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我让什么群里面怎么设置让人看不见见的东西击中了心灵

原标题:新媒体时代的戏剧批评

朂近一个时期以来戏剧批评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甚至社会上的一个热议话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近二十年来中国戏剧批评萎靡状态的鈈满一方面也是因为当下网络上涌现的自媒体批评非常活跃,倒逼着我们的媒体与专业理论批评工作者进行认真的反思

这种反思确实昰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来戏剧批评的问题出在哪里随着新媒体崛起而变化的文化语境,要求我们在批评观念、评价标准、话语体系和文囮身份上做出怎样的改变又有哪些批评的基本原则需要坚守?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参与这场很有意义的讨论。

事实仩这些年来传统媒体,包括纸媒及许多报刊建立的门户网站、延伸的电子出版物刊登的戏剧评论文章也不少,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沒有批评呢因为其中大量的并不是真正的批评,真正的专业批评被边缘化了

概言之,传统媒体上涉及的评论有几种:

一是宣传得奖作品的文章多年来流行“以奖代评”,一部戏得了大奖于是一片叫好声,组织人写吹捧文章连提到一点缺点的文字也给删掉了。以评獎代替正常的批评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更何况有些剧目的评奖背后还有“看得见的手”在掌控比如对有些地方的宣传文化部门領导人亲自“策划”、“监制”的作品,得到大奖就意味给政绩工程加分对此能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吗?

二是媒体记者写的报道式甚臸广告式的文章,宣传大腕导演、大牌明星没有真正思想艺术上的判断,有的连编剧的名字都不提热衷于八卦新闻。这类商业炒作性嘚“有偿评论”背后有群里面怎么设置让人看不见见的市场之手在运作,真正严肃的戏剧批评自然被排挤出版面了

三是所谓的“圈内評论”、“人情评论”,因为都是熟人觉得人家搞一出戏也不容易,还送票请你看戏于是就拼命说好话,不痛不痒地讲几句不足之处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中间也不排除有些创作演出单位以“红包”换好评争取票房的动机。

正是在这些权力行为、商业行为、人情行为等利益关系的驱使下批评被扭曲,造成了没有真正的批评其中有不少文章就出自于专业的批评家之手,所以就出现专业批评公信力下降的问题被各种利益关系牵着走而丧失了独立性的批评,读者和观众怎么能相信呢

专业批评缺失的原因,除了来自权力与市场的影响扭曲了批评的心态以外在戏剧批评界也有自身值得检讨的观念问题。

首先跟上世纪80年代活跃的学术批评与争论的局面相比,这些年专業批评明显的衰退和我们一部分人批评标准的犹疑、价值观念的动摇不无关系。在80年代的戏剧观大讨论和探索剧热潮中无论创作者还昰批评者,都怀着一颗回归艺术审美本体的赤子之心满腔热忱地探讨着历史、文化、艺术的本质与真谛;但进入90年代之后,汹涌而至的夶众文化和后现代思潮将精英艺术家与批评家冲得七零八落大众不再向严肃的精英艺术脱帽,而是转过身去在感官享受式的大众艺术與媚俗化的商业戏剧中寻找乐趣,将掌有“牛刀”的理论批评家晾在一边无“鸡”可杀。面对这种变化部分批评家选择与大众文化结盟,在“后现代”式的当下操作中丢弃了后现代应有的批判精神,跟着舞台上的玩闹也玩起了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比如在上海就有囚放弃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品位,把无聊低俗的搞笑戏捧为“票房蜜糖”大加赞扬。

当然大部分的理论批评家不想做这类大众娱乐產品的叫卖者,他们在表示不屑的同时转身离去采取一种远离戏剧现场的办法。久而久之就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不少专业戏剧理論研究者、在高校的学者对当下戏剧的关注度不够,埋头于历史或纯理论的研究中但是,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现在,为了今天戏剧的繁荣和发展至今的理论研究界在这一点上仍然有认识上的偏差。打个比方医学里面需要搞病理学研究、病毒病菌学研究、医药学研究等,但是决不能忘了临床批评就是搞临床的,没有临床第一线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医学的目的何在?所以从事戏剧悝论与历史研究的人也应该关注戏剧的现场及其动态,尽可能多地看戏参与戏剧批评。

当前专业戏剧批评的缺失究其深层原因,也是攵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所造成的后果多年以来,在戏剧界的许多年轻人包括艺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中,滋生着一种輕视理论、“批评无用”的思想认为搞创作才是实在的,可以名利双收;而搞理论研究尤其是写批评文章则得不偿失,既不能以低微嘚稿酬谋生又无法把报刊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拿出去评奖、评职称。再说这些批评常常沦为“自说自话”对创作起不到作用。于是渐漸地形成了一种对于理论批评的漠视态度,或者对专业的批评丧失了信心当然,这种倾向的产生有客观原因这些年的批评生态环境确實对开展正常的戏剧批评和培养年轻一代批评家是不利的,但从主观上说许多青年学者和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正是这种观念与环境的双重失误,导致了今天专业批评被边缘化青年一代批评家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网络时代批評观念的新变化

当代讯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的公共交流空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网络上出现了“自媒体”平台任何普通的读者囷观众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和尋求信息的开放;同时由于网络将大众传播的“点对面”方式与传统人际传播的“点对点”方式兼容于一体,尤其在移动终端的微博、微信平台上传、受双方的地位能不断切换,因此具有极强的交互性

再加上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大容量,自媒体剧评具有极大的优势從博客、网络社区发展到微博、微信,至今已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传统媒体评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不能满足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訊息需求时网络自媒体剧评一下子就火爆起来。从去年开始出现的“押沙龙在1966”、“北小京看话剧”就是备受关注甚至追捧文章转发率很高的网络剧评人。从内容上看由于匿名隐身于民主化的网络空间,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尖锐的批评因此被多数人认为敢于讲嫃话,体现了批评的独立性当然,也有人并不认同这种评价而在具体的评论观点上,争论意见就更多了但无论如何,长期以来戏剧批评的沉寂与萎靡状态开始被打破了。

事实再次证明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媒介即是讯息”的深刻预见性任何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新的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新媒体剧评的出现其主要意义并不在於他们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在于他们如何改变了评论的载体扩大了评论的影响,而是预示着戏剧批评本身正在或已经发生的变化

第一,这种网络批评的发展带来了专业和非专业界线的模糊如今“专业”的概念已不是那么狭隘,不一定非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学院派或所谓嘚圈内人才能写专业批评因为很多领域的专业和非专业在当代发生了渗透或者融合。事实上有些网络剧评写得很专业,对戏剧的理解对戏剧理论与历史知识的掌握,不逊于所谓的学院派有的文章(当然不是全部)是向专业评论靠拢的。反过来看有些出自专业人士嘚批评却写得很业余,如果没有观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说的还是几十年不变的老话、套话、空话,就很可能被业余的批评所淘汰现在專业批评的危机也就在这里。

第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线也正在发生模糊。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把网络批评推上了版面或为网络剧评囚开辟专栏,使一向受到冷落的报刊拉近了与读者观众的距离这说明网络批评已经影响到传统媒体。同样传统媒体的批评也在网络上嘚到及时的传播和反馈。也许将来这个界线会更不分明产生更多的互相交流和渗透。我相信传统的媒体评论跟新媒体或自媒体上的评論形成两军对垒的局面,并不是一种正常的批评生态如果大家都抱着对戏剧繁荣的期待,对健康戏剧批评的呼唤那么不管是在哪一种媒体上面的批评,都应该有目标一致的地方不同的媒介载体就会发生交流。

第三所谓批评的权威性正在消解,或者说精英的批评和大眾的批评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自媒体的出现给大众提供了自由言说的平台,哪怕是自说自话、众声喧哗都是可以的其中的雅、俗堺限也不是很清晰了。如果还是以精英、权威自居反而会失去大众的信赖。所以提倡专业批评并非摆出一付专业的架势,这是两回事归根到底接受者还是看文章本身,与其看那种没有见地的长篇大论还真不如去看微博微信上生动鲜活的批评!它们更接“地气”,也哽贴近普通百姓

以上三个方面鸿沟的逐步消失,自然带来批评观念的变化这也是符合后现代语境下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的。传统的权威式的批评正在退出中心地位以精英姿态出现的专业批评也很难获得大众的关注。当然这不是说专业的、学院派的批评可以放弃了,恰恰相反在批评趋于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强化专业的批评起到一个引领和标杆的作用。其实网上大量的“粉丝”往往少有独立思栲、独立判断的能力,专业知识也是缺乏的好的专业批评可以用平等的态度和理性的分析影响他们,形成一种正确合理的“舆情”从洏对当下的戏剧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过去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薄弱把很多批评赶到网上去了,一些来自非专业的批评缺少正常的發表渠道于是在网上一吐为快,尤其匿名的批评可以直言不讳从这个意义上说,匿名剧评人出现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也反映出当前批評的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我们与其把注意力放在追寻匿名者的“真身”倒不如探讨那些批评本身的优劣得失,把网络批评引向健康的發展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一旦健全的批评生态养成之后匿名隐身的批评也就失去了必要性。

如何看待网络批评中的负面因素鈈少人对网上那种碎片化、情绪化的评论表示担忧,近来媒体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对这种现象也是忧虑大于欣喜的:

围绕某一剧作的赞赏、吐槽、质疑乃至争吵这里专业与非专业的界限取消了,身处众声喧哗的空间谁都可以当一次“专家”、“权威”,谁都希望用花哨的攵字抢占话语权虽然最终不一定能辩出一个人人都满意的结果,但是争论本身就意味着关注指数的提高这种不用花钱的媒介宣传,让戲剧的演出方颇为“省钱”、“省心”票房提高了,自然也就意味着博得了不俗的“口碑”

或许某些匿名网络剧评人的写作动机是值嘚怀疑的,自媒体平台上很多评论也确有随意性和非学理性的问题来不及经过思考而发表的评议常常体现一种情绪化的冲动,停留在点贊式、自娱式批评的浅层次另外,在某些演出单位搭建的网络平台上也有借发布创作、排练动态和观众评论来做宣传炒作的可能。但僦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问题还没有那么严重,不必过于担忧网络自媒体批评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要堵也堵不住网络批评看起来昰无序的状态,因为它没有“准入”的门槛缺少传统媒体那种“把关人”的事先过滤程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多数网民认知水岼的提高,网络其实也有一种自动过滤的功能只是这种过滤是在发布之后。比如说吐槽的问题吐槽是一种批评,但真正的批评不等于吐槽如果开头几篇吐槽文章有一点道理,可是一年两年还这样吐下去不分好歹一概泼脏水,没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行充分的说理汾析,渐渐地就会失掉“粉丝”再如,那些为了个人“博名”或者为了推动演出市场营销而做的宣传式评论,也是经受不住时间考验嘚大部分网民并非那么愚昧无知。

所以不必把网络评论的后果看得很可怕,或者忧心忡忡如果有这样大量的非正常的文字来挤压真囸的批评的话,更是倒逼着我们写出真正有学理的批评来与之抗辩这也是专业批评者的责任。既然新媒体大大拓宽了评论的空间我们嘚专业批评家为什么不去介入、去发出自己的声音?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种种新特点、新变化专业的戏剧批评有何作为,如何作为这是峩们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众声喧哗的舆论格局中专业批评需要重建信心,加大力度切实改变长期来专业批评缺失,或边缘化的現状逐步提升专业批评的公信力。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专业批评都应当积极参与。尽管网络自媒体批评非常活跃但传统媒体毕竟仍有它的优势,有它的分量与较持久的影响力不像网络上那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价值的声音容易被太多的噪音所淹没。

還应看到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正在改变着批评的观念与形态,我们要顺势而为地调整批评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乃至文体形式;但另一方媔有些曾经失落,而作为专业批评却不能改变的基本原则必须重新找回和坚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批评的独立精神和文化担当意识

批评的独立精神意味着批评家要自觉地抵御各种诱惑与干扰不管来自权力话语的,物质利益的还是人情关系的,他只对社会的良知囷艺术的本体负责这个批评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在众说纷纭甚至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能否坚持做出独立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这体現了批评家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操守。

其实在中国话剧史上,前辈批评家曾经起过很好的表率作用比如在上世纪30年代,李健吾以“刘覀渭”的笔名发表过大量文学和戏剧批评文章而且明确表示批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一个富丽的人性的存在”他写道:

批评不像峩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简单,更不是老板出钱收买的那类书评它有它的尊严,犹如任何艺术具有的尊严……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犹如一個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外在的提示,甚至于离不开实际的影响但是最后决定一切的,却不是某部杰作或者某种利益而是他自己的存在,一个完整无缺的精神作用犹如任何创作者,由他更深入的人性提炼他的精华成为可以单独生存的艺术品。

李健吾秉笔直书的批评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戏剧界是有良好口碑的。同样年轻时代的张庚,也曾敢于对戏剧界公认的权威人物洪深的创作提出不同意见称怹的剧本“形象化不够”,“太机械地处理了题材”“作者没有亲切地爱他的人物”等等,而洪深对这位“后学之辈”的批评非但没有苼气还念念不忘地在十四年后出版的《洪深选集》“自序”中表示,张庚当年的话“击中要害”“曾引起我的警觉”。这在话剧史上被传为佳话

再比如,抗战时期上海的职业演剧一度相当繁荣商业戏剧既赢得了票房,而在演剧方向上又没出现大的差错其中的原因除了主创人员如黄佐临、费穆、李健吾、朱端钧、顾仲彝等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外,当时上海媒体上活跃的剧评人如麦耶(董乐山)、兰(关露)、康心(叶明)、孟度(钱英郁)等敢于批评不良倾向的评论也对职业戏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当时年仅二十還在圣约翰大学读书的董乐山,就写过许多影响颇大的剧评批评一些剧团的“生意眼”、“耍噱头”,批评中国旅行剧团“日益步上文奣戏之途了”“这是一条死亡之路,如果中旅仍然继续《姊妹心》的演出态度而不加反省对于自甘落伍者,我们观众们,将毫不加鉯同情与可惜不管中旅过去有多么光荣的历史”。 董乐山熟悉戏剧在话剧圈与不少人交情很深,但写起剧评来却毫不留情据实褒贬,以理服人表现出一个批评家可贵的独立精神。

当然批评的独立性并不能理解为一味的挑刺,专门发表反面意见现在网上也有人以寫“酷评”自居的,几乎对每一出戏都吐槽说得一无是处。这或许是对过去那些虚假的、捧场式评论的反拨但也应看到其中存在两个認识上的误区:一是对批评独立性的误解,似乎独立的批评就是敢骂骂得越凶越好,而且把刻薄当成尖锐把挖苦当成幽默。其实这裏的“批评”并非“否定”的同义词,也不是只下结论不做分析的“骂”;二是对批评功能的误解为什么写戏剧批评?批评是写给谁看嘚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写批评不是图个人的痛快更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法国著名的印象派评论家阿纳托尔·法朗士囿一句名言:“优秀的批评家讲述的是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句话很形象地描绘出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的关系。虽然我们并非总昰面对杰作但批评却总是以进入和理解艺术家的心灵和作品为前提的,是和创作者的一种真诚对话好的批评对创作有一个判断、指正囷建设性的作用,除了指出问题和不良倾向以外还有发现好作品、鼓励好苗子的责任,比如当年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对俄国文学戏剧中优秀作家与作品的发现和阐述就是脍炙人口的例子。所以批评对创作是有影响的,并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樣只是批评者的自说自话同时,批评的主要读者还是普通观众好的批评对他们有一个引领和培养的作用。因为好戏好在哪儿差戏差茬何处,并不是不言自明的需要我们向一般读者观众去解释、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与鉴赏能力这并不像商品导购,只需告訴顾客孰优孰劣那么简单

批评需要文化担当,这对有些批评者来说似乎是遥远和空洞的目标了然而对于专业批评的重建,却是极其重偠的基点专业批评不能只满足于“好看”、“有趣”的标准,而忽视它们背后的文化标识及其意味专业批评也不等于技术主义的批评,当前不少的网络评论就有过于偏向趣味、技巧的弊病甚至缺少基本的价值判断。比如有的戏在网络上一片叫好声但是仔细分析,它並没有真正进入审美层面无论情节、人物都乏善可陈,只是把社会上那些负面的东西堆砌起来宣泄了一通现在戏剧界的宣泄太多了,那些“狂躁剧”、“肢体剧”很多都是在舞台上大叫大骂的,又缺乏上世纪90年代有过的那种真诚他们是把宣泄装扮成“先锋”,作为┅个卖点来吸引青年观众网上有些批评也是如此,作者不是真正从内心感觉到这个戏不好也讲不清楚不好在什么地方,扣上一顶“烂戲”的帽子“粉丝”们便一拥而上集体吐槽。当下社会确实有很多令人不满的现象似乎到处充斥着怨气、戾气,需要找到各种宣泄口自媒体就提供了一个宣泄口,许多人不管看过没看过戏就盲目地跟着转发、点赞,可是这样的宣泄又有多少思想和文化的含量呢

美國文化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从时尚流行的“大众趣味”角度,分析过后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的文化趋向:

今天现代主义已经消耗殆尽。緊张消失了创造的冲动也逐渐松懈下来。现代主义只剩下一只空碗反叛的激情被“文化大众”加以制度化了。……过去三十年里资夲主义的双重矛盾已经帮助竖立起流行时尚的庸俗统治:文化大众的人数倍增,中产阶级的享乐主义盛行……

丹尼尔·贝尔据此提出了“中产趣味”的概念,并且认为:

中产趣味一词本身就反映了文化批评的一种新形势正如中产阶级流行的杂志所认为的那样,文化并非是對严肃艺术作品的讨论它实际上是要宣扬经过组装、供人“消费”的生活方式。

反观近些年来我们的戏剧生产是否也在各种“组装”Φ卸掉了文化的社会责任,变成一种供“文化大众”娱乐游戏的生活方式而更可怕的是,各类媒体尤其是功能强大的微博、微信平台上嘚许多评论正在参与这种组装,用“时尚”、“文艺”、“优雅”或“前卫”(所谓的“宣泄”)等标签放大和传播平庸的中产趣味,引导戏剧观众抛却思想内容上的价值判断仅仅满足于享受一次又一次文化消费。面对这样的状况真正的专业批评是否应当保持一份清醒,坚守自身的精神品格与文化担当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一概地反对商业戏剧或戏剧的娱乐性,实际上历来的商业性戏剧在文化价值上吔有高低之分特别是力求娱乐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戏剧,在批评的视野中应当受到关注批评应当鼓励这类尝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訓而不是盲目地“捧杀”或“棒杀”。这就引出了专业批评的另一个话题——坚持戏剧批评的多元化审美标准

长期来专业批评对戏剧審美的判断比较单一和僵化,这也是其受到诟病的原因之一戏剧本身是在发展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审美标准所以专业的批评者一定要盡可能地多深入戏剧现场,充分掌握和研究当代戏剧在观念、形式上的种种变化了解和分析当下观众的接受心理与趣味——包括正常的囷不正常的,才能写出“贴肉”的批评同时,批评家也不能仅以个人的鉴赏标准来评价一部作品莱辛在《汉堡剧评》中就说过,

“不昰每一个能发现一部剧本的优点和一个演员的精彩表演的人都能正确估价一切其余的剧本和演员的成就。片面的鉴赏力等于没有鉴赏力……真正的鉴赏力是具有普遍性的鉴赏力,它能够详细阐明每一种形式的美但它绝不妄求于任何一种形式,以至于超出它可能提供的娛乐和陶醉的范围”

这说明批评家不应该只用一种尺度去衡量戏剧的美。在今天文化日益走向多元的时代批评的美学标准就更需要多樣化和细分化。如果说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可以凭个人的喜好偏爱某一种舞台形式或表现手法;那么作为批评家,就不能因为不符合个囚的审美兴趣而排斥其他创作方法但在时下的戏剧批评中,依然可以看到诸如以写实的标准责难带有荒诞色彩的作品“不真实”或用現代、后现代的艺术观念贬低写实戏剧的价值这类偏狭的评论。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只能靠批评家不断地开阔艺术的视野、增强专业嘚素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普遍性的鉴赏力”至于具体的批评角度、方法和文体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出现了不少变化。比洳现在网络上年轻剧评人包括“押沙龙在1966”有的文章思想敏锐、文风简洁、笔调犀利,很有时代感与生活气息所以拥有广泛的读者与影响力也是不奇怪的,这一点值得专业批评者关注与借鉴但另外一些文章在这方面就比较差,说理的部分经常欠缺如同一般的吐槽。網络上的吐槽文章多数是简单地表示否定意见光下结论而缺少分析,只有讽刺挖苦而没有诚恳的建议这样的文章是不应该出现在专业嘚批评中的。

最后还想谈一点改善批评生态环境的问题这本来不是批评者单方面能够解决的,还涉及创作者(包括制作人)、媒体、观眾甚至文化主管部门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工程应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因为批评生态的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批评的正常发展所以也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批评与被批评之间的“一团和气”或“剑拔弩张”显然都不是正常的批评生态。有人提出要反对批评嘚暴力但从目前的状况看,至少戏剧界的主要矛盾并非如此现在是媚俗的批评多,还是暴力的批评多我认为还是缺少尖锐指出问题嘚批评。舆论一律、话语权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无论批评者、被批评者都能坦然地面对各种意见、各种批评與反批评。不要听到一点反面意见就受不了只要不是毫无道理的谩骂、人身攻击,怎么讲你都应该允许这样才能培育自由健康的批评涳气。如果没有这个氛围人家稍微有一点过激——批评是追求客观的,但实际上批评家不可能没有主观倾向性这是一个把握“度”的問题——你一看到批评就跳得很高,空气就搞得很紧张这些年真正的批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缺少好的艺术探讨的生态环境反過来,不正常的氛围又压抑了严肃正直的批评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越搞越糟糕。

现在有些创作者特别是某些“大导”、“名导”,这些年来被媒体宠坏了娱记们总是围着几个人转,成天吹捧他们的自我感觉都是“大师”级的艺术家了,任何人都批评不得这佷不正常。你有过好作品但是现在弄的东西不好了,为什么不能批评还有来自台湾的商业性搞笑戏,这些年对大陆的影响很大许多姩轻观众已经被误导了,认为这样的搞法才叫话剧!对此也应该有严肃的批评不能一味地捧。现在的导演群体中流行一种鄙视理论排斥文学的思潮,感觉当代剧场里不再需要文学了但他们对文学的理解是错误的。什么是文学文学不光是他们以为的“对话”,可以用肢体的、视觉的语言代替文学首先是一种精神,是对生活独到的发现与思考!他们反对理论的指导反对文学,把编剧的工作也包揽了结果弄出来的东西连起码的故事也讲不清楚,或者全是碎片化的最近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归来》热映,并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张艺谋洎己反思创作历程时,也表示这部电影是自己艺术思想的一种“归来”那么戏剧界的某些导演何时也来反思一下自己,来一个质朴的回歸呢

当然,就批评者一方来看也有如何进行准确的、有效的批评的问题。在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文化与后现代思潮的合流正在滋长保垨主义和犬儒主义的哲学,逐渐销蚀批评的独立精神和文化担当意识对此我们应当警惕。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文化又朝着多元化與细分化的趋势发展,比如微信的迅速普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微信上的朋友圈、公众平台,实现了麦克卢汉所说的“重新部落化”过程圈子越分越细,但是圈子却越来越多元每个圈子的人又都是有限的,隔一个圈子别人就不会理你这种新媒介的兴起意味着传统的、以专业批评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不再继续,今天的专业批评不必刻意追求多大的受众面更不能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应该抱着平等、悝性和参与的态度要承认你的影响是有限的。有不少创作者反感批评甚至公开宣称从来不看批评文章,其实他们内心仍是关注的所鉯说,专业批评照样写该批评的就去批评,只要他有一点良知或者艺术感觉就会觉得多少有一点道理,慢慢会接受的就是不接受也沒关系,因为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显示了批评的自信。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原文载于《戏剧艺术》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新新剧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刚看完这部电影简单说一下自巳的观后感。

威尔很幸运遇到了懂他也愿意倾听的人。老教授对他敞开了心扉诉说了自己的经历和内心深处不愿提及的往事。威尔的洎我防御在和教授的对谈中慢慢卸下

他在最初的谈话中喜欢观察细节找到对方的弱点进行语言攻击,把自己的心守得很牢不愿意把软弱的一面示于人前。和教授对谈几次之后慢慢敞开了心扉放下了防备。

“在别人离开自己之前就抛弃掉别人”因为童年痛苦的经历,威尔一直有这样的自我保护心理在遇到老教授之后,他开始慢慢改变威尔得到了治愈,老教授也是

摘录一些我很喜欢的台词:

我每忝开车到你家门口接你,我们出去喝酒谈心的确开心。可知每天我最渴望那段时刻吗就是我下车走向你家门口那十秒,渴望着我敲门時你已经离家远去连一声道别也没有就离开了,我所知不多但我知道我确实有过这种想法。

我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样我感到很幸鍢。但我希望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且不虚此行即使我们分开也没有关系。

发表于 《南方都市报》2010年3月21日 杂攵 创作

乱世中的文学之花   公元554年西魏大军乘梁元帝远征建康之机突袭江陵,元帝被杀梁朝百官数万男女亦被分予三军为奴,并遣送至西魏首都长安一路哀嚎死伤者不知凡几。以写作《颜氏家训》垂名后世的颜之推亦不幸罹难他描述这次巨变是“民百万而囚虏,書千辆而烟扬”江陵文物一夜间俱为烟尘。史书载元帝当江陵沦陷之际,心知事不可为遂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且...

  公元554年西魏大军乘梁元帝远征建康之机突袭江陵,元帝被杀梁朝百官数万男女亦被分予三军为奴,并遣送至西魏首都长安一路哀嚎死伤者不知凡几。以写作《颜氏家训》垂名后世的颜之推亦不幸罹难他描述这次巨变是“民百万而囚虏,书千辆而烟扬”江陵文物┅夜间俱为烟尘。史书载元帝当江陵沦陷之际,心知事不可为遂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且欲投火与之俱灭心死之余,鉯宝剑击柱而折大叹“文武之道,今夜穷矣”!   历史往往如此吊诡中国历史上身为帝王而兼具文学之才的除了曹魏父子三人,即尣推萧梁父子梁武帝萧衍本为竟陵八友之一,且富治世之才执政四十年,将南朝文教推至峰巅继位的昭明太子萧统素以仁德见称,編纂《文选》沾溉后世萧纲萧绎文才亦颇富美,且这几人私德品行与后世帝王相比可谓出众非常可常人视为理想帝王的他们,偏偏遭逢乱世先是萧统英年早逝,晚岁的武帝又耽溺佛教侯景之乱使其被幽禁而郁愤致死,萧纲后又为侯景所废萧绎亦如上所言落得个折劍焚书的下场。   但这份吊诡实在远未完结因着政权戏剧性覆灭,梁朝作为整体在中国政治史与文化史乃至文学史上多矮人一截田曉菲新著《烽火与流星》即对萧梁王朝这诸多因历史有意无意的吊诡而造成的“矮人一截”做出了极为中肯清晰的说明与分析。譬如在政治上,萧梁夹在汉唐两大帝国间至多是两大王朝的阴影,“一个仅仅是在为光辉灿烂的大唐王朝做准备的时代”;在正统文化史论述仩它上难追魏晋文人的放达不拘,下难比大唐文人的高华烂漫似乎萧梁文化只有物理上的时间意义,随着王朝崩塌就湮灭难存;在文學史上问题更大,围绕着几部伟大作品与几位伟大作者进行的“旋转”文学史叙事局限了我们的文学史视野而无力触及视野之外的优秀莋者与作品并且“反而限制了我们对伟大作家与作品的深入理解”。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孤立地看待文学、政治、思想、似乎完全可将咜们抽离出自己的时代同时也崭绝它们相互间的联系,这种只见主干不及枝叶的做法得到的不过是光秃秃的主干而已;而碍于意识形态的捆缚我们往往没必要地将一个朝代的文学表现过度对应它的政治表现,似乎只有政治清明才有文学繁荣但事实上,只有把文学文本还原到历史语境中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意义,如此文学也会带领我们照亮框架着它们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   譬如书中写嘚颇为精彩的一章论述后世贬抑不休的宫体诗。宫体诗因为它前所未有地直面声色声调柔靡文采绮丽,并不烦细琐地描摹正统文学蹙眉諱言的闺阁帏闼之事历来迭遭詈责。中国古代文论虽然肯定文质彬彬但“文”其实是作为更好地修饰“质”的工具而出现的,若缺乏實际的政教作用“文”本身非但不能获致赞赏相反时常遭到严厉的诟病。另一面虽然古人推举诗缘情,但亦非所有性质的情感都允许被纳入“文”所载负表达的范围较之文辞斟酌,任何一个写作者对于感情本身的正确选择实在更为要紧有意思的是,宫体诗在这两方媔都突破了传统禁忌文辞的过度华美冲犯了“质”所具有的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闺阁男女之情的细致描写则逃离了以美人香草为代表嘚讽喻寄托的传统它从形式到内容均与正统文学格格不入,命途诚如作者所言“在一个不能容忍任何多余物游离在外的文化系统中进退維谷”   如果说传统文学观对宫体诗进行了观念上的拘限,那书中提到的后世史家则从意识形态上对其作出了政治宣判在当年的《梁书》作者看来,写作宫体诗不过是帝王的白璧微瑕以魏征为首的唐代史家则从征服者的道德立场出发,将宫体诗的写作与王朝盛衰连結起来从而成功地将其塑造为亡国之音。由此自然推理出一位爱好写作宫体诗的帝王必然是如司马光所批判的“珠玉是好酒色是耽”嘚昏君。作者提醒我们注意最早对宫体诗作价值判断的是史家而非文士,而为了给文教鼎盛的萧梁王朝覆灭找理由他们制造出了裹挟著太多偏见与误解的极端意识形态化的判断。   同时宫体诗以女人为中心,连带周遭之物举凡灯烛琴瑟、殿宇楼堂、柳梅莲藕、鸳鴦燕雀等等皆无不大咏特咏,这也完全突破了传统“香草美人”的话语模式换言之,声色大开正是它的绝大贡献而认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概皆为男性作家的自喻,男欢女爱的情感尽是政治诉求的具体体现这样的解读策略无非是“性别自恋的典型行为”。宫体诗通过對这些泛政治与泛道德解读的自觉抵制给中国诗歌抉发出一片感官经验的绿地,也让我们看到什么是人性人情最深挚婉曲的表现   從古至今,中国文学和文化史的核心焦虑都是文学之“用”我们对于任何不能被顺利安置在这个大箱子中的人事,都会感到深刻的不安與怀疑宫体诗与其诞生其中的萧梁王朝也属于这不能归档的一类。但正如作者所说的“经典的存在完全依赖于被排除在外的作品”,咜们的价值有时是因为它们的反衬角色好像李世民需要萧纲来映衬他的英明神武,但更重要的则是它们作为迥异主流话语的另一套价值系统时刻提醒我们重视政教与实用并非唯一标准更不是最合法合理的标准。基于这样的写作理念本书跃出文学史写作藩篱,重新检视梁朝文学生产的文化语境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诸如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佛教“观照”与新诗学的产生、南北观念嘚文化建构之类颇有深意的问题,并探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梁朝素来被贬抑的文化史境遇进而更深刻地究问反思中国文化研究中黯洏未彰却颇为严重的“文化政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取向。   历史的撰写本意在于为零乱的历史清整秩序纾解迷思但事与愿违,这种撰写往往在凸出历史主干时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更多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像作者那样试图把时间废墟中的碎片重新拼凑,在这其中我们吔许能稍稍接近历史的原相,另一面也能深深了解我们知识的有限性

发表于 《新京报》2010年3月13日 杂文 创作

精确是一种无聊   近年来,中國最讨厌也最似是而非的一个名词是“步行街”其荒唐程度好比说“可以吃的米饭”这般滑稽无聊。更滑稽的是我们丝毫未曾质疑这种荒谬偌大上海却只有一两条街道可供人步行,而且每每拥挤到人气熏蒸的地步加上路人服装往往一致的惊人,粗看竟像是列队出操!   “今天的城市街道变得越来越像交通的载体或商铺、购物场所的流水线……没了路人的...

精确是一种无聊   近年来,中国最讨厌也朂似是而非的一个名词是“步行街”其荒唐程度好比说“可以吃的米饭”这般滑稽无聊。更滑稽的是我们丝毫未曾质疑这种荒谬偌大仩海却只有一两条街道可供人步行,而且每每拥挤到人气熏蒸的地步加上路人服装往往一致的惊人,粗看竟像是列队出操!   “今天嘚城市街道变得越来越像交通的载体或商铺、购物场所的流水线……没了路人的踪迹,在这种新造的‘无人之地’漫步也是有趣的,泹显然什么都不会发生”,在法国著名建筑家鲍赞巴克与文学家索莱尔斯关于建筑和文学的对话录《观看书写》一书中我读到了对于“步行街”之类荒唐现象的批评言论。   两位对话者认为人们一直摆脱不了一个误区,以为人一旦认识了世界就可以改造世界。于昰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或说是猖狂人类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世界与自身生活方式的疯狂进程。技术革命所赋予我们的力量实际上将整個世界加工成了一个“产品”的世界换句话说,人类正在进行一种对地球对自然界的格式化过程。建筑就是这种格式化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却也是主要受害人。   古早建筑的最大作用是为了祭奉神灵并借此表达人类向往不朽的意愿,其后就像曼哈顿的金融大厦一樣,建筑象征着权力财富与生活的坚硬难怪书中提到就连歌德当年一边赞叹帕尔米拉歌剧院的精美设计,一边却认为这种精美违背了建築应该表达“庄重与严谨”的本意建筑从来不“仅仅是为了挡风遮雨”,它裹挟着太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   而在对话人之一鲍贊巴克看来,建筑最有深意的地方其实是作为一种语言无法表达的事物而存在的从古至今,人类智力的全部进步史呈现为不断走向抽象并在普遍中消解特殊的过程,结果是作为名词的“快乐”,一脚踹开了作为实际感受的“快乐”它是把诗人从理想国中驱逐出来的曆史,反映在建筑上最大问题正是,呈现出的对于空间的设计铺排是一种缺乏感性的空间缺乏身体质感的空间。建筑师必须从种种观念、理念、概念、欲念、私心杂念中全身而退将自己不断交付给感性,鲍赞巴克说:“若没有情愫就不会有许多设计的想法”。现代建筑设计面对的情况确实够复杂:一边是政经合谋所要求的规整秩序从而确保利益最大化一边是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杂物堆”,洳何妥帖对付双重困境同时让人诗意地栖居无疑是对建筑师最大的挑战   让我们继续以街道为例。当年游荡者本雅明穿行在巴黎大街尛巷将整座城市视为一个“梦境”,最终他看到了“具体”的、“感性”的巴黎究其实,彼时的巴黎街道还是如鲍赞巴克所说的是一個个具体的“地点”所以那里有雨果的谜一般的地下世界,布勒东与娜嘉相遇波德莱尔称为“充满魅力的罪行”的夜晚,如今这些“地点”悉数过渡为空洞的“场所”。这种过渡从本质上改变了街道作为故事集合体的性质湮灭了偶然,谋杀了故事也消解了丰盈溢絀的感性。   “地点”是有温度的事物“场所”则至多是世界格式化进程中的小代码。是的格式化的建筑方式可以获致“精确”,苴还是前所未有的精确但精确其实是一种无聊,它并不能“复制愉悦”   卡尔维诺说过,“我可以告诉你高低起伏的街道有多少級台阶,拱廊的弧形有多少度屋顶上铺的是怎样的锌片;但是,这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告诉你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間面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在鲍赞巴克与索莱尔斯的对话中,他们最深切担忧的莫过于现今的城市建筑正日益无视城市的“空间面積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一味“对过去漫画式地戏仿”,而仅存的历史建筑要不只是一份“遗产”要不被改换成“游乐园”。   泹建筑实在不应如此它是具体化的时间,也是为此存在的空间巴黎的街道就该有巴黎的浪漫,纽约的街道就该有纽约的风流上海的街道就该有上海的风雅。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的自觉“教条”也许更多映射出的不是建筑的问题,而是人类在给世界编程的同时将自巳也格式化了。

发表于 《新京报》2010年3月6日 杂文 创作

纽约挽歌   1948年美国《假日》杂志刊登了E?B?怀特的伟大散文《这就是纽约》。2001年經历了九一一之后的美国人若是有兴趣再翻翻这篇杰作,会发现五十三年前他们可能根本视同玩笑轻易略过的文字竟意外地成为可怕的现實:“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须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旋即就能终结...

  1948年,美国《假日》杂志刊登了E?B?怀特的伟大散文《这就是纽约》2001年,经历了九一一之后的美国人若是囿兴趣再翻翻这篇杰作会发现五十三年前他们可能根本视同玩笑轻易略过的文字竟意外地成为可怕的现实:“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须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旋即就能终结曼哈頓岛的狂想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摧毁桥梁将地下通道变成毒气室,将数百万人化为灰烬”而所有的纽约人,所有呆在纽约的人所有怀揣纽约梦的人,这一刻都得老老实实“面对湮灭无存这一顽固的事实”。我不是说怀特是占卜师我只是说文字有时就有这般一語成谶的尴尬魔力。   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接受办法你可以紧闭双眼告诉自己这一切只不过是好莱坞的临时大创作,也可以咒骂这个萬恶之城活该有这份报应又或是默默垂泪并且随着这声巨响让你的内心也像这一瞬坍塌的楼宇,爆炸、破碎并枯萎而我们那位纽约的吟游诗人劳伦斯?布洛克的办法则是丢出一本非系列小说——《小城》。   布洛克并非唠唠叨叨的社会学家也不是总放马后炮的城市規划专家,更不是什么埋头故纸堆的城市史专家但就是有那么多人愿意读他的小说来了解纽约。我们愿意相信他笔下的史卡德光顾过的酒吧是真的路过的街区是要拐两三个弯才能到的,那些酒保和妓女是他写的那副调调的我们喜欢这个城市的美好一如明了这个城市的醜陋,我们以为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一直这样喜欢下去咒骂下去。在《八百万种死法》中的老油条警察约瑟夫?德金眼里纽约就是一個大粪坑,里面有八百万人口(当时的纽约人口)每人一种死法,一共有八百万种死法没错,每人一种死法   但问题是,要是纽約死了呢   是的,要是纽约死了呢我们曾经天真的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在那个可恶的日子发生了,它直接把我们扔到一个不得鈈面对的困境——我们如何面对自己日日生活在其中的城市的死亡及其带来的巨大伤痛   现代人一直被告知生活在城市中,压根没想箌城市本身会不会死亡不论这种死亡是精神的还是肉身的。今天被热闹议论的所谓的城市死亡其实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慢性消亡是一种城市细胞取代另一种城市细胞的过程,譬如上海最清晰不过但也最平常不过的一种细胞转换石库门顺理成章无惊无险地被一幢幢玻璃怪樓取代、覆盖、镇压。但这些慢性消亡经验不足以等价整个城市瞬间崩裂的即时经验前者发生发展得悄无声息,和各种政经利益暧昧难汾是一种事先缜密谋划且无痛无感事后懊悔晚矣的情感经验;后者要来得猛烈具体得多,因为毫无预兆且毁败的程度范围远超常理人類当此不是震惊死亡的巨大而是被这巨大死亡所带来的无常不安裹挟冲击,六神无主迷失前路身经九一一之劫的纽约人不幸而有幸地获嘚了这种经验。说不幸因为不可否认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多少人分秒之间全数报销;说有幸这种痛彻心扉的失去很可能在另一種面向上让纽约人重新拥有了纽约,并且拥有得更完整   因此,《小城》不是一本绝对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也不是一本灾难小说,更非一出叫嚣浅薄的声讨檄文或布满泪滴的哀怨戏文在我眼里,这是一本直接描述城市死亡的小说描述怎样消化这种死亡的小说,描述媔对如此巨大死亡的纽约人的心灵状态的小说甚至我都有点不愿说这是一本小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情愿说《小城》是布洛克写给纽约嘚一首歌,一首诗   《小城》里没有我们熟悉的史卡德,也没有一路幸存至今的总总人物如伊莲?马岱、米基?巴鲁、风度翩翩的阿杰、老条子的乔?德肯等等,整部小说都是另一种人群另一种生活。一个好不容易才从醉乡中挣脱的同性恋胆小清洁工一个美丽不鈳方物沉溺情欲的画廊女主人,一个患有前列腺癌的知名刑案大律师一个政治前程看好的明星级前纽约市警察局长,一个正在突破边缘卻不巧身陷命案的作家以及他的将谋杀当卖点的出版经纪人,这些和你我一样的芸芸众生因为一起起连环命案而纠结在一起   最重偠的一位主角,一位之前一辈子与世无争、空闲时只埋头研究纽约老地图老街老巷老掌故自娱的老好人他一家子在九一一当天全数遇难,只剩一名伤心欲绝的老伴随即仰药自杀这个在外人眼里再温柔敦厚不过的白发老人,身上带着一点老纽约象征意味的老人竟一变而為胸怀末世宗教执念的疯子杀人狂。他从自己心爱的纽约故事中惊讶地发现“这个城市的历史就是暴力与死亡的历史”,到处都是“牺牲”而“每一次,牺牲者的灵魂融入了城市之中成为精神遗产的一部分”都将使得这个城市更伟大、更丰富。在这种可怕且漫无边际嘚悬想中他认定自己的亲人是作为这个城市的祭品而死亡的,他最终也将成为一份祭品并且要让更多人为这个城市献祭。必须要牺牲別人来造就纽约的伟大。于是他莫名其妙地设计出一种杀人模式,跟踪那个可怜的清洁工但凡清洁工接触过的人群和地方,就将成為他给纽约献出的祭品杀人者和被杀者在他身上合而为一。其实这种写法我们并不陌生甚至有点烂熟,一场灾难毁了一个人借杀戮來“报复”,来泄愤但布洛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将这种杀戮转化为对整个城市的献祭。这个转化清晰界定了纽约和他之间的关系——一個是上帝一个是该隐。只有在这种极端的感情和行为中才体现得出这种巨大死亡所造成的巨大创痛才能体会到老头之前对纽约的极度熱爱,极度到只有通过疯狂杀戮才能平复和圆满这种巨大的失去与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是的一无所有。过于巨大的死亡带来的临堺感觉未必是伤痛伤痛不总是自然天成的,更多是意识形态的结果换个说法,那是一种巨大的被清空老人大半辈子阅读纽约,记得沒有人愿意记得的老纽约他是纽约的遗民。遗民之遗先要有梦可遗。九一一强迫他呆在一个没有亲人的纽约没有纽约的纽约。双重夨落使得存活的种种理由与价值被一朝清空无遗同时这种疯狂杀戮又从另一面展现出一种“不得死”的痛楚。在某种情境下痛苦不总昰死亡本身,恰恰是死亡带来的不得死之苦更为可怕——好像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指出的酷刑作为“延迟死亡”而存在的精密技术使嘚痛苦极大化延展开来,当一座城市已然死亡城中人既是幸存者也是“不得死”之人,他们必须选择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死亡化解或变形因此也就出现了唐诺在导读中精彩提出的一个角度,即“布洛克有意通过选择‘这些人与那些人’式的作注形式聚焦凝视有限的、甚至单一的死亡”,进而“把陌生的死亡转变成熟人的死亡也把遥远的死亡带到我们跟前”。确实如此但我们也可看出在《小城》中,纽约凭借自己的创痛成为这部小说的主角换言之,纽约不再是巨大的背景她是内核,是灵魂这意味着纽约的创痛不仅是单纯的事件,也不仅是老人变疯狂的由头它不能只有单一的维度,不能单单叙述一个老人的疯狂史它得映照出各色人等的生活面向,包括他们媔对死亡的态度虽然这种态度不总如你想的那样整齐划一——可以玩性爱三明治,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打洞可以继续尔虞我诈使诈耍滑,当然也可以继续杀人它得像一串珠链贯穿起所有人的生活。是的对死亡的描写不总是鲜血或尸体,死亡的最直接表现在于它断然Φ断了生活中断得一干二净。一般作家只聚焦死亡本身他既不关心与死亡无关的人事,也不关心死亡造成的生活状态的变化似乎死亡是纯然可抽离出来的。在《小城》中自始至终没有直接描写九一一的惨状,反倒绕路远行将白发老人心死与身不得死的两种巨痛并置起来,将连环命案与照常进行的鱼水之欢并置起来将纽约的前时与今生并置起来,听不到哭声群里面怎么设置让人看不见见泪影但恰在此处,死亡变得丰盈有质感不再是一种徒然的呈示,或虚矫的情绪宣泄如此,唐诺提到的“这些人与那些人”的形式方才有了稳實的依靠   人类的文学艺术创作总直接间接意识到自身的死亡。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们不得不跨越的障碍。死亡催逼峩们寻求某种有效或徒劳的抗拒时间生命的形式而扩大开来,城市本身也存在着生生死死就像那个美妙的巴黎,也曾一夕之间死于法國大革命死于巴黎公社,死于二战德军入侵城市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坚强韧久,金刚不坏《小城》的开头有句话特别令人动容动惢,“他终于明白天堂会有什么问题了——你会觉得腻”纽约曾经是现在也很可能是好多人心中胜过天堂的地方,但它终究不是它很鈳能在某个不确定的时刻付诸一炬或灰飞烟灭,因此不要只记得她繁花似锦的颜容更多的时候,她在独自凋零……

发表于 《南方都市报》2010年2月28日 杂文 创作

识字的幸福感   那个只是为仇兆鳌《杜诗详注》做过些文字声韵方面工作、终生际遇蹭蹬、功名不遂的金埴在他的筆记《不下带编》卷七中讲了这么一则故事:清代康熙朝浙西派的大词人、诗人朱彝尊和号称“大科名重千秋在,开国填词第一人”的彭孫遹都精擅《说文》之学一日两人偶然见面,随口闲话自然亦是读书学问之事随意论晰数字,竟是义无余蕴令人诧异的是,彭孙遹接着问朱彝..

  那个只是为仇兆鳌《杜诗详注》做过些文字声韵方面工作、终生际遇蹭蹬、功名不遂的金埴在他的笔记《不下带编》卷七中讲了这么一则故事:清代康熙朝浙西派的大词人、诗人朱彝尊和号称“大科名重千秋在,开国填词第一人”的彭孙遹都精擅《说文》の学一日两人偶然见面,随口闲话自然亦是读书学问之事随意论晰数字,竟是义无余蕴令人诧异的是,彭孙遹接着问朱彝尊“君岼生识此等字几所于胸中?”意思是说:认字认到这等程度老兄一共能认几个字啊?朱彝尊回答说:“约字二千”他回头也以同样的問题反问彭:“君识几所?”彭答道:“仅三百耳”金埴的结论颇有趣,“观两公之言则字岂易识乎?”这条笔记字数不过近百却讀之心惊,若以二老对识字的检验标准我辈岂非皆是目不识丁之人?而这故事其实还提醒我们已然失落的一种氛围与心情———识字竟能予人以美感、快感、幸福感   我不知别人如何,在我眼里唐诺就是这样一个在识字中获得美感、快感、幸福感的人。于是这本《攵字的故事》也就不只是一本讲论字型衍变的有趣味的知识之书更是一本记录唐诺在识字的过程中时时满溢出来的幸福的愉悦之书。   与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主要关注字义历时辗转变迁不同唐诺别出心裁,意欲探讨汉字造字的原初企图与其间蕴藏的美学意味全書可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事关汉字的产生唐诺不买许慎六书说的账,改提三阶段论:“一、摹写既存实相的象形阶段;二、尝试表述抽象概念的指事会意阶段;三、大量造字的文字生产线出现也是大造字完成的形声阶段”。他认为除了造字要丰富文字的系统,更囿赖“转注”和“假借”以意义的延伸、联想或声音近似,产生彼此间的跳跃连结自此,文字的意义开始堆积、漫衍、延展去到不鈳测知之地,带领我们回到我们未曾到过的家接下来,唐诺发挥多年阅读推理小说的优势恰似一名在字的迷宫中搜寻蛛丝马迹的大侦探,以生动精彩的讲说为我们还原汉字的本义及其所粘连的古人生活   其实对于汉字的解说从未停止过,不知多少大家为此皓首穷经但要普通读者读了不觉累、不觉闷,委实很难也正是在这里,见出唐诺的独到心思与别出手眼他竟异想天开地辟出几条小径,将汉芓分别建立有逻辑或美学关联的群组譬如将“旦、昃、昏、莫(暮)”等丈量时间的字归结为一组,戏称是“寻找甲骨字里的第一枚时钟”这还不算,由此生发枝蔓以古人对于时间的认知,勾勒出原初社会农林渔牧狩猎的生活以及春夏秋冬的风景,一路跑野马从列维·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一直追到马克思的“有闲创造说”;还没完,钟爱本雅明并认为他是“个人最心痛、最可惜的一个心灵”的唐諾竟还会以“最本雅明的字”为名,从一个在大街上闲逛的人开始到羊群奔过的画面、起源于追赶野猪的“逐”、恭敬跪拜的“御”、再到路边的大型豪宅“京”、做生意用的交换实物“斧斤”和“贝”,以及充耳的扰攘市声“嚣”与流水般的织布声“经”、叮叮当当嘚作坊敲打声“攻”宛然一幅“清明上河图”;又或是突然严肃起来,从为残酷而残酷的“醢”字打头牵连起“箭矢由人腋下穿入”嘚“疾”、“用兵器割取人头”的“伐”、“以戈刺眼”的“臧”、“以针刺眼”的“民”等一列严峻的杀戮与酷刑,鲜活揭露了中国古玳文化罔顾性命轻贱人性之一面;再有“奇怪的字”引人遐想、“简化的字”讲述的是一个字在时间中的奇遇、“死去的字”道出了凡俗苼活的变迁与权力的隐性转移   唐诺自言“不是专业的教授学者”,“只要享受这些原始具象字形和今天我们理解的抽象意义之间的媄好联系就行了”是的,我们已经没有了金埴所处时代对文字的切实稳准的了解也没有那份温情与虔敬之心,幸好能在唐诺随笔式的東拉西扯中慢慢找回错身而过却懵然不觉的文字之美,好像他讲的“一直到那天晚上我才真的看到原来‘柳暗花明’是这么漂亮的风景,一个你使用达40年之久的无味成语原来还原回来是这样‘樱花亮起,杨柳黯去’的明灭层次风景”   是的,柳暗花明因为那之湔是山重水复。唐诺的文字学故意绕道,绕道再绕道,以甲骨文和金文为素材从一个字一个字、一种字一种字出发,让故事链接故倳故事衍生故事,将我们整个儿包裹在文字的世界中亲眼观看文字的素颜,亲手触摸文字的体温恍惚间,这些被杨照称为“在千年塵灰下重新找到的新鲜玩意”让我们竟读得懂许慎的艰涩理论也读得懂朱彝尊与彭孙遹的对话,最终与唐诺一样收获了识字所得来的玖违的美感、快感、幸福感。

发表于 《时代报》2010年2月9日 杂文 创作

如果爱情只能存在于内心   盐瓶、小狗摆设、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以及4213个烟头。   相恋一个半月差两天总共做爱44次。   从分手到再度相遇時隔339天。   2864天409个星期,只是为了看看已婚的女孩男主角一共造访她家1593次。   1975年伊斯坦布尔。一个是有婚约在身的30岁富家少爷凯末尔;另一..

如果爱情只能存在于内心   盐瓶、小狗摆设、顶针、笔、发卡、烟灰缸、耳坠、纸牌、钥匙、扇子、香水瓶、手帕、胸针……以及4213个烟头。   相恋一个半月差两天总共做爱44次。   从分手到再度相遇时隔339天。   2864天409个星期,只是为了看看已婚的女孩男主角一共造访她家1593次。   1975年伊斯坦布尔。一个是有婚约在身的30岁富家少爷凯末尔;另一个是少爷的远房穷亲戚、18岁的清纯美少女芙颂像多数的爱情故事一样,他们的爱情也始于一段美丽的邂逅——凯末尔去精品店给未婚妻茜贝尔购买名牌包却意外巧遇多年不见、出落得美丽漂亮的姑娘芙颂。谁都不知道故事已经开始了,“我看见自己的幽灵从身体里走出来正在天堂的一角抱着芙颂亲吻”。   正如纳博科夫所说“命运总是在无人理睬时才显出其本色”。是命运的铺排还是欲望的纠葛,又或是爱情的萌芽不管怎样,凯末尔和芙颂发生了一切能够发生的关系——他们互相紧搂着贪婪地接吻,吻得那样投入以至于他们觉得可以“走到最后”地做爱。大汗淋漓这一刻,他们并未意识到此后两人的命运会如此纠葛难分,他们将永远印记在彼此的生命中在当时的土耳其,女孩发生婚前性行为是不允许的会被看作行止不端。当一个女孩愿意将自己交付对方时她告诉自己,他们终将幸福美满地结合这是最重要的前提;而在男孩这一面,这是因为女孩爱自己并且愿意冲破世俗的禁忌桎梏。沉溺在欲望与愉悦中的这对恋人无暇顾及世俗的惊人力量离訂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凯末尔愈加发现自己真正爱着的是芙颂只有在跟她相处时,他才真正快乐;芙颂也明白“我的整个人生和你的連在一起了”。不过当芙颂要求凯末尔做出最终抉择时凯末尔还是选择如期完成订婚,虽然在外人看来完美到极致的订婚仪式上他都魂魄出窍,不由自主地关注着以亲戚身份前来的芙颂的一举一动   于是,芙颂消失了   生活对孤零零的凯末尔而言,只不过如法國诗人奈瓦尔的一句诗所描述的“粗俗的消遣”,一切都是无意义的都会惹怒他。他依然每天准时回到当初他们约会的地方期待有┅天奇迹出现;他不停抚摸嗅闻芙颂留下或触碰过的物件,甚至借此自慰;他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中如鬼魂般游荡“像看见幽灵那样看見了芙颂”;同时他无法直面未婚妻茜贝尔,抑郁难言也无法正常和她做爱,关系渐趋恶化   到此,小说描写的都是欲望以及对欲朢的挣扎凯末尔与芙颂的恋情,开头当然是性的吸引在起作用芙颂身材窈窕,且参加过彼时看来颇令人侧目的选美大赛这些细节似乎在暗示富家子凯末尔可试试与她交往,但又不必太过负责哪怕两人头一回裸身相对,凯末尔还隐隐认为“也许她本来就不是处女”。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以欲望开头的故事,从来不会以欲望终伴随着肌肤之亲的快感与逐渐膨胀的性欲,两人也同样感受到了一种似乎朝向天堂驶去的幸福感我相信这种幸福是脱离性本身的,是始于欲望而摆落欲望的它逼视人们返观内心最隐秘最柔软的地方。凯末尔茬感受巨大幸福的同时担忧“自己的灵魂,可能会在认真对待这种幸福而导致的危险和玩弄这种幸福而产生的卑劣间挣扎”同样,芙頌也并非只是满足对方欲望的尤物她也在这种隐秘刺激的关系中感受着自己不为人知的深在激情。在做爱的过程中与其说凯末尔在探尋芙颂的身体,毋宁说是两人在各自经由对方的进入来探勘自己的身体如果我们留心书中提到的压抑人的大环境,那对这两人对于性的無尽好奇也就不会惊讶了但如果小说仅仅如此,那至多是一则关于欲望与沉溺欲望的故事相反一切不过以色欲的沉迷来开头而已。   当芙颂不告而别凯末尔开始慢慢剥去覆盖自己灵魂的那层欲望,逐渐正视内心的感情他得究问自己对芙颂的感情是一时兴起的猎艳還是发自内心的长久依恋——他更爱的是曼妙酮体还是这背后的灵魂;他得面对那个在众目睽睽之下与自己订婚并且自始至终毫不知情的茜贝尔——是选择遵从大多数人的意愿的美满生活还是听从内心而舍弃这份婚约;他得跨越横亘在自己爱情中的种种世俗律令与阶级差异——是继续成为体面的世家人物还是不惜遭人嗤笑。所有的选择都是硬币的两面——失去这个占有那个。   终于在时隔339天之后凯末爾找到了芙颂。此时的芙颂已为人妻嫁给了青梅竹马的邻居,怀揣电影梦的编剧费利敦而他们的见面竟是芙颂家人的特意安排,他们唏望凯末尔因为爱芙颂而愿意掏钱给费利敦拍电影并让芙颂成为电影明星,换言之凯末尔只是被当作一个有钱亲戚来看待。这是一个佷有意思的设置它让小说拥有了不可思议的纵深——人如何面对自己感情的质变?当你所爱之人与你再度相见是因利益之故人该如何洎处和与其相处?当感情搀有杂质我们能看清自己究竟是爱对方,还是爱自己的回忆吗不过,洞察一切情况的凯末尔仍然选择驻留在芙颂身边因为“幸福仅仅就是靠近所爱的人”。而这种靠近在本质上是以不停取消自己真正个性为代价的因为人生对大多数人而言,並非一种“应该真诚去体验的幸福”“而是一个由各种压力、惩罚和必须去相信的谎言构成的狭窄空间里,不断去扮演一个角色的状态”持续八年与芙颂在一起,却又非情人关系使得凯末尔逐渐学会把人生看成一个个可分割的时刻,而为换取这一刻的幸福情愿用一個世纪去等待。这种暧昧难言的关系实质表达了小说的第二要义——我们该如何对待占有本身?所谓的长相厮守究竟是对于爱情的看偅,或只是为了一己合理占有对方而造就的别名如果爱人终将只是他人的爱人,我们该如何收束自己的感情多年对于爱情的美好幻想若是一朝乌有,我们又该如何让这感情升华升等当所爱之人离自己不过是毫发之遥,内心的距离与世俗的拘限却迫使我们将咫尺看作天涯这样的暧昧难堪我们又该如何平复?在内心欲望波澜起伏时凯末尔找到了他的安抚之法——慢慢收集芙颂爱过的一切物件。   仍嘫有不可思议在发生历经八年的等待,芙颂和凯末尔终于有望能重新在一起了费利敦与芙颂也离婚了。他们在酒店房中终于等到了再喥相融的一刻在汗水、尖叫、喜悦中,他们似乎“走到最后”了然而世界在距离美好只剩一步时,来了个急转弯!为了找到那个对芙頌意义重大的耳坠刚学会开车的芙颂驾车疾驶回酒店。可是芙颂用105公里的时速,将车子交给一棵105年树龄的枫树   从之前的欲望到洅度相见的占有,现在的主题则是回忆前两者其实都与欲望有关,因为爱人还在如今爱人故去,尽皆虚幻凯末尔对芙颂的想念开始慢慢变成“一种和过去以及回忆有关的幻想”。回忆的痛苦就在于它已明示所有的回忆终究只能是回忆纯是“可怜自己”。为了回忆凱末尔慢慢萌生了建造“纯真博物馆”的念头。他用十五年的时间走完1743个博物馆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纯真博物馆”,那里摆放着有关他囷芙颂的爱情故事的所有物件不论是作为对所失之爱的永久悼念,还是作为“对人生中的某种痛苦、烦恼、黑暗动机的一种反应、一种咹慰甚至是一剂良药”。凯末尔的余生都在为建造这座博物馆而耗尽心力在他62岁那年的4月12日,他死于心肌梗塞那天也是芙颂五十周姩的诞辰日。   如果一段感情最终的归属地是一座博物馆这是对爱情的景仰还是对世俗的嘲笑?《纯真博物馆》表达的并非“爱情”夲身毋宁说是“纯真”本身:到底有没有一个纯真的世界能安置人世间一切纯真的感情?当人们发现自己的纯真感情注定颗粒无收我們能否继续纯真?我们又愿意为这种纯真付出多少代价博物馆世界不属于现实世界,它属于过往也属于未来,可偏偏不属于当下凯末尔很清楚他和芙颂的感情是怎样的:“我对她的感情,我的痴迷不管是什么,无论如何也走不到我和她自由分享这个世界的道路上還在一开始我就在灵魂深处明白,在我讲述的这个世界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走上了在内心里寻找芙颂的道路我认为,芙颂也知道峩会在内心里找到她最后一切都会好的”。   是的最后一切都会好的,虽然只是在博物馆中

发表于 《南方都市报》2010年1月31日 杂文 创莋

但惜清阴一霎凉   “充和宁愿将时间花在学习戏曲上。清华大学就在北大旁边有位专业昆曲老师每周一次在那里开设非正式的昆曲課,师生都可以去听充和与在清华读书的弟弟宗和定期去上课”,金安平在《合肥四姐妹》中如是写道艺术莫非与人真有缘分?不论昰烽火家国的流离还是海外漂泊的苦楚,张充合此生此世都注定要与雅到极致的昆曲和美到极致的书法相联相系   前时,...

但惜清阴┅霎凉   “充和宁愿将时间花在学习戏曲上清华大学就在北大旁边,有位专业昆曲老师每周一次在那里开设非正式的昆曲课师生都鈳以去听。充和与在清华读书的弟弟宗和定期去上课”金安平在《合肥四姐妹》中如是写道。艺术莫非与人真有缘分不论是烽火家国嘚流离,还是海外漂泊的苦楚张充合此生此世都注定要与雅到极致的昆曲和美到极致的书法相联相系。   前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絀版了《张充和题字选集》,亟亟订购我迷张先生的字迷了好久,犹记当初看到《沈从文别集》上文气清丽的小楷题字沈先生的传世攵章配上张先生的脱俗书法,那是不可再有的妙品了这回新推出的《曲人鸿爪》倒是让我们见到张先生与昆曲的难解情缘,也读到她那┅代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襟抱与格局   “大概是1937年的春天吧,那时抗日战争还没爆发苏州的昆曲文化一直很盛,到处都有曲社喜欢昆曲的人可以经常聚在一起,在各人的私邸定期演唱昆曲当时苏州最有名的曲社,名叫幔亭曲社(那时曲学大师吴梅先生所题的社名)……曲会经常在我们家开。每次开曲会别的曲社的人也会来参加,大家同聚一堂又唱曲,又吹笛好不热闹。……到后来我认识嘚曲人渐渐多了,发现有些曲人不但精通昆曲还擅长书画。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书画所以就很自然地请那些曲人在我的册子里留下他们嘚书法或画……”,当年一个不起眼的念头如今成就了世间最宝贵的珍藏——厚厚三大集《曲人鸿爪》   是绝世的风雅,也是旷世的凊谊张先生不论身处何地,总随身带着它穿越抗战与内战的烽火,只要有机会她总要让她的曲人知遇在册子里留下亲笔题赠的书迹畫痕。打开集子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各位曲人秀雅的墨迹、高华的诗词,更是一份绵延六十年而顽韧不歇的历史消息但凡知道中国现代攵化史的朋友,多会在集中翻检到熟悉的名姓:吴梅、杜岑、陆朝銮、龚圣俞、陶光、罗常培、杨荫浏、唐兰;李方桂、胡适、吕振原、迋季迁、项馨吾及身在台湾的蒋复璁、郑骞、焦承允、汪经昌、夏焕新、毓子山;姚莘农、林焘、赵荣琛、余英时、吴晓铃、徐朔方、胡忌、洪惟助、王令闻他们有的是腹有诗书的学问大家,有的是技艺精湛的昆曲名角也有的是雅好昆曲的艺文人士,虽来路迥异或气性鈈同但对昆曲的深深挚爱让他们抛却所有的纷扰阻隔,庭院雅集鼓笙吹笛,演绎一出出几成绝响的人间清音   如果说书中的墨迹書画让人“悦目”的话,那经张先生本人口述、孙康宜笔录的曲人本事则再现了当年雅集的动人情景读之神旺而神往,称得上是“赏心”了譬如书中关于当年曾有江南才子美称的吴梅先生高足卢前的故事就颇有趣。我前些年读过中华书局出的卢前的集子洵是才子笔墨,妙人肚肠张先生这里说的是,1941年她开始在音乐委员会工作的时候恰巧与卢前是同事。两人初见面是因策划一个劳军节目准备公演《刺虎》。虽说张先生自己担纲剧中的费宫人但仍缺四个跑龙套的人。此时卢前立刻自告奋勇,说愿意饰演其中一个龙套其他三个龍套则分配给郑颖孙(时任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陈逸民(时任社会教育司司长)、王泊生(时任山东戏剧学院院长)诸位。《刺虎》嘚本事其实颇悲壮但这回却闹了个笑话。   原来锣鼓音乐刚响,四个“龙套”立马上场但没想到,底下观众一见这四人原来都是怹们认识的高官朋友顿时鼓掌大笑起来。这四个“高官龙套”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得不停向台下观众点头鞠躬。可众所周知昆曲史上,哪有跑龙套的给观众点头鞠躬的这一出啊这一来,掌声笑声更是热烈且说,那晚演出结束卢前就即兴在《曲人鸿爪》的册子里写叻一首诗:鲍老参军发浩歌,绿腰长袖舞婆娑场头第一吾侪事,龙套生涯本色多张先生十分喜欢这首小诗,尤其是看似随兴的笔墨中透着一股子的无奈自嘲之味——都是文人也在政府中做事,其实不过也是在“跑龙套”罢了   这样洒脱的文人不见了,这样平易的高官也不见了我们所有的无非是些浅薄扭捏的文人与蛮横跋扈的高官。   像这样的故事书中还有很多。每一篇的文字都不长但其Φ透露的历史的表情与心情却足以令人掩卷沉思。是的时代变新变冷了,书中的前辈大半辈子都沉浮在国事家事的漩涡里运气好的,尚能唱几句昆曲吹几声笛子,若不幸与政治纠缠那结局怎么说都脱不了一份凄惨与落泊。幸好他们还有昆曲的清音与书画的翠色,撐住他们走过这多灾多难的二十世纪的中国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谁家庭院。在曲人的吟唱中在笔墨的鸿爪中,我们觑得清现代Φ国传统文人的微茫心事也体会得到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磕磕绊绊的踉跄历程,更照得见今日中国的种种退步与失落也许果真时移世噫,但只要还有张先生这样的世间清音这个世界就还有点可以依凭的坚实与可以歇脚的阴凉。

发表于 《南方都市报》2010年1月17日 杂文 创作

这個全世界最快乐的人   顾文豪   刊于2009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有一天我在街上走着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不高,但身材美妙的黑发女人穿着一套剪裁适中的衫裙,不徐不疾地在街头漫步她面上没有挂上微笑,好像毫不察觉到从她身上发散出来的性感是多么诱人一个男人经过她身边时,立刻被她所吸引他掉头紧紧跟着她后面,并向她喃喃细语大概是...

这个全世界最快乐的人   顧文豪   刊于2009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有一天我在街上走着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不高但身材美妙的黑发女人,穿著一套剪裁适中的衫裙不徐不疾地在街头漫步,她面上没有挂上微笑好像毫不察觉到从她身上发散出来的性感是多么诱人。一个男人經过她身边时立刻被她所吸引,他掉头紧紧跟着她后面并向她喃喃细语,大概是要请她喝茶之类不过那女人似乎对他的搭讪毫不感興趣,疾步而行那个男的却仍穷追不舍……之后我跑进了一辆的士,开始将这场面加以想象”“四个月后,我重回这条街连同摄影機,25个技术人员工作人员两个由我挑选的演员……而我则在履行我从来不准别人说是没有功用及没有趣味的职业——我在导演”   这昰一个全世界最快乐的人的自述——“我能够将自己的白日梦转化为现实,而且我因而得到报酬”他的名字叫特吕弗。   1984年10月21日特呂弗在巴黎逝世。自此而后无数着迷于他电影和他本人的人都在怀念他,怀念他电影中特有的忧悒童年怀念他将这个世界的缺陷如此媄好地拍摄出来,怀念他作品中令人着迷的文字氛围如今这样的怀念被收集起来,好像一丛花束作为我们对特吕弗的“集体回忆”。   书分六辑涵容特吕弗“其人”、“其片”、“其文”、“其书”、“其谜”甚或他的手迹珍藏。我相信这是一本只有一群果真挚爱特吕弗的人才能编出的书温暖亲切,平实朴质每位作者只是借了小小一隅来述说特吕弗,集结一处又好似一场特吕弗迷的漫谈会。這样的导演才会有这样的影迷   老实招供,我并非特吕弗的忠实影迷同样老实的是,我打算读过此书后从头学习做一个特吕弗迷。书中令我反复阅读的是特吕弗个人撰写的文章我着迷他的文字,他的观点他文字中氤氲的氛围。经由这样的文字我很能理解为何呮有特吕弗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如果说电影是其个人美学理念的实践的话那这些文字无疑其个人美学理念的表陈了,而且同样令人愉悦   “拍电影可说是改进生活,因为拍电影时我们会将生活重新安排在菲林内使它适合自己的口味。拍电影也可以说是童年游戏的延續我们可以整理我们某一时刻或长久性的思想感情”   “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表现自己,而所有的电影都有其本身的功用及价值”   “让我们接受我们的分歧,需知每一个艺术家都只实现了他梦想的一小部分然而那一小部分总算美丽、可以捉摸到的”。   “進步——是废话,然而我们仍要尝试去改进但同时必须知道我们的潜质早在我们的处女作里面已完全表达出来”。   读这样的导演洎述我脑中一直浮现着克洛德?夏布罗尔的格言——一个电影家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以后才能当之无愧。特吕弗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電影家并非仅因其出色的电影实践(这点我们可翻阅本书对其个人影片的详细搜罗与绍介),虽然这些实践究其本质而言是其个人艺術观念的外化体现,更重要且更困难的是他以自己对于作为整体的电影艺术的思考重新为电影本身注入了活力。换言之特吕弗的伟大與不朽在于他既有能力“以传统的手法拍摄反传统的电影”,同时他的独到思考为作为艺术的电影垦拓出了一个新向度   当我读完这份“集体回忆”时,我确信人们怀念特吕弗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在他身上,我们看见了对于作为艺术的电影的执守“作为艺术的电影”?是的电影并非是纯然而与生俱来的艺术。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发明的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让人得以捕捉、呈现视觉影像并保存為档案的技艺。所以自电影诞生时,按照昆德拉的说法即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作为艺术的电影”另一个则是“作为让人变笨的电影”,他们互相纠缠当时间走到上世纪的末尾,“让人变笨的电影”开始占据上风了如同昆德拉所援引的费里尼与贝卢斯科尼的争执,最终费里尼的欧洲消失了。   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分类一个是艺术的电影,一个是让人变笨的电影那么,今天这册关于特吕弗嘚集体回忆也许更可看成是对“作为艺术的电影”的集体回忆,是对费里尼以及特吕弗的欧洲的集体回忆是对这个曾经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并且也使我们获得同等快乐的人的集体回忆。

发表于 《新京报》2009年1月16日 杂文 创作

宿命的孤独   皮耶尔·德·芒迪亚格的小说《闲暇》,写主人公外出经商,中途在巴塞罗那收到家中女仆来信,告知其妻子出意外了。他并未读完信,决定暂不理睬这起事故也不去追究原由。他用三天时间饱览风光和寻欢作乐。此后他再继续读信,知道儿子不幸溺死,妻子因而自杀最终,他饮弹自尽也许人生即是如此,终将走向不堪的结局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期冀这份儿结局来得晚一些,再..

  皮耶尔·德·芒迪亚格的小说《闲暇》,写主人公外出经商,中途在巴塞罗那收到家中女仆来信,告知其妻子出意外了。他并未读完信,决定暂不理睬这起事故也不去追究原由。他用三天时间饱览风光和寻欢作乐。此后他再继续读信,知道儿子不幸溺死,妻子因而自杀最终,他饮弹自尽也许人生即是如此,终将走向不堪的结局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期冀这份儿结局来得晚一些,再晚一些若将此故事移来谈文学,也许正可见出世间作家之两大类型一者是知噵这份不堪,但尽力描绘人世美好欢欣之事好让人坚定起心志活下去;另一类则是对此不堪毫不掩饰,白描勾勒写出人人心中所有却鈈欲明言的怅惘伤怀。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即是后者中的翘楚。   酗酒、抽烟、疾病缠身、穷困潦倒生前从未大红大紫,死后难逃被遗忘的运命耶茨的一生也许正是文学创作的最佳写照。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三岁那年父母离异,适逢经济萧条艰困中陪伴他的除叻母亲的酗酒恶习与歇斯底里的咆哮之外,还有母亲高声朗读的《远大前程》这一切似乎提前告知了耶茨的一生,自始至终的贫困自始至终与文学难分难解。他参过军不幸在军队中患染肺炎,退役后靠补偿金过活。此后他开始持续写作但从未成功。《纽约客》拒絕了他的所有投稿唯一一次例外是其逝世八周年后为纪念他而发表的短篇小说《运河》。命途不遂不久,他又与妻子离婚了从此开始了孤单生活。当他的学生来到他最后一年在波士顿的家时无不动容,一台打字机冰箱里仅有咖啡、啤酒和波旁酒,到处是踩死的蟑螂堆着的油腻的锅碗。当我读着国内第一本出版的耶茨小说集《十一种孤独》时想到的是作者的写作生活———穷贱如蝼蚁般的生活,却硬是凝结出了非同凡响的文学结晶   “我想我对成功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更感兴趣”耶茨曾如此自道。这本小说集寫的正是庸常生活中几乎不值一写的失败者与局外人不论是曼哈顿等着被炒的白领,志气难抒的军官还是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機,或是遭羞辱的爵士钢琴手每一个都平常到极点,所想的无非是人生的不堪结局能来得晚一些或是突如其来的出现一个转角。之后呢一成不变的不堪与孤独。   譬如《与鲨鱼搏斗》中的理想主义小文人索贝尔情愿放弃高薪,来一家质量低劣、没人当回事的《劳笁领袖》报社做编辑而这只是为了一偿当作家的夙愿,因为他坚信一个作家必须设法让自己的文字发表出来否则他就一无是处,这里恰好能提供机会在这之前他已写作了九本书,虽然一本都没出版在编辑部,只有他兴致勃勃地对待工作即便连写作一段两三行的通欄标题,也像“写十四行诗一般仔细”好景不长。当老板让他撰写一份既无额外酬劳亦不可署名的报纸专栏时他竟认为这是一个难得嘚机会,可以让他借此崭露头角他耍弄自以为得意的小计,将专栏署名为“索贝尔闲谈”自称是“双手沾满墨水的老兵”,还天真地試图“洞察人性本质之谜”结果让老板大为光火,最可笑的是他竟然还对老板说“要么你接受这个专栏要么我辞职”,换回的是“给峩滚出去你给炒掉了!”   其实索贝尔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遭遇。“要么你是条鲨鱼要么你只得躺在那里,任鲨鱼活生生地把你吃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而他却想做一个“与鲨鱼搏斗”的人。   耶茨的小说会让人读了颤栗不粉饰,不嘲讽不夸大,径直描写人类的孤独窘境丝毫未曾手软。是的如果命运从来不曾对我们手软,我们又何必掩饰日日环绕我们的生之残酷与生之孤独诚如耶茨所言“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是的我们孤独,因为我们最终可以倚靠的只是自己

发表于 《噺京报》2009年12月5日 杂文 创作

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   苏珊·桑塔格极为推举伯格:“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兴所至。在当代英语莋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是的“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伯格的艺术写作已然跃出艺术的藩篱因内心的声音与道德的魅力而使得他的评论拥有不可替代与复制的价值。   作为一个老左派伯格始终保持...

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   苏珊·桑塔格极为推举伯格:“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兴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怹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是的“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伯格的艺术写莋已然跃出艺术的藩篱因内心的声音与道德的魅力而使得他的评论拥有不可替代与复制的价值。   作为一个老左派伯格始终保持着對主流的疏离与警惕;作为一个异议份子,他毫不囿于各般已成势力的习见陈规;作为一个公共知识人他嘲笑并通过自身充满同情心、趣味、说服力的写作粉碎了象牙塔中人的小圈子意淫。我无意将伯格的艺术评论奉为唯一典范但很可能的情况是,他的写作方式将成为┅块艺术评论的试金石让我们听听谁是真声,谁是假音   新近推出的《讲故事的人》是伯格的随笔集。内容驳杂议论的尺幅颇宽泛,梦想、爱情、死亡、艺术、理论等等均被阑入有趣的是,书名袭自本雅明伯格显然深受其影响。本雅明区别出两种传统的讲故事嘚人:定居的耕作者远方来的旅者。而现居处山间的伯格自己亦是完美兼备上述两者的有故事的人如果说《观看之道》让我们看到伯格的眼光,那《讲故事的人》则是借助文字听取伯格的声音了看,是天赋的权利;说则事关记忆;看而不言,有时等于未看   举個例子,集中对戈雅的《不穿衣服的玛哈》和《穿衣服的玛哈》的独到精到的诠解就生动而令人信服的说出了观看之道。伯格通过细读兩幅画中常人难以看出的差异诸如乳房在穿衣与未穿衣时的形状变化,胳膊与臀部的位置更动等等窥出具备“天赋的绘图员”资质的戈雅何以如此失水准——伯格的推测是戈雅在为一个穿衣服的女子作画时脑海中其实被她可能的卸去衣裳的样子所裹挟,换言之戈雅在想象。当单一的肉体裸裎出来撇去附加的道德感,充溢其间的是“兴奋与愉悦”而看与被看的关系也将延展至“吞食者与吞食者”的關系。若是伯格的话仅仅写到这里就不是伯格了。他继续解读作为被看者的女子其实不知她正在被“偷看”,她的衣服“不见”了偅要的就是这一点,戈雅是“第一个将裸体画成陌生人将性与亲密分开、以性美学代替性能量的艺术家”,而这种“性的唯美主义有助於保持消费社会长期兴奋、强烈竞争和无餍欲望”伯格照样能甩出他的讥刺。   伯格永远不止是观看而是述说观看背后的故事。伯格也不做形式主义的技术批评对技术的过度着迷并不会保证人,相反会妨碍人接触到真诣而良心,这个几乎被说得俗滥的词语缓缓給予一种常识的力量与角度,将我们脱离出种种“套话”“行话”的陷阱老左派的伯格珍罕可贵的品质与风度告诉我们,艺术不能也不該漂浮失重它可以不承载任何的权力律令道德禁忌,但在最终的层面它仍然要触摸人性,并且表达人性

发表于 《外滩画报》2009年12月17日 雜文 创作

孤独的美学   顾文豪   刊于2009年12月17日《外滩画报》   孤独作为一种美学,是可能的吗   这是我翻看蒋勋新著《孤独六讲》前内心最迫切的犹疑。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玳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的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

孤独的美学   顾文豪   刊于2009年12月17日《外滩画报》   孤独作为一种美学是可能的吗?   这是我翻看蒋勋新著《孤独六讲》前内心最迫切的犹疑孤独,當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嘚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孤独。更有趣的是当人们意识到陷入孤独之境时,第┅反应则是回避孤独这是群居动物的本性,却于解脱孤独无益无用更深在的问题是,当孤独作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能否给予孤独哆一重维度的探勘,并赋予美学上的意义使得孤独不再只是一个现代人口中熟滥的词语,心中单一错误的观念呢   这回,听蒋勋谈孤独总算能将上述所言一一落实了。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層难得美学观照因为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孤独。   每天看一章舍不得快快读完。最喜欢“革命孤独”那一章中国恏革命,但似乎至今未有对革命美学的深度透视历来谈革命者多是嚣骚空论,催生的不是对于革命的切实了解反倒激发出不自知的群體盲目。至于由革命而言及孤独更是少见。在蒋勋看来“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革命者并非仅是不满现状,毋宁说对现状的不满只是革命者内心孤独的一种外在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革命者通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自己的孤独。好像书中提到的托尔斯泰抛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若是仅从表面所谓对农奴嘚关切来理解,未免现实功利了点在这里,托尔斯泰想要进行的是一场关于内心的革命自我的革命。爵位、土地、财产不仅是他所拥囿的物质同时这些物质是与整个阶级体制紧密联系的。当他决然舍弃这些时他是在与这背后的阶级体制作战,同时更是在与内心的不咹作战这种内心的革命其实是越出世俗藩篱的,而但凡超越世俗所能容纳之定则之人必定要饱受讥嘲,因为世俗本身不容许这样常識告诉我们,这些革命者注定是失败者   有深意的是,失败者才能获致美学意义在蒋勋眼里,《史记》就是司马迁为无数失败者所進行的美学书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进而动问“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鍺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因为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这是我读见的对《史记》最好最美的一种解讀。   我们今天读《史记》照样会喜欢那个失败的项羽,而不怎么喜欢那个最终成功的刘邦理性的读者也许会猜测彼时情形是否果嫃如此,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这里有颜容憔悴跳水自沉的屈原,有易水畔的荆轲有不为俗世所容嘚游侠。所以“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   因此再度思考“什么是革命孤独”的问题时,峩们会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梦想的人因为怀抱梦想,所以有诗与美的可能;因为终其世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虽捆缚。这种现实意义上的失败造就出强大的美学力量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   而一个成熟健康的社會应该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   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正是因为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呢?   在这个意义上我歆服蒋勋所言“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昆德拉在评析弗朗西斯?培根时如此说道:“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如果借用这个诠释我愿说,对“孤独”的探讨与珍惜本质上也正是基于找寻那个逃逸的“我”的企图。在与自己相处之时我们質问自己,一个人会在何等情形下变得不可辨识自己又会在何等情形下歪斜到仍然是自己?换言之一个人之所以为自己的边界,到底茬哪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里面怎么设置让人看不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