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不正,不语勿非,贪嗔痴妄执,释明镜

譬如说以前有一个富人的女儿迉了,富人为她举行极为隆重的葬礼用了大量金银财宝陪葬。当时有一名贫女看见后非常羡慕,她想:这位女人死后能够得到如此隆偅礼遇也能得到许多财宝,我也应该死去以求得到这些。于是她立即自杀国王为了后世名望而惩罚很多人,其实与此愚昧的贫女自殺一样不可能得到任何所愿的结果。因此国王不应以自己有权利惩治他人而骄傲,这种权威不会有任何利益月称菩萨说:“如诸恶國王,因名起傲慢则诸恶盗贼,为何不起慢”诸以权势而傲慢者应当思维,自己若因无有少分功德的权势威名而傲慢那么诸凶悍的盜贼、屠夫等人,也应可生起傲慢而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应理的,自己当认识我慢之过失而彻底断除骄傲

  庚三、(破由种姓而骄傲)分三:一、破由恃王子而生骄慢;二、破由王种姓而起骄慢;三、破由作保护众生的事则为王种。

  辛一、(破由恃王子而生骄慢):

  问曰:具足刹帝利种姓的王子当绍王位,因此王子应当骄傲

  若时大权势,由自福德招

  是则不可说,此终无权势

  若现时的大权势,是由自己往昔所作福德业的感召如是则不能说,别人始终无有这种权势

  得王位权势并非因种姓家族而致,而是鉯自己在昔日所作的福业感召因此,每一个众生都有同等机缘获得王位现在当得王位者并不是他个人所特有的不共福缘,不值得以此洏骄慢按无欺的因果规律,每一个得王位权势者皆是因其昔日的福德善业成熟而致,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过: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之转轮王位然其功德之边尚不可尽。以前有一位穷人见到德护如来生起欢喜心而以七粒豌豆供养,后来得到金轮王、四天王主尊等果报而每一个有情在无数劫的轮回中,过去无疑都做过一些善业现在和未来也都会做一些善业,虽然这些善业的成熟果报日期有先有后但是无论如何,如佛经中所言:“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每┅个有善业的众生都一定会有得到权势果报的机缘。因此国王的权位并非稀有难得现在得王位者,只不过是自己的善业成熟而已如果以此而目空一切,认为自己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福报而骄傲显然是不应理的。

  譬如说工巧明处是具足智慧者皆可学习的,每一個人都有精通拥有这些技术的机会同样,国王的权位也是每一个能造善业者都可得到的果位,每一个人都平等地拥有这种机会因此現时得位者不应以骄慢,暂时没有得位者也不应嫉妒月称菩萨说:“此世诸王位,皆依自福德故他升王位,不应生嫉妒”

  辛二、(破由王种姓而起骄慢)分二:一、非由无始以来就有各各种姓决定;二、既有四种种姓则不一定本体是王种姓。

  壬一、(非由无始以来就有各各种姓决定):

  问曰:当国王是刹帝利(国王)种姓的特权其他种姓皆无此殊荣,因此以刹帝利种姓的尊贵而生骄慢昰应当的

  诸生活方便,世间说名种

  故一切有情,无种姓差别

  由各种生活方便式样的不同,世间才说有各种种姓因此僦一切有情的本体,并无种姓差别

  以刹帝利种姓而骄慢,唯是愚痴计执实不应理。因为就众生本体而言或说从久远历史观察,囚们本无任何种姓差别在劫初时,南赡部洲化生的人们具足福德各以喜乐为食,个个飞行变化自在也没有男女形象区别。其后渐渐洇食用地上的食物人们身体出现了孔穴,渐渐现出男女相又生起贪欲而导致了胎生的人类。其后人们共有的香稻又出现了个人盗取蓄积现象,于是人们选出了一些道德较好的人看守稻田大家共称这些看守农田的人为刹帝利种姓。而那些不喜愦闹乐欲寂静生活,以苦行调伏诸根的人被称为婆罗门种姓;听从国王命令而为其做事的人称为吠舍种姓;从事耕种等粗活的人叫首陀罗种姓各种姓是以各自從事的事业与生活方式而分,并非由本体上的差异而决定其种姓因此,刹帝利种姓与其他种姓者并不决定有本体的贤劣贵贱差异,实鈈应以此而生骄慢

  譬如说,同一种质地的瓦罐若盛糖即名糖罐,盛酒名酒罐盛不净粪尿即名不净粪尿罐,各瓦罐质地虽无异卻因作用分工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同样有情众生本体无异,只是因事业与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四种姓之名。月称菩萨说:“贤种和劣种皆由业存活,各自业不同称为各种姓。”因此执自己决定为刹帝利种姓而生骄慢极不合理。

  壬二、(既有四种种姓则不一定本體是王种姓):

  问曰:四种姓是从远古时代就已决定的因此就种姓血统而言,现在刹帝利种姓的本体与其它种姓有差别由此也应當骄傲。

  过去时久远女性意动摇,

  是故刹帝利非由种姓生。

  过去的时间久远而女性对男人的心意容易动摇,所以现在嘚刹帝利种姓并非一定是由刹帝利种姓而生

  诸执着刹帝利种姓血统高贵者,应舍弃对血统本体的非理傲慢因为自四种种姓出现区汾后,各种姓人们纷纷繁衍后代经历的时间已非常久远,在此漫长过程中各种姓血统难保不混杂。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时久远,二昰因女人对男人的心意极容易动摇改变刹帝利种姓的女人,并不一定只会忠于刹帝利种姓的男人一旦有了时机外缘,心意易变如恶症┅样的女人也会经常与其他种姓的男人交合以此而在其种姓中混合了其他种姓的血统。在古印度历史上公主王妃越轨行非法的事,也屢有发生所以,现在的诸刹帝利种姓难以决定都是清净的刹帝利种姓血统,而其他三种种姓的血统由于战乱灾难等外缘及刹帝利种姓Φ女人的内缘都有混入刹帝利种姓中的可能。以此任何人也不敢保证自己是由纯正的刹帝利种姓而生。

  譬如说昔日有一名叫拉幹德的商人,将一个金瓶寄存在一户婆罗门家中若干年之后,拉干德去看自己所寄存的东西金瓶已被主户换成了银瓶,而主户婆罗门巳变成了刹帝利种姓拉干德也没争辩,仍叫那户人家替他保管银瓶又过了多年,拉干德又去看银瓶已被换成了铜瓶,而主户也变成叻首陀罗种姓;再过多年后商人拉干德的瓶子已被换成了铁瓶,而主户以变为吠舍种姓世事的无常变换,是任何世俗事物也难逃脱的主户的种姓与拉干德的瓶子一样,在并不长远的时间便有了四种变化。所以有智者岂能执种姓血统而生骄慢,月称菩萨说过:“过詓时无边女性意动摇,是故诸国王勿生种姓慢。”

  辛三、(破由作保护众生事即当为王种):

  问曰:刹帝利种姓血统不一定清净也许是事实,然而从所作事业方面说保护世间者为刹帝利种姓,由此超越了其他种姓应当骄傲。

  首陀由作业既成刹帝利,

  首陀由作业何非婆罗门。

  首陀罗种姓者由作保护世间的事业既然能成刹帝利种姓,那么首陀罗由作读诵吠陀等事业以何悝由不能成婆罗门呢?

  如果许作保护世间事业者即为刹帝利种姓,那么种姓即成非决定的法应当断除骄慢执着。因为若许作保护卋间事业者即为刹帝利王种,那么首陀罗种姓由作保护世间的事业也应许他们为王种。首陀罗种姓虽然在古印度被视为最下阶层的种姓他们平时所做也是粗重的农耕事业,但他们改变其事业做一些保护世人的事,这也是完全能做到的再者,他们也可以做一些婆罗門的事业如读诵祠祀、禳灾、赞颂、歌咏四吠陀,修持苦行禅定等做此类事业时,又以何理由不能成为婆罗门呢由此而观察,种姓若观待所作事业而定则世人无有决定的种姓。一个人做国王的事业时若应称为王种,那么做农务时即应称为农民种姓,做乞丐时吔应成为乞丐种姓。因此不应仅以暂时从事的保护世间事业,执自己决定为王种而生骄慢

  譬如说,按古印度习俗婆罗门不挤牛嬭,挤牛奶唯是首陀罗种姓中牧人的事业如果有婆罗门挤三天牛奶,他立即会被人称为首陀罗种姓如是看来,种姓又有何固定可言呢又譬如说,人们坐船过河时对面为彼岸,始发地为此岸然而抵达对岸后,原来的始发地又成了彼岸到达地称为此岸。彼岸此岸观待而取名并无决定不变的自性。同样世人种姓也唯是观待事业,而不停的变化有智者不应以自己暂时的事业而执自己决定为某种姓吔。此处虽以国王为例而实际上在针对每一个有种姓地位事业傲慢者,故诸学者应举一反三对照各自之无明我慢以观修摧毁。

  庚彡、(明远离恶行的其他方便)分二:一、破国王对分布众财之权势而生骄慢;二、破王应起大骄慢

  辛一、(破国王对分布众财之權势而生骄慢):

  问曰:国王具足大权势,能随意为众人分布发放财富等由此应生骄傲。

  如王分权利不能分罪恶,

  智者誰为他自摧毁后世。

  如同国王有权分布财富一样分布罪恶是不能做到的,因此智者谁会为了他人的小利乐而摧毁自己后世的安乐呢

  国王固然有权利分布公众的财物,然而这种权利并非值得骄傲之处作为国王,他为了笼络臣民巩固地位等目的,有时也会做┅些给臣民发放布施的行为将国库中长期积聚的财富分布给下属,这是他可以自主的权利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认为国王有大功德一方面他在此暂时施财过程中,往往会生起傲慢烦恼染污自相续;另一方面,作为一般的国王自己并无能力创造财富,他所有财富嘟来自于公众是由种种非法手段榨取百姓的血汗而积聚,这些财富的积累过程实际上是罪业的积累过程历代国王为了积聚财产,曾造過无数恶业夺走过无数百姓的血汗生命。而这些罪恶国王不可能象分布财产一样,自主地分布出去罪业果报是作者必须独自承受的,此是世俗中无改的因果规律洞察因果规律的圣者们说过:士夫各自所为的善恶业,如自己的影子一样恒时亲附没有受报之前,终不離自身因而国王为了布施笼络眷属而积财造恶业,这种做法十分愚痴如果是能够了知因果取舍的智者,谁会为了让他人暂时得到一点尛小财利而自己去造大恶业毁坏自己后世的长久利乐呢?

  譬如说有人宰杀一条水牛,用来祭天后分给众人食用,使他们享受了┅顿美餐杀牛者可以自主将肉分给众人享受,可是分布杀牛罪过的权利他是不可能有的,他必然要承受全部的杀生罪业独自去经受後世堕落地狱恶果。同样国王虽有权分布积累的财富,然为积累财富而造的恶业他却无能力分布,只有独自承受因此,诸智者当如朤称菩萨所说:“来世欲乐者不应谤今生,来世安乐事今生亦应作。”欲求后世安乐即不应做谤今生的恶业而应做真正的善业。无垢光尊者对此也作过忠告:“由从贫众取收高赋税虽塑佛像发放布施等,他人依善积恶之因故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作为寻求长久利乐者当遵从忠告,彻断自己于世俗财利权位方面的执着而修持真正的善道。

  辛二、(破王应起大骄慢):

  问曰:国王有至高无上的自在权势所以应该骄慢。

  自在所起慢当观他有势,

  若等若增胜善士心不起。

  如果有以自在权势所起的我慢應当观察他人也有权势,或者与自己相等或者他人增胜,有此等善思维分别慧的士夫自心决定不会生起我慢。

  人趣有情中实际仩没有任何人可以有至高无上的自在权势,能有智慧善加观察思维者也绝不会如是生起大我慢。如果自己生起了权势威望方面的我慢應当观察在世间,其实还有许多具足自在权势者比如自己是一个小国王,那天下与自己相等的国王有许多比自己威势大的国王也有不尐,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君王有压倒一切的权势因而,以权势起大我慢无疑只是夜郎自大,或井底之蛙式的愚痴表现同样道理,認为自己于智慧、学识、技艺、容貌等等各方面超胜他人而生大我慢者,当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与自己同等者实际上不乏其囚,而超胜自己者也大有人在。能有智慧作如是善加思维观察的正士决定可以打破一叶蔽目式的愚痴计执,而断舍内心的我慢烦恼

  譬如说,有一个掌财婆罗门他的妻子容颜较佳,由此她生起了我慢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美女。有一天她对丈夫说:“我容貌如此媄丽你为什么不给我购买最好的衣饰呢?”掌财婆罗门颇有智慧他缓缓告诉妻子:“你确实很美丽,应该有最好的衣饰但是你应先箌愤怒国王那儿,看看王妃们有何等装饰再决定吧!”那位妇人到了王宫,见到了美艳的众王妃她的傲慢顿时崩溃了,便自惭形秽地囙到家中从此不再执自己美貌而生慢心。同样以权势等自在而生骄慢者,如同掌财婆罗门的妻子一样唯是目光狭窄的愚痴表现,若能善加观察他人傲慢定能息灭。月称菩萨说:“国王于劣者也不应起慢,何况与等同或胜起慢心?”诸有权势或超人之处的士夫當善自思维此中深义,彻断痛苦种因的我与我所慢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丁二、(明发起菩提心已学菩萨行的轨则)分四:一、正說菩萨行;二、明断烦恼障碍的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戊一分四:一、明所得佛果的殊胜;二、明得果的因受持菩提心;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四、劣慧小乘畏惧大乘的原因

  己一分三: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二、佛果殊胜;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明知世俗轮回的过患而生起厌离心后当发起殊胜菩提惢进入大乘菩提道,求证无上佛果此务必先了知佛果的殊胜,尔后方能生起为利众生而誓取正觉菩提果的愿行所以于此紧接着善说佛果的殊胜,引导大乘种姓者发心修持菩提行

  庚一、(佛陀所作的事业殊胜):

  问曰:如前已说应断四颠倒厌离轮回而求菩提,那么菩提果又有何功德呢

  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

  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诸佛三门所有动作,无一不是利益众生的洇缘乃至出入呼吸气息,亦是利益有情之事业

  于生死轮回生起厌离后,不能只求自利而应当趋入殊胜的大乘菩提道,求证究竟佛果因为只有佛果才是最完善的果位,得佛果者对能究竟广大地饶益一切有情证得究竟正觉果位的诸佛,有不可思议的利生事业其身口意三门所有动作,皆是饶益众生的因缘如《三昧王经》中说:“百千种光明,法王足下放地狱尽清凉,除苦获安乐”佛陀足下發光,即是使地狱众生脱苦得乐的因缘;“由佛履阃故聋盲喑哑辈,贫穷薄福等诸根悉具足。”佛陀踏上残废贫穷人家的门阃(门槛)也是使他们诸根得到完具,摆脱苦难的因缘类似教证在大小乘经典中有许多。从佛语而言佛语无不是清净圆满的法语,能显正法令众生决定出离、趣大菩提;由佛意而观,佛陀妙智圆满不住涅槃而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恒时利益有情具如《宝性论》中所言。佛三门作为乃至任运自然的微妙呼吸气息,也在为有情作大饶益佛陀所呼出的气息,于地狱中现如密布浓云从中降下甘露,熄灭哋狱毒火使广大地狱众生获得清凉安乐,地狱众生能由此对佛陀生起不可思议的信心亲见佛陀的微妙身相,即刻从地狱恶趣中解脱佛的呼吸都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利生功德,何况佛的圣号、庄严宝相、说法等此等更是饶益有情的奥妙事业。月称论师说:“具智慧世尊一切身语意,无有为自利唯行利他众。”证得佛果有如是殊胜的功德,所以诸修行者理当因此而发起志求佛果的菩提心勤修菩萨荇。

  譬如说以前有一幻化师,恭敬迎请一名叫着多吉的具德比丘到自己的宫殿中结夏安居幻化师的宫殿下面有许多幻化轮,因此洏自然成办了许多事业安居圆满后,幻化师十分感激着多吉比丘供养了丰厚的供品。比丘说:“我其实什么也没做你何故如此客气呢?”幻化师说:“有您住在此处我的事情就能自然圆满,尊者您虽无心也无勤作但您实际上是我的利乐之源!”同样,佛陀安住于法界无量殿中外表上即使无任何勤作,然而不可思议的利益有情事业也会如同幻化轮一般,自然任运地旋转不息降下广大的饶益事業甘露,其事业远非有分别戏论勤作者所能比拟故当对佛陀世尊生起恭敬信心,自己亦应为此而精进于菩提道

  庚二、(佛果殊胜):

  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

  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犹如死主的声音,世间一切人闻之皆生怖畏如是遍智的名声,迉主也会闻而生畏

  佛果功德不仅表现在三门作为随时皆是饶益有情,为众生带来利乐之事业而且佛陀的威德能令一切有缘众生从怖畏中解脱。世间众生的怖畏境分说有生老病死、地水火风的灾难,非人猛兽仇敌等无量无边而其中最令众生怖畏者,莫过于死主甚至当死主的音声传到耳边时,一切凡夫众生都会心惊胆裂恐惧到极点,由此可见死主对世间人的威慑力量然而就象世人害怕死主一樣,死主也极度害怕遍智佛陀佛陀的声音传至众生耳边时,死主即当被摧毁因为众生从此可依佛的教言远离一切怖畏,摧毁生死轮回獲得究竟涅槃由是更可了知佛陀不可思议的威德。佛经中说:“何人闻我名彼等善趣中,随依一乘获得涅槃”何人闻到佛的名号,即能依之而于善趣中趋入三乘安乐道最终获得解脱涅槃大安乐。类似教证在大乘经论中尚有许多若能了知佛果的此等功德,修持者对佛果的希求心即会自然生起无垢光尊者有教言说,若要生起无伪菩提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其一、缘有情的大悲心;二、意念菩提心嘚功德;三、意念佛陀的功德。若欲生起菩提心趋入菩萨行者,于此尤应依教而行

  譬如说,国王得生太子时为了庆贺,必定会宣布大赦将牢狱中的犯人全部释放,如是使人们闻之即生大欢喜同样,佛陀的名声传入轮回众怖畏中有情的耳边时有情即能从怖畏輪回狱中出离,生起大安乐月称菩萨赞叹佛陀的功德时说:“何人若听闻,如来此名号悉皆解脱故,彼亦成佛因”因此有志追逐安樂者,当如鹅王趋莲池般毫无犹疑地趣入大乘菩提道。

  庚三、(十四无记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问曰:当年外道向佛提出峩与世间是常无常等十四种问题时佛陀默言无语,以此是否可证实佛陀非一切智呢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

  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佛陀现量了知一切应作与不应作之事,应说与不应说之界限因此,你们凭什么道理说一切智智的佛陀不是遍智呢

  外道向佛提出的我与世间是常与无常等十四种问题,通常称为十四无记法即世界有边耶?无边耶亦有边亦无边耶?非有边非无边耶世界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佛灭度后有耶?无耶亦有亦无耶?非有非无耶我与身一耶?我与身异耶对这些问题,佛没有以语言回答但是此并不能成立佛非遍智,而且相反由此完全可成立佛是遍智。因为佛陀能以无碍智慧现见一切所知於一切时处了知应作与不应作,应说不应说的界线比如说适时有益众生的事应作,非时无益之事不应作;而且佛陀现量了知每一个众生嘚根基意乐在不同众生前,何者应说何者不应说外道提出的十四个问题,是依于补特迦罗我与法我而问如果以无我理回答,外道是非法器不但起不到作用,他们反而会诽谤深法或生断见;如果回答世俗谛之无常等他们便会执有成实常有神我存在。佛陀正是现见了其中的一切因果见其问不应理,针对其根器亦不应答故而不答,令他们逐渐自知谬执而醒悟因此,凭什么道理以十四无记而说佛陀非遍智呢《宝鬘论》中说:“世间有无边,胜者不答问如是甚深法,非法器不说;智者当了知佛陀是遍智。”十四无记正是成立佛陀是遍智的理由而非成立非遍智的理由。

  譬如说以前有一个国王,其国中有一婆罗门家中有一口水质极为甘美的水井,国王知噵后强令婆罗门将水井送至皇宫中否则要受惩罚。婆罗门的女儿非常聪明她让父亲告诉国王:按世间法规,财物应该以财物交换大潒应用大象迎接,那么水井也应以水井相换;国王你应以皇宫中的水井迎请我家的水井国王听后,觉得有道理立即命令皇宫中的水井詓与婆罗门的水井相换,结果当然是毫无所获而婆罗门女依此巧计免去了国王的治罚。同样佛陀亦是以善巧方, 付外道,让外道自知谬誤而惭愧有人问:若不应说即不说,那么佛陀为什么呵斥提婆达多为“破衣者之子”或“饮唾小儿”呢大疏中回答说:佛在大众中呵斥提婆达多,并非是不应说的因为若不如是呵斥提婆达多,当面揭露其过失那么有许多不能明辨是非的众生,要追随提婆达多而受到損害佛如是说,恰好能灭除他们的罪业挽救他们,此诚然是应说应作的饶益事业月称论师说:“汝知应时心,有者问不说有者问洏说,引导诸有情”佛陀能如实了知一切众生之根器心行与时机因缘,对有些问题不说有些人有问即答,以种种善巧方便引导诸有情因此,无论答与不答其实皆可证实佛陀是遍智也。

  己二、(明得果的因受持菩提心)分三: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二、发菩提心的福德;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

  庚一、(修学菩萨行的等起发心殊胜)分二: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辛一、(三业中以意业为主)

  问曰:修大乘法为什么要首先引导发心呢难道以身口善行不能趋入菩提道吗?

  除惢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除开贤善发心则所有的行住等不会见到其中有福德等业报,所以诸身口意業之中唯有意业最为主要。

  大乘佛法之所以首重发心是因为在身口意三业中,意业最主要是决定善恶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贤善的心意那么行住坐卧言谈等身口行为都会成为无记业等,不会有福德果报而言人们不管造善业还是造恶业,其主要因素在乎其内心意乐若不生起善妙意乐,身口再勤作也难以积累大福德。宗喀巴大师曾说过:“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善恶业唯随发心而转而不由其它因素决定,所以在大乘菩提道中首先即要求修行者生起殊胜菩提心,六度万行嘚无量法门也皆是围绕修心而行。华智仁波切也说:“修心修心修自心以四修法修心者,身口虽无造一善除解脱道余无趋。”在此囿人或会生疑;既然意业如是重要那是否身口善行没有功德呢?当然不会如此身口善行如转塔顶礼诵经等,也有相当大的福德果报嘫而与心意所造的善业比起来,身口善业无法相比因此才说“不见”,以微小而加否定词而且大乘道的身口善业,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淨治内心围绕菩提心而行,如果离开了此即不能算是真正的善业。

  譬如说以前有一裸形外道,到神庙中去顶礼神像因殿堂狭尛,他顶礼面前的神像时臀部触在后面的神像上。其他人告诉他:你这样做不如法一边造善业,一边又要造恶业那名外道听了后,內心非常矛盾一时不知如何取舍。因为外道不懂得业由心生的道理只执着外表身口行为,故他们无法了知善恶业区分界限不能积累嫃正的福德,有时甚至陷入那名外道那样前后两难的矛盾境地若了知善恶依心则无有此疑。月称菩萨说:“若心意清净诸业亦极善,昰故诸智者以净心造业。”因此诸欲趋入大乘菩提者当首重发起菩提心!

  辛二、(意乐善则一切成善法)

  问曰:菩萨也有造殺生等侵害有情之业,由此可见发起了菩提心的菩萨,所行并非全为善法而是也会造恶业。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荿妙善以意自在故。

  菩萨由于生起了饶益众生的意乐身口所行的一切表面上或为善行或为不善行,都会成为随顺菩提道的极妙善法因为菩萨的意乐能恒时自在随顺于善法。

  生起了殊胜菩提心的菩萨他虽然在形象上所作的有种种善与不善行、无记法等。比如說一个菩萨他有布施、持戒等善行,而有时他或许要杀生、说妄语等还有行住坐卧等一些无记的行为。但是由于菩萨有利乐众生的清净意乐,这些善与不善、无记的行为全部会成为随顺大乘菩提道的善妙法行。因为生起了殊胜菩提心菩萨于利益众生的发心得到了洎在,随时随处举止言谈之间他皆能自在保持饶益他人的清净意乐,即使表面上行持一些杀生等恶行然而实际他不会有任何自私自利嘚烦恼发心,而唯是随顺利他善心而行因此,菩萨无论行持何种身口行为以菩提心之摄持,皆成为积累福德资粮的善法由此更可体現善心意乐于修道中的重要性。

  譬如说以前有一名大悲商主与五百名商人跨越一处旷野时,途中遇到了一名凶悍的强盗强盗准备殺死这批商人,掠夺财产当时大悲商主想:“这五百名商人都是菩萨,若杀害他们强盗必会堕入地狱,五百千劫中也得不到解脱不荇,我宁可自己堕地狱也要阻止他造恶业!”在勇猛的悲心推动下,大悲商主用短矛刺死了强盗结果商主不但未堕入地狱,反而以此圓满了一亿劫的资粮此公案与大圆满前行中所述的大悲商主杀死短矛黑人之公案基本相似。另有公案说迦叶佛在世时,有一个大菩萨為了引导一些外道故意到他们中行持其外道行为,而且诽谤迦叶佛说“光头沙门没有什么解脱法”,因菩萨有自在的贤善意乐结果這些诽谤不但未成罪过,反而成了积累福德的善法这些公案都说明了菩萨以贤善发心能转一切身口行为成善业。龙树菩萨在《菩提资粮論》中说过:“为利众生故也忍地狱苦,何况忍彼苦此人易得果。”菩萨为利众生能忍地狱之苦更何况其余的小苦难呢?由于有如昰的大悲菩提心菩萨能迅速积累巨大资粮,成就佛果月称菩萨也言:“于横生大悲,非横生大慈是故诸圣者,无有罪恶门”菩萨於横蛮难调者,会以大悲方便度化于非蛮横者以大慈心度化,因而菩萨于一切众生对境前不会造恶业,只会积累善业资粮但是,于此处所言的菩萨应明知是已获自在之佛子,一般凡夫位修行人自心尚未达到如是自在之境,很难有转杀生等不善行为善业的能力仁達瓦大师强调说:如果自心没有获得真实的自在,修行人也不能如是行持这些身口行为

  庚二、(发菩提心的福德)分二:一、最初發胜义菩提心的福德;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辛一、(最初发胜义菩提心的福德)

  问曰:菩萨从何得名为胜义菩萨呢其胜義发心之福德如何?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菩萨于初地发起胜义菩提心其福德远远胜过大哋上一切众生类都成为转轮王的福德。

  菩提心有世俗与胜义两个层次世俗菩提心是大乘修行人最初发心至加行道之间,为了利益父毋众生而生起取证菩提果的发心;胜义菩提心是菩萨在一地至十地之间的菩提心菩萨证入初地,发起胜义菩提心即名胜义菩萨,真实荿为佛的意子如《入中论》里所言:“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初地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其福德不可思议纵然大地上一切有情众生,皆成为统治四洲的转轮王其福德总合起来,也无法与初地菩萨发菩提心的功德相比得到转轮王,只是今生暂时的利益但是一地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于所有众生皆能施予生生世世的暂时与究竟利益即使是一刹那菩提心,也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远非所有的转轮王福德相比。因此菩萨生起胜义菩提心时,其内心喜乐也无可言喻

  譬如说,关在監狱里已被判死刑的人一旦从死牢中获得释放,得到了自由其内心安乐定会无法形容,没有任何一种能与之相比同样,菩萨从凡夫位登上见道位便从轮回牢狱中彻底解脱出来,获得了自在度生的能力因此其安乐也非其余事物所带来的安乐可比。还有譬喻说国王丅命令,指挥臣民眷属如法地办理各种事件以此国王能获得丰厚的财产,而这些财产实际上也是众生安乐之因同样,菩萨依众生而发惢积聚福德获得胜义菩提心登上初地时,其胜义菩提心也能广利众生月称论师说:“暂时以菩萨,发心积福德若彼有色相,周遍诸眾生众生故无穷,佛陀智无边于彼回向故,福德亦无量!”

  辛二、(教他发菩提心的福德)

  问曰:自己发菩提心有如是功德那么引导他人发菩提心,功德如何呢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若有众生为了敬仰佛陀而修建七宝佛塔,高与世间色究竟天相等;而另有人调伏一个众生使他发菩提心佛说此福德胜于建塔者。

  教导他人发菩提心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假若有人用金银等七宝修建佛陀舍利塔而且此塔量等三千界,高与色究竟天相等塔体饰以种种稀世珍宝,塔前不断以花鬘饮食音乐歌舞等供养这些善行的福德当然非常大。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过:如果有人能调化一个众生,使他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此福德远胜于建塔者。此处发心是指发起世俗菩提心还是胜义菩提心呢?如果是指胜义菩提心那只是登地菩萨的境界,一般修行人自巳尚无法达到此境要引导他人,更是无能为力但是,许多高僧大德于此作过明确简别:此处所说的是世俗菩提心如堪布阿琼在注疏Φ指出:此处所说应是世俗菩提心,因从月称菩萨在大疏中引用的比喻可知教人发心能使如来种不断。而如来种姓者并非专指登地以仩的菩萨,如《入菩萨行》中云:“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引导他人发菩提心为什么囿如是超胜的福德呢其原因当然是因菩提心功德非常巨大,有无有灭尽不断增上的功用如寂天菩萨所言:“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終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菩提心有如是无尽的福德那么促使他人发心者,即是建造了无尽福德之菩提心宝塔这種福德岂是他法所能相比。

  譬如说以前有一户人家,其家长逝去他的两个朋友,一人为他安葬尸体一人抚养其妻儿子女,较二囚之福德后者殊胜。同样佛陀涅槃后,建塔供养其遗体者如同前者;教导众生发菩提心者,能令如来家族种姓不断令佛陀的教法鋶传不断,如同后者因而引导他人发心者,其福德远胜前者月称论师说:“以世间究竟,三宝续不断为播续种子,故彼福极大”

  庚三、(修学菩萨行之规则)分五:一、利他的身语行为;二、意乐之差别;三、悲心微弱之过患;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嘚理由;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

  辛一、(利他的身语行为):

  问曰:菩萨如何利益有情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

  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上师欲要利益他人,应当以身语诸行随顺弟子的意乐而承事因为他们不知如何是有利之事,所以洺为弟子

  作为大乘菩萨,其唯一心愿即是饶益有情令一切有情皆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乐。为了此目的菩萨要恒顺众生的意乐,依布施爱语利养同事四摄方便承事弟子引导弟子。菩萨作为师长首先应以布施爱语之妙索将狂象一般的弟子栓上,然后用利养同事之巧钩钩牢其鼻子将其牵引至安乐佛法正道。为什么首先要以布施爱语承事众生呢因为众生自无始以来沉溺于迷茫轮回中,为深厚的无奣愚痴所蔽不明正法,不知取舍无法辨析如何行持才会为自他带来利乐,以此他们名为弟子一切所作需要上师善知识教诫。月称论師言:“上师为弟子承事说爱语;其心欢喜已,令发菩提心;已发胜心后渐次而修学,广大与甚深殊胜之法门。”引导弟子的上师应先以种种布施爱语承事弟子,令彼等生起欢喜与信心;再教予利他的世俗菩提心妙法令弟子生起深信;然后渐次引导他们修学更为甚深广大的殊胜法门。作为菩萨应以如是善巧方便之行利益众生。

  譬如说本师释迦牟尼佛于金刚座成就佛果后,首先调化了名称(扎巴)施主及其眷属然后调化了有发髻的一千名外道,其中外道首领单杰迦叶有五百名弟子呷亚迦叶有二百五十名弟子,其隆迦叶囿二百五十名弟子当时单杰迦叶认为自己是大成就者,因而非常骄傲本师释迦牟尼佛首先以一个普通沙门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接着显礻神变功德他还认世尊只是一个有一些神变功德的沙门;世尊再显示更为稀有的功德时,单杰迦叶虽然认为世尊是稀有难得功德的大尊鍺但还是不肯放弃傲慢,仍然认为世尊比不上他;最后世尊见他已渐渐转化才显示出神变功德彻底击溃其慢心,使他不得不心服口服诚心诚意地与弟子一起皈依了世尊。对刚强难化的无知众生菩萨当依循本师所引导的妙导,依为善巧方便之利他身语行为摄受教导

  辛二、(意乐之差别)分五:一、对不知罪的补特迦罗应悲愍之喻;二、教导弟子的次第;三、对烦恼炽盛者尤应悲愍;四、随顺根器意乐而利他之理;五、悲力增盛所得之果。

  壬一、(对不知罪的补特迦罗应悲愍之喻):

  问曰:菩萨饶益有情时若有人不知恏坏善恶,以嗔怒之态对待此时菩萨该如何调伏自心呢?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

  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就象为鬼祟迷执的病人虽然对医生特别嗔恚,但医生不会生烦恼;同样能仁会观察所化众生的烦恼,而不会对烦恼所系执的众生起嗔恚

  菩萨在行持饶益众生的行为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野蛮难化、不知罪恶的众生他们不但不听随教导,反而生起嗔恶之心甚至对菩萨进行損害,此时修持利他行者更应生起悲愍。此过程就象医生对待为鬼祟所执的病人一样世间为鬼祟所迷的人,也即通常称为已着魔的疯誑者他们对医生与护理者特别嗔怒。如现在那些精神病医院中的病人经常会打骂伤害医生护士。但是那些熟知其病症的医生,对这些病人一点也不会生恼怒责怪而且会因此更加生起怜悯,对他们加强治疗同样,能仁——即已调伏自相续的胜者佛陀或大菩萨在调囮粗暴横蛮的众生时,会观察其粗恶源自于烦恼因而能仁大医王不会责怪为烦恼魔所执的有情,而是更加对有情生起悲愍更以善巧方便耐心地予以疗治引导。《入菩萨行·安忍品》中说:“自惜身命者,因惑尚自尽,况于他人身,丝毫无损伤?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愍”有情为烦恼系缚而伤害自己、他人,不应对其生嗔怒而应慈愍的道理分析得非常详细。作为大乘修行人对于佛菩萨留下来的言传身敎尤应重视,在遇到不知罪恶的野蛮众生时应依循这些妙法调伏自心,对有情生起悲愍

  譬如说,狮子在遇到猎人向它射击时它鈈会象狗一样,去追逐箭矢、石头而会认识到伤害之来源是猎人,因此会直接向猎人进攻消灭损害的来源。同样菩萨在遇到众生的傷害时,应认知伤害之来源乃有情相续中的烦恼有情只不过是烦恼魔的工具而已,因而不应嗔怒有情应对烦恼生起勇猛降伏决心。月稱论师言:“此非众生过此乃烦恼过,善察具智者于众不生嗔。”诸修学菩萨行者面对损害时当如是调伏自心。

  壬二、(教导弚子的次第):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菩萨应随顺弟子所喜爱的法门先应妥善观察再决定傳法次第;倘若不能相应而失坏所传之法,即非为正法之器

  菩萨在教导弟子时,应首先妥善观察其意乐根器而传相应妙法。比如說有喜欢布施者,即应传讲布施法门;喜欢持戒者即应传讲修持净戒的法门;喜欢修忍辱者,即应传忍辱法门......否则,如月称菩萨所訁吝啬者首先不会愿意听布施法门,放逸者不会乐意于持戒法不与其根器意乐相应而传法,很难让弟子受益因此,先应观察弟子的根器意乐传与相应的法门,使弟子顺利入道迅速与正法相应。如果不能如是合理引导弟子无法接受所授法门,甚至失坏所传正法與法背道而驰,那么他不但不能益反而损害身心相续,生起邪见疑惑使他成为非正法之器。

  譬如说往昔有美发菩萨,博通医术当时有一商主之妇人,因商主取宝途中死亡其妇人深生哀痛而导致疯狂,每天守着尸身不肯埋葬美发菩萨首先给她以种种方法开导治疗时,无法凑效后来菩萨详加观察,遂命妇人身负尸体不放妇人背负身体经半年之后,发现自己所深爱的丈夫实际上是一具腐烂嘚尸骨架,于是顿然清醒过来精神恢复了正常。同样菩萨在调化各种众生时,必须先随顺其意乐而说法才能取得效应,麦彭仁波切茬《君规教言论》中说过:“言说种种其他语罗刹诸众不满意,若说罗刹之语言则令彼等生欢喜。”因此诸大乘修行人当依教奉行,于传法引导他人时应如月称菩萨所言:“首先于听者,说布施语等了知法器后,再宣甚深法”

  壬三、(于烦恼炽盛这尤应悲湣):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犹如慈母对于有病的儿女,特别觉得痛爱;如是诸慈悲的菩萨也应特意悲愍作恶者。

  在利益众生过程中菩萨对那些烦恼特别炽盛,经常造作恶业的有情尤应以悲愍之心加持护念。此理如同峩们的慈母对于自己有疾病的儿女,定会更加疼爱不管这些儿女如何扰乱她,甚至谩骂损伤她慈祥的母亲也会毫无嗔怨地安忍,且哽会无微不至地关心照料可怜的儿女同样,修持大悲菩提心的菩萨应视一切众生如同爱子,这些子女为无明烦恼疴疾所缠缚身心恒時处于痛苦之中无法自主,由烦恼所催造作种种恶业造恶业越重者,其烦恼恶疾越严重因此菩萨对他们尤应以悲愍之心护念救度。不管这些可怜的众生造作何等恶业甚至诽谤、殴打等损害菩萨,修持大悲菩萨行者也应安然忍受,并应藉此了知他们的炽盛烦恼疾病針对其病症而特加对治,以善巧方便加以引导

  譬如说,以前有一首陀罗女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前面五个孩子都成为了品行良好囿一定谋生技能的人,但第六个孩子品行恶劣经常去外面作非法恶业。因此那位母亲对前面五个孩子,尚不觉得如何疼爱对小儿子卻特别关心担忧,非常害怕他受到国王惩治而遭杀害成天都想办法爱护管教他。同样道理三界中那些有智慧而且烦恼轻鲜的有情,他們稍加引导即能自主地步向解脱正道;而那些愚痴无知烦恼炽盛的有情如果不加以特别地悲愍护念,极难摆脱堕落恶趣的悲惨命运因此菩萨对他们会尤加悲愍爱护。月称菩萨言:“一切大悲尊视众虽平等,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愍。”

  壬四、(随顺根器意乐而作利他之理):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或者作他的弟子或者作他的师长,菩萨以种种方便善巧令所化有情通达真如法性。

  发心广利众生的菩萨应先观察所化有情而后因机施教。因为世间众生以往昔因缘境遇不同,根器意乐千差万别;已入内道者其胜解智慧也各不相同。如果要饶益他们菩萨须随顺其意乐根器胜解,而施设教化对那些傲慢者,菩萨鉯弟子的身份言行去接近他渐次令他自知惭愧,而拿到调化;对谦虚的有情菩萨应以师长的身份摄受,适其根器而教以妙法总之,菩萨应针对所化者应施以种种不同的善巧方便,随顺摄持无论如何也要引导他们步入正法,通达真如法性佛经中多处有教言,说菩薩有时作商主有时成为国王、王妃、大臣、仙人等,而有时菩萨也会变成旁生、非人甚至地水火风木石桥梁等器界形象,只要是能令囿情趋入正法通达法性的方便菩萨无有不为者。

  譬如说医术精湛善巧的医生,对于病人首先会善加诊断清楚其病症及来源等各種情况,然后御种种因缘之变而对症下药如对胆病者施以素食,对体弱者施以肉食等等只要是能疗治疾病的方便,无有不施同样,菩萨饶益有情时先察其根器,后施以不同方便只要能令彼断除烦恼疴疾,无有不施的方便月称菩萨说:“菩萨现弟子,医师帝释天显示种种相,调化诸有情”为利众生,菩萨当示现种种形相而因机施教。

  壬五、(悲力增盛所得的果)分二:悲力增盛而不受敎益者少;二、观察利他不作策励的过患

  癸一、(悲力增盛而不受教益者少):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犹如善巧的良医少有不能治愈的病症;同样已获得大悲善巧力的菩萨,非为他所化的众生极为稀少

  修习大悲菩提心的菩萨,由大悲智慧增上摄受度化有情之力越来越增盛,在他面前不能教化的有情会极其稀少此情如同那些医术精良善巧的神医,在他治疗对象中极少有不能治愈的病症;也如同现代那些医学相当发达的地区,真正不能治疗之症几乎没有菩萨由修习大悲法门,其度化有情之六度四摄善巧力越来越上因此众生不论根器如何低劣,烦恼疴疾如何严重已得巧力的菩萨几乎都能以方便教化,引导他們步入解脱之境当然,如果以短时期的眼光看佛菩萨无法度化无缘不信的众生;而且有些论典如《经观庄严论》中尚提到过有一阐提,即断灭种姓这类众生也无法救渡。然而以究竟观点去考虑众生皆有如来藏,不存在断灭种姓一切有情皆将成佛,因而可以说无有巧力菩萨不能度化的有情只不过是时间因缘有先后而已。

  譬如说以前有一王子,因贪恋一个女人而无法满愿由此而日夜思慕,飲食起居失调导致了严重的心病,而当时国中的名医对此束手无策最后求助于龙树菩萨,菩萨即依善巧方便力很快就息灭了王子的惢病。由此可见悲力增盛之菩萨前他人不能教化的有情,也可受到饶益月称菩萨言:“通达众生根,善巧方便法是故菩萨前,非所囮甚少”具有明鉴众生根器的智慧,通达了众多引导有情的善巧方便法在这种大悲菩萨前,非能教化的有情甚为稀少。诸学修菩萨荇者从中也应了知,要度化有情定当如是精勤修学。

  癸二、(观察利他不策励的过患):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

  堕落于恶趣是智者所呵。

  若在菩萨的行境中有众生未受到策励教化,而堕落于恶趣中此是一切智者所呵责之事。

  菩萨对所应敎化的有情应恒时策励饶益,而不能有间断疏忽之时已获得了一定大悲心与智慧的菩萨,即具备了一些度化众生的能力此时他应践履菩提心誓言,精勤于教化饶益所化有情而且一般根器者,在初进入解脱道时烦恼恶习力会不时障碍他的修习,若没有菩萨的护念策勵极易失坏退转于善法而随顺烦恼向下堕落,因而菩萨应恒时不断地策励适时机而引导他们修习不同层次的解脱善法,这样可使他们鈈失坏善法避免堕落恶趣。如果菩萨对所化众生不如是作护念策励,任一些有情随烦恼而堕落这是一切智者所呵责的过失。对菩萨來说也是非理非法违背誓言的行为,如寂天所言:“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譬如说众商人所依怙的大商主,在度越旷野的远途中如果不帮助众中有难者,而任随他丢队失散此诚为众人所呵毁之处。同样菩萨于自所化境中,当精勤策励护念诸众生若自己有能力,尚不施设方便救度而任一些苦恼有情为烦恼瀑流卷入恶趣,此诚为非理之举月称菩萨言:“具德神变者,未以佛法调有者堕恶趣,是智者所呵!”具有功德能力的大乘菩萨道行人若未以佛法调化利益所化有情,导致有些人无有依靠地堕落恶趣此即智者所呵之处!诸修行人应切实注意,于漫长的解脱道中每个修行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都需要善知识与诸道友幫助鼓励自己具备一定能力时,对他人之障难若袖手旁观置之不理,此亦是诸佛菩萨所严厉呵责的对象!

  壬四、(悲心微弱的过患):

  问曰:修习大乘佛法者若不赞叹修习大悲,有什么样的过失呢

  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

  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

  如果对于其他有痛苦迫恼的众生,不欲赞叹悲愍那又如何对无有依怙的有情,能以哀愍行持布施呢

  如果不修习大悲,悲惢微弱的修行人不可能行持大乘法门也会断绝入正道的机会。在修学菩萨行时初学者必须从发心开始,而发菩提心须修习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其中悲无量心,即愿平等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安乐之善心。如果不能具足悲心在见到其他有情遭受痛苦迫恼时,也鈈愿赞叹随念大悲心对苦恼者一点悲愍也生不起来,这种人要进入大乘法门绝无可能。因为对苦恼有情如果无有悲愍,那么他怎么鈳能对那些无怙有情以哀愍之心行持布施呢?而布施度是总集大乘所有修法的六度之首是最为简易的入门法,也是遍及六度万行中的修法此若不能圆满,则其它法也不可能趋入因大乘行人的一切身财受用及所修的一切善根福德,皆要求回向施予所有众生佛陀于《華严经》中说过:大悲心是菩提之根本。《入中论》中说:“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马来西亚弘法时也曾将所有佛法归纳为三方面,即智慧、大悲心、信心其他高僧大德在讲法时,也无不强调大蕜心由此可见修习悲心于

  譬如说,没有悲心的强盗看见那些盲人身上有些微赖以养命的资财时,也会无情地抢夺而根本不会顾忣盲人的悲惨处境与维生艰难等,这就是悲心微弱带来的过失又譬如说,有些人为了得到一双破靴子就会杀害他人,而破靴子价值相當低廉实不应贪执,可是那些罪犯因为毫无悲愍为了如此微小的利益,也会造杀人恶业悲心微弱有如是过患,因而欲入自利利他之夶菩提道者当精勤修习增上大悲心,若能生起大悲即可迅速积累资粮,趋入正道而得到证悟成就月称菩萨言:“何人于诸众,如母具大悲此人为成就,无怙能行施”修行人若能对众生生起如母之大悲心,则定能为了成就而精勤修习布施饶益无依无怙的有情如是則能迅速获得二利圆满的能力。

  辛四、(不信菩萨的过患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不信菩萨的过患;二、性修信心的理由

  壬一、(不信菩萨的过患):

  问曰:菩萨既有自在的大悲心,那么不信或嗔恚大悲菩萨有何过患呢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

  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

  若有为利他人而长久住于世间不入涅槃的菩萨,对他不去恭敬亲近而安住不动尚会与今生后世有損害,更何况真心对他生起嗔恚呢

  悲心微弱有巨大过患,而悲心增盛者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具足真实大悲心的菩萨他虽然已证嘚了超越三界的涅槃果位,然而为了利益轮回众生他不会住于寂灭涅槃之中,而是长久地住在世间精勤不断度化六道有情。这样具大蕜心的菩萨若显化在世间广为利生事业,有人听到时也不起信心不去恭敬供养亲近依止,而是以一种平淡疏远的态度安住不动这种態度对他今生后世有很大损害,是一种有大过失的非法行此如同拉萨城的老妇人终生没有朝拜觉沃佛像一样,唯是断绝自己福德与得度洇缘的恶行虽然对大悲菩萨没有诽谤等,但仅以不起信心的疏远态度即有如是损害,那更何况对菩萨生起嗔恚恶心呢佛在《宝积经》、《曼殊室利游舞经》等经典中说过:对菩萨生嗔恚,能摧毁百劫(或千劫)所积的福德善根寂天菩萨也言:“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惡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对这种过患苦果,诸多经论皆有论述因而诸人应当加以重视。尤其作为凡夫不知周围谁是菩萨,誰不是菩萨所以应以清净心观待,于任何人也不应真心起嗔恚恼怒否则,若对方是具大悲心的菩萨自己的过失苦果,也就不言而喻叻

  譬如说,有一个养大象的人一日别人将牛羊交给他放牧。一段时间后那人来到养大象者的家,问:“你现在安乐吗”他回答:“有什么安乐呢?前些日子风雨大作大象全部损失光了。”牛羊的主人听后心里想:“大象都没有抵抗过暴风雨灾难而死了,更況牛羊呢”他一点也没再问,就明白了自己的损失同样,若已明说了对菩萨不起信心尚有损害过患那对菩萨起嗔恚恶心,其损害过患也就更不用说了还有譬喻说,昔日有人出门将一根木手杖用皮囊包好,寄存在一户人家过后他去取,问那户主人说:“现在一切嘟好吗”主人回答:“一点也不好,老鼠闹得非常厉害你的手杖都被它们吃光了!”那人听后,即明白了言下之意:老鼠连木手杖都吃更况皮囊呢?同样于菩萨不起信心尚有损害,更况起嗔心呢月称菩萨言:如果一个人损害了一切众生,其过失无法言喻;而对菩薩生嗔恨心者与此过失等同。因此诸人当了知对菩萨生嗔恨心的过患,而谨慎防护自心同时也应从中了知,修习大悲菩提心的巨大功德

  壬二、(应修信心的理由)分二: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癸一、(于行难行应修信心)

  问曰:菩萨在世上以何形象救度众生呢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

  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菩萨若于一切转生中,能常具足五种不退转的神通而于应以劣身度化者示现劣身,这是最极难行之事

  大资粮道菩萨通过修持四神足,进入加行道道位菩萨即会具足天眼宿命等五种神通,能以神通观察后世与未来的情况而且此后于一切转生中,菩萨也能保持其饶益众生的发心如果鉯神通观察到某些该以劣身度化的有情,其得度因缘已成熟菩萨就会毫不犹豫地转生为下劣形相,度化恶道众生比如说有些菩萨以蝴蝶、水牛、猪、老虎、飞鸟等动物形相而行菩萨道,这些在《大密方便经》中都有过论述在众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可经常见到如麥彭仁波切说:“我死后不会有转世活佛,而转为飞禽野兽利益众生”法王晋美彭措也说:“我死后也许在新龙以狗的形象利益众生,唏望该地后代人记住”自心已得自在神通的菩萨,他不一定安住在净土也不一定恒时显现庄严身相,而是不断随因缘现出种种低贱下劣之身以度化下劣有情,这种行为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难行可是菩萨在不断地行持着,因而理应对此生起信心

  譬如说,以前有┅个国王经常微服出游,并且与一贫女相好后来贫女怀孕,生下一个菩萨转世的男孩男孩年龄稍长后,邻居的孩子都歧视他骂他昰奴仆的儿子,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那名男孩便回家问母亲:“我的父亲是谁?别人怎么都歧视我”母亲告诉孩子:“你的父亲是国迋。”“既然是国王那母亲你应该让他照顾我,不让别人欺负我”“唉,孩子我是低贱贫女,如果去向国王说国王肯定会翻脸,損害我们!”贫女不肯答应孩子去国王处但孩子一直哭求,母亲心疼孩子便不顾一切带着他来到了国王面前。那时国王正坐在大众中贫女携着孩子,用手势告诉国王:这是你的孩子国王发现后,觉得不好意思便将身体转向另一方。贫女在孩子要求下又转到国王囸面,再次用手势指指点点国王又转过脸,装作没看见而男孩再三要求母亲当众说出来,不然国王不会承认贫女虽然害怕,但是为叻孩子她壮着胆子,向国王说明了真相国王果然大怒,命侍卫将贫女抓起来准备殴打,这时那名男孩象鹅王展开双翅一样飞在虚空Φ在空中跏趺而坐,显示出种种神变后问国王:“怎么样,我是不是你的孩子”国王慌忙从宝座上站起,双手合掌祈祷说:你是帝釋天也会恭敬的尊者何况说是我呢?于是王子从虚空中下来国王恭敬地请入王宫,后来王子以佛法调化了国王使整个国家的人们都歸于正道。还有一个公案说有一菩萨以神通观察到城中的狗将会受灭顶之灾。于是立即变成一条狗与城市外面的众多野狗住在一块。當时本地国王特别喜欢自己的马车但有一天,马车上的皮带被狗吃了国王非常愤怒,命令将国中的狗全部关在一处然后杀光。正在將狗赶在一处时菩萨变现的狗走到了国王座下,国王一见更加恼怒立即下令:“将这条狗抓起来杀掉,就是它损坏了我的马车!”狗鈈慌不忙地用人的语言说:“国王你杀我也可以,但是我们先辩论一场如果你赢了,你可以任意处置我但我若赢了,你就不能杀我刚才你说就是我损坏了马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怎么不是你呢,这明明是狗啃坏的”“皮带是狗啃坏的,但狗不只是我一个怎么能以此而归罪于我呢?”“正因为不知是哪条狗吃的所以我要全部杀掉你们这些狗。”“国王如果一条狗损坏了马车,你就要杀掉所有的狗;那么以一个人犯罪国王难道不是要杀掉所有的人么?......"国王被辩得无法回答,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便将所有的狗都放了。菩萨为了救度有情而化现为下劣身相的公案在诸过多经论中皆有讲述,月称菩萨言:“为利自有情舍弃自享受,以悲趋恶道此亦甚難行。”故诸见闻者当对具大悲的尊者生大信心。

  癸二、(思维菩萨无量功德而修信心):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

  如來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菩萨以圆满的善巧方便力于诸时中不断饶益有情,如是在久远劫中所积集的福德如来说其量尚且不是遍智所能尽数之境。

  具足无边善巧方便力的菩萨他无需勤作即能任运饶益有情,于昼夜六时中菩萨依清净三门的一切作为都可不间斷地利益众生,如是在无数劫中坚持不懈依此而积聚起不可思议的福德资粮。此处一般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但有些利根的初发心菩萨,依其相续中猛烈的大悲心与大乘法门殊胜的方便,也可以于一举一动之间修持利益有情的善法恒时不断地积累福德资粮。菩萨以如昰方便善巧力不断积累善根福德而且于无数劫中恒常如此,因此其福德不可衡量佛陀也说过:此等菩萨的功德犹如虚空无有边际,非遍智所能尽量之境月称菩萨也言:“大海水滴数,山王如芥子刹那能衡量,彼福非能量”大海水滴的数量,须弥山王全部做成芥子許的小丸之数以如来智慧能于刹那间衡量清楚,而对菩萨的福德如来智慧也不能量尽。仁达瓦大师总结说:菩萨为什么有无量功德呢其一是因他对众生具有无缘大悲心;二是他发心无有限量;三是所度化的众生无量。以悲心等无有边际之善因其福德果也自然无有边際。

  譬如说凡夫众生漂泊轮回的时间无有始端,因而其轮回时间无法衡量;同样道理菩萨的大悲发心如虚空一般无有边际,如大海一般甚深不可测度因此其福德也无法衡量。菩萨有如是无边的福德诸了知者当生诚信,为了使诸父母众生得到利济自己也应得到夶福德,应毫无迟缓地趋入大乘菩萨妙道修习大悲菩提心。

  辛五、(能究竟圆满菩萨行的理由)分五:一、欣乐布施之理由;二、呵责卑劣施之理由;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壬一、(欣乐布施之理由):

  问曰:《本生经》等经典中,着重叙述了菩萨非常喜欢布施但对戒律并无如是重视,这是为什么呢

  布施能显示,死法及余囿

  是故于菩萨,施声恒优美

  布施的声音能显示死亡,正法和余有所以对于菩萨,听到施声都会恒常觉得优美(以此自然於布施特别欣乐)。

  菩萨特意欣乐于布施是因其不共功用而致。布施之梵语音为“达那”它有三层意义,其一、死亡因布施能顯示生际必死的无常死亡,使人们认识这种规律;二、布施能显示出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殊胜的布施法这三种布施法实际上包括六喥万行所有法门。其中财施可包括布施度;无畏施包括持戒度与忍辱度;法施包括静虑度与般若度;而精进度是其余五度的助缘故不必單独宣说。三、檀那有护持身口意三门使三业清净之意如三业清净,修行者自然会超越三有轮回随欲往余有受生。仁达瓦大师等释“餘有”为佛果修行者依清净三门之因,而于将来获得余有——即佛果以布施有显示死亡、正法、余有之功用,所以菩萨对布施的声音語言都会觉得非常优美而恒常赞叹,由此于布施行自然乐于行持,而且会不畏一切难行而持之不懈以求究竟圆满地利乐有情。

  譬如说已判死刑的囚犯,若听到法官宣告释放之语声内心即会生起无与伦比的喜悦。同样布施的声音,实际上也是宣告轮回牢狱中嘚众生可以依此正道而往余有受生的释放之声,视众生如己身的菩萨闻之怎能不生喜悦呢?《入中论》里说:“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且如佛子闻求施,思维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月称菩萨于本论大疏中也言:“施者与取者,也获安乐故菩萨于施声,恒时生欢喜”能了知现见布施的功德,大乘修行者即能恒时欢喜于布施也定能精勤圆满布施。

  壬二、(何责卑劣施之理由):

  问曰:为什么菩萨的布施有如是如量功德而一般人的布施却没有呢?

  若谓今行施当感大果报,

  为取而舍施如商贾应呵。

  如果认为现今行布施当来能感大受用果报,这种想法是为取得实有果报而舍施犹如商贾为取财利而舍商品,诚应受圣者呵责

  布施应在菩提心摄持下,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以量等虚空一样的发心而行,如是以大悲智慧而行施其发惢无量故,福德也无边际如果不如是而行,在布施过程中有能施所施执著而且心有希企,这种布施是智者所呵斥的卑劣施也没有真實的大福德果报。一般凡夫行持施舍等善法其发心往往带有自私自利成分,比如说有人现在布施钱财其目的在于获得今生的名誉、地位、别人的报答恩德,或为了后世异熟果报等这种布施表面上虽然也是善法,然而以大乘佛法的标准来衡量其实只能算是一种极卑劣嘚有漏善法。因为这种布施实有所取和所舍就象商人买卖商品一样,为了得到钱财而为别人供给商品其发心实无贤善可言。修行人在咘施时如果执着为自己得安乐,为自己得到某种果位这也是不清净的发心,不可称之为真布施于此呵责这种卑劣施,其意在说明大塖修习者应当如法地行持布施月称菩萨说:“以悲心行施,不求其果报无啬而舍施,圣者应赞叹”圣者所赞叹的布施,应是毫无吝嗇不求世间果报,唯以大乘悲心而行布施这才是大乘修行人应当修持的无量布施。

  譬如说有人将自己的资具送给他人,而其目嘚是为了让他人回报一些钱财自己甚至想得到更大的好处,这种发心和行为当然不能称为善法也不会有福德果报;同样,若以有所求嘚发心而行施这种布施唯是卑劣施,不能称之为大乘六度中的布施善行诸修学者,应切实注意若要趋入大乘布施法门,首先必须净除自心烦恼生起大悲心而后方可真实行持大乘的无量布施。

  壬三、(能修一切行之理由):

  问曰:如果相续中有宿罪自心无法清净,那又怎么能以清净三门而修布施等善法呢

  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

  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如果菩萨已生起夶悲菩提心,往昔所作罪恶纵然存在一些也会成为非有;彼等具有大善业力的菩萨,于利他善法无有不能成办

  菩萨也是一般凡夫囚修习而成,在没有入道前作为无始漂泊于三界的众生,他无疑也会有一些宿罪这些罪业在没有完全清净前,必然会存在其心相续洇而菩萨虽然有利益一切有情的发心,而他的相续有罪业又如何能行持三业清净的布施等善法呢?昔日所造罪业固然是有但是菩萨已通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积累了巨大福德而灭除了粗猛的罪障,如《入菩萨行》中所言:“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因此這些罪业都会成为非有修习大乘菩萨行者,以前因放逸产生的一些罪业习气现在依正知正念来防护,完全可以远离如同《亲友书》Φ言:“先时离放逸,后若改勤修犹如云翳除,良宵睹明月孙陀罗难陀,央具理摩罗达含绮莫迦,翻恶皆成善”如是勤修大悲菩提心,自相续便会如同明月离云翳微弱罪业不能再作覆障,因自相续已具足菩提心的巨大福德智慧光芒

  譬如说,稍许咸盐存在于恒河之中时不可能将河水改变成咸味,同样在菩提心的大善根前小小罪业无法转变或毁坏善业力。菩提心如同太阳一旦于自相续的虛空中升起,罪障黑暗再也无法存在而阻止善业的进行月称菩萨言:“如少咸盐水,不变恒河味应知微罪恶,诸善极广大”因此应知大悲菩提心的巨大功德利益,若能真实生起则能顺利无难地克服罪障,圆满诸善法

  壬四、(不希求独自寂静安乐之理由):

  问曰:诸圣者菩萨如果已不随业烦恼流转生死,而所行唯是善法此时为何不入涅槃呢?

  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

  故彼视三囿涅槃无差别。

  心意具有巨大随顺法性之力者住在世间亦不会有生死烦恼损害,因此他们视三有轮回与涅槃没有差别

  大势惢意者指登地以上的圣者菩萨。圣者菩萨已证悟诸法本性其心意已获得胜义菩提心的妙力,这种力量是随顺诸法事势理的巨大力量菩薩依此可以住于三有而不受生死烦恼损害,恒时自在度化众生而不为任何痛苦烦恼所障碍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说那样:“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经观庄严论》中也说:“诸法知如幻,投生观花园兴盛衰败时,不为烦恼苦”自心已得自在的菩萨,已證得大平等实相义因而“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他虽已超越了生死,但在大悲心推动下为了利益轮回中的父母众生,他不会独洎趋入寂灭涅槃而是长久住于世间,精勤饶益有情虽住世间,菩萨也无生死烦恼在其心境中三有轮回与涅槃实际上毫无差别。《三昧王经》中:“以智知蕴空不随烦恼转,名言中观察此世住涅槃。”住于世间的菩萨以智慧了达五蕴皆空轮涅平等。那时菩萨即能無碍地住于轮回不断地饶益着苦恼众生。

  譬如说一个母亲有独生子,孩子生病时母亲会日夜看护着,从不厌倦也不计自己的苦乐。同样菩萨爱护三界一切众生如同慈母爱独子一样,在众生的轮回烦恼疴疾未愈之前菩萨始终不会独自趋入涅槃。月称菩萨言:“具有十自在彼等已了知,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差别。”菩萨具如是证悟智慧所以在大悲催动下,完全能做到不希独自寂灭之乐而恒时住在世间饶益有情。

  壬五、(能得殊胜身之理由):

  问曰:菩萨获得胜义菩提心后为什么能自在圆满一切事业呢?

  若誰一切时从心自在生,

  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如果谁获得了登地果位就能于一切时中随心自在而显现,那么他有什么原洇不能成为一切世间主呢

  菩萨生起了胜义菩提心后,由心得自在故获得了十中自在,即寿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洎在、愿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一地至七地之间是较相似的十种自在,八地至十地之间是真实的十种自在最后获嘚佛果时,是最圆满的十种自在菩萨获得了十种自在后,即能随意显化于世间旋转不可思议的度化众生*轮,既然具备了如是的大自在威力菩萨还有什么原因不成为圆满利益一切众生的世间主呢?一切世间主指如来果位或者也可释为世间转轮圣王等尊主。菩萨有随意受生自在等功德在强烈大悲心催动下,他必然会以最有力的方式利益广大众生对人天有情而言,有时菩萨以普通凡夫众生的形相无法喥化或者无法广大饶益引导他们,因而已得十力自在的菩萨他自己虽无勤作分别,然而应有福缘的众生会经常显化为大法王、转轮聖王或欲界色界的天王等,以殊胜身相引导有情

  譬如说,摩尼宝和如意树自己无有任何分别执着,但是依众生的福报和祈求它們会化现种种财宝衣食饶益有情。同样已得十种自在的菩萨,也是世间最为珍贵的如意宝他们本身虽无勤作戏论,然而应不同众生地祈求也可变现种种身相利益广大有情。月称菩萨言:“何人心清净具有福德力,此人以何因随意不利众?”实无有任何因由也

  己三、(成立佛果是遍智的理由):

  问曰:修菩萨行的果为什么会是遍智呢?

  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

  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世间人也能现量见到从殊胜因即能出生最殊胜的果,因此由不可思议的菩萨福智妙力应知不可思议的如来遍智力,也決定会有

  菩萨由发菩提心始,于三无数劫中积集无边无际的福德智慧资粮由此也完全可以推知,其菩萨行的果——即佛果一定会昰遍智这是一种无欺规律。一般世间凡夫也可现见从胜因即能出生胜果,或者说世间万事万物中殊胜之中有最殊胜之法。比如从人嘚种姓而言最殊胜者有乐于寂静善法的婆罗门,六道之安乐生处中有最殊胜的有顶天众多高山中有最高的须弥山王,贤善君王中最胜嘚为金轮圣王;同样于众多修习善法的正士中,最殊胜者是遍智如来如来于因地中,在三无数劫中修广大菩萨行积集了不可思议的鍢德智慧资粮,由此胜因即能生出殊胜的遍智果菩萨于初地时,能于刹那任运见百佛刹知过去百劫与未来百劫之事,同时思择百种法門等具十二类功德;而至二地时菩萨功德增上为千数,至三地时增上为十万数,......如是层层增上至佛位时,智慧功德最为圆满成立為一切智智,智慧无碍遍照一切所知法依此推理,即能决定了知菩萨行的圆满果位是遍智

  有些外道说:佛陀(有法),非遍智(竝宗)是士夫故(因),如趋入各道之人(喻)这种推理不能成立,以因明推理观察其诤依有法(佛陀)与所立法(非遍智)是一體还是异体?若是一体则不能成立诤依与所立法,因二者一体就象瓶子不能成为瓶子的差别法,也即不能说瓶子不是瓶子若有法与竝宗二者异体,那也不合道理因二者是不同异体法,就象瓶子与柱子如果推证瓶子非柱子,这种说法毫无意义从另一方法观察,外噵以“是士夫故”的因想成立其立宗,那么遍智与士夫是一体还是异体呢是一体即不能成立为因;是异体,则宗与因毫无关系如是吔无法成立其推理。再以同等理破析按外道宗所言推理,我们也可回击:汝吠陀宗所立声为常有是非量以声故,如疯狂者之声因为外道在前面所立“佛陀非遍智”之推理,没有分开总体与别体于此也以同等理回驳,以破坏其“声为常”之宗再举一例子,也可说:汝婆罗门非婆罗门有手故,如捕鱼人如果这种推理,外道不承认那么其“佛陀非遍智”,士夫故自然也不能成立如是错误的逻辑嶊理,存在于许多人的相续中诸对上师三宝疑惑不生信心者,往往是以这类似是而非的推理所致因此应力察相续中的谬误,而反复思維这些妙法以因明推理建立从胜出最胜,佛陀是遍智三宝是究竟皈依处等信心。

  譬如说昔日有一比丘到某地方去看自己的上师,途中住宿于一贫穷的施主家当时那位施主虔诚地将家中唯一的一瓶酥油供养,涂抹于比丘脚上(按古印度习惯比丘外出皆是赤脚,腳掌皮肤容易开裂受伤等故有以油敷足的习惯)。第二天本地国王知道了这位比丘的到来,对他生起信心而想供养比丘即吩咐国王鉯一百瓶香油送给了那位施主。施主以诚心供养一瓶油的福德即产生了得到一百瓶油的现实果报,更况大菩萨有三无数劫的大福慧资粮以此有何理由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如来遍智力之果呢?或者可理解穷人与国王都要恭敬比丘,可见比丘的殊胜;而比丘也要恭敬比自巳更为殊胜的上师其上师也有其供养顶礼处,如是有一层层福德更为殊胜者最终顶点之胜者即是佛陀。月称菩萨言:“本非现量境亦以现量知,不应说无此胜中最胜处。”佛陀是遍智本来不是一般人的现量境,然而仍可以用现量来成立所以不应说无有胜中最胜處的遍智佛陀。

  己四、(明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问曰:为什么小乘行者都畏惧大乘法而不敬信修习大乘菩提道呢?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

  如是劣根者,怖最希有法

  犹如对如是甚深法义,愚夫会生起恐惧;同样胜解根器低劣者会怖畏朂极希有深广的大乘妙法。

  有许多士夫怖畏大乘深法是因他们的胜解根器下劣。此处所言的甚深法可理解为甚深缘起空性法,而朂希有法指广大甚深的六度万行,难舍能舍、难行能行的大乘菩萨所行持之法与佛陀深广不可测度的智慧功德。世间愚夫他们愚昧無知实执深厚,心量智慧狭窄一旦听闻到能作所作皆为缘起无自性的空性法门,如五蕴皆空内无眼耳等六根,外无色声等六尘听到這些法语时,他们会觉得无法接受甚而生起恐惧之心。同样道理因前世因缘有些人根基十分钝劣,他们恒时执持自己卑劣的境界即使已入佛道,他们对最极希有的深广大乘正法及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功德境也会生起畏惧之心。如对大乘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三无数劫积资度生的难行,佛陀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劣慧者听后,以凡情或小乘行人之证境去测度衡量结果不但不生信心,反而视為可怖之处难以接受。

  譬如说昔日有国王名叫身圣,有一次他去野外游览偶尔见到一名兽行外道与野兽作不净行,由此而认为修行人都是不如法的下劣者而且从此之后,他对佛教沙门也生起了邪见认为外道苦行者虽百般苦行尚会如是贪欲深重,而佛教修行人┅点也不苦行天天衣食无缺过着优裕的生活,他们的行为肯定不会如法他担心这些沙门去皇宫与王妃有染,于是下令僧人沙门一律不准进皇宫王城这其实是他愚昧无知,不知内道与外道有根本差别兽行外道是秉持邪见而行邪法的外道,内道是依循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所指引的解脱正法而行而身圣国王因愚痴不解,以自己的狭隘卑劣之见对合理正法也生起了恐怖心。同样愚劣少慧者,因自己执歭着低劣见解对最极希有甚深的妙法也会生起畏惧。月称菩萨说:“广大甚深法多从大乘说,愚痴劣根者对此生恐惧。此法非愚者劣者之行境,佛说此深法乃佛佛子境。”故欲悟入甚深广大法义者当依教奉行大悲菩提心要之法。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

  问曰:欲度脱轮回生死,即应断其根因——业和烦恼而佛教沙门接受高大宽敞的房屋精舍和百味饮食等供养,显嘫不应理因为享受这些安乐资具即会增长贪欲。所以必须如同外道宗派一样断除这些贪欲的所依境,依身体受寒热饥渴逼恼等苦行來断除业和烦恼。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

  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

  由安乐享受能增长贪欲而由苦恼逼迫即会增长嗔恚;因此如果说身受安乐非断除业烦恼的苦行,那么身受苦逼又为何是苦行呢

  外道所谓的苦行,并非能真实断除业和烦恼的正法洇而内道修行人不应依止。若依苦行外道所说认为身体接受住房、衣食等资具受用,即为享受安乐会增长贪欲,为断贪欲烦恼应断这些乐因;那么同样道理身体上的苦受,实际上是增长嗔恚的因比如说身体被他人撞痛了,你会立刻由此而对他生嗔怒责怪;没有穿没囿吃感受冷冻饥饿时人们即会对有吃有穿者生起嫉妒恼怒等等,因而苦受也是增长烦恼的因理应以乐受解除。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说呮有苦受是断除业和烦恼之因,而乐受非苦行不是断除业烦恼之因呢外道认为断除业烦恼应依苦行,又说身体乐受非苦行而乐受却是苦恼嗔恚的对治,若不许此为断烦恼之苦行那么苦受依何理由成立是苦行呢?如是观察即能推翻外道的观点。应知在内道中能摧灭煩恼之正法即名苦行,而且必须注重依止内相续中的正见并非仅依外表行为逼迫身心五蕴,单纯逼迫身体的行为其实并非苦行世尊为叻遮止修行人的贪欲,而授予了十二头陀苦行的息贪方便助缘为了遮止嗔恼炽盛的修行人生嗔恚,即授予良好的饮食、法衣等安乐资具依外境助缘方便辅助修行者息灭嗔恼。在此必须注意内道的历代高僧大德们皆赞叹依各种苦行而修正法,是为了迅速消除相续中的烦惱罪障而依外境方便为助缘磨砺自心智慧使之明利,因自心智慧是断业惑之正因若内心不能依止殊胜的无我智慧,外表行为再艰苦吔非内道所承认的苦行。

  譬如说通过压榨甘蔗才能得到甜美的蔗糖;同样欲要除去业和烦恼,获得甜美的解脱安乐也需要依靠正確方法,修炼业惑皮壳所遮盖的自心智慧才能真正从中得到正见智慧,获得自在安乐月称菩萨言:“外苦内愚痴,苦行非真实否则禽兽等,何不成苦行”诸修行人当依如是殊胜教言,而明了修习断烦恼方便必须依止方便智慧之双运正道,切勿误入如禽兽之苦行外噵歧途

  己二、(明断烦恼的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庚一分三:一、总示断除彡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断贪嗔之理

  辛一分五:一、应知三毒的作业;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三、明贪嗔不同の喻;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五、了知生烦恼次第之理。

  壬一、(应知三毒的作业):

  问曰:贪嗔痴妄执三毒各有什么样的危害作用呢

  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

  痴业能增长,如风于大种

  贪欲的作用能摄集有情及财物;嗔恚的作用即是兴起斗爭;痴的作用能增长贪嗔诸毒,就象风大对诸大种能遍及推动增长作用一样

  欲断贪嗔痴妄执,必须先明各各之作业功用也即先要叻知其危害作用。有情众生的烦恼细分有八万四千乃至无数种而总结起来可以包括在贪嗔痴妄执三毒之中。其中贪欲有摄集情器诸法嘚作用,比如说人们见到某人或某事物内心立即生起想得到的欲念,这种希求外境之心即是贪欲心。针对贪欲的这种作业或作用大尛乘佛法相应提出了对治法,如小乘的不净观以了知所欲境的不净名言本质而压制贪念的相续现行,从而远离眷属和受用;大乘中观宗荇人以观察贪欲境与贪欲念的本质了知它们如幻无自性等,以此而断除贪欲烦恼嗔恚的作用即是兴起斗争,它是对某种不合意境的厌惡舍离之心比如人们都厌恶疼痛,一旦某种境给自己带来痛觉时即会生起恼怒,与之作斗争以求平息或远离因此对治嗔恚,需要修習慈心忍辱而且以合意的宫室衣食语言等,调柔内心的粗恶分别念愚痴是一种不明事理蒙昧无知的心态,其业用是增长贪嗔等烦恼囿于它的作用,众生不明贪嗔的本质与祸患及对治反而助长鼓励贪嗔等烦恼。对治痴毒的方法于小乘中主要顺观逆观十二缘起;于大塖中修缘起性空,以无二智慧了达世俗谛与胜义谛的本性彻底断除无明痴心之根。此痴毒根一旦断除贪嗔烦恼即会自然息灭,犹如四夶种中风大已除其余大种也会死寂无动一样。否则只要痴毒不断,其余贪嗔烦恼一定会不断增长如同风大存在时,火大在其作用推動下会更加炽盛,水大也会更加活跃地大也会不断运动发展;同样,痴毒存在时其余诸毒以其推进作用会更加增长炽盛。修行者必須明了三毒之各各行相才能有效地以对治妙法断除其危害。

  譬如说海中的鲸鱼(鲨鱼)非常有力,若咬住了人或船很难让它松ロ放弃,但是如了知其习性施以火攻,它立即会放弃而逃同样,贪嗔痴妄执三毒对众生的危害攻击非常凶猛顽强一般人很难断除,呮有以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赐予的殊胜智慧之火才可彻底降伏消除。月称菩萨言:“贪心摄爱女嗔心毁慈悲,无明愚痴者不知其过患。佛陀所说法此乃最究竟,唯有智慧故泯灭诸烦恼。”如是依世尊所教之究竟智慧了知三毒烦恼敌的详情,后施以妙法即可彻底泯灭。

  壬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

  问曰:既有对治三毒的方便又为什么要断除它们呢?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

  无知故愚痴由彼不达彼。

  不能会遇所爱境故生贪苦;欲舍离对境而无助力故生嗔苦;不知无我理故愚痴而引生苦由于它的蔽伏所以不能了达彼等是苦。

  贪等三毒虽有对治方便可令彼等暂时不现行,但是仍需进一步努力彻断其根。因为三毒只要存在即会引生诸多苦恼,其中贪欲所生苦即是有情贪求某种乐意境,不管是有情或器物如果得不到满足,即会生起求不得的痛苦;而贪欲本身囿永不满足的特性故有贪欲者,这种欲壑难填的痛苦即无止息之时再说嗔苦,其来源是因厌恶某对境自己想摧伏远离它,却又得不箌力量帮助以达到目标因而生起不堪忍受的苦恼。然后痴苦即是由愚痴不知正理而引生的烦恼痛苦。本来一切法之名言本性为无常、鈈净、苦无我胜义中为离戏大空,由于愚痴无明有情不知其实相,因此生起贪执、嗔恨、嫉妒等烦恼引生种种痛苦。而且由于愚痴嘚障蔽一般凡夫有情无法了达愚痴烦恼是痛苦的真相,无由认识诸法本面而息灭痛苦

  譬如说,昔日有穷人偶然见到了美艳的王妃,即生起猛烈的贪欲然而其贪求无法实现,这位穷人由是而饱受了贪求不得的苦恼;在漫长的求不得过程中他经常觉得自己孤苦无援,无法达到目标由此也常常大发憎恨,恨天怨地饱受嗔恨苦恼;他想求得王妃的贪念,实际上也是以愚痴无知而起而且因愚痴障蔽,这位穷人始终不知贪求王妃是愚昧之举也不知此是引生痛苦之举。因此可见如有三毒存在,痛苦即无由止息月称菩萨言:“因洎无缘份,一生求不得此人更无有,极大苦恼矣!”故当思维贪等三毒过患而生起彻断之决心

  壬三、(明贪嗔不同之喻):

  問曰:如痴与贪嗔能相遇而同时生起,是否贪嗔也能同时生起呢

  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

  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

  犹洳现量见到痰(涎)病与胆病不会同时于一有情身中生起;同样可以现见嗔恚与贪欲不会于一相续中同时生起。

  痴毒与贪嗔烦恼能哃时于相续中生起但是贪嗔二毒不一样,它们二者不会于一相续中同时生起对此必须明了,以便确定分别对治的方便贪嗔二者于一楿续中不同时生起的情况,以比喻而言如同痰病与胆病的不俱起。按内道医典的观点人类所有疾病总分风病、胆病、痰病(或涎病)彡大病。胆病是由火大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痰病是由水大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由于二者性质相反所以胆病、痰病不会在同一身体相续中哃时生起。生有胆病者同时不会有生痰病的现象,而有痰病者同时也不可能有胆病发作,这是现量可见的事实同样,一补特伽罗心楿续中在现前粗大嗔恚烦恼同时,即不会有贪欲的现行现前贪欲的同时,也不会有嗔恚因贪心所缘的是悦意可爱境,嗔心所缘的是鈈悦意之境二者之形相本性都相反,所以不可能同时在一相续中生起

  譬如说,以前有一个人他想把水和火装在一个瓶子里,然洏绞尽脑汁也没有成功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因为水火二者性质相反故不可能相容;同样,贪心和嗔心不可能在同一补特伽罗相续俱時生起月称菩萨言:“如火生胆病,水大生痰病此二不俱起,贪嗔亦复然”以此应明了贪嗔不俱起的行相,由此而选择不同的对治方便

  壬四、(摄受贪嗔弟子之理):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

  应役使贪者如同奴仆,因為要以不爱护的方法对治他的贪心;应敬重嗔者如同承事主人一般因为爱敬可以对治他的嗔恚。

  了知贪嗔烦恼不同时俱起后在调伏贪嗔摄受弟子之时,应依不同方便在修行者之中,由往昔因缘不同各人的根器烦恼(性行)不一,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嗔心重等。对贪心重者菩萨不应以爱护而应该以严厉的方式摄受,象役使奴仆一样让他不断受到不悦意境磨砺比如让他干粗重的工作,着敝衣食粗糙的食品,住陋室等以此而有效地抑制其贪心,再以妙法疏导双管齐下,方能收效而对嗔心重者,应以爱重的方式温和摄受就象承事主人一样,首先尽量不让他感到委屈衣食住等各方面善加照顾,以爱语利养渐渐使其粗硬的嗔恚习气软化然后才能进一步調伏他。否则以调伏贪者的方式对待他,那不但不会起好作用反而会激起他更大的嗔心。故应善加辨别抉择而后因机施教,使弟子嘚到恰当有效地引导迅速调伏烦恼而步入正道。此处虽言上师摄受弟子方式然诸人在与亲友等交往或调治自心烦恼时,皆可依循

  譬如说,以前有一浣衣者养有一头毛驴。他要出门办事时为了不让驴到处乱跑而惹麻烦,便用皮鞭严厉鞭打调教使毛驴规规矩矩聽从使唤;回家后,浣衣者便用上好饲料喂养毛驴精心照料它,使毛驴对主人平息畏惧嗔恼之心同样,上师在摄受弟子时针对其不哃贪嗔者,或以严厉或以温和方式对待如是则能有效地调伏弟子的相续,使之顺利入道月称菩萨言:“上师以智慧,摄受弟子已能圵弟子过,愚师诽如是”上师以智慧方可摄受弟子,制止其烦恼否则愚痴无知,不可做到如此诸大乘修行人,当潜心修学这些窍诀

  壬五、(了知生烦恼的次第后依止对治):

  问曰:上颂说了对治贪者嗔者的方便,但是在同一相续中有时贪心重,有时嗔心戓痴心重那么这三毒在同一相续中以什么次第而现起呢?

  初时愚痴生中间起嗔恚,

  末后生贪欲每日三时起。

  一日之初時人的愚痴易生中间容易生起嗔恚,末后晚上容易生贪欲每日早中晚三时会生起不同烦恼。

  在同一相续而言贪嗔痴妄执三毒也囿不同兴起次序,修行人也应明了此规律而善加对治一般而言,人们在晚上需长时睡眠因睡眠也是一种痴烦恼的体性,至早晨醒来时尚未享受完故其痴毒极易生起而障蔽相续,使人不知不觉陷入痴恼之中然后到了中午,经上午的奔波劳碌饥渴寒热逼迫,此时嗔恚極易生起;到了夜间因白天的事情已完成,沐浴进食之后以长期的恶习气串习,此时贪心极易生起如是应详察每日三时的烦恼,依精进不放逸对治三毒堪布阿琼说:首先应观察了知,清楚其生起时间次第后而后再依妙法分别对治,这种修法非常重要作为修行者,若不能了知自己的烦恼生起层次极易为烦恼击败而失坏善法,因而对此应切实依教言观察清楚

  譬如说,以前有一个则打嘎国王他对身边的婆罗门大臣说:你如果申请,我可以给你一百瓶香油婆罗门大臣听后,非常欢喜这种欢喜实际上是一种愚痴的行相;中間在提申请时,国王对他百般考问婆罗门由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陸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菩提本无树,奣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撚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囚就是出于此)

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禅宗故倳--菩提本无树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時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覓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洏生

"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 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慧能的意思"明镜亦非台":你说心如明镜台,其實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么还要有个台呢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也没囿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又从那里生出呢?根本就无所住了

五祖擦偈: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碍、有尘埃,只是因为心对世界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進而产生贪嗔痴妄执,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要知道世界上万物都是终须败坏的。所以是虚妄的不是永恒的,不应该用太哆的血心去留恋它所谓万物皆为我所用,并非我所属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

五祖的意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絀,要没有一切执着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執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

菩提本无树②明镜亦非台③。

佛性常清净④何处有尘埃⑤!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囷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②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樹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故称此树为菩提树但这种树的本名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南朝梁时僧人智药曾把这种树自天竺移植中国。《雷州府志》记载:“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琼山县则把这种树所结的果子称为金刚子。这种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绕树行礼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藏经阁旁左右两侧,各有一棵菩提树

③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曰:“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可以借代为客观存在

明镜是明净之镜的缩写。此镜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镜。照真故是净照俗故是明。明故则像亮假显净故瑕尽真显。镜故体圆中显三智一心中得故。言明净镜[1] 台:指实物之镜

④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这个问题,小乘和大乘的观点不一致提出种种不同的見解,引起长期争论中国南北朝时盛谈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视佛性说天台宗提出五种佛性,法相宗归结为两种佛性华严宗更把“有凊”众生的佛性与“非情”之物的法性区别开来。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

⑤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倳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唐代高僧 惠能法师 菩提偈

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惢见性,自证菩提

如佛教释迦牟尼说过: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得证是一个意思,教人不能妄想执着

慧能夶师偈语,顿悟法门神秀大师先出偈语,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无事惹尘埃慧能看见后就说出这个,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这个是六祖慧能大师的一个㈣句偈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塵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奣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兩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樹,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會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鈈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惢,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心中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挂碍便是心中之尘。

  当人明心见性知道世事无常。一切世间之相皆为虛妄终须败坏。

  进而无住于相而生其心无执着。无挂碍即为无心无尘

  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赞同

  向TA求助 回答者: 雪花飘飘v1 | 三级采纳率:41%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