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都在追求共同的富裕和小康的生活,但实际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大。社会不平等条约很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望:经济更发展 人民生活更殷实::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望:经济更发展 人民生活更殷实
( 21:09:0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什么是“更高水平的小康”?人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等指标来说明,也可以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家庭机动车拥有量等指标来描述。但仅有这些量化指标还不充分,联系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就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方面说,其内涵还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为发展需要的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这个阶段的“小康”是以温饱为主要参照物,以“衣食有余”为基本体现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明显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以生理意义上的需求,也就是生存需要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满足为特点的。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吃、穿、用、住等方面的物质消费状况,在量和质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仅以城镇住房为例,我国2001年末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为15.5平方米,比1980年时的5.0平方米增长了两倍还多。要知道,同期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91亿人增长到了4.81亿人,增长了一倍半还多。
  但人毕竟不只有生存的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应当使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需求延伸,例如健康、休闲等;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例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正是这一内涵。
  值得强调的是,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与满足生存需要相比的特殊性在于,要让人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不仅得有购买“供给”的支付能力,而且还得有承担“机会成本”的物质基础。例如,人们在旅游休闲或求学深造时,不仅要有支付旅费、学费的能力,还得有承受不工作或少工作导致收入减少甚至一段时间没有收入的能力。不仅个人要有这样的物质基础,而且全社会都要有承受得起这种成本的物质基础。显然,普遍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对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要比仅仅满足生存需要高得多。
  不仅如此,满足人的发展不仅要求发展供给和提高收入,而且还要求具备相应的社会制度条件。例如,要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有机会得到充分发挥,都能找到最适宜自己的工作岗位,就一定要有人才、劳动力充分流动的市场条件与制度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一定是一个发展与改革并重的任务。
  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城乡居民个人财富的加速累积
  在过去20余年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指从社会整体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已经能够保证人们温饱有余。
  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私人财富就会不断实现累积。通俗说,就是人们的“家底”会变得越来越厚实。在过去一些年中,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不断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反映的就是这种私人财富的变动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在社会收入增长的过程中,不但一部分收入会沉淀下来实现为私人的存量财富,而且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量时,其构成还会出现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早期的私人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主,以后不动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早期以满足远期消费为主的储蓄为主,以后为获取更多收益的投资部分会不断增加。事实上,在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和股市、债市的不断扩张中,我国社会已经明显出现了私人财富资本化的趋势。值得指出的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并非仅仅是发展私营经济、产生更多私人老板的概念。十六大报告中不仅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发展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
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些重要认识,并非仅仅是要证明一个少数群体利益的合理性,而是要证明社会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合理性。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我国的小康建设是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一些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城乡人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但另一方面,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经历巨大的变革。原有体制下由“一大二公”的企业“包下来”的风险保障正在转变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资源的配置方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调整社会经济预期、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任何意义上,小康生活都和安居乐业的状态密切联系。而“安居乐业”不仅和富裕相联系,而且和安全密切联系。在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会明显加大。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各种资源成本上升,天灾、疾病等自然属性的风险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失业、养老等社会属性的风险也需要依靠社会化的方式才能抵御。收入、财产、保障和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依靠社会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来抵御各种风险的社会。
  社保体系不仅是一项用社会化的统筹方式抵御各种风险的系统工程,而且是实施财富再分配、贯彻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社保体系是一项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时最基本的战略与政策输入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靠、难有所帮”,而且要实现城乡之间经济关系的充分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实现这些协调,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保体系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说,完善社保体系将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最大的制度创新任务。
  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工业化真正起步的时间还不长,由此造成国民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诸多方面的明显不平衡。2002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可超过1400美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超过了3000美元,而西部九省区的平均水平还不到600美元。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309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还仅为1741元。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调整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调整和缩小发展不平衡差距的努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发展,要“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三是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来抓。四是救助弱势、困难群体,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以此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和“共同富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缩小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可以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之一。但应当强调的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还不可能消除这种差距。不平衡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现象。如同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一方面,我们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但另一方面,在未来20年左右的周期内,我们所能作到,仍只是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更加协调
  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协调的社会,惠及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的社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要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
  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资源指向性的工业化阶段。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在我国格外尖锐。以能源为例:我国的资源禀赋并不丰饶,而且资源的品位不高。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70%以上只能靠低热值、高运输成本和高污染的煤;我国的水能资源大都蕴藏于开采、利用成本极高的西部与西南地区。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液体、气体能源资源严重短缺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2010年左右,中国的石油需求中就要有一半以上依靠进口才能满足。一组基本数据是:我国人均煤炭可采储量为89.8吨,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62.5吨的55.08%;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为2.6吨,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3.5吨的11.06%;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074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4796的4.33%。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资源,而且涉及环境。从历史上看,如果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端于工业文明的出现,那么在我国,人类活动对可持续性发展条件的破坏早在农业文明推进过程中就已经大规模开始。在特定生产力条件下,超过土地承载力的人口繁衍造就了几千年来对土地、对环境的反复过度索取,造就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造就了对长江中下游众多河流、湖泊水系的不断围垦,造就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人口超高密度聚集和林木资源不断消失,造就了西北地区沙化侵袭的普遍存在。可以说,我们要还的环境“债”可迁延上溯的时间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长得多。从现实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般保持同步。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建国后的前30余年,工业生产力主要向少数超大型城市聚集;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政策又造成了大量乡村工业的遍地开花。城市化进程缓慢和城市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使我国克服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难度要比其他工业化国家大得多。大城市工业治理和分布极广的乡村环境治理,是我们面临的重点也是难度最大的这两头。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之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靠技术进步。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无误地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因为“全面小康”之路应当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陈淮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稿件来源:了望新闻周刊 )
推荐给朋友:
(12-29 11:05)(12-28 07:15)(12-27 20:33)(12-27 15:08)(12-25 08:21)(12-24 14:03)(12-24 09:44)(12-18 15:17)(12-17 09:58)
新华网新闻检索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摘 要:从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13年8月习近平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重要拓展
2014年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从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到2013年8月习近平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小康社会”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延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康社会”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回顾和总结30多年来党对“小康社会”内涵和要求的几次重要拓展,对于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论文网 /4/view-6249655.htm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科学内涵;拓展变化   中图分类号:A849.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04   自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后,党的历届领导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次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这一特殊时期,总结和分析30多年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拓展和提升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对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一、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最早是指使民众休养生息。《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后来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以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与中国共产党探索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紧密相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多次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目标。但在中国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邓小平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冷静地、深入地思考。1979年12月,邓小平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见,当大平正芳问及中国的发展目标和设想时,邓小平思考片刻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这里“小康”的内涵主要是指处于温饱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之间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其评判标准和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实际收入。邓小平强调,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1982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时又提出,我们说本世纪末,也就是二十年改变中国社会面貌,不是胡思乱想、海阔天空的变化,而是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变化,“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2]838并强调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收入分配是合理的,因此到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赤贫现象可以消灭。这是邓小平首次对“小康社会”内涵和内容的明确和直观的阐述和说明,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逐渐成为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国老百姓对实现美好生活愿望和目标的代名词。   二、党的会议的正式运用   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并对小康社会进行阐述后,“小康”概念逐步得到全党的认同和接受。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报告把邓小平多次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构想,确立为我国近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这是党的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到“小康”概念。同时党的十二大报告还对如何实现小康社会做了战略上的部署。报告指出,为了实现本世纪后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即从1981年到1990年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积蓄各种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最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和振兴时期。党的十二大上,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都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虽然没有提到“小康”概念,但是他们的讲话内容包涵丰富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小康社会”由邓小平首次提出到正式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党对这一概念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小康社会”也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形象表示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目标的重要概念和范畴。   三、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   从1983年起,邓小平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康社会”轮廓的周全描述;二是“小康社会”目标从单纯的经济生活目标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3年2月,邓小平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10多天考察。他指出:“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我问江苏的同志,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他们说,在这样的水平上,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4]24-25江苏的同志的回答把“小康社会”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拓展到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使“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轮廓更加清晰,形成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较为完整地概括了“三步走”目标,把“小康社会”提升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即“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4]月25日,党的十三大正式向全党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四、基本原则的精辟阐释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提出实现“小康社会”要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要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在城乡、东中西部、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和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小康社会”所包涵和坚持的全面发展,做了更清晰的阐释:“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5]第二,要坚持共同富裕原则。邓小平在提出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始终强调坚持共同富裕原则。他指出:“如果中国只有1000万人富裕了,10亿多人还是贫困的,那怎么能解决稳定问题?我们是允许存在差别的。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2]1312针对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首要的和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他还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原则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强调确保了“小康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扫清了人们的思想障碍,为“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五、科学内涵的深化拓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经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目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这一目标提前三年实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提出新的“三步走”战略和“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目标,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所谓新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6]。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对如何实现“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做了重要部署。“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就是指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等。从“小康”到“更加宽裕”、“比较宽裕”的小康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对“小康社会”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拓展。   六、基本内容的丰富完善   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宣布:“我们仅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7]“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包涵双重涵义:一是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极大提高;二是我国社会还处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低水平”,就是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仅仅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不全面”,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发展很不平衡”,就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认为“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8]1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的任务,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8]14六个“更加”不仅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而且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小康社会”基本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七、目标实现的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在总结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和“建成”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了党对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新的更高要求,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建成”,即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等[9]16。党的十七大还对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9]15-16。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凸显了“小康社会”建设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更加严格,内容更加全面,蓝图更加清晰,也表明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目标,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八、“建成”目标的最新阐释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大会的主题,并对其做了具体阐释,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1]。与党的十七大比较,这一目标有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强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二是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文化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三是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2013年8月,习近平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又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12]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科学内涵和要求。   从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到2013年习近平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经历了30多年时间。在这30多年时间里,党的历届领导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对“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要求进行丰富和完善,为在我国与时俱进地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这也充分显示出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力,体现出这一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深远意蕴和长远价值,也反映了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和透彻认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50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11]本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   [12]李 斌,李 铮.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01).   责任编辑 任浩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