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皇帝列表时期南朝同萧梁时期共存的有南楚跟北燕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南北朝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14:07:4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南朝梁竟然有14任皇帝!!!而不是历史书上写的4任。  420年,就裕废晋建立大宋朝。到589年陈朝被杨坚干掉。170年啊
  终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光南朝就有30多位皇帝加上北朝的共计70多位皇帝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大宋竟然不出名,而500年后的960年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竟然出名。979年只能说基本统一。
  其中南朝梁
又叫后梁西梁等
  历史特别精彩纷呈啊
  历史书上记载南朝梁4位皇帝  1武帝萧衍
2简文帝萧钢
4敬帝 萧方智  其实不是这样的,
下面我来慢慢讲述这段历史
陈5位  南朝梁竟然有14任皇帝!!!而不是历史书上写的4任。  420年,就裕废晋建立大宋朝。到589年陈朝被杨坚干掉。170年啊
  终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光南朝就有30多位皇帝加上北朝的共计70多位皇帝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大宋竟然不出名,而500年后的960年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竟然出名。979年只能说基本统一。
  其中南朝梁
又叫后梁西梁等
  历史特别精彩纷呈啊
  历史书上记载南朝梁4位皇帝  1武帝萧衍
2简文帝萧钢
4敬帝 萧方智  其实不是这样的,
下面我来慢慢讲述这段历史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 | 更多
  先来两图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南齐宗室,亦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开国皇帝是萧衍
背景深厚  当年跟萧鸾混
很有谋略  收用北方来的侯景是个大失误  三次去庙里出家不当皇帝当和尚  86岁时被候将军囚禁
饿了21天吃布条耶死的
可笑又可怜
  86岁中国历史上第二长寿的皇帝
第一是乾隆89  也是当皇帝时间排前三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在位超过40年的不超过30位
  不死得刷新好多记录了
  第1个皇帝
8月饿死  萧正德
是萧衍的弟弟萧宏德儿子,也就是萧衍的侄子
在萧衍当皇帝前一直没有儿子  就把萧正德这个侄子过继来了当养子。  后来当了皇帝,自己生了萧统等等儿子
就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太子
。让这个当世子侄子的萧正德又去当王爷
首都军区司令
禁卫军头儿。对他很厚爱
  可就是这个萧正德,
太对得起他大伯皇帝了  就因为没让他这个当初当当世子,记恨在心  当候将军攻打首都时
伯父让他当总司令大元帅
他派船把敌人都接过江
因为敌人过不了江  候将军也就800多人
他带领20万大军把候将军接过江了。
并且自己当先锋打大伯皇帝。因为他是总司令嘛
候将军进不了皇宫城,
萧正德派自己的禁卫军大开城门  当然候将军自然会立萧正德为皇帝
改元什么的
  候将军才得以杀进台城
哈哈哈哈  这个萧正德不知道他被利用了
  2.萧正德
萧梁的第二任皇帝
改元正平元年
一直在位到549年8月8日
在位整整一年
尽管一直就是候将军的傀儡
为什么这个皇帝不算 ?因为武帝还没死
所谓的专家总是会给出很多的理由
我不喜欢听  我只客观陈述  武帝的死期其实就是这位正平帝的死期了
  候将军的野心大着呢
他要的是自己当皇帝  萧衍萧正德两位皇帝算是同时死吧
  3。简文帝萧钢
他是萧衍的第三个儿子
武帝有8个儿子
长子也就是老太子萧统在531年就死了
老太子死了
本来想立太孙的
借鉴与前朝
齐朝就是武帝立了太孙萧昭业
所以最后还是没把代表着接班人的岗位给太孙(可是这个太孙还是靠着自己坐上了龙椅
有本事啊)
  反正结果就是把太子这个岗位给了萧钢这个第三个儿子
他已经当了18年的太子爷了 哦
  3.老皇帝死了
不被大家承认的傀儡堂弟皇帝也死了。
太子在被候将军的控制下
坐上了龙椅
因为候将军攻破了京城
控制了皇宫
被称为简文帝
  他是一个搞文学研究的才人
词人类的专业人才
据说文学成就很高
发明了什么宫体什么的
政治上当然就一塌糊涂了哦
压根不适合当领导哪
  所以我们伟大的主
席经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大老粗怎么啦
大老粗出大人物
  3.简文帝在位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一直也没作为
也没做出什么壮烈的事情
孝庄帝元子攸什么的搞刺杀啊
最终还是被杀  武帝死时上位
549年8月一直到551年被侯景杀死。候将军杀了简文帝后立萧栋为皇帝
  4.萧栋是谁呢
他是萧欢的儿子
萧统的孙子。他叫简文帝萧钢为三爷爷
他爷爷萧统是建国时的老太子
老太子萧统威望很高
  (老太子萧统 )萧衍建立梁朝。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太子。末年以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葬安宁陵。有子萧欢、萧誉、萧察、萧譬、萧鉴。
  4.萧栋这个皇帝在位才4个半月就被候将军杀了
也死于非命
看来候将军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屠龙手啊
只是专家说这些不是皇帝所以他没成为屠龙手。4个月后
候将军自己称皇帝了
改国号为汉
  5.候将军
双手在三个地方
头在江陵咸卦示众
身体被群众吃了
这待遇,,,这就是窃国贼的下场
跟王莽一样  551年上位
552被王陈2人联手杀掉
萧绎在江陵称帝派王僧辩
陈霸先两位很猛的将军杀了候景
尸体放南京城被群众煮了吃了
双手送给北齐的高洋了
(高洋恨死他了
候将军是高洋的爸爸高欢的手下
头送到江陵皇宫萧绎手上
  6.梁元帝 萧绎
他是武帝的第7个儿子
看到候将军在皇宫废杀萧栋皇帝自立皇帝
号召杀候将军
杀了候将军后
在王陈的死劝下 位了全天下老百姓不自杀的情况下三辞后勉为其难的上位做了皇帝
  于是在荆州自己的地盘称帝   552年一直做到554年十一月江陵城破
沦陷的情况下自焚而死。。。  徐娘半老就是出自他和徐娘娘
绿帽子戴得。。。  元帝是个独眼龙
性格阴鸷怪异
  杀了太多太多的兄弟姐妹
为了坐稳位子杀了太多太多对他位子有威胁的无辜人士
  7. 萧纪
武帝的最小的儿子
也就是第八个儿子
老太子是老大
简文帝萧钢是老三
元帝是老七
萧纪是第八  在552年元帝萧绎打败候景在江陵称帝时,
他是四川的王爷 手上掌握四川的军政
在大臣儿子的劝下也称帝了
改年号天正
  一当皇帝就面临西魏的进攻
当时的宇文泰猛的很不
在和哥哥萧绎交手时
大本营成都被西魏占领
可是不是死于西魏
  却死在哥哥萧绎手上
  在位552年和元帝同时称帝
553年被元帝杀死
是同时立的
只有一个专家承认
,,,  萧方智(543~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的第九子,南朝梁敬帝。     太清三年(549年),萧方智被封为兴梁侯。承圣元年(552年),被封为晋安王。承圣二年(553年),被封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     承圣三年(554年)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梁元帝及太子萧方诸遇害。次年,陈霸先、王僧辩拥立萧方智以太宰承制于建康,但是之后北齐将贞阳侯萧渊明(梁武帝之侄)送回,王僧辩被迫拥立萧渊明为皇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改元天成。当年陈霸先诛杀王僧辩,拥立萧方智即位,改元绍泰。在位期间“征伐有所自出,政刑不由于己”,受陈霸先控制。太平二年(557年),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梁灭亡。     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后薨于外邸,时年十六,追谥敬皇帝。
554年十一月
陈两位将军的老领导元帝死了
这两位手握军权的大将军在555年共同商议
准备立元帝的儿子小娃娃萧方智为太子。世子。
准备到时候立为皇帝的(主注意还没立啊)
  这个时候在淮北山东的王将军迫于北齐的压力
把一直在北齐多难的萧渊明立为皇帝了。
北齐就是想有个傀儡皇帝
  萧渊明是萧懿的儿子
萧懿是武帝萧衍的亲哥哥
也就是说是武帝的亲侄子
  于555年五月初一登基上皇帝位
一直到555年十月二十三
专家不承认有这个皇帝只承认方智   而萧方智是在萧渊明这个皇帝死的那天上位的
因为方智是太子。  萧方智555年十月二十三上位一直到557年把皇位让给陈霸先
    虽然萧渊明在历史书上
专家界不是皇帝
没当过皇帝
但是在百度里
各种专业的历史资料
他得得雀雀在位5个月
当皇帝5个月
他的下一任皇帝方智是他的太子
  历史就是这么任人打扮  因为是方智把皇帝位子让给陈朝的
陈朝所谓的专家肯定只承认这个皇帝
还称为梁敬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8.萧渊明
  9.萧方智  10.萧庄
  萧庄(548年-577年),557年到560年为南梁皇帝,梁元帝之孙,世子萧方等之子。  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萧庄只有七岁,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护送回建康。梁敬帝萧方智即帝位之后,将萧庄作为人质送往北齐。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即帝位后,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萧庄,并使其接替南梁皇帝;萧庄回到南朝之后,王琳在郢州立萧庄为梁皇帝,据有长江中上游地区。之后萧庄的南梁与陈霸先的陈朝便持续交战,560年,当王琳与陈朝的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便发兵攻打郢州,结果王琳兵败,与萧庄逃亡北齐。萧庄投奔北齐后,北齐封他为梁王,允诺帮他复兴梁朝,但没多久北齐也灭亡了。577年,萧庄在邺死被北周暗杀。萧铣追谥他为烈宗思皇帝。
  10.萧庄
因为老领导元帝死了
太子萧方等比较年轻有为
王陈两人不是傻子
偏偏不立太子
立了老领导的比较好控制的小儿子方智当皇帝  萧庄是方等的儿子
元帝的孙子
依靠大臣王林
557年在南京陈废杀皇帝方智自己当陈皇帝  王林在武汉立萧庄为皇帝
(陈霸先的陈朝557建立
肯定不会承认这个皇帝了哦
)王林兵败陈霸先
这次失败意味着萧庄的皇帝生涯也结束了。  逃到北齐指望北齐帮着复国
忧郁了几年死了
很快北齐也亡国了
  11_14就是所谓的西梁了哦
  皇帝分别是  萧察
在皇帝位8年  萧岿
在皇帝位24年  萧琮
  还有一位是萧 铣 是在隋朝末年大乱中复国5年
带领40万大军
  萧詧(519年―562年),一作萧察,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西梁皇帝,西梁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普通六年(525年),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年),封岳阳郡王。中大同元年(546年),为雍州刺史。太清三年(549年),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为荆州刺史湘东王绎所攻,因率众伐江陵(今属湖北),败归,遂称藩于西魏。承圣三年(554),西魏伐江陵,以师会之。江陵平,次年被立为梁主,年号大定。西魏资之以江陵一州之地,上疏称臣,奉西魏正朔,是为西梁(后梁)。大定四年(558年),遣王操掠取湘州长沙、武陵、南平等郡。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  554年),宇文泰命令柱国于谨讨伐江陵,萧詧出兵会合。攻陷江陵后,宇文泰立萧詧为梁主,住在江陵东城,让他管辖江陵一州之地。他原在襄阳统辖的地盘,全部归于西魏。萧詧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史称西梁或后梁。追尊其父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萧统之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又尊其生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  忧愤而死  不久,江陵全城老幼,都被北周俘虏,驱入函谷关,又失去了襄阳的地盘。萧詧才追悔道:“悔恨不听尹德毅的话,以致到了这种地步。”又见屋宇残破,战乱不息,为自己威望不振、谋略无从实施而感到羞耻,心中常怀忧愤。于是作《愍时赋》而抒发胸怀。  萧詧领土狭小,心中常郁郁不乐。每次读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要扬眉举目,握腕激奋,久久叹息不止。大定八年(562年)二月,萧詧竟以忧愤而背部发疽致死,时年四十四岁。同年八月,群臣将他安葬在平陵,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
  萧詧自小就有大志,不拘小节。虽然性多猜忌,但知人善任,抚慰将士有恩,所以能得到部下拼命效力。不喜饮酒,安心于俭省朴素,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又不喜欢音乐女色,尤其厌恶看见妇人,即使相距数步,也能远远闻见妇人身上的臭味。凡是他御幸妇人时所穿的衣服,决不再穿。又讨厌看见人的头发,凡言事者必须见机行事遮蔽一下。他在东扬州时十分放纵,审阅文簿时,喜欢写下戏弄的话,因而被世人讥评。  历代评价  《周书》:“梁主任术好谋,知贤养士,盖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及淮海版荡,骨肉猜贰,拥众自固,称藩内款,终能据有全楚,中兴颓运。虽土宇殊于旧邦,而位号同于曩日。贻厥自远,享国数世,可不谓贤哉。”  《周书》:“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
  12.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是南北朝时代西梁的第二位君主。西梁是南梁的一个分裂王朝,它的地盘主要在今天湖北襄阳、荆州地区,首都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萧岿在位二十三年,为人孝悌慈仁、节俭,有君子的雅量,是个乱世贤君,且御下有方,境内称治,去世之时,臣民尽皆悲慕流涕。  简介  萧岿的父亲萧察与梁元帝萧绎不和,萧绎继梁帝位后,萧察就投靠西魏,被西魏皇帝封为梁王,在他的统治地区内他自称皇帝,但实际上后梁的“皇帝”在他们的疆域上并没有真正的主权,很长时间里北朝在后梁设有江陵总管,一方面用来监督后梁的君主,另一方面这些总管拥有兵权来保护后梁不被南朝攻击。萧察死后他的儿子萧岿于562年以太子继帝位。  萧岿的年号是天保,他继续他父亲的政策,联合北朝(北周)来抵抗南朝(南朝陈)的威胁。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后萧岿亲自赴长安祝贺,因此深得宇文邕的信任。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再次亲自赴长安祝贺,又赢得了杨坚的信任。后来萧、杨两家又通婚,萧岿的一个女儿还嫁给了杨广,后来成为隋炀帝的皇后。由于萧、杨两家的关系如此亲密,因此后来隋将它驻扎在后梁的江陵总管撤回,使得后梁获得了自主权。  萧岿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的皇帝,他曾著《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十四部书。  萧岿死后被谥为孝明帝,庙号世宗。
萧琮(558年―607年),字温文,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子。初封东阳王,后被立为太子。开皇五年(585年),萧岿去世,萧琮继位,改元广运。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萧琮的叔父萧岩和弟弟萧瓛反叛投降陈国,隋文帝于是废黜梁国,任命萧琮为上柱国,封莒国公。大业三年(607年),萧琮去世。萧琮的侄子萧铣称帝后,追谥萧琮为靖皇帝,庙号惠宗。  萧琮即位之后,隋文帝设立江陵总管监视萧琮的行为;西元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并且并吞后梁。之后隋文帝废除西梁国,萧琮亦被废为莒国公。西梁也因此灭亡。萧琮的叔父萧岩等人并且带了一部分居民逃入陈朝。  萧琮在隋朝时仍然受到器重,隋炀帝即位后又封萧琮为梁公、内史令,萧琮的亲族也有不少被提拔入朝廷为官。当时有童谣 说:“萧萧亦复起”,导致隋炀帝对萧琮的猜忌,最后萧琮被免职,不久后在家中过世。
萧铣(公元583年-621年),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是后梁宣帝萧詧的曾孙。祖父萧岩,开皇初年(581年),背叛隋朝降于陈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朝,萧岩被隋文帝诛杀。萧铣少时孤贫,以卖书谋生,侍奉母亲很孝顺。隋炀帝时,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十月,称梁王。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在岳阳称帝,国号梁,建元鸣凤,置百官,均循梁朝故制。其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今越南河内),北至汉水,拥有精兵40万,雄踞南方。武德四年(621年)兵败降唐,押往长安被斩,时年39岁。
  14位皇帝的在位时间图  
  刘宋9位你难道把元凶刘卲也算在内了?照你这么算刘子勋算不算皇帝,刘义宣算不算皇帝?还有南齐按照你的条件,潜逃到江北的萧宝寅算不算皇帝?  现在公认的梁朝皇帝世系是以萧纲到萧绎的兄终弟及法,根据这个发统,萧栋根本不能算合格的皇帝,至于萧庄,萧庄是像北齐称藩的,这就注定了他压根就不能算一个独立王朝,最多算个附庸国,同理西梁也是,西梁继承的法统是昭明太子一系的,和江陵王朝压根就是走的两条路,更何况西梁也是北周的附庸。  当然,你要把萧家那些杂号皇帝划归到梁朝本也无可厚非,可侯景侯狗子算什么?人家都改国号为汉了,还算梁朝皇帝?就因为他是萧纲女婿?
  后三国的历史也是很复杂的
  宋齐梁陈四代简称南朝。为史学家说的正统  加上之前的东吴东晋就是人们常说的六朝金鳞了咯。首都都在南京
  南朝宋9位皇帝。齐7位皇帝。陈5位皇帝。总计21位。唯独南梁,太乱了
  最近琅琊榜很火,里面的朝代背景很模糊。  皇帝姓萧,而且国号大梁。 历史上只有南北朝的萧梁仅此一家。  但是里面有南楚北燕国,这个又是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了和五代时期的国家了
  萧渊明是北齐高洋立的。萧方智是王曾辩和陈霸先两位大臣立的。萧庄是王琳立的。
  坚强啊、、、、、、、、、、、、、、、、、
  评论 小乙他哥:501年萧懿之弟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其弟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萧衍在攻入建康后,齐帝宝卷被将军王珍国所杀。在次年萧衍篡位,建国南朝梁,史称梁武帝,南朝齐亡。梁  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为人节俭,勤政爱民,使得梁朝前期开创盛事,国力胜过逐渐混乱的北魏。鉴于宋齐宗室的屠杀,梁武帝对其宗室十分宽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他学问渊博,提倡学术发展,使得南朝梁教育发达,南朝的文化发展至极致。然而在梁武帝后期,他喜听人奉承,又迷信佛教,三次舍身同泰寺。由于僧侣道士不用赋税,以致近一半的户口记名其下,国家财政蒙受重大损失。当时的宗室及官员贪财奢侈,沉陷在纸醉金迷中而不可自拔。
  梁武帝初期,北魏在汉化运动后矛盾丛生,国力渐渐输给南朝梁。至503年始,北魏与南朝梁会战于淮南地区,最后昌义之、曹景宗、韦叡在锺离之役大败魏军。至此梁武帝有意北伐,但范围不出淮南地区。于516年寿阳之役击溃魏军后因损失过大暂停北伐,至十年后才夺下寿梁阳。  梁武帝喜用降将,以期不劳而获。
  梁  北魏发生六镇之乱时,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北魏北海王元颢北返继位。当时的北魏主力尚在河北关中一带平叛,陈庆之与元颢攻至洛阳,但因孤军无援,魏军主力又回师洛阳,最后失败。  东西魏时期,东魏将侯景受东魏及西魏逼迫投奔南朝梁,梁武帝任用他北伐东魏。但在梁军战败后,梁武帝意图送还侯景以求和。他得知后举兵叛变,南攻建康,史称侯景之乱。梁将萧正德引他渡江,使侯景攻入建康,梁武帝退至台城。之后各地虽有勤王之师,但皆观望。侯景闻知勤王师后一度和谈,但最后叛约并攻陷台城。建康沦陷后他屠杀江南世族,为南朝政治带来毁灭性打击。梁武帝最后饿死,侯景先后立杀梁简文帝萧纲及萧栋,最后篡位,建国汉。但是侯景势力仅在江东一带,湖广、四川一带依旧由梁室掌控,只是各军互相牵制,不愿讨伐。之后由广州太守陈霸先率军与湘东王绎派遣的王僧辩合进攻灭侯景。  湘东王绎于江陵继位,为梁元帝。之后据守益州的武陵王纪称帝并攻击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武陵王纪后为西魏攻灭,益州亦被夺走。次年,萧詧引西魏军趁机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杀,西魏立他为魁儡,史称西梁。  梁元帝被杀后,陈霸先与王僧辩立晋安王方智为帝,即梁敬帝。而后北齐迎萧渊明南下,梁军被击败,王僧辩屈事而迎立为梁帝。陈霸先于是率军杀王僧辩,复立梁敬帝,之后陆续击溃北齐南侵及王僧辩余党,专政梁廷。最后于557年篡位,建国南朝陈,史称陈武帝,南朝梁亡。
<span class="count" title="4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详情文|嘤鸣本文为同相原创内容 转载请后台留言,告知注意事项这篇《古装剧“二十四史”》,从夏商周盘点到元明清,涵盖各类立项、开机、杀青的新剧。大凡和中国历史沾点边的古装剧,都一一收录,欢迎读者查缺补漏。我们将分上中下三篇呈现,中篇续上篇,从“三国”盘点到唐朝。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古装剧播出份额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是却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现实主义题材表达空间受限,古装剧成为国产商业剧升级换代的试验场,所谓的“天价片酬”“剧王”“流量王”也多集中于此类。因而,对当下的古装剧进行一次纵向考察,不管对于从业人员还是上级监管,甚至观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给古装剧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素材。同相君选择的角度,是用编年体的方式梳理近几年播出、杀青、立项的古装剧,从“夏商周”一直横贯到“元明清”。原则是以新剧为主要评述对象,一些老剧因各种原因未上星亦会提及,一些“冷门”朝代会也用老剧来“凑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所谓“二十四史”,便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本文标题的“二十四史”,泛指“中国上下五千年”,而不是特指24本史书,或许“中国历史朝代歌”的表述更为清晰:“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10、“三国”:《军师联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上篇已经提到,2011年,广电总局禁止四大名著的翻拍。但这无法阻挡三国IP的魅力。先是有林更新主演的《武神赵子龙》,这是蜀汉的视角的纪传体叙事,然后是曹魏视角的《军师联盟》。还有汉室跟曹魏斗法的《三国机密》,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目前似乎就差一个东吴视角的三国了。吴秀波主演的这部《军师联盟》看上去是一个IP的名字,其实是原创剧本。从出来的片花来看,有一种正剧范儿,该剧耗资4亿,拍摄333天。从目前公布的片花,能看出中国的权谋剧在向《罗马》式的美剧学习,但最终尺度还看成片,该剧平台确定为江苏卫视。此外,曹操的“传记剧”也很受人青睐。胡玫指导、赵立新主演的《盖世英雄曹操》先改名《英雄曹操》,再改名《曹操》,压了3年终于在2015年9月登陆安徽卫视“星光剧场”(非黄档),相比其他历史正剧落寞境遇已属幸运。张黎早就透露要拍一部《曹操》,甚至邀请了易中天多次打磨剧本,但该项目一直没有启动。而近来网传姜文操刀的《曹操传》也杀进电视剧市场,静待官宣。11、西晋:《三国归晋》结束三国乱世的不是曹魏,而是西晋。事实上,司马炎取代曹魏之后15年,才灭了东吴,史称“西晋”。西晋建国不久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发生了“八王之乱”。之后,匈奴人攻陷洛阳,掳走皇帝,史称“永嘉之乱”。“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建康(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关于西晋的影视剧,目前尚存在巨大留白。同相君只检索到2013年出品的一部《三国归晋》,又名《后三国》,由王学圻出演司马懿,至今未播出。此外,《西晋秘史》为尤小刚“秘史系列”再添一笔,该剧由马景涛、刘德凯主演,只是除了百度百科,找不到其他信息,这可能是个“假剧”。西晋的“传奇皇后”贾南风是一位戏剧色彩浓厚的人物:后宫专权,引发“八王之乱”;加上“私生活”方面也有不少传奇,比如和大帅哥潘安“不得不说的故事”。只是贾南风不比芈月、武则天,她并没有促进历史的进步,加上“丑而短黑”,当下哪个女演员有此奉献精神?不过,上世纪末一部《乱世妖后》对贾南风有过一次呈现。12、东晋:《书圣王羲之》&《孤芳不自赏》东晋偏安江左一隅,中原“城头变幻大王旗”,在北方先后出现不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源出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实际存在割据政权不止16个,其中前秦的苻坚曾经短暂统一北方。《书圣王羲之》以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主线,折射到东晋政局,该剧2014年底杀青,至今未播出。和《重耳传》类似,《书圣王羲之》请了韩国女星金泰熙饰演王羲之的夫人。企鹅影业的网剧《不负如来不负卿》,讲述了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的故事。比起穿越历史和皇族虐恋,《不负如来不负卿》和高僧谈恋爱,多少有点新意。《孤芳不自赏》本是架空小说,落地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必须指出的是,该剧的“历史辨识度”很低。根据简介,讲述“晋、燕、凉、白兰”四国征战,加上开篇晋、燕大战于两国交界“蒲坂城”(今山西永济),这里的燕国疑为“十六国”之外的“西燕”。此外,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祝”其实也发生在东晋。20多年前徐克曾经拍过一部电影,10年前董洁、何润东出演了一版电视剧,网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将会在2017年上线。13、“北朝”:《楚乔传》&《独孤天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鲜卑拓跋氏政权北魏,结束了“八王之乱”之后将近150年的中原混战,统一了北方。之后,北魏分裂出东魏和西魏,高洋和宇文觉先后取代东魏、西魏,建立了北齐、北周。北周又灭北齐,统一北方。这五个朝代被称为“北朝”。“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北魏。2009年赵薇演过电影版《花木兰》之后,2013年电视剧版《花木兰传奇》跟进。迪士尼也将在动画电影《花木兰》20周年之际翻拍真人版。除此之外,北魏历史剧还有一部《胡笳汉月》,也叫《北魏传奇》,该剧由宁静、唐国强、左小青等主演。《胡笳汉月》以宁静饰演的冯太后为主线,讲述了北魏汉化改革的历史。2016年末播出的《锦绣未央》也是以北魏为历史背景,唐嫣在剧中角色设定为“北凉”公主。事实上,该剧原著小说《庶女有毒》,原型就是北魏的“冯太后”。赵丽颖、林更新主演的《楚乔传》,以及刘诗诗、陈伟霆主演的《醉玲珑》,原本都是女频穿越小说,在影视改编过程中都选择落地为西魏。东、西魏分裂时期,权臣当道,战火连连,而以长安为都城的西魏更是联通西域,从地理空间上讲更具想象力,所以两部大IP纷纷落地西魏也可以理解。北齐宗室高长恭骁勇善战,封兰陵王,相传因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打仗要带上狰狞的面具。以兰陵王为蓝本的电视剧有冯绍峰主演的《兰陵王》,以及张含韵的《兰陵王妃》。赵丽颖主演的《陆贞传奇》是另一部以北齐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该剧主人公陆贞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女官。陆贞的原型其实是北齐女官陆令萱,只不过把“腹黑女”扭转为“傻白甜”。但《陆贞传奇》百度词条醒目告知“此剧纯属虚构,与历史无任何关系”,值得玩味。《独孤天下》讲述的是北周版“宋家皇朝”的故事。该剧以古代北周末年朝野动乱的局势为背景,讲述了重臣独孤信门下般若、伽罗、曼陀三姐妹因“独孤天下”的占卜预言,分别成为北周、隋朝、唐朝三朝皇后的故事。“独孤三姐妹”分别由安以轩、胡冰卿、李依晓扮演。14、“南朝”:《凤囚凰》&《识汝不识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东晋灭亡以后,刘宋、南齐、南梁、南陈这四个分别以建康(南京)为都城的汉人政权,与“北朝”对峙,史称“南朝”。因南北朝对峙,南朝剧也会出现北朝,区分标准以主人公所处阵营为准。另外由于“东晋”已独立成篇,此处“南朝剧”不再提及。关晓彤、宋威龙主演的《凤囚凰》讲的是“山阴公主”的故事。山阴公主刘楚玉最大的标签就是“养面首”。史书记载,她曾经对皇兄刘子业有过一番高论:“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于是,刘子业一下子赐给她30个面首。为了过审,原著的“穿越”改成了“假扮”,“养面首”改成了“养门客”。此外,根据总局备案,改编自猫腻的架空历史小说《庆余年》也落地在了南朝宋。南齐国祚23年,是南朝最短命的朝代,同相君暂时没有发掘以此为背景的电视剧。梁武帝萧衍是南齐的宗室,改朝不换姓,“萧齐”之后是“萧梁”。《天泪传奇之凤凰无双》改编自小说《美人谋》,该剧以萧梁为背景,在宫廷权谋中加入了外星人的元素,打造所谓“科幻宫廷纯爱剧”。值得一提的是,《天泪传奇》由成龙御用导演唐季礼监制。《琅琊榜》可以看出类比“萧梁”,但是整个地理空间、“国际关系”和真实历史迥异:北燕、南楚、滑国、云南穆王府……在总局备案上,《琅琊榜》中的“梁帝”坐实为梁武帝,赤焰军对阵的是北魏军队,北魏分离出的东魏卷土重来入侵南梁……可见在创作初期,制作方考虑过把这本架空小说落地到南梁,但最后没有实施。侯鸿亮采访时谈到,“落到具体朝代不仅有很大的改编,也是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毕竟不可能让故事和真实历史有特别好的结合”。就这样,《琅琊榜》延续了原著和南梁若即若离的关系。类似的IP剧《鹤唳华亭》(皇族也姓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知主创如何处理。耽美剧《识汝不识丁》原著本是一部架空小说,改编成网剧之后落在了南陈。该剧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好男风”的陈文帝,但是剧中CP似和陈文帝无关。陈文帝和韩子高的旷世之恋,后世小说、戏曲多有发挥,如唐朝李翊的《陈子高传》、明朝王骥德的《男王后》,网络大电影《韩子高》就直面陈文帝的“龙阳之好”。15、隋朝:《独孤皇后》隋取代北周,南下灭陈,统一了南北。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由陈乔恩主演的《独孤皇后》是以隋朝为背景的“大女主剧”,讲述了隋朝皇后独孤伽罗的传奇一生。《独孤天下》说的是北周独孤信家“独孤三姐妹”故事,独孤家一门三朝皇后,堪比近代“宋氏三姐妹”。既然“组团亮相”的《独孤天下》放到了北周,那么专门讲述隋朝开国皇后孤独伽罗的《独孤皇后》自然放到隋朝。事实上,两部剧的时代背景、出场人物肯定有重合之处,侧重点不同而已。“隋唐英雄”有很深的民间基础,翻拍无数。最近一次是2012年底播出的《隋唐全传》,分别讲述了“建隋大业”、“建唐大业”。后来该班底把《隋唐全传》作为前两部,一连又“狗尾续貂”3部《隋唐英雄》,将民间传说故事里的“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与樊梨花”“薛刚反唐”拍了个遍。16、唐朝:《大唐荣耀》&《热血长安》历史学家通常以 “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但在文学史上,又习惯于把唐朝分为四个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一般而言,初唐到盛唐这段历史最为影视创作者青睐。但拍多了也就烂锅了,和唐朝有关的电视剧现在都在想办法推陈出新。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成为2014年“剧王”,后来者再次涉足都要动脑筋了。目前两部和“武周”有关的两部电视剧都采用了中外合拍的模式,其一是由电影《绣春刀》的制片人王东辉在推进的《大唐狄公案》,计划拍成40集(呵呵)的“英剧”。王东辉从原著作者高罗佩儿子手中取得改编权,邀请了英剧编剧来写剧本。据悉,张嘉译将会成为《大唐狄公案》的联合制片人,并有望担任主演。另一部则是由刘晓庆出演的美剧《女皇》。61岁的刘晓庆将第四次演绎武则天,同时还是该剧联合制作人。2016年8月,《权力的游戏》制片人克里斯托弗·纽曼与星光传媒(Starlight Media)、K.Jam传媒(K.Jam Media)签约,正式开发这部《女皇》剧集。第一季共13集,初步预算7000万美元。改编自匪我思存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东宫》,虽然讲述了“西凉九公主小枫在和唐太子李承鄞之间的传奇爱情”,这压根是个虚构的唐太子。电视剧虽然尚未启动,但是光线却把电影导筒交给了林心如。此外,夏达的漫画《长歌行》被华策拿到改编权,原作以初唐为舞台,讲述了永宁公主李长歌的传奇故事。李长歌即“玄武门之变”遭诛杀的太子李建成长女。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也卖出了改编权,导演初定为拍摄《九州·海上牧云记》的曹盾。故事讲述天宝三年,突厥攻城,挽救长安的只有一个死囚犯,“涵盖了反恐、党争两个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主题”。正在播出的《大唐荣耀》是近年国产剧少见的涉及中唐(文学史分期)历史的古装剧。主人公沈珍珠一生经历了四朝皇帝:唐玄宗、唐肃宗(公公)、唐德宗(老公)、唐代宗(儿子)。恰逢“安史之乱”,盛唐终结,繁华落尽,故人远去,很适合拍成电视剧。《大唐荣耀》中,景甜饰演的吴兴才女沈珍珠自称是“诗仙”李白的弟子。事实上,由陈建斌主演的历史剧《李白》2010年杀青,至今未上星播出。《大唐荣耀》显然还是一部“大女主戏”,整体“脂粉气略浓”。由欢瑞出品的另一部《天下长安》则明显是男性视角的大唐,该剧由连奕名导演,初定演员张涵予、秦俊杰。该剧讲述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并和魏征等良臣开启“贞观之治”。优酷两部自制剧也跟唐朝有关。《热血长安》定位是有二次元感的大唐“X档案”,主打悬疑探案,2月15日上线。百度词条简介“公元626年,大唐都城长安内突然异象丛生,疑案四起,人心惶惶…”公元626年就是“玄武门之变”那一年。《颤抖吧!阿部》改编自网文《颤抖吧,ET!》,很明显融入了科幻元素,这是一部大唐版ET。该剧发生在唐代宗时期:朵星战士阿部意外坠落地球,附身于庶女唐青叶身上。“奇幻大唐风”近年在电影中很流行,比如徐克《狄仁杰》系列、陈凯歌《妖猫传》、《法门寺密码》。《柜中美人》是一部奇幻剧,唐人这部剧本来叫做《青丘狐之醉胭脂》,可惜《青丘狐传说》播出不理想,遂改名撇清关系。周渝民饰演唐文宗李涵历史上为了不受制宦官专权,发起了“甘露之变”,事败更被牵制,曾感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汉献帝。《柜中美人》应该是在宫廷权谋剧中加入了“人狐之恋”。侯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撩拨起了唐朝古装剧的“刺客风”,目前单是聂隐娘的故事就有三部剧同题竞争:《聂隐娘》、《刺客聂隐娘》、《聂隐娘传奇》。事实上,电影《刺客聂隐娘》上映10年前,舒淇就演过一部“唐传奇”剧——《风尘三侠之红拂女》。目前最受关注的“刺客”剧,应该是《刺唐》,该剧号称“中国版《刺客信条》”,邀请到了日本著名电影导演三池崇史担任总导演。小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日本近代诗僧大沼枕山有诗曰,“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魏晋”和唐朝目前成为国产古装剧扎堆的两个时期。唐朝一直就是影视创作的温床,这个给国人敲定了“唐人”称呼的朝代带给这个民族极大的自信力,所谓“盛唐气象”是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荣光。但是魏晋南北朝成为古装剧集散地却十分蹊跷。偶像化和传奇化是当下古装剧的潮流,但在此之前,国产古装剧有过类似日本“大河剧”的正剧传统。但在正剧传统之下,魏晋题材的电视剧甚少涉及,反倒是如今架空的IP剧想找个历史舞台落地,纷纷移花接木到了南北朝。人的觉醒带来了张扬的个性,和对时政的批评,关注广袤宇宙,追寻诗意人生,回归精神家园,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可以说,目前还没有一部电视剧能够表现出这种“魏晋风度”。唐朝古装剧深陷宫闱秘史的脂粉飞溅之中,好在现在有了“合拍剧”“奇幻/科幻剧”“刺客剧”的新动向,未来或可期。《晋书·阮籍传》记载:“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究竟是“时无英雄,导致竖子成名”,还是“竖子成名,促使时无英雄”?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两晋南北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