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景物的好段诗及作者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
篇一 : 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包括朝代.作者)一、关于春天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二、关于夏天的诗句《孟夏》【唐】贾弇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山亭夏日》 【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三、关于秋天的诗句《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四、关于冬天的诗句《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咏梅》【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篇二 : 描写春夏秋冬四季花的古诗要整首诗,越多越好描写春夏秋冬四季花的古诗要整首,越多越好----------春--------------------------------------1、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5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7早春(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8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9 咏 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10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夏---------------------------------------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5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6 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7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8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浓阴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9初夏即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10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秋---------------------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4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5送 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6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7秋词(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8 秋词(二)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9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10 望秦川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冬---------------------------------------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4雪唐·罗隐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5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然尚闭关。6 惊 雪唐·陆畅怪得北风急, 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7别董大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8 苦寒吟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9南秦雪元稹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10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篇三 : 小学段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春晓 唐孟浩然 拂堤杨柳醉春烟。《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春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鸟鸣涧(唐)王维 《惠崇春江晚景》 人闲桂花落, 【宋】苏轼 夜静春山空.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晚春 (唐)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江畔独步寻花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江南春绝句 》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夏《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1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秋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难望王师又一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冬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2篇四 : 小学段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春晓 唐孟浩然 拂堤杨柳醉春烟。()《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春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鸟鸣涧(唐)王维 《惠崇春江晚景》 人闲桂花落, 【宋】苏轼 夜静春山空.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晚春 (唐)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江畔独步寻花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江南春绝句 》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夏《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1明月何时照我还?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 小学段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秋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难望王师又一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冬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2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本文标题:[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版权说明
文章标题: 文章地址:
1、《[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3首》一文由262阅读网()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词句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白话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字词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白话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注释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诗句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⑶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⑷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⑸愁余:使我发愁。
(6)无数山:很多座山。
(7)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句注释 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⑷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⑸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⑺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白话译文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词语注释 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随时。 ⑼叩(kòu)门:敲门。 白话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作品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词句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⑹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⑺来:语助词,无义。 (8)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译文 现代文译文之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现代文译文之二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英文译文 On the Stork Tower Wang Zhihuan The sun beyon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山石 作者: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作品注释 (1)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 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 (2)荦确(luòquè洛却):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行径:行下次的路径。微:狭窄。 (3)蝙蝠:哺 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4)升堂:进入寺中厅堂。阶:厅堂前的台阶。新雨:刚下过的雨。 (5) 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 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诗人热情地赞美了这山野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6)佛画:画的佛画像。 (7)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见 稀:即少见的好画。这两句说,和尚告诉我说,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并拿来灯火观看,尚能依稀可见。 (8)置:供。羹(gēng耕):菜汤。这里是泛指菜 蔬。 (9)疏粝(lì历):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 (10)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 (11)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 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夜深月出,说明这是下弦月。扉(fei非):门。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12)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 步行的意思。 (13)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霏:氛雾。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14)山红涧碧:即山花红 艳、涧水清碧。纷:繁盛。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 (15)枥(lì历):同“栎”,落叶乔木。木围:形容树干非常粗大。两手合抱一周称一围。 (16)当 流:对着流水。赤足踏涧石:是说对着流水就打起赤脚,踏着涧中石头淌水而过。 (17)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说的山中赏心乐事。 (18)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靰(jī基):马的缰绳。这里作动词用,即牢笼、控制的意思。 (19)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 (20)安得:怎能。不更归:不再回去了,表示对官场的厌弃。 原文译文 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象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 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
更多描写山水的古诗[]
免责声明:本站为作文写作学习网站,内容来自于网友自由投稿,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本站要求作文投稿系会员本人原创并已支付相应稿费。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让写作成为一种乐趣! Inc.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号 - 法律顾问:张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天的景物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