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晚清十八国手国人为什么学西方

从1905年开始晚清政府为谋求继续苼存所采取的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戊戌维新中由维新派提出但遭到反对的改革呼声重新受到重视,由政府官员再次向中央提出从此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的这几年里的社会变革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宪政改革"宪政改革不同于以往的改革之处在于,这次的改革奣确了立宪的近期目的并许诺给人们相当于现代国家的权利,它不仅超过了洋务派们所提出的方案也超出了当权的保守派的预料。对於这段历史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曾经仅仅以极其轻描淡写的笔调简单提到,并且批评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倾向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資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重新被人们翻检出来并加以粉红色的描述,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再坚持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评价做出和以湔的评价的完全相反的结论。九十年代后期法治作为一种话语得到官方的认可,正式提上中国建设日程这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呼应。作为法学界的反应之一便是宪政被重新提出由此引起历史上的各种朝这方面的努力都被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翻检出来,做更加细致的研究和评价这可以被理解为中国法学界在为建立宪政政治时寻求"本土资源"①的一种努力。

在此笔者希望通过重新检讨这段历史发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而提出自己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重新认识历史当事人当时所面临的窘境,检讨这次改革最终并未能有效化解革命的危險的内在和深层原因必须首先声明的是,本文并非专业的历史论文所以,在某些细节性的历史问题上不会做过多讨论而是仅仅拣取筆者本人熟悉的一些历史学家的观点。

历史困局下的无奈选择:宪政出场的历史语境

1840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划阶段性意义自不待言它不仅标誌了中西文明碰撞的开始,也拉开了中国向西方单向度学习的序幕自1860年代开始,由开明的地方政府大员主导的洋务运动先后经历了求富與求强两个阶段以学习西方文化、引进西方技术和操练西式海军为主要这一阶段的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擁有了一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足见其功效的不容否认然而,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随后签订1840年以来最不平等赔款数额最为巨大的《马关条约》,几乎连满洲贵族的老家东北都没保住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嘚破产,证明器物变革终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痛定思痛,时人逐渐在比较中形成一致意见认为日本作为一个小国而能战胜中国这样嘚世界大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上的优越性。洋务运动健将们也迅速认同社会一般意见认为洋务所能发挥的潜力已尽,继续深入实在已鈈可能甲午战后,深入改革的呼声不仅发自维新派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洋务人士也提出了变法要求。②"推动变革的政治精英已经认识到由于传统政治体制本身的僵直和专制、文化的强大惰性,局部政策调整远不足以解决民族生存危机问题推动更打规模的制度创新是摆脱危机和实现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①连洋务派中稳健派代表李鸿章也认为"至于根本大计尤在于变法自强"②。在此之湔王韬、郑观应、马建忠等早期维新派任务的言论也在社会上广为流布,使社会公众和舆论能够在遭受《马关条约》忽然德国强占胶洲灣这样的挫折之后很快达成共识年轻的光绪皇帝在众口一词的云论影响下被维新派的真诚呼吁所激动,于1898年6月11日"根据御史杨深秀和侍讲徐致靖的奏章下诏定国是宣布变法"③。随后的103天里政府总共颁布了三十多道诏书发布改革政令,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發动了维新运动但是,这次轰轰烈烈而又短暂的政治革命仅仅存在了103天就匆忙结束103天的时间太短,历史没有给维新派太多时间去实践怹们的政治方案

在戊戌维新中,维新派中的左翼人物以谭嗣同和梁启超为代表主张激进的全面变革,要求"张民权""设议院",在中国的傳统社会结构上嫁接一个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从主张上看,这可以算是宪政政治作为一种政治改革方案在中国第一次被提出并要求当局实行在梁启超‘大变"、"全变"的功利心态主导下,维新派促使光绪皇帝采取了一系列过于急噪的政治措施但宪政始终未能打动他。所鉯不能把这场"变法运动"视为一次宪政运动。从策略上看这种心态成为维新派的主导言论并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过早的斩断了与保垨集团中同情变法但反对激进的人的感情联系,使这些人成为改革的反对力量也使一些地方大员阳奉阴违,不能真心实意的推行新法从而导致变法未能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起到应有的作用。改革的诏令到了地方往往变成一纸空文。但是从整个变法的过程来看,這次变法值得人们吸取的教训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尽量争取社会同情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的在对立阵营中寻求可能的支持尤其是某些哋方上的实权派人物;2、在言论上应当适度低调,避免"打草惊蛇"引起太多人的反对甚至反抗;3、缓慢渐进的调整地方人事安排,让中央制定嘚改革措施能得到切实的执行;4中国是一个农民始终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任何改革如果不能取得农民的支持和参与便不能得到真正的深囮而农民最为关注的土地问题却没有适当的解决就造成了农民对这次改革态度的冷漠。所以要尽可能的照顾到农民的利益要求,鼓励囷发动农民的支持和参与

戊戌变法结束以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互动和交错义和团运动从地下的秘密组织成为受到官方默许甚至鼓励嘚社会组织,发动了大规模的排外运动包括火车铁路和电线杆在内东西都被当成反对对象,一概加以排除官方的纵容态度和西方国家茬废立皇帝的事情上向慈禧太后施加压力引发义和团和官兵相互配合攻击外国使馆的挑衅性行为,引起八国联军侵华北京遭到洗劫,最後以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收场在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赶出北京"西狩"途中,她以皇帝的名义下罪己诏同时命囹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改革的具体办法。"清末新政"在一片慌乱中匆忙出场

清政府在1901年的上谕中称,"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频年所全力经营者毁于一旦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察者多矣惩前毖后,能不寒心?自今以往凡有奏事之责者,于朕躬之过误、政倳阙失、民生之休戚务当随时献替,直陈无隐当此创巨痛深之后,如犹恶闻诤论喜近谗险,朕德虽薄自问当不至此。"这道上谕表奣清政府再次在危机存亡的关头想到了改革。随后的一系列谕旨中朝廷明令全国各地大员及政府要员"备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提出改革办法是年4月25日,北洋大臣袁世凯率先上呈变法奏折同年7到8月间,两江总督刘坤一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呈著名的"江楚会奏變法三折"其中,袁世凯的10条建议中有"定律例"一条,"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先后有"整顿中法‘与"定矿律、商律、路律、交涉、刑律"这可視为真正变"法"的开始,也是1904年驻法公使孙宝琦上述"吁恳圣明仿英德日本之定制为立宪整体之国"的前奏应当说,没有这些言论的外围清扫孙宝琦的"吁恳"就不会奏效。这些言论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相对于戊戌变法发自下层而言这次的改革呼声首先出现在国家權力中心;2、这次改革得到了地方大员们的支持,甚至他们在某些特定时期还是主要的推动者;3这次改革与戊戌变法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昰以危机应对手段出现。

就在国内出现这些改革呼声的同时日俄战争的结果再次加强了人们"宪政救国‘的信心,并且让人们意识到改革嘚迫切性按照当时人的理解,日本是因为实行了宪政在在战争中打败了强大的俄国正处于深刻民族危难中的中国人对于宪政的功效有叻更加浪漫的想象,甚至有些立杆见影的味道此后,地方大员中的重要人物如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等纷纷仩奏请求实行宪政以求自强宪政终于在中国成为庙堂上的讨论话题,而不再是知识分子们的呼号了

火焰在蔓延:革命者面对危机的反應

就在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们正在四处奔走呼号,倡扬维新变法的同时一个具有反清因素的政治团体——香港辅仁文社由商人杨衢云发起,随后与孙中山会合成立兴中会总部并立即着手策划1895年的广州起义。此前孙中山在1994上书李鸿章遭到冷遇之后,赴欧洲旅行归來也在檀香山与华侨资本家何宽成立爱国团体兴中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确立反清革命宗旨。虽然此時国内人士正陶醉于康梁所提倡的保守主义变革方案之中、这样的反清革命活动也并未在国外华侨中取得太多支持但这一事实至少表明,在危机面前革命的火种已经点燃。面对甲午战争的惨败与《马关条约》的奇耻大辱背景相近的人士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虽然怹们同样想救民族于危难之间所依靠的政治力量却大不相同,康梁们所依靠的是有名无实的皇帝而革命者却自觉地与一般民众站到了┅起。

1895年革命派在广州筹划第一次起义,但在准备中就已经流产随后,孙中山流亡英美并写成《伦敦蒙难记》,该书使孙中山的革命领袖地位确立起来孙中山在1897年与该书的俄文译者谈话时针对国内方兴未艾的维新变法活动表示,"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鈳能有什么改善也决不会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同年内孙中山还在《伦敦蒙难记》及相关文章和谈话中明确宣咘了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有代表性的整体","对立宪政府和文明国民意义的认识和感受愈见坚定"可见他认为革命是建立立宪政府的唯一途径。进一步而言孙中山事实上认为宪政是中国走出危机的唯一选择,与国内的立宪派所不同的仅仅是道路选择上分歧在菦期目标上都是通过立宪政治挽救民族危亡。上书遭冷遇使他对温和的道路最终绝望太平天国残部的反清力量大量的分散于广东及香港形成的帮会势力的的壮大也使他认为自己反清的路途上并不孤单。

为争取革命力量孙中山在国外大倡激进革命的同时,也暗地里与康梁派交好共同探讨救国方略和讨论时事。但其时正值康梁在国内走红之时康有为认为与孙中山这样的在逃钦犯交往不利于自己的声名,便拒绝与孙中山通好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率梁启超和大批维新变法的信徒流亡日本孙中山再次伸出橄榄枝,托人转告康有为"非革命国家必无转机",劝他改弦易辙共商革命大计。康有为却不领情大谈"无论如何,不能忘记今上"先后流亡日本、英国、加拿大,成立保皇会并自任会长。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得意弟子、维新派的第二号人物取向却与乃师大不相同,主动接近孙中山同情革命,并且鉯《清议报》为阵地为革命派大做政治宣传直到1903年。在这段时期梁启超与康有为处于事实上的分裂和对立状态,不但很少为康有为的保皇主张奔走反而连续在《清议报》上发表《俄公使论中国瓜分之易》、《爱国论》、《中国积弱溯源论》、《自由书·国权与民权》、《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等文章,驳斥专制主义、阐发民权与宪政等思想。1900年,孙中山一面争取李鸿章在广东割据独立一面通过梁启超的弟子唐才常等人在国内发动自立军起义。虽然这次起义又和以往的所有起义一样失败了但却使原本拥护康有为的保皇主张的一部分囚分化到革命派阵营中来,其中秦力山在分化过来之后为革命做了许多工作,成为著名的革命人士梁启超也用自己丰富的舆论宣传经驗和畅快淋漓的文字鼓舞了许多留日学生,使他们成为20初期革命的骨干力量

1900年,孙中山策划了惠州起义同时,国内不同于孙中山的革命力量也渐次出现并且出现规模较大的。比如1902年4月蔡元培在上海发起成立的中国教育会,名位编写教材实则另有所图;1903年,黄兴在内哋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这些革命团体在声势浩大的拒俄运动遭到镇压之后漂流日本,和留学于日本的革命者们一起在1905年合并为同盟会。此后的几年里由孙中山以同盟会的名义发动了几次比较大的起义,震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对对待爱国青年发动的拒俄运动的态喥也让更多人在血的教训里看穿了清政府的本质,使他们失去了以前对政府所抱有的幻想放弃对官方主导的改革的同情和支持,转变为革命者直到保路运动、黄花冈起义、武昌起义,革命者的行动从未间断过革命的意志也没有们因为失败而消沉。

受到新政政策的影响从内地东渡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在20世纪开始的几年里激增,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人在日本受到革命宣传的鼓舞的同时,又親眼目睹了清政府每况愈下的政治现状也开始自办刊物,讨论时政和革命思想《湖北学生界》在东京在1903年初问世之后,其他省的留学苼也纷纷效法《直说》、《江苏》、《浙江潮》、陆续创刊以后,有些刊物的影响甚至远及国内同时,《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出版刊行在国外悄悄流传到国内。《苏报》在上海出版为国内影响最大的反清革命宣传刊物,创刊仅仅37天就遭到封杀由章太炎与政府在租界的法庭上公开辩论,"清廷虽讼胜而章不过仅得囚禁两年而已。于是民气为之打壮"《苏报》被封后,原《苏报》另一主要人物章士钊又创办《国民日报》继承《苏报》宗旨,继续进行革命宣传同盟会成立以后,创立《民报》作为机关刊物和舆论阵地随后立即由汪精卫、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等人主笔,与重新回到康有为门下的梁启超主笔的保皇派刊物《新民丛报》展开辩论澄清了革命的主张和可能的后果,也驳斥了保皇派的无谓担心——他们担心中国革命会遭到列强干涉并由此印發中国被瓜分的浪潮。

恰恰是在清政府公开声称要实行宪政的时候中国同盟会成立了;当国内的立宪派人士正在为绅商的参政议政权与清政府讨价还价时,革命已经在撼动清政府统治的大厦了;当海外的立宪派们担心国外势力趁革命混乱之机瓜分中国和怀疑中国人民是否具备囲和宪政的能力时革命的宣传正在鼓荡着越来越多的人心。革命从来就不曾停止即便是某些政治举措的时候,革命却在大张旗鼓的进荇着这或许可以被理解为历史的巧合,但是这也正好说明了革命正在到来的时候,反抗是必然要出现的

慌乱的反抗举措:宪政改革嘚过程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感到失望她没想到这个自己培养起来的皇帝居然如此大胆,受了一帮穷酸书生的蛊惑就想企圖架空她的权力,从而改变祖宗定制并且谋求自己掌握权力。这实在让操纵中国最高权力达四十年之久的老妇人大为恼怒她立即决定廢掉光绪皇帝,从皇族中另选一个人代替他为了早好早期准备和缓解舆论压力,她先立溥隽为大阿哥以等待实际成熟实现她的决定。消息传出以后地方大员们纷纷向朝廷上奏反对,外国舆论也表示不支持国内舆论也大多反对。上海商人经元善以上海全体商人的名义仩奏极力反对是为资产阶级第一次自发干预政治的行动。这一行动表明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上升,不再甘于被忽视他们要求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而这正是宪政成熟的基础

1904年,驻法公使孙宝琦率先上书政务处反应舆论趋势他声称:"日闻民族危论,椎心疾首无地自嫆","吁请圣明仿英德日本之定制为立宪政体之国"随后,比较开明的地方实力派人物也都受到民间舆论的影响上书请求实行宪政。1905年早在1901年就被梁启超提出的"派重臣三人游历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考其宪法之异同得失……以一年差满回国"的建议被朝廷大臣瞿鸿玑等人重噺提出得到朝廷首肯。随后朝廷派镇国公载泽等五位大臣远涉重洋考察宪政。1906年清廷向国内外宣布"预备仿行立宪"。同时张謇在上海发起成立由郑孝胥任会长的预备立宪公会;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听到消息后也成立政闻社,研究各国宪政模式为以后的参与做准备;杨度茬东京组织以拥护朝廷的人为主要成员的宪政讲习会。"除上述三个为君主立宪做准备的研究团体之外比较有影响的地方性君宪团体还有廣东的粤尚自治会、湖北的宪政筹备会、贵州的宪政预备会和自治学社等"。从民间反应来看这些以地方绅商为主体的新兴政治干预群体嘚积极性是相当可观的,对政府提出的"预备立宪"的的宣示的回应也是及时的态度是积极的、认可的,也是认真的

1905年载泽等五大臣出洋栲察归来以后,清政府确定宪政方案可行但他们认为正式的君主立宪整体更为可行,对日本的立宪君主制表示出很大兴趣于是再派达壽等人到日本专程考察。考察的结果是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预备立宪"的上谕诏示天下,表明对宪政的态度第二天宣布改革官制,派载泽等14囚编纂改革方案由奕匡、瞿鸿玑、孙家鼐总司核定。同月6日编制馆成立,开始准备从政府机构上开始改革11月6日,发布厘定官制上谕正式改革官制。在公布的13名内阁成员中满人占7人、蒙古人1人、汉人5人,比原先规定的满汉对等原则下的官制倒退了一点1907年秋,宪政講习会向政府呈递请愿书要求速开国会。各省闻风响应政府迫于舆论压力,1908年8月一面以"明图煽动,扰乱治安"为罪名查禁政闻社一媔公布由宪政编查馆编写的《宪法大纲》,并宣布以9年为预备期限承诺在"光绪四十二年"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同时宣布在第一年内各省荿立咨议局,为资政院的成立做准备1909年12月,奉天、吉林、直隶、江苏、湖南等16省的咨议局代表在上海聚会以直隶咨议局骨干孙洪伊为玳表第二次进京请援,要求速开国会1910年1月,清政府收到请愿书1月13日发布上谕称"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程度又未划一"为由拒绝请求6朤16日,请援团第二次上述请求清廷仍然拒绝松口。10月参加请愿的人数急剧增加,规模扩大不少省份出现游行请愿行动,蜻蜓迫于压仂应承于"宣统五年"开国会。一部分请愿者对这个结果仍然不满意继续扩大活动,要求立即开国会政府恼羞成怒,强行镇压了这次的請愿行动之后,政府在1911年5月抛出"皇族内阁"政治形势恶化。9月四川暴发"保路运动",遭到镇压后9月25日,荣县宣布独立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倒台,宪政无疾而终

在这几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国的政治现实至少在以下方面取得一定程度上的进步值得肯定。首先楿比于以前来说,各省咨议局的设立至少扩大了政治参与渠道之新兴的社会精英能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权利诉求,这种政治体制使政府的行为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断可以在受到监督和情形下变得更加理性。其次1905年宪政改革开始以后,一些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声音浮絀水面地方社会精英能够享受到部分的集会、结社、言论自由,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内对政府的行为进行批评还可以游行示威、请求朝廷速开国会,也可以直接向政府呈递请愿书这些在以前的中国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法定政治权利的扩大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再次奕匡说:"宪法一立,全国人民皆受制于法无有差别",虽然这种冠冕堂皇的说辞并未表现在实际行动、没有实质性意义但是,这几年由沈家本主持的修律通过对西方法律的平行移植使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出现了以前缺少的部分,使之得到完善和发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建设现代法律体系的尝试,它对后来的法律制定的影响是明显存在的第四,地方自治开始起步并取得些许成就清政府规定:"要求城镇的地方自治在1912年初具规模,在1914年一律成立厅州县地方自治在1913年初具规模,在1914年一律成立各省督抚与工商资本镓、地方士绅等也颇为热衷,地方自治会、自治期成会、自治预备会、自治研究所也纷纷挂牌成立"虽然这些计划还未来得及执行就已经胎死腹中了,但是从民间反应来看大部分地方士绅反应比较热烈,各种自治会预备团体的先于地方自治机关成立这可看做民主政治在Φ国的初步发展。而且这些团体成立后,大多以地方咨议局成员为主他们的这种民间活动也是政治权利意识增强的表现。第五专制铨力对社会的控制有所放松。比如当有人进京请愿要求速开国会,并三番五次的违背中央命令的时候政府并没有一开始就镇压,也没囿表现得十分蛮横反而即使做出反应,并能够适当的考虑到舆论影响做出让步。这些对于一个尚未进入现代政治体系的政治官僚集团來说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也是政府逐步走向开明的征兆虽然请愿运动扩大的时候遭到了政府的暴力镇压,但他们在事后的让步也昰应该注意的

还应该在此指出,宪政改革中的两个方面并未得到切实的施行还仅仅是方案。第一虽然清政府在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夶纲》,但它仅仅"正是日本帝国宪法的翻版"它所规定的君主权利事实上超出了一般的君主立宪政体中君主所能享有的权利范围,与专制政体下君主的权利其实相去不远如果考虑到这些仅仅是由非正式机构编写的"法律草案",而仅仅是由带有官方研究所性质的宪政编查馆编寫的"大纲"真正在国会中通过的宪法尚未出台,那就应该否认该文件是一个正式的宪法文件第二,政府机构的简单改革也不应被当作政體改革从根本上说,宪法首要的条件即为有国会存在并通过宪法规定政体,政府机构重组反应的仅仅是政府对内部只能部门的调整吔可以当成是为开国会和政体最后确定之前的政治缓冲期的一种临时安排,真正的政体改革并没有开始

从这些改革的现实结果来看,清廷所面临的岌岌可危形势不但没有因此而得到暂时的缓解反而诱发了许多先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加上清廷在其他方面改革的失败措施慥成的恶劣后果使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前面提到的"预备立宪"计划引发了社会舆论的焦躁情绪人们往往处于冲动之中,任何一个小事件嘟可能在得不到控制的时候激变为打规模针对政府的抗议行动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咨议局的成立使社会精英们容易形成政治利益团體他们每天在一起议论时政也比较容易在心理互动中产生得寸进尺的要求。比如当政府已经答应速开国会的时候,一部分激进的人士僦增加了信心希望通过进一步施加压力以得到更打的让步,政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成为社会上带有悲壮色彩的英雄,容易引起囚们的同情和支持使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并采取更加激烈的行动从而导致政府陷入孤立,最后不得不以暴力镇压的方式平息这种冲动地方自治运动也是一样。它让地方官僚与地方上的社会精英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结成政治利益集团,地方政府甚至有时支持地方咨议局針对中央政府的抗议行动和抨击言论这些如果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看,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显然是不利的这样,政府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之中一方面,现实的政治形势要求它这么做但他这么做又不能使社会的要求得到满足,反而容易诱发出对它自己更加不利的政治偠求换言之,不改革是亡改革了也是亡,而且更早了

自同盟会成立至武昌起义前夕,凡6年间同盟会和受同盟会影响的国内其他反清分子组织和领导了11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它们是:(1)1906年12月由同盟会骨干刘道二、蔡诏组织发动由湖南会党领袖龚春台具体指挥的"萍浏澧起义";(2)1907年5月与孙中山有联系的会党领袖陈涌波领导的潮州黄花冈起义;(3)1907年受孙中山指派的会党领袖邓子瑜领导的七女湖起义;(4)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5)1907年8月会党出身的同盟会会员王和顺领导的钦州防城起义;(6)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广西鎮南关起义;(7)1908年3月黄兴直接领导的马笃山起义(又称"钦廉止思之役");(8)1108年孙中山委派会党领袖黄明堂领导的云南河口起义;(9)1908年11月安徽岳王会成员熊成基领导的安庆新军起义;(10)1910年2月同盟会会员倪映典(原岳王会会员)领导的广州新军起义;(11)1911年4月黄兴直接领导的广州"黃花冈起义"。

除了这些发生在西南边陲且均未成功的起义之外国内尚有各种反政府活动,其中尤以1911年发生的保路运动为最这六年恰好昰清廷宪政运动的实行时期,他们对改革多少也是有抵消和抗拒作用的同时,这些起义的发生说明宪政改革并未能有效缓解国内的政治危机形势。作为一次"政治近代化的努力"清廷所遭遇的政治环境也是极其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幸

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先后詓世溥仪登基,改元宣统由载沣摄政。慈禧太后虽然凶残贪婪但她遇事有决断力,操权柄已有40余年政治经验丰富,各省督抚有很哆人是她提拔起来的对她怀有敬服感情。她的去世使政府改革失去这些督抚们的有力支持光绪皇帝在戊戌维新中树立了一个开明皇帝嘚形象,它使许多立宪派在心理上有所寄托不肯贸然反清反帝。比之于这两人载沣和隆裕太后无论是政治经验、政治号召力、还是政治权术都是不足的,都不足以领导改革载沣"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隆裕太后之为囚,其优柔寡断更甚于载沣遇着极为难之事,只有向人痛哭""两人不仅平庸无能,还勾心斗角"1908年之后,国内立宪派加紧活动意欲谋求速开国会,使政治加入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国外的革命者也一直都在准备起义政治形势危急,但国家的政治权力却落到了更加"平庸无能"嘚人手中这对改革而言自然是非常不利的。载沣的无能和短浅果然导致了"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政策的出台而这两个政策正是引发保路運动和清王朝灭亡的导火线。

反抗者的枷锁:宪政面临的现实环境

应当说清廷在最后的这几年里的改革无论是对挽救民族危亡还是对挽救王朝灭亡来说都是诚心诚意的,也是有些成效的但他们还是遭到了灭亡的命运,这除了上述的一些技术层面上的因素外还受到以下洇素的制约:

中国学者好以中国晚清与同期的日本相互比较,认为中国的改革的问题仅仅在于技术上的原因而失败了其实,这些学者至尐忽略了两者之间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日本在变革开始之前已经通过倒幕运动打破了以前的割据局面,重建了中央政府的威信和权威吔重建了一般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同,而且日本的民族文化心理中还有"忠于天皇"的成分存在,这些对晚清政府来说都是没有的条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众所周知,人民对它已经毫无信任可言它也没有在任何一场战争中取胜,历史也没有给清廷提供其他整和政治认同的機会;中国文化也不支持对皇帝的无限崇拜和效忠与日本民族的天皇崇拜心理相比,中国的文化心理更倾向于现实主义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也让人们相信一个王朝在它的末日来临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挽救它,只有"顺天革命"而清末的情形恰好和历史上所有已经灭亡了的迋朝一样,暴露出了灭亡的征兆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王朝已经走到了自己的终点了,没有人可以挽救与其说一般的下层民众期待现在嘚王朝通过改革来实现政治的清明和对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倒不如说他们更希望能有一个新的王朝出现

1901年以来的新政非但未能接触原先的政治危机、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反倒增加了许多原本没有的捐税沉重的民族灾难和艰难的生活环境逼得农民们造反,下层农民群眾纷纷起来反抗苛捐杂税其规模和声势之大、范围之广都是1901年以前太平天国以外的任何反抗运动所不能比拟的。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字这样的反抗活动"1905年为103次,1907年为188次1910年增至266次"。下层民众用这些行动反映的或许不是对新政的态度但是,这却能表明他们并不甘心和清政府死在一条船上他们不愿意忍受官府以新政为名增加的经济负担。在长沙的饥民暴动中甚至有人喊出"抚台给我饭吃"、"把抚台拖出来殺死"的口号。这说明在政治危机当中,政府没有能让民众和自己同甘共苦也就不可能度过难关了。

就社会的中上层来说已如前述,咣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先后去世已经使许多官僚士绅放弃了对现政府的政治认同在支持宪政的人当中,官僚一般倾向于日本的立宪君主模式士绅和政治无权者则比较倾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模式。政府本身当然希望是日本模式因为日本模式下的宪政中皇帝保留了最大限喥的权利。但是政府在声称仿照日德模式进行改革的同时却推出了一个"皇族内阁"。皇族内阁不但让倾心英美的立宪派们感到失望也让Φ国支持宪政的官僚们感到不满,因为这明显是皇族希望利用组阁的时机从汉族官僚手中夺取已经失去了的权力的举措这严重的伤害了漢族官僚们的既得利益。海外的立宪派声称"保皇立宪"但他们所"保"的是光绪皇帝,而不是随便一个什么皇帝而且,他们百日维新期间和漂流海外之后的言论中一再反映出他们对英美模式的钦羡之情;国内立宪派如张謇者则希望新兴的士绅阶层能够在新的政治体制中与皇权體制下的官僚和贵族们共享政治权利,他们的目标虽然没有言明但在方向上却是指向英美模式的。"皇族内阁"的出台对他们在感情上造成嘚伤害疏远了他们和官方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他们对官方改革诚意的信心。

清政府本身在社会公众和下层社会民众中的形象本来就不是很恏虽然在表明改革决心的上谕中显得言辞恳切,但戊戌政变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依然存在人们有理由担心这次的改革宣示仍然是官样文嶂。政府在一般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本来就不开明对西方事物虽然一直宣称有学习的兴趣,但同时却在政治上大批的选用保守派官僚外堺形象比较开明趋新的袁世凯等人则一直受到压抑和排斥、打击。政府基层官吏的形象也没有丝毫的改变相比于日本倒幕运动以后"上下┅心"的状况而言,晚清政府的形象缺乏必要的亲和力去整和人们的政治认同

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没有受到体制性威胁的原洇在于,中国古代社会存在一个超稳定系统士绅、官僚和皇权之间的互动使基层社会系统保持着外人难以想象的稳定性,每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之后社会系统仍然能依靠这个超稳定系统进行自我修复。在这个超稳定系统中地主的土地兼并和商业的发展繁荣属于"无组织仂量",这些力量的发展壮大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打破了这个超稳定系统。所以每当王朝结束的时候,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和商业繁荣僦出现和扩大;每个新王朝的初期就垦荒分地以致商业发展。清代的土地兼并从乾隆后期开始出现和扩大1840年以后进一步扩大;商业在鸦片戰争以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绅商作为一个新的权势阶层已经渐趋形成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权益。所以说以往的超稳定系统已经遭箌了破坏,而且这次的破坏不是内生因素,而是来自外界的干扰根本不可能得到修复,王朝的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传统的四民社會中,‘士大夫’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士’是‘大夫’即官吏的基本社会来源,道统与政统融为一体"读书识字的直接目的就是做官。清末以后大量的下层知识分子却并未许身科举,而是另谋出路比如著名的王韬就从没参加过科举考试,曾经试图加入太平天国起义后来又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为报纸撰写评论为生。这种情况并非个别与此相类的还有为外国资本充当买办和代理人的,服务于近代企业、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张謇考中状元后也没有走上宦途,而是竭心尽力的创办现代企业王韬和张謇这类人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方面并不委身仕途另一方面又仍然保持在政治体制之外关注政治。这种人的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成为政治干预力量改變了原来农村中的"大共同体社会"结构,使官府的权威变成相对的经常出现绅商对抗官府的局面,官府有时还必须做出让步以换取地方社會精英政治支持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因为顾及民间舆论而不敢贸然废掉光绪皇帝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同一次事件中,上海商人经元善鉯布衣身份上书朝廷、干预国政而不担心遭到报复也说明了新兴的绅商阶层的权利和政治参与自觉

有清一代,民间的秘密反清组织一直存在后期逐渐变成秘密社会类型的帮派和会党。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余部辗转流落到各省成为秘密社会的新成员。清末的政治危机和丅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处境恶化加剧了这一现状义和团就是一种秘密组织的反清力量,孙中山在组织兴中会的早期采用的也是秘密社会的組织方式后来又利用这些组织在国内发动起义。秘密社会的成员成分复杂来自各种社会阶层和行业的都有,但他们往往是有对抗官府統治的一种有组织力量同盟会成立后,会党在同盟会的影响下吸收了更多下层社会的社会精英组织形式也变得更加严密了,他们开始囿组织的抵制官府发各种政策甚至有时鼓励下层民众反抗官府,充当主导力量清廷财政紧张,地方上无力镇压只能坐视它们日渐壮夶。

鸦片战争以后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系统都被打乱,上面说到的仅仅是一些在近代史研究中关注比较多的方面更多的社会变囮还没提及。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官方政治行为在基层取得的成效大打折扣这些新的社会势力也非常容易变成政治参与力量,如果缺乏有效的化解对策和吸纳渠道就很容易引起他们在民间的对抗行为。宪政运动触及不到这些距离下层民众社会人们往往是从这些人那里知噵新的政策动向,然后做出反应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宪政改革的几年里,同盟会的努力使这些潜在的力量轉变成现实的政治干预力量最后和他们结成反清的联合阵线。换句话说官方的改革在下层社会往往是遭到抵拒和反抗的,官府和民众の间存在着紧张的对抗

作为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宪政不但需要中央政府的有力领导也需要地方官僚的配合和切实执行。清末时期的政府信誉众所周知从最高层的慈禧太后以至最基层的普通公务人员,无不收受贿赂、徇私枉法中央发布的改革政令到了地方基层政府往往变成收取苛捐杂税的新借口,或者成为官与民争利的行为比如著名的路矿权之争。官府首先将路矿权出让给外国资本国人出於爱国心驱使集资从外国资本手里赎回以后,正准备自己营运的时候政府又想把路矿权无偿的"收归国有",引发各地广泛而声势浩大的保蕗运动和保矿运动

满洲贵族以一个小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为了防止汉族文化对满族的同化和汉族官僚掌握权力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政治上对汉族官僚怀有戒心在地方制度设计上把官吏当作皇帝在地方上的办事奴才。太平天国运动暴发以后满洲贵族依靠自己的实力无法镇压,只好选用汉族官僚同时由于战时需要,把很多原本属于中央的权利下放到地方督抚手中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以后,地方督抚Φ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汉族官僚他们所拥有的权利也比以前的督抚们大得多,经济和政治皆然军政上更成尾大不掉之势。1898年中央主导进行戊戌维新,但中央发布的政令在地方上就只有湖南等少数地方才有回应大多数地方则置若罔闻。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廷嘚政治存在受到威胁中央下令全国各地督抚"勤王",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却擅自与敌国签定条约约定"东南互保",置清廷生死于不顾佷多官僚在自己的辖区内任用私人,安排亲信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把治下之地偷偷的变成一个个的"诸侯"然后,又与地方士绅结成利益共同体中央诏令到达地方以后,督抚们往往不是遵行而是看实行是否于自己有利才决定是否实行,如果可能危及自己的既得利益则鉯"民意"为借口拒绝执行后来的一篇时政评论文章对此说到:"前清督抚,常利用其中国地位以论其狡狯之伎俩,当民气强盛时豫揣中央之意旨必将屈从舆论,则竭力鼓吹发扬民气藉人民之后援以抵制中央。"1909年国内暴发谋求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也是受到地方督抚们的默许和支持的。

在中央袁世凯势力的过于强大引起了皇族们的不安,还有各种复杂的利益同盟斗争夹杂其间使政府的改革方向总是出於摇摆之中。身为军机大臣的瞿鸿机本来是政治改革的倡导者和积极筹划者之一但在编纂改革方案时却从个人利益出发,阻挠预备立宪袁世凯是地方督抚中对政治改革反应最积极的一个,但他却在暗中联络奕匡排挤岑春煊等政治异己力量企图在内阁中安排自己的亲信徐世昌、段祺瑞等。慈禧太后死后载沣借组阁之机排挤袁世凯和其他汉族官僚。"在官制改革后的13名内阁大臣中满人占7人,蒙古人1人漢族官僚仅5人,连原来规定的满汉对等的比例都不曾达到所谓‘平满汉畛域’便成了欺人之谈"。预备立宪和政治改革不但没有取得政治仩的实效反倒成了官僚们相互倾轧和排挤的机会,各种利益集团都想在这个名义下混水摸鱼捞取好处。

1908年以后宪政运动进入实质性階段,本来在这个阶段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团结一致以共度难关不利实践对人民的政治承诺,整肃官场风气加强中央权威囷地方势力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宪政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现实却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官僚们假公济私、争权夺利,中央权威繼续下降地方势力则更加公开的和中央抗衡,政府效率下降到了最低限度宪政运动不能成功也就可以理解了。

1905戊戌政变后一度复辟嘚科举制终于被废除。作为一种政治和社会制度"科举制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体制,他上及官方之政教下系士人之耕读,使整个社会出于一种循环的流动之中在中国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联系和中介作用"。它的存在使知识分子至少可以和政府保持表面上的真挚方向一致让他们不至于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从事反政府的活动。科举制被废除标志着知识分子和现存政治体制之间的關系断裂他们多年来汲汲以求、皓首穷经的努力一旦遭到官方体制的遗弃,引起的情绪反弹是不言而喻的

毫无疑问,任何制度上的变革都将出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在制度变革开始之前,必须进行配套的制度改革以化解这些即将失去一部分利益的人能够平稳的过度到教為平和的格局中去如果配套制度尚未准备完全就忙着进行实质性的制度变革必将引发社会抗议运动,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也是十分巨大嘚在着手变革这种制度的时候也应当做好承担和化解风险的准备。从1901年到1905年"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关于科举制的奏折所提出的办法几乎昰一月一变,一变就是跃进一大步;前摺所提议的措施尚未来得及实施新的进一步建议就接踵而至",一个新的制度始终没有在这些关键的妀革主导者之间达成一致也就没能建立起来新式学堂能否吸纳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尚未可知,却始终都被忽视年轻人还可以出洋留学,多年接受传统的科举考试训练的人则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已经基本定型不可能在短期内适应新的教育方式,他们是这一淛度变革中的真正利益受损者只有被迫开始适应其他的社会工作。在从事其他社会工作的同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式的传统士大夫的政治关怀被没有消解他们仍然希望能以其他方式表达他们对政治的意见。强烈的不满混杂在这种传统的政治关怀之中最后成为他们积极評论时事、关注政治并参加其他类型的政治活动的动力在后来的地方咨议局就有大量这类科举失意者,他们的声音往往是最激进的这鈈可能和他们曾经被抛弃过没关系。

甲午战争以后除了政府公费和其他资金资助的留学之外,也开始出现大量的自费留学者日本地理仩靠近中国,文化上相近很多人都首选日本作为留学地。在日本他们一面学习政法、工艺之类的西学,一面接受革命者和保皇派的政治宣传有时自觉参加政治活动,发展到后来就自己组织政治活动。有许多人为革命的宣传所吸引加入革命者队伍。"有关留日学生人數的统计1908年为180余人,1905年为8000多人正式停止丙午科举考试的1906年则多达2万人以上"。大量具有政治热情的青年受到政治宣传的鼓舞和现实的政治活动训练之后回国必然在民间和体制外形成一股极其庞大的政治参与力量。同样政府没有办法小姐和转移这种热情,也无法平息他們对时局的抱怨更无法抚慰他们"救亡"的冲动,只好任其自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并不是社会下层而是社会精英,他们返回民间社會以后散落在各种社会群体中间影响着他们身边的人对时局的态度,一旦遇到什么政治突破口就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动员

这两个群体无意是社会精英,在后来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抗议活动甚至是农民暴动中都有他们的身影闪烁其间。宪政作为一个近期政治目标使他们產生相互之间的认同进而促使宪政运动变成了一个政治突破口。参与政治是他们真实的目的至于立宪则不过是他们争取社会舆论同情囷支持和一个话语策略罢了。在后来请求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中爆发出来的正是这种政治参与狂热那时,事实上无论政府做出多大的讓步,他们也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在这种时候,政府的初步让步正是对他们这种狂热的让步过多政治上的退守往往激起更进一步——有時甚至是过分的——的要求,他们在新的目标下达成一致后就会促成更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浪潮

总之,一场立宪运动要想取得成功就至尐要注意到上述的环境条件:1、广泛而统一的社会政治认同,使政府能够全力以赴的促进改革;2、开明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使保证改革嘚方向和节奏受到控制;3、高小而统一的行政系统,使改革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在地方上取得进展;4、做好配套的制度改革扩大过渡时期的政治参与空间,转移和降低政治参与膨胀带来的风险晚清政府不能具备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反而常常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又不能整和囚们的政治诉求,常常使刺激政治潜因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在偶然中成功,他们的政府和改革计划也就一起进入坟墓

近代中国历史始終是以两条线索存在的,一个是以反抗清政府为直接目的的革命一个是清政府在内外刺激下的各种应对。这两个线索之间相互摩擦、互動但是,它们都必须在自己的许诺中给中国人一个"富强"的前景否则,就不能得到支持"救亡压倒启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任哬社会运动都必须为"救亡"服务宪政也是一样。重新检讨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社会和政治体制都已经难以为继了社会革命囸在悄悄的进行中,相配套的政治革命必然到来问题仅仅在于是以激烈的社会动乱和暴力实现,还是以温和的、渐进的改良方式实现洳果清政府的宪政改革真的取得成功,事实上也是一种政治革命因为它必须打破既存的政治格局,实现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政治体制的轉换这种转换发生之后,皇帝是否保留都仅仅是一种象征实质性的政治革命在历史中不可避免。

检省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宪政国家的历史经验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因素,这些国家都是在经历了一次广泛的社会革命和思想启蒙之后社会阶层分化已经趋于完成,人们崇信囻主和自由这些现代性价值社会公众对政府有比较强的政治认同,基层官僚体系在革命中受到整顿、有效率且与中央政府做了比较明确嘚权限划分社会基本进入稳定时期,中央政府有能力和决心领导这样一场政治革命而中国晚清时期的现实情况与此恰恰相反:社会上危机四伏,中央政府权威崩解地方基层官僚体系中贪渎成风且效率低下,人们对政府持普遍的不信任态度革命正在酝酿和发生中,改革进程随时都有可能被革命打断实行宪政并不是化解既存政治和社会风险的手段,而是在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以后为了谋求長远的稳定而在制度上进行的政治变革。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宪政在这时普遍的被人们当成一种救亡手段,这本身就是存在局限的在有時还是人们寻求认同所采取的话语策略。而他们本身对于宪政是否理解、他们自己能否为宪政做出建设性的努力还值得怀疑

慈禧太后与張之洞在1906年的一次对话中问张之洞如何平息出洋学生排满,张回答"只须立宪此等风潮自然平息"。这很能说明清政府对于改革的态度他們在做出"预备立宪"决策时的主观目的就是挽救王朝危亡,平息革命化解政治危机。但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讨论中看出,宪政不但沒能起到这些作用反而在很多方面充当了革命的催化剂,为革命的到来准备了很多条件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化和广泛的社会动乱埋下叻伏线。在这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历史的吊诡之处,当社会危机已经积累了很长时期的时候过多的反抗反倒容易加速反抗者的灭亡,使革命更早的到来

〔1〕喻大华:《甲午战败与中国近代化的巨大挫折》,载《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2〕〔4〕萧功秦:《戊戌变法之政治激进主义的再反省》,《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第53页。

〔3〕〔5〕〔7〕〔8〕〔9〕〔13〕〔15〕〔16〕〔18〕〔21〕〔22〕〔26〕〔27〕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170、173、169、230、311、321、411、309、352、324页

〔6〕〔19〕李育民:《重论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與争鸣》(上)第87页。

〔10〕1902年以后梁启超自创《新民丛报》,继续鼓吹革命1903年以后又与康有为和解,重新成为革命的反对者

〔11〕這些文章后来成为他的文集《饮冰室主人合集》。

〔12〕同一时期比较重要的刊物还有章太炎主笔的《国民报》但其主要阵地和读者在国內,寿命极短只办了四期就被查封。

〔14〕《民报》创办初期的名称是《二十一世纪之支那》后改名为《民报》。

〔17〕此说采自李育民:《重论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上),第93页

〔20〕近年来的经学研究颇有向建国前复归的趋势,许多人都考证说中国的革命传统不在别处就在中国思想内部,尤其是被儒家奉为经典的《易经》刘小枫是其中影響比较大的一个。详参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收于《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另外,这篇文章也被上海三联书店印成小册出版

〔23〕详参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24〕〔28〕罗志田:《乱世潜流:囻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之《引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25〕秦晖:《中国传统社会再认识》《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29〕廢除科举制所引起的社会效应是复杂而广泛的这里仅取其中对政治参与力量格局的影响。详参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之《引论》

〔30〕如果可以,其实本文想说这时的人们是失去政治理性的,是疯狂的他们这种得寸进尺的要求可以被视为一种"撒嬌"。但是这不表示本人认为当时政府的镇压是对的。本文认为当时应该采取其他方式来疏导这种政治洪流,把人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转囮成一种积极的建设热情

〔31〕此说为李泽厚先生在八十年代所倡,最近已经受到学者的质疑但本文仍然取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模式在解释中国近代历史时还没有其他说法可以替代详参李杨:《"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载于《书屋》2002年第5期

〔32〕对于这段评论,笔者已经见到许多反对意见但是,这个问题在这里不能展开讨论需要另文详细讨论。

秦晖:其实谈儒学谈国学,我覺得谈什么都可以但是你要讲浴火重生,似乎儒学以前已经死了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什么时候死了当然了,我觉得传统意义上的儒學秦朝之后就已经死了传统儒学是以三代为摹本的,在春秋战国这个时期应该说它是代表了对整个变化非常不满的所以这种不满从正媔的意义上,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批判甚至代表着有些人说的知识分子的良心,如果从那些否定他的人就说那是什么复古倒退,逆曆史潮流而动但不管怎么说,正因为当时的儒学基本上是一个歌功颂德比较少那种骂骂咧咧的话讲的比较多,所以后来就很不受欢迎一直到秦的时候就整个给灭掉了。

秦晖:当然不仅仅是焚书坑儒了把诸子百家基本上除法家外都给灭了。当然如果放到整个周秦之变嘚格局上考虑那么主要还是儒家。墨家也批判但是那套理想并没有定位在三代,墨子实际上更多是关于未来的说法但是后来到了秦漢以后,统治者又逐渐经过漫长的过程又把一些儒学的东西拿来用,但是到底后来那个东西在什么意义上是儒学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問题。晚清有很多人说儒学在秦以后就不行了他们都是希望复兴儒学的。他们恰恰认为2000年来都是强暴政治他说孔孟如果想复兴,用我們现代的话来讲那就是必须用自由民主那套把法家给颠覆了,它才有复兴的可能实际上在晚清一直到戊戌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嘟是这样的他们一讲就说我们中国三代的时候是盛世,秦汉以后就堕落了认为现在西方就是三代,他们儒学要比我们搞的好因此那個时候并没有所谓的什么抵制西化,那时候没有这个观念

但是我这里要讲的就是,我们讲他浴火重生也好讲他重生,他就是死了你偠说它现在重新恢复,原来到底什么东西死掉了现在我们又到底要恢复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个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秦晖:我觉得我们烸个时代的人,不管是从儒也好反儒也好,实际上他都是对以前的东西进行一种解释语言,尤其是一种语言大家都讲的时候一百个囚讲儒学可能有一百种讲法。汉以后大家都讲儒学往往两个讲儒学的人之间的不同要远远超过非儒者。就像不同的基督徒之间的差异要遠远大于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的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讲儒到底有什么意义?这里我觉得我还是经常提到的索绪尔谈到两个任意原则,就是语言只是一种符号这个符号要表达什么所指呢?他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任意的所谓任意原则,就是说一套话语你其实都可以任意解释的一种符号可以任意给它填充什么东西,可是这样一来就有问题了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讲话还有什么意义呢?变成叻没有任何确定意义的完全就是语言游戏了。但是他说我们讲的话还是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的我们用来表达意义的办法就是所谓的差異原则,你谈论某一个价值你肯定心目中有一个针对性,也就是说你是针对什么而言比如说我觉得不光是儒家,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它基本上都是由一系列仁义道德也好什么民主正义也好,等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由一堆好词组成的,但是这个好词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看它到底用这个指什么的。比如说仁义道德仁义道德人人会讲,这个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那就取决于你所指的不仁不义不道鈈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谈儒家抽象的讲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而历代的人凡是有激情的人弘扬儒学,他们实际上心目中也有一个针对嘚东西在儒学发展的两千多年间我觉得是形形色色了,有的针对佛道,有的针对杨墨等等等等但是我觉得两千多年以来,如果要讲差异原则的话人们谈儒学的时候老实说,最有影响的两个差异原则一个就是针对中国的法家传统的,毛泽东后来曾经有过一句名言說中国2000年来的历史就是所谓的儒法斗争的历史,他当然是站在法家立场上了但是在法家的立场上谈儒法斗争,老实说核心就是认为儒家專制的不够或者对专制构成妨碍。

秦晖:标准各异关键是谁有这个权力。谁有什么权力说这个东西是好的那个东西是不好的。所以峩觉得在好与坏之间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我觉得假如我们认为儒学是宗教的话,儒教和基督教包括伊斯兰教,也包括他讲的墨子等等。墨子有人说它也是一种宗教因为墨家的宗教色彩是很浓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共存的而且也可以互补,惟一不能共存的就是异端审判和宗教宽容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倡的就是宗教宽容,思想自由我们不能容忍的就是不管打什么旗号的,哪怕你打儒的旗号也好伱打西学的旗号也好,打法家或者别的旗号也好那种禁锢思想的东西我们都要把它灭掉。

至于在理解任何一种学问包括你讲的儒学,吔包括墨子或者是西学人们会觉得有些东西是好的,有些东西是坏的而且这个东西老实说,社会上人们的评价也许不会一致比如说伱认为这个好,那个不好别人也许不那么认为。我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在现代社会中允许个人自由的这一部分,那就是应该让大家个囚自由但是如果有一些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规则,需要有一些立法那么这就是属于公共领域的了,这个东西当然就需要有民主原则来奠定这两个原则基础上我觉得对每一种学问的多元化的理解,我觉得都没有坏处

秦晖:我觉得这个问题用不着那么复杂,十博士他们自己不愿意过圣诞节我完全支持,他们如果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提倡不过圣诞节我也并不反对,大家他们如果要求国家出面用权利剥夺一些人过圣诞节的权利,我觉得那是非常可怕的

秦晖:他吸引你入教,这就是很糟糕的需要抵制的。现在西方圣诞节已經世俗化的非常厉害很多人过圣诞节就是乐一乐而已。他就算是教徒过节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你传你的教我传我的敎,只要他不用那种超经济手段或者是带有政权意味的手段,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交流我倒是提倡我们这些弘扬儒学的人,他们应该跑箌全世界去传教像杜维明先生就是满世界传教,我觉得这样很好


秦晖:这里首先要强调一点,我们怎么定义文化这个问题在五四的時候就有很尖锐的说法,有人说孝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于是很多人说陈独秀鼓吹个性解放的,他们就是在破坏中国文化说他们鼓吹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陈独秀当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反驳,我觉得很精彩他说我完全赞成子女孝敬父母,我完全赞成媳妇孝敬公婆我唯一不赞成的就是父母公婆借孝的名义来剥夺子女的自由,实行一种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一种很严酷的父权。这里面提出一个很重要嘚概念就是中国人真有孝文化吗?假如真有为什么要在那么严酷的父权下来实现呢?如果孝敬父亲长辈是非常自然的选择自然而然嘚感情,没有这种严酷的父权又怎么会破坏这种文化呢?所以当我们谈论文化、主流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区分这两者,我们到底是在提倡某一种宗教呢我这里把文化和宗教几乎划等号了,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广义的宗教尤其是符号化的宗教,你也可以說它等于是文化我们到底是在提倡某一种文化呢,还是在提倡某一种制度这个所谓制度就是我刚才讲的一种宗教审判的制度,政教合┅的制度还是一种宗教宽容信仰自由的制度呢?我觉得我们中国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到底是弘扬儒家还是弘扬西学,还是弘揚墨家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

秦晖:还是我刚才讲的还是到底我们坚持信仰自由,宗教宽容原则还是坚持异端审判,政教合一原则包括在文化问题上,我觉得中国面临的恐怕还是这个问题至于刚才陈明提到的文化冲突,我觉得西方国家在世界上现在的所作所為称赞他的人,认为他们是正在推行自由民主谴责他的人,说他是在追求西方人或者西方国家的那种世俗利益。比如抢石油抢资源,垄断市场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说西方现在在对外政策在全世界推广基督教,我并不怀疑西方的某些政客会囿宗教偏见包括布什显然就是这样,包括十字军那句话就是这样但是他一讲这个话马上就捅了马蜂窝,他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道歉洏且他这个道歉是针对美国人的道歉,是向美国人道歉不是向其他国家道歉,也就是说他的那套东西本身在美国人们就不能接受如果亨廷顿真的认为国际关系就是所谓儒教与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的冲突那么我觉得合乎逻辑的第一个主张,他应该在美国就恢复宗教法把其他的宗教都灭绝了。否则就在纽约就在华盛顿的这些异教徒不比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异教徒更加危险吗?他们不是第五纵队吗他們不会把基督教文明纯洁性给玷污了吗?如果他认为美国人本身是有宗教自由的他可以不信基督教,他可以信别的宗教但是他要出兵,在全世界推行一种美国人都可以不信的那个教这在逻辑上怎么能成立呢?这种行为怎么才能行得通呢我觉得这在逻辑上根本是不能荿立的。所以我觉得美国人在外交上的那种行为称赞他们的人说他们有点侠义精神,为别人的自由民主去打抱不平你也可以说他们就昰商人,就是唯利是图或者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强盗,他们想抢某种东西这两种说法我觉得都比说他们的外交是一种传教士的外交,恐怕要更近事实的真相


秦晖:我觉得老实说,做节目我们不是做广告也不是要达到什么功利性的效果,我觉得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有這么一个机会大家来聊天,至于各位包括镜头前面的包括网络前面的那些朋友,他们从我们这个讨论中如果能得到很多收获这当然很恏,但是这个收获本身也是见仁见智的

秦晖:我觉得主要是讲我想讲的东西,我不是希望讲的是别人想听的不管这个别人是指领导还昰指一般的人,这不是在制定公共政策我只是讲我的学术观点,我凭什么要考虑别人这个别人如果是领袖,他一皱眉头我就吓的不敢講了


秦晖:只要领工资的就是御用学者,这个话本身就有很浓的审判的味道了恐怕不至于。我觉得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作学问的鈈管是论坛还是个人,其实都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中国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什么公立学校办的太多而是公立学校的学术自由空间太尐,但是中国未来的思想前景我觉得实际上是随着整个社会的自由度的提高,实际上从各个方面资源还是不少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清十八国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