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李白 高适杜甫 高适因什么原因而没有了联系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1:45:4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此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
官方公共微信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李白、杜甫、王安石、白居易、高适、那个不是一类的【并说出原因】谢谢!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安石不是一类的,朝代不同,王安石是北宋的,剩下的全是唐朝的,希望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情圣杜甫》,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以此为题的演讲。他认为,杜甫是中国文人中第一抒情圣手。咦,杜甫不是那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抑郁症大叔么?哎,所以说很烦你们这些文盲。细读杜甫诗,就会发现,杜甫这家伙就是个李白控。自从和李白鬼混了一年多,发生了“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手拉着手,四处招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纯洁男男关系,之后二十多年,他的人生就像一部难民生活宣传片。持续的愁云惨雾中,他是靠着对诗仙哥哥的思念撑下来的。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 | 更多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他写给李白的情书,可考证的就有15首,题目够露骨:《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当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杜甫站出来,为李白辩驳。  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李白于杜甫,就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雪穗之于亮司,在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一的光。
  →_→2333333  
  杜甫与李白相遇在初夏的洛阳。  李白44岁,杜甫33岁。11岁是个很微妙的年龄差,貌似感情难得善终,比如王菲与谢霆锋、麦当娜与盖里奇、巩俐与黄和祥、张惠妹与何守正。  此前,李白贵为国民偶像,在文坛、朝廷、黑社会、道教界、隐士圈都是大红人,宛如会写诗的韦小宝。而杜甫,出身于主旋律公务员世家,小时候是五道杠,看《新闻联播》都会佩戴红领巾,觉得是国家大事。24岁时考科举,落榜,索性来了个全国自助游——当时很流行这种gap year,青年人先不找工作,四处晃荡,顺便结交权贵,混个脸熟,以便将来顺利步入仕途。杜甫很聪明,他抓紧时间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放纵生活,因为不久后他就要连续倒霉。  那时李白刚刚遭遇重大的仕途挫折。拿着唐玄宗给的遣散费(《新唐书》本传称“赐金放还”,也有人调侃说这是唐玄宗不堪杨贵妃的强烈妒意和胡搅蛮缠,被迫给李白一大笔分手费),离开朝廷,携带着被摔碎的治国梦,内心极度失落。  治疗失意者的最好方案,就是给他一个忠犬牌爱人。  杜甫在父亲杜闲的官邸,见到了传说中的谪仙人李白,一见倾心。
  学者闻一多盛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  闻一多好流氓哦,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不就是日全食么?众所周知,日全食就是太阳和月亮乱搞啊!不过相比牛郎织女每年可以在鹊桥上做一次,太阳和月亮这对痴人更可怜,上个床得等三百多年。人家好不容易合体,地球人还不懂事,动用天文望远镜、人造卫星等多种偷窥工具,悍然围观。  悄悄说,其实,闻一多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腐女。曾经,作为权威的楚辞专家,他亲自论证,屈原是gay。把保守派统统吓哭。
  李白花了三秒钟,给杜甫这个冒着星星眼的崇拜者打分:长得正派,扣3分;诗写得还行,加5分;酒量不错,加100分!于是,这段送货上门的感情,他就很随和地笑纳了。反正李白也不是第一次泡粉丝了,几位铁杆粉丝,汪伦、岑勋、魏颢都跟他传过男男绯闻,  杜甫斗胆向李白要了手机号码,二人相约,秋天去开封、商丘一带游玩。唯一不和谐的是,杜甫的好友高适本来在老家搞现实版开心农场,种种田、钓钓鱼,一听说杜甫要跟李白同游,非要加入(是不是高适暗恋杜甫,不放心他们二人独处呢?哎,文艺圈实在太复杂了)。于是,三个人cosplay《笑傲江湖》,过起了游山玩水、骑马狩猎、狎妓饮酒、打打杀杀的快意人生。  镜头中,只要有了白衣飘飘仙气过剩的李白,就完全是偶像剧画质。杜甫晚年回忆了这段经历,饱含深情: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遣怀》  杜甫嗔怪到,李白和高适两个都喝高了,留我一个人拍照片,发微博,好讨厌。
  他们骑着马、唱着歌,登吹台、琴台,共渡黄河,游王屋山。至今,开封禹王台公园内,还有为纪念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登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弱弱地问,三贤的意思是,他们玩3P的时候,互相谦让,显得特别贤惠么?  第二年春夏,3P地点改为儒家圣地——齐鲁,先去济南旅游,文学家、书法家李邕很上道,负责接待,带他们游遍大明湖、千佛山、鹊山湖、临清河……实在忍不住了,问一下,为什么古今中外每一段奸情都跟大明湖有关?这湖三观不正啊。  此次分别,杜甫对李白,已是情根深种,以至于刚到秋天,已相思难耐,赶去兖州,找诗仙哥哥玩。这一次,两人只相处了十几天——多么高质量的十几天啊。杜甫按捺不住激动,把此次甜蜜约会写进诗句,让这段奸情,永垂不朽。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醉眠,翻译成白话文,不就是酒后乱性嘛。你们睡同一张床,我们假装没看见,学习专家好榜样,自欺欺人。你们还盖同一张被子,我们,我们……好吧,既然圆了房,去度个蜜月,也是应该的。不顾世俗眼光,手牵手招摇过市,就差没参加同性恋游行。
  天涯没人吗?
  早晨,接着扒
  其实,你们以寻访范隐士为名,行幽会之实吧。诗的最后,杜甫大胆表白,为了你,我可以放弃功名,与我的深情相比,悠悠沧海算个屁——杜同学啊,吃醋不要这么赤裸裸哦。也是,谁叫李白那个没良心的,说什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桃花潭水,我悠悠沧海,诗仙哥哥啊,你几何学得有多不好,看不出谁对你更痴情吗?  李白如何回应呢?他写了一首《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饭颗山就是兖州的甑山,李白不直接谈感情,而是借写作这件事来表态。 哎呀,子美弟弟啊,别那么较真嘛,写诗而已,又不是什么人生大事。看看你,成天皱着眉头秀沉重,把自己搞得瘦啦吧唧的,太骨感了——我抱着都没感觉了。  对于情场浪子来说,最讨厌的,就是杜甫这种玩不起的。李白喜欢上一秒你侬我侬,下一秒相忘于江湖,所以忍不住调戏杜甫,放松点,玩玩而已,难道还真让我负责,去荷兰领证结婚?  有史家称《戏赠杜甫》是好事者写的,冒充李白,而郭沫若、郁贤皓等很多专家都指出,这首诗绝对不是伪作。本来嘛,还有谁能如此精准地写出李白那种玩世不恭的调调,又有哪首诗,能在两句话之内,传神地表达李杜之关系呢?  两个人之间,爱得深的那个,就是弱者。
  兖州石门一别,杜甫回到洛阳,又去了长安;李白不久也离开山东,去了江东。历代绝大多数史家都认同,这是二人的最后一别。  对于李白,杜甫已成过往。对于杜甫,李白却是整个世界。杜甫以一字一句,诠释对李白的深情讴歌和刻骨想念。他做《饮中八仙歌》,假装夸了八个人,可倾心描绘的,却是李白的醉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楼主已弃楼
  马克下
  哈哈哈哈楼主好可爱啊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不解!李白 杜甫 高适因什么原因而没有了联系?
不解!李白 杜甫 高适因什么原因而没有了联系?
  中唐时期文人范传正,他非常崇拜,给李白重新整修墓碑,撰写《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碑文中提到:“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名。”网络配图  李阳冰主编李白诗集《草堂集》并为序。“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七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魏颢的《李翰林集》序里提到李白是“凉武昭王暠九世孙”。如此说来,李白与当朝是有家族关系的,李白时常自诩是皇上的亲宗,但是,没有明显的历录唐玄宗确认了李白亲属关系。李白在长安的时候,认识负责皇亲认定的主要负责人,为什么不把李白列为“皇亲”呢?一直是个谜。但是,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李白自诩是皇亲,却没有人揭发检举他的这个“冒牌”皇亲,为什么呢?冒充皇亲是要犯死罪的,政敌当朝驸马张垍、国舅、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击败李白呢?称自己是的后裔,李白既然也是李渊的后代,那么李白是第九代,皇上唐玄宗是第十七代,李白还是长辈呢?杜甫与李渊的关系是道王元庆——询——微——炼——李义;李渊的家族女系是舒王元名——女——崔——女——杜甫。也就是说杜甫是舒王的外孙女的外孙。那么,这样一来李白和杜甫就是亲属关系了。网络配图  李白与杜甫都是大诗人,两人与关系非常不错,杜甫写有大量的诗篇赞美李白。李白称子美(杜甫)是兄弟,那么按照亲属关系又乱了套。高适也曾经写有李白大量诗篇,因为李白浔阳入狱,高适未曾解救李白,两人关系断裂,高适没有留存李白的诗篇。杜甫后因为李白罹难于永王东征十歌上附逆罪,可能产生误解。李白知道高适在剑南大力帮助杜甫,建有草堂帮助杜甫一家。高适已经是剑南节度使,掌管着很大的区域,直接负责李白的案件,一句话也是高适手下抓了李白。昔日三人梁园狩猎,晚上睡一张床,盖一条被子的好友怎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倾蜀汉全国之兵七十五万征讨吴国。战役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公元1227年,66岁的成吉思汗铁木真领军
 一说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贾夫人所生,封于中
& & &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课上讲述《离骚》时,摇头晃脑的歌颂屈原的诗歌、
& & &一个出生在北魏末年的青年,家破人亡之后,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他因自己出身卑微,当上皇帝后,生怕那些开国元勋&
  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
& & &汉武帝在位的几十年间推行的政策惠及了当时乃至后世的人民,是中国古代帝王
& & & 汉王刘邦二年(公元前205年)的夏天,
& & & &诸葛亮是刘备所建蜀国之丞相
& & & & 从太空俯瞰地球,深邃的天
  学者们一般认为,公元前31年的亚克兴海战之后,克娄巴特拉已经陷入绝境,她手中
  2009年,埃及和多米尼加联合考古队在塔普西里斯神庙地下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墓道
赤壁之战以三国中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的曹操失败而告终,为之后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在清宫影视剧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清朝官员拜见皇上的时候,叩拜前经
刘备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参加&革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
& & & 秦始皇陵阴兵大复活,秦始皇诅咒成真?秦
明朝初年爆发的&靖难之役&历史上如同唐初的&玄武门之变&一般,均是由本无继承地位
& & &古人信封佛教人数众多,为了弘扬佛法经常会
& & & 1984年的一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贵
& & & & 精灵是一种和自然合为一体
雪埋600年女尸产下活婴 最终死于病毒感染  曾有人试想过使用冰冻的方法来延长寿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打仗那都是冷兵器时代,战场的胜败,国家的存亡,那都是靠军人在
韩擒虎(公元538年至公元592年),字子通,河南新安人。其父韩雄,北周大将军、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
宋代神童是如何速成的起过床,洗过脸,吃过早饭,按照宋朝特有的风俗,小朋友们需要做
历史一直是当代作家热衷的写作题材,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在当代作家那里的&待遇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
他积极强化对官员的监督,杨坚曾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
  开隋九老分别是:忠孝王伍建章、大元帅高颎、靠山王杨林、上柱国贺若弼、大都督鱼
在&顺民&社会,领导一句话下属得乖乖听着,不仅要能拍马屁,跟在领导后面唯唯诺诺。
上三旗包衣既然常任重要税差,内务府在清代财政体制中亦显得突出与关键。但差异在于: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在小时候总能在某一方面一鸣惊人,在时人中表现出独立特行的性格。
 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2014年第1期;总第221期山东社会科学SH州DONGSOCIA;亓凤珍;(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摘要]李白、杜甫、高适都是盛唐著名诗人,受时代;和强烈的人生抱负;的人生结局却大相径庭;而穷达迥异;[关键词]李白;杜甫;高适;人生理想;政治智慧;[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李白、杜甫和高适都是盛唐著名诗人,
2014年第1期
总第221期山东社会科学SH州DONGSOCIALSCIENCESNo.1GeneralNo.221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李白、杜甫、高适都是盛唐著名诗人,受时代精神熏染,都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
和强烈的人生抱负。他们曾同游梁、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又共同经历了安史之乱。4_v-4,&们
的人生结局却大相径庭。同一个时代,相同的理想,相似的人生经历,终因政治智慧高低不同
而穷达迥异。
[关键词]李白;杜甫;高适;人生理想;政治智慧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4]01―0169―04
李白、杜甫和高适都是盛唐著名诗人,青年时期都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和强烈的人生抱负。天宝三年(744年),他们曾同游粱(今河南开封)宋(今河南商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十余年后,又共同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巨变。但是,他们却穷达迥异,人生结局大相径庭。
对此,前人早已有所注意。明代文学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二五中,就对李白、杜甫和高适有如下评论:“高适,诗人之达者也,其人故不同。甫善房瑁,适议独与瑁左;白误受永王磷辟,适独察磷反萌,豫为备。二子穷而适达,又何疑也?”①这段话不但对李、杜、高的人生结局作了很好的概括,而且独具只眼地指出了他们穷达迥异的根本原因:高适比之李、杜,更具政治上的判断力和抉择能力。历史事实正是这样,安史之乱中,他们对待敏感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的不同态度,正是他们走向不同人生结局的要因。概言之,三人虽有共同的人生理想,但终因政治智慧的高低而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上一分高下。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盛唐时期主要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问。有了初唐社会各方面的先期发展,再加上唐玄宗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开元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后人习惯称之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作为得时代风气之先的文人士子,更焕发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胸怀开阔,气度恢弘,具有远大的抱负与追求。这一点,学术界早已形成共识。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教授说:“与武后、中宗朝士人们相比,开元士人不但普遍具有更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而且其人生理想也更加雅正,因为开元士人已不是只局限于追求一己之利禄,希望博取功名,而是大多以‘致君尧舜,齐衡管乐’自期,具有明确的政治理想。”②确为至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开元时期国力日渐强盛,“良好君臣关系的重建”,“文人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对儒学经世精神的重视”。⑨作为玄宗朝的士人,李白、杜甫和高适也不例外。他们都在时代精神的鼓励下,对社会、人生充满了期待,渴望建立不朽的功业,实现伟大的抱负。
李白生于唐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主要活动在玄宗、肃宗朝。他虽自幼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但同时也受时代精神感发,素怀儒家济世之志。开元十三年(726年),二十五岁的李白便怀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④;开元十五年(728年),二十七岁的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志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
收稿日期:2013―10一叭
作者简介:亓风珍,女,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②杜晓勤:《唐开元中前期士风之变》,《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③杜晓勤:《唐开元中前期士风之变》,《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l期。
④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载《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44页。下文所引李白诗文均出自此版《李太白全集》,不再一一注明。169
环球采风Globle
山东社会科学2014?1历史与文化研究县清一。”辅帝王,济苍生,安社稷,他的人生目标直指帝师、卿相。尽管此后经历了一人长安求仕失败和二P,u)为题,作为一本古琴入门书由香港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出版入长安放还归山的失望和无奈,频频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海外学生做与中国音乐有关的学位论文,没有不使用该书目出”(《行路难》其二)、“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的叹息与激愤,并放言“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的。社出版。该书1983年出版后,不仅在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但又始终执着于理想,“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甫吟》),“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Music16.2李伯曼对海外中国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在海外传播(有关此书,可见荣鸿曾书评,刊登在Asian
(《留别王司马嵩》)。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李白除不屑参加科举考试外,可谓穷尽所能,一直在漫游、结交、干的贡献还体现在他的教学上。李氏是上世纪为数不多的教授[Spring―Summer,1985]:19旺194),也引起了国内学界的
注意,其中的第7章还被已故音乐人辛丰年(1923--2013)翻谒或探寻终南捷径,但终究没有获得合适的政治平台。虽然天宝初年曾被诏供奉翰林,但也不过是充当了一中国音乐的美国人。70年代中期李伯曼开始教授中国音乐时,译介绍到国内。@个为帝王提供文化娱乐的文学侍臣而已。美国的中国音乐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大学教授中国音乐
的教师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是华裔人士,如哈佛的赵如兰、哥古琴的音律、音阶、调式、琴谱、曲目、指法、文献等虽然是关于高适的确切生年未有定论,有公元696、700、701、702、704、706年诸说。但不论哪一年,都与李白相
伦比亚的周文中、北伊利诺的韩国磺、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李伯曼“专攻”的“术业”,但对笔者来说,李伯曼对海外中国差不大,算是同龄人。高适出身于已经败落的官宦世家,一方面受家族仕宦传统影响,追求事功;另一方面受
吕振原、伊利诺的黄琼瑶、亚利桑那的刘邦瑞、加大(海屋)的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的(中国音乐书目长编>一书。在海外,时代风气熏染,志在兼济。《旧唐书?高适传》说他“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①。他二十岁时西游长
只要是研究中国音乐的学人,就没有不知道李伯曼的。这并不
仅仅因为他是当时海外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国音乐且在大学任李林德、英属哥伦比亚的梁铭越、匹兹堡的荣鸿曾等。非华裔安,首探仕途,在《别韦参军》中曾夫子自道:“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②他的的除李伯曼外,只有先是研究中国音乐社会学,后执着乐器和人生追求自然是位居要津,名列公卿。职的西人,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得用他的<中国音乐书目长
编>。此书1970年首版,1979年增订再版。此工具书一出,即的雷德(RonaldRiddle)、研究广东木偶戏的凯根(Alan乱后的一些年月,而其安身立命之处,沉郁顿挫之际,实又孕育植根于盛唐时代”③。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得到海外中国音乐研究学者的关注,哈佛的赵如兰和剑桥的g蚰)、醉心说唱艺术的石清照(CatherineStevens)等几个。笆李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虽然晚于李白、高适十余年,但也正逢开元盛世,“虽亲身经历天宝Ka-曲牌研究的展艾伦(AlanThrasher)、专事华侨音乐活动研究“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自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热衷科举功名。他一心一意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毕铿(LaurencePicken,19(D---2007)纷纷撰写书评予以肯伯曼虽然不像毕铿、赵如兰、荣鸿曾那样桃李满天下,但他对(《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④,立志要做宰辅重臣;又时时不忘黎民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许定。@李伯曼的老友、海外中国音乐研究的先驱韩国镄先生更人的热忱和虚怀若谷也给听过他课或与他有过接触的人留下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匡扶社稷之心矢志不移。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曾出版过<江南丝竹在上海>一书、在香是对此书赞不绝口,称其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的一本……凡
由此可知,青年时期的李白、杜甫和高适,都是有着高远理想和强烈仕进之心的士人。正是如此,天宝三港中文大学工作过多年,现任(民族音乐学>主编的韦慈朋有志于中国音乐的人,不可不知”‰
(JohnLawrenceWitzleben)在吊唁李伯曼的邮件中就提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音乐书目长编>不仅是当时,也是年他们同游梁、宋,才能情投意合,同气相求,酣饮纵游,慷慨怀古,遂成“千古文章知己”⑤。但也恰如林庚先
“我开始在夏威夷大学学民族音乐学时,弗里德是富有传奇现今所见唯一的一本西文中国音乐研究工具书。在此之前,不生为陈贻掀写的《杜甫评传?序》中所说:“人之相与,必有同好,而人之秉性,又往往各不相同。”这种不同的
色彩的前辈之一。他的论当代日本作曲家利用传统乐器的硕仅英文的供海外学者研究中国音乐的书目很少,就连中文的秉性气质,又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道路,政治智慧立显高下,人生结局迥然不同。
士论文颇具示范性。……当我开始涉猎中国音乐研究时,他是音乐书目也不多见。李伯曼之前最详尽、丰富的英文索引是连
载在美国音乐图书馆学会会刊<音符>(Notes)的<亚洲音乐
初就是通过他1970年出版的<中国音乐书目长编>得知这个书目>。其中<中国>部分分两期登载于1950年6月号及9王朝一代名将的历史。唐玄宗仓皇奔逃四川,马嵬坡下,迫于六军压力,杀杨国忠及杨玉环,杨氏专权的时代月号上,共包括377条有关中国音乐的西文研究资料,其中也
包括国人,如王光祈、萧友梅、萧淑贤、刘天华、齐如山、赵梅天宝十四年(755年)十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守将哥舒翰被擒叛降,结束了他作为唐我一生所遇见过的最友好、最能鼓励人的前辈之一。”笔者最人的。后来,为找寻中国音乐在海外的资料也曾多次与他通信也宣告土崩瓦解。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八月,李亨派使者到达成都,向玄宗宣告了这一消求教。他每次都有信必回,耐心解答。我写英文(王光祈评传>伯、秦薅岭、应尚能、熊式一、李抱忱、姚莘农等的著作。荷兰民息,玄宗只好派韦见素、房瑁、崔涣等人,“赍传国宝玉册奉使灵武,宣传诏命,便行册礼。……时肃宗已回幸时,他还让我写好后寄给他。
顺化郡。九月,见素等至,册礼毕,从幸彭原郡。”⑥十一月,永王李磷由江陵起兵,意欲占据江东,与肃宗分庭Kunst,1891--1960)的经典著作除古琴、书目、教学外,李伯曼一生致力于钱德明的研究,族音乐学家孔斯特(Jaap
抗礼,拉开了皇族内部斗争的序幕。唐王朝的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新格罗夫音乐及音乐家辞典>中钱德明的词条就是他撰写<民族音乐学>第三版于1959年出版时,其后半部书目也含
于此乱世,三位诗人在仕途人生上获益最大的是高适。他自此屡骋其才,飞黄腾达,成为盛唐诗人中一的。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巴黎索邦大学音乐人类学系教授皮卡有<中国>类225条,加上台湾土著音乐6条。@夕h文书目如此
尔(FrancoisPicard)向他介绍自己即将出版的关于钱德明的缺乏,中文的音乐书目也谈不上多,用韩国镇先生的话说:个并不多见的个例。细析之,这与其高超的政治智慧有极大关系。
著作时,李伯曼还提到他研究钱德明已经有30年了。“只有袁同礼的<中国音乐书目>(梁在平增订<中国音乐书高适约于天宝十二年(753年)初夏被哥舒翰辟为幕中掌书记⑦,随至河西。十四年(755年)随哥舒翰返
李伯曼的法语非常好,电子学和数学的基础也不错。柏辽谱目录>台北:中华国乐会,1956)和驻本立修订的<中国古朝,任左拾遗、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抵御安史叛军。后来,潼关失守,主将哥舒翰被擒,高适得天相助,
兹19世纪中期对中国音乐的极端诋毁之言辞就是他最早和代音乐书谱目录>(载于黄友棣<中国音乐思想批判>台北:幸运逃脱,“自骆谷西驰,奔赴行在,及河池郡,谒见玄宗”⑧。因其对玄宗“陈潼关败亡之事,言甚剀切。玄宗
乐友书房,1965)。两者皆以古书为主,又只限于书籍,文章的
索引则不得一觅。”喻李伯曼的<中国音乐书目长编>不仅挥,有时意见与玄宗相左,也力谏直陈。
是当时所见的所列中国音乐书目和文章索引最多的(该书
1970年首版就列举了1483条西文有关中国音乐的书籍和文嘉之,迁侍御史”⑨。随即与房瑁等人伴玄宗入蜀,再拜谏议大夫。这一时期,高适的政治远见得以充分发危局之中,高适的政治见解无疑是高超的,他对政治大势的把握、对时局变化的预测颇为准确,显示了超NguyenKim―Oanh一起翻译成英文的。李伯曼没有机会来中国大陆留学,但他对大陆音乐学家的研究非常注重。70年代末,他和库特纳(FritzA.Kuttner)曾主持过项目,希望将大
陆音乐学家的成果系统地介绍到国外。后来由于经费的问题,
项目没有完全展开。但还是通过韩国磺的努力将杨荫浏、阴法章),而且大部分都附有简单的介绍。此外,为了初入门者便
②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lO页。订本时,词条更增至2441条。只可惜此后由于兴趣转移(李①《1日唐书》,后晋刘晌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31页。以下所引《旧唐书》内容,均出自该版本,不再一一注明。于查找,此书的还含有杂志、人名和分类索引。@1979年出增鲁、李纯一的论著目录翻译成了英文,发表在了美国权威刊物<民族音乐学>上。其中杨荫浏的目录有106项之多,阴法鲁氏后来多从事美国音乐和通俗音乐的研究教学)和工作忙的
缘故,李伯曼再没有继续修订此书。但截止至上世纪70年代,⑤见杜甫《遣怀》诗,仇兆鳌注文,《杜甫全集》第1184页。
⑥《旧唐书》卷一百零八《韦见素传》,第3277页。③陈贻锨:《杜甫评传》(上)林庚所作《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④杜甫:《杜甫全集》,[清]仇兆鳌注,秦亮点校,珠海出版社1996年版。以下所引杜甫诗文均出自该版本,不再一一注明。和李纯一的论著目录也各有三十多项。1975年,在他主编<亚洲音乐>期间,他还和库特纳为毕铿祝寿编辑出版过一本论
⑦安琪:《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上)认为,高适入幕应为天宝十一年秋。
⑧《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一《高适传》,第3328页。
⑨刘开杨:《高适诗集编年集注》,中华书局,1981年。170
历史与文化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4?1人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就是审时度势,绝不偏执、拘泥。《旧唐书》说他“君子以为义而知变”,确为知人之言。
与高适不同的是,此刻远在南方的李白,却“遭了劫持,从庐山被迫入永王的水军之中”①。其实,细细考察历史,此说不过是为李白开脱之词。李白亦曾自我辩解,“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然而看他从磷后的表现也无法让人信服。这个从年轻时就“遍干诸侯”的诗人,显然是错误地认为奉玄宗“制置”出镇江陵的李磷应当是针对安禄山的叛乱的,进攻南京也是为了平叛立功,而不是怀有另立朝廷的图谋。因此当他加入永王军幕之后,即为李磷大唱赞歌。这一点,在《永王东巡歌》(共十一首)里表露无遗:“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其一)“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其三)“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其五)“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其十)李白甚至天真地认为,李磷是帝子,是皇室的代表,也就是国家的代表,他贤明仁义,军纪严明,强大威猛,所以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更为可悲的是,他还错误地认为,追随李磷即可实现他所梦寐以求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我们试看太白在《永王东巡歌》中所写的‘三川七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及《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一诗中所写的‘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的一些诗句,我们都可看出,太白之入永王军,即使并非出于自动,然而当其被徵辟而入幕府时却实在曾怀着极为天真的一份浪漫之狂想。”②
作出这种选择,与李白政治上的幼稚有很大关系,而从他的个性特点来看,天才的不羁与浪漫、任侠使气、隐居求仙,使他较少有封建正统观念,没有看到李璞已经成了唐王朝正统皇帝的最大叛逆和最危险的敌人。在这一点上,他与高适是难以匹比的。事实确实如此,永王磷既非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又不像当年的秦王李世民那样功勋卓著、实力超群、德才兼备,他是没有足够的资本与肃宗抗衡的。昔日的两个好友,也就这样走进了对立的阵营。李磷兵败被杀之后,李白获罪入狱,后被流放夜郎。遇赦返回,两年后病死当涂。这时,高适已成为当朝栋梁。
.安史乱后,杜甫身陷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其后侥幸潜逃出京。至德二年(757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③。当时的宰相房璃,与杜甫为布衣之交,喜爱文艺,但不久就因兵败陈涛斜,又因琴客董廷兰受贿,被罢相。杜甫出于当年的情谊和言官的职责,“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④,引起了肃宗的震怒,欲治其罪。幸亏宰相张镐极力相救,加之肃宗考虑此时正当用人之际,若治杜甫之罪,或许真会如张镐所言“绝言路者”,于是“帝乃解”,“然帝自是不甚省录”⑤,贬杜甫为“华州功曹参军”。
其实,房瑁罢相一事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房瑁是跟随玄宗入蜀的元老,蜀中拜相,临危受命。肃宗灵武即位后,因与韦见素、崔涣等人受玄宗之命到肃宗处传授国宝玉册,就留在肃宗身边,成为新皇的宰辅。起初,肃宗对他颇为赏识,信赖有加。后来,时任北海太守的贺兰进明的劝谏使肃宗对房瑁由信赖变成了疏远,甚至是“恶之”⑥。贺兰进明对肃宗说,房瑁崇尚虚浮,堪比晋时误国的王衍,用他为宰辅恐非社稷之福。尤其提醒肃宗,房瑁曾是玄宗旧臣,他效忠的是前朝皇帝而非当今圣上:“且瑁在南朝佐上皇,使陛下与诸王分领诸道节制,仍置陛下与沙塞空虚之地,又布私党于诸道,使统大权。其意以为皇一子得天下,则己不失富贵,此其忠臣所为乎!…‘上由是疏之”。⑦显然,贺兰进明之劝告对肃宗起到了强烈的警醒作用,因为自古以来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君主而言,臣子的才能高低、功绩大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忠心与否。因此,曾效忠前皇的房瑁出位是早晚的事,即便他没有兵败陈涛斜,没有琴客董庭兰之牵累,也是难免的。后来玄宗旧臣的全部弃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及房瑁以败军左降,崔圆、崔涣等皆罢知政事,上皇所命宰臣,无知
①李长之:《李白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②叶嘉莹:《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从杜甫(赠李白)诗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7页。以下所引《新唐书》内容均出自该版本。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7页。以下所引《新唐书》内容均出自该版本。
⑤《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第5737页。
⑥《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一《房宿传》。
⑦[宋]欧阳谬:《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唐纪三十五。171
山东社会科学2014?1历史与文化研究政事者。”①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宽容到对前朝旧臣毫无忌讳的君主,除了唐太宗李世民,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位。要做到这一点,既需宽阔的胸襟,亦需非凡的实力与超常的自信。
于此复杂微妙的情况下,杜甫还贸然疏救房珀,恰好犯了政治大忌。他看不到肃宗罢免房瑁的实质,不懂得现实政治的残酷,一味感情用事,确实是政治上的“低能儿”。自然,这也是与高适有着天壤之别的,其被贬官遭冷落实属必然。
综上所述,三位诗人的人生结局取决于他们的政治智慧。如果再深究一点的话,其政治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由其秉性气质决定的。
李白是个天才的诗人,有着浪漫不羁、任侠使气的个性特征。他率真自负、狂放傲慢、任性而为,这样的个性特征,易于产生灵感、激发诗情、创造艺术,但对于良好政治品质的养成却有害无益。因为“政治”注重的是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是集体和集体的利益。在封建专制社会,这个集体利益实际就是专制帝王的利益。李白的个性气质显然无法使他拥有“顾大局”、“识大体”、“重大义”的政治品质,自然也就无法成为一个辅佐帝王、济世安邦的用事之才。叶嘉莹先生指出:“我以为天之生才,原有二大类型,其一种为能忍世人所不能忍之羁束,而足可于现世中完成其拯拔世人之大业者;其另一种则为不能忍世人所忍之羁束,虽其本身之天才亦足以光照千古,而却并不足以成就任何现世之功业者。以太白而论,其天才自属于后一类型,是太白之才,原不合于为世所用。”②并由此发出这样无奈的感叹:“太白在人事方面之廓落无成的命运,却是早就与他生而俱来的性格同时注定了的。”③
其实,叶嘉莹先生的感叹不止适用于李白,也同样适用于杜甫。与李白相比,杜甫似乎较少狂傲不羁与恃才傲物的“自我”特征,又加上他有一个“奉儒守官”的家族传承,应该受过更多的政治熏陶,比李白多一些政治素养。但遗憾的是,他恰恰也缺乏这一点。
在后人眼里,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典范,他的忧国忧民的诗篇流芳百世,感染了一代一代的文人士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首首饱蘸感情的诗篇里无不显示了杜甫心怀天下、关注民生的胸襟,这应该是一种良好的政治品质。与李白相比,他无疑更具人文情怀。但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为何仕途同样坎坷多舛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李白一样,缺乏“经世之儒”的政治才干。我们只要详查杜甫的各种诗文及有关史料就不难发现,他虽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但言谈“大而不当”,缺乏实际的政治才能。开元时期重儒之风渐成,但从张说人相秉政以后,特别重用的都是有经世之学的儒生,“由于玄宗对张说经世之学的高度褒奖,加上张说秉政后也有意识地用怀抱经术、志在安邦的寒士,所以在开元中期及第之士子就多是明适时之务、究帝王之道的文士,而绝少章句经术之儒。”④“明适时之务”确不是杜甫所长,他跟李白一样,都只是才能卓著的文学之士。另一方面,是因为杜甫个性品质中的迂腐较真和不懂变通。考察一下他的性格特征,“不知变”恰是其性格中的软肋。高适是“义而知变”,杜甫则是“义而不知变”,太过较真。“较真”对于求是治学来说是极好的品质,杜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的“较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是他在创作上“较真”的写照。但“较真”对于政治则不相宜,因为政治智慧往往就体现在变通和权衡之中。杜甫疏救房瑁,充分体现出了他的较真或日迂腐。肃宗弃用房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皇权稳定性的考量,而非房瑁兵败和他的琴客受贿,杜甫却就事论事,纠结不放。因上疏获罪肃宗之后,竟然还不知进退,继续为房瑁求情:“璃宰相子……时论许璃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⑤此番情义可贵,忠心可嘉,然而迂腐有余,智慧不足。正是囿于文人士子的这种迂腐而不善变通的个性特征,加之缺乏具体的政治才干,杜甫也就跟李白一样,不能免于仕途失败、人生苍凉的命运了。
{责任编辑:余克)
①《旧唐书》卷一百八《韦见素传》,第3278页。
②叶嘉莹:《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从杜甫(赠李白)诗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③叶嘉莹:《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从杜甫(赠李白)诗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④杜晓勤:《唐开元中前期上风之变》,《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⑤《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第5737页。
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作者:
作者单位:
英文刊名:
年,卷(期):亓凤珍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2014(1)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sdshkx.aspx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试论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理想与政治智慧_图文95等内容。 
 李白杜甫_高二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李白与...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高水平诗人的作 家群...的真实写照, 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并 在漫游中结识了李白、高适等大诗人,三人情趣...这时杜甫的生活日益穷困潦倒,急于在政治上寻求一条...试看《白帝城最高楼 》【诗句】全诗在先极力描写...  李白并非不关心政治, 但是政治只是他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一部分,不见得就成了他...李白离京之后,在东鲁一带曾经同杜甫高适结伴游玩。但是 喜欢谢安和鲁仲连的...  李白杜甫诗歌比较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浅论唐代...诗人是自由的和快适的,你看他飘 然飞渡镜湖,在湖...“自我”的束缚,达到自由适意的人生理想, “入世”...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高适曾不止一次地做乞丐,四处作 揖求人,只为一餐一饭。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李白、杜甫成了好朋友。三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整天聚在...  浅析李白与杜甫的友谊_文学研究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两人一见如故, 彼此倾心, 同时相遇的还有高适,三人...“今杜诗语及太白处,无论数十篇,而太白未尝有杜...  故事发生在大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 三大诗人...“忆与高 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政治上两遭惨败, 他并甘心也未死心。 61 岁这年...  杜甫与李白的故事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杜甫 (...高适、岑参、孟云卿、元结等都作过肯定的评 论和...三人饮酒吟诗,最后叹道“人生会合不可 常,庭树...  论李白的隐逸和入仕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诗仙...李白――隐士与入仕摘要:李白一生热衷于政治,迫切...先后与杜甫、高适等人相会, 又与元丹丘 等隐士相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李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