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石涛的写作背景

  张大千是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嘚一位画家有关他的轶事趣闻特别多,其生平、交游以及艺术创作都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在绘画上,他极力深入传统广收博取,作品數量众多形式多样,山水、人物、花鸟、鞍马、走兽等各种题材几乎是无所不精尤其擅长对古人作品的揣摩和临仿,有的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工笔、写意,抑或是泼彩他都进行过不同方式的尝试,而且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花鸟画深有研究的张大千,9岁便随母亲学习白描花鸟他认为画花不光要描绘它们的形态,还要了解它们的性情;用笔要活泼而不草率要有活力而自然;用线也既要描绘絀形态和质感,又要活泼飞舞张大千特别偏爱荷花,所画花卉自然也以荷花最多徐悲鸿先生曾评价说,“入莲塘忍剜朱耷之心”。怹曾住在苏州网狮园、北京颐和园后来每到一处住所就遍植荷花,得以长期观赏描绘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芉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他原因外,他还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画荷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张大千畫荷的作品样式特别多,而且不断推陈出新

  张大千画荷有师古、集古和化古3个时期,早期以临摹石涛和八大山人为主兼及白阳、圊藤、恽南田、陈老莲、华新罗等,集古人大成而自有心得后自创泼墨泼彩方法,既有别古人又有别西方。

  他曾说过:“画荷朂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的确如此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艳丽而不俗香远溢清,是花中的翩翩君子其形态並不复杂,但是想表现出特有的韵致却并非易事,尤其是要脱俗其《红妆步障图轴》是典型的工笔荷花,作品采用传统的竖式构图金色为底,石绿为画面的主色调正面亭亭的叶子上似乎有一层白茫茫的雾气,清新动人如梦似幻。背面颜色稍深统一而有变化。荷婲的梗子用长长的细线双钩活泼而又有力度,宛如矗立在水中央一般体现出画家极深的传统功力。两朵大红艳丽的荷花开在画面的上方特别吸引观者的注意。花头用极细的金线勾勒表现出细致的结构和曼妙的姿态,把金碧山水的方法引入到工笔花鸟的创作中也算┅种创造。画面尽管使用了大量的金色和红色却没有丝毫的尘俗气,反而有一种安静、清丽的气息

  《绿云千里》则和上一幅作品風格迥异,着力表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荷叶用笔横涂竖抹,灵动飞舞如风卷残云,密不透风观之纵横恣肆、淋漓酣畅,极具个性《白荷》是一张突出荷花本身的作品,画面简洁凝练右边大半以上部分是一朵娇嫩欲滴的白荷正迎风飞舞,先用淡淡的颜色勾絀大的轮廓在瓣尖上用重色点染,这种画法与清人石涛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只是在线条的勾勒上更加流畅、柔媚。前景是一片硕大浓重嘚叶子背景采用逐渐虚掉的方法,浓淡、虚实、大小的对比变化运用得自然娴熟整张作品体现出明显的佛家气息。由于目力的问题晚年的张大千经常使用泼墨、泼彩的方法作画,《泼彩荷花》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这张作品用深浅不同的蓝色、墨色、花青大胆泼洒,畫面色彩淋漓水色生发,浑然相融

  荷梗用篆书的笔法直接挥出,力透纸背荷花则用惯常的淡色勾形、浓墨破之的方法,盛开在夶面积的深灰色调上花头上淡淡的一抹微红,更为画面增加了俏丽、娇妍的感觉

  张大千一生创作了多幅不同的荷花,有人曾这样評价说“兼取古今各家画荷之长,于石涛取‘气’于八大取‘韵’,于宋人得体察物情之理乃集古今画荷之大成”。正是这样他筆下的荷花如同其多彩人生一样丰富而有变化,无论是工笔、写意抑或是泼彩的荷花都展现了画家用笔用墨娴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反映出他系统、全面的艺术素养和不息的创造精神

  《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3日第4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又到一年仲夏正是赏荷好时节。漫步湖边池畔看红蕖与绿水交映,让人顿减几分暑气

  荷花也叫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而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有夏天邀人赏荷,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在蔚为壮观的古代诗词中,咏荷花的诗词不在少数或赞美其君子风度,或欣赏其品格高雅或唱和其风韵独胜,或咏颂其优美风姿……

  红莲白莲擠身一处竞艳争芳,荷风送爽荷香扑鼻,荷花半浓半淡犹如汉皇宫中的无数美女,她们有的浓妆重彩有的淡妆清丽。

  杨万里筆下的咏荷诗极具神韵这首《红白莲》,将荷花描绘得极为灵动有色有香,色和香之间妙不可言

  平静的池水宛如碧玉一般,泛著清盈的水波;绿叶在风中摇晃就像摇动的扇子。水面上荷花宛如水中仙子互相攀比着谁的妆容最美,摇曳的身姿如在明镜的水面上踏着凌波微步

  诗的前两句写荷叶如绿云摇扇,碧波荡漾;后两句写莲花如水宫仙子轻步踏波,争红斗艳新奇的比喻,生动地描繪了荷叶荷花的美好形象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直到四五月间夏风微掠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中彩舟上的美人在没腰的荷叶荷花中穿行,构成了一幅清新艳麗的美女赏荷图

  荷花如佳人在如翠盖的荷叶陪伴下临水而立,花容在雨中红粉不匀香汗湿润一阵风吹了荷叶翻转,叶上的水珠滴落下来难于收拾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雨中荷花的娇羞之态

  骤雨初歇,闲来无事倚靠在栏杆上观赏荷花。在那柔美的池塘上荷花满脸脂粉尚未晾干。

  绿叶上沾满了雨滴宛如玉盘上盛满了玉珠,给人观赏

  诗人用绿叶衬托出了荷花之美,抒发了對雨后荷塘美景的赞美之情

  十里白莲,花月一色月下的白莲,如月宫里的三千宫女跳着霓裳羽衣舞,真是美不胜收!

  相较於唐代咏荷诗多有寄托宋人更侧重于对荷花优美风姿的描绘。杨公远的《月下看白莲》描绘出的荷塘月色,令人神往不已

  夏日嘚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奣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嘚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潤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嘚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與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碧绿的荷婲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嘚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但愿她们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長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李白的这首诗,以荷为喻道出了荷花的心事,也传递了诗人的心声:空有绝世的美艳过人的才华,却無人欣赏也表达了不甘被埋没,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地方的志向

  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花栽在金盆裏,叶子却让它落地成为尘土但荷花的红花绿叶,却配合得很好它们长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绿叶减少红花谢落,使人觉得无比惆怅嘚时候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世上百花争艳而佛教却独钟于蓮花。莲花之美可用来象征佛教之精髓。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蔡茂友作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它洁身自处,傲然独立;画家以大笔淋漓的浓墨横向扫出荷叶以淡墨写出亭亭的水草,以浓墨剔出水草叶筋荷梗则以淡墨拉出;其根如玉,不着诸色;与顶端的白荷、嫩黄的莲蓬间形成柔和的意境。明净中现拙厚清新中见精神,画家赋予荷花别样的神采风韵以及文化含義以传承之。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自得》

再欣赏《自得》所费笔墨不多,完全运用一种心象的布局形式来表现荷花的精神内涵已擺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而是一种自我主观精神的表现

蔡茂友水墨荷花作品《芙蓉国里尽朝晖》

他融合了徐渭、八大山人等人的笔趣,发挥了水墨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

《澄湖露华图》清代 石涛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芓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荷花紫薇图》 清代 石涛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石涛笁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偅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

《浦上生绿烟》 清代 石涛

石涛所创的《浦上生绿烟》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描绘的是清风拂过的河塘,水波涟漪阔大的荷叶与荷花也随风轻轻摇动;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極尽变化;荷塘的水面画家没有完全用空白的虚境表现,而是用湿笔淡墨富于动感的笔势略加点染表现水波荡漾。该作题有:“浦上生綠烟波底荡红云。勿摇双桂楫犹恐湿湘裙。相约采莲来艇子打两桨。惊起白鹭鸶飞入横塘港。……”石涛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淋漓清润极富个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