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猫生产猫头胎的第一个一般很难生胎成活率高吗?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2068705',
container: s,
size: '680,250',
display: 'inlay-fix'
});
})();
}
}

养殖技术
春季生猪常见疫病防控技术指南  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潮湿阴冷天气多。在饲养 管理不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卫生消毒工作不到位的 情况下,猪场极易发生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特别是细菌性 疾病多发。因此,猪场在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加强春季多发和常发疫病的防控十分重要。
  一、加强疫病的诊断监测 猪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 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多种 疫病容易在春季发生和流行。猪场应加强对猪群的临床巡查 和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发病猪只,快速排除疫情隐患。 采集病死猪临床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检测,一旦发现疫情, 应尽快按程序报告,并尽早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 情扩散。
  二、用好疫苗免疫手段 对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 行性腹泻等疫病可采取疫苗免疫预防。猪场要根据本场疫病 流行特点,制定科学适用的免疫程序,选择合格、质量可靠 的疫苗制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进行免疫。 免疫注射应一猪一针头,防止人为传播疫病。免疫后要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确保达到群体免疫效果。猪场要严格按照疫 苗保存条件要求,运输和储存疫苗,保证免疫切实有效。
  三、强化卫生消毒措施 消毒可以降低、消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春季可 适当增加消毒频次。猪场应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定期更换和 添加大门出入口消毒池中的消毒液,每周对猪场周围道路消 毒 2~3 次,每天对猪场内道路及其环境消毒 1 次。在安全 可控的前提下,对产房、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进行 2~3 次 带猪消毒。
  四、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猪场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出,严格实行猪场人员进出的更 衣换鞋、消毒及淋浴等卫生制度。外来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 不允许进入猪场,场内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进出猪场应进行 彻底清洗和消毒。严格控制场内人员、车辆、物品以及猪只 的流动。建立符合本场实际的生物安全制度,并严格落实。
  五、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及其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的 随意处理不仅会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大面积扩散和远距离的 传播,还可能造成疫情在养殖场内连绵不断的恶性循环,造 成养殖环境的深度污染。要对病死猪、排泄物、污染物等进 行无害化处理,不能随意丢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传 播。
  六、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应按照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来合理搭配 饲料,定时定量。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饮用水清洁。在疫 苗接种和投药时避免惊吓猪只、减少应激。及时清除猪舍内 的粪便和尿液。科学调整猪群饲养密度,加强猪舍通风换气, 保证猪舍内空气清新,同时注意防寒保暖。
  七、进行药物预防和保健 气温骤变、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会导致猪只免疫力下降。 猪群容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附红 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等细菌性疾病。防控这些疾病的重点 是做好猪群的药物预防和保健工作,在养猪生产的不同阶段 (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和母猪)选择性地在饲料 或饮水中添加使用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八、春季多发猪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一)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 素性疾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 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仔猪腹泻的病毒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 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以及猪丁型(德尔塔) 冠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魏氏梭菌等。
  1.病毒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及猪丁型冠状病毒等均可引起仔猪腹泻。临床上四种病毒之间 的混合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是导致猪场腹泻难以控制的主要 原因。
  1.1 流行特征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 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 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主要侵害 2~3 日龄的新生仔猪, 发病率与病死率可高达 100%。病猪及隐形带毒猪是主要的 传染源。因病猪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的饲料、 饮水、环境、运输车辆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消化道传播 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单独感染,也 可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和猪丁型冠状病毒引起 二重或三重混合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 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 10 日龄内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幼龄仔猪死亡率可达 100%。5 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症状 和死亡率都逐渐降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病猪和带毒猪 是该病重要的传染源,其排泄物、乳汁、呕吐物、呼出的气 体等能够携带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给易感仔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 12 月至次年 的 4 月份。轮状病毒感染是由轮状病毒引起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 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猪精神萎顿、厌食、呕吐、腹泻 和脱水为主要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仔猪多发。 8 周龄以内仔猪易感,感染率可高达 90%~100%。病猪排出 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各种用具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 猪丁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可致仔猪腹泻的病毒, 我国猪场的阳性率达到 18%~20%。
  1.2防控措施 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生产 管理方式。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猪只抵抗力。注 意仔猪的防寒保暖,把好仔猪初乳关,增强母猪和仔猪的抵 抗力。一旦发病,应将发病猪立即隔离到清洁、干燥和温暖 的猪舍中,加强护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防止病原传 播。因病猪抵抗力下降、畏寒,要加强对病猪的保温工作。 提高小猪出生一周内保温箱温度。加强场区道路和猪舍内外 环境的卫生消毒。保持猪舍温暖清洁和干燥,猪舍空气清新, 确保饲料质量,不使用霉变饲料。 做好疫苗免疫。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制定科学合理的免 疫程序,尤其是做好母猪群的免疫接种工作,提升母猪群的 母源抗体水平。
  2.细菌性腹泻 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上感染普遍,也是导致猪场腹泻难以控制的主要 原因之一。
  2.1 流行特征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 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和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发生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 于 1 周龄以内仔猪,以 1~3 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90%) 和死亡率(50%)均很高。临床症状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 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病仔猪不愿意吃奶、精神萎顿、粪 便呈黄色糊状、腥臭,严重者肛门松弛,排粪失禁,沾污尾、 会阴和后腿部,肛门和阴门呈红色,迅速衰弱,脱水、消瘦、 昏迷至死亡。仔猪黄痢在春季气候多变、圈舍潮湿时多发。 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 10~30 日龄仔猪,多发生于断乳 当天。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糊状腥臭味稀粪为特征。发病率 高,死亡率低。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在气候突变、阴雨 潮湿时易发。母猪饲料质量较差、母乳中含脂率过高等常常 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仔猪副伤寒由沙门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 6 月龄以下 猪,1~2 月龄仔猪多发。急性型常呈败血症变化,皮肤上有 紫红色斑点;亚急性或慢性型表现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 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及带毒猪,通 过粪尿排出病原菌,污染外界环境。仔猪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气温多 变时容易发生。仔猪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仔猪抵抗 力降低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仔猪红痢由 C 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 1 周龄以内的仔猪,以 1~3 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发生于 2~ 4 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仔猪由于肠黏膜炎症和坏死以排出 红色稀粪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
  2.2 防控措施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改善饲养卫生条件,用具及食槽 应经常清洗,圈舍保持清洁、干燥。在气候多变的春季,要 保持猪舍内的温度恒定,在天气骤冷时,要注意防寒保暖。 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断奶前要提早补料,逐 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要限制高 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饲喂,增加日粮中纤维素的含量。 做好母猪临产管理。应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 毒。换干净垫草。母猪产仔后,对母猪乳头、乳房和腹部皮 肤擦洗干净,逐个奶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母猪哺乳。 进行药物防治。对于各种细菌性腹泻,选择具有针对性 的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要考虑轮换用药,以免产生 耐药性菌株。 在流行情况严重的猪场,可进行疫苗免疫。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 合征病毒引起,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死胎、木乃 伊胎及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流行特征 临床上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育肥猪与成年猪呼吸道 症状为特征,常继发细菌感染。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 染,以妊娠母猪和 1 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病猪和带毒猪 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易感猪可经呼吸道(口)、消化道(鼻 腔)、生殖道(配种、人工授精)伤口(注射)等多种途径 感染病毒。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猪感染 病毒后 2~14 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易 感猪也能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的运输工具、器械、物资、饲料 等感染。 猪场有多个毒株流行,既有基因 1 型即欧洲型毒株,又 有基因 2 型即美洲型毒株,以美洲型毒株为主。当前最主要 的流行毒株为类 NADC30 毒株,市场使用的疫苗对类 NADC30 感染不能提供完全保护。有的猪场存在多种谱系毒 株混合感染的情况,增加防控难度。 当前猪群中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的致病 性均不强,属中等或低致病性毒株。感染猪场以母猪流产等 繁殖障碍为主,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以呼吸道疾 病为主。
  2.防控措施 强化引种控制。积极推进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 式。如需引进猪只、精液,必须坚持引自阴性的猪场。引进 种猪要先隔离、观察,并进行病毒检测,确定核酸检测阴性 后再并群饲养。 做好场内生物安全。做好猪舍卫生、维护猪场环境清洁、 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杜绝饲养员串舍,场内净道与污道分开, 灭蚊、蝇、鼠等。 科学合理的进行疫苗免疫。在猪蓝耳病流行猪场或猪蓝 耳病阳性不稳定场,可以根据本场流行毒株进行匹配猪蓝耳 病弱毒活疫苗的使用;在蓝耳病阳性稳定场应逐渐减少猪蓝 耳病弱毒活疫苗的使用,甚至停止使用弱毒活疫苗;在蓝耳 病阴性场、原种猪场和种公猪站,停止使用弱毒活疫苗。
  (三)猪瘟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 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 我国猪群感染猪瘟主要表现为非典型性。种猪的持续性 感染和仔猪的先天性感染比较普遍,这种类型的感染通常是 隐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可以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引起妊娠母 猪流产、产死胎和弱仔等,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妊娠期间胎儿通过胎盘感染病毒导致先天感染,胎儿出生后表现体 弱、死亡,或震颤等临床症状,有的呈现免疫耐受而无临床 症状,对以后注射的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但当环境条件改 变时发生猪瘟,不发病的仔猪也可以向外界排毒成为传染源。 这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对疫 苗的免疫应答低下,造成与猪肺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 疫病混合感染,以及并发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病例增 多。
  2.防控措施 做好疫苗免疫防控。选用高质量的猪瘟疫苗,制订科学 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加强免疫效果监测评估,掌握猪群的 整体免疫状态,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同时通过监测淘 汰疑似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的仔猪,杜绝可能的传染源。 净化种猪群。种猪(主要是繁殖母猪)的持续性感染是 仔猪发生猪瘟的最主要因素,通过监测种猪群的感染和免疫 状态,坚决淘汰感染种猪是有效控制仔猪感染猪瘟的关键措 施。由于监测抗体比监测抗原容易,加上持续感染的母猪在 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不明显,所以通过抗体监测,可以 淘汰无抗体反应或抗体水平低的种猪,从而达到净化种猪群 的目的。 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在整个养猪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中执行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逐步改善生猪养殖场生 态环境,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切断猪瘟病毒在养殖场 内外传播的可能,逐步建立起猪瘟阴性猪群。
  (四)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 性传染病。本病不仅感染猪,犬、猫、牛、羊也可感染发病。
  1.流行特征 不同阶段的猪只在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所出现的临床 症状有所不同,其中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的症状尤为明显。 感染母猪表现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症 状,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常出现返情而屡配不孕或不发情; 公猪常出现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失去种用能力; 新生(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表现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断奶仔猪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 生长猪、育肥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增重滞缓,发病率高, 无并发症时死亡率低;成年猪呈隐性感染。 该病的传染源是带毒的病猪、隐性感染猪、康复猪,野 猪,带毒鼠。病猪的飞沫、唾液、粪便、尿液、血液、精液 和乳分泌物等均含有病毒。种猪初次感染康复、恢复生产后 将终生带毒,在应激、抵抗力下降时,猪只可发病。 近些年,由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逐渐平稳, 但仍在流行。
  2.防控措施 做好灭鼠工作。鼠极易传播伪狂犬病病毒,其个体小, 灵活性大,一旦感染伪狂犬病病毒,随着其运动可迅速将病 毒向四处传播,因此猪场应采取有效的灭鼠措施,定期开展 灭鼠工作。 及时隔离发病猪。及时隔离疑似感染猪只,对圈舍进行 彻底消毒,避免更多的猪只感染。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同群 猪进行检测。 免疫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弱毒苗、灭活苗、基因缺 失疫苗。应尽量选用一种疫苗,防止多种疫苗混合使用。
(五)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 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初产 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的症状。
  1.流行特征 各品系和年龄的猪均易感。母猪和带毒公猪是主要传染 源。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病毒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能长时间带毒排毒,有的终身带毒。感 染种公猪也是该病最危险的传染源,可在公猪的精液、精索、 附睾、性腺中分离到病毒,种公猪通过配种传染给易感母猪, 并使该病传播扩散。当前猪群猪细小病毒病感染率高,基因型复杂多样。该 病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在猪群中常见。
  2.防控措施 把好引种关。引种前了解引进猪群是否有猪细小病毒感 染,怀孕母猪是否有繁殖障碍临床表现,母猪群是否做过疫 苗免疫接种等情况。 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疫苗免疫是预防猪细小病毒病、提 高母猪抗病力和繁殖率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疫苗对母猪 进行免疫接种。 做好隔离和消毒。猪只饲养过程中,发现母猪产木乃伊 胎或者死胎,立即进行紧急隔离,安排专门的饲养员管理带 毒的母猪、仔猪等,同时使用专门的饲养用具等,并与健康 猪只使用的器具彻底分开,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另外,还要 对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对病死猪与产出的死胎、 病猪排出的粪便、采食的饲料以及其他污物等必须采取无害 化处理。
  (六)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根据抗 原性和基因型的不同,可分为猪圆环病毒l型、猪圆环病毒2 型和猪圆环病毒3型。其中猪圆环病毒l型普遍认为无致病性, 而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圆环病毒3型可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 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断奶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仔猪的先天性震颤等,还能引发免疫抑制,诱 发其他疫病发生。
  1.流行特征 猪圆环病毒2型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各日龄猪都可感染, 但并不都能表现出临床症状,其临床危害主要表现在猪群生 产性能下降。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可在猪群 中水平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 期的仔猪,尤其是5~12周龄的仔猪,急性发病猪群的病死 率可达10%,因并发或继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导致死亡 率上升。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保育和生长育肥猪, 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妊娠母 猪。 我国猪群中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呈常在性,临床上单独 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的猪场较少见,通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 合征病毒、猪细小病毒等混合感染。
  2.防控措施 做好猪群的基础免疫。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 细小病毒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的免疫水平, 可减少呼吸道疫病的继发感染。 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 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避免不同日龄猪混群饲养;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和继发感染,保证猪群具 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 引入猪只应来自清洁猪场。
  (七)猪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偶蹄动物发生急性、热性、 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
  1.流行特征 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的其它动物均可为传染源,易感 猪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损伤的黏膜和皮肤而感染。野生 动物、鸟类、啮齿类、犬、猫、吸血昆虫等也可传播口蹄疫, 人员与污染的空气及车辆、用具、饲料、饮水等是传播口蹄 疫的重要媒介。 口蹄疫在冬季及早春寒冷、气温多变的季节发病多见。 此外猪群流动大、饲养集中、密度过大等各种应激因素,霉 菌毒素及其它疾病的存在,都可降低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成为诱发口蹄疫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2.防控措施 做好疫苗免疫。选用高质量的口蹄疫疫苗,制订科学合 理的免疫程序,加强免疫效果监测评估,掌握猪群的整体免 疫状态,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在整个养猪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中 执行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使得生猪养殖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定期灭鼠和杀虫,减少猪群 的诱发因素和应激反应,切断口蹄疫病毒在养殖场内外传播。
  (八)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或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地方流行性 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 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感染 或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
  1.流行特征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 和幼龄猪最易感,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低。其次是妊娠后 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 慢性和隐性感染。 病猪和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呼吸 道途径感染。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呼吸系统内,随着咳嗽、气 喘和喷嚏排出,形成飞沫。健康猪吸入后感染发病。本病具 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见。
  2.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猪群的数量,保持合理的猪只 密度,确保猪场的清洁和卫生,禁止饲喂霉变的饲料等,防 止应激因素导致疫病发生。可对猪群接种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可选用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用药时要注 意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采取交叉用药或配合用药。
  (九)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急 性型出现呼吸道症状,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 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呈现高死亡率。
  1.流行特征 猪群中该病可以是原发性细菌病,但主要为继发性细菌 病,常继发于猪蓝耳病或猪圆环病毒病。病猪和带菌猪是本 病的传染源。种公猪和慢性感染猪在传播本病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各年龄猪都易感,6 周龄至 6 月龄的猪只多发,3 月龄仔猪最易感。本病的发生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病程而 迅速死亡,急性暴发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为 50%左右, 最急性型的死亡率可达 80%~100%,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菌在感染猪的鼻、扁桃 体、支气管和肺脏等部位,随呼吸、咳嗽、喷嚏等途径排出 后形成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车辆、 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小啮齿类动物和 鸟也可机械传播本病。 一般情况下,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外界的存活能 力较弱,对常规消毒剂较为敏感;但在气温较低、湿度较大、 细菌表面有黏液性物质时,细菌的存活能力就会增强,在春、 秋换季时空气湿度变化较大,该病容易流行。
  2.防控措施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猪 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尿污物,减少有害气体对猪 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与损害;保持干燥,防止潮湿,定期消 毒,以减少病原体的繁殖;饲养密度不要过大,给以充足的 清洁、安全的饮水和全价营养饲料,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控制病毒性疫病。细菌性疫病经常继发于病毒性疫病, 要做好猪场的基础免疫。使用敏感性药物对猪群进行药物预 防和治疗。应注意合理交替用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和减少 病原菌的耐药性。
  (十)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瑟病、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 和关节炎,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 炎和关节炎的统称。本病多发于断奶前后、保育阶段的仔猪 和青年猪,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 关节肿胀、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 1.流行特征 本病虽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深秋天气变化比较大 的时候发生为主。本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继发感染,只在与 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疫病。2 周龄~4 月龄的仔猪 均易感,哺乳仔猪多在断奶后、保育期间发病,临床上 5~8 周龄的猪多发。发病率一般在 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 50%。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菌为条件性致病 菌,常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通常情况下,无症状隐性带菌 猪较常见,母猪和育肥猪是主要的带菌者。 该病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及排泄物传播。多呈地 方性流行,相同血清型的不同地方分离株可能毒力不同。当 猪群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或 猪支原体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饲养环境不良时 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
  2.防控措施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 影响。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尿污物,减少有害 气体对猪只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与损害;保持干燥,防止潮湿, 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繁殖;要注意防寒保温,通风, 尽可能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饲养密度不要过大,给以充足 的清洁、安全的饮水和全价营养饲料,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做好猪场的基础免疫。副猪嗜血杆菌病大多继发于猪繁 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等病毒 性疾病。按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保证猪群常年处于良好 的免疫状态。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对猪群进行合理的药物预 防和保健,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病严重的猪场 可试用副猪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但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众多,疫苗的免疫效果并不确实。朗读
饲料生产企业怎样防止饲料发生霉变?  1、生产条件的控制: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生产经验、熟悉动物营养、产品技术标准及生产工艺、特殊工种人员应有资格证书;厂房布局合理,需要适宜的操作间,能合理放置设备和原料,适当通风除尘,停产车间要及时清理料库,减少结块或发霉饲料对新饲料或原料的污染。用带有内密封的塑料编织袋装饲料,以杜绝空气,防止外界潮气袭入。
  2、原料质量的控制:禁止使用劣质、霉变、结块及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原料。控制水分含量,一般北方水分14%时,霉菌不易繁殖。
  3、存贮仓的管理:存贮仓设施要防水、防潮、防鼠害,一般要求相对湿度为70%以下,饲料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2.5%,饲料摆放于托盘上,实现离地存放,垛与垛之间有一定间隔;存贮期长的饲料要适当翻动、移晾、加强库内通风、散热。朗读
春天如何做好猪疥螨的防治工作  猪的疥螨病俗称猪癞,在猪的寄生虫病中是最常见的,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很多养猪户和相当部分猪场中存在。
  猪疥螨病主要症状是:由疥螨虫侵袭皮肤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寄生虫病,表现为猪皮肤炎症、刺痒,患猪到处乱蹭,严重时皮肤会蹭破出血,影响生长。长时间患有疥螨的猪表现贫血,结膜苍白,磨牙,消瘦,被毛粗乱,饲料利用率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性传染,也有通过被螨虫及其虫卵污染的猪舍、垫草、饲槽和饲养管理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染,冬春季节,猪舍内阳光不足,潮湿低温,也易感染,传播速度较快。
  一、防制办法:1、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公斤0.3mg计算用量进行皮下注射,轻者过5—7天再用一次,重者隔7天再用一次;2、利用本地烟梗熬水涂抹于疥螨病猪的患处,也起到治疗效果;3、也可用1-2%敌百虫溶液喷洒或涂擦患处。
  注意事项:1、治疗猪疥螨病要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时间5-7天,因为大多数治螨药物能有效杀死螨虫,却不能杀死虫卵,螨虫卵化成幼虫的时间为3-5天,间隔5天再用药治疗可阻断螨虫的繁殖链,保证驱虫的彻底性。2、治疗时应把猪圈打扫干净,粪便等垃圾、用具应集中喷杀虫药,堆沤发酵,并注意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朗读
猪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及防治  其特征是发病急促,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病因】
  由猪流感病毒引起。含在病料中的该病毒,60℃,20分钟可杀死。一般消毒药对它均有作用,对碘蒸气和碘溶液以及食醋蒸气特别敏感。
  有的书籍认为本病系由猪流感病毒和猪嗜血杆菌协同作用引起,经试验证明,此病毒可单独引发本病,无需嗜血杆菌协同。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常作为并发或继发身份出现,使病情变复杂,病程延长,死亡率上升到10%左右。
  【流行情况】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气温突变、早春、寒冬和晚秋多发。
  不分年龄。大小、品种、性别都可发病。传播迅速,往往在2~3天内可致全场的猪全部发病,病程约7~10天,死亡率一般为1%,最多不超过4%。但发病期间,因抗病力下降,常伴有并发或继发病,使死亡率增高。
  【症状】
  潜伏期2~7天,平均4天。
  1、突然全场猪在2~3天内全部发病。
  2、体温40.2℃~41.5℃,有时可达42℃。
  3、精神沉郁,不吃,因肌肉关节疼痛,常卧地不愿站立,更不敢行走;捕捉诊疗时,发出惨叫声。
  4、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夹痉挛性咳嗽;流泪和流黏性鼻液,有时鼻液中带血。
  5、孕猪发病,严重的可引起流产,甚至死亡。康复后可留下泛情和返情后遗症。
  【病理变化】
  以呼吸道黏膜充血,气管内充满泡沫状黏液,肺水肿,病区肺膨胀不全为特征。
  【防治】
  我国目前尚无可靠疫苗预防本病,可采用下列方法:
  1、食醋蒸熏或碘溶液蒸熏,使蒸发气体充满猪舍,可防止流感病毒传入,饲料中添加0.5-1%大壮素增强机体抗病力。
  2.临近地区或猪场已发生本病,应封锁自己猪场,谢绝参观;本场人员出入猪场,须严格消毒。
  3.为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防继发感染,减轻损失,可用下面的处方:
  (1)青霉素160万~320万,链霉素100万,氨基比林10ml,混合一次肌注,每天2次,连用2~4天。
  (2)柴胡注射液10~15 ml,每大肌注1~2次,连用2~4天。
  (3)穿心莲、板蓝根、大青叶、贯众、金银花、柴胡各30~40g,煎水内服,一剂分上、下午两次服,连服2~4天。
  (4)饲料内添加2%康喘1号饲喂15天或泰乐菌素。朗读
如何提高猪的驱虫效果  选药要恰当选用价廉、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物是关键。注意用药不能过量或者不足。
  驱虫时间要准确根据虫体的种类、发育情况和季节确定驱虫时间。在通常情况下,首次给猪驱虫最好在45日龄~60日龄(猪体重30公斤左右)进行效果比较好。第一次用药后,隔60天~90天再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 方法要巧妙驱虫给药前,猪停喂一顿。傍晚6时~8时将药物与少量精料拌匀,让猪一次吃完。若猪不吃,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群养猪用药应先计算好用药量,将药研碎,均匀拌入饲料中。驱虫期一般为6天,要在固定地点圈养饲喂,以便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卫生要彻底不少养猪户给猪驱虫后往往忽视栏舍、粪尿的清扫和消毒,结果排出的虫体和虫卵又被猪食入导致再次感染。因此,驱虫后应及时将粪便清除出去,集中堆积发酵或焚烧、深埋;地面、墙壁、饲槽应用5%的石灰水消毒,以防寄生虫重新感染。
  护理要早抓给药后,仔细观察猪对药物的反应。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猪赶出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缓解中毒症状。对中毒严重的猪可饮服煮六成熟的绿豆汤;对拉稀的猪,取木炭或锅底灰50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天~3天。朗读
非洲猪瘟病毒的存活能力  一、非洲猪瘟在PH4-13之间很稳定,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1、在木板上70天。
  2、在分解了的血清中15周。
  3、在4℃保存的血液中18个月。
  4、在20℃的粪便或尿液中11天。
  5、在室温下的物体表面如桌子墙面等11天。
  6、不洁净的猪栏里1个月。在尸体中存活6个月。
  7、在60℃加热30分钟会使得病毒消失,在70℃以上烹饪过的灌装火腿中,没有发现过可传染的病毒。
  二、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季节性差异。
  1、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会因阳光和干燥面迅速失活。
  2、高量的非洲猪瘟病毒可能会持续存在于富含蛋白质且潮湿的环境中,例如粪尿、泥污中。
  朗读
绒山羊母-羔一体化营养调控技术推广工作效益显著  近日,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呼勒斯太嘎查3个示范户的370只母羊已进入产羔期。“绒山羊母-羔一体化营养调控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以来,示范户在旗农牧和科技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2月26日,57只母羊生产76只羔羊,产双羔的母羊有15只,双羔率达到29.8%,有两只母羊产下三羔。因养殖示范户饲养管理水平高,母羊按项目要求补饲配合料,目前群体质量理想,羊绒品质佳,初生羔羊平均体重达到2.8公斤。
  “绒山羊母-羔一体化营养调控技术”是科学养殖、生态养殖白绒山羊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是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主要创新点、先进性有:一是使用中药催情符合绿色产业的发展标准。二是有效提高母羊发情的整齐度,母羊受胎率达98%以上,双羔率达30%以上。三是羔羊繁殖成活率比传统饲养提高15%。四是同期发情、同期受胎、同期产羔,母羊膘情统一,羔羊个体统一,饲养管理统一。
  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广大牧民的母羊繁殖成活率,提高草原畜牧业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带农牧民增收致富,创新二狼山白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机制,营造草原生态环境与羊绒产业和谐发展的氛围,走质量兴牧、绿色兴牧的路子,对建立优质二狼山绒山羊育种体系,创新优质羊绒品牌、服务优质羊绒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朗读
肥料与农药的“黄金配方”  肥料与农药的“黄金配方”
  
  配方介绍
  尿素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含氮量46%以上,具有含氮量高,速溶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是目前生产和用量最大的速效氮肥。复硝酚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调节植物体内多种内源激素的活性,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生产中将尿素与复硝酚钠混合使用,能快速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增产十分显著,被称为肥料与农药复配的“黄金搭档”或“黄金配方”。
  2、主要特点
  
  (1)促进光合作用:尿素的主要成分就是氮,由于尿素易溶于水,在浇水或降雨较大时,很容易淋失,造成尿素的利用率降低,加上复硝酚钠后,复硝酚钠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2)见效极快:尿素加后叶面喷施,能快速被叶片吸收利用,当温度超过30℃时,24小时就能见效,超过25℃,40小时就能见效,只要温度超过4℃,就能在3天内被作物吸收利用,比尿素单独提高一倍以上。
  (3)预防早衰:尿素加上复硝酚钠,在植株生长中后期使用,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叶片营养。防止植株早衰。
  (4)提高产量和品质:能促进植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的合成,这些物质的合成都离不开氮,因此,二者混合使用,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适用作物
  可用于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大豆、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南瓜、草莓、苹果、梨、桃、杏、樱桃、葡萄、柑橘、芒果、荔枝、龙眼等多种作物。
  
  使用方法
  底肥使用:在作物播种前,每亩用尿素20~25公斤+10~20克掺拌均匀,也可与有机肥等其它肥料一起使用,整地后播种,可防止氮肥的流失,促进根系生长,使幼苗更健壮,抗寒、抗旱、抗病能力提高。
  追肥使用:在作物追肥时,一般每亩每次用尿素15~20公斤+6~10克,掺均匀后沟施或穴施,可减少氮肥的流失,提高产量,防止植株早衰。经在小麦上试验,增产可达30~40%。
  叶面喷施:在作物生长的苗期、开花结果期、果实膨大期、植株生长后期各喷施一次,用尿素(50~80克)+2~3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果实生长,防止植株早衰,提高产量和品质。
  
  朗读
母羊奶水不足解决方法  1、给母羊催奶
  当母羊产子之后如果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的话,我们可以采用科学的催奶方法来提高母羊的产奶量。母羊催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用花生米加鸡蛋用水煮粥进行饲喂、用红糖水加精料饲喂、将海带煮汤连续饲喂三次左右、用蜂蜜催奶、豆浆催奶等。当然还有就是可以使用中药进行催奶,中药一般就是用当归、川芎、花粉、王不留行、穿山甲、白芍、黄芪、通草、甘草等煎水给母羊服用。这些方法的催奶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
  2、代乳饲喂
  母羊奶水不足我们还可以采用代乳饲喂的方式来培育羔羊,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大型的养殖场中,这样的话母羊数量比较多,我们可以培养好备用母羊以及保姆羊,这样可以在母羊产子之后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及时的饲喂,不会影响到羔羊的生长。还有用保姆羊代乳的话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要将母羊固定,人工辅助羔羊吃奶,需要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后期才能正常的吃奶。
  3、提前补饲
  当母羊奶水不足我们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提前结束羔羊吃奶期,及时的尽早的进入饲喂期间。也就是说在奶水不足的情况下,给羔羊补充饲喂一些草料或其他的饲料,让它们自由采食。等到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就让羔羊吃料,并且慢慢地减少喂奶的次数,选用专门的羔羊饲料进行饲喂即可。
  4、奶粉饲喂
  奶粉饲喂其实也是现在很多养殖场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很多的养殖场采用奶粉饲喂不仅是因为母羊奶水不足,还有可能是母羊难产或者是疾病等,导致母羊无法正常的喂奶,所以我们就需要进行人工饲喂奶粉。但是在进行人工饲喂奶粉的时候,我们要定时、定量,并且随着羔羊的生长,慢慢的增加奶粉量、减少喂奶次数。朗读
牛咽炎的治疗措施  (1)加强护理。给予柔软易消化饲料,避免急于有刺激性的饲料;对吞咽障碍的,应及时补糖输液,维持其营养。禁止使用胃管投药。
  (2)消肿、消炎
  ①病初,咽喉部先冷敷,后采用白酒温敷,每天3-4次,每次20-30min,并使用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膏涂布。必要时可用2%-3%食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喷雾,效果良好。
  ②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0-2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6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次;或用四环素2-3g(或庆大霉素100万-200万国际单位),氢化可的松0.1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合静脉注射。
  ③“水乌钙”疗法:10%水杨酸钠注射液50-2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60mL,10%氯化钙注射液50-150mL,与5%葡萄糖盐水500mL,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次。
  水乌钙”疗法:为水杨酸钠、乌洛托品、氯化钙三药混合静脉注射,三药的剂量各为5-15g,三药最高用量分别是30g、40g、35g。
  使用方法:将三药放于消毒盐水瓶中,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至500mL,混合;先输注余下的糖溶液或盐水,再输注“水乌钙”混合液。每日1次,连用3次。
  治疗范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中枢神经系统、运气管炎性疾病,如胸膜炎、各种肺炎、咽喉炎、食道炎、腹膜炎、肾炎、脑膜炎、肌炎、关节炎、创伤感染、四肢炎性疾病等。
  (3)非特异性疾病。用异种动物的血清,牛20-30mL,羊5-10mL,或用脱脂乳也可,皮下或肌内注射,有良好感觉。
  (4)封闭疗法。重剧性咽炎,呼吸困难、发生窒息时,用0.2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牛20-50mL,青霉素钠盐200万-300万国际单位,氢化可的松0.3g,溶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内,静脉注射。朗读
羊氨气中毒的防治  羊由于误食、误饮、环境中氨浓度超标等因素,致使羊发生疾病的现象,称羊氨气中毒。
  病因:
  1.化肥保管不严,如硝铵、硫铵、碳铵及氯化铵酷似食盐,有时会被人误用或被羊误食而引起中毒。
  2. 在使用氨水过程中,如将氨水桶散置于田间地头,羊可能误饮而造成中毒。
  3. 装有液氨或氨水的容器密闭不严或有损坏时,都会散逸氨气污染空气。
  4. 冬季,为了保暖,圈舍过于密闭,羊的粪便中的氨气飘逸在羊舍,浓度较高,也可出现氨气中毒的现象。如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每立方米70毫克以上时,就可因吸入和接触而导致在该环境中滞留的羊中毒。
  5.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含氨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水渠、河流和周围环境,当地羊只饮用污染水、接触污染物时,可引起中毒。
  症状:
  羊因吃氨化饲草发生余氨中毒的症状为精神呆滞,步态不稳,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甚至停止,口内涎分泌增多,并垂流于口外。严重中毒的患羊表现呻吟不安,全身肌肉振颤,动作失调,并伴有前肢麻痹,瘤胃臌气等症状,且过度流涎,并伴有大量泡沫,呼吸急促、气喘,以致最后倒地抽搐窒息而死。
  慢性中毒的患羊还表现出肺水肿、肾炎或尿道炎以及代谢紊乱等,其临床症状为尿频,从尿道内排出脓性分泌物,公羊生殖器外露且呈水肿症状。
  治疗:
  1. 立即停喂氨化饲料。尽快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脱离被氨气污染的环境。
  2. 可选用谷氨酸钠注射液2~4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400毫升,静脉注射,使谷氨酸钠与血液中的氨结合形成无毒的谷氨酸胺,随尿液排出体外。
  3. 也可选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静脉注射,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4. 中和解毒:可选用食醋1.0~2.0千克,兑水5~8倍灌服。同时可灌服黏浆剂,如淀粉糊等以保护胃肠黏膜,并灌服大量水和植物油促进肠道内容物的排泄。
  5.吸入中毒者,可选用尼可刹米注射液、山梗菜碱注射液等,肌内注射,以缓解气管的痉挛性咳嗽。或者气管注射0.25%普鲁卡因与青霉素。还可口服氯化铵、吐根等药物,
  6.瘤胃臌气时,可口服鱼石脂、甲醛溶液等。
  7.皮肤与眼部损伤,可用3%硼酸水冲洗,涂以可的松眼药膏等。
  8.中毒症状缓解,并处于恢复期,需让羊内服健胃制剂,以恢复瘤胃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9. 给羊肌肉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防治继发感染。
  预防:
  1.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条件,把握好氨化饲草的发酵成熟时间,以确保氨化草料发酵和成熟。如氨化饲草采用尿素、碳铵作为氨源,务必使其完全溶解于水后再使用,发酵装池时应将氨源溶解液均匀地喷洒于饲草上,以利于氨源与饲料混合均匀。
  2. 氨化饲草发酵成熟,开封散氨后方可喂羊。一般晴天开封散氨的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阴雨天开封散氨的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氨化饲草以散氨后略有氨味,不刺人眼、鼻为准。
  3. 氨化池、氨化饲草堆放处,应与羊的饲养舍严格隔开,防治羊偷食。羊饲喂氨化饲草时做到随用随取,并保证饲养舍内空气流畅。氨化浓度太高,会导致羊吸入过量的氨而出现中毒现象。
  4.未断奶的羔羊,因瘤胃内的微生物系统尚未完全形成,若饲喂过多的氨化饲草极易发生氨中毒。因此,给未断奶的羔羊饲喂氨化饲草时一定要慎重。
  5. 羊圈的骚臭味,可采用通风的方式,也可以选用安全没有副作用的除臭消毒液,生物制剂等措施。朗读
猪场安全防控要把好这四关  一是严把入场关。引入后备猪的养殖场,须严格遵循来自无疫区、不途经疫区、PCR检测为阴性的原则,运输车辆需经充分清洗消毒且有车辆运输备案登记,后备猪隔离观察45日以上、再次检测为阴性的方可入场。严格检查饲料来源,查看饲料成分,禁止饲喂含有猪源性成分产品饲料。购买的兽药和疫苗,均需按照规定保存方式和方法予以贮存,不能直接带入生产单元区。
  二是严把消毒关。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包括出入人员、移动车辆、移动生猪、装猪台、转运道路、场区环境,均应做好全方位消毒措施。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需进行15分钟的紫外线杀菌,并严禁带入生产区。要做好猪群的流动管理,落实全进全出管理措施,执行“清扫-消毒-冲洗-消毒-干燥-熏蒸”程序,避免因消毒不彻底,导致上下批次猪间交叉感染。
  三是严把管理关。 粪污应每日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不能饲养其他品种动物,应定期杀灭老鼠、蟑螂、苍蝇、蚊子、蜱虫等,做好生猪寄生虫防治,消除疾病传播源。对种猪要加强管理、定期检测,避免因种畜或配种方式问题,引发疾病相互传染。后备猪、种公猪、空怀猪、妊娠猪、分娩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应严格分区管理,严禁相互间串舍和借用生产工具。养殖场的厨余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绝不可饲喂生猪。
  四是严把处理关。改进落实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措施,粪污和生活垃圾及时运送无害化处理场。采取固粪堆积发酵,污水采用氯制剂消毒。应做好疫病排查、隔离,及时查清病因,并按规范程序报告处理。病死猪一律实行深埋焚烧无害化处理,并用漂白粉做表层土及运输路的彻底消毒。朗读
预防生猪疫病须先防人  预防生猪疫病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主要、最根本、最基础、最便捷较有效的方法是严格规范人为行为。
  
从调查的情况看,生猪发生疫病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生猪养殖户,且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一是部分生猪贩卖人员进村入户收购或销售生猪时,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携带的病菌诱发了生猪疫病;二是少数基层兽医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自身消毒、器械消毒等未到位,导致了生猪疫病的发生;三是生猪养殖户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户的工作人员东家瞧、西家转,无意中将它处的病菌带入了饲养场所,从而发生了生猪疫病;四是个别领导干部在视察、检查工作时,不能遵守相关管理制度,未严格消毒就直接进入饲养场所,造成了生猪疫病的发生。
  
那么如何严格规范人员行为,积极预防生猪疫病呢?
  
细化制度。制度是保障。各生猪养殖单位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要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确保不因人为行为发生生猪疫病。应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全体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经济目标考核制度、检查评比和奖惩等制度,要保证“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同时,要严格执行“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评比、一月一兑现”管理机制,奖优惩劣,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细致工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视察督导工作时要模范遵守生猪养殖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服从其统一要求、统一安排。广大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在开展防疫、检疫等工作时,要强化自身和工作设备的消毒等,做好基础性工作并严格操作行为。生猪商贩要严格自律,坚决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生猪。同时,还要扎实做好自身、运输工具和生猪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不将病菌输入饲养场地,防止诱发各种生猪疫病。
  
细心服务。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型的具体目标。各地要在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加大《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实现事关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事畜牧业生产、运输销售等人员的法规知晓率达到100%。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更应立足部门职能,强化科技效能,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升生猪养殖人员的综合素养,为建设现代畜牧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朗读
母羊流产的防控措施  在养羊生产实践中,导致母羊流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给母羊饲喂腐烂变质霉菌素超标的饲草料,冰冻饲草料及冰冻水,还有一些羊的传染病、寄生虫等因素,这些都能造成母羊流产。
  防控母羊流产的具体措施,其一是我们要科学饲养,尽量避免给母羊饲喂劣质、霉菌素超标的饲草料,同时在母羊怀孕期间要悉心照料,喂食优质饲草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料标准,改善母羊的体质,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尽量做到营养均衡,定时定量饲喂。
  其二,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要注意防控传染病史目前最切实有效的防控疾病措施,还要定期消毒灭源。
  其三,落实一年春秋季节的驱虫,建议选用新型驱虫药,减少羊群感染寄生虫导致的母羊流产。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导致母羊流产的因素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保证母羊健康繁殖,给养殖户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朗读
冬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要点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病防疫情况。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入,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
  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同时,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
  8、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朗读
羊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防治  一、症状
  因病因的性质而异。其发展速度大多很慢,但小羊偶尔也有急性的。初发病时,精神迟钝,食欲减退,体温上升达40~42℃,寒战,呼吸加快。心悸亢进,脉博细弱而快,眼、鼻黏膜变红,鼻无分泌物,常发干而痛苦的咳嗽音。以后呼吸愈见困难,表现喘息,终至死亡。死亡常在一周左右,死亡率的高低不定。
  二、诊断
  根据呼吸症状很容易认识肺炎,但要确定病因却比较困难,必须有实验室检查来帮助诊断。
  三、预 防
  1.加强调养管理,供给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注意圈舍卫生,不要过热、过冷、过于潮湿,通气要好。剪毛后若遇天气变冷,应迅速把羊赶到室内,必要时还应给室内生火。
  2.对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要及时发现,抓紧治疗。
  3、为了预防异物性肺炎,灌药时务必小心,不可使羊嘴的高度超过额部,同时灌入要缓慢。一遇到咳嗽,应立刻停止。最好是使用胃管灌药,但要注意不可将胃管插入气管内。
  4、由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引起的肺炎,应集中力量治疗原发病。
  四、治 疗
  1.加强护理,及早把羊放在清洁、温暖、通风良好但无贼风的羊舍内,保持安静,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经常供应清水。
  2.对症治疗: 根据羊只的不同表现,采用相应的对症疗法。例如当体温升高时,可肌注安乃近2ml或内服阿斯匹林1g,每日2~3次;当发现干咳、有稠鼻时,可给予氯化铵2g,分2~3次,1日服完;为了强心和增强小循环,可反复注射樟脑油或樟脑水。如有便秘,可灌服油类或盐类泻剂。朗读
病毒的特点  病毒是比较小的一类微生物,病毒比细菌小,能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小孔径滤器,其量度单位为nm ,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其组成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所以病毒可以说是大分子的核蛋白,每个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即DNA或RNA。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病毒一旦侵入寄主细胞就进行复制,并且也有遗传和变异的特点。
  我们可以理解病毒是极微小的微生物,具有特殊的寄生性的一种有感染性的核蛋白粒子。病毒虽小,但结构复杂,能使人和其他动物致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极大冲击。当前流行的新冠疫情就是由病毒引起的,我们一定要遵守政府的防疫指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日遏制疫情。朗读
奶牛病毒性腹泻防治  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又称奶牛病毒性腹泻或奶牛黏膜病,是由于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引起奶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
  一、流行特点
  本病可感染多种动物,牛多见于6~18月龄的犊牛。在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一般不超过5%,但死亡率可达80%~100%;老疫区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本病无季节性,可常年发病,但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7~14天,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可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犊牛,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持续4~7天。有的出现第2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加快,鼻腔流黏液性鼻液、流涎、鼻镜和口腔黏膜表面糜烂,呼气恶息,一般在口内发生损伤之后常发生严重的腹泻,通常在发病后1~2周内死亡。慢性型:病牛很少出现体温升高,主要发生糜烂,间歇性腹泻,母牛在妊期感染本病,常发生流产。
  三、防治方法
  1、西药:10%葡萄糖注射2000毫升、氨苄青霉素25支、环丙沙星适量,黄色素注射液3盒,用法:一次静脉注射,连用2~3天,每天1次;林可霉素注射液1盒,用法:一次肌肉注射,隔日1次。
  2、中药:柴胡60克、黄芪60克、甘草40克、党参80克、半夏40克、生姜60克、大枣10枚、白头翁60克、黄连30克、茯苓60克、炒白术40克、槟榔60克、连翘60克,用法:水煎,候温一次灌服,连用3剂,每天1剂。朗读
牛瘤胃积食病的诊治  瘤胃积食是指瘤胃内充满大量干燥的食物,引起瘤胃急性扩张,致使瘤胃运动及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在饲养过程中,饲喂过量的优质饲料(精料及糟粕类)、适口性好的青草、胡萝卜、马铃薯等,易引起牛发病;突然变更饲料,常见于品质差、适口性不好的饲料突然变为品质好、适口性强的饲料时,牛只过量采食而造成积食;饲养管理不当,使牛从运动场跑出后,偷吃了大量的精料(豆饼、玉米),而饮水又不足引起;牛在分娩后,往往采食胎衣,也是造成积食的原因;采食塑料薄膜或长绳、聚丙烯包装用带等,也能成为积食的原因;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等也可继发本病。
  临床症状病初表现食欲、反刍下降或废绝,瘤胃蠕动停止,病牛不爱活动,鼻镜干燥,流涎,咬牙,努责,发恶臭的嗳气,少数有呕吐症状。腹围膨大,特别是左腹部膨大,触诊可触到较硬的内容物,叩诊可听到浊音。病牛弓腰努背,发出呻吟声,回顾后躯,不断地踢腹,频繁起卧。排粪量显著减少,粪像烧石样坚硬,有时也排恶臭的软便或下痢便。轻症病例体温无变化,但重症体温上升,呼吸急速,结膜充血呈紫红色,脉搏弱而快,眼窝凹陷,皮肤弹力消失等脱水症状非常明显。然后导致盲动,最后不能起立,经过24小时~72小时死亡。
  防治治疗的原则是消除病因,增强前胃兴奋性,促进瘤胃内容物运化,防止脱水与自体中毒。对轻症病例要停喂1日~2日,灌服消胀化积散,每日一次,一次一瓶,连用3天,同时配合瘤胃按摩,然后进行驱赶运动,促使其瘤胃蠕动。冲洗瘤胃和调整胃液的pH值,用大量的温水或自来水充分洗涤胃内容物。移植瘤胃液,每日两次灌服健康牛的瘤胃液4升~6升,切开瘤胃取出过多的内容物。朗读
冬季养羊注意事项   一、要备足饲料。冬季,野外供羊采食的草料稀少,且枯草衰叶的能量和营养价值都很差,羊在越冬期若吃不好、吃不饱则极易造成掉膘。而且,冬季多数母羊处于受孕期,若饲料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发育。因此,备足越冬草料,给羊补饲至关重要。
  二、要整顿羊群。经过夏秋季放牧,个体增重情况各不相同,若个别羊体质弱,增重少,仍很消瘦就很难度过严寒的冬季。所以在入冬前,进对整个羊群进行检查,对一些难以越冬的老羊,产绒量低、连年不孕的母羊以及发育不好的育成羊,可进行适当的淘汰。对留用越冬的剩余羊只,要按羊的营养状况进行组群,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放牧、补饲管理。
  三、要防寒保暖 入冬前对圈舍进行一次检查,修补漏洞,防止贼风入侵和雨雪飘入,保证圈内温暖干燥。寒潮来时,应加厚垫草。此外,千万不能在羊圈内燃火升温,以防羊只因烟熏而患上肺炎。防寒保暖要做到“一保、二用、三不、四勤”。一保是保证圈舍清洁卫生、干燥温暖;二用是用温水喂羊,用干草垫舍;三不是圈舍不进风、不漏雨、不潮湿;四勤是圈舍勤垫草、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
   四、要合理放牧和舍饲冬季放牧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的阳坡低凹处。初冬要迟放早归,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让羊尽量多采集一些草,但不要让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若羊放牧不能吃饱,回栏后要进行补饲。
   五、要搞好卫生防疫。冬季要经常检查圈舍,保持圈舍、垫料、饮水、草料的清洁卫生,必要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随时保证羊体表清洁卫生,同时要抓好羊防病灭病工作,经常对粪便进行生物处理,搞好羊疾病的防治和驱虫工作,特别要抓好羊痢疾、大肠杆菌病、羊链球菌病以及感冒病的防治,并经常用驱虫药对羊进行预防性驱虫,确保羊体健壮,抵抗寒冬侵袭。朗读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主办)巴彦淖尔市农牧综合保障中心(承办)
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西街市农牧局大楼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00019
蒙ICP备16002219号-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62
联系电话:0478-8289000
E-mail:nmgxxzx@126.com
网站地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头胎的第一个一般很难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