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座天姥山,半部汉仪全唐诗简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新昌发展唐诗旅游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熟悉的诗句,顿挫的节律,澎湃的激情。这一首每个人在中学时代苦读过、熟背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天姥山&之名植入了我们年少的心灵。
  天姥山之名,不在其高、其险,而在其神、其圣。
  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的一次次真情膜拜,天姥山,不但成就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更让自己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圣山&、一座&圣殿&!
  唐诗是一个传奇,它的传奇几乎都藏在了《全唐诗》中。
  天姥山也是一个传奇,它的&传奇密码&,也同样藏在了这一部浩浩淼淼的《全唐诗》中。
  早在20多年前,一位叫竺岳兵的新昌人惊喜地发现,就在这部《全唐诗》收录的2000余位唐代诗人中,竟有450多位诗人、1500多首诗,都将目光定格在了同一个地方&&天姥山!远远超过《全唐诗》中收录的110余篇关于泰山的诗歌。
  就一座山而言,在唐代,歌咏天姥山的,居然超过了另一座&圣山&泰山!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在另一本《唐才子传》收录的278位诗人中,竟然也有170多位诗人,将目光锁定过这座天姥山!
  真可谓: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这无疑是一个传奇,更是一个谜,诱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有识人士的深切探究:天姥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它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能成为文人眼中一座不可不去的&神山&、不可不写的&奇山&?在交通并不发达的那个时代,数以百计的诗人奔天姥山而来,到底所为者何?
  有人更进一步发现,天姥山竟还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这又是因为什么?
  传奇,发轫于东晋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东山再起&故事的主角谢灵运。
  1500年前,才华横溢、胸怀政治抱负的谢灵运,因官场不得志,被逐官还乡,开始放浪于山水。也是从那时起,&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的他,第一次慕名来到了天姥山,还自创了一双木制的&谢公屐&,写下了著名的《登临海峤》等多首诗。
  再之后,他又&伐木开径&,打通了天姥山的几处险要通道,一度吸引了众多诗书画以及佛道人士络绎不绝地来到了天姥山,&入剡隐居,占山筑卜&,成为一时之风。这条山道,就是后人世代相传的&谢公故道&。
  羡艳于谢公的山水诗,竟让李白也慕名而来,&脚着谢公屐&,先后三次寻访天姥山,留下了诸多诗篇,最负盛名的当属《梦游天姥吟留别》了。
  《登临海峤》、《梦游天姥吟留别》最终成为了&中国山水诗&的开山之作!天姥山,自然也成了&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而更多的同道中人,则追随着李白的&太白屐&一路踏歌而来,杜甫、白居易、孟浩然、杜枚等同样也是多次登临天姥山。
  &山水诗&自此成了一时之风,天姥山也凸变为一座&诗山&,以至&升格&为唐代文化人心中的一座&圣山&!
  传奇,也发轫于天姥山自身独特的魅力!
  天姥山,连绵起伏,山连山,山迭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主峰拔云尖终年烟霞明灭,云缠雾绕。&天姥连天向天横&,一个&横&字,道尽了天姥山之气势与胸怀!
  白居易诗称:&东南山水越为秀,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李白诗云:&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诗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由此可见天姥山之秀、之奇、之壮、之美。
  正因此,天姥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方外人士的梦想之地、神圣之地、心灵之地,就不足为怪了!他们不辞山水,在这里喝酒品茗,吟诗作画,寄情山水,一抒胸襟,感念天地,感慨人生。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稻米之路&媲美的中国古代&三路&之一的&唐诗之路&,就这样一步步走了出来!
  一个梦,成就了一首千古名诗;一首诗,成就了一座千古名山。天姥山,不再仅仅只是万山丛中一座风景之山,更是一座文化之山,一座百读不厌的&诗山&、&仙山&、&圣山&,是&中国文人的走廊&!新昌,也一步步成为了现代人心中的&仙之故乡&、&诗之故乡&、&梦之故乡&。
  诗书画相映成辉,佛道隐相谐而生,晚辈后学不绝而至&&充溢着意趣情趣的&浙东唐诗之路&,在天姥山下得到了最真情的呵护。无处不在的唐诗遗迹,是&梦回天姥&的现实依归。
  一座座古桥,一条条古街、古道,一个个古建筑、古村,如今,都在天姥山脚下散发着特有的光芒。
  唐诗之路上的斑竹村,背靠天姥山,山势巍峨峥嵘,是道家的第六十福地。村中,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古驿道,经过几百年的磨砺,仍泛着青光,一脚就能踩着诗句;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古代诗人的惆怅情怀早已随水东流,但&惆怅溪&的名字却保留至今;惆怅溪上,横跨着一座单孔石拱桥,这便是司马悔桥,桥边建有司马悔庙。相传唐道士司马承祯隐天台桐柏山白云观,因唐玄宗数次诏见而出山,可到了这里却后悔了,桥名也就因此而来。
  像这样的古村,在天姥山下,还有不少。如已有1800年历史的新昌最古老的村子南洲村,藏着许多历史之谜的苏秦村,神秘而古老的回山村,处于古驿道上的边界小村关岭头,皇帝圣旨到过的真诏村,勤读之风盛行的胡卜村&&走在这里,一不小心,就会与历史打上一个照面。
  山水,是自然之造化,也是文化之根基。新昌山水几乎都与文化相生、相荣,在传承中繁荣。从谢灵运所在的东晋开始,历朝历代的各种文化现象,都在新昌一一得到了光大与发扬,比如六朝的佛道文化、名士文化,唐朝的诗歌文化,两宋的理学文化,元代的隐士文化,明清的宗族世家文化,一波接着一波,交相辉映,高潮迭起,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卷,在新昌一页一页地掀开&&
  据考证,&唐诗之路&从古城杭州萧山起始,由镜湖向南经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剡溪,溯江而上,经新昌沃洲、天姥,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200多公里。
  新昌县,作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为弘扬唐诗文化,花了许多苦功。到现在,该县共承办了7次大小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使&唐诗之路&的学术价值、遗产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次一次得到凸现。该县唐诗之路研究中心,与大陆70多所大学、台湾20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往来,这在县级研究机构中是相当罕见的。
  新昌县还通过举办文化盛会,来弘扬唐诗文化。至今已举办13届&天姥山旅游文化节&,将唐诗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今年,更是第一次以&中国唐诗文化&为主题。近日,伴着古筝伴奏和茶道表演,该县南岩小学近1500名师生开始同声吟诵《七碗茶歌》、《春晓》等诗篇。自此开始,天姥山上,沃洲湖畔,新昌江边,十九峰下,大佛城中,田间地头,将出现&万口同声吟唐诗&的盛大场景。而&万米长卷书唐诗、万名驴友寻唐诗&的活动,更将把天姥山特有的人文历史与山水田园风光,再一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今年7月份,国家级天姥山风景名胜区又重新做了总体规划,并将分期分步有计划实施。新昌县有关负责人向我们描绘了天姥山的美好未来:在古诗路上,开设茶肆、酒肆,人们可以体验当年诗圣游历的情景;天姥山上,辟建摩崖石刻,刻上诗人诗句。届时,天姥山这一文化圣地,既有历史底蕴,又有文化质感,既具教育意义,又有休闲功能。
  借助唐诗文化,新昌,一个传承古今、兼容传统与时尚的新魅力之城,又开始了新的&诗路&。
周智敏 陈全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有人说,绍兴新昌是一首诗,一首让人“一见钟情”的爱情诗;有人说,新昌是一幅画,一幅“山清清,水碧碧,青山绿水韵依依”的中国画。我说,新昌是世外桃源,即使只是一个擦肩,一个回眸,也能感受她的风情韵味,邂逅她的每一份美好。
  新昌是中国佛教汉化的发祥地,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大佛寺始建于东晋,是最早的弥勒道场,是天台宗、律宗的祖庭之一。寺内石弥勒像建于南朝,距今刚好1500周年,比四川乐山大佛还早200多年,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在江南仅存的伟绩,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古老的室内石凿大佛之一,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
  新昌自古以来便是士族文化的荟萃之地,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据专家考证,《全唐诗》中所收录的2000余位唐代诗人中,有400多位曾在新昌吟诗作赋,为新昌留下了2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追慕前贤足迹,并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李白梦游的天姥山,更被文学界誉为: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
  新昌山水,以火山凝灰岩、丹霞地貌的峰丛壮丽景观而闻名遐迩。十九峰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十九座山峰如同十九道“峰”味,峰峰相连,层峦叠嶂,集“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荡之奇”,被誉为“浙东张家界”。同时这里也是央视影视外景基地之一,曾经热播的《琅琊榜》、《花千骨》及张纪中所有金庸武侠剧都曾在此取景拍摄。
  新昌是我国名茶之乡,距今已有1500多年产茶的历史,也是禅茶、茶道文化的起始点、全国最大的绿茶交易基地、全国绿茶交易指数首发地。新昌大佛龙井是北京老舍茶馆的特供茶叶,曾荣获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
  新昌是美食之乡,小吃种类多达46种,品种位列省内第一。传统的手艺、地道的原料、让您唇齿留香,如:薄如蝉翼的春饼、芋头做的芋饺等等,特别是新昌小京生,它是明清时的贡品,是新昌旅游伴手礼的绝佳选择。
  醉美新昌值得邂逅每一份美好,清晨与你,看日出天姥,黄昏与你,看落日西斜。清水涤心,心素如简,平淡相守,温暖同住。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新昌旅游二次创业:全面开启“5A”模式
是谁发现了新昌?是谁让新昌成为一方“旅游热土”?
确实,新昌多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有趣的是,发现新昌山水之美的,竟然大多是一些“外人”——以李白“挂帅”的450多位唐朝诗人,以张纪中“领衔”的数百位影视明星。他们,无不是新昌山水“不花钱”的一个个“形象代言人”!
最享这份尊荣的,莫过于天姥山、穿岩十九峰,以及浩浩淼淼、天水一碧的沃洲湖。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以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天姥山名满天下。
更传奇的是:集中了唐诗精华的《全唐诗》,其收录的2000多位诗人中,竟有450多位诗人、1500多首诗,齐齐将目光定格在了这一座天姥山!相映成趣的,是另一部《唐才子传》,其收录的278位诗人中,竟也有170多位诗人都“选择”了为天姥山“代言”!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这无疑是中国山水诗中的一个辉煌篇章!
有如此多的诗人“引荐”,唐以降1100多年间,为一领“浙东唐诗之路”的华章风采,为一睹天姥山的奇险幻美,前来新昌“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游客无以数计,上演了新昌旅游的第一波热潮。
另一波热潮,则由一大批影视剧一步步掀起。
1999年秋,善于制造热点的张纪中,率《笑傲江湖》剧组第一次挺进新昌,久藏深闺的穿岩十九峰、千丈幽谷突然间就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当年就吸引了《杨门女将》、《凤在江湖》、《少林武王》等剧组纷纷前来。
对新昌山水情有独钟的张纪中,竟一发不可收拾,在第二年又率《射雕英雄传》进驻新昌,第三年、第四年再率《天龙八部》、《神雕侠侣》走进新昌,借助荧屏,十九峰、大佛寺、十里潜溪等一个个美景,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代言人”的作用真是不可小觑,随之,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来了,陈家林的《王昭君》来了,张国立的《济公新传》也来了……这一次次“热捧”,最终让“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花落新昌。同时,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剧组活跃在这片山水间。
其实,早在1960年,电影《奇袭》中在惊险曲折的山道上演“汽车追逐战”一幕,就是在天姥山麓的会墅岭拍摄的。
新昌,就这样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全球游客的眼中。
自古山水不分家。想当年,白居易曾在《沃洲山禅院记》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而今,沃洲湖已成为“天姥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的惊艳一翼,与烟涛微茫的天姥山,双翼齐飞,共同为今天的“新昌旅游”喝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美,不仅在于发现,更在于缘份,爱山之人,是从来不会错失这一份山之缘的!
[责任编辑:新昌旅游二次创业:全面开启“5A”模式
发布时间: 08:33:57&&&来源:&&&作者:
  是谁发现了新昌?是谁让新昌成为一方&旅游热土&?  确实,新昌多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有趣的是,发现新昌山水之美的,竟然大多是一些&外人&&&以李白&挂帅&的450多位唐朝诗人,以张纪中&领衔&的数百位影视明星。他们,无不是新昌山水&不花钱&的一个个&形象代言人&!  最享这份尊荣的,莫过于天姥山、穿岩十九峰,以及浩浩淼淼、天水一碧的沃洲湖。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以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天姥山名满天下。  更传奇的是:集中了唐诗精华的《全唐诗》,其收录的2000多位诗人中,竟有450多位诗人、1500多首诗,齐齐将目光定格在了这一座天姥山!相映成趣的,是另一部《唐才子传》,其收录的278位诗人中,竟也有170多位诗人都&选择&了为天姥山&代言&!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这无疑是中国山水诗中的一个辉煌篇章!  有如此多的诗人&引荐&,唐以降1100多年间,为一领&浙东唐诗之路&的华章风采,为一睹天姥山的奇险幻美,前来新昌&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游客无以数计,上演了新昌旅游的第一波热潮。  另一波热潮,则由一大批影视剧一步步掀起。  1999年秋,善于制造热点的张纪中,率《笑傲江湖》剧组第一次挺进新昌,久藏深闺的穿岩十九峰、千丈幽谷突然间就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当年就吸引了《杨门女将》、《凤在江湖》、《少林武王》等剧组纷纷前来。  对新昌山水情有独钟的张纪中,竟一发不可收拾,在第二年又率《射雕英雄传》进驻新昌,第三年、第四年再率《天龙八部》、《神雕侠侣》走进新昌,借助荧屏,十九峰、大佛寺、十里潜溪等一个个美景,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代言人&的作用真是不可小觑,随之,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来了,陈家林的《王昭君》来了,张国立的《济公新传》也来了&&这一次次&热捧&,最终让&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花落新昌。同时,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剧组活跃在这片山水间。  其实,早在1960年,电影《奇袭》中在惊险曲折的山道上演&汽车追逐战&一幕,就是在天姥山麓的会墅岭拍摄的。  新昌,就这样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全球游客的眼中。  自古山水不分家。想当年,白居易曾在《沃洲山禅院记》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而今,沃洲湖已成为&天姥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的惊艳一翼,与烟涛微茫的天姥山,双翼齐飞,共同为今天的&新昌旅游&喝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美,不仅在于发现,更在于缘份,爱山之人,是从来不会错失这一份山之缘的!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点击图片更换
正在提交中...
栏目点击排行
浙江网视联盟常山支站 主管: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 主办:常山广播电视总台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6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5110|浙ICP备号
Copyright(c)
. AllRightsReserved 常山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地址:常山县文峰中路1号广电大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唐诗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