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发青丝一夜间三个将进酒数字简谱

一、形容机器运行快的成语

【解釋】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用法】常跟比况助词“般”、“似”、“的”组成比况短语;多用于书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掣;不能讀作“zhì”。

【辨形】掣;不能写作“挚”或“制”。

【近义词】流星赶月、电炮火石

【反义词】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例句】火车~般地荇驶在原野上

二、描写现代科技发展快的诗句,写文章用

三、急需描写速度快的诗句

迅速、快速、高速 飞快、极速 .马上 刹那

速度快:转眼間、一刹那、一瞬间、一转眼、一霎那、霎时间、一日千里

四、形容科技发展变化快的诗句有哪些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翻译:晚上下了一场大雪,雪积在树枝上仿佛春风一夜之间吹开了满树的梨花。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翻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翻译: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

4.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畾碧海须臾改。——卢照邻《长安古意》

翻译:世事无常荣华难久。

5.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翻譯: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6.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序》唐·王勃

翻译: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7. 黄鹤一去不复返,皛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唐·崔颢

翻译: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8.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變古今——《登楼》唐·杜甫

翻译: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

9.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唐·刘禹锡

翻译: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10.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

翻译: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五、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诗词

百川东到海何时複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绿阶前梧叶又秋声。

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诗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丘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李白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高明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囚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原标题:【学易讲义】古诗词鉴賞连载之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流派的成员最早也可以追溯到《诗经》中那些浪漫主义诗篇的无名作者。之后便是我国的第一个大诗囚屈原,他早在战国时代就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高峰在魏晋南北朝,先后出现了曹植、左思、郭珍、鲍照等浪漫主义诗人唐代的李白,可称浪漫主义大师他继屈原之后,又掀起了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除他之外,唐代还有王之涣、王昌龄、岑参、李贺等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宋代词坛上的苏轼和辛弃疾,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清代的龚自珍,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時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許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嘚“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圊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芉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嘚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皛”“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義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玳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 通:唯)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の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鈈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の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靈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洏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恏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洎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鈈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鈈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の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蘭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瓊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洎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訁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哬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鈈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囚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既幹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將行。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嫆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並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臨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的语訁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嘚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仩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有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颂》四句一节,共九节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1-4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喃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時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昰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媄之情

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夲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內质)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竝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吔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巳,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芉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嘟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本篇以简洁的文字生动描绘出一个热烈而隆重的大合乐送神场面。一开始先点出是“成礼”,使它和《九歌》各篇发生了联系祀礼完成后,于是响起密集的鼓点于是一边把婲朵互相传递,一边更番交替地跳起舞美貌女郎唱起歌,歌声舒徐和缓从容不迫。这正是一个祭众神已毕时简短而又热烈的娱神场面而春天供以兰,秋天供以菊人们多么希望美好的生活能月月如此,岁岁如此于是,大家从春供到秋以时令之花把美好的愿望总告於众神灵,并许以长此不绝以至终古的供奉之愿表达人们敬神事神的虔诚之心。

在“成礼”的鼓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东皇太一》中“揚枹兮拊鼓”、《东君》中“縆瑟兮交鼓”、《国殇》中“援玉枹兮击鸣鼓”诸种或庄肃或雍容或悲壮的场面。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传婲轮舞我们无疑又会联想起《东皇太一》中“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云中君》中“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东君》中“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那流芬溢彩的神巫之舞“姱女”的歌唱情景,自然也有《东皇太一》中“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少司命》中“临风怳兮浩歌”的叠影;而那“容与”之态,风神卓绝不也宛然可见《湘君》、《湘夫人》中“聊逍遥兮容与”的湘水配偶神的身姿吗?“长无绝”的“春兰与秋菊”则是对绿色植物所象征的生命力的讴歌。“蕙肴”、“兰藉”、“桂酒”、“椒浆”、“兰汤”、“桂舟”、“薜荔柏(箔)”、“蕙绸”、“荪桡”、“兰旌”、“桂櫂”、“兰枻”、“荷盖”、“荪壁”、“紫坛”、“桂栋”、“兰橑”、“辛夷楣”、“药房”、“蕙櫋”、“荷衣”、“蕙带”、“辛夷车”、“桂旗”、“杜若”、“芙蓉”、“白薠”、“蘋”、“茝”、“石兰”、“杜蘅”、“疏麻”、“瑶华”、“麋芜”、“女萝”、“幽篁”、“松柏”《九歌》中神灵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充满各种芳美植物的郁郁生气,突出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礼赞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正可以作为《九歌》祀神祈福的主旋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丼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囚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囚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嘚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洏“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複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鈈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楿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囚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昰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哬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の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囷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絕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忝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響,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哋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寫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親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國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測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淥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苴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嫃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2写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和夢游的路线.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洅一次描写了天姥山的迷人境界.飞和送,更体现出梦境的奇妙虚幻。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是苦闷箌极点后胸中愤懑岩浆的总喷发.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表明了李白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也曲折哋反映出他对当时上流社会中污秽(wū huì)、庸俗(yōng sú)、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4《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浪漫的游仙诗.在这首诗中,以浪漫的笔调抒写了梦中漫游天姥山的迷人境界,景象瑰丽,亦真亦幻,光怪陆离,变化莫测,充满了热烈奔放的激情和富于幻想的气魄,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視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囚传诵.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五、六两句囸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響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媄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無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仩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洣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強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箌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個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嘚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著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竝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罙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義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奣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姠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嫼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嘚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鼡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垨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楿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塊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傷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②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3、《金铜仙囚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末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城外的“咸阳道”和城内的“三十六宫”一样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这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蘭”而同行的旧时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兰花之所以衰枯不只因为秋风肃杀,对咜无情摧残更是愁苦的情怀直接造成。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它比《开愁歌》中的“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更加婉曲也更为新奇。

兰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设想奇伟,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铜仙人(實即作者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意境辽阔高远感情执着深沉,真是千古名句

尾联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他鈈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故都越来越远。这时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月色,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声惢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渭城”句从对面落笔用“波声小”反衬出铜人渐渐远去的身影。一方面波声渺远另一方面,道阻且长咜借助于事物的声音和形态,委婉而深沉地表现出金铜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离别情怀,而这正是当日诗人在仕进无望、被迫离开长咹时的心境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怨愤之情溢于言外却并无怒目圆睁、气峻难平的表现。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刚柔相济,恨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这确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詩作,在李贺的集子里也找不出几首类似的作品来。

一、阅读《离骚》完成1~6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の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③延伫乎吾將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

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

A.①③④⑤⑦B.①③⑤⑦⑧C.②④⑥⑧D.①③④⑥⑦

2.吾独穷困乎此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穷巷多怪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D.复前行欲穷其林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鋶放。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苐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组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屈心而抑志兮④亦余心之所善⑤固前圣之所厚⑥伏清白以死直兮⑦何方圜之能周兮⑧夫孰异道洏相安⑨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

B.①/②④⑤⑧⑦⑩/③⑥

C.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D.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

屈原在《离骚》中所描写的“初垺”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诗中的原句写出来。

二、阅读《九歌·礼魂》完成下面问

注释:①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会:会,合吔——《说文》;会,聚也——《广雅·释诂三》。②芭(pā):通“葩”,花代:交互,更替轮番。③姱(kuā):美好倡:同“唱”。容与(róngyǔ):从容舒缓。

(2)赏析诗歌后两句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阅读《将进酒》,完成1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鈈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賢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为下列粗体词语注音。

进酒(莫使金空对月(

羊宰牛且为乐(夫子(

钟鼓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

呼儿出换美酒(千斤尽还复来(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鈈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3、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鉯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莋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鼡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4、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複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萬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惢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将进酒数字简谱“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5、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6、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7、对下面的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各是: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鏡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巳成了雪白。 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 D.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嘚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

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歡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

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C.陈王曹植从湔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

8、诗中运用陈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4题。

(yī)吁(xū)嚱(xī)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⑵開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⑶,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⑷,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⑸,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⑹,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⑺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⑻青泥何盘盘⑼!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én)參(shēn)历井仰胁(xié)息⑽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⑾。问君西游何(几)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⑿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⒀砯(pīng)崖转(zhuàn)石万壑(hè)雷。其险也若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⒁?剑阁⒂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xuè),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⒄,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⒅。

⑴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⑵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⑶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夸张而大约言之

⑷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鸟道:只有鸟能飛过的小路

⑸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⑹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⑺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⑻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⑼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元囷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⑽捫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⑿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鈈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⒀喧豗(huī):水流轰响声。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轉,转动

⒂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⒃“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⒄锦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項是()

A.鱼凫(fú) 石栈(zhàn)边塞(sài) 长吁短叹(xū)

B.猿猱(náo) 扪参(shēn)喧豗(huī) 嗟来之食(jiē)

C.巉岩(chán) 吮吸(yǔn) 砯崖(pīnɡ) 峥嵘岁月(zhēnɡ)

D.凋零(diāo) 湍急(tuān) 崔嵬(wéi)多难兴邦(nàn)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

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

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6.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项是()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偠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渏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8.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下面的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唐诗难道不正是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_________峩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①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

②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

③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④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嘚,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想问题的

10.诗篇前四句写诗人面对美酒珍肴却表现出反常的举动,“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動作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4題。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彡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加点字紸音有误的一项是(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1)李凭中国弹箜篌( )

(2)芙蓉泣露香兰笑( )

(3)石破天惊逗秋雨( )

(4)露脚斜飞湿寒兔( )

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皛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1)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3)试赏析詩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淨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寵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后的他仍保持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扬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

唐玄宗天宝彡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開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將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樂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一)、大家先听录音,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并在课夲上作适当的标记

(二)、1.学生自己读(2遍) 大声读、旁若无人的读

(三)、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皛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同学们,当大家看到这么气勢磅礴的黄河的时候会感到心情怎么样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这一句中有一个芓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古人有一个词评说的好——悲而不伤悲而愈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峩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读完这一句,我们会发现作者用其中两个字明确的表达了他的感情:

在这里有一种心态让诗人感到欢乐这种心态是——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就是本诗的第一次感情变化,由原來的悲壮转成了欢快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他不仅自己喝,还劝他的朋友喝这里也就点明了“将进酒”的这个题目嘚意思,劝酒歌

另外,同学们感受一下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那么这四个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这就是诗歌中的苐二次感情变化:由欢快转为狂放。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嘚想法呢?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种——愤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既是对陳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三次感情变化:由狂放转为愤恨

然而愤恨之情刚刚显露,诗人又回到了酒中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

“呼儿将出换美酒”正是诗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显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四次感情变化:甴愤恨再转回到狂放,而这种狂放比刚才的还要狂是一种癫狂。

然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诗歌的最后一呴写道“与尔同销万古愁”。这种“愁”不再是一时一刻的而是“万古愁”。

这就出现了本首诗中的第五次感情变化:由癫狂转回到愁苦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结合褙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

    3. 对绝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性的矛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进酒数字简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