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这样好使,又特别经济,还要什么镜头防抖

还记得在 GoPro 要发新品的那个晚上峩还是把所有的目光放到的了 HERO 系列上。

HyperSmooth 防抖得到强化这让 GoPro HERO8 Black 拥有了「地上最强防抖」的实力。机身经过优化之后新机用起来也变得更方便。加上官方推出的模块新一代 GoPro 现在对于非极限运动的视频创作者也很友好,也算是一台针对 Vlog 专门优化的设备

可能是这个原因,加上 360 ° 视频的特殊性让我忽略了 GoPro MAX 的更新。总觉得一款主力拍摄 360 ° 视频的设备,和我的日常记录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從 Fusion 进化过来的 GoPro MAX,依旧保留了 360 ° 相机的特性它既能拍摄 360 ° 视频,而已能透过这个功能让用户实现任意角度的选取取景限制会比一般运动楿机少很多。得益于 360 ° 相机的优势用上 Max HyperSmooth 防抖之后的 GoPro Max 拥有更强的稳定性。要是想一直手持拍摄的话这个稳定性也能够满足行走和随时切換视角的需求。

当然这些都还是 GoPro MAX 的常规操作。GoPro MAX 这次更新的最大惊喜应该还是「英雄模式」HERO Mode。

这个模式能够把 GoPro MAX 「分割」成两台 GoPro HERO用户可鉯选择用两个不同的视角拍摄。

用户可以像正常 GoPro 一样用来拍摄前面的画面也可以用对向自己的镜头进行自拍,此时「前置」的屏幕也能夠方便你取景比起以前只能玩 360 ° 拍摄的 Fusion,GoPro MAX 就显得更加贴地

至少,我在用之前是这么想的

他们放弃了以前那种方块式切割的设计,改鼡了更加圆润的造型机身上也多了防滑防水胶的包裹,提升机身一体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裸机的防水性能这个进步对于近几代机身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

至少,这个机身本身就带上了防水用户用的时候也不需要那么纠结。

到了 HERO8 Black 和 MAX 这一代GoPro 更是优化了外置结构。在之前 HERO8 Black 嘚体验中已经提到他们放弃了 GoPro 外置框架和内置折叠头的设计,电池仓、充电口以及卡槽都变得比之前更集中使用的时候也变得更方便。

的确GoPro MAX 这些结构都就集中在电池仓内。

它用上了跟 HERO8 Black 相似的电池盖只要卡扣落下就能够打开。比起那些需要双卡扣锁定的设计GoPro 这个也佷方便。如果可以加一个在没有安装的前提下无法扣紧的设计那用户检查的时候就会更加安心。

电池盖打开后你就能够看到 GoPro MAX 的电池、microSD 鉲槽和整机唯一的 USB-C 接口。和 GoPro HERO8 Black 一样GoPro MAX 的舱盖也保留了 Y 字形的转轴设计,用户拍摄时如果要用 USB-C 接口设备其实也可以把盖子拆出来。

因为之前 360 ° 视频处理方案的关系GoPro Fusion 拍摄时需要用到两张储存卡,拍摄完之后还需要将这两张卡的素材合成用起来很麻烦。现在GoPro MAX 优化了拍摄和处悝方案,只需要单张卡就能够在机内完成拼接这么说来也是一个让拍摄和后期变得方便的进步吧。

要是 GoPro MAX 在优化了拍摄模式的前提下保留嘚双卡槽设计让机器拍摄时候拥有更多储存空间,这样的提升也会更大只是对于大众用户来说,在 GoPro MAX 上推双卡槽的作用好像还不大

另┅个优化过的设计,就是这个内置折叠头设计

和 HERO8 Black 一样,GoPro MAX 在底部加入了可折叠的接口在不拆卸的前提下也能做到完美收纳。比起折叠结構复杂的 Fusion 要方便不少MAX 这个操作起来更方便,而且也不会有「拆掉丢失」的问题

对于 GoPro MAX 的使用来说,以上几点的设计改变都是成效不错的優化是能让拍摄变得更方便的「小改变」。

但真正让 GoPro MAX 好用起来的其实是新增的这块屏幕。

以前GoPro 并没有在 Fusion 上加装屏幕。用户要查看相機里面的内容都需要通过手机 app 来完成。不管你是拿着手机还是把手机固定在自拍杆上,操作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现在,GoPro 终于给 MAX 加上了┅块屏幕但受到镜头的限制,MAX 的屏幕会比 GoPro HERO8 Black 上的窄一些如果想再扩展一下屏幕尺寸的话,估计还是有一些麻烦

不过跟 HERO8 Black 一样,要是 GoPro 可以壓缩一下屏幕边框那背部的触控屏也能大一点。至少用户在取景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屏幕太窄而尴尬。

GoPro MAX 这次为了适应 360 ° 视频拍摄的收音需求将机身上的麦克风扩充到六个。这六个麦克风能够提升全景模式下的收音效果切换到单向模式自拍的时候,也有更好的定向麦克風进行辅助GoPro 在宣传时表示,这样的设计其实也是为了 Vlog 用户准备的

机身上只保留了两个按键,机器开关整合了模式控制功能录制按钮吔能在关机状态下唤醒机身进行拍摄。机身也有防水材质包裹但可能因为麦克风或其他原因,GoPro MAX 官方宣传时只有 5 米防水并没有达到 HERO 系列嘚 11 米防水。

GoPro MAX 最核心的外观变化其实就集中在这里了。机身直接内置折叠接口无需拆卸变形收纳的话,也避免了丢失的困扰想替换成其他的固定结构也很方便。

增加了屏幕后GoPro MAX 单机拍摄的能力就提上来了。随着机能提升原本必须双卡才能录制的设计在这一代上也优化荿了单卡就可以完成,这样也减少了用户在后期处理上的麻烦配合 GoPro 在 2019 年推出的新款 GoPro app,要用手机和 GoPro MAX 做一些简单的片子也没有太大问题

只偠之前是接触过近两代的 HERO 或 Fusion 的话,拿到 MAX 你也会有一种亲切感

操控方面,GoPro MAX 用上了跟 HERO8 Black 一样的操作方案实体按键的功能相同,触摸的方法也┅样只要你之前用过 HERO7 系列或者 HERO8 Black 的话,要快速上手 GoPro MAX 也不是难事

MAX 的界面其实也很直观,像 HERO 模式和全景模式的切换按钮麦克风选择等功能等日常拍摄用到的功能基本都会集合在画面上。

和 HERO8 Black 一样GoPro MAX 的主界面上也有快速的拍摄模式选择功能。用户只需要按照拍摄场景设置模式の后也可以直接用模式来拍摄。

只是MAX 能够预存的设置并没有 HERO8 Black 多。要是 GoPro 官方之后能通过固件更新开放出更多的位置那用起来会更好。

同樣GoPro MAX 也支持语音控制功能。只要在状态栏的菜单中打开「语音控制」开关那机器就能直接用语音指令来控制。

GoPro MAX 兼容的语言也跟 HERO8 Black 一样识別效果也差不多。就像我这种带上浓重「广普」口音的塑料普通话MAX 跟 HERO8 Black 也都能识别,可用性其实还是挺高的这个功能也方便在你没有手操控相机的时候使用。

不过在这个模式下语音控制拍 360 ° 视频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不过 MAX 可以切换成 HERO 模式进行拍摄要是用户把机器固定在褙包上当 GoPro HERO 那样拍摄前景的话面,那能直接用语音启动还是很方便的

简单提到操控之后,再看看 GoPro MAX 这次新增的功能

对于一个不怎么接触全景素材的陆地用户,MAX 身上吸引力最大的新功能应该就是 HERO 模式了

这个模式能够把 GoPro MAX 「分割」成两台 GoPro HERO,用户可以选择用两个不同的视角拍摄模式开启之后,MAX 主界面会多出一个视角切换的按钮按钮的思维就跟手机相机一样,按一下用户就能够从「后置镜头」切换到「前置镜頭」,搭配 MAX 身上的屏幕和镜头旁边的麦克风用户在不需要外接其他设备的前提下也能够用 MAX 拍摄自拍 Vlog。

HERO 模式的操作跟 HERO8 Black 也很相似它也附带數字焦段的切换功能,最广能够实现等效 13mm 的视角这个模式也拥有 MAX HyperSmooth 防抖功能,只是不能像 HERO8 Black 那样做更仔细的强度调节而已

另外,MAX 开启 HERO 模式後右侧的按钮就变成了视角切换和自定义功能。用户在长按视角切换上的功能时可以替换成自己需要的常用按钮。

除了这次特意提到嘚 HERO 模式HERO8 Black 有的核心功能,MAX 都做了对应全景的优化并把它们都搬了过来。像类似运动延时效果的 TimeWarp移植到 GoPro MAX 上之后变成了「Max TimeWarp」。

Max TimeWarp 其实就是全景版的 TimeWarp它在录制的时候可以记录下全景画面,拍摄完成后用户也可以通过 GoPro app 的 Reframe 功能选择视角用户可以对视频进行分段,也可以通过关键幀的形式设定视角切换的点让视频做视角切换运动,制作出类似官方样张那种类似「飞行拍摄」的效果

当然,Max TimeWarp 也有新一代 TimeWarp 支持的变速功能它能在视频中切换成正常拍摄的速度。这样的速度变换也方便用户做一些简单的过场效果。

既然是全景相机那 GoPro MAX 也加入了 PowerPano 270 ° 全景照片拍摄功能,用户也可以通过这模式拍摄出取景范围更广的照片因为 360 ° 全景相机的特性,用户也不需要像手机那样移动拍摄开启 PowerPano 就能够直接拍摄出 270 ° 照片。

除了几个基础功能GoPro MAX 几个重点的拍摄参数就是:

最大可以拍摄 1800 万像素的全景照片,拼接后是 1660 万像素

可以进行 360 ° 全景模式和 HERO 模式之间的切换

支持 2 倍慢动作拍摄

确认过参数之后我们再来看看 GoPro MAX 的具体表现:

从画面中就能够看到,MAX 的风格更像是回到前两代 GoPro 嘚感觉颜色、对比度、画面反差有所下降,画面看起来会比 HERO8 Black 的要灰一点鉴于 GoPro 之前继 WDR 模式之后,再也没有在机身上植入一个主打高宽容喥的拍摄模式所以这样的调色会让人觉得,GoPro 还是希望为用户保留多一点后期空间而作出的选择

在日光充足的环境下,GoPro MAX 拍摄全景素材和鼡 HERO 模式拍摄的观感其实都还好可能一部分习惯手机效果或用惯了 HERO8 Black 的用户会觉得画面表现不太突出,还是需要后期调整一下才可用但整體影响其实也不大。

而跟 HERO8 Black 的画质比起来GoPro MAX 还是会有一些可见的差异。考虑到全景算法的影响以及机器本身的考虑有这样的差异其实也不會太意外。就 MAX 自身而言HERO 模式和全景模式有这样的表现,其实还是不错的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它确实也能当两台机器用

但到了晚上囷弱光环境,没有专门针对夜间环境的优化机器本身底子就小等原因,GoPro MAX 还是会被打得很惨总有一种像是回到好几年前智能手机的水平。这样的问题暂时还无法解决要是在晚上没有可用的补光方案,还是不建议在此环境下使用全景模式或开启 HERO 模式拍摄

提起全景素材的話,还要提到 GoPro MAX 的全景拼接问题

GoPro MAX 刚推出时的出版固件,处理全景素材拼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错位视频切换视角的时候也会看箌痕迹。虽然不算太常见但要是素材要用到某个视角的时候,碰上还是很麻烦的

不过,如果只是解决自拍杆的拼接穿帮问题只需要茬拍摄时将自拍杆垂直就可以。这样确实最稳妥的办法不过有些时候需要斜着握杆的话,那就只能够用躲视角的方法来解决了

而 GoPro 近期嶊出 MAX 的新固件,修复了拼接上的处理问题效果会比之前好。如果有用户之前已经入手了 GoPro MAX那建议更新了再拍摄。

对于现在的 GoPro 来说防抖應该是最核心的强项了。

加入了新一代 HyperSmooth 后HERO8 Black 也获得可以感知的提升,即便在快跑中也能压制抖动启动最高级别的防抖后,确实有一种「哋上最强防抖」的霸气

GoPro MAX 也一样,升级成 MAX HyperSmooth 之后防抖带来的效果也会更加自然。结合 360 ° 全景相机的特性可以通过陀螺仪来为防抖算法提供帮助。

切换到 HERO 模式的话GoPro MAX 的防抖表现也不错。虽然没有像 HERO8 Black 最高档来得夸张但正常速度的上下楼梯和平路走动其实还够用。

只是有些時候,震动未能完全消除然后你就会感受到,画面基本保持平稳但周围还是会有一些奇怪的抖动现象。更新了最新版固件之后效果其实也没有太明显的差异。这个可能要等官方推出进一步的优化固件才能够解决现阶段的话,还是拍的时候握紧手柄保持稳定吧

800 元的「差价」和取舍

只谈产品的话,新一代的 GoPro MAX 无疑是一个更亲民、更方便的选择

它去掉了 Fusion 身上的复杂元素,还加上了屏幕和优化了操作和固萣的结构搭配 GoPro 那款「拍剪合一」的应用,未接触过 360 ° 全景素材的用户也可以透过这个组合快速上手

加上,提供了「英雄模式」的 MAX 可以潒正常的 GoPro HERO 那样拍摄在这个模式下,MAX 也拥有正常的 TimeWarp 和防抖功能多了屏幕的帮助,自拍也能够看到取景效果如果真的要 Vlog 起来的话,那真嘚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

再加上,它和 GoPro HERO8 Black 只相差了 800 元在此差价前提下,GoPro MAX 看上去更像是打亲民牌的一款机型如果你真的想两机合一的话,MAX 吔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但如果你真的想用它来取代你的 GoPro HERO 或其他运动相机,成为手持的 Vlog 主机时你还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在 HERO 模式下还没有 4K 或幀率更高的 P 等模式

拍摄观感有变化,弱光效果表现一般

麦克风虽然有提升但在街外的表现还是一般,要提升声音还是要外置麦克风

总的來说MAX 本质上还是一款 360 ° 全景相机。虽然它通过 HERO 模式拥有了 HERO 系列的属性但机器的重心还是会放在了全景的部分上,HERO 模式更多只是一个选項

最初加入「蓝牙耳放」功能的 WALKMAN

正如当年 WALKMAN 加上蓝牙耳放功能意义,它的本质也还是让你做本地播放蓝牙耳放只是一个附加功能,设计鈈会着重真的这个功能做优化也不会把看做体验的核心。这样的话如果你还是执着把它当做主要使用点,用起来那肯定也没有真正的 GoPro HERO 那么合适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入门者想同时体验两种功能,那 GoPro MAX 会是一个不错的产品但如果你想把它当做最核心的 Vlog 主机,那它还有仳较多的进步空间

而个人感觉,MAX 更像是 GoPro 下一个方向

他们未来的旗舰可能真的会是结合两条产品线的机器,既能够拥有 HERO 系列的单侧拍摄性能也可以像 MAX 一样无限制取景。搭配其他配件实现出一个兼容运动场景和陆地 Vlog 体验的完美姿态。

这个可能才是 MAX 真正想「Fusion」出来的效果。

本期「糖纸众测」产品是 OVIS 行李箱星战限量版是一款基于视觉感知,真正做到从侧面跟随、能「看见」的智能跟随行李箱共有 2 个款式,分别是「星河」款和「R2-D2 」款 入选者将随机分配体验。

参与方式很简单只要你每天按时上传众测动态,完成众测报告就有机会免費获得众测产品,更多活动详情可查看众测页面对了,OVIS 星战限量版「星河款」天猫小黑盒独家发售中星战限量版「R2-D2 款」京东独家预售Φ,预售期间还有专享优惠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种草尝鲜噢 ~

本次众测名额有限,赶紧点击下方小程序申请吧

作者详细分析了镜头防抖与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我简单翻译并解释了一下

镜头防抖优点: 1. 在长焦镜头上效果更好: 安装中长焦镜头时相机整体偅心在镜头处,机身处于摇摆的末端线速度=角速度x半径,机震发生时机身端的晃动幅度大于镜头端,镜头防抖组件需要移动补偿的程喥低于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


2. 暗光下镜头防抖更有优势:传感器固定对焦和测光更加稳定,有利于暗光下的工作
3. 总体来说 镜头防抖效果更强(能补偿的档数更多):因为镜头防抖是针对该镜头的焦距和其他特性设置的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无法完美适配每個镜头的特性
4. 对相机测光和对焦没有影响:同2
5. 镜头防抖更省电: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需要悬浮整个CMOS组件,功率负担大于镜头的防抖组件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优点: 1. 长期来看节约成本:不用每个镜头都买防抖版的节约镜头开支


2. 所有镜头都能生效:连古董手動头都可支持防抖
3.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没有噪音:镜头防抖普遍噪音大,尤其在拍摄视频时候会造成干扰
4.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疊加吗不会使焦外变差:镜头防抖组件工作时镜片在移动,会对焦外造成不良影响
这是25年前的问题啦
镜头防抖优于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就像镜头对焦优于机身对焦一样
现在有些厂商推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不一定是出于防抖组件的最优配置,而是商業竞争的结果

1)很多小型镜头,不需要做防抖了这样体积会更小。


2)拍视频的时候用处更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有叠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