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作品来反映新旧社会的爱情生活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及作品作家有哪些

现当代作家作品集整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现当代作家作品集整理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山师考研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现当代文学
您的位置: &
现当代文学 正文
现当代文学
篇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考研必备 第一章 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3、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4、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5、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 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2、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3、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 1、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2、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3、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新月诗派”
语丝社 1、 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2、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3、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 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3、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4、 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2、 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3、 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 4、 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 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 2、 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3、 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 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 2、 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
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太阳社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等。
左联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 2、 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鲁迅、田汉等。 3、 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左联的主要成就: 1、 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2、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3、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4、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5、 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中国诗歌会1、 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会刊《新诗歌》。 2、 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京派1、 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2、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3、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4、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论语派1、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 2、 《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文协1、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老舍、郭沫若、茅盾等。2、 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3、 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 4、 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孤岛文学1、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 2、发生过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论争。 3、 戏剧活跃:于伶《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
七月诗派1、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 2、 主要刊物《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九叶诗派1、 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2、 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 3、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4、 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 战国策派1、 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 2、 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 3、 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第二章 鲁迅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1、 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2、 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 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1、 在未庄,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 2、 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 3、 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 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1、 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2、 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 1、 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2、 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 3、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1、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 2、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1、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2、 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上成就之一: 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 1、 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斗争。 2、 阿Q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男女之大防”。是个集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 3、 阿Q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 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一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 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Q过着被剥削、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者把阿Q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 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 1、 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 2、 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3、 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4、 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祥林嫂(《祝福》)、爱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 《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 《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 1、 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 2、 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 3、 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 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篇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理论倡导。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括小说。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成为最早的白话新诗集。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创作有《呐喊》和《彷徨》、《故事新编》三部短篇小说集,收入《狂人 日记》、《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奔月》等33篇短篇小说,鲁迅还写了两本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16部杂文集,两部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和50余首旧体诗。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又名鼎堂。“五四”新文化时期,他创作了《女神》,《前茅》等多部新诗集,还写了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多部历史剧。1949年后,又写《蔡文姬》、《武则天》等剧作和一些新诗。他在考古和古文字研究方面也有诸多贡献。
1921年1月,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倡导下成立,坚持“为人生”的创作方法。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以及长篇小说《腐蚀》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1981年底去世时,留下遗愿用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 甘,安尧棠,他创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包括雾、雨、电),《寒芾》,《憩园》,《第四病室》等。1978年后,写出了散文集《随想录》(包括 话集,病中集等),鲁迅称为“一个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中国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老舍是北京的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字会舍。他以前写出了《猫城记》、《骆驼样子》、《月牙儿》《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等小说,1950年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剧本,被誉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曹愚是剧作大师,先后创作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以及根据巴金作品改编的《家》等话剧剧本。
艾青是著名诗人。著有诗集《大堰河》、《宝石的红星》、《向太阳》、《光的赞歌》等。 丁玲的小说创作有《莎菲女士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后一部曾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作家。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曾创作了中国最早的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朱自清是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和学者。他的名篇《荷塘月色》《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灸人口。
徐志摩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他倡导诗歌创作的“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写出了《再别康桥》等名篇。
闻一多也是“新月派”诗人,著有《红烛》《死水》等诗集。
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作家。他的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夏衍是中国电影和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写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
沈从文是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边城》等曾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 戴望舒是现代派(也称象征派)诗人,他的新诗《雨巷》很含蓄地描述了爱情,被称为“雨巷诗人”。
钱钟书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他的小说《围城》和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都影响很大。
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八十一梦》等,都描述了民国时期社会众生相,被称为:“通俗小说大师”。
孙犁被称为“白洋淀派”作家,他的小说《荷花淀》、《风云初记》,充满了诗情画意。 周立波被称为“茶子花派”、他写有小说《暴风骤雨》,首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 1949年以后,柳青的《创业史》、欧阳山的《三家巷》、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姚雪垠的《李自城》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散文大师秦牧的《花城》、杨朔的《荔枝蜜》、《雪浪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诗人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贺敬之的《雷锋之歌》等,也都各独树一帜,王蒙以《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高晓声以《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需》、汪曾祺以《大淖纪事》、《受戒》、邓友梅以《那五》、《烟壶》、刘绍棠以《蒲柳人家》、冯骥才以《神鞭》、张洁以《沉重的翅膀》、莫言以《红高梁》、贾平凹以《鸡窝洼人家》、陈忠实以《白鹿原》等作品,相继斐声文坛。
讲座四:现当代文学
31、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中篇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贫困农民阿Q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图反抗的“国民的弱点”;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我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石;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大量的杂文集。
32、郭沫若,现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诗集《女神》,是于1921年发表的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开一代诗风,也是我国现代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凤凰涅》、《女神之再生》。他还有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33、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是作者留日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
34、茅盾,现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5、老舍,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文笔朴实、幽默,富于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36、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等。
37、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他的早期代表作,还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80年代出版了散文集《随想录》,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
38、曹禺,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39、伤痕文学:就是指“文革”结束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一批中青年作家所写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文革”给他们这一代人所带来的伤害。像这样主题的作品在80年代初期非常流行,开先河之作的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后来影响较大的还有谌容的《人到中年》等。伤痕文学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0、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之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41、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特殊背景下的特殊声音。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的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后朦胧诗人在彻底颠覆抒情和意象艺术,极大限度的开发叙事性语言的再生能力和诗学资源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文本范式――平民化、口语化、情节化的诗歌风格――浮出诗坛。朦胧派诗人的代表性人物: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等。
中国古代文学一般包括: 1、先秦文学;2、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3、唐代文学;4、宋代文学;5、 元明清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今天)
鲁迅原名周树人,擅长小说兼散文;
《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属散文。(鲁迅还有散文诗集《野草》)
历史学家郭沫若,擅作戏剧和诗歌;
诗集《女神》传名早,史剧《屈原》亦绝妙。(《屈原》属著名的历史剧)
茅盾原名沈德鸿,《子夜》长篇最恢宏;
还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和《残冬》。
学者作家林语堂,《京华烟云》美名扬。
现代学者闻一多,《红烛》《死水》好诗歌。(《红烛》《死水》皆诗集名)
民主战士朱自清,散文名篇有《背影》;
还有佳作多传诵,《荷塘月色》和《绿》《春》。(《绿》《春》皆散文篇名)
才华横溢徐志摩,《再别康桥》留佳作。
儿童作家是冰心,《繁星》《春水》《小桔灯》。(前二种诗集,《小桔灯》儿童文学集) 老舍原名舒庆春,小说话剧集一身;
《骆驼祥子》是长篇,话剧《茶馆》负盛名。(长篇《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夏衍创作《包身工》,报告文学见功夫; 创作《上海屋檐下》,改编《春蚕》和《祝福》。(话剧《上海屋檐下》)
湘西作家沈从文,传名小说是《边城》。
“雨巷诗人”戴望舒,《雨巷》风情天下无。
巴金小说三部曲,传扬四海和五洲;
爱情三曲《雾》《雨》《电》,激流三部《家》《春》《秋》。
丁玲小说有佳作,《太阳照在桑干河》。(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泥土诗人臧克家,名诗当数《有的人》。
山西作家赵树理,通俗文学影响大;
《小二黑》和《李有才》,短篇中篇传天下。(《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话剧作家有曹禺,《雷雨》最先传佳名;(《雷雨》乃作者大学毕业前所作)
还有《日出》和《原野》,《北京人》和《王昭君》。(《王昭君》是历史剧)
艾青长诗有很多,名作当数《大堰河》。(全名《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者作家钱钟书,小说《围城》要记住。
《青春之歌》好小说,作者名字叫杨沫。
当代作家有很多,孙犁柳青周立波;(《荷花淀》《创业史》《暴风骤雨》作者)
梁斌李准和曲波,各有名声擅小说;(作品《红旗谱》、《李双双小传》、《林海雪原》) 杨朔秦牧贺敬之,既写散文也作诗;(作品《海市》、《花城》、《白毛女》《回延安》) 刘白羽和郭小川,各有佳作传人间。(作品《长江三日》、《青纱账DD甘蔗林》) 当代作家在身边,不用一一列举全。
名家名作不胜数,以上举例须记牢。
孙犁(-)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篇三:中国现当代文学 复习资料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杨剑龙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绪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 关于“现代”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与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 1 五四文学(第一个十年),主题:反封建 2 第二个十年(1927――1937),多元,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3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战争环境下的文学,三个地区的文学,社会主义文学的形成
中国当代文学 一、(1949---1978),社会主义一元化的文学,高度的政治化 中间又被分为“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等 二、(1978---1989),多元发展,思潮\流派分呈. 三、90年代以来,文学的市场化、世俗化、传媒化
为什么学这门课 1.文学是人学,学习这门课,有助于理解20世纪中国人的心灵史。 2.有助于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很多作品充满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审美水准。 3.很多作家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许多文学作品也是新闻作品。 4.文学与新闻学及大众传播学是血缘深厚的姐妹学科。
如何学好这门课 ?1.看教材,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脉络, ?2.多读优秀作品 ?各种优秀作品选本,根据作品摄制的影视作品 ?3.听讲解,看评论 ?4.多思考、勤写作
第一章 五四文学 ?第一节 文学革命 ?背景:新文化运动。主旨: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过程和主要人物的主张 ?胡适:“八不主义” ?陈独秀:”三大主义“ ?周作人:平民文学、人的文学 创作实绩 ?鲁迅 ?郭沫若 ?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守旧势力的反对 ?林纾 ?《学衡》派 ?《甲寅》 第二节 外国文艺思潮与五四文学社团流派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创造社 郁达夫、郭沫若 田汉 ?自然主义 :茅盾 ?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研究会 叶圣陶 等 ?象征主义 :《恶之花》李金发 闻一多 戴望舒 等 ?表现主义: ?尼采
弗洛伊德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浅草―沉钟社 新月社 湖畔诗社
第二章 鲁迅 ?鲁迅是否已经过时? ?一 鲁迅的经历和思想 ?以1927年左右为分界线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进化论、个人主义、改造国民性(鲁迅文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后期:马克思主义 ?二 鲁迅的小说 ?目的:、批判与启蒙、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0年代有少量歌颂性的作品 ?两类题材和人物形象:农民、知识分子,揭示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的精神病苦,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知识分子题材:《狂人日记》《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高老夫子》 ?思考并回答:《狂人日记》如何体现反封建主题?它的象征主义手法体现在哪里? ?农民题材:《阿Q正传》《故乡》《社戏》 如何分析小说 ?人物形象(性格) ?情节 ?语言 ?叙述方式 ?大致是两方面:思想、艺术
《阿Q正传》分析 ?阿Q的形象和意义 ?形象: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流浪雇农典型 ?性格特征 : ?政治上无地位 ?经济上赤贫 ?思想上愚昧、麻木、不觉悟 ?核心:精神胜利法(没有地位的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实际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又无法以自强的行动去争取这种胜利,只好采用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自己心灵痛苦,在“心造的幻影”中,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这种精神胜利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妄自尊大、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自轻自贱等特征,阿Q便是这种病态心理的典型代表,所以“精神胜利法”也叫“阿Q主义”“阿Q性”“阿Q相”。)
?意义(典型性)(主题、意图)暴露国民弱点(不朽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让人们痛切地感受到了改造国民性、进行全民性的启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揭示人性的弱点
?进一步阅读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P47-50“说不尽的阿Q”
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阿Q形象。 ?第二、表现手法上,形喜实悲,悲喜剧(含泪的笑)的艺术手法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阿Q悲剧命运和他喜剧性格相结合;阿Q的悲剧命运和统治者的喜剧行为相结合;辛亥革命的悲剧和阿Q革命的喜剧相结合;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善于运用讽刺的手法。鲁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转化为了对阿Q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以及对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极端憎恶和鄙视。他把一颗火热的心深深地埋藏在心坎里,以犀利的解剖刀冷峻地解剖着一切,在讽刺的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 ?第四,语言诙谐生动、准确传神,显示出了鲁迅高超的语言艺术。最主要的是白描手法,主要特点是真实描写,有真意,少粉饰,勿卖弄,用简洁笔墨勾勒形象。在人物对话方面,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也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教养和凸现人物独特的精神面貌。
三、鲁迅杂文选析 鲁迅的许多杂文是优秀的新闻评论。 ?阅读《春末闲谈》、《灯下漫笔》 ? 鲁迅杂文的两个时期 ?文化批评、社会批评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吃人、走狗、奴隶的两个时代、 ?艺术特点: ?1诗与政论的统一; ?2塑造类型化的否定性形象体系; ?走狗、二丑、带头羊 ?3幽默泼辣的语言特点.
?阅读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3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章鲁迅(二)
?《春末闲谈》分析: ?思想深刻:文章分析了治人者和被治者的矛盾,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治人术作了剖析和辛辣嘲讽,深刻论证了一切统治方法的“麻痹术”实质及其“不能十分奏效”,热烈歌颂了 人民的斗争精神。 ?艺术圆熟 ?形象化的政论。《春末闲谈》抨击的中心是反动阶级的治民术。文章深刻锐利,不仅见解精辟,批驳有力,而且论证精巧,极有说服力,读后令人不禁拍案叫绝,赞叹不已。鲁迅杂文的最大特色,就是绝不作空泛的说理和抽象的说教,总是把深奥的思想和超人的见解蕴蓄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之中,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知识性、趣味性 ?幽默风趣、好用反语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其他小说 ?郁达夫():自我抒情的浪漫小说,代表创造社等社团的小说风格 ?阅读《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沉沦&分析 ?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颓废气息、色欲和性心理描写的评价:反叛封建道德、抨击虚伪礼教;表现五四觉醒后新与旧、灵与肉的冲突;思想意义在于体现了反封建精神和个性解放要求。但是在某些作品里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艺术特征 ?自叙传的体式(自我写真、第一人称、抒情小说、日本私小说、屠格涅夫、卢梭与五四青年的写照) ?感伤的抒情 (轻视情节营构、注重情绪倾诉、景物烘托) ?结构散文化 ?清新率真的文笔 ?叶圣陶(绍钧)():为人生,写实,主要代表文学研究会等社团的创作倾向。 ?阅读《潘先生在难中》 ?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对灰色知识分子同情与讽刺兼备 ?精于布局,饶有余味
第四章 五四诗歌 ?五四诗坛风格流派比较丰富 ?胡适、康白情、刘半农、冰心的初期白话诗; ?李金发等在法国诗歌影响下的象征主义诗歌,如他的诗歌集《微雨》; ?郭沫若代表的自由体新诗,《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闻一多等新月诗人主张的新格律诗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诗歌 ?郭沫若《女神》,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的的开山之作,代表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阅读《凤凰涅》、《我是一条天狗》 ?思考:凤凰象征什么? ?题中的“涅檠”,不是寂灭,而是新生,是经过剧痛和死亡之后的新生;含有永生不死之意。 。《凤凰涅盘》采用这一传说,表现希望古老中国新生的理想。其中,凤凰的涅盘,是抒情主人公个人的涅盘,也是中华民族的涅盘。用郭沫若自己的话来说,它“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这里所说的“我”,既是诗人自己,也代表了当时无数进步的青年。追求新生,是当时进步青年的共同愿望,而这种愿望又是和整个民族解放的要求完全一致的。可见,诗中凤凰形象的内涵极为丰富。 诗借凤凰“借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它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可以说。《凤凰涅盘》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凤凰更生歌》集中体现“五四”时期“泛神论”的思想。“泛神论”流行于16世到18世纪的西欧,主张神即自然界,“神”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郭沫若概括为“泛神就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并推导出“我即是神”的观点。“一切的一”中的“一”便指大自然普泛的本体 (神),“一的一切”中的“一切”指由“一”的本体衍生出的自然万物。这一段表达了一切都融为一体,物我无间的生命与万物的大和谐境界。 ? 《凤凰涅》是新诗史上第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抒情长诗。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 ?(1)神话传说的运用 ? (2)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形象和语言,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3)多元化地吸取中外艺术养分并进行融汇创造,形成了一种壮美雄丽的浪漫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现代化的自由诗体,创造了一种壮美雄丽的艺术风格。在作品中,有歌德诗剧中的庄严,有瓦格纳音乐中的华丽,惠特曼抒情诗中的雄放,海涅歌声中的柔婉,庄子散文中的汪洋恣肆,屈原骚体中的流动和对比。在这广泛的吸收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继承了屈原《离骚》、《九歌》所代表的悲婉豪放的美学传统,为新诗的风格开拓了一条悲壮豪放的美学之路。郭沫若对于我国古典诗歌的造诣是很深的,尤其喜爱屈原、李白、苏轼等人的浪漫主义诗词。我们从“凤歌”中,就明显地看到郭沫若受到屈原《天问》的启发。他当时在日本留学,也受到欧美著名诗人的影响,“凤歌”和“凰歌”特别明显地表现了惠特曼式的火山爆发般的激情。但是,他并不拘泥因循我国古代和外国某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而是兼采众长,自铸新词。
?闻一多、徐志摩的新诗:新格律诗 ?阅读《死水》《发现》、《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思考:死水象征什么?怎样理解“不如多扔些”等句?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黑暗中隐藏着光明,绝望中蕴蓄着希望。这就是闻一多爱国主义思想的辩证法,也是其爱国诗的力量之所在。 ?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对“恶”的歌咏,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来尔《恶之花》的影响。这首诗在艺术上最主要的成就还在于对于新格律体诗体的创造。在闻一多加入新月社之后,针对五四白话新诗的过分直白和散漫无羁,主张“诗应该带着镣铐跳舞”,并具体提出了“三美”的主张,也就是“音乐美”,即音节的和谐;“绘画美”,即辞藻的美;“建筑美”,即形式的整饬。这首《死水》就是他的诗学主张的具体的实践。《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试验”的作品。?全诗每一行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三字尺在诗行中处于一个颤动的过程,即由第一句的第三个音尺到第二、三、四行的第二个音尺;隔行压韵,最后都以双音节词收尾,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一行都是九个字。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更是跃然纸上 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每个字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体。这样每一行就形成了一个长方体;而四和长方体又构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而全诗是五个大长方体,这就是构成了一个更大长方体。从整体外形上看,结构工整、章法整饰,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这样的外形,与中国传统的律诗非常相象。再说绘画美。诗中“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词汇,错彩镂金,色彩斑斓,让人产生一种眩目的视觉效果。而且作者还不满足于此,他充分运用了诗歌的语言特性,不但写了翡翠等静止的意象,而且写了青蛙的叫声这样的动的意象,动静结合使意象相互反衬,产生张力,画面更加活泼起来。这样的“三美”手法的运用使《死水》形成了总体的整齐凝重的风格。
?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眷恋和离愁别绪,社会投影较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 。在抒发他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情感,在释放他心口隐隐的美丽伤痛。 ?更进一步说,《再别康桥》的完成,是在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尝尽了情感的风霜之后,在漫漫的心路历程上,作者精神的一次升华,也是诗人思想的一次质的飞跃。徐志摩当初之所以走上文学的道路,乃是爱情的力量使然。爱情的到来,使徐志摩成了诗人,因为徐志摩的爱恋对象林徽因,在徐志摩心中简直就是一个天使―――她是一位才女,是大家闺秀,是建筑学家,是大学教授,是女性世界的豪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一个诗人。24岁以前的徐志摩对于诗歌的兴趣,远不如他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趣那么大。他父亲希望他出洋留学以后进入金融界,而他自己则想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要当一个哲学家。可是,当他1921年在伦敦认识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之后,他立刻觉得“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
?在康桥度过的那段时光,是徐志摩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那里有他的初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和张幼仪的婚姻,是父母做主促成的,并无浪漫的恋爱繁琐程序),有花前月下的漫步,有并肩依偎的身影,有载满星辉的小船,也有康河的柔波……。事隔6年之后,再回到康桥,徐志摩先生突然发现,―――康河的水依然流淌,河畔的金柳依然随风飘摇,而“波光里的艳影”只能在志摩的心头荡漾了。一切如故,只不过没有了佳人相伴,而佳人及昔日的美好时光已经永驻诗人的记忆之中了。这份记忆是惊心动魄的,是痛苦中夹杂着甜蜜的,是永生难忘的,值得珍藏的,是不能轻易去打扰的。所以,徐志摩先生只能“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康桥的记忆,只能留在康桥的柔波里,只能留在徐志摩的心中。所以诗人选择了悄悄地离开:“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再别康桥》之艺术美 ?音乐美 ?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它韵律舒徐轻盈,婉转合度 。它在结构上,局部的参差变化与整体的严谨匀整有机结合。全诗7节,每节4行,每行6至8个字,组成了两个平行台阶:第一、三行稍短,第二、四行略长,诗节间的对称匀整形成于句子的有规律的参差,于参差变化中见匀齐规整之美。这既不同于旧体律诗的整齐划一,又不同于某些现代新诗过于散文化的松散形式,而于错落有致间流动着生命的情感的律动,于结构均齐有致的变化中显现优美跳动的节奏。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意境美 ?《再别康桥》中,诗人对那里的依恋,对那里的沉迷,正体现了他对爱、自由、美的理想的深爱与追求,诗篇是以爱、自由、美为主题的生命乐章。这动人的生命乐章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细腻缠绵、舒缓轻柔、淡雅清丽的梦幻般意境,读之犹如于宁静清幽的夜晚,聆听从月朗星稀的太空中远远传来的一支轻柔舒缓的小夜曲,令人回味无穷。 ?《再别康桥》中,诗人用诗的语言绘制了优美的图画:金柳婆娑起舞,艳影妩媚撩人,柔波如绘似锦,云霞绮丽满天,青荇招摇示意,沉淀着彩虹般梦境的潭水澄澹明静,一叶纤巧的扁舟星辉满载,离别的笙箫声韵悠远深沉,沉默的夏虫情深意浓。这些意象或柔嫩,或清雅,或小巧,或精致,在诗人多情的笔下一方面更加绚丽迷人,另一方面也有了更丰富的意韵。
?语言美 ?此诗语言清新,既典雅优美又自然流畅,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一发都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再别康桥》语言上既有古典诗作的典雅优美的特点,又有现代诗作平易晓畅的风貌,剔除了某些古诗的奥博、艰僻与某些现代新诗的浅白无味,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为新诗创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本文标题:现当代文学
链接地址:/content/60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现当代文学相关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考研必备第一章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双簧戏:1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