做一个微博帐号或微信帐号,用好几个人,就一定能做好。到目前为止,我们新媒体的人手不是特别多,但是账号蛮多,大概30个以上,光贴吧就10个。我的人员就6个,粉丝数大概900万。我不是往堆人头得角度发展,而是更倾向于每个人贡献价值,每个人可以承担很多比较大的责任。我更多给他们传输的是对细节、内容、用户运营的具体关注。
4、质量比数量重要
我觉得粉丝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当然数量是基础。如果说做一个微信公众号,你有10万粉丝,我有1000万粉丝,你做得过我的机会不大。为什么粉丝数量过千万挺多的帐号挺多,比如招商银行,但是互动比较强的,不是它们这些号?反倒是冷兔等一些帐号活跃度高。这真不是靠粉丝数量撑起来的,要看可读性和用户是否活跃。我们做一个帐号,并不是完全充粉丝数,有时候不能转换成价值的粉丝,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太需要积累的。做一个汽车号、美食号,受众可能没那么多,但粉丝能经营好,实际上效果也会比较好。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质量比较重要。
5、宣传阵地,非用户
新媒体只是品牌的宣传阵地。什么是你的用户?自有平台才是你的用户,这是可控的。自己做APP、社区、网站,可以对用户数据、资料、用户行为做分析。凡是你拿不到的用户资料,比如微博、微信,那是它们的用户,不是你的用户。要通过在上面宣传,让你的用户通过知名度,慢慢地认可你。
6、玩法比你想的多
新媒体打法比大家想象得丰富,而不是如好多人做的,每天发发文章,做做用户反馈、服务。微信公众号可以做的事情特别多,微博也不是简单每天发完就完了,微博上有很多功能,比如活动、投票、群功能,有很多可玩的东西。关键看大家是否专注,比如话题排行榜,不知道有人是否关注过。
7、用户最有价值,转化难度大
新媒体运营也好、传统社区运营、用户运营也好,用户粘度是基础。用户运营中,用户永远最有价值,新媒体用户怎么转化到自有平台,比如APP、社区?这确实是个难点。转化率没有大家想得高,粉丝数1000万,可能转到到社区的比例,连1%都不到。
新媒体的特性
新媒体是展现公众号、运营人员个性的地方,一定要把个性、内心的东西释放出来,引起用户共鸣,引起参与感,一定要在账号运营工作过程中考虑到。
不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做,比如优衣库事件,比如低俗、色情、暴力,特别是偏政治的,很多时候做了,对品牌是有损伤的。不是所有热点都一定要跟,要考虑品牌正向性,一定要做一些正面、正能量的内容。
做新媒体,传播性比较关键,做任何东西都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帮你传播,不是简单地Push(推送)给用户,否则就是强奸方式,不管用户爱不爱听,都有发出来。好多时候,运营者都只是自己本身认为好,其实很多用户根本不会看。
4、运营工作特殊性
运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做新媒体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运营前期靠积累,找一些比较好的自媒体,比如做微博,需要关联一些大号,大家合作互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爆发。但是当你一开始粉丝数不是特别多、文章不太好的时候,可能就比较困难,没办法像做市场一样,花很多钱就可以投放。运营需要积累很多东西的。
5、平台选择
不是所有平台都选择上去,而是哪个平台对你最合适。微博、微信大家都用,贴吧和空间,不是大家一定都要搞,它们必须和官方关系搞好。贴吧在做商业化支付,很多厂商做贴吧是需要付费的。如果不付费,只是运营,就比较困难。比如空间,某种程度上跟去年不太一样,今年商业化趋势比较明显。我原来在酷我&K歌&项目,空间和贴吧做不起来,也主动放弃了,我们围绕微博微信做,有时候该放弃就放弃。
我自己的公号,没在微博做,在微信、&今日头条&做,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微信能积累高质量粉丝,今日头条跟搜索有关。我更关注的是,我的受众在什么地方,在最少费用的情况下,什么平台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不光是做新媒体,做用户运营、社区、活动或者运营的任何一个分支也好,都要注意灵活性,大家不要过于遵守教条,不是按1234步骤、按方式来做就一定对。有可能时代变了,某种思维方式一年之后就不一定奏效了,很多都是在不断试错和摸索地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按步骤执行就能有效的原则。
比较好的新媒体运营平台
1、四大平台
微博、微信、贴吧、空间,这是很多公司在做的四个主要平台,用户较大,性质不一。
1、微博是传统新媒体巅峰期的代表作;
2、微信是目前分享量最大的平台,每天占据每天70-80%的分享量;
3、QQ空间、贴吧,是年轻用户比较活跃的载体,尤其QQ空间流量大一些。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知乎、虎嗅、36氢、兴趣部落、京东粉丝圈、天猫粉丝圈、支付宝服务窗等。
如何做新媒体账号
当我们拿到帐号,考虑三点:
1、定位是什么?
帐号是做什么的?为哪些用户服务?出于什么目的而建立?比如我的帐号&类类有话说&,我是为互联网从业者或感兴趣的人提供经验分享的平台,更多把自己以往的心得体会、实操进行分享,让大家能少走一些弯路。做这个帐号之前,要把定位考虑清楚,比如冷兔、教授、天天小熊猫等帐号,大家发现他们的定位,只要一想就能想清楚。我们要做到提到某个帐号,就能用关键词概括。比如,微博上&回忆小马甲&,无非一猫一狗,也能做到1000万粉丝。
2、用户需求
服务哪些用户?不同用户,需求不一样。像我们奇虎手机帐号,发的内容肯定很多跟手机相关的,不能发很多特别娱乐八卦的内容,发的应该是手机技巧、行业动态、活动,都是为用户服务的。一定要考虑服务哪些人群,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然后围绕需求做内容。
内容要具备可读性、唯一性、接地气的特点。少发PIA稿(PIA,拟声词,是一种加了特效后的声音,多指一瞬间的特效,比如瘦子摔倒的声音是&pia&&&笔记侠注),很多东西你觉得喜欢,用户不喜欢。接地气,就是用户得到帮助、好处,最起码可以得到心灵上的东西,比如说很好玩,笑一笑,看你的内容很开心。比如深夜八卦,扒的都是特别奇葩的事情,有时候我会特别喜欢看,有时候就是喜欢看明星绯闻,所以要考虑内容独特性。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频道。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史上最强阵容的新媒体年会!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大咖?丨NewMedia联盟--NewMedia联盟的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史上最强阵容的新媒体年会!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大咖?丨NewMedia联盟
史上最强阵容的新媒体年会!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大咖?丨联盟 新盟
1月20日,由NewMedia联盟和清博大数据·新媒体指数联合主办的“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将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大戏楼举办。届时100位重量级、200位自媒体大咖、100位顶尖媒体精英、100位顶级企业领袖将齐聚现场,13项行业影响力榜单也将震撼发布!又是一年聚会时!重温2015年新媒体人的成长变化,聚焦2016年新媒体人的未来,新的趋势,新的前景。这是一个新媒体野蛮生长的年代,更是一个缺乏行业标准的年代。“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将评选出最具影响力新媒体、最具新媒体、最具影响力社群、最具影响力企业新媒体、最具影响力新媒体女性、最具影响力网络名人等十余项年度新媒体大奖,以及“娱乐明星影响力指数”!新媒体出现,自媒体崛起,媒体转型;传统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发声渠道,不同的宣传体验,这个冬天,你们还好么?2015年,自媒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寻找更广的理想圣地;2016年,让我们一起探讨“新媒体+”更多的可能性!好多大咖在期待新媒体影响力盛典的到来!
如下为“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部分重磅嘉宾(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巴松狼王绿色中国年度人物,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巴松狼王,本名杜少中,曾获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1微博影响力公务员,《微薄之力在微博》的作者。以“巴松狼王”为名的微博以“回归自然、恢复野性,谁破坏环境就跟谁玩命”的自我说明和做事风格,被博友们称为“真性情局长”,被人民网舆情室和列为十大官员微博。 北美崔哥网络名人,“北美崔哥脱口秀”创始人。 简介:,“北美崔哥脱口秀”创始人。地道北京人,在美国大学攻读法律,曾为比尔盖茨、波音总裁、星巴克总裁作过同声翻译,并于2006年为胡锦涛总书记访美担任美方翻译。主打作品“劝你不要来美国”、“北美崔哥脱口秀”风靡世界。 曹林著名时评人,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在国内十数家媒体开有评论专栏,多家电视台特邀嘉宾,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北京大学客座讲授评论课程,著有《时评十讲》、《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等。 搜狐副总裁、总编辑 简介:告别南都,展望搜狐,是结束亦是新生,是转型更是融合。正加速为搜狐内容注入新内核,作为传统门户的搜狐,期待凤凰涅槃迎接新的朝阳。 陈锋前网易总编辑 简介:先后在《》和《新京报》任职,历任和讯网总编辑,酷6网副总裁兼总编辑,副总裁兼总编辑等职务。2014年9月,陈锋升任网易副总裁兼网站部总编辑。2015年9月辞职创业。 陈杰人知名时评人 简介: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时事评论家之一,曾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做高级访问学者。致力于倡导以网络为平台的草根监督和公民表达,对当代媒体环境下的组织传播学和机构公共关系有较深研究,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陈特军蓝莓会会长 汤臣倍健公关总监 简介:蓝莓会会长、汤臣倍健公关总监。陈阳蓝色光标数字机构副总裁简介:资深公共关系专家、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副总裁。曾供职于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长期从事时政报道,有着20多年的报道与组织经验,是中国改革开放重大政治、经济报道的和中央政策前期调研的主要参与者和报道者,是中国媒体报道中央高层领导的核心记者之一。 董藩,北师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简介:,北师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观点鲜明,个性突出,日因“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微博言论引起热议。曾成功帮助许多企业家、社会名流和普通百姓在财富高峰上快速攀升,被一些民间房地产投资者誉为“地产投资教父”、“一言千金的人”。 资深媒体人,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资深媒体人,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历任北京青年报社特稿部编辑、粤港企业家报编辑部副主任、新闻编辑室编辑、总编室编辑、新闻采访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兼国内新闻部主任及财富周刊编辑部主任、经济新闻编辑部主任、财经版组主编、北青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日,先生获委任为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及执行董事。 方兴东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 简介:博客中国创始人,现任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博客中国创始人,现任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 葛景栋新浪副总裁 简介:新浪副总裁。拥有香港大学MBA学位,互联网品牌营销创新专家。2000年2月加盟新浪。历任历任新浪中心兼华东分公司总经理、新浪市场部、商业频道及地方站业务部总经理、微博副总裁、新浪副总裁。 郭全中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经济师,NewMedia联盟成员 简介: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专栏作家、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 韩颖畅读创始人 简介:VIVA无线新媒体创始人兼CEO,198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1995年参与创业亚信科技,使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1999年参入创建中国网通集团。2007年创立VIVA无线新媒体公司。 胡百精副院长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与公共传播。 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简介:曾任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 ,中央企业媒体联盟副主席 ,央企影像联盟主席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鑫澎湃新闻总编辑 简介:澎湃新闻总编辑。 刘书凤凰网高级副总裁 简介:此前担任凤凰网副总裁、总编辑,在互联网和传媒市场拥有20多年的工作经验,曾在北京晨报、新浪网和MSN中文网任职。 龙志资深媒体人,曾任网易新闻客户端总监 简介:资深媒体人,曾任网易新闻客户端总监、《》深度新闻部副主任,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曾促进网易新闻客户端iOS和Android运营团队合并,用户从1亿增长到3亿。 陆先高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 简介: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记协理事,理事。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授课教师,受邀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传媒系讲授新媒体、融媒体课程。 罗昌平优恪中国创始人兼CEO,《财经》杂志原副主编 简介:优恪中国创始人兼CEO,《财经》杂志原副主编。自诩“人中豪杰,替补鬼雄”,擅长政经、财经领域的独立新闻调查,深度报道“嘉禾拆迁事件”、“郴州腐败窝案”等重大案件,并因实名举报刘铁男实际推动微博反腐。 著名律师,知名投资风险控制与争端解决专家 简介:著名律师,知名投资风险控制与争端解决专家。现为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曾获全国律协“特别贡献奖”,北京律协“最佳专业委员会主任”称号;应邀出访多国并受到中、韩两国总理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等会见。 马斌腾讯副总裁 简介: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副总裁,中青科协理事。马昌博壹读传媒CEO、总编辑 简介:壹读传媒CEO、总编辑,原时局版资深编辑。他同时也是国新办“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和国家行政学院“司局级班”媒介沟通课程授课老师,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企业新媒体50人论坛”成员。 马立腾讯网副总编 简介:腾讯网副总编。 马晓霖博联社创始人、总裁 简介:博联社创始人、总裁;国际问题专家、媒体时政评论员,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宁夏卫视《解码一带一路》高端访谈对话主编。 孟雷经济观察报副总编 简介:经济观察报副总编。 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2015年连续三年与腾讯网合作推出《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研究报告,在业内引起关注。 彭志强中国最大母基金创始人、盛景网联董事长 简介:中国最神秘的互联网投资人之一,2015年投资额达50亿。旗下盛景嘉成母基金是中国最大的股权投资母基金之一,已经投资了中国几乎所有顶尖VC和PE,并且投资超过10家美国、以色列顶尖VC。 申江婴新华网副总编辑 简介:现任新华网副总编辑兼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长期从事通信信息化、互联网领域的新闻报道和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运营主要管理者工作。 沈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NewMedia联盟联合发起人简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文通四书,理达代码。文能提笔话天下,武能上机做。可居庙堂之高,善处江湖之远。预知未来媒体方向,媲美江湖百晓生。 知名评论人,财经专栏作家,电视策划人, NewMedia联盟联合发起人简介:,知名评论人,财经专栏作家,电视策划人,NewMedia联盟联合发起人。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等主要门户网站知名时政财经博主,多次当选年度博主。有《》、《中国各阶层财富报告》等多部畅销书出版。 水均益央视主持人 简介:中央电视台知名记者、主持人。先后专访过上百位名人政要,脚步遍布全球。曾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和央视十佳主持人奖,屡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 苏芩知名作家,多家电台、电视台、平面媒体特邀顾问,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苏芩,知名作家,多家电台、电视台、平面媒体特邀顾问,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长期以大视角关注女性发展,关爱女性成长,为女人立言,其“苏芩女学馆”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流量最大的情感交流空间,吸引超过六亿人次访问,倍受年轻读者追捧。 童大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大焕城市化战略研究院院长, 专栏作家,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简介:童大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大焕城市化战略研究院院长,腾讯大家、香港东网专栏作者,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王冲 东亚问题研究专家、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简介:王冲,东亚问题研究专家、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有《第五次变革》、《差距》等专著出版。 王冠雄著名自媒体、“入口级产品”提出者 简介:王冠雄,著名自媒体、“入口级产品”提出者。自身IT经理人、FT中文网专栏撰稿人、社区委员会专家成员。 王佳航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 王洁明新莓会会长 心有灵犀科技有限公司CEO 简介:新莓会会长 心有灵犀科技有限公司CEO。2010年加入无线新媒体,先后任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总裁。新华社首本财经杂志《财经国家周刊》创始人之一,并作为新华社驻记者在瑞典工作3年。 王旭明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 简介:曾任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为语文出版社社长。 吴晨光总编辑,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知名媒体人,曾在央视、、中国新闻周刊、博客天下杂志任职。2013年任搜狐网总编辑一职,负责搜狐新闻媒体管理,总编室、新闻、财经、军事、文化、读书、历史等频道。现任“”市场副总裁兼总编辑。 信海光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社交网络与自媒体研究者 简介:信海光,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社交网络与自媒体研究者。曾先后任职于《新浪网》、《中国青年》、《中国新闻周刊》、《竞报》、和讯网等媒体,虎嗅网年度作者。 徐立军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简介: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任央视总编室市场评估部主任,央视经济频道编辑策划组组长。 哑巴知名媒体人 简介:知名媒体人。 延参法师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简介:当代著名禅师,佛教文化著名学者、作家。河北省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水月寺,邯郸市蟠龙寺,景州开福寺名誉方丈,天津南开画院名誉院长,当代著名书画僧.政协委员。 易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理事长, 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简介: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理事长,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NewMedia联盟联合发起人简介: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咨询专家组成员、国家台湾事务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 张会军教授、博导,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简介:教授、博导,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获“意大利仁惠之星勋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章文知名时评人,专栏作家,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 简介:章文,知名时评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专栏作家,联盟核心成员。凤凰“一虎一席谈”、“纵议院”常邀嘉宾。 赵普前央视主持人 简介:2011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资讯类节目《晚间新闻》的主持人 。2013年,受邀担任安徽省法律援助形象大使。2015年,客串都市轻喜剧电影《顺风车》 。日,赵普被证实正式申请离职,11月16日,赵普将回到安徽开启“免费午餐”公益活动。 赵添今日头条副总裁 简介:今日头条内容副总裁,她的每次选择,都紧扣时代的脉搏!在门户兴起之时,她从传统媒体去新浪,默默耕耘十五年;在今日头条出现的时候,她离开新浪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开疆辟土! 周晓鹏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 简介:曾任中国日报网站市场部副经理,副总裁、总编辑。 朱浩仁中国地市网盟负责人 简介:中国地市网盟负责人 。以上排名以姓名首字母为主,嘉宾阵容不断扩张中,敬请期待!-[THE END]-合作请洽NewMedia联盟小秘书微信:或手机:。活动预告:传说,24岁的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时被一个红扑扑的苹果“啪”得砸中,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辣么,如果苹果砸在喻国明、沈阳、石述思老师头上呢?砸在王冠雄、左小祖咒头上呢?砸在叶匡政、苏小和头上呢?想体验诸位网络名人、行业大咖以身试“法”,尝试被苹果砸中后的化反,就快快加入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吧!主题: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主办方:NewMedia联盟 新媒体指数时间:日14:00-21:00地点: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大戏楼报名入口: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全文”。同时,我们正在寻找臭味相投的合作伙伴和赞助商,欢迎添加微信(ID:ygqing88)或拨打进行咨询。PS:点击百度云链接 /s/1pKoeton,查看“PDF招商文件”~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NewMedia联盟
NewMedia联盟,又称NewMedia 新媒体联盟,是由知名媒体人袁国宝发起,喻国明、石述思、沈阳等300多位最具影响力和互联网精神的传媒精英、网络名人、意见领袖及各行业精英共同参与的新媒体聚合平台。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对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大众媒体观点之我见
日 18:40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3期
作者:郑竑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自1969年电脑网络诞生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后,已使当前网络传播达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地步。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以电脑网络为媒介的网络媒体开始出现。由于其具有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很多人认为传统大众媒体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为网络媒体所取代。本文则认为“网络取代论”并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一、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传统大众媒体所没有的巨大优势  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以计算机通讯技术为主要实现手段,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故其在信息传播方面拥有五大独特优势:一是迅速及时。网络媒体无截稿时间,可随时对现在发生的事实进行追踪报道,抢在第一时间报道信息,时效性已能和现场直播相提并论。二是空间广泛。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概念,形成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和跨语言的全新虚拟空间。三是多媒体性。网络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延伸,它综合了传统大众媒体的效果,而传播质量又超越了传统大众媒体,能传递传统媒体不能传递的新内容。四是内容丰富。在一定意义上说,互联网已成为整个世界的缩影,它承载各行各业信息,没有内容限制。五是交互性和参与性。网络媒体提供的用户反馈功能,使用户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阅读他人的意见并就某一问题进行相互交流。  以上优势使网络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正在与传统大众媒体抢占市场,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传播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初发布的《全球互联网研究项目》最新报告,目前美国网民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已达71.1%,远超过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新闻消费者比例。近年来我国网民的增长有目共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1997年11月全国网民为62万,仅过了不到6年时间,2002年12月底全国网民猛增94.3倍,达5910万人。通过上网了解信息,已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二、当前网络媒体仍面临着一些困惑  网络媒体与生俱来的信息传播优势主要来自于计算机通讯技术,即传播工具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但随着网络传播不断发展,目前网络媒体对传播技术过度强调已使其自身发展面临困惑,这主要表现在:  1.一些网络媒体盲目追求技术极限,忽视信息内容选择的重要性。如部分网络媒体热衷于增加信息容量,建立各种链接和超链接,使网页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多主题的和相互交融的各种信息,但忽视了对信息内容的选择,这使信息接受者(特别是时间较有限、兴趣不太广泛和对信息指向性要求高的接受者)在接触网络媒体信息时会受到一些困扰。这些困扰既来自于可选择信息本身数量的巨大,又来自于与之伴生的各种信息噪音和信息垃圾。这无疑增加了有效接受信息的难度,并还带有某种强迫性。尽管现在信息接受者已能按主题订阅电子邮件、选择讨论组和设计自己的主页,但这仍然远远不够,因为网络媒体的信息源仍然无法得到控制。  2.许多网络媒体热衷于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相对忽略信息内容自身的价值。网络媒体大量使用音频和视频资料,实现了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但多媒体本身只是一种形式,它必须为合适的内容服务,以达到增强传播效果的目的。  信息的内容在信息传播流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尽管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传播渠道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但从信息传播实践看,决定媒体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内容的价值性和亲和性。不同传播媒体有各自适合的传播内容。如深度报道宜使用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媒体适合传播情感性内容,电视媒体则是时效性现场报道的首选。因此,网络媒体在使用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时,应根据具体新闻信息内容选择其中一种素材或多种组合结构,不可盲目滥用多媒体形式。  3.网络媒体的高技术定位,影响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的步伐。计算机通讯技术属于还在不断完善中的高新技术,其安全性还难以满足人们需求,基础建设投入较大,并对使用者有较高的文化、技术和经济收入要求,这都限制了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根据近期抽样调查,当前国内互联网用户中本科以上学历者达50%以上且比例一直较稳定,但受过本科以上教育者在全国总人口中仍属少数,80%以上互联网用户年龄低于30岁,50岁以上只有2%;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集中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仅沿海八省就占全国的3/4,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限制,网络媒体发展速度明显地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从收入情况看,以前网民的主体是高校学生和教师,目前这部分市场已趋饱和,现在新增网民主要是较高收入阶层人士,月收入500元以下者仅占中国互联网用户的8%。这说明网络媒体在中低文化程度、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以及中老年人群中难以得到有效普及。  三、在网络媒体的挑战面前,传统大众媒体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无疑都对现存的媒体产生了竞争压力,但现存的媒体往往并非因之而被取代,多是在困境中通过自身调整迸发出新的活力,形成新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旧媒体通过与新媒体的有效整合和重组,做到相互融合和补充,从而找到自己的出路。历史和现实情况都表明,网络这一全新强势媒体的出现,同样也没有改变这一进程,当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仍有广阔生存空间。  从历史上看,新媒体出现往往推动旧媒体的变革。在西方国家,19世纪报纸作为主要大众媒体的地位逐步确立。但20世纪初广播的诞生对报纸的地位发出了强劲挑战,短期内广播抢走了报纸的大量广告,这使报纸受到巨大威胁。为应对广播的挑战,报纸更新了内容和样式,针对特定群体开辟专版、栏目和组合。周末专版、特写专版等兴旺起来,多专版、分众化的内容成为现今多数报纸的基本结构。报纸开始进行延伸性报道,提供更多背景信息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二战后涵盖了广播优点且视听兼备的电视的出现又给广播以巨大冲击。广播为求生存,开始转到以音乐和新闻为主的新模式,并推进电台的专业化、特色化,以各种类型的波段满足特定群体需求。广播通过重新定位,终于求得新的发展。  传统大众媒体在网络媒体出现条件下遇到的许多情况都与报纸在广播出现条件下,广播在电视出现条件下的情形有惊人的类似之处,当时两者均采取以下生存法则:一方面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上述旧媒体生存法则对于今天在网络媒体出现背景下,传统大众媒体如何生存有着诸多启示。  从现实传播效果看,对于传统大众媒体来说,尽管交互手段较差,且不容易做到个性化,但事实上由于“把关人”作用的存在,使传播信息的精练性和准确性要远大于网络媒体的总体情况。具体而言,对一个经常阅读报纸的人和一个经常在网上冲浪的人来说,他们获得信息的数量远不能相比,显然后者要占上风;但从阅读质量的比较上看,胜负却是未知数。因为就认知而言,一是接受信息太多容易形成记忆上诸内容之间的相互抑制。二是对选择来说,过多的信息会导致选择的困难甚至冲突。三是从认知程度来看,一个读少量信息的人,或许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索信息本身。  四、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应加强互动  与广播和电视作为新媒体时会受到报纸等旧媒体的影响一样,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仍会受传统大众媒体的影响。因为新媒体不会自发和孤立地出现——他们都是从旧媒体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而出的,需要在旧媒体的比照下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才会逐步走向成熟,网络媒体亦然。  多种媒体并存是当代信息传播的基本事实,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信息传播者为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实践中不断对各种媒体取长补短,其结果就是使各种媒体相互融合。如近一个世纪以来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融合。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出现使网络媒体充分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这表现在:一方面网络媒体整合和延伸了传统大众媒体的功能,利用其丰富性和多媒体性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媒体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体存在技术的困惑和传播效果不尽人意之处,只有在传统大众媒体支持下,才能使网络媒体真正成为有价值的媒体。因此,传统大众媒体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要通过网络媒体实现更大的价值,使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调整和重组,而网络媒体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大众媒体这个“母体”,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传播媒体和社会信息资源合理分配的目标。  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导致信息传播中对个体价值的张扬无疑是对传统大众媒体集权式控制的一种背叛,具有人性的价值,也符合现代社会分化与多元的转型过程。但社会分化程度越高,越是迫切需要拥有一个讨论和行动所仰仗的共同信息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都将发挥作用,两者之间需要加强互动。  总之,在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大众媒体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网络技术还可整合和延伸传统大众媒体的功能,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这表明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的历史规律不会因为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被改写。网络媒体是传统大众媒体在高科技时代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大众媒体的补充,也是实现其价值提升和观念更新的有力手段。网络媒体的意义在于对信息资源的重组。它对传统大众媒体造成的冲击,是促使其顺利迈向融合和多元化的动力。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大众媒体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网络取代论”并不具有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岳鸿雁,张过良.世界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最新报告[J].新闻界,2004,(3).  [2]郝黎.传播理论发展的人性化思考[J].当代传播,2004,(3).^NU1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项亮)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