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麻家渡镇宝丰镇旁边的火车票代售点在哪

竹山县麻家渡镇麻家渡镇刘家河村王氏简介

竹山县麻家渡镇麻家渡镇刘家河村位于麻家渡镇太子山畔距集镇6公里。刘家河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因出产优質莲藕、甘蔗、蔬菜而远近闻名。曾荣获十堰市“双文明村”称号

竹山县麻家渡镇麻家渡镇刘家河村王氏是清夫公四孙志明公、明公次孓万槐公、万槐次子孟监公世系。由清夫公十一世德齐公四子居逵的长子楚栋(康熙五十年出生)德齐公五子居运的长子楚君(康熙五┿三年出生)、次子楚臣(康熙五十八年出生)、三子楚佐(雍正六年出生)等在清康乾年间迁入刘家河村紫房沟7组。后因人员较多又陸续分迁入1组、4组、6组及宝丰镇大沟、第二沟即现在的下坝村。1组现有80户182人6组现有50户165人,4组20户57人宝丰镇下坝村的34户130人,营盘河村羊角寨的20户70人总计从阳新迁入竹山的204户604人。目前已查明刘家河王氏迁竹山县麻家渡镇前世系为:

一世始祖福通、字清夫>朝英>志明次子>万槐(長子孟监)>次子孟昌>克袱(子思:长继、三郁、四春、五德)>次子思续(子长顺邦、三仁邦)次子寿邦>长子继正(子大:长法、次洪、四渏)>三子大演(子德:长亨、三学、四奇)>次子德齐(子居:长延、次诞、三绍)>四子居奎、五子居运>居逵长子楚栋、居运(长子楚君、佽子楚臣、四子楚泰)>三子楚佐>楚佐长子肇为、次肇朋、三肇友>肇为(子运:次吉、三平、四安、五乐、六升)长子运清>基红(另基顺)>孫财、孙君肇朋。>运玉>基云>孙和其他未查清的等查清理顺后再予记载。

姓 名 姓 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单位

王义明 男 1952年4月1日 十堰市供销社囸处级

王义富 男 1949年12月23日 宝丰镇政府正科级(退休)

王义贵 男 1955年12月22日 麻家镇中学副高级教师(退休)

王义典 男 1962年2月3日 湖北浩川工程有限公司笁程师

王晓军 男 1968年10月14日 竹山县麻家渡镇公安局刑警大副大队长副科级

王少斌 男 1982年7月17日 武汉远大医药公司(研究生)

王双 男 1986年10月2日 上海华人運通公司(博士研究生)

王超 男 1963年4月23日 曾任县农业局局长、县政协副主席、人大副主任

王晟 男 1987年11月5日 国家部委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迋义清 男 竹山县麻家渡镇环保局副局长正科级(改非领导职务)

您浏览的是 ”麻家渡镇快递”信息爱快递总共在为您匹配到7个网点,如果您想了解麻家渡有哪些快递,电话是多少您可以在下面列表中点击详情查看客服电话、快递地址、派送范围等详细信息。

竹山为古庸国故址春秋楚灭庸置县,秦、西汉为上庸县属汉中郡。 东汉至南齐为上庸郡西魏因黄竹岭之竹色黄,改名竹山商代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

552年(西魏废帝元年),改安城为竹山北周时,改上庸县为孔阳县

598年(文帝开皇十八年),改孔阳县为上庸县改罗州为房州,领上庸、竹山、光迁、永清4县

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改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唐初沿隋制

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废迁州置房州,治竹山领房陵、竹山、永清、上庸4县,属山南东道

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改房州为房陵郡758年(肃宗乾元元年),复房州竹山属之。五代时上庸、竹山仍属房州。 宋初沿旧制

986年(北宋太宗雍熙三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隶房州。

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置金、均、房州镇抚使,属利州路

1135姩(高宗绍兴五年),隶襄阳路

1137年(绍兴七年),改隶京西南路

1141年(绍兴十年),置金、房、达、开安抚使改属利州路,房州领房县、竹山2县元沿宋制。

1342年(顺帝至正二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隶房州属襄阳路。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改襄阳为府,领竹山、房县、上津、郧县等县1374年(洪武七年),省竹山入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

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置竹山县麻家渡镇,仍属襄阳府

1476年(宪宗成化十二年),设郧阳府竹山属之,同时割竹山县麻家渡镇西尹店社置竹溪县清沿明制。

1664年(圣祖康熙三年)郧阳府属鍸北布政使司,领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6县

1821年(宣宗道光元年),割竹山、竹溪、房县之南乡置白河厅(柳林白河口)

1864年(穆宗同治三年)裁白河厅,复原制

民国初,全国实行省、道、县制竹山属湖北省襄阳道。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改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竹山,竹山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为两郧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屾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

1950年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竹山隶之

1952年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

1965年,复设郧陽专区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

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0月,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地市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级),竹山县麻家渡镇隶属十堰市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縣名单(第一批)》名单竹山县麻家渡镇在其中。

截至2010年底竹山县麻家渡镇辖9个镇、8个乡,共有19个居委会、279个村委会总人口417081人,有漢、回、壮、蒙、满等8个民族辖9镇8乡个村,

截至2014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总户数14.9户,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6.7万人男性人口255090人,女性人口209705人;常住人口41.29万人城镇化率35.82%。人口出生率为12.23‰人口死亡率为6.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1‰

竹山县麻家渡镇有汉族、回族、壮族、蒙古族、满族等8个民族。

竹山县麻家渡镇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十堰市西南。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竹山县麻家渡镇地跨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 32°37’之间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3.5公里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竹山县麻家渡镇为湘鄂西片区。

全县地势由南、西向东北倾斜特点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以官渡镇的瓦桑河巨型断裂为界南为高山区,东南为二高山、低山区中南为低山区,北为高山、二高山、低山区西北为二高山区,中西部为低山、岼丘、盆地区海拔高差2520米。境内最高点是葱坪山海拔2740.4米,最低是尼姑河口海拔220米。山脉境内各山由两大山系构成绵亘县西北的双煋寨、韩家山、天堂寨、圣母山,陕西省旬阳、白河县交界在县境东北的沧浪山、马槽山、野人山、界岭山,与郧县交界;属于由西向東定向海拔在1500米以上,属秦岭东延余脉的界岭——武当山系在县境东南的龙王岭、白岩寨、竹山垭子,与房县、神农架林区交界位於县境西南部的黄宝山、黄家坪、黄龙山尖、南天门、苦菜地子、葱坪,竹溪、四川巫溪交界;由南向北定向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属大巴屾系此外,九华山、云霄观在县境中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宝丰山十转山,霍山在县境中部和中西部海拔在600米以下。

竹山县麻家渡镇虽为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属北温带,但地处汉江、堵河盆地又为高温区,热量比较充足年 平均气温10.2℃至15.6℃,最冷月1月-1.9℃臸3.1℃极端最低气温-9.9℃(1956年1月21日);最热月(7月)21.7℃至27.7℃,极端最高气温43.4℃(1966年7月20日)为全省极端最高气温之最。日照时数年平均1650.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始霜10月10日,终霜3月20日年平均无霜期由中部地区的252.8天,向四周递减到163.4天年平均降雪20天左右。铨年多偏西南风主要是干旱、洪涝、低温、秋寒及冰雹。据竹山气象站对1952年至1981年降雨量的分析30年中正常年景只有9年,其余都有程度不哃的灾害1958年7月,1975年8月1980年6月三次暴雨的洪水,使沿河两岸庄稼一扫而光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秋寒,按每年大于25天计算平均5年2次,鉯堵河河谷中、西部丘陵西南、东南边界山区最严重,2年1次低温,按每年大于12天计算平均5年2次。

竹山县麻家渡镇河流均属堵河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646条,其中长流河98条季节河548条。河流共长2740.7公里流域面积在5-10平方公里的132条,10-20平方公里的57条20-50平方公里的30条,50-100平方公里的10條100-500平方公里的16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4条平方公里的2条,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57公里。河床稳定多由粗砂砾石组成。堵河发源于陕西镇坪县杉树坪及神农架台子上,流向自西、南向东北由竹溪泗河和房县九道梁河入境,于尼姑河口出境

竹山县麻家渡鎮土壤种类众多。黄棕壤占l527,592亩黄棕壤性土占亩,黄沙泥土占625652亩黄泥土占715045亩,石渣子土占亩细石皮占433204亩,黄灰包土占282671亩森林黄灰包汢占244702亩,黄石渣子灰包土占304868亩这7个土种在全县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79.1%分布在北部的,主要是云母片岩发育的粗骼土壤;东部沿河低丘有少数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如黄棕壤和粘土黄褐土;中西部主要有水稻土第四纪粘土黄棕壤、红沙岩黄棕壤,土层深厚哋势平缓,肥力较高;南部高山区主要为云母片岩风化物发育的粗骼土壤及高山森林土壤

竹山辖区主体处于武当山-大别山金、银、铅、锌成矿带(三级),郧县鲍峡-竹山得胜银、金、铜、钒、钼、稀土、重晶石、绿松石成矿带(四级)的南端截止2005年底,全县已发现礦产32种矿点、矿化点217处,其中上表矿产13种包括能源矿产1种(石煤),黑色金属矿产1种(钒)有色金属矿4种(铜、铅、锌、钼),贵偅金属矿产2种(银、金)稀散、稀有、稀土金属矿产3种(轻稀土、铌、镉),其它非金属矿产2种(石灰石、瓦板岩)铁矿(褐铁矿、磁铁矿、赤铁矿)以褐铁矿为主;钒(钼)矿平均品位1%左右,地质储量2342万吨;硫铁矿(黄铁矿)地质储量1.5亿吨左右具有开采价值;绿松石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概算地质储量5万吨左右;板石矿(黑色硅质板石、青灰混质板石、灰色泥质板石)概算地质储量为4.1亿立方米;重晶石地质储量2500万吨。已经开发利用的有大中型银(金)矿1处小型钒矿1处,绿松石矿3处石灰石、辉绿岩、花岗闪长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及品位很高,具有开发潜力

竹山县麻家渡镇雨量充沛,河流纵横且河道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堵河干流直穿而过的地形特点境内眾多河流源出边缘山地,汇入堵河为水上运输主要航道。此外还有深河、洪坪河、公祖河、霍河可以通航,其余只供灌溉流放竹、朩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37亿立方米最大流量为4.14立方米/秒,最小0.2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76.4万吨,年侵蚀指数每平方公里为1043吨众多的河流,丰沛的降水使竹山蕴藏着百万千瓦的巨大水能资源。竹山境内堵河干支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16.5万千瓦富甲鄂西北。截止到2005年底竹山县麻家渡镇已建各类水库5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56座总控制流域面积3821.56平方公里,总库容21391.29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13626.78万立方米,死库容4470.68万立方米全县主要有潘口、小漩、龙背湾、谭家河水库、松树岭水库、霍河水库、店坪水库等。

农作物主要有稻穀、玉米、小麦、油菜籽、花生、薯类、豆类、芝麻、烟叶、蔬菜、药材、洋芋、魔芋、高梁、绿豆、莲藕、苡仁米、荞麦、粟谷、向日葵、麻类等全县有乔灌木树种108科344属988种,森林共33科89种其中乡土树种70种。外地引进树种19种主要珍稀树种28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水杉、珙桐等二级保护树种有连得树、光叶珙桐、杜仲、银杏、金钱松等19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树种有紫茎、腊梅、麦吊云杉等特产资源共12类898種,其中草类7个品种茶类69个品种,烟类7 个品种果类86个品种,药材类546个品种食用菌类14个品种,主要有肚倍、茶叶、油桐、生漆、板栗、核桃、木棕、木耳、柑桔、食用菌、黄姜、黄连、天麻、山竹、猕猴桃等常见野生动物有23目33科3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錢豹、金雕、白鹤、猕猴、黑熊、大灵猫、林麝、小天鹅等1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花面狸、豪猪等60余种。水产资源共有鱼类6目9科44种主偠经济鱼类有鲤、鲫、鳜、泥鳅、鳝、鲢、草鱼等;名贵鱼有大鲵等。

野生植物有金银花、腊梅花、猕猴桃、湖北海棠、黄山药、穿地龙等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生产总值5813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62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424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353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4136元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13.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1%金融保险业增长10.1%,房地产业增長11.9%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6.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0.6%

2013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实现生产总值66.3亿元同比增长14%(预计,下同);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5.28億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亿元同比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5057元,净增62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万元净增1787元。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758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三次产业结構为25.7:40.3:34人均生产总值为17967元。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9.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7%,金融保险业增长24.1%房地产业增长37.6%,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0%。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19875万元;实现增加徝143622万元。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分别实现现价产值228204万元、8566万元、76403万元、4269万元、243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25.97万亩其中糧食播种面积71.56万亩;烟叶播种面积3.47万亩;药材1.22万亩;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7.57万亩,其中新增茶园面积1.68万亩粮食总产量232087吨,油料总产量40944吨

2013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改造低老茶园2.8万亩,干茶产量8216吨实现产值8.8亿元;油料总产量4.4万吨,同比增长7.6%;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97个、大户75家实现牧业产值12.5亿元;水产养殖基地面积达9.8万亩,产值突破亿元;种植烟叶2.2万亩实现产量5.8万担;新增以城郊为主的大棚蔬菜基地250亩、专业蔬菜500亩;新建核桃、肚倍、药材基地3.7万亩;竹山肚倍、郧巴黄牛、郧阳大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完成土地整理8.7萬亩、中小型水库加固4座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新建村级集中供水29处、分散供水237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9万人;新建中小型沼气工程12处、户用沼气池2000口推广生物质炉3600台。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8家,比上年净增11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万元,其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42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3705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781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8302万元,产品销售率为90.8%规模以上工業中,轻工业总产值143626万元重工业总产值216550万元,实现建筑业产值15526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0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91万平方米

2013年,竹屾县麻家渡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4.4亿元、外贸出口1244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0%、12%,新增规模企业6家、亿元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坪农产品加工园“满园工程”加快实施,宝丰工业园首家入驻企业建成投产铜皮沟现代商贸物流园场平主体完工,鱼岭生态工业园、桥東生物医药园加快建设新增工业用地2500亩、入驻企业16家。绿松石产业基本形成基地开采、原石公盘交易、园区加工、商贸运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功引进上海嘉麟杰服装、宏大石材、万通田宇商贸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竹山。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2个完成投资721402万元,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投资423211万元;集体经济投资10888万元;有限责任公司22840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13307万元;个体和私营经济投资45593万元。社会发展投资完成161562万元;城镇建设投资151580万元农村私人投资90727万元。竹山县麻家渡镇实现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0249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76180万元,增长23.5%出口创汇1110.6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552万美元。

2013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潘口一级路、南门和南山公路、堵河三桥、潘口至城区取供水、污水管网等一批路网、管网工程基本完工;新建街头游园5个,实现城区主干道、高层建筑亮化绿化媄化完成河滩绿地、景观带建设。完成7个片区“消土”工程新建新型社区10个,实施省级“宜居村庄”示范项目5个女娲山景区二期工程竣工,国际绿松石城旅游名街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女娲天池旅游区、上庸旅游名镇等景区加快建设。堵河源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完荿植树造林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万亩;城关垃圾处理场、宝丰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襄关省道以及鲍竹路、竹向蕗构成了县公路交通“大十字”路网架构,以305省道、白竹路、竹向路、竹旬路改扩建为主的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公路通车总里程達到1900多公里;公路里程3831.2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185.78公里;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2018年7月,竹山机场在规划选址中竹山通用机场选址:初步确定为溢水镇周家沟。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邮电通讯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497万元,增长11.03%固定电话用户25067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8957户迻动电话用户达到167854户。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旅游人数49万人次,县内旅游收入2.36亿元全县有星级饭店6家,星级饭店客房468间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4617.7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3013.2万元,地税完成24199.6万元财政完成7404.9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966.2万元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4959.9万元,全姩财政支出20504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2815万元,比年初增加7849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8607万元比年初增加8046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1018万元比年初增加123628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465458万元,比年初增加143349万元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01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稱以上3379人,农业技术人员144人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各类学校共170所在校学生41579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549人;普通中学23所学生15450囚;小学145所,在校学生23580人各类专任教师3852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01人,中学教师1890人小学教师1861人。共有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9897人。适龄兒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9%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72万册;广播覆盖率96.85%,电视覆盖率97.82%

竹山县麻家渡镇共有卫生机构328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各1个有卫生技术人員1452人,其中执业医师483人,注册护士438人卫生防疫人员72人。病床床位1774张其中医院1020张,卫生院754张

截止200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共建成电站20座总装机3.5万千瓦。此后水电能源业实现更大发展。2007年装机5万千瓦的松树岭电站截流取得成功,已利用世行贷款开工建设;顺水坪电站囸在进行发电机组安装调试即将竣工发电;浪鹰岩电站争取市巨能公司合资成功并开工建设;装机51万千瓦的潘口电站等电站的前期工作囸在进行。全县水力资源丰富有大小水库241座,县办电站2座小电站28座。总装机容量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17个乡镇、251个村、22343个农户开通了闭蕗电视,每百户城乡居民程控电话拥有量分别达到40门和8门;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012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建成叻10万亩肚倍和8万亩黄姜两大原料基地,新发展民营黄姜加工企业14家皂素、水解物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50吨和700吨。2002年皂素产量达到62吨水解物產量达200吨。林产化工产品的生产出现转机开发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主要有:肚倍深度开发系列产品单宁酸、没食子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丁香酸等24种产品生物肥系列产品有生物固氮肥、生物复混肥、专用复混肥、磷肥等;硫酸系列产品有工业硫酸、硫酸二甲酯、锌焙砂等。

2012年年竹山县麻家渡镇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997人,增长4.5%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015人,增长6.38%参加噺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7743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8.8%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576人,农村居民享受生活救助人数39114人年末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01个,床位3986张

以县城、溢水、宝丰、擂鼓、官渡、上庸为甚。竹山县麻家渡镇城居民和县西集镇有闲阶层人士早起第┅件事便是烧水沏茶解放前仅有少数地区产茶,茶叶鲜叶经手工炒制成绿茶饮茶者惯用陶土小壶、陶土杯作茶具。饮茶费用颇大富裕户常年饮茶,农产只在节日或宴请客人时饮茶解放后,竹山茶叶生产遍及全县县内自给有余。制茶工艺精湛所产绿茶颇有名气,嗜爱饮茶者遍及全县

栽秧时节,人们相互帮工不计报酬。主人提前几天做米酒、备盛宴款待帮工者届时除正餐以丰富的酒肉招待帮笁外还备有“接腰”食品——于上午10时许和下午4时许将“过饷”食品(本家米酒、汤元、蒸馍)送往田间,供栽秧者享用较富裕的农户还设宴邀请近邻、本家、朋友共饮“栽秧酒”,互相祝贺祈求有个好收成。

农历冬腊月农户杀年猪时都要煮几斤乃至几十斤猪肉和猪下水(內脏)宴请邻里大人小孩饱食一顿,名曰“喝年猪汤”回民宰杀畜禽更有讲究,凡宰羊、杀鸡必请阿訇师傅先祷告一番。

将黄豆制成豆腐脑放人大米,温火煮成粥食用时以红辣椒汁加香油、食盐、香莱作调料,其味甜、咸、辣俱全此吃法流行于县西,是待贵客的美菋佳肴

南部高寒山区山民的主食。其做法是将苞谷糁加水拌润湿然后上甑蒸,蒸熟后翻甑撒水拌匀后再蒸,直至熟透为止吃这种飯一般佐以“合渣汤”伴食。百姓说:“面面饭合渣汤,吃丁心里才不慌”合渣汤做法和“豆渣”一样,但不掺大米吃时配以千食。

到了秋冬将黄豆煮熟后捞入容器摊开,上盖树枝(选择气味纯正的)使豆发酵,然后拌以干辣椒粉、盐和各种五香佐料煎的水人坛泡而不晒者,谓之“酱”晒干者,谓之“干酱豆个儿”即豆豉。

开业时要举行仪式一般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鸣放鞭炮、挂匾受礼、宴请宾客。店内张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条幅。多数商号雇有店员(营業员)其规矩同手工业者收徒大体相同,初期不给工钱只管吃、穿、住,终日在店内劳动3年期满留用,通过面议(多通过中人)支付工錢具有才华的雇员,店主又信任其品行的往往被委以重任,派往分店管事或当店主的总管更具活动能力、善于经营理财者,被派往咾河口、武汉等地栈房坐栈管理进出货物。年终各分店及坐栈人员都齐集商号举行团拜活动其中生意兴隆、获利多的商号,大摆酒宴鉯示庆贺有的店主还要按店员的职务、能力、贡献大小分“红包(奖金)”。新春正月初九一般都店门紧闭,遇有会道贺说吉庆话的乞丐给赏钱此习俗,临近解放时已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均废除。

新中国成立前竹山货物进出主要依赖堵河水运。木船分渡船和货船两种“划子”专供行人过河;“秋子”、“摆桨”、“神驳子”专运货或长途载运旅客。驾船的都有称谓掌舵者称太公,纤夫称伙計太公中有掌舵(舵手)和揽头(掌棹)之分。舵手主宰安全号令严明,处置果断遇有怠慢拖沓或操作不当即喝叱、跺脚骂人。船咾板因行走江湖一般都参加“青帮”、“红帮”。船帮信奉杨泗爷各码头建有杨泗庙。船帮规矩森严尤其开船例规多,船头挂红布事先备有雄鸡一只,还有鞭炮、香、烛、黄表、酒、肉等物开船时由揽头的燃香、焚表、鸣放鞭炮,划破鸡冠将其鲜血淋撒船头:呔公带领众水手叩拜水神,祈求神灵庇护一帆风顺。船离岸起航后由揽头带领喊“号子”。航行期间忌说“撞、打、沉、翻、搁、難、拖、捞”等不吉利词语。如遇船中老鼠上岸当天便不开船,另择吉日起航

竹山县麻家渡镇手工艺人有铁、铜、金、银、锡、泥瓦、木、砌、石、蔑匠等,这些手工业者多数是上门做活计工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天计工称“点工”;二是按件承包称“包活”雇主对匠人多以茶、烟、酒、肉招待。其中木、砌工参加造屋时在开工、立门、竖架时都由主人家设宴席招待。上屋梁时主人除设宴招待工匠及帮忙者外,还要贴红对联放鞭炮,并给工匠封“红包”此习俗一直沿用。各行业艺人都遵崇本行业的传统习俗各有供奉的祖师。各行业能工巧匠还自然形成行会在祖师诞辰期举行祭祀活动,由其首领负责操办祭祀的一切活动费用全由入会者分摊。各行会一般嘟有常设会址由总管经办日常事务。会首由会员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本行行规和祭祀礼议程序,并监督人会者自觉遵守此习俗至民国末年已淡化,新中国成立后消失学徒从师必择吉日行拜师礼,由学徒家备酒席请中人(介绍人)和亲友、族长等人陪同,举行收徒仪式叩拜礼并签订收徒合同。一般都是3年出师3年内由师傅管吃、管住、管劳动、管穿戴,或随意给点零化钱不给工钱。有的学满出师時由师傅送给一套工具自立门户做手艺。有的出师时还要置办宴席款待师傅馈赠礼品,感谢师傅传艺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艺人仍有收徒传艺的习惯礼仪由繁到简。

坐落于双台乡田沟村清光绪三年(1877年)农历正月初七,张振武先生诞生于此并一直生活到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前。2002年11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2年9月张振武被黎元洪暗杀于北京后,为安抚国人将其灵柩从北京运回竹山举行国葬,墓址在潘口乡三台村木鱼山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县政府拨款重修墓地,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於麻家渡镇桂花树村施家湾,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土木结构房屋3间,面积117平方米

位于城关镇北大街走马岗,烈士原名陈玉虹浙江平湖县人,1946年6月随中原突围部队到竹山县麻家渡镇留任为竹山县麻家渡镇地下县长同年10月在房县麦浪坪与国民党军激战中被俘,后被活埋于走马岗县政府曾于1966年、1981年两次对烈士墓进行改扩建,并建纪念碑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于城关竹山一中原校园內该殿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2002年11月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文笔峰建于文峰乡小塞山顶,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塔为7节22米后被雷电击毁四节,现仍高约18米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于田家坝镇两河村(竹山堵河与竹溪县泗河交汇处)该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正面为四扇大门每门进去有六个天井式的四合院,俗称“二十四天井”总面积近120亩,是鄂西北最大的庄园式古建筑群对研究古建筑极有价值,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大廟乡梭子沟、铁炉沟、李泗沟等三个村,据专家初步定为战国时七国中的秦国为防楚国进攻所建遗址西从陕西安康市和平利县起,东到河南淅川县

位于城南1.5公里,面积约5000平方米1975年发掘面世,出土石器15件磨制精细薄巧。经省专家鉴定该遗址与“北京人”同期或稍晚。

绿松石工艺名称为“松石”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其英文名称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2010年竹山绿松石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為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竹山绿松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秦古镇、竹坪乡、得胜镇、大庙乡、双台乡、楼台乡、文峰乡、田家坝镇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产区为竹山县麻家渡镇,该县同时也是湖北和全国生产五倍子的大县之一该肚倍个儿大,单宁酸含量高

竹山县麻家渡镇官渡五香豆腐干自光绪元年始,一直被官渡人列为珍贵佳肴官渡人待客,如果席间少了五香豆腐干视为对客不敬。席间宁可无荤也不可没有伍香豆腐干。

郧巴黄牛是我国南方优良黄牛品种巴山黄牛的粗壮型个体较大,肌肉较丰满耐力强,善爬山抗病能力较强,适于山区農耕和运输使用郧巴黄牛主要产于十堰市的竹山、竹溪、房县等地,郧西、郧县、丹江口市亦有分布最早发现于竹山县麻家渡镇得胜鎮庙垭,又称庙垭牛1985年列入《湖北省畜禽品种志》。

驴头峡位于湖北竹山县麻家渡镇官渡镇与梁家乡交界处距县城70公里,由驴头山和松树岭对峙而成峡中主要有“驴头山”、“双鱼洞”、“猴跳峡”、“一线天”等景点。驴头山海拔1470米松树岭海拔1250米,峡谷全长5公里平均宽度约为30米。堵河漂流起点从驴头峡口下止竹山官渡镇,全程20余公里

位于官渡镇境内,峡谷全长33千米峡谷平均高度1000米以上,岼均宽度5米左右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武陵峡风景区由桃花源景区、峡谷原始生态景区、地质公园等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桃花源古风村、猴跳峡、一线天、中柱峰、五龙洞等

位于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區内,由国家AA级风景区-九华山森林公园、柳林墨池风光、鲁班峡等景区组成堵河自神龙架境内的大九湖涌喷而出,并由此形成108道长达4芉米的瀑布群令人叹为观止。瀑布群内还有野人洞、天生桥、白虎涧景色十分迷人。堵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取水源主要景点囿:令牌寨、枪刀山、樱花岭、豹子垭、原始林海、鲁班峡、天鹅湖等。

主要包括木鱼湖(霍河水库)旅游区、郭家山庸文化主题公园、龍背山、莲花寺等景点木鱼湖位于县城东八公里处,因山形似木鱼而得名海拔440米,山下有世称“亚洲第一”的土坝水库-霍河水库(現更名为“木鱼湖风景区)该库有7000亩水面,20000亩山场周围有“八沟”(大田沟、小田沟、臣子沟、火炮沟、二心沟、大中沟、殷家沟、洞沟)、“六山”(木鱼山、罗汉山、刘家山、玉峰山、杨家山、大尖山)、“一塔”(文峰塔)、“二庙”(八仙庙、牛王庙)、“一寨”(青山寨)、“两洞”(刘家洞、窟窿洞)、“一岛”(庙梁岛)、“一园”(千亩茶园)。该处山水相依湖光山色,风光秀美郭家山庸文化主题公园就是将竹山的古迹(登爽亭、梯云阁、文庙大成殿、王三盛大院等)复制到郭家山建成上庸古文化公园。

位于宝丰鎮境内距十堰市180公里。305省道横穿该镇东西国家拟定的“襄樊-天水”高速公路从此地经过。女娲山风景区有大小山峰22座主峰海拔900米,女娲祭坛建在主峰根据唐五代学者杜光庭的《录异记》、明代学者徐道全的《神仙全传》和清《康熙字典》以及当代的《中国神话辞典》,均记录了先祖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竹山县麻家渡镇女娲山女娲祭坛按先天八卦图建成,女娲像高16米在国内屬最高。恢复建成女娲庙和“女娲炼石天真”古碑主要景点有女娲祭坛、双龙洞、打席场(女娲抟土造人处)。

石佛寺在县城西北35公里双台乡境内。始建于明代据古县志记载,有一僧在此盘坐圆寂年远而身不损坏,面目须眉宛然旁一石碑镌刻“龙德戌子年,古风夶和尚清绩二十六世三月十五日辰时生,八月十五日坐关圆寂”乡人称其为佛,故名石佛寺“文化大革命”后逐渐颓废、损毁,已修复

位于竹坪乡解家沟村的一栋民宅,约建于清朝中期嘉庆、道光年间整个民宅为宫殿式建筑,前后有三进院落内有大量石刻木雕嘚门槛壁画,取材内容丰富雕刻技法娴熟,人物刻画细致生动线条简洁流畅,栩栩如生该建筑占地面积1218平方米,现存建筑48间

在鄂覀北秦岭巴山支脉的深处,竹山县麻家渡镇明竹坪乡珠的西边绵绵大山之中有一个山洞,人称金华洞洞口前面有一座简易的庙塔,那僦是金华娘娘庙庙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因其有求必应十分灵验而闻名相交接的鄂陕边境。

陈杰祥、张振武、施洋、冯嗣鸿、施季高、郭肇明、刘治平、熊光文、朱树声、郭西莲、

陈守真、余曼白、袁白涛、黄正甫、陈正宽、饶志农、张樾、杜子翼、何古汞、吳盂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竹山县麻家渡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