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肌肉收缩无肢体远端关节挛缩关节运动属于几期

初级护师考试网上辅导(基础护理学)讲义 第九章(4)
  第四节 活动
  一、概述
  (一)活动的重要性
  一个人每天适量的活动,可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有助于解除心理压力,使人心情舒畅。通过活动增强人体适应性。患病后的机体,除了要很好的休息以外,还应该根据身体的需要,适当的活动,以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
  1.疼痛 因为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都会限制病人的活动。
  2.神经系统损伤 损伤严重时会永久性地改变人体的活动能力。如:重症肌无力的病人、瘫痪病人等都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
  3.肌肉、关节和骨骼的器质性损伤 如:挫伤、扭伤、骨折等,会引起受伤组织活动受限。
  4.精神心理因素 如:抑郁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木僵病人等,活动明显减少。
  5.治疗与护理需要 如:骨折病人进行石膏固定或牵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6.其他 如残障病人、过度肥胖病人等都会出现身体活动受限。
  (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1.对皮肤的影响 长期卧床不能活动的病人,对皮肤影响最大的问题是压疮。
  2.对骨骼和肌肉的影响 全身肌肉软弱无力、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足下垂等关节肌肉变形,严重者会导致运动系统功能失调或丧失。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厌食、营养不良、便秘。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长期卧床病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其一,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原因是当人体突然直立时,小动脉尚未收缩,而造成血压突然下降;其二,会出现深静脉血栓,机体不活动时间愈长,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愈高,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
  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长期卧床病人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滞留。
  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排尿困难、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
  7.对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 长期卧床病人常常会出现焦虑、忧郁、愤怒、自卑、失望、失眠、自尊受损、敌对情绪等。也会因为给家里造成经济困难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促进活动的护理措施
  (一)病人活动的评估
  1.一般资料 年龄是决定机体需要和耐受活动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性别的差异使活动方式及活动量有所不同。另外身体的状态、周围环境情况都会对活动程度有一定影响。
  2.心肺功能 活动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有心肺疾患的病人不适合大量活动,否则会加重病情。活动还会使血压上升,有高血压的病人,活动前应该监测血压,以便调整活动方式和活动量。
  3.关节功能 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来观察关节活动范围有无受限,有无关节僵硬、变形,活动时有无关节疼痛和响声。
  主动运动:是让病人自己移动每个关节,作关节的伸、屈、收、展等活动。
  被动运动:是由护士或家属为病人移动每个关节,作关节的伸、屈、收、展等活动。
  4.骨骼肌肉状态。 临床上可以通过机体收缩特定肌肉群的能力来评估肌力,肌力程度一般分为6级:
  0级 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 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 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 肌力正常。
  5.机体活动能力通过对病人日常活动的观察来判断其活动能力。一般机体的活动能力可分为5度:
  0度 完全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 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 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 既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设备或器械。
  4度 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6.疾病性质与严重程度 如昏迷、截瘫、大手术后等病人,活动完全受限,只能卧床;慢性病、轻症病人则对活动影响较小。评估疾病的程度有利合理安排病人活动量。评估还要兼顾疾病治疗的需要。
  7.心理状况 病人的心理状况对完成活动有重要的影响。病人心情压抑、焦虑,对活动产生恐惧,缺乏热情时,会影响活动量。
  (二)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1.选择合适卧位 根据病情为卧床病人取舒适、稳定的卧位,使全身尽量放松,减少肌肉和关节的紧张。
  2.预防皮肤形成压疮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即保持受压部位床面平坦,使受压均匀;应用软枕架空缺乏脂肪保护的骨突处,支持身体空隙部位;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定时变换体位,一般2h翻身一次,必要时30min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动作。
  (2)按摩和活动受压处皮肤等。
  3.保持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和关节的功能位置。
  4.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以维持关节活动性。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简称ROM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ROM练习可分为主动性ROM练习和被动性ROM练习。主动性ROM练习指个体可以独立开始并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练习。被动性ROM练习指个体需要依靠护士协助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活动受限病人应该尽快开始ROM练习,每天进行2~3次。
  被动性ROM练习的操作要点:
  (1)让病人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面向并尽量靠近操作者。
  (2)操作者对每个关节活动时,要观察病人的反应。抬起病人的手脚时,移动自己的重心,尽量使用腿部力量,以减少疲劳。
  (3)依次对颈、肩、肘、腕、指、髋、膝、踝、趾等关节作屈曲、伸展、内收、内旋、外展、外旋等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活动时要比较两侧关节活动情况,了解原来的关节活动程度。病人出现疼痛、痉挛、疲劳或抵抗反应时,应停止操作。
  (4)每个关节每次可有节律地作5~10次完整的ROM练习。操作时关节应予以支托。活动关节时,操作者的手应作环状或支架以支撑关节远端的身体。
  (5)ROM练习结束后,测量生命体征,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记录操作次数。
  (6)健康教育护士向病人及家属强调活动关节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鼓励病人用健侧肢体协助患侧肢体活动,使之达到被动关节活动转变为主动关节活动方式。
  5.进行肌肉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1)肌肉等长练习:肌肉收缩时肌纤维不缩短。即可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因为其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故等长运动又称静力练习。如膝关节完全伸直定位后,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松弛运动。
  (2)肌肉等张练习: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肌肉长度改变,即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此练习最常用。因为其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力练习。大负荷少重复次数的练习有利于增加肌肉力量,并促进关节功能。肌肉等张练习的优点是动态运动比较符合大多数日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同时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3)进行肌肉锻炼的注意事项
  1)掌握运动量及频度,每次练习达到肌肉适度疲劳,其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一般每日或隔日练习一次。
  2)肌肉锻炼的效果与练习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必须使病人充分理解、合作,使其掌握运动要领。
  3)肌力锻炼不应该引起明显疼痛。疼痛常为损伤的信号,且反射性地引起前角细胞抑制,妨碍肌肉收缩,无法取得锻炼效果。
  4)肌力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锻炼后要做放松活动。
  5)注意观察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加心血管负荷作用。有轻度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病变时慎用肌力练习,有严重心血管病变者禁忌肌力练习。
  习题: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ROM练习)正确的是
  A.尽早、频繁ROM练习
  B.每天坚持练习5~10次
  C.病人疼痛时加快操作速度
  D.每个关节每次活动20~30次
  E.活动时要比较两侧关节活动情况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分隔线----------------------------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骨科出科考试试题骨科,试题,骨科骨科,出科考试题,骨科试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骨科出科考试试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肌力分级及康复锻炼123.ppt3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肌力分级及康复锻炼123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病例介绍 患者,男,50岁,主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5小时”头颅MRI示颅内散在多发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于收住入科。
T36.4;P72次/分;BP160/100mmhg。
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轻度构音障碍,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住院经过 入院后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护脑、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病程中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仍有轻度构音障碍,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于10-26医嘱予明日出院。 10-16护理评估:BP160/100mmhg,神志清楚,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3级 护理措施:良肢位摆放(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被动锻炼(护士、家属) 10-17护理评估:神志处于嗜睡状态,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2级 护理措施:良肢位摆放 护理评估 10-18护理评估:神志清楚,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3级 护理措施:良肢位摆放+被动锻炼+主动锻炼(健侧、下肢)+床上翻身 10-22护理评估: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 护理措施:良肢位摆放(坐位)+主动锻炼(上肢、下肢) 护理评估 10-25出院评估: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 护理措施:制定出院康复计划(指导定期复诊,根据病人肌力恢复情况执行) 床边坐起训练 站立训练 行走训练 肌肉耐力训练
康复的内容 常见的良肢位 被动按摩 主动锻炼
站立锻炼 行走锻炼 肌力强化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良肢位定义及意义: 肢体功能恢复最佳时间 住院经过 入院后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护脑、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病程中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楚,仍有轻度构音障碍,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肌力评定量表要点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肌力评定内容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一)手法检查与MMT(ManualMuscle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1【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2【评定标准】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Ⅳ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Ⅴ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1.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软,不能保持正常外形及弹力,被动运动时的阻力较正常减退,活动幅度大,见于周围神经疾患、深感觉障碍疾患、小脑疾患、低血钾瘫痪,可见于某些深昏迷患者及肌肉疾病患者。低碍肌肉松弛时被活动肌体所遇到的阻力减退,肌内缺乏膨胀的肌腹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脊髓前角损害时伴按节段性分布的肌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肌纤维震颤。周围神经损害时伴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常减退或消失。某些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肌张力降低,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及感觉障碍。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的本体感觉纤维损害时常伴有感觉及深反射消失,步行呈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小脑系统损害时伴运动性共济失调,步行呈蹒跚步态。新纹状体病变时伴舞蹈样运动。2.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骨肉较坚实,被动运动时阻力较正常增大,活动幅度受限。也可分痉挛性、呈强直性两种。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本束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被动运动患者关节时,在肌张力增高情况下出现阻抗感,这种阻抗感与被运动的速度有关。快速地牵伸在缩短状态中的肌肉时立即引起收缩、感到痉挛状态,牵伸到一定幅度时,阻力又突然消失,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某些锥体外系病变中的特殊张力变化,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被动运动患者肢体时所遇到的阻力一般比痉挛性者小,但和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同等的阻力。这种肌张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如因伴发震颤而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称为齿轮样强直。去大脑强直时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强直,下肢伸直位,上肢屈曲头向后背。一、Lovett分级法分级表现0无可见或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1可扪及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在消除重力姿势下能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运动5能抗重力和充分阻力的运动(一)百分数分级法:这一方法按照抗重力运动幅度和抗阻力运动幅度为依据,将肌力从0~100%加以分级,同时在平定中还加入了受试者存在的疲劳因素。(二)MRC分级法:这一方法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则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级别英文简写特征5N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5-N-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4+G+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4G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4-G-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3+F+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3F能对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3-F-能对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2+P+能对抗重力运动,但运动范围小于50%2P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2-P-消除重力影响时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1T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运动0Z无任何肌肉收缩评定标准的依据(1)重力因素1)当肌肉(或肌群)能对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垂直运动)时,则定为3级。2)在去除重力情况下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水平运动时),则定位2级。3)当无法作水平运动时,也可用垂直面上达到部分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来替代,此时也定位2级。(2)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1)当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时,定位1级。2)当无收缩迹象时定为0级。(3)外加阻力:对肌力在3级以上的肌肉(或肌群)人为施加阻力,并根据施加阻力的大小评定4级和5级肌力。有时也可通过对阻力大小的进一步细化,而采用“+“、”-“。(4)运动幅度:通过运动幅度的划分可增加评定的客观性,尤其是在重力检查时。1)若运动幅度达不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时,则评定为低一级标准加“+“的水平。2)若运动幅度达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以上,但尚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值以内时,则评定为高一级标准加“—“的水平。操作方法(1)选择温暖的房间,使患者保持姿势的平面应良好固定。(2)患者适当地去除一些可能影响评定结果的衣物。(3)向患者解释评定的目的,以使患者理解,并予以良好的配合。(4)通过关节活动度评定检查所涉及的所有关节。(5)评定前,将患者评定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的位置。(6)评定者按要求用手将患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并避免相应关节的随意活动,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作用。(7)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力检查、肌肉收缩检查、抗阻1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肌力评定量表要点.docx
文档介绍:
肌力评定内容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一)手法检查与MMT(ManualMuscle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1【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节肌肉疼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