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文言文,形容管理的方法越多,反而问题越来越多的lol转dota2?越管越乱?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199753',
container: s,
size: '104,48',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247138',
container: s,
size: '200,30',
display: 'inlay-fix'
CMA:企业管理为何越管越乱?(二)
小编导读:
  第二,没有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
  我们说,企业小的时候不需要制度,最多有那么劳动纪律、工资发放等等几个制度就可以了,制度多了反而限制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企业大了,人多了,事也多了,没有制度是绝对不行的。
  子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他的企业,特意让他找来了他们的制度。简单一看,我就知道他们的制度有问题,主要这么几方面:一是不规范,要么制度太空泛,要么制度太细;二是不系统,基本制度不全,有的还是部门的制度;三是不衔接,制度之间、前后制度之间矛盾。可想而知,这样的制度怎么可能在企业执行下去呢!
  又去了另一个朋友的企业,他们的制度应该说是相当地规范,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花钱请了当地的一家所谓的咨询公司给搞的。再看内容,可以用&全国通过&来形容,这样的制度要在他们企业落实下去,可以说是白日做梦。
  子斫认为,制度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来建立,方能发挥制度的应有作用。一方面不能太粗,一方面又不能太细,再一方面必须形成制度体系。太粗,没法落实;太细,执行成本太高;没形成体系,制度之间就互相打架。
  有些老板认为制度没用,也有不少管理者认为制度没用,这是十分荒唐的。打个比方,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轿车,那么你是想让这辆轿车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行驶呢?是跑在乡间的土路上,还是跑在省道上,还是跑在高速公路上,就要根据轿车的情况,还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去修建什么样的公路!制度建设亦如此。
  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必然给管理带来若干的问题,有章难循,必然导致有章不循。因此,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制度体系,来促进企业的不断规范。
扫一扫微信,第一时间关注考试时间提醒
& & & &&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2014年辅导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每周推送新鲜活动福利,一言不合就送你们奖品,更有实力带你考证通关。
不信先来定制份个性化备考方案!
我们陪你学,也带你玩,关注我,做有趣的财经老司机!
高顿网校微信号:&gaodunjiaoyu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02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责编:Rachel
Copyright &copy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有些企业为何越管越乱?
核心提示:有老板讲,自己下大功夫抓内部管理,不抓觉得还行,怎么觉得越管越乱呢?&春节期间,与老家的几个老板朋友聊天,自然离不开管理的话题。有个老板讲,以前带一帮子人做事,整天忙来忙去不觉累,现在企业大了,感觉比过去累多了。还有个老板讲,自己下大功夫抓内部管理,不抓觉得还行,怎么觉得越管越乱呢?
根据自己的管理体会,子斫分析,抛开企业外部因素不谈,抛开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谈,仅就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没有做到管理方式的及时转变
企业创立初期,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再到更多一点的人,张三李四王五,别说具体的业务,就是一个人头疼脑热、发烧感冒,老板都清清楚楚。不需要开会,不需要流程,甚至不需要什么制度,老板吆喝几嗓子,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该干什么,这个星期该干什么;也清楚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碰了就会丢掉自己的饭碗。
企业发展了,规模壮大了,人员也多了,由几十号人到了几百人、几千人。这时候,老板的嗓门再高,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听到你的声音。老板再继续冲在前面已经不可能,只能在中间给大家鼓劲,或者在队伍的后面监督。
这时就会发现,老板的任务不再是具体的业务,而是主要侧重对人的管理了。并且所管的人,也不可能是全体员工,而仅仅是身边的副职,或者中层,最多到车间主任一级。吆喝不管用了,只好通过一些会议来提出要求,再由各级管理者一层一层地传达下去。
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转变,还像过去那样管理,已经不起作用了。到了这个阶段,老板就必须依靠管理团队,而不再是老板一个人,由一个团队来承担管理的责任。如果继续由老板一个人来管,当然会累了。所以,到了这个阶段,老板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应该合理授权,将权力和责任分给其他的管理者。
第二,没有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
我们说,企业小的时候不需要制度,最多有那么劳动纪律、工资发放等等几个制度就可以了,制度多了反而限制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企业大了,人多了,事也多了,没有制度是绝对不行的。
子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他的企业,特意让他找来了他们的制度。简单一看,我就知道他们的制度有问题,主要这么几方面:一是不规范,要么制度太空泛,要么制度太细;二是不系统,基本制度不全,有的还是部门的制度;三是不衔接,制度之间、前后制度之间矛盾。可想而知,这样的制度怎么可能在企业执行下去呢!
又去了另一个朋友的企业,他们的制度应该说是相当地规范,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花钱请了当地的一家所谓的咨询公司给搞的。再看内容,可以用&全国通过&来形容,这样的制度要在他们企业落实下去,可以说是白日做梦。
子斫认为,制度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来建立,方能发挥制度的应有作用。一方面不能太粗,一方面又不能太细,再一方面必须形成制度体系。太粗,没法落实;太细,执行成本太高;没形成体系,制度之间就互相打架。
有些老板认为制度没用,也有不少管理者认为制度没用,这是十分荒唐的。打个比方,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轿车,那么你是想让这辆轿车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行驶呢?是跑在乡间的土路上,还是跑在省道上,还是跑在高速公路上,就要根据轿车的情况,还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去修建什么样的公路!制度建设亦如此。
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必然给管理带来若干的问题,有章难循,必然导致有章不循。因此,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制度体系,来促进企业的不断规范。
第三,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制度氛围
制度建好了却执行不下去,如同高速公路有了却就是不上高速,还在乡间土路上乱冲乱撞。大家为啥不想上高速?一方面是过去慢悠悠的状态早已习惯了,反正大家都快不了,这多好呀;另一方面是自己的驾驶水平不行,害怕在高速公路上抛锚出事故。
制度建立易,执行到位难。制度能不能执行到位,关键在老板的决心,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它和基层员工没有多大关系。
推行制度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步伐,这会让一些中高层管理者有些失落,因为没有了&当官&的威风。另外,一些管理者还放不下早已驾轻就熟的&人对人&的管理方式。所以,制度能不能执行到位,关键在于企业的中高层,中高层问题解决了,制度落实自然就不会有多大阻力。
应该看到,制度管理表面上看似麻烦,如果真正落实到位,就会体现出它的优势,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这是因为,企业中的大量例行工作,不是靠人来管理的,而是靠制度来管理的,该谁负责就谁负责,只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就可以了,是不需要企业的高层来研究的。高层需要做的,就是要及时研究解决那些少量的、突发的、紧急的例外事项。
这样的话,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就得到了保障。否则,不光是老板累,其他的中高层管理者也都跟着起累。
第四,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没有考核,制度也难以落实到位。没有奖惩,考核将毫无意义。考核应该考什么?一是对人的考核,二是对事的考核。对人的考核,也就是对人的行为的评价。对事的考核,也就是对人的绩效的评价。
对人的行为考核,相对是简单的。对事的绩效考核,相对要复杂的多。考核易粗不宜细。有的专家讲,考核越细越好,譬如那所谓的360度考核,纯粹是扯淡,奉劝老板们千万不要那样做。
因为企业的人越来越多,老板的声音在基层已越来越难以听到,要贯彻决策层的意见,要传递老板的意志,那就要建立考核体系,让企业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
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让企业处于受控状态,可以对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做出公正评价,可以对企业各个业务单元的绩效做出合理评价。创建企业公正的氛围,是留住核心人才的关键,更是打造良好文化的基础,更是企业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基础。
反之,企业对各个单位的评价,对各个部门的评价,上级对下级的评价,都仅仅凭着个人印象和好恶,不能做到公平公正,长期这样下去,必然导致互不服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等歪风邪气,对企业极其不利。人最累的,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累&。通过考核评价,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让大家都能&心&不累地舒心地工作。
说了以上这些,还有一条最为重要,就是用人的问题,这里不做论述。
简单总结几句: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点耐心,要像养孩子一样,该立规矩的时候就立规矩,该处罚的时候也不要心软,到了哪个阶段就采取哪个阶段的相应措施,不要轻易相信&树大自然直&的传说,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不断地浇水和施肥,这棵大树就一定会枝繁叶茂。做管理不是做一笔生意,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要不得,需要依靠点点滴滴地积累和持续不断地优化方能见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中小企业局)业务指导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C) Copyright
中国中小企业四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028-962555
微信订阅号
手机扫一扫欢迎光临伟德姆官方网站!
企业管理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 >> 公司动态
为何你的企业会越管越乱?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日&& 点击次
抛开企业外部因素不谈,抛开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谈,仅就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没有做到管理方式的及时转变
企业创立初期,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再到更多一点的人,张三李四王五,别说具体的业务,就是一个人头疼脑热、发烧感冒,老板都清清楚楚。不需要开会,不需要流程,甚至不需要什么制度,老板吆喝几嗓子,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该干什么,这个星期该干什么;也清楚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碰了就会丢掉自己的饭碗。
企业发展了,规模壮大了,人员也多了,由几十号人到了几百人、几千人。这时候,老板的嗓门再高,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听到你的声音。老板再继续冲在前面已经不可能,只能在中间给大家鼓劲,或者在队伍的后面监督。
这时就会发现,老板的任务不再是具体的业务,而是主要侧重对人的管理了。并且所管的人,也不可能是全体员工,而仅仅是身边的副职,或者中层,最多到车间主任一级。吆喝不管用了,只好通过一些会议来提出要求,再由各级管理者一层一层地传达下去。
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转变,还像过去那样管理,已经不起作用了。到了这个阶段,老板就必须依靠管理团队,而不再是老板一个人,由一个团队来承担管理的责任。如果继续由老板一个人来管,当然会累了。所以,到了这个阶段,老板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应该合理授权,将权力和责任分给其他的管理者。
第二,没有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
我们说,企业小的时候不需要制度,最多有那么劳动纪律、工资发放等等几个制度就可以了,制度多了反而限制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企业大了,人多了,事也多了,没有制度是绝对不行的。
去看了他的企业,特意让他找来了他们的制度。简单一看,我就知道他们的制度有问题,主要这么几方面:一是不规范,要么制度太空泛,要么制度太细;二是不系统,基本制度不全,有的还是部门的制度;三是不衔接,制度之间、前后制度之间矛盾。可想而知,这样的制度怎么可能在企业执行下去呢!
又去了另一个朋友的企业,他们的制度应该说是相当地规范,一问才知道,他们是花钱请了当地的一家所谓的咨询公司给搞的。再看内容,可以用“全国通过”来形容,这样的制度要在他们企业落实下去,可以说是白日做梦。
制度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来建立,方能发挥制度的应有作用。一方面不能太粗,一方面又不能太细,再一方面必须形成制度体系。太粗,没法落实;太细,执行成本太高;没形成体系,制度之间就互相打架。
有些老板认为制度没用,也有不少管理者认为制度没用,这是十分荒唐的。打个比方,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轿车,那么你是想让这辆轿车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行驶呢?是跑在乡间的土路上,还是跑在省道上,还是跑在高速公路上,就要根据轿车的情况,还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去修建什么样的公路!制度建设亦如此。
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必然给管理带来若干的问题,有章难循,必然导致有章不循。因此,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制度体系,来促进企业的不断规范。
第三,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制度氛围
制度建好了却执行不下去,如同高速公路有了却就是不上高速,还在乡间土路上乱冲乱撞。大家为啥不想上高速?一方面是过去慢悠悠的状态早已习惯了,反正大家都快不了,这多好呀;另一方面是自己的驾驶水平不行,害怕在高速公路上抛锚出事故。
制度建立易,执行到位难。制度能不能执行到位,关键在老板的决心,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它和基层员工没有多大关系。
推行制度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步伐,这会让一些中高层管理者有些失落,因为没有了“当官”的威风。另外,一些管理者还放不下早已驾轻就熟的“人对人”的管理方式。所以,制度能不能执行到位,关键在于企业的中高层,中高层问题解决了,制度落实自然就不会有多大阻力。
管理咨询热线:9
深圳伟德姆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86 755
手机:+86 139
微信:sinowisdom医药行业为什么越管越乱?|张维迎|医疗|管制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医药行业为什么越管越乱?
  文/著名经济学家 张维迎
  如果真正想让我们这个市场有效运作,真正使医药市场变得更值得患者、病人信赖,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放松管制,当然了,放松管制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一下子都废了,一定要给大企业有品牌的成长空间。
医药行业为什么越管越乱?
  对医药行业,我的感觉是比较乱,为什么乱?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管的多,所以就比较乱,为什么政府管的多会使市场变乱呢?
  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存在垄断,第二个就是公共产品,第三个就是非对称信息。在医药行业来说,非对称信息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交易当中,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的信息,如果两方都不知道这个就不叫非对称,人类的知识非常有限。人犯的错误与自私、贪婪有关,但是人有很多错误也是明知故犯的。
  政府干预过多导致信息不对称引起“市场失灵”
  经济学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存在非对称信息就会导致市场失灵,怎么解决市场失灵呢?就要由政府来干预。我想告诉大家,市场没有失灵,我们讲的市场失灵实际上是经济学理论的失灵,而不是市场的失灵,因为经济学最初的结论都是基于对称信息,就是双方都知道的情况下的交易,由此得出一些有关效率等等方面的结论。后来发现这个市场上信息不是那么对称,所以反过来就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这个情况下市场就会失灵。
  我为什么说市场没失灵呢?大家可以想一下,非对称信息是市场的基本特征,市场基于分工,分工一定会带来非对称信息。只要存在分工和专业化就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且也可以进一步讲,人类过去200多年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的发展,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每个人只用他自己的一点知识,我们说隔行如隔山,在专业领域的人一定知道的事情比专业之外的人要多的多,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还进步这么快呢?市场本身有它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机制,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过去的经济学家所忽视的。
  为什么全世界的政府管制都失败?
  很简单的,传统的经济学有三个隐含的假设,政府是无所不知的,你是有信息不对称,政府没有信息不对称;第二个,政府是大公无私的,没有自己的私利,只为人民服务。第三,政府是说话算数的,这三个其实都不成立。其实政府是无知的,政府官员跟普通人一样,他有七情六欲,他有亲戚朋友关系,他有他的情绪,他也是人,所以你不能假定他跟私人企业不一样,我们经常说这是政府做的就很高尚,私人做的就不高尚,政府不就是私人吗?政府也没神,都是人,凭什么那个人到那儿就高尚了?所以这个都不成立的。
  政府今天也是言而无信的,为什么言而无信?美国、英国都这样,你看金融危机的时候,大企业要倒闭,政府不让它倒闭,它一倒闭之后问题更多,所以政府做的事情你没法相信,都是机会主义。政府和企业不一样的一点,至少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政府是垄断的,企业搞不好就垮台了,你不能让政府垮台啊,所以声誉机制对它不是很能起到作用,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这样的。
  失败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它破坏市场声誉机制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传统的失败,但是我今天跟大家讲的最重要,我讲了多年了,政府管制不仅自己失败,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它破坏市场声誉机制。这个图的横坐标就是政府的管制程度越来越多,纵坐标就是政府的声誉,一条需求曲线,一条供给曲线,如果每个企业每个人都特别重视自己的声誉,我们不需要政府管制,如果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不重视自己的声誉那么就需要政府管制了。一开始管制多的话,企业会注重声誉,但是管制得过多之后,企业也就不重视了。
  为什么?管制多了,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就更大,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这个时候企业就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因为长期看不清楚。像煤炭行业就最典型,我开矿了,但是明天能不能开,我不知道,因为政府突然下令明天要关闭,那我就考虑短期利益了,我就拼命赚钱,我不管以后。第二个就是政府管制创造垄断租金,使得惩罚更不可信,要使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一定要干坏事的人真正受到惩罚,别人不会再跟它做生意,但是如果你有垄断租金以后,政府就是一个垄断机构,这个机构干的任何坏事,你都没办法。第三个,管制越多,政府官员的权力越多,引起的腐败就越多,我们不能把每个人当做圣人。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贿赂政府官员比讨好消费者更容易,所以你花大量的精力去搞政府公关,而不是去提升药品质量。按照经济学道理,这有一个焦点,这个焦点就是均衡点,最麻烦的就是一个国家陷入这种状态,这两条线没焦点,市场混乱,因为管的少,管的越多,市场更混乱,更混乱就更管,更管就更混乱,最后我们就陷入了一个管制陷阱,我们国家一出现问题大家就说管的太少,就拼命管,结果越管越乱,因为我们本身的管制效率低。
  食品医药的腐败最为严重,药价放开是好事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未来的思路就不太一样了,我没时间讲更多的案例。食品医药的腐败是最严重的,这两年披露的所有事都与这些有关,最近药品价格放开了,这是一件好事,这个管制本身也是害政府官员,好好的一个人权力多了以后,慢慢经不住诱惑,无功不受禄,他一定是有功了才受禄,我没给病人就给你了嘛,你赚了一个亿给我六百万,我心里不觉得有歉疚啊,所以这就腐败了。还有一个就是食品的安全问题,没有食品医药监管的话,好像中国人都会死了,没有那样的事情,最近披露的有关2014年世界药品安全犯罪1.1万件,食品医药生产之流通、监管领域查办的职务犯罪就2286人,这些都是与管制有关的。
  的一项研究,研究了85个国家,管制跟市场指标的比较,他们发现了什么?从企业遵从国际质量标准的程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管制越严重,审批程序越多,企业反而越不遵守国际质量标准。他们还发现,随着审批程序的增多,污染并没有减少,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上升,地下经济、地下就业的比例在增加,但是企业的盈利并不增加。这有好多原因,为什么管的企业不增加?因为大量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不是正常的交易成本,而是非正常的交易成本增加了。我们要贿赂医生,要贿赂官员,反正有一个门槛我们就贿赂一次,进一个门贿赂一次,把门的人肥了,但是等你进完所有的门以后,就要吐个精光,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真正使医药市场值得信赖就是要放松管制
  总结一下我今天讲的内容,就一句话,如果真正想让我们这个市场有效运作,真正使医药市场变得更值得患者、病人信赖,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放松管制,当然了,放松管制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一下子都废了,一定要给大企业有品牌的成长空间,最后由他们去主导市场秩序。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我们不要太担心。
  最后用我好多年前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我在农村的时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队的树经常长不大,因为没人关心它,有人放羊就把它吃了,生产队的领导是比较务实的,他就说这不行啊,还不如分给社员们自己看管,大家都同意了,一分,头一天晚上宣布分树以后,第二天发现有些人把小树砍了当柴烧了,为什么你不多等两年把这个树卖了赚钱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因为他预期今天他不砍,你明天就收走了,没砍的就吃亏了,每次都证明谁砍得早谁就占便宜,这就是我们市场秩序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看到某一个市场出现小问题,马上引入一个新的管制规则,那么这个市场永远是混乱的。其实小范围的一定程度的混乱,时间长了以后这些混乱会解决的,但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认清方向,药品价格不能管,企业的规模也不能管,最应该管的就是你说的话必须是真的。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如果你说了假话一定要受到惩罚,你标的成分跟你实际的成分不相符的话一定要受到惩罚,只有这样,中国的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整理自作者在第27届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本文作者介绍: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查看: 3335|回复: 25
谷城的三轮为撒会越抓越多?治安为撒会越管越乱?
在线时间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单身公寓, 积分 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 && &&&最近县里又派人下来整理谷城的治安,其实就是来抓那些横冲直撞的三轮,谷城的ZF同志们,你们为卅不去想想谷城县的三轮越抓越多了?难道真是谷城人太有钱了,三轮抓了再买?你们为卅不去实际的解决一下谷城人的生活了?工资不涨,物价上涨;住在城镇上的失业人群和老人,无田无地无生活保障。年轻人为了生存,工作之余兼职骑三轮挣点生活费零用,老年人为了自养,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在自己还能动的时候,出去登点三轮挣点钱。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三轮车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三轮车多了,道路变的拥挤了,为了挣钱,为了多拉客,他们开始大街小巷出没,甚至违章、反向行驶!
& && &&&车辆违章,是该警告、该罚,但不是卸电瓶,割棚子,扣车子,如果你们真想管理好谷城的治安,请先了解了解那些登三轮人背后的生活,只有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慢慢减少谷城的三轮。
& && &&&谷城ZF的领导们,请你们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人性化的管理。
& && & 我个人认为,既然要管理好治安,不仅要365天,天天严管,还要不断的提高谷城人的思想素质,提高他们的交通意识,方可有效,不要等到道路无法畅通时,去逮一段时间,抓一段时间,管一段时间,这样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打赏成功后,50%微信红包归作者所得!
在线时间2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舒适小套, 积分 3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5 积分
激情247 点
三个原因:
1. 城镇化发展化近几年有点快,带来交通需要的巨大需求,而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富余人员刚好来对接,但考& &&&虑投资和收益只能选择电三轮。-----------建议增环城公交(小中巴)解决,三轮不能上县道和国道或指定街道。
2.国家和资本的拼命压榨----内地工资低,无社保和福利保障,县城大多数人都是为每天的生计奔波,绝大部分老年人甚至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三轮这一行当;如果县ZF不选择合适的执法手段而强来,必然会带来底层人员的反对或冲击,衍生大量的社会问题;一个衣不果腹的人很可能要炕摸拐骗、杀人越货,然而一群这样人会是什么样,你们知道吗?明末农民大起义知道吗?就是遭受大饥荒的一群山西、陕西、湖北、河南人;老毛带的不也是一群没吃没穿的农民吗?
3. 第三条,网友们自已加吧,谢谢网友。
在线时间39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舒适大套, 积分 40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3 积分
激情2975 点
体力1018 点
年轻人选择三轮这一行也是为一日三餐。有好生活谁还干呢,到处圈地怎么没有解决就业呢
在线时间505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温情小别墅, 积分 11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55 积分
激情10179 点
体力1215 点
在天朝撒根本问题解决了?
在线时间105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温情小别墅, 积分 123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04 积分
激情7093 点
体力4604 点
的士不争气
在线时间1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舒适大套, 积分 10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0 积分
激情716 点
体力200 点
& && && & &&治理三轮,人心所向。妨害交通,遗患无穷。治理三轮包括家用三轮,即便是营运三轮,也不全是“为了生计”,情况复杂。总之,不治理,眼下就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在线时间247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舒适大套, 积分 35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1 积分
激情2619 点
体力827 点
蹬三轮的大部分是富足人员,家中卖了地,老宅子,新宅子盖了房,一套平均15万卖了小产权房,不知是自己吶喊,还是不知深浅的同情,看看,大部分的三轮,什么3元5元起步,走到了又什么加钱了,遭爷了,你坐不起莫坐哦!三轮啦,谁说是弱势群体,谁说一定还不如三轮过的牛B,过的幸福!来自: Android客户端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这样的人是有,但也有不是这样的人,也有实际为了生活才登三轮的人,所以不能一举全部拿下,至少要了解情况后,再处理&
在线时间56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宽敞大套房, 积分 75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4 积分
激情4663 点
体力2501 点
我前天腿疼想在大院这坐三轮去消防队那,三轮老师傅开口要八块,我差点吓晕了
有些登三轮的是眼睛闭着喊价钱,坐三轮的心里要有数,能坐就坐,不能坐就别坐&
在线时间2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舒适小套, 积分 2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激情178 点
特别是年龄太大的最好别蹬三轮了,骑的又慢别说又容易造成堵车太危险
在线时间56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不动产:宽敞大套房, 积分 75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4 积分
激情4663 点
体力2501 点
我前天腿疼想在大院这坐三轮去消防队那,三轮老师傅开口要八块,我差点吓晕了
第一枚勋章
在本社区注册满一个月,发帖量满300(排除恶意灌水)即可申请。
在社区注册超过5年以上。永久有效!
有真实个人资料,热爱社区,为社区建设做出贡献即可申请。
电话:工作日 9:00-18:00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来越多老外喜欢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