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酶白酒的储存温度度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 80例血液标本 ,分两组测定凝血指标 ,分别室温及 4℃放置 2h和 4h后再测定凝血指标 ,与即时测定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室温及 4℃放置 2h或 4h后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和Ⅻ因子测定结果有差异 ,凝血酶原时间、Ⅴ因子、Ⅷ因子和Ⅸ因子测定结果均缩短 (P 0
0 1) ,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Ⅶ因子和Ⅻ因子测定结果延长 (P 0
0 1)。结论 凝血指标测定应在采血后 2h内完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46.1【正文快照】:
20 0 0年卫生部明令停止使用常规出、凝血时间作为凝血功能指标。为此,我院采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检测判断凝血机能。为了使凝血指标准确反映病人凝血机能,避免临床误诊、误判,根据标本采集、运送等实际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忠勇;[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怡秀,臧雪冰,丘丰,聂焱,胡余明,胡淑梅,潘畅怀,周月婵;[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1期
马柯!230001合肥,崔中璐!230001合肥,金学延,陈昆洲!230001合肥;[J];安徽医学;2000年03期
王丹青!230001合肥,林斌!230001合肥,李华!230001合肥;[J];安徽医学;2001年02期
孔建新,吴庆;[J];安徽医学;2003年04期
田宁,黄山,张健;[J];安徽医药;2001年04期
董万忠;[J];安徽医药;2004年01期
马凤余,鄢顺琴,凤良元,彭飞,朱少龙;[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钟政荣,王月华,刘凯,张凡,郑照军;[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方宗信,李维华,周虹;[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张强,李玉云,王丽;[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大莲;孔繁林;吴惠玲;高晓玲;杨美兰;朱江贤;高翔;詹学良;李杰芬;;[A];玉溪市第九届医学检验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李双安;李玉荣;高明;张小丽;张诺;赵兴华;;[A];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波;[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武哲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付文卫;[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葛颂;[D];四川大学;2006年
韩颖超;[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范武;[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相金燕;[D];东华大学;2004年
许志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杜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李钢;[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芦殿荣;[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刘晓蕙;[D];郑州大学;2005年
屈玲;[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李玮;[D];山东大学;2005年
张奇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红宇,肖秀林,李瑛,彭长华,郭健丽,李莉医,袁红,唐全;[J];护理学杂志;2001年10期
冯忠盈;王朱健;;[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6年01期
张劲丰;[J];微循环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瑕;;[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王纪华;王峰;;[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6期
张惠兰;侯薇;;[J];吉林医学;2011年23期
魏国庆;周晶萍;;[J];高原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成涛;胡建群;赵华生;;[J];江苏医药;2011年11期
吴辉;;[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9期
李方伟;蒋勇;;[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4期
马春霞;李学莉;曹相原;;[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王丽姣;;[J];护理管理杂志;2011年04期
刘美华;;[J];中国优生优育;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国庆;;[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袁恩武;杜红梅;孟祥颖;徐豪;刘军杰;;[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蒯秀琴;;[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顾大磊;;[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张宏;范银银;;[A];中国微循环学会2011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汤荔;冯忠盈;曹文俊;石毅;邵明希;陈惠雯;;[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黄桂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王国政;成军;孙长贵;金美彤;戴玉柱;陈龙;;[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杜晖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高公民;任君慧;孙革新;鲁彦;;[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利新 符伟国;[N];健康报;2007年
谷峰;[N];家庭医生报;2008年
李天舒 通讯员
高健;[N];健康报;2009年
万同己;[N];中国医药报;2004年
高健 本报记者 闫松;[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远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陈芳;[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傅应裕;[D];浙江大学;2008年
肖青;[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王亚娟;[D];浙江大学;2012年
顾海慧;[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凝血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
目的观察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对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11月的抗凝静脉血标本120例,对这12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之后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益、-20益,放在室温和4益的血液标本在4h、8h、12h、24h时再检测一次,将血液标本放于-20益时,分别在1、2、4、8w周再次检测,对比检测数据。结果在室温的情况下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0.05);标本放置8h后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0.05)。在4益的情况下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0.05)。在-20益的情况下,放置2w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影响都比较大。
作者单位: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北京,100069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50例,血浆用于立即测定凝血
【题 名】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 者】黎建安 刘紫菱 林珠
【机 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广州510010
【刊 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 第1期 5-6页 共3页
【关键词】凝血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文 摘】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50例,血浆用于立即测定凝血4项指标和在室温放置2h、4h、6h和24h后测定凝血4项指标;并分别于室温、-4℃和-20℃下保存24h后测定凝血4项指标。抗凝血室温放置2h,离心分离血浆后即刻进行凝血指标检测。采用血液凝固仪测定研究指标,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留取即刻检测相比,血浆放置2hAPTT、PT、TT和FIB等各种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血浆标本放置4h开始,APTT、PT和TT等指标出现明显延长,且变化程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加重,FIB水平无明显改变;抗凝血标本放置2h留取的血浆标本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4℃下血浆标本保存24hAPTT、PT、TT和FIB等指标测定结果未出现明显改变,-20℃下24hAPTT出现明显延长。结论对于凝血功能4项指标的测定,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分离血浆。常温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4℃下血浆标本保存24hPT、APTT、TT和FIB等指标测定结果未受影响,低温保存应注意避免标本冻融过程。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保存时间,保存温度
上一篇:暂无第七章 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4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蜜的储存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