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屈原的诗句陈枫诗句

掔底礌硠动,怒云夜挟垂。迄,多。此,未敢同。祇惭才腐力尤蹇,自哂目效神难追。君畜佳珉等,谬令为。漫诩轶?匾,当酬饶罂甀。赧缩谢,寸语陈其私。以人重,森厜?。欧公范公笏,观者宝溢千。愿君祓躬峻厥德,蔚郁隆。此印永示后,光。袭元雅,涯。创自何人出何手,春之基。咄哉玩,疑有来摩持。斯时尔我介,欢。,笑拾诃牛儿。非朴非郁黯,大恨不换枣与梨。缇楹宝,谁占睎。噫唏念及此,古泪如延縻。勖哉励荣节,决除治。镇,嗟予小技为。
二弟。 徐震堮 《〈世说新语校笺〉前言》:“ 义庆 是 刘裕 仲弟 长沙王道怜 的儿子,出嗣给 临川烈王
道规 ,袭封 临川王 。”做小。谓与人作妾。(1).按谱填写的短篇歌词。 前蜀
词:“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 明 郎瑛 :“昔僧 秀关西 与 黄山谷 曰:‘作诗无害,惟艳歌小词可罢之。’” 清
《绝句》:“容华博得春风歇,不羡《清平》赋小词。”(2).民间歌谣或曲艺。犹小调。《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都门盛唱小词曰:‘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厮守;怕则怕,人来破斗。’虽三尺之童皆歌之,不知何谓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 明
:“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招人宴饮。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1).屡屡;多次。《谷梁传·哀公十三年》:“ 吴 ,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 唐
《送孟秀才序》:“其十月,吾道于 衡 潭 以之 荆 ,累累见 孟 氏子焉。”《水浒传》第六六回:“此是 梁山泊 万千之幸,比及兄长卧病之时,小生累累使人去 大名 探听消息。”(2).(累,今读léi)重迭。 唐
诗:“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何其芳 《画梦录·岩》:“但是我不愿再往前走了,乱石累累。”(3).(累,今读léi)连续不断貌;连接成串。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小过》:“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大成熟,甘美可食。”:“明年,中国诸侯果累累从 楚 而围 蔡 。” 颜师古 注:“累读曰累。累,不绝之貌。” 唐
:“系虏君臣人,累累来自东。” 清
:“曲终,﹝蝇虎﹞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者然。” 韩北屏 《非洲夜会·沿着尼日尔河的旅行》:“特别是高大的芒果树令人垂涎,树上悬挂着累累果实。”累累:1.瘦瘠疲惫貌。:“丧容累累。” 郑玄 注:“羸惫貌也。” 孔颖达 疏:“‘丧容累累’者,谓容貌瘦瘠累累然。” 宋
《吹剑录》:“散卒累累,草行露宿。”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吕纯阳 ﹞已又化身为重罹疾疢,累累骨立,而过诸所度者之门,则数千人者,一旦去之尽。” 梁启超 《通论·论科举》:“担簦累累,状等乞丐。”(2).不得志貌。:“累累若丧家之狗。”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 孔子 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元
诗之一:“有客有客何累累!国破家亡无所归。”(3).联贯成串貌。:“累累乎端如贯珠。”:“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宋
《无名和尚颂观音偈》:“累累三百五十珠,持与观音作缨络。” 清
卷三:“其(铁树)花盛开,结实累累。”(4).行列分明貌。:“岌岌冠縰,累累辫发。” 李周翰 注:“蕃夷之人,则辫发行列累累然。”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及曲终,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 重积猊;众多貌。:“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颜师古 注:“累累,重积也。”:“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卷二一:“ 盛彦 到船相拜,见船中白物堆积,笑道:‘财不露白,金帛满舟累累,晃人眼目如此!’”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 山东 吏治废弛,借纳贡名,贪婪无厌,官民苦之。所属州县,亏空累累。” (1).指园林假山。 唐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诗:“拳石苍苔翠,尺波烟杳眇。”:“凡历三朝,殆二十年,国家不敢兴拳石撮土之役。”亦指供陈设用的玲珑岩石。 清
《桃花扇·传歌》:“这是 蓝田叔 画的拳石呀!”(2).小石块。 宋
卷七:“ 剑门关 皆石无寸土, 潼关 皆土无拳石。” 明
《拟连珠》之三五:“盖闻奔马之轮,拳石碍之而格;迅川之水,束草投之则凝。”指短小的或极少的兵器。 宋
诗:“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第九八回:“此人手无寸铁,这却怎好!”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以恶其人,遂以并废其学,都不问利害是非,此何殊见仇人操刀,遂戒家人勿持寸铁。” 梁斌 《红旗谱》四四:“以军警包围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无论如何是反动行为。”(1).作螺旋状的疾风。:“被随旋风与马俱亡。” 宋
诗之一:“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侠客》:“倏见庭心内陡起旋风,知妖至,客手剑隐于屏后。”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工作热情像一阵旋风似地把他裹起来了。”(2).形容迅疾的动作。 前蜀
:“入门下马若旋风,磬室倾囊如卷土。” 清
《长生殿·合围》:“马蹄儿泼剌剌旋风赸,不住的把弓来紧弯,弦来急攀。” 端木蕻良 《可塑性的》:“‘哼……我得换衣服。’说着一个旋风便钻到屏风后边去了。”(3).喻来势猛的某种运动或活动。 张书绅 《正气歌》:“游斗的旋风刮遍了 北京市 的大街小巷。”(1).宇宙的主宰。:“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唐
诗之一:“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 清
《初度书怀》诗之五:“山灵畏其诚,一夜移千磊,匹夫有至性,可以贯真宰。” 郭沫若 《百花齐放·菜子花》诗:“劳动人民是真正的宇宙真宰。”(2).指自然之性。 南朝
梁 刘协 :“有志深轩冕,而汎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唐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理》:“ 老氏 所以言‘常使民无知无欲’,彼自外其形骸,贵其真宰。”(3).指君主。:“徇竞争驰,天机莫践,不有真宰,榛棘谁揃。”(1).精灵之气。古人认为是形成万物的本原。“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唐
孔颖达 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谥议》:“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衡 气偏秀, 江
汉 流不歇;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2).犹精神。 汉
《舞赋》:“摅予意以宏观兮,绎精灵之所束。” 晋
:“若乃精灵困于烦扰,荣卫消于役用。” 唐
:“身体若飞,精灵似梦。”(3).灵魂。 晋
《万年公主诔》:“况我公主,形灭体讹,精灵迁逝,幽此中阿。” 唐
之一:“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 清
《桃花扇·入道》:“古来谁保千年业,精灵永留山庙。”(4).神仙;精怪。:“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精灵留其山阿,玩其奇丽。” 吕向 注:“精灵,神仙之类。” 宋
《缺月》诗:“夜深精灵鬼物动,僁窣古莽无风吹。”:“那黄金、美女、大虫、乞丐,都是他役使精灵变化来的。”第一二○回:“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里的精灵,他自具一种性情。”(5).机灵。《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沙汀 《淘金记》四:“你不过装傻就是了。怕我不知道吧,你们 何 家那一个不是精灵透了的啊。”始于。 汉
《西都赋》:“肇自 高 而终 平 ,世增饰以崇丽,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南朝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肇自弱龄,孝友光备。”:“史官肇自 黄帝 有之,自后显著。” 明
:“惟五言肇自《河梁》,盛于 宛
洛 ,叙致繇衷,而足以感鬼神,动天地;讴吟信口,而足以被金石,叶管弦。”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也叫“籀书”、“大篆”。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字体多重迭。 春秋 、 战国 间通行于 秦国 。与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卷七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上·籀文》:“案籀文者, 周 太史 史籀 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 王国维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是 秦 之小篆本出大篆,而《苍颉》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谓 秦 文,即籀文也。”(1). 秦 代通行的一种字体,省改大篆而成。亦称 秦 篆,后世通称篆书。今尚有《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残石存世。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 秦始皇帝 初兼天下,丞相 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 秦 文合者。 斯 作,中车府令 赵高 作《爰历篇》,太史令 胡毋敬 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2).比喻盘香或缭绕的香烟。 宋
词:“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清
词:“熏炉小篆迭重衾。绿阴犹未满,庭院已深深。”(3).指熏香的炉。《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 西门庆 就倒在床炕上眠着了, 王经 在桌上小篆内炷了香。”(1). 秦 书八体之一。就小篆稍加变化。本用于玺印,后亦用于一般印章。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自尔 秦 书有八体……四曰虫书,五曰摹印。” 段玉裁 注:“即 新莽 之缪篆也。”(2).规度或雕刻印章。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段玉裁 注:“摹,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清
《西青散记》卷一:“ 玉函 之摹印也,动刀迅忽,周折凹凸,不败丝发。”(3).摹拓。 宋
《云麓漫钞》卷二:“《瘗鹤铭》在今 镇江府大江 中 焦山 后岩下。冬日水落,布席仰卧,乃可摹印。”(4).印刷。 清
《茶香室三钞·观文览古》:“ 章献明肃太后 命儒臣采摭历代君臣事迹,为《观文览古》一书……镂版禁中。 哲宗 九岁登极, 宣仁圣烈皇后 亦命取版摹印。”(5).依样描摹。 宋
庄季裕 卷上:“自非远书公札,几无用笺楮,然利害所系,有濡纸而摹印字画以为左验者。”(1).旧法;古代刑法律令。:“今 吴王 前有太子之郤,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 宋
卷八:“ 邦昌 在古法当诛,今贷与之生足矣。”(2).古代法度规范。:“姗笑三代,荡灭古法。” 晋
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唐
:“ 楚 僧 怀素 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宋
《宜黄县县学记》:“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馀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3).传统的法术或方法。 宋
诗:“引咎青章设,为坛古法修。”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中国 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如:中药材应依古法炮制。混乱不一致。 清
《〈船山遗书目录〉序》:“ 魏
晋 以后,崇尚虚无,流为佛 老 ,学术纷歧。” 清 薛福成 《赠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今经略声息不相达,军令纷歧,此危道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佛教入 华 ,果在何时?传说纷歧,实难确定。”(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说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说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2).我们家;我家的。:“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刘义庆 :“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叹,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1).哥哥和弟弟。:“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郑玄 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 三国
《求通亲亲表》:“婚媾不通,兄弟永绝。” 元 李直夫 《冻苏秦》第二折:“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2).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 弥子 之妻与 子路 之妻,兄弟也。”:“ 宏 从弟编修 寀 ,其妻与 濠 妻,兄弟也。”(3).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 郑玄 注:“兄弟,犹言族亲也。”:“常棣,燕兄弟也。” 孔颖达 疏:“兄弟者,共父之亲,推而广之,同姓宗族皆是也。”(4).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三曰联兄弟。” 郑玄 注:“兄弟,昏姻嫁娶也。” 孙诒让 正义:“谓异姓兄弟也。”《仪礼·曾子问》:“如婿之父母死,则女之家亦使人吊……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丧,不得嗣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许诺而弗敢嫁,礼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其言来逆妇何?兄弟辞也。” 何休 注:“ 宋
鲁 之间名结婚姻为兄弟。”(5).古代对亲戚的统称。:“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郑玄 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袗去。” 郑玄 注:“兄弟,主人亲戚也。” 清 凤韶 《凤氏经说·九族无外兄弟有外》:“经称兄弟,同异姓皆有之。”(6).指同姓国家。:“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孔 传:“以蕃屏王室,以和协同姓之邦。”:“昔吾先君 桓公 ,有 管仲
夷吾 保乂 齐国 ,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 冀州 。” 张纯一 校注:“谓兄弟之国。”:“ 曹 , 叔振铎 之后; 晋 , 唐叔 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7).比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子曰:‘ 鲁
卫 之政,兄弟也。’” 何晏 集解:“ 鲁 , 周公 之封; 卫 , 康叔 之封。 周公
康叔 既为兄弟, 康叔 睦于 周公 ,其国之政,亦如兄弟。” 邢炳 疏:“此章 孔子 评论 鲁
卫 二国之政相似,如 周公
康叔 之为兄弟也。” 南朝
刘协 :“ 孟阳
景阳 ,才绮而相埒,可谓 鲁
卫 之政,兄弟之文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在 中国 的王道,看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8).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 元
《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 唐童 何足道哉!”《水浒传》第七五回:“ 吴用 道:‘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兄弟们,酒喝够了,快吃饭吧!” 清
《送张闲中序》:“于是吾徒夙与 张君 有兄弟之好者,各为歌诗以送之。”(9).对弟弟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思量了,兄弟 欢郎 忒年纪小。”卷二一:“ 王爵 见了兄弟病势,已到十分,涕泣道:‘怎便狼狈至此?’”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把手一摆,意思是请兄弟在阶沿上坐下。”(10).男子自称。《老残游记》第三回:“那年,兄弟署 曹州 的时候,几乎无一天无盗案。” 孙中山 《国民会议足以解决中国内乱》:“诸君,兄弟向来主张和平统一的人。”素所喜好;早年的喜好。 唐
《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笃也。” 宋
诗:“平生钻故纸,夙好老尤笃。”旧交,老友。 宋
:“蠹箧有书供夙好,衡门无客作新知。” 清
《怜香伴·强媒》:“老舅与他原是夙好,又受新知,虽有嫌疑,自然冰释。”第九三回:“世交夙好,气谊素敦。”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文章敦夙好,诗酒见情真。”亦指旧情。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卷二:“及父母为 叔 娶妇,妇防 叔 密,遂疏 燕 。然遇妇且归至家,犹不忘夙好也。”(1).持刀;执刀。:“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汉
王充 :“悉发国人,操刀把杖以击之。” 晋
卷十一:“后盗有欲犯之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2).指持刀宰割。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肉行》:“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3).比喻做官任事。 唐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序》:“君自 潞州
铜鞮 尉调补 武昌 令……兼操刀 永兴 ,二邑同化。” 唐
诗:“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参见“ 操刀伤锦 ”。:“ 子皮 欲使 尹何 为邑。 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 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 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遂以“操刀伤锦”比喻不谙政事而出任官职必致败事。卷四六引 北魏
温子升 《西河王谢太尉表》:“常恐执辔轻轮,操刀伤锦。”:“夫未能操刀而使割锦,非伤锦之尤,实授刀之责。”犹儿戏。 宋
诗:“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宋
:“作个生涯君勿笑,拄天勋业亦儿嬉。” 清
:“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泛指珍宝。 明
:“球璧非常器,璠玙尚谨诸。”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唐》:“后 思翁 写《莲花经》,必展读一过,珍如球璧。”第八八回:“只求略略见赐一二句,也就如获球璧了。”(1).雕刻金玉等。 唐
诗:“雕琢只应劳 郢 匠,膏肓终恐误 秦 医。” 清 唐甄 :“如以石为玉,雕琢之工,虽巧虽勤,终为恶器。”(2).指雕琢而成之物。:“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3).比喻修饰文辞;刻意使文辞美妙。 唐
诗:“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 宋
《六一诗话》:“如 周朴者 ,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 清
《书〈归震川文集〉后》:“假 齐 梁 之雕琢,号为力追 周 秦 者,往往而有。”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而那些辞采华丽,‘骈四骊六’,洋洋洒洒,极尽雕琢之能事。”(4).犹矫饰,做作。:“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淮南子·精神训》:“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 宋
《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为吏去觚角,绌雕琢,以平易敦朴为务。”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5).犹砥砺。 晋
:“先哲居高而不敢忘危,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于邪伪。” 南朝 梁 刘协 :“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宋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以故士皆雕琢节行,缘以文彩,蔼蔼而进,至使敌国异方,闻风畏之。”(6).比喻罗织罪名。:“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委任责成,优劣已分,不宜听纳小吏,雕琢大臣也。” 李贤 注:“雕琢,犹镌削以成其罪也。”彫琢:1.雕刻琢磨。:“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 宋
诗:“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彫琢是璠玙。”(2).引申指刻意修饰文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今虽欲自彫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琢,一本作“ 瑑 ”。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其词随语成韵,随韵成趣,不假彫琢,而意志自深,风神或近 楚 《骚》。” (1).形容枝叶繁茂。:“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宋
诗:“仰看青青叶,亦复少华滋。” 清
《送三兄仁植先生应召北上》诗之四:“受气本不殊,华滋有先后。”(2).润泽。 唐
《大猎赋》:“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 明
《述志赋》:“漱飞泉之华滋兮,浥灏露之醇英。”(3).形容容色丰美滋润。 唐
诗之二:“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归期准如燕,颜色当华滋。”(4).比喻优美的文辞。 清
《祭家蕙川文》:“子之文章,具体吾师,灌 欧 沃 苏 ,献其华滋。”指 秦国 文字。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 秦始皇帝 初兼天下,丞相 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 秦 文合者。 斯 作、中车府令 赵高 作《爰历篇》、太史令 胡毋敬 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鲁国 出产的酒。味淡薄。后作为薄酒、淡酒的代称。 北周
《哀江南赋》序:“ 楚 歌非取乐之方, 鲁 酒无忘忧之用。” 宋
:“况值 相如 渴,无嫌 鲁 酒甜。” 清
《慎鸾交·造端》:“爹妈今日远行,孩儿与媳妇备有 鲁 酒奉饯。”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 鲁 酒是爆发侵略的淡酒。”参见“ 鲁酒薄而邯郸围 ”。语出:“ 鲁 酒薄而 邯郸 围。” 陆德明 释文:“ 许慎 注《淮南》云:‘ 楚 会诸侯, 鲁
赵 俱献酒于 楚 王, 鲁 酒薄而 赵 酒厚。 楚 之主酒吏求酒于 赵 , 赵 不与。吏怒,乃以 赵 厚酒易 鲁 薄酒奏之。 楚 王以 赵 酒薄,故围 邯郸 也。’”后因以喻事情的展转相因,互相牵连。 北齐
刘昼 《新论·慎隙》:“ 鲁 酒薄而 邯郸 围,羊羹偏而 宋 师败, 郈孙 以斗鸡亡身, 齐侯 以笑嫔破国。” 唐
:“捐其首谋,舍其亲弑,亦何异 鲁 酒薄而 邯郸 围,城门火而池鱼及。”(1).退却,后退。:“夏,诸侯之大夫从 晋侯 伐 秦 …… 伯游 曰:‘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 秦 禽。’乃命大还。 晋 人谓之迁延之役。” 杜预 注:“迁延,却退。”《西京杂记》卷五:“ 敞 迁延负墙,俛揖而退。” 宋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露封章而三进,对旒冕以迁延。” 清
《刘濡恩授承德郎敕》:“无使泛舟之师,终为迁延之役。”(2).徘徊;停留不前貌。:“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 汉
《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微笑而言。” 宋 沉辽 《任社娘传》:“使者时行屏间, 社 故为遗其犬者,窃出捕之,悚惧,迁延户傍。” 清
卷二:“苟官兵长驱,则 澧州 、 常德 、 湘阴 迎刃立解……而诸军迁延不进,又不力扼 虎渡口 ,致 松滋 上游贼舟救至。”(3).拖延。多指时间上的耽误。 唐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如迁延日久, 姜维 兵到,我军危矣。”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你是有田的,还是迁延着不付,怪不得别人的账,今年是这样的难收!”(4).倘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样子。《淮南子·主术训》:“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 高诱 注:“迁延,犹倘佯也。” 南朝
诗:“弱腕纤腰,迁延妙舞。” 姚锡钧 《病中作》诗:“初花点缀浑成世,一笑迁延不记年。”(1).赶不上;来不及。:“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高亨 注:“不及,行在其后。”:“长史 欣 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 赵高 果使人追之,不及。” 唐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使良时一过, 匈 虏复兴,则万代为患,虽后悔之亦不及矣。” 鲁迅 《书信集·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现代》第三卷第二期上,恐怕不及寄稿了。”(2).不如;比不上。:“吾视 郭解 ,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 唐
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巴金 《随想录·一谈〈望乡〉》:“难道今天的青年就落后了?反而不及五十几年前的年轻人了?”(3).不到。:“遂寘 姜氏 于 城颍 ,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先是司徒 韩演 在 河内 ,志在无私,举吏当行,一辞而已,恩亦不及其家。” 鲁迅 《热风·题记》:“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4).犹未达,不识。:“臣实愚憃,不及大体。”(1).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宋国 区区,而有诅有祝,祸之本也。” 三国
《与司马仲达书》:“今贼徒欲保 江 表之城,守区区之 吴 尔,无有争雄于宇内、角胜于中原之志也。”:“臣闻天子修福,要在安养含生,靖一风化,未闻区区僧教,以致太平。” 张天翼 《春风》:“区区六毛钱,就值得这样天天来讨!”(2).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汉
《答苏武书》:“昔 范蠡 不殉 会稽 之耻, 曹沫 不死三败之辱,卒复 勾践 之雠,报 鲁国 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清
黄生 :“‘区区’少意,盖指此心而言,犹云‘方寸’耳。”(3).引申谓真情挚意。:“何以致区区?耳中明月珠。” 宋
《与陈公密书》之一:“即造宇下,一吐区区,预深欣跃。”(4).形容一心一意。 宋
诗:“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 清
《有客》诗:“勿如南郡生,区区慕上京。”(5).自得貌。《商君书·修权》:“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吕氏春秋·务大》:“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 高诱 注:“区区,得志貌也。”(6).拘泥,局限。:“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 晋
:“狭见之徒,区区执一。”《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清
:“所谓下者,则谓凡学为君子者,便须立志于高明广大之域……而不区区向一事求精、一行求至也。”(7).愚拙;凡庸。:“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大丈夫在世当如是。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长相知啊!长相知!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女之意哉!”(8).自称的谦词。:“区区所献,唯将军省焉。” 宋
《象州答吴元中书》:“区区自过 象郡 ,颇觉为岚气所中,饮食多呕。” 清
《慎鸾交·却媒》:“在下是当官媒婆……历科状元爷,那一个不娶小奶奶,都是区区做媒。” 郭沫若 《创造十年》八:“那帖子上的第一名是 胡适 ,第二名便是区区。”(9).指国家。:“昔 齐桓 、 秦坚 任 管仲 、 王猛 ,兴区区,霸天下。”(10).谓奔走尽力。区,通“ 驱 ”。:“凶德参会,待时而发,藉福区区其间,恶能救斯败哉!” 南唐
诗:“几日区区在远程,晚烟林径喜相迎。”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一自做朝臣,区区受苦辛。” 清
《祭望溪先生文》:“ 汉 氏以来,群儒区区。六经之道,虽辟而芜。”(11).匆忙;急忙。区,通“ 驱 ”。 宋
《与韩忠献王》之八:“自去春初到 维扬 ,……自后区区不觉踰岁。”《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虞翻 冷笑曰:‘军败于 当阳 ,计穷于 夏口 ,区区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弯曲,曲折。区,通“ 句 ”。 唐
诗:“高高起华堂,区区引流水。”(1).亦作“ 从徕 ”。来路;由来;来源。:“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 朱右曾 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 唐
《玄怪录·张佐》:“ 佐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来青轩 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 鲁迅 《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 广州 ,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 厦门 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2).历来;向来。 北齐
:“ 元氏 之世,在 洛京 时,有一才学重臣,新得《史记音》,而颇纰谬,误反‘颛顼’字,顼当为许录反,错作许缘反,遂为朝士言:‘从来谬音“专旭”,当音“专翾”耳。’” 明
《文华殿论奏》:“此地从来多荒少熟。” 清
:“至于两妻并立,则从来无一相得者,亦从来无一相安者。” 张天翼 《温柔制造者》:“我从来没对你随便过。”(3).从前;原来。 唐
诗:“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 唐
诗:“羞容难更返 江 东,谁问从来百战功?” 宋
诗之一:“《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深谢公公,便相允诺,从来的深恩怎敢忘却?”(1).指礼乐制度。古代用文物明贵贱,制等级,故云。:“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唐
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请旁询硕儒,俯摭旧典,采曲台之故事,行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不幸甚。” 宋
诗:“ 尧 时文物也粗疏,礼乐犹带鸿荒馀。”(2).文彩物色。 晋
:“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刘协 :“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3).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銮和虚卫。”:“ 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唐
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4).文人,文士。 唐
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宋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元 辛文房 :“有卓绝之行,登第于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5).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唐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宋
《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徐迟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6).借谓文化悠久。 清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国 洪仁玕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亦作“况乃”。亦作“况乃”。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唐
诗之一:“馀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2).何况;况且;而且。:“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 宋
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姓氏和名字,犹姓名。:“声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谢惠连 《祭古冢文》:“铭志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水浒传》第六回:“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 杨志 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1).笔架。 南朝
梁 吴筠 《笔格赋》:“幽山之桂树……剪其片条,为此笔格。” 唐
之一:“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2).字画诗文的格调。 宋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观馀论》…… 曹将军 画马,神胜形; 韩丞 画马,形胜神; 鶠 从容二人间,第笔格差不及耳。”古代祭礼用的酒器。:“出其樽彝,陈其鼎俎。”:“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1).差不多;近似。:“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高亨 注:“庶几,近也,古成语,犹今语所谓‘差不多’,赞扬之辞。”:“王之好乐甚,则 齐国 其庶几乎!” 朱熹 集注:“庶几,近辞也。” 宋
卷二:“﹝ 欧阳公 ﹞作奏议,便庶几 陆宣公 。”(2).希望;但愿。:“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殽,式食庶几。” 袁梅 注:“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惧而奔 郑 ,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3).或许,也许。:“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茅盾 《子夜》十:“他劝 竹斋 在 吴荪甫 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 吴
赵 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4).有幸。:“朕夙夜庶几获承至尊。” 明
徐光启 《〈甘薯疏〉序》:“有言 闽 、 越 之利甘藷者,客 莆田
徐生 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 淮 弗为枳矣。”(5).:“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颜 氏之子,指 颜回 。后因以“庶几”借指贤才。 汉 王充 :“ 孔子 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唐
《潮州请置乡校牒》:“今此州户万有馀,岂无庶几者邪?”(1).名声流传。《淮南子·修务训》:“ 段干木 不趍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 淮阴 、 黥布 等皆以诛灭,而 何 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 闳夭 、 散宜生 等争烈矣。” 清
《书影》卷四:“ 巨然 声施至今, 刘 遂寂寂。”(2).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 清
卷六:“今 裘 ( 裘叔度 )官至尚书,声施赫奕。”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所号称英君哲相﹞皆乘此潮流,因势而利导之,故能建造民族的国家,声施烂然。”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1).有所动作。:“守四封之内,愁居摄处,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尚书大传》卷四上:“动摇而不逆天之道。”(2).不稳固;不坚定。:“ 瓯骆 相攻, 南越 动摇。”:“丈夫奋笔成一家书,奈何因人动摇?” 清
《〈甲申述忧〉序》:“何况 关中 陷没,海内动摇,匪独唇亡齿寒、螫手断腕而已。” 艾青 《新的年代冒着风雪来了》诗:“敌人倾倒了成吨的钢铁,但英雄的阵地毫不动摇。”(3).指使之不稳固,或使之不坚定。:“ 汉 兴,除 秦 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二章:“残酷的刑罚并不曾动摇他的意志,他顽强地斗争着。”(4).摇摆;晃动。 汉 班昭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唐
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清
《登泰山记》:“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节奏》:“譬如一枝芦草在微风中动摇,你看它才偏到东去,又回复到西来。”(5).指形体的活动。 汉
王充 :“人之导引动摇形体者,何故寿而不死?”:“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晋
卷三:“蛇在皮中动摇良久,须臾,不动,乃牵出,长三尺许。”(1).云和日。 南朝
谢灵运 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2).有时偏指日光。 唐
诗:“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3).偏指太阳。 宋
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4).时光。 唐
:“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5).借指高空。 三国
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 晋
:“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 南朝
《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蛇之洞,深谷隐于苍天;飞猿之岭,乔树参于云日。” 宋
词:“云日空濛里,玉鹤任西东。”(6).对封建帝王的美称。“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渊 表 权 曰:‘仰此天命,将有眷顾,私从一隅,永瞻云日。’” 南朝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誓守愚衷,重扣云日,如蒙恩宥,实生之幸。” 唐
《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忽拥隼旟,竟辞龙阙。犹赖云日未远,关城不遥。”(7).鸩鸟的别名。 晋
:“渴者之资口于云日之酒,饥者之取饱于郁肉漏脯也。”(1).参差错综貌。:“声骈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 李善 注:“曰:陆离,参差也。” 章炳麟 《木犀赋》:“英陆离以无蕤兮,形伛曲以引弧。”(2).光彩绚丽貌。:“长发曼鬋,艳陆离些。”《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高诱 注:“陆离,美好貌。”(3).分散貌。:“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王逸 注:“陆离,分散貌。”:“牢落陆离,烂漫远迁。” 颜师古 注:“言其聚散不恒,杂乱移徙也。”:“毛群陆离,羽族纷泊。” 刘逵 注:“陆离,分散也。”(4).长剑低昂貌。:“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吕向 注:“陆离,剑低昂貌。” 唐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清
诗:“高冠岌岌佩陆离,纵横击剑胸中奇。”(5).美玉。:“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王逸 注:“陆离,美玉也。”(6).神名。:“左 玄冥 而右 含雷 兮,前 陆离 而后 潏湟 。”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皆神名。”亦作“ 宏材 ”。
(1).大才。 晋
《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傥博物,触类多能。” 北齐
:“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翰 有宏材伟特之度,能诗,有《玉关集》。” 宋
《祭吕东莱文》:“假有圣人之宏才,又将待几年而后成!” 明
《工部侍郎顾璘诰辞》:“尔工部左侍郎兼督察院副都御史 顾璘 ,以宏才素劲,逸气望于 江 东。”昆曲第三场:“胸中若无宏才,怎可迎刃而解!”(2).指有大才的人。 唐
《〈王勃集〉序》:“宏材继出,达人间峙。” 唐
诗:“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1).通晓古代的事情。 汉
《西京赋》:“有 凭虚公子 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南朝
梁 沉约 《与何胤敕》:“吾虽不学,颇好博古。” 宋
《归田录》卷一:“扣其声,与 王朴 夷则清声合,而其形不圆侧垂,正与 朴 钟同。然后知 朴 博古好学,不为无据也。”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陈枫崖 光禄,初以孝廉入 懋勤殿 编校,其博古多识,世咸推之。”(2).谓图绘古器物或模仿古代款式。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如 宋 人《考古》《博古》《古玉》三图。”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五:“她的衣裳,也有风致,藕褐色的大脚裤子,滚了一道青洋缎宽边,又镶了道淡青博古辫子。”(1).逐一;一个一个地。:“ 齐
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 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晋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宋
:“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老舍 《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四:“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 北平 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2).完全。“二名不偏讳” 汉
郑玄 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颖达 疏:“谓两字作名,不一一讳之也。”《西游记》第五七回:“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3).旧时书信常用语。谓详细叙述。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 晋
《羊参军帖》:“ 羊参军 寻至,具一一。” 唐
《与孟东野书》:“ 愈 眼疾,比剧,甚无聊,不复一一。” 宋
《脚气集》卷上:“ 王右军 帖,多于后结写不具,犹言不备也。有时写不备,其不具草书似不一一。 蔡君谟 帖并写不一一,亦不失理。”(4). 汉
扬雄 《太玄》用语。谓玄象之始。《太玄·莹》:“夫一一,所以摹始而测深也。” 范望 注:“一一起于黄泉,故谓之始;在泉之中,故测深也。”1.见"钩?"。穷困的根子。《中国歌谣资料·红军到穷人笑》:“贴对子,迎 朱
毛 ,千年穷根要拔掉。” 任志浩 等《潞安县中苏友好集体农庄的成长》:“若要翻身,挖掉偷懒病这个穷根。”高尚的道德、正确的主张得到发扬和传颂。:“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元 孟祺 《贺平宋表》:“钦惟皇帝陛下,道光五叶。” 明
《新灌园·骑劫代将》:“故此特宽二城,以示恩信,将使 莒州 、 即墨 之人,反雠其上,我泽如春,民应如草,道光宇宙,四海延颈。” 清
《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尔后琴瑟韵合,闺门道光。”(1).元年。:“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陆德明 释文:“祀,年也。 夏 曰岁, 商 曰祀, 周 曰年。”:“维王元祀一月,既生魄。”(2).指大祭天地之礼。:“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孔 传:“有大功则列大祀。”:“元祀惟称,群望咸秩。” 薛综 注:“元,大也;祀,祭也;称,举也。谓大祭天地之礼既举,群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于是佥议 怡贤亲王
允祥 ,宗功元祀,宜居首。”(1).古代帝王用于仪仗、祭祀的器物。:“ 益州 传送 公孙述 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 李贤 注:“法物谓大驾卤簿仪式也。”:“其神主、法物、乐悬,皆 盈孙 奏重修制,知礼者称为博洽。” 清
任安上 《与吴拜经书》:“非 止翁老人 亲笔记载,世且认 河
汾 赝鼎,为 商
周 法物,未免厚诬。”(2).宗教礼器、乐器及依法使用的器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今往常所用鍮石双口澡罐,可备法物之数也。” 唐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法物繇其大备,盛德所以相寻。”参见“ 法器 ”。(3).施展法术之物。《水浒传》第八九回:“ 宋江 传令已罗,众将各各遵依。一面攒造雷车已了,装载法物,推到阵前。”(4).指技艺制作之物。 清
王韬 《原道》:“泰西诸国今日所挟以凌侮我 中国 者,皆后世圣人有作,所取以混同万国之法物也。”(1).指法度,制度。 唐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摹其法器无不驯,从其事政无不理。”(2).佛教指具有学佛、弘法善根的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五代
诗:“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明
《送用明上人还四明序》:“ 净觉 大师以硕望宿德为释子所宗,亦以上人为法器,俾出世于 菩提律寺 。”(3).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所用的钟、鼓、铙、钹、引磬、木鱼等乐器及瓶、钵、杖、麈等器物。 元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开启,众僧动法器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喇嘛打鬼》:“以长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钵,诸侍从各执仪仗法器拥护。” 老舍 《四世同堂》四九:“和尚们响起法器,棺材被抬起来,和尚们在前面潦草的,敷衍了事的,击打着法器,小跑着往前走。”(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2).不答应;不准许。《谷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栎 唁公于 乾侯 。唁公不得入于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5).犹不堪。 宋
诗:“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讴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6).指缺点、过错。 宋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迷信者所谓神灵和鬼怪。 北魏 郦道元 :“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 羌 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 唐述山 。” 宋
中列有“神鬼”标目,记录当时扮演神鬼的诸名角。(1).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唐
诗:“ 崆峒 非凡乡, 蓬瀛 在仙籍。”(2).仙人的名籍。 唐
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明
:“贫穷辄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 清
《长生殿·传概》:“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3).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唐
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 李沧 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1).处理、安排妥贴。 宋
《答谢成之书》:“此中今年绝无来学者,只 邵武 一朋友,见编书说未备,近又遭丧,俟其稍定当,当招来讲究。”第五四回:“你看看,恁般时候尚不曾定当,可不是越发娇懒了?” 曹禺 《日出》第五幕:“此消息已传布市面,明日行市定当一落千丈,决无疑义。”(2).犹定害。搅扰,拖累。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你道我恋酒贪杯厮定当,你畅好村莽戆!” 元
朱庭玉 《哨遍·伤春》套曲:“ 文君 纵有当垆志,也被 相如 定当死。”一定要;一定会。用于虚拟语气。《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多感婆婆慈悲,救我性命!正是再生父母。若能挣扎回去,定当厚报大德。”京剧《白蛇传》第三场:“原来小娘子住在 曹祠 附近,小生改日定当登府拜候。”两手相拍。多用以表示欢迎、感谢或赞成等。卷九二四引 汉
杨孚 《异物志》:“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毛皆有班文采。捕得畜之,拍手则舞。” 唐
之十五:“拍手摧花舞,支颐听鸟歌。” 宋
诗:“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元
诗:“弹后月明人拍手,不知元是断肠声。” 巴金 《死去的太阳》:“穿着短衫的工人们在学校里出现的时候,人行道上的学生便一齐拍手高呼‘工人万岁!’”谓大笑时下颌脱臼,即今所谓笑脱下巴。 宋
诗:“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 宋
:“ 岐山县
樊纪 登第,其父亦以喜而颐脱,有声如破瓮。按《医经》云:‘喜则气缓,能令致脱颐,’信非戏语也。”(1).不合理;不对。:“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朱熹 集传:“女之出言皆不合理,为谋又不久远。” 唐
《封建论》:“或者又以为:‘ 殷
周 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2).不如此,不是这样。:“ 王孙贾 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邢炳 疏:“然,如此也。言我则不如世俗之言也。” 唐
:“吁嗟世事无不然,墙角君看短檠弃。”卷十六:“今有了本钱,自该还他去,有何可说?谁知狠人心性,却又不然。” 杨朔 《百花山》:“ 梁振江 却头一个参军。应该说是有觉悟吧,可又不然。在班里他跟谁都不合群。”(3).不虞;意外。:“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 孙诒让 间诂:“不然,谓非常之变也。”:“发 巴
蜀 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币,卫使者不然。”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不然之变也。”(4).不许可。:“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杜预 注:“不见许。”(5).不以为是。卷十:“虽是心里好生不然,却不能制得他,没奈他何。” 吴梦起 《兄弟俩》:“你看你这个人,哥儿俩为了小小不然的事,他还能记恨你一辈子?”(6).不敬,不从命。然,通“ 戁 ”。:“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征伐以讨其不然。” 杜预 注:“不然,不用命。” 杨伯峻 注:“然读为戁……讨其不然亦犹 宣 二年《传》之‘伐不敬’。”按,:“戁,敬也。”(7).难道;不成。 宋
词:“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不然唤近酒边来。” 张相 释:“言难道唤他过来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却落后了戏彩斑衣!”(8).连词。相当于“否则”。:“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不然,余何私于 卫侯 ?” 唐
诗:“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种莲花。”《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 赵大爷 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1).指 终南山 ,属 秦岭 山脉,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节彼 南山 ,维石岩岩。”:“夫 南山 ,天下之阻也。南有 江 、 淮 ,北有 河 、 渭 ,其地从 汧
陇 以东, 商
雒 以西,厥壤肥饶。”:“罄 南山 之竹,书罪未穷,决 东海 之波,流恶难尽。” 清
《凤翔府》诗:“ 西雍 横当 斜谷 路, 南山 高接 杜陵 秋。”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于是拿出四只铜制镀银的字,一方寸那么大,是‘寿比南山’四字。”(2).指 祁连山 。:“﹝ 张骞 ﹞留岁馀,还,并 南山 ,欲从羌中归,复为 匈奴 所得。”:“﹝ 西域 ﹞南北有大山……其 南山 ,东出 金城 ,与 汉
南山 属焉。”(3).指 南屏山 。 宋
:“卧闻禅老入 南山 ,净扫清风五百间。”(4).指 荆南山 ,亦名 君山 、 铜官山 。 三国
孙皓 封为南岳,在今 江苏
宜兴县 南,即所谓 南山 白额虎、 长桥 蛟、并 周处 为三害者。(5).泛指南面的山。 汉 赵晔 :“今 越王 放于南山之中,游于不可存之地。” 晋
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
诗:“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第二回:“只要得个相貌端正,性情贤慧,持得家,吃得苦的孩子,那怕他是南山里,北村里都使得。”(6).诗篇名。。:“《南山》,刺 襄公 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其恶,作诗而去之。”(7).诗篇名。之简称。 宋
苏轼 《鹿鸣宴》诗:“他日曾陪探 禹穴 ,白头重见赋《南山》。” 冯应榴 合注:“《诗序》:‘《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古诗《饭牛歌》之一歌辞中语。谓山石洁白耀眼。“ 宁戚 饭牛车下,而 桓公 任之以国” 裴骃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齐桓公 夜出迎客,而 宁戚 疾击其牛角而 商 歌曰:‘……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公召与语,说之,以为大夫。”后亦用以代称。 唐
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戚 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唐
诗:“遥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烂。 宁戚 未匡 齐 , 陈平 终佐 汉 。”(1).谓触目,接触到视线。 唐
诗之一:“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2).引申指光线或颜色令人眩目。 碧野 《雪路云程·飞越冰峰》:“军帽檐挂着黑布,遮住刺眼的雪光。” 艾青 《他死在第二次》诗:“避开刺眼的阳光,在阴暗里他看见:那些马车轻快地滚过。” 康濯 《水滴石穿》第三章:“刚使剃刀彻底刮过脑袋,头皮白得刺眼,正象一顶白鱼的鳞做的帽壳那么难看。”(3).惹人注意并使人看了不顺眼、不舒服。 明
诗之四:“乾坤竟如此,刺眼尽猴冠。”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鱼饵·论坛·阵地〉》:“发排之前,我已尽量把刺眼的语句删去了。” 秦牧 《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任何的败笔冗笔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时常显得格外刺眼和难以掩饰。”(1).没有颜色。《淮南子·原道训》:“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2).谓失去光彩。 南朝
《高松赋》:“同云映其无色,阳光沉而减晖。” 唐
《东征赋》:“天地无色,风尘溃乱。”(3).犹言面失人色。:“ 宋忠 、 贾谊 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4).指无色界。 南朝
《齐国宋司徒寺碑》:“无色之外,方为化域;非想之中,犹称火宅。”卷八七:“自馀第四禅,其亦不定。或求无色,或求净居,或求无想,故识亦不乐住也。”参见“ 无色界 ”。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俱舍论·分别世品》:“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但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卷四:“第三无色界,色绝欲劣,故名无色界。”参见“ 三界 ”。即使有空壶,破瓦壶。多用以喻庸才。:“康瓠谓之甈。” 郝懿行 义疏引:“康瓠,破瓠。”:“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宋
词:“歌 秦 缶,宝康瓠,世皆然。”亦作“烟尘”。
(1).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指战乱。 南朝
《七契》:“当朝有仁义之师,边境无烟尘之惊。” 唐
:“ 汉 家烟尘在东北, 汉 将辞家破残贼。”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一任他英雄并起图王霸,烟尘并起兴戈甲。” 清
《桃花扇·投辕》:“你那 苏张 舌辩高,我的巧射惊 羿奡 ,只愁那匝地烟尘何日扫。”(2).烟雾灰尘。 唐
:“夫英贤所出,何国而无,书之则与日月长悬,不书则与烟尘永灭。” 唐
《水殿赋》:“三十六宫之云雨,澒洞随来;一千馀里之烟尘,冥濛扑去。”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3).犹灰烬。 唐
孔颖达 《〈毛诗正义〉序》:“ 卜商 阐其业,《雅》《颂》与金石同和; 秦正 燎其书,简牍与烟尘共尽。”(4).犹风尘。借指旅途辛劳。 唐
之二:“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 长干 人, 沙头 候风色。”(5).人烟稠密处。 唐
诗:“ 锦里 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唐
诗:“杉竹何年种,烟尘此地分。”(1).指雾。:“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王逸 注:“言幽居山谷,雾露濛濛而晨来下。”(2).:“ 淮南王 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露雾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柰何!”后用为因冒霜露犯寒暑而死的典故。 宋
:“一朝濛雾露,分作沟中瘠。” 明
《谕祭涂泽民文》:“方兹念功,遽闻奄逝,岂以山川之险,遂犯雾露之危?”亦为王公大臣被贬而死之典。:“ 窦氏 之诛,岂宜咎延太后,幽隔空宫,愁感天心,如有雾露之疾,陛下当何面目以见天下?” 明
《答松江兵宪蔡春台书》:“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至于颠陨,其无乃亏朝廷所以优礼旧臣之意乎?”(3).喻谗谄蔽明的人。:“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祇见其愚。” 李贤 注:“龟凤喻贤人,雾露喻昏闇也。” 唐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不意庆云垂泽,天涣宏流,拂拭雾露,生见白日。”(4).喻恩泽。 五代
王定保 :“虚往实归,沾雾露之微润;裒多益寡,落邱山之一毫。”谦称自己。:“时请召宾客, 邑 居樽下,称‘贱子上寿’。” 唐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柳亚子 《董必武先生六十寿诗》:“贱子倾心久,神交许我狂。”(1).春天的风。 战国
《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唐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 《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2).喻恩泽。 三国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8).指茶。 宋
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1).《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汉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后遂以“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第三七回:“ 骥儿 承老夫子的春风化雨,遂令小子成名。”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二章:“﹝ 韩燕来 ﹞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2).喻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梁斌 《播火记》十九:“将来到了春风化雨的时候,这些火种就会烧起来。”比喻美丽的容貌。 唐
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宋
之四:“ 含章 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元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比喻领略一番意境或情趣。多指男女间的欢爱。 元
《丽春堂》第三折:“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 吕望
严陵 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 沉洪 平日原与 小叚名 有情,那时……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花月痕》第四五回:“不料 碧桃 竟禁得起春风一度,而且曲尽媚妩之态。”(1).指人寿百岁。:“百年曰期。” 陈浩 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 汉 徐干 《中论·夭寿》:“ 颜渊 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也?” 三国
魏 嵇康 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宋
《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 宣赞 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2).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3).指百岁的人。《尚书大传》卷一:“见诸侯问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 汉
扬雄 《长杨赋》:“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4).谓时间长久。:“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
《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今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 唐
《送齐暤下第序》:“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5).一生;终身。 晋
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唐
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
诗:“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 清
:“百年恍惚真疑梦,万事纷纭已到头。”(6).死的婉词。 晋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张天翼 《清明时节》:“这么着 罗二爷 才硬要 谢老爷 迁坟,好让他自己百年之后葬到那个正穴里。”(7).指世代。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欲招 王十朋 为婿,以继百年。”污垢。:“黕,滓垢也。” 明
沉德符 :“但冬月冰疑,尚堪步屧;甫至春深,晴暖埃浮,沟渠滓垢,不免挑浚。”见“ 相摩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
(1).互相摩擦。:“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砺,声动彻天。” 明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2).互相切磋。 宋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群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假使,假如,如果。:“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 唐
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卷十一:“小婿得有今日,皆赖丈人提携;若使当日困穷旅店,没人救济,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荣贵?”大名;盛名。:“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义而览焉。” 唐
《开元元年赦书》:“鸿名不可以深拒,盛典不可以固违。” 清
《蒿里曲》:“天子有道重人命,鸿名赫赫垂无穷。”(1).稀疏;稀少。:“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李善 注:“寥落,星稀之貌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臆论·五福》:“今人既寿矣,既富矣,而不康宁,以后子孙寥落,讼狱频仍,或水火为灾,或盗贼时发,则亦何取乎寿富哉!”(2).衰落;衰败。 晋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清
《默觚下·治篇三》:“ 南阳 、 洛阳 、 晋阳 、 凤阳 ,今日寥落之区,昔日云龙风虎之地,地气随人气而迁也。”(3).冷落;冷清。 唐
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宋
之一:“繁枝细叶互低昂,香敌酴醾艳海棠。应为穷边太寥落,并将春色付秾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此为 孙布政 家废园,人迹罕到,虽有人家,亦甚隔绝寥落。”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间或也有女人或者小孩的声音,这是在远远寥落的长街上凄凉地喊着的漫长的叫卖声。”(4).谓孤单;寂寞。 唐
:“去国诚寥落,经途弊险巇。” 元
《水仙子·雨窗即事》曲:“客怀寥落雨声中,春事商量花信风。” 清
《送汪舟次游庐山序》:“吾友 舟次
汪子 负磊落才,今秋不得于有司,别予归 维扬 ,念予寥落,忽复渡江相慰。”徒然,枉然。 南朝
卷四:“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 唐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 宋
诗:“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明
《祭宋仲珩》:“乃知小人,徒尔纷纷。” 朱琦 《感事》诗:“难虞正须才,孤愤亦徒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颂友谊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