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日近代中日关系史不同发展历程及原因讲座的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讲座
中国近代史讲座之一
(于市工人文化宫演讲)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那么今天为何要强调加强近代史的教育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下什么是近代史?习惯的说法是把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的这一段历史叫做近代史。但也有人认为应该把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一段历史叫做近代史,因为这一阶段是半封建半殖民地阶段,解放后看作现代史。当然,历史是在不断发展的,到了一定时期,近代史就成为古代史,现代史成为近代史了。我们今天不去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叫它近代史也好,叫它近代史和现代史也好),了解这一段历史,可以使我们懂得今天是何等的来之不易,使我们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智慧、力量和信心,坚定地面向未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归纳起来,学习近代史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利用教学挂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位于世界东半球,屹立在太平洋西岸,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当我国的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南方却已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当初升的太阳把金色的阳光洒在乌苏里江上的时候,而帕米尔高原却正是满天星斗的深夜。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气象万千,江山如画,正如苏东坡在一首词中所描写的那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室,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千多年以前,当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还处在野蛮的史前时期时,东亚大地上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商(在此以前还有,有甲骨文可考的则始于商)我国和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大家知道四大发明吗?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不可小看造纸,在纸出现以前,人们写字用的是竹筒或帛书。秦始皇每天要看的公文就有一百二十斤重,东汉光武帝刘秀迁都,图书就装了两千多车。帛书虽轻便,价格太高无法推广。欧洲当时用羊皮写字,一部《圣经》竟要用三百张羊皮。我国造纸术了全世界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另外三大发明是在宋朝完成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说:“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成就教育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全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强大推动力。”
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在世界上曾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教学上,早在西周开锅之初,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比欧洲最早提出勾股定理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奇拉斯)要早四、五百年。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比西方(德国人鄂图)早一千一百年。
天文学方面: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有日食、月食的记载,春秋《左传》中说的三十七次日食,现在已证实有三十三是正确的,元朝天文学家郭敬进行四海测量,精确地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少26秒。
还有医学、农学、建筑学、地震学成就都位于世界之颠。
社会科学方面:
哲学: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提出“制天命”的光辉思想。汉朝的王允勇敢地否认天有意志,认为日食、月食、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这种唯物主义的无解论观点有力地批驳了当时流行的佛教关于转生来世的轮回说。
文学: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编完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曲籍集《诗经》,编出了史书《春秋》。战国时期有楚辞,汉魏有乐府诗,唐朝则成为诗歌的黄金时代,还有以后的宋词元曲,明朝小说,都是我们民族文学的瑰宝。
总之,我们的祖先在科学发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直到四五百年以前仍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哥伦布航行在1492年,而郑和下西洋在1405年—1433年,比哥伦布早90年。
中国几千的文明史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世界上多次出现过“中国热”。隋唐朝时期,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长安潜心钻研中国的文物、典乐、制度、天文、历法、音乐、诗文书画等。明朝时期,欧洲又出现醉心于中国工艺美术的热潮,他们把中国的漆器、瓷器、绸缎、绘画、建筑等视为高度文化的楷模加以仿效。甚至有些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把中国的陶瓷尿壶也当成文物供放在古董架上,当着稀世珍宝鉴赏。
鸦片战争以后,一直走在世界前例远远超过西方的中国竟然开始落后,并因为落后而挨打,遭受蹂躏。
更为痛心的是,今天在我们有些年轻人的眼中总是觉得一切都是西方的好,月亮似乎也是外国的圆。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深刻地认识中国的近代史。
中国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是一个帝国主义侵华史,封建主义卖国史和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学习这一段历史,会使我们不忘记那任人宰割的苦难年月,不忘记那屈辱的半殖民地生活,不忘记我们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辈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这八十年间,从林则徐到孙中山,从农民英雄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我们的民族英雄,促使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气概,激发起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毛泽东说:“指导一个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二)可以学习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明确地了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以及革命的领导、革命的前途……就一定要学好中国近代史。
中国为什么底子那么薄?那么穷?我国近百年为什么老是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打败仗?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一系列斗争为什么老是失败?我们学了近代史以后,可以比较清楚地懂得这些道理,从而真正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三)增长知识,补上历史这一课
有人认为,研究历史的人才需要学习历史,另外,研究古代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的人要学一点。其他的人则无所谓了。十年动乱当中学校里取消了历史教学,有点历史,也早已被歪曲了。十年动乱以后,历史课还是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小学根本不讲,初中历史是副科,经常为主科让路,到高中文理分科,理科对历史则无人问津,文科学一点也只是记住可考的题目而已,因此现在不少青年的历史知识相当贫乏。
例如,有人在测验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你知道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四大家族”吗?有人回答说是:“蒋、宋、孔、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蒋、宋、孔、陈”是哪几个人呢?有人回答:“蒋就是蒋介石、宋就是宋江、孔就是孔老二、陈就是陈独秀”。蒋介石是现代人,宋江是北宋年间人,是《水浒》中的人物,孔老二是孔丘,春秋末期鲁国人,距今已二千四百多年,陈独秀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领导人。这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四大家族是: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因此,今天学习近代史也是一次补课。
近代史的内容很丰实,不是一次两次可以讲完的。大家要深刻地学习近代史可参看胡绳同志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东北师大编的近代史,范文阉也写过《中国近代史》还有其他的历史资料。今天我们只能从近代史的两条线索入手,讲一点梗概。
中国近代史上存在着两条鲜明的线索:一条黑线和一条红线。一条黑线是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这三次侵华战争中,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结合,使中国一步步地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北洋军阀和反动政府。
一条红线是通过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三次革命高潮,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并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开创了新的纪元。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比较音乐学历史背景的中日学术交流——以田边尚雄、王光祈等人的活动为线索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比较音乐学历史背景的中日学术交流——以田边尚雄、王光祈等人的活动为线索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7:24: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比较音乐学历史背景的中日学术交流——以田边尚雄、王
官方公共微信军事理论讲座感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军事理论讲座感想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上传于||文档简介
&&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均​处​在​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末​期​,​也​都​是​被​西​方​资​本​主​义​的​炮​舰​政​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面​对​这​种​情​况​中​日​两​国​均​开​始​进​行​了​改​革​,​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本​文​通​过​对​两​国​改​革​的​模​式​进​行​分​析​,​并​得​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中国的历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