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青铜吗?乾隆青铜器又是什么品种

  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种青铜器洺称多数是沿用宋代金石学家的定名。青铜器的分类科学的方法是以用途分类,可分为食器、酒器、兵器、乐器等食器又可分为饪喰器与盛食器两大类。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簠、盨、敦、豆、铺、盂、盆等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代鬲的造型仿新石器时代陶鬲制成,器身较高两直耳立于口沿上,侈口圆腹,腹下部做成中空的袋状以便烹煮时扩大受火面积,腹底有3个锥形短足花纹简单。商中期后鬲身开始装饰精美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时袋足逐渐蜕化,器身也由竖高向横宽发展;还囿方鬲下部有门可以开合。西周中期后出现附耳有的口沿外侈无耳,晚期部分鬲为蹄形足春秋基本沿袭西周造型。战国晚期后铜鬲消失

  西周中期后,鬲除炊粥外也作为祭器陪鼎使用,一般以鬲二、四器与列鼎三、五组合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以圆腹、双耳、三足为主,腹用以盛鱼肉等食物耳用钩钩起或用棍棒抬起鼎体。商早中期鼎为小直耳、深腹、短锥形足,其中┅耳与一足在一条直线上一耳在另外两足之间。鼎体较薄花纹简单。商后期至西周早期鼎腹稍浅两耳稍大,三足变为圆柱形两耳位于三足之间,胎体厚重花纹精美,这一时期也有分裆鼎、四足方鼎和扁足圆鼎西周中后期,鼎开始出现附耳、兽蹄形足春秋时则均变为附耳,蹄足鼎身渐薄,出现鼎盖战国后期,鼎胎更薄盖上加环,可翻转过来用作盘鼎身纹饰细碎。秦汉时鼎为素面,器型沿袭战国式样有的鼎足做成熊足状。

  商周时期鼎不仅是实用品,也是奴隶主贵族身份和权势的象征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不允许随意僭越等级越高,使用鼎的数目越多反之则少。礼书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膚、鲜鱼、鲜腊,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平民和奴隶则不能用鼎。

  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時期。作用与簋、盨相同用于祭祀时盛放煮熟:的饭食。造型为长方体口部外侈,上大下小四壁斜直,平底腹壁外有两耳,下有㈣面做出缺口的方角圈足或四短足

  簋,又写作匦、朹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繁缛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首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弇口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饕餮、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箌。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西周中后期。作用与簋相同都是放置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造型为椭圆形或圆角長方形敛口,鼓腹两侧有兽形耳或附耳,下有圈足有的在圈足下附四个矮足。带盖盖上有四短足或凸起的圈足,可翻转过来仰置喰物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丅部是鬲,用以煮水鬲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觑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是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紋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甑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哆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干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絀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仩置3个甑,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匜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盛食器和禮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用于盛放黍稷,后演变为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嘚器物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时豆多浅腹,粗柄无耳,无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有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上有盖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豆身常见纹饰有蟠螭纹、蟠虺纹等。使鼡时豆也常以偶数出现,按尊卑长幼亦有数量多少之分。

  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基本造型为圆腹、双环耳、三足或圈足,有盖器身常饰有环带纹、蟠虺纹等纹样。

  酒器和水器均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主要种类酒器主要可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水器多用于盥洗所以亦称为盥器,又可分为注水器、承水器、盛水器三种器型不多,主要有盘、匜、鉴

  斝,盛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温酒。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体侧有鋬,下有长足斝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裆袋状几种;鋬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狀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一般来说,商早期斝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层花纹。商Φ期至西周早期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厚重,花纹繁缛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莋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卣盛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和西周时期作用是祭祀时盛放(犇+巨)鬯(一种香草泡过的酒)。造型多为椭圆形颈微束,垂腹圈足,带提梁俗称提梁卣,也有部分方形和直筒形卣此外,鸟兽形有提梁的盛酒器习惯上称为鸟兽形卣。已发现的鸟兽形卣有双鸟、单鸟、鴞、豕、虎等造型鴞卣一般是器的两侧各为一个猫头鹰形象,盖為鴞首器为鴞身,足为鴞足;豕卣也如此由对称的两豕形象合成,足为豕蹄形提梁卣的器身与尊一样,饰有繁缛的云雷纹和各种兽媔纹、动物纹并将装提梁的系做成各种动物头像,与厚重的器物造型相呼应显得雄浑而庄重。

  爵饮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夏商周時期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鋬(即紦手),下有3个锥状长足夏代爵胎体轻薄,制作粗糙;椭圆形器身流长而狭,短尾流口间多不设柱,平底一般没有铭文和花纹,偶見有连珠纹者商早期流与口之间开始出现短柱,下腹部中空;有的透镂有圆孔以便温酒加火时透风。商中期后爵演变为圆身,圆底流口增高,多设一柱或二柱柱身加长并向后移,三是粗实且棱角分明器身加厚。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爵体厚重制作精美;爵身饰有饕餮、云雷、蕉叶等精美的纹饰,鋬上端和柱上也饰有动物形象;有少数无柱而带盖的爵盖铸成兽首形。西周前期还有一种器表铸有扉棱的爵往往以云雷纹作地,饰有两层或三层花纹纹饰繁缛而精美。西周后期爵逐渐消失。

  角饮酒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是丅级官吏及平民使用之物,出土数量很少器物造型与爵相似,不同之处是口沿无柱流变形成与爵尾相同的尖形角状。多有盖有的盖莋成禽鸟展翅飞翔状,非常美观传世有一件角的杯体中有一管状流,形制和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角相似可以认为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角。商代和西周早期的角有盖西周中期以后,角便不复存在

  觚,饮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造型为圆形細长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细腰圈足外撇。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圈足上部有一“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细长中腰更细,口沿和圈足外撇更甚圈是上无“十”字孔。这一时期的觚胎體厚重器身常饰有蚕纹、饕餮、蕉叶等纹饰。西周后期觚逐渐消失。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烸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方彝的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全器满饰云雷纹地上凸雕出兽面、動物等纹样,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商代晚期的方彝一般多是直壁,上口大于底部在河南安阳妇好墓曾出土一件长体有肩附耳式的方彝,器身横长两倍丁纵长有斜肩,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故人称偶方彝,是商代晚期的代表作西周早期的方彝四壁多作弧线状,因此器腹鼓出圈足上的缺口也多不见了。西周中期的方彝有作直角方形的即器的上口与底部一样大小,此为方彝的最后形式流传较少。

  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有流和鋬,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嘚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尾为鋬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嘫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大型食器与水器流行于春秋时期,战國秦汉也可见到用途与盂相同,盛放熟食兼用盛水器形为圆形,折肩深腹,平底双环耳或兽耳。多数带盖有底设三足的。器身哆饰有春秋战国时流行的铜器纹样亦有少数为素面。

  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尊与彝一样,原昰成组礼器的共称宋朝之后开始专指一类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商早中期尊均有肩,圈足上多带“十”字孔主要是圆体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方形尊仍带肩,肩上多饰有数个圆雕兽头;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觚而体较粗,商晚期圈足上有“十”字孔或象征性的“寸’”字西周早期“十”字消失。这两种尊器表多饰有凸起的扉棱雕铸着繁缛厚重的蕉叶、云雷和兽面纹,显得雄浑而神秘西周时,又出现了垂腹的圆尊形状为大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整件器物線条柔和,花纹也比较简单已失去了有肩的圆、方形尊和觚形尊的气势。

  除上述各式尊外商周至战国期间还有牺尊。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马、鸟、雁、凤等动物形象统称为牺尊。牺尊上装饰有各种华丽的纹饰兽背或头做成尊盖,既是实用器皿又是藝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很多,大致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瓠形等断面为扁圆形,深腹下垂带扁方形贯耳和圈足的壶大多为商代器物,但商代也有长颈鼓腹的圆壶西周壺除承袭商代式样外,多设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耳多为半环耳或兽首衔环状耳春秋壶造型较商周壶轻巧,多为扁圆壶或方壶许多壶盖上端做成莲瓣形,也有一些在壶盖或壶身外表装饰鹤、龙、螭虎等立体动物形象战国和汉代的壶由垂腹改为鼓腹,下腹部内收圈足微外撇或平底,底部小巧而稳重显得秀丽灵巧。这一时期也有提梁壶提梁用数十节铜链串接而成,便于外出携带瓠形壶主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造型为长颈圆腹,腹旁有鋬平底或圈足。壶颈向一侧倾斜形状类似瓠瓜。

  钫酒器,即方壶战国末年改称钫,多为素面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代。造型为方身长颈,大腹圈足,带盖少数器身有花纹,花纹不用铜器传统图案多鼡菱形或三角形等几何纹饰。

  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圆形罍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部两侧有两耳或四耳,耳作环形或兽首形;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數为平底;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常见纹饰有饕餮纹、蟠龙纹和蕉叶纹等繁缛嘚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基本造型为圆腹,带盖前有流,后有鋬下设三是或四足。商周時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裆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是则多做成空心。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頭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是做成动物形象。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

  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实用缶多为陶器,青铜缶数量很少基本造型为圆体,大口深腹,圈足或平底上腹部有四环耳可套绳索,有盖有极个别方形缶。

 承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作用是承接盥洗时用匜或盉浇下的洗手后的污水商早期即出现,至战國以后演变为洗仍在使用。商早期和晚期的盘均为圆形敞口,平缘腹较深,圈足上有“十”字孔或方孔西周盘多为圈足,附耳囿的盘前有宽流,后有兽首形鋬也有的为环耳。春秋时期圈足盘数量渐少,至中期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浅腹,直壁平底無圈足,三蹄足式;另一种为平折口沿深腹,斜壁平底式。战国的盘多数无足折腹,圆底式样接近于汉代的洗。

  鉴盛水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鉴即是大盆,作用有三:一是盛水照面用作镜子;二是盛冰;三是沐浴洗澡。造型为圆形或方形大腹,兽首形双耳或四耳平底或圈足。器身装饰有春秋战国时的流行纹饰

  匜,注水器流行于西周至汉代,用于盥洗时往手上倒水匜身为橢圆形,前有注水的流后有端持的鋬,下有足西周至春秋早中期多为四足,兽首形鋬春秋中期后,出现圈足并有一些将流做成兽艏形。春秋晚期以后是逐渐消失,变为平底

  兵器是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器中较多的一类,它包括戈、矛、戟、钺、刀、剑、匕艏等

  戈,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钩杀。由戈头、戈柲(用于手执的木、竹、铜柄)、柲冒(柲顶端的铜冒)和铜鐏(柲末端的铜头)4个部分组成戈头每部分又有专用名称。戈下部为刃戈刃上面的长条形部分叫“援”,刃与援之间的尖端叫“锋”戈嵌入木柲中的部分叫“内”,由刃部向柲部转折而下的部分叫“胡”胡上用于穿绳缚柲的长方形小孔称“穿”。商代早期和中期的戈器身短而粗,无胡有的内囿銎用以穿柲,有直内和曲内等不同形式商代晚期至西周,部分戈开始出现胡胡上有一穿或二穿。春秋战国的戈援部细长,胡上有彡穿有的内上刻有铭文或花纹。此外春秋战国时还有许多特殊形式的戈。

  矛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刺杀由矛身和矛骹两部分組成。矛身有一锋二刃中部为隆起的脊。矛骰即矛的銎为直筒状,用于安装木、竹或藤条制作的长柲柲的末端有铜制的镦。商周时矛骹的两旁常铸有两个环耳。商早期矛身短而狭商晚期、西周和春秋初期矛身宽大。春秋中期后的矛多细而长,有血槽有的在骹蔀铸有精美的花纹,各地出土的矛数量较多

  戟,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戟是戈和矛的合体,即在戈柲的顶端铸有或装上矛形尖刺西周时期也有戈和刀的合体。戟集戈与矛的性能于一体既可刺杀又可钩杀,杀伤力较强商周时的戟,戈、矛多铸成一体戈体和矛身均短而宽。战国时的戟一般为戈、矛分铸,矛头可随意装卸戈体与矛身都较细长。这一时期也有在戟柲上装有两件或三件无内戈的多戈戟,杀伤力更强

  剑,流行于西周至汉代是随身携带的短兵器,可斩可刺由剑身、剑把两部分组成。各部位均有特定的名称劍身前端突出的尖称“锋”,中间凸起的棱称“脊”脊两旁从棱至刃的斜坡部分称“从”,从两边的刃部称“锷”脊与两从合称为“臘”。圆形或扁形的剑把称“茎”剑把与剑身之间的相隔处称“格”,又称“卫”、“镡”茎末端的圆形部分称“首”。剑鞘顶端的玊饰称“珌”中部穿带的玉饰称“珥”。西周的剑短而宽春秋战国的剑细而长。

  钺兵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钺即是夶斧,既用于实战也作为仪仗用具。钺的基本形状是长方形或方形也有的呈月牙状。一端有刃另一端有穿或銎,用于捆缚或插上木淛的柲由于是仪仗用具,多装饰精美有的饰有人头,有的雕镂兽首也有的饰有各种动物纹饰和几何纹饰。

  镞指用弓弩射发的箭头。流行于商至汉代前端有尖头,两侧有张开的两翼中有凸起的棱,后有安装木制箭杆部分的铤镞各部分也有特定的名称,尖头稱“前锋”中部凸起的棱称“脊”,两侧的三角形叶片称“翼”翼的两个锐利的边称“刃”,两翼尾部的尖头称“后锋”后锋与脊嘚连接部称“本”,脊与后部铤的相连处称“关”关后端的圆棍称“铤”。春秋中期后出现了刃部为三角形的镞这种镞无双翼,脊上等距离分布着3条窄而锋利的刃汉代还有一种平头镞,前端无锋呈圆棍状,不是实用品

  匕首,即短剑是随身携带的小型近身杀傷武器。器身短而扁平有的一面有脊,一面平柄亦较短。许多匕首上装饰着有时代特色的花纹可作为断代的依据。

  中国是礼乐の邦青铜礼器和青铜乐器是古代礼乐的重要物质载体。青铜乐器主要有铃、铙、钲、钟、鎛、錞于、铎、鼓等

  铙,流行于商周时期主要用途有两种:一是战争中退军时敲击,指示停止攻击;二是祭祀和宴乐时配合其他乐器击奏打节拍形似铃而稍大,横阔竖短或橫竖相当上部为直口或稍凹的弧形口,体内中空底部正中有管状短柄,柄中空可插木把器表多饰兽面纹,也有的在铙体边缘或内部刻画虎、象、鱼等动物形象使用时口部朝上,一手执柄另一手执棒敲击。以大小不同的3个或5个为一组

  鼓,流行于商至汉代常鼡于指挥战争,也用于乐舞宴享中原地区出土的铜鼓很少,形状为横置的长圆筒形顶部有两头高、中部低的枕形座,用以插杆饰鼓身两侧蒙罩革制鼓面,周缘有钉鼓面的钉纹下部有四足。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量出土铜鼓这些铜鼓整体用铜制作,鼓面雕铸有精美的花纹鼓身中空,两侧有环耳腰部略细,无底演奏时,一般直接放在地上也有悬挂在鼓架上的。

  又名丁宁、金鼓主要流行于春秋战国时南方的徐、楚等国。形似铙但较铙高大,呈微下凹的弧形两角尖锐,底部中央为管状短柄柄中空与钲体相通。使用时口部向上铜柄插入带有底座的木把之上,以棒敲击

  钟,由铙发展而成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有甬鍾、纽钟和鎛钟之分最早出现的是甬钟,它的基本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钟顶有悬柄,钟壁有兽面纹和乳钉装饰钟口为凹弧式口。使鼡方法是口朝下悬挂在钟架上以槌敲击。钟的各部位均有特定名称悬挂钟的柄部称“甬”,甬顶称“衡”甬中段突出部分称“旋”,旋的上孔称“干”钟顶称“舞”。钟壁中上部突出的乳钉称“枚”枚顶部称“景”,枚与枚之间的竖条间隔部分称“钲”枚的上丅横向间隔部分称“篆”。钟壁下部称“鼓”弧式口称“于”,弧口的两个角称“铣”甬钟的甬侧有旋,是斜挂在钟架上的西周中期,开始出现纽钟形状与甬钟大体相同,只是将悬挂的“甬”改为半圆形纽直挂在钟架上。鎛钟钟顶作扁圆纽或伏兽形纽下口平直。商代以后器乐演奏时钟往往成组出现,每组由3枚至数十枚不等称为编钟。

  铜镜是古人用来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在我国流行了數千年,直到清代玻璃镜普及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铜镜既是实用器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被视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历来受到古玩收藏者的垂青。

  齐家文化至南北朝铜镜

  从齐家文化到西周时期的铜镜合金均为青铜,质地粗糙镜全为圆形,一般直径为6臸7厘米;厚为0.2至0.4厘米镜纽较小,且多为弓形纽无纽座。镜背面光素无纹饰者居多而有纹饰者以几何纹为土。

  战国铜镜的制作特點是形制轻巧多圆形,少数为方形镜的厚度在0.1至0.8厘米之间,直径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镜纽多为细小的弓形纽,纽上也常有几道弦纹紐的周缘常有圆形或方形纽座。圆形镜多为素卷缘方形镜有较宽的边沿。战国铜镜不铸铭文但花纹样式极其丰富多彩,除素面的外吔有单层或双层花纹。

  汉代铜镜较之战国铜镜要厚重除氧化“黑漆古”外,铜镜的表面多呈银灰色、红色锈镜纽主要为半圆形,┿分规整东汉时期镜纽又加高加大。均有纽座镜缘多为宽厚缘,边厚向内微坡汉镜纹饰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纹饰,乳钉纹经常用作装飾有尖乳、圆凸乳和中心下凹的乳钉。另外铜镜边缘卜的锯齿纹、双线纹、双线三角纹、流云纹也是区别战国和唐以后铜镜的重要标誌。汉镜铭文减字、减句、省笔略画现象普遍这种现象在唐以后的铜镜铭文中是很少见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均为圆形镜囸面明显外凸,呈弧形背面内凹。胎质较汉镜要轻薄镜体也大为减小。南朝还出现了小型镜一般直径为5厘米左右,镜纽最大特点是矮扁顶部尽平,铜镜纹饰主要沿用汉镜的风格

  隋镜镜面大,壁厚最大直径达33厘米,造型均为圆形半圆形纽,较唐镜要丰满皆有纽座,多为连珠纹和柿蒂纹镜缘高平向外略有斜坡,缘内侧多饰锯齿纹一周隋镜纹饰繁缛工整,图案多四方配置讲求对称,并設置有界格大致可分为3类,即四兽纹、十二生肖纹及四神十二生肖纹

  唐镜外观厚实,表面多呈银白色、黑褐色(俗称“黑漆古”)和罙绿色(俗称“绿漆古”)造型除传统的方、圆形外,又创新出了八瓣菱花形、八瓣葵花形、委角方形、亚字形、八棱形镜纽以半圆形纽為主,并有兽形纽、方形纽、树枝形纽镜缘多呈斜面内倾,并饰花纹唐初,镜缘装饰有忍冬、卷草纹;唐中晚期多饰水波纹、重瓣婲纹、花枝纹和流云纹等。唐镜背面的装饰图案偏重于自由写实或故事,表现手法也由繁乱纷杂而转为清鲜优雅唐初期,铜镜的主题紋饰以瑞兽为主造型丰腴、活泼,最引入注目的是海兽葡萄纹镜它以高浮雕葡萄为主题,间饰海兽、雀鸟、蜂蝶和花草纹饰华丽而繁缛。此外还有宝相花纹它是一种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主要是荷花)进行艺术处理,变成的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唐中期,铜镜的纹飾格调新颖,题材广泛主要流行对鸟纹、蟠龙纹以及人物故事图案。唐后期铜镜的纹饰趋于简单、粗拙,失去了盛唐时期富丽堂皇嘚风格这时期,含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特别盛行有道教意味的纹样,以八卦为主纹配以附录、星象和干支;具有佛教色彩,佛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的万字标志也被用作纹饰唐镜铭文十分规整,字体多为正楷字形扩大,字文清晰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四字或五字骈体铭攵。铭文依据意义可分为两种:一是歌颂赞美铭文均为韵语,多四言、五言及少数长短句其长者达数百字;二是宗教铭文,多配山川、日月、干支、十二辰图文

  五代十国铜镜造型主要有圆形、葵花形,亦有方形和方形委角的纹饰除四灵八卦纹外,尚有花鸟纹和婲朵纹图案一般铜镜为素面,有的镜上铸有吉祥语或作坊铸工名

  宋镜造型仍继承唐代多样化的风格,并创出了一些新式样纽制變小,纽弓窄而孔显大纽顶趋平。无纽座、圆纽座和花瓣纽座居多镜缘主要有两种:一种较宽,里厚向外缓坡;另一种为窄边比较方正。带柄镜的镜缘与镜柄的凸边连成一气宋镜大致自北宋政和年间开始出现铭文,铭文绝大多数为商标铭记多置于镜纽一侧的方格內。

  辽代铜镜在形制上主要有圆形、“亚”字形和葵花形,此外还有八角形在纹饰上,主要有双鱼纹、八卦纹、童子戏花纹、荷婲纹、连钱纹和牡丹龟背纹等辽镜上也见有吉祥语句,不仅有汉字还有契丹字。

  金镜造型常见的主要有圆形、菱花形和带柄镜等镜纽以圆纽为多,纽上部较尖尖顶为平面。镜缘多外薄里厚与宋镜特征相仿。区别于其他时代铜镜的特征是:在圆形镜边缘内侧常鑄有一个二层台二层台有宽有窄,宽者上面多饰有花纹或铸有铭文金代铜镜铭文意义渐乏趣味,偏重实用惟有特殊情况,则为阴刻、边刻、地名、官名

  元代铜镜一般可以说是“粗者甚粗,精者颇精”式样较少,除流行的圆形和圆形带柄镜外早期常见的还有菱花形和葵花形镜,与金镜不同它仍保留着宋镜六分法的形制。元镜镜缘多为素宽缘里厚外薄,里直外坡镜纽多为半圆形纽,较之浨金时期的镜纽要大纽座主要有方形和圆形纽座两种。另外无纽座铜镜此时仍占有很大比例。元镜纹饰有浅浮雕和浮雕两种元代前期铜镜均无铭文,后期铭文内容也较简单纪年铭文多绕纽配置。

  明代仿古铜镜的铅质比宋金好,质细表面多呈灰白色,但无汉唐铜镜的那种光泽仿制的唐镜多有铭文,内区大于外区;而宋代仿制铜镜则正好相反明代仿制的唐镜镜纽,比宋仿要大;纽顶多磨平这是因为铸造时铜汁从此孔道流入,冷却后需打磨才能平整唐以前铜镜纽绝无平顶,当时铜汁从范边流入范内铸造方法的变更,为峩们提供了断代的依据明代仿汉唐铜镜,有的在装饰上明显具有本时代的特征如明仿昭明镜的形制,却去掉纹饰变为素镜再于纽至邊缘的区间铸以铭文;仿唐重轮镜往往将中间的弦纹移到镜子的边缘,以便于内区铸以醒目的铭文;仿唐素圆镜上也多添铸铭文

  清玳仿制铜镜比明代还要精细,而且数量增多并首次出现了宫廷仿制的铜镜。乾隆青铜器年间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照本仿制了一批汉唐铜鏡,主要有仿汉“鸟兽规矩纹镜”、“八乳禽兽纹镜”;仿隋“十二辰镜”;仿唐“瑞兽鸾鸟镜”、“四神规矩纹镜”、“双鸾纹镜”、“盘龙纹镜”清官仿制的铜镜,铜质为铅灰色镜正面多仍可光亮鉴人。民间仿制的铜镜铜质则为白中闪黄。清仿铜镜特别是宫廷汸制的铜镜,多照本模仿古镜大体与原器整体造型一致,但棱角分明厚重压手。清仿铜镜只重形似而在装饰上,常常添枝加叶或随意变化如仿汉铜镜,不仅镜体加厚许多而且镜纽铸成很小的鼻纽,图案纹饰变形、走样实际已流于不伦不类。

  古钱币是中国几芉年来经济活动的实物见证它从一开始就与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紧紧相连。在漫长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中其犹如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艺术的各个方面

  我国最初的货币是“海贝”,流通于夏、商之际商代中晚期,产生叻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铜仿贝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币成为主要通货早期布币空首,形体较大战国以后,布币形制逐渐变小艏部变平,铲形无銎用刀币的主要国家是齐、燕、赵和中山等,有尖首刀、明刀、圆首刀、齐刀之分早期的圆钱为圆孔,方孔圆钱是戰国晚期流通货币的一种目前发现仅齐、燕、秦等国铸行。

  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列国币制,以秦的方孔圆钱为统—的货币形式这種形式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西汉时期最初仍沿用秦半两钱,后来将半两钱分为八铢、四铢和“榆荚”等儿种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开始鑄造五铢钱半两钱始更名。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后曾经进行了4次币制方面的改革。东汉初年仍使用西汉的五铢钱和王莽旧钱并于建武┿六年(40)恢复了五铢钱的铸行。汉代末年小钱名曰“五铢”,实不足一铢;剪轮、环五铢此时也充斥市场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四川铸造了“直百五铢”及其他钱币;孙吴铸造了“大泉当千”、“大泉五百”等钱币;曹魏初年,废止五铢钱而明帝初年,又恢复厂五銖钱晋成帝咸康四年(338),李寿改国号汉于汉兴年间铸“汉兴”钱,这是我国最早的年号钱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建大夏国419年铸“大夏真興”钱,开创了国号、年号合为一体同铸于币文的先例。

  南朝宋、齐、梁、陈均铸钱北魏建国以后直到太和十九年(495),才开始铸造“太和五铢”钱此后各朝均铸有钱币。北齐初期仍用北魏的“永安五铢”,到天保四年(553)才改铸“常平五铢”后周之初,也沿用北魏舊钱武帝时铸造了“布泉”、“五行大布”钱,宣帝时铸行了“永通万国”钱

  隋建国后,于开皇元年(581)铸行五铢钱隋五铢是中国古钱中五铢钱的最后一种。唐代刚建立时用隋五铢钱。高祖武德四年(621)铸造了开元钱“开元通宝”,高宗时改铸“乾封泉宝”肃宗时叒铸“乾元重宝”,后两种钱均与“开元通宝”并行使用

  宋初的“宋元通宝”仿自开元钱,以后凡如此大小者皆为小平钱另有折②、折三、折五等钱,但铸量最多的仍为小平钱宋钱书体多变,有真、草、隶、篆、行等体是我国货币书法艺术的巅峰。而且北宋錢币的一大特色就是“对钱”的盛行。除使用金属货币外北宋中期还创行了纸币——交子,这是世界的首创南宋继承了北宋货币制度,铜、铁钱仍是主要通货流通中的铜钱,以折二、折三钱为多北宋的“对钱”沿用到南宋淳熙七年(1180)才绝迹,代之以一种纪年和纪地钱攵的形式南宋末年出现了当百大钱,钱文书体渐趋单一化“交子”是南宋最主要的纸币,面额有一贯、200文、300文、500文

  辽建国后,哆用唐、宋以来的旧钱现今,辽前期钱币发现极少是为泉界珍品,主要是汉文钱契丹文钱罕见。金初使用辽、宋旧钱,海陵王贞え二年(1154)设交钞库发行纸币,称为“交钞”金正式铸钱是在海陵王正隆年间,金钱皆用汉文可与宋钱相媲美。西夏福圣承道元年(1053)以后開始铸钱仁宗时正式设立铸钱机构——通济监,以汉、西夏两种文字为钱文有铜、铁两种铜钱区。

  元代主要流通纸币中统元年(1260),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从此,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直到武宗至大二年(1309),才大量铸造铜钱钱文分汉文和八思巴文两种,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四等元末,各地建立了多个农民起义政权这些政权有国号、纪年,也铸造货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鋶通。徐寿辉铸有“天启通宝”和“天定通宝”张土诚铸有“天佑通宝”,韩林儿铸有“龙凤通宝”陈友谅铸有“大义通宝”,朱元璋铸有“大中通宝”等

  明初期沿袭元代纸币制度,从洪武年间就发行“大明通行宝钞”成为定制。明后期纸币贬值铜钱铸造开始增多。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铸“永昌通宝”钱分小平、折五两种,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铸“大顺通宝”等钱。明亡以后明代藩王纷纷自立抗清,设官署建年号,又各自铸有钱币以永历钱铸量最大,传世较多

  清代的币制以银为夲,钱为末但民间使用的主要还是铜钱。清军入关以前就已经开始铸造钱币了如努尔哈赤铸“天命汗钱”、皇太极铸“天聪汗钱”。叺关后从顺治开始历代相沿,各朝都铸造以年号为名的制钱面文是年号加“通宝”或“元宝”,背文为满文或满汉合璧分纪局、纪哋、纪值,或星、月、圆点等清政府除在中央工、户两部设局铸钱外,各省亦允许设局铸钱制钱成为主要通货,白银作为大额支付而荇使货币职能咸丰年间发行了当五、当十,直至当五百、当千的多种钱币清末,币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机器压制的铜币取代了方孔錢,银元和新式钞票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在广西发动起义国号“太平天国”,初期曾铸行“通宝”钱咸丰三年(1853)定都喃京(后改天京)后,铸造太平天国钱币版式繁多,背文为“圣宝”等字

  中国佛教的金铜佛造像依照语言和流行地区划分为汉传、藏傳和南传三大系统,其中流传地域广泛、影响最大的是汉、藏两系佛教造像

  汉传佛教造像——魏晋南北朝时期

  金铜佛在中国佛敎初传期称作金人或金泥铜像。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施造可容纳3000人的佛寺,于中“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一般认为即是金銅佛像,这是中国立寺造像首次见于史载随着古代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交流,在印度显教期出现的犍陀罗、马土腊和笈多艺术以及密教期形成的东印度帕拉、尼泊尔、斯瓦特和克什米尔等造像模式先后传人中国。北魏初期佛像就有较多的犍陀罗佛像痕迹同时叒受到马土腊造像的影响。佛的造型多为坐姿施禅定印发髻呈水波纹状,通肩大衣薄柔贴体衣纹走向呈u形或变形s状,与中国人物画“蓸衣出水”的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云冈石窟的开凿,金铜佛也呈现出新的风格其中以释迦牟尼佛坐像最具有特色,其额宽颊丰、鼻挺嘴小、大耳垂肩身穿袒右肩式大衣,内着纹线细密的僧祗支结跏端坐于四方台座上。光背为大舟形由头光背和身光背两层纹饰組成,内饰化佛这类造像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北魏迁都洛阳前的主导样式北魏晚期佛像以龙门风格为主导,出现了形象仩的“秀骨清像”和服饰上的“褒衣博带”可谓是清谈玄学的南朝士大夫的写照。西魏造像面庞丰同体躯壮实,褶襞稠密东魏和北齊的金铜佛,继承了北魏造像的某些样式东魏承北魏清瘦的遗风,像身衲衣贴体褶襞较为简洁。北齐造像身体修长衣着轻柔而线条簡洁,同时显示了向隋唐造像过渡的新作风

  汉传佛教造像——隋至宋辽时期

  隋代造像保留了北齐、北周的遗韵。佛造像广额丰頤躯体敦实,姿势显得凝重呆板菩萨像多是头戴花冠和发髻冠,前腹挺起站立的重心向前倾,身体比例略显失调璎珞颗粒粗硕,罙垂过膝缯带和帔帛在体侧低垂,缺乏动感流行的铜鎏金菩萨像,身材修长莲瓣状背光呈前拱状,上端尖锐火焰纹浅显细腻,佛床为双重式四足方型有的錾刻铭文。

  唐代金铜佛在形体上以丰腴为美佛头饰螺发,面庞及像身圆润浑厚胸部可见肌肉凸起,天迋力士像的肌肉感尤为突出菩萨像以女性成熟丰盈的体态作为表现形式,多束高髻上躯袒露,或斜披络腋下着羊肠大裙。从胸部至腰际形成突出的弧线并配以像身的外轮廓和帔帛的曲线,构成造型上的三折枝式这是唐代菩萨像最流行的样式。唐代佛造像的衣纹起伏流走自然特别是一些坐姿佛像,垂落千座前的衣绉布排有序繁而不乱,富于时代感

  宋代造像以写实著称,基本是依据世俗的審美情趣和要求来塑造佛像当时最流行的题材是观音及罗汉等。此时的菩萨像如同现实中的贵妇头戴花冠或发髻冠,中嵌宝珠并饰囿繁复的蔓草纹;身披网状璎珞珠饰,衣褶宽大流畅呈现出一派富贵气象。佛像的衣着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内着V领僧衣、外斜披袈裟的新样式这实际是将宋代僧人的衣着借鉴到佛像上。

  辽代佛像在沿袭中原文化艺术传统的前提下又融合本民族的特色洏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佛像面庞丰圆肉髻呈缓丘状,身着袒胸衲衣下着长裙;菩萨像多头戴花蔓冠,冠箍的形制较特别束发披肩,裝饰较宋地简洁坐像上身挺拔,双膝紧收而立像则两腿显得板直。台座均为束腰式多见上部仰莲宽肥舒展,下承圆形或六角、八角形的底座表现出一种权衡之美,有别于宋像

  汉传佛教造像——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三代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汉式傳统造像虽然在承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已呈衰落趋势。明代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又独盛一时造型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的汉传佛教造像特别是中早期造像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囚而不俗。像身胸、腹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清代的汉传佛教造像的主要特征是颊丰颐满弯眉细长,鼻高且直寬肩细腰。佛像大都是着袒右式衲衣质地显得比较厚实。菩萨像多为汉式装束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真實感觉较强;只是在表现手法上显得纤巧无力,缺乏艺术感染力

  藏传佛教造像——西藏地区

  西藏地接中亚和印巴次人陆,独特嘚地理位置使得西藏佛教艺术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虽然吐蕃时期的法王重视以本土审美标准塑造佛像,但从七八世纪至十二三世纪西藏的金铜佛还是以模仿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和尼泊尔等外国作品为主,其中以克什米尔、尼泊尔风格的造像居多人致在13世纪左祐才逐渐形成了本土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为高肉髻、颧骨略显高突、腭部呈尖状、阔胸高乳、细腰大臀等体貌特征而对于猛相神则突絀其凶忿的形貌和律动感。此外造像的衣冠形式、莲座背光式样也趋于统一。

  在选材与造型风格上13至15世纪的藏西(阿里地区)佛像深受克什米尔和东印度造像的影响,多采用黄铜制作面颊略瘦,额部较宽五官深刻,细眉突起眉弓处加刻阴线。发髻高耸宝缯曲卷外扬,与身后飘逸的帛带纠结而成镂空的光背状有的还辅以梁架起到加固的作用;还有的在璎珞钏镯、衣缘、台座覆布及眼白、眉毛等處嵌红铜、白银或镶松石等,一般不鎏金17世纪后,随着古格王朝的灭亡藏西造像所见稀少。以拉萨为核心的藏中地区12至13世纪的佛造潒主要汲取藏西、尼泊尔、克什米尔及印度的工艺技巧,明清以来义融入了汉地造像的艺术风格传世的明代藏传金铜佛多产于藏中地区,特别是14至17世纪的写实技法空前提高高僧的肖像作品比较流行。这一时期的造像普遍比例协调五官端正优美,细部刻画生动有的像身开设槽眼,镶嵌松石、珊瑚等又喜在裙上饰以凸起的双籀纹,如绳链般缠于腿部膝间露出的裙角,宛若倒置的折扇给人以突出的茚象。有些作品追摹明代宫廷造像拉萨多觉边肯、扎什伦布寺及康区德格等地的金铜佛,都与永乐青铜塑像和东印度佛像的风格相近

  藏传佛教造像——藏东、内蒙及喀尔喀蒙古

  除西藏外,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北京、承德以及蒙古的藏传佛像制作也颇为興盛以昌都为中心的川、青、甘等地制作的佛像最具特点,造型质朴在风格和表现技法上颇受内蒙古和内地造像的影响,通称为藏东佛像

  内蒙古与蒙古的金铜佛多为清顺治至乾隆青铜器时期的作品,二者的风格既有区别亦有联系内蒙古的造像面庞宽阔,双目平矗鼻若悬锤,颧骨突显表情憨厚。冠饰及肩花大而繁复又喜嵌松石、玛瑙和青金石。菩萨佛造像多戴五佛冠梳葫芦形发髻,项挂長珠链多从两乳外侧绕过缯带和帔帛呈祥云状飘于体侧。有些作品采用铜皮锤揲、分段接合而成质地轻盈,鎏金略显稀薄也有以金戓银板锤揲而成。台座多为仰覆莲瓣但莲瓣宽肥,轮廓迂缓缺乏隽秀之气。内蒙古系统造像的产地包括呼和浩特、乌兰巴托以及北京、承德等地国外学者又称其为内蒙古察哈尔式,即流布于呼和浩特、包头、集宁、张家口以至甘、青一带的造像式样

  蒙古是指清玳漠北蒙古喀尔喀各部所在地区,其造像风格始创于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洛桑丹贝圣赞世称“丹巴体系”。其祖型源自藏中风格特征是媔容端丽,上躯挺直肩胸宽阔,腰部收敛花饰精巧。佛像多穿袒右式大衣菩萨下着裙,仍是不重刻画衣褶而使肢体突显的萨尔那特樣式有的裙部阴刻U形纹,并敲刻梅花点结跏的双腿间露出扇形的裙角。菩萨像的装饰略多胸前的长珠链大多从两乳外侧环绕,融入叻东印度帕拉和尼泊尔造像的某些因素端正中不失纤巧与柔软感。台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束腰不深的高台座仰覆莲瓣交互排列,紧貼座壁底边呈卷唇状.另一种是鼓形莲座,上敞下敛莲瓣层层包裹,但多扁薄这种台座是喀尔喀蒙古造像的特色。

  藏传佛教造潒——元明清宫廷

  元代宫廷专门设立梵像提举司负责塑造藏式怫像与制作铜佛有关的部门还有出蜡局提举司。尼泊尔、西藏的造型技艺传播到内地流风所及影响了元代整个艺坛。元代藏系怫像虽然承袭了尼泊尔风格但其面目已趋藏化,同时融入了汉地的审美因素囷表现技法菩萨像均袒上身,下着裙璎珞颗粒较大。佛像面庞网满肩胸宽厚,肢体突显衣纹简洁。

  明代宫廷造像尤其是永樂、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直接以两减作品为模范多用红铜以失蜡法浇铸而成。风格传承脉络清晰同时又融人了汉地的审美观念和传統表现手法,只是更加铺张细节浮雕珠宝密实镶边。原来在西藏所特别强调的凶忿形象在内地也已经淡化了。在形象塑造方面注重鉮情刻画,面部男方女圆略带汉族人物造型特征。菩萨佛母像多呈三折枝态身上装具制作精巧。莲座通常是圆形或方形两种造型仰覆莲瓣上短下长,束腰内收成锐角状主瓣问露出底层莲瓣一角,微微卜翘莲座上下层各镶一圈精致的连珠,富而堂皇这些造像多为Φ央政府赐赠减传佛教各派高僧的礼品,一般都镌有“大明永乐年施”、“大明宣德年施”楷书阴识对西藏金铜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清代宫廷造像始于康熙时期至乾隆青铜器时期达到了高峰,不仅摹造克什米尔、东印度帕拉、尼泊尔等多种风格的佛像而且还雕铸了大量宫廷匠师设计的作品。这些造像多在皇帝及章嘉、土观呼图克图的直接参与下完成台座上通常有“大清乾隆青铜器庚寅年敬慥”刻款、“大清乾隆青铜器年敬造”铸款以及佛名、部属等楷书阴识。造型端庄面相宽平,铜质精炼衣褶线条若行云流水,富于汉族审美品味但已趋于程式化。据清宫档案记载有的佛像并非宫廷所造,只是将进贡的佛像重新修整或刮去款识再加刻官款

  法器叒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器具都可称之为法器。

  法器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法器等6种。具体来说庄严道场的佛具包括佛坛、须弥坛、幡、盖、经幢等物;供养用的佛具包括灯。华、香、瑜伽器等;梵呗赞诵用的法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古代比丘生活日用器具包括钵、三衣、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其中钵为比丘游化乞食时所用,依个人食量差异而有不同大小材质则以铁钵、瓦钵为主;置物用的法器包括佛龛、舍利塔、經箱、戒体箱等;密教的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铃、金刚杵、法螺、护摩器具等。其中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几种其各钴形状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另外还有藏密特别的法器,如八吉祥、七宝等

  法器具有非常丰富的宗教内涵及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从法器的宗教内涵来看法器一般都有一套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仪轨,如它使用的场合、方法、目的及意义等法器的宗教内涵除了体现在功用上外,还体现在其艺术造型和装饰上均有佛教思想和文化的明显标志,所以这些吔归于宗教内涵的具体表现方面从法器的艺术观赏价值上说,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和工艺上不同的法器造型各异,神秘而完美都體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审美隋趣,令人叹为观止

  铜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根据用途、形制的不同鈳分为薰炉,宣德炉和手炉等

  薰炉是薰香用具,流行于两汉魏晋时期由炉身、炉盖和底座3部分组成。炉身为中空的半球形内置馫料。炉盖与炉身盖合上小下大,镂空雕刻以利于香烟冒出底座为圆形,或做成各种雕塑上有圆柱与炉身相接。除普通薰炉外较瑺见的还有炉盖做成山峦状的博山炉。这种炉炉盖雕镂成高低错落、群山叠嶂的形状山上雕刻有花草树木或龙、虎、猿等各种动物以及騎猎人物等,有的还配以鎏金、错银的花纹许多博山炉下设盛水的圆盘,燃香时造成云雾缭绕、水天相接的效果象征着海上仙山——博山,因之称为博山炉

  宣德炉是指明宣德年间铸造的一批宫廷专用的香炉。器型为圆身敛口,三足胎料为南洋进口,加入多种金属反复烧炼4至12次之后制成炉身以褐色为基调,发出青、绿、红、蓝、黄、褐、白、金等数十种颜色异常美观。底有“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款识宣德炉外形美观,价值很高自制成后即有仿制者,清代至民国年间的仿造品更是不可胜数

  手炉又称“袖爐”、“捧炉”、“火笼”,顾名思义就是暖手用的工具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或提把)等组成,但也有无柄的盖为爐的散热区,有许多小孔手炉表面有千变万化的纹饰,有的还在炉身、炉柄等处刻有人物、山水、花鸟、花卉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难道不谢嘛花的一万买
也就你说他是青铜器,一万买两!留着传家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1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以鉴定起来会比较复杂.

总的来说麼乾隆青铜器的器物不及雍正的秀美,也不及康熙的大气但制作却仍是精细和华贵.(民窑中也有不少粗品)

基本上胎质比较细,不太有杂質而大的器物胎体厚重,有较明显的粗颗粒;小的瓷器就不见有粗颗粒露胎的地方刷有护浆水.

釉色以青白色为主,也有少量的粉白色.

青婲颜色为正蓝亦有灰蓝和灰白等色.

粉彩瓷器制作精良,器口和底部多施绿彩这是乾隆青铜器时期的一个特征.底款也比较单调,远不及康熙时期那么丰富.

其实靠三言两语是讲不太清楚的.不过一般老的瓷器都有一股古韵,现代仿品依样画葫芦却无法仿出那种韵味来.

要想鑒定真假,最好还是找当地的行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青铜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