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舞蹈是古代女真后裔吗

契丹后裔今何在
1600年“鸡冠”生生不息 契丹后裔今何在
内蒙古新闻网&&10:09 
  开辟新家园
  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帝国,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居住在赤峰地区的契丹部族被迁徙到全国各地。公元939年和940年,辽太宗将南北两院三个石烈(相当于县级)的契丹部族迁到大兴安岭北段的湿地、草原地区从事农耕,成为达斡尔族的祖先。
  进而辽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岭北地区民族群的控制,还将皇帝四季捺钵其中冬、春两季捺钵的行宫设在这里,成为辽朝实际上的冬都和春都,升格为辽朝的政治中心之一。每年的冬末春初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云集此地,凿冰钩鱼、放鹰捕鹅,召集各民族首领商议军国大事。契丹移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当地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元1125年金灭辽,契丹由过去的主体民族沦为亡国奴、阶下囚。遂引发了契丹大规模的逃难潮,耶律大石率领的契丹王族不远万里来到中亚两河流域建立了西辽。另一部分是以库烈尔部族为主体的契丹人逃往大兴安岭北段,以射狐捕鼠的狩猎生活为生,卧薪尝胆,发誓不吃金朝的粮食,以谋复仇。留在赤峰地区的留哥部族在元朝灭亡时随蒙古人北迁到大兴安岭与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契丹人汇合,共同形成了达斡尔族的祖先民族主体。
  而原来留在故地的一百多万契丹人在历经了金元明三代的民族大融合中,其主体有的融入了汉族,有的融入了女真族,有的融入了蒙古族,到明朝初叶契丹族从历史上消失了,只有留在大兴安岭北段东西两麓的契丹人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部落组织和生活习俗,成为传承契丹族血脉最多的达斡尔族。
  而被蒙古人派往南征的契丹军队留下的契丹后裔则出人意料地生存在云南省西部的保山一带。
  本人之根
  在云南省西部热带山地丛林密布的保山地区,交通闭塞,荒蛮落后,这里生活的十几个少数民族均是操高棉语族的亚热带族群。1986年民族学者桑耀华和杨毓骧等人在对保山地区布朗族进行社会历史调查时惊奇地发现,布朗族在施甸县分布的族群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称为本人。他们认为祖先来自于北方辽东,姓耶律氏,祖先叫阿保机。经过调查发现保山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大量的本人,总数超过10万。他们之所以叫本人,是认为他们与周边所有民族都没有族源关系,自己又没有成立民族的资格,只好叫本人,以示特立独行,即使是加入布朗、汉、彝等民族的本人,也保持本人的独立身份和对祖先民族的认同。
  那么这些契丹遗民是怎么来到西南边陲的呢?本人自己的传说认为辽代末帝天祚的八弟阿育在辽朝覆亡之后率四员大将转战四川和云贵高原,并改姓取阿保机的首字,改姓阿。到了阿育第三代阿谦时投降了元朝,被元朝册封为副元帅,后因随蒙元军队平定云南,升都元帅,三个儿子被分封到云南西部戍边。阿谦长子阿律芽的儿子阿鲁苏戍守今天的施甸县,元朝灭亡之后投降了明朝,被封为万户,后甸长官司正长官,管辖十八土司,后来阿鲁苏被施甸县的本人追封为一世祖。到了阿鲁苏第三代阿龙执政时叛明,被处死,契丹人纷纷逃亡。逃到深山里的族众逃入到各少数民族村寨的,后来成为该民族的成员,但保持着阿姓。留在山间平坝区的改称莽。后来在明万历年间以后莽姓改姓蒋,成为本人第一大姓。
  尽管本人关于祖先传说难免有以讹传讹的成分,但是蒙古军队在平定西南的战争中有契丹人参战确是事实。《元史》曾记载一个叫耶律秃花的契丹王族归顺了成吉思汗,立下赫赫战功,他死后儿子朱哥继承濮国公爵位,统领七万兵马与都元帅塔海绀十征四川,他的后代不断随元军平定云贵地区,并镇压了多次少数民族的叛乱,并世守云南。朱哥的孙子忙古带因战功卓著被授予为进骠骑卫上将军,遥授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左丞,行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之帅。朱哥子孙三代协助蒙古军队平定西南的史实与本人的历史传说互相印证,揭示了契丹人进入云南的历史过程,也为本人追根寻源找到了历史依据。
  199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始了“分子考古学”课题的研究,首先确定契丹人和本人、达斡尔人遗传学的DNA测定,在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刘凤翥先生的主持下,首先提取了乌兰察布盟契丹女尸的DNA样本,然后又在云南保山阿、莽、蒋三姓本人的血样提取了DNA样本。又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的达斡尔人中提取了DNA样本,又参照了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等人群的DNA,经过DNA测序排列,终于得出结论,本人阿、莽、蒋三姓与契丹和达斡尔人有着相似的父系起源,而本人的母系起源则与契丹较远。也就是说当时平定西南的契丹军队没有携带家眷,后来他们与当地的女子结婚生子,后代也只能保留一半的契丹血统。
  世代生活在云南的本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许多契丹民族的传统习惯。他们的语言至今保留着一百多个契丹和达斡尔语的词汇,语言也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在他们的族谱中也把阿保机共同作为本人的始祖而加以供奉崇拜。在明清两代的本人墓碑上还令人惊奇地发现了大量契丹小字的碑文,证明就连辽朝时期尚不普及的契丹小字竟然在云南的契丹后裔中间流行过。
  本人在经过DNA测定为契丹后裔之后,在云南的本人中间迅速掀起了一股认祖寻根热潮,要求回归到祖先民族的名称中去,但是由于中国民族甄别工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完成,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框架不能改变。本人万般无奈只好成批地改为达斡尔族,这个与他们血缘最近同祖同宗的民族,使云南这个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又增加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保山的本人们正在期盼着能够有一天回到赤峰契丹发祥地认祖归宗。
  认祖寻宗
  日,由黑龙江省达斡尔学会理事长杨优臣先生率领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区考察团来到赤峰,开始了他们考察研究辽文化和红山文化的溯源寻根活动。
  考察受到赤峰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接待,赤峰地区生活和工作的达斡尔族也纷纷前来欢聚,使考察团一行感受到了亲如一家的温暖和热情。考察团先后参观了赤峰市博物馆、红山文化遗址和南山生态园辽文化艺术综合体,并和赤峰文博、史学界专家学者座谈。就契丹和达斡尔族的渊流、契丹和达斡尔族文化异同、契丹与达斡尔族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杨优臣先生介绍,目前全国达斡尔族人口13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区和新疆的塔城市,其他较为零散地分布在海拉尔市和鄂温克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的黑河市。
  达斡尔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东北的少数民族中是文化较为发达的民族。达斡尔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思想,17世纪沙俄向中国领土扩张国难当头的环境下,居住在黑龙江北岸的达斡尔人用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对抗沙俄哥萨克骑兵的侵略,以血肉之躯,谱写出一首爱国主义颂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映的电影《傲蕾·一兰》,就是歌颂达斡尔族抗击沙俄的悲壮史诗,曾经感动整整一代人。
  达斡尔族至今仍然保留着许许多多古代契丹人的习俗。例如契丹盛行的马球运动现在演变成为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达斡尔族为主的国家曲棍球队曾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夺冠,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争得了荣誉。契丹的角抵、用牛羊肩胛骨占卜、天旱时求雨相互泼水,冬季凿冰钩鱼、秋季用鹿哨吸引母鹿,驯鹰、射猎等习俗几乎都在达斡尔族中间得到了保留和传承。从体质人类学方面达斡尔族人的形象和契丹人极为相近,市博物馆陈列的两尊契丹人木雕像
  几乎与达斡尔人一模一样,使考察团的成员感慨万千。从语言学角度,契丹和达斡尔语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至今达斡尔语中保留了大量契丹语的语汇。就是契丹人使用的典型器皿鸡冠壶也被达斡尔人传承至今,成为当今惟一使用契丹鸡冠壶的民族。特别通过DNA鉴定,达斡尔人的父系和母系都和契丹人最为接近,是和契丹亲缘关系最近的现代民族,古老的契丹族的血脉历1600年而生生不息,在达斡尔族身上得到传承。
01/24 02:23
契丹.党项与女真后裔今何在?? ?
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党项人遂成为蒙.元属民,系色目人之一种.蒙古语译党项为唐兀(&元朝秘史&译作唐兀惕或唐忽惕),故元代以唐兀氏指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立的西夏.因西夏领土主要在黄河以西,汉文文献称之为河西,自蒙古语转译,又作合申,故拉施特&史集&谓“蒙古人称做合申的唐兀惕地区”.但元人所说的河西人是泛指所有的西夏遗民,不专指党项族,故河西又有“蕃河西”和“汉河西”之别,&新元史&卷二九&氏族表&(下)曰:“其俗以旧
06/01 01:59
游牧民族是坐观君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坐井观天&公众号(微信ID:china_2049)关注的重要内容.之前给大家分享过一些文章,包括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简史,以及匈奴的前世今生.在公众号回复&中国&都可以看到.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外一个曾经叱咤一时的游牧民族:契丹.坐观君查了一些资料,这次就在此基础上给大家讲讲契丹人的前世今生. 提到契丹人,你首先想的是谁?义薄云天.侠骨柔情的萧峰大侠一下子就浮现在了坐观君的脑海里. 据说,萧峰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他当时是辽朝大
04/19 04:02
袁世凯17子15女及其后裔今何在(组图) 李奉先 原创 首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之袁世凯.笔者所到的袁世凯一些后裔家中都挂有这幅像,应该是他们心目中祖父或曾祖父.(袁世凯曾孙袁弘哲提供) 袁世凯的另一面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精神领袖.其一生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 .&窃国大盗& ,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再造共和&真正的改革家.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洗
01/29 13:44
云南&本人&系契丹后裔? 刘祖武 文 契丹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湟水一带.公元915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八部,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辽,并创立了自己的文字.但建立过219年王朝的契丹民族,自明朝以来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相近的遗传关系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一些研究人员从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墓中出土的契丹人头骨.牙齿和契丹女尸的腕骨中提取DNA,与现今达斡尔族母系DNA进行对比,发现他们的同源度比较高.研究组接着又到云南保山地区提取阿.莽.蒋姓&本
05/07 22:09
达斡尔族的狩猎.捕鱼方式与契丹人大致相同,达斡尔族至今保持同姓不通婚的习俗与契丹族也相同,达斡尔族的祭天仪式与契丹族的祭天有相通之处,达斡尔族与契丹族都信奉萨满教,而最具达斡尔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曲棍球很可能源自辽代契丹族的马. 尽管近年来云南契丹后裔成为新闻热点,但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向云南民委反映契丹后裔的情况,但未引起重视.而到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社科院的达斡尔族学者孟志东.云南学者杨毓骧以及内蒙古大学的陈乃雄教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干志耿.叶启晓等都先
08/07 05:47
揭秘:清朝皇族后裔今何在?
按皇室优待条例,民国政权同意大清国继续存在,而且就住在北京的宫中,因此进入民国之后的中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民国政治家或在议会中进行和平辩论,或在疆场上继续厮杀,唯在北京那片紫禁城中,大清国依然存在着,宣统帝溥仪依然在那里称孤道寡,继续宣统纪年,仍有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许多遗老也依然以受到皇上的封赏为荣誉.民国政府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清廷给予礼遇和尊重,无奈溥仪不甘寂寞,1917年他在张勋挟持下宣布复辟,仅12天就被再造共和的英雄段祺瑞给赶下台.以此理由,
06/12 21:23
揭秘:中国帝王后裔今何在?
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宋朝王室赵氏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及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20000多人. 广东莲塘镇赵氏祠堂.
2005年摄于广东花都市市郊洪秀全故居,在这位女孩身上是否能看到洪秀全当年的遗风?据故居管理人员介绍,她是洪氏家族第六代子女,现也是管理人员.
一位在广州海珠区革新路行走的“怪人”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他身穿黄色旗服.束着一条长
10/22 03:42
宗祠供奉辽太祖画像 契丹家谱保存完好 滇西有群&契丹后裔&(发现·角落里的中国) 本报记者 胡洪江 杨文明摄影报道 & 人民日报 &( 日
14 版) 蒋氏宗祠里的青牛白马图. 蒋氏宗祠大门. &契丹后裔&家谱. 一片荒草,一堵残墙,一进小院,一座祠堂,一次从北方草原到滇西小城的迁徙. 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木兰村,始建于明代的蒋氏宗祠正殿里供奉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画像,大门对联书写&耶律庭前千株树,莽蒋祠内一堂春&
07/14 15:21
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重庆大山深处发现1500余后人 日 08:28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向军 分享到: 更多 17人参与0条评论 核心提示:&按辈分算,我是成吉思汗第28代子孙.&昨日,说起自己的家族史,76岁的张友安一脸自豪.他说,和他一样出生于彭水县鹿鸣乡向家坝的张.谭二姓,有1500多村民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本文摘自:&重庆晚报&日24版,作者:向军,原题为:&彭水有个蒙古村,1500村民自称:我们的祖宗是成吉思汗&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鄂温克族社会历史”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4.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3.13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8.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8.5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7.35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8.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5.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0.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2.00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
分享本文:
&&&&&我觉得你还可以置顶一下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老干妈这是一场灵魂的博弈,只有最终没被伤痛压垮的人,才配得到它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目前,我国56个民族,可为什么没有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历史上著名民族呢? &匈奴族是我国历史上与中原民族在“和”“战”关系方面呈现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曾游牧与蒙古高原一带,战国时趋于强大。秦始皇时曾派蒙恬北击过匈奴,筑长城。两汉时期的昭君出塞,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就反映的是与匈奴关系的史实。秦汉时一部分西迁至欧洲,后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现代匈牙利的先民;一部分内迁,南北朝时建立过前赵、夏、北凉等政权,逐步与汉族及少数民族融合。所以,南北朝以后史册不再有匈奴之名。
&突厥族在6世纪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后强大控制了东至辽海,西达西海(里海)的广大地区。隋时分裂为东西两部。唐时东突厥不断南下,唐太宗派兵进攻,俘其首领颉利可汗,设置都护府。东突厥后逐渐汉化。西突厥一部分被唐攻灭,一部分又迁到西亚,建立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现在土耳其人主要是西突厥的后裔。&
&鲜卑族曾生活在内蒙东部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南北朝时建立过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2燕等政权,386年拓跋圭建立北魏。5世纪时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同汉人通婚等,鲜卑族与北方的诸民族逐步融合了。
&契丹族在北魏时于辽河流域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同中原各族相互往来。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916年建立契丹国。控制了东到大海,北达蒙古大漠,西至阿尔泰山,南至河北、山西一带。1125年为金所灭,契丹人归附于金,后来又投附于蒙古并参加了南征,大多与汉族或蒙古族融合。有学者认为,现在的达斡尔族就是契丹族的后裔。
&女真族源于唐朝时的黑水靺鞨,主要活动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历史上把他们分为“生女真”、“熟女真”两部分。12世纪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到金后期,入住中原的女真基本汉化。熟女真在17世纪由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后皇太极又把女真改称为满族。而当时处于边远地区的女真族未纳入满族共同体,就发展成为了今天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祖先。女真这一名词也逐渐在清代消失。女人街∣比你自己更懂你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穿衣搭配∣你的美丽我负责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情绪管理∣或许你错过了什么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化妆造型∣美丽源于生活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分享本文:
公众号简介
历史&解密《档案》曝光出许多惊人内幕。解密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真相!历史解密为你解密中国历史。每条解密有据可依,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解密档案。档案解密全集:历史揭秘,历史解密,历史档案解密全集大揭秘,解密档案全景展示!QQ:678030
2017-04最近更新
历史解密档案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榜
Copyright & 2017
JCXG.NE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有关伯都讷地方古今民族问题的初步探讨
信息来源:松原文化网&&作者:王昭全&&发布时间:&&
&&& 谈及伯都讷地方的民族,就要涉及到广义上的民族,比如记述曾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古代民族或族系;也涉及到狭义上的民族,比如记述近、现代以来居于域内的中国各民族民众的迁徙、定居、发展和政治、经济、生活等情况。然而无论是古代民族或部族之间的入据或迁徒,分化和融合,还是近现代以来的迁入迁出,都有着一个多民族共处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在古代,这一地方的多民族共处,是通过占统治地位的主体民族的更替来体现;近现代特别是建立新中国以后则主要是通过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和各民族的团结共进来体现的。
&&& 一、古代地方主体民族的更替
&&& 古代的伯都讷地方,占主体地位的民族是在不断的争雄中不断更替的。有史料记载以来,古桴鲎逑档姆蛴嗳俗钤绲乜⒘苏饫铩1蔽菏逼冢嗌髯逑档奈鸸湃嗣鸱蛴啵谟衅涞亍U饫锏恼纪持蔚匚坏拿褡宄晌鸺迦恕N鸺肭趾螅徊糠址蛴嗳四舷卤苣迅呔淅觯徊糠直倍赡劢淖宄(立号)豆莫娄(又有的文献记为&达末罗&),后于唐时渐融于他族。而留下为的夫余人只能接受勿吉(隋朝时改称H)人的统治,被称为&夫余H&。当时,居于今扶余、宁江地方
的是勿吉(H)七部之一伯咄部。勿吉(H)人接受夫余人的较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手工业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勿吉改族称为H后,H七部中的粟末部(又称粟末H)建立了渤海国,并在这里设立了夫余府(见《中国东北通史》)。
&&& 辽灭渤海,这里的统治民族同东北各地一样,由H改为契丹。这种取代,是东胡族系中的一个强悍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都尚落后于渤海的民族&&契丹人侵占并消灭了人建立的渤海国政权,建立了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在统一东北的争战中,先后征服了突厥、吐浑、党项、室韦、奚、黑水H(后改称女真,虽同渤海人均属肃慎族系,为H七部之一,但渤海时期即与渤海国家政权若即若离,终于在H这个族系中游离出来)等。另外,辽还在统一东北战争中,在交界地区虏掠部分汉人。这就使辽王朝拥有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契丹族以外的七、八个民族。多民族的共处,当然是既包括民族和睦共处,也更包括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压迫被统治民族,在经济上侵占、掠夺他们;但在文化上,却往往要不知不觉地学习他们。辽王朝向封建化迈进的历史进步,不是他们血腥的民族压迫和掠夺,而恰恰是被统治民族汉族人、渤海人的先进思想文化、先进生产技术影响的结果。多族共处,体现在这个地方,在辽时,主要应该有契丹、女真(包括熟女真、回跋女真和生女真)、渤海和少量汉族人。辽朝后期,驻守宁江州的就由渤海遗民组成的&渤海军&,其将领中有名的有梁福、翰达刺等。而在宁江州以东,拉林河畔,生活着的生女真部落,一直是受辽朝贵族奴隶主阶级压迫欺凌的&异族&。女真族中,有早期降辽并加入契丹籍的,谓之&熟女真&;而以完颜部落为代表的一部分女真一直未加入契丹籍,故谓之&生女真&;介于二者之间的,又有一部分女真被称作&回跋&女真。这就足以说明,在辽代,扶余这个地方至少有三、四个民族(或部族)生息;在与统治民族(契丹)的共处中,有的归化,有的不训,故而这种共处也是在和睦和斗争的交织中形成的共处局面,并在这种暂时的和睦和不断的斗争中,共同开发着这片沃土。
辽王朝的民族矛盾普遍存在并日益严重,终于导致了民族斗争的大爆发。生女真完颜部落在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在拉林河畔得胜陀(址在今扶余县得胜镇境内)誓师反辽,并首战攻陷辽朝重镇宁江州,在这里拉开了女真伐辽、灭辽继而南下亡北宋的一场惨烈的民族战争的序幕。
&&& 女真建立金国后,这里的统治民族为女真族。由于金国疆域已渐扩大到黄河流域,因此国内的民族人口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统治民族女真贵族统治下,汉族人比例大大增加。共同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就有着女真人、汉人、契丹人、渤海人及其它少数民族人。由于汉族人带来的先进中原文化和农耕技术,在多民族共处中,推进了这里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 金朝中后期,以纳仁汗为首的蒙古豁罗剌思部(即古郭尔罗斯部)迁至金国内地的松嫩两江交汇处一带。终至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后来虽然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灭于明,明王朝又在这里设卫所管理,但这里的民族成份中确实又加入于蒙古族人。以前的契丹人或迁徙或同化,以前的渤海人渐渐融入了其它民族,但这里的民族结构仍然是由汉族、东胡族系的蒙古族、锡伯族和肃慎族系的女真族为主要成份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多民族共处的局面。这些不同族系、不同民族在这同一块黑土地上生息、繁衍、睦邻、斗争,在一幕幕悲喜剧的演出中,迎来了女真族的重新振兴&&后金政权(清前期)的建立。而且也就在这一时期,居于此地的近代意义上的各个民族大体上形成了。
&&& 明王朝统治时期,这里的民族结构渐趋稳定,有东胡族系北鲜卑人的一支室韦诸部中的南室韦后裔锡伯族、蒙兀室韦的后裔蒙古族,东鲜卑的后裔契丹人的一支达翰尔族,以及由达翰尔人分化出来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东鲜卑的一支慕容氏之后裔土族;肃慎族系中黑水蛛H的后裔女真族,及女真族主体改称的满洲族(后定称满族)和女真族中一支的后裔赫哲族;再有就是由中原迁徙(明以前主要是历代北方统治民族掠虏)而来的汉族。至清朝一统天下乃至清亡,域内大体上一直保持着这种民族结构,多族共处。当然,不排除中原汉族、东北三族系即古肃慎族系、古东胡族系(古城貊族系自豆莫娄后已渐融于他族)之外的少量的其他民族(如回族)人移居此地而成为当地的民族构成之一。&&&
&&& 清中期以后汉民的大批移入,使民族人口数量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以至于终于让汉族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清以后,这里的多民族共处(又应包括民国时期移居此地的朝鲜族),总的趋势应该说是和睦发展,这当然和清朝中后期中原汉民大量涌入,使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的生活习惯得到急剧传播有着重要的关系。&&&&
&&& 二、域内现居民族源流初探
&&& 伯都讷地方清初设治后,特别是清朝中期设立厅署后,域内所居民族结构大体稳定,主要有满族、锡伯族、蒙古族、回族和汉族;中华民国时期,于20世纪20年代初,又有朝鲜族人迁入。这样,使伯都讷地方形成了汉、满、回、蒙、锡伯、朝鲜等六个民族共处的局面。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60年代中期以后,方又有少量苗、壮、布依、侗、瑶、白、上家、黎、达斡尔等民族人迁入,并且有极少量的外国人入籍。
&&&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迁入的少数民族人口极少,至80年代,总人口也只不到40人,既不能形成民族聚居,也很难保持本民族一些典型的生活方式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故始终未能成为改变本地清末民初以来形成的民族共处格局的因素,本文不作详介。
&&& 满族。史称&诸申&,其先民可上溯到商周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属东北古代三大族系中肃慎族系的后裔)。北魏时,肃慎&&挹娄改称勿吉,两晋南北朝时,勿吉分拙为粟末、伯咄、黑水等六部。其中勿吉黑水部(隋唐时勿吉改称H,故又称黑水H)即为满族人的祖先。辽时,黑水H改族称为女真,直至明朝。明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年),建洲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天聪九年(1635年),太宗皇太极废旧族名,改称&满洲&。满洲族(民国时简称满族)成为该民族的族称。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亡明。随着大批的满洲族人的入关,在全国各地形成满汉杂居的局面。伯都讷地方为满洲族人的故乡。其先人生女真完颜部即曾世居于拉林河畔,该部女真反辽誓师和首战克辽重镇宁江州战役也发生在这里。但金立国后,土著的女真部落是否移住他地?及后,地方女真族人生产生活活动等,暂无考。到16世纪末叶,亦即金立国之初,在这里设立了官军队站(兵站)伯都讷站;后来又于康熙二十四年设立驿站,亦名伯都讷站;三十一年(1692年),在这里设立副都统,初置锡伯兵驻守,后于 五十二年(1713年)将吉林余丁400人移驻此地。此后又有宁古塔、黑龙江、北京等地的满族人移居此地。
&&& 蒙古族。居于伯都讷地方的蒙古族入居本地始于元代。&蒙古&,最初为该民族的自称,早期只是蒙古语族诸部中一个部的名称,蒙古族与中国古代北方的东胡、鲜卑、室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对其源流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蒙古最早应出于古代东北三大族系中的东胡族系。汉魏时期,东胡分为乌桓和鲜卑,乌桓亡于魏。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分为北鲜卑和东鲜卑两支,其中北鲜卑的一支称失韦,至隋唐五代时,失韦史籍中称室韦。室韦在此一时期有很多部,其中一部称为蒙兀室韦,世居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后西迁不儿罕山(今蒙古大肯特山)一带,并发展繁衍为许多部,各有名号。辽金时期,多以&鞑靼&或&阻卜&泛称蒙兀室韦之各部。十三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孛儿只斤氏家族统一主儿乞、泰亦赤兀各部,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从此,&蒙古&遂成为开始形成的这个民族的族称。
&&& 金章宗昌明六年(1195),金国蒙古将吉刺惕六部中的以纳仁汗为首的豁罗剌思(亦即郭尔罗斯)部迁至金国内地的松嫩两江交汇处一带驻牧。此为最早进入本地的蒙古人。明朝后期,自号嫩科尔沁蒙古首领乌巴什率部接管了纳仁汗部郭尔罗斯人的驻牧地,并袭用郭尔罗斯部号。原豁罗刺思部蒙古人大部编入军队,余部在松嫩平原沿江河游牧,被称为&卦尔察&(汉语意为&水边的人&),从此居于扶余地方的蒙古人以嫩科尔沁蒙古为主。
&&& 后金初在伯都讷建立官军队站后,大多蒙古人迁居江左草原地区。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驻防伯都讷的锡伯兵丁奉命举族南迁后,在这里增设蒙古兵丁100名(另说88名),并设蒙古佐领1员、骁骑校2名管理。驻防兵丁连同眷属移驻此地后,境内蒙古族人渐多,后主要在沿松花江南岸建立村屯定居。
&&& 锡伯族。锡伯是该族人的自称,意为&瑞兽&或&带钩&,史称&失比&、&席帛&、&须卜&等,皆为&鲜卑&之音转。系东胡族系一支,源出室韦后裔。初居今内蒙呼伦贝尔盟海拉尔东南绰尔河流域。后迁至嫩江、松花江流域。室韦在两晋南北朝时称失韦,为鲜卑一支北鲜卑后裔。隋唐时期,室韦分为大室韦、蒙兀室韦、南室韦等多部,其中南室韦经辽、金、元长时期的历史演变,其族民自称的&锡伯&遂成为世人们对该部族人的称谓。至明代后期,形成了锡伯族。域内的锡伯族人早在后金立国之先已在此地定居。后金立国后,锡伯部先后有巴达那、胡贷、巴珠等十余个部落归顺后金,并讷入&满洲&籍,
&&& 被称之为&佛满洲&或&陈满洲、旧满洲&。此后,后金又诉诸武力征服部分锡伯族部落,亦纳入&满洲籍&,被称之为&伊彻满洲&或&新满洲&。这两部分(新、陈满洲)被编入满洲八旗,随军转战,后渐融于满洲族。明朝时,科尔沁蒙古崛起,占据嫩江、松花江流域,并入踞在此地驻牧的蒙古豁罗剌思纳仁汗部领地,即伯都讷地方。当地尚未归附后金的这另一大部分的锡伯族人遂役属于科尔沁蒙古。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以后蒙古各部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部先后归附后金,各部所属的锡伯族人也随之归附。被后金征服的蒙古各部编定八旗时,锡伯人被编入蒙古八旗。各部锡伯以氏族为单位,单独编设牛录,各设佐领,隶于原属的蒙古各族。至此,锡伯人分三批先生归附后金,但随蒙古各部最后编旗的这部分锡伯人未获&新、陈满洲&称号,仍称锡伯。
&&&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即清廷在伯都讷地方设立副都统之年,朝廷为解决大军南进、驻守东北兵源不足问题,同时也便于加强对散居东北各地隶于蒙古八旗的锡伯人的管束,决定将这部分役属于蒙古的锡伯人编入满洲八旗。但为了安抚蒙古王公贵族,朝廷未强行调编,而是采用了赎买的方式。当时的奏文称:&锡伯等所居之地,接近松花江、嫩江,相应资文科尔沁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若有&隋愿将所属锡伯、挂尔察献出披甲者,&&每献出一丁一户,酌情赏银若干两&。此次赎编锡伯计1.5万人;其中&披甲&1.2万人,清廷将其编为74个锡伯牛录和10个挂尔察牛录,分别编入满洲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派驻齐齐哈尔、伯都讷、吉林乌拉三地。其中驻刚刚设治的伯都讷兵丁最多,共40牛录(含挂尔察10牛录),计有兵丁2千,附丁2千。此部分锡伯人为继当地土著锡伯之后的又一批入驻者。清乾隆朝,所有的锡伯人奉诏西迁伊犁(会聚居地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戍边后,朝廷念及锡伯久居水边,善捕渔,遂在留住京师王公府第充当&包衣&(家奴)而未被西迁的部分锡伯人遣回伯都讷&带充越鱼差务,每年为宫廷送鳇鱼贡品。这部分直属内务府回籍应&鲤鱼贡&的锡伯人后来&直定居于伯都讷地方,并多数聚居滨于松花江边的村落。
&&& 回族。伯都讷地方的回族人多系清乾隆年间由山东省迁来。回族旧称&回回&,系以十三世纪迁入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包括七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某些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后裔在内),在长期发展中,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族成份逐渐形成。学术界还有的说法认为,回族人还应当包括十世纪中期以来分布葱岭东西喀什噶尔等地改信伊斯兰教的部分回鹘(亦即回纥)人后裔在内、回族的先民唐宋时称&蕃客&,元明以来称&回回&。史学界认为,明朝时期是回族形成的完善时期。虽然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回族人的主要族源,但也蕴含着中国其它兄弟民族成员的融合。所以,作为一个民族,回族完全是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回族人因长期与汉族人共处杂居,汉文化倾向显著,操汉语,使用汉文,但在心理状态和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劣面仍保留一些强烈的本民族特点。回族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饮食、丧葬、婚姻、节日等,都受宗教影响至深,并已成为民族习惯。清乾隆朝,伯都讷新城已成为松嫩平原上一重要商埠,故居于山东等省的回族人有的便陆续来新城经商或垦荒,成为伯都讷地方定居民族之一。《吉林乡土志》中,记迁入伯都讷境的回族&肇于清乾隆元年至十二年()&。迁来的回族人初多居新城城里,并于乾隆朝后期族人集资修建了一座规模颇大,很为壮观的清真寺(毁于&文化大革命&,后于1982年重建,但规模远逊于当年。2008年,依伊斯兰风格再次重建。)。聚居县城的回族人后来有部分移居境内五家站、三岔河及城郊善友村(今善友镇)等地或移居前郭县。
&&& 朝鲜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于伯都讷地方的朝鲜族人,大多系于20世纪20年代初陆续迁入。中国的朝鲜族与韩国和朝鲜国的朝鲜人同源,其祖先世居朝鲜半岛。公元前五世纪其先民即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众多的部落联盟。公元前108年,汉王朝将半岛作为属地设立四郡。公元前一世纪,半岛东南形成新罗王国,后与高句丽王国、百济王国三国鼎立争雄。七世纪中叶,新罗先后灭百济、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大部。1392年,李氏王朝立,改国号为朝鲜,历时500余年。李氏朝鲜国后期,19世纪70年代部分朝鲜人自半岛迁入中国定居。在与当地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民族特点,成为中国朝鲜族。1921年前后,有部分朝鲜族人迁来本地,多聚居于陶赖昭一带定居,主要从事水田生产。后又有部分朝鲜族人陆续零星迁入,散居于境内的扶余县城(今松原市宁江区城区)、三岔河镇(今扶余县城)。&&&&
&&& 汉族。居于本地的汉族人皆源于中原地区(近年来学术上有新的观点,孰是,待研究,本文姑从旧说)。汉族古代亦称华夏、中华,东汉以后始有汉族之称。汉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多次较大的迁徙扩展和民族间的融合,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及淮河以北向长江、珠江流域南徒。而许多北方游牧民族和边疆民族内迁,与汉族杂居,并先后融合于汉族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使汉族得以不断扩大。自秦汉至清,历代均有大批汉人通过屯垦、戍边、移民、俘虏、流亡、经商等形成移居边疆各地,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其中也有不少人融于当地的少数民族之中。
&&& 来伯都讷地方的汉族人,最早应推至契丹统一东北时虏掠的汉人,随着辽王朝的兴州立府定居于宁江州一带,但数量应该极少。金在立国前反辽或立国后的灭辽、征宋的长期战争中,虏掠了大量的生活在黄河以北的汉族人,甚至包括破汴京后虏掠的皇帝、后妃、文武官员等北还,安排到后方(今东北)各地。伯都讷地方既是女真长期生活的世居之地,又是起兴兵伐辽立国的发祥地,在这里兴府立县、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文化,也必然会安置部分可以传播先进农耕、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先进中原文化的汉人到这里。但在清初以前,伯都讷地方早已有汉人居住的结论,目前还只能是一种推断,亦或当年并没有这种安置,既或有,经过金、元、明三朝几百年历史发展,这少部分汉族人也大概早已融于本地的民族当中了。
&&& &般史料认为,来伯都讷定居的汉族人,应该是始于康熙年间少量发遣的&流人&。如康熙四十年就曾有一位解任的山东某县县令李方远,因明朝&三皇子&案受到株连,被发配到伯都讷新城,其人曾有作品《张先生传》(记化名张先生的明朝三皇子事略及同自己交往过程的回忆文章)传世。这批&流人&,还应包括清王朝平定&三藩之乱&后编造至东北各地台站、驿站、要塞的台丁、站丁和戍守兵厂。伯都讷在清朝立国前即建立了兵站(台站),又于康熙朝前期建立了驿站(皆名伯都讷站)。早期发遣到此的&流人&被称为站丁,充当苦役,均拨给田地,耕种自给,终身服役。典籍中曾有&流人&的笔记,其中有&沿柳条边门,沿嫩江以北,俱有台丁踪迹&。
&&& 当时伯都讷境域中从柳条边的巴彦鄂佛罗边门始,至松嫩汇流的三岔河口,曾设多个驿站。据载,当时吉林全境有站丁1480名,伯都讷作为一重要驿站,加之境内其它几个驿站如图赖昭站、逊扎堡(今五家站)站、洗色(今新站)站、舍利(今社里)站,域内各站,配置的站丁当不在少数(详无考)。这批站丁应为境内汉族人定居的最早的一批。至雍正朝,渐有关内汉民移入,私垦禁荒。乾隆朝,朝廷发遣到东北流人多被编入官庄充当壮丁,境内先后设立&官庄&6处,每庄庄丁10人左右,给牛6头,朝廷对庄丁征粮每丁每年30石。这批充当庄丁的汉族人当是继站丁之后移居本地的又一批汉族人。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朝廷颁布《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条例》,此前潜入伯都讷地方的汉民被奉令入籍,私垦地开科入州。至此,前此潜来的反民成为伯都讷地方的合法居民。至嘉庆朝,潜入垦荒谋生的关内汉民(时称&民人&,以区别于八旗的&旗人&)渐多,至嘉庆十五年(1810年),关内数省汉族人携眷而入,使境内新、旧&民人&已达万户,朝廷不得不增设民治机构伯都讷厅,置官员管理民务。至道光朝,鉴于关内汉民潜入日众,遂解除&封禁&,准开伯都讷屯田,并准由汉族人认垦,并计划在其后再移回在京旗民。但汉族人屯垦地已成星罗棋布之势时,而计划移还的旗民却一户末至,认垦的汉民遂成为垦地的主人,此一时期,由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迁入的汉族人逐年增多(主要是&逃荒&、&闯关东&的贫苦农民,也有少部分从事经商活动者),终于成为域内人口最多的民族。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伯都讷厅巡检调查民情资料,时境内汉民1万4千余户,人口9万2千余人,已占境内各族人口总数的90%以上。语言、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也都成为本地社会生活的主导。
&&& 三、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 伯都讷地方一直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但有史以来,各部族之间或民族之间的杂居共处,大多时间是以统治、被统治和互相矛盾、斗争、排挤、歧视的状态下长期共处的。真正的有其民族团结内含的民族共处是在地方解放(1946年2月建立人民政权)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地方解放后,居于本地的各族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作主,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身份积极投身于土地改革、支援前线的斗争;建国后,同心携手,经过经济恢复,共同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扶余县人民政权建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党和政府认真落实民族政策,深入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既批判&大汉族主义&,也反对狭隘&民族主义&,把地方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为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地方党委和政府除抓民族教育,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还经常参加地方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如锡伯族&思亲节&座谈会,穆斯林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 在发展民族教育中,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优秀教师、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并在民族聚居区建立民族学校。
&&& 锡伯族教师苏文毓1925年时即先后在县内几所小学任教,解放后,调入县第二中学任数学教师,1959年曾以吉林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团员身份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1961年,他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2年任县第二中学(址在三岔河镇,即今扶余一中)副校长。在党的培养下,他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了办学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在全县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 县内回族教师杨长明,1934年从教,先后在县城和县内农村几所小学任教。解放后,继续从事小学教育并担任回族小学领导职务。1956年被评为县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县人民代表。1974年退休(后改离休)后,于1978年再次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并出任扶余县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在重建清真寺工作中作出很大贡献。
&&& 县内回族搬运工人满宝林被培养入党,并根据特长和意愿,又被培养成为摔跤运动员。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为全国摔跤健将和优秀摔跤教练员。他本人多次在全国和世界比赛中夺冠;他培养的队员也多次在全省、全国比赛中夺得好成绩。1986年,他被国家&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并被破格晋级为高级教练员。
&&& 为加强民族工作,地方党委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在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中发展党员。市、县、区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工作做出部署,并强调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建立一支过硬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2002年,市里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扶余、宁江派20余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了培训学习。地方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族聚居区的经济工作,改革开放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少数民族聚居村发展经济的扶助工作。2001年,松原市政府曾为宁江区善友(回族村)拨发专项资金30万元,为该村民修筑了一条4公里长的柏油路,推动了该村黄牛育肥产业化发展。同时,党委和政府还加大了发展民族文化工作力度,并为市满族人民艺术剧院下拨专款,大大改善了办院条件,推动了这个全国唯一的满族剧种的创新和发展。
&&& 经过多年的共同生活,域内各少数民族团结和谐的统一民族大家庭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各族人民同心携手,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共同开发建设着伯都讷这块古老的土地。
主办单位:松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技术支持:
松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地址:松原市沿江东路189号&&&&电话:&&&&邮编:138000
本站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鄂温克族舞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