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律诗有哪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古诗、律诗和绝句有什么区别?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律 诗 新 论
一、律诗的基本原理
&&& 为什么有些诗句读起来非常顺口呢?这是因为按&格律&来写的原因。我们称这种诗体的诗为&格律诗&,简称律诗,唐人称&近体诗&。而像《诗经》、《楚辞》及古风等不符合格律的诗则统称为&古体诗&。
&&& 如果我们把格律诗中的某个句子逐字格开,就会发现这个句子的平仄音调基本上保持着每两字一组的变化规律。如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为例。这个规律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 上表是形象化了的&格律表&,每格一字,两格一律。我们可以随便截取,如果是五言诗就取五节,七言诗就取七节。比如五言诗,你若从第一节取,就是&平平仄仄平&;从第二节取,就是&平仄仄平平&;从第三节取,就是&仄仄平平仄&;从第四节取,就是&仄平平仄仄&。如果接着从第五节取,就与第一节所取结果一样了。所以,无论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都是在这四种基本类型上填写成的,只不过七言诗比五言诗多了两节而已。至于有些诗句中的某个字并不是严格按照此表规律填写的,但是也只是改动了第一、三、五字而已,而第二、四、六字还是没有改动的(特殊句式例外)。如韩愈诗的后两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注:&荚&、&思&古为仄声;&漫&古为平声],前句第三字&榆&所在位置按表本应是仄声字,此处用了平声字;后句第一字&惟&处按表也应是仄声字,而此处用了平声字。不过,这两句的第二、四、六字却没有改动,还是符合上表规定的。这样就得到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虽然不是绝对真理,但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来说,是最简捷的方法。
二、律诗的平仄韵
&&& 律诗是以韵律为规范的。所谓韵,就是字的发音。要想作好格律诗,就必须掌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
&&& 今天我们使用的普通话(以《新华字典》为例)把中国文字的读音划分为四声音标,分别是:阴平(一声,记作&&&);阳平(二声,记作&/&);上声(三声,记作&v&);去声(四声,记作&\&)。这里的阴平与阳平统称为&平&,上声与去声统称为&仄&。如&积极几季&四字分别为jī、j&、jǐ、j&四个音,其中&积极&就属于平声,&几季&就属于仄声。
&&& 今天我们常见的唐诗宋词是古人按古代的《平水韵》与《词林正韵》写成的。那时的字音与现在不同,有许多字的读音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改变。特别是古韵谱中比现在的四声音标多出一个&入声&,而今天的普通话不用&入声&,所以《新华字典》把原来的入声字划归到其它韵部中去了。不仅入声没了,其它音部中也有许多字读音改变了,所以有些古诗我们今人读起来并不是很顺口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斜&字在《平水韵》中是与&家&同一韵部的,那时估计读做(xi&)。所以我们要想明白古人怎样作诗,就要了解古韵,只有以古韵来解读古诗,才能从中找到其写作方法。
三、律诗的严谨度
&&& 格律诗分为律诗与绝句两种类型,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律诗要素:
1、标准为八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或排律。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2、押韵(也称叶韵),即偶数句子最后一字必须用同音或类音字,以平声字为主。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3、对仗,即对子或对联。一首律诗中每两组诗句的平仄都要对仗,如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注:括号内为可平可仄],下句必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不仅平仄要对仗,字(词)义也要对仗。奇数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要与偶数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否则谓之失对。而偶数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音却要与其后奇数句中二、四、六字的平仄音相同,即平对平,仄对仄。否则谓之失粘。
绝句要素:
&&& 绝句每首只有四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亦须押韵,可平可仄。每两句平仄对仗,字义则可对可不对。五言绝句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七言绝句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口诀的误区:
&&& 前面提到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口诀,其实并非绝对标准,在以下情况内,&一三五&是要论的:
1、犯孤平:
&&& 所谓犯孤平,就是两仄夹一平,这在律诗与绝句中是不允许的。如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否则出现&仄平仄仄平&就属于犯孤平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否则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属于犯孤平了。
2、犯三平足与犯三仄脚:
&&& 习惯上把每句结尾出现三连平调称作&三平足&,把三连仄调称&三仄脚&。如七言诗&平平仄仄平平平&即是犯了三平足;而&仄仄平平仄仄仄&就是犯了三仄脚。为了防止出现三平足与三仄脚,第五字还是要论的。
&&& 而在下节讲的&特殊句式&中,&六&也不必是&分明&的。
四、律诗的宽限度
五言诗宽限度
&&& 五言诗句只有第二字会犯孤平,其它位置出现两仄夹一平均不算犯孤平。如张籍&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司空曙&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李颀&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等等。上述例句都不是诗的首句,却都出现两仄夹一平,但皆不以犯孤平论。
七言诗宽限度
1、首字不论:
&&& 七言诗每句首字是可平可仄的,所以不计较是否与第二句首字对仗的问题。也就是说,允许每句的第二字出现&两仄夹一平&,即允许&仄平仄仄平平仄&(如&乱花渐欲迷人眼&)与&仄平仄仄仄平平&(如&半江瑟瑟半江红&)句式出现。这样的句子,不算犯孤平。
2、特殊句式:
在七言诗中,奇数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也可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而不算犯孤平,也不需要对句来拗救。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笛&古为仄声]、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等等。这种句子唯一的要求是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而第六字却不必&分明&。
3、唯第四字犯孤平:
&& 由于七言诗句的首字不计较平仄,而第六字又可以变动格式,所以只有第四字是平声字时才须要防止出现孤平,而其它部位则不必留意出现&孤平&问题了。
首句与首字的宽限:
&&& 不论五言诗还是七言诗,皆不以首字为入律点,而是以第二字为入律点。凡首句的第二字为平声,则称该首诗为&平起入律&。首句的第二字为仄声,则称该首诗为&仄起入律&。如果首句不入韵,则首句还可以忽略犯孤平等问题。如杜甫首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昔&字在古韵中是仄声,因为首句不押韵,所以不以孤平论。又如刘长卿首句&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不以三仄脚论。&
五、拗救与拗体
&&& 所谓拗,就是拗口,读起来不顺畅的意思。律诗以尽可能不拗口为合乎要求。但是作诗也有个&不以词害意&的原则,所以在某一特定字词需要使用,却因为受格律的制约又不适于使用时,如果勉强使用,则需要在相应部位给予补救。这就叫&拗救&或&救拗&。
1、拗的自救:
&&& 自救也称内救。就是在一个句子内由于前面的字词没有按原来应有的平仄规律排列,所以须要改动后面的某字来维持整个句子不犯错误。如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仄仄仄平平仄仄),若按前面所讲的&格律表&来排,则第三字应是平声,第五字应是仄声。但是因为第三字用了&水&,变成了仄声,如果不改动后面的第五字,则第四字&田&就犯孤平了,所以只有把第五字本来属于仄声处改用平声字才能解决孤平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三仄脚的形成。这样的例子就叫做自救。
2、拗的外救:
&&&& 外救也称对救,就是前面的奇数句子出现拗处,后面的对句在相应部位改变平仄规律以求补救。如祖咏&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前句出现孤平,后句以孤仄补救。又如王维&草色全经细雨后,花枝欲动春风寒&(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前句三仄脚,后句三平足。这种两句皆拗的&救&法,启功先生认为&不如称之为&陪&或者还合适些&。
拗体诗[引王力原文]:
&&& 所谓拗体诗,就是不完全遵守律诗的平仄规律,只求字义对仗的律诗。如杜甫《崔氏东山草堂》:
&&&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 此诗的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剥&古为仄声]。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以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像律诗以外,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
&& 又如苏轼《寿星院寒碧轩》:
&&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感觉。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尺&字古属入声]。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夏)。第四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第六字应仄而用平(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
&&& 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六、完美律诗格式
&&&& 律诗中的&对&,可以达到完全相对,即每字都平仄相对。但是&粘&却不能达到完全相粘,这是因为粘的前句尾字必须是韵脚,需要押韵,而后面相粘的句子尾字是不能押韵,这样必然出现不能&全粘&的结果,起码韵脚是不能相&粘&的。因此,一首律诗的两联之间是无法实现绝对相粘的,所以,只要能达到前后句的第二、四、六字相粘,就算是合格的律句了。
&&& 所谓&完美律诗&,是指包括一、三、五字在内也不改动,全诗所有句子都是严格按&格律表&中截下的节律组合而成的。以七律为例,如果是平起入韵,则如下格: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果是仄起入韵,则如下格: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某人能够严格按照以上格式填成一首律诗,从音律上讲,就是&完美律诗&了,但是如果综合评议,则不一定是&完美&的,因为内容上的对仗与所要表述的事件是否通畅才是衡量是否&完美&的标准,而音韵上的&完全合律&只能作为文字游戏而论了。我本人试图从众所周知的著名唐诗中找到这样完美的律诗,但却失望了。几乎没有一位著名诗人写出过这样完美的律诗来,他们的作品中每首都要或多或少地改动句子的第一、三、五、六字来达到目的。也许在《全唐诗》中会找到符合上述格式的律诗,但也不一定就是好诗。
&&& 我们通过研究古人的作品,知道了古人是怎样写诗的,但是由于今人(包括研究律诗的人在内)已经不会发古音了,所以我们的诗就不必再用古韵来写了。因为诗不仅是看的,更是要朗诵出声音来的,如果我们还用古韵来写律诗,那么朗诵时也应该以古音来朗诵,可是谁又知道古代某字到底是怎么发音呢?只知道它是平声或是仄声,却不好发出它的音来,即使发出某字的古音来,也让今天听惯普通话的人们听起来怪声怪调的,很不顺耳。所以,只有按《新华字典》规定的正确发音来写我们自己的诗,朗读出来才会顺畅好听。诗词界把现代普通话发音称为&新韵&,有学者还编写成了《中华新韵》。需要注意之处是:既然我们用新韵来写诗,就不可以在同一首诗中再出现个别字按古韵填入的现象,也就是&新旧韵不能混用&,因为一旦混用,就无法判断哪个字是新韵哪个字是旧韵了,那样做在学术上也有失严谨。&依古律,用新韵&,已成为当代诗坛的共识。当然,如果有人追求古意,仍然使用旧韵(平水韵)来写诗也是可以的,只是这样的诗用普通话来读往往会出现拗口之处,本来大家都是为了读起来好听才写律诗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恐怕是诗人自己也不希望看到的。
&&&&&&&&&&&&
本文参考:王力《诗词格律》、启功《诗文声律论稿》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什么是律诗,古诗,唐诗,有何区别?
什么是律诗,古诗,唐诗,有何区别?
09-06-04 &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五律类型一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五律类型二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五律类型三   格式 范例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七律类型一   格式 范例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七律类型二   格式 范例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七律类型三   格式 范例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咏怀古迹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七律类型四   格式 范例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律诗特点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  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  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  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  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  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  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  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  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  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  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  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  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  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  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  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  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  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  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  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  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  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  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  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  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  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  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  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  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  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  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  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  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  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  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  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  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  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  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  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  律了。  【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  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  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  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  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  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  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  九首》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  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  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  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  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  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  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拗救】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  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  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  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  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  起来就叫拗救。  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  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  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  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  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  救。  又如《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依依漫寂寥。  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  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严格的格律应该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此诗的平仄为: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  (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  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  “猿”就未救。  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  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  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  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  白》: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  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  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  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衰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  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  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  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  是平声,不能不论。  【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  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  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  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  同的句式。  又如《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  一词拆散。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  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  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  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  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  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  ”,“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  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  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  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  州图领同谷,  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  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  西来亦自夸。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悲愁回白首,  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  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  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  投林羽翮轻。  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很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玉不胜簪。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  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  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  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象这一联,“朝”对  “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  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  比如《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  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  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  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  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  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  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  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  ”,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  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  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  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