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鱼肌鲜红、偶尔感觉沙溢不喜欢小鱼儿鱼肌发热是否有什么病

查看: 4880|回复: 5
UID331363精华1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72-
回复数:2149-
回答数:859-
采纳数:45-
热帖数:3+3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祖(7级)
鱼祖(7级), 积分 64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3 积分
鱼在四季各易得什么病
&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
& & 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
& & 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
& & 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
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目前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在养鱼的生产中,一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 &
常见鱼病肉眼鉴别简表
病名& && && & 发病月份& && && && & 肉眼鉴别主要症状
竖鳞病& && &&&春季& && && && && &&&鳞囊积水,鳞片竖起,形似松果,用手轻压,鳞囊积水即可喷出,有时鳍
& && && && && && && && && && && && && &&&条基部充血,腹部膨大
出血病& && & 5~8月& && && && && &分红肌肉型和红鳍红鳃盖形
& && && && && && && && && && && && && && &⑴ 红肌肉型:病变部位在鱼体两侧肌肉,鳍的基部、口腔,特别是臀鳍基部都有
& && && && && && && && && && && && && && &充血,有时眼睛也充血,肌肉呈不同程度的点状充血;病情严重的
& && && && && && && && && && && && && && &全身肌肉呈深红色,有时甚至鱼体稍微发肿,皮肤发红,不用剥皮即可判断是肌肉严
& && && && && && && && && && && && && && &重充血
& && && && && && && && && && && && && && & ⑵红鳍红鳃盖型:初期是鳍基部充血,鳃盖、腹部、口腔亦有不同程度充血,严重
& && && && && && && && && && && && && && &时鳍条和体表亦充血,肠管发炎
赤皮病& && & 5~7月& && && && && & 病变部位一般在鱼体两侧及腹部,常出现发炎、出血、鳞片脱落、鳍条充血、末端腐烂
白头白嘴病& &5~7月& && && && & 病鱼活动缓慢,体色稍黑,头顶上和嘴周围发白,观察在池中活动病鱼,其症状很容
& && && && && && && && && && && && && &&&易辨认
打印病& && &&&5~7月& && && && &&&病变部位在鱼体两侧,发病初期,常见圆形或椭圆形并有出血现象的病灶,好象打上
& && && && && && && && && && && && && &&&印记。随着病灶逐渐扩大,同时向深处发展,严重时病灶部分肌肉往往烂穿,可见骨
& && && && && && && && && && && && && &&&骼或内脏
白皮病& && & 5~7月& && && && && &从背鳍后部至尾柄末端的皮肤发白,呈白雾状。用手摸时,鳞片粗糙,无粘液,病重
& && && && && && && && && && && && && &&&即将要死的鱼表现出头部朝下、尾部朝上
疖疮病& && & 5~7月& && && && && &病变部位在背部两侧,呈现浓肿和稍微突起,用手摸时有弹性感。剖开患部,可见肌
& && && && && && && && && && && && && &&&肉充血和腐烂
水霉病& && & 全年& && && && && && &病变部位长出大量的棉絮状菌丝,象一团团的白毛
车轮虫病& & 5~7月& && && && && &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当病原体大量侵袭时,借助于放大镜可见到发亮活动的虫体,
& && && && && && && && && && && && && &&&病鱼表现的症状是:体表粘液增多,有时带有污泥,体瘦发黑,缓慢地飘游在下风水
& && && && && && && && && && && && && &&&面上
隐鞭虫病&&
杯体虫病&&
小瓜虫病& & 5~7月& && && && &&&又称白点病,严重感染时,皮肤出现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
嗜子宫线虫病 5~7月& && && &&&寄生于鳞片底下以及各种鳍的鳍条中,用肉眼可以观察到,因虫体颜色鲜红,故又称
& && && && && && && && && && && && && & “红线虫病”
钩介幼虫病 5~7月& && && && && &寄生于鱼体的鳍条、鳃、嘴和口腔,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见米黄色三角形虫体
三代虫病& & 5~7月& && && && && &体表出现大量粘液,用肉眼仔细观察病变部位可见到细状的虫体在蠕动
锚头鳋病& & 5~7月& && && && && &寄生在体表的虫体很容易看到,因为锚头鳋用它的头角和一部分胸部钻入鱼的肌肉组
& && && && && && && && && && && && && &&&织里和鳞片下面,露出外面部分身体细长,因此又称这种病为“蓑衣病”
鲺病& && && & 5~7月& && && && && &被感染的鱼常表现出不安或跃出水面,或在水中狂游,食欲减退,鱼体日渐消瘦,严
& && && && && && && && && && && && && & 重时甚至死亡。虫体较大,一般呈白色,肉眼可以看到,但虫体常会随时离开原寄主
& && && && && && && && && && && && && & 而重新另找新寄主,因此,有时在病鱼体上往往见不到虫体
打粉病& && & 5~9月& && && && &&&多发生在偏酸性的水中。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出现大量白点和少量红点,食欲减
& && && && && && && && && && && && && & 退,后期白点连接重叠,象米粉般裹满全身,“粉块”脱落处长“毛”(水霉)或溃烂,鳃
& && && && && && && && && && && && && & 内也有病变。病鱼常呆浮于水面,不食不动鳃
烂鳃病& && & 7~9月& && && && &&&病鱼鳃丝腐烂,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且鳃上常带污泥,靠病变部位的鳃盖内侧
& && && && && && && && && && && && && & 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鳃霉病& && & 5~9月& && && && &&&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常以暴发性急剧死亡,如不迅速采
& && && && && && && && && && && && && &取措施,有在短期内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隐鞭虫病& &鱼苗阶段& && && &&&由于虫体大量繁殖及骚扰,使病鱼鳃部产生大量粘液,严重影响了鱼的呼吸,故浮头
& && && && && && && && && && && && && &时间延长,严重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车轮虫病&&
斜管虫病&&
杯体虫病&&
指环虫病& & 5~7月& && && && & 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鳃部显著肿胀,鳃盖微张,粘液增多,鳃丝呈暗灰色,有些比较大
& && && && && && && && && && && && && &的虫体,肉眼可见
中华鳋病& & 5~7月& && && && & 鳃丝末端肿大发白,在这些肿大的鳃丝中寄生着许多虫体,肉眼容易看到,因虫体后面
& && && && && && && && && && && && && &带有一对细长白色的卵囊,形状稍似小蛆,故有“鳃蛆病”之内部器官。
肠炎病& && & 5~9月& && && && & 肛门红肿,严重时常表现鳍条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剖开鱼腹,往往有腹水流出,
& && && && && && && && && && && && && &肠管发炎 ,严重时整条肠管呈红色或紫红色。
球虫病& && & 5~7月& && && && & 病原体侵袭肠管,病鱼症状为鳃丝呈苍白色,食欲不振,在肠管内外壁肉眼可见到许多
& && && && && && && && && && && && &&&白点状胞囊,肠组织被严重破坏,引起发炎充血,甚至肠壁穿孔
粘孢子虫病 5~9月& && && && &有些种类只在肠粘膜组织生长发育,形成白点状孢囊;有些种类除侵袭肠粘膜组织外,
& && && && && && && && && && && && &&&还可以穿过肠壁出现大量孢囊。这种情况在二龄鲤、鲫中较常见
疯狂病& && & 冬春季& && && &&&主要感染鲢鱼和鳙鱼,病原体侵袭鱼的脑部,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病重时鱼
& && && && && && && && && && && && &&&在水中狂游乱窜,抽搐打转,一时沉入水底,一时浮在水面,病鱼头大体瘦,尾部上翘,
& && && && && && && && && && && && & 头部发黄,内部脑微血管出血,肝脏一般呈现紫色,有时还腹腔积水
侧殖吸虫病 5~9月& && && &&&此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由于鱼苗肠道被吸虫堵塞,影响鱼苗正常摄食和消化,病鱼
& && && && && && && && && && && && & 身体发黑,流动迟缓,成群地漂浮于下风水面,俗称“闭口病”。肉眼仔细观察鱼苗肠道,
& && && && && && && && && && && && & 可见像芝麻状虫体在蠕动
复口吸虫病 5~9月& && && &&&鱼苗被尾蚴感染后,最初是在水面上下往返,呈急速地游动或挣扎状,继而出现腹部朝
& && && && && && && && && && && && & 天,头部朝下;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死亡。病鱼头部充血,部分鱼体出现弯曲。也有一
& && && && && && && && && && && && & 部分病鱼因一时感染尾蚴数量不多,但尾蚴进入眼球水晶体,使其混浊呈乳白色,故又
& && && && && && && && && && && && & 称“白内障”。到了这个阶段,鱼除了眼瞎或掉眼外,还可继续生长
头槽绦虫病 5~9月& && && &&&只感染10厘米以内的草鱼种。患此病后,鱼的营养被消耗,影响生长发育,使病鱼日渐
& && && && && && && && && && && && & 消瘦而死。常在秋风起,鱼种食欲降低时大批死亡。剖开鱼腹,在前肠后部转弯处,肉
& && && && && && && && && && && && & 眼可见许多细线状白色虫体
双线绦虫病 5~9月& && && &&&病鱼腹大背瘦,用手轻压腹部可从肛门挤出白色长条状虫体,剖开鱼腹可见虫体缠绕在
& && && && && && && && && && && && & 腹腔。
鱼怪病& && & 5~9月& && && &&&虫体寄生在鱼的腹腔,仔细观察鱼的胸鳍基部有一黄豆粒大小的洞,从洞的位置剖开鱼
& && && && && && && && && && && && & 腹,在鱼鳍部位的腹腔,有一对形似土鳖的白色虫体。患此病的鱼,身体瘦弱,生长缓慢
跑马病& && & 5~6月& && && &&&多发生于鱼苗和鱼种培育期间。池鱼围绕塘边群集狂游,长时间不止,象“跑马”一样
气泡病& && & 5~6月& && && &&&肠道中有气泡,或体表、鳍条上附有较多气泡,使鱼漂浮水面,沉不下去
萎瘪病& && &10~3月& && && & 鱼体干瘪,头大尾小,背似刀刃
弯体病& && & 6~7月& && && &&&鱼体弯曲,有时头盖骨及上下颌和鳍条都出现畸型
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1、呋喃西林(C6H6O4N4)& && &
&&呋喃西林又名呋喃新。为柠檬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仅微溶于水。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杀灭力,而且细菌对本药品不产生耐药性,是治疗细菌疾病的常用药物。
2、硫酸铜(CUSO4*5H2O)
&&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失水变成白色,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如果过于潮湿,也可以潮解,但不影响药效。硫酸铜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其灭菌能力的大小常受水中各因素的影响,因此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认为池水中有机物越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硫酸铜的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越大,而水温越高、PH值越低、有机物越少,则硫酸铜的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
& &硫酸铜可以杀灭鱼体外部寄生的多种原虫类及蚤类,是常用的外用药物。但由于有残毒(铜可残留在鱼的鳃、肌肉、肝、肾组织内),并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另外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时应准确的测量水体。溶解硫酸铜的水,温度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3、硫酸亚铁(FESO4*7H2O)
&&又名绿矾、铁矾,含有7个结晶水分子。为透明、淡绿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水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的碱式硫酸铁,即无药用价值。因而要密封防潮保存。
& &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主要是为硫酸铜等药物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
4、敌百虫(C4H8CL3O4P)
& &该药化学名为0,0-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脂,为农业、畜牧业、卫生等方面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较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并继续分解,直至无杀活性为止。
& & 鱼病防治上可用敌百虫粉剂,有效成分有2.5%、4%、25%、50%等不同规格,常用的是90%的晶体。
& &敌百虫为低毒、残留量较少、残留时间较短的有效杀虫药,其作用机制是有机磷掌管神经正常冲动传递的胆碱脂酶结合,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由于乙酰胆碱在神经细胞内积累,使神经传递机能中止,导致昆虫、甲壳类等中毒死亡。在鱼病防治上,敌百虫广泛用于防治甲壳类引起的鱼病以及鱼体外和肠内的寄生蠕虫病等。
5、高锰酸钾
& & 本品为紫黑色细长结晶,不透明,具蓝色金属光泽,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时即释放出氧,将有机物氧化,因而有强的杀菌力,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与蛋白结合成蛋白盐类的复合物,因此低浓度时有收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有刺激及腐蚀作用。在鱼病防治中,用以防治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及锚头鲺病等。
6、氯化钠(NACL)
& &&&即食盐。鱼病防治上是利用其渗透作用达到杀灭一些体外寄生虫的原生物及微生物等。
7、氯化铜(CUCL2)
& &&&为蓝色粉状物,能溶于水,其化学性质受有机物的影响较硫酸铜小。用以杀灭椎实螺,预防双穴吸虫病及血居吸虫病等。用量要准确计算,稍过量即能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8、孔雀绿(C23H25N2CL)
& &&&也叫孔雀石绿、苯甲醛绿,为翠绿色有光泽的结晶,属三苯甲烷类染料。
& && &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可溶于水。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水霉病及小瓜虫病等,效果较好。
& && &孔雀石绿是一种光敏性药物,其毒性可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加大,因此用时需注意不能在白天阳光强烈时进行。同时池水的PH值在9以上亦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它不能与锌或马口铁制的器皿接触,以免因锌溶解引起鱼急性中毒。孔雀石绿不能粘在人的皮肤上,更不能进入口中。
& & 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 & 简称SD。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稳定,遇日光颜色可逐渐变深,应盛于避光容器内密封保存。为内服药,吸收完全,机体对其排泄较慢,有效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副作用和毒性均小。在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肠炎和赤皮病
10、呋喃唑酮
& & 又名痢特灵。为黄色晶体,无味,极难溶于水。有广谱抗菌作用及抗原虫作用。较少产生耐药性,毒性较低,无副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全池遍洒,可以防治白头白嘴病及烂鳃病。
11、盐酸金霉素
& & 金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稳定,遇光易变质,在碱性溶液中迅速失效。不宜接触金属,以冷藏为宜。有广泛的抗菌谱,主要作用是抑菌,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用药个体可产生抗药性,但一般不高。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白皮病、腐皮病等。
12、盐酸土霉素
& &&&又称盐酸地霉素。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性稳定,易溶于水,在碱性情况下分解失效。抗菌谱与盐酸金霉素相似,毒性很小,亦可产生耐药性,但很慢。在鱼病防治上同盐酸金霉素。
13、青霉素
& &&&又称盘尼西林。青霉素盐是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加热、光照或加酸碱等均能迅速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
& &&&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如磺胺类广泛,对细菌作用有严格的选择性。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在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在亲鱼运输时泼洒到水中,以防止运输中水质变坏,对产后亲鱼采用肌肉注射,可防治细菌性感染。
14、红霉素
& &&&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有吸湿性,难溶于水。红霉素具碱性,与有机酸结合成盐后,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为增加。本品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失效。遇酸时不稳定,在PH值4以下,效力显著降低。水溶液应冷藏保存,在室温条件下会逐渐失效。
& &&&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阴性菌强,细菌对本品很快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3-6个月后仍可恢复敏感度。在鱼病防治上,可防治白嘴病和烂鳃病等。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UID326465精华6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状元(8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222-
回复数:39195-
精华数:6+2
回答数:2905-
采纳数:283-
热帖数:66-
楼主,休息休息吧,照看一下鱼儿,自己学习吧。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255516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29-
回复数:11683-
回答数:1073-
采纳数:33-
热帖数:1+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仙(10级)
鱼仙(10级), 积分 350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951 积分
O(∩_∩)O哈哈~学不过来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271417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370-
回复数:13224-
精华数:0+1
回答数:1236-
采纳数:34-
热帖数:17-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仙(10级)
鱼仙(10级), 积分 396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328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30514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5+1
回复数:5049-
精华数:0+1
回答数:413-
采纳数:22-
热帖数:4+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魔(9级)
鱼魔(9级), 积分 151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53 积分
很全面吗!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331363精华1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72-
回复数:2149-
回答数:859-
采纳数:45-
热帖数:3+3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祖(7级)
鱼祖(7级), 积分 64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43 积分
鱼乐无国界 发表于
很全面吗!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风风火火迎半年
风风火火迎半年
锦鲤之巅一周年庆勋章
锦鲤之巅一周年庆勋章
抗病小卫士
抗病小卫士
参加之巅传媒“捕分大行动”活动,并申请且获得积分最高的20位鱼友
锦鲤之巅两周年庆勋章
中秋节勋章
中秋节勋章
214情人节勋章
214情人节勋章
新年签到活动连续签到10天即可获得
龙巅助力奥运
龙巅助力奥运
2017元宵节勋章
2017元宵节勋章
龙巅锦鲤鱼公众号
龙巅锦鲤鱼官方群:查看: 47552|回复: 44
(转载)龙鱼知识大全(品种鉴别、饲料、过滤、疾病、选缸等···)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线时间 小时
任务签到卡
签到天数: 5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扫一扫,分享微信好友
本帖最后由 fy_021 于
01:15 编辑
龙鱼知识大全
龙鱼的吸引之处<font color="#:被气势所吸引  各位玩家在长久的饲养经验里应該都曾发现:  龙鱼牠有特大的鱗片,其中的红龙鱼,具有鲜红色的金鳞,加上特有鳃盖上的红印,闪闪生光使人一眼望见特有龙须,即为之着迷,牠的遊动姿态,缓而大方,显现出牠的高贵、祥和,由於龙鱼的巨鳞,活似龙甲;金龙就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具有王者的霸气。<font color="#:为风水而养长久以来,龙鱼一直被认为是吉祥与运势的化身。在东方人的世界中,龙代表着权威、吉祥、尊贵及神秘,龙又象征生命的活力,所散发出的阳刚之气无所比拟。在风水地理方位中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而与人类互动效果良好,体色带有古东方神秘色彩,体型硕大优美,以及带有帝王霸气意喻的龙鱼,则是在众多风水鱼类中,勘称首选。<font color="#:龙鱼寿命长<font color="#:被吃食相所吸引 饲养龙鱼的人,最喜爱的就是在喂食中的那一种感觉,尤其是喂食活饵时,牠追逐食物的爆发速度,勇猛而不失优美姿态,令人着迷。 好了,让我们逐步了解吧!目录养龙的初步知识问答(开始养鱼的第一步)
4一、关于把何种龙鱼作为养龙的初步入门鱼类
二、鱼缸及缸内器材的选择
三、如何开缸养鱼
四、龙鱼不吃食,和刚入缸的过水及以后的喂食问题
龙鱼品系概述--品系划分及论述
6龙鱼选购要点
20水的培养与处理
221:好水的标准& && && && && && && && && && && && && && && && &2:过滤的几种方式& && && && && && && && && && && && && && &&&<font color="#:水族滤材介绍及用法<font color="#:滤材摆放顺序与常见问题解答5:硝化菌的详细介绍<font color="#:鱼缸用材龙鱼心理学研讨
46&&一、不安&&二、斗争&&三、驱赶与被逐&&四、忧郁&&五、快乐龙鱼的喂食
48&&入门介绍(及龙鱼所需营养)&&喂养龙鱼的活食种类及杀菌消毒方法龙鱼的喂食龙鱼疾病篇
58&&鱼病的防治基础知识&&一、观赏鱼病种类概述及治疗方法&&&&二、鱼病防治中常用药物简介老三样的正确使用养龙的初步知识问答许多朋友或许是刚开始养龙,或许是对龙鱼已经产生了兴趣准备养龙,或许是想了解如何养龙。由于以上的这些类型的养龙朋友提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常识性的问题,一些该注意的问题,现做出一些基本解答。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有更加详细全面的介绍龙鱼的知识。一、关于把何种龙鱼作为养龙的初步入门鱼类
虽然龙鱼是比较体健的一种鱼类,但如果您又不具备养龙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养龙知识和技巧,那么您将损失惨重。所以为了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您还是选择那些价格较为低廉的银龙、星点龙、青龙这三个品种作为您的入门养龙品种,只要您有一年以上的完全饲养经验,您那时再选择更为珍贵的龙鱼也为时不晚。二、鱼缸及缸内器材的选择   龙鱼不同于其它的小型热带鱼类,由于其体型庞大,所以鱼缸的大小对龙鱼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您饲养的龙鱼较少或者体形在35cm以下您可以暂时饲养在一个较小的鱼缸内(长度1米以内的),但不出半年恐怕就容不下它了。那时您只有给它找一个更大的空间才行。养龙的鱼缸的高度没有必要太高,建议最高80cm,因为鱼缸太高会对鱼缸的维护多有不便,长度的多少可以由您自己来决定,这主要是考虑到家庭空间所限,但最小不得小于1.5米,鱼缸的宽度一定要选择60cm,这个宽度也是好多日本、台湾和国内养龙爱好者所大多选择的尺寸(但我听说过 40cm的宽度养了两条90公分左右的银龙,但如果是亚洲龙那是绝对不行的)。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养龙的鱼缸尺寸为毫米,或者最少为都可以。由于龙鱼为食肉性鱼类,这样每天粪便中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如果您的过滤设备不够理想的话,这对鱼伤害很大,也是龙鱼致死的主要原因。我周围的一些朋友的龙鱼基本上全部是因为水质恶化造成龙鱼死亡,为什么一些朋友说,小龙才入缸几天,龙就毙命了,这主要是水质的生态平衡没有做好的缘故。过滤器的选择上建议最好1:在缸内设置一个普通的上部过滤器,来收集每天的粪便,来作为物理过滤器使用。2:同时在购买一个流沙过滤器,以它作为生化过滤器来处理每天的水质,这种过滤器是一般过滤器效率的3-5倍,而且免清洗十分方便,推荐使用。为了避免增加龙鱼运动量,避免肥胖症的出现,3:建议再增加一个冲浪泵,扬程选1.5-2米之间,冲浪泵另一个较好的作用帮助上部过滤器收集缸底的粪便,这样你的缸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关于缸内加热的问题,我建议是用不锈钢加热棒,这样比较安全,温控器要选用哪种缸外的专用温控器,这种控制器一般可以带两根加热棒,总功率不超过1000W即可。推荐使用哪种带数码温度显示的那种,国内广东产的100元/套,国外的较贵。三、如何开缸养鱼   
大家在养龙鱼前必须要准备一个已经养好水的鱼缸。俗话说想先养好鱼必须先养好水,所以水质的好坏对鱼儿今后的是多么的至关重要。现把开缸的方法简单地介绍一下。首先我们对准备放鱼的鱼缸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第二步就可以注入新鲜的自来水,在注入水后由于一般的自来水含有氯气,所以我们必须对水质进行必要的处理。我们可以打开缸内水泵进行水循环,这个时候我们只开循环泵即可,这样是使水质中的氯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挥发掉,一般开两天即可。下一步我们就可以加入适当的水质稳定剂,以消除水质的有毒杂质,这个时候循环泵必须继续工作。同时提高水温到28度,半天后就可以加入适量的硝化细菌,这个时候打开你鱼缸中的全部过滤设备,连你的灯光也要打开。加入的硝化细菌量可以看说明提示加入。加入后把温度提高到30度,马上就可以放鱼了。开缸后的一段时间,有水质混浊的现象发生,大家不必担心。随着你的过滤器中的培菌床上的硝化细菌的大量繁殖硝化细菌饱和后,你的鱼缸水质会变得让你很高兴。就是20来天不换水,水质也很好。但是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取决于你的过滤器的效率如何,是否可以跟得上你的鱼每天的排泄量的多少。开缸期间加入几条便宜活泼皮实一点的鱼进行闯缸,如果几天下来还是很活泼,那就确实证明没事了,开始养鱼吧。四、龙鱼不吃食,和刚入缸的过水及以后的喂食问题
 龙鱼缸拿来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时间上长短不等的绝食期。这一点好象和一般的鱼类有所不同,而且有时候可能你的环境改变太大,水质的不稳定和鱼饵的不适应会导致长时间不进食。这个问题对那些刚养龙鱼的朋友很头痛和苦恼。现在把有关注意的问题和办法讲一下下。首先你的龙鱼在拿来后,必须对鱼进行过水,也就是进行鱼袋中的水和你的鱼缸中水的调和,使他较容易适应你鱼缸中的水质,调水的过程必须要半个小时以上。基本过程如下:将整个袋子放进鱼缸10分钟;打开袋子3-5分钟;从鱼缸内取出1杯水缓缓倒入袋子内10分钟;从鱼缸内取出3-5杯水缓缓倒入袋子内10分钟;完成后再缓缓将袋子反着往上提,让龙鱼自己游入鱼缸中。这时请不要开缸灯,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惊吓,24小时候就可以开你鱼缸中的灯具了。喂食一般放在第二天以后,喂食的时候不必太急你可以先试喂一下,喂食量要小。如果不吃半小时后把食物捞出,以免污染水质。第一次喂食尽量喂它以前吃的食物,如果不吃你也不必担心,一般三天后,就耐不住饥饿就开始吃食了,开口的食物你可以选择一些龙鱼爱吃的或原先鱼店里常喂的,像蟑螂、面包虫、虾等。如果六天后还是不吃的话,那就要检查你的水质问题了,如果没有问题,就是你的鱼饵不对龙鱼的口,你只能选择其他的鱼饵。如果入缸后,龙鱼只吃一种食物其他的拒绝食用的话,你暂时只能先由着它,到训饵的时间最好放在35公分以上的时候开始,这样不会因为训饵导致龙鱼发育不良。龙鱼品系概述--品系划分及论述骨舌鱼科的龙鱼依据区域分布及血统归属分类,一般有以下品系划分:
亚洲龙鱼纯正血统红龙鱼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金龙鱼过背金龙红尾金龙青龙鱼青龙鱼黄龙鱼非纯正血统一号半红龙二号红龙高背金龙红金龙白金龙美洲龙鱼银龙黑龙象鱼澳洲龙鱼星点龙星点斑纹龙非洲龙鱼尼罗河龙鱼
在线时间 小时
任务签到卡
签到天数: 5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现逐一进行介绍:
一、亚洲龙鱼& &(亚洲龙鱼按其纯正血统划分,可分为三类七种):&&
第一类:红龙鱼RED AROWANA。
红龙鱼的产地:红龙鱼原产地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该省的卡浦亚斯河[Kapuas River]和仙塔兰姆湖[Sentarum Lake]是野生红龙鱼的主产区 。
& & 红龙鱼的种别:包括辣椒红龙、血红龙和橙红龙三种,三种龙鱼之间的自然差异在学术上的鉴定并不大,但在水族养殖上因其色彩浓度等因素的差异致使其价值表现大不相同。前二者在水族养殖上通常被称作超级红龙或一号红龙,其商业名称更是“五彩缤纷”,诸如“霸王”、“黄帝”、“紫艳”、“紫肜”、“五彩”、“七彩”等等众多“花名”。& &
红龙鱼的特征:鳃盖部份有特别的红色印块,各部位的鳍与鳞框的颜色可分为橙色、粉红色、深红色、血红色,全身闪闪生光,展现出特有的魅力。 红龙鱼身上的色彩通常快则1至2年,慢则8至10年便会完全显现,一般时间为4至5年。通常情况下,红龙鱼的色彩是逐渐地先由黄转为橙,再从橙转为浅红,最后才转为深红色。由于色彩是分段显现的,因此,对于红龙鱼突然在1、2周内全身转为红色应不必感到惊奇。很多养殖者相信这样的颜色转变乃取决于下列因素:血统[60%]、水质[20%]、饵料[10%]和阳光[10%]。& &
1:辣椒红龙:辣椒红龙生长于仙塔兰姆湖以南的地方,是目前价格最高的红龙。辣椒红龙又有两种细分:第一种是鳞片的底色为蓝色;第二种是头部长有绿色的鱼皮。辣椒红龙价格之所以昂贵,一则因它稀罕少有,二则因其身上所覆盖着深红色彩的粗框鳞片、深红色的鳃盖和较大的鳍和尾鳍而表现出十分可观的形体。此鱼的幼鱼可从它较宽的身体、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鳍、较尖和突出头部以及红色的鳍,特别是从其胸鳍上轻易地被确认出来,它大眼睛的直径通常相等于眼睛和嘴尖的距离。鳞片带有淡淡的绿和黄或橙色。不过,此鱼的色彩最快也要等一年半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慢的话要等上四年或者更长时间了。
红龙分辨图片:
辣椒红龙图片:
2.血红龙:血红龙原产地和辣椒红的恰恰相反,是在仙塔兰姆湖以北的地方。血红龙成鱼的身体主要由细框鳞片所覆盖,鳃盖也同样是红色的。此鱼有红色的鳍,不过身体却比较细和长。和辣椒红龙不同的是,血红龙的色彩会很快地在一年后便显现,加之此鱼的售价也因其充裕的供应量而比辣椒红龙低,所以甚受人们的喜爱。血红龙幼鱼的身体与辣椒红龙幼鱼相比相对长些,鳍和眼睛也比较小。此外,血红龙幼鱼的鳍也一样是红色的,所不同的是它的尾鳍呈圆形,头部也不比辣椒红龙幼鱼突出,鳞片略带浅绿和粉红的色泽。
血红龙图片:
3.橙红龙:橙红龙产自科同加乌河[River Ketongau]及其支流区域。完全发育的橙红龙身体比血红龙相对地长,一般可长至90公分,而上述红龙最多长到60公分左右。此种龙鱼眼睛比辣椒红龙小,鳃盖为橙红色,鳞片通常也只是橙色。有些橙红龙的鳍是橙红色的,而一些劣等橙红龙的鳍甚至是黄色的。独特的是,幼鱼的头部比较圆。此红龙鳞片上的色彩亦是因为常常远不及辣椒红龙或血红龙的亮丽而越发使人觉得它暗淡无光。上述原因,使橙红龙在市场上的价格成为三种红龙鱼中最低的,然而还是少有人问津。
橙红龙图片:
第二类:金龙鱼GOLDEN AROWANA或MALAYAN BONYTONGUE 。&&
金龙鱼的种别:包括红尾金龙和过背金龙二种,二种龙鱼之间的自然差异和价值表现区别极大。
金龙鱼的产地:红尾金龙原产自印尼苏门答腊岛,于当地的北干巴鲁河[Pekanbaru River]和坎葩尔河[Kampar River]生长;过背金龙原产自马来西亚半岛,马来西亚众所周知的几条河流如彭亨州的勒葩尔河〔Lepar River〕、丁加奴州的彤河〔River Tong〕和默尔苍河〔River Mercang〕、吡呖州的博加克河〔River Bogak〕、戈东河〔River Gedong〕,布奇美拉湖〔Bukit Merah Lake〕和亚罗尔邦肃〔Alor Pongsu〕地区都是此种龙鱼的原生地。
金龙鱼的特征:
红尾金龙的特征是:鱼体背部第五和第六排整整两列的鳞片都是很独特的黑或深绿色,并包含背鳍及尾鳍上半部三分之一的部分。鳞框为闪耀的金黄色,好的红尾金龙金黄色泽甚至会发至鳞片的1/2,但鳞片上的金黄色泽最多也只能达到第四排。鳃盖部份没有红色印块,而完全呈现出亮丽金黄色,至于尾鳍下端三分之二的部分,则与臀鳍、腹鳍和胸鳍一样都是橙红色的。这一点倒是和红龙颇为相象。此种鱼在印尼相当流行,在东南亚各国也因其价格适中、鱼种漂亮而受相当的欢迎;
过背金龙的特征是:与红尾金龙相似,最本质的不同点即为它金色鳞片能够越过墨绿色的背部使全身呈现出金亮色泽。此鱼须自然繁殖,数量极少,在市场需求量大的情况下,价格较为昂贵,与超级红龙的价格不相上下,在东南亚也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龙鱼。
1.红尾金龙-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 &&&其身体的上半部,包括它第五和第六排整整两列的鳞片都是很独特的黑或深褐色。尾鳍上端三分之一的部分和背鳍也是深绿色的。至于尾鳍下端三分之二的部份,则与臀鳍、腹鳍和胸鳍一样都是橙红色的。这一点倒是和超级红颇相象的和青龙相似,一条七~八公分长的红尾金所有鳍都是黄色的,所有的鳍都是黄色的,只有在鱼儿的主食是富含红色素[beta-carotene]的小虾时,鳍部的红色才会在它长至10至12公分长的时候显现。到了它15至20公分长的时候,鳞片的金边亦已形成。这种镶金边的鳞片最多会一直“攀爬”到第四排为止。
红尾金龙因其原产地而被称作“苏门答腊金”,但既然现在新马印三地均有养殖场从事培育的工作,所以才比较亲切地简称为“红尾金”。鉴于红尾金艳丽夺目的形貌,再加上比过背金龙和超级红龙更合理性价比,选购这种龙鱼被认为是绝对物超所值。尽管此鱼的价钱比过背金龙和超级红龙低许多,但它的美却远远地超过了其价码。另外,红尾金龙低廉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与它过剩的供应量有关,这是因为新马印三国绝大多数的养殖场都在培育并大量销售此鱼。然而,如果你把过背金龙和红尾金龙并排的话,你就会清楚察觉到两者之间的差异。纵使两条龙鱼都一样为15公分长,而且色彩均已达到了第四排的鳞片。但你一样会发觉到过背金龙的金色到底还是比红尾金龙来得深。不过,有些鱼龄5至8岁、体长65公分及更长的特级红尾金身上的金色色泽却会达到第五甚至是第六排呢。人们一般认为红尾金龙比红龙更具攻击性,但却肯定比过背金龙要温驯。
体型:较一号红龙鱼胖些,但不很明显,与一号红龙幼鱼实际比对即可看出头部:嘴型较青龙为尖,下颚银亮。
鳍:胸鳍、腹鳍略带粉红色,鳍尖金黄色,臀鳍为淡桔红色,梗骨有九~十二支带黑色。尾鳍较红,梗骨有六支带黑色。梗骨间距较小,与一号龙幼鱼相似。
鳞片:黄色略带粉红色,鳞框略带蓝绿色,体侧之亮鳞,可到达第三或第四排(从腹部算起)。
目前红尾金龙幼鱼分為三级,级数以各鳍的红色程度及鳞片亮度為依据。
第一级為特级红尾金龙:七片鳍都呈现红色色泽,尤以后三鳍至為明显,鳞片金亮。
第二级為A级红尾金龙:后三鳍為红色,腹鳍与胸鳍為粉红色带金黄色。
第三级為普通红尾金龙:后三鳍為淡橘红色,而且黑色梗骨及斑纹较明显。
红尾金龙分辨图片:
红尾金龙图片:
2.过背金龙:过背金龙普遍被称为“马来西亚金龙”〔Malaysian Golden〕、“布奇美拉蓝” [Bukit Merah Blue]、“太平金” [Taiping Gold]、“柔佛金” [Johore Gold]等。 由于过背金龙供应量远不及需求量,所以此鱼价格昂贵,也正因如此,饲养过背金龙便成了一种财富的象征,虽然此鱼比红龙更具攻击性,并且更加容易生病,然而举凡养鱼爱好者都希望能拥有它。过背金龙的超然魅力在于其鳞片的亮度和全身的覆盖,和红尾金龙不相同,成熟的过背金龙全身都长了金色的鳞片,并且从鱼身的一边跨越到另一边,颜色也会随着鱼龄的增加而加深。过背金龙有几种不同的底色,但多以紫色为主,其它较为罕见的尚有蓝、绿、金。高价的紫底细框过背金龙是日本人最偏爱的品种。细框指的是鱼鳞上的紫色多于金色,那“金”只显现在鳞片的边缘,这使得鱼儿看起来就象一尾鳞片镶金以及鳃盖呈金的紫色龙鱼。既华丽又贵气,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7至8公分长的幼鱼,其鳃盖可见一抹金,紧接着便是由头部延伸到尾部那青黄色的直线。长到9至10公分长的时候,紫色过背的紫色色底鳞片就已经长到第四排了。最后到了适宜销售出口约12至15公分长的时候,有些过背金龙甚至已达到了第五排,最起码也有背鳍周围的部分了。这般长度约6至7个月大时,过背金鳞片上的金色边缘已经很明显了,仅仅两周岁的鱼便已宛如闪亮耀眼的纯金块。虽然过背金龙与红尾金龙其尾巴和鳍的颜色都一样,但前者的这一大特征却和价格较低的后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过,有些过背金龙鳍的颜色也比较浅。
过背金龙图片:
红龙及金龙详解:
辣椒红& & & & 底色:第一种是鳞片的底色为蓝色;第二种是头部长有绿色的鱼皮。
底色转变过程:逐渐地先由黄转为橙,再从橙转为浅红,最后才转为深红色。
底色转变时间:最好的需要一年半以上,一般四年或以上。
外部特征:
1:深红色彩的粗框鳞片2:深红色的鳃盖3:较大的鳍和尾鳍(幼鱼拥有较宽的身体、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鳍、较尖和突出头部以及红色的鳍,特别是从其胸鳍上轻易地被确认出来,它大眼睛的直径通常相等于眼睛和嘴尖的距离。鳞片带有淡淡的绿和黄或橙色。)
.血红龙& & & & 底色转变时间:色彩会很快地在一年后便显现
外部特征:1:细框鳞片2:鳃盖是红色的3:身体却较辣椒红细和长。(幼鱼相比相对长些,鳍和眼睛也比较小。鳍同样也是红色的,所不同的是它的尾鳍呈圆形,头部也不比辣椒红龙幼鱼突出,鳞片略带浅绿和粉红的色泽。)
橙红龙& & & & 外部特征:橙红龙身体比血红龙相对地长,一般可长至90公分,龙鱼眼睛比辣椒红龙小,鳃盖为橙红色,鳞片通常也只是橙色。有些橙红龙的鳍是橙红色的,而一些劣等橙红龙的鳍甚至是黄色的。鳞片上的色彩暗淡无光(幼鱼的头部比较圆。)
红尾金& & & & 外部特征:1:鱼体背部第五和第六排整整两列的鳞片都是很独特的黑或深绿色,并包含背鳍及尾鳍上半部三分之一的部分。
2:鳞框为闪耀的金黄色,好的红尾金龙金黄色泽甚至会发至鳞片的1/2,但鳞片上的金黄色泽最多也只能达到第四排。
3:鳃盖部份没有红色印块,而完全呈现出亮丽金黄色,
4:尾鳍上端三分之一的部分和背鳍都是深绿色的,尾鳍下端三分之二的部分,则与臀鳍、腹鳍和胸鳍一样都是橙红色的。这一点倒是和红龙颇为相象。
5:红尾金龙比红龙更具攻击性,但却肯定比过背金龙要温驯。
6:底色:蓝、金和青。
红尾金龙7至8公分长度时,所有的鳍都是黄色的,只有在鱼儿的主食是富含红色素[beta-carotene]的小虾时,鳍部的红色才会在它长至10至12公分长的时候显现。到了它15至20公分长的时候,鳞片的金边亦已形成。这种镶金边的鳞片最多会一直“攀爬”到第四排为止。
过背金& & & & 与红尾金龙相似,最本质的不同点即为它金色鳞片能够越过墨绿色的背部使全身呈现出金亮色泽。
第三类:青龙鱼GREEN AROWANA。
青龙鱼的种别:青龙从学术上考证仅有一种,但因其分布广泛,所以每个地方的青龙都稍有不同。其中,以鳞片呈紫色斑块的青龙最为名贵,其它青龙则在所有受到华盛顿公约[英文简称CITES]保护的亚洲龙鱼品种当中是最便宜的一种龙鱼。&&
青龙鱼的特征:青龙的鳞片呈青色,有些是半透明的,更多的是不透明的,成鱼后青色鳞片中大都会泛出淡淡的金色,所以也称青龙为“青金”;青龙的体型较其它种类龙鱼短小,侧线特别显露,成鱼的头部也较圆和较小,和其他的龙鱼品种相比差异明显;由于青龙幼鱼的头部和身体比较成比例,故人们多认为它比成鱼更好看。&&
青龙鱼的产地:青龙原产地较为广泛,分布在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并且可以用人工繁殖。
青龙鱼图片:
黄龙鱼:亚洲龙鱼按纯正血统分类,第七种龙鱼当属黄龙鱼或称黄尾龙鱼。黄尾龙幼鱼时鳍上呈粉红色,但会随着它的成长而逐渐消失。成鱼的鳍则全部呈黄色,故得以命名。人们时常误以为此鱼是超级红龙和青龙等在野外交配而得,其实不然,它本身确实为一个龙鱼的品种。因为此鱼的色彩一点都不鲜艳,所以并不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致使商业价值较低,也因此并没有几家养殖场进行纯正血统的黄尾龙的培育,反而只是常拿它来和超级红配种,用以繁殖出一号半红龙(见下述)。黄尾龙鱼多生存在印尼加里曼丹北部城市的班扎尔马新[Banjarmasin]附近的河流和支流。
黄龙鱼图片:
二亚洲龙鱼按非纯正血统鉴定,可分为以下5个新的品种:&&
1.一号半红龙:一号半红龙是由超级红龙和黄尾龙或青龙交配而产生的一种龙鱼,所以也叫做班扎尔红龙[Banjar Red]。在进行交配时,只有优良品种的黄尾龙或青龙才会被用来和等级较差的超级红龙交配。所以这种龙鱼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一条带有一块块红斑的黄尾龙或者青龙,等级较高的一号半红龙可能还会像超级红龙一般长有红彤彤的鳍,但永远都不可能会有红色的唇和触须。这种龙鱼身体后端三面鳍上的黑色斑点都是依着鳍的形状而排列的,相比之下,超级红龙鳍上的斑纹则与硬刺形成十字花样。它与超级红龙幼鱼突出的嘴部相比较,此种龙鱼幼鱼的嘴部就显得圆多了,另外,一号半红龙在其幼鱼时也比较像红尾金。一号半红龙基本无色,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不尖,成鱼鳃盖呈淡橘色,各鳍且没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淡橘色。由于新马印三国目前均有若干养殖场在培育此种龙鱼,致使其价格较为低廉。然而,有些不择手段的出口商为提升其价格,却试图把上等的一号半当作一号红龙出售,还有一些商家拿它充当红尾金销售,这都极大地损害了应有的商业道德!
一号半红龙图解:
一号半红龙图片:
2.二号红龙:二号红龙是由质量较差的黄尾龙和质量同等差的青龙配种而成的一种龙鱼。在印尼,只有几家养殖场时而培育了这种很少有人问津的龙鱼。
3.高背红尾金龙:高背红尾金龙是过背金龙和红尾金龙交配而产的一种龙鱼,这种交配的目的当然在于繁殖出一种背部较高、鳞片亮度可达第五排。第六排甚亮点且质感较重的红尾金龙,因此也称其为“红宝石”。由于这种龙鱼具有一种特别的观赏性质和较低的价格水平,因此也很受市场欢迎。
高背金龙的图片:
4.金红龙:金红龙是血红龙与过背金龙交配而产的一种龙鱼,其后代鳞片的色彩除了粉红中略带蓝色外,上面的金色也比较深,具有多姿多彩的观赏价值。
5.白金龙(雪龙)
& &&&此鱼也被称为雪龙。究竟它从何而来。至今仍是一项重大的商业机密。基本上,这个新品种龙鱼的身体偏向白色或呈银色,并带有一点金尾特有的光泽。据悉,现在已有源自青龙、超级红和过背金的白金龙了,除了源自超级红的白金龙的鳍带有些少许红色外,其他白金龙的鳍皆为白或黄色。此鱼目前的数量尚不容许它被大量的输出,故价钱十分昂贵,迄今,只有不超过十条这样的龙鱼被输到日本。
白金龙(雪龙)图片:
二、美洲龙鱼
美洲龙鱼按学术上的考证可分为以下三种:& &
1.银龙鱼OSTEOGLOXSSUN BICIRROHOMUS。
银龙鱼的特征:银龙鱼身体扁而长、尾巴细小、头部较大。幼鱼时,背鳍为粉红色底带蓝色、身体银亮带粉红色。成鱼时则巨鳞如贝壳,呈半圆形状,鱼侧线有31~35鳞片,鱼体呈金属中的银色,其中含有钴蓝色、蓝色、青色等颜色混合,闪闪发亮。背鳍、臀鳍向后生长其基部很长,尾鳍短、胸鳍大,有一对长胡须,下唇较上颚为长。此鱼种可长到75公分以上,游动时姿态优雅动人,加之生命长、易饲养、价格低,所以很受众多观赏鱼爱好者的喜欢。& &银龙鱼的产地:银龙鱼原产地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2.黑龙鱼OSTEOGLOXSSUN FERREIRAI。&&
黑龙鱼的特征:黑龙鱼成鱼时为银色,形状和银龙几乎一样,与银龙不同之处在于:幼鱼时期,身上略带黑色;超大型时又会从普遍的银色趋向黑色并带紫色、青色和形成金带,极具观赏价值。此种鱼容易受惊吓,因其稀有而在巴西受到严格保护,对众多养鱼爱好者来说,这种鱼可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黑龙鱼的产地:黑龙鱼的原产地在南美洲巴西的里奥河。
黑龙鱼图片:
3.象鱼ARAPAIMA PIRARUCU。&&
象鱼的特征:象鱼是淡水鱼中的巨无霸,最大可长至5公尺,重达400公斤。这种鱼与一般龙鱼大不相同,成鱼体色为灰黑色状,呈圆胖型,鳞品粗大,红色鳞框,头似虎头,坚硬无比,没有胡须;幼鱼时身体呈墨绿色,尾鳍黑色,生长速度极快,一年重量增加可达3至5公斤,繁殖快速,4至5岁时即可大量产卵。这种鱼一般水族箱较难饲养,在巴西当地土著多将其做为肉食用,近年由于数量锐减已受到当地政府的严格保护。&&
象鱼的产地:象鱼的原产地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和哥伦比亚一带
三、澳洲龙鱼&&
澳洲龙鱼按学术上的考证可分为以下二种:
1.星点龙SCLEROPAGES LEICHARDTI。&&
星点龙的特征:星点龙幼鱼时极为美丽,头部较小,体侧有许多红色的星状斑点,臀鳍、背鳍、尾鳍有金黄色的星点斑纹;成鱼时体色为银色中带美丽的黄色,背鳍为橄榄青,腹部有银色光泽。各鳍都带有黑边。属夜行性鱼类。近年澳大利亚政府大量放养此鱼鱼苗,致使鱼种数量有很大的增加。
星点龙的产地:星点龙原产地为澳大利亚东部区域。
星点龙图片:
2.星点斑纹龙SCLEROPAGES JARDINI。&&
星点斑纹龙的特征:星点斑纹龙与星点龙相似,仅头部大些,口部尖些,体色较星点龙略有反差,为黄金色中带美丽的银色,鳞片呈半月形,腮盖有少许金边,尾鳍背鳍有金色斑纹。&&
星点斑纹龙的产地:星点斑纹龙原产地为澳大利亚北部区域和新几内亚地区
星点斑纹龙图片:
四非洲龙鱼 尼罗河龙鱼HETEROTIS NILOTICUS。&&
尼罗河龙鱼的特征:尼罗河龙鱼外形类似于亚洲及澳洲龙鱼,最大区别则是头部至背鳍未呈水平状,显现弧度,没有胡须,尾鳍较小,极小鳞片,颜色为橄榄色并夹带灰色。在成长方面,野生龙鱼可长达1米,重6公斤,在水族箱中也可长至80公分。在吃食方面,没有牙齿,舌头替代,擅于跳跃,食性较杂,不吃小鱼,专吃水中浮游生物或水蚤、小虾、小虫等。在繁殖方面,这种鱼还会筑巢,孵化期间会找寻圆形枯木或树枝水草筑起大小约1米见方的巢,孵化期雌雄二鱼会一起照顾。&&
尼罗河龙鱼的产地:尼罗河龙鱼的原产地分布在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带及西非热带区域。
在线时间 小时
任务签到卡
签到天数: 5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龙鱼选购要点
一般而言,龙鱼美的鉴赏标准概述如下:
一、色泽:依据龙鱼的品种来鉴赏其所应具备的颜色。当然,愈亮丽愈好。
二、体型:各部位的比例要匀称,具有雄伟气势。
三、鳞片:要整齐、明亮平顺、不变形,并且具有品种应有的色泽。
四、胡须:要长而挺直。
五、鳍:各部位的鳍要大而且张开,梗骨要平顺,不要有歪扭变形现象。
六、鳃:要与鱼身弧度相配合,鳃盖边缘软质部要与鱼身平贴,鳃盖并且要具备应有的颜色与亮度。
七、眼睛:要明亮有神,没有下视现象。
八、嘴:要密合、下颚不要有突出现象与赘肉(磨擦水箱玻璃而形成的肉块)。
九、牙齿:要整齐细密,不要有缺损变色情形。
十、肛门:要与鱼腹平贴不能凸出。
十一、游姿:游动时要缓而大方,回转时要顺畅。
结合以上概述,所以龙鱼的一般选购要点如下:
(一)大小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只有体长不低于15厘米的龙鱼方可进行贸易。&&
(二)活力 选择流动活泼、舒展自然、精神饱满、气势雄伟的龙鱼。在水族馆可能会见到一些腹部明显凹陷的龙鱼,这是因为投食少的原因,这样的龙鱼不易饲养,最好不要购买。&&
(三)体形 从左右两侧看,鱼体的比例是否正常、协调。从上方看,鱼体曲线匀称、流畅、笔直,不能有任何弯曲,任何歪斜的部分皆不能被接受。龙鱼的头部也必须缓缓地倾斜向其背部,倾斜度不得过大,要保持自然状态。&&
(四)眼睛 两眼的大小必须一致,与其体长和体高协调成比例。从正面看,两侧的眼睛要平行、正视,没有倾斜现象;两侧眼球对称,大而有神,突出且转动灵活,紧附眼窝,越明亮越有神就越是优良品种。无神的鱼眼,有下垂和浑浊现象,眼睛下垂会影响龙鱼的整体美。长期捕食水族箱底食物的龙鱼会得眼球下垂症。&&
(五)鳍 胸鳍应左右对称,大小一致,向左右两侧延长且完整,其弧度平滑顺畅,并在鱼儿转弯的时候的时候充分地张开。胸鳍与腹鳍必须是平直的,不能呈现出扭曲的状态,尾鳍、臀鳍与背鳍的大小与其体长和体高成比例且协调,尤其是后尾端的3片鳍比例要均匀,总体上要与鱼体对称,太大或者太小的鳍无疑都影响龙鱼的外观。一般而言,比较大的鳍会更为人们所偏爱。鳍的颜色要视您是购买哪一种龙鱼而定。如果是红龙的话,鱼鳍愈红愈好,不可有黑斑。先购时,尽量挑选鳍较大、颜色鲜艳且较深的。龙鱼游动时,各鳍条努力向外张开,尤其是背鳍、臀鳍及尾鳍需要大且完整均匀;才是最好的。如果龙鱼把它身上的鳍条紧紧地收缩起来,或者鳍条长短不一,或者出现畸形,则说明这条鱼可能已患病。当然,鳍条上出现了皱褶也会影响龙鱼的整体美和观赏价值。
在挑选时,要仔细检查龙鱼的鳍是否破损。鱼鳍的损伤若在根部,即使是仔龙也很难完全恢复原状,如果伤害的地方不是在根部,就可能会再生。但有时鱼鳍只是弯曲,如果爱好者很在意鱼鳍的生长与美观,就需要把弯曲的部位剪掉,以期能自然再生出又直又长的鱼鳍。
尾鳍损伤后也会再生,但是在大部分尾部硬鳍骨都损坏的情况下,就必须通过手术法来处理。方法是用剪刀剪齐,令其再生,可保证尾鳍生长的完整性。一般来说,龙鱼需要置于较大的鱼缸中,但是在仔龙时若置于较小的鱼缸中,反而尾鳍的生长状况会更好,原因是仔鱼对大空间会产生不安全感,反而容易因此对尾鳍的生长产生不好的影响;相反,在较小的空间下,仔龙会因为有了安全感,情绪比较好,故尾鳍自然延伸会更佳。
(六)颜色 鱼体呈现出美丽耀眼的色彩。各种龙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它的身体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鱼鳞色泽一定要明快,不可有黑点。
例如选购超级红龙幼鱼(辣椒红龙或血红龙)时,要仔细留意它的尾鳍、背鳍和腹鳍是否均为红色,胸鳍是否为淡红色,而它的身上应该有淡绿色或者粉红色的光泽,鳞片带有一定的亮度,触须和唇为红色或粉红色。
在选购红尾金龙和过背金龙时,注意看背鳍和尾鳍上端1/3的部分有无黑或深褐的颜色;尾鳍其余2/3的部分及臀鳍、腹鳍和胸鳍则应该是橙色的。红尾金龙带有金色的鳞片只长到第四排,而过背金龙的却能够长到第五排(最起码在靠近它背鳍下边,即第五排的地方也该有几片带有少许金色的鳞片)。过背金龙的鳞片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比红尾金龙的闪亮耀眼。
(七)触须 龙鱼的触须必须是长而笔直的,左右完整且长度一致,方向朝上或朝前但不能朝下,也不能一长一短、交叉甚至缺少。最为人们所钟爱的是向外长的,因为这样的触须从鱼头部看就好似一个颠倒的“八”字。颜色要与龙鱼的体色一致。卷曲、断须都会影响观赏效果。有时龙鱼的须会不幸折断,这时可在水中投入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防止感染,并注意营养,断须会自动长出来,但可能在长度上、硬度上及粗细上都与原须有一定的差别,从而影响观赏性。
(八)嘴&&嘴紧闭时,上下额对称而且闭合严密,以唇部无刮伤或皱褶者为最佳。另外,还要注意上下唇的颜色要一致,并且和鱼体颜色也要一致。上下唇端要吻合,如果下额突出或在下额有瘤状的突起就不能算是很好的嘴形。大部分嘴巴不良的龙鱼,皆为下额太突出,以至上下无法密合。亦有因下额常常摩擦缸壁,造成肌肉松驰、上下不协调的情况。此时可加强水流强度来改善。不过,一条鱼的上额下额有无突出,是很难在它还是幼鱼的时候被察觉出来的。唯有在挑选成鱼时,这个缺点才会比较容易地被发现。
(九)游泳姿态&&龙鱼属有骨鱼类,它的脊柱每个骨节之间的间隙和生理结构使它的身体能极灵活地游动、卷曲,甚至可以卷缩在一个很小的容器里,所以龙鱼扭动着身体游动的姿势也具有十分悦目的美感。龙鱼优雅的游姿是至关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其背部应该是保持水平的。另外,游动必须顺畅有力,时而不费吹灰之力地转个弯。在转弯时,鱼儿的胸必须是完全张开的,触须也应该完全挺直。游动时,活力四射,让观赏者有美的享受和力度感。
龙鱼最喜欢栖息在水面附近的鱼类,故经常停留在水族箱上半部的水里。如果你看到龙鱼总是瑟缩在水箱的一隅或者只呆在底部,尽量不要挑选这样的龙鱼。健康的龙鱼是会游到你面前的,并且流露好奇的样子。它的一举一动应该强劲而带有活力。
已经因囊患病的龙鱼会伏在水箱的底部或者离水面不远处浮动,有的头部向下成45度角游动,千万不要挑选这样的鱼,因囊患病是很难治愈的。&&
(十)鳞片&&龙鱼的所有鳞片都必须大而带有亮度,并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凌乱或排列得弯弯曲曲都会令龙鱼的美感大打折扣。鳞片要光滑整齐,看上去很有光泽感,不要有任何斑点,例如黑点或黑斑。如果有斑点出现时,龙鱼的品质就比较差了。一般来说,龙鱼有时会有鳞片脱落的状况,如果不是身染重病,会有下列两种可能:一种是龙鱼自身撞击造成的,另一种则是因寄生虫寄生而发痒,龙鱼不断地去摩擦缸壁造成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必须注意鱼缸内水的清洁,以避免受到细菌感染。一般鳞片脱落后3~5周会重新长出来。&&
有些鳞片有“细框”和“粗框”之分。不过多数人在购买过背金龙的时候都会爱选择“细框”的,看起来紫色鳞片多于金色的。至于超级红龙,一些人比较偏爱“粗框”的辣椒红龙,因为那样的鳞片红色看起来就会比金色多。选择时根据个人的喜好选购。
(十一)鳃盖 鳃盖可谓龙鱼的“脸”。对于鳃盖的要求,主要是查看鳃盖是否紧贴着头部以及有没有翻转过来。另外,每尾鱼的鳃盖必须是闪亮有整体性的光泽,要平滑无刮伤和皱褶,也不能凹陷,特别是鳃耙部分不能有卷曲、翻卷现象。鳃盖异常大多是温度的和水质所导致,亦有可能是水中溶解氧不足而造成的。红尾金龙或者过背金龙成鱼的鳃盖必须是金光闪闪,而非淡黄色的。超级红龙成鱼鳃盖的?色则会因鱼龄而有所不同。当长到30厘米时,鳃盖呈橙红色,而到了它达到成熟期的50厘米及更长时,即会转为艳红色。&&
(十二)头&&头顶的表皮要尽量平滑光亮,不能有皱纹。
(十三)鱼腹&&若非产卵前后,鱼腹太过肿胀是不健康的前兆,须对环境与所投喂的食物加以检查。
(十四)畸形&&有些先天或是后天营养不良的鱼会出现脊柱弯曲的畸形,除非有另类喜好,否则这样的鱼不要购买饲养。
在线时间 小时
任务签到卡
签到天数: 5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水的培养与处理
有鱼的地方就的需要水,如何为龙鱼培养一缸好水呢?
什么是好水的标准,静态的看,经过增氧、除氯等程序“做”出来的水,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渔业水质标准,大致上已经算是好水了,用这样的水养观赏鱼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只有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水质相对稳定的水环境,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好水。
对于业余养鱼的普通爱好者来说,除了几种常见的测试剂以外(一般较多使用的测试剂有PH、NH3/NH4+、NO2、NO3、KH/GH等测试剂),主要是采用直观的方法来判断水质。
新鲜的自来水是无色的,但养过一段时间后,通常会带有浅黄色或浅褐色,这是正常现象。我国古代就有绿水养金鱼的经验总结,现代水产养殖也有看水色辨水质的方法。对于大多数热带观赏鱼来说,适合养殖经济食用鱼类(特别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的水体太肥了,也不利于观赏。水色太深,透明度较差,说明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一般是过滤系统负荷能力不足造成的。
& & 适合观赏鱼的好水应该是透明度高,略有浅黄色或浅褐色的水体,水面无油膜、浮沫,闻之无味或仅有少许腥味。有经验的老手通过观察鱼的状态就可以大致判断水质的好坏,水好鱼的状态就好,不仅食欲旺盛,生长快,而且体色鲜艳,疾病也少。如果鱼的食欲下降,经常生病,首先应该在水质方面找原因。鱼出现浮头的现象,通常是缺氧造成的,水中的溶氧量和饲养密度、温度、气压、水草夜晚的呼吸作用等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水中有机物浓度过高,生物耗氧量大。因此,除了机械增氧外,换水稀释是提高溶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能够较长时间不换水,而鱼仍然能保持良好状态,说明水的自净能力强,稳定性高,能拥有这样一缸好水确实令人羡慕,难怪一些鱼友以此来炫耀。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控制饲养密度,二是要强化生物过滤系统,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不过,除非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实现大自然条件下完整的物质循环,否则,长时间不换水是不值得提倡的。有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什么是老水?从字面上看,老水就是养鱼时间比较长的水,这样的水未必是好水。如果我们把老水理解为通过长期养水获得的具有活性和稳定性的水体,而且日常换水不改变其性质,那么,这样的水就是好水。有时,鱼病了后用药物治疗无效,放在老水中静养一段时间就痊愈了。有的人认为是因为老水中含有某些对鱼健康有益的成分,这种看法推测的成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但老水养鱼生病少,有病恢复也快,是许多人的经验之谈。
养鱼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养法,有的人要求不高,确实没有那么多讲究,有的人想进一步提高,在水质上做文章,也顺理成章。
其他几种水质的解释:
即未经晾晒处理的洁净水。如刚放出的自来水或井水等都称生水。
熟(伏)水:
生水在日光下、空气流通处放置48小时以上的干净水称熟水。熟水中含氧量上升,有害气体挥发了,同时水中的固体物质沉淀,微生物开始繁殖生长,这种水可以用来养殖观赏鱼。
指鱼池(缸)中底部含有鱼粪便、污物等已变质的脏水。
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的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也是鱼儿很好的辅助饲料。这种水中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解氧较多,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最佳,用这种水养出来的鱼食欲最为旺盛、鱼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
原来鱼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这种现象称之为回清水(也称咬清水)。这种水很容易引发鱼病。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全部换掉。
“洄水”是指自然界中湖泊、坑塘等里富有大量草履虫、轮虫的水体。因草履虫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飘动回荡,故称为这种水为“洄水”。它是孵出不久刚开食的幼鱼必要的饵料。
过滤方式汇总:
过滤器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生化过滤器的处理能力=流量×滤材体积×效率系数
生化滤材的体积:一般要达到鱼缸容量的2~5%才能满足要求
流量要求:所有过滤器的流量总合最少达到鱼缸容量的3倍
过滤器形式的分类:
上部过滤:
维护最方便、物理隔离最彻底,但受美观影响生化过滤不足,同时会造成CO2逃逸.
优点:1)维护方便:由于在鱼缸上部,对过滤器得维护非常方便,一般几分钟就能几决问题。2)彻底得物理隔离:可以将缸内不太理想哦从鱼缸内物理隔离开来,这样将大大减少鱼缸有机物含量,降低生物过滤的压力,这是其他方式的物理过滤锁不能代替得!
缺点:1)体积不能太大,否则严重影响美观,这样导致过滤器腔体较小,除物理过滤外,再放置生化滤材的空间不够,导致生化过滤严重不足(除非制作巨型上虑才能解决,但美观度太差)。2)由于上滤水流比较湍急,会导致co2的逃逸,如果是喷淋进水,这个问题将更严重。
结构简图:
内部过滤:
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但过滤处理能力比较低,最大优点是不会导致co2逃逸。
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简单方便,不会导致co2逃逸。
缺点:维护不太方便,最主要的是物理、生化处理能力都比较低。
一般用在过滤压力比较小的草缸居多。
结构简图:
内部容积比较大,因此生化处理能力比较强,但在鱼缸内占用空间太大不美观,效率一般。
优点:内部容积比较大,能容纳更多的生化材料,所以处理能力比较强。
缺点:美观太差、在鱼缸内占用空间太大,极其不美观,而且物理、生化效率不是太高。
结构简图:
底部过滤:
处理能力强、设备隐蔽,鱼缸内比较整洁,但长时间运行会阻塞底部管道,会导致草缸底肥流失。
优点:处理能力强(底沙菌创巨大),外部基本看不到过滤器,鱼缸内比较整洁。
缺点:底沙容易阻塞底部管道以及水体短路,还有一个潜在威胁就是系统会突然崩溃,另外如果是草缸加底肥会导致底肥流失。
结构简图:
滴流过滤:
优点:处理能力强,效率最高,基本免维护,缺点:但系统要求是淋水不浸泡水,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隐蔽也是个问题,而且也存在co2逃逸问题。
滴流式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滴流式过滤器”是一种水质处理的古老技术。它在1963年时,由Hellmuth Wachtel所著的《Aquarium Hygiene》(《水族众生》)一书中被发现可用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上。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滴流式过滤器才在荷兰再度在海水水族箱中被实际应用。珊瑚砂和海底的贝壳都可以用来作为水滴通过的材质,但由于过去的使用经验有好有坏,所以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去了解其原理,以便于改善其作用过程。因此产生了新一代的滴流式过滤器,它能够满足要求“有效、活力、可抵抗任何运转及动力中断”的过滤器之需求。最初用来反对这种过滤系统的理由,例如:养份损失、二氧化碳的流失、大量的蒸发作用、维护困难、运转太慢以及pH值不理想等等,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最新的滴流式过滤器中装有生物过滤球(Dupla系统),它符合所有的必要条件,而且没有前述的任何缺点。
细菌将会在4至6星期内安顿在塑胶制造的生物过滤球组织上。只要水族箱不断地供应有机的新陈代谢产物,它们就会稳定地繁殖。当细菌层太厚,而阻碍到新细菌繁殖的时侯,老的细菌层就会剥落,并落入后过滤室底部成为沉淀物。
装有生物过滤球的滴流式过滤器不需要特别的照顾,它的预过滤室和后过滤室是分离的,而且也不需要清理或者更换。过滤柱甚至可以粘在顶端,所以水族饲养者根本不必去接触,就可以自行清理运作中的过滤室。且来自入水口处的空气逆流,可穿过整个生物过滤球堆,然后进入系统的上半部。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不可让尼古丁的空气(香烟、烟斗和雪茄的烟)阻碍生物过滤球中细菌的活动。因此,在吸烟室中所供应的滴流式过滤器的空气必须先通过活性炭过滤器(例如:Dupla二氧化碳反应器‘S’或Dupla活性炭)。由于凝结的潮湿空气会补给水槽,所以蒸发损失量无法加以测量。
滴流式过滤器即使在动力中断时也不会发生影响,因为生物过滤球仍然保存在空气流通的状况下,而剩余的空气仍然含有足够的氧气可供给过滤器中的细菌层使用2到3天。
滴流式过滤器中的细菌过滤也不需要任何动力,它不会排放二氧化碳,且养份的浓度在此系统中甚至比在表面的蛋白除沫器中维持得更久。滴流式过滤器和蛋白除沫器之间的最大差异是:滴流式过滤器可以借由好氧性细菌将几乎100%的代谢产物转换为氮气,但是它无法氧化某些黄色物质。然而,这些黄色物质可以借由滴流式过滤器的活性炭过滤器(Dupla系统)加以去除。
日、夜间的氧气浓度都在95%到106%之间,即使水族箱的负荷量达到最高点时,这些数值仍然很稳定。我们必须在滴流式过滤器之前加装海绵或尼龙棉的预过滤室,而最理想的情况是加装一个表面过滤器,我们可以在后过滤室中加入活性炭,甚至第二个表面过滤器。
滴流式过滤器的运转必须依靠相当多的水量,也就是说,循环的水量至少须水族箱容量的2到3倍。生物过滤球的体积必须是水族箱容量的5%到10%。举例来说,300公升的水族箱的滴流室必须能够容纳至少15到30公升的生物过滤球。
滴流式过滤器必须配合水族箱的负荷量,如果负荷量较轻,则细菌族群就比较少;如果负荷量较重,滴流式过滤器(如果经过适当的设计)也可以调整它。但是,若想要把滴流式过滤器完全替代蛋白除沫器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如果把蛋白除沫器关闭,滴流式过滤器无法很快地适应增加的负荷量,它必须花费4到6星期的时间才能自动地取代蛋白除沫器的功能。就另一方面来说,蛋白除沫器虽然有许多缺点,但是这种情况下其适应力反而较佳,因为它的系统可以立即适应增加或减少负荷量。
如果滴流式过滤器已被适当地设计,就可以不必打开蛋白除沫器,因为滴流式过滤器已经能够确实地清理水族箱中的水质,而不会对水族箱造成任何危害。
结构简图:
潮汐过滤:
优点:生化效率比滴流低,比外挂高,最佳潮汐频率为2分钟。具体效率如何受潮汐频率影响较大,并且,形成潮汐要有一定经验,一般人不好掌握,而且排水时有噪声。
结构简图:
外部过滤:
优点:系统外置不占用缸内空间,并且不会导致co2的逃逸。缺点:由于融氧问题,导致气效率一般,并且,维护相当麻烦。
结构简图:
底缸过滤:
优点:为滤材提供的空间最大,所以处理能力是最强的(注意不是效率)!
缺点:但体积巨大一般得占用鱼缸底柜空间,并且对水泵要求比较高,功耗比较大,水泵必须和溢流配合妥当,否则又水满金山或水泵干烧!所以,对技术水平要求略高。
结构简图:
气举过滤:
由于滤材充氧导致生化效率非常高,同时,由于动力为气泵,非常节能!但气举没有物理过滤,所以不能作为主过滤使用。同时还由于物理过滤的缺失导致玻璃环又被污染的隐患。还有内滤的通病,就是太占用缸内空间。
结构简图:
反气举过滤:由于动力从气动改为水泵,流量得到保证!也解决了气举无物理过滤的缺憾。同时,由于气水逆行,大大提高水体融氧,生化效率更高!但能耗比气举高(多了水泵)!同时也又是内滤的通病占用了鱼缸内的空间。
结构简图:
上滤反气举:
由于反气举利用上虑出水口,作为供水来源,因此,节约了水泵能耗,只需增加气泵功耗就可以运转。上虑喷淋增氧,后经过物理过滤,灌进反气举,他们明确分工各自发挥长处,上虑负责物理过滤,反气举生化过滤,配合比较默契。
内滤泵反气举:
由于此类反气举,类似内滤,所以通过气泵得见但开关,就可以完成普通内滤与反气举的自由切换,也就为草缸应用气举题供了可能性。但此装置的物理过滤能力,比上滤反气举差很多!
水妖精:能耗低,最重要的是其特殊的构造不会伤及刚孵化得幼鱼。但由于泵声结构的限制,只能用在比较小得鱼缸。
气提上滤+内滤桶:
继承了上滤的优点,同时靠内滤桶提高了生化处理能力,能耗低,节约了一台水泵,但此装置不能用于大缸。
结构简图:
气提底滤:
继承了底滤得优缺点,同时能耗较低,但会导致co2逃逸.
结构简图:
在线时间 小时
任务签到卡
签到天数: 54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水族滤材介绍及用法:
一种滤材在不同的过滤器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但依据过滤方式可分为化学滤材、物理滤材、生物滤材。&&
(一)过滤棉
(二)生化棉
是使用最普便的一种滤材,具良好的渗透性。是一种合成材料,呈丝状柔软,作为过滤床的外(上)层铺设材料,它对水中的悬浮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并能蕴藏大量的耗氧生化菌。水流经滤材可以滤除水中絮凝的大颗粒杂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其粗糙且布满小孔隙的表面,可吸附大量硝化细菌,并供其生长繁殖,以分解水中氨、亚硝酸盐等有机物,可同时具备物理和生物过滤两种功能。当滤棉表面杂质污物积累过多时,稍稍清洗即可继续使用。过滤棉纤维较稳定,长期使用也不会互相粘合和缩小而变形,较其它滤材既不易腐烂又耐用,但为了不影响过滤效果,使用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更换。过滤棉可以用作过滤介质的第一层,也可用作最后一层,大多数情况下置于起始层以滤除大部分较粗的脏颗粒,使下层过滤介质不致于太脏,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在过滤器中,过滤棉安放厚度要适中,既不能影响水流通过,又要获得良好的过滤效果。
很多人都认为它的作用很大而喜欢使用。它密度较低,较硬,不易变形,主要用作消音(滴漏),隔泡之用,亦有养菌的功能,但因其表面积小,养菌数量远不及玻璃环。在我们本来就有限的过滤空间里,它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常见的以黑色和蓝色为主,功能上无分别。
(三)活性炭&&
是木材经煅烧后加工制成,最大特点是能吸附水中的活性物质,可作为中层铺设的滤材。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化学性滤材,它经过两次燃烧,并经过磷酸处理以增加微孔的数目,从而增加了吸收杂质的表面积,结果它的表面积巨大,为90~1000平方米/克,网孔孔径可达100~1000?。具有脱去水中黄色物质与去除异味的功能,此外还可使酸碱中和,pH值趋于中性,特别是在水族箱使用药物治疗鱼病之后,用活性炭过滤水族箱中的水可吸附残余药物。但有时它的效用也较为有限,必须根据“装载量”的大小定期更换。当水族箱内水质发黄或经活性炭试剂测试为黄色时,说明炭的活性已消耗殆尽,这时就需更换活性炭,若超过有限期仍不置换不仅起不到吸附作用,反而有害。质量合格的活性炭在中度污染的水族箱中可使用3~6个月。活性炭的使用量应根据鱼缸规格、水容量、活性炭吸附量等而定,但在水草水族箱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这类吸附性强的滤材,以免它们吸附营养液或基肥释出的营养元素,造成水草生长元素的不足。由于活性炭吸附效率非常高,若长期放入过滤槽中,脱色除臭后会吸附水中的有益物质,故要待水清澈无臭时,及时取出活性炭,利用盐水浸泡冲洗干净放于太阳下曝晒消毒,待下次再用。在施加药物之前,也要取出活性炭,否则药物的作用物质很快会被吸附掉。新买的活性炭,要先用清水冲洗几遍,以免炭粉使水族箱水质混浊,然后再将活性炭装入筛孔袋并挂于水族箱过滤器中,只需很短的时间,水质黄色即显著淡化。活性炭作为化学过滤滤材,通常都是与泡棉配套使用,将泡棉置于活性炭上方可避免水中大颗粒杂质吸附于活性炭上,影响化学吸附反应。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制造的活性炭其吸附效率存在差异,以椰子壳烧制的活性炭性能最佳,其次为动物骨骼制的效果也较好。活性炭的作用非常有效。
(四)生化球
是用高级浸水无毒塑料经过人工加工成的网孔结构的生物过滤球。过滤球的直径在2~5厘米,为多片状结构,内部多孔,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吸附硝化细菌而设置的网孔结构,极有利于氧化作用中氧气的对流交换,而且为硝化细菌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巨大的生化表面积。生化球特别适合用于滴流式过滤器中,由于其孔径较大,对水不产生阻力,因而永远不必清洗。由于生化球的强项是用于滴流式,生化球表面有很强的水导流功能,会将每滴水和空气很好结合和自行分配给周边的其它生化球,并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在滴流环境中才能真正将其功能发挥出来,但如果把生化球直接泡在水里等于浪费了它表面的导流功能,同时生化球的有效果面积远不如玻璃环,所以效果不好又浪费。
(五)陶瓷环
是一种人工生产滤材,呈管状形态,具微孔,适宜作为中层铺设材料,特点是可以改变水流方向,使水体分流。在瓷环的微孔中,能溶纳大量的厌氧菌与其它生化菌。是采用天然矽酸盐在高温条件下,经人工烧制而成的圆柱状空心环,表面粗糙,密布适合于硝化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粘附的孔隙结构,中空的柱形构造可以使水流通过柱状内腔时,形成涡流,将大颗粒污物击为碎屑,便于硝化细菌进行氧化分解。内孔直径介于60~300um的结构极适合于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这种滤材对水中微生物、蛋白质、氨、金属元素等吸附力极强,不具抗药性,有效使用期不宜过长,若与物理性滤材配合使用可延长使用寿命,适合用于沉水过滤器、圆桶式外部过滤器、上部过滤器等过滤系统
(六)玻璃环
最经济高效的滤材,一般由滑石粉烧制而成,多孔,表面积大,适合大量硝化菌居住,是养鱼不可缺少的滤材。因是做养菌之用,所以不需要经常更换,基本上放下去就不需要理会了,如果时间太长孔隙堵塞厉害,可用清水清洗之后继续使用,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半年一换,每次换总量的1/2,留一半老环加一半新环即可 。
玻璃环的强项是直接泡在水里,有效果面积比生化球大得多,能给硝化菌提供大量住所,但如果将玻璃环用于滴流,很多玻璃环将很难被水淋到,玻璃环表面又没有很强导流功能,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切记,新买回来的环一定要用清水洗净,最好再用开水泡10分钟。
(七)塑料丝
是一类合成材料,粗丝状,质较硬,适宜作为中层铺设材料它的特点是疏水性能好,能将耗氧茵消耗作用后的物质在此处再作一步处理,此处的生化菌有耗氧或厌氧两种,其比例视情况而定。
(八)离子交换树脂
专门的水质软化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在市场上有售,这种滤材是利用离子交换的方式,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达到降低水中过高的硬度软化水质的目的。使用时,用布包裹树脂后,直接置浸于水族箱中,该滤材在还原后可再度利用。但在水族箱一般不适宜使用离子交换
树脂,因为它在交换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同时,使水族箱中又多了一些氯离子,此外,离子交换使水族箱总硬度急剧降低,对鱼只和水草造成紧迫感,另一方面硬水在通过树脂后可转化为软水。
(九)珊瑚砂
为珊瑚或贝壳碎片,具持续释放碳酸钙的特性,颗粒大小不等,规格多种多样。海砂由于含碱性物质,经过其过滤的pH值一般为7.0~8.5,不断释放的钙离子、镁离子能为海水生物生存提供较高的硬度和稳定的酸碱度,因而适合用于养殖海水鱼的海水过滤系统中。使用8-16个月后需要更换。由于含丰富的孔隙结构,还可作为生物过滤系统的载体,大量培养硝化细菌。属海洋天然滤材,最大的特点是微孔丰富,适宜大量的生化细菌生存,可作为下(内)层铺设滤材。
(十)珊瑚骨
比玻璃环便宜的滤材,因为也是多孔结构所以表面积也很大,但当然不够玻璃环大,适用于喜碱性硬水的鱼类,同时还有稳定PH的作用。
(十一)玻璃生化环
石英砂高温粘合成,多孔状结构,以大表面积培养消化细菌来分解水中生物排放的有毒生物化学元素来洁净水体的过滤材质,因具有很高的透水(气)性,所以理论上功能要较陶瓷生化环强大些。
(十二)市场上还有很多其它的过滤材料,请根据需要购买。
滤材摆放顺序及一些常见过滤问题解答
一、滤材摆放顺序
第一级:物理过滤级 放置纤维棉(注:可以在出水管口套上袜子用于滤出悬浮物且清洗方便)。
第二级:化学过滤级 放置活性炭、吸氨石、沸石、清水树脂等化学性吸附滤材(注: 该类滤材的吸附效果一般只有三个月到期一定要换)。
第三级:生物过滤第一级放置生化棉(注:要选孔径大小合适强度高弹性高的为好)。
第四级:生物过滤第二级放置瓷环 (注:瓷环的吸水率越高越好表面粗糙度越高越好)
第五级:生物过滤第三级放置黄化煤或水草砂。
第六级:生物过滤第四级放置生化球(注:该级的容量要大生化球的数量尽可能多,但尽量采用滴流过滤)
第七级:水平衡槽 放置潜水泵将已过滤后的水输送回鱼缸!(注:如果是上部过滤可以取消& & 此级让水自然流回鱼缸)。
& & 以上各级不需要作成七格!可以视空间情况将第一级与第二级、第三级与第四级、第六级与第七级可以合并!第五级可以视情况取消。
二、一些常见过滤问题解答
问题一:鱼缸养鱼为什么要过滤?
答:为了保持水质清洁和维持鱼所需生态环境。因为鱼会排出粪便,喂鱼投料会留下残存物质,使水中的杂质含量不断增多,造成水质变坏,对鱼造成损害。
问题二:鱼缸养鱼的过滤原则是什么?
答:1、彻底清除鱼便和杂质,保持水质清洁纯度;2、造就水体生态环境,满足鱼的生存需求。
问题三:鱼缸养鱼一般采取什么过滤手段?
答:一般采取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两种手段。物理过滤是清除水中杂质颗粒,以保持水体清洁纯度,避免杂质存留产生有害污染而损害鱼的健康;生化过滤是利用有益微生物(主要是硝化菌)化解物理过滤所残留的细微杂质,将有害物质(如氨)转换还原为有益物质,通过生态循环,使水体适合鱼生存和健康成长。
问题四: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功能上的区别。两种过滤方式是一种互补关系,都是为了维持水质符合鱼的生存需要。物理过滤干的是粗活,把住过滤的第一道关,以清除水中杂质微粒为己任,生化过滤干的是细活,干物理过滤干不了的活,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益物质。
问题五: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关系怎样?
答:物理过滤的效果越好,过滤后残留的杂质越少,生化过滤的任务就越轻松,所需要的生化过滤材料就越少;相反,需要的生化过滤材料就越多。试想,如果没有过滤棉将杂质过滤掉,硝化菌要全部将不断增多的鱼便等杂质所产生有害物质分解掉,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水体根本没有增加杂质带来有害污染,那还需要硝化菌干什么呢?
问题六:怎样有效实现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功能?
答:采用丝质纤维块(通称过滤棉)、活性炭等把住过滤第一道关,滤除水中杂质颗粒,(当然还要手工清除)过滤棉越厚效果越好;采用生化棉、陶瓷环、玻璃环等材料给硝化菌提供生存附着环境,让硝化菌对水体中残存的有害物质进行硝化分解过程,硝化菌越多,硝化得越彻底,过滤效果就越好。
问题七:如何选用配置生化过滤材料?
答:选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的保存硝化菌参与过滤。之所以首先应用生化棉,目的是在保存硝化菌的同时,也对水体进行二道物理过滤,阻挡过滤棉遗漏的杂质颗粒通过;然后再加以陶瓷环或玻璃环保存更多的硝化菌,以满足过滤需要。陶瓷环和玻璃环没有配伍关系,应用了其中一种就可不必再用另一种,它们的功能都是为了保存硝化菌,没有其它功能,只是同量的玻璃环比陶瓷环保存的硝化菌多而已。应用珊瑚沙等其它材料进行过滤也是为硝化菌提供生存温床。选择什么材料进行生化过滤,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货源和经济情况自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问题八:怎样合理应用滤材
答:1、走出重生化过滤轻物理过滤的误区。有些朋友不太重视物理过滤而大量应用生化过滤材料,居然几十上百斤的应用陶瓷环或玻璃环,甚至有的还是没有获得最佳过滤效果。如果第一道关的物理过滤效果彻底,还需要如此多的生化滤材吗?当然,草缸的过滤多应用些生化过滤材料是合理的,因为草缸的物理过滤往往难以做到彻底,需要大量的硝化菌进行工作。2、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滤材用量的判定。物理过滤滤材用量一般原则,只要能够有效地将进入滤槽的水流所含的杂质颗粒全部隔除就可以了,这里包括滤材的密实、厚度和放置效果,过滤棉块四周不能出现溢流现象,否则杂质颗粒流失,加重生化过滤负担。如果在滤槽进水管口上套一短薄的丝袜包住杂质,实际上加了一道有效过滤,过滤棉成为二道过滤,其效果就会好许多。这样有三层过滤棉基本上就可以了。对于生化过滤滤材用量的判定,我们无需去做烦琐的数学测算,根据自己的过滤桶、槽或箱的容量来尽量多放就可以了。至于那些自己DIY的大过滤箱,能放入上百斤的,只放二三十斤也是够多的了。我的1.2米的缸养鱼,外滤桶里只有三块生化棉、四小袋商品活性炭和两斤陶瓷环,再加上滤两块生化棉,就能造就一个稳定的生化环境,水质清澈透亮,鱼儿生动活泼,关键在于物理过滤彻底,只要缸里一产生鱼便杂质就立即清除,不让它有时间生产污染因子,就能有效维持水体生态环境。
问题九:活性炭位置偏后放置的话,会将硝化菌吸附吗?
答:要彻底弄清活性炭的放置位置应该靠前还是靠后,就得先弄清活性炭的功能特性。活性炭的主要功能是吸附水中的离子,使水体软化,同时可以除去一些特殊气味。活性炭的功能方式是依靠微孔吸附水中离子,它的弱点就是微孔很容易被堵塞,致使功能寿命很短,两三个月就失去效用,而且很难使其再生。它不吸附有机物和硝化菌,但如果将它靠后放置,硝化菌很容易将它作为依附体当作温床,硝化菌膜很快就会封闭活性炭微孔,活性炭就很快失去吸附离子的功能,转变为不称职的生化滤材。因此,在三级过滤(物理过滤、软水过滤、生化过滤)中,活性炭的放置位置应该在生化过滤材料的前面,以避免硝化菌的依附而降低过滤功效。
活性炭用于水体过滤属于物理过滤材料,在鱼缸三级过滤应用系统中的放置位置应该放在第二级,其理由是活性炭的过滤特性是吸附水体中的离子,虽不吸附硝化菌,但硝化菌可以将它作为依附体,如果将活性炭依据水流方向与生化滤材混放或位置靠后,就容易依附更多的硝化菌,活性炭吸附离子的功能被减弱,逐渐被转化为生化过滤材料了。
问题十:1 物理过滤棉和生化过滤棉有什么区别?
2 只加生化过滤棉不加物理过滤棉可以吗?
3 我准备买佳宝外滤 ,不知它自带的是物理过滤棉还是生化过滤棉?
答:1、过滤棉和生化棉主要区别有两个:一是应用材料不同,二是“棉”体成型结构不同。目前过滤棉通常采用丝状纤维制造,样子有点象普通棉絮;生化棉采用薄片细带或发泡材料制造,样子有点象海绵。过滤棉的成型要求“棉”体细密、透水和具有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隔除水体悬浮物杂质的过滤功能;生化棉的成型要求“棉”体尽可能多的产生密孔间隙及柔软度,使其适合高效培养硝化菌。
2、用生化棉代替过滤棉的结果是过滤效果不好,生化棉空隙过大,细小杂质颗粒能从其空隙中通过流失,起不到完全隔除杂质的作用。
3、商品外滤桶销售时总会同时配置过滤棉和生化棉的,根据它们的“棉”体结构很容易能够分辨出来.
问题十一:问题一: 硝化细菌是直接投放到鱼缸里, 还是倒入过滤器中?问题二: 我每两周清除一次过滤器, 生化棉,过滤棉都清洗的干干净净, 是不是破坏了硝化细菌的生存.
答:我感觉过滤棉的只有少量的硝化细菌。一般硝化细菌都在底沙或陶瓷环上吧。
1:硝化细菌最好倒入过滤槽中。
2: 过滤棉可洗干净点,生化棉就尽量不要清洗了,容易破坏硝化细菌的生存空间;清洗过滤桶时,用捞鱼的小滤网将桶内的杂质捞出就可以了。过滤棉上不会有多少硝化菌,应尽量将上面的污质洗干净;生化棉是用来培养硝化菌的,最好不要冲洗,以免损失硝化菌,如果上面存有杂质,在桶内的水里晃几下,再把桶里的杂质捞掉,这样既清洗干净了,又不损失硝化菌。
3:投放硝化细菌时,不需要停止过滤系统;应该投放到生化棉上和玻璃环上,让它们尽快找到依附的场所,如果投放到缸里,就不知道它们将在什么地方安家了。
问题十二:请问玻璃环与生化棉的关系?既然均是培养硝化菌的东东是否在使用时可以考虑只采用一种材料呢?
答:玻璃环和生化棉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两种材料的功能都是培养硝化菌,只是在使用效果和适用环境有些区别。玻璃环比生化棉提供给硝化菌附着的面积更多,但它不能兼顾物理过滤功能,对阻止悬浮物粗颗粒通过不起作用,因此对空间体积小的内滤不太适用;生化棉虽然培养硝化菌比玻璃环少些,但它同时可以隔除悬浮粗颗粒,可以与过滤棉配合使用,以加强物理过滤功能,它的整形和密封过滤水道效果较好。因此,两种滤材可以根据过滤器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选用。
问题十三:请问生化棉和玻璃环在使用种必须黑色材料包裹吗?
答:你提的问题虽然是生化过滤材料的处理问题,但涉及到生化过滤对硝化菌群的环境处置和过滤效果的的重要性。因此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再多罗嗦几句。
  有不少鱼友,乃至对过滤有不少实践经验、又养有一缸好水和好鱼的鱼友,也知道硝化菌适合在弱光甚至黑暗环境下生存,但在设计和考虑生化过滤功能时,都习惯性地注重从生化滤材的数量上考虑满足生化过滤需求和效果,而很少根据硝化菌的生活特性去设置生化过滤环境,以用最少的生化滤材去培养最多的硝化菌群参与生化过滤。例如,在设计和设置过滤箱时,主要是考虑过滤程序和各种滤材配合机制,很少考虑给硝化菌提供一个适合生存的弱光环境,因此,除了密封的滤桶之外,许多过滤箱都是开放性的,没有对硝化菌采取弱光保护措施,对硝化菌的生存和繁殖存在损害。虽然开放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了肌酸发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