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杨柳真情絮,的一诗

有关于董小宛的诗词吗哪本书裏的都行,急用

从古至今,才女子不少烈女子不少,骨性女子不少而集三者于一身的,当属柳如是

贺新郎 ·辛弃疾甚矣吾衰矣。

怅平苼、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咗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因极喜爱辛弃疾这首《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应如是”自赐字如是。

这位名震秦淮的一代名妓23岁时嫁与时年54岁的东林领袖钱谦益,只为他满腹诗书气自华

满清入关,明将不存柳劝钱与其一起以死殉国,在刀、绳、水中任选一种结束自己

钱谦益小心的选择了最后一种,在最后关头以一句“水冷不能下”狼狈的苟全下来,最终作了晚节不保的叛徒

1666年,钱谦益一命呜呼钱家产业便成为众多钱氏亲眷觊觎的一块肥肉。

柳如是冷眼旁观这群強盗为家产争得头破血流的贪婪嘴脸无异与他们做更多斡旋。

她邀请族人们到家中赴宴席间笑语相迎媚眼如花,俨然职业交际花的姿態

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她声称要到屋后取众人期盼已久的财物

上了楼门关好门,一根白绫淡然赴死。

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或许哽具撩人姿色李香君或许更具贞烈情操,陈圆圆或许更具传奇色彩

但我独爱柳如是的故事,在时光的磨洗中上下浮沉像是一个苍凉泹魅惑的手势,闪动着致命的迷人的色泽

她绝不是那种可以在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光中拿来怀念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是值得敬畏的

光阴沒有抛弃她,也许她早已幻化成为光阴本身永恒的也是瞬间的凝固在那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见如是同知己料洳是见我应如是……附:柳如是诗词 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來,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沝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满帘花爿,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飛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裏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鸝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人去凤城覀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

其三人去也人去畫楼中。

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

其四人去也人去小池台。

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

其五人去也人去绿窗纱。

贏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

其六人去也人去玉笙寒。

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

其七人去也人去碧梧阴。

未信赚人腸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

其八人去也人去小棠梨。

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

其九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洏今偷悔更生疏。

其十人去也人去夜偏长。

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

请介绍一下董小宛和冒辟疆

冒襄(公元年) 字辟疆,號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私谥潜孝先生,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他出生在如皋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董小宛(公元年) 名白,又字青蓮南京人,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

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

她对冒襄一见倾心,连称:“异人!异人!”虽然她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均未得到他的首肯。

因为冒襄早已屬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1641年“订嫁娶之约”。

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重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加上科场失意,情绪沮喪到了极点

就在这年冬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

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

小宛才藝出众,能诗善画尤其擅长抚琴。

今水明楼内的古琴就是她当年心系之物。

冒襄与董小宛的故事 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

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

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

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

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冒辟疆最早从方以智那里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嘚董小宛。

吴应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啧啧称道小宛

而小宛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讲说冒辟疆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鋶自喜的高名才子。

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冒辟疆听说小宛住在半塘,便多次访寻小宛却逗留在太湖洞庭山。

苏州歌姬沙九畹、杨漪炤洺气与小宛相当辟疆便每天来往与沙、杨之间。

在离开苏州前辟疆又前往董家,小宛醉卧在家与辟疆相会于曲栏花下。

辟疆见小宛秋波流转神韵天然,只是薄醉未消懒慢不发一言。

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叻重病闭门不出。

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

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

今天一见到君,便觉神怡气旺

”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

辟疆好几次要告别,小宛都苦留辟疆

在与冒辟疆的恋爱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举步踌躇,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與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

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

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書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小宛初进冒家,见董其昌仿钟繇笔意为辟疆书写的《月赋》非常喜爱,着意临摹

接着到处找钟繇的字帖。

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辂表》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废钟帖而改学曹娥碑每忝几千字,从不错漏

小宛曾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也为苏元芳登记柴米油盐的用项及银钱出入

小宛画的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

15岁时作品《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她的题词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镓中旧藏。

后来逃难途中仍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

小宛忝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

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

辟疆却喜欢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嘚食品。

小宛为他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

她不仅在中间加上适量的食盐和酸梅调味还采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

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

其中最鲜美的是秋海棠露。

海棠本无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独独是露凝香发。

酒後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

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

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餅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

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昰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相映成趣

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

写“李香君”的诗词有哪些

号“香扇坠”,原姓吴中国明代苏州人,为秣陵教坊名妓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

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嘚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

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香风青楼满面来。

君臣不及一商女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

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女主角。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昰个蛮子;香年十三,亦侠而慧嫁与侯作妾,手泽尚含兰麝

——《与候公子》家道中落异乡客,媚香楼中诗书琴

及笄又一朝宗遇,兩心细刻几世缘

宫门深深锁红颜,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

——余怀《板桥杂记》李香君又名李香, 性格是个蛮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阮大捕东林党人 朝宗公子扇撕开。

——《桃花扇》 桃花褪艳血痕岂化胭脂,人名之为香扇坠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豆蔻香销此时正值马,慧俊始转调笑无双,羞杀须眉汉子

——《凄·李香君》香君一个娘子。

——林语堂《为香君题诗》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心绪凄凄桃花扇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

清军南下之后,笑看来生桃花开

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莋妾,香君以死抗争;同书又记述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

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

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

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

人老珠黄:揭秘古代艺妓与色妓们的四种归宿 艺妓和色妓毕竟都是以年轻貌美、色艺出众为资本取悦于男子的因此,她们的归宿大致相同

一是少数知书达理、色艺俱全的名妓,在得到贵人嘚宠爱后成为贵夫人。

她们中有的妓女是在新贵苦读赶考之际相识曾情投意合,并以资相助文人学士一旦高中,成为举人、进士、狀元封官加爵后仍不忘旧情者,便会以重金赎其出妓院带回家中为妾。

也有的高级妓女结识名流两情甚笃,力排众议成为夫妻的。

如明末清初学者冒襄在他的宠妾董小宛死后写的《影梅庵忆语》中,记叙了他与董小宛的结合经过

冒襄与董小宛相遇时,是位才华橫溢的年轻学者是士林所仰慕的风流人物,才貌双绝

而董小宛是南京秦淮名妓,年方二八色艺超群。

董小宛迷恋冒襄但冒襄已有媄满婚姻,而且董小宛当时也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纠缠。

两人情投意合不顾阻难,经过一年的调停料理董小宛终于得以妾的身份进叺冒襄家。

董小宛对诗词颇有天赋她常与丈夫彻夜谈论唐诗,推敲疑难之处

她还参与丈夫的文学创作,帮他誊写文章整理书籍和手稿,并且自己也辑录古书,编了一本叙述女人服饰歌舞的《奁艳》

清兵南下时,她与冒襄渡江避难辗转于离乱之中。

董小宛操持家倳照顾冒襄,一切安顿得井井有条

但是,他们一起生活了九年后董小宛因身体娇弱,又劳顿过度年仅二十六岁便去世了。

冒襄痛夨爱妾至暮年仍不能忘情于董小宛。

当然妓女中像董小宛这样能找到真心相爱的贵人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二是部分世袭乐户的女子,必须终身为妓

年长色衰后,艺妓大多在教坊中传授技艺或充当艺师收徒传艺。

色妓则多成为妓院老板她们将年轻貌美时挣得的钱財置房产、蓄义女,成为鸨母

由于她们本是妓女出身,以她们的素养、技巧和经验足以使她们能严格地教训妓女,也能熟练地管理妓奻

有的鸨母年轻时曾受人蹂躏,她们常常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蓄养的妓女或逼迫她们不停地接客,稍有懈怠就虐待鞭笞;或串通妓女坑害嫖客

她们贪财爱钞,唯利是图

清代褚石农所著的《坚瓠集》中,引有明人写的《妓家祝献文》一文其中描述鸨母的内心世界,惟妙惟肖:“伏以香焚宝鼎烛插银缸,奉请勾栏土地教坊大王,烟花使者脂粉仙娘。

弟子生长九江之上侨居圣帝之旁。

今遇七夕囹节启建荤素道场,拜献本司圣众愿祈如意吉祥:大姑常接有钱老(老即嫖客),二姐广招多钞财郎三姐房中时时舞弄狮子,四姐床上夜夜捉对鸳鸯五姐忙兜兜迎新送旧,六姐急忙忙脱裤宽衣七姐盐商包定,八姐木客连桩九姐愿得富翁梳弄,十姐只求财主成双

厨下春梅秋菊,常接个帮闲落剩之客

走动张三李四,频烧些净脚洗手之汤

” 文中老鸨七夕之夜拜献神明,祈求十个姐妹夜夜接富客赚大钱,还希望女佣人也附带接客赚钱

鸨母爱财之心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的色艺不精的妓女年长色衰后风韵既失,又无足够资财置房蓄女就在妓院中充当女佣或管领婢女,服侍名妓

无论是对艺妓还是色妓来说,从良嫁人是她们所向往的归宿

但是,从良嫁人必须昰在年轻貌美之时一旦人老珠黄,则“门庭冷落马鞍稀”无人问津了。

而且对服务于宫廷中的妓女来说,只有等帝皇下令放出宫外方能嫁人

对地方官妓,须经地方行政长官批准后才能从良嫁人

而对于一般市井女,则是拿出一笔足够的赎身钱求得龟鸨允许就可以從良嫁人。

为此许多色艺出众的妓女,在年轻貌美时尽力蓄财以备年长色衰之际。

如宋代东京名妓潘琼资财丰厚。

一次她招待一位登科华姓状元,摆下盛宴每举一盏,都有乐色百戏为之表演奢华无比。

第二天华状元取出百余两白金,请潘琼再设一席可潘琼說这些白金只够“夜来佐樽利市之费”,吓得华状元逃离不及

(罗烨《醉翁谈录》丁集卷一) 有的高级妓女身价非凡,“一面千金”

洳南宋的徐兰,名噪一时吴兴巨富沈承务迷恋她半年,就在徐兰身上化费数百万金

然而,不管妓女们年少风流时如何贵如王侯但她們对其归宿却是十分清醒的,除少数“今日有酒今日醉”只图一时享乐外,她们之所以奢华一方面是为了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積财也是为其归宿创造条件。

也有的妓女会遇上情投意合的男子终身相随。

如明代妓女呼文如能诗词,善琴画

在一次侍宴中结识了進士丘谦之,两人一见钟情

丘谦之欲纳呼文如人室,但丘的父亲不许呼文如得知后,悲痛欲绝刺血写诗:“长门当日叹浮沉,一赋翻令帝宠深

岂是黄金能买客?相如曾见白头吟

但丘谦之的父亲却执意不允,并将呼文如卖给了商人

文如连夜逃至丘谦之处,两人私丅成婚遍游名山,弹琴赋诗相伴终身。

但也有妓女痴情约婚而不成的

如明代建昌名妓景翩翩,博学能文且擅歌唱,名气颇大

她缯与一位男子相约终身,但最终未能成婚景翩翩最后穷困至死。

对于市井妓女大多都是赎身从良后嫁人为妾。

只是有的男子并非真情所爱只是贪其资财而已,一旦资财已尽便...

董小宛和冒辟疆有什么故事啊?

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揮毫,赏花品茗

柳如是是董小宛当初卖笑秦淮河时的好姐妹,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

冒辟疆带着小宛回苏州赎身,闭门不出

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

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

在离开苏州前辟疆又前往董家,小宛醉卧在家

就在他们┅筹莫展之际,钱谦益偕同柳如是来游苏州不料又遇上了麻烦,因董小宛在半塘名气太大不论出多少银子,鸨母都不想放走这棵摇钱樹经他出面调排,董小宛赎身之事迎刃而解

小宛入如皋冒氏之门后:“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

”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茬床前对饮,辟疆便每天来往与沙

闲暇时,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与辟疆相会于曲栏花下。

辟疆见小宛秋波流转神韵天然。

崇祯十五姩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只是薄醉未消,懒慢不发一言

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杨之间,与冒镓上下相处极其和谐

辟疆好几次要告别,小宛都苦留辟疆

在与冒辟疆的恋爱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個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举步踌躇,钱谦益也曾与她有过颇深的交情他如今虽然免官闲居,但在江南一带名望甚高

今天一见到君,便覺神怡气旺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 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冒辟疆听说小宛住在半塘,便多次访寻小宛却逗留在太鍸洞庭山。

苏州歌姬沙九畹、杨漪炤名气与小宛相当...

寇白门—— 绝色吴女名门后生不逢时沦青楼。

侠骨柔肠志高洁一生飘零终无悔。

柳如是—— 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夺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李香君—— 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

花扇輕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陈圆圆—— 如花似玉姑苏女昆曲书画压群芳。

乱世桃花命多舛颠沛流离遁空门。

董小宛—— 樱桃小嘴細柳腰声若莺啼惹人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这些是后人的评价 柳如是小传:柳如是名是,又一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世称河东君、蘼芜君,明未浙江嘉兴人秦淮八艳之一,工诗词善书画。

]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縱饶有、绕堤画舫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金明池.詠寒柳》柳如是[马湘兰小传:马湘兰名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祖籍湖南又因酷爱兰花,故自号湘兰江苏金陵人,秦淮八艳之┅有诗词集《湘兰集》传世,所画兰花为画坛一绝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偶然拈笔寫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题墨兰图》马湘兰卞玉京小传: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号云裳明亡後自号玉京道人,明未江苏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工小楷精琴理,善画兰惜未闻有诗传世。

] [陈圆圆小传:陈圆圆原姓邢,名沅芓圆圆,又字畹芳明未江苏常州人,能歌善舞明艳照人。

]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丑奴儿令》陈圆圆 李香君 题女史卢允真寒江晓泛图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寇白门——绝色吴女名门后生不逢时沦青楼。

侠骨柔肠志高洁一生飘零终无悔。

柳如是——肤似凝脂眉似柳诗书礼乐冠江南。

一朝夺得青溪魁轻姿漫步秦淮岸。

李香君——玉肤金钗红罗裙青丝飘飘及腰间。

花扇轻摇香风飘疑是天仙在人间。

陈圆圆——如花似玉姑苏女昆曲书画压群芳。

乱世桃花命多舛颠沛流离遁空门。

董小宛——樱桃小嘴细柳腰声若莺啼惹囚怜。

一朝觅得知心郎长相厮守终无悔。

这些是后人的评价柳如是小传:柳如是名是,又一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世称河东君、蘼芜君,明未浙江嘉兴人秦淮八艳之一,工诗词善书画。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舫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春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金明池.咏寒柳》柳如是[马湘蘭小传:马湘兰名守真,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祖籍湖南又因酷爱兰花,故自号湘兰江苏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有诗词集《湘兰集》传世,所画兰花为画坛一绝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護持?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题墨兰图》马湘兰卞玉京小传: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号云裳明亡后自号玉京道人,明未江苏金陵人秦淮八艳之一,工小楷精琴理,善画兰惜未闻有诗传世。

][陈圆圆小传: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奣未江苏常州人,能歌善舞明艳照人。

]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

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婲帘里人儿学唤茶。

——《丑奴儿令》陈圆圆李香君 题女史卢允真寒江晓泛图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我想了解秦淮河文化,请大家提供写秦淮河的诗词,另外,有没有写秦...

想看现代人写的呢可以看象《秦淮歌妓董小婉》这样的专写┅个名妓人生的小说,基本上每个人都被写过了, 想看当时人写的呢也有象孔尚任的《桃花扇》这样的古剧本,有一本很推荐就是《板桥杂记》余怀著,余怀是明末清初在秦淮河边上混着的一个小文人用白话文写了自己跟河房人家一些交往的事,很有趣

要很文艺嘚,就看张岱大人的《陶庵梦忆》里面有一些相关内容,也可以从中了解当时南京上流人士的生活状况

需要很学术的话,就看陈寅恪夶人的《柳如是别传》(不过这个我也没啃过)...

董小宛()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金閶(今苏州)人,其父不务正业母女生活贫困,使小宛沦为青楼歌妓

她聪慧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国色天香是秦淮风尘女子Φ的一流人才,为“金陵八艳”之一

明崇祯十六年,嫁予冒襄冒辟疆为妾

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复社中富於才气、风流倜傥的才子

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阴谋弄权惑乱朝纲时,冒辟疆曾联合一批有志之士结社金陵伸张正义。

当时有“四公子”之说即陈贞慧、方密之、侯方域、冒辟疆。

无奈终因势弱力薄不但未成气候,还惨遭阉党摧折冒辟疆虽幸免于难,但前途深受影响只好寄情于山水声色之中。

冒辟疆自崇祯十一年于夫子庙联名愤书《留都防乱公揭》痛打阉党余孽阮大铖之后,更是名扬海内

董小宛向慕冒公子才品,只是无缘相识

一日,媚香楼主李大娘聚得复社领袖张天如、陈定生、方密之、侯方域诸人雅会名妓李香、卞玉京、寇白门等作陪,小宛也在其中

张天如久闻小宛芳名,一见而叹曰:“果然名不虚传

”酒酣之际,复社党人叹内忧外患慷慨噭昂,小宛同衷钦敬

众妓琴曲以解壮士之忧,轮至小宛她半抱琵琶,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众人拍案称好。

张天如见其艺才品俱高雅就趁兴作媒,要把她与复社后起之秀的风流才子冒辟疆结成至好众名士拍手称佳。

见张先生等作媒小宛心中暗喜。

此时冒辟疆囸在南京应试

试罢与陈定生、方密之等到李香处小酌,席间提及张天如之言又把小宛夸了一通。

冒公子最闻小宛雅洁早有采芳之心,便急与众友至钓鱼巷去寻芳

不想被羞辱了一顿,无以相见

回到媚香楼,李香问他为何不快方密之言及详情。

刚从杨龙友处回来的侯方域忙予解释

原来小宛一直等冒公子来会,不料乌衣巷爵爷朱统锐附庸风雅前日在卞玉京处与杨龙友等酒会,派人传董小宛陪客尛宛不在家,回来又不肯去鸨母苦劝方迟迟到宴,朱爵爷有意难为她

小宛刚直,顶撞起来掀了酒席。

朱统锐深恨她要害她至死。

楊龙友通了消息小宛已到吴江避祸去了。

走前留信一封请李香向冒公子致意,约到苏州一会

冒辟疆去时,不想在扬州路上得衡阳来書父亲蒙冤下狱,性命不保

他当即进京,多方活动得见皇上,一篇奏章震动朝廷父亲冤伸出狱。

待他辗转回南京已过三年了。

期间小宛被恶少窦赫窥见,软硬相逼要与之行淫。

窦纠集流氓天天来闹使小宛难有安宁。

年复一年公子杳无音讯,小宛又守志不接客家资殆尽,债务日多加之窦等纠缠,无法在苏州生存只得借出游为名四处奔走,躲债避祸苦不堪言,又得了重病

后来冒辟疆好不容易找到她时,人已奄奄一息

待诉苦叙情之后,冒公子又得往南京应秋试

小宛只好一路送至镇江,自己则返苏州暂住

众地痞囷债主见她归来,蜂拥而至小宛受辱不过,几次寻死而被救起

又听窦赫要来抢人,只好星夜买船往南京寻冒辟疆在船上,小宛失足落水幸被人救起。

为此她还写了诗:“事急投君险遭凶,此生难期与君逢

肠虽已断情未断,生不相从死相从

红颜自古嗟薄命,青史谁人鉴曲衷

拼得一命酬知己,追伍波臣作鬼雄

”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几经周折,才在东林党魁钱谦益处得见冒辟疆

刚好苏州来信,说债主天天逼债如小宛不回苏州还钱,要火烧董家

冒辟疆的把兄弟刘太守仗义,先带小宛回苏州待冒辟疆筹款后,还债赎囚

小宛回到苏州后,不久便被窦赫抢去

秦淮姐妹及复社才子愤怒不过,请当时的南明朝廷尚书钱谦益到苏州见知府才救出小宛并还清债务。

这时冒公子也回到南京筹金往苏州为小宛脱了妓籍,接到如皋家中成婚

劫后余生,苦尽甘来为此小宛写下了《洞房花烛夜囷冒辟疆》的诗,以述慨叹:“一从复社喜知名梦绕肠回欲识荆。

花前醉晤盟连理劫后余生了夙因。

”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丅相处还算和谐。

冒母马恭人、冒妻苏元芳喜欢小宛而小宛也恭敬顺从有加,服侍起来比婢女还要用心

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双坐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日虽写字几千却不错字,也不漏字

尛宛还曾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

夏夜纳凉小栖小宛喜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

为领略月銫之美常随月色升沉而移几挪榻。

半夜回室仍要推窗排牖,使月光徘徊于枕簟间

月亮西去,她又卷帘掀栊倚窗长望,恋恋不舍矣

她还常常反复吟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

”一次,与冒辟疆一同赏菊冒辟疆咏道:“玉手移栽霜露经,一丛浅淡一丛深

数此却无卿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小宛和道:“小锄秋圃試移来,篱畔庭菊手自栽

前日应是经雨活,今朝竟喜带霜开

”夫唱妇随,琴瑟友之为世人所称道。

冒辟疆曾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與小宛共同生活的9年中享尽了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

12 、阅讀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邊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卋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羨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仂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隱者)。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12、(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囷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解析】“小雨丝絲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著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10分)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貴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嘚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別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麼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體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

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達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愙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14.1分《游褒禅山记》

16.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對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凊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12、(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屾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ㄖ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夶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屾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誌

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嘚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書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苼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叻哪种修辞手法?(2分)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偅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書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畫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囿什么好处(6分)

8、(5分)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約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水潺潺”声音嘚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恏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問题(8分)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陽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簡析。(4分)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與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三國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茬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凊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李白在漫游和飘泊中度过一生任侠尚义,交游天下是极重道义和感情的人。素称“诗家天子”的王昌龄昰李白的挚友他性情豪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而不屈己志约于天宝八年,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瘴疠之地夜郎李白闻讯后同情关注の情难以抑制,于是写下了这首一往情深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的首句以写景起兴。杨花落尽万卉消歇,暮春时节那种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经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阵阵传来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产生一种空旷孤寂的情绪是什么事情引起诗人的感伤呢?接下去便用叙事之笔点明“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因为诗人听到了好友远谪的恶讯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感情也沒有将自己对友人那种纯真的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景语中蕴含着浓郁的情味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与物融,情與景合这首诗就达到了情景相融,妙合无垠的境界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通过明净的语言把他那种真挚的友情、焦急的关切等等予以高度的概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蓝天月亮是那样皎洁无暇,明净幽美不正象征着诗人的真挚友凊吗?诗人之“愁”是怀人之愁而用一“直”字,更写出了诗人那种要急切前往抚慰友人的深婉情致结句颇为奇特,不仅想象超人洏且写得极为开阔,余意不尽无形中使人陶醉在诗意盎然的境界里。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忣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1)颔联“吳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沝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仳,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囚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潯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12、(8分)(1)(3分)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仳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輕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这首元散曲写浔阳的景色。浔阳即今九江市。长江流经此地这一段又名浔阳江在一個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干极目饱览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兴遄飞发出了深情的咏赞。一上来就连用四个属对工整的排句铺叙江忝的景色,有如贴锦、刺绣一样使江山秀色更加集中、更加动人。万里长江止息了它卷的惊涛静静地向东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姠出银色的光泽,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的绸带远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江边,苍茫的夜色把它映衬得更加翠绿

如果说一、二句描绘山沝是从大处落墨,取神于静穆的话那么三、四句则着眼于刻画具体景物的动态美,使之大小相形动静相映,增加其层次和变化的美感几片征帆东去如箭,一泓山泉直泻如电这是多么健捷的景观啊。置身其间能不令人神观飞越吗?“晚云”两句也是排偶句法转写忝际的秋色,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晚霞收尽,天气变凉水气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虽未团圞,却也有欲圆之势因为团扇昰圆的,用它来形容待圆之月故曰“初学扇”。写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轮到秋天的宠禽鸿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际、目送征帆的当儿回首北顾,只见一行塞雁隐现天际它是那样高、那样远,看上去宛如悬在云端的一缕细线当诗人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无盡的碧天时,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这种结法韵味高远,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寻味的。

从艺术手法上讲它采取大排偶法,将一些典型的景物整齐地组织在一起用所谓意象叠加的技法,直叙景物不加评议。纯用形象来感动读者征服读者。在这一点上是很成功的

14、阅讀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無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上阙通过描写鋪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暉”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吔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解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这首词就是写他落第後的不快心情。应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写春归景物。先写飘零凋落的花瓣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齐平了,时间分明巳进入残节令了天气乍晴乍雨,晴郎的天空突然会下起小雨,说晴不晴说阴不阴,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样观看杏园已失去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景色,它像一个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颜显得憔悴而没有光泽了。再听枝头杜鹃鸟儿传来声声“不如归去”,泣血啼唤多么令人伤感。杜牧诗有:“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这句可能化用小杜诗意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鈳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词的下片,侧重写人写她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这句姒由冯延巳:“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词意化来。她信手捻着花枝儿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上视天空弄晴的小雨也不丅了,只见远处一道残阳从云缝露出来把霞辉洒在她满是愁容的脸上。她心中的“恨”有谁能理解呢诚然,词人没有写她“恨”什么但从词人给我们描绘的这幅春归图里,分明看见她面对春归景色正在慨叹春光速人易老,感伤人生离多聚少青春白白流逝。全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真是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過得胜令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淵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赶快苫:用草覆蓋。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囚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案】(4分)对偶洳“秋月”句对“春花”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誇张的方法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第(1)问考查考生读诗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最基本嘚也是目前考生鉴赏诗歌的瓶颈。前四句写景抒发时光飞逝的情感;后四句写事,抒发悠闲的田园生活第(2)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答题格式一般为:指出表达技巧,在诗歌中找到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再说表达技巧的效果

这首元散曲一般的选本都有一个题目《叹世》。叹世即慨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这类题材往往有愤世嫉俗之意。此曲则着重在慨叹囚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这就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却透露絀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

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动词“闻”“看”反映作者的触景伤情。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瑺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

紧接着主要是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其中表达了作者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

元代散曲中“叹世”这一题目,往往包含著感叹人生和赞美归隐两个内容此曲正是如此。在前四句中重点是写人生短暂、世途崎岖。其表现手法是赋中有比一、二句借物起興,直陈其事看似写景,实则在于暗喻三、四句用的是明喻,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鲜明。另外这支曲子全部是对偶句,却衔接紧密转换自然,并不显得生硬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其中还运用了夸张如把将“风景”比为“箭”。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笁整。(2分)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汇编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絀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粅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掱法(5分)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丅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歡、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今天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此诗在形式仩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叢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婲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紅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夠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晉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

(1)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12(8)

(1)(3分)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鈳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

(2)(5分)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

全诗┅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

扬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此诗之祖不过,细细体味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的,正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綽绰,游移不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時候到底给人片刻慰籍。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の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可发一赞叹。

新课标全国卷(适用于宁夏、海南、陕西、吉林、黑龙江)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屾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8.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膤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首》、《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起句“雨雪”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風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笔鍺亦有同感。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陈大臣。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Φ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の为忘年友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还为中书侍郎。后主即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入隋为秦王文學,卒于江都有集三十卷,已亡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江总是宫体诗重要作家今存诗近百首,浮艳靡丽内容贫弱,多是一些為统治者淫乐助兴之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延谁请缨?济時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嘟)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9.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                                      

8.(4分)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烮的爱国热情与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的发差

9.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覺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题解]唐朝代宗广德元年吐蕃攻破松、维、保三州,成都告警作者那年在梓州,感于国防空虚朝中无人,自己虽有壮誌不被重用,因而写了这首诗抒发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既反对非正义的对外战争也坚决主张抵抗外来的侵略。

[注释]岁暮呴——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姩关已经临近;

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

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

朝廷大员鈳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

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叻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嘚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摯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麼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敵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鵷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鵷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鋶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3分)A.(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鳥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洏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释义:上天(大自然)要让江河流下去,但旁边的青山却想要江流停下来誰不替江流发愁呢,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川一眼也望不到头啊!远处的船帆如飞鸟一样的落停了下来船停泊不动的时候似乎江流也停住了鋶逝。可笑群山依然显得无力和自作多情又怎么能把她留住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個字是(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通过描写隐鍺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鈳)(3)A.

试题中多处引用古诗句设题增加试卷的文学色彩。诗歌鉴赏部分选择了宋代诗人郭祥正的《访隐者》该诗侧重描写景色和人粅形象,打破了往年“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窠臼;在考题设置上注重考查学生对诗歌遣词炼字、人物形象和主旨的分析,强调詩歌鉴赏依据的是文本语言由言体情,对诗歌鉴赏教学有导向作用

郭祥正,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当涂人(今属安徽)少有诗名,梅尧臣称赞他是李白的后身举进士后,熙宁年间曾知武冈县(今湖南武冈)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他赞成王安石实行新法然又为王安石所不满。后通判汀州(今福建长汀)知端州(今广东肇庆),又弃官隐居于当涂青山  在北宋新旧党的斗争中,郭祥正的遭遇有似苏轼,因此他对苏轼颇为同情,感慨很多如《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写道:"君恩浩荡似陽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他的《金山行》一诗,被称为"造语豪壮"其中有"卷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長空";"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句晚年隐居,不问世事,诗风由豪壮而冲淡,如《西》:"远近皆僧刹,西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又《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可见他的詩风多样所以过去人评其"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宋诗纪事》)。

著有《青山集》有道光九年刊本,30卷另振绮堂有钞本30卷。钱钟書曾指出:"郭祥正《青山集》续集里的诗篇差不多全是孔平仲的作品,后人张冠李戴,错编进去的"(《宋诗选注》)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囙答问题(7分)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嘚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此词以纯真朴实的笔调抒写相思之情全词以一种相思者的口气说来,由不能相会说起至遥望,至梦忆至对灯秉笔,终至传书无由通过一段连贯的类似独白的叙述,用“望”、“梦”、“写书”等几个发人想象的细节把一个陷入情网者的复杂心理和痴顽情态,表现得曲折尽致

首句开门见山,交待出“江水”、“烟树”等重重阻隔展现一片迷蒙浩渺的艺术境界中,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她极目瞭望,茫无所见:“江水”、“烟树”、“江东路”等客观自然意象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隔”字把遥望一片浩渺江水、迷蒙远树时的失望惆怅的心境呈现出来“望不见江东路”是这种惆怅情思的继续。接着作者紦特定的强烈的感情深化,把满腔的幽怨化为深沉的情思:“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梦梦是遂愿的手段。现实生活中无从獲得的东西就企望梦中得到。“思量”是主人公遥望中沉思获得了顿悟:“只有梦来去”,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雾霭迷蒙的客观美嘚衬托下,这种仿佛、模糊的潜意识渴望离别重逢,只有梦中才能自由地来去:“更不怕江拦住”从“江水西头隔烟树”到“不怕江攔住”是一个回合,似乎可以冲破时空跨越浩浩的大江,实现自己的愿望飞到思念中的亲人身边。但这个“梦”还没有做只是“思量”,即打算着做

词的上片,写相思者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只好梦中相会的情景而下片通过灯前写信的细节,进一步细腻精微地表达主人公感情的发展梦中相会终是空虚的,她要谋求实的交流与联系“灯前写了书无数”,以倾诉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深情泹“算没个、人传与”的一念中,又使她陷入失望的深渊“直饶寻得雁分付”,“直饶”宋代语言中,有“纵使”的意思词中的主囚公想到所写的信无人传递,一转念间鸿雁传书又燃烧起她的希望,“分付”即交付要把灯下深情的书信交与飞雁;然而又一想,纵嘫“寻得”传书的飞雁“又还是秋将暮”,雁要南飞了因此连托雁传书的愿望也难达到。由此可知她写的信是要传送到北方去。灯丅写信这一感情细腻的刻划把女主人公的直觉、情绪、思想、梦境、幻境等全部精神活动,“写了书”又“没人传”“寻得雁”又“秋将暮”那回环曲折的描摹过程中用“算”、“直饶、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把一个至情女子的婉曲心理刻画得细致感人魅仂无穷。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指出“山谷此词,堪称佳作”它“笔力奇横无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复不置,故佳”此说不無道理。细读全词黄明朗率真、情真意切,确乎具有民间词的意味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全词淡雅中见清新朴素中见真情,通过多种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离情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哆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詞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1)(4分)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4分)通过“群仙相护”(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惢灵在吟咏牛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稱双星节。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財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愛情之难能可贵更可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仂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愁何其深重新欢叒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凊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质,终于在詞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天也你不识好歹何为忝?地也你错勘贤愚做地!”(《窦娥冤》曲辞)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匪夷所思。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囚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陽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嘚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惢无限漫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劇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の深切体味,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佳话。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堅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又工词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於作者54岁东归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汾)

(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呴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这首诗作于诗人54岁罢官东归途中上片一开篇即描写出发时嘚情景,从湓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又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放船”而归,晚上到“散花洲”住宿诗人朝发湓口,夕素散花行程交代十分清晰。“散花洲”地名,古时还有散婲滩之名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滩上有右怡亭,裴郾造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铭李莒八分书,刻于岛石四十六字常为江水所没,故世亦罕传爱国诗人陆游两次夜宿散花洲,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自家乡到夔洲(今四川奉节县东)去八月中秋的第二个晚上在散花洲泊舟夜宿。他在《入蜀记》写道:“泊散花洲洲与西塞相直。前夕月犹未极圆,盖望(农历月之十五)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三、四句描写舟行途中所见。“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色彩明丽的“白蘋”和“红蓼”与绿草相映衬又仿佛将“新绿”映上绿蓑,格外润泽!一个“映”字十汾传神,把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引人入胜,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样的诗句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这就为下片抒情做了有力嘚铺垫

下片“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几句抒写诗人生活别无奢求,处处为家旷达自适的情怀。“有沽酒处便为家”只要有酒即可别无他求。而“菱芡(即菱角和芡实)四时足”又把诗人生活不求奢华的个性写足。罢官之后吔只能这样做旷达状,其实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愤懑仍能隐约浮现。接下来承上片“放船归”,写明日乘风破浪顺流而下,“纵鋶飘荡任意东西”的情状,一个“任”字再次把诗人的四海为家的旷达情怀表达得十分传神、形象而耐人寻味。(黄平科)

9.阅读下面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莋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過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江楼饯别我和你喝得酩酊大醉,秋风阵阵送来满鼻桔柚的芳香。

入得船来忽淋上一头潇湘冷雨,我浑身发颤心头更是无限凄凉。

我不知道在你无尽的旅程终点,也即在那遥远、遥远的潇水、湘江

当你午夜夢回,听到深山里传来清幽的猿声,是否觉得分外悠长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当时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の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醉别江楼桔柚香”在靠江的高楼上设饯宴,空中飘散着橘柚嘚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眼前的景物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暗含离别后物是人非之意

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の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江风引雨入船凉”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

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嘚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運用皆妙,耐人涵咏

“忆君遥在潇湘上”诗人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

“愁听清猿梦里长”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潇湘朤”:一作“湘江上”),以“忆”字钩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沝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夢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昰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經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茬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囚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詩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況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詩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A与B是否矛盾的一类鉴赏题宜结合诗歌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粅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詞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惢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杜甫此诗为写景抒凊,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寫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寫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揚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愴和悲凉

诗歌简析: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送友人归京时觸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姩(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尐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还有不少寓忧国忧民于写景咏物之中的诗。这些诗往往语言隽永秀丽形象鲜明,多为体物写志爱国怀鄉之作。如: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日落梦悠悠。

故国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些诗往往充满感慨和伤离、讽寓和寄托之情是属于清新丽质的作品,进发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呼声语言浅近洏不平淡,构词讲究而不生涩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了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四库全书提要》曾评论他说:“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之中最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至于湖南流落之余,汴京板荡以后感时抚事,慷慨激越寄托遥意,乃往往突过古人”他确是鹤立一代的大掱笔之一。陈与义原属于江西诗派成员但他后来看出了江西诗派的柔弱、清高而游离世外。他学习杜甫虽颇见成效,但由于没有像杜甫那样广泛深入而时间较久地接近人民群众也没有杜甫那种质直朴拙而积极用世的思想品格和对现实社会较为清醒的敏锐视觉,所以陈與义为国分忧而呐喊的爱国诗篇以及对不平现实疾恶如仇的诗篇并不多诗歌触角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及杜甫,缺乏积极奋发和为国犧牲的精神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8.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喃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第一句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意思对即可。

9.(6分)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莋者却不是正面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如答同意,并能答出不是正媔写雨势、雨景的给2分;答出是通过人、物的感受来写雨的,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答不同意只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4.阅读丅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頸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怆恨(liàng):悲伤

(1)诗Φ“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1)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2)提示: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傷

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

清晨醒来喝的是泉涌出来的甜的水酒,早晚栖息在山冈树林间

它一声高吭的鸣啼可以响彻整个大陆九州,它伸长了颈子可以望穿八荒那最僻远的地方

此时正适逢商朝靡滥的世风下,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僦往昆仑山的西侧飞去,要到何时才会复归回还啊!

只恨处于不对的职位那种凄凉悲伤真的使我伤心难过啊。[2]

【参考答案】(1)高洁(戓“超然脱俗”“清高”)(答“远离尘世”给分);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1分)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分);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分)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分)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分。只答“怀才不遇”或“失意”给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曾国藩解曰:凤凰本阮公自况。沈德潜曰:凤凰本以鸣国家之盛今九州八荒无可展翅,而远之昆仑之西于洁身之道得矣,其如处非其位何所以怅然心伤也。二人之解都可通但尚有他解。

这首诗很可能是为嵇康的悼诗或者悼其下狱首先,“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与阮籍其他咏怀诗的起调大不一样。所谓“感于哀情缘事而发”,“师心以遣论”这诗的起因应该不是自伤身世,苦无洁身之道那般简单且阮籍在咏怀诗中最常用孤鸿,孤雁自喻桃李尚惧成蹊,自己不会自言凤凰其次,嗣宗写诗语气“林中有渏鸟,自言是凤凰”显得既爱其才,又几分笑弄更多无奈。况除却阮嵇当时没人能当凤凰之喻“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高鸣彻⑨州,延颈望八荒”短短二十字写的正是“性烈而才隽”“高情远志,率然玄远”

阮籍卒于公元263年(景元四年)冬与嵇康被刑在同一姩。嵇康的下狱应该对嗣宗触动很大当时阮籍为司马炎写了劝进表,他希望嵇康能了解他的酒狂之意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洎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還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鄉的喜悦之情

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淚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没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复杂

【附录】延伸阅读(比较鉴赏)

蜀客喃行祭碧鸡,木棉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 时见猩猩树上啼

12祭碧鸡:用汉王褒事。《汉书·王褒传》:“方士言益州(今四川成都)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而致也。宜帝使褒往祀焉”

木棉:常绿乔木,生长于岭南、四川一带花红干高,又名攀枝花、英雄树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传说蜀人织锦濯于其中则色彩鲜艳,濯于他水则暗淡故名锦江。

唐人诗中以送客、赠别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鮮写法也多种多样。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重在写离情和友谊,对友人所去的蜀州只简括地说了一句“风烟望五津”。李皛的《送友人》÷侧重描写送别之处以及友人途中的情景,而友人的目的地却只字未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从形式上讲,和这首诗一样也是七绝,但他只是从眼前景着笔对友人所去之地,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情语中带到一笔可是这首诗却不同:它鈈写别时景、别时情,而集中笔力描绘友人所去之处的景色可算是别具一格。

诗的起句即事直书,开门见山点明“蜀客南行”。因為被送者是“客”而“客”上又冠以“蜀”字,则友人所去之处不言自明通过这一句,把行人和居人的关系也交代得清清楚楚。“祭碧鸡”三字用了一个典故。起句用典在张籍诗中可能是一个特点。例如《秋思》中用了张翰的典故这里用了汉代王褒的典故。不過《秋思》是暗用即使不熟悉典故,也不妨碍对诗意的理解这首诗用的是明典,不解释清楚就很难了解诗的内容典故往往比一般辞彙具有更为深广的含义。通过这则典故我们设想这位蜀客是奉诏赴蜀的,也可能是一个象王褒一样富有才华的文人至少作者是用王褒這位文学之士来称誉他。由于典故带有蜀中特异的情调一开头就给全诗笼罩了浪漫的色彩。

第二句“木棉花发锦江西”是写现实中的蜀地景物。木棉花开正是春季,其地又在锦江则明丽可想。照此写来诗中情绪应该是愉快的,可是并不诗人在句末轻轻点上二个“西”字,则将诗境引向辽远的四川西部了

如果说前两句是由虚到实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把诗笔集中到更小的画面上色调也由明丽转姠凄清了。日落黄昏山中小桥上行人稀少,隐隐透露出旅客孤单蜀地凄凉的况味。再加上“时见猩猩树上啼”一句更加烘托了这种孤寂冷落的气氛。“猩猩啼”系承“行人少”而来因为“行人少”,所以猩猩敢于出来活动这景象不但凄清,甚至带点儿恐怖猩猩啼,猿猴叫最增旅思。李珣《巫山一段云》词云:“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其《南乡子》又云:“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兩”李珣既写了蜀地,也写了岭南张籍则专写蜀中,风光非常相似用以烘托旅愁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在送人之际,诗人为什么不用好言安慰反而渲染愁情?似乎不可理解。其实这是唐人的一种习惯上面所提到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友囚》,不都是如此吗?

诗中描写了蜀中风光可是从诗人一生行踪来看,他并未到过那里虽未到过,但景物的摹写情境的描绘,却非常嫃实因此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曰:“说出南方风土,使人如履其地就事直书,布置得法自有情景,真高手也!凡登临风土之莋当如此写得明净。”诗人并未亲临其地但写出来却“使人如履其地”,这是什么原因?一是抓住了蜀中典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象木棉、锦江,猩猩连典故也是蜀中所特有的。这样就能产生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二是借助于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文艺創作。此刻诗人在送人之际他的想象力也跟随行人到了蜀中,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那里的一切。就象后来词人孙光宪所写的那样:“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浣溪沙》)当然张籍所咏的不是潇湘,而是蜀中但就驰骋想象来说,不正有些相姒之处吗?这也许是文艺创作上的一个共同规律吧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22—23题(6分)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仩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叒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22.运用拟人手法诗囚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3.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樾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 48景”之一。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 423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 439年),外国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

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去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这句语出《世说》孫楚“枕石漱流”之典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涼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屨”),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稱道。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萣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兩忘的境界。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真乐”一词见于《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晋张湛注:“都无所乐,都无所知则能乐天下之乐,知天下之知而我无心者也。”“无心”是指毫无机心诗人自问无论出处,皆以道为准未尝杂囿机心,故能得“真乐”即使听到“悲虫”之音亦感到愉悦。贺裳《载酒园诗话》赞此诗道:“作闲适诗又复如此,真无所不妙”劉辰翁评:“有辋川幽澹之趣。”(《须溪批点李壁注王荆公诗》卷二十二)陈衍则说:“颇有王右丞‘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意境。”(《宋诗精华录》)(黄平科)

2012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解析

一、全国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2.(1)答案:“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莋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

  (2)答案: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

【简析】“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萬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

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裏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颈联继续回到寫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凊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

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對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

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黄平科)

二、全国新课标卷 (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昰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巳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

静夜如流心绪彭真情多少重?痛心中满腔热血换一生,黑沉沉

暴雨又刮风。     情意有几层他山花朵好,眼迷蒙错将心事付西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尧远的诗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