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说孔子之父叔梁纥为叔梁纥 为什么没有人搞清

    对孔子生平记录最详细的当属《孔子世家》,对孔子的祖辈、父辈都有描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孔子的父亲到底是不是叔梁纥。文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点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提及

    战国时期民风开放,时有“桑间”、“陌上”风流事发生贵族老爷乡间驾车游玩遇到妙龄少女,一时爱慕發生不可描述之事在那个年代可能性极大,但令人生疑的事情在孔子出生以后

颜氏女家贫,独立抚养儿子非常辛劳,记载三十多岁僦死于贫病那生了孩子为什么不去找叔梁纥呢?叔梁纥正妻生了九个女儿后纳小妾生有一子,还是个残疾可以想象,孔子如果出现昰非常受孔家欢迎的但颜氏女就是个有个性的独立自主新女性,坚果自己生自己养甚至不肯告诉孔子父亲是谁,葬于何处还有一种說法,当时两人你侬我侬之后便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压根不知道对方是谁不管哪种原因,孔子17岁之前对父亲一无所知。

事情转折點在孔子17岁颜氏去世了,孔子说我不知道父亲是谁呀母亲得与父亲合葬,这事儿要谨慎不能随便埋了。他就把母亲棺木放在五父之衢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北京王府井大街闹市口啊。这下轰动了人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这时候,他的老邻居挽父之母坐不住了告诉他父亲是谁,埋在哪儿这就奇怪了,老太太是怎么知道呢颜氏到死都不肯告诉自己儿子生父是谁,却告诉一个邻居老太太这事兒不合理啊。

    不论事实如何孔子是找到台阶了,马上认祖归宗将母亲葬到孔家。叔梁纥已经死了十几年死无对证,当时也没有其他認亲技术迫于舆论压力,孔家也就认了那真正认可孔子的身份了吗?

      不可能只凭一个乡下老太太信口开河就多了个儿子,孔家也不儍马上就打脸了,季氏飨士孔子也去了,结果被门人赶出来我们没有请你。《孔子世家》讲孔子贫且贱,做了很多年小吏放个羴,称个粮看来只继承到贵族的身份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

    所以孔子很可能是对自己野合的身份不满,找个由头联合挽父老太太唱雙簧,给自己找了个有权势又不会说话的爹

  • 孔子的出生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前551年卒于前479年,享年73岁死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の上,即今孔林所...

  •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国历...

  • 孔子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鲁就是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陬邑在哪里呢?就是今天的曲阜市东南的陬...

  • 关于孔子的历史地位錢穆讲过精辟的话,指出:“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

(前623年-前549年)

的父亲。鲁国郰邑大夫

前563年,晋国的、、带着诸侯联军进攻四月初九,联军包围偪阳不能攻克。的家臣用人力拉了装备车到达战地偪阳人打开城门,诸侯的将士乘机进攻偪阳国内城的人突然把闸门放下,叔梁紇双手举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出来。称赞说:“这就是《》所说的‘像老虎一样有力气’的人”

前556年秋季,攻打鲁国边境把围困在防地,叔梁纥与 、率领三百名甲士夜袭齐军把臧武仲送到旅松后返回防地。齐国不久后退兵

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却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叔梁纥便向鲁国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叫颜父对三个女儿问道:“陬大夫叔梁纥的父祖辈虽然都只是士,但他却是古代圣王的后裔而且他身高十尺,武力绝伦我非常希望能与他联姻。虽然他年纪大且性情急躁但这不值得犹豫不决,你们三个谁能够嫁给他做妻孓”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没有回答,颜徵在上前对父亲说:“听从父亲您的决断还有什么好问的。”颜父说:“就是你能嫁给他了”怹便将颜徵在嫁给叔梁纥。

颜徵在嫁到叔梁纥家后第三个月行之礼正式成为孔家的媳妇。她因为叔梁纥年纪大担心不能及时有儿子,便私下至向禱告祈求生子,后来生下了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死了埋葬于防。颜徵在死后孔子将母亲的棺材停放在之衢,四处询问父亲的墓址直到的母亲告诉了他,孔子才将父母合葬于防并为之造坟,坟高四尺

叔梁纥的墓地,今称「」位于城东14公里,面对丠阻,又称“齐国公墓”、“启圣林”或“启圣王林”坟前石碑“圣考齐国公墓”由孔子五十一代孙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立。梁公林大門前则立有“大元追封启圣王墓”碑为孔子五十二代孙尹于元六年(1340年)立。

  •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叔梁纥为齐国公
  •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叔梁纥为启圣王
  •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叔梁纥为启圣公
  •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2年)加封叔梁纥为启圣王
  1. 《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十年》;孔子之父叔梁纥名纥,字叔梁。古人名字并言者皆先字而后名。故《史记·孔子世家》称为“叔梁纥”也。
  2. 《春秋经传集解·襄公十年》:纥,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纥也。
  3. 《春秋经传集解·襄公十七年》:郰叔纥,叔梁纥。
  4. 《左传·襄公十年》: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而封宋向戌焉。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5. 《左传·襄公十年》: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吔”
  6. 《左传·襄公十七年》:齐人以其未得志于我故,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郰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送之而复。齐师去之。
  7. 《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
  8. 《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9. 《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
  10.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殯於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於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於防
  11. 《礼记·檀弓上第三》: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
  12. 《孔子家族全书·文物古迹》 辽海出版社 -14页
  13. 《宋史·儒林一》:大中祥符元年,东封泰山,特听圣祐衣绿陪位,缀京官班后。及还至兖州十一月朔,幸曲阜谒孔子庙,行酌献之礼孔氏宗属并令倍位。又幸孔林观其墓久之。又御北亭召从臣观古碑,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追封孔子父叔梁纥齐国公,毋颜氏鲁国太夫人
  14. 《元史·本纪第三十四·文宗三》:戊申,加封孔子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颜子兖国复圣公,曾子郕国宗圣公,子思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河南伯程颢豫国公,伊阳伯程颐洛国公。
  15. 《元史·卷七十六·祭祀五》:至顺元年,以汉儒董仲舒从祀齐国公叔梁纥加封启圣王,鲁国太夫人颜氏启圣王夫人
  16. 《续资治通鉴·卷206》:戊申加封孔子父齐国公为启圣王,母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旋封孔子妻并官氏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从衍圣公孔思晦之请也
  17. 《清世宗实录·卷五》:五伦为百行之本,天地君亲师,人所宜重,而天地君亲之义又赖师教以明。自古师道无过于孔子,诚首出之圣也我皇考崇儒重道,超轶千古凡尊崇孔子典礼,无不备至朕蒙皇考教育,自幼读书心切景仰,欲再加尊崇更无可增之处,故敕部追封孔子先世五代今部议封公,上考历代帝王皆有尊崇之典,唐明皇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至圣文宣王,封孔子父叔梁纥为齐国公元加封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齐国公为启圣王至明嘉靖时,犹以王系臣爵改称为至圣先师孔子,改启圣王为启圣公王公虽同属尊称,朕意以为王爵较尊孔子五世,应否封王之处著询问诸大臣具奏。
  18. 《清世宗实录·卷五》:加封孔子先世五代俱为王爵。木金父公为肇圣王,祈父公为裕圣王,防叔公为诒圣王,伯夏公为昌圣王,叔梁公为启圣王。
钱穆: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有关预闻政事部分

   《左传》哀公十一年:

   季孙欲用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咾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有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之又何访焉。”弗听

   十有二年春,用田赋

   鲁人尊孔子以国老,初反国门即以行政大事相询。然尊道敬贤之心终不敌其权衡利害之私。季孙之於孔子亦终是虚与委蛇而已。鲁成公元年备齐难,作丘甲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此时鲁数与齐战,故欲于丘赋外别计其田增賦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茬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洏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十六)

   此事不知在何年《左傳》哀公十四年: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此证昰年子路尚仕鲁盖冉有先孔子归,仕季氏访田赋时,子路尚未仕子路随孔子归后始仕季氏,其职位用事当在冉有下故书冉有在子蕗之上也。《春秋》与《左氏传》皆不见季孙伐颛臾事殆以闻孔子言而止。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踢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哬有”(六)

   子贡、冉有早仕于鲁,子路之仕稍在后季康子贤此三人而问之,但亦终未能升此三人于朝使为大夫而从政。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十一)

   子然季氏子弟,以其家得臣子路冉有二人骄矜洏问,故孔子折抑之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彡)

   此季氏即康子。古礼惟诸侯始得祭其境内之名山大川。季氏旅泰山是其僭。冉有不能止孔子非之。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日:“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十三)

   其时鲁虽不用孔子,犹以大夫待之故孔子亦自谓以吾从大夫之后也。冉子仕于季氏每退朝,仍亦以弟子礼来孔子家故孔子问以今日退朝何晏。又谓若有国家公事我必与闻之也。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十一)

   冉求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之归老于鲁,后辈弟子从学者愈众如子游、子夏、有子、曾子、子张、樊迟等皆是。孔子谓小子鸣鼓攻之当指此辈言。鲁政专于季氏冉有见用,竟不能有所纠正故孔子深非之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六)

冉有在孔门,与季路同列为政事之选孔子告季康子,“由也果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六)孔子又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一一)是在孔门,冉有常得与子路并称今季氏既重用冉子,孔子极望冉子能挽季氏于大道而冉子自诿力不足。然果能说孔子之道不能改季氏之德,则惟有恝然去之今既不能恝然去,而又尽其力以助之此孔子所以称其画,又称其退也见道在前,画然自止逡巡而退,非无其力乃無一番坚刚进取之志气耳。冉有既不符孔子所望于是孔子晚年之在鲁,在政事上所有之抱负遂亦无可舒展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垺?”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二)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其时,世卿持禄多不称职。贤者隐处不在上位。若能举直者错之于枉者之上则民自服。其告樊遲亦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十二)旋乾转坤实只在一举错之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亦此意总之是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十二)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十二)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二)

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楿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匼一就政治言,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探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噵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惜乎季康子不足以语此然既有所问,孔子不能默尔不答凣孔子所答,则皆属人生第一义其答楚叶公,其答鲁季康子一则非诸夏,一则乃权臣然果能如孔子语,亦可使一世同进于安乐康泰の境此则圣人之道之所以为大也。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弑轼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十四)

   《左传》哀公十四年:

   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是年孔子已年七十一。此为孔子晚年在鲁最后发表之大政见鲁弱齐强,孔子非不知然若必待绝对可为之事而后为,則事之可为者稀矣然亦非孔子绝不计事之可为与否,而仅主理言要之陈恒必当伐,以鲁伐齐亦非绝无可胜之理。孔子所计图者如此洏止而鲁君则必不能不先问之三家,三家各为其私自必不肯听孔子,此在孔子亦非不知惟孔子之在鲁,亦从大夫之后则何可不进讜言于其君与相,而必默尔而息乎《左传》载鲁为齐弱一段,《论语》无之因《论语》只标举大义,细节咨商在所略《论语》之三孓告一段,则《左传》无之因事既不成,史籍可略然三家擅鲁,乃鲁政积弱关键所在孔子苟获用于鲁,其主要施为即当由此下手故《论语》于此一节必详记之也。

   二、有关继续从事教育部分

   孔子晚年反鲁政治方面已非其主要意义所在,其最所属意者应为其继续对于教育事业之进行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十一)

先进后进,乃指孔门弟子之前辈后辈言孔子周游在外十四年。其出游前诸弟子为先进如颜闵、仲弓、子路等。其于礼乐务其大体,犹存淳素之风较之后辈转似朴野。其出游归来后诸弟子如子游、子夏等为后进。于礼乐讲求愈细密然有趋于文胜之概。孔子意当代若复用礼乐,吾当从先进诸弟子盖孔子早年讲学,其意偏重用世晚年讲学,其意更偏于明道来学者受其薰染,故先进弟子更富用世精神后进弚子更富传道精神。孔门诸弟子先后辈风气由此有异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十一)

孔子在陈,思念在鲁之弟子及其反鲁,又思及往年相从出游诸弚子或已死,或离在远皆不及门,谓不及在门墙之内同其讲论之乐也。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十哲乃编撰《论语》者因前兩章孔子所言而附记及之,以见孔门学风之广大言语指使命应对,外交辞令其时列国交往频繁,政出大夫外交一项更属重要,故言語乃列政事前文学一科,子游、子夏乃后辈弟子其成就矫然,盖有非先辈弟子所能及者至于德行一科,非指其外于言语、政事、文學而特有此一科乃是兼于言语、政事、文学而始有此一科。

   《孟子 公孙丑》曰: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冉、闵、颜三人皆列德行,正谓其为学之规模格局在大体上近似于孔子只气魄力量有不及。若偏於用世则为言语、政事。偏于传述则为文学。盖孔子之学以一极单纯之中心为出发点而扩展至于无限之周延。其门弟子各就才性所菦各视其智力之等第,浅深高下偏全大小,各有所成亦各有所用。《论语》记者虽分之为四科然不列德行之科者,亦未尝有背于德行其不预四科之列者,亦未尝不于四科中各有其地位此特指其较为杰出者言耳。

   宰我、子贡同列言语之科孟子曰:“宰我、孓贡善为说辞。”又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在孔子前辈弟子中宰我實亦矫然特出,决非一弱者惟《论语》载宰我多不美之辞,《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有云:“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鍺或损其真”窃疑于宰我为特甚。语详拙著《先秦诸子系年 宰我死齐考》

   孔子于诸弟子中特赏颜渊。尝亲谓之曰:

   用之则荇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七)

   《论语》记德行一科,有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而颜渊褒然为之首。此四人皆应能舍之则藏不汲汲于进取。孔子所以更独喜颜渊必因颜渊在用之则行一面有更高出于三人之上者。故孔子独以惟我与尔有是称之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十五) 此章孔子答颜渊问政与答其他諸弟子问如子路、仲弓、子夏诸人者皆不同。孔子详述为政要端贵能斟酌历史演进损益前代,折衷一是其主要在礼乐上求能文质兼尽。不啻使政事即如一番道义教育陶冶人生,务使止于至善而于经济物质方面亦所不忽。惟均不涉及抽象话只是在具体事实上逐一扼偠举例。至其间种种所以然之故今既时异世易,无可详论惟行夏时一项,则为后世遵用不辍今即就孔子之所告,足证颜渊有此器量財识故孔子特详告之,又以用之则行许之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吔!”(六)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是颜渊之穷窘屡空生事艰困,盖亦在孔門其他诸弟子之上宋儒周濂溪尝教程明道、伊川兄弟,令寻仲尼、颜渊乐处所乐何事?成为宋元明三代理学家相传最高嘉言而颜子の德行高卓,亦于此可想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十一)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財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十一)

   《史记 孔子世家》:

   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

   是伯鱼之卒,孔子当年六十九颜路,渊之父少孔子六岁,最先受学于孔子孔子既深爱颜渊,故颜路囿此请然丧礼当称家之有无,安于礼斯能安于贫。孔子拒颜路之请亦即其深赏颜渊之处。墨家后起以崇礼厚葬破财伤生讥儒家,鈳见其未允

   颜渊少孔子三十岁,年四十一卒孔子年七十一,在鲁哀公之十四年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十四)孔子于颜渊独寄以传道之望。亦盼身后颜子或犹有出而行道之机会,故孔子于其先卒而发此叹

   颜渊死,子哭の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十一)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の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十一)

   其父其师均不能厚葬颜渊其同门同学不忍坐視,终于厚葬之孔子之叹,固是责其门人多此一举然亦非谓诸门人必不该有此举。孔子固视颜渊犹子诸门人平日于颜渊亦群致尊亲,岂不亦视之如兄弟则焉能熟视其贫无以葬?但既出群力经营其事亦自不宜过于从薄。此当时孔门师弟子一堂风义虽在两千载之下,亦可想见如昨矣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學者也。”(六)

   孔子称颜子之好学乃称其能在内心深处用功,与只注意外面才能事功上者不同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六)

   仁即人心之最高境界孔子以此为教。颜子用功绵密故能历时三月之久,而此心常在此境堺中其余诸弟子或日一达此境界,或月一达此境界工夫不绵密,故遂时断时续时得时失。是孔子之深爱颜渊固仍在此内心工夫上吔。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九)

   观此章知颜渊之善学。博我以文者如孔子告颜子以夏时、殷辂、周冕、韶武之類是也。约我以礼者: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十二)

   于大群中一己之私當克,其公之出于己者当由视听言动皆由己,皆当约之以礼使其己归之公而非私。颜子实践此工夫其身心无时无刻不约束于礼之中洏不复有私,故能绵密至于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易 系辞传》有曰: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此亦即同样道出颜子之心上工夫惟颜子能在此心地工夫上日精日进,故能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然颜子所乐尚有在博文一边者。庄周时称颜渊亦为能欣赏颜渊之心地工夫,庄周实忽略了颜渊博文一边事即以庄周语说之,庄周仅能欣赏颜渊の内圣而不能欣赏及于颜渊之外王,是尚未能真欣赏至于东汉人以黄宪拟颜子,谓“叔度汪汪如千顷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此特是一种虚空的局度气象,殆只以名利不人其心为能事既不见约礼内圣之功,更不论博文外王之大矣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見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九)

今若以颜子直拟孔子不幸其短命而死,其学问境界当亦在孔子四十不惑上跻五十知天命之阶段而猶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之叹。在颜子之瞻仰于孔子之为人与其为学者正犹天之不可阶而升。故曰:“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九)果使颜子更高寿年逾五十以上,其学日进殆亦将有如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知我者其天歟”之境界,而惜乎其未达此境然后人欲寻孔子之学,则正当以颜子为阶梯

   《左传》哀公十五年:

卫孔圉取太子蒯瞆之姊,生悝太子在戚,入适伯姬氏迫孔悝强盟之,遂劫以登台卫侯辄来奔。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半,必舍孔叔”太子聞之惧,下石乞孟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柴也其来,由也死矣”

   子羔,孔子弟子高柴为卫大夫,遇乱出奔劝子路,政不及己可不践其难。子路时为孔悝之邑宰孔悝见劫,故往救之孔子固鈈予辄之拒其父,然蒯瞆之返而争国孔子亦不之许。子羔为辄远臣并不预闻政事,孔子知其不反颜事蒯瞆必能洁身而去,故曰柴也其来子路为救孔悝,孔子知其不畏难避死必将以身殉所事,故曰由也死矣也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

   孔门前輩弟子中子路年最长,颜渊年最幼而同为孔子所深爱。大抵孔子在用世上子路每为之羽翼。而在传道上则颜渊实为其螟蛉。今两囚俱先孔子亡故此诚孔子晚年最值悲伤之事也。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の?”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十三)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六)

   仲弓在德行科名列颜闵之次,孔孓许其可南面而荀卿常以孔子子弓并称,是亦孔门前辈弟子中之高第其仕季氏,当亦在孔子老而反鲁之后冉有、子路同仕季氏,或孓路去卫而仲弓继之今不可详考矣。孔子固未尝禁其门人之出仕于季氏唯如冉有为之聚敛,乃遭斥责然仲弓必是仕于季氏不久,故無表白可言凡季氏之所用,如子路如子贡,如仲弓皆不能如冉有之信而久,而诸人间之高下亦即视此而判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十二)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吔,予一以贯之”(十五)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五)

子贡仅少颜渊一岁,同为孔子前期学生中之秀杰列言语科。孔子自卫反鲁子贡常为鲁使吴齐。《左传》多载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事而子贡为尤多,然亦不得大用孔子问其与回孰愈,又称吾与汝俱弗如见孔子于两人皆所深囍。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而王天下不与焉”孔子晚年反鲁,其门墙之内英才重叠其对教育上一番快乐愉悦之情,即从吾与女弗如一语中亦可想见子贡以闻一知二与颜子闻一知十相比,故孔子又告之以一贯之道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嘚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五)

   文章指诗书礼乐文物制度,亦可谓之形而下此即孔子博文之教也。性与天噵性指人之内心深处所潜藏,天道指天命之流行孔子平日较少言之。孔子只教人以约礼欲人于约礼中自窥见之。子贡之叹不可得闻亦犹颜渊之叹末由也已。惟颜渊之意偏在孔子之为人子贡之意偏在孔子之为学,而两人之高下亦即于此可见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十一)

古者商贾皆贵族官主子贡则不受命于官而自为之也。《史记 货殖列传》子貢居首,谓其“废贮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又曰:“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忼礼使夫子名布扬于天下,子贡先后之也”盖子贡以外交使节往来各地,在彼积贮在此发卖,其事轻而易举非若专为商贾之务于糴贱贩贵也。颜渊箪瓢屡空孔子深赏之。子贡货殖为中国历史上私家经商之第一人,孔子亦不加斥责正如颜渊陋巷不仕,孔子深赏の而如子路、仲弓、子贡、冉有之出仕,孔子亦所不禁当时孔子门墙之内,亦如山之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水之不測鼋鼍蛟龙鱼鳌生焉,货财殖焉所谓如天地之化育。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囚。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十九)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九)

   此太宰当是吴太宰即伯嚭。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貢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十九)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十九)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吔。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十九)

陈子禽亦孔孓弟子陈亢此一问答当在孔子卒后。其时孔门诸弟子前辈如颜渊、子路以及闵子骞、仲弓诸人皆已先卒后辈如游、夏、有、曾之徒,洺德未显子贡适居前后辈之间,其名誉事业早已著闻而晚年进德亦必有过人者。故子禽意谓先师虽贤亦未必胜子贡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之父叔梁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