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骨无存成语解释是什么意思

你想看一部可能让你尸骨无存的电影吗_看电影看到死_传送门
你想看一部可能让你尸骨无存的电影吗
看电影看到死
观《陆上行舟》对抗重力的电影是狂热的人拍给狂热的人看的作者:Claudio有过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有些作品是拿来换钱的,但更有些作品是只留给自己的,赫尔佐格的这部漫长的电影就是拍给他自己看的,评论者不要奢求能理解他的真实意图,更应该避免做那些没有太大意义的诠释或者比较。我认为,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轻松的,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轻松和看一部爆米花电影时的那种无脑状态不能混为一谈。2009年,我第一次看《陆上行舟》时带着一种现在看来很幼稚的朝圣心情,当今天早上我在Youtube上用最快的速度重看该片后,我想用赫尔佐格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本片:“拉船上山不是为了营造一个真实感,相反,是为了营造一幕疯狂的歌剧场景。”这里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赫尔佐格在现实中拉的船比剧本里还要整整重了两倍。赫尔佐格为这部电影拍了一个花絮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是我见过最好的,“梦想的重担”,“Burden of Dream”。赫尔佐格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不需赘述,对于任何一个青春期的男人来说,作为一个人的赫尔佐格都是一个神话,他独来独往,蔑视精英,但又对一切神秘离奇的事情抱着一种不可理喻的好奇心。那么,作为一个电影人的赫尔佐格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部电影拍摄了四年,引发了无数混乱和麻烦(比如胶片丢失,和秘鲁的印第安部落发生冲突,米克贾格尔因故退出,还有无限拉长的拍摄周期以及一个超级火药桶金斯基),《陆上行舟》堪比那部大名鼎鼎的《现代启示录》,可是真的成片后又很容易让观众失望,因为这部电影太朴素了,一切我擅长的符号学技术都对这部电影失效,标准的赫尔佐格电影:仅仅只是讲述一个似真似幻的故事。拉船上山的段落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人心(一点也不mind-blowing),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倒是影片结尾处:费茨卡拉多在亚马孙河上漂流,他欣赏这着高山,雨林和乌云,一切尽在不言中,你能听到的只有卡鲁索的歌声,也许那是上帝的歌声。电影的叙述平铺直叙,四平八稳,是个人都能看懂,费茨卡拉多的原型是历史上无数个到雨林开采橡胶的土豪之一,金斯基的表演也是很内敛的,或许是他本人的气质使他不需要靠刻意的表演来表现疯狂。费茨卡拉多当然是赫尔佐格本人的投射,一个来自文明世界的疯子,他的舞台必须建在常人不能企及的化外之地。拉船上山的那个镜头里,船一松动,有印第安人被压在了船底,很多人就此认定赫尔佐格拍摄这部电影真的死了人,其实那些印第安人很快就从船底钻了出来,赫尔佐格的电影就充斥着这些让人生畏的传说,这些关于赫尔佐格的谣言就是赫尔佐格电影剧本外的固定情节。这部色调粗糙,气氛古怪的电影不让人乏味,也让观众很容易陷入不知所云中,“他为什么要拉船上山?”赫尔佐格的解释是,70年代的某一天,他驾车驶过法国布列塔尼海岸,看到了海边远古时代留下的巨石,他就开始捉摸,古代人是怎么移动这些巨石的,拉船上山的灵感从此出现在他的大脑中。也许哪天科学家解刨了赫尔佐格的大脑后会发现他和洪荒时代古人的大脑高度相似。影片中所有人都处在各自的狂热中,费茨卡拉多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无关紧要,关键的是在闯入寂静雨林,拉船上山,和在激流中漂浮的过程里,卡鲁索神一般的歌声始终萦绕在主人公和观众的脑海中。这是一部让我想起瓦格纳歌剧的电影:华丽又神秘,夸张又强悍。影片里的情节究竟是胡乱的美梦还是真切的现实也无所谓,就像结尾提到的那句“证据就是我亲眼看到了。”赫尔佐格是这个技术文明时代最后的一个冒险家,跟历史上所有的冒险家一样,他的所作所为永远不会被人相信。他为后人留下的财富就是他的想象力,他幻想拍摄一部外星人留下的伪纪录片,他在拍摄电影时催眠演员,他扛着摄像机冲上一座快被火山爆发炸毁的小岛,我一直很想看他30岁以前拍摄的电影:《生命的讯息》《侏儒也是一样长大》,光这些电影的名字就能让所有人闭嘴。头脑受惯了定式思维训练的愚蠢影评家自然看不懂这一切,他们甚至认为这部凌乱的电影没有《天谴》里“深刻思考文明”的力度。《天谴》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只是它的背景不像本片一样架空。赫尔佐格说电影是运动不是美学,他也说这电影让他尸骨无存,做毫无意义的挑战是赫尔佐格这类人最大乐趣所在。赫尔佐格是个标准处女座,他会为了冒险去冒险,即便宇宙其实和一个滚烫的油锅一样毫无美感还会烫死人,赫尔佐格也会义无反顾冲向宇宙,哥伦布航海是为了黄金,赫尔佐格旅行是为了电影,如果哪天我们看到他在拍片时意外死亡或者从此失踪的新闻一点不用惊讶。我觉得《吸血鬼诺斯费拉图》和《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是赫尔佐格最好的电影,因为这些电影还是在一个文明世界的框架内反思人性,但在《陆上行舟》里,赫尔佐格像物理学家一样,刻意制造了一种极端条件,然后把人类投放进去。赫尔佐格自己也不知道他的电影是不是有什么意义,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去看看100分钟左右时的一个镜头,费茨卡拉多站在那个树上的高台,他矮小的身躯四散着高傲与挑衅,然后他展开双臂俯瞰整片丛林和天空,这样的细节,是导演真正需要找到的,如果上帝也看人类的电影,这部电影绝对会让他过目不忘。 Claudio男,上海人,双子座,1992年出生。曾用笔名Rafael用左手。兼职写作影评,诗歌,小说。影片资料《陆上行舟》导演: 沃纳·赫尔佐格编剧: 沃纳·赫尔佐格主演: 克劳斯·金斯基 / 克劳迪娅·卡汀娜 / José Lewgoy / Miguel ?ngel Fuentes类型: 剧情 / 传记 / 冒险制片国家/地区: 秘鲁 / 原西德语言: 意大利语 / 西班牙语 / 德语上映日期: 片长: 158 分钟又名: 菲茨卡拉多【剧情简介】20世纪初南美秘鲁。痴迷歌剧的白人菲茨杰拉德被当地人称为空想家“菲茨卡拉多”。菲茨卡拉多经常做出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举动,尤其当他在巴西的亚马逊大剧院欣赏到世界著名男高音卡鲁索的演出之后,居然萌生出要在秘鲁小镇上也修建出一座宏大剧院的疯狂念头。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菲茨卡拉多接受了当地橡胶大亨向他提出到神秘恐怖的乌圭里亚林区进行收割的任务,一段惊险刺激的旅程随之开始。本片荣获1982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并入围该届金棕榈奖提名,以及入围1983年第40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Claudio专栏,一戳就有】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看电影看到死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看电影看到死 最新文章
看电影看到死 热门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尸骨无存讲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