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txt》社会,情感,政治,文学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解构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解读解构经典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解构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解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问题详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①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②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③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A.谢廖沙B.阿尔焦姆C.朱赫来D.冬妮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4分)&&&&&&&&&&&小题1:《西游记》作为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充满了浓郁、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全书主要叙述了&&&&&&&&&&&、唐僧出世和&&&&&&&&&&&&&&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小题2:《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在这个乌托邦的国度里,&&&&&&&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2名著阅读与探究性学习。(15分)小题1:结合冰心的三首小诗,说说这部诗集的主题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5分)(a)母亲呵! 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b)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c)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主题:&&&&&&&&&&&&&&&&&&&&&&&&&&&&&&&&&&&&&&&&&&&&&&&&&&&&&&&&&&&&&&&&&&写法:&&&&&&&&&&&&&&&&&&&&&&&&&&&&&&&&&&&&&&&&&&&&&&&&&&&&&&&&&&&&&&&&&&小题2: 请你说说下列寓言的主要寓意。(5分)①《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②《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④《乌龟与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⑤《蚯蚓与狐狸》《鼹鼠》嘲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附加题。下面是钱钟书对《伊索寓言》两则故事的新解,你能有创意地新解《马和驴》的故事吗?(10分)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道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老婆子与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马和驴》的故事新解&&&&&&&&&&&&&&&&&&&&&&&&&&&&&&&&&&&&&&&&&&&&&&&&。&&&小题4:《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为9至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的形式,讲述一个叫&&&&&&&&&&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故事及感受&&&&&&&&&&&&&&&&&&&&&&&&&&&&&&&&&&&&&&&&&。(5分)3阅读《海底两万里》,回答下列问题。(3分)小题1:《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被誉为&&&&▲&&&&的凡尔纳。小题2:阿龙纳斯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件,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着联系。他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小题3:我们继续前行,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文描述的是康龙纳斯等人在海底下&&&▲&&&&所看到的情景。4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5分)“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是英国作家&&&&&&&&&&的作品。(2分)(2)上面这段话是&&&&&&&(小说人物名)说的,表现了该人物怎样的性格?(3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
编辑:晓玲&
  引导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何会在中国?我们一起来探讨与学习。
  一、传播历程:保尔&柯察金现身中国
  (一)建国前后
  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唐正芒教授对《钢铁》传播史有系统研究:《钢铁》最早的中文版是段洛夫和陈非璜由日译本转译的。而梅益翻译的版本影响力最大。早在1938年夏,八路军上海办事处秘书长刘少文将阿历斯&布郎的英译本《钢铁》交给梅益翻译中文版。新知书店(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个宣传出版阵地)的负责人也常督催梅益的翻译工作,梅益每次到&新知&来,总经理徐雪寒开口就问:&老梅呀,你的&钢铁&&炼&得怎么样啦?&梅益总是红着脸结巴着说&在&炼&、在&炼&&&&1942年5月,《钢铁》的梅益译本终于问世,除在上海秘密发行外,还被运往苏皖边区、胶东和浙东根据地及大后方等。抗战胜利后,新知书店总管理处从重庆迁回上海,于1946年初重排出版了《钢铁》。自1946年6月到1949年8月,大连中苏友好协会、河北朝成冀鲁豫书店、太行群众书店、太岳新华书店、中原新华书店、华东新华书店、山东新华书店和读书、生活、新知三家战后联合而成的光华书店总管理处等,都曾分别翻印发行这个版本。&1949年10月共和国诞生前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又先后在北京、上海和重庆等地印行梅益译本9次7.6万册。1952年,梅益译本的版权转交给人民出版社,后经刘辽逸重新校阅,到1965年6月共印行46次,印数达136.9万册。&(唐正芒:《新知书店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文译本》,《党史天地》2000年第11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作者姓名)
  当时还涌现出大量的《钢铁》缩写本和改编本。此外,《钢铁》还以话剧、、连环画的方式在国内传播。据武汉大学教授方长安等人研究,从1950年到1954年8月底,先后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华东海军文工团、武汉市青年文工团、重庆市文工团、山西省文工团、甘肃省话剧团等演出话剧《保尔&柯察金》,共计295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又在1962年再度上演该剧。《钢铁》的影片也于1950年、1957年上映播放。1959年,《钢铁》连环画的上集(共224幅画)以64开本出版,并于1963年6月和下集(共220幅)以48开本同时出版,共印25万册,成为重点保留书籍,并荣获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绘画三等奖。(方长安、户松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新中国&17年&的传播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作者姓名)
  台湾&中研院&副研究员余敏玲对北京大学宣传保尔精神做过一个深入的案例研究:1957年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来华访问,并到各级学校讲述奥氏生平事迹与宣扬保尔精神。北京大学共青团打铁趁热,为宣传保尔精神,即以北大学生黄坚的案例,透过师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保尔精神。黄坚十六岁时,家乡成为共产党统治的地区,父亲也因而有了工作。他在学校曾是第一批积极分子,加入青年团。参加土改宣传工作时,他与同班一女同学成为好友。抗美援朝时,共产党号召参军。黄坚决心放下书本,报名参军,并说服女友一同参加。临行前,女友突然变卦不去。五年后,黄坚从解放军转业,考上北大,重回学校。一次偶然机会,两人重逢,黄坚得知女友已从大学毕业,现在科研机关工作,她与她的丈夫已在科学刊物上发表过好几篇论文。黄坚不禁要自问是他自己错了,还是女友错了?黄坚因为进步而参军,却庸庸碌碌过了5年,如果不醒悟,还会庸庸碌碌过一辈子。他得到的痛苦结论是,他为了政治活动,放弃了学业,等于是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钱。岁月不饶人,生活的经验证明:忽视政治的人占便宜。这些人将时间用在学业,学到了真本领;而政治活动只是说说而已,不能解决问题,黄坚最后的结论是,过去他&太幼稚了。&&对一切都是那么迷信,要追求电影里描写过的生活。几年来,我明白了,这种生活,这种牺牲一切的英雄,在现实中都是没有的,他只不过是作家和艺术大师们的理想而已。以往,我正是吃了幼稚的亏,现在应该老练点了&。但黄坚对这样的结论又有几分疑惑与不安。他觉得自己在政治上严重的掉队,不知如何是好。他也曾想到要退团,省得成为团组织的包袱,也省得心里不安。但他又没有这样做,却不晓得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他将自己的问题投书到北大校刊,请求指点。
  黄坚的投书,引起了学校师生热烈的讨论。有读者认为黄坚的看法不完全错,因为用心于学业和参与政治,在时间上会起冲突,而学生的本份就是以学习为主。另有读者认为黄坚也指出部分客观事实,亦即如果他不参军,在学业上会有更大的成就,这对科学落后的中国贡献更大。但是也有读者提出自己曾有过类似黄坚的经历,并坚持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在北大生活美好的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他也以参加这革命斗争为傲。黄坚参加抗美援朝并没有白白浪费生命,在书本知识上虽落后,却得到生动、深刻的教育。在革命的路上并没有停滞与落后。这样的叙述与观点和保尔自我反省后,对自己一生做出的结语几乎如出一辙。同时,有更多的读者认为黄坚将个人名誉,地位与革命贡献棍为一谈;他没有正确理解对革命贡献的问题,反而蒙上了个人主义的阴影。这些读者一致认为黄坚过去所做的并没有错,错的是现在的想法。他们呼吁黄坚应该巩固革命的人生观,不要计较个人得失,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真正的幸福是生活在集体中,共同为革命牺牲奋斗。
  最后,北京大学青年团团委会宣传部总结道,应该学习保尔的精神:&那种对敌人无比的恨,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无比的爱,学习保尔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来保卫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黄坚的经历与问题在当时的青年之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共青团透过这样的讨论方式,无疑是要将保尔精神更深入青年的生活。(余敏玲:《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到中国》,台湾《新史学》2001年第4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作者姓名)
  余敏玲认为:中共建国初期,所有的政策,都是向苏联一边倒,文化政策自然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第五天,中苏友好协会亦随之成立,总会长刘少奇致词道:&中国革命在过去就是学苏联,以俄为师;今后建国,同样是要以俄为师。&50年代的中国大陆有个十分流行的口号:&苏联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以俄为师,几乎成了政府推行的全民运动。在宣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苏联人民幸福生活的同时,难免出现一些夸大的现象。例如一位四川中学教员说:&苏联有一秒钟飞千多里的飞机。有长生不老药。&有些农村宣传员夸耀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后,生活获得巨大改善,甚至说&苏联的猪每天吃水饺。&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以苏联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塑造大众文化的工具,再适合不过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在大陆十分风行的小说,也曾悄然登陆台湾。只是在50年代的台湾,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环境使然,这本在大陆被力捧的红书,到了台湾却变成禁书。国民党当局不但不鼓励人民阅读,反而会因为阅读该书而惹祸上身。当时曾有12名台湾青年以叛乱罪名被军方起诉,其中的一条罪名就是向人宣讲&匪&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余敏玲)
  (二)中苏关系恶化期间
  中苏关系破裂后,据美国惠特曼学院助理教授何冬晖研究,中国不再像建国时期那样大力度地宣传《钢铁》。50年代初盛行的《钢铁》朗诵会在50年代末已经少见。而且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创作的十部小说(后来被称为&红色经典&)成为读者和评论家的新宠。但直到&文革&爆发前的两个月,《钢铁》仍以可观的数量在出版,只是不再使用彼得罗夫斯基的序言。(何冬晖撰、刘西普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冷战国际史研究》2010年第2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作者姓名)
  余敏玲则认为:保尔这位苏联英雄在中苏关系恶化期间,在中国大陆扮演了十分吊诡的角色。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严厉谴责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错误。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全部否定斯大林是错误的,苏联因此已经走上修正主义的道路。1960年赫鲁晓夫突然决定召回全部苏联在华顾问,中苏双方的对骂节节高升。此时保尔的英雄形象,一方面已渐渐为中国英雄雷锋所取代;另一方面,中共则以保尔精神的维护者自居,以保尔精神作为痛斥苏共修正主义的武器之一。在这场中苏意识形态的论战中,中共认为谁热爱保尔,谁就是社会主义的正统。中国共青团总书记胡耀邦在全国第9次代表大会上,严厉指责苏联的修正主义,声称苏联当前所提倡的是个人主义。他说苏联不但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战士雷锋&没有头脑&、&荒唐&,而且认为保尔&柯察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保尔&那种苦行僧式的共产主义者,对于达到狂热赴死程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是过于热衷,也过于长久地加以英雄化&。旅苏学生亦指证历历的声称,苏联《共青团真理报》曾经刊出保尔精神已过时的文章,还宣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产阶级人生观&。
  整体而言,60年代,中共对保尔精神的宣传重点主要放在阶级对立斗争的框架处理。例如1963年小说以连环画形式出版时,强调的却是保尔的无产阶级出身与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1964年,程代熙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序言中称赞该小说是&一本告诉人们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不要忘记过去的好书,也是一本给人长革命志气、增革命干劲的好书&。在文革期间,保尔精神再度被中共拿来当作有力的政治武器。对外,继续用来批判苏联的修正主义;对内,用来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与阶级斗争精神。
  而这种强调阶级对立与斗争,更反映在1976年6月,大庆油田采油三部部分工人、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七二级工农兵学员和革命教师经过座谈、讨论,为新译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的前言:&今天阅读这部小说,会使我们更加珍爱无产阶级专政,更加憎恨苏修叛徒集团,更加坚定把反修防修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余敏玲)
  &文革&时期,文化教育和传播机构非正常运作,使得《钢铁》在公众场合销声匿迹。一是作为组织、引导、督促学生读书的权威机构学校瘫痪了,二是出版社的非正常运作,使得《钢铁》一册难求。但由于《钢铁》从未被列为禁书(只是无法在图书馆借阅),而且它在&文革&之前的发行量很大,因此在私下的阅读相对较广。
  但毕竟《钢铁》符合中共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因此1972年,&为重振出版业,缓解书荒,恢复文化传播的管理机制&,中宣部责成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印行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人民美术出版社便在当年率先出版了由小说改编的小人书,扉页上刊登着列宁论阶级斗争的语录。而梅益当时正在劳动改造,所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76年才出版了新译本,其中序言强调:苏联的修正派歪曲了保尔形象,中国应还原真实的英雄保尔,这是一场修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斗争。(何冬晖)
  (三)改革开放以来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梅益的再次校订的新译本从1980年10月至1992年12月又印行了21次,印数达73.1万余册(唐正芒)。据王志冲(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钢铁》译者)调查,1982年,辽宁共青团在团干部和团员间举行&荐书有奖&活动,《钢铁》就位居推荐书目的前五名。&1992年,文汇出版社推出《当代保尔列传》,介绍40多位残疾人的模范事迹,其中有将军、科学家、作家、教授、医生、企业家、革新能手、爱国侨眷、伤残人运动员和残疾人事业工作者&。1998年7月下旬,大连广播电台文艺台接连做了两期节目来讨论《钢铁》,绝大多数听众认为这是一本&激励人们直面人生、奋发向上的好书,曾伴随许多人成长,给人们以美好的理想主义教育和人生启迪&。1999年《中国文化报》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请读者评选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50本书,《钢铁》位列榜首(王志冲:《永远的保尔&柯察金》,《档案春秋》。以下凡引此文只标作者姓名)。2006年第8期)1999年,在新中国建立50周年前夕举办的&感动共和国五十本书&的评选活动中,《钢铁》在外国中位居榜首(温哲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纪念奥斯特洛夫斯基百年诞辰》,《外国文学动态》2005年第1期。以下凡引此文只标作者姓名)。2000年,《钢铁》又被改编为20集,&成为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六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连续剧之一。
  而且《钢铁》不仅被列为世界经典著作,还继续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版吸引儿童阅读,甚至被节选进我国的中学课本。在2007年人教版的高中历史课本中,就插入了保尔修筑铁路的图片,并配以文字,用来说明苏联内战时期的普遍义务劳动制。(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4页)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名著导读中也列有《钢铁》。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题中还会直接考察《钢铁》的主人公(广西百色市2008年)、梗概与保尔形象(南京市2008年)等问题。
  二、官方解读:保尔形象与保尔精神
  在《钢铁》原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刻画保尔的英雄形象时并没有将其神话,而是表现出他的一些缺点,例如略带鲁莽的性格(从小常打架)、狭隘的仇富心态、不顾组织批评的倔强脾气(私自换岗)和重病残疾后的绝望表现(卢明生:《把生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谈保尔&柯察金》,《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可见保尔在磨砺中逐渐将自己锻造成了革命真钢,这正是《钢铁》所要突出的保尔精神&&克服万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
  中国官方所倡导的保尔精神与彼得洛夫斯基所作《钢铁》序言的观点相同,都是将《钢铁》主旨导向为集体事业重于个人情感和健康。典型的事例是,1952年共青团北京市小学教师委员会组织讨论&保尔&柯察金与爱情&这一热门话题,因为如何看待保尔与冬妮娅的关系,已被广泛作为检验读者政治觉悟高低的试金石。但实际上讨论没有反方,像&保尔为何一定要与冬妮娅分手&这个问题,答案一致是&为革命不惜牺牲爱情!&。(何冬晖)
  若有人对保尔的精神有异类理解,就会受到批评教育和&挽救&。1954年,正在学习写作的准作家陈冲在私下里说了一句&冬妮娅这个人物写得很活&,便遭到领导的严厉指责,因为&欣赏冬妮娅,说明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王国&。陈冲只得阅读了很多《钢铁》的介绍和阅读指南,直到能熟练地说出:&与冬妮娅的那段短暂的爱情,是少年保尔的一个错误,是他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过程中的一次曲折&(何冬晖撰、刘西普译)。作家梁晓声采访的一位50年代的大学生在日记中写了保尔的前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而没有继续写后面的话。因为他不愿认同自己的农民亲人们是&碌碌无为&的,他认为人到了恋爱年龄要恋爱,到了结婚年龄就要结婚,接着做父亲和母亲。所以他自称不可能像保尔那样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都贡献给革命事业。为了让他跟上集体步伐,团委和学生会时时跟着他以实施&挽救&,直到他和集体取得一致观点,并写了一份公开检讨贴在栏,这才结束了被围堵说教的遭遇。
  而且中国官方对保尔精神的解读是随着政治环境而变化的:&从朝鲜战争时期的爱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畏艰辛、到文革时期的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余敏玲)。保尔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不同评价。《钢铁》一开始进入中国时,官方完全赞扬保尔放弃小我、克服身体残疾,全身心投入革命的形象。尤其是认为保尔与冬妮娅所属阶级和价值观不同(冬妮娅见到衣衫褴褛的保尔时惊讶他&混得如此糟&,保尔则反唇相讥冬妮娅带有资产阶级的&酸臭&),保尔选择分开是他成熟的标志。但到了文革时期,即便保尔舍弃了浪漫的爱情、经受了残疾带来的身心煎熬,但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翻译组和俄语系72级工农兵学员在1976年合译的《钢铁》新序言中,却仍以英雄必须&高、大、全&的标准检验《钢铁》的不足,认为小说过多地渲染了保尔和冬妮娅的感情,并在描写保尔病重时不恰当地流露出绝望情绪,以致影响了保尔的英雄形象。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相关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176154" data-title="《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