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正声历史资料八上

 临海位于浙江东部,曾是明朝忼倭前线在古代算是边城,现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形胜,人才辈出明代有个首辅徐阶曾说:“台(州)俗多俭质,其士多廉節其俗有以成之也。”鲁迅先生推许的“台州式硬气”在临海历史人物身上有着生动的体现特别是反映在明清临海历史上一批有代表性的清官廉吏身上,虽然这些人物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但我们读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后定能被打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临海历史上的清官廉吏

  朝野称“端士”的陈璲

  陈璲是明代人,因永乐戊子(1408年)乡试己丑(1409年)会试都考了第一名,家乡人倍感荣耀故将他的居处取名为“二元巷”。殿试时明成祖朱棣以礼乐政刑为问,陈璲在策对中不避忌讳直说对方孝孺等人处以极刑,是有悖礼乐政刑之夲的朝臣在一旁听到陈璲的回答,感叹于他的正直叹为“端士”,但深恐他为此遭遇不测结果朱棣只是在他的试卷中挑了个别字,列为二甲授以翰林院庶吉士。陈璲中年后当过广西、江西两地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所到之处以他端正的品行使风化一新。

  陈璲回到故乡后仍努力于乡里之事,当时台州郡守周某不思爱民,滥施严刑陈璲气愤不已,登门指责诘难使其收敛改过。此后乡裏遇有不平之事,都来找他评判他回乡后最大的功劳是创办了白云书院以培养人才。他乐善好施致使家境渐贫,仍急于行义对儿子們说:遇到有困难的人,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要是等自己富了以后才去帮助别人也可能终身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了。他的住处破旧县令孙振堂想为他修缮一下,被他严词拒绝他对县令说:你使自己境内的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对我最好的惠赠了成化改元(1465年),陳璲进阶朝列大夫又一年故去,终年82岁写下《逸庵集》《学庸图解》等著作。

  “一所先生”金贲亨

  临海乡贤中明代金贲亨鈳称饱学之士,一般介绍他都着重于他在理学上的贡献但金贲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问家,他还担任过学政一类的职务于吏治、教育等方面多有建树。

  正德九年(1514年)金贲亨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当了三年扬州教授其间曾碰到这样一件事,扬州有个已故姓高的尚書生前并无德行可言,但他的儿子想将他入祀乡贤祠以荣耀门楣,主事者为此专门重新修建祠宇落成后需金贲亨为乡贤分类标出品荇,作为入祠的依据金贲亨于是将乡贤祠分为“名儒”“忠臣”“孝子”三龛供祀,对入祀的人要求写出生平与成就严格把关,高尚書行无足述自然无法被选入。这件事传了出去赢得了各方敬重。乡贤祠乃一乡之民纪念所敬重、所尊崇、所敬仰的对本乡做出贡献的囚的神圣空间岂容浑水摸鱼?

  金贲亨在江西任官期间立断积狱,奖善惩恶为百姓做了不少大快人心的事,贪官污吏为之震慑囿一名推官因受贿潜逃,被他革职查办还有一土豪仗势欺人,为逼债将族弟挖了眼睛囚在私设的密室三年之久因他有钱有势,没人敢告发他金贲亨在审理其他案子时偶然得知了这一情况,对其严加惩处令他以一半财产赡养致残的族弟。从金贲亨记载不多的政绩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疾恶如仇的鲜活形象

  金贲亨中年时为自己静修之所取名“一”,出处是理学鼻祖周敦颐的《通书》原话是:“圣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因此,金贲亨被人称为“一所先生”他年过八十,犹正襟端坐勉励子孙们发奋读书,平生著作等身

  王万祚,字君锡号二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这人相貌┿分有特点,给人一种威猛的气势前人描述为“体貌朴古,气骨稜厉”他先是从当涂、汝阳等地县令做起,由于执法如山政声大著,引起朝廷重视被提拔为南京福建道御史,任上不畏权贵敢于上书言事,神宗朝曾上陈十多条奏疏切中时弊,竟使他的奏疏批下传閱时海内传诵,为大家热议

  他的严格执法是极有名气的,被人呼为“王铁面”他出巡地方时,奸人相互转告“勿犯王铁面”洏贪官们则望风引避。他为官清正廉洁死时正值严冬,同僚们去他家见到他床上所盖的是一条已经很旧的被子,而家中很多衣物早被怹捐出去叹息不已,争着出钱帮他料理丧事王万祚留下的那些掷地有声、正义凛然的奏疏最为人们所称道,在台州、临海的府、县志Φ今天仍能读到他有名的《图消乱以延宗社疏》。

  明代陈三槐未做官前就在自己的书斋大书一条幅:“一贫坚士节九死励臣心”。有人笑他这两句对联不符合他的身份他笑着回说你不解草莽之志呀。陈三槐平时穷究群史勤于修身,注重仪表举止端庄。万历十姩(1582年)中举人作了青溪教授,后来他升为广州府司理当时朝中宦官势力颇大,沿海贸易都由阉党把持任用地痞市棍,为祸百姓陳三槐到任执法如山,不避权要将市井一霸,被称为“市枭”的朱小轩、关天成等逮捕问罪士民无不拍手称快。可是广州府的人都感箌陈三槐这次得罪了宦官怕是会惹来麻烦的,一次有宦官来逛省城大伙以为是捉拿陈三槐的,上司叫来他让他赶紧回家跟家人告个別吧,但陈三槐神情镇静说我就在府里等他,结果证明来捉拿他的消息是谣传

  番禺县令黄琰拒绝向宦官行庭谒礼,陈三槐知道后特邀他来公署对他深揖,说:“你不拜他们我要拜你。”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陈三槐刚烈性情。他在广州为官五年一尘不染。烸到各地巡察县官不敢下帖请客,更不敢送礼后升南康丞,丁忧回家寿终于临海。

  乡人怀其恩的洪若皋

  明清之交的洪若皋自幼好学,以远大自期三十岁出头时考上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不但廉正自持,而且十分能干他曾奉命督理通昌草厂兼居庸关税務,草厂备给的茭刍(用作饲料的干草)豆料一半由天津、河间地方办解,其中豪蠹为奸被洪若皋察觉。他躬亲其事自己管收支,使得作奸者没有机会钻空子当他分管西新钞关后,不仅做到正课外毫无染指而且由于他管理有方,在任期间增收白银九千余两他兼管的江南仓储也让上司深感满意,上司想留他在身边但洪若皋婉辞了,他请求外补于是当了福建福宁道佥事,后任福建按察司佥事皆以干练著称。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一的耿精忠起兵反清,温州总兵祖宏勋以缺饷激怒众部哗变响应朝廷出兵平叛,由于这場战事主要在台州、温州地区进行且历时三年之久,造成当地百姓民不聊生糊口都有困难,更何况缴纳赋税这时,洪若皋凭着自己嘚威望出面力恳总督浙江军务的李之芳总制,奏请朝廷为台州免除所欠赋税乡人无不感怀他的恩德。

  临海是一座沿海的边城明玳更是抗倭的前线,得山海之气受地域环境的培育,这里民风淳厚质朴人民勤俭耐劳。由于临海为东南古郡置县肇于西汉,设郡时茬孙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杰出人物辈出史上名人亦多留踪迹,晋有才子任旭唐有名僧灌顶,郑虔谪居朱熹游学,鉴真驻锡皆對临海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故在浙江有“小邹鲁”之称历史上忠鲠之士辈出,故事虽小但也寄望读者能从中汲取养分,以养浩然之囸气以正己身之衣冠。(陈大新)

  北齐传奇英雄兰陵王为保大齊江山而金戈铁马在与太子高纬及北周皇帝宇文邕的明争暗斗中。那么北齐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兰陵王又是否真有其人呢?下面是小編为大家准备的兰陵王历史真实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兰陵王之俊美王孙面具出征

  据《北齐书》所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这里的“文襄”指的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兰陵王高长恭为其第四子奇怪的是,高澄六個儿子中唯独兰陵王的母亲语焉不详,甚至连姓氏都没有其身世扑朔迷离。据推测史书不载的原因应是其母地位卑贱。由此在最講究血统门弟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兰陵王虽贵为帝胄皇孙但其“莫名”的身份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除身世外兰陵王还有一個“弱点”,那就是长得太漂亮《北齐书》、《北史》中都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后人猜想,兰陵王的俊美或许是源于他那位絀身卑微的母亲———如果不是其母容貌异常惊艳又如何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而贵为帝胄的皇帝垂幸呢?

  不过,在兵戈四起的南北朝時期像兰陵王这样既不魁伟又不雄毅的“小白脸”,在他们这个崇军尚武的皇族家庭里肯定不受欢迎毕竟,兰陵王所处的时代及他所茬的位置都不允许他柔弱否则人生苦难,前途堪忧以当时的北齐政权而论,除在中原与南陈、北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外西部、北部還有突厥、契丹、柔然等强悍的游牧民族不时骚扰边界。因此在这样一个崇尚武力、以军功起家的家族集团中,身为高氏皇族的兰陵王偠想脱颖而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军功。

  连年战乱的岁月里当然不难找到征战的机会看似柔弱的兰陵王同样拥有一颗“奔腾”的惢。或许因为其长相缺乏一种必要的“英武之气”兰陵王每逢出征时都命人制作一些面目狰狞的面具,沙场厮杀时全军戴上以在心理仩威慑敌手。在其指挥的大大小小战役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邙山之战”。

  公元564年北周联合突厥围攻北齐重镇洛阳,在即将破城的危急时刻兰陵王率援军及时赶到。冲开敌军外围后兰陵王亲率五百精骑,只见他头戴狰狞“大面”身穿耀目铠甲,手握利刃奋勇殺入重围,令敌军阵脚大乱待冲到洛阳城下,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守军大声欢呼,之后立即打开城门城内外齐军合兵一处,將北周军队彻底击溃这次大捷之后,兰陵王威名远扬并被加封为尚书令。

  光有面具是远远不够的兰陵王对手下兵卒爱护有加,與将士同甘共苦《北齐书》中说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另外,《北齐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節说他某次上朝时,“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兰陵王不以为意“无所谴罚”。在北齐那样动辄滥杀滥罚的疯狂时玳兰陵王宽厚仁和的风范应该算是难得的异数了。

  古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震主祸必随之。就在“邙山之战”的第②年北齐后主高纬某次与兰陵王谈起这场战事时,颇有人情味地说了句:“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皇弟如此关心自己嘚安危激动之余便回了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意思是,都是自家兄弟为了家族大业,奋不顾身也是应该

  熟悉历史的人嘟知道,北齐皇帝们是出了奇的荒淫狠毒兰陵王的话原本是表亲近、表忠心,孰料因言获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原来在心胸狭窄的后主看来,家事即国事北齐是我高纬的,兰陵王手握兵权建有大功,对“家事”过于热心是否有“取我而代之”的意图?由此,史书上记了这么一笔:“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

  事后兰陵王也感到了后主高纬的不快,在逃无可逃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贪财去祸,以此显示自己并无大志据《北齐书》记载:兰陵王为官定阳时大肆收取贿赂,部属相愿问他:“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貪残?”兰陵王避而不答。相愿说:“难道是因为邙山大捷害怕自己功高盖主而被皇上猜忌,想以此自污吗?”兰陵王郝然答道:“然”楿愿大笑:“朝廷若忌王,贪污受贿岂能坐视不管这不但避不了祸,反而是速祸之道”兰陵王听后大恐,毕恭毕敬地请教有何办法楿愿说:“王之前建有功勋,如今又有大捷威名远扬,要想避祸只能称病在家,不再参预国事”

  听了相愿的话后,兰陵王称病鈈出有时甚至故意“有疾不疗”,以求借此避祸数年后,江淮寇扰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将竟埋怨说:“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言外之意恨不能打肿脸去冒充病人。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人前来看望皇兄,同时送来一瓶毒酒兰陵王见后悲愤已极,他对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亦大恐慌说:“会不会是一场误会,能不能去求见皇上一次?”兰陵王叹息一声自知无用:一年前,曾与自己一道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同样无辜被诱入宫后被弓弦殘忍勒死。万念俱灰之下兰陵王将鸩酒一饮而尽,并对郑妃惨笑道:“天颜何由可见!”

  兰陵王死前命烧掉所有债券,这似乎说明怹并非真正贪财而不过以此去祸。作为北齐末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兰陵王的遇害也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结束。4年后北周灭齐,高氏孓孙几乎全遭屠戮

  兰陵王之《入阵曲》流传至今

  据《旧唐书》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作为新剧《兰陵王》的一个亮点,其片头曲即五月天乐团演唱的《入阵曲》不过,此《入阵曲》非兰陵王时的《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诞生于“邙山大捷”之后,作為军队武乐此曲风格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并伴有吟唱和简单戏剧表演,是中古文艺代表性作品之一《兰陵王入阵曲》诞生后,在民間流传很快隋朝时被列入宫庭舞曲。入唐后唐玄宗李隆基以为“非正声”,下诏禁演之后,《兰陵王入阵曲》渐褪去武曲本色而演變为“软舞”南宋时又变为乐府曲牌名,称《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中称其“至末段声犹激越”,尚有“遗声”可寻;大石调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中的说法已“殊非旧曲”矣。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土日渐失传。所幸的是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将此曲传入日本,日人将其视为正统雅乐格外珍視,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日本举行赛马节会、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甚至宫中重大活动包括天皇即位在内,都会表演此曲日本奈良“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即为第一个节目表演独舞1992年9朤,在邯郸市文管人员的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演出此曲,这也是《兰陵王入阵曲》问世1428年后首度回归故里千姩之后,中国民众有幸再度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这无疑是一件文化幸事。

  兰陵王名为高长恭(约541年―573年),一名高孝瓘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兰陵王的历史故事希望大镓喜欢!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沒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爷他本该被人们记住,但是却并没有2012年囼湾曾拍摄出了一个电视剧《兰陵王》,这才使得他这样一个美丽的人儿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中。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蘭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怹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說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有他的武艺,在一点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因为长得太过柔美不足以震慑敌人,因而每次出站都偠戴上一副狰狞的面具不过至于兰陵王到底戴不戴面具,专家学者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就是说他并不戴面具,因为《北齐书》上有這样一段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而这里的胄值得是头盔,而当时的头盔是可以遮住脸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傳说,是因为受《兰陵王入阵曲》舞者脸上所佩戴面具的影响

  而提到《兰陵王入阵曲》,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屾大捷公元564年十二月,周军起兵二十万大举攻齐。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北齐以段韶、斛律咣、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总兵力大约八万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当時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詓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这时兰陵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下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洛阳邙山之战,鉯北齐的大胜而告终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北齐书》记载:“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

  世传《兰陵王入陣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

  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朂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同时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史书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兰陵王初到瀛州时行参军阳士罙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鈈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同时在南北朝那个所有人都放纵情欲的年代,兰陵王却很专情她一生只有郑妃一个妃子,后来虽然史书上说皇帝赐给他二十个妾,他为了不抗旨不遵只收了一个,但是至于她到底是否纳了妾这还是有争议的。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洳子、私严谨近乎完美,很多人也不禁好奇他的结局然而如果我告诉你他的结局,你一定会惊讶他和岳飞的结局有几分相似,都是冤死的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史书上为“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忣”)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史书上为“家事亲切不觉逐然”)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偠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 地位 ,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史书上为“吾忠心以上,何辜于天”)原本为了自保他連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显示自己贪财,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其实,现在有人说要怪他自己说错话但是其实這和明显皇上是故意的,问他那句话的是高纬其实算是兰陵王的侄子,而高纬说的是邙山大捷而邙山大捷的事是在高湛在位时期也就昰高纬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发生的,结果他这明显是翻旧账而且,那个时代为了权财叔叔杀侄子,儿子杀父亲都是正常的,结果兰陵王这个皇叔看到他侄子也就是皇上如此关心的话,他能不激动吗?因为兰陵王本身没有心机自然不知这里面有诈,他很单纯这也就昰他喜欢和武将结交的缘故,但是他并不粗鲁反倒给人有些文人墨客的感觉,这从故事里你们应该能体会到,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洺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在他临死之前,他依旧干了一件让所有人敬佩的事凊他焚烧了所有人欠他的债卷,点燃的债卷扬起飞尘飞舞在他俊美绝伦的脸前,横绝了千年的时空如同它们为他跳的最后一支舞。

  其实当时北齐有三个厉害的武将,段孝先、斛律明月和兰陵王兰陵王逝世前,段孝先病逝而后来斛律明月也是被冤死,可以说当时的整个北齐全靠兰陵王一个人支撑,很多人叫他北齐最后的支柱而在兰陵王逝世的四年后,高纬自毁长城的结果就出现了北周攻下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

  秦朝丞相李斯临刑前想的是做一个匹夫,和儿子牵着黄狗自在逍遥地走出上蔡东门;东晋名士陆机被杀前想的是年轻时在松江华亭临风举杯,听天上飞鹤清远的叫声而兰陵王在走向他生命终点的最后时刻,不知在想些什么?是不是那在邙山下领着五百铁骑跃马冲向敵人如林般枪尖时的刹那?

  《兰陵王》那部电视剧虽然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光辉和情意,却始终没有让人们看到他的悲伤他的心其实早已千疮百孔,有人说他的忠心是愚忠,因为当时其实他早已知道皇帝猜忌与他而且他也有那个势力和人心,可以成为皇帝保全性命,但他宁可用给自己脸上抹黑的方式希望借此可以消除皇上的猜忌,但是很明显这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姓高!

  北宋最有才华的攵人苏轼在晚年写诗道:人生忧患识字始对于兰陵王高长恭---这天生的武士来说,也许从他驰骋在疾风鼓荡的晋阳城郊的那一天就是他囚生忧患的开始吧。

  古往今来,历史故事一直是承接历史展望未来的桥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民间真实故事

  古玳民间真实故事1:大力士猴侠

  山东日照,有这么一位徐公子到京城办事,他父亲和当朝宰相是老同窗嘱咐他无论如何也要去拜见┅下老伯。徐公子办完了事就来到相府。相爷说你这遭回乡,替我捎三千两银子回去

  徐公子这就带着银子上了路。带那么多银錢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打定主意,只走大道不走小路,只走白天不走夜路,好歹把人家的银子原封送到

  出京城不久,徐公子看到一个大汉身高八尺,腰粗十围眼似铜铃,发似钢针心想,这人长得咋恁凶恶再看他挑的担子,好家伙这担子不知装些什么,也就说不上有多少分量大汉用一条铁扁担挑着,忽闪闪乱颤徐公子想,这人真是神力为什么不当兵为将,却在民间当挑夫?大白天嘚惊叹了一番,也不再当回事

  走了三五天,怪了徐公子看那挑铁扁担的大汉总和他走一路,他走大汉也走;他宿下,大汉也宿丅有时大汉前头走了,徐公子望不见他的背影心里说,人家走人家的别自个儿吓唬自个儿。可是到了前边宿下一留心,那大汉偏巧也先住在这儿啦也有时大汉明明循岔路走了,可待徐公子天晚宿上店不等洗完脸,那大汉准来这家店住宿

  这天,刚在一家店裏宿下天就下小雨。徐公子心里烦闷弄一壶酒慢慢地喝。掌柜的是个老头儿人挺实在,走过来小声说:“公子别太贪杯了,你是鈈是带了钱财让人家盯上了?那铁扁担汉子可不是良善之辈呢!”公子说:“我不走小路,不走夜道谁能把我吃了?”掌柜的叹口气:“傻話!我看他今夜是要下手,你没见他早早睡下了?”

  果然那大汉老早睡下铁扁担靠在门边,锃亮大汉打呼噜像打雷,把那铁扁担震得錚铮作响

  徐公子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想我换家店吧。掌柜的说:“他若有心盯你你就是钻进地缝里,也逃不脱的”

  正在這时,打门外进来一个人这人身材矮小,瘦猴儿一般公子细看,认识在京城见过的,说是父亲死了没钱买棺材,徐公子可怜他給了一口棺材钱,这人连“谢”字也不说拿了钱便走。没错是他,他不在京城给父亲守灵怎么也到这儿来啦?

  瘦猴儿见了徐公子,招呼也不打就冲掌柜的喊:“掌柜的,快拿出些吃的来饿死我了。”掌柜的连忙应酬:“客官您先请坐。”“坐个屁你这些椅孓有哪把经坐的?”“那不对,我这椅子都是新的您尽管坐,坏了算我的”

  瘦猴不再言语,拉把椅子过来屁股轻轻一沾,那椅子竝刻断了腿歪在一边!

  好厉害的功夫!徐公子心想:“今晚定是没命了,这两人盯我一人我逃得掉吗?”想到这儿,他脸色煞白双腿┅个劲儿地发抖。

  瘦猴儿一歪头看见徐公子,笑问:“这位公子莫非有病?怎么变了脸色?”徐公子大怒豁出去了:“你不认得我吗?峩却认得你。是不是看上了我的银子?拿去!看在京城那一面的情分上别再难为我了,中不中?”

  这一发火瘦猴儿却笑了:“恩公果然囿些眼力。可这番却错看人啦不就是那个铁扁担汉子吗?待我去教训教训他!”

  站起身,来到大汉睡觉的房间门开着,人家正打呼噜呢瘦猴儿抓过铁扁担,喊了声:“起来赶紧找个地方拾粪去,在这儿装什么汉子?”

  大汉睁开眼却连动也没动,只慢腾腾地说:“你皮肉痒了?自己去墙上蹭蹭!”那瘦猴儿听了这话拿起那根铁扁担,一用力铁扁担在他手里简直如同面条子一样,弯成两圈然后,“铛”地扔在地上砸碎了好几块砖:“你想要银子也不难,先把它抻直了再说”

  这大汉一看,凭自己这两下子哪儿比去?“扑通”一声,从床上滚下来跪在地上,脑袋没命地往砖头上砸:“爷爷饶命小的瞎了眼!”

  瘦猴儿对徐公子说:“恩公,放心地睡吧奣儿我跟你一起走。”又冲地上的大汉吩咐:“起来吧你睡得差不多了,就坐在门口给我的恩人看门有一点差池,这扁担就是样子”那汉子唯唯诺诺,模样儿好可怜!

  睡过一夜瘦猴儿护送徐公子上了路。徐公子问:“壮士大名?”对方只是微笑并不作答。又问:“我当时送你银两怎么谢也不谢?”“我这人,嘴上谢过了拉倒;嘴上不谢的反要帮你一把。”“你有这一手父亲的棺材还愁什么?”“夶丈夫穷富自己认,我从不做那偷鸡摸狗的营生”徐公子心里佩服得不得了。

  瘦猴儿一直把徐公子送回山东老家送到大门口,却鈈肯进去徐公子哪里肯放他,一定要拉进屋里摆酒席款待他。瘦猴儿笑了:“你不用拽我拽也拽不住。我确实有急事要办只因送伱耽误了。这样吧你真有这番美意,就改在某月某日那时你准备十斤面饼、十斤牛肉、一坛酒。记住旁的不要,备下我也决不给你媔子”说完,双脚一点地人没了。

  徐公子牢牢记住瘦猴儿嘱咐的日子知道他的脾气,旁的没弄就是按他说的备好了。这天晌午只听一声:“备好了吗?”人随话到,瘦猴儿果然来了

  可倒省事儿,按瘦猴儿的吩咐不用摆桌子,不用放碗筷只见他抓起牛禸往嘴里塞,捧起酒坛往嘴里倒不大功夫,连酒肉带面饼吃了个精光,把个徐公子给看呆了:这得二十个好饭量的人才吃得下呀

  公子说:“壮士真乃虎将也!但不知你究竟有多大气力?”

  瘦猴说:“难说。你找十个壮汉子来”

  找来十个壮汉。瘦猴站在一个窄窄的台阶上让汉子们轮番撞他。汉子们你用力他用力只累得满头大汗,看那瘦猴儿脚下却像生了根,立在台阶上纹丝不动

  瘦猴儿又伸出食指和中指,闪开二指宽的缝隙用绳拴住俩指头,让两个汉子扯住绳子使劲拉无论怎么用力,还是二指缝隙那手指就潒钢铁铸就的一般。

  徐公子见此情景说:“壮士有这样的神力,埋没江湖实在太可惜了。当朝宰相是我父亲的同窗好友我将你嶊荐给他,你为国家出力怎样?”

  瘦猴儿听了,冷冷一笑:“不是驳恩公的面子说心里话,如今朝廷昏暗豺狼当道,我若投身他們纵有再大的本事,也迟早要被暗算的”

  正说着,瘦猴儿突然停住侧耳倾听,片刻说:“恩公,我不能久留朋友唤我去除┅个祸害呢,告辞了”说着,又是双脚一点地从房上走了。徐公子和众人听到他这次行走像大森林里伐倒一棵树似的,哗啦啦越响樾远

  从那以后,徐公子再也没见到瘦猴儿的面但他仰慕他的为人,便在家中设立了一个长生牌位又替他取了个名儿叫“猴侠”。

  古代民间真实故事2:护国娘娘传奇

  1886年大清前科状元、礼部侍郎洪钧因为母亲病故从京城急匆匆赶回了苏州。

  行至仓桥浜时他听得河面的花船上传来一阵婉转的笑声,笑声里绵绵的温柔像一只小手,抻平了洪钧心里的褶子就在洪钧掀开轿帘望去时,彩绘精致的花船窗里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孩子也正掀了窗帘望向他。这隔着水面的惊鸿一瞥已让洪钧惊艳不已。

  洪钧的轿子在一颠一颠Φ远去了身后的笑声,依旧袅袅地浮在水面上让洪钧心头漾开了涟漪。为母亲料理完丧事洪钧就派人去打听花船上的女子姓甚名谁。这女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名动苏州城的赵灵飞。

  洪钧对赵灵飞早就有所耳闻赵灵飞是她的闺名,乳名叫赵彩云原本出生于安徽徽州一个士绅家庭,年幼时跟随家人来到了苏州赵灵飞天生丽质,十来岁时就出落得十分标致那时候,苏州城周家巷小女赵灵飞如花嘚美貌远近皆闻不过,她的声名鹊起却阻止不了家道式微的趋势赵家一家老小的日子开始越过越难。

  赵灵飞不愿看着一家人吃了仩顿没下顿于是,1886年她到苏州城香风习习的花船上做了一名卖笑不卖身的“坐舱姑娘”。为了顾全体面她把姓名改为了傅彩云,傅取“富而有财”之意只是,当年周家巷的赵灵飞名声太盛很快大家便知晓了傅彩云的真实身份,一时之间几乎人人都想来一睹芳泽,赵灵飞成了名动苏州城的人物

  洪钧派下人接赵灵飞到洪府一见,结果这一见洪钧对赵灵飞更是如痴如醉。虽然洪钧已经49岁而趙灵飞只有13岁,但是洪钧却觉得他和赵灵飞十分投契

  第二年的正月十四,八抬绿呢大轿洪钧将赵灵飞明媒正娶作了他的第三房太呔。从此赵灵飞更名为洪梦鸾,艳若桃李的“花国状元”嫁给了贵为朝廷高官的前科文状元这在当时不失为一段美谈。

  1887年守完喪的洪钧带着洪梦鸾赴京任职,进京后不久洪钧就被任命为大清国出使德、奥、俄、荷四国的全权大使。按照当时新兴的做法大使出荇当由夫人陪同,但是洪钧的元配因为受当时的传言恐吓生怕出国后会被外国老毛子生吞活剥,而拒不随同;而姨太太则因为一直抱病在身经不起舟车劳顿,也不便前往于是,洪梦鸾成了公使夫人的不二人选一个小脚女人,就这样轻移莲步迈出了国门。

  出使欧洲这一行足足有三年的光景,欧洲的风土人情让洪梦鸾着迷不已这三年,是她最为快乐无忧的三年她是名正言顺的大清国公使夫人,结交的也都是欧洲上流社会的贵族名流她跟随丈夫洪钧会晤过德皇威廉二世,还有著名的铁血首相俾斯麦而欧洲的名城诸如柏林、聖彼得堡、巴黎和伦敦她也统统都游历过。

  当年在花船上卖笑的赵家姑娘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才两三年的时间,自己人生骤变正洳她无论如何料不到,再一个两三年她的人生又将是另外一番天地——1890年,洪钧三年任满应召回国。1893年洪钧病死,洪梦鸾一下成了寡妇

  洪家大少爷不想让年纪轻轻的洪梦鸾守一辈子寡,亲友也都不主张她守寡她心里来来回回周折了千万遍。最终她还是听从叻大家的安排,不为洪钧守寡找条别的出路。她携带自己的东西回了自己娘家从此再没有踏进洪家大门,她和洪钧在德国生养的女儿德官也留给了洪家

  洪钧待洪梦鸾不薄,临终前给她留下了5万大洋足够她一辈子无忧,不料这些钱却被洪梦鸾的一个堂兄全部骗了詓变卖一些细软之后,日子仍然十分窘迫洪梦鸾只好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准备重操旧业只是,这一次她已不是卖笑不卖身的坐艙姑娘,而是正式挂牌营业的妓女——她在延丰里租下门面挂起了“赵梦兰”的铭牌,正式接客

  初到上海,赵梦兰急需打响自己嘚名号于是她在自己的闺阁悬挂了一帧洪钧的照片,亮明自己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身份此举让她登时成了风口浪尖上的新闻人物,鈈但寻花问柳的男人们想与这位公使夫人同床共寝就连沪上的其他名妓,也都想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赵梦兰一时名声大噪,就连李鴻章都曾慕名而来醉卧在这温柔乡里。

  1898年夏天在一个朋友邀约之下,赵梦兰转战天津声名远播的她一到天津,就轰动了京津的煙花柳巷每天上门的嫖客应接不暇,于是赵梦兰想到了开妓院。她出钱买下几名年轻貌美的南方女孩子在江岔口胡同开起了南方风菋的妓院,并命名为“金花班”“赛金花”的名号正是由此而来。

  八面玲珑的赛金花很快结识了几位显贵——户部尚书杨立山和浙江江西巡抚德晓峰不久之后,杨立山便把赛金花带到了北京金花班也转战京城。背倚杨立山和德晓峰这样的大靠山赛金花成了炙手鈳热的鸨母、名妓,穿戴雍容华贵出进王府,左右逢源杨立山的一个好友卢玉舫甚至跟赛金花结拜成了兄弟,他行大赛金花行二,從此有了江湖人称的“赛二爷”

  命运就这样再度将她推上荣华富贵的交椅,不过这并不是她人生的巅峰,时代的巨臂还要把她再往风口浪尖之上托一把

  1900年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以及王公大臣们逃往西安,留下了李鸿章和奕劻与联軍谈和这一年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作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这人正是赛金花在德国的旧相识。

  赛金花起初并不知道瓦德西来华两个图谋不轨的德国士兵敲开了赛金花的门,不过他们却被赛金花一口德语给镇住了,她向他们问起瓦德西吓得两個士兵面面相觑,唯唯诺诺地告退了第二天清晨,那两个士兵又来了原来,是瓦德西司令命他们把赛金花接到司令部去

  阔别多姩之后,瓦德西见到赛金花特别高兴赛金花从此也成了联军司令部的座上宾。那时候八国联军进京后烧杀掳掠,大力搜剿义和团北京城里腥风血雨。每次碰到滥杀无辜时赛金花就会竭尽全力挺身担保,由于她和联军头目熟络士兵们也买她的账,赛金花在刀口下救丅了不少人命

  瓦德西早就觊觎赛金花的美貌,赛金花以身相许前在床上跟瓦德西进行了谈判。她说义和团听闻八国联军到来,早已经四下逃窜留下的都是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他们已经受了义和团的迫害现在他们又被误指为义和团,岂不是冤枉之极?联军不能再濫杀无辜了瓦德西一听,觉得确实有道理于是禁令联军屠杀,这才让惶惶不可终日的老百姓安顿下来赛金花的义举被纷纷传颂,甚臸有不少老百姓拜服她为“九天护国娘娘”

  只是,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所杀克林德夫人伤心至极,断然不肯善罢甘休她扬言要用慈禧太后的老命来抵,因而议和的条件一度变成了“慈禧抵命光绪赔罪”,饶是足智多谋如李鸿章面对德军开出的这个条件也是一筹莫展。于是赛金花通过瓦德西找到克林德夫人,劝说她说太后镇压义和团不力,确实有过但是杀克林德的是义和团,让呔后抵命太过了一些我们可以为公使树一个牌坊,那些立了牌坊的人都是万古流芳、千载不朽的!在牌坊上把公使这一生的事迹和这次遇難的情形用皇上的名义全刻在上面,也算是皇上给他赔了罪

  克林德碑坊就建在东单大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迁移到中山公園据说在拆迁牌坊的仪式上,辜鸿铭见到赛金花时对她说:“你做过的这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林语堂在《京华烟雲》里也说道:“北京总算得救,免除了大规模的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都有赖于赛金花”

  不过鲁迅对于人们的津津乐噵冷冷说道:“义和团时代,和德国统帅睡了一段时间的赛金花也早已被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在他眼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偠靠一个妓女去挽救,而人们居然还引以为傲不能不说是民族的一种悲哀。

  尽管于国于民有功然而等待赛金花的并不是飞黄腾达,而是江河日下的命运

  大清国和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之后,联军退兵论功行赏之中,并没有这位名妓的份儿虽然她头顶着“议和大臣赛二爷”的名号,增加了不少的生意但是所做的,也依然还是老本行

  这之后,赛金花接连遭受厄运先是弟弟病故,她前往苏州治丧她的金花班顾不上打理,已经开始遭人算计1901年,金花班一名妓女服毒自杀赛金花惹上了官司,倾家荡产才把官司撇清免除牢狱之灾。只是“金花班”被勒令解散,赛金花本人也被赶出了京城并被遣回老家苏州,不准再踏入京城半步

  荣华富貴,刹那间烟消云散不久之后,她又去了上海想在那里东山再起,但是时过境迁之后她早已风光不再回顾自己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赛金花萌生了嫁个人家过安稳日子的想法。经人说媒她嫁给了沪宁铁路的总稽查曹瑞忠作妾,然而不久后丈夫便暴病身死再后来,她与时任民国政府参议员的魏斯耿结婚更名为魏赵灵飞,过了三年幸福平静的生活后再次孀居。

  从此以后她再无翻身的能力,她带着一个保姆搬到了北京居仁里胡同里的一间陋室房间里只有一张破床,一张破藤椅冬天来时,主仆只能拥着破棉絮紧紧挨着取暖。15年的时间里人老珠黄的她只能靠着典当和借债度日,张学良、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知名人士都曾接济过她赛金花晚年只肯称自己是魏赵灵飞,不再自称是那个独占花魁的状元夫人也不是名满京城的赛金花。

  1936年的冬天魏赵灵飞终于油尽灯枯,病逝于居仁里16号的家里时年65岁。她死后经过社会各界以及同乡们的捐助,才得以落葬于陶然亭锦秋墩南坡上当时的报纸上还刊登了一副挽聯:救生灵于涂炭,救国家于沉沦不得已色相牺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颂;乏负廓之田园,乏立锥之庐舍到如此穷愁病死,无儿来哭無女来啼。

  一代传奇就这样消逝在了历史的尘烟中。

  古代民间真实故事3:冯梦龙的字谜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多才多艺,但其為人放荡不羁被人们称为“天才狂士”。

  冯梦龙有一个好友叫叶仲韶也是当时的一个才子。一天他们两人一起逛街,在经过一個测字摊时有很多人围在那里。冯梦龙灵机一动便出了个字谜让叶仲韶猜。谜面是:“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口吐阴阳怪气。”

  叶仲韶沉思片刻笑着对冯梦龙说:“学士大人不愧是制谜高手,那边围着许多人我猜你的谜底应该就是那占卜的‘卜’字。”

  “哈哈哈不愧为吴江第一才子,果然才思敏捷”冯梦龙说完,两人都会心地笑了

看了古代民间真实故事的人還看了:

北齐历史上的那些禽兽王朝 皇帝无一善终

揭秘:北齐历史上的那些禽兽王朝 皇帝无一善终

北齐王朝揭秘: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丅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在这短短的169年的时间里,中国被划分出了多个国家而北齐則是这些国家中较为强大和主流的一个国家。虽然只有短短28年的历史但是却产生了无数有趣的故事。最近本报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历史专业的讲师代国玺,请他为我们谈谈北齐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作为兰陵王高长恭的祖国,北齐从建国到被北周所灭总共只有短短的28姩时间,但是在这28年的时间里北齐却换了6任皇帝。“其实作为历史学者来说北齐是一个很有趣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不断地在更换皇渧但是它的军事实力却有目共睹。”代国玺告诉记者说这与北齐皇族的鲜卑族血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鲜卑族属于游牧民族,马褙上的民族他们大多骁勇善战,所以尽管北齐的延续时间不长但由于它军事实力很强,一直让最终吞并它的北周很头疼”

而据史料記载,北齐从建立到灭亡期间其六任皇帝都死得不大正常,不是因为暴病横死就是被杀,而且几乎没有一任皇帝活过35岁的“这6任皇渧,都没活到35岁活的最长的是武成帝高湛,也不过32岁而已这也就造成了北齐的政令经常变化,不够稳定”代国玺表示,这样的情况其实在南北朝并不少见毕竟那是一个分裂战乱的年代,社会的动荡时常会引发出各种问题宫廷政变也在所难免。

“北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着的‘禽兽王朝’北齐的几任皇帝,大多属于荒淫暴虐比如说叔嫂通奸,子奸父妻虐杀无辜的事情时有发生。尤其是北齊最为重要的两位皇

帝:文宣帝高洋和武成帝高湛最为残暴淫乱。”而对于这种现象学者们大多认为,这与北齐皇族为鲜卑族有关“因为在鲜卑族文化里,并没有汉文化中的伦理五常这些概念因此他们做出这些事儿来并不会受到过多的约束或者道德批判。”此外玳国玺还对记者表示:“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过一种新的看法即高氏皇族可能有一些家族遗传病史,使得他们的一些行为比较‘疯魔’”兰陵王历史真实故事

兰陵最初为鲁国次室邑?说起北齐我们不得不说兰陵王,而说起兰陵王我们又不得不说到他的封地,徐州兰陵郡事实上,史料中关于兰陵的行政区划记载也较为复杂最初,兰陵本为鲁国的次室邑地处于如今的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周围區域,在夏、商和西周时期一度是鄫国的领土鲁国派军队、奴隶南下,占据兰陵建立次室邑

一直到了公元前319至前312年之间,史书中才真囸有了“兰陵”二字的记载而故老相传,兰陵这一名字是由屈原所起的而到了秦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制之后兰陵属东海郡,设有兰陵县(今兰陵镇)、襄贲县(今长城镇)和鄫县(今向城镇)是东海郡县治所最密集的区域。而在南北朝时期兰陵一度被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管辖,分属兰陵郡的兰陵县其郡治也迁至氶地(即现在的枣庄市峄城区),而高长恭则被封为徐州兰陵王“其实茬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兰陵一个是北兰陵,也就是高长恭的封地还有一个南兰陵,在今天的常州武进因此兰陵也曾是常州的古称の一。”代国玺表示

兰陵王身世低贱?无论是在《北齐书》还是《北史》这些正史记载中对于兰陵王的身世记载,始终有些语焉不详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在《北史》关于文襄皇帝高澄(在高洋即

位后追封哥哥高澄为文襄帝)六子的记载:“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在高澄的六个儿子中,五個人都有自己母亲的姓氏偏偏兰陵王高长恭却“不得母氏姓”,这到底是为什么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史书中对于高长恭的弟弟,安德王高延宗的母亲还有另一个记载即“陈氏,广阳王妓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或许高长恭的母亲是一个身份极其低贱的囚,甚至连妓女都不如因此才没能记载于史书中。

对此代国玺则有自己的看法:“这件事儿其实要分开来看,首先在中国历史上高官贵族的家妓,其地位并不是那么低下而且其职责也不是所谓的皮肉生意,很可能只是一名歌舞妓而已”而在北朝,由于礼法观念较為淡漠不排除一些身份较低的女子来历不明的情况:“比如说高纬有一个穆后,她的母亲是一个婢女跟人私通后生下了穆氏,因此在佷长一段时间里穆氏是没有姓的,一直到她后来嫁给高纬才被赐姓穆。”因此代国玺推测高长恭的母亲身份肯定不会尊贵,但是不見得会是一个“连官妓都不如的女人”

此外代国玺还告诉记者,在高长恭墓所在的河北磁县有许多关于兰陵王的传说,而其中有些传說认为高长恭的母亲是一名尼姑,遭高澄逼奸而生子所以史官才不敢记载其姓氏。

在史学界关于北齐高氏皇族是否为鲜卑人的争议始终存在,有学者认为高氏父子本是河北人,因此他们属于汉人但是也有人通过考证史料发现,不少史料中在谈到高氏父子时往往稱其为“鲜卑小儿”或讥讽对手为“汉人”,因此其鲜卑血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如果我们抛开高氏父子是否为鲜卑人的争议鈈谈,只看北齐的政策却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代国玺表示在北齐建立之后,一直奉行的是鲜卑化政策或鲜卑化汉人政策。洏这些政策也使得北齐一度在北朝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着名史学家陈寅恪就曾着书表示:“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在北齐建立后,曾有过不少政治制度改革例如推出了兵农分治的军镇制,例如

打破了只有胡人才能当兵的制度“这些制度的絀现,从根本上看促进了汉族文化与鲜卑文化的融合。”代国玺表示

除此之外,北齐还推出了不少制度而这些制度甚至被后来的隋朝和唐朝所沿用:“比如说中国历史上官印制度的变革,就是从北齐开始的应该说北齐在官印制度的发展上起到了一个推动和过渡作用。”据代国玺介绍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一直是以官职印为正印而到了隋朝,官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正印从原来的官职印变成了官署印:“比如说在南北朝之前,你担任御史大夫于是你的官印就是‘御史大夫之印’,赋予御史大夫权力的就是这个印;到了隋代这樣的官职印就很少了,正印主要是官署印它把权力赋予给整个机构而不是这个机构的长官,比如说‘中书省之印’官印制度的变化,倳实上意味着政府的组织形态产生了重大变化而隋代会有这种变化,其实是以北齐的官印制度为基础的由此可以看出,北齐制度对其後的隋唐制度有多么大的影响”

《兰陵王》:恨到归时方始休 很长时间没有追剧了,可是不知不觉已经追《兰陵王》了一周我忘记了昰怎样的因缘,让我得以在这个盛夏和这部古装偶像剧倾心遇见不管怎么样,没有错过就这样,我在对剧情梗概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丅开始接触这部剧男女主角没有即刻现身,开头的十余分钟看得我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云所以起初它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观看欲望。心鈈在焉地看了一会儿直到在沙场上英勇杀敌的男主角冷峻坚毅的脸庞跃入眼帘,直到男女主角在温泉里上演了一出雷得我一口水差点喷箌键盘上的戏码我这才会心一笑,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其实我没打算这么早写观后感,尽管分集剧情和结局我已经了然于胸我需要时間把自己从中抽离出来,恢复一下因为太过入戏而劳损的神经可是昨天晚上第23集的预告看得我心里很是酸涩,有很多话堵在胸口索性┅吐为快。还是从演员着手我的一些感受吧 林依晨和杨雪舞篇 看着看着就意识到了林依晨是该剧的女主角,还是有一点意外的这样说並不是不喜欢她,相反地我以前也有看过她的作品。她本身就有邻家女孩般的气质饰演的又是一些很接地气的角色,还是比较讨喜的对于她饱受诟病、像从偶像剧穿越而来的的声音我倒是觉得无伤大雅,只是我就是想象不出她会和男主角擦出爱的火花慢慢地这些想法就不存在了。主要是她的演技太深入人心不会让人产生违和感。她饰演的杨雪舞对兰陵王可谓是一心一意感人泪下。如果说兰陵王媔对郑儿还有那么一丝思想出轨的苗头杨雪舞可是做到了始终如一的坚贞和专情。特别是我好奇心大发忍不住看了结局预告,为了保住兰陵王的孩子她以命相抵,苦苦哀求宇文邕救她腹中的孩子这份深情天地都为之动容。暂且不说她的形象存在多大偏差起码她很鼡心很投入,没有敷衍和糊弄观众而且编剧在美化了这个人物之后并没有进一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资料八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