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下载 不是36部吗 怎么成了32部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易中天谈36卷《中华史》:写的不是历史教科书
核心提示:用5到8年时间完成36卷本的&中华史&,易中天说自己并不是在写历史教科书,&一般中国通史要写到的我可能不一定写,他们怕漏掉什么,
□写作难题
  材料的取舍必须心狠
不用老一辈历史学家的方法写通史,易中天要把自己所说的&3700年中华史&进行材料的取舍,这是写作中最难的部分。谈及此,易中天摇摇头说:&可惜了,没那么大容量就必须心狠,很多好故事用不了。像毛遂自荐我都没用啊!&
单就《百家争鸣》来看,易中天的&取舍&也有他的道理,他没有为老子专写一章节,在他看来只有哲学系教科书才会面面俱到,&读者会想&老子关我什么事&,讨论诸子争论的是什么问题才够吸引人。&
易中天说,写这系列书时会比较严谨,如果观点并非自己的,一定会按照学术书标准做注解,&我不会剽窃,这是职业道德&。他认为书中注解够详细了,&我跟最严格的学术书唯一不同的是,人家要标出引自哪个出版社,几版几页,我用不着那么详细。&易中天称他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在正文部分注那么详细会吓跑很多读者,他就不看了。&
□为众扫盲
  荀子&性恶论&是误读
在《易中天中华史》里,易中天为读者进行了&扫盲&,比如人首蛇身的女娲仔细考证其实是一只青蛙;女娲氏、伏羲氏、遂人氏那会儿是没有&氏&的;&尧舜&或许存在但不是神奇的人物;&封建&是&封邦建国&等等。
荀子&性恶论&分析多见于各大教科书,易中天却分析荀子是&善能胜恶&,他认为人们是因为荀子有一篇《性恶篇》的文章而产生了误读,&荀子讲的性不是人性,他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是先天的动物性。他认为人的动物性是恶的,而人的社会性是善的。&
 以德治国是周人的理念
在第三卷《奠基者》,易中天表示自己根据金文、甲骨文考古证据有理论的重大发现,一些学者认为是在商朝就有以德治国理念,而易中天认为&以德治国是周人的理念&,&商代甲骨文里所有的&德&都不是道德的&德&,是&得到&的&得&,并且它还有第二个解释是&直&。到了金文里面,&得&加了一个心变成&德&,&内心&的正直才是道德,这时意思才变。而第一个有这个变化的金文是周成王时代的作品。&易中天自信地表示,这个证据雄辩地证明了道德这个观念是从周人开始的。
 □回应质疑
  思想方法比知识背景重要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曾表示,易中天36卷写到后来会很难,他认为易中天的知识背景没办法和范文澜那一代比。对此易中天说:&我感谢他的关心,但是他多虑了。&
易中天回忆,自己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受好友邓晓芒(著名哲学学者)影响,对德国古典哲学有兴趣,&我们的思想方法受康德和黑格尔的影响特别大。黑格尔讲&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这是我们都赞同的。&易中天坦言自己知识背景不如范文澜他们,但他可以扬长避短,知识背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思想方法,恰是老一辈史学家没有的。&易中天认为沿着这个逻辑走不会错。
对于用5到8年写完3700年中华史而引来的质疑,易中天称:&我当年做《文心雕龙》研究只看了四本权威书,二手资料不用看。&他反问:&我为什么要按别人的逻辑来?我毕竟和传统写史方法不一样,他们是要读完的。&
□生活节奏
  明年会放慢脚步减少活动
传言易中天在写作&中华史&系列的日常安排是早上7:30睡到自然醒,起床烧开水,泡茶进书房,接着出门锻炼,然后回来洗澡吃饭写作。记者向他求证时,他摆摆手说:&我现在太忙了,时间越来越少。&他不知道自己未来多久出一本,但是明年想尽量写完第二部。
今年,易中天在电视上出现了,不过不是《百家讲坛》,而是担任主持人讲述民生话题。网友依旧赞其&幽默风趣&,可易中天却告诉记者,现今太过繁忙,已让身体吃不消了,&明年我会放慢脚步,尽量少参加一些活动。&
明年易中天想多用些时间来写书,在他看来这才是最要紧的事。66岁的易中天曾写下博文解释为什么自己要在成名后&出力不讨好&写36卷《易中天中华史》:&年轻人折腾,因为他来日方长;老年人,要折腾,因为他机会不多。&
标签:易中天历史中国
本栏目最新文章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
热门关键词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 || ||| ||||||易中天将如何 写三十六卷中华史---深圳特区报
第D01版:读与思周刊
标 题 导 航
第T01 : 广告
第T02 : 导读·评论
第A01 : 要闻
第A02 : 广告
第A03 : 要闻
第A04 : 要闻
第A05 : 要闻
第A06 : 要闻
第A07 : 中国新闻
第A08 : 中国新闻
第A09 : 中国新闻
第A10 : 网事
第A11 : 国际新闻
第A12 : 国际新闻
第A13 : 体育新闻
第A14 : 广告
第A15 : 大都会新闻/综合
第A16 : 大都会新闻/深圳·民生
第A17 : 大都会新闻/深圳·区街
第A18 : 大都会新闻/深圳·社会
第A19 : 大都会新闻/深圳·文教
第A20 : 大都会新闻/深圳·法治
第A21 : 大都会新闻/莞惠
第A22 : 天天健康
第B01 : 今日财经/视点
第B02 : 今日财经/产经
第B03 : 今日财经/股市
第B04 : 广告
第B05 : 广告
第B06 : 3C家电
第B07 : 畅游天下
第B08 : 广告
第C01 : 人文天地
第C02 : 人文天地/前海
第C03 : 人文天地/连载
第C04 : 人文天地/综艺场
第D01 : 读与思周刊
第D02 : 读与思周刊/书评
第D03 : 读与思周刊/书评
第D04 : 超级楼市/聚焦
第E01 : 品尚乐活
第E02 : 霓裳
第E03 : 霓裳
第E04 : 表情
第E05 : 表情
第E06 : 花容
第E07 : 花容
第E08 : 名车
第E09 : 数码
第E10 : 璀璨
第E11 : 典藏
第E12 : 行走
第E13 : 品味
第E14 : 居家
第E15 : 潮讯
第E16 : 人物
第F01 : 超级楼市
第F02 : 超级楼市
第F03 : 超级楼市
第F04 : 超级楼市
第G01 : 温馨家居
第G02 : 温馨家居
第G03 : 温馨家居
第G04 : 温馨家居
易中天将如何 写三十六卷中华史
易中天因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品三国”成名,成为公众眼中的“学术超男”,但其热度效应正在慢慢消退。近日,66岁的易中天宣布,用5到8年的时间写作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的前两卷《祖先》和《国家》已于5月率先出版。这一消息又把易中天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受到诸多质疑。 易中天能否凭一己之力完成一部前所未有的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中华史》有什么特点,与普通的史书有什么区别?带着诸多疑问,经多番联系,本报记者专访了易中天。 ?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不是私人史,也不是通史,而是史诗 记者:关于中华历史,众所周知的有《史记》、《二十四史》等史书,也有众多的教科书和通俗读物,您为什么要重写中华史? 易中天:各类中国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也难得与其他文明相比较。面对自己的历史,我们不但不是亲历者,也不是参与者,甚至算不上旁观和远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也很难明确无误地回答,什么是“中华根”,什么是“中华梦”,什么是“中华魂”。 我希望用《易中天中华史》最终来回答“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这个命题。 记者:传统说法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您刚才说的3700年是什么概念? 易中天:5000年中华文明史说法不严谨。上下5000年,是文化;3700年,是文明。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国家的标志是城市,这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为此,在断代方面,我将中华文明分为史前史和文明史,国家诞生以后叫文明史,分界在二里头。 二里头是城市还是部落有争议,我取“城市”说。文明的起点,是要有考古学证据的。据最新碳14测定,二里头文化一期年代上限不早于公元前1750年,所以是3700年。 记者:从第一、二卷看来,您把“枯燥的历史”写得妙趣横生,与《品三国》风格一脉相承。在泛娱乐化时代,有人质疑您的书是通俗历史读物,而不是严谨严肃的历史学术著作。您如何定义自己的书?从风格到篇幅,您是不是有向读者或向市场妥协的倾向? 易中天:这当然是一部历史著作。我自己的定位,这不是一部私人史,也不是通史,而是一部轻松好读、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中华史诗。 我想强调,不要用“二元对立模式”思考问题,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为什么不能两全其美呢?这确实需要很高的写作技巧,自己做不到,不要怀疑别人也做不到。我想把艰巨的研究工作留给自己,再用读者最能接受的轻松好读的语言表达,给读者以阅读快感。轻松好读和严谨认真不构成矛盾冲突。国外历史学家写的那些人物传记,还有那些通史类的著作都非常轻松好读,而且也非常时尚。 态度是严肃的,表述是活泼的,请大家看书。 记者:在书中,您想重建的是怎样的历史态度?您眼中的现代历史观是什么? 易中天:讲解370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和选择。重新审视3700年,首先要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其次要有科学态度和价值体系。我的现代历史观是“人类文明,共同价值,实事求是,推进共识”,建立全人类的共同文明。如此,我们才能重新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所以,“3700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这句话,36卷本每卷都会出现。 用打坎儿井的方法来写史 记者:《资治通鉴》花费了司马光和数位助手19年的时间才完成;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也花费了作者13年时间。有人质疑您能否以一己之力在5到8年完成这部巨著? 易中天:我曾说过,我的写作是打坎儿井,并不按照传统史书的编年体来进行创作,而是以国家、祖先等为题进行各卷本的议题设置。和其他通史不一样的是,我不追求面面俱到,把关键点、历史拐点讲清楚就行了。 每本书,版面字数10万,实际字数也就是6到7万,5到8年的时间,平均每天也就800字到1000字的工作量。所以不用担心我完不成。 记者:据透露,您有一个“豪华幕后团队”,您是首次采用团队运作方式吗?有人质疑您是不是找了一些年轻人随便编编,粗制滥造甚至有代笔? 易中天:豪华团队是夸张的说法。读书写作是我自己的事,绝对不存在代笔。请别人来写,我再来改,那比我亲自写要累得多。 我是有3个幕后团队。第一个是顾问团队,主要工作是审稿,实际上只是作为“第一读者”发表看法,为了让读者更满意。第二个团队是编辑团队,主要是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是保证图书的质量,关系也不大。第三个团队是营销团队,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是不打自招。 记者:您如何保证自己采用的史料和叙述的史实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易中天:我书中所述的所有史料和史实部分,一定靠得住。我的史料依据有三种:一种是文献,比如《诗经》、《楚辞》、《史记》、《左传》;第二种是出土文物;第三种是文字。其中后两种最可靠。在使用这三种证据的时候,如果文献证据与文物证据、文字证据相冲突,我会舍弃文献,取用文物和文字。 同时还有一批靠得住的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著作。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学术的功底非常扎实,他们都有现代眼光。比如说,我写西周部分,我就读2本书,一本是杨宽先生的《西周史》,一本是许倬云先生的《西周史》。 记者:您如何评价民国时期历史学家蔡东藩的历史演义著作?您曾说《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什么? 易中天:我一般读历史学术原著,不读历史演义书,平时也不看这类作品。我说《二十四史》有一点问题,不等于全盘否定,因为中国有一个修史的习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总体上是真实的,只是评价和看待的问题。 我只是认为,应用现代史观看待历史,我的写法类似于美国著名的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往往大家耳熟能详的,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人物,我可能一笔带过,像周武王就是如此。传统史料不太注意的,我会比较注意,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果他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我会多着墨。而有的重要人物,书中甚至会一笔不提。我不写王莽就不能叫中华史吗? 记者: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历代史学大家,都“有所不言”。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您会回避吗? 易中天:我不会回避有争议的历史,我可以保证,在书中所说的都是我真实的想法。我会非常客观地表述,而且我会把它放在国际环境、全球视野的背景下,以及中华文明的背景下看待,我不会就事论事。 我强调的是“创新性”而非“颠覆性” 记者:您非常喜欢看侦探小说,这部书的写作有受侦探小说影响吗? 易中天:我非常喜欢古龙,还喜欢柯南道尔、福尔摩斯、科林斯基、马普尔。一个好的侦探,要破一个案子一定有三条。第一是直觉,第二是逻辑,第三是证据。我现在的写作方式,就是从迪弗那儿学来的,叫走格子。找证据就是走格子,你用侦探的眼光看历史,你写的书是好看的。 在我看来,每次写作都好比一次探险。我要写的是他人不知道的和想知道的,不太想写所有人都知道的,除非有新的发现,能提出创新性观点。比如已经出版的《祖先》和《国家》,阅读起来就像读侦探小说一样:解答一个思考,犹如一次“破案”。我不会重复别人,也不会重复自己。 记者:媒体称,您已推出的第一、第二卷书中有不少颠覆性、争议性的观点,也有人认为,您强调颠覆性观点,是为了哗众取宠,是这样吗? 易中天:从《深圳特区报》开始,请不要用“颠覆性观点”的说法,我想强调的是“创新性观点”。 在已经出版的这两卷书中,有不少阶段性的,我自己首创的结论。第一卷《祖先》,是史前史,我分为5个阶段,各用一个字描述:点、面、片、圈、国。点是文化点,夏娃的时代;点扩大后变成面,这就是氏族社会,女娲和伏羲的时代;面扩大后变成片,也就是部落的时代,代表是炎帝和黄帝;片扩大后变成圈,也就是部落联盟,代表是尧舜禹,然后进入国家的初级阶段,三个代表就是夏商周。而第二卷《国家》实际是世界史,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又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女娲不是人首蛇身,而是蛙。至于说我这样是为了哗众取宠,太小看我了。我用得着吗?!我从来没有要靠惊人之语、哗众取宠来吸引人眼球,将来更不会。这些都是我根据很多学者研究的结果所推论出来的结论。 记者:您曾说过,第三卷《奠基者》中会有一个关于甲骨文和金文的独家重大发现,可以先透露一下吗? 易中天:我可以简单透露一下,这个重大发现将证明我的一个观点,即周人“以德治国”的观点。只要考古学上没有新的发现,我的这一研究将是“铜证如山”。 记者:您能说一下未来的写作计划吗? 易中天:上午接受完采访,下午我就开始闭关写作了。按照已拟定的计划,7月22号在香港首发3、4卷,10月中旬在武汉首发5、6卷,今年就把中华根这一部完成。我会竭尽全力写作,如果有非人力所能抗拒之原因就没办法了。 相关 新闻 《易中天中华史》 频遭质疑 ?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从5月2日易中天在个人博客宣布,要以一己之力完成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丛书开始,到《易中天中华史》第一、二卷正式推出,易中天频遭公众质疑。 有媒体发表文章称“《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颗文化原子弹”,知名出版人丁怀超更公开质疑:“直觉告诉我,易中天教授精神发生了问题,或者是我自己的精神发生了问题。这样的‘大历史’书,也许能够博得一时叫好,却无法自立于史书丛林之中。易老师著作已经等身,能让人收藏和仔细阅读的有几种?与其如此疯狂地写那么多书,莫不如5年写出一本书来。” 媒体人诚悬在报纸上撰文称:“个人认为,作为一部纪录片的脚本,《易中天中华史》无疑是优秀的;但是作为一部通俗版的文化通史,它还过于简略。毕竟对于历史来说,各种非理性的偶然因素往往难以估计,而且所谓‘命运和选择’的转折,大多是事后诸葛。” 网友“文雪FAN”评论说:“要么易中天精神有问题,要么就是我的精神有问题。一个人不穷究一生,怎么可能写出历史?不要以为上过讲台演绎下历史就可以目空历史。” 也有人质疑,易中天如此“疯狂”地出书,是因为自从退休宣布“休假式治疗”之后,他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所以就像近期参与主持央视的《一起聊聊》节目、与李蕾谈民生话题一样,是“不务正业”,就为了赚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中天中华史 mob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