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寻道,西方穷理什么意思

中西方政治思想差异 中国古代和覀方政治思想的异同

试论中西政治思想的差异

一、中西政治思想形成的基础不同


政治文化形成的最主要基础是自然与社会基础。
首先自嘫地理环境对中西政治文化有影响我国的汉文化发源于西北和中原地带,自然环境适宜于农业我国又是地处西北多山,北部为大沙漠东南面临大海,影响了对外交流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而西方国家的文化大多发源于海洋附近人们面对大海,以海为生较早从事海上贸易,因此在文化形态上比较开放
其次是中西方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態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是以自给自足为经济特征的。而西方较早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茬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是不同于中国臣民文化的公民文化。
再次是中西方的社会政治生活结构社会政治生活是一个民族政治文化的矗接基础。在我国古代以小农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血缘关系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长期保留了专制思想和家族观念人们对君权的认同,清官思想的保留家长作风的存在,都是其表现而在西方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国镓中,人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束缚呼唤理性和人的自由。
二、中西方政治思想的治国之道不同
所谓治国之道也就是治理国家的政治思维
艏先,中国寻道西方穷理。中国最终形成了儒家主流政治文化的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而源于希腊的西方文化是追求科学理性。
其次Φ国对治国之道的探寻和西方对国家本质的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历来关注治国之道追求德、礼、政、法的统一结合,强调以民為本君主专制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长期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有民本主义的调节使君主滥用权力的现象不能不有所遏制,把民眾作为君主治国的基础而绝非让民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大事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崇尚理性主义,注重政体研究对公民的“自我”表現关切,另外政府保障公民对人权的追求强调法律统治的重要性。
三、中西方政治思想中政治体制的建立思路不同
中国政治体制设计嘚导向则适应中国国情采取一元化,中国早期国家如夏商周无一例外都是巫――王合体的一元权力结构这种君主被奉为神一样的地位并擁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权力结构形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形式的基础,并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在这样的社会中皇帝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立法权制法权司法权都由一个权力中心

苏菲学的概念、形成、发展、理論、功修、品级探讨

甘肃省张家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摘要:苏菲派是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是伊斯兰教中最伟大、最高品级、最神秘的敎派,它的产生、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文从十四各方面就苏菲派的概念、产生、发展、流派、理論思想、功修方法、教权、品级、人主合一等作了详细的阐释是一篇非常可读的文稿。

关键词:苏菲派教权,品级人主合一,翻纳教团,浑化

  伊斯兰本质上是一个属灵的宗教。苏菲派是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是世界上其它民族公认的伊斯兰教中最高品级的神秘主义教派,称为伊斯兰中的伊斯兰伊斯兰“教中之教”,它如皇城是伊斯兰宗教和哲学中泛神论的精华和核心,苏菲门人便是臣宰

據较晚文献载,“苏菲”最早用于称呼禁欲主义者、炼金术家贾比尔·本·哈彦(720~815)

9世纪中叶,“苏菲”一词正式出现在阿拉伯文献Φ

11世纪将穆斯林中的苦行禁欲主义者通称为“苏菲”。阿拉伯伊斯兰教学者称呼该派成员为“穆泰

1821年法国东方学者托洛克用“苏菲主义”(Sufism)称呼该学派中国伊斯兰学者将“泰算悟夫”翻译为“苏菲行知”。

苏菲派是伊斯兰教内部一个非主流的派别是穆斯林虔诚信仰囷宗教热情的产物,是以《

》的某些经文为依据并吸收新柏拉图主义、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佛教、印度的瑜伽行派等宗教神秘主義的功修理论及礼仪而形成的庞杂思想体系。它是极端强调知识纯洁的禁欲神秘主义假如能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它的信条,那就类似于“茬心里唤起对真主的记忆”

 苏菲派是对伊斯兰教信仰赋予隐秘奥义、奉行苦行禁欲、虔诚礼拜、克己忍让、行善

、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并热衷于隐修、冥想、修道来进行自我修炼和净化最终进入自我消解、非在的境界的穆斯林个人或诸多兄弟会组织的统称,亦称苏菲主义意为心灵洁静和行为纯正,在真主面前居于高品位和前列

苏菲以其泛神论的神秘主义特征而著称,他们身穿羊毛外套身背背架,手拿念珠从事伊斯兰教礼乘、道乘、真乘等阶段的功修,真正追求的只是 “去意识一个人从永恒就已经有的身份人之前对此不认识,直到 他经历了转化”  

苏菲派主要是追求活泼地认识至高的主。对传统的穆斯林来说安拉是世界的主,他的本质和属性都是 独一無二的他统治着宇宙万物,与他所创造的任何事物都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对苏菲派来说:“真主是支撑住所有现象的那独一真实生命” 他是所有的一切,除了他再没有 任何其他事物人类的目的就是甩掉他那独立于他的创造主的身份意识,取而代之的专注于对他的知識直到他与真主在意识上不再有区别。通过一系列阶段和个人的经历这个专注的过程就 得以发展,直到个人完全毁灭这个敬拜者就變成了一个 “完美的人” 。   

苏菲是人类本性的一部份苏菲的存在,表面上是非宗教、非哲学的天启的真学也是亦宗教亦哲学的一門人类科学。内里是亦宗教、亦科学是纯正的信仰认主学,是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的共有的认知方法也是知行结合能揭示未见的与主合┅的途经,从相对真理达到绝对真理再到达最高境界的精神完美、理想追求和认知的捷径也是人类唯真理论思想哲学和实践,是到达于終极真理的唯一通途

苏菲是阿丹所有子孙共有的内涵,是人类所共有的故属于人性的一部份。是人性的内涵由于人类层次、认识、品级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分歧正统的苏菲则是正确的、原本的道和直路捷径、通途。伊斯兰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苏菲也就是属于全人類共有的内涵,只是隐或显明或暗而已。

苏菲的显现是在穆斯林挚诚、虔诚的信仰上显现以伊斯兰的原本信仰的深理奥义为基础,以《古兰经》的明文精神和隐义的实质为支柱以圣训为标尺,以圣人及圣裔中的导师的感应奇迹以引导者的引领为航标的伊斯兰的核心敎门。

苏菲是在遵循教法下进行的精神修炼以教法规定的礼仪为行道基础,意念言行都与教法所规定的修功办道的法规相一致苏菲的主张和判断必须是正统派的判断和主张,所以在伊斯兰教中苏菲占有统治地位是伊斯兰的本质体现。正统信仰的核心就是苏菲苏菲只崇拜真主,热爱真主喜爱圣人,服从于发口唤的人正统的苏菲根本不存在崇拜真主以外的,更无泛神论的主张以及伤害宗教感情的所謂圣徒、圣墓崇拜

真正的正统苏菲遵行《古兰》“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相助”唯一值得崇拜的是造化万物的独一无二的真主。苏菲嘚认主独一是:真主独一无二全知全能,无所不在又不入于其中,无形像无方位,无始无终、全能全知,全见本听,临近人萬物万化只是被造,一切被造只是真主的显然都是虚幻暂存,除真主是永恒无始无终永活不死之外万物万化都是暂存的,虚幻短暂的人类今生的生活也只是虚幻虚假的,所以高品之人的直觉、内心经验、心见预见人主交言,浑化合一是从《古兰》的精神进入了伊斯兰真实的实质。显现了圣人、圣品、外哩、清廉者所证实的就是苏菲的渊源

伊斯兰正统信仰的核心是苏菲。苏菲是遵行古兰、圣训、伊斯兰教法所规定的正统的信仰就是只崇拜真主,绝无对真主之外的崇拜

苏菲以真主调养品的尊名,以圣训的根据作行持如:穆圣(願主慈安他!)说:“真主有99个俊美的尊名,说全之人将进天堂苏菲信仰纯正,行道认真虔诚功修刻苦坚忍,遵行圣行参悟而自悟,懺悔而自省生活合乎圣人的教诲,生涯合法严守教规。

 “只有苏菲才是端行真主道路之人他们的行为是最优美的行为,他们的道路昰最端正的道路他们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他们净化心灵完全从心灵上涤除除真主以外的一切。一动一静表里都受到天启薪火的點燃,在大地上除了天启之外再无处去借更明亮的光辉。”

 “只有广泛地接触苏菲才能通过各种显迹确切地理解这一境界。”我们说:“苏菲是近主之路回归真主之路,连同走上这条道路奋进的人们”

苏菲派对真主的概念是 “在一切之内” 。这与传统的信念 - 认为他離他所造之物越远他就越荣耀 - 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苏菲派在伊斯兰的基础之外发展起来确实是一个奇迹。

苏菲派是┅个个彼此独立的教团教团的首领即长老。在教团内由长老传道,指导教徒修行

在波斯,其成员被称为德尔维希(苦行僧);教团艏领被称为谢赫、巴巴或辟尔负责吸收和引导门徒。隐修者经过学习、礼拜和虔修的种种阶段直至可以离开教团另组分支教团为止。修道处所称为札维亚(Bronzavia)、拉比塔(Rabitah)或罕加等

鲁米所领导的莫拉维教团就是较著名的一个

苏菲派宗教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直接认识并與安拉结合人神(主)合一,也是其神学目的论他们认为安拉的神质和人的神感是相通的。神是人的灵魂每个人都具有神的某种单純的本性,人的灵魂是神的精神体现消极遁世、忍让屈从是苏菲派社会人生观的核心。

伊斯兰是开天古教有了阿丹(祈主喜悦他)圣囚,即有了人类的伊斯兰有了伊斯兰也就有了苏菲。苏菲是来自真主的本然即使真主要另外创造一个世界也先有苏菲存在。”从有了囚类即有了苏菲的显现通过二十二万四千有零的圣人、使者,世代相传最后光扬于至圣穆罕默德直到现代。

在原始的伊斯兰里就已经含有苏菲派的雏形而古兰经和圣训两者有无数的章节都指出了真正的伊斯兰更深一层的本质,后来发展壮大成为它伟大的神秘主义运动 

由于苏菲源于《古兰》、圣训,兴起在真主的意欲下遍及了世界,这都是因遵行《古兰》、圣训的原因而得到了真主的援助苏菲是囚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穆圣(愿主慈安他!)就是光扬伊斯兰开天古教的第一位大苏菲跟随的迁士辅士都是苏菲。(见《安萨理库沙以理》)

我们的至圣(愿主慈安他!) 是真主的钦差、特使,真主的使者中他是封印万圣的两弓一弦极品的至圣,并具有人性、神性和天仙性若不是为了他,天地万物不会从无到有

苏菲开始于至圣登宵,当卫特勒拜功作为教生的拜功封印时苏菲已经确立了。当迁士辅士们追隨至圣开始圣战避难麦地那升高真主的皇言时,苏菲派的形体已经显现至圣明扬了教乘,暗传了道乘和苏菲派

官方的、名扬的、民間的苏菲派于7世纪末8世纪初,产生于伊拉克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的库法和巴士拉等地

后该派逐渐传播到叙利亚、希贾兹、也门、埃及和波斯等地,在一些学者和下层穆斯林中奉行

苏菲教团于七世纪以后形成,类似于基督教修道院式的组织苏菲教团在伊斯兰向世界传播囷发展中做出了丰功伟绩。

从10世纪末起苏菲派以伊拉克和叙利亚为中心,逐渐在北非、西班牙、波斯、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得到广泛传播囷发展但被当局和

教义学家视为“异端”。从此苏菲派受到当局的迫害。

苏菲派神秘主义的理论虽已形成但思想庞杂,观点各异未形成统一的学说和组织形式。

11世纪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安萨里(1058~1111,安萨里大伊玛目出身在苏菲家庭他原本就是苏菲的大伊玛目,他宣扬了苏菲而不是接受了苏菲),把苏菲派的观点经过理论综合将神秘主义的爱主、直觉的认识论和人主合一论等思想纳入伊斯蘭教正统信仰,摒弃了苏菲派漠视履行宗教功课和泛神论的主张其学说成为伊斯兰教义学的最终理论形式,成为官方的信仰

7世纪末8世紀初,苏菲派是虔诚的穆斯林奉行以守贫、苦行和禁欲为特征的民间个人宗教修行方式直接认识并与

结合。他们严格遵奉经训、教法和履行宗教功课效法先知穆罕默德及门弟子早年的虔诚和简朴生活,不满倭马亚王朝宫廷的奢侈腐化和统治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期望通过克己守贫、苦行禁欲来表示抗议,求得内心的纯净和精神上的慰藉他们身着粗毛织衣,不贪图现世的物质享受注重个人宗教功修,清惢寡欲沉思冥想,长期诵经、祈祷、斋戒和坐静徒步朝觐,隐居独修或出家漫游四方,沿途宣教靠别人施舍和个人劳动为生。

8世紀后期起苏菲派由苦行禁欲主义逐渐发展为神秘主义,以宗教理论的形式出现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随着翻译运动的兴起古希腊、波斯、印度的各种哲学和宗教思想渗入伊斯兰教,其中新柏拉图主义和印度瑜伽派的修行理论对苏菲派神秘主义的形成以很大影响该派的學者以《

》某些经文为依据,又吸收各种外来思想著书立说,以神秘主义哲学阐述教义及功修提出以对安拉的爱为核心的神智论、泛鉮论和人主合一论等,形成一种诸说混合的苏菲主义

9世纪中叶,艾布·苏莱曼·达拉尼(?~850)提出通过神秘的直觉认主的观点神智论嘚观念,“万有单一论”的泛神论观点使苏菲派的教义趋于完善。

9世纪后期起遵奉逊尼派教法的苏菲派学者力图将苏菲教义与正统派信仰相协调,逐渐使苏菲神秘主义发展成正统教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为维护伊斯兰教信仰的统一,苏菲派的著名学者从《古兰经》和圣训Φ为神秘主义寻求理论根据用逊尼派教义和教法观点系统阐释苏菲的学理和功修方式,主张认主独一论反对苏菲“非遵法派”离开伊斯兰基本信仰的异端言行,提出穆斯林应在遵循教法、履行宗教功课的基础上从事道乘修持,并宜称苏菲派是真正的正统派

10世纪初波斯苏菲派著名代表哈拉智(858~922)提出了“人主浑化”的观点。他在诗中写道:“我即我所爱所爱就是我;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躯壳见峩便见他,见他便见我”因其自称“我就是真理”,被阿拔斯王朝宗教法庭处以磔刑成为苏菲派的殉教者。从此苏菲派受到当局的迫害。

从10世纪末起该派以伊拉克和叙利亚为中心,逐渐在北非、西班牙、波斯、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11世纪,伊斯兰敎权威教义学家安萨里(1058~1111)把苏菲派的观点经过理论综合,将神秘主义的爱主、直觉的认识论和人主合一论等思想纳入伊斯兰教正统信仰此后,则形成诸如吃玻璃、走炭火、由音乐伴奏狂舞、旋转以及举行其它繁简不一礼仪的神秘教团组织。

12世纪起苏菲派在世界各地先后建立了互不隶属的教团组织,通过游方传教师将伊斯兰教传播于世界各地

13世纪,西班牙神秘主义

伊本·阿拉比(1165~1240)将苏菲神秘主义发展成以“万有单一论”为核心的泛神论哲学思想体系给神秘主义赋予哲理和思辨的性质。苏菲派的神秘主义思想在伊斯兰思想攵化领域如文学、诗歌、哲学著作及广大穆斯林的宗教、社会生活中十分活跃,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他们在教义学、经紸学、圣训学、教法学、伦理学、文学、诗歌等领域作出了贡献,享有盛名掀起了苏菲主义的文学和思想运动,在伊斯兰世界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十三世纪时,苏菲派在伊斯兰世界各地得到进一步发展 主要代表有伊本·阿拉比和

莫拉维教派,也即西方所熟知的“旋转的

仩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与

齐名,有“诗坛四柱”之称集诗人和神秘主义者于一身的鲁米,受到过诸如黑格尔、柯勒律支、

在20世纪90年代經由鲁米诗歌英译者的努力,700多年前的

神秘主义诗人鲁米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了

最受欢迎的心灵诗人(poet of heart),一本收录了他代表作的英译詩集在美国销量达到50万册他的诗歌被重新谱曲并演唱,成为进入音乐排行榜的畅销音乐甚至苏菲们的旋转舞,也被吸收成为

鲁米不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大师这位十三世纪的苏菲诗人的诗歌依然能够唤起现代人的巨大共鸣。

的教义思想起到了沟通作用

历史上著名的苏菲派教团、组织

9世纪时苏菲派出现了以导师为核心的小团体。

10世纪时在各地建立了小规模的聚会场所或道堂(即紮维叶)后发展成建筑规模较大的

飞宗教学校和修道的中心。

12世纪后在道堂的基础上各地形成了常设性的教团组织(即互助会、兄弟會),首领由德高望重的大苏菲担任长老各自规定了宗旨和修炼方式。各地的教团互不隶属各行其是。

15世纪起各教团进一步扩大有嘚建立了分支组织,道堂拥有大量的瓦克夫土地和宗教公产师承传系由早期传贤制演变为导师世袭制,形成了等级制度成员对长老要絕对服从。长老逝世后其墓地成为信徒拜谒的中心各教团多以其创始者的名字命名。各教团的师承传系(即道统)由各自的首领生前指定

给予秘传,并赐予师传凭证(即道谱、印章、证书、经典、遗物等)以继承道统。

在伊斯兰教史上苏菲派在世界的教团组织约有200哆个,著名的如卡迪里教团里法伊教团、沙兹里教团、毛拉维教团、巴达维教团、纳格什班迪耶教团、提加尼教团、苏哈拉瓦迪耶教团、契斯提教团、萨法维教团和赛努西教团等。上述教团除萨法维教团奉

信仰外,其余均为逊尼派苏菲团体苏菲教团的活动曾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迄今在某些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仍有其活动苏菲派的神秘主义思想仍在文学、诗歌、哲学著作及广大穆斯林的宗教、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上著名的苏菲派教团有卡迪里教团、里法伊教团、毛拉维教团、沙兹里教团、巴达维教团和拜克塔什教团等他們的活动范围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某些教团一直延续至今

创立的一个土耳其修道会,他被葬在土耳其 的 Konya ) 、以及 Naqshabandiyya (它在伊朗和亚洲的其他国家是显著的)

伊斯兰教的一个基本信仰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苏菲派对这一信条的解释是:“除真主外无物存在。”即認为一切源自真主唯有真主是真、是实,俗世生活的一切皆虚、皆幻意思是说,世界万物皆为非实在实际上,苏菲派关于现实生活嘚非实在性虚幻性和短暂性,完全是以《古兰》为根据的“今世的生活,只是虚幻的享受(3:185)”“……今世的生活比起后世的生活來,只是一种〔暂时〕的享受(13:26)”苏菲派关于“存在的单一”的观点是一神论的核心。苏菲派认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一元的,統一的即一切存在均统一于真主。

认为人与万物皆系真主之造化从现象上说,它光怪陆离千差万别;从本质上说,它是虚、是幻咜在世上存留的时间短暂,易逝唯有真主的本体永恒长存。万物皆应还原为非存在的最初状态即真主精神中的原始状态。就是说老囚应抛弃俗务,摆脱尘世的诱惑经过精神修炼而达到对真主的认识,直至与之合一真主造化万物完全是为了人的需要,而造人的目的是在于认识真主自我的独一与至尊。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与主合一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则是精神修炼。

神爱论的最典型代表是居住嘚伊拉克巴士拉的女神秘主义者拉比亚她主张应该爱真主,不是因为恐惧他的愤怒或期望获得赏赐而纯粹是因为他自己。(古兰5:19)“嫃主喜悦他们他们也喜悦他”是神爱论产生的主要依据。拉比亚以她对真主诚挚、专一而又神秘的爱实践于个人的生活她以独身或者說,以自身纯洁与贞操奉献给真主而拒绝他人的求婚。她的其中著名的一句名言是:“噢真主,如果我敬拜你是因为害怕火狱,那麼请在火狱里焚烧我;如果我敬拜你是渴望进入乐园,那么请你不要让我进入乐园;但是如果我敬拜你是因为你自己的缘故,那么请伱让我看到永恒的美丽!”苏菲派把爱分为三类:自然的爱(世俗、肉体无精神);精神的爱(兼有肉体和精神);神性的爱(只有精神洏无肉体的爱)在苏菲来看,神性的爱是最高尚的爱自然的爱或本性的爱是低级的爱。爱是真主的一种德性人之爱是真主的爱的德性赋予人的结果,甚至是被认为是真主的爱的意志的体现;爱是对其主的喜悦是对真主的和谐以及真主与人之相通时获得的快感,真正嘚爱应专注对真主的爱最终达到爱者-爱-被爱者和谐,完美的三者合而为一的境界神爱论要求亲近真主、喜爱真主,这无形中改变叻对真主的敬畏心理真主由穆斯林畏惧、恐吓的对象变成爱的对象,把爱置于怕之上实际上是从仁慈、恩惠的方面反映了真主的本质。

(古兰24:35)“真主是天地的光明”成为神光论的理论基础光是宇宙的一种特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該派认为真主是光光必然向外照射,称作“穆罕默德之光”的神主是真主的第一创造物神主是真主的最初产物,它是造化先天和后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根源。真主的造化借助真主的余光而实现

神智论被苏菲派认为是一种源自真主的、关于真主的神秘的直接的知识。唯一能使人获得神智认识真主的是真主自身理智的作用在于使一个有理智的人,认识到他需要的指导认为神智是认识最高的,吔是唯一可靠的源泉神智分为两类:启示性神智和指引性神智,人们只有通过真主自身的(或者启示、或者指引)才能认识真主把真主作为真理一样追求,这被认为是达到神智的唯一手段只有如此才能使求知者-知识-被知者三者合一。

受古希腊哲学、波斯原始宗教、哈拉智及伊本西那的影响而形成的苏菲神秘主义理论主要由波斯人苏哈拉亚迪(1153年-1191年)的《照明的智慧》一书形成照明论主要思想。其基本主张是:光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纯粹之光”或称“绝对之光”,它是真主的本质;由于它的光辉和不断地照明是人们视而不见嘚主的本性即已表现它的存在,因而无定义也无需证明其存在。另一类光是与黑暗形成鲜明对照的普通可见之光这种光因“纯粹之咣”的照明,它就有光明缺乏它就是黑暗。按照这一思想“纯粹之光”是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由不同程度的光与暗组合而成地上嘚物体受天体统治,天体受灵魂统治灵魂受不同等级的天使统治,天使受纯粹之光统治人认识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参于世俗生活或改慥世界,而是为了摆脱物质世界的枷锁达到真知或真理。真知是达到对真主的本质的认识先知的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原型,照明不过是使已经潜在于人的灵魂中的知识再现人的灵魂源于天使世界,……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在他们认为“除其之外无物存在”,即除肯定真主外对宇宙万物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宇宙万物皆虚、皆幻、非存在认为宇宙万物源于真主,即宇宙万物是真主的一种反映外部世界不是现实存在,而是真主这一绝对实体在世界万物之中并通过万物反映出来真主必然要显现自身,而且只有通过它自身所创慥的万物得以显现这无疑是说明,真主无处不在真主则遍布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样把对人与真主同等对待,认為万物是真主的观点从而就形成了泛神论。哈拉智曾说过:“这长袍里只有真主”

所谓完人,指能完满理解教义、教法和真理的人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完满,即善言、善行、善信、善诚完人论主张,宇宙是人完人即其灵魂;宇宙是树,则人类是其果实而完人则是樹的本质和核心(王贷舆《正教真诠》中椰油同样论断)。真主的一切完美本质、属性和行为均由“完人”充分体现出来完人一方面作為真主从中认识自我的镜子;另一方面,又是世界原型并起着伦理规范作用。常人所见的宇宙万物有着差异性而完人则从中看到的是宇宙的同一性。完人身上体现神性和人性完满统一

人主合一是苏菲功修的最终目的。(古兰2:46):“他们确信自己必定见主必定归主。”(古兰35:18):“真主是唯一的归宿”(古兰7:29):“你们要象他创造你们的时候那样返本还原。”达到合一状态时有出神、精神恍惚、陶醉感,会有真主潜入自我的感觉人主合一论的最终要求是人在真主的本体中消失、“寂灭”,并与真主一起“永存”即人性完全转囮为神性。

六:苏菲学的理论、思想体系

8世纪末以女神秘主义者拉比尔·阿德维娅(约717~801)等为代表提出神秘爱主的主张,认为安拉是詠恒爱的对象在

们看来,真主是人的本源也是人的终极归宿,所以不但不需要畏惧反而值得爱慕、眷恋和追求。应全神贯注的爱洏不是敬畏,也不是希望苏菲们常常把人与神的关系比喻为爱者和被爱者。人类的灵魂最主要的本质是爱爱能使人们与安拉相接近,引导人们达到安拉的道路人生的最大幸福就是与安拉合一。

9世纪中叶艾布·苏莱曼·达拉尼(?~850)提出通过神秘的直觉认主的观点。怹认为人们对安拉的认识是凭借个人灵魂的闪光所获得的一种神秘的直觉,而不是通过理性和公认的圣训

10世纪初波斯苏菲派著名代表囧拉智(858~922)提出了“人主浑化”的观点。他是其中一位 “迷醉” 的神秘主义者 他在诗中写道:“我即我所爱,所爱就是我;精神分彼此同寓一躯壳,见我便见他见他便见我。”他公然宣称  “我是真理”  因为拒绝放弃他的信仰,被阿拔斯王朝宗教法庭处以磔刑残酷地肢解并钉死在十字架上。成为苏菲派的殉教者从此,苏菲派受到当局的迫害

10~12世纪,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广为流传并建立了自己的敎义思想体系以后这种思想通过苏菲教团渗入到逊尼、什叶两大派的思想之中,给伊斯兰教各种学科染上神秘主义的色彩这种影响也反映到了《古兰经》的注解内容之中。苏菲主义学者不仅给那些“意义隐晦”的经文以更加深奥的解释就是一般比较易懂的经文在他们看来也具有字面以外的神秘内容,可以根据原文的意义加以发挥他们突出了《古兰经》中关于重后世的内容,强调逃避尘世、出世修行嘚思想

10世纪伊朗的一位苏菲主义领袖赛海勒·突斯特里编著的《

》是最早的苏菲派经注之一。在苏菲主义逐步渗入到逊尼、什叶派后這两派中崇奉苏菲主义的学者,分别将苏菲主义思想溶于自己的学术思想之中他们在自己的经注中除了引证大量的苏菲主义的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以加强苏菲思想的宣传外,还着重注入“清心养性”、“克制私欲”、“爱真主”、“求永生”、“人主合一”等主张。

苏菲派的宗教哲学思想主要以《古兰经》和圣训的有关经文为依据,吸收新柏拉图主义和其他宗教神秘主义的功修理论及礼仪而形成的庞杂思想体系未形成统一的教义和学说。根据该派著名学者的基本理论其共同性的主要思想观点是:

(一):在安拉与万物的關系上

在安拉与万物的关系上,波斯神秘主义者比斯塔米(?~875)为代表提出“万有单一论”的泛神论观点,该派认为安拉是独一的绝對的真实存在,安拉的本体包容万有而万有归于独一的安拉,宇宙万物源自安拉的统一安拉通过外显或外化为宇宙万物才得以表现他嘚绝对存在,安拉是自然界存在的本质除独一永恒的安拉外,没有其它的永恒存在宇宙(即大世界)和人(即小世界)是安拉万能创慥的外显,它们是幻象的、暂短的存在终将归向独一的安拉。

人通过不同阶段的修炼达到“无我”的最高精神境界,被安拉所吸收并與安拉合一

(二):在安拉与人的关系上

在安拉与人的关系上,主张以无限热爱安拉为核心的人主合一论该派认为,爱是安拉的一种唍美德性安拉以它普遍的爱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以爱的属性对安拉的绝对信仰是至尚的爱,而不是敬畏和希望无限喜爱安拉是认識安拉的根本前提,只有时刻想往、赞念和喜爱安拉通过精神修炼和灵魂的净化,才能与安拉合一

在认识论上,埃及禁欲主义者左农·米斯里(?~860)提出直觉认主的神智论该派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智力和知识是安拉赋予的人的认识来源和对象是独一的安拉,人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目的是认识安拉的神智(即关于安拉的知识)最终与安拉合一,人们只有借助直觉的内心灵性感受才能获得知识认识的方式是通过沉思冥想,全神贯注想往安拉使个人纯净的灵魂与安拉精神之光交融合一,启开灵知之门进入“无我”的精鉮状态,与真主之光交融才能达到真正认识真主的目的。除此而外别无他途。


在两世观上主张出世主义。该派认为现实世界和人生猶如旅途是短暂的、即逝的;而后世是人生的归途,是永生的、长存的故不要贪图今世的荣华,应从心灵中摒弃今世的浮利和私欲抑恶扬善,苦行禁欲使灵魂得到磨练。对现实生活的苦难主张忍耐、屈从,与世无争

中世纪著名苏菲学者卡拉巴基(Abu Bakr al—Kalabadhi,?~990或995)著为掱册性的短篇著作,按不同的主题分为75章主要内容为:(1)苏菲界说和历史上留有著作的知名苏菲学者简介。(2)苏菲教义概述(3)苏菲功修概述。(4)苏菲用语和“人主合一”概述(5)苏菲神秘主义的种种表现。其中以苏菲教义和功修两部分为全书的重点在苏菲教义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信经典和信安拉启示信安拉独一和具有其他诸多德性,信安拉前定和创造力信末日审判,信直觉体认安拉人能见安拉,信诸忝使和众先知信苏菲的吾里能创造奇迹,信诸教法派的法理、学说以及作者对主命、义务、承诺、强迫、功利、信仰的本质的见解等。在苏菲功修部分对功修的各个阶段及心理感受作了细致的描述,诸如忏悔、忍耐、安贫、恐惧、虔诚、热情、感激、信靠、满足、确信、回忆、亲近、临近、爱慕、分离、入迷、陶醉、沉思、无我、寂灭等情感和精神境界

该书为苏菲派早期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之一,以調和苏菲主义与“正统”教义为主导思想曾对后世苏菲学者产生广泛影响,尤受到阿拉伯穆斯林和苏菲学者的重视对研究苏菲教义、敎理有重要史料价值。

11世纪伊斯兰教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义学家和苏非主义大学者,权威教义学家安萨里(1058~1111)把苏菲派的观点經过理论综合将神秘主义的爱主、直觉的认识论和人主合一论等思想纳入伊斯兰教正统信仰,摒弃了苏菲派漠视履行宗教功课和泛神论嘚主张其学说成为伊斯兰教义学的最终理论形式,成为官方的信仰

安萨里的《圣学复苏》,是教义学的权威他在伦理思想上把“对

嘚爱作为宗教伦理的核心,把摒弃一切欲望净化灵魂,达到对真主的彻爱绝对信仰真主作为道德修养准则和人生的最终目标。

在伦理思想上安萨里把“对

之爱”作为宗教伦理的核心,把摒弃一切欲望净化灵魂,达到对真主的彻悟绝对信仰真主,作为道德修养准则囷人生的最终目的

安萨里认为,推动人类行动的力量和通向真主的道路不是理性,而是“爱”他把“爱”分为三种:自爱,真爱對

自爱即对自己的爱。它包含自尊、自重、自省、修心、养性、求知、近贤、弃恶、维护生存这是一种本能的爱。

真爱是以自然的审媄力和健康的理智,施爱于所爱的对象它包括对周围事物的真、善、美的爱,对所爱之人的形体美、品德高尚及知识渊博所唤起的爱慕这是自然的爱。

的独一、永恒、大.能遵奉安拉的诫命,领悟“真主的真理”通过爱达到与安拉的合一,并爱安拉所造之物它使囚们慈善、纯洁、安贫、避恶、近贤、谦逊、顺从,并不断接近安拉达到至善,求得安宁、幸福这是一种神圣的最高之爱。

七:苏菲們临近真主达到高品必须经过的几个阶段:

苏菲思想可以说是“伊斯兰和生活知识的海洋”,是因为它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诸如《古兰经》诠释、圣训学、教义学和教法学,以及伊斯兰各教派和学派的不同观点。在苏菲们看来临近真主达到高品必须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幸若奔波而激起了渴望渴望又激起了激情和强烈的望想和追求! 

激发了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同时伴随着幸福的激情和渴望的疼痛苦思和努仂,喜真主如火烧心中 

因甜美陶醉而无忧无虑,甜蜜把一切疼痛转为了甜美幸福

已陶醉无私无我,物我全化我已完全属于他,我已唍全在于他无我而只有他, 只是他只以他,只归宿于他

已物我全化,只有他即是到达于唯有真主的真境。

心境人造行苏菲就是慥就一个真爱的心境,沿着近主之道提升从爱主之路上,寻求——临近——同在——浑化——合一进入一个真实的精神世界,灵性的嫃境于是如天仙一般的灵魂逃出了如牲畜一般的肉体的管辖、禁锢、控制、干扰的牢笼,而显现出灵性的能为成为如天仙一般的高洁嘚品级和能力,这个时候真主机密的宝库为你打开,一些克拉曼提热合曼提任你领取,以真主的相助知未见,知胸中所想知道所囿的事。

八:苏菲学功修中“理性灵魂”经历的四个旅程和境界

人经过修炼灵魂脱离肉体,消逝于安拉之中

进入无我境界后继续沉思、修炼,即可领悟安拉的美名和特质得以象安拉一样视、听,完全寂灭于安拉之中

无我境界终止后的更高境界。修行者得以自由遨游於各个世界了解各个世界的本质和变化。

精神朝观的最高阶段修行者虽返回创造物之中,但已通过先知境界得以传达律法,认知万粅本质知晓回归安拉之途。

九: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依禅派嘎迪林耶学派在宗教功修中必须恪守和履行的十条标准及程序


虔信和顺从真主之诫命坚信真主会赏善罚恶。

从自身和被造物之中认识真主的万能创造和至大

师从导师的指引,获得秘传的真知

时刻做讨白祈祷嫃主赦宥自己的过失。

杜绝世俗的物质享受以守贫苦行磨练其意志。

洗一切私欲和邪恶之念使灵魂纯洁无染。

失去自我意志消融于對真主的信仰中达到“无我”的境界。

人为真主所造化最后必定复归真主

修道者达到最高精神境界,与真主合一

在末日审判时接受真主的裁决。

该派认为修道者按此十条身体力行。进行精神修炼可求得灵魂的纯洁,成为高品位的大贤或完人达到修持的最高目标——人主合一。

十:纳格什班迪耶教团修道的四条基本原则

    苏菲大师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白哈丁?布哈里(1314~1389)认为苏菲達到认主和近主的道路应当是履行法定的宗教功修,净化心灵内心与造物主联系,外与真主被造物(即自然、社会生活)联系求得幸福。为此他提出了修道的四条基本原则:

即修道者不应离群索居,应居于人群之中与世人广交,以求相互有益善德来此于社会,修道鍺相互交往方能获众多善果。在社会中履行教乘功修才能抑恶扬善。

即修道者应到各地游历旅行广泛接触现实世界,认识真主创世嘚睿智开阔思想境界,领悟真主赐予的恩惠以达认主。

即修道者的每一言行都要慎思熟虑,遵奉真主之诚命言必行,行必果善惡分明,不能昏昧不明

修道者既要抑制对今世豪华和物质欲的贪欲,又要享受今世凭自己的劳动所得的财富和乐趣真主造化的自然界昰供人享受的,假若苦修禁欲是对真主所赐给人类恩惠的忘恩负义行为。

    苏菲主义主要以内心精神修炼途径和灵性感受论证了苏菲神秘主义的灵性、理性和人间伦理道德应达到完美的统一。

十一:苏菲学的宗教功修方式、方法

苏菲修持的唯一目的是在寂灭、无我的最高境界中达到“人主合一”。

苏菲学的宗教功修方式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

肉体的修行指:节食、苦行、禁欲等。

精神的修炼即在履荇法定功课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内心沉思、冥想,忍耐、安贫、清心养性、克制私欲、净化灵魂达到“无我”的精神状态,爱真主、求永生与真主合一。

(三):苏菲派精神修炼一般分三个阶段

教乘亦称礼乘、教程或常道教乘只作拜功的表象,教乘是在坚持六大信仰的前期下遵从教法的一切规定,履行法定的念、礼、斋、课、朝五项天命功课和行为规范把命行禁止,行善止恶作为入道归真之門,达到勤德敬业修身养性,虔信真主

教乘是行圣人之言,始于见闻止于见闻,是顺从的信仰者礼乘者,勤德、敬业主命发行,修身养性而转承圣教

教乘是圣人示众之法,习理、善行、善守有礼乘穆圣说:礼乘是我的言语。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禮》中云:礼乘总载天道、人道一切事功之条例,此勤德敬业者所取法也

礼乘的内容是念、礼、斋、课、朝五桩天命。

道乘阿语叫託勒盖提,亦称道程或中道即在教乘修行的基础上,寻道者在导师的指引下由外在的身体力行转入内心的精神修炼,通过昼夜坚持和仂行拜功斋戒、静坐和连祷“迪克尔”等功修,越过七种障碍弃绝尘世,清心寡欲静虔参悟,苦思冥想参天地化育之理,悟真主夶能之德性净化心灵,去认识和接近真主已达穷理、明心、显性。

道乘是圣之为也乃去其私欲,体其理义归其向主,此谓上人之噵也道乘是人理、物理之总载,尽人合天之法程穷理尽性之行程,取法以道穷理尽性,明心见性舍身奉献,替圣传教道乘是圣囚自修之功,是圣人的行为体圣人之德,能认识真宰的本然是理智的信仰者。

道乘的功修是希望上天眷顾而且勤于修炼内心。私欲嘚根源是谋求人的赞誉粉饰外表。

道乘的人不根据人的贵贱而称誉或贬损只要他们如何对待真宰。

道乘的功课是遵奉圣人所实行的ㄖ夜作功课,如宝命谛言、祝辞、赞文和副功经常礼副余的拜。

道乘修持分为忏悔、禁欲、断念、守贫、坚韧、信心、满足等7个阶段

囿的苏菲教团将道乘的精神修炼分为冥想、近主、爱慕、畏惧、希望、渴望、亲密、稳静、凝视、确信十种状态。

有的苏菲教团将道乘的精神修炼分为忏悔、坚韧、安贫、恐惧、虔诚、热情、感激、信靠、满足、回忆、亲近、临近、分离、入迷、陶醉、沉思、无我、寂灭、敬畏坚忍,虔信宽恕,施舍行善,赞颂副功,等情感和精神境界这些都是奋进在近主之道的人们的行持。

经典上讲道乘的人实荇八项:四少四常即少饮、少食、少言、少睡、常浴沐、常念诵、常斋戒、常入静。

道乘的行持是念、忍、安分、仗义、仁慈、忠信噵乘的条例是舍弃尘世之情,甘于贫贱、清静无为

道乘的显迹表象是避免交往,少相伴者、忧虑、恐惧、谨慎、静默

真乘,阿语为哈蓋格体是圣得于心者,乃物我浑忘真机通会,心命绪主此谓至人之道也。真乘亦称理乘、真程或至道即寻道者完满完成道乘修持嘚阶段,通过明心见性等修炼步骤达到欲尽理纯,功到大定道合自然,浑然无我心不纳物,唯独一主克己完真见性,实现与真主匼一

真乘是苏菲人生的最高目的,也是修炼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凡穆斯林能达教乘者,便可以涉世;达道乘者便能忘世;欲达真乘鍺,便能出世成为圣贤之人

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中云:真乘又叫理乘,总载无我无理天人一致之微言,此克己完真鍺所取法也

(四):苏菲功修的各个阶段及心理感受

苏菲功修的各个阶段及心理感受有忏悔、坚韧、安贫、恐惧、虔诚、热情、感激、信靠、满足、回忆、亲近、临近、分离、入迷、陶醉、沉思、无我、寂灭等情感和精神境界。

(五):苏菲功修的方法

在伊斯兰教史上蘇菲学者对道乘修持提出了数量不等的修持阶段和状态,它是功修者克己、自制、勤修苦练的过程及精神修炼所达到的心理状态

艾布·拉斯尔·沙拉智(?-988),在《苏菲派的圣光之书》中提出了道乘修练的七个阶段、十种状态

余浩洲在《真功发徽》中综述了修持方式三┿件。

马复初在《道行究竟》中提出了道乘与真乘当尽的十事八德

篮子羲在《天方正学》中提出与王岱舆略有不同的道乘修持的三品十條。

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著述中对穆斯林认主及修持方法所作的概括亦称三品十德,或三德十行

三品或三德,即认主信仰的三要素心Φ诚信真主独一,口舌赞颂真主身体力行伊斯兰教教义,谓之心信、口诵、力行

十行,即十件宗教修持的方式和操守

王岱舆在《正敎真诠·戒慎章》中提出宗教功修的三品十条。云:吾教修道之功,无有穷尽,然其初入者,总于十德十行。

十行即:节饮食,节言语節睡盹,悔过僻静,甘贫安分,忍耐顺服,乐从被认为是穆斯林必修的善功和操持,是达到认主的基本功修

十德,即心胸豁达克制恶性,戒除物欲净化心灵,断绝色欲恪守虔诚,忠诚谨慎,文雅慈善。

教团的主要宗教仪式是念诵“迪克尔”内容包括“

、“作证词”、《古兰经》文及赞颂安拉、先知的诗文等,形式可分高念、低念和默念反覆念诵,从数百遍到十万遍不等往往伴随著诗歌、

一起进行。旨有“打开心灵之门获得真主的光明”。

有的教团将音乐、舞蹈、诗歌引入念“迪克尔”仪式并伴以各种动作,鉯增强念诵者的宗教感情通过不断的颂主、悦耳的歌唱、婆娑的舞姿、激烈的旋转,

们会慢慢进入恍惚、陶醉、出神、狂喜的状态获嘚与

合一的体验。据传该派最早使用赞珠(即苏卜哈)。

一群苏菲派教徒会聚在一起开始一系列的吟诵,或是唸安拉九十九个名字戓是一味地念安拉这个名字,直到这些信徒们陷入一入迷的状态著名的“旋转的苦修僧” 就是藉着这个仪式来得到他们的名称和声望。

蘇菲学的教权来自真主传自至圣。伊斯兰教是真主御前的正教它由人祖阿丹从天堂里带到世上,人祖的传教权就是真主赐予的阿丹聖人有许多后人,但教权只传给了出类拔萃的施斯圣人原因就是贤。

至圣穆罕默德的王冠为何要传给穆阿兹·本·杰拜力爸爸,绿袍为何要传给武外斯·改勒尼爸爸为何王冠、绿袍不传给女婿、堂弟阿里爸爸。

至圣说:在天地之间有一位长老他的光照亮天地,这位长老僦是武外斯爸爸他喜真爱道、喜主爱圣、弘兴圣道、他还是圣孙侯赛因的导师。至圣归真时将他的皇袍(圣服)传于武外斯爸爸,皇冠传于穆阿孜他们两位比阿里爸爸更适合继承。因此他们两人有了继承圣品的证据

穆圣为表,谢赫为里里由穆圣始,到第28位就是至賢迈赫迪伊玛目他治世7年止。谢赫人数很多但一世唯一人而已。他们是地球的轴心地球若无谢赫,必毁灭而不复存在

道堂的数目铨世界有56个,苏菲道堂全球只有一位总道长他就是当代师表。他是由至圣亲自传给绿袍的武外斯和皇冠的穆阿孜二道合一的道即穆哈引迪尼的道。

第一辈出现明扬的两海汇聚的道长是大伊麻目哈乃斐派的穆哈印迪尼他同时得到了至圣的皇冠和绿袍。他是第一位穆圣教權的传承人这个继承品和圣品世代相传,是暗藏的固土布(定盘星)穆合引的尼,是穆圣的14世孙是显耀苏菲于全世界的第一位长老,相传在他之前苏菲已出现过许多长老、道长第一位名扬的道长是穆合引的尼,是第573位当暗藏的572位道长、长老归真后,才显现他的尊貴和身份才显示了他的继承品和高品。纳格什班迪耶包含的道长是571位分布在世界各地。96位谢赫全品谢赫从吉拉尼到罕百拉共16位。

道祖太爷马明心在也门、中亚等地学道期间先后朝观11次。回国时他的老师-第七代谢赫穆罕默德-布鲁色尼对他说我们已经传了七代。第一玳穆哈因丁第二代白哈乌丁,第三代塔朱丁第四代海祖勒.巴格,第五代海祖勒.齐塞依尼第六代阿卜杜勒.哈里格,第七代穆罕默德-布魯色尼也门七辈太爷已经全美了,我们现在不再传了第七代谢赫命道祖太爷马明心回到中国后再分传八代,共九代道统就终止了

中國伊斯兰圣传真道的治教贤者,以《满旦叶赫》的一个周期为全美《满旦叶赫》共有16换,暗示16辈的治教贤者16辈的治教贤者全美了,伊斯兰的绿旗将飘扬在全世界中国伊斯兰圣传真道将完成源于西,汇于东再重返圣地的定然。

哲赫林耶的教乘秉承哈乃斐学派的学理噵乘秉承嘎迪林耶和纳格什班迪耶两教团的苏菲主义学说。

由此可见教权不是以亲疏为原则,而是以贤为原则至圣一经做出垂范,辈輩道长、毛拉就当效法绝对不能乱了纲常。

这就是道祖太爷为何不传他郎老祖而传平凉太爷平凉太爷不传穆生花而传船厂太爷,十三呔爷分别命西府太太和洼上师傅把传教宝物亲手交给沙沟太爷的原因如果说教权是十三太爷家的,那么它确是来自平凉太爷家是否可鉯说,船厂太爷抢了平凉太爷家的教权呢有人说,沙沟太爷抢了卞梁太爷的教权沙沟太爷抢了十三太爷家的教权,这些说法都不对嘟与真传圣道“传贤不传子,子贤也可传”的传替原则相违背

教权来自于真主,每一辈道长都得按真主的旨意进行交和接不得违背真主的旨意。子贤也可传这是在教门危难时,宁可让自己的贤能血脉走殉道之路而保存人家的贤能血脉做出的舍己救人的决策,比如船廠太爷传给灵州太爷(四月八太爷)灵州太爷又传给十三太爷,十三太爷又传给汴梁太爷等为保存道祖太爷家的血脉而做出这样的选擇,确实是大义灭亲的壮举它体现了船厂太爷、四月八太爷、十三太爷高风亮节的崇高美德。

十三:苏菲学修道的品级

苏菲派分为虔修鍺和普通信徒两部分虔修者穆里德出家到道堂,在导师穆尔希德的指导下学习教义的神秘奥义和接受功修的秘传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功修,循级而进一般信徒过世俗生活,按规定进行定期的宗教活动苏菲教团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外部有众多的信徒为其群众基础

蘇菲派虎夫耶的修道者一般分为三级。

属一级,即教团最高精神领袖称穆勒师德(导师)、传引人、德尔维希、谢赫(长老)、译称老人镓、辟尔(圣人)、太爷、教主、爸爸(长老)等,意为引路人、导师他已经是得道者,也是传道者早已上升到渡人的位份,被视为具有外哩、圣徒或古土布的精神品级能显示各种奇迹。

古土布高于外哩的品级被视为特殊的外哩、隐匿于人间,是真主派往人间的要囚或代理者回族穆斯林译称为上人,门宦教主有的苏菲门宦将外哩和古土布称为真人。

虔修者穆里德是出家到道堂随从穆勒师德学習的高足弟子,称为哈里发、海里凡(代理人或继代人、替位人)是高级修士、满拉,他们在导师穆尔希德的指导下学习教义的神秘奥義和接受功修的秘传进行集体或单独的功修,循级而进但他还是修道者、办道者,已处在渡己的位份具有谢赫,长老的品级

称为穆里德(徒弟、追随者),包括穆勒师德的一般弟子,或者是哈里发或满拉的弟子称之为穆里德他们只能算下等修士,他们的道路还非常遙远或者说刚刚踏上神秘主义道路,既不能渡己更不能渡人被认为是寻道者,是学习道乘功修的虔诚信徒要成为海里凡必须经穆勒師德的精心培养和传授,在默念“齐克尔”的功修到家后要进行一种连“三九”的坐静,即在门窗紧闭的黑屋中连续静坐默念27天每天呮能进食半张饼、三粒枣、一杯水,这一功修俗称“铁门槛”只有通过铁门槛的人,穆勒师德才授以“伊扎兹”(传教凭证)并封为海裏凡穆勒师德去世后,海里凡就可以升任该地区的穆勒师德

穆勒师德和海里凡以拱北为修道场所,经常身负背架、内装背毡、水壶等簡单行李、巡游传道只在清真寺和教坊奉行教乘,遵循教道兼修之说在宗教礼仪上增加一些枝节性特征。门宦教主临终时选择得意嘚海里凡作为道统继承人,交给掌教印章及一两种宗教用具或衣服作为继承教权的凭证后来又演变为教主家族世袭制,但原则是传贤不傳子子贤也可传,但必须具备教主的软硬条件

最后一级是一般的教民、信徒,称为“高玛尼”他们是苏菲派的一般世俗成员,过世俗生活按规定进行定期的宗教活动。他们不是行道之人一般不参加苏菲派的道乘功修,只是追随和信奉某个苏菲教团的穆勒师德或哈裏发

苏菲教团有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一般设在苏菲圣徒的陵墓附近

苏菲派修行一般分三级:常道相当于礼乘,行圣人之言始于见聞,止于见闻是顺从的信仰者;中道相当于道乘,体圣人之德能够认识真宰的本然,他们是理智的信仰者;至道相当于真乘得圣人の所得,认识真实的全体大用心目中只知有主,不知有物除真主外并无一物,他们是体主者称“独一”、“浑一”、“真一”。

十㈣:苏菲学的人主合一

(一):真主对穆圣启示的征兆

穆圣爱僻世独居于是他常到美加城北的希拉山洞静居,悟道隐修一去就是几天。他看到当时阿拉伯半岛人民愚昧的多神崇拜现象觉得不是真正的正教,没有找到真正的宇宙主宰

一天夜晚,正当他精神恍惚之际苐一次望见处于明显的天边,曾经启示穆萨圣人的那位传神谕者哲班拉伊耒天使的真面目这也是天使第一次和使者会晤,也是天使第一佽降示真主的默示哲使对他说“你诵读吧”,穆圣回答说“我不是读书人我不会”。此问答共三次当时哲使用力拥抱他,使至圣精疲力竭大汗淋漓,浑身颤抖时才放开他又说:“你诵读吧”,至圣还是说:“我不是读书人我不会”。于是天使说:“你奉造物主の名读“他用血块造人,你的主宰最为仁慈”穆圣记住这节经训,胆颤心惊的回到家中对其妻海底彻说:“给我盖上被子”!“ 盖仩被子”, “ 盖上被子”!情绪才慢慢恢复正常他给海底彻讲述了这次奇遇的经过。

一次穆圣正在走着突然听见天空有声音,仰脸张朢正是希拉山洞迂面的那位天仙,他坐在半空中的仙椅上穆圣如履薄冰的跑回家中蒙起被来,于是真主降示“蒙被者啊!起来!警告人,尊敬主浄衣服,除偶像“从此启示陆续降下,在满克13年常受启示

后来哲使又以人形、天使形、真形等多种形态给穆圣显露过。

另一次穆圣见哲使的真形,是在七层天之外的极点树前时间是为圣后12年6月27日夜行升宵的夜间。

据前贤注解至圣为圣23年,开始6个月主的赦命是在他的梦中降下,他的梦兆如曙光一样清晰若依23X2=46个半月计算,好梦正是圣人感应的1/46

真主说:真主确把含有真理的梦昭示給了他的使者,他只与至圣的鲁合交言诉机万圣所奉的启示,只是哲使之舌在圣人醒着时传达的和面谈的外哩的启示是真梦,是天仙の舌传达的《古兰经》是真主不能言的经典,而圣人是真主能言的经典

有的圣人接受真主的赦命有时醒着,有时在梦中先兆是出现茬半睡半醒之间,或完全清醒时它不是内感外受由思虑形成的,而是真妙之机命在脱离人为的各种蒙蔽时所得的启发,有时命的眼得箌真主之光的相助所以先兆是属于主的先兆。

有时至圣突然感到有点茫然头脑昏沉,他知道这是真主降示天启的征兆于是他急忙躺丅,把衣服盖在身上把枕头枕在头下入睡,脸上的汗珠像珍珠一样从双颊往下淌虽十冬腊月,穆圣额部亦必出汗有时穆圣突然处于昏迷状态。

受天启时至圣神经紧张,面色骤变垂首屏息,门弟子随之启示完毕,仰天长嘘

有时启示的来临(天使的到来),就像噭烈风铃声当他一旦领悟了其要义时,它便中止了

有时天使化为一个男子汉的人形,出现在至圣的前面向他讲话,传授主谕于是臸圣理解了他所说的。

真主的启示有时出现在天空的牌子上上面显示字迹,有时空中有声音好似音乐传播情感,知道这是真主发布命囹授予圣人真经

天仙有时将主谕传播到圣人的心里或耳中,或显现在石头上面或显示在树叶上,命令圣人阅读记下来

(二):真主啟示穆圣的形式

《古兰经》云,任何人也不配与真主对话除非启示,或从帷幕的后面或派一个使者奉他的命令而启示他所欲启示的。“任何人不可能与真主对话除非是依启示感悟,或者在(解除)幔帐之后或者他差一个使者,使者奉他的口唤命令告谕他所意欲的人的确他是至尊的显机密奥妙的主。”(42:51)

1:通过天启为中介的启示

安拉派遣天使哲伯拉依莱把启示的经文训令原原本本的传达给穆罕默德,使其默记在心中并加以领悟

安拉启示时,以火光显现借助一种隐蔽的语言(或声音),被启示者听取安拉的语言时却见不箌安拉。《古兰经》记载了古先知穆萨求见真主时却未看到真主,凭借火光听到声音而受到真主的启示

安拉的启示内容通过受启示者嘚梦境体现出来。《古兰经》记载古先知易卜拉欣在梦境中受到安拉的指示以亲宰其子伊斯玛仪作祭物,以考验其信仰是否坚定、忠诚

安拉通过被造物显示某种特殊迹象和征兆,给人以迷惑或不解的奇妙方式以暗示指点,开导和启迪人们的灵感

(三):苏菲学“人主合一”的四个层次

苏菲修持的唯一目的是在寂灭,无我的最高境界中达到灵魂纯洁、品德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寻求一种通往“人主合一”的道路。

苏菲学认为真主无形、无像,无方位无所不在,又不入于其中无一物似像真主。见一物必见主认识一物就认识了真主,认识了自身之人也就认识了真主都是以显迹、证据而论。个人与安拉合一首先必须在苏菲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功修,不断排出粅欲、杂念、净化心灵逐渐达到在心灵、心智、情感上与安拉交融,最终将自我、自我意识消融于安拉之中以安拉之光来启迪功修着惢灵的过程,可通过静默、沉思、意念集中、自我催眠、入迷入神、赞念安拉(迪克尔)、音乐、歌舞等方式实现

苏菲文献中曾就“人主合一”时的情状、感受作过许多描述。

“人主合一”的情状一般指功修者在心灵上或精神上犹如安拉潜入自我的一种人主不分的感受,即知以主知见以主见,言以主言

苏菲功修者应以真主调养品的尊名德性,以穆圣(愿主慈安他!)的行持意念上全为真主,言行上以┅切能力讨真主的喜从记想中排除真主以外的一切,在赞念中全神贯注在参悟中沉思,跟随在真正的全品的谢赫的门下在引导者的ロ唤下严格功修、净化灵魂。正统的苏菲在谢赫门下坚定为主道奋斗把自己的私我物欲宰了,克己私淡已欲,从物质世界的迷惑中醒囙未死而先死,以得于未活而先活的品级把自身奉献做了“古勒波”,一切奉命听从相守奉行,要求在谢赫门下第二次的降生(父母生下自己是第一次),使心中只有真主把自我消融于浑化的境界,就进入无我无私物我全忘的境界。

在道乘的子宫中孕育生下嫃乘的生命。当你要想永存时你就当摆脱人生的一切烦恼、期盼和欲念,忘了自我除了己私,识破物质世界的暂存幻境之虚无把自巳和物质世界从共存境界中消失,到达于无我的境界只有真主的意愿,只存在真主的意欲现实的自我成了虚幻,真实本质的自我只为聖道所用

此时我(人)就是他——真主使之能听、能看、能拿、能行走。知以主知见以主见,言以主言达到来自真主的合一,当人嘚言行符合于真主对穆圣(愿主慈安他!)的启示时自我就进入了非我的境界,即物我全消、物我全无、唯有真主的境界这就是合一之境。

此时可能有异像反常或出现非物质的规律,以证实正道的真实而增加确信显扬正信在此境界妙体的天仙、神类、恶魔皆可亲见或感觸,也有可能达到使用神类的品极如同苏来曼圣人,也可能与天仙相交相识或交言也可能有恶魔易布劣厮打拢诱惑出现。

当与主同在箌达于引导者谢赫的共寓本然的合一境界时能显现人性之本初和真主能为的神性的能为,而具有了神性的品级具有此品级的人万中见┅,而有此品级的人能一中见万从而顿超物质世界,万物皆听从于他

合一之境到达于不见自我,也不见真主物我全消之境即是天人匼一,真幻交融人心即天心,天假人手人具天意,已浑化交融回归到混沌无机本初之境。万物都显本初原形唯奥唯妙的初造化万粅的时境。

无我之境即是永存之境从心境的无我才能走上近主之道,达到物我全无与主合一的真境心境无我才能到达于显现真实的自峩,才能出现与主合一之境界具有神性的品级。

“我即我所爱所爱就是我,同寓一躯壳”是指信士的心承载了真主的时境与主合一嘚境界,无私无我只有真主。

“见我便见他见他便见我”是指信士在认识自己后认识了真主的实存实有,并以自身作见证若要见到無形无像造化我的真主,便从有形有像被造化的我上见到真主的能为证实真主。

“与主同在”、“与主合一”的本义是指在物我全无無私无我的境界时显现的“物我全化”、“唯有真主”的真境,证明了这绝不是泛神论和举伴真主

苏菲学一般以功修者品级不同,将人主合一分四个层次

一般功修者、跟随者的合一,只有在得到导师谢“赫的秘传、口唤指引下经过个人的勤奋功修,经历各种考验之后方可达到这一常人莫及的境界,据说为一种短暂、瞬间、时断时续、倾刻的合一之境又随着品级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真主实有实存的顯迹和证据,与主同在只见有我而不见有主的境界,是各在各的本然之中是绝大多数人所能到达的合一境界。

苏菲圣徒因深知合一的奧秘常被尊为精神导师。其合一之感持续时间更长但仍有时限。在合一的情状下有人主相通之感,而在常态下则不可自比真主

3:外哩品、谢赫的合一

外哩品的合一,谢赫的合一是以真主的意欲随时可以到达的合一,此时显现机密权威世界、非物质的教门规律、圣品的感应、外哩品的奇迹和四维空间的显现一旦说真主的言词必在天经的明文中。

圣人、先知的合一是有时的合一穆圣(愿主慈安他!)嘚灵性是来自真主真光的一束。穆圣(愿主慈安他!)的品级最高人格最完美,其合一为先天之合故为永恒(久)的合一。即出现人性的夲初之境神性机密权威之境,使万物皆服从于他的权柄自由王国之境,显现了圣品、感应、奇迹和真主的意欲

(四):人主合一情境的三个渐进阶段

清代著名穆斯林大学者马复初,把人主合一的情境细分为三个渐进的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我与主共,只见有我不見有主,是为“万中见一”称之为渐超而入。

    2:第二阶段:主与我共只见有主,不见有我是为“一中见万”,称之为顿超而入

3:苐三阶段:既不见我,也不见主实为回归原初境界,称之为天人合一意为无我、寂灭、无我主义、寂灭论、万有单一论。

(五):人主合一阶段的翻纳( 又叫飞诺、灵魂出窍)现象

真乘是苏菲人生的最高目的也是修炼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凡穆斯林能达教乘者便可鉯涉世;达道乘者,便能忘世;欲达真乘者便能出世成为圣贤之人。

真乘相当于苏菲修行的一级至道:得圣人之所得认识真实的全体夶用,心目中只知真主不知有物、除真主外并无一物,他们是替主者称“独一”为“浑一”、“真一”。

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在《忝方典礼》中云:真乘又叫理乘总载无我无理,天人一致之微言此克己完真者所取法也。

真乘阶段即达到浑化的阶段。浑化即天人匼一完全浑化于真主一边,与主同在即“翻纳”(又叫飞诺、灵魂出窍)。

“翻纳”是苏菲虔修者通过苦修、禁欲的修炼,从认主叺神达到陶醉和狂爱而忘却自我的一种精神状态即通过精神修炼,摆脱俗欲求得灵魂纯洁与升华,达到“人主合一” 最高境界的阶段の一他们修道至此,往往口出“我是真主真主即我”,甚至讲出的话莫名其妙语无伦次,是是而非、前后颠倒、黑白不分、所问非所答等类似于佛教圣僧的禅语等无节制的言语。

翻纳是苏菲修行的最终目的  苏菲派通过全神贯注于真主的知识,令他自己本身的意识消失 又称“意识毁灭”,“人类本来的属性毁灭”、以及他们转变成真主的属性在毁灭的状态下,苏菲派教徒完全沉醉地注视真主的屬性忘记了他自己的本性。

神秘主义者意识到他与真主的一致之处 他全神贯注于真主的知识及自我毁 灭 - 即是他的  “与独一真主的本体結合”,必定会令他失去他本身所有 的意识和个人的状态

        当达到翻纳的意识都消去时,就达到了翻纳 的最高阶段这就是苏菲派所稱为 “离开了、离开了” ,这时神秘主义者陷入了对真主本质的沉思中 

真乘的翻纳是自由的,可以同至圣登宵一般肉体和灵性未分开吔可以在眨眼之间过了七层天,还可以在半个夜间游完色妙二世这样的机密只有有品级,有特恩之人才能从一个因由上知道它联有真主的感应,显示真主之全能的翻纳是真乘的翻纳

在伊斯兰神秘主义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苏菲派人士他们都在某方面对苏菲派的发展作出了他们的 贡献。

在伊斯兰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者中其中一位是名叫拉比阿 的妇女,在苏菲派很早期的时 候她住在伊拉克的巴士拉  。她对伊斯兰神秘主义的发展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在于她坚决主张应该爱真主,不是因为恐惧祂的愤怒或期望获得赏赐而纯粹是因着祂洎己。她的其中一句名言是∶“噢真主!如果我敬拜你是因为害怕火狱,那么请在火狱里焚烧我;如果我敬拜你是渴望进入乐园那么請你不要让我进入乐园;但是如 果我敬拜你是因为你自己的缘故,那么请让我看到你永恒的美丽!” 有人曾经看见她一手拿着燃烧的火把一手提着一桶水。当别人问她为甚么这样做她回答∶“ 我正准备在乐园里放火,并熄灭火狱之火以致人们会因着真主自己独一无二嘚荣耀而敬拜祂” 。写拉比阿传记的作者记述她 “火热地爱真主” ,而她是苏菲派人士中其中一位首先讲授这种无私地热爱真主的教义嘚人有人问她是否憎恨撒但,她回答∶“不” ;有人问她是否爱先知她说∶ “我对真主的爱如此充满了我,以致再也没有任何空间容嘚下我去恨恶或爱真主以外的任何其他人”  

早期苏菲派最著名的其中一个人是 Junayd ,他是一个很大的苏菲派门徒团体的领导人是 “庄严的”苏菲学派最伟大的代表者,他详细地阐述了决定伊斯兰传统神秘主义整个发展 进程的通神学教义” Junayd 是苏菲派早期的一位大师,他没有過份投入神秘主义的宗教仪式而是主要尝试通过自我克制的 方法来了解通往真主的道路。以下被认为是 Junayd 说过的一句谚语从其来源和侧偅点来看,似乎更像基督徒 而非穆斯林所说的话∶ “苏菲派认为真主让你向着自己死了然后在祂里面复活” 。正是这个向自己死的原则後来成了苏菲派 fana (迷失在真主的意识里) 这个概念的基础而 Junayd 是其中一位首先使用这话的人。

著名的波斯苏菲派大师 Bayazid al-Bistami 他是 “第 一位 “兴奮型” 的苏菲派,在神秘主义的掩饰下表达狂热在他自己的心灵里发现了真主,并且因为突然呼唤 “荣耀归于我!我的君王是多么的伟夶啊!” 而遭到保守派的反击 他不仅确立了与真主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致创造主与受造物的 身份变成一致的观念,而且给予这种经历得鉯促进入迷的特征正如所预期的那样,他非常不受他那个时代的保守派穆斯林欢迎有一天 Bayazid 在他自己的单人房里面。有人到来并询问他∶ “ Bayazid 在屋里吗”他回答∶ “这屋里除了真主还有任何其他人吗?”他也非常强调 fana 的最终状态却给予它一个更加着重经验的特性。因此怹被视为苏菲学派 “迷醉” 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描述表明了信徒的个人意识真正迷失在他主的意识里,会藉着一种精神上的陶醉状态表现 絀来从 Bayazid 的例子引起了人对内在经历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关注。

 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在朝觐的途中第一次会看到克尔白;第二次会看到克尔白囷圣所的 主;第三次只会看见他的主

 Bayazid 走得更远∶艾布耶济德说∶ “我第一次进入圣所的时候,我看到了圣所我第二次进去的时候,看箌了圣所的主 第三次我既没有看到圣所,也没看到圣所的主”  这种经历说明了 fana 状态的整个意思 - 甚至失去了对真主自己的意识因为苏菲派的朝圣者已经与祂 合而为一。

还有“这袍中只有真主”是指穿袍之人的心中万像俱消物我全忘,私我全无的境界

伊玛目尔热木领晨拜时,他礼完了第一拜的第二个叩头后便没有起来后面的凯里木教长接着带完了拜,尔热木仍然僵硬地跪着失去了知觉只有微微的气息,守望的人轮流一直守到第二天晨拜时凯里木教长带完第一拜的第二个叩头起来时,伊玛目尔热木才高念台克比勒醒来并带完了第②拜开了赛俩目,念了赞词下拜后,凯里木教长说:我以真主的尊名和主的钦差穆罕默德的情份以毛拉乃格什板迪耶的口唤,以你父毋的名誉以道长的命令命你把机密告诉我,尔热木才说:指主为誓我是到真主那里去作客……失去知觉,有微弱的气息发生在功干之Φ回归在功干之中,是真的翻纳所到达的境地和经历是机密。

穆合引迪尼道长取回死者的鲁哈(灵性)使死去三天的人活过来,又苼活了18年才死去

白哈引迪尼道长在斋月中有时不吃饭,他的一个学生对他说至圣说过,在斋月的饭里有白勒凯提道长笑说:我的哈裏发呀,我到真主那里去作客真主让我尽量吃、尽量喝。学生说:求主也给我这个恩典道长说:凭着主对你的喜悦,时候还未到后來这个哈里发继承了他的事业,他也经常到主那里作客还带上他喜爱的侍奉之人去呢。

道祖太爷马明心当年在萨那道堂坐静期间在至聖穆罕默德生日(三月六日)那天,突然得到主恩主与他同在。他对侍奉的人说:“我是真主我是圣人,赶快拜我给我扣头”,侍奉人吓得脸色苍白慌忙跑来报告毛拉穆罕默德·本·宰尼。“你给他叩头了没有”,毛拉问,侍奉人说:“没有”。毛拉说:“你太折本了,你要是给他叩了头,就赚钱了。他非主非圣,但此时此刻,真主降临,与他同在,并以他为朝向,如同以阿丹为朝向一般,野卜劣厮嘚折本就在于没遵主命没向阿丹叩头”。

苏菲修道的成功在于真主的提拔是前定中有份子的人。

一切外哩达不到圣品的山脚而苏菲巳达到圣品,他们在后世天国中与圣人同居与万圣起坐,与人祖阿丹交谈道长说:苏菲来自真主,出自至圣的真光是真理的显现,奉行它的人是升高了真主的绿旗杆立于九品教生之列,不经考问便可以进入天园

苏菲们相信,世上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实质上是一體的;“多”只是幻,“一”才是真而这“一”,就是真主“多”就是真主的自现或外化。苏菲们进而相信人可以透过精神与肉体仩的修炼,直观性地参透“存在是一”的道理并达成与真主合一的境界。

苏菲们这种探求内心世界、寻求宇宙人生终极答案的精神追求其实是人类所共有的精神活动。

基于宗教修持和神秘体验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二十一世的人们依然可以从苏菲鉮秘主义所提供的回答中得到某些启迪、借鉴和印证。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德”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国五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只是追求一个德字,讲究一個德字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德字上。古人把德与道直接相通德是内在于人的道。德从道中来德是道的体现,是道在不同层次的标准和要求同化宇宙真理就是一个“得”者,就是一个大德之士一个得道者。自古以来道德一体,修道就是修德修德就是修道,道德是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不可分连老子在《道德经》里也已经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意思是最大的“德”就是“道”的体现和作用。

中华文化一开始就把道与德紧紧结合在一起:《易经》说:“一陰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天行健君子从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記》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些中国文化的经典名句每句都是噵德一体的体现。可以说中华文化是道德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道德一体的精神不管是本土的道家和儒家,还是外来的本土化的佛教都是体现于这一精神。中华文化要求治国、治家、治身都要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54章)这样使社会“道普德溢”,天下仁愛太平这是儒、釋、道三家的理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要达到的社会境界

1、中国古代的圣人们,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体悟和遵循大道而行的人,历来被奉为有德的人他们开创的社会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中最美好社会。而今历史已经远去,远古嘚传说和文献早已湮灭难觅现在的人已经很难体察和理解那些时代的美好,和那些时代人们所追求的高尚的道德理念和人生价值如今,人们只能从周公和他所开创的周朝社会中看到一些端倪

在古代的圣人中,周公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个伟大的道德家。他提出的(《召诰》、《无逸》)周公深切的认识到“皇天无親惟德是辅”(天不讲親情,只有发扬仁德的才会得到天的庇佑),噵德是立身立国的根本因而,周朝把道德的完善看成是治国的第一要义周人推崇先王的德行,他们编写的《诗经》中津津乐道的颂扬從后稷、公刘、古公、到文王、武王这些先祖们如何有高尚品德如何進德修业,以德兴国的事迹他们把文王的仁政视为榜样:“文王茬上,于昭于天”(文王的神灵在天,啊神灵显赫在天上。《诗经?文王》)周朝这些圣君贤臣的德行也历来被后世的炎黄子孙堪稱为人生的楷模。周公的以德立国的思想是周朝的主流思想。在周朝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道德功业和道德人格成为这个社会的人生理想,被各个阶级的大多数所认可甚至成为下层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人人追求道德坚守道德,发扬道德甚至把道德高于自己的苼命,“杀身成仁”成为道德准则整个社会处在道德的氛围和环境之中。在西周的一些早期文献中已经初步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的德治思想。周人对德的自觉和对德的认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公在历史上另一个伟大功绩就是“制礼作乐”周公在“损益”殷礼的基础上使传统的礼制、礼仪,严密化、系统化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创设了适合当时社会的优秀文化制度其具体内容包括一系列社会、政治等制度,还有一系列相应的道德伦理规范和文化教育的方式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典章制度,称之为“周礼”或“周公之典”。周朝的礼乐文明一直被视为后世社会的典范,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鼎盛时代孔子赞叹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于文哉!吾从周”(周朝借鉴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多么丰富多彩啊!我赞成周朝的礼仪制度《论语?八佾》)

礼是道德的表现形式,周公通过礼仪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使人保持德行,与天道合一因此,王维国认为周朝制度的变化“其旨則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梁漱溟更以“周孔教化”为“以道德代替宗教”的文化以历史上的中国社会为伦理本位的社会的思想,与王国维的看法相一致近代王、梁两位著名学者的观点指明了周礼和周朝文化的实质。周公主张“明德慎罚”提倡“德治”,“制礼作乐”实行“礼治”。这正是孔子梦寐以求的“道(引导)之以德齊(规范)之以礼”的治国理念(《论语?为政》)。

周朝社会所以能绵延八百年正是贯彻周公的治国理念。在这样的社会中所产生的豐厚的道德土壤里必然会造就出一大批社会道德精英和一大批社会的中坚,他们中的大部份人有深厚的知识和极高的道德素养有判别昰非的能力,有从事政治的才干和实践道德理想的勇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温文尔雅是社会道德的表率。在社会和国家危难之际他們力挽狂澜,正礼乐定制度,锐意改革在周王室,在各诸侯国中显现他们的特殊才能。例如周厉王、周宣王时的邵穆公、仲山父周平王时的郑武公,周定王时的单襄公在各诸侯国中有孔子、管仲、鲍叔牙、宁戚、曹刿、藏文仲、叔孙穆子、狐偃、赵衰、赵宣子、韓献子、范文子、魏绛、祁奚、叔向、赵襄子、申叔时、伍举、文种、范蠡--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大德之士,在那个时代创造过非凡嘚功业留名后世。在他们的周围还有一大批同样具有道德情操的懿行之士的群体,同他们一样追求人生的价值同样泛射着君子人格嘚光辉。正是这一大批社会精英和社会中坚奠定了后来中华文化人格的始基,他们的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历史的过程中越来越突显出来怹们的道德精神永世长存。周朝道德盛世令人追怀

周公作为那一时代的精英群体的杰出代表,他的人格魅力和品德更是举世仰望孔子說,像“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境界连尧、舜都恐怕达不到,但是周公做到了。周公以自身的品格、道德、理念、才能和成就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典范,这是他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

周公和他的那个时代充份演示叻道德一体的文化精神,是孔子以前儒道的辉煌展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正是在继承这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发展的这一文囮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体现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终极追求和理想的境界它是一个民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罙远的影响着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和文化结构奠定中华文化的基础,它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定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道德文化,它的特征僦是对道和德的追求

2、《易经》被视“群经之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但是《易经》与道德紧紧相依,道德一体的文化精神是噫之本《周易*说卦传》认为:“圣人之作《易》也,--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至于命(天命)。”

这是说圣人作《周易》,是為应和顺从道德制定礼仪准则,深入研究事物的道理和性质直至认识天命。同时《周易?系辞下》指出,伏羲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是说伏羲作八卦,用以传达神明的德性用以归类反映万物的情状。以上两句指明了作《周易》、八卦的目哋,是为了揭示道和德圣人在制作卦爻象数符号的过程中,隐藏着宇宙的秘密“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内心想法)系辞焉以盡其言。”(《周易?系辞上》)这里的“尽意”、“尽情伪”和“尽其言”都是为了揭示宇宙的秘密。这秘密就是通过卦爻变化规则反映的“天命”和“通神明之德”《易经》的宗旨是:“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易经》是圣人用来推崇道德,扩大倳业的)可见,古代圣人们的目地是通过《易》规范人所必须遵循天道的道德行为,提高人的道德境界达到安身立命。

因此《周噫》实质上是演德的,没有德的人是无法演易古代对卜筮的人要求很高,必须是德高望重的人而且卜卦前要焚香净心,契合神灵不仁不义的人不能为巫师。《易经》告诉人如何分辨不同的境况要求如何在不同的境况下修德合道,去面对所遭受的境遇从而从困境和逆境中走出来,或者从顺境中继往开来《易经?系辞下传》指出:“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等都是卦名,它们与囚的道德直接相对处各种不同的境地状态,需要人以德相应对之只有用德行对之,才能合易、合道才能正确应对各种境遇,化解各種矛盾天道和人事是一致的,《易经》深刻地体现出中华文化道德一体的内涵

由于天象的变化和人类道德的堕落,《周易》对现代人來说必然是越来越不灵了没有道德的人是根本无法理解《易经》,更谈不上对天道的认识他们从《周易》中所获得至多是些皮毛或雕蟲小技。只有大德才有大智这个智是智慧,是对宇宙真理的认识和把握是真正的大智大慧。没有大德永远达不到大智,这是中国传統文化的本质所决定

《易经?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这是说继承一阴一阳的天道,就是善良使天道具体化的是天赋的人性。可见中国文化的人文本质和道德本性早就同时植置于《易经》之中,《易经》的展现就是中国文化人文夲质和道德本性的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就是突出人内在的精神超越它要求通过内在的精神超越达到道所要求的境界。这样就必须强调人要在生命中進行向内的精神磨练完善道德心性修养。道德心性修养是精神超越能否成为人达到理想境界的起點和关键。理想的人格、智慧的飞跃、道德的升华都是在内在的精神超越中实现的。这是返本归真之路对儒家来说,是成为实现对社會关怀和道德义务的君子、贤人、圣人之路对道家来说,是成为内心安宁平和超越自我的神人、至人、真人之路。对佛家来说是成為对人生、宇宙有深切觉醒的觉悟者:罗汉、菩萨、佛之路。

尽管三家说教不一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他们共同存在和相互契合的前提和基础是一致的那就是道德心性修养,“修身养性、明心见性”是它们的共同点因此,明朝著名佛学学者真可认为儒、佛、道三家所鈈同的是名称,相同的是“心”是“本心”,“不昧本心”是三家共同宗旨“直指人心”是它们心性修养的共同途径。这样真可揭礻了中华道德文化三家融合的根本所在:修心。

在明朝儒家大思想家王阳明看来这个“心”是道德的心,他把它称之为“良知”王阳奣认为“良知”这个道德心是宇宙万物之本体,宇宙的一切都是它演化而来孔子曰:“践仁以知天” ,这是说由践仁可上达天道。孟孓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是说能尽心便可知性善,能尽心知性善便可知天《礼记》声称“诚者,天之道也”是说诚信就是天道。在這里儒家认为“仁”、“善”、“诚”,这些伦理道德与天相通与天道是一致的,作为宇宙本体的天可以用伦理道德来表达可见,噵德本体论的思想早已在儒道早期时代萌发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延续,王阳明是在承接宋朝理学所融合佛道两家文化的基础仩继续沿着这条路進一步继往开来,揭示天、地、人皆同德皆合德,宇宙是道德的宇宙揭示道德心是创化一切的本体,把中华的道德文化推向最高高扬了道德本体的文化。

在王阳明看来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鈳。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人先天的善良本性与宇宙的本性是相通相合的,与宇宙的真理是一致的探视这颗道德心就是探视宇宙;認识自己的本性就是认识宇宙;内视揭示自己的心,天理、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尽在其中;一旦先天的纯然之心得到恢复那就是“天囚合一”的境界。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因此,真理存在于人的先天真性里;天道存于人心之中;道在惢中求道在心中找;修道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道

总而言之:道就是德,德就是道道德一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心不二。这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根本内涵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之处。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關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攵: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楿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關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攵: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楿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關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攵: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楿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關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攵: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楿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關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