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代的“独尊儒术”不重视孟子的主要思想思想

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精品课程:微课设计2《从先秦到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微课作者:陕西省府谷中学张挨平
授课时长:约7分钟
系列名称:《趋时更新的儒家思想》系列微课
本微课名称:《从先秦到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知识点描述:汉代儒学的发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因而取得独尊地位,至今仍有重大影响。
知识点来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一第2节《汉代儒学的兴起》第11页。
&&&&&&&&&&&听本微课前需要了解的知识:《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学习要求:了解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
&&&&&&&&&&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③感悟思想发展必须兼收并蓄与时俱进,能辩证看待并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与独尊地位的取得。
教学类型:讲授型、演示型、启发型。
适用对象:中学历史教师、历史学科中等水平的高中学生。
设计思路:
&&&&&&&&&&&&&&&&&&&&&&&讲授内容
&&&&同学你好,前面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形成,知道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秦代焚书坑儒还使儒家受到打压,到了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如此不同的境遇,取决于儒家自身的演变。下面我们学习《从先秦到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封面(微课题目、作者)
&&&&一、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的共同点:
1.重视对人民的教化:荀子《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将对人民的教化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董仲舒认为“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2.重视以礼治国:孔子、荀子把礼看做治国经邦的基本法度。“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礼记·经解》)
3.强调重义轻利:《论语》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董仲舒认为“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4.根本目的在于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战国动荡年代,孔孟“礼”“仁政”学说、荀子“礼法并施”观点以及董仲舒春秋“大一统”思想都是救治社会的方案,其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
&&&&二、从先秦到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思想来源:汉代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名家、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内容不同:汉代儒学主张清净无为,顺应自然规律;治身要“虚静”,君主治国要“无为”,运用“义”“礼”“法”等工具;社会关系上,君臣父子夫妇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尊卑贵贱秩序分明,是非有分以法断之;宣传“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实现春秋“大一统”。
&&&&问题解析:阅读以下材料,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1:“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
归纳观点:君权神授。
材料2:“国家将有失道之败,天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伤败乃至”;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归纳观点: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材料3:“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归纳观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大一统”。
&&&&地位不同:先秦儒学在所处的时代不受重视,汉代儒学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影响不同:先秦儒学奠定了儒学的基本范式,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汉代儒学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和社会稳定,但消极影响也很突出,我们民族性格中的盲目自足,因循守旧等弊端,都与之直接相关。
三、归纳主题:
儒家思想重视教化、以礼治国、重义轻利、维护社会秩序、兼采各家思想,宣传“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春秋“大一统”。
正因为发展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君权专制和开拓统一事业的需要,因而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借助国家政治权力取得独尊地位,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历史数千年。由此可见,文化发展必须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有其必然性。我们对待传统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图片次第出现
颜色,交替
PPT第2 至 第3
PPT第5 至 第6
PPT第8张60S
到魏晋隋唐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儒释道三教并立,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面临挑战,儒家学者如何应对呢,请听下一课内容《宋代儒学的发展》。
感谢你学习微课内容。再见!
第9-10张60S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汉武帝就没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对吗?为什么?
因这部分内容教学容量相对较大,所以讲授时对第一部分内容简约处理,第二部分内容重点表述。经教学检测达到既定目标。
今后在微课课题选择及课程容量控制上应该更加精细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孟子与孔子并称为 孟子与孔子有什么之称_百度知道
孟子与孔子并称为 孟子与孔子有什么之称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民贵君轻、性善论等思想.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334f65db9a8fa0ec7f926c0b16a775d6/d043ad4bddc877af0f4bfbfaed04b3.jpg" esrc="http://b.hiphotos,孟子是亚圣.baidu://b,因此孔子和儒家思想在几百年内的地位并不高。到了西汉的时候,哲学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和儒家思想开始走上神坛,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也被尊称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重要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且发展出仁政和王道理想.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d043ad4bddc877af0f4bfbfaed04b3,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国家的主流思想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孔孟之道。
并称孔孟。
主要成就:开创儒家学派等 与孔子合称“孔孟”。简介: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孟子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孔子尊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
1条折叠回答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小题训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湘潭县一中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小题训练(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长沙月考)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2.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A.“兼爱”、“非攻”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认识C.君主集权的理念D.人定胜天的思想3.(2014?江西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由来已久,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民众视为国家之根本的极富人民性的政治学说。以下属于早期儒家学派民本思想观点的是( )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④“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⑤“天下治乱在万民之忧乐,而不在一姓之兴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4.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 )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立场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D.提出了“仁政”学说5.(2014?德州高三校际联考)“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K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6.(2014?日照高三统考)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7.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③④8.(2014?黑龙江模拟)《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9.(2014?德州联考)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10.(2014?广东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11.(2014?宝鸡高三质检)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C.“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12.以下有关古代儒家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B.董仲舒吸收了道家的“大一统”思想C.陆九渊反对传统伦理道德D.李贽强调以孔孟权威抨击理学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4?宿迁高三模拟)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材料三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新文化运动史料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0分)(3)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观点的?结合这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7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材料三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摘编自程颐《河南程氏遗书》材料四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从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孔子所主张的君臣关系的依据。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论证君臣关系的视角。(4分)(2)有人说,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出现往往着眼于解决当时的社会体制的流弊。试结合材料二并联系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来论证这一观点。(4分)(3)根据材料三,程颐对唐太宗时的君臣关系持何观点?试结合唐太宗改革中央官制的意图来反驳这一观点。(6分)(4)依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所提倡的君臣关系。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参考答案解析:选C 根据所学A、B、C、D四项说法都符合孔子思想特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人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本题选C项。解析:选C A项是墨子思想,B项是孟子思想,D项是荀子思想,C项是法家集权观。解析:选B 早期儒家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①为老子思想,②为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③④是荀子的民本思想,⑤是黄宗羲思想主张。故正确选项为B。解析:选B 孟子的思想,如“仁政”学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民众的利益,但其代表的是统治者的立场与利益,也没有否定君主专制,排除A、C、D。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正确。解析:选B 材料反对一味重视节俭而轻K等级差别,甚至不允许个体差异和君臣上下差别的存在,不能正确理解礼对于建国家、壹天下的价值所在。材料出现两种观点,重礼,等级差别和兼爱、节俭,应该分别是儒家与墨家的主张。解析:选C 题干反映了历史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的历史现象。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代表人物,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由汉代封为宣尼公到清代甚至对孔子行三跪九拜大礼,说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C项正确;A项“冲击”说法错误;汉代以前,统治者并不重视儒学,甚至在秦朝焚书坑儒,B项说法错误;D项“提高个人声望”说法,对孔子的尊崇,是因儒家思想是官方统治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解析:选D 汉代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主张天人感应和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故①是错误的,他的出发点是适应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可知,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情进行批判和揭露。故选C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析:选B 由“丰富性与普遍性”可知理学博大精深;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知理学具有封闭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解析:选B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其它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解析:选A A项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B、D项均强调“良知”、C项是对孔子的尊崇,选择A项。解析:选A A项说法正确;“大一统”思想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其思想是兼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B项说法错误;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C项“反对传统伦理道德”说法错误;李贽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代表人物,其抨击理学,但“以孔孟权威”说法错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其独尊的原因,可从儒学内容特点、董仲舒的改造、时代需要、汉武帝的推崇等来归纳。第(2)问:表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归纳儒学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表现,可从政治、经济、治学倾向等方面来概括。认识:注意要联系上一问来谈认识,可从其根源、内容的特征、历史影响等角度回答。第(3)问:材料一有多种观点。材料二、三只是印证了部分观点。对比两个材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儒学的“维新”、“开明”,根据材料二来归纳理由;材料三反映了儒学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儒学“守旧”、“复古”,可根据材料三来归纳其理由。答案:(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得分)(2)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认识: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对后世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3)材料二角度:从“维新”“开明”印证。理由: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主张。材料三角度:从“守旧”“复古”印证。理由:传统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解析:第(1)问,从孔子与董仲舒对君臣关系的认识的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材料二及汉代的地方制度论证君权神授思想。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程颐的观点并结合唐太宗时的君臣关系的情况概括回答;第(4)问,从“平等”的角度概括黄宗羲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答案:(1)依据:周礼。视角:天命。(2)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有助于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制所造成的地方割据问题。(3)观点:唐代君臣关系不符纲常伦理。反驳: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独尊皇权。(4)君臣关系:平等。背景: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方面,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亲!您可以或新用户?
网站特色导航
本站站长弟弟侯医生淘宝店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数理化网)
------E-mail:#qq.com(#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的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