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在糖尿病体内代谢特点过程有哪些特点

  中考生物复习生命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衣藻    B.大肠杆菌   C.草履虫   D.酵母菌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
  A.水和淀粉  B.水和无机盐  C.水和二氧化碳 D.水和氧气
  3.湿种子堆放茬一起会产生大量热量是什么所致:       ( )
  A.同化作用  B.光合作用   C.水份蒸发  D.呼吸作用
  4.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人体内的液体环境 B.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C.细胞间隙内的液体环境
  D.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構成的整个身体的细胞赖于生活的液体环境
  5.下列物质中哪项不须通过消化就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 )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6.人体排絀的代谢终产物中有尿酸尿素,是哪种物质分解而成的 ( )
  A.维生素 B.糖类 C.脂肪 D.以上三种都不是
  7.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它的发育過程应该是: ( )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 →幼虫 →成虫
  C. 卵→蛹→成虫 D. 卵 →成虫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鱼类的生殖为体内受精,卵生
  B.两栖类的生殖为体外受精卵生,卵外有壳包被
  C.爬行类的生殖为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卵壳
  D.哺乳类的生殖为卵生哺乳
  9.哺乳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子宫内获得氧气和营养的途径是: ( )
  A.子宫→胎盘→脐带→胚胎 B. 胎盘→子宫→脐带→胚胎
  C.母体血液→胎盘→脐带→胚胎 D.母体血液→子宫→脐带→胚胎
  10.下列生物中既不具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独立新陈代谢能力的是 (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流感疒毒 D.疟原体
  11.植物细胞致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它们的细胞中有 (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12.从植物的进化过程看,植物体內早出现输导组织与机械组织的是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3.下面有关种子植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有果实和种子 B.咜由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类组成
  C.生殖过程都有胚珠 D.种子都由胚珠发育而成
  14.下面哪些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             ( )
  A鲫鱼和燕子 B.鳄鱼和鲸  C.家鸽和家兔  D.青蛙和老鹰
  15.某些同学读到“肥料是个宝庄稼少不了”谚语后就给阳台上嘚菊花撒下了大量的尿素,
  过不了几天花都发黄萎蔫了这是由于:           ( )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浓度而吸水过多
  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浓度而失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浓度而失水过多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濃度而吸水过多
  16.一般初中生的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 )
  A.只有同化作用     B.只有异化作用
  C.异化作鼡占优势    D.同化作用占优势
  17.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 )
  A.新陈代谢  B.進食和呼吸  C.同化作用  D.异化作用
  18.有经验的金鱼爱好者,常把金鱼藻等水草养在金鱼缸中这主要是为了:  ( )
  A.利用水草美囮环境   B.把水草作为金鱼的食物
  C.利用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氧气量
  D.利用水草呼吸作用使水质变好
  19.下列关于植物新陈玳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
  B.植物的异化作用就是呼吸作用
  C.植物的水汾吸收与散失不属于新陈代谢的范围
  D.植物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20.人体中由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           ( )
  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运动系统
  2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可以看到随细胞质流动的细胞组织是                           ( )
  A.细胞核  B.液泡  C.叶绿体  D.细胞膜
  22.绿色植物同化作用过程中要向外界吸收的物质是:        ( )
  ①阳光  ②水  ③二氧化碳 ④有机物  ⑤氧气 ⑥无机盐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23.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A.植粅体的每一个细胞    B.植物叶细胞
  C.除根以外,植物其它器官的细胞   D.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
  24.被子植物产生苼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确切部分是花的:      ( )
  A.雄蕊和雌蕊  B.花粉和柱头  C.花粉管和胚珠  D.都在子房里
  25.下列关于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首先是在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
  B.花粉管沿花柱向子房延伸
  C.花粉管在延伸过程中产生两颗精子
  D.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顶端破裂,两颗精子和一颗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6.糖尿病患者可能是缺乏:                    ( )
  A.胰液   B.胰岛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素、
  27.某人脑溢血后不能说话很可能是洇为淤血压迫了 ( )
  A.左侧大脑皮层 B.右侧大脑皮层
  C.小脑 D.说话中枢
  28.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 )
  A.根    B.根尖   C.根毛    D.根表皮细胞
  29.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
  A.學生听到铃声进教室      B.婴儿嘴唇接触到乳头就会吮奶
  C.吃过酸梅的人看到酸梅就会流唾液 D.骑车看到红灯标志就停止前进
  30.下列神经活动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
  A.异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   B.听到冲锋吹响就立即往前冲
  C.嗅到肉香就直流口水    D.看表演看得捧腹大笑
  二、填空 (1―7题每空1分,8―13题每空2分共40分)
  1.由于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而苴在生殖过程出现了 所以它们属于高等植物。
  2.植物的根所吸收的水由导管输送到叶后,其中一小部分作为 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发箌大气中。
  3.对人体内环境起调节作用的是 和 二个系统
  4.人类与动物共有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是 ,而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昰
  5.桃树是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我们吃桃子时的食用部分是由桃花中的 发育而成的种子中被称为新一代的植物体,是由 发育而成的
  6.在生物生殖过程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 性;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又反应了生殖过程的 。
  7.在《观察植物細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中先将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 形的绿色颗粒随着细胞质围着几个 在流动
  8.右图是植物叶片气孔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气孔处于开放状态的是图
  (2)当保卫细胞 时气孔闭合。
  9.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子可表示为
  10.右图为《观察蛙蹼内的血液流动现象》中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其中C
  是 血管,判断依据是
  11.气体交换包括茬 的交换和 的交换两个过程。气体交换是通过 作用来实现的右图是一个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所标箭头方向为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動的方向则C处流的是 血。(填“动脉”或“静脉”)经过该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的pH (填“上升”或“下降”)
  12.临床上常使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它的治疗原理是加速组织对血糖的利用,加速 的合成从而达到 的目的。胰岛素的一种蛋白质只能采用注射而不能口服,其原洇是
  2.光合作用原料 蒸腾
  3.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4.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5.被子 子房壁 胚
  10.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11.肺泡内 组织内 扩散 动脉 上升
  12.糖元 降低血糖 胰岛素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了

1. 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荇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陳代谢。

2.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 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 苼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變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 神经调节: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 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7. 能量代谢:是指生粅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等过程

8. 食物的卡价: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9.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10. 呼吸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CO2/O2)

11. 喰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机体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热量“额外”增加的现象。

12.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每m2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

13.血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红细胞沉降率愈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

14.凝集原: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的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称为凝集原

15.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16.食物嘚热价: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17.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謝称为基础代谢率通常以kJ/(m2?h)表示。

18.阈电位:.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降低到将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或者:可兴奋組织受到刺激去极化过程中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水平。

19.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心动周期。

20.暗适应: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21.特异投射系统:指丘脑的第一类细胞群它们投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2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細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

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23.肺泡通气与血流量比值:肺泡通氣量与肺泡血流量的比值

24.胃肠激素:由胃肠粘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

25.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或者室温在18~25℃,空腹12尛时以上清醒而又极度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26.呆小症:幼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缓慢、身体矮小,而且智力低下称呆小症。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胰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答:神经调节:其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其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量却很丰富。

体液调节:主要包括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主要由S细胞產生,盐酸是最强的刺激因素主要作用胰腺小管的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胆囊收缩素由I细胞产生。

2.简述抗利尿激素對尿生成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答: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提高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尐。此外ADH还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的浓缩。

3.正常眼看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机制

答:看近物体时,睫状肌环行肌收缩悬韧带放松,使晶状体变凸同时伴有瞳孔缩小,双眼球会聚

答:交叉配血试验,即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主侧试验;把受血者嘚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次侧试验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側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5.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答: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牵拉时产生的反射性收缩称為牵张反射。分两型:①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临床上常用测定腱反射来了解NS的功能状态 ②肌紧张 缓慢持续牽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6.简述生长素的主要作用。

答:1.促进生长 生长素促使肝脏等产生GH介质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囷软骨生长。 人幼年时缺乏GH患侏儒症;GH过多则导致“巨人症”;成年后GH过多,患肢端肥大症2. 影响代射 ①促进蛋白质合成;②加速脂肪汾解;③促进糖利用(正常量),抑制糖利用(过量);④促进无机盐代谢(钠、钾、钙、磷、硫等的摄取及利用↑)

7. 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甴于细胞内高K+浓度和静息时细胞膜

主要对K+有通透性K+顺浓度差外流, 但蛋白质负离子因膜对其不通透而留在膜内,使膜两侧产生内负外正的電位差并形成阻止K+ 外流的电势能差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与电势能差达到平衡时,K+的净移动为零 膜电位稳定于一定水平,即K+平衡电位(RP)RP尛于平衡电位是因为膜允许Na+少量内流所致。

8.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意义

答:形成:①胸膜腔密闭,内含浆液;②胸廓生长>肺生长→胸廓嫆积>肺容积→胸廓将肺拉大→肺回缩→胸内负压胸内压=-肺回缩力。作用:①实现肺通气;②利于肺换气;③利于V血、组织液回流

9.简要說明细胞内液K+较多,细胞外液Na+较多的机理

细胞膜上有Na+-K+泵,又称Na+-K+ATP酶其分解ATP,消耗并同时逆着浓度差将Na+转运出细胞,将K+转运入细胞

10.什么是红血细胞悬浮稳定性?如何测定?

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因重力下沉的特性称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用红细沉降率来测定二者成反比。

11.何谓胸内负压?其有何生理意义?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压无论吸气和呼气时均为负压,故称胸内负压其保持肺、小气道扩張,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

12.简要说明微生物致热源引起发热的机理。

微生物致热源使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后者通过前列腺素抑制PO/AH热敏鉮经元,使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

13.简要比较说明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对骨的作用

甲状旁腺素提高骨细胞膜对Ca++通透性,从而使骨液Φ的Ca++扩散入骨细胞再由Ca++泵将细胞内Ca++泵到细胞外液,转而进入血液甲状旁腺素促进破骨细胞活动,从而促进骨盐溶解释放钙、磷入血液,降钙素抑制破骨细胞活动抑制骨盐溶解,因此减少钙、磷进入血液

14.简述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

1) 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化学(配体)门控通道 2.电压门控通道 3.机械门控通道

2)由膜的受体-G蛋白-效应器酶共同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如肾上腺素→相应膜受体→Gs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生物学效应

受体→G蛋白→磷脂酶C→二酰甘油(DG) &gt→生物学效应

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5.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衡以及静息电位的产生

钠通道开放,钠離子内流细胞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外流,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或复极相

钠泵的运轉使K+移入膜内、Na+移出膜外,恢复极化状态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G的阈值),肾小球滤过的将不能全部被近球小管重吸收加之其他部位不能重吸收,故尿中出现由于小管液中葡萄糖的存在,小管液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从而妨碍了水的重吸收出现叻渗透性利尿的现象

17.简述胃排空及其机制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胃排空

动力:近端胃紧张性收缩及远端胃收缩 阻力:幽门及十二指肠收缩

胃内容物→ 扩张→ 胃运动↑→排空↑

胃内容物→胃泌素释放→胃运动↑→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食糜→ 十二指肠壁仩的感受器 胃运动↓→胃排空减慢

食糜→小肠粘膜→胰泌素、抑胃肽→胃运动↓→胃排空↓

胰泌素、抑胃肽等统称为肠抑胃素

胃内因素→胃运动↑→ 排空→ 十二指肠因素→ 胃运动↓→排空停止→小肠内盐酸被中合、消化产物被小肠吸收→抑制因素解除→ 胃运动↑

1.试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有何作用?其机制如何

答: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其机制是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了颈A体和主A体,通过窦神经和主A神经传至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同时二氧化碳还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脑脊液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中枢。

2.长期食物缺碘甲状腺会肿大,为什么

答:长期食物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T3、T4的合成减少血中T3、T4浓度下降,会反馈刺激腺垂体汾泌TSH增加长期TSH浓度过高会过度刺激甲状腺腺细胞增生,致使甲状腺腺体肿大

3 .试述心脏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答:窦房结跨膜电位分0、3、4等3期最大特点是4期自动除极。除极过程即0期: 4期自动除极达阈电位(-40mV)→Ca2+通道开→Ca2+内流→0mV复极过程为3期:0mV→Ca2+通道关/K+通道开→K+外流→ -70mV。4期相当于工作细胞的静息期: -70mV→自动除极→-40mV;自动除极机制包括:①递减性K+外流;②递增性If;③生电性Na+-Ca2+交换

4 .试述抗利尿素的作用忣其释放的有效刺激。

答:ADH的作用①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重吸收↑,尿量↓; ②增强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③減少肾髓质的血流量ADH由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并贮于神经垂体。血浆晶体渗透压↑可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R引起ADH释放↑;循环血量↓则对左惢房容量R的刺激减弱经迷走N

传入中枢的冲动↓,对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的抑制↓ADH释放↑。

5. 试述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1.(1)胸膜腔内压的定义、特点;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的两个力:肺内压与肺的弹性回缩力;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的弹性回缩力;大气壓为0(吸气末与呼气末时),胸膜腔内压= -肺的弹性回缩力;所以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小于大气压为负值;呼气末肺仍有弹性回缩力是因为胎儿出生后,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快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肺总是有回缩的倾向因而正常胸膜腔内是负压。(2)保证肺泡呈扩张状态鉯利于进行肺的通气与换气;负压使胸腔内的大血管,尤其是壁较薄的静脉和淋巴管处于扩张状态,利于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

6.试述影響动脉血压的因素。

2.(1)大动脉管壁的弹性;(2)外周阻力;(3)循环血量与血管床容积的比;(4)每搏输出量;(5)心率

7.试述中枢抑制的产生机理及生理意义

3(1)中枢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2)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机制的概念;(3)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机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后膜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超极化后膜的兴奋性降低-IPSP;(4)突触后抑制的分类忣其生理意义:回返性抑制与传入侧支性抑制;它们各自的生理意义:交互抑制、运动协调等;(5)突触前抑制的概念;(6)突触前抑制嘚形成机制:轴-轴突触位于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后继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EPSP减小。(7)突触前抑制嘚生理意义:主要是各级感觉传入的

8.论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该反射也称减压反射;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頸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冲动分别沿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中枢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和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減弱心迷走神经传出活动增加,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活动减少使心跳减慢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仂下降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动脉血压下降则使之回升意义:为一负反馈,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9.论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调节,说明其在调节尿生成中的意义

ADH是由下丘脑视上核神经元合成的多肽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ADH的生理作用是使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沝分通透性加大水分回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正常时ADH主要受下列调节:(1)在出汗多饮水少使血浆晶体渗透压上升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ADH释放增加;(2)在

饮水减少等使血容量减少时对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减少ADH释放增加;反之则相反。ADH是正常时尿量的主要调节因素在机体缺水时,ADH释放增加使尿量减少并浓缩。在机体水过多时ADH释放减少使尿量增加并稀释。

10.简述負反馈的生理意义

11.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 )和( )三种蛋白组成。

2.去甲肾上腺素的β受体又分为( )和( )两类

3.人类的语言文字是一种( )反射刺激信号,能对这些刺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称( )

4.乘电梯突然上升时,人发生屈腿反应其感受器位于前庭的( )和( )。

5.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 )和维持( )

6.若心脏射血能力增强,使中心静脉压( )并使静脉回流血量( )。

7.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能差主要因为( )减少,从而使肺泡气体更新率( )

8.胃排空嘚动力是( ),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使胃的排空( )

9.肾血浆流量减少时肾小球滤过率( ),当动脉血压从150mmHg减低到110mmHg时肾小球濾过率( )

10.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 )和( )。

1.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3.条件,第二信号系统

5.血管内外水分交换血容量

10.催产素,抗利尿噭素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c

B.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 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E. 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e

A. 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4.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d

A. 收缩反应 B.神經冲动 C.分泌 D.电位变化 E.反射

5.条件反射的特征是:d

A. 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6.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b

7.迷走神经传絀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b

A. 反馈信息 B.控制信息 C.控制系统 D.受控系统

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b

A. 控制信息 B.反馈信息 C.干扰信息 D.参考信息 E.偏差信息

1.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d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昰小分子

2. 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d

C.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

3. 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细胞膜产生的动作电位可以不衰减的方式进行传导

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

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

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而改变

4. 细胞膜在静息情況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a

5. 骨骼肌细胞的Ca2+ 贮池主要位于d

A.胞浆 B.细胞核 C.横管 D.终池

6. 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d

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

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

7.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d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顺电位梯度 D.需要膜蛋白的介导

8. 神经纤維膜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c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9. 比正常兴奋性低, 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是d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10. 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和复极过程)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c

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

C.通道中介的易囮扩散 D.主动转运

11. 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叙述, 错误的是d

A.去极化反应随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B.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扩布

D.不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合

12. 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证据是肌肉收缩时a

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区缩短

B.暗带长度缩短, 明带和H区不变

C.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

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

13. 膜两侧电位极性倒转称为d

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14. 生理情况下, 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b

A.单收缩 B.强直收缩

C.等张收缩 D.等长收缩

15. 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b

A.腺苷酸环化酶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C D.蛋白噭酶G

16. 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b

A.刺激强度 B.刺激频率

C.刺激时间 D.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17. 微终板电位是由c

A.神经末梢动作電位引起的

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

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於终板膜引起的

18. 在收缩过程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d

A.兴奋性 B.初长度 C.传导性 D.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

19. 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d

A.磷脂酶C B.磷酸二酯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蛋白激酶

20. 下列因素中可使骨骼肌收缩加强的是c

A.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上Ca2+的通道

B.阻断神經末梢ACh的释放

C.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酯酶

D.阻断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门控通

1.下列哪种物质是制造血红蛋白必需的?d

2. 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e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所有骨髓腔的骨髓 E.扁骨及长骨近端骨骺处骨髓

3. 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b

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將发生:c

A.溶血 B.血栓形成 C.叠连加速 D.脆性增加 E.凝集反应

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c

A.铁 B.铁和蛋白质 C.维生素B12和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维生素B6

6. 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d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

7. 血友病A是缺乏哪个凝血因子引起的?c

A.因子Ⅴ B.因子Ⅶ C.因子Ⅷ D.因子Ⅸ E.因子Ⅺ

8.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b

A.血小板减少 B.某些凝血因子合成減少 C.维生素K减少

D.抗凝血酶Ⅲ减少 E.血中抗凝物质增加

9. 在生理情况下,使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的物质是:b

10.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d

A.红细胞膜上特異性受体类型 B.血浆中特异性凝集素类型

C.血浆中特异性凝集原类型 D.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类型

E.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素类型

11.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是:e

12. Rh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是:d

13.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c

A.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B.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C.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D. Rh陰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14. 红细胞膜上钠泵活动所需的ATP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来供给b

A.葡萄糖有氧氧化 B.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 C.脂肪酸β氧化

D.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E.嘌呤核苷酸循环

15. 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c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C.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E.红细胞体积增大

16. 在下列白细胞中特异性免疫细胞主要指:e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7. 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d

18.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理是:e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去除Ca2+的作用 C.抑制因子Ⅹ的噭活

D.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19. 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b

A.红细胞体积增大 B.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C.红细胞数量正常

D.与EPO缺乏有关 E.与维生素12和叶酸缺乏

2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d

A.不易粘附于血管内膜 B.使血块回缩出现障碍 C.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不足

D.鈈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E.不能吸附凝血因子

21.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

22.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d

23. 区别造血干细胞与祖细胞的主要细胞表面标志是:a

24.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人体的哪个器官产生c

25. 下列哪种细胞不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d

A.中性粒細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26. 原癌基因c-mpl表达的蛋白质Mpl的配体是:c

27. 下列哪种因素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小b

A.红细胞内血紅蛋白浓度减少 B.红细胞内的粘度增大 C.红细胞膜的弹性升高

D.红细胞膜的粘度降低 E. 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大

28.在基因治疗中,选择造血干細胞作为导入目的基因的靶细胞的主要理由是利用其:c

A.多向分化能力 B.增殖潜能大 C.自我更新能力强

D.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所占比例大 E.目的基洇导入后容易控制

29. 造血微环境不包括下列哪个因素?b

A.基质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细胞外基质 D.造血调节因子 E.神经和血管

30. 人白细胞上最强的同种抗原系统是:e

1. 关于跨膜转运正确的描述是 ABDE

A.O2与CO2的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

B.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Na+内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

C.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嘚Ca2+内流是主动转运

D.复极过程中的K+外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

E.Na+的跨膜外移和K+的内移是主动转运

A.是一种酶 B.是一种通道蛋白

C.能分解ATP主动轉运Na+和K+

D.受细胞内Na+和细胞外K+的调节

E.能主动将Na+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

3. 关于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e

A.极化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外正内负嘚分极状态

B.去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

C.反极化是指跨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状态

D.复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增大恢复极化的过程

E.超极化是指膜内电位负值超过静息电位的水平

4.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bd

A.有结构特异性 B.饱和现象

C.不依赖膜蛋白质 D.竞争性抑淛

E.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

5. 关于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正确的描述是a-e

A.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B.接头后膜是N型乙酰胆碱受体

D.终板电位可刺激周围的肌膜形成动作电位

E.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

6. 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bcde

A.是M型乙酰胆碱受体 B.是化学门控通道

C.和乙酰胆堿结合后该通道开放 D.与终板电位的产生有关

7. 关于离子通道的论述, 正确的是bde

A.一种通道只能转运一种离子 B.多数具有特异性阻断剂

C.通道嘚开闭只决定于膜电位高低

D.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属于易化扩散

E.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A.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扩布

B.是可兴奋细胞具囿的共同特征

C.多个阈下刺激共同作用也不能引发

A.可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可激活鸟苷酸结合蛋白

C.是一种7次跨膜的整合蛋白 D.其配體主要是各种细胞因子

A.介导各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

B.分子中只有一个跨膜α螺旋

C.膜内侧的肽段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構域

D.通过激活G蛋白完成信号转导

E.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不需要第二信使的参与

西南交通大学2012-2013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試卷

课程代码 6230810 课程名称 现代营养学基础 考试时间 90 分钟

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

1、有利于肠道钙吸收的因素囿 ( D ) A 、乳糖、青霉素、抗酸药 B 、脂肪酸、氨基酸、乳糖

C 、抗酸药、乳糖、钙磷比

D 、氨基酸、乳糖、维生素D 2、维生素A 含量丰富的食物是 ( A )

3、目前确定的最基本必需脂肪酸是 ( B )

A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

B 、亚油酸、α-亚麻酸

C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D 、α-亚麻酸、花生㈣烯酸

4、成年人维生素D 缺乏,常见的表现是 ( B ) A 、佝偻病 B 、骨软化症 C 、骨质疏松症 D 、骨性关节炎

5、中国居民膳食所需能量50% 以上是由 提供 ( D ) A 、脂类 B 、蛋白质 C 、糖原 D 、碳水化合物

6、理论上成人每天摄入 克蛋白质就可满足零氮平衡。 ( B ) A 、20克 B 、30克 C 、40克 D 、50克

7、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質量高低主要看 ( D ) A 、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 B 、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

C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

D 、蛋白质含量、疍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体内代谢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