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描述一下这幅画藏着11只妖怪

读王维《栾家濑》对我产生的摄影启发 - 简书
读王维《栾家濑》对我产生的摄影启发
《栾家濑》—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飞。
宋代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读王维的这首《栾家濑》,诗人选取了秋雨、石溜(水流湍急的地方)、溅起的水波、白鹭这几个景物来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诗人想要描绘的是一副恬静淡雅、空灵清幽的画面,所以选取的景物除了一个白鹭的白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之外,其它的景物都没有用带有鲜明色彩的文字,但是却能引发人们去联想它的色彩。比如:一个秋雨给我们传达出来的色彩是秋天落叶的苍翠加上雨的颜色,溅起的水给我们的也是白色。这首诗静中有惊,惊中有静。给我的摄影启发就是:一、在我们进行构思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摄影想法去选取拍摄的对象以及色彩。比如想要表现秋天丰收的喜悦,我们应该去农村拍摄那挂满枝头的红彤彤的柿子和一簇簇金黄的玉米。选取一些暖色系的景物去拍摄,如果我们想去表现秋天的空灵美,我们应该在秋雨之后,去拍苍山,尽量拍摄成一幅水墨画,选取冷色系的颜色表现。二、我们可以不只是拍摄静态的画面,也可以拍摄动态的或者说是拍摄静态的画面去表现动态美。比如,如果把这首诗换成用相机去拍摄,我们当然是可以只拍摄那停在水边栖息的白鹭,这是一种静态美。但是我们也可以去拍摄水珠溅到白鹭身上,白鹭受了惊吓振翅飞的动态美。三、我们很多时候学习看到的摄影构图和构思更多是对比、色彩、光线等角度去讲,这是一种从西方的美学角度出发,我们是否可以从我们传统的东方美学角度去构思和拍摄呢???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和诗人一样通过拍摄的画面来构成一首诗,让我们的相片中有诗意呢?中国近代著名美术大家丰子恺先生说:西洋美术是用眼睛和脑去看的,东方美术是用眼睛和心去读的原因。我们是否可以多去运用东方美术的理论去构思摄影。
宋代时设画院,出了一个题目:踏花归去马蹄香,要求学子以此为想象画一幅画,结果很多人画的都不是那么有趣,有人静心画了一匹骏马在花丛驰骋,虽有气势,却没有体现出”香”,可恰恰“香”字才是一句的点睛之笔。但“香”是去用嗅觉去“闻”的,如何用画笔去表达这是莫大的难题。 大概也有融入了传统道家哲学思想的东方美术才会如此有趣,在众多应试中有一个学子画了一幅:夕阳归去,一位少年奔腾着马蹄之下一群蝴蝶紧紧的跟随着。一下就用蝴蝶点出了一个“香”字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这是不是能给我们一些新的摄影启发呢?
一个90后互联网运营的工作、生活、阅读、学习成长分享。秋雨作文600字__秋雨作文__皮皮作文网
秋雨作文600字
我徘徊在园中的小路上,一阵缦矗械轿尴薜目斩从牒猓也唤肆讲⒓窗焉碜域樗踉谝路铩U夤淼胤剑挠凶奁降奶炱媸拾。
忽然,点点雨滴落了下来,渐渐成串,似乎在诉说,在抱怨,在不停地哭泣。我望着斜风细雨,越发想念起了。
那枫叶,似花蝴蝶从大树中飞出,被一打,又落向地面。忧伤,凄凉立即涌上心头,我拾起一片枫叶,精致而又小巧。这满地的枫叶,似乎在诉说着它对大树的的思念,又像在吐露着它对根的情意。
我听着雨滴拍打在枫叶上的&咚咚&声,听着风儿吹拂在枫叶上的&沙沙&声。这场秋雨啊,已经浸入了我的心田,丝丝缕缕地编织着思乡乱麻&&
家乡了吗?家乡的天气舒适吗?家乡的开了吗?家乡那一片片绿叶枯落了吗?记忆中我的家乡永远都是那么温暖,那么美好。盛开,瓜果飘香。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诗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啊,那丝丝无奈的愁绪,那缕缕失落的情怀,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想起家乡的城南新区,鹤伴山、广场、黛溪湖等美景,又想起家乡那满载而归的丰收,还有瓜果飘香的味道。一切是那般亲切和向往。
雨花打到了地下,伴随着落叶干枯的声响,地面上溅起了点点泥水。秋雨啊,你就像一段清淡,忧伤的古筝曲,又像一首深情,优美的提琴曲,都是唯美的,伤感的。为什么这般感觉?也许&&也许是因为思乡了吧。
天渐渐暗了下来,四周变得昏暗模糊。没劲,真没劲&&邹平的夜晚多美啊!那千家万户的灯光,像一只只明亮的萤火虫;那绚丽多彩的光芒,像烟花一般照亮世界。那种美丽,那种灿烂,是哪儿也比不上的。我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飞回我可爱的家乡。
屋檐上的雨还在滴,一滴,两滴,三滴&&
指导评语:
&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场秋雨,激起了小作者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文章先渲染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氛围,为下文做好了铺垫。散文化的语言,显示了小作者一定的文学功底。(王丽娜)
秋雨,它虽不是“雨中豪杰”,也不会润物无声,但它在,这一个丰收的季节,为人们送来了一阵阵的凉爽。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我撑着一把粉色的小伞,任雨点“嘀嗒嘀嗒”地打在伞上,一边吟诵,一边漫步。大街上,车来车往,汽车的鸣笛声,溅出的水花声,“吧嗒吧嗒”的雨点声,人们的吵嚷声,形成了一首独特的“秋雨狂想曲”。
   秋雨是缠缠绵绵的,一下就是两三天。秋雨又是多变的,刚刚还如牛毛,似花针,突然,就变成了一大滴一大滴的,而且还“哗哗”地下着,就像是从天上倒下来的一样。
   秋雨是忧愁而多情的,正如纳兰性德所描述的:“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恐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在的雨中,我对秋雨情有独钟。太过娇媚,夏雨太过猛烈,冬雨太过冷清。只有秋雨,伤感,难猜,又夹杂着几许哀思。本来我是不太喜欢雨的,可是这多愁善感的秋雨着实吸引住了我。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雨,淅淅沥沥,每一滴都落得潇潇洒洒,生命就似一场雨,看似美丽,但在更多的时候,得忍受那寒冷和潮湿,忍受那些无奈与寂寞。
   沥沥秋雨洗新秋,清清爽爽送骄阳。秋雨,带给我们凉爽,我爱秋雨。
秋雨作文600字___相关文章
&&&&&&&&&&&&描写秋天雨的诗句,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海达范文网
描写秋天雨的诗句,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高考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两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 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 (2)这首诗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阅读朱熹《观书有感》,请结和最后两句,写出自己的感想。(70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 3、分析评价《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并写出可供借鉴吸收之处。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背景提示]: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青年时有一段恋爱经历,由于外来的阻力,有情人最终未能如愿以偿。这首诗非常形象地展示了爱情相思的心理活动。 4、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 [乐游原:又称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 (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 ; “肥”、“瘦”分别形容 。 7、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鉴赏。 晚 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诚,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1)、“深居”指诗人在桂林的寓所,着一“深”字,意在表现: (2)、品味一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含义: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鉴赏。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 ,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的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 。 (2)“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答: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对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诗写的都是送别,送别的地点都是长江岸边。 B.严维之友是从江南渡江北上,李白之友是顺江而下。 C.严诗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的季节。 D.李诗则用“烟花三月”点明送别是在拂柳如烟的春季。 E.严诗中有诗人出现,而李诗中则看不到诗人的形象。 (2)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答: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答: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这首诗是孟郊四十六岁进士中第之后而作。 (1)这首诗留给后人的两个成语是 、 。 (2)请解释“龌龊”、“放荡”在本诗中的含义。 龌龊: 放荡: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 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将军狩猎的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 (2) 清?沈德潜评这首诗道:“章法、字法、句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请选择诗中两个词语说说其遣词用字的妙处。 答: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贾 生 李商隐 贾 生 王安石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这两首诗都是对汉代贾谊的评述,角度不同: 李商隐认为: 王安石认为: 14、“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句是作者借鉴贾生事生发的议论,其真正用意 是: 1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鹿 柴 王维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1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外任密州知州,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当时,北宋国势长期积弱不振,西北又有辽和西夏的威胁。 有人说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单赏析。 答: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诗中有两个字即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请在诗中找出这两个字, 。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 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20、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1、品评这首诗的内容。(70字内)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方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2、阅读下列诗作,品味后两句的意蕴。(70字内)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3、下面两首诗,都写了秋雨,试比较鉴赏。(70字左右) 栾家濑 王维 微雨夜行 白居易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但觉衣曩显,无点亦无声。 ②篇二:秋雨的特点 秋雨的特点 “春雨滋润柔软,夏雨急骤猛烈,秋雨冰冷萧杀,” 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 宵深谩与。 怕梦稳春酣,万家儿女。 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_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秋雨淅淅沥沥 秋雨连绵如烟 春雨滋润柔软、夏雨猛烈刚性、秋雨缠绵清冷 看似无情却有情,虽然没有春的清新,夏的妩媚,冬的纯洁,却胜在那种寂寥,那种幽旷。 秋雨,冰凉幽怨,丝丝入扣,安静淅沥 秋雨缠绵如诉 秋雨犀利冰凉 秋雨温润羞涩 秋雨冷清寂寥 烟雨蒙蒙,弥漫成一种情调。喜欢在细雨蒙蒙的日子听着抒情的音乐,欣赏美丽的文字。音乐能带给我一种纯净,文字是我的另一种生命。倘佯在散文的清新隽永中,倘佯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享受着自己的宁静。思绪轻轻掠过如水文字。“青鸟不识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读到这样的诗句总是有一种幽婉情思,淡淡的忧伤轻掠心湖。 可以借用古人的描写秋雨的诗句~ 自己加以扩充~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春风桃李花开日,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秋雨梧桐叶落时。篇三:课外拓展语文 “炙”和“灸”不同 两个字形体相似,有被用错情况。如果明白两字组字原因,有助于减少错误。“炙”是会意字,亦即是要用字的两个组成部分去体会它的意思。 “炙”字上边有“月”字,俗称肉月偏旁,是“肉”的意思,比如肥胖、肌肤、脂肪、腿脚??都用“月”作偏旁,都同肉身有关。 “炙”下边是“火”字,所以它的本意是用火烤肉,由“肉”和“火”会意而成,读zhì,同两个偏旁发音无关。“灸”字不是会意字,而是形声字。 “火”是形旁,表示同火有关,也是用火烤的意思,“久”是声旁,读“久”音。两个字的发音和讲解弄清楚后,自会减少错误。 “炙”字既是烤肉之意,它组成的词语多同此意有关或引申而出的。“炙肉”即烤肉;“炙手可热”是说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极大。 “脍炙人口”是个常用成语,“脍”指切细的肉,则是说烧烤精工细切之肉乃人人爱吃的可口美食。 此语多比喻好的诗歌小说或其他作品,像美食一样被人称赞传诵。如“影片《泰坦尼克》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佳作。”“灸”字用法单一,只是中医用燃烧艾熏烤穴位的治疗方法。 (450字1页) 三生有幸 三生有幸强调认识对方实在荣幸之至,为什么不说两世四世呢?成语中“三生”有一段趣闻。 据《传灯录》记载的一个传奇说,唐代有位高僧名为圆泽,他有个好友叫李源善,二人一起在外旅游,突然见到一个妇女正在河边打水,圆泽停住脚步对李源善说:“没办法了,我一直相避开这女人,现在避不开了。我见到她后,自己就要死了。”李源善看了看那个妇人,是个怀孕的女子,为什么看到她之后,圆泽和尚就要圆寂(僧侣死亡称为圆寂)呢?圆泽接着说:“这女人怀孕已经三年,专等我去投胎托生。你三日之后去这女人家看望我就是了,她的新生儿子如果对你一笑,那就是我圆泽了。你记住再过十三年的中秋夜,你到杭州天竺寺去找我,我们可以再次见面。”说完,圆泽回寺坐化。 过了三日,李源善去拜访那们妇人,他半信半疑地想,这就是好友圆泽的母亲吗? 待真的见到她刚刚诞下孩子,又见那婴儿违反常规地对自己一笑之后,他相信了。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李源善再去杭州天竺寺,刚到庙门就听到一个十多岁的牧童唱歌,他深信不疑这真是三生的缘分。 (438字1页) 古词诗鉴赏 描写秋雨的古诗——《栾家濑》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鉴赏:《栾家濑》是唐代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湍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极为凝练,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 “石榴”的比喻新奇、形象,独出心裁。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 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压力和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426字1页) 学习古文“活记活背” 1.掌握修辞特点 古文句子常用修辞方法不同而各具特点,或对偶、排比,或设问、反问,或反复、对比。诵读时可抓住其修辞特点,分析句子结构去思考记忆。例如: (1)A、阴风怒号,浊浪排空。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这都是主谓式的对偶句,记忆时,先把主句中的中心词“风、浪、鸥、鳞”四字记住,然后根据对偶句式要求,将中心词前后词语(前为形容词、后为动词)略记即可。 2.比较词句异同 古诗文中,排比形式出现的句段,一般大同而小异。诵读时,在记“大同”基础上,再记忆“小异”部分,可以提高记忆速度。 3.遵循行文顺序 古文无论记述、说明、议论,行文都有顺序。朗读时如能理解、遵循行文顺序,则大有利于记忆。例如: (1)《口技》中描述几种声音的发生,其顺序是:遥闻犬吠——妇人欠伸——其夫呓语——儿醒大啼——继而夫醒——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这些声音的发生,前后互为因果,这种事物的本来顺序,行文不能颠倒。诵读时理解其因果关系,依顺序记忆,必生速效。 (430字1页) (1744字3页半)篇四:近体诗八首(高中语文新教材) 近体诗八首(高中语文新教材) | 把这篇文章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共0条」 oldwolf于发 作者:夏永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山居秋暝》,自学《越中览古》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 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刘逸生《唐诗小扎》(有删改)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 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三、 背诵这首诗歌 四、 自学《越中览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登高》,自学其余近体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 课文分析引导 1、 放音乐《二泉映月》 2、 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 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5、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6、讨论杜甫的人生 三、 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学其余几首近体诗 1、 学生自学 2、 每首诗歌指一名学生分析讲解,其余学生讨论是非 四、 课后小结和作业 1、 小结课文内容 2、 背诵全诗 | 返回首页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共0条」篇五: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考语文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2 教学内容: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歌语言特点 1、形象生动。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 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 心”。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 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 3、精炼。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 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 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 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 诗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 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1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谪济州司 ○ 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 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 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 裴十迪》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 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 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 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 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 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 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 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 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 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 古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生 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 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 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鸟鸣磵》)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 2孟浩然 ○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 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 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 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 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 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 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 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 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 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 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这里有强烈的生活感。这里“淡到看不见诗” (闻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艺术美更不乏淳朴 的生活美。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诗人终于将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 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连那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彻底丢开了。思绪终于舒 展了,甚至诗人的举措也都灵活自在了,自然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 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有释迦基 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 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 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 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5、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 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 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 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 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绚丽。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 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 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其中 政治诗感慨讽谕,颇有深度和广度。其咏史诗托古讽今,成就很大。这类诗往往讥刺前朝 或本朝君王的荒淫误国,也有的则借咏史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类诗多用律绝,截 取历史上特定场景加以铺染,具有以小见大、词微意深的艺术效果。名作如《隋宫二首》、 《南朝》。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 乐游原》)。李诗抒情,较少直抒胸臆,而特别致力(来自: 海达 范文 网:描写秋天雨的诗句,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于婉曲见意,其诗往往寄兴深微,余味 无穷。但刻意求曲有时也带来晦涩难懂的弊病。他的咏物诗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能以典 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作者的情怀。无题诗是李商 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 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 和“何处哀筝随急管”二首。还有一些诗寄兴难明。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 于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响很深。其诗继承面较广。其 七律成就最高,继承了杜甫精严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以 及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 李贺: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瑰丽。李贺诗歌美学的别一个特征 是艺术形式上的鲜明创造性、独特性、陌生化美学效果的追求。这主要表现在用词求生、 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荡,境界惝恍朦胧四个方面。李贺诗歌中,少有前人用过 的熟词熟字,他的选词用字,总是务求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即体现在他多用许多冷色 调的字和带有硬性基质的词汇。一些字如“泛”、“凝”、“幽”、“泪”、“冷”、“苦”、“惊”、“血” 频频在诗中出现。色调的冷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在冷色调字眼的使用中,我们见出诗人的力 避陈言的用心和独特的诗情。这种独特即是表现了他的凄惋哀愁的思考,使得诗歌总能使人 体会到诗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得诗歌境界异常清幽。 7、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明快莫过于白居 易了。 其他如含蓄简洁也不是那一个诗人所独有的,大部分诗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 事实上,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单独析出一个特点,而往往连在一起说,比如简洁 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诗的语言风格也远不是这些词所能够概括的。 8、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9、专用术语: 1、简洁又表述为: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 饰。 2、质朴清新 淡雅 ,自然. 3、词藻华丽 4、明快:明白通畅。 5、沉郁顿挫 苍凉: 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6、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 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熟三、悉作家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郊寒岛瘦 四、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15-16题。 唐 诗 一 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 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 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降级走上破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 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可而出, 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 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 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 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 ⑴ 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 ⑵ 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 同是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 2 、(此题实为仿写题。可根据杜甫的风格和原文的对李白的分 析来写)从形式来说,杜诗李白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 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 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远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 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与走下破路。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 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 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杜牧:《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此诗首二句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后二句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有人认为这首诗风 格平淡旷达,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一般而言,一首诗词的语言风格和其思想内容是谐调吻合的,或喜悦,如“白日放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或悲愤,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比 较容易能够把握。但在有些时候,作者却一反常态。比如要表达失落的情绪,却不用愤激语、 沉痛语,而是将深沉感慨出之于平淡,极度悲凉寓之于旷达,很好地实践了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例如杜牧的《题禅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 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此诗首二句写往昔漫游酣饮之豪兴,后二句写如今参禅品茶之悠闲,对比鲜明而出语平淡, 对于消逝的年华不露惋惜之情,对于如今的寂寞不露辛酸之意,若细加寻绎,却见出这里表 现的正是人生诸种痛苦中极为沉重的一种。诗中所说的那种豪兴,其实不过是排遣无聊之举, 观其“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诗句,便 不难理解。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然而却投闲置散,始终未能得位 以施展抱负,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 落花风”的结果。此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落花”与“青春”相应,说明一生自许甚高 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只有靠参禅 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我们从诗人对比今昔、回顾一生的平淡语调中,不难体会到,对于 一直以经邦济世自期的诗人来说,不断接受并努力排遣这生命的庞大空虚,似乎不得不成为 他生活的唯一内容,而且如今已到迟暮之年,连排遣的气力也越来越少了,他被包裹在越来 越浓重的幻灭、空虚和无望之中而无可奈何。对于这样一种沉重的痛苦,用平淡的语调来表 达,比用其它的语调更为适合,因为人一旦被逼到无可奈何的境地,便会感到任何诉说、哀 叹、怨恨、愤慨激都无济于事,他的语调也就具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平淡的特点,尽管其心 底深处还不时翻滚着感情的波涛。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杜牧的这首诗,内容和语言风格虽然看似矛盾,其实却是统一的,后者 是更好地为前者服务的。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白居易的《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忍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一任君。 1、 此诗写自己中年与暮年的对于挫折的不同感受。感情极为悲凉沉痛,而语言风格却旷达 超脱,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此诗写自己中年与暮年的对于挫折的不同感受。元和十年,诗人因激于义愤上 书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年四十四岁。初遭打击,新生白发,自然感到理想受挫, 时不我与,夜不能寐之际,听到忧怨的筝声,不禁为之愁肠百结,难以承受,因而不愿 再听。暮年饱经忧患,霜雪满头,相比之下,先前的挫折简直算不了什么,可谓是“曾 经沧海难为水”了。正因为他饱尝了太多的痛苦,所以能够对忧怨的筝声无动于衷,听 之任之。此诗写得辞浅意深,在看似旷达超脱的诗句中含蕴着的,是极为悲凉沉痛的心 情。 如果说前面《题禅院》一诗告诉我们的是无可奈何转平淡,那么这首《听夜筝有感》 则给我们揭示了久经悲痛不觉悲的情感特征。这两首诗在深入把握和表现内心情感世界 方面均给人以有益的启示,而这种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语言风格和作品内 容的某些表面上的不一致。 五、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中思 喜春来]春思 残花酝酿蜂儿蜜 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问:《春怨》和《春思》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问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问:本诗被誉为“山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杰作,泥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3、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诗风一向是朦胧隐晦的,你对这首绝句的风格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君问归期未有期”,于一问一答中已觉不得归之苦。“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秋雨, 羁旅之愁更充溢在字里行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驰骋想象,独辟新 境,不再诉苦写愁,却写心中美愿,可谓出人意料。全诗先写客中实景,后以“何当”化实为虚,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将增添相聚的乐,含蓄隽永,余韵无穷,不愧为绝句中的精品。 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⑴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答: ⑵“路转溪桥忽见”,“忽见”的是什么?是溪桥吗?并就此简要谈一谈诗歌在用语上的特点。 答: 答案:⑴ (参考)这首词记诗人一次夜晚在乡村行路中所见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创造了一种既热闹欢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⑵ (参考)“忽见”的是“旧时茅店”。“旧时茅店”在“忽见”之前,更显夜行人的惊喜之情。诗歌用语有一定的跳跃性,为了情感表达、音节韵律等的需要,常运用颠倒词序等方式,以达到独特的效果。 5、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⑴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答:(平淡质朴) ⑵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情景吗? 答:(在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民 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6、、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蝶 恋 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⑴、词中刻画少妇门掩黄昏,如何理解,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有人认为这首次的风格是“深稳妙雅”的,你怎么理解。 7、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幅画藏11个妖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