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哪些些

当前位置:&>&&>&&>&>正文
武则天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女皇呢?
时间: 11:42:51 来源:懂历史网
在现在这个当今社会关于武则天的话题从来没有间断过,电视剧也是数不胜数,评价有好有坏,但是不论世人如何评价,而且武则天去死后,给人们留下一座“无字碑”。不管有没有功过亿人评说!仁智随世人发表,再看看其它皇帝的墓碑,写的都是赞美词语,把封号也写至墓碑。和武则天比起来,谁有如此大的气魄和胸怀!
第一,永远不放弃希望。这也是我们总结武则天一生都要提到的一句话。只要还活着,就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事情。因为大多数人伦落到她那种境地可能都非常的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但是武则天不相信,不相信就产生了动力,这是我们要总结的第一句话。
第二,未雨绸缪。人要在事先替自己多想几步。武则天什么时候替自己想到了这步呢?在唐太宗还没有死的时候就替自己想到这步了。在当时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武则天已经在后宫混了十年左右了,她的地位没有得到任何提升,而且能看出来以后也没有机会了。这个时候,她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她开始努力接近当时的太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皇帝。这段感情可以说是日后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回归大唐后宫的关键因素。
第三,适合自己的突破口。虽然说武则天和唐高宗之前有过一段感情,但怎样才能维持和加深、加固这段感情,让皇帝重新把她纳入后宫呢?这一定是她要考虑的问题,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武则天在尼姑庵里不停地给李治写诗,写情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唐高宗。唐高宗是一个有文学爱好和文学天赋的人,如果用诗来打动他的话,可能比其它的手段更加有效。所以你一定要看到能挽救你出局的人有什么爱好,你可能在什么地方和他有共同点,武则天就运用唐高宗爱好文学这点去打动、吸引他,维系对自己的这段感情。
第四,果断的抓住机会。武则天抓住了李治受她情诗的打动重新去感业寺看望她,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稍纵既失,而且给人很大的压力。为什么呢?因为李治是皇帝,去感业寺给先皇忌日行香,武则天作为一个尼姑能不能有一个好的表现来把事情往前进一步的推动。如果一招不顺的话,满盘皆输,这个时候就要看一个人的判断力,是否能够果断地处理一些事情。李治到了感业寺,武则天没有犹豫,上去拉住他的手然后流下滚滚热泪。实际上这样的一个行为把他们以前初步建立的感情和当时加深的感情到这儿有了一个收场,对于李治形成一个强烈的刺激,李治也就是在这个刺激的基础上表明了态度??不放弃武则天,重新纳入后宫。于是她在这些行为的基础上重新得到了进入后宫的入场券,找到了日后飞黄腾达的新起点,所以武则天这几步路走对了。
八个字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她采取的措施:1.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多方招揽人才;2.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发全国,指导农业生产;3.鼓励百姓兴修水利,栽桑养蚕;4.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和徭役;5.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察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其含义是赞扬她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1.&第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真的很漂亮。不管如何,任何朝代,漂亮永远是一个女人的通行证。武媚娘14岁进宫,封为“才人”,赐号“媚娘”。虽不及李白写陈阿娇“咳垂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一般的贵重娇矜,但是对于一个非士族门阀出身,毫无政治根基的初入宫的小宫女还说,已经是了不得的恩遇。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漂亮做第一步的打底吸引唐太宗,武则天的故事就无从谈起。
2.&第二点,武则天作为一个女子来说,的确色与才兼而事之。从她在尼姑庵写下的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就能看出这个女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也就是她身上“以色示君者日短,以才示君者日长”的诠释,当然,有才华给她最大的帮助是??她因此遇上了一生最重要的机遇:李治。
3.第三点,就是她对自己有非常清醒的定位,时时刻刻明白自己是谁,自己该做什么,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什么时候去做,怎么做??这给她最大的帮助是,她太善于抓住机会了。比如刚被李治接进宫,在皇后和萧淑妃面前乖得像一只猫一样,著名的“小公主”之死以后,李治大怒要废了皇后,但是她拦下了??一因为她知道就算废了皇后,也轮不找她,与其多一个竞争对手,不如让皇后在这个位置上苟延残喘一段,自己还做了好人??
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女人有非常清醒的头脑,不会被爱、恨、妒、伤心等等情感冲昏了理智做出判断,如果没有内心非常清晰的定位,她顶多能获得李治的宠爱,如果当不成皇后,李治死后可能像被吕雉变成“人彘”整死的赵夫人一样的结局,甚至更惨,根本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
4. 第四点,也是非常受争议的一点,但是我认为这一点起到了决定作用:俾斯曼有一句名言??目的总是能证明你的手段是正确的。无疑武则天就是这句名言践行者中的翘楚。
不管是她在没当皇帝之前,大用酷吏,用泯灭人性的“举报制度”,还是一系列手段血染皇冠,但是她在当了皇帝以后,立马变了一个样:变得从谏如流,废了“举报制度”,政治开明等等等等。也就是说,武则天非常明白:如果你想改变一个制度,那么首先你要服从它、遵守它,等到你利用它爬到顶端,再亲手废了它。历史上,男有韩信能暂忍胯下之辱,女有吕雉能甘心冷宫幽怨,待到他日振臂一呼铸成霸业,等到日后群芳叩首后宫之首,谁还敢说你的不是??懂得轩辕是人生充满任性的表现。
5. 第五点,武则天是一个非常善于“包装”的人??她最每件事都有她的目的,但是永远都会用一层非常华丽的外衣掩饰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之间,她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比如说,她央求李治皇后也要百官朝拜,一起去祭天,别人都觉得是个小女人爱出风头,但是她却在为自己日后“二圣”做铺垫。再比如,她笼络一群文人著书立说,别人觉得是装有才假虚荣,但是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自己登基制造言论,皇后娘娘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等等等等。看事情很长远的人很多,但是像武则天一样,把心思包装的那么好,过渡的那么自然,不显山不露水就达到了自己目的的人,很少。
当然,还有很多外在原因,比如说,恰好李治软软弱弱的性格,就喜欢像武则天一样刚性一点,比自己大一点像姐姐一样的女子;再比如,她很善于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再比如,大唐的气氛还是比较包容,你让武则天生在清代一试试?怎么能容忍一个女人当皇帝?……等等等等,总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小小的环节,都不足以成就一代女皇。。
(1)心狠手辣。武则天为了让皇上废除王皇后的皇后位置,不惜亲手掐死还在襁褓之中的亲生女儿,谗言是王皇后所杀,高宗李治信以为真,而且高宗本来就对王皇后不能生育感到不满,于是在武则天的怂恿之下把王皇后废了,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在当上皇后以后,武则天又派人砍去已经被贬为庶人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双足,泡在酒瓮中折磨而死。在当上皇位巩固自己的统治势力的过程中被贬被杀的异己势力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贞观年间留下来的老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后来亲手毒死了自己的亲身儿子当时的太子李弘。吕后在这方面也是毫不逊色。因为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夫人,在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已经是明日黄花了,容颜衰老姿色不再了,对汉高祖非常宠幸的一个妃子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赵如意非常的嫉妒和憎恨,一心想除之而后快。在汉高祖刘邦驾崩以后,吕后的儿子刘恒继承了皇位,借机会用毒酒毒死了还年少的赵王赵如意,然后把戚夫人的手脚断去,挖了她的眼睛,割去耳朵,让她喝下哑药,然后把她放在厕所里,称为“人彘”。手段之残忍,令人瞠目结舌!刘恒驾崩的时候,“发丧,太后哭,泣不下”,亲生儿子离自己先去了,她只是仪式的哭了一下眼泪都没有掉一颗,猜想心里还在高兴呢。
想起另外一个女人,因为不够心狠手辣而落得悲惨下场的女人。晋献公的一个妃子叫骊姬,很是为晋献公所宠幸,两人关系亲昵,到了一日不见辗转难眠的地步,有一天晋献公失眠没睡好,一位下面的人就问他,“床笫之不安邪?抑骊姬之不存侧邪?” 《国语 晋语一》。古人云“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慢慢的骊姬就野心膨胀了,想要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必须煽动晋献公废原皇后齐姜改立自己为皇后,废原太子申生而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了这个目的她诬陷太子申生在给晋献公的肉里投毒,把太子逼得自杀了,接着又把太子的两个弟弟逼得不能回国四处流浪。但是,在晋献公去世之后太子奚齐当上了国君,没过多久就被自己的老师里克杀了,骊姬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这个失败的例子可见,骊姬还不够心狠手辣,没有把朝廷里的异己势力排除借机安排自己的势力人脉,这些都应该在晋献公还在位的时候通过他的手实现的。
从这些可见,她们两个历史女强人不愧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里的心狠手辣之人的鼻祖啊!正应证了一句名言,成大事者,一定要心狠手辣。而况乎在这样一个自古传统都是男人强势男人才可以涉足的领域。&
她们的不同之处,就是为什么武则天能成而吕雉不能的原因在于:
(1)武则天年轻漂亮风骚,而吕后没有。历史上对吕后的美丽风骚没有记载,在《史记》“吕太后本纪”里也只是轻描淡写“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吕后为人刚毅”一笔带过。当初刘邦和吕雉的结合,也并不全是刘邦自己的意思,那时刘邦还只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小组长吧,手下就两个人,一个为亭父,负责开闭帚除,一个叫求盗,负责逐捕盗贼。是吕后的父亲吕父很会看人面相,一次看到刘邦的面相后赞叹不已,认为一定会有出息,所以就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刘邦。当刘邦推翻秦朝统治,打败项羽当上皇帝以后,吕后已近步入阿姨的行列了,容颜不再了,于是就有了刘邦宠幸戚夫人想废太子刘恒改立戚夫人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的事情。与吕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公元636年,武则天才十四岁的时候就一眼被唐太宗看上称赞她貌美色丽,纳入后宫当才人,太宗赐号武媚娘。一次太子(后来的唐高宗)李治看到了武媚娘立即就喜欢上了她。在649年唐太宗就去世了,李治当上了皇帝以后就到感业寺把武媚娘接回宫中。唐太宗唐高宗这样的万世之尊同时都一眼就看上了的女人,说不漂亮,说没有气质,说不动人楚楚娇态怜人都没有人相信!有了这天赋的美貌容颜以后,就可以很自如的让皇上为她做很多事情,可以很顺利的影响统治阶层的中央决策,为以后事业的成功和个人愿望的实现打下很好的铺垫。
武则天善于经营朝廷的政治势力,她的亲信不止武家人,更多的还是真有本事的政治家,如狄仁杰。吕后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经营过外廷的势力,任人唯亲,使吕氏遭人嫉恨,所以吕后一死吕氏就被铲除掉。
说白了,其实人们不太在乎女人做皇帝,可谁做皇帝也不能只顾着自家人啊,好歹利益均沾不是?想吃独食还能长久?这跟能生不能生没太大关系,哪怕只有一个儿子,经营好了,照样当皇帝。&
很简单,武姑娘先事太宗后嫁高宗,先学习后实习,最重要的,她年轻后又长寿,一个强人,活的长很重要。朱元璋要多活5年,还有朱棣甚么事?
武则天为何成功?
读《武则天女皇》有感
刚刚闭合此书,确已被武则天这样一个集才智、谋略于一身的帝女深深吸引。历史记载是一个很奇妙东西。话说当年一位道士为武媚看相,说:“此子若女,必成帝王。”对于此类预言,历史记载总会提到,继而以归顺天命来解释“武代李兴”的必然性。我不敢相信,也不得不信,但总觉得是因为武媚成为帝王的违背常理的举动无法解释,所以世人便以这样的理由来搪塞罢了。可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武媚的称帝,才能使人信服。毕竟,女子称帝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武媚的出人头地,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多年政权与谋略的积累。从历史事件来看,武则天的成功并非偶然。
在我看来,武则天的成功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
一、后宫对于“武代李兴”的传言及独守冷闺的经历
从前的武媚聪明、善良甚至可爱,但最终却成为了一个颇有心计的谋略家。这样的结果或多或少都是由于皇上对她的漠视所造成的。作为一个宫中的女人,特别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本应受到皇上的宠爱,但事实却是武媚被皇上孤立。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无疑是个打击,武媚不可能会甘心永远呆在这冰冷的皇宫终老一生。这样的处境,更激发了她对于权势的欲望。可以说,此经历是她野心膨胀的诱因,从而导致她由善良向谋计转变。
二、李治的无能
历史上的李治被戴上了“仁爱之君”的大帽子。若是谈仁爱,说白了,就是懦弱与无能。记得李世民先前想让李治外出征战,李治听了,吓得“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最后,李世民亲征沙场却一病不起。李治的皇位是父亲给的,但在我看来,却给的莫名其妙,也许应该说是“坐收渔翁之利”。其实,李治的胆小、懦弱、不问世事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当一国之君。作为一个真正的好明君,应具备“勤政、爱民、有魄力”这三个条件。李治爱民,但说起“勤政、有魄力”,那可真是望尘莫及了。他怕大臣、怕父皇、怕武媚,不仅如此,他的江山更靠武媚。正是李治的无能,使武则天在政治上初露头角,为武则天最后成为霸权之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武则天本身“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的性格
武则天的毒辣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体现。记得十七岁时,武媚驯服了一匹悍马,名叫狮子骢。此马性情刚烈,不易驯服。但武则天却做到了。李世民问她是如何办到的,武媚道:“我只用了三种工具。第一种是鞭子,它不听话我就抽它。第二种是钢鞭,它再抗拒挣扎我就打它。第三种是匕首,如果它真的这样贞烈不屈,我就会直接杀了它。再好的马,不为我所用,留着也只能成为祸害。”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如此凶狠,对于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竟能毫不犹豫的做到斩草除根。这样的举动让我震惊,却更是武媚登上帝位的主因。
可以说,武媚的成功让我看清了一个头戴“光环”的女人的艰辛,武则天的才智、谋略及刚毅的性格成全了她在政治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更让世人认识了这个名垂青史、不平凡的女人。
有人问武则天一生之中有多久身处逆境之中?我个人认为,武则天一生之中一直处于逆境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武则天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当时的文化传统所不能理解和不能认可的,她一直在和这样的一种文化传统做斗争。从主流文化上来讲,她一直身处逆境,可身处逆境并没有妨碍她最后取得成功建立了她梦寐已求的武周王朝,稳定统治了十五年,最后由儿子继承了王位。虽然说她的武周政权结束了,但是儿子们继续保留了她的尊号。从政变到去世这段时间里,她的儿子仍然认可她为一个皇帝,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以后她的子孙在唐朝进行统治的时候都一直把她视为唐朝的君主之一。比方说,唐朝的皇帝讲到几圣开疆,从来没有漏掉过武则天。所以说她确实是一个成功的人,也确实是身处逆境的人。那么成功和逆境之间的关系在哪里呢?或者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逆境当中怎样能取得成功呢?这是在今天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第一大逆境是她在感业寺当尼姑的时候。
当她十四岁的时候进入了李唐的皇宫,给唐太宗李世民当才人,这是一个中等品级的妃嫔。当时她十四岁,在才人的位置上干了十三年,李世民去世以后她面临着一个很可怕的处境。按照当时的传统,一个皇帝去世了,他的妃嫔没有子女又没有什么其它的才能留在宫里服务的话,她的命运就应该被遣送到尼姑庵或者道观去为先帝追服。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处境,这都是未亡人的境界。所谓未亡人就是人还活着,但生命已经没有意义了,你的一生余下来的时候只能干一件事那就是等死,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处境。可怕到什么程度呢?唐朝人曾有一首诗“从来宫女皆相嫉,闻到瑶宫总泪垂”,意思是说宫里都是有竞争关系的,她们彼此是相互嫉妒的,但是听说某一位宫女被送到道观里去当女道士,她们又都为这位宫女洒下同情的泪,因为这个人再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对于武则天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境界,因为大多数人到了这个境界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所以我把这个作为武则天面对的第一个逆境应该是非常合适的。对面这个逆境武则天是怎样处理的呢?咱们也知道,武则天根本就没有在这个尼姑庵了此一生,她很快又回到了大唐的宫廷之中。不过这次回宫,她的丈夫已经变成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了。李治比武则天小,是一位青年皇帝。如果说武则天没有实现从尼姑庵到宫廷这个跨越的话,她以后当皇后、天后乃至当皇帝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肯定她从尼姑到后宫身份的转变是成功的。这个成功是怎么实现的呢?
她实现成功至少有四个经验是值得我们留意和学习的。
第一,永远不放弃希望。这也是我们总结武则天一生都要提到的一句话。只要还活着,就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事情。因为大多数人伦落到她那种境地可能都非常的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但是武则天不相信,不相信就产生了动力,这是我们要总结的第一句话。
第二,未雨绸缪。人要在事先替自己多想几步。武则天什么时候替自己想到了这步呢?在唐太宗还没有死的时候就替自己想到这步了。在当时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武则天已经在后宫混了十年左右了,她的地位没有得到任何提升,而且能看出来以后也没有机会了。这个时候,她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她开始努力接近当时的太子??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皇帝。这段感情可以说是日后武则天能够从感业寺回归大唐后宫的关键因素。
第三,适合自己的突破口。虽然说武则天和唐高宗之前有过一段感情,但怎样才能维持和加深、加固这段感情,让皇帝重新把她纳入后宫呢?这一定是她要考虑的问题,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武则天在尼姑庵里不停地给李治写诗,写情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唐高宗。唐高宗是一个有文学爱好和文学天赋的人,如果用诗来打动他的话,可能比其它的手段更加有效。所以你一定要看到能挽救你出局的人有什么爱好,你可能在什么地方和他有共同点,武则天就运用唐高宗爱好文学这点去打动、吸引他,维系对自己的这段感情。
第四,果断的抓住机会。武则天抓住了李治受她情诗的打动重新去感业寺看望她,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稍纵既失,而且给人很大的压力。为什么呢?因为李治是皇帝,去感业寺给先皇忌日行香,武则天作为一个尼姑能不能有一个好的表现来把事情往前进一步的推动。如果一招不顺的话,满盘皆输,这个时候就要看一个人的判断力,是否能够果断地处理一些事情。李治到了感业寺,武则天没有犹豫,上去拉住他的手然后流下滚滚热泪。实际上这样的一个行为把他们以前初步建立的感情和当时加深的感情到这儿有了一个收场,对于李治形成一个强烈的刺激,李治也就是在这个刺激的基础上表明了态度??不放弃武则天,重新纳入后宫。于是她在这些行为的基础上重新得到了进入后宫的入场券,找到了日后飞黄腾达的新起点,所以武则天这几步路走对了。
第二大逆境是在废王立武阶段。
武则天进入高宗后宫是从基层一个没有品级名份的普通宫娥开始做起的,但是后来她凭借自己的手段和魅力火箭式上升,上升到昭仪的位置。在昭仪的位置上她又生下长子李宏,这个时候她开始有新的方向??冲击皇后之位,但她遇到的阻力是相当大的。这些阻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当时的皇后没死。因为在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和妾在身份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二是皇后没有什么能够让人公开指责的过错。其三就是自身的优势不大,优势和劣势分跟谁比。当时她想冲击王皇后的位置,那我们就拿王皇后和她比较。王皇后是何许人也?她是太原王氏之女,是当时的世家大族。隋唐是一个身份制社会,非常讲究门第,太原王氏是当时全国第一高门,而武则天是陕西汶水的小姓,所以没法跟人家的出身相比。从年龄和相貌上武则天也不能和王皇后所相比的。王皇后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先帝所娶,明媒正娶。武则天在这方面就没有优势而言,她是先帝的才人,这在当时是要冒乱伦的风险。武则天还面临了一个大问题,王皇后的支持者势力非常大,她的舅舅是当朝的宰相,而武则天当时还不知道谁会支持她。以武则天当时的状况来冲击后位,可以说也是一种逆境。但她还是做到了,成功的扳倒了王皇后,同时也把支持皇后的那些官垄贵族一网打尽,当上了李治的新皇后,并且以此为起点最终当上皇帝。当皇后是她成功的关键一步。
这次成功她是怎么取得的呢?
第一个因素就是“分清敌我友,重视中间派”。武则天当时最大的敌人就是官垄贵族出身的元老们,因为他们在左右着朝政,他们的意见对皇帝影响很大,对选皇后是至关重要的。那武则天的我方都有谁呢?当时她觉着并没有明确的人站在她那边,除了唐高宗李治。最大的问题是“友”在哪儿?“友”就是那些中间派,那些两头都不帮的人。而武则天在争取这些中间派的时候,争取到了谁呢?她争取到了徐茂公李绩的支持,徐茂公是山东豪杰的代表,是当时打下李唐王朝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这一派为什么会成为中间派呢?因为武则天的敌对派是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官垄贵族,官垄贵族和山东豪杰是两种势力,是两个不同极端的代表。武则天非常重视这股力量的人数、言论及各方面的优势,把他们争取过来以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就发生了变化。
第二个因素是“ 寻找和主要领导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当时的最高政权领导人是李治,如果武则天能够把他拉为盟友这就是一支最为强大的力量。武则天是怎样把他拉为盟友的呢?感情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大帝国的当家人他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李治当时有那些利益有维护呢?皇权是首要的,他需要足够大的权力。但当时权力被出身于官垄贵族的元老重臣们压制住了,这是让他非常难以释怀的一件事。如果他的利益要伸张也是必须要清除这些人的势力,武则天在这个时候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动向,把他们两个的利益搅合在一起。在这种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两人从亲密爱人变成了亲密爱人+亲密战友,这样的联盟就非常牢固了。对于皇帝来讲,仅仅是感情联盟可能最不可靠,但是有了利益的联盟这个事情就要发生改变了。
第三个因素是“小人物,大力量”。武则天的有些朋友,按当时唐朝的观念是一些不太地道的人、小人,不仅仅在道德上受到指摘,在实际工作能力上、出身背景上是处在较低级的层面。这些小人物的品级特别低,但这些人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他们拥有什么力量呢?他们是最没有顾及的敢于投身于战斗的那种人。因为大人物根基比较深,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畏首畏尾。而这些小人物没有那么多的负担,失去对他们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所以说他们是最能放开手脚去做事情的,而且这些人在当时还代表着一种社会力量??一般官僚,没有出身背景的官僚。在元老重臣把持朝政的局面下,他们心中有欲望但得不到机会,无从出头。他们需要社会有一种改变,需要一种动荡,这种动荡才能让他们上升,恰恰武则天也需要这种动荡,所以她刚开始网罗的都是这些小人物,但就是这些人最后被证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些人物,在扳倒元老重臣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四个因素是“坚持长期战斗”。武则天的这场“废王立武”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呢?真正结束的日子是4至5年之后,从唐高宗显庆四年底到显庆五年初,是以长孙无忌最终倒台为标志才算是它的结束。这里面有一个把握时局的韬略,如果当时武则天觉着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也许她的位置就没有以后那么牢固,如果她真的想把这个位置坐稳就必须做三件事。第一,改立太子;第二,除掉已经废黜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第三,彻底击跨长孙无忌集团。只有这三件事都完成了,她的皇后位置才能高枕无优。什么叫逆境成功之道?不要被眼前的胜利所迷惑,坚持追求长久的利益,韧的战斗才可能保住成功。
第三大逆境是“上官仪事件”。
武则天在显庆五年之后,唐高宗生病了,她得到了协理朝政的机会,权力是一个受人瞩目的东西,很多人都在追求,一旦权力被分割大多数都会觉得非常非常的难受,唐高宗也是一样,皇帝的权力尤其是不容分割的。虽然唐高宗让武则天和他一起享有朝政,但发现武则天的势力在培养、增长的时候,他也感到了一种畏惧、讨厌,最后这些情绪转化为强烈的不满。唐高宗对于武则天干扰朝政表现出不满,但他的性格过于优柔寡断,所以只好请教他的军师也是当时的宰相??上官仪。李治告诉上官仪“皇后现在干扰朝政,我受不了,你说该怎么办?”当问完这个问题后,上官仪不假思索的说出这样的话“不如废掉吧!”这是一个我们从常理上都不能接受的说法,为什么呢?现在的人情世故告诉我们,当人家夫妻俩吵架的时候,作为一个外人要劝合不劝散。但上官仪违反了常理出牌,他劝散,劝皇帝把皇后废掉,这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李治是皇帝,他有决定权;上官仪是宰相,他有行政权。如果他俩一拍即合的话,废掉武则天的决策完全可以做出并执行。如果这样的话,武则天后半生的功业就无从谈起了。但这次武则天不仅成功渡过逆境,而且权力还有一次实质性的提升。就在上官仪事件之后,武则天开始和唐高宗合称“二圣”,“二圣”的意思就是二个圣人。唐朝把皇帝叫“圣人”,那么可以想象她的势力提升到什么样的程度。
但这次渡过逆境武则天第一是要先反思自己。当一个人遇到逆境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考虑自己之前做错什么以至于落入现在这种逆境。武则天也要先反思这个事情是怎么引起的。她在反思的时候能得了一个教训,就是一定要做好沟通工作。她和唐高宗本来就是一对恩爱夫妻,她的权力是唐高宗赋予的,她参政是通过唐高宗点头认可的,为什么点头认可的权力到最后变成了唐高宗对她不满的关键因素呢?是因为武则天做事过于冲撞,过于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没有考虑领导的感受。还有要反思的是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导致皇帝对她不满意的这么一个严重事件?她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皇帝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和大臣单独接触,而这种接触是把她排斥在外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沟通工作做好了,而她却没有做好,就可能要吃亏的。有问题才能有解决的方案,所以她一直坚持要和唐高宗一起上朝就是为了排除这样一个可能??皇帝和大臣单独议事的可能。
第二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个事情的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上官仪的这个事情上反应的特别突出。因为当时是皇帝和宰相私下沟通要废掉武则天,并让上官仪起草诰书。当时武则天的行动特别迅速,在第一时间,在诰书还没有变成一份真正有意义的委任状时做出了反应,这得益于她发达的情报系统。当她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和唐高宗谈起了心。先谈起了她的过错,作自我检讨,然后再谈自己的贡献。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况下,唐高宗被她说服了,回心转意了,武则天转瞬间扭转了局式。
第三是在充分分析情况的基础上变不利为有利。因为这件事情对武则天不利,在察觉不利之后做出反应之后该怎么办?有很多人会畏缩,但武则天在充分分析情况的基础上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在这件事情之后不久就向唐高宗提出了要求,要求她和唐高宗同时上朝、退朝,并得到了唐高宗的同意。
第四大逆境是“徐敬业叛乱和裴炎逼宫”。
这是一个从未遇到和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武则天一辈子没有打过仗,和唐太宗不一样,她从来没亲临过和指挥过战争。除敬业是前面提到的徐茂公之孙,自身具有巨大的出身优势,并带领着十几万兵马在全国最为富庶的地方(扬州)兵变,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可就在这个挑战发生的时候,宫里头偏偏又出事了。当时朝廷的一个权臣??裴炎,趁徐敬业叛乱逼武则天还权。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官到武将都对武则天的专权提出了挑战,这对武则天来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如果这两件事情成功了,不但武则天当不了皇帝,包括当时的唐朝何去何从也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当时徐敬业的态度就是南北分割、划江而制,如果这个举动成功的话,南北朝将重现。这会对中国以后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这次是怎么取得成功的呢?有以下几个具体的做法。
第一个做法“处乱不惊”。逆境有大有小,每个人面临的困难有很多种,我们不可能预先去判断,但可以做到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不慌乱,武则天当时对这起突发事件就显得相当平静。这个平静有一个例子最有代表性了。就是当人们把那篇箸名的由骆宾王起草的“袭文”交给武则天看的时候,当她阅读到“一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等一些警句的时候,武则天放下袭文看着宰相说“宰相安得诗此人”(这个人为什么要造反呢?是因为你们宰相失职啊,你们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反而让敌方得到)。这是一个非常有风度的表现,通过自我的批评,取得了巨大的安定人心的作用。
第二个做法“分清主次”。武则天当时的这个逆境非常复杂,面临着两种困境,分别是地方有人起兵造反和朝廷里有人逼宫夺权。那这两个矛盾那个是主那个是次呢?当时有人提出不应该杀权臣,应该冷处理裴炎逼宫事件,主要先解决叛乱问题。而武则天却没有按常理出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裴炎给除掉了。这样做法是正确的,这就是有主有次,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对于武则天来说裴炎逼宫是心腹之患,而徐敬业叛乱是肢体之患,先解决好了心病,再回过头全身心的解决外病。
第三个做法“抓住要害”。当时敌人的要害是什么呢?裴炎解决掉就不说了。徐敬业当时起兵的要害问题就是他拥有某种正义感??复兴李唐。皇帝现在被武则天囚禁起来了,徐敬业起兵不是为了别的,是想逼迫太后还政于皇帝。武则天对于这种正义性是怎么处理的呢?她派李唐宗氏带兵攻打徐敬业,这样就等于宣告这个正义性是不存在的,这对徐敬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综上所述,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武则天转败为胜的成功例子。
最后一个逆境是“神龙事变”。
“神龙事变”发生在武则天末年,当时她已经八十多岁了。因为她宠爱的两个男宠引起了朝廷大臣和太子的恐慌,所以大臣和太子公主们进行了一场政变,这场政变的直接指向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还有一个间接后果就是逼武则天提前退位。这件事情发生在神龙元年,所以称之为“神龙事变”。为什么这次事变也被称为武则天逆境成功呢?她不是被推翻、让位了吗?关键是我们要怎样理解成功。实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利益就是成功!
武则天怎样做到被推翻却不被否定呢?有几个经验值得我们去考虑。
第一个经验是“认清形式”。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还有多大的利益可以去争取,武则天考虑的是退位已经该做些什么。她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低姿态,去化解各种各样的恩怨。比如在她临死之前宣布,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族人不再受到牵连了,还有就是原谅她的第一批敌人。在后退的路上节节设防可以说是武则天做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认清形式的基础上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在里面影响着人们对武则天的看法,就是她以前所做过的好事。她建立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机制,使得人材可以在更大的服务上进行流动,使得一小部分人把持权力的局面得到了调整,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进入仕途,这也是她赢得尊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了解更多“YY”“快手”八卦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哪些好看的文学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