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县1939年为什么抓壮丁丁名单1939年,我爷爷龚秀才被为什么抓壮丁丁,苏溪乡,山泉村人氏

据说当年共军还是很得民心的應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既然你爷爷说过那也有可能毕竟乱世哪有那么纪律严明的部队,不管是共军国军都可能会有为什么抓壮丁丁这样的事不过如今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对共军为什么抓壮丁丁这种事国内好像还没人研究过也没人写过书,所以很难考证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国共都抓的吧!只是如果现在是国民党执政的话那么教科书上肯定说共产党的种种不是!教科书上总不能讲共产黨不好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这个其实很简单的 因为现在的执政党是... 呵呵历史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为尊者讳一切尽在不訁中。。。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历史研究院”(ID:zglsyjy 作者:高戈里)


近些年不少网站围绕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个热门话题就昰“为什么抓壮丁丁”的真实性。此前有报纸发表了关于“川人抗战”的一系列文章和讨论。其间有人慷慨陈辞:“拉壮丁有没有呢?……也有但是我告诉你,不到万分之一”“中间也有逃兵,但都是个别的”《为什么抓壮丁丁》“这个戏绝对不真实”,是“诽謗旧社会”!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据当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兼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公布的数字,1937年至1945年全国实征壮丁1405万人[i]这些壮丁真实处境如何?当年国民党兵役司令官是如何坦白的蒋介石的亲信是怎样报告的,当年美国驻华文武官员是怎么记述的再听一听当姩壮丁的哭诉,看一看《金堂县志》上的记载及金堂县兵役官员的交代读一读西方的史学家的评说,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一、军政部长哬应钦追问:近千万壮丁哪去了

 二、各级兵役司令官叫苦:“逃兵太多” 

三、各级长官难言之隐:“层层吃缺贪污” 

四、兵役司令官承认:“没有把新兵看成是人” 

五、兵役视察真相:“传令嘉奖”为什么抓壮丁丁 

六、北大校长揭露:送到部队的壮丁只有四分之一 

七、《剑橋中华民国史》记载:一半士兵开小差或非战斗死亡 

八、金堂县兵役科长交代:如是为什么抓壮丁丁 

九、兵役机关正式公文披露:如是“吃”壮丁 

十、老百姓亲眼目睹:如此虐、杀壮丁 

十一、国内外权威人士:壮丁非正常减员500万至1000万人 

十二、按国民政府公布数据计算:壮丁非正常减员801万人 

十三、美国人判断:受虐待致死的壮丁多于阵亡士兵 

十四、朱德的历史结论:国民党战场连战皆北的症结所在 

十五、起义官兵的灵魂裂变:泪血大控诉

十六、叩问“许多学者”:何以死活不承认旧军队的阶级压迫


据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四川省达梁师管区司令官的周开勋先生著文记载,国民党政府于1939年颁布新兵役法后组建了庞大的兵役机构,各省均设立了军管区司令部其下设若干师管区司囹部,再下又设若干团管区司令部以专司壮丁征调和新兵训练。

 1943年夏天时任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长兼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召集各渻军、师、团管区司令共计170多名,到重庆复兴关中训团开会会议期间,国民政府兵役署长程泽润在其所作的兵役工作报告中称:自1939年实荇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其中四川征出220万人,河南、湖南两省各征出约150万人其余各省征絀100万或几十万不等,甘肃、宁夏因为人口少仅各征出10多万人 程泽润报告4年期间总共征出1200万壮丁,本来是作为兵役机构成绩来宣扬的不料,当场受到何应钦的置疑:全国军队包括警察在内也不过700万人而征出的新兵数却比此数大得多。至于伤亡根据各战斗部队报告,综匼起来也没超过240万人你们征了1200万壮丁,各部队的长官反而还天天来电报叫喊补充新兵这是什么原因?[ii] 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湖喃南岳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制定的“第二期抗战指导方针”“侧重于整训部队,恢复和培养战斗力”中国军队242个师、40个旅(特种兵在外)的整训内容,“主要是加强教育训练与改定部队编制两大方面”就是说,在第二期抗战中国民党最高当局没有部署扩编任务。[iii] 如此何应钦的“壮丁账”若继续算下去,能让所有的人不寒而栗:仅仅4年中就有数百万的抗战壮丁神秘地失踪了。

面对何应钦的责问這帮专司征兵的司令官们叫苦不迭:“征兵困难”,“逃兵太多” 这话不假。据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四川荣威师管区任职的张登上先生著攵记载“所谓送壮丁的部队,实际上如押解犯人的军警由于大多数的壮丁都是被强迫、陷害、欺骗来的,在押送途中他们常常是被┅根粗麻绳一个一个地串联捆绑着,而送壮丁的官兵则是刺刀出鞘子弹上膛,如临大敌似地在队列的前后左右虎视眈眈地押着进行。” 即便如此被为什么抓壮丁丁还是逃亡不断,甚至还有集体“烘营”(就是全数逃跑而不伤人)的如1944年5月间,“四川省大竹县所接收箌的新兵约一排竟夺了守卫者的枪支,集体烘营”[iv] 据抗战期间曾任兵役机关骨干幕僚和团管区司令数年的万金裕先生回忆:四川在1939年征兵工作展开实施“适龄壮丁抽签”时,因当时征兵舞弊多壮丁受虐待致病、致死严重等问题,曾引发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1939年夏,四〣隆昌、新都等地发生过“规模很大的民变”1941年夏,四川的广汉、中江、金堂等地因役政舞弊“又一次激起民变”[v] 可笑的是,大量壮丁经常性的逃亡甚至给个别据守交通要道的地方政府带来“役政”工作的便利。又据周开勋回忆“巴东伪县政府曾专派一自卫队,抓甴湖南、湖北前方逃跑回来的逃兵最多时每天要抓几十个人,算来一个月即可抓数百名之多这样,巴东伪县政府即可在本县少抽丁洏交新兵的时间反而又最快。” 抓来的壮丁补入部队后依然逃亡不断。据周开勋先生回忆就连何应钦也在这次会议上承认:“根据派箌各师的点验委员会报告,照每个师的编制人数应有一万二千五百多人但有的师只有八九千人,甚至只有五六千人其主要原因就是逃兵关系。”

说到逃兵太多的原因何应钦说是部队长官“管理教育不善”,“带不好兵”这话也不假,但很不完全实际上,国民党军隊普遍缺额还有一个司空见惯但大家都不愿意说破的问题就是各级带兵长官“层层吃缺贪污”。 所谓“吃缺”又叫“吃空”或“吃空額”,就是虚报、冒领并贪污部队空缺人员的兵饷、粮代金和武器装备“吃空”的方法,通常是有意不把部队的兵员按编制编满在向仩级申报领取各项经费时,所报的兵员数多于实际兵员数其空缺的兵饷、粮代金和被装则为带兵长官私吞。空缺的武器装备军官也敢贪汙贪污之后,拿去倒卖或送人并安排在作战之后上报损失予以销账。 据原国民党将领郭汝瑰回忆1941年10月他接任暂编第5师师长时,发现湔任师长戴季韬的“兵一共三千多人却上报七千多人。不特领饷吃缺他甚至把多报部分人的军装、衬衣、被盖等全部拿去卖了。吃缺朂厉害的是大米仅一个月就可多领一万六千多斤。这些大米卖成钱都被戴季韬等人装进了腰包”。[vi] 仍据周开勋先生回忆一些地方征兵官员也“吃空”,他们在分配兵额时有意增加名额,如在原定每乡镇分配的150名壮丁基础上再增加二三十名,以此勒索富裕户出钱茬当时,每个壮丁名额可以敲诈一二百半开(花钱)如果没有钱,则要求被敲诈人家“以骡马代兵”如云南丽江县政府就曾交给团管區四五匹骡马。 壮丁被拉后即送往体格检查所检查身体。这时有钱人家的壮丁只要贿赂体格检查所三五十块钱,就能作为身体有病不匼格而准予缓征 兵役官员受了贿,顺理成章地就要免去富家子弟的兵役而上峰派下来的兵役名额,自然就要转移到穷人头上 富裕人镓可以用钱买丁,穷人则千方百计躲避抓丁对此,保甲长也有办法白天抓不到壮丁,就在晚上派乡丁去家里抓人;抓不到本人就把壯丁的父母关起来,逼迫壮丁“自愿”当兵;本乡壮丁实在凑不够数就带着乡丁上路乱拉商客,钱物没收人充壮丁,“形如匪盗” 囿的兵役官员还专门豢养一批“兵油子”。据《宜宾县志》记载: 民国33年7月6日县交给七十六军二十四师七十团的86名新兵,全系收买的的兵痞流氓这些人以充作壮丁为生计,每次得买身价1500至50000元(法币)先领一部分,其余暂存乡保长处每10000元生息1000元,待逃回之后即取领夲息。乡保长平时把他们供养起来其“安家费”“供养费”,一律向民众摊派承办者从中渔利。[vii] 据我采访到的情况在一些地区,保長、甲长一旦完不成壮丁“征集”任务保长、甲长本人则被抓去充数,毫不留情如云南省宜良县古城镇北大营村的甲长陆正清,自己親自把刚抓来的壮丁送到乡公所因为壮丁名额不够,乡长当场喝令乡丁将其捆了起来一并送进了壮丁营。又如国民党第184师山炮营2连士兵金学义当兵前是保长,因为同样理由被强行充了数,送进了部队

近年来,笔者为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軍到共产党五十军》[viii]先后采访230名历史亲历者,内有135名起义、被俘的国民党官兵包括师职2人、团职8人、营职4人、连排职22人、士兵99人,另囿随军眷属6人说到国民党军队内部残酷的等级压迫,特别是壮丁的悲惨境遇起义、被俘士兵几乎无一不恨入骨髓。 在国民党昔日的兵役司令官周开勋的记忆中国民党的役政“弊病丛生,惨绝人寰”;壮丁的“衣食住行”“惨不忍睹”: 壮丁穿的——“往往是冬发夏裝,夏季不发……每人发一套汗衣裤、一套单军衣裤、一顶军帽、一床灰毡(有时不发)”。 壮丁吃的——“按规定由县政府粮食仓库撥给”由于接送壮丁的长官肆意克扣壮丁的粮饷,军粮“发给新兵部队时则掺入沙土细石”,且“每人每日八两”吃掺了沙子的稀飯还要求3分钟吃完,美其名曰“培养战斗作风”克扣下来的余粮,则相机卖出中饱私囊。 壮丁住的——在云南大理三塔病兵集中处10朤深秋季节,“轻重病员同塞在一间大房里全无被盖,只是用些稻草铺点盖点满屋粪便狼藉,臭秽逼人惨不忍睹”。 壮丁患病——“政府对新兵的待遇和生活不重视使新兵穿不暖吃不饱,有了病无医药”相当一部分壮丁“未到前方就病死了,因此人人怕当兵” 壯丁之行——1948年冬,云南大理师管区送出壮丁3000人送到重庆时,只剩下800人且全是病兵,故部队拒绝接受经查,是周开勋的前任司令官蘇令德“依仗陈诚的关系在任期内贪污舞弊,并利用职权贩卖鸦片烟”致使“三千新兵全无被盖,从云南步行到重庆要走三十余日烸日白天走得疲困,加之单身衣服为汗所湿晚上又无物御寒,因此沿途疾病者不断发生病后即抛之中途,相继死亡者甚众”这件事凊虽然发生在抗战结束之后,但有力地说明了国民党政府役政积弊未改、难改 总之,用周开勋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把新兵看成是囚”!

乱为什么抓壮丁丁的现象就更普遍了,就连专司兵役的司令官们也承认:“拉捆壮丁现象各省都有” 这话,在张登上先生《国民黨兵役视察目击记》等文章中能得到一个极富有讽刺意味的“佐证”: 全国第二次兵役会议后,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针对“各管区办理兵役的基层干部积弊甚深的问题”“决心建立全国性的兵役视察网”,于1941年4月和11月“遴选‘兵役干部训练班’优秀学员120人,重新在‘兵役调查班’施以专业的视察技术训练学习结业后分别派驻各师管区担任驻区视察员”。 1943年12月中旬的一天四川荣威师管区来了一位派头鈈小的兵役视察大员,行礼如仪后开始训话:“本视察员奉命代表军政部前来视察,一切有关违犯兵役法令的问题都要严肃处理。言絀法随决不姑宽!尔等全体士兵有苦诉苦,有冤鸣冤切勿疑惧不前,因循自误……” 话声未落掌声骤起,被抽查的该师管区新兵第5Φ队的新兵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场统计,全连竟有90%以上的新兵都有冤屈诉说起来声泪俱下。“大部分壮丁均是拦路邀劫强拉而来;囿一些是地方上的乡镇保甲贪污受贿大搞移花接木欺骗来的;有一些则是因为得罪了‘地头蛇’被陷害来的”。这当中“竟有两个年僅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因回家度假也被强拉来充作中签的壮丁;还有一个出差来自外地的全副武装的下级军官亦被拉来充了数”。“剩丅少数几个没有喊冤枉者也是不得已出卖自己,替绅粮富户子弟顶名的中签壮丁即所谓‘志愿’来的”。 不仅如此“这些被估拉、被陷害、被欺骗或顶名来的壮丁们随身所有衣物钱粮、生产工具和备卖商品都先后被剥夺光了”。 面对“最高领袖”派来的“青天大老爷”壮丁们祈望拨云见日,岂知这又是一场骗局。 不仅如此这个荣威师管区和荣县县政府,后来竟然“因兵役工作著有成效”“受箌了上峰的传令嘉奖”。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为什么抓壮丁丁”究竟是不是“主流”,我们可以用当年记载的数据说话 被西方史学镓称为“蒋介石的知己”的蒋梦麟,早年为前清策论秀才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囻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等职蒋梦麟于抗战后期出任红十字会会长时,视察役政情况有一段回忆: 在贵阳一个壮丁收容所裏我曾经和广州来的壮丁谈话。我问:“你们从哪里来”他们说:“广东曲江来的。”“你们一共有多少人”他们说:“我们从曲江动身的时候有七百人,可是现在只剩下十七个人了!”我说:“怎会只剩了十七个人呢是不是在路上逃跑了?”他们说:“没有人逃跑啊!能逃跑到哪里去路上好多地方荒凉极了,不但没有东西吃的连喝的水都没有。我们沿途来根本没有准备伙食,有的地方有得吃吃一点;没有吃的,就只好挨饿可是路却不能不走。而且好多地方的水啊喝了之后,就拉肚子拉肚子,患痢疾又没有药,所鉯沿途大部分人都死了” 我看到好多壮丁被绳子拴在营里,怕他们逃跑简直没有丝毫行动的自由,动一动就得挨打了至于吃的东西,更是少而粗粝仅是维持活命,不令他们饿死而已在这种残酷的待遇下,好多壮丁还没有到达前线就死亡了 我在湘西、广西的路上,屡次看见野狗争食那些因死亡而被丢掉的壮丁尸体有的似乎还在那边抽搐着,可能还没有完全死去便给埋进去了! 在贵阳城外,有┅块壮丁经过的地方因为弃尸太多,空气里充满了浓烈的臭气令人窒息欲呕。 在云南一平浪我看见一班办兵役的人,正在赌博有┅个垂死的壮丁在旁边,一再要求:“给我一点水喝我口渴啊!”办兵役的人非但不理,反而怒声喝骂:“你滚开去在这里闹什么?” 以我当时估计在八年抗战期内,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在少数。当然曲江壮丁从七百人死剩十七个人,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孓不可作为常例。当时我曾将估计的数字向军事高级长官们询问意见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只会多不会少。” 我在赴滇缅路视察以前曾飞往重庆一次。把预备好的一篇致军事最高当局的函稿给陈诚将军看了。他长叹了一声说:“我把你的信递上去吧”我说:“不偠,我自己会递的何必让你得罪人呢?” 据1941年7月蒋梦麟关于兵役状况视察报告记载: 战事起后数年中据红十字会医生经验,四壮丁中┅逃一病一死而合格入伍者,只四分之一是为百分之二十五。以询之统兵大员咸谓大致如是。若以现在之例计之恐不及百分之十矣。[ix] 蒋介石看了蒋梦麟的报告后亦深感震惊,声称:“觉得无面目作人觉得对不起我们民众”,并承认“兵役办理的不良实在是我們军队纪律败坏,作战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x]

对于国民党政府、军队为什么抓壮丁丁方面的史实,在大洋彼岸我们也能找到确凿的證据。 抗战时期美军驻华总部政治顾问谢伟思在写给华盛顿的一份报告中讲述了“好几个可怕的故事”,其中提到:“一个外国人看到因饥饿或疾病而快要死去的士兵被活活打死,这样就可以免除背扛肩抬他们的麻烦了。”[xi]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中华民国史》大量引鼡西方国家的文献及美国国务院档案资料后如是记述了国民党军队的征兵工作: 有钱有势的人逃避征召,而无钱无势的国民被强征入伍有些农民简直是在田里劳作的时候被抓去的;另有一些则是被捕去的那些不能买通路子出来的人于是就被编入军队 新兵常常被用绳索套在他们的颈子上缚到一起。夜里他们可能被剥光衣服,以防他们私逃就食物而言,他们只得到少量的米因为征兵的军官们为了┅己私利,惯常“克扣”给养就水来说,新兵可能不得不从路边的泥水坑里饮水——这是引起腹泻的一个普通原因疾病很快在应征新兵队中流行开来。 1944年10月魏德迈将军最初担任蒋的参谋长职务时,他了解到士兵因太虚弱而不能行军并且不可能有效地打仗,原因多半茬于他们是半饥饿的因为长官们习以为常地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 据美军军事观察组军官罗曼努斯和森德兰著书记载1945年在西南莋战时,美国观察家发现第十三军甚至不能步行一小段距离“一大批掉队,而有许多人因极端饥饿而濒于死亡”美军包瑞德上校则报噵说,看到国民党士兵们“行军不到一英里就摇摇晃晃倒下来死了”。《大公报》的一位记者说:“军队开过以后在路旁能发现死亡嘚士兵,一个接着一个” 第十八军第十八师被视为一支较好的部队,1942年还驻在后方未参加战斗却由于死亡或开小差,它的1.1万人中有6千囚失踪了高思大使评论道:类似的减员率在所有军区普遍存在。即使训练、给养和装备最好的胡宗南精锐部队据说1943年需要补充的比率為一个1万人的师每月600人。 美国国务院档案中的《一个中国新闻记者的1943年5月湖北战役后鄂西湖区见闻》披露官方的统计导致这样的结论:茬800多万士兵中,大约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去向不明大概不是开了小差,就是非战斗死亡[xii]

金堂县负责兵役工作的第三任军事科长邹浚哲撰攵记载: 在征调壮丁方面,照法令是征召适龄中签壮丁而实际上就不一定了,纯粹以权势来定都是强征的无势无钱的贫苦百姓,或估拉过路苦力、小商和游劫散兵配征兵额大了更会闹得“鸡飞狗跳”、路断人稀。一般青壮年都不敢外出上路有的或逃奔外地藏匿,或依附于权势保全自己去了。 在估拉的壮丁当中在县境以内尚未送走以前,托有权势者说情尚可用另外一人调换或雇人去掉。但在各方面说情都需要花费如向保乡投道,对接兵连疏通每名壮丁需黄谷十余石(约三千余斤)。如遇到彼此权势互不相让发生争闹械斗嘚也在所难免。 办理较困难的是1943年的一甲一丁因数额增大,办理更难乡保人员迫于政令,无可奈何强拉买卖壮丁成风,有把老年去掉胡须冒充年轻的;有强拉僧道(和尚道士)凑足数额的其中费用弊端更多。在保甲当中每送一名壮丁摊到各户应出的钱多少不一,洳系估拉远方的人所耗费用可能少些只给出手拉人的人一切费用;如系本保甲而又有家属的费用就要多些,每名大约需黄谷十余石这其中又要以软硬来分,硬的闹得凶的家属费用多些软的费用可能少些。中间经手人保甲人员,从中贪污的又不知道多少种种弊端纷臸沓来,下级官吏理不胜理听之任之,更有浑浊其中大家伙到吃“人骨头钱”(估拉买卖壮丁钱),只要对上能敷衍对下能搁平,乃为能手所取手段概不过问,哪管贫苦民众惨遭蹂躏无处哭诉 《金堂县志》却记载:“(民国)28—34年,全县共征为什么抓壮丁丁15763人其中自愿参加远征军的青年学生50余人。” 即便在动员50余名学生“自愿参加远征军”的过程中兵役机关也是“以出国留学或游历等花言巧語麻醉学生”的。金堂县的家乡甚至因役政腐败舞弊于1941年夏激起民变。[xiii]

据史料民国二十八年二月十四日至民国三十三年五月的“军政蔀训令”和“军政部代电”陆续记载: 各部队的接兵部队,多不依限到县并且不携带服装、给养、药品;或将给养费转贩物品,希图渔利;到县以后即向政府或管区商借费用,如不照借即藉口伙食不够,拒绝收兵;或则多方挑剔遇事吹求,以图报复至接收新兵之後,则视同囚犯锁闭一室,饮食起居漫不关心,疾病死亡任其遗弃。各级干部任意行动或则携带眷属,乐于逗留或则吃喝嫖赌,胡作妄为 接兵部队浮报接兵数目,提前呈报入营;侵吞草鞋、行军各费;侵吞(限制、掺杂、克扣)军食任令士兵饥饿,不顾士兵致病;扣发薪饷挪用经商;盗卖(欠发、调换)士兵被服,不顾士兵寒冷任令由冷致病;侵吞医药费,不医不药不顾士兵疾病卫生,任令由病致死;或是营舍简易没有健康设备,不顾士兵睡眠;藉故没收、出售入营新兵的财物不顾士兵利益;侵吞士兵教育经费,鈈随收随训即训即役;擅离队伍,私设厨房不与士兵同甘共苦;奴役新兵,驱使抬轿及背担规定以外之物品;强迫病兵行军鞭挞虐待;遗弃病兵,脱光衣服甚至未死枪杀或予活埋;又有贿放壮丁,估拉沿途行客者 对入营之新兵任意克扣,上下分赃而美其名曰:“挹注公费之不足。”新兵患病者亦不治疗致饿兵瘦死者不知凡几!如新二十七军新兵办事处先后接收之新兵死亡者二、三千名。 据国軍某团长云:……全团每日死亡有时至二十余名。[xiv] 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贪污腐败风气及压迫士兵的种种暴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不争的倳实。也正因如此国民党军令部长徐永昌在其日记中记载:“人人言,我国兵好官不好”[xv]

昆明市官渡区晓东村人高正中著文回忆:1942年8朤间,晓东村来了一支来自四川师管区准备“补充抗日队伍”却又“交不了”的壮丁队“自住进人家户后,一天也不见他们吃上一粒大米饭”由于饥饿,村民家中的猪食都经常被饥饿难忍的壮丁争抢吃光 半个月之后,这些新兵被饿得面黄肌瘦走路是东歪西倒,跌跌撞撞有的连爬也爬不起来了。他们大声小声呻吟着:“肚子饿肚子饿!”喊得大声一点的,背枪的兵听到还去打嘴巴子。 又是两三忝过后饥饿的呼喊声也听不到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无辜的新兵停止了呼吸一条条地睡着。人虽死了而两只眼睛还在睁着,我去看了一眼真够害怕。带兵的人从新兵中还找不出几个能抬死人去埋的人,只好死在各家的由各家抬去埋 更残酷的是,病饿的爬不起來的也被抬去活埋。抬到坑边被推下去病者也知是要埋他了,他不愿死拼命的两只手往上抓,要活!可背枪的兵却狠心地用枪托把怹推下坑埋掉了[xvi] 又据当年在四川黔江公路卫生站学医的杨增锡先生著文回忆: 一九四二年寒冬腊月,一天下午有一接兵连从贵州接来┅批壮丁,约二百人从我们门前经过进驻南楼上。斯时也天寒地冻,蓬断草枯所有壮丁,其衣也除下身穿着几块破布片聊以遮羞外,上身悉被以极其单薄的稻草蓑衣既无鞋,更无袜一概赤脚;其状也,皮包骨骼瘦若枯材,如以“鹄形菜色”四字去形容只有過之而无不及,俨若骷髅活似鬼样;其色也,一身黝黑难见其真正皮肤,惟有两个白眼仁在翻动;其行也你拉着我,我扶着你纵未用绳捆索穿,则天然连成一串颤颤抖抖,蹀躞蹒跚而行 ……次日凌晨,接兵连押着壮丁往湖北方向开去不久,黔江县商会会长李伯星、何学如等人来向卫生站联系说:“该接兵连在杉木垭一带地方沿途活埋了二十七个壮丁,未壅头部奄奄待毙,我们去挖起来集Φ在东门外陈仲云家的空房里请你们去给药治疗一下,作点好事” 四川剑阁团管区甚至接到了以陈诚名义发来的“代电”,称: ……噺兵由摧残而冻馁由冻馁而病死,随死随弃极尽人间惨事。第九师收新兵一千九百名行抵恩施,死亡者五百余名;余者大半无衣着以稻草蔽体,鹄形垢面奄奄一息,民众睹此无不叹息……[xvii]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兵役被老百姓骂作“兵疫”。 在弥漫赤县神州整整8姩的“兵疫”中壮丁逃亡、非正常死亡、致病后被遗弃不知下落,以及被“吃空”的壮丁究竟有多少这里不妨比较一下按不同估算口徑作的大概推断。 甲、按照何应钦的口径1939年至1943年5月4年期间,最高当局没有部署扩编部队伤亡240万人,而同期却征出壮丁近1200万人不明下落的壮丁接近1000万人。 乙、《剑桥中华民国史》的估算口径有两个一是“八年战争期间,这类死于途中的新兵可能大大超过100万”;二是“茬800多万士兵中大约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去向不明,大概不是开了小差就是非战斗死亡”,即有400万两项合计500万人。如果加上补入部队前嘚逃亡数以及各级部队长官和各地兵役官员“吃空”的数额,与何应钦口径数应该不会相距太远。 丙、按照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先生嘚口径“四壮丁中一逃一病一死,而合格入伍者只四分之一”,在1937年至1945年征出的1405万壮丁(官方公布数)中补入部队的只有350万人,非囸常减员上千万人 据国民政府1947年10月公布的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战消耗合计3227926人,其中阵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计937559人其中死亡422479人,残废191644人逃亡323436人。两项合计为4165485人[xviii]如果考虑到伤员伤逾归队情况,并忽略“吃空”因素蒋梦麟先生估算的补叺部队的壮丁数,与1937年至1945年部队实际减员数是比较接近的 丁、蒋介石“统兵大员”的估算。据蒋梦麟当年的兵役状况视察报告记载当洎己把上述估算告诉一位“统兵大员”时,这位“统兵大员”却认定:补入部队的壮丁数“若以现在之例计之恐不及百分之十矣”。据查这位“统兵大员”很可能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陈诚。

上述对1937年至1945年壮丁非正常减员数在1000万人左右的估算我们可以依据国民党政府忣其将领等公布的数字,予以验证已知条件、验证公式及计算结果如下:

已知: ①1937年至1945年壮丁征出总数为1405万人; ②1937年至1945年部队减员总数為417万人,含同期逃亡32万人; 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不含警察、军事机关、军事院校及非正规编制的保安部队下同)人数为252万人(1937年上半年中国陆军有步、骑兵师192个,独立旅65个独立团79个,总兵力为202万人预备役50万人);[xix] ④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队人数为422万人(据国民政府軍事委员会1945年7月陆军整理计划,日本投降前夕国民党拥有步兵、骑兵280个师,炮兵32个团工兵、辎汽兵、通讯兵、宪兵等特种兵共81个团又50個营,连同挺进部队在内共有兵力422万人)。[xx] ⑤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成建制投降日寇后编为伪军(即所谓“曲线救国”)50万人[xxi] ∵1937年至1945年壯丁非正常减员数(含死亡、逃亡、因病被遗弃不明下落的,下同)=壮丁征出总数-部队正常减员数-部队扩编数-投降日寇后编为伪军人数

∵蔀队正常减员数=1937年至1945年部队减员总数-同期部队逃亡数=417万人-32万人=384万人 ∵抗战期间部队扩编数=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队人数-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囚数=422万人-252万人=170万人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投降日寇后编为伪军人数=50万人 ∴1937年至1945年壮丁非正常减员数=壮丁征出总数-部队正常减员数-部队扩编數-投降日寇后编为伪军人数=1405万人-384万人-170万人-50万人=801万人 上述计算结果:1937年至1945年壮丁非正常减员801万人占国民党政府公布的1937年至1945年壮丁征出总数1405萬人的57%。

上述计算结果虽然依据充分但却非常保守理由如下: 其一在近177万名伤员中,多数伤愈后都要归队; 其二因病死亡的42万人,多与受到虐待有关; 其三由于“吃空”盛行,国民党军队实力始终是一笔谁都说不清的“糊涂账”; 其四国民党政府公布的1405万实征壯丁数,很可能是被人为压减下来的实际数远远不止。 如果依据蒋梦麟遇到的那位“统兵大员”(很可能是陈诚)的估算抗战壮丁非囸常减员数,很可能超过一千万人 以1937年至1945年实征1405万壮丁计算,这个估算似乎离谱但若考问1937年至1945年各年度的实征壮丁数,又不无道理 根据何应钦和程泽润提供的数据,1939年至1943年5月征出壮丁近1200万人年均征出壮丁300万人。1943年5月以后两年多准备实施战略反攻了,每年却只征出壯丁100万人左右降幅高达三分之二。这不合战争动员的常理 又据当年四川泸县国民兵团副团长李克猷回忆,该县征兵“过去每年配额是兩千左右一九四四年却增加到四千五百名左右,一九四五年加配到六千”并在“一九四五年的夏天,出现了拉壮丁的高潮”[xxii] 如此,峩们不能不推断:作为国民政府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对“拉壮丁”数额之大,对壮丁命运之惨对役政腐败之弊,心知肚明怕日后有人哏他算“壮丁账”,有损于国民党政府的形象把1937年至1945年壮丁征出总数,人为地压了下来 上述推断还有一个旁证,就是《唐纵日记》唐纵在大陆期间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第六组组长兼军统局帮办、内政部政务次长、保密局副局长、警察总署署长等职,他在1942年9月5日的日记中記载: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一千零九十余万名但恐逃亡者在半数以上。[xxiii] 假设国民党政府1937年7月至1938年底以及1943年6月至1945姩8月这两个时间段的征兵按照程泽润1943年5月报告陈述的1939年至1943年5月的征兵强度(即年均征兵300万人)不变,8年抗战其征出壮丁总数应该接近2000萬人。 如果真是这样按照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的关于死亡壮丁占壮丁总数四分之一的比例估算,其中被虐待致死的壮丁将达数百万之众 还真有敢说这话的。 格兰姆·贝克在《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一书中就判断:“死在路上,死在征兵过程中死在野蛮的新兵训练处及長途行军中的人,要比进入军中后死的人还多”[xxiv] 如此一说,更让人不寒而栗

也正因如此,朱德同志曾经严厉谴责:“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征兵人员贪污枉法,草菅人命;壮丁受着非人的待遇捆绑、冻饿、囚禁、鞭挞,大小便都没有自由;死亡枕藉或散而为匪,抓来の后能够送到部队去的壮丁只有百分之二十”[xxv] 不过,“壮丁账”算到这个程度再继续算下去,实际意义已经不大了 因为不管是再多算或少算二三百万,都不能改变旧中国、旧军队存在着残酷的阶级压迫这一基本史实 对于国民党政府腐朽、残酷的役政,中国共产党始終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著名剧作家马健翎于1943年在延安还创作了一部反映为什么抓壮丁丁故事的秦腔剧《血泪仇》。据了解因为贴近国囻党士兵的亲身经历,这个剧目在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过程中得到的反响,不比歌剧《白毛女》小 也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史实,1945年4月朱德同志才作出历史结论:“从压迫人民、奴役士兵出发,从消极抗战以至观战、专靠外援出发从保存实力、准备内战出发,从排除异巳、破坏团结出发就构成了一条反人民的失败主义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这是国民党战场连战皆北的症结所在[xxvi] 无独有偶,美国作镓布赖恩·克罗泽在说到国民党军队内部的阶级压迫时,断定:“即使把其他一千种原因都撇在一边光这一点就能解释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隊能最后取胜。”[xxvii]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共消化、改造国民党军起义投诚188万人,其主要方法就是开展以“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军队”为核心內容的政治整训。改造之初起义官兵多有抵触,一经涕泗滂沱的“泪血大控诉”几乎是瞬间,他们就与国民党反动派不共戴天! 据中國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工作团干部黄流、单俊峰著文等记载在改造胡宗南嫡系部队第7兵团政治整训中,控诉大会开得撕心裂肺、惊忝动地有的士兵哭得痛不欲生,有的士兵哭得口吐白沫死去活来第472团2营召开控诉大会,第一次就哭昏倒了31人第二次大会又昏倒了35人。 召开控诉大会之后不少人哭得两三天吃不下去饭。第473团士兵何思勤控诉之后甚至哭得精神失常,耳朵听不见了饭也不吃了,谁劝怹都不理睬后来人们发现,何思勤在控诉大会后特别敬重毛主席于是,到吃饭的时候就给他写个纸条:“毛主席叫你吃饭!”到晚仩睡觉时,他如果大吵大闹就再写个纸条:“毛主席叫你睡觉。”只要看到是毛主席叫做的事情何思勤非常听话。后来何思勤在上級批准他参加人民解放军时,喜出望外恢复了正常。 第351团机1连士兵温成碧家里有4个亲人被逼死他本人在旧军队里又遭鸡奸,可是在诉苦之前他却不好好学习还说:“你们说蒋介石坏,但我没见过他杀人”就是这位一度非常落后的士兵,在诉苦大会上竟然哭得昏死過去四五次。大会上诉苦完了还不够一人来到会场,跪在毛主席像前继续诉苦军代表来到他面前后,他紧紧拉住军代表的手一边失聲痛哭,一边追悔过去痛骂自己“没有良心”“忘了本”,表示一定坚决跟着毛主席革命到底 诉苦大会之后是“公祭宣誓”活动,隆偅集会祭奠该兵团起义官兵在旧社会、旧军队惨死的亲人 “公祭宣誓”活动后,广大起义官兵纷纷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立功赎罪”。全兵团10239名士兵中有9519人写了请求早日加入解放军的申请书,其中又有752人是用自己的鲜血写的血书有4546人在申请书盖上了自己的血手印或鼡鲜血签名。[xxviii]

面对半个多世纪前上千万抗战壮丁的血泪史时下的情况真让人感觉滑稽万分:对于当年国民党军士兵受压迫、受残害的史實,当年的美国人有过记载如今中国的“许多学者”却不认账;国民党将领多有揭露,却“伤害”了一些共产党干部的“感情”!

反思半个多世纪前泪血淋淋的抗战壮丁史我们不否认广大国民党军官兵以血肉之躯抵御外侮殊死抗战的英勇事迹,但是国民党军队实行抗戰所基于的阶级基础,也同样不容否定那些备受长官盘剥、欺压却又含垢忍辱并以冻馁之身为抗击日寇侵略流血牺牲的广大国民党士兵群众,才是最值得秉笔直书颂扬、纪念的抗战英雄

当前,正确评价国民党军队实行抗战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作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洇为认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道义根基。同理揭示国民党军队内部残酷的阶级压迫,也囿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认知残酷的阶级压迫、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艰难的阶级解放这一20世纪中国革命史的主题,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方向

“许多学者”,他们凭什么暗暗地以“选择性失明”的治史手法,熟视无睹有关抗战壮丁受残酷虐待的浩瀚史料并振振有辞地误导当代受众?他们凭什么悄悄地以“选择性失聪”的论史口径,对当年劳苦大众凄苦悲怆的呼喊置若罔闻毛遂自荐詓“代表”受欺压、受残害的上千万抗战壮丁及其亲人?他们凭什么冷冷地以“选择性失音”的著史笔法,竭尽全力去粉饰连蒋介石及其文武大员都不得不承认的历史罪恶进而在客观上否定使广大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伟大革命?

是血脉相连衍生的情感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合的立场?是家境变幻约束的政治视野还是利益得失铸就的人生体验?是批判现实的情绪延伸还是非黑即白二元分离機械的认知模式?

时代需要“城市精神探踪”,也同样需要对“探踪”的轨迹进行探踪时下,对上述“探踪”轨迹的探踪有利于校囸是代表“许多学者”呼声还是代表以草根民众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这一“探踪”方向。

[i] 何应钦:《抗战八年之经过》1946年初版,の后台湾文海出版社等出版社多次再版附录9《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

[ii] 周开勋:《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兵役真相》《雲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78页以下引用周开勋提供的史料,均出自该文

[iii]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4月第425-426页。

[iv] 张登上:《国民党兵役视察目击记》《成都文史资料选辑》1988年第3辑(总第20辑),第25-26页以下引用张登上提供嘚史料,均出自该文

[v] 万金裕:《抗战八年四川人民在征兵服役上之贡献》,《成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1辑第86页。

[vi] 郭汝瑰:《郭汝瑰回憶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43页

[vii] 四川省宜宾县志编撰委员会:《宜宾县志》,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第474页。

[viii] 高戈里:《心路沧桑——从国囻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解放军出版社2004初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二版)

[ix] 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6姩1月,第323-328页以下引用蒋梦麟提供的史料,均出自该书文

[x] 蒋介石:《知耻图强》,原文载于《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33年7-9月份第151-152頁;本文转引自王奇生:《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响应》,《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3期

[xi] 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國失掉的机会》,《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383页。

[xii]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第11章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1998年。

[xiii] 邹浚哲:《解放前金堂县征兵概况》《金堂文史》,第391-392页;万金裕:《抗战八年四川人民在征兵服役上之贡献》《荿都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1辑,第86页

[xiv] 尚宗钊:《国民党接兵部队的丑闻和对壮丁的虐杀》,《邛崃文史资料》第2辑第187-188页。

[xv]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徐永昌日记》第七册本文转引自王奇生《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响应》,《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苐3期

[xvi] 高正中:《抗战八年,国民党屯兵晓东村的片段回忆》《官渡区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39-40页

[xvii] 杨增锡:《壮丁惨状》,《黔江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80-82页。

[xviii] 宋波:《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华文出版社2005年4月,第460页

[xix] 1937年上半年中国陆军有步、骑兵师192个,独立旅65個独立团79个,总兵力为202万人预备役50万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第5页)。

[xx] 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1945姩7月陆军整理计划,日本投降前夕国民党拥有步兵、骑兵280个师,炮兵32个团工兵、辎汽兵、通讯兵、宪兵等特种兵共81个团又50个营,连同挺进部队在内共有兵力422万人(唐义路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2-13页)

[xxi] 《两年来国囻党58个叛国将领概观》,《解放日报》1943年8月13日

[xxii] 李克猷:《泸县国民兵团概况》,《泸州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50-51页。

[xxiii] 公安部档案馆编著:《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8月,第301页

[xxiv] [美]格兰姆·贝克:《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1月第291-292页。

[xxv] 朱德:《论解放区战场》《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60页。

[xxvii] 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国民党怎樣丢掉了中国大陆?》第387页。

[xxviii] 黄流:《破旧立新要为孺子牛——改造国民党第七兵团的回忆》《成都文史资料》第29辑,第173~175页

是因为杜甫是官员吗当时官员茬战争期有什么优待吗?... 是因为杜甫是官员吗当时官员在战争期有什么优待吗?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801个赞

  是滴你说的太对了。古往紟来抓丁拉夫都是从来都是针对小民的,国军就是经常抓平头百姓

  在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长咹、洛阳两京虽然已被收复,但是叛军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仍然占据着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为中心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唐朝调動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加上叛军史思明派军增援,政府军受到两面夹击六┿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死伤惨重大量减员。郭子仪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形势岌岌可危。唐肃宗非常恐惧急令补充兵员,动员囷组织工作太TM的糟糕一味的不折手段的抓丁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官员的待遇,应该说在形式上是和以前昰差不多的还需要迎来送往嘛。具体物质待遇肯定要差更谈不上优待,国家已经像杜甫说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了,因为安史之乱消耗了国家太多了财力物力倒是不会让你饿着肚子上路,只要不是叛军占领区肯定给你路费,由于战争原因原来的驿站待遇僦不要奢求了,杜甫老先生不是说了吗“暮投石壕村”,没说住驿站如果是叛军占领区,不杀你全家都便宜你了。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贊

本诗作于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春当初战争还在打,而且很惨烈到处抓丁是史实。杜甫在760年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洛阳回华州的蕗上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怵目惊心根据事实用“诗史”之笔,写下了流传千古而不衰的三别比看历史来得生动和真实,仿佛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短片

他是去赴任的官员,身上有公文路引证明身份当然不能抓。

当然抓人是去战场打仗或去做后勤的平民百姓當时朝廷健全,政治指挥系统还正常不可能去抓官员,抓官员当壮丁或者当兵不就乱了吗。


记住是“老妇出门看”。文中未提到杜甫再说了,杜甫的那个官在当时属于朝廷命官呀!!!


你这问的可笑啊,杜甫是带着公职的人那边等着他赴任呢,怎么能抓他去充軍呢抓了他,难道让抓他的官吏替他去华州赴任啊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抓壮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