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成功的原因现在成功了吗?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的固网宽带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数据显示,2016年4月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净增113.6万,累计达6172.1万户;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数净增11.7万户,累计达7352.2万户;中国电信固定宽带用户月增66万户,达到1.1683亿户。按照这一增速,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超过中国联通指日可待。
中国移动固网宽带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给竞争对手带来了什么影响?如何看待中国移动固网宽带ARPU值较低的现象?记者对话业内专家,邀请其为中国移动发展献计献策。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 杨光
茁思迅行咨询公司咨询总监 金峰
激进策略促使用户快速增长
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数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带来了什么压力,对我国固网宽带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杨光: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积极的市场策略。作为固网宽带市场的后进入者,中国移动可以利用后发优势部署最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借助在移动市场上的巨大领先优势,可以在固网宽带市场采取更为激进的价格和市场营销策略,这些都推动了中国移动固网宽带业务的发展。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市场积极进攻的策略,已经对传统固网运营商产生了巨大压力,不但用户数量迅速接近传统固网运营商,而且其激进的价格策略也必然推动固网宽带市场整体价格的下降。这当然将使广大消费者受益,而且也证明了惟有充分竞争才能真正实现&提速降费&的目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固网宽带市场格局的变化将可能对我国整个通信市场格局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金峰:超低的资费,甚至采用向现有客户直接赠送的方式发展,是中国移动固网宽带迅速发展的原因。给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带来的压力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用户增速显着放缓;二是中国移动成为宽带拆机用户的主要流向;三是资费压力显着,在损失用户与降低用户ARPU值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随着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的崛起,目前我国公众宽带服务市场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如果要继续发展固网宽带,包括拓展企业服务市场、提升公众服务质量等,则有待有赖于骨干网、IDC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以及专业运维能力的提升等。
您认为中国铁通对于中国移动的固网宽带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中国铁通关于固网宽带的运营经验和渠道力量,一定对中国移动拓展固网宽带市场有所帮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近来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市场上的迅速扩张主要还是得益于其强大的市场攻势。
金峰:中国铁通给中国移动有线宽带发展提供了种子级的资源,包括网络及附属设备(主要是接入网资源以及部分的全国干线资源)、安装与运维团队资源,最重要的,是近千万的现有用户。
政府监管与其抑强不如扶弱
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方面领先优势明显,现在在固网宽带方面也在迅速成长,您认为日后是否会形成固定、移动&双垄断&的格局?如果出现这样的格局,对中国移动有利还是有弊?是否会引起监管部门调整相关政策?
杨光: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市场上的积极进攻,不但扩大了自身市场规模,而且削弱了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随着4G业务的展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移动市场上已经几乎完全被中国移动压制,如果无法维持固网宽带业务的盈利能力,其综合竞争能力将会被进一步削弱。受&最后一公里&接入能力的制约,固网宽带市场格局的变化周期相对较长,但其对移动市场的影响可能会很快显现出来。中国移动能否实现固移&双垄断&还是个中长期的趋势问题;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综合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局面,则可能是这两个运营商近期内就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目前这种局面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通信行业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中国移动统治利润丰厚的移动市场已有多年,具有远超竞争对手的财务实力,一旦能够进入固网市场,必然会采取激进的竞争策略。这也就是为何中国移动固网宽带ARPU值偏低的原因。中国移动就是要用激进的价格策略抢占市场、削弱对手竞争能力。从纯粹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应该远没到需要提高资费标准或者增加附加值的时候,这应该是在其建立了相当市场规模,并极大地削弱竞争对手实力之后才会采取的策略。
当然,主管部门不会坐视这种&双垄断&局面的出现,很可能会有相应的管制政策出台,以调整市场格局。但是在移动通信市场,主管部门也曾多次试图调整市场格局,不过总体成效并不明显。虽然在3G时代,移动市场曾出现了缓慢趋于平衡的迹象,但这一趋势很快就被4G牌照的发放所打破,中国移动重现&一骑绝尘&之势。面对当前通信市场失衡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主管部门似乎应该在非对称管制、帮助弱势运营商提升竞争能力等方面采取更为大胆的策略。具体对中国移动是利还是弊,则取决于管制政策的力度,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也需要看具体的管制政策。
在加强对领先运营商的管制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方向,就是为弱势运营商创造更为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鼓励其模式创新、提高竞争能力。这样不但能够缓和市场失衡的局面,还能提升运营商整体服务水平,使全体消费者受益。
金峰:固定、移动&双垄断&格局暂时不会形成。要形成固定的垄断,除了公众市场的用户数外,中国移动必须在骨干网、IDC、国际光缆、专业运维等方面均具备良好实力,进而吸引政企用户的宽带使用、CP/SP的资源部署等,而上述能力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并非单独依靠资金就能够完成建设的。
监管层可以允许中国移动在用户层面不断拓展,进而体现降费的成效,但必须通过网间结算等形式保证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有生存空间,因此若中国移动在骨干网等基础网络设施层面拓展太&狠&的话,将会引来监管的干涉。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固网宽带ARPU值仅为32元,低于中国电信的56.3元和中国联通的63.6元,您对此有何看法?
金峰:中国移动暂时不会提升现有资费,否则将与市场法则违背,也与&提速降费&的政策违背。中国移动若想在固网宽带层面获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供价格相对较高的带宽接入产品,例如1G宽带;第二,提供数字家庭服务,从数字内容与应用的分发中获利;第三,基于扩大的用户群基础,可以在后端IDC等业务中获利,如IDC移动网内镜像、CDN租用等。
&&通信世界网&&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_百度知道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 80% 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依据:( 1 )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同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 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革命转变的根本点在于: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地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两重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在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双肩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宋鲁郑:如何理解新中国的巨大成就?
旅法学者,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字:&中国模式国庆新中国社会结构经济奇迹预算体制中国崛起宋鲁郑中国超越国庆65周年
又到一年国庆日。
回望过去65年,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希拉里·克林顿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银行)、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崛起百年后第一次丢掉此冠桂)、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人类历史上只有英国和美国曾有此荣耀)、钢产量超过世界的50%(近8亿吨,超过其他十大产钢国的总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尚未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流通量超过欧元居世界第二、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五百强86家企业入围居世界第二、世界十大银行中国占有四家并居第一名,与金融大国美国分庭抗礼、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据8席。
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则是科技、军事、航空、基础设施、体育、文化的起飞:载人、登月第三大航空大国、拥有核武器、航母的军事大国、专利申请世界第一、高铁第一大国(通车里程占全球50%以上)、更是信息时代网民全球第一(美国人口的两倍)、移动电话持有量全球第一(超过11亿用户)、世界数一数二的体育大国。
令人眩目的速度和令人惊叹的成就,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试图找出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奇迹的原因。然而,要追溯这个新世界的源头,还要来到历史原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完成了五百年来头件大事
1949年的红色革命,如果从1840年以来的历史范畴,一般认为其巨大的历史贡献有二:一是民族独立、主权完整。二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如果从更大的历史视野来看,仅仅这两点显然无法涵盖这场革命的意义。
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从“五百年的大历史”反思,认为明朝以降,中国之所以落后,未能演变为现代国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国家预算体制,也没有通过严格的国家预算、税收体制建立起发钞体制。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就是中央政府没有能力把管理之手建立到中国的社会基层。事实上,中国县以下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自治状态。
只有到了1949年的红色革命,才改变了这漫长的历史。在黄仁宇眼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确立的建立独立自主的财政货币体系的努力,是500年来头一件大事。无独有偶,海外另一位学术巨擎邹谠先生也有类似的角度:只有上看货币财政独立,下看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掌握中国长期革命的真实性格”。
毛泽东与周恩来在开国大典上
中国比印日等“民主国家”更平等
除了从历史的视角解读这场革命,还有国际对比。我们知道,印度和日本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一个是亚洲最发达的民主国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国家却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发表的2012年全球性别报告,日本和印度男女不平等程度在135个国家中分别名列第101名和105名,远远低于众多非洲国家、中东国家。中国是第69名,名列亚洲最佳五强行列(该指数都分列各洲前五名国家),优于欧洲的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和匈牙利等国。
当然印度由于还广泛存在着种姓制度,其不平等并不仅仅限于性别。目前印度低种姓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群体遭遇到全方位的歧视,再加上广大受歧视的妇女,等于说在印度,绝大多数公民是二等公民。
应该说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和国家都出现过男女不平等和种族歧视的现象。但相对而言,只有发生了社会革命的国家,才能根本改变。和男女平等类似的,还有土地改革。也是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得到解决。假如平等问题和土地问题没有解决而移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则基本上再无改变的可能。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罗斯金在其名著《国家的常识》一书中提到印度这样一个细节:当一辆汽车陷在泥里的时候,上层种姓的人在座位上等,而下层种姓却出去推车。于是作者的一位朋友愤怒了,大喊道:“这个国家要运转起来,要么需要一个约翰·D·洛克菲勒,要么需要一个毛泽东”。
除了历史和国际视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系:人口规模。人口是一个文明诞生和传承的载体。中国在清康乾盛世之时人口达到空前的4亿!然而自此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直到1949年,中国人口再无多大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才又一次出现了人口迅速增长的历史现象,以致上世纪70年代不得不进行计划生育,但到现在人口依然高达13亿。人口的增长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这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场革命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
中国经济奇迹并不仅仅在奇迹本身
理解了中国革命成功的意义,再来看之后的经济奇迹。这里需要一提的是,虽然经济奇迹产生于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均寿命和识字率增长最长的时期恰是在前三十年。虽然此时中国的人均GDP落后于世界,但人均寿命却明显高于同等水平的国家。由于人均寿命取决于众多的经济和社会变量,它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水平。
应该说,中国经济奇迹并不仅仅在奇迹本身,而是奇迹的规模、创造奇迹的难度和取得奇迹的方式。
和人类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相比,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难能可贵之处有三: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十亿级超大规模的国家的发展,其代表性和说服力远非百万级、千万级的国家所能比,或者说中国的模式才更有普世性。二是同时进行经济转型(从计划向市场)和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人类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其难度可想而知。西方有这样的评论:这如同在一枚硬币上让一艘航空母舰进行180度转向。然而,中国竟然奇迹般地做到了。三是中国完全是通过自我积累发展起来的,既没有对外掠夺和殖民,也没有对外转嫁矛盾和危机,完全是一种和平的、多方受益的发展模式。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成功应对了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和变革:苏联解体、东南亚经济危机、全球化、加入世贸、恐怖主义的泛滥、全球经济危机。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已经走在了前面
要全面理解中国成就之不易和伟大,同样也还是要借助国际对比。我们不妨再看看亚洲的日本和印度。
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工业化,是世界五强之一。这也是它在二战期间能够同时挑战美国、英国、中国以及俄罗斯等世界大国的原因。二战它虽然是战败国,但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仍在。而且它在美国的军事占领和保护之下,享有巨大的和平红利。由于冷战的因素,得到了美国单方面的贸易优惠。60年间,它没有发生过战争、内乱,没有走过任何弯路。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发展到今天,它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全球第一,高达225%——其政府预算中的一半要靠借债!2012年,二度成为首相的安倍推出大胆而又冒险的经济刺激政策,号称日本的“量化宽松”。结果到现在,经济增长依然乏力,而且尽管日元针对美元贬值20%,日本却迎来了历史是前所未有的、高达112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比上一年度暴增65%。
印度1947年独立建国,被认为接收了其殖民时代宗主国英国留下的民主、法治、行政体系以及流行全球的英语等优势资产。虽然前30年,发生过三次印巴战争、短暂的中印战争、全国性动乱引发的长达一年半(19个月)之久的全国戒严,但总体上来讲,其弯路要比中国小得多。尽管如此,1976年“文革”结束时,中国整体上仍然略优于印度(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落后于印度是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印度和中国的差距迅速拉大。据印度媒体分析,经济发展上,它比中国落后10年,社会发展上,则落后30年。印度今天的GDP为1.8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贫穷人口比例,印度也相当于2002年时的中国水平。城市人口水平,印度仅相当于中国1995年时的水平。在改善卫生条件上,中国领先印度17年。儿童死亡率,印度仅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以前的水平。世界还记得,日,印度发生了11年来最严重的断电事故,全国超过一半地区、约6.2亿人无电可用,受影响人数超过欧盟国家人口总和、美国人口的两倍。这不仅是印度10余年来最严重、也是全球历来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此时世人也才知道原来这个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竟然有1/3的家庭所获得的电力供应,还不足以点亮一个灯泡。
尽管印度拥有全球最多的耕地,但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2011年全球饥饿指数(2011 Global Hunger Index)显示,印度在81个国家中排名第67位(中国是第4位)——后33位被指饥饿是最主要的威胁,有两亿人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是世界上饥饿人数最多的国家。(全球饥饿指数根据一个国家营养不良人口的百分比,五岁以下体重过轻儿童的比例以及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等指标来衡量饥饿程度。)2012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将印度的营养不良问题称为国家的耻辱,因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有42%的儿童体重过轻。
至于全球发达地区的美国和欧盟,却也都面临着内部的严重政治内耗、经济增长乏力、债务负担沉重的巨大挑战。
今天的欧盟,人口只占世界的9%,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球25%,而福利开支却占世界的50%。高福利制度忽视市场配置机制,片面地强调提高劳动者保障水平,加重了企业社会税费负担,使其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不少欧洲企业都将实业转移到其他地方,这就是欧洲产业空心化的原因。高福利制度还积累了债务风险。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公共债务占GDP比重都接近或超过100%。更重要的是高福利制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欧洲人的国民性,欧洲人由朝气蓬勃变成老气横秋,由冒险进取变成贪图享乐。面对欧洲糟糕的经济形势,习惯了舒适生活的欧洲人很难共克时艰。更何况欧洲65岁以上的老人比例达到16.5%,远超7%的国际警戒线,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社会对福利要求越来越高,而经济水平不断下滑,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美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除了借贷消费拉动增长的方式无法再持续外,美国的生活方式也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一个人口只占全球的5%,但却消耗世界25%的资源,其人均能源消费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倍,这显然是无法持续的。
虽然欧盟和美国的方式既不公平也不可持续,但在大众民主的时代,要想忤逆民意进行改革,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进制度保障军事胜利
最后再回顾1840年以来中国的近代史,我们显然无法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个巨大的贡献——对外战争的百战百胜。
众所周知,1840年西方凭借野蛮的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凭借强捍的武力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1949年之后,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主动或被动的参与或发起对外战争。对手既有当时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也有新兴的印度、越南。但不管哪一次中国都没有再现满清和中华民国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屈辱。相反是一场又一场以强胜弱或者以弱胜强或者平强的结局。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战争和过去一百多年的战争不同,没有一场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要么在境外迎敌,要么在边境上的对抗。
面对1840年以来一而再的军事惨败,不管立场有何不同,一致的看法是制度之败。那么1949年以来的军事胜利是不是应该按同样的逻辑归于中国的制度先进呢?
中国今天创造的奇迹,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看,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经济、国际地位或体制建设某个单一维度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一个传统社会,一个农业社会,而是一个商业社会、工业社会,并且几乎和全球同步进入信息社会。中国也终于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也正是由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中国也终于打破朝代更替、自我循环的发展演变模式。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崛起真正是“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陈轩甫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