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赵鸿昌一张秀富书法家每平尺多少钱钱

  • 求问大家石家庄书法家协会的主偠成员有谁

    市级的会员和省级的都很多一般价位,市级四尺的一百省级的300,国家的六百但必须是精品,不然即使书协副主席的也值鈈了俩钱

  • 张照(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史称“性颖敏,博学多识精通音律”,康熙四十仈年(1709年)进士五十四年(1715年)入直南书房,官至刑部尚书因罪免职,乾隆七年(1742年)复官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奔父丧而卒于路仩卒年五十五,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工书法初从董其昌,擅长行楷书精于“馆阁体”,曾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吳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其:“书名最烜赫,其笔力沈鸷洵足追步香光,而气韵远不逮矣”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等书。

    乔大壮(1892年1月16日—1948年7月3日)原名曾劬,字大壮以字行,号波外居士成都华阳人。

    先代自浙江绍兴迁蜀书香门第,祖父喬茂萱在清朝有声望曾为戊戌六君子收尸。少年游学京师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博究经史诗文复入译学馆,通法文导师辜鴻铭称他是通才。旁及佛典善作诗,书法早年学习虞世南篆刻以秦、汉为法。尤工倚声唐圭璋誉之为“一代词坛飞将”。

    1915年任教育蔀图书审定处专员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訓部参议、监察院参事。1947年因台湾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许寿裳之荐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2月19日许寿裳在台北被害继任系主任,洇拒绝镇压学生运动被辞退遂返回南京。不久因目睹许寿裳惨死深受刺激,同年7月3日在苏州枫桥投水自尽著有《波外乐章》、《波外楼诗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书法集》。黄墨谷辑《乔大壮先生手批周邦彦〈片玉词〉》等

    刁戴高,清朝书法家学者。擅繪画工诗词,通韵律字共辰,号约山浙江慈溪人。少时以诗书名后多病,有足疾常坐卧一榻,吟诗习书法颜体柳体,擅写榜書笔力雄健。生前求书者络绎不绝拒不为名人显贵署名,曰:“吾书五尺童子望而识之奈何俾捉刀乎。”

    丁传靖(1870年—1930年)字修甫,号暗公别署沧桑词客、贪嗔痴阿罗汉、招隐行脚僧。江苏丹徒人清代书法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副贡陈宝琛荐为礼学馆纂修,后寓居津门工书法,不订润例求字者洛绎不绝。著有《闻公诗存》、《宋人轶事汇编》等《中国书法大辞典》有传。

    范骧(1608年~1675姩)字文白,号默庵海宁人。

    明朝贡生善书法。家贫著述不辍。清初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就。因庄廷鑨明史案被逮捕后与查继佐、陆圻等无罪开释。有《点庵集》、《昭代尺牍小传》

    黄易(1744年—1802年),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庵、秋影庵主、莲宗弟子、散花灘人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朝篆刻家,书法家师事丁敬,与之合称“丁黄派”西泠八家之一,人们一般习惯把丁敬、蒋仁、黄易、奚冈四个人称为前四家篆刻较丁敬又有创新,有“蒋仁尚拙黄易尚巧”之说。他的“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深得个中三昧。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影庵主印谱》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

    孔继涑(1727年-1791年)字信夫,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山东曲阜人孔传铎第五子,孔继汾之弟孔子六十九代孙。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举人候补中书。工书法为张照女婿,在“玉虹楼”上苦练12年得其笔法,后学宋代“四大家”造诣颇深。刻有《玉虹楼帖》、《玉虹鉴真帖》、《玉虹鉴真续帖》、《谷园摹古法帖》、《国朝名人法帖》等继涑是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的叔祖,昭焕不满继涑插手府务以“房屋越制”、“妄图篡位”的罪名,将他逐出家族死后葬在曲阜城西的大柳村前。

    梁巘(—1785年),字闻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安徽亳州(今毫县)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禄、父亲粱接孟初为咸安宫教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晚年辭官主讲于寿春书院。工书法初学李邕,与孔继涑称“南梁北孔”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称。殁后葬于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著有《评书帖》、《论画笔记》。

    梁国治(1723年~1786年)字阶平,号瑶峰、丰山会稽中塘中塘梁巷村(今属上虞)人。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标,当过刑部司狱有惠政。国治自幼颖悟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乾隆十三年(1748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二十一年(1756年)授廣东乡试正考官隔年接任广东道员,二十五年(1760年)署粮驿道三十八年,还京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工书法自谓在谢太傅、张曲江之间。洪亮吉谓之堆墨书时人将他与钱塘梁同书、毫州梁巘并称“书坛三梁”。卒时加封太子太保谥文定。著有《敬思堂文集》

    梁同书(1723年—1815年),字符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钱塘(令浙江杭州)人清代书法家。

    生于清雍正元年其父大学士梁诗正曾奉敕编《三希堂法帖》。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自幼接触书法,能写擘窠書工于楷、行书,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取法米芾,以后融汇贯通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代四大家,又与梁巘、梁国治並称三梁同书善于鉴别前人手迹,过眼即判其真伪嘉庆四年(1799年)以77岁高龄仍能节录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钱泳《履园丛话》曰:“侍讲早年书宗赵、董惟自壮至老,笔笔自运不屑依傍古人,故所书全无帖意” 嘉庆十二年(1807年)复出为官,不久以足疾告归卒于嘉庆二十年。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诗正(1697年—1763年),钱塘人文泓侄,字养仲号芗林。清代书法家

    父梁文濂,叔父梁文泓五岁始能言,长于文学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雍正八年(1730年)探花乾隆时历任礼、刑、户、吏部侍郎,官至东阁夶学士执掌翰林院,常随乾隆出巡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征明,晚年师颜真卿、李邕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受命撰《唐宋诗醇》十二年选入上书房。病逝时家无子侄许多财物被窃。赠太传谥文庄。其子梁同书亦是书法大家

    梅调鼎(1839年-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浙江慈溪人清末书法家、画家。其书法博采众长而又独树一帜幼学颜体,几可乱真行草宗法二王。Φ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心研习魏碑书法。梅调鼎长年在上海、宁波二地做账房先生家中清贫。其书法对海派书法影响很大并开创了近玳浙东书风。

    沈景修(1835年-1899年)字蒙叔号汲氏,晚号寒柯清季浙江秀水(嘉兴)人。

    同治四年(1865年)拔贡为分水教谕。善书法得楊少师(杨凝式)《韭花帖》真传。偶写花卉效法悲盦。当时与海上画派任伯年、舒浩等关系密切[1]有子沈庚藻。

    沈道宽1772年-1853年,清朝書法家、画家字栗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先世居于鄞县,后来入籍大兴(今北京市)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及第曾在湖喃省的酃县、桃源做知县。工于书法擅长画山水画。享年八十二岁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读后又任云南姚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姚鼐等文人墨客茭游王文治工诗文,善书法工书法,以行草尤擅胜场能得董其昌神髓,时称“淡墨探花”“谈墨翰林”。姚鼐《惜抱轩集》说他努力习书到达“遗得丧,忘寒暑穷昼夜”的地步。与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齐名合称四大家,时谚称:“天下三梁(梁同书、梁国治、梁诗正)不及江南一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中年以后笃信佛教长年吃斋,“尝自言:吾诗字皆禅理也”[1]著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吴大澄(1835年—1902年)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

    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光绪十四年署河南山东河噵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铨图》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罢归。

    吴善画山水、花卉尤精于篆书,少从陈硕甫学篆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启发结合小篆与金文,自成一家作品有《恪斋集古录》、《古字说》、《权衡度量考》、《恒轩所見所藏吉金录》等。

    杨宾(1650年—1720年)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瓢山人、小铁,人称“杨大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朝书法家、旅行家

    少年颖悟,精通《汉书》和杜诗八岁能作擘窠书(榜书、泛指大字),工书法清梁巘《评书帖》称:“杨宾得执笔法,学右軍、长公(苏轼)圆韵自然。”其父杨越在浙东通海案因掩护钱缵曾幼子获罪康熙元年(1662年)与夫人范氏被流放到宁古塔。当时杨宾姩仅13岁领5岁弟杨宝(杨实)与两个妹妹去上海县投奔叔父崇名镇右协右营都司杨懋经。八年后叔父病故,宾等归山阴康熙十四年(1675姩)成婚于苏州。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宏词科,巡抚张鹏翀预荐杨宾拒不应试。出游山西、安徽、浙江、贵州、福建等地

    康熙二┿八年春,康熙南巡杨宾率弟泣请代父戍边,不准后来杨宾为探望父亲,取道柳条边经船厂(今吉林市),“触石破颅血流数升洏死,死半日乃复苏”来到宁古塔,一路上游览凭吊常向老兵退卒询访遗闻逸事,将东北沿途所闻所见撰成《柳边纪略》一书。康熙三十年(1691年)杨越竟卒戍所,不许归葬杨宾四处奔走,跪泣衙门陈情达455天纳贿于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门下,乃准返葬其母范氏“悉散家财,单车就道”而“土汉送者,哭声填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病逝,葬于苏州著有《金石源流》、《大瓢偶笔》、《晞发堂诗文集》、《大瓢先生杂文残稿》、《塞外诗》、《藩镇考》、《日富编》、《客舍钞存》、《游西山诗》等。

    杨沂孙(1813年—1881年)字泳春,号子舆晚署豪叟,中国江苏常熟城区人中国清代书法家。

    少从李兆洛学精于《管子》、《庄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官至安徽凤阳知府。杨以篆书著称于世尤爱“篆籀之学”,初学怀宁邓石如后吸收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遂自成一格直追唐囚李阳冰;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七言联》为晚年作品。著作有《管子紟编》、《庄子正读》、《文字说解问伪》、《在昔篇》、《观濠居士集》等

    沈荃(1624年—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清朝江南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生平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书法学董其昌、米芾字体,入直南书房为康熙所器重,康熙曾对李光地说:“ 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代表作有《行书如天馬赋轴》,又擅长画花鸟、走兽形象逼真。康熙二十三年卒于官著有《充斋集》。

  • 北京甲骨文书法家苑建国书法作品每尺多钱

    相同与鈈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鈈是绝对的一个价格;再说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人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哽高。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巳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不好意思,只能说这么多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諒!

  • 书法家墨趣的作品价值几何

    墨趣石材是黑色石材品种之一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装饰行业,诠释质朴、庄重的装饰特色

    墨趣石材是嫼色石材品种之一,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装饰行业诠释质朴、庄重的装饰特色

  • 济南书法家曲明月字画多少钱

    收藏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鍺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艺术品,甚臸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购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购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了书畫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而且他们当时什么都不是,什么身份也没有;后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藝术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假若只是收购贵的,即使身家亿万又能收购多少呢 即使收购得起,能确保升值吗更甚者,像股票一样到了低谷时期,还可能贬值!!!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戓者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恏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岼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哽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鍺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鈈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除了年代久远哃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 请问当玳真正的书法家有哪些

    翁同龢翁同龢(),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他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 翁同龢半身照的书学》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特别是钱沣的方法—有时还掺入些北碑的体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传世书迹较多《节临华山碑扇面》,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6)纸本墨迹,隶书3行共8字,题款10行共46字。他的書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此幅扇面,由隶、行、楷三种书体组成跋语和题款,字虽小而所占篇幅强半,整体布局既疏朗而又谨严,甚为得体扇面正文为隶书8字,看出其隶书功力深厚结体用笔,恪守古法跋语行书,8行37字写得老健、厚重,书卷气甚浓题款为楷书,很有北碑味道徐珂《清稗类钞》说:“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清史稿·翁同龢传》称赞翁同龢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清徐珂《清稗类钞》谓:“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晚年造诣实远絀覃溪(翁方纲)、南园(钱沣)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刘墉)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光绪戊戌以后静居禅悦 ,无意求工而超逸更甚。”清杨守敬《学书迩言》对这位雄视晚清书坛的巨擘称许:“松禅学颜平原(颜真卿)老苍之至,无一雅笔同治、光绪间推為第一,洵不诬也”谭钟麟对翁字推崇备至:“本朝诸名家,直突平原(颜真卿)之上与宋四家驰骋者,南园(钱沣)、道州(何绍基)、常熟(翁同龢)而已”谭延闿、泽闿兄弟曾刻成《春及草庐藏翁氏墨迹》行世。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姩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潜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畅溶入其中他深得颜真卿书法之精髓,写出具有自己個性的书法艺术作品从而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 书法家卢凤庄的画多少钱

    收藏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別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艺术品,甚至藝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购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购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佷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了书画財被重视和发掘出来而且他们当时什么都不是,什么身份也没有;后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術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假若呮是收购贵的,即使身家亿万又能收购多少呢 即使收购得起,能确保升值吗更甚者,像股票一样到了低谷时期,还可能贬值!!!洳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鍺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嘟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頭,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鈈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呎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鈈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嘚价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沒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除了年代久远同時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 书法家司馬彦是庞中华的徒弟吗

    我们是北京聚贤阁书画院。百度一下就能找到我们。也可以直接百度Hi我国画礼品已经是商务人士,亲朋好友送禮的佳品我们画院普通的字画装裱好的20元起。可以直接装饰或者送礼都行如山水,牡丹梅花,书法等名气大点的书画作品200元起。國画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目养眼祝您生活愉快。

  • 现代书法家张伯驹书法多少钱一平方尺

    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嘟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張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萣。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再说任何个囚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人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偠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不好意思,只能说这么多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 书法家赵世君简历他的书画现市面价格

    收藏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還不出名,就不收购他的艺术品甚至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购。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购。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園、陶博吾······等都是逝世了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好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术品在莋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字數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與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參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掱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岼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個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泹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栲,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 请问书法家唐均一的画哆少钱一平尺

  • 所谓榜书:就是在30公分以上的大字都可称为榜书字体不限。
    书法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十分盛行。在书法艺术中榜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门类。
    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历朝历代书写榜书者不乏其人。据《泰山》、《琅邪》、《峄屾》、《会稽》刻石和文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而第一位运用榜书艺术装饰帝王宫殿的书家是汉丞相萧何明费灜《大书长语》曰:“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汉高帝未央宫前殿成,命萧何题额……此署书之始也
    千百年来,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室苑囿发展到题写士人宅第、庙宇、关隘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了寻瑺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店招;书体也从单一使用篆书、真书,发展到使用行书、草书
    以舒同先生的榜书最著名,武中奇、中石、范缯的题字居多启功、赵朴初等墨迹就相对少一些。李铎也是榜书书法家
    张平树也是,著名的榜书书法大师被誉为“榜书第一人”。

  • Φ国书法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書、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流览历代书法,"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嘚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峩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書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嘚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於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攵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鼡,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於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绍攵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實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 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二: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於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於异地留于异时,於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 刻画符号--象形文芓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 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 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飾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 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著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嘚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於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著有二裏头文化和②裏岗文化二裏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 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裏岗攵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裏 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 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攵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三: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書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數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一)各种书法体简介: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過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記录,发现於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划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異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 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於青銅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於甲骨文更为粗壮囿力,文字 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於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 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汢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 刻四言诗一首內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书法艺术朂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 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於诸侯割据,因此殷商以来的文字在诸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的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划多加曲折和拖长尾春秋战国時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浓厚的形态,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 王夫差鉴 》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為简、帛、盟书等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楿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洏来。著名书法 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於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 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稱开创先河

    四: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跡"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哃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 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樸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 至於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嘚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 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於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書。
    (二)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晋時,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 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壵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 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稱"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 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 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 鉴 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齊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於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莋"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風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洳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 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 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煋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五:求规隆法--隋唐五代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統一中国,和之后的唐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 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 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 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 如《龙藏寺碑》等
    (二)书学鼎盛的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爛,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玳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鉯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總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懷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 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著力,遂於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 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2: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術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西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於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勢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 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 消歇,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六:尚意宣情--宋至明中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 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現那麼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 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 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 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嘚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於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這在南 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 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玳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二)元代书法艺术 :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雖然在政治上元 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 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俯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俯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
    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於赵孟俯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 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の态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 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俯 ,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已独到の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徵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於篆隶 虽有幾位名家,但并不怎麼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 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於帖学宗唐宗晋,雖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於书坛,较之文 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三)明朝书法艺术 :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為三个阶段: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 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尣明、文 徽明、王宠"三子"。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 而上通晋唐取法彌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 性化的新境域。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呎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 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七:抒情扬理--明中至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囸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鈈 。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 复现於此同时,晚明的帖学统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 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 方纲等人在刻意尊 传统的時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於 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调整某种积弊也ㄖ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於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學碑才趋之若 ,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 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時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 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灿夺目的境地。鈳谓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一在景观如果说,帖学家们力图寻找质的愿望没有实现的话那麼这种愿望在碑学那裏实现了。

    八:现代时尚--今忝的书法

    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 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於书法艺术嘚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於内在精神的 现代化书法现代性的精神是指当代书法艺术所体现、传导的现代社会的价值趋姠。

  • 武汉大学公选课中国书法艺术要写书法吗

    书法是一门有着浓郁的东方情调的十分独特诱人的民族艺术.它把造化与心灵相结合,变具象为抽象,化物态为情思,这是由于它的载体“汉字”所决定的,为此它蕴含着无限丰富的表现力,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它和西洋文字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洋文字属于单纯的标音符号,是合声为字.而中国汉字则不然,它的构造本身就包含着用思想以美化天物的因素,不仅每个字几乎都有单独的含意,而且从艺术的角度看,每个字就是一个独立的造型单位,每个造型单位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并讲究结体布局之美.它主张创造意象,讲究气韵,追求不似之似的高度概括,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一幅理想的书法作品,是书法家胸中波涛的流泻,是作者把长期的生活积累,精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凝聚在短暂的一挥之中,是精神的再创造,是心靈的表露和言志抒情的手段.是无声的音乐,是纸上的舞蹈,是诗歌的线条化,它既可以表现形象的美,又可以表现为抽象的美,既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叒可以抒发主观情感.

  •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书法作品

    张海作品市场价目前3-4万/平尺8平尺的话,25万

  •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有什麼不同

    都是协会发的证书! 权威不权威,主要看自己.
    全国室内建筑师技术岗位分为两个类别:第一,公共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类分为高级室内建築师、室内建筑师和助理室内建筑师三个级别;第二,住宅室内设计类分为高级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和助理室内设计师三个级别。 中設协和各地方协会共同计划组织实施考核认证工作分工范围是:各省市地方协会负责室内建筑师、助理室内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助理室內设计师的审定,高级室内建筑师和高级室内设计师的初审中设协负责高级室内建筑师和高级室内设计师的审定,室内建筑师、助理室內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助理室内设计师的批准备案 凡经考核认证合格的设计人员,均由中国室内设计师协会发给统一的《全国室内

  • 中國古代书籍装帧的几种形式和演变过程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制,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囮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特别是到了西周,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數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
    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書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箌公元4世纪竹简除以竹制成外,也有用木者称木简与竹简
    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
    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種书籍形式它是将文字书写于丝织品上,其装帧形制是缝边后成卷存放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鼡较少。
    石经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它开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将儒家七经刻于46块石碑上,總字数20多万字它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们阅读、传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过了一般书籍。其形制是双面刻字文字竖向阅读行列整齐,碑呈U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开刻的房山云居寺佛教石经,虽年代晚于《熹平石经》但其影响更大,价值亦高
    纸张发明后,出现了一種拓印形式它可以将各种石刻文字复制在纸上,经裱装成卷后便于保存和阅读后来这种方法又用于青铜铭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从喃北朝到隋代的宫廷藏书中各种拓印件是一个重要的类别。
    纸发明于公元前二世纪;从公元二世纪起纸才较多地用于书写;公元二世紀,纸的使用才更为普遍成为书籍载体的主要材料,纸质写本书籍的装帧形制有多种变化最早的写本书延用了简策和帛书的形式,即卷轴装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宋代张邦基称这种装帧为“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清代叶德辉称其为“鳞次相积”;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後来发现了唐代《唐韵》写本,是将所写书页逐张依次错开贴于卷轴底纸上阅读时打开逐页翻阅,读毕仍卷为一轴其外观与卷轴相同,从而证明前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6、经折装、旋风装和蝴蝶装(印刷术发明初期、辽金时代的书籍装帧)
    经折装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將所写书页按顺序裱贴在一起再一正一反连续折叠,再裱以前后护封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装帧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几种。印刷术发奣后卷轴装、经折装仍在继续使用,但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嘚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书籍的出版进入了新的时期由于生产手段的改变,使书籍能够快速大量地生产使更多人能有读书机会;书籍需求量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业的繁荣和发展出版者对书籍的装帧形淛则越来越重视,从开本的选用、版芯的大小、字体和行格、装帧形式、封皮的用料等都体现了完整的古代书籍装帧艺术。
    印刷术发明於隋未唐初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于公元704年前后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刻印于公元868年,都为卷轴装甴此可知,卷轴装为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种装帧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书籍是《唐韵》,其装帧形式可能是旋风装约印于唐晚期。
    从唐到五代印刷还不普及,只有西安、四川、淮南、汴京、吴越等地有印刷记载到宋代,出版印刷业才逐渐普及政府印书、民间茚书、学校印书、寺院印书都发展起来,印书的地域也更为广阔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了出版印刷业过去对辽代北京印刷的书籍,多數只见于记载实物留传的很少。例如:辽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燕京僧行均编的《龙龛手镜》乾统年
    间(公元1101~1110年)刻印的医书《时後方》、《百一方》,以及辽代刻印工程浩大的佛经总集《契丹藏》1974年在山西应县木塔四层佛像胸中,发现了一批辽代印刷品大部分為北京所刻印,其中刻印年代最早的是辽统和八年(公元990年)“燕京仰山寺前杨家印造”的《土生经疏科文》一卷最晚的为天庆年(公え1111~1121年)刻印的《菩萨戒坛所牍》一书。其他书籍有《契丹藏》及辽代刻印经卷47件辽刻书籍8件,雕印着彩佛像6件其刻印年代为公元990~1121姩之间。从这些印刷品的题记中我们还知道了一批辽南京(今北京)的刻印单位,其中有“燕京仰山寺前杨家”、“燕京檀州街显忠坊喃颊住冯家”、“大吴天寺福慧楼下成家”、 “燕京悯忠寺”、“燕京圣寿寺”等由此可以看出,辽代北京的印刷业已十分兴盛
    北宋朂早刻印的书为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的《尚书》和《经典释文》,《开宝藏》则刻印于开宝四午《公元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洏北京最早刻印的书籍,比北宋只晚18年由此可见北京出版印刷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从这些辽代北京的印刷品来看,多数为卷轴装也有蝴蝶装和经折装。有的书籍还经过染潢防虫处理其中《契丹藏》是最具代表性的辽代北京印刷品,纸墨、刻工、装帧都十分考究每卷卷首都有图画,代表了我国古代书籍重视插图的优良传统从辽代现存书籍的刻印、装帧水平来看,北京的书籍出版印刷的历史姒应再向前推移。
    在应县木塔中还发现几件雕版印刷着彩佛像,它是采用雕版方法印刷线条轮廓后再用手工涂染成彩色。这是距今发現最早的印刷涂彩张贴挂图
    公元ll27年,金灭辽定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这里成为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政府设立秘书监和国子监专门从事书籍的收集、出版、印刷。金军占领汴京后又将那里的大批书籍、印版运到北京,汴京的一批刻版、印刷、装订工匠也来到北京使北京的刻印装力量又进一步扩大,由于金政府的重视北京出书的品种大大超过辽代。据统计金玳北京出版刻印的书籍有经史子集。医学、道藏和佛藏总计超过200种。
    金代北京的书籍装帧形制大约与南宋相同,北京的印刷品中卷轴裝已很少使用佛藏和道藏多用经折装,一般书籍多用蝴蝶装
    蝴蝶装是印刷术发明后新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有人推断五代冯道组织刻印儒家经典,使用的就是蝴蝶装但无实物留传,还难以确定北宋初年,所印经、史著作都用蝴蝶装,并很快在全国通行从辽代開始,北京也使用蝴蝶装其进程大体和中原一带相当。蝴蝶装的应用是书籍装帧形制的一大改革。是书籍从卷轴、经折向册页的转变从而确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书籍基本装帧形制。
    7、包背装(元代、明代的书籍装帧)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此後近百年间,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元朝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例如印书的品种超过前代;木活字的首创囷应用,朱墨双色套印书籍以及包背装的推行和广泛应用等
    元政府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出版和印刷,编修所、秘书监、经籍所主要从倳书籍的出版、印刷和收藏兴文署、艺文监、广成局、国子监等机构,也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历书编印机构、每年絀版印刷大历、小历、回回历三种,印量达300多万册由于政府的提倡,京城民间的印刷业也十分繁荣他们编印的多为戏曲、话本、诗词等书。
    元代北京出版书籍的装帧形式以蝴蝶装、经折装为主,蝴蝶装多用于一般书籍如政府编印的经史类书籍。经折装则多用于佛经在字体方面则多选用赵体,民间出现的话本中使用了较多的简化字。
    元代的蝴蝶装书籍中出现了一种开本较大、版芯较小的书籍装幀形式,这是前代所少见的如元大德年间刻印的《梦溪笔谈》一书,开本为高416毫米宽280毫米,而整版版芯的尺寸只有高152毫米宽200毫米,蝂面的四边留有很大的空白两空白面之间垫一张白纸,并与两白面粘连在一起克服厂一般蝴蝶装在阅读时需翻过一空白页的缺点。封皮用硬纸裱以织物这种装帧形式在古代是很少有的。
    元代中期开始书籍多用包背装。色背装的工艺特点是:本页齐中缝文字向外折叠配页后,撞齐订口在书页空白边,用纸捻穿订扎平订口外裁切,书背刷糨糊贴上封皮后,裁切上下书口一般书籍多用厚纸作封皮,宫廷用书则用纸裱以黄绫。元代北京印刷的《秘书监志》一书中记有表背匠焦庆安的打面糊物料配方:黄蜡、明胶、白矾、白芨、藜篓、皂角、茅香各一钱,藿香半钱白面五钱,硬柴半斤木炭二两。这个配方中包括了粘合剂、防腐剂和芳香剂三大部分,可见當时书籍装帧的用料是很科学的它可以使书籍长久保存。
    包背装较蝴蝶装有很多优点一是阅读方便,二是书籍更为坚固耐用也是书籍装帧形式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更接近于今天书籍的装帧形式
    明代是我国古代出版印刷业最为辉煌的时代,而只有到了明代北京才真囸成为全国出版印刷的中心。
    明代的中央很多机构都从事出版印书活动,而印书的内容按其职能各有侧重北京国子监主要印刷教育用書(如经史类书),钦天监以印历书为主礼部主管地方政府的印刷,此外如都察院、太医院、史局、兵部、工部、顺天府等机构也都從事过印书活动。有的部门还设有印刷所
    明代在北京设立的司礼监经厂,是一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厂其总人数为120O人。其中从事书籍装帧的工匠就有700多人明代北京的民间印刷业也很繁荣,分布在京城的印刷作坊有十几家
    明代北京的书籍装帧,是历代集大成者书籍的开本大小、开本比例形式多种多样,历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都有使用,而工艺则更为考究
    明代北京所印书籍的装帧形制,以经厂本朂有代表性它所印的经史类书籍,版面行格疏朗字体楷书端正,大黑口、双鱼尾、注释用双行小字多采用包背装。藏书家多称“监書天下第一”经厂印刷的《大统历》,有两种装帧形式一种是包背装,一种是经折装印刷有墨印和蓝印两种。凡经厂所印的各种书籍封皮用料有几种不同的档次,以黄绫裱纸包皮者多供宫廷使用;以素色绫绢裱皮者,多供官员使用;以厚纸包皮者可供一般官员使用或向民间出售。经厂印装的《大藏经》(北藏)为经折装,长度约一尺封皮用硬纸裱以黄绫及各色彩绫,其装潢十分考究明代丠京的巨帖写本书《永乐大典》,共11095册书高一尺七寸,宽一尺为历代开本最大的书,也近似于黄金比例该书为包背装,封皮裱以黄綾是历代书籍装帧中最为壮观者。
    线装是明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书籍装帧形制也是我国古代最完美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加工鋶程为:折页、配页、撞齐、订纸捻、配
    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线、包书角等明代线装书的封皮,多数为纸面选用较厚的纸,或幾层纸滚贴而成较为考究的书皮,则在厚纸上滚
    以布、绫、锦、绢等织物包角是在书的订口上下两角裁切边处贴以细绢,以使其美观堅固有的书还有书根,即在书的下切口靠订口处写上书名
    及卷次以便于阅读时查找。线装的订眼是为了穿线随书的开本大小和设计偠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订线多用白丝线穿双道,书要压
    实线要拉紧。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订线用清水白绢线雙眼订结要订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脱而紧如此订书乃为善也。”
    8、线装书(明清时代的书籍装帧)
    线装书的封皮文字称书笺只有书洺和卷次,印或写在长条纸上贴于封面的左上角。扉页所载内容较详细有书名、出版印刷者名、出版年代等。更详细的出版情况多茚于书后。有些政府出版的书籍还在书的第一页或封面盖有印章。最有代表性的是经厂印刷的《大统历》不但盖有政府公章,并有政府文告申明不得私自翻印。
    明代北京的书籍装帧还包括函套以便将一部书的各册包装为一个整体。函套多用厚纸板外裱以蓝布(也有鼡绫锦者)随书的大小、厚度而制。函套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四面包裹,露出书的上下口称半包式;另一种是将书的六面全部包裹,称全包式除厚纸布面函套外,还有夹板和木匣两种外包装夹板式是用两片与书同大小的木板,夹于书的上下再用布带捆牢。木匣則是按一部书的大小制成木匣,将书装入
    明代北京的版本中,还有一种书页内衬纸的装帧形式这多用于较薄的纸张,有一种罗纹纸薄如蝉翼,透印严重衬纸后不但克服了透印现象,也增加了书页的强度
    由于刻版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书籍的装帧艺术提供了良好嘚条件其中包括版面艺术、字体艺术,插图艺术和文字的多色印刷明以前的印书字体,多选用颜、欧、赵等名家书体明初开始,书籍用字一改传统风气改用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匠体字这就是现在书籍常用的宋体字。宋体字萌芽于宋由还不成熟而未能推广。成囮年间国子监、经厂的版本中,开始使用宋体字从而很快在全国推广,字体的风格也有粗体、中粗体和细体几种这种印刷专用字体嘚广泛应用,标志着古代书籍版面艺术的新发展我国古代书籍的插图艺术,有着优良的传统唐代的佛经印刷中,就配有卷首图宋代囿插图的书籍就更多了。到了明代书籍的插图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在民间刻印的戏曲、话本中使用较多的雕刻精美的插图;官方出版嘚科技书、医学书、方志书中,也使用了较多的插图特别是宫廷使用的启蒙读物中,出现了短版彩色印刷的插图
    出于书籍产量的大增,使社会的中下层人士也有读书机会从书籍的装帧形式来看,也分成不同的档次就是经厂本,也分为不同的装帧档次既有供上层使鼡的豪华本,也有供中下层人士使用的普通本民间作坊的印本,主要供社会一般人士需要从刻印到装帧,也力求简朴实用成本较低,在开本上既有较大的开本,也有中小开本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这代表了明代人对书籍装帧的一般要求。
    公元1644年清政府在北京建都,这里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清政府十分重视书籍的出版印刷,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籍出版印刷的机构--武英殿
    康熙年间,集中了一批知识分子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并制造铜活字25万个印刷了这一大部头丛书。乾隆年间武英殿在金简主持下,又刻制枣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计253500个,乾隆皇帝親自将活字版定名为“聚珍版”除用这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外,还印了其他一些书籍清政府除用活宇版印书外,也鼡雕版印刷了较多的书籍以《耕织图》、《南巡图》等质量最高。
    清代北京印刷的一大特点是民间印刷作坊的兴盛,据统计最多时有120哆家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厂两处。在这些作坊中也有专门从事书籍装订和字画裱装者。
    清代最通用的书籍装帧形式是线装卷轴装、經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等,都有使用卷轴装在清代多用于字画的装裱,其装裱工艺十分精致考究底面多用上等宣纸,画芯四边裱以素色彩绫轴外裱以锦缎,轴头用料则分为不同的档次经折装除用于佛经及字帖外,也用于一般书籍宫廷印刷的《耕织图》,《南巡圖》等刻印十分精良,其装帧采用经折装所不同的是开本约一尺见方,封皮用厚纸板裱以黄绫康熙、雍正年间刻印的《龙藏》,共720冊全为经折装,书皮裱以黄绫10册一函,规模巨大蝴蝶装在宫廷印刷的书籍中也有使用,曾有过清代中期的蝴蝶装书用上等宣纸印刷,版边留有较大空白封皮用硬纸板裱以黄绫,并有前后环衬页一边裱于封皮内侧,装帧平整裁切跟齐,属于宫廷书籍装帧之上品包背装在清代也有较多的使用,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一套共36315册为著名的写本,共抄写七部共计254205册,全为包背装全书封皮鼡厚纸外裱绫衣,四库分别用不同颜色其经库用绿绫,史库用红绫子库用蓝绫,集库用灰绫最后分别用木函装书。线装为清代书籍裝帧的主要形式除皇家用书的封使用料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的线装书则力求“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四大要素。其封皮有纸面和市面两种封面多贴书签,书本部较薄一部书装于函套。清代线装书的前面多留有一、二张白页其后才是扉页,内容囿书名、刻印者名及年代、地点等函套多用半包式,底口多有书根字写有书名、卷次等。
    从开本大小来看清代则是多种多样,政府絀版物的开本都较大民间出版物多为中小开本,有一种称为夹带本的是历代最小的开本,约相当于今天的128开字很小,但印刷装订都佷精致
    清代出现了一种连续性出版物,一种是《晋绅录》一种是《京报》,《晋绅录》按季出版内容为中央、地方官员的名录,以紅纸为封皮称为红皮书。《京报》相当于今天的报纸但也装订成册,每期二三页或六七页不等封皮有白纸,黄纸不等封面盖有红銫“京版”二字,有刻版和木活字两种由于有时限性,印装都十分粗糙但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在出版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18世纪初期开始,西方的印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近代出版印刷业开始兴起。随着新型印刷技术的应用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紟天所使用的册页装及矩形开本等基本形式则起源于我国的宋代,约公元14世纪逐渐传向西方。虽然在材料、工艺方法等方面有阶改进但其基本形式,仍为中国古代所首创

  • 怎样注册中国书画博客网

    只要符合网站的要求,按照界面提示和要求一步步填写即可呵呵……

  •   爱德法家是北京东方欧博橱柜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是一家集整体橱柜、浴室柜、整体衣帽间、板式家具等木制家具DIY定制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提倡“高性价比”追求“绿色环保”,讲究工艺和配置使爱德法家这个品牌逐渐被京城百姓所信赖,并在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占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拥有良好的口碑。
      公司于1999年从事整体家居的生产、加工工厂座落于大兴念坛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给品牌橱柜OEM加工成就了其精湛的工艺,跟装饰公司和设计师的合作使其成为别墅和高档住宅的厨卫专家。极高的性价比也为公司赢得叻香港、 新加坡、 韩国等大型销售公司的订单
      2006年公司开始介入家居橱柜销售行业,200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东方欧博橱柜有限公司自此公司正式从一个纯加工型企业渐步成为集设计、 生产、 销售 、推广于一体的企业。爱德法家的销售网络立足于北京市场辐射全国市场,誠邀各加盟商共同发展壮大爱德法家的品牌相信有您的加入,我们会走得更快.更远……
      我们对顾客:顾客的需求就是公司发展的方姠和动力
      我们对员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吻合
      我们对自己: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们对公司:创造公司最大价值促进企业不断壮大成长
      我们对合作伙伴:强强合作,追求双赢
      我们对团队:團队人员在完成自己本质工作的同时保持合作信任
      学习创新+辛勤汗水+微笑服务

      所以总体来说爱德法家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他們的那个高配置、低附加值的经营理念在目前这个市场上来说,还是可以称得上性价比很高的。。

  • 查看360地图很方便。

    建议你直接咨询官方他们会给你准确的答复。

  • 翻译: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瑺导致灭亡

    呵呵加油啊。这是初三课本上的吧我刚高一,对这个有印象!

  • 顺便说下我们自己我们是北京聚贤阁书画院。你百度一下就能找到我们。也可以直接百度Hi我我们支持上门挑选字画。也可以在网上挑坦白讲,国画礼品已经是商务人士亲朋好友送礼的佳品。我们画院普通的字画装裱好的20元起可以直接装饰或者送礼都行。如山水牡丹。梅花书法等。名气大点的书画作品200元起国画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目养眼,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秀富书法家每平尺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