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绝句杜甫这首诗的意思作者把瀑布比作了什么

当前位置: >>
一、 白居易:邯郸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说明】农历冬至深夜,作者正旅居于邯郸驿站。一个人独坐在灯下,猜想家里人这时正在谈论、怀念着自己,从而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解释】①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冬至--农历节气,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一天黑夜时间是全年中最长的。②驿--驿站、驿亭,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③著--即“着”字。远行人--指作者。
二、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说明】诗的前两句,写日落前景象;后两句,写月出后宁静气氛。
①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薄绿色。②可怜--令人爱惜。
三、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说明】用这首诗作为请柬,邀朋友刘十九晚上来饮酒叙谈。写得十分亲切,富有生活情趣。
【解释】①绿蚁--指酒面上的浮渣、泡沫。醅--没有滤过的酒。②这两句说:看来晚上要下雪了,你能不能来喝一杯新酿的米酒呢?
四、 白居易:竹枝词〔选一首〕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泣。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规(今陕西省渭南县人)。唐德宗贞元时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上书言事获罪。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到杭州、苏州等地任刺史。晚年任刑部尚书致仕。他是唐代大诗人之一。是当时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的诗政治倾向强烈,艺术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读懂。他的一些抒情写景的绝句诗,明净优美,写得也有特色。
【说明】这首诗画出了一幅雨中行舟图,色彩鲜明,意境清丽。
【解释】①巴东--今四川省奉节县一带地方。巴西--今四川阆中县一带地方。舫--小船。②小蓼--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水边,秋天开白色带红的小花。簇簇--聚在一起的样子。这句说“水蓼受了雨淋,似乎感到有些寒冷,把红色花朵紧紧靠在一起。③江蓠--一种生在江边的多年生香草。这句说:江蓠被雨淋后,湿叶碧绿,给人一种阴凉的感觉。
五、 查慎行:官柳
种柳河干比《伐檀》,黄流今已报安澜。
可怜一路青青色,直到淮南总属官!
【作者介绍】查慎行(1650-1727),官悔余,号初白,海宁(今属浙江省)人。清康熙时赐进士,官编修。早年在西南从军,后来又游历山水。较多地接触了解民生,亲眼看到清王朝残酷压榨百姓的事实,所以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和揭露阶级斗争的诗都有一些好作品。他的诗学习宋人,得力于苏轼和陆游,风格清新。
【说明】老百姓辛辛苦苦在河边种了柳树,结果都被官府霸占了。
【解释】①河干--河边,河岸。伐檀--《诗经》中“魏风”的著名诗篇。它描写民众在河边辛苦地采伐檀树,讽刺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和残酷压榨。这句说:老百姓在河边种柳树好比《伐檀》诗中描写的那种情景。②黄流--黄河。安澜--使流泛滥安定下来。澜,洪水。这句说:黄河泛滥现在已经安定下来了。③这两句说:从黄河流域直到淮河流域,那些老百姓种的柳树长得郁郁葱葱,可是都变成官家的了。
六、 常建:塞下曲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作者介绍】常建,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唐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做过县尉小官,一生不得志。他写过一些田园山水诗和边塞诗。
【说明】这首诗,用恳切明朗的言辞,表达了作者渴望平息战事,以实现国家、民族间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
【解释】①塞下曲--古代一种以描写边塞战事为主的歌曲。②玉帛--玉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时所带的礼品,因以玉帛比喻和好。朝--朝聘,访问。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唐王朝。③乌孙--汉代西域国名,汉武帝曾派张骞带了牛、马、金帛送往乌孙。乌孙也派使者带了马送给汉朝,后来汉武帝还两次把宗室女下嫁乌孙。这两句说: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④这两句说: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气氛变成了日月的光辉。
七、 陈长生:春日信笔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作者介绍】陈长生,字秋谷,杭州(今属浙江省)人。清中叶女诗人。她是叶绍(字琴柯,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做过星空御史)的妻子,著名弹词《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的三妹。善诗,有的用品构思精细,受人称道。
【说明】这首诗是写庭园一角小景。风筝断线堕地是春天常见的事,一经点化入诗,便觉得春意盎然。诗中所写“吹落画檐西”五字,不必说明东风而东风自见。
【解释】①软红--红尘,这里指落花。②画檐--雕画的屋檐。
八、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说明】钱塘江潮涌是我国著名的自然风光。作者在这首绝句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和丰富奇特的想象,把秋日潮涌的壮丽景色十分生动地描绘出来。
【解释】①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日,钱塘江潮在十七和十八两天最为壮观。②漫漫--广阔无边。走--滚动,奔驶。这句说:在无边的沙滩上,象白虹般的潮水,奔腾咆哮,席卷而来。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说:潮头飞溅的浪花,好象瑶台上神仙一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人间。④这两句说:汹涌澎湃的浪潮,使得蓝天的倒影和夕阳忽上忽下,颠簸动荡不止。
九、 陈师道:谢赵惠芍药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作者介绍】陈师道(1053-1102),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写诗学杜甫,深受黄庭坚影响,被看作江西诗派的首领之一。诗多写日常生活。有些作品感情深切,写得清新流畅。
【说明】作者一生刻苦努力,但政治上始终不得志。诗的最后两句露了这种郁愤的情绪,诗人在同一题目下的另一首诗中说:“从微至老走风尘”,可见诗写在晚年,对自已一生贫病交加、政治失意深有感慨。
【解释】①惠--赠送。②次第分--按着时间顺序开放。这句说:在九十天的春光中间,各种花先后开放。③殿--殿尾,最后。怜--喜爱。这句说:由于大自然的偏爱,芍药花特别得到机会在最后分享了春意。④剩欲--很想。簪--插戴。双髻--古时少女把头发左右分梳成两个髻。这是代指英俊的人。⑤这两句说:我很想把一枝芍药插在人的头上,可惜找不到一个最英俊的人。
十、 陈与义:和王东卿绝句
少年走马洛阳城,今作江边瓶锡僧。
说与虎头须画我,三更月里影颉
【说明】诗人南渡后到处奔波,有心报国而不得志。面对南宋政局动荡不安、金兵不断向南方追逼的形势,诗人发出了感叹:当年在洛阳时,自己少年壮志,意气风发;现在却象一个游方和尚到处飘流。不过报国之志并没有衰退,应该请画家把自己的气概画出来。
【解释】①王东卿--王震,字东卿,汴京人。北宋宣和初年任太学官,南宋绍兴上任沅州(今湖南省芷江县)太守。诗人和他在太学时相识。②瓶锡僧--游方和尚。作者自我比喻。瓶,汲水器。锡,锡丈。都是游方和尚携带的东西。③虎头--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小名。这里代指绘画能手。④--形容山高大。这里比喻气度不凡。这两句说:请绘画高手把我立志报国、夜不成寐的情景画出来!
十一、 陈与义: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作者介绍】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北宋政和三年(1113)进士,做过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宋室南渡后做到知制造、参知政事。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被列为江西诗派首领之一。由于南渡的大动荡,他的诗风大变,以简炼扫除繁缛,以自然沉着代替苦涩,面向现实,反映了家国苦难,写有不少优秀作品。
【说明】这首诗用无限感慨的语气写道:自从金人攻陷汴京,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而今我已年迈龙钟,成了流落江南的游子,看眼前的牡丹,想起家国的遭遇,更是愁绪万千。作者的故乡洛阳盛产牡丹,诗中把故国之思和对牡丹的情感拧在一起了。
【解释】①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意思是进入中胡。②伊洛--伊河与洛河,都流经洛阳地区,这里代指洛阳。十年伊洛--离开家乡洛阳已有十年了。这首诗写在南宋绍兴六年(1136),上距汴京陷落已有十年了。路漫漫--路途漫长,借指时光过得久了。③青墩--镇名,在今浙江省桐乡县北。因为在烂溪边与乌镇隔水相望,所以诗句中说“溪畔”。绍兴年间诗人住在这里。龙钟--形容老态;龙钟客,指自己。④牡丹--洛阳以产牡丹著名,宋时尤盛。作者在洛阳的老家便种有许多牡丹,所以由观赏牡丹引起了深切的家国之思。
十二、 陈子龙: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元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作者介绍】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崇祯进士,曾任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自杀。他是明末的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擅长七律,绝句写得也出色。
【说明】这首诗借荆轲为燕国报仇,渡过易水,到秦国去行刺的壮烈故事,感叹再也找不到荆轲那样的义土了,表现了作者报国伤时的决心。
【解释】①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②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指宝刀、宝剑。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③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④潺元--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⑤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这两句说: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十三、 陈子龙:三洲歌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说明】这是作者为朋友送行的一首诗。结合送行地点河水分流的特点,写依依不舍的感情,情景交融,很有特色。
【解释】①三洲歌--一名《三洲曲》,乐府西曲歌名,流行在巴陵地区。②巴陵口--巴陵三江口。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位于长江南岸,滨临洞湖。③三江--指长江、湘水、沅水。三江在巴陵与洞庭湖相通。④这句说:为什么江水也要分开流走呢?
十四、 崔道融:鸡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作者介绍】崔道融,生卒年不详,荆州(治所在今湖北首江陵县)人。他早年曾游历许多地方,做过县令等小官。所存诗不多,几乎全是绝句。
【说明】报晓鸡虽然每到天将亮时总会啼叫,但真正需要啼叫的,只中深山月黑风雨之夜。这时,晦明难辨,报晓鸡啼叫一声,人们便可以知道,黑暗即将过去,早晨已经来临了。
【解释】①晨鸡--报晓鸡。共鸡语--对鸡说。
十五、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介绍】崔护,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省博野县)人。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官至岭南节度使。
【说明】一年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使诗人难以忘怀。第二年,诗人又来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儿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示对姑娘的思念。
【解释】①都城--指唐王朝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②笑春风--迎着春风盛开。
十六、 戴复古:盱眙北望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
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作者介绍】戴复古(1167-约1248),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省)人。他是南宋著名诗人,曾经向陆游学诗,写有不少反映人民痉生活和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
【说明】淮北是南宋人民伤心落泪的地方,因为它变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诗人面对着中原失地无可奈何,天天缅怀中原,来到这里却又不忍登高北望,真是痛苦极了。诗中最后一句使用了隋炀帝亡国的典故,含有讽喻宋朝的意思。
【解释】①盱眙--县名,在今江苏省西部。南宋时,这里是宋金交界地区。②这两句说:鸟儿向着茫茫渺渺的中原地区飞去,飞到一半又飞回南边来。这是形容沦陷的中原大地,幅员辽阔,广袤无垠。③都梁--山名,在盱眙东南五十里,山上有隋炀帝建造的都梁炽,隋炀帝开凿运河,南下扬州游玩,劳民伤财,导致隋朝灭亡。这两句说:我实在禁不住缅怀中原的热泪,所以不忍心登上都梁山向北了望。
十七、 戴叔伦:兰溪棹歌①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作者介绍】戴叔伦(732-789),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做过刺史、经略使等官,晚年出粗为道士。他的诗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也写有边塞诗。一些诗作。词清句丽,委婉感人。
【说明】作者用细腻笔触,描画了兰溪的秀丽景色。
【解释】①兰溪--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棹歌--古代的一种船歌。②柳湾--栽有柳树的水湾。③越中--今浙江省地区。镜--喻清澈平静的水面。④桃花雨--春雨。
十八、 戴叔伦:塞上曲①
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说明】这首诗借汉咏唐,前两句形容汉军威武雄壮,怀有必胜信念,后两句叙述边塞战士坚强的报国意志,气势豪迈,语言率直。
【解释】①塞上曲--古代的一种军歌。②旌旗--军旗。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③遣--放,胡儿--提南侵的匈妈军队。④生入--活着归来。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面,是当时的边远关塞。这两句意思说:为了报效国家。甘愿战死沙场,又何必非要活着回来不可呢?
十九、 杜甫:八阵图①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明】诗中,作者借咏古迹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解释】①八阵图--古代一种战阵布置方法,相传诸葛亮曾经在夔州奉节(今属四川省)永安宫前平沙上,用石块垒成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夏日水涨时隐于水中,冬天水退时露出水面。②这句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功业盖世。③这句说:“八阵图”遭到江江激流冲击,始终岿然不动。④这句意思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于公元二二二年亲率大军攻打东吴,破坏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方针,结果大败。这一失策,造成了历史遗恨。
二十、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二首,2-1)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省),生于巩县(今属河南省)。我国唐代大诗人。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早年长期漫游南北各地,和胡诗人白结识。曾两次去京城长安应试,均未中第。安史之乱时,颠沛流离于陕西南曾地区。后寄寓四川,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奏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东游荆楚,死在自长沙去岳阳途中的船上。杜甫一生,经历了唐代社会从繁荣趋向衰落的时期。备尝生活和战乱之苦,对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使他能写出不少很有价值的诗篇。他的诗,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甚大。其绝句作品,多数为入蜀后所写,不乏清新凝炼之作。
【说明】《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约用于公地七六一年。这时,杜甫在成都新居“浣花草堂”过着暂时的安定生活。现选二首,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悦。
【解释】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②塔--墓地。③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④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二十一、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二首,2-2)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解释】①黄四娘--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蹊--小径。②留连--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③恰恰--适值;和谐。
二十二、 杜甫:绝句四首〔选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说明】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时写的,约作于公元七六四年。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格调明朗,和作者当时欣快的心情是一致的。诗句对仗工整,用字凝炼。
【解释】①黄鹂--黄莺。②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千秋雪--指岷山终年积雪,千古不化。③东吴--三国时孙权在江南定国号为吴,也称东吴。借指江南地区。主句说:门外江上停泊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二十三、 杜甫:三绝句〔选一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说明】春末夏初。碧绿江上飞翔着白色水鸟,青翠山头盛开着似火红花。客地的美好景致,引起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
【解释】①逾--指水鸟在江面上飞越的状态。
二十四、 杜甫:戏为六绝句(选二首,2-1)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说明】这组诗共六首,约作于公元七六二年。当时,有些人对文学遗产任意歪曲否定,杜甫对此作了批评,并就文艺评论和创作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见解。这里选注其中的两首。
【解释】①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闻名于初唐文坛,后世称他们为“初唐四杰”。体--指诗文的体制风格。②哂--讥笑。这句意思说:一些人用轻浮浅薄的文字,对王杨卢骆老是进行讥嘲。③尔曹--你们这批人。这里指“轻薄为文”的那些人。④这句用奔流不息的江河,比喻杰出优秀的诗文将万世流传。
二十五、 杜甫:戏为六绝句(选二首,2-2)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解释】①薄--轻视。这句说:对今人、古人的成就都要尊重。②清词丽句--指今人、古人主文学创作。邻--继承,衔接。③窃--私下,谦词。攀--追慕。屈宋--屈原、宋玉,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词藻著名。方驾--并驾齐驱。④齐梁--南朝时齐梁文学。后尘--在后面跟随。这句是提醒后人,不要片面讲究词藻,而成为浮靡文风的追随者。
二十六、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说明】诗中写的虽是乐曲和歌声的美妙,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讽刺意味。当时的“人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而花卿这样的地方将领却沉浸在歌舞宴乐之中。面对这种情况,作者怎能不发为感慨呢!
【解释】①花卿--花敬定,成都尹崔光远的训将,曾参与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之乱。因此居功自傲,放纵宴乐。②锦城--今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管乐。这里泛指歌舞宴乐。③江--锦江。成都在锦江边。
二十七、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说明】在一个月色迷蒙的夜晚,诗人乘坐的船停靠在秦河畔。河岸上的酒楼里,不时传出靡靡之音,这使诗人不禁联想到当时唐王朝衰败的现实,引起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诗中用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典故,对当时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进行了尖辣讽刺。
【解释】①秦淮--秦淮河,流经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进入长江。②笼--笼罩。③商女--以卖唱歌为生歌妓。④江--指秦淮河。犹--还。后庭花--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陈叔宝不理政,整日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直至亡国。
二十八、 杜牧: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说明】秋季,碧空如洗,分外高洁;秋风送爽,气候宜人;相映之下,山也显更加高峻了。这首诗用精炼的语言,勾画了这种景象。
【解释】①霜树--经了霜的树木。②这句说:天宇明净得宛如一面镜子,一丝云彩也没有。③南山--终南山。④气--这里指秋色。势--指南山。
二十九、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说明】作者好谈兵论战,并自诩能文善武。他在这首诗中,嘲讽了赤壁之战中的东吴都督周瑜,借以发自己有才能却得不到施展的感慨。
【解释】①赤壁--在今湖北省武昌县西长江南岸。东汉末年,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曾在此大败曹操的军队。②戟--古兵器。沉--埋没,销--销蚀。这句说:折断的戟埋在地下还未销蚀。③自将--亲自拿起。认前朝--认出是前朝赤壁之战中的遗物。这两句写得到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联想到当年大战的情景。④周郎--指东吴孙权的都督周瑜。赤壁大战中,曹操军队因不惯水战,为避免士兵晕船,用铁链把战船联在一起,使不至摇晃动荡。东吴都督周瑜,采纳部将黄盖献计,用数十艘载满油脂干柴的轻便战船,驶往曹营,诈称投降,一接近曹军战船,便放起火来。这时正逢东南风大起,大火烧毁曹军呀船,曹军大败,孙刘联军因而获胜。⑤铜雀--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曹操的姬妾歌伎居住之处。二乔--大乔和小乔,东吴美女。大乔是孙权兄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这两句说:假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战争便不会取胜,说不定连大乔小乔都要成为俘虏,被关到曹操的铜雀台中。
三十、 杜牧:过华清宫〔选二首,2-1〕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文宗和二年(828)进士。曾经做过弘文校书郎、州刺史和中书舍人等职。在政治上,他坚持削平藩镇,发展生产,以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等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他提“以意为主(即以内容为主),有感而发,杜牧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七言绝句写得尤为出色,风格高绝俊健、鲜明自然,表现出很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说明】杨贵妃要吃新鲜荔枝,唐玄宗就派人从数千里外,用马一站接一地飞驰运送。一些差官往往因此中暑而累死于途中。诗中通过对这一历史故事的描述,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解释】①华清宫--唐朝皇帝的行宫,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上。②这句说:从长安回头远望种满树木花卉的骊山,就好似锦绣堆成的一般。③千门--形容宫门之多。次第--一个接一个地,④一骑红尘--一匹刀飞驰而来,所以扬起一路尘土。
三十一、 杜牧:过华清宫〔选二首,2-2〕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说明】这一首讽刺唐玄宗纵情声色,使得国家灾难重重。
【解释】①新丰--今河北省临潼县新丰镇。起黄埃--扬起尘土。②渔阳--今河北省蓟县一带,这里指安禄山叛军的大本营。探使--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前,已有人揭发。唐玄宗派宦官辅球琳去探泊虚实,辅球琳受了安禄山持贿赂,谎报说安禄山没有叛乱的意图。③霓裳--《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时的宫廷舞曲。④这两句意思说:唐玄宗整天过着声色娱乐、醉生梦死的生活,直到安禄山叛乱爆发后,他这种荒淫无耻的日子才被打破,这时整个国家也被搞得七零八落了。
三十二、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说明】作者是主张禁佛毁寺的,他认为,这样做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又可减轻人民负担。这首诗,实际上也就是作者对崇尚佛教的唐朝统治者一种讽谕。
【解释】①江南--这里主要是指健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一带地区。②山郭--外城,这里泛指山城。这两句写江南春景:鸟鸣花开,树木葱茏,红绿相映;无论水乡山城,处处可以见到酒店的布制标帜随风招展。③这两句说:南朝--宋、齐、梁、陈。这四个王朝的帝王都崇信佛教。梁武帝萧衍,更是大建寺院。④这两句说:南朝统治者兴建了大批寺院,眼前就有不少寺院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可是,寺院的楼台虽在,而兴建这些寺院的南朝的统治者又在哪里呢!
三十三、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说明】清明节,阴雨连绵。旧时风俗,清明节要上坟扫墓,因此气氛极为凄凉。难怪诗人要想喝杯酒来解解闷愁了。有人认为这首诗不是杜牧所作。
【解释】①这句写扫墓人的悲痛神情。②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三十四、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说明】满树火红的枫叶,给深秋季节带来了热烈的气氛。“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包含着丰富哲理的诗句,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解释】①径--小路。②白云生处--指深山。③坐--因为。这句说:因贪爱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④霜叶--枫叶。这句说:深秋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红艳。
三十五、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说明】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忍耐,会用人,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相反,项羽脾气大,架子大,不会用人,结果失败。乌江亭就是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这首咏怀古迹诗,是批评项羽的,
【解释】①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②这句说:战争的胜败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事先不易期料。③这句赞扬刘邦胸装大局,善于克制,不暴躁。④江东--指江南苏州一带,是项羽起兵的地方。项羽被刘邦打败而逃到乌江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人。后面的追兵却有数千之众。情势十分危急。这时,乌江亭长给他预备好了船只,并对他说:“快上船回江东吧!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人口几十万,也足以让您称王的。”项羽苦笑了一下,说:“这是老天注定我要灭亡,我还乘船干什么!况且,我当初和八千多名江东子弟一起渡江而西的,眼下却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即使回去了又以何颜面对江东父老呢!”⑤这两句意思说:江东地方是有很多人才的。当初,项羽如果能采纳乌江亭长的意见,返回江东,团结大批有才能的人,重振旗鼓的话,那么,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归谁也就难说了。
三十六、 杜牧: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说明】这首赠别诗写得细腻含蓄,樽前笑不成,蜡烛长垂泪,清意真切,比喻生动,把别时的难舍情景,刻划得淋漓尽致。
【解释】①樽--酒杯。
三十七、 范成大: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
【说明】这是诗人昌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解释】①木芙蓉--即芙蓉花,又叫拒霜,秋天开各色大花,非常艳丽。②破小寒--冒着微寒。指芙蓉花在秋天的傲然神态。③酸--艰辛,就是前句说的辛苦。这句说: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来应该是一样的。④凭-致意的意思。青女--中的霜神,主管降霜下雪。留连--逗留。⑤愁红怨绿--形容秋末残败的花的可怜样子。这两句说:它(芙蓉)更向霜神致意,你尽管降霜下雪好了,我是不怕寒冷侵袭的,不会象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
三十八、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5首,5-1)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说明】范成大从五十七岁退居家乡石湖后,写有《四时田园杂兴》绝句六十首,描述了农村各个季节的风貌和生活劳动场景。这组田园诗对后世影响的情调。诗的基本特点是,摆脱了陶潜、王维那种隐逸闲适的情调,把田园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结合起来,给人以真实感。这里选五首。这一首是描绘晚春一天劳动归来的小景。
【解释】①投林--回到树林。②烟暝--烟霭、云气。柴扉--简陋的木门。这句写:轻烟谈霭从山前渐渐飘起,暮色由远而近了。③棹--船桨。④编阑--也叫约阑,挡拦、赶拦的意思。这两句说:村童驾着小船,独自把鸭群赶回家来。
三十九、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5首,5-2)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说明】初夏日午,在紧张劳动之间人们歇息去了,可是田间路旁;庄稼花果长得茂盛,到处充满一派生机。
【解释】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四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5首,5-3)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说明】夏忙季节,男男女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就连孩子们也是勤劳的。
【解释】①耘田--除掉稻田的杂草。绩麻--搓麻线。②各当家--各人有自己的活干。③未解--不懂得,不会。供--做,从事。④傍--靠近。
四十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5首,5-4)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说明】原本是种田人,由于官府豪绅的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只好转向水面种菱,勉强过日子。可是无孔不入的盘剥跟踪而来,叫人再往哪里逃生呢?
【解释】①废--放弃,这里是用不上的意思。
②流丹--流血,指整天采菱,双手被责得鲜血淋淋。丹,红色,指血。南枯--瘦得不象人了。③聊--暂且。种水--种菱。④连湖面也不放过。
四十二、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5首,5-5)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饱儿郎!
【说明】农民全年的辛苦收成,被官府巧榨豪夺得几乎一干二净,只能给孩子吃点粗糠了。诗人满腔悲悯地画出这幅农民的血泪图。
【解释】①租船--交租米的船。候开仓--等候官府开仓收租。②不惜--不得已,忍痛。钟--量器和容量单位。古代以六斛四斗为一钟。输--缴纳,献纳。斛--量器和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这句说:农民每年两钟粮,就得忍痛另外输献一斛。③赢--剩余。糠--碎米粗屑。这句说:只能把剩下的糠皮碎注给孩子吃。
四十三、 范成大:咏洒市歌者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
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说明】一个卖唱者流浪街头,从早唱到晚,还没吃上一顿饱饭,内心十分悲却要强作笑容。他的歌声就是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诗人通过这件事抒发了自己的同情和不平。
【解释】①河市--也叫市河,要苏州城内。歌者--卖唱人。②渭城--即《渭城曲》,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成的乐曲,又叫《阳关三叠》,唐宋时期十分流行。这里是说卖唱人唱这支流行曲,不在于它的送别友人的内容。③个中--其中。当--想必。这句说:歌声中想必包含着内心的不平。④日晏--天晚了。忍饥面--挨饿的脸色。⑤春深求友声--用《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典故。是说:春天黄莺叫个不停。是为了寻伴侣。这两句说:可怜他唱到天晚,还没吃口饭,依然忍饥挨饿,强作黄莺般的歌声来吸引听众。
四十四、 范成大: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说明】乾道六年(1170)作者出使金朝,写下七十多首绝句,记述所见所闻。这是其中一首。诗描写汴梁州桥街头一个极为感人的镜头:男女老少辛⑻旖至脚院蚰纤闻衫吹氖拐撸⑶仪闼吡伺瓮乩吹木寐裥牡椎脑竿Mü飧鲆帐醺爬ǎ羁痰胤从沉死氛媸担泶锍霭枷搿
【解释】①州桥--也在汉桥,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②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这里说州桥南北街,是指当年北宋皇帝车驾行经的御道。③父老--指汴梁的百姓。等驾回--盼望宋朝皇帝回去。驾,皇帝乘的车子。④失声--哭不成声。询--探问、打听。⑤六军--古时规定,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王者有六军。这里说的是宋朝官军。
四十五、 高启:田家夜舂
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作者介绍】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9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隐居,明洪武初年受召参加修《元史》,任翰林院国史编修。因为对朱元璋采取不合作态度,被杀。早年参加过农业劳动,了解一些人民生活诗作朴实平易,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
【说明】元末明初战乱是很多的。诗写的是这个背景下的一个生活场景:尽管是寒冷的雨夜,加上幼儿啼哭,农妇还是必须连夜春米,为出征的人准备早饭。
【解释】①新妇---主妇。诗中写她有了儿子,不是一般说的新婚妇,舂粮--用杵捣米。②每嘱--一再嘱咐。(因为孩子夜晚总是啼哭。)③行人--出征的人。早炊--早饭。
四十六、 高谪: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说明】这是一首送行诗两句写送别时的景色,含蓄地表达了不忍分别的情感。后两句则用开朗有力的语言,对董大进行诚挚的劝尉和勉励。
【解释】①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曛--形容天色昏暗。③君--指董大。
四十七、 高谪:塞上听吹笛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说明】这首诗写边塞军队生活,境界苍茫寥廓,所写的情景,都紧紧扣住了塞外生活的特征。
【解释】①胡天--指边塞地区的天空。②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吹奏乐器。戌楼--边防哨所。这两句说:经了寒霜的边塞地区,天空显得格外空旷明净,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了;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哨所。战士们吹起了羌笛。③梅花--《梅花落》,笛曲名。句中把“梅花落三字拆开来用,含有双关意义:既指悠扬的笛声,又把笛声比作飘落的梅花。④关山--关塞山河。这句说:风吹着梅花(传送着笛声),一声之间就布满了关山。
四十八、 高谪: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作者介绍】高谪(约706-765),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早年很不得志,过了多年流浪生活。对边塞风光和军队生活有所了解。后任节度使和州刺史等职,官终散骑常侍。他以写边塞诗著名,也有揭露封建压迫剥削、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无论是长篇的歌行体,还是短小的绝句,他都写出了一些成功的作品。
【说明】这首诗写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歌咏了当地少年英武豪迈的精神。
【解释】①营州--唐朝设置营州都护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乃至,是唐代东北重镇,开元后为平卢节度使驻地。当时这里是汉族和契丹族杂居的地方。②少年--青年,厌--饱经、熟习。③狐裘--狐皮袍子。蒙茸--纷乱的样子,借指狐裘皮毛蓬松。这两句说:营州地方的少年,虽然年轻,却已熟习原时取生活他们常常穿着毛蓬蓬的皮的皮袍到城外打猎。④虏酒--指当地少数民族酿造的酒,千钟不醉人--喝一千钟也不会醉,这是夸张的说法。古时常用喝酒多来表示性格豪放。
四十九、 龚自珍:己亥杂诗(选3首,3-1)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诸泪滂沱。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九五(1829)年进士,做过内阁中书一类小官,道光十九年(1839)辞官回家。他的诗风雄放,七言绝句尤为出色。
【说明】作者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从北京辞官回家,九月又从杭州北去接家眷南返,在往返途中写了三百十五首绝句,记述见闻,抒发感慨,题为《己亥杂诗》。现选三首。这一首记述途中所见粮船和纤夫之多,从百揭露了清王朝赋税和徭役之重;既因自己“曾糜太仓粟”而内疚,又因同情百姓苦难而“泪滂沱”。
【解释】①己亥--道光十九年(1839)。②筹--筹措,谋划。缆--系船的缆绳。一缆:一条船的意思。这句说:为了筹措一船粮的运输就需要十个纤夫之多。③河--指运河。这首诗写在清江浦(今江苏省清江市)。清江浦在大运河沿岸,自古是水陆交通要道。④糜--消耗。太仓--封建王朝在京城的粮仓。⑤邪许--纤夫的号子声。泪滂沱--形容泪流如雨的样子。
五十、 龚自珍:己亥杂诗(选3首,3-2)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说明】作者以大量事实,深刻地指出造成国破民穷的根源在于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他们不发展工农业生产,一味残酷压榨农民,使得整个国家经济陷于崩溃。整首诗字里行间充满愤怒的控诉。
【解释】①论--讲究,提倡。盐铁--指制盐冶铁。筹--筹划,治理。河--泛指水利运输。②独倚--单单依靠。东南--东南各省。这句说:单单依靠着东南沿海一带的赋税。使得民不聊生。③这句说:官府本来规定每亩地交三升粮,由于层层盘剥,老百姓得交一斗粮。④屠牛--宰牛。栽禾--种庄稼。这句说:(这样一来,农民破产,纷纷出卖耕牛,)屠牛行业兴旺,怎么不胜过种田呢?
五十一、 龚自珍:己亥杂诗(选3首,3-3)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说明】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并大声疾呼:要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
【解释】①九州--古代把中国划分为九州,所以用九州代称中国。恃--依靠,风雷--风神和雷神。比喻变革社会的威力。②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社会死气沉沉,一切生气都被扼杀。喑,哑,无声无息。究--终究,毕竟。③天公--天老爷,抖擞--振作,奋发。④不拘一格--不拘泥于成规。拘,拘泥。格,成规。降--降生,涌现。
五十二、 顾炎武:古北口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作者介绍】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昆山(今属江苏省)人。崇祯末年参加政治团体“复社”,南明福王时任兵部司务。明亡后参加过昆山民众武装抗清起义,后在华北一带纠合同志,积极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晚年定居华阴(今属陕西省),从事著述。他是著名思想家、语文学家,也善诗,诗风刚健清新。
【说明】明亡后作者为了深入开展抗清活动,曾到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等地进行考察,并写了一些诗。这首诗就明末古北口关防失修一事,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解释】①古北口--长城的重要关口,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关口两侧山势陡削,甚是险要。明代前期在这里设有关防,后来就失修了。②雾灵山--古北口所在的山梁。这句说:雾灵山的关防废除多年,杂花乱生,一片荒芜。③塞--关塞。这句说:现在只听见山泉流经关塞的声音,(荒芜极了,没有兵防的影子。)④张少保--张承荫,明万历时任辽东总兵官,积极整顿关防建设,死后赠少保。⑤碛--沙石堆。这里代指山口。受降城--唐代张仁愿在今黄河以北地区修筑了三个受降城。明正德、嘉请时期,巡抚王大用曾经建议朝廷在雾灵山筑城防守,没有被采纳。
五十三、 顾炎武:路舍人客居太湖东山三十年,寄此代柬
翡翠年深伴侣稀,清霜憔悴减毛衣。
自从一上南枝宿,更不回身向北飞!
【说明】诗中用翡翠鸟比喻自己,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经终不渝的抗清信念。前两句感叹自己年迈体弱了,抗清的志士也少了。后两句表示,自己决不灰心丧气,一定要把抗清斗争进行到底。
【解释】①路舍人--指路泽溥。他是明末大臣路振飞的儿子,明亡后和弟弟路泽浓隐居太湖东山,从事抗清活动。顾炎武和他往来密切。有时住在他家里。舍人,是尊称。三十年--指明亡以来。这首诗是顾炎武晚年到西北时写的,那时路泽溥兄弟隐居太湖约三十年了,柬--通“简”,书信。②翡翠--一种羽毛艳丽的鸟,旧说雄的是翡,雌的是翠。这里比喻自己。年深--年老。伴侣稀--意思是抗清的知心朋友一个个少了,③这句说:形容苍白憔悴,身体也虚弱多了。④这两句说:翡翠鸟自从以南枝为宿,便决不回身北飞了。
五十四、 韩: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
水自潺兆孕保∥藜θ忻弧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作者介绍】韩ǎ福矗矗迹梗玻场#┱淄蚰辏裆挛魇∥靼彩校┤恕L普炎诹驮辏ǎ福福梗┙坷魏擦盅俊⒅惺樯崛撕捅汤傻戎啊L仆龊笕ジ=ㄒ栏矫鐾跬跎笾K垂矶嗤欠系难耷槭5残垂恍┓从忱氛媸档暮米髌贰
【说明】这首诗写唐王朝崩溃后,地方军阀给人民带来了无究灾难,广大农村十室九空,一片荒凉。
【解释】①沙县、龙溪县--均属今福建省。值--碰到。泉州军--泉州的军阀部队。②潺--水流动的样子。③落--村落。寒食--寒食节,这天禁止用火。这里用来形容村落荒芜,不见烟火。
五十五、 韩驹: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
百千灯射水晶帘,尚觉游人意未厌。
多病只思田舍乐,夜归烟火望茅檐。
【作者介绍】韩驹(约1086-1135),字苍,仙井监(今四川省仁寿县)人。宋英宗时进士。哲宗时做过校书郎、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等小官,后贬官涪州别驾。徽宗即位一度起用,不久又被除名编管宜州,死于贬所。他是宋代江西诗派的首领,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
【说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官涪州(今四川省涪陵县)别驾,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安置。这兰诗是赴黔州途中写的。诗中描写山区偏僻险阻和他当时处境险恶相仿佛。最后两句表示了的心胸豁达。意志坚强。
【解释】①竹枝词--原是古乐府的一曲调,句尾有和声,产生在巴东巫峡一带。后人用它写成七言绝句,富有山歌风味。②一百八盘--和下句的四十八渡都是到黔州山路上的险要地。萦--旋绕。这句形容山路盘旋曲折。③这句说:一路上天气阴沉,过了四十八渡才略微见到点夕阳。④鬼门关--指道路僻远险阻的地方。⑤这两句说:不要说黔州离开汴京太远了。四海一家,这里居住的也是亲人兄弟啊!
五十六、 韩维:城西书事
蔬畦绕茅屋,林下辘轳迟。
霜蔓已除架,风飘空挂篱。
【作者介绍】韩维(1017-1098),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太子少傅,在政治上属于王安石新党。元时旧党执政,被贬均州,卒年八十二岁。他和王安石一同受到欧阳修培植,与苏舜钦、梅尧臣作诗和唱,在当时颇有声名。诗风古淡舒畅。
【说明】这首绝句是诗人陉州(今河北省井陉县)时写的。陉州地处太行山麓。诗中描写北方高原山区的深秋农霜景色,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该诗的四句话都写景物,农村劳动情景清楚地体现在里面。
【解释】①城西--陉州城的西方,太行山区。书事--记事,②蔬畦--菜园子。绕--围绕。③辘轳--安装在井上提吊井水的工具。迟--缓慢,不紧张。意思是说:到了深秋季节,北方山地高寒,菜蔬落市,汲水浇园的活计不忙了。④霜蔓--秋霜打过的藤蔓。此指一些攀架生长的瓜类和豆类。这句说:架上的瓜豆类已经收摘。卸架了。⑤这句说:藤蔓割下来挂在屋旁篱笆上,被风吹得飘来飘去。
五十七、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举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做过监察御史和刑部侍郎。曾因上疏宪宗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官至吏部侍郎。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和诗都写得很出色。他的诗,气势壮阔,力避俗套,讲究文字和意境的新奇险怪,也写有一些风格清新,文字朴素的作品。
【说明】唐宪宗元的十二年(817),韩愈曾以行军司马身分,参加讨伐吴元济叛乱的军事行动。在宰相裴度和大将李朔率领下,唐军迅速攻下蔡州,活捉吴元济胜利的结局使韩愈深感兴奋,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华州刺史张贾,要他迎接凯旋归来的裴度。
【解释】①次--指军队抵达、驻扎。潼关--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张十二--张贾,当时任华州(州治在今陕西省华县)刺史。阁老--唐代称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为阁老,张贾曾任门下省给事中,所以这样称呼他。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②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去--离开。华山--太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南。③这句说:灿烂的阳光普照着潼关,关门大开,迎进胜归来的军队。④现史--指张贾。远--指潼关距离华州一百二十里。⑤相公--指裴度,系吴元济叛军根据地。元和十二年(817)十月,李朔破蔡州,活捉了吴元济。
五十八、 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信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说明】这首诗写暮春景色。诗中把花草树木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
【解释】①芳菲--花草的香气。这两句说:草木知道春天即将结束,就千方百计地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相互斗艳弄姿。②榆荚--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条间榆荚,榆荚老时呈现白色,随风飘落,③惟解--只知道。这两句说:没有才思的杨树榆树,只会让杨花、榆荚随风飘荡,象雪花似的漫天飞舞。
五十九、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说明】初春的蒙蒙细雨,新生的茸茸春草,被诗人描绘得细致入微。接着,通过形象的对比。更渲染出早春景色的优美。
【解释】①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在兄弟中排行十八。②天街--京城的街道。酥--酥油,这里是形容初春细雨的滋润。③这句说:刚刚萌发的春草,经细雨润湿,远望去一片嫩绿,近看的话,这片草色却又消失了。④绝胜--大大超过。皇都--指京城长安。这两句说:现在是京城一年中春色最好的时光,远远胜过了柳色如烟笼罩全城时的暮春景象。
六十、 韩琦:小桧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作者介绍】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省)人。宋仁宗时任陕西抚使,和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有力地保卫了北宋的西北疆域。当时边境上有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虽不是纯粹的诗人,诗却写得平易朴素,含意深长。
【说明】这首诗借庭里栽种的小小桧柏,表白了作者的正直刚毅的性格:不是为了闲情逸致。玩物丧志,而是借以培养自己耐寒的毅力。
【解释】①桧--即桧柏,常绿小乔木。②曲栏--庭院中的曲折栏杆。③隆栋--大材。这句说的把树养成大材并不难,是与下面说的人要有“耐岁寒”品德相对而言;在作者看来,前者容易后者难。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④轩--古代庭院建筑中的一种房子,几面敞开大扇窗,便于观赏园景。怜--喜爱。⑤耐岁寒--抵抗严寒。这时借比于生活斗争。
六十一、 韩翊: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介绍】韩翊,南阳(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安史之乱后,他过着游泳生活德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的诗,多是送行赠别之作,有些作品写得意味深长。
【说明】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写的是宫庭中寒食节情况,实际上勾划了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丑态。
【解释】①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按习俗这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②御柳--御苑里的柳树。③汉宫--这里借指唐宫。传蜡烛--指寒食节夜晚,皇帝把点燃的蜡烛赐给宠爱的近臣。④五侯--汉桓帝时五个同日封侯的宦官,借指受到皇帝赐烛的近臣。
六十二、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介绍】贺知章(659-744),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自号“四明狂客”。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累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唐天宝初年还乡为道士。他早年就有文名。诗作清新通俗。现存绝句仅六首。这里所选的两首,宛如两幅淡雅的水墨画,着墨不多,却意境鲜明,耐人寻味。
【说明】这首诗通过写春风柳条,描画了初春时切万物复苏、生意盎然的景象。
【解释】①碧玉--青绿色的玉。这句形容柳树绿影婆娑,有如妆成一般。②丝绦--丝带。形容柳条的轻柔婀娜。
六十三、 贺之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说明】作者离家几十年后重返故乡,既感到对乡土的亲切,又从乡里儿童的问话中,增添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本诗用能人简明的语言,描摹了这种百感交集的心情。
【解释】①偶书--随意写下来。②鬓毛--耳边的头发。衰--疏落。
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说明】这首诗写一个农村儿童在河边钓鱼时的情景。他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因怕鱼儿惊走,连问路的人不让走近。神态是那么认真,那么天真烂漫。
【解释】①垂纶--指钓鱼,纶,钓鱼用的线。②侧坐--侧身而坐。莓苔--这里泛指草丛。③招手--这里是摇手的意思。④得--语助词。这两句说:当过路人要来问讯时,孩子老远就摆手示意,不让对方走近。深怕发出声响,吓得鱼儿不来上钓。
六十四、 胡令能: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作者介绍】胡令能,生卒年不详。莆田(今属福建省)人。生活在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早年做过修理铁木器之类的工作。被人称为“胡钉铰”,他的诗作。仅存四首绝句。
【说明】这首诗赞颂了绣花女工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解释】①绣障--绣花屏风。②花蕊--花心,这里泛指花卉。③拈--拿。床--指绣花架。④安--放。
六十五、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说明】这首诗也是咏物言志。作者在诗中表示了要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
【解释】①不第--不及第。指作者考进士没有被录取。赋--歌咏,②九月八--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旧时习俗,人们在这一天要登高、赏菊。这里用“八”,是为了押韵。③我花开--指菊花盛开。百花杀--众花凋谢。这是暗喻统治者必然失败。④透--渗透、布满。⑤带--披挂。黄金甲--双关语,一是形容菊花花瓣片片金黄,一是喻起义军的战服。
六十六、 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者介绍】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县)人。出身盐商家庭,小时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他有文才,武艺也强。公元八七五年,率众参加王仙芝令导的农民起义队伍。王仙芝牺牲后,被推做领袖,号冲天大将军。起义军很快从几千发展到六十万人,一度攻占京城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后来被唐王朝镇压。黄巢失败自杀。
【说明】这首诗泳物言志。前两句说菊花处在落萧条的境地,用来比喻当时现实的衰败。后两句写作者要改变现实,给人民带来温暖春天的理想,充满了强烈的革命激情。
【解释】①飒飒--风声。②蕊--花心。③他年--将来。青帝--传说中的春神。④报--告诉。这句说:要告诉菊花,让它与桃花一起开放。
六十七、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作者介绍】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武进(今属江苏省)人。乾隆时诸生,一生穷困潦倒,仅活了三十五岁。悲身嫉世,是他的诗歌创作的基调。有些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感染力较强。
【说明】原诗二首,现选一首,诗的后两句不是写流连景物,而是写人处在极度忧患之中茫然无所适从的心情。
【解释】①癸巳--乾隆三十八年(1773)。当时作者在家乡。②漏--古代的计时器,指时间。迟迟--一点一点地推移。③潜--偷偷地,隐藏在事物的背后。物外--世俗之外。此处指其他方面。这句说:潜伏着忧患,从其他迹象就能察觉出来。④悄--悄然。愁闷失神的样子。
六十八、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说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诗人又被罢官,监税鄂州。一到这里他就兴致勃勃观赏了名胜古迹南楼,并写下四首绝句抒怀,这是其中一首。诗里写了夏日清凉的景色,第三句说的清风明月无人管,借景抒情,吐露了他罢官后无拘地束的舒畅心情。
【解释】①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楼--在鄂州城,登楼可眺望远景。书事--记事。②凭栏--靠着栏干。芰荷--荷花。③一味凉--十分凉爽。这两句说:清风和明月本来就很凉爽,由于它们无拘无束,一齐而来,使得楼上格外凉爽了。
六十九、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1)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说明】宋宗时,诗人被贬黔州,迁移到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县),吃了好几年苦头。宋徽宗即位后被起用。这首诗是他离开谪居多年的四川,返回江西故乡途中,路过洞庭地写的,倾吐了他当时十分喜悦的心情。
【解释】①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楼高三层,面临洞庭湖,唐代张说建造,宋仁宗庆历时滕京谅曾加以增建,登上楼可以眺望洞庭湖的景色。君山--又叫湘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②投荒--指远谪到偏僻荒凉的地方。万死--死里逃生。鬓毛斑--鬓发花白了。斑,斑白,花白。③生入--活着出来。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在四川省奉节县东面。滟预--瞿塘峡中突出江面的大石堆,是长江三峡最险恶的地方。④这句形容作者的喜悦心情。“未到江南”已经禁不住“先一笑”了。
七十、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2)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面水,银山堆里看青山。
【解释】①川--河水,这里把洞庭湖水。凭栏--靠着栏杆。②绾结--盘结。湘娥--古代神活中的女神湘君。鬟--螺髻。这句说:远远望去,君山好象湘君头上盘结起来的十二个发髻。③不当--到不了。④银山--指湖水涌起的白色波浪。这两句说:可惜我不能驾舟到湖里去,从汹涌的波涛中仔细欣赏一下君山的青翠峰峦。
七十一、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说明】诗中包含着有朝一日能发挥才干,不枉费十年苦功夫的希望,这是诗人咏物言志。
【解释】①霜刃--形容剑刃锋利,寒光闪闪。②把示君--把剑给你看看。
七十二、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介绍】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早年为僧,名无本,后来俗。几次考进士都没有中。唐文宗时做过遂州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主簿等小官。他的诗,以清奇凄苦著名,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和闲居情致。作诗刻苦求工,诗风清淡朴素。
【说明】童子的简洁答话,引出了一幅幽深清奇的画景,并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解释】①寻--寻访。隐者--隐居的人。②童子--指隐者的弟子。③言--告诉说。师--指隐者。这句和下面两句都是童子的答谢。④不知处--不知在什么地方。
七十三、 贾鸟:题兴化寺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说明】前两句写大官僚为了满足自己享受,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兴建花园池亭。后两句说,一到秋天,蔷薇花雕落了,剩下的只是无数尖刺罢了。
【解释】①这句说:为了建造一座池亭花园,而使得无数人倾家荡产。②蔷薇--落叶灌木茎上多刺,夏初开花,花有红、黄、白等多种颜色。③君--指建造园亭种蔷薇者。
七十四、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2首,2-1)
细草穿沙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作者介绍】姜夔(约1155-约1221)。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一生没有做官,因为和诗人萧德藻的侄女结婚,便移居苕溪,往来于苏、杭一带,和当时著名诗人范成大、杨万里等交游。他精通音律,是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诗风朴实秀丽,音韵和谐。
【说明】作者和诗人范成大交往密切,经常乘船在太湖上往返石湖州之间。这一带是江南水乡,景色秀丽。作者用同一题目写了十首绝句,描写当时情景,这里选两首。这两首写的是初春的风光。
【解释】①除夜--除夕夜。指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的除夕夜。石湖--在太湖东南岸,属苏州,范成大住在那里。苕溪--吴兴县的别称,是姜夔的住地。②这句说:雪融化了一半,细草从沙里露了出来。③吴宫--春秋时期吴国王宫的遗址,在苏州。迢迢--缥渺遥远。④这两句说:这一带河岸竹林里开放的梅花虽然看不见,但在船里整夜闻着它的幽香,徐徐穿过一道又一道石桥。
七十五、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2首,2-2)
环炔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解释】①环炔--佩玉,冷未销--还带着夜间寒气。②古苔--苍苔。这句说:沿河岸墙上的苍苔,还留着残雪。③鹅黄--淡黄色,多形容初春的杨柳。这句说:只见柳条已经淡淡发黄了(春天悄悄来了)。
七十六、 蒋士铨:响鞋廊
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慕倾城。
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
【作者介绍】蒋士铨(1725-1784),字心余,一字苕生,铅山(今属江西省)人。乾隆时进士,做过翰林院编修。他是著名戏曲家和文学家,也善诗,诗风苍劲。
【说明】诗写春秋时吴王夫差宠爱西施,迷恋女色,以致造成亡国大祸的故事,就这件事抨击了那些昏庸荒淫的君王。
【解释】①响鞋廊--相传吴王夫差在苏州灵岩山为西施造了馆娃宫,宫中有一条响鞋廊。廊下放大瓮,瓮上铺木板,让西施穿鞋在板上行走,铮铮作声。鞋,木鞋。②重--重视。雄封--治现国家。封,封疆,疆域。这句说:吴王不重视治国图强而迷恋女色。③遗踪--指响鞋廊的遗址。倾城--指绝色美人。④怜--爱惜,喜欢。伊--她,指西施。几两--几双。屐--木底鞋。丁人外出和游山多穿屐,馆娃宫在山上,所以这么说。⑤这两句说:只为吴王欢喜西施那几双木鞋,正是这种木鞋和响廊的声音把大好河山葬送了。
七十七、 金圣叹:宿野庙
众响渐已寂,虫于佛面飞。
半窗关夜雨,四壁挂僧衣。
【作者介绍】金圣叹(1608-1661),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汉,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入清后不做官。因为“哭庙案”被杀。他是著名文艺评论家,曾手批《水浒》、《西厢记》等书。也有诗作。
【说明】诗写的是晚间投宿野庙的通过对野庙景物的描述,着重渲染了一种凄苦清冷的气氛,很有特色。
【解释】①这两句说:晚间各种声响渐渐寂静下来。只有一些小虫在佛象面前飞来飞去。②这两句说:野庙破落不堪,只有半扇窗可以抵挡夜雨和尚把僧衣挂在墙上都去睡了。(只留下诗人久久不能入梦。)
七十八、 柯九思:题文与可画竹
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
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作者介绍】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今属浙江省)人。元朝著名书画家,也善写诗。元文宗时任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收藏的法书名画都由他鉴定。文宗死后,被排挤罢官,寓居松江(今属上海市)。诗写得朴素自然。
【说明】诗描写北宋大画家文同把竹子画得生气勃勃,仿佛真的生在庭院里,淡淡月光下清秀无比。前两句说文同把竹子画得这么好,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这里有诗人的难言隐痛。身为一个汉文人,破格受到重用,常常被人忌恨,一直想离开朝廷。他曾多次辞官都不准许,元文宗对他说:“有我在,你还怕什么?”所以欣赏竹子的清雅亮节,不是偶然的。
【解释】①文与可--文同,字与可,北宋画家与诗人,以画竹著名。②湖州--指文同,他曾被任命为湖州知府,人们习惯叫他文湖州。夺造化--巧夺天工,形容画得栩栩如生。造化,指天地自然。③这句说:对于文同画竹的笔意,一般人怎能理解呢?柯九思也善画竹,曾精研文同的真迹,深得文同笔意,后人评他是“文同后一人”。④跫然--猛然,一下子。生气--神气。
七十九、 寇准:书河上亭壁
峰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作者介绍】寇准(961-1023),华州下规,在(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任宰相,坚持抗击辽兵对中原地区的侵扰,被投降派排挤罢相。曾一度复相,再次被罢,最后贬死雷州(今广东省海康县)。所写七言绝句,淡雅自然,有特色。
【说明】这是一幅北方秋意图。连绵不断的山峰,稀稀的河上行舟,绛红色的夕阳抹在萧萧树林上,诗人凭栏沉思也许是在发乡思吧?
【解释】①河--黄河。②樯--船的桅杆。③危槛--高高的栏杆。
八十、 李白:独坐敬亭山①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说明】《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写的组诗,共十七首,这里选了其中的两首。这一首,描述了当地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这种题材在古典诗歌中是难能可贵的,下一首,用浪漫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
【解释】①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唐代银、铜的产地之一。②红星--火星。乱--迸溅。紫烟--青紫色的火苗,指炉火很旺。③赧郎--脸色羞红的男子,这里指被炉火映红了脸的冶炼工人。④这两句说:明亮的月夜,工人们边劳动,边唱着歌曲,歌声在寒冷的河面是回荡着。
八十一、 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后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二十五岁出蜀,远游各地。李白有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他一生曾两次作官,不仅没有使才干得到充分发挥,反而遭到排挤,贬官,流放。李白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乱局面,这些都加深了他对唐王朝内部孕育着的危机的认识。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许多诗歌,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而且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他的绝句诗,现存一百六、七十首,是他作品中很有特色,不雕不琢,神采飞动,韵味醇厚,琅琅上口。
【说明】这是作者离开蜀地去游历途中,寄给一位友人的诗。
【解释】①峨眉--山名,在今四川省。半轮--半圆形。②影--月影。平羌--江名,又叫青衣江,在峨眉山东面。这两句说:空中挂着半轮秋月,江中波动着月亮倒影。这是作者回忆在峨眉山时,和友人一起赏月的景况。③青溪--在平羌江边,靠近峨眉山。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④君--指友人。渝州--治所在今四川省重庆市。这两句是写作者从清溪出发到渝州途中,思念友人的心情。
八十二、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说明】在明媚的春天,作者为诗友孟浩然送行。朋友的船已远远地消失在视线之外,作者仍眺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舍不得离去。惜别之情,真切感人。
【解释】①黄鹤楼--故址原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凭楼远眺,极目千里,为古代名胜之一,现拆迁至附近的高观山。之--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②故人--老朋友。西辞--黄鹤楼在广陵之西,辞别黄鹤楼去广陵,故称“西辞”。③烟花--指春天艳丽的景色。下--指顺着长江东下。
八十三、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明】这首诗采取进抒心情的写法,不加雕琢,随手写来,却很有感染力。
【解释】①举头--抬头。
李白:哭晁卿衡①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说明】日本人晁衡,是作者的好友。天宝十二载(753),误传他回国途中在海上遇难。作者听到这一讹传,心中极为悲痛,立即写诗悼念这位日本朋友。言辞哀婉,感情真挚。
【解释】①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公元七一七年来中国,曾在唐朝做过官。工诗文,与王维、李白等友善。大历五年(770)卒于长安。卿--古时对友人的亲切称呼。②帝都--唐朝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③蓬壶--又叫蓬莱,传说东海中的仙山。这句说:远航的船经过了蓬莱仙山。④苍梧--苍梧山,传说在东北海中。这句说:苍梧山上布满了愁云,大自然也为晁衡的不幸去世感到哀伤。
八十四、 李白: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说明】这首绝句写于江夏,抒发了诗人流放时的悲寂心情。
【解释】①史郎中--李白友人,生平不详。黄鹤楼--故址原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凭楼远有目千里,为古代名胜之一,现拆迁至附近的高观山。②迁客--被贬谪远地的人。这里,李白以汉贾谊遭谗被贬做长沙王太傅的事自比。③江城--江夏,今湖北省武昌县。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
八十五、 李白:陪簇叔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说明】乾元二年(759),李白的族叔李晔贬官岭南,途经岳州。李白陪李晔和贬官岳州的贾至一起泛游洞庭湖,并这组诗。组诗共五首,这里选一首。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李白正是以自己豁达大度的精神来劝尉李晔和贾至的。
【解释】①刑部侍郎晔--李晔,李白的族叔,曾任刑部侍郎,乾元二年被贬到岭南边远地区任县尉。中书贾舍人至--贾至,曾任中书舍人,乾元年间被贬为岳州司马。②南湖--指洞庭湖。③耐可--怎么能够。④且--姑且。赊--借取。
八十六、 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解释】①缘--因为,个--这样。这两句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愁闷,②秋霜--指头发如秋霜一样白。这两句说:照着镜子,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提问,进一步加强了对“愁”字的刻划。
八十七、 李白:望庐山瀑布①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明】这首绝句用夸张的比喻,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
【解释】①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南。②香炉--香炉峰,在庐山北部,这句说:峰上的云气,在日光照射下,有如香炉中散发出的紫烟,袅袅上升。③挂前川--从峰顶直挂到山前的水面。④银河--天河,落九天--从天空的最高层直落下来。
八十八、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说明】当作者得知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后,深感不平,立即写了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担扰。
【解释】①左迁--贬官。古时以右为尊,所以把贬官叫“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这里指王昌龄被降为龙标尉。②子规--杜鹃鸟。这句用杨花飘落、子规悲啼,兼写时序和悲离心情。③五溪--指辰溪、酉溪、雄溪、蒲、沅溪,在今湖南省西部一带。④与--给,托付的意思。⑤君--指王昌龄。夜郎--这里指王昌龄被贬往的僻远地区。
八十九、 李白: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说明】这首诗虽然只是写了山寺,却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解释】①危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庙。
九十、 李白:永王东巡歌①(选一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说明】《永王东巡歌》共十一首,现选一首。永王,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李U,天宝十四载(755)受命平定安禄山叛乱,作者曾参加李U幕府。诗中,作者表示了愿意为国效力的抱负。
【解释】①东巡--指至德元载(756)十二月,李云铰椅耪伲爻そ隆@畎拙褪窃谡馐庇ρ渭永瞽U幕府的。后李黄湫制湫痔扑嘧诶詈嗷魃保畎滓惨虼嘶褡铩"谌--黄河、洛水、伊水,指安禄山当时盘踞的洛阳一带地区。北虏--指安禄山叛军。乱如麻--形容叛军到处横行。③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307-312)。永嘉五年(311),前赵刘曜攻破西晋京城洛阳,中原人民纷纷南逃避难。这里用刘曜攻陷洛阳后的混乱局面,比喻安史之乱时的情况。但用--只要任用。东山谢安石--东晋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山。淝水之战时,谢安任东晋,他派谢玄、谢石等率兵抗击,最后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苻竖军。⑤静胡沙--平定叛乱。这两句中,李白以谢安自比,表示了愿意为国出力、平定叛乱的志向和信心。
九十一、 李白:早发白帝城①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永王李U失败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东)。公元七五九年春,李白在流放途中,到达白帝城时遇赦,便乘船以江陵一带。这首诗,表面上写归舟从上游顺流下时的神速,实际上抒发了他在获释途中轻松欢快的心情。
【解释】①发--出发,白学城--遗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②彩云间--白帝城建在山上,地势高峻,好象在云端里一样。③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距白帝城约一千二百里。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这是夸张的说法。
九十二、 李白:赠汪伦①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说明】李白乘船欲行,好朋友汪伦唱着歌赶来送他。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情,并且很有性格特征。
【解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在今安徽省泾县西南)结识的朋友。从诗中描写的情况来看,汪伦的性格是相当豪爽的。②踏歌--用脚步采阗折子唱歌。
九十三、 李昌祺:新安谣
垂老频逢岁薄收,秋租多欠卖耕牛。
县官不暇怜饥馁,唤拽官车上陕州。
【作者介绍】李昌祺(?_1451),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参加《永乐大典》。任河南左政使时,廉洁正直,做了些有利民众的事。
【说明】这是作者在河南做官时写的一首诗。诗中用老百姓的口吻哀被官租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县官却忙着向上司送交租米,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解释】①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谣歌曲。②频逢--连续碰上。这句说:老来接连碰上歉由的苦年景。③饥馁--饥饿。这句说:县官哪有工夫怜悯挨饿的百姓。④拽--拉。陕州--今河南省陕县,这里是粮米运转站。这句说:(县官)整天只顾着叫人拉官车,把征来的租米运到陕州去。
九十四、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治所在今河北省赵县)人。唐武宗时任太尉,封卫国公,他当政的六年中,在讨平藩镇和抗击回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宣宗即位后连遭贬谪,卒于崖州司户贬所。他的诗所存不多。
【说明】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崖州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京城长安的深切怀念,写得悲婉恳切。
【解释】①崖州--在今广东省琼山县东南。②帝京--指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③这句说:崖州离开京城的路途非常遥远,鸟儿也要飞半年才能到达。这是夸张的说法。④百匝千遭--形容重重围绕。这两句说:重山叠嶂层层围绕着崖州城,好象要留人长期住下去。意思是,我想离开这里,但受到重重阻挡,也离开不了。
九十五、 李纲: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作者介绍】李纲(1083-1140)邵武(今属福建省)人。他是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革新内政的政治家。靖康元年(1126)他镇守东京汴梁,抗击金兵;南宋初年任宋高宗赵构的宰相。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迫害,很快被罢相。历任湖广宣抚使等职,多次上疏主战,都未被采纳,终于忧郁而死。他并不是文学家,但写了一些报国感人的诗篇。
【说明】这首诗是作者罢相后贬到武昌时写的。诗中刻划的那个病牛,虽然筋疲力尽,还想着为了众人温饱再多耕一些田,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这种精神境界出自一个封建官吏,是可贵的。
【解释】①实--充实,装满。千箱--许许多多的粮仓。②谁复伤--又有谁来同情呢?③这句说:只要老百姓都能吃得饱。④不辞--不推卸。羸病--瘦弱多病,残阳--夕阳,比喻自己晚年。这句说:即使筋疲力尽病倒在夕阳里也心甘情愿,决不推卸。
九十六、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选2首,2-1〕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说明】这组诗原有四首,这里选两首,这一首,用夸张的手法,写新竹的迅速成长,从而反映出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下一首,作者自述喜欢在竹上题诗,并认为这些诗能与楚辞相比,可是无人赏识,只得听任它雾罩露浸了。这是作者对自己才学不受重视的感叹。
【解释】①昌谷--在今河南省宜阳县,李贺居住的地方。②箨--笋壳。长竿--新竹。削玉开-形容新竹青翠挺拔,就象碧玉削成一样。③母笋--大笋。龙材--形容母笋长得精神。传说:一个求仙学道的人,将要回去时,仙翁送了他一根竹杖。他骑着竹杖,转眼就到了家里,再看他的竹杖,已变为龙飞走了。④更容--更应该。抽--指新竹的长势迅猛。⑤别却--告别,离开。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新竹应该一夜之间猛长千尺,离开竹园的数寸泥土,向天际飞去。
九十七、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选2首,2-1〕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解释】①斫取青光--刮去竹上的青皮。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文体,这里作者借指自己的诗作。②腻香--形容新竹的光润清香。春粉--指竹皮上的白色粉未。黑离离--指题在竹上的行行字迹。③这句说:虽然翠竹没有感觉,可是题在竹上的诗,却有着我内凡的激愤,这些又有谁知道呢?④露压烟啼--指题有诗的竹子受到露水浸水浸蚀,雾气笼罩。
九十八、 李贺:南园〔选4首,4-1〕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作者介绍】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家居昌谷(宜阳县境内)。因避家讳不能应试,仅做过奉礼郎一类小官。他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善于采用民间的神话与传说,匠心独运,构思奇特,使作品别具风格。有的诗过于讲究词藻典故,的而造成诗意晦涩,不易理解。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死时仅二十七岁。
【说明】以“南园”为题的组诗,是李贺家居时所作,持映了他当时的一些思想及生活状况。这组诗共十三首,这里选其中的四首。第一首,形象地描绘了花开花落的姿态,从中也流露出年华易逝的感叹。第二者,表达了诗人愿为平定藩镇而投笔从戎的志向。第三首是说当时的文学与社会现实距离太远,表露了诗人要冲破束缚,投入实际生活的意愿。第四首借司马相如、东方朔的遭遇自比,对自己的不得志发出了感慨。
【解释】①南园--李贺家有南北两园,南国是李贺读书的地方。②草蔓--植物的茎,这里指草本花。③越女--指美女。这句说:红红白白的花朵,就象美女的脸腮那样娇艳。④日暮--黄昏。嫣香--甜美芳香,这里批花。
九十九、 李贺:南园〔选4首,4-2〕
男儿何不带吴钓,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解释】①吴钓--头部稍呈弯曲的刀。②关山--关塞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势力所控制的黄河南北大片土地。③凌烟阁--唐朝皇宫内的一个殿阁。公元六四三年,唐太宗诏令画家阎立本在阁上画了二十四个开国功臣的图像,并新自写了赞语。④若个--哪个,这两句说:您不妨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的画像吧,有哪一个是书生而被封为万户侯的呢?其实,这些功臣中,有不少就是书生,诗人是为了强调武功而这样说的。
百、 李贺:南园〔选4首,4-3〕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解释】①寻间摘句--咬文嚼字的意思。老雕虫--到老还是搞这种雕虫小技。雕虫,原是雕刻虫书(秦时一种书法体式),这里是诗人为自己吟诗作赋的生活解嘲。②这句说:映入窗帘的破晓残月,象一张玉弓远远地挂在天边,说明诗人时常通宵构思。③辽海--辽东,包括今河北省和辽宁省南部地区,隋唐时这里经常发生战争。④这两句说:你难道没有看到辽东一带,年年都在进行战争吗?你那种伤感文章又哪里用得上呢?
百一、 李贺:南园〔选4首,4-4〕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解释】①长卿--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牢落--指潦倒落魄。空舍--司马相如年轻时很贫苦,史书上说他家里除四堵墙壁外,一无所有。②曼倩--汉明文学家东方朔靠说笑话来博取汉武帝欢心,方能容身于朝廷。③事猿公--从猿公学剑。猿公,《吴越春秋》中记载的一个精通剑术的白猿。这两句说:我想还是去买把宝剑,明天一早就去拜猿公为师。这是诗人因内心苦闷而说的气话。
百二、 李梦阳:经行塞上
天设居庸百二关,祁连更隔万重山。
不知谁放呼延入,昨日杨河大战还。
【说明】这首诗是就明代中叶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经常骚扰中原的事,斥责朝廷防御不力,歌颂将士们奋力抗战的精神。诗的意境开阔,浑厚有力。
【解释】①经行--路过。塞--边塞。②居庸--居庸关,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北。明洪武元年(1368)修建。百二关--万里长城一般说有一百二十个关口。③祁连--山名,在甘肃省西部和青海首北部。这句说:祁连山更是远隔千万重山,阻挡着对中原的骚扰。④呼延--匈奴族常见的一个姓,这里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明代中叶北方主要祸患是俺答汗和瓦剌两个部落的首领。⑤杨河--即甘乌里亚苏台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
百三、 李梦阳:开先寺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作者介绍】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省)人。弘治进士,做过户部郎中、江西提学副使。写诗刻意仿古,擅长律诗和绝句,在明代中叶影响很大。
【说明】这首诗描写庐山南麓开先寺瀑布的景色,极有气势。
【解释】①开先寺--在庐山南麓。寺旁有东西两条瀑布,东瀑布称为马尾泉。两条瀑布汇合后向下奔泻,形成一个深潭。②匡庐山--即庐山,也叫匡,位于江西省北部。
百四、 李清照: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说明】这是作者怀念亡夫赵明诚的诗。赵明诚是在建炎三年(1129)前往湖州任职的途中病故的。前两句追思南渡以前,花前月下,夫妻赏花作诗的眷恋生活。后两句悲叹今天虽然花月景色如故,但是情绪在不相同了。
【解释】①浑--非常。②这句说:怎么能够使我的心情和过去一样呢!
百五、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省)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和诗人,北宋学者李格非的女儿。金石家赵明诚的妻子。早年生活优裕安定。靖康变乱,举家南渡,在浙东一带颠沛流离,把收藏的珍贵金石图书散失殆尽,加上丈夫病死,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家国的剧变,使她扩大了文学创作的视野,写出一些忧国伤时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诗风平易,立意新奇。
【说明】这首绝句颂扬项羽的悲壮死战,借以抨击南宋朝廷逃跑妥协政策。就历史题材突出其中一点,发掘新意是针对当时政局而发的,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释】①这两句说:(一个人要奋发有为,)活着应当是人中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②思--追思,怀念。项羽--即楚霸王。秦朝末年他率领民众起义,曾摧毁秦朝主力军。秦亡后他和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在乌江自刎。③江东--指江南沿海一带。项羽原是跟随叔父项梁在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起义的。自刎前表示没颜面再见江东父老。这两句说:到今天我们特别怀念项羽,因为他死得悲壮,不肯回江东,屈辱偷生。
百六、 李群玉:引水行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
【作者介绍】李群玉,生卒年不详,澧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澧县)人。唐宣宗大中年间,曾任弘文馆校书郎。写过一些较好的旅游山水诗。
【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山区用竹筒引水的情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解释】①引水--山区人民用竹筒或者木槽、石槽等做管道,来引导远外东高处的泉水。行--歌行,乐府诗的一种。②寒玉--指竹筒。走--奔跑,这里是形容泉水在竹筒流得很快。③萝--莪蒿,一种生在水边的植物。深萝,深密的莪蒿。烟--水气水雾。④十里--形容水竹筒很长。暗流--指泉水在竹筒里流动。⑤潺--流水。这句描写引水竹筒很高,泉从行人头上流过的情景。
百七、 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说明】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复杂而又难以明言的心情。既有爱惜光阴、留恋晚景的意思,也是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所产生悲观、怅惘,不知所适的感叹。
【解释】①乐游原--当时著名的游览区,在长安南面,地势高敞,站在原上,可眺望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意不适--心里不不爽快、不高兴。③驱车--赶车。古原--指乐游原。
百八、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说明】诗人把大雁南飞、鸣蝉匿迹等时令特征,和想象中仙女比美的情景融合在一起,沉染了秋季节寥廓、清丽、离爽的景象。
【解释】①征雁--由北南飞的雁。②这两句说:刚听到大雁南飞,寒蝉就已经销声匿迹了;秋夜登楼遥望,霜华与月色交映,有如碧波连接着青天。③青女--主管霜雪的仙女。素娥--嫦娥,月宫仙女。④斗--比赛。婵娟--美好的容态。这两句说:深秋霜月争辉的清凉景色,正是青女和素娥在争妍斗俏啊。
百九、 李商隐: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说明】唐代有不少皇帝热衷于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唐武宗就是服食士丹药而丢了性命的。这首诗借周穆王去瑶池赴宴的故事,并增构了西王母盼不到他重来的情节,说明即使是神仙也不无法使救仙者逃脱死亡,从而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求仙的愚蠢行为进行了嘲讽。
【解释】①瑶池--古代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传说西王曾经在瑶池设宴招待周穆王。②阿母--西王母,神话人物。绮窗开--雕有精细绮丽花纹的窗户敞开着。意思说在招待宾客。③黄竹歌--传说周穆王游黄台时,看到百姓在冰天雪地中挨冻,曾作《黄竹歌》三章。这句意思说:当周穆王在追慕神仙的时候,广在老百姓却在发出饥寒交迫的哀号。④八骏--周穆王去瑶池时乘坐的八匹神马拉车子。⑤重来--周穆王曾经和西王母订下三年后重到瑶池的约定。
百十、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他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抒情诗,意深情真,富于浪漫色彩。他有不少七绝佳作,构思精妙,意境含蓄,语言清丽,韵味隽永。在他生活的时代。持续了近四十年的牛僧孺、李德裕朋党之争。这位关心现实政治和封建国家命运的诗人,不幸被卷入朋党倾轧的旋涡之中,成了无辜的牺牲者,他一生因此而感到非常苦闷。这也就是他的诗常有怅惘伤感的情调,以及有些诗含意隐晦的重要原因。
【说明】这是作者旅居巴蜀(今四川省)时寄给妻子的诗。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前一次是诗人眼前所处的孤寂的现实环境;后面的“巴山夜雨”,是诗人想象与妻子会面时,促膝夜谈的话题,也是诗人日夜所盼望的。这样对照着写,就更加委婉感人了。
【解释】①寄北--寄给住在北方的妻子。②君-指作者的妻子。这句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句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